发布时间:2023-11-02 10:15: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 公共健康法律资讯. 2015年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EB/ OL]. (2015-08-05)[2016-11-01]. .
[6] 医讯通平台. 2016年中国慢病市场研究报告[EB/ OL]. (2016-11-09)[2017-1-10]. .
[7] 蒋香香. 中国慢病市场研究报告:慢病药在零售药店的机会与落地[EB/OL]. (2016-09-01)[2016-12-18]. .
[8] 赵振基, 徐国, 杨剑英, 等. 2015-2016中国药店发展报告[J]. 中国药店, 2016(4): 40-76.
[9] 郝岚. 建立以药店为中心的处方药零售模式[J]. 中国药店, 2016(6): 4.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79-02
Observation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re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WU Xue-mei,WU Lin-lin
(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Shenzhen 518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Methods:96 case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y the semi-randomized method. One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other was treated by 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besid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The accumulativ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of 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led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
[Key words]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病程迁延,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抗生素的反复使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且引起机体肠道菌群失调和肝功能损害[1]。因此,我院通常不选用抗生素治疗,而是选取中成药金鸡化瘀颗粒内服加用康妇消炎栓的方法。另有研究发现,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2]。因此,本研究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中药内服加消炎栓外用并加减微波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加用微波理疗,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诊断及排除标准
根据第6版《妇产科学》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3]:①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或呈脓性。②体征:子宫多呈后位,活动受限;附件增厚,压痛,变硬,有时可触及包块。③B超检查:炎性包块,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液等。
排除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内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1.2 临床资料
96例病例资料,全部为2002年8月~2006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在23~48岁之间。按照就诊病案号的单双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半随机分组法),即微波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炎症的分级(轻、中、重度)[4]进行均衡性检验,提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有良好的可比性。
1.3 药物及仪器来源
金鸡化瘀颗粒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康妇消炎栓由黑龙江省铁力制药厂生产;GYP-I型微波治疗仪购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予以内服金鸡化瘀颗粒,温开水送服,10~20 g/次,3次/d;外用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及肛周,将康妇消炎栓1枚置于直肠深部。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微波组即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理疗。患者平卧位,将微波理疗探头置于下腹部周围,剧皮肤约4 cm,来回两侧活动,1次/d,每次40 min。同样治疗3个疗程[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均由同一医生在同一台B超机上进行盆腔检测,同时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
2.2 疗效标准
综合有关文献报道[4],判断疗效的标准如下:①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明显改善;③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B超检查提示有所好转;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无明显缓解。
2.3 疗效观察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3.1结果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1 疗程结束后检查结果由表1可见,微波组的治愈率为60.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9.6%,提示微波组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2.3.1.2 治疗期间临床观察结果对被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所有显效的患者中,在进入第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第2个疗程结束后B超显示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开始减少,在进入第3个疗程后B超证实开始有患者痊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3.1.3 病情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波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研究还发现,微波组和对照组对轻度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于轻度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不必加用微波。而对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加用微波和不加用微波疗效差异显著,提示加用微波疗效更佳。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导致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因而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中医认为此病属“症瘕”“带下“等范畴,多由湿热壅滞,邪毒内盛,久病入里成瘀所致,治疗宜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益气扶正[6]。金鸡化瘀颗粒主要由蒲公英、川芎、金银花、赤芍、黄芩、延胡索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康妇消炎栓主要药物为苦参、穿心莲、紫草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作用,采用局部给药,能配合金鸡化瘀颗粒的疗效,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局部血液循环及渗透作用,进入盆腔及组织。因此,对于轻度慢性盆腔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采用内服金鸡化瘀颗粒及外用康妇消炎栓,可使轻度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达77.8%,总有效率达100%,与加用微波组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中度和重度慢性盆腔炎,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效果仍不尽人意。由于微波具有促进机体组织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到达患处的作用;并能改善局部营养,提高再生能力,加快代谢产物及炎性产物排泄,因此,本研究在中药内服外用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并设立对照,发现微波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发现,对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加用微波和不加用微波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提示加用微波治疗能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提示在临床上对于轻度慢性盆腔炎患者,仅采用金鸡化瘀颗粒内服配合康妇消炎栓外用即可;而对于中度和重度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理疗,才能提高疗效,改善病情。
[参考文献]
[1]项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0):37-38.
[2]何凤霞,叶红霞.中药灌肠加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2):137-138.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4-276.
[4]吴光华,姜琪,梁光英.金鸡化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6,34(5):31-33.
[5]任淑云.康妇消炎栓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3):279.
“地方虽小,但是办的事情很重要”,这是我在体验的两天中最大的感受。在全科诊疗岗位体验,和卫生服务站内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跟随全科医师坐诊,开展全科诊疗活动,测血压、测血糖、记录健康档案,了解慢性病管理知识、体验“知己健康管理”,跟随中医医师体验中医药在社区中发挥的作用并观摩针灸、拔罐、理疗治疗等过程,还同社区医护人员进社区入户体验出诊服务。
体验中我注意到社区就诊的患者一般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就尤为重要。为了探索慢性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综合防治模式,更好地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节省医疗费用,北京市卫生局与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在社区推行“慢病知己”健康管理。在我体验的陶然亭姚家井卫生服务站和广外白菜湾卫生服务站都已经开展了多期的“知己健康管理活动”。“知己健康管理”是一种对慢性病的管理模式,它利用慢性病知己能量检测仪对患者的能量摄入与消耗进行监测,每周由所在的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评估,从病患的食物摄取量和运动消耗量通过系统进行对比,合理地制定出慢性病防治中饮食运动方案,让社区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身的病情。
在与社区医务工作者一同整理健康档案时,广外白菜湾卫生服务站的李站长讲解了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这也是慢性病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社区医生通过档案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级分层的管理,对于高危人群可以更好地开展随访治疗,这样也有助于对社区居民开展实时健康管理和定期评估,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广外白菜湾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利用患者输液空闲的这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医学健康知识的宣传,受到患者的热烈欢迎。
慢性病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做好慢性病管理不仅是医疗难题,也是一个社会难题,解决这个难题只有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全面、体贴的全程服务。这是在体验后我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28-04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home care model,and its role and impact on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ZHU Fei-ying PAN Gui-xing MIN Ya-ting WANG Xiao GONG Zhi-wu ZHONG Qing-ling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home care model,and its role and impact on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December 2016,some of the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from party of Jiangxi,Ningxia,Shanghai,Guizhou,Xinjiang and other cities.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home care model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was high in elderly patients,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8.1%),diabetes mellitus (40.3%),and osteoporosis (28.7%) were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the three majo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munity home care model was common in China,which provides physical examination,health counseling,intravenous fluids,medical treatment and other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service mode,insufficient health resources.However,this service could enhance the elderly′s awareness of chronic diseases,delay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reduced the cost of medical treatment.Conclusi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is not satisfactory,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is high.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model of community home care,it provides a number of services for the management,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of car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The elderly;Community home care model
目前,中老龄人口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1]。人口老龄化的种种问题也接踵而来。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具有病程长,控制率低,需要长期照料等特点[2]。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案的一项主要任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最为理想的方法[3]。但是我国老年人“养儿防老”的思想深根蒂固,他们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这一传统方式,更渴望得到子女的关怀和照顾。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这一模式的出现,既满足了我国的国情需要,又能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工作。
3.3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作用
3.3.1 家庭养老模式中老年慢性病管理存在不足 接受本次调查的老年人都已>60岁,对于身边事物的更新换代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近半数的老年人从不主动获取一些保健知识。因为对慢性病的不重视,很多老年人患病后仍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这是慢性病管理的一大漏洞。调查显示,养老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慢性病预防的效果。很多居家老人患病后自理能力下降,大多数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或者由老伴照顾,而子女又因为经济、工作、距离等因素没有更多的能力照顾父母,老人的慢性病因而得不到较好的保健和治疗,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13]。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更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服务[14],在这种养老模式中,老人自身健康管理得到了促进,也减少了子女的生活负担。
3.3.2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积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地位也会更加突出,因此大规模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将会很有效地管理慢性病,使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调查中,超过半数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了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宣传等服务,也有少数社区提供了更加细致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如日常配药、看病治疗、静脉补液和康复辅导治疗等。社区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尤其是针对存在康复可能的老年人以及有锻炼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福利性的设施和器材,帮助他们恢复和增进体能,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15]。接受调查的大多数老年人表示,社区提供的慢性病管理服务能够增强个人对慢性病的认识,起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此外,通过现代化、多样化的设施或者通过社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还可以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公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目标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致谢:梁奕、潘昌慧。
[参考文献]
[1]阮桃丽.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6,(16):36-37.
[2]何雪,潘业春,曹雪梅,周翠翠,赵丹.老年慢性病的社区护理现状分析[J].当代护士,2016,(3):23-24.
[3]世界银行.中国可以在慢性病防控方面为世界树立榜样[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9(5):46-47.
[4]唐美芳.在社^开展临终护理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0, 29(24):132-132.
[5]王仁.老年生活中的老年学习及其相关性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6]刘坤.农村老年人个人社会资本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15.
[7]曾颖.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8]李小云.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9].天津市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趋势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10]王拓.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11]陈为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关键问题反思及前瞻[J].西北人口,2016,37(3):100-104.
[12]徐静.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调查报告[D].合肥:安徽大学,2015.
[13]朱建平.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随着信息化深入各行各业,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按照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北海市应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监测信息进行收集、管理,监测工作从传统的工作模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现对信息系统在北海市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慢性病管理信息化
慢性病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建立涵盖广泛的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地开展规范、持续的常规监测并结合定期的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信息和管理的一种卫生服务模式[1]。信息系统的使用丰富和规范了慢性病监测信息网络,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促进慢性病管理信息化。
2 信息系统在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2-3]
目前北海市的慢性病专病监测信息系统都是基于互联网。各监测点只需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通过浏览器就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系统,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2.1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业务子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管理。收集人口死亡信息,为研究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提供数据依据。系统涵盖报告卡管理、漏报管理、统计分析、字典管理等内容,实现信息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利用-信息全过程管理。医疗机构对病例作出死亡诊断后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复核无误后录入系统。
数据录入:“死亡卡录入”界面由个人情况和死亡信息组成,死亡编码通过关键字查询字典生成。当有必填的数据项漏填或数据格式错误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提醒。
数据查询和审核:在“浏览死亡卡”界面,可根据不同条件查询个案,支持随时调阅,若有内容更新可即时修改和保存。个案填写合格后审核通过,若不合格将返回原报告单位订正。
数据:系统根据一定条件设置功能,选择一定的查询范围后对已录入个案批量,避免一人多次登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分析:系统设有定时分析、实时分析、卫统报表统计和质量分析。其中定时分析能进行分地区、分年龄、分时间、分地区死因顺位等因素统计,模式多样,满足不同的数据需求。
2.2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 “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业务子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组织管理。2015年起,北海市应用该系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个案的信息收集。
系统包含数据录入、查询、审核、和批量导入导出数据等功能。查询管理界面按数据来源对报告卡进行分类,其中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传送过来的病例标红,提示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心脑血管个案的死亡信息。系统支持数据批量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批量导入数据功能需下载模版按要求编辑好格式;批量导出数据能使信息在系统的约束外进行更多的灵活处理,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2.3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 “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由广西肿瘤防治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开发和组织管理,收集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的病例信息。
系统界面结构清晰,录入时解剖学部位和形态学编码由字典智能识别并通过确认填写,保存时自动检测数据逻辑性并跳出相应提示。查询管理界面按报卡完整性分为待整理卡、发病卡、死亡卡等,支持修改、删除、合并和,支持随访信息的后续跟进。
3 信息系统在慢性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4-5]
3.1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以人为主体,效率低、错误率高。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环节,复杂的信息处理都交给计算机来做,控制了数据的逻辑性与指标的一致性,提高了数据质量。个案的快速查询和自动生成报表,避免了手工查找与统计的繁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实现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水平 慢性病经由系统报告,很快就能从网络传送到各级平台,反馈及时,信息灵敏。卫生行政部门和报告单位通过系统就能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掌握监测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变了慢性病监测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水平。
3.3整合资源,实现共享 系统会将不同地市报告的居民死亡个案信息、慢性病个案信息根据户籍地自动推送到个案属地,实现各地合作和资源共享。 “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平台能提供最完整的居民死亡信息,自动推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信息到“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及补充肿瘤死亡病例,很大程度减少了另两个系统的漏报,能有效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重点慢性病报告工作,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2015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分别登记报告个案8784例、5909例和2996例,推送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死亡信息416条,为“肿瘤登记管理子系统”补充肿瘤死亡病例307条。
4 结论
信息系统给慢性病监测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但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和持续性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深度上,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应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整体规划和制定信息平台的成长目标,逐步实现和完善系统功能,在各专病系统之间创建数据接口,支持数据共享,减少相同信息的重复录入,优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广度上,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应逐步与医院、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信息平台相对接,实现数据交流,将分布的人群疾病信息块有效地连接和整合起来,使监测信息更完整准确,为慢性病防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龚怀宇.国内外慢病监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7(6):24-25.
[2]杨雷,贺媛,袁延楠,等.北京市癌症早诊早治信息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肿瘤,2015,24(7):5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