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0:14: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篇1

[作者简介]叶磊(1982- ),男,浙江衢州人,盐城工学院人事处,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日中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880085)的阶段性成果和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日本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GJ2012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15-03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突出实践教育环节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教育。从构成上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短大教育、高专教育和专门学校教育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合理市场定位,优化内部结构,形成错位发展,为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应用型人才,构建了职业导向型的多样化职业教育模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等级化偏见以及大学中心优势的影响,加之阶层性学历社会的学术价值取向,导致日本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另外,中国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亦刚刚起步,已有成果大都以个案研究为主,未能从宏观角度充分剖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征和市场化的改革动向。因此,系统考察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变动,分析其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其发展脉络和办学规律,而且也切合当前“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国内形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提供十分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

(一)短期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端

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由大学、大学预科、专门学校、高等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五类机构组成。由于上述机构彼此形态各异、学制不一,因而在办学质量方面呈现出了二元等级式落差。加之教育制度层面上的等级性、阶层性和封闭性特点,从而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日本高等教育的扩大和发展。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迅速迎来了根本性的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明确了日本民主主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向,改复线型学制为“六三三四”单线型学制。与此同时,还实现了对旧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并与升格,统一战前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四年制大学。其中一部分不符合新制大学设置要求的专门学校则作为临时性措施编入短期大学(1952),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肇始。短期大学是战后日本成立的第一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它是在移植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进程中因种种失败而寻求二次变革的结果。由于此类机构扩大了国民尤其是广大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广泛适应了国内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因而在战后得到了快速扩张。在发展巅峰时期,短期大学数量达到598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48%,在校生数530294人,占全部高等院校在校生数的17%。

(二)高等专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壮大

高等专门学校是经济高速发展期的日本为适应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对于工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政府“计划”产物。这一时期,以实用主义、合理主义观点改变单一化单线型学制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日本政府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加之同时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实践型工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创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土壤,最终促使《学校教育法》于1961年部分修正,作为一种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战略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就此应运而生。高等专门学校的创立打破了战后日本“大学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制度,标志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空前发展,体现了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实用与效率的教育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等专门学校自创立之日起便始终保持着较小规模,在其峰值年份(1975)全国也仅有65所。

(三)专门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专门学校是1975年学校教育法二次修正后,从“各种学校”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专门学校的创立缘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经济模式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社会不仅需要大学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而且还需要多种实施职业教育与训练的教育机构造就大量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加之高等教育持续扩张所引发的诸如学历主义等社会现实问题,文部省由此逐步强化中等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从而最终实现了专门学校的制度化。专门学校的创办标志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最终构建,它推动着传统学历延长型的高等教育制度向开放、灵活、多样的制度方向转型。

由于此类院校的办学内容几乎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受到了日本国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发展和扩张速度亦十分惊人。据统计,日本1976年时专门学校共设有893所,在校生数131492人;到1980年学校数目增长至2520所,在校生数432914人;1995年专门学校数量达到2902所,在校生数攀升至664562人。

二、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一)短期大学:以女子实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中心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短期大学是“以教授和研究高深专门学术知识,培养学生职业及实际生活的必要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可见,它在成立早期就已明确了教育目的的职业志向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并逐步发展成为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女子实务教育机关。学校针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特点,合理定位,成功提炼出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培养职业型人才的技术教育和培养发展型人才的通识教育。此外,学校还针对“社会人”的再教育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而提供多样的终身学习机会。可见,短期大学虽冠以“大学”之名,但在教育层次、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却与大学大相径庭。短大的教育特色主要表现为“在教养教育基础上满足学习者广泛多样需求的实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故而在学科设置方面重点突出了文秘、家政、教育等人文性学科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引导学习者取得教师、营养师等适合女性工作的从业资格。与大学相比,短期大学还具有门槛低、费用少、学制短、招生就业本地化等特点,对于日本女性就学者吸引力极大。

(二)高等专门学校:以实践型技术人才培养为中心

与以女性学习者为主体的短期大学相比,高等专门学校则以培养男性实践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如前所述,高专的产生突破了战后日本“六三三四”的学制框架,通过义务教育后“五年一贯”(亦有七年和九年)的独特学制完成了后期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高等专门学校以“教授高深专门学艺,培养职业所必要的能力”为教育目的,重视体验型早期创造性教育,强调学科的专门性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据统计,日本(2002)高等专门学校共设有机械、土木、建筑等工业类学科专业261个,占总学科数的97%。在课程教学方面,则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施多种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例如,日本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每学年均设有实践课程,五年间的实践性课程学分比为2︰5︰10︰8.5︰11,总计学分数36.5,占专业必修课总学分的51.1%。由此可见,高等专门学校在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与短期大学完全错位,通过这种两性分化、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模式,高专迅速成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中极具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三)专门学校:以职业资格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专门学校是以私学为主导的高中后教育机构,它以“培养国民职业或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和谋求提高教养水平”为目的,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实行弹性学制,强调职业技术训练,强化“垄断型职业资格”教育,承担起培养具有“即战力”技术人才的重任,从而不断补充和完善大学的教育制度。专门学校在办学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机动性,与设置基准严格的短大、高专相比,其学科、专业、课程的构造与设置并不依据严格的学术分类,而是灵活应对劳动市场及教育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与职业资格的对应性,体现职业资格教育的导向性。鉴于专门学校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其招生规模和就业率已远远超过短大和高专,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规模和数量最大的教育机构。

三、借鉴与启示

(一)开放办学,建立灵活多元的投入机制

如前所述,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中等后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调节、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并且依托多元的办学主体来扩大办学经费来源,从而充分调动了集体与个人的积极性。相比之下,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为公办,行政管理体制单一,办学自小。单一的行政主导型办学模式和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导致国内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办学活力和办学灵活性。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办学主体配置。我们认为,关系到国家重要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可由国家继续投资办学;而直接面向第三产业且办学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业教育,则大可允许社会及个人参与办学,或是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运作。如此一来,不仅国家的财政负担得以减轻,而且也有效增强了职业教育机构面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明确定位,彰显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合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不同的教育机构凸显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其中既包括面向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根据专业实际确定学制长短、立足实用原则编制课程内容等共性特色,亦包括两性分化招生、学科错位设置、职业资格导向等个性特色。这些特色鲜明、类型不一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互补发展,发挥出了“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效应。反观中国方面,其高等职业院校的类型化程度较低,学校均统一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之下,并且盲目追求大学教育的正规化、综合化和高层次化,造成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社会不认可。对此,各级政府应下决心撤并一些规模小、效益低、办学特色不明显的高职院校,同时,强调特色立校和错位发展,着力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拓宽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立交桥”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就纵向系统而言,日本在中、高职接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高职与大学的衔接。具体来看,日本自1992年起就在高等专门学校中设置了专攻科(技术本科),对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乃至研究生入学资格,从而成功克服了因双轨制而造成的学生进路狭窄问题。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亦可借鉴日本模式,打造一个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连贯的“立交桥”,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合理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遴选部分办学条件优越者升格为技术本科,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四)面向社会,构筑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

日本始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实践,文部省赋予专门学校以培养失业、转职者为中心的“回归教育”功能。此外,还在部分短期大学开设“地区综合学科”,即与地方联系协作,为通过选拔的“社会人”提供职业资格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发展兴趣等多样目的的自选课程教育。我们认为,中国高职教育与社会人再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发挥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多重职能,使高职院校成为面向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开放的教育机构,从而为我国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最终构建贡献力量。

(五)校企联合,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化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日本高等职业院校所长期践行,除了受到根深蒂固的校企同构文化影响外,校企合作法规的制定也为企业、行业的自觉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难”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致命弱点,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或流于形式,或难以落实,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的要求,这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与升级创造了条件。我们期待日后会有更多密切高职与企业联系的法规出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交流的制度化,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2]胡建华.百年回顾:20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38).

[3](日)文部省生涯调查企画课.文部科学统计要览[R].东京:文部科学省,2003.

[4]张玉琴.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优势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5]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6]陈曦.日本专门学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日本问题研究,2003(2).

[7](日)田野郁夫.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各种各样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吸取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步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亦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救济金职业教育必须向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培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缩写为CBVE)应运而生。

一、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关于能力内涵的诠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纷繁芜杂的演进过程中,却潜伏着一条清晰的演进主线,即“职业技能――知识、技能、态度――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早期的职业培训中,教、学双方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即职业技能上,被教学者只要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胜任一门技术即算完成了职业教学的任务,同时,被教学者也获得了足以谋生的职业技术。这一时期在管理科学的演进历程中可对应泰勒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者对于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认识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管理者们发现,即使掌握同样技术的工人在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面貌亦大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决定着一个岗位的面貌”。其根源就是支撑一个人职业技术背后的知识储备、从业心理极大地影响着他(她)对待劳动的态度,并进一步影响着他(她)所从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者对于产业工人这一认识的变化无疑要反映到职业培训领域中,由此,职业培训领域从原先单纯地注重职业技术开始注重被教学者的知识、技术、态度等,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内涵从“职业技能”拓展到“知识、技能、态度”。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变革、沟通、合作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呈现出一种集成化的趋势,即从业者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任务,而是复合的多任务系统。作为为企业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无疑要迎合这一变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对能力概念完成了第二次拓展,即从“知识、技能、态度”拓展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把传授知识、培养智力、形成技能、发展个性作为基本任务。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权威标准是社会实践。科学的教学机制无不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点,而在一切类型的教育中对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强烈的无疑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目标是以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培养规格是技术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因而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准确地定位于此,是理解和贯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强化技能训练。《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将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要求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产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必然对就业者提出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即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某一专门职业的资格和能力,以提高职业效率。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必然选择能力本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原国家教委在九十年代引进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

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1.开放、动态的教学设计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开放的、动态的。其开放性体现在从教学专业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基于充分的就业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其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更是依赖于相应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所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来开发确定。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目标不断的会随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而更新;二是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要求和职业的要求,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体系,随时招收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能力本位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组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能力本位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引导、鼓励、帮助、评价、管理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真正责任者,在能力目标的导引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自行评价学习成果。

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执行

能力本位教学所有教学组织、执行的指向性异常明确,即受教学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组织的形式等都以受教育者的能力养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成功与否的评判依据。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其教育思想从传统的强调教育过程转移到强调教育结果,即学员毕业时实际所掌握的操作性能力。在这里,教育结果是可以预期的,是与工作场所的操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较之传统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提高了产业界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教学中的介入程度。与以往那种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够为就业作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以往那种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四、能力本位评价

能力本位评价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标准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标准为参照去判断学习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是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成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这个定义强调:(1)能力本位评价基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在评价时对所有的学习结果均应全面予以考虑;(2)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应以一种明白和透明的方式事先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价的学习者或其它第三者事先都明白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3)评价活动应从特定的机构与学习方案中完全独立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力本位评价是针对职教与培训中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而产生的。职教与培训中的传统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评价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常模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传统评价方式是采用心理测量模式中常用的常模参照评价方式。学习者最后的等第与分数取决于他在所有学习者中所处的位置,即取决于与常模(即样本平均成绩)的参照比较。因此,就全体学习者而言,无论学习质量如何,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能合格,也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优等生。显然,这种传统评价方式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说,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以下两点就足以说明:第一,评价仅指向于所有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中少数的一些目标,而不能覆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因此评价的效率是值得怀疑的。由于评价目标的狭窄,这也就常导致被评价者进行猜题与押题。第二,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第完全取决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这也导致人们对评价效度的怀疑。有时学习者仅因为某个原因而不能在测验中表现出他实际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话,也就没有其它评价证据可以证明了。另外,这种测验通常是在人为特定设置的环境(即考场)中进行的,这就对被评价者产生许多人为的压力,从而也会使评价失真。有鉴于此,能力本位评价的诸多做法力图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产生的弊端。例如,评价中尤其重视实际操作技能;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方式;评价证据要满足每一能力要素的要求;连续性评价而非一次性评价;主张评价情境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接近等。

篇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15-02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岗位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观念就是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以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突出职业特征、贴近实际应用为原则,针对课程性质开放性地选择考核内容和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而传统的考试形式存在着考试观念落后、考试制度僵化、考试方式和成绩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考核规律,改革考试模式和考试方式,对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内容不完整,结构不合理

考试内容仍普遍强调对知识型内容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知识与记忆性知识比例过大,客观性试题和解题技巧所占比例过高;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技能考核不够,对专业必要的素养,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等综合性考核严重缺失。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方式,抑制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考核内容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难以全面地评价学生。

(二)考试方式单一

一般来讲,不同性质的课程其教学目的与考试内容要求不同,考试方式以及成绩评定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简单硬性地套用统一的考试方式,根本不可能满足不同课程的考试需求,也不可能充分发挥考试的效能,达不到考试目的。闭卷考试方式的特点是在考核学生记忆知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不借助于任何资料,完全凭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完成试卷内容,应该说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考试方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要求突出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闭卷考试方式不完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的需求。第一,以知识应用能力为主体的课程考核不一定都要建立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核,涉及知识面较宽,专业性强,要求学生通过有限课时的学习记住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固定的考试时间内(一般为2个小时)要求学生以闭卷方式完成试卷,事实上只能侧重于基本知识和知识基本应用的考核。考试题型大多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少量的基本应用题。考试内容大部分是书本内容的复制,学生所完成的答卷也大多是书本知识的再现。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已经被异化为知识记忆考核,这显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主的课程考核需求。第二,由于是闭卷考试方式,而且期末考试课程较多,时间相对集中,成绩评定又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势必给学生划定课程复习范围,给出复习重点,这本身就扭曲了考试的功能,助长了学生平时放松学习、期末集中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学生在备考期间,由于负担重,心理压力大,难免有少数学生滋生作弊心理。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闭卷考试方式的弊端,运用正确的考试方式,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功能与作用。

(三)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评定课程学习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过大,会导致学生淡化学习过程,平时学习松散,用功不够,期末考试期间突击备考,高度紧张,疲于应付;无论是从课程学习质量与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精神方面看,还是从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形成以及学生自身健康方面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削弱期末考试分量,加强平时考核比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身心健康。

(四)机械、死板的考试工作规定本身剥夺了教师在考试环节的自

机械、死板的考试工作规定使得教师不再是实施考试的主体,在考试中仅仅是例行考试的工具。教师没有了自,必然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考试成为例行公事。考试是指挥棒,对教学有直接的牵动作用。考试制度中规定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至于课程教学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能否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所考虑的问题,已经被如何适应考试的规定要求、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如何获得较高的及格率等功利意识所取代。

课程考试新模式研究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确定考试模式,对课程分类进行考试模式改革,并制定分类指导的课程考试考核体系。

(一)总体设想

考试模式必须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体现课程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特色。建立分类指导的考试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使考试不仅在多样性的考试方式支撑下具体实施,还有科学层面的考评体系予以指导,切实发挥考试的评定和诊断功能。

篇4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相应的会计专业,相关的经济类其他专业,也都程度不同地开设了会计学科的课程。因此,会计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为广泛、普遍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会计学科的定位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1.在教育层面上的定位。我国的教育体制就面向社会就业的非义务教育来说,应分为三个层面,即高等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其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要突出“职业”的特点,专业定向十分明显,以就业为导向,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强调“高等”教育的素质要求,教育层次较高。

2.在人才素质方面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又与高等普通教育不同,在人才素质方面应从教师素质要求和学生素质培养两方面来定位。

在教师素质要求方面,除了一般高等教育所重视的政治思想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基本素质要求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持有相应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即我们现在所重视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教师要具有动手操作及实践指导的能力,学有专长,用有专长,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但要讲得懂,讲得实际,还要领着做,做得到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某一专业的行家里手,朝着“专家”的方向发展自己,使自己首先成为工程师、会计师、统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技师等。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在对待高等职业教师的相应政策方面也应重新考虑其定位问题。在学历要求方面,更应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和专业实践的经历,强调一个“专”字,突出一个“用”字。在评聘相应的高、中级职称时,应把具备相应专业的“双师资格”作为“硬件”考虑,而不应仅仅强调“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在教师的任务完成方面,要将教师指导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与课堂理论课的教学同等对待。在教师培养方面,除了要求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培训外,更应强调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事相应的实际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在学生素质培养的定位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也要突出“职业”的特色,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重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开发。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面”不宜过宽,适当强调“专”字,结合其专业考虑理论知识的结构框架和“相关专业”,以求学生将来的“多向发展”。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向应用性理论、方法性理论倾斜,力求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知识方面,应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并重,除了相应的课堂教学外,应加大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的力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抓好教室、实验室及实训室两个课堂的教学工作,抓好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其学科方向的发展要考虑就业问题,要开展“双证书”、“多证书”教育,以“零距离上岗”为教学的具体目标,拓宽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

3.教材建设方面的定位。在教与学中,教材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教材建设方面,除了突出“职业”的特点外,还要强调“高等”的层次,应该在“够用”的理论框架下,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要“全”、“新”并重,力求“高等”。国家在教材的规划管理方面,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专家”的参与。应该支持和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多出教材,出好教材,这要有相应的政策环境,如制定教材送审制度,以教材质量而取舍,优胜劣汰。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推出和使用自编的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教材,鼓励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等职业教材在相应的地区使用,包括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色的教材。在学校评估工作中,也应在政策上适当为院校自编自用教材开点口子,以扶持其发展和成长。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学科的定位

1.会计学科在会计专业的定位。会计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会计职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其主攻方向是会计学科的一系列课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商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咨询服务及审计鉴证等社会中介服务工作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因此,会计学科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中,应定位在为会计职业岗位的需要而设置。在教学内容上,应与社会的会计职业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挂起钩来,有目标、高层次地完成会计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结构,高起点地进入社会实际工作岗位,并具备应对中级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基本知识储备,使学生在毕业时易于解决行业准入资格问题,以利于以后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教学要考虑社会就业对毕业生在会计学科知识方面的要求,把适应会计职业发展放在首位,从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知识结构、业务操作技能三个方面培养学生适应会计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跨国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教育水平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学科教学改革中考虑到“国际性”的拓展。

2.会计学科在非会计专业的财经类专业中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非会计专业的财经类各专业开设的会计学科的部分课程,是作为知识结构的整体框架的组成部分,为使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好地适应财经类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会计职业的发展和要求进行会计学科的教学改革

我国的会计职业,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商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及内部审计等工作;一类是社会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主要从事的是审计鉴证、咨询服务等工作。另外,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岗位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选择的一个工作岗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这些就业岗位,从整体上勾画出了会计职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会计职业岗位首先要求我们的毕业生是去操作,而不是去搞研究,要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审计工作的适应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科教学的着眼点,考虑就业这一牵动全局的关键环节,才能使会计专业的教育延续和发展。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操作技能培养,首当其冲的要放在首位来考虑,在会计学科教学改革中,要突出这个关键,抓住这个“纲”,以明确我们的教改方向,准确把握我们的会计学科教学改革的定位。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不但有统一的执业标准,而且有严格的行业准入规则,我们的会计学科教学改革,要尊重这一现实,从这个现实出发,考虑我们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要讲适用性,面向行业,贴近地方经济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按需按岗设置专业和课程。要讲职业性,针对具体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特点选择课程内容。要讲综合性,打破学科界限,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灵活、实用,其中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专业外语、计算机基础、经济法、财经数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等。专业必修课应包括企业财务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选修课应包括资产评估学、税务、公共关系、礼仪等。在财经类的非会计专业,可适当开设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应的会计学科的课程。

(三)会计学科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新的教学分类管理。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学科教学,应分别按课堂讲授教学和实训指导教学两类进行管理。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课堂讲授教学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辅以适量的作业,强化教学管理,教师要讲懂,学生要听懂,知识点应为必需、够用,知识体系要有一个基本框架,不必求全求深。

实训指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规范操作为基本要求,教师在指导中,基本操作统一讲解,要讲到位,有条理性。具体操作要以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为主,在启发、引导的前提下,点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实训课程完成时要有讲评和总结,以利于学生领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实训课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掌握程度。

2.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课堂讲授教学与实训讲授教学并重。要从一个新的思路来制定、调整会计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即要突出“高等”,更要强调“职业”,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较高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在会计学科的教学改革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课时的分配问题,各门课程中的课堂讲授教学与实训指导教学的学时应按1∶1的比例安排,具体到各门课程要有针对性地适当调整。

3.改革会计学科的考试制度。现行的考试制度,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不相符,学生在“死记硬背”,教师在“尽量缩小复习范围”,师生处于两难境地。针对职业教育重在“操作”的特点,应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可考虑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先采取“既分又合”的办法,课堂讲授教学与实训指导教学分别进行考试,各占50%的比例,把课堂讲授课与实训指导课成绩合并作为一门课程的考试或考查的最终成绩。第二步,在理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教改思路,各项措施到位,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可考虑“一体式”的考试考查办法,即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来评定学习成绩。这样,更为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也从根本上使职业教育的考试改革真正改到位。走到这一步,我们尚需树立一个新的教学改革的理念,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5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还属于一类新兴教育,历史相对较短,体系不够完备(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理论探索不够成熟,对高职的认识不一致。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理应成为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关于“职业”的概念,我们一般理解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应地,“职业教育”应被理解为一种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目的在于为个人获得胜任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让个人拥有胜任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而实现谋生目的的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接受者的顺利就业为基础的谋生型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定位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搞好定位问题,首先要确定以何种导向为目标。导向,是指使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即指导行动或发展的方向。就业导向,是对整个高职教育办学的方向性指引,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社会各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培养适应期短、能及时为企业所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一个总的目标指引,它制约着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等,都要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其核心是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能够充分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了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应该表现在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开发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

我们知道,人才队伍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类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类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主要由初中等职业教育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克服办学的浮躁心理和攀比心理,不能过多地考虑“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不能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误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经济管理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应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前提,不能以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型来组织教学,而应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按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变纵向为横向,即把纵向的按学科、分门类的课程变为横向的以岗位能力为前提,按照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种课程重新组织成综合化课程。在培养模式上,要以“订单”为纽带,要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这是根本方向。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体方面如下:

(一)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规格应定位在实践操作型技能人才上。在专业开发设计方面,要根据企业、市场需要,针对一定区域或行业对某方面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一定的职业岗位群为中心,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适时开发新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根据专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实施能力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与结构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苛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应对理论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删繁就简,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尺度,根据学生动手技能操作的需要确定理论知识的取舍。

(三)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课时的比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达到1:1,将理论教学渗透于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教学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在车间、在工厂、在企业进行,服务于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实践需要,对理论知识急用先学。在时间安排方面,应较多地采取“21”或“10.510.5”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到企业实习半年,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毕业前到企业顶岗实训半年。由于学生有半年至一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基本上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在培养模式方面、要较多地采取“订单式”、合同式、校企合作式、行业依托式等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贴企业、行业的需要,实现“零距离”、“零培训”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要以实践、动手、实际操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的倾向。在办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要以就业情况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根本指标,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学校应根据就业动向和社会评价评估检验教学效果,调整办学的思路与对策。

综上所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会最终赢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步学.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个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年大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4]邹林斌,李新民.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5]郑国强.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J].职教论坛,2006(8).

篇6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4601

1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1.1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1)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具体职业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个职业服务的。普通高等教育虽然也面向职业,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研究做准备。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能胜任具体职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2)技术性。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而技术应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实现人才对技术的熟练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3)社会需要的导向性。技术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协作,得到社会支持,并受到社会多种条件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1.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属于高等层次的教育。(1)教育层次的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它培养的人才属于高等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即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2)职业岗位的高层次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兼备动脑与动手能力,具有学历证书和较高等级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双元制”培养模式。“双元制”模式的“双元”是指企业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该模式下,学员与企业签订合同,一方面是企业的学徒,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课教育,实施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由校企分工协作的人才培养。(2)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培养模式。CBE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分为职业分析、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它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层次按职业所列“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因人而异地确定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时间安排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CBET(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Technical)培养模式。CBET模式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育与培训,突出地强调教育训练的结果。作为职业培训,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训练后能否达到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出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并完善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TAFE指技术与继续教育,它将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允许间断学习,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它根据产业的需要,由行业培训咨询机构依据经国家培训局批准的能力标准或培训包开发课程模块,由TAFE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教育,对培训评估合格的学生依据其所完成课程模块的多少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文凭。分析以上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育;二是职业能力标准由行业专家来制定,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课程开发;三是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校企间的合作,学校与企业、行业联系紧密;四是社会方面参与培养结果的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做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启示。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取得了以下共识:一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三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四是突出实践教学;五是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六是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快,并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从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看,结果还不尽人意,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少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科学论证,不能适合市场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同时缺乏专业发展意识;二是实践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标准缺乏或不健全,实训条件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三是实训教学还是以学校为主组织,企业与行业参与不够;四是考试考核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倾向明显,与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目标不符。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3.1 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普通本科三段式的课程格局,按模块来设计课程,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篇7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问题是课程理论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课程结构是指各层次、各类型课程间的构成比例及相互间的纵横关系。课程层次结构是指涵括不同知识、技术层次与水平的课程的比例等关系。课程类型结构是指各种性质的课程的比例等关系。下面,就课程层次结构和课程类型结构两个维度,论述确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层次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层次结构问题。进一步讲,这必然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定位层次问题和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各类、各种人员的教育层次及差异问题有密切联系。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层次看,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类教育(职业教育)高等层次。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的定位层次必须是高等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高等教育的相关水平。因此,高职课程不能层次过低,而导致不达标,当然也不能过高而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应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高等教育的课程。

从高职内部受教育者的状况分析,高职课程应在高等教育课程的范畴内,有不同的层次和侧重。据分析,在当前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伴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扩大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主题,耍为每一位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公民提供合适的教育及课程,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自多方面,且教育基础是多层次的。事实上,生源多样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种基础有异(不同生源的学生的职业理论基础、技能基础及实际工作经验各不相同)、来源广泛、目标多样、需求多元、层次不同的受教育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解决好层次结构问题。在课程建设上,课程要具有多种层次,必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课程。例如,应提供继续深造的课程、职业技术培训课程、闲暇教育课程甚至部分启蒙式教育课程,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层次的课程都应体现基础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类型结构方面应考虑的几对矛盾关系

从课程类型结构角度分析,人文型与科技型、理论型与实践型、传承型与创新型、必修型与选修型、分科型与综合型、基础型与拓展型、本土化与国际化等多对范畴所组成的课程结构问题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总体上讲,各类课程结构要以追求和谐性、均衡性和适切性为旨归,即做到各范畴内的课程类型结构能够搭配合理、相互支撑、体现特色。这种“和谐性、均衡性和适切性”的度的把握,取决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学习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培养目标。

(一)丈与理的关系:人文课程与科技课程相结

合,侧重科学技术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改革之一是注重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同样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技能和技术。高职毕业生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成熟技术,特别是成熟的高层次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要强调技术性课程或课程的技术性要强。但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同时,也要积极应答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在当前世界面临共同难题日益增多和棘手的时期,单纯的科技教育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离不开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伦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关心人、注重人的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考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着重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着想。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的大前提确定后,应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呢?笔者认为,对于培养第一线应用性、实践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而言,应适当侧重科技,即侧重第一线的生产技术、建设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的教育。这是由高职教育类型所决定的,是特色所在。

(二)虚与实: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践

高职教育应强调理论课程,做到理论知识要起指导作用。高职不同于中职的主要表征之一,就是高职的理论性更强,理论知识起重要作用,或者说高职的技能、技术教育是建立在更为坚实的理论知识之上的。如果从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讲,高职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而中职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显然,技术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应高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因此,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出对理论知识及素养的要求,都注重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但高职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高职专业理论学习不在于达到掌握“为什么”的水平,而主要在于能够达到通晓“是什么”和学会“怎么样”的层次,即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即可,主要侧重应用型知识,强调为技术和心智技能及高级技能服务。这些应用型知识以有用、够用、必需为度,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

同时,高职课程应兼顾实践需求:实践性是与理论性相对应的特点,它与理论性相辅相成。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是适应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仍要遵循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具体岗位需求状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课程必须以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课程为突破口,建立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实训力度,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术型人才。实践课程及教学效果如何,是高职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岗位和职业针对性,是否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

因此,高职课程必须在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张力间作出选择,做到极强的实践性和必要的理论性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适当侧重实践课程,这也是高职特色所要求的。

(三)新与旧:要做到基础与前沿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侧重高新技术和创新

从知识、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基础与前沿需要结合。每一门学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构成了学科的核心和基础,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不变。因此,教学内容和教材必然具有继承性,这已被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保留这些传统的基本核心内容,不能视为陈旧落后。但是,必须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体系,而把侧重点放在从这些基本核心内容出发,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科学内容。①高职的教材必须着眼于在重视基础内容的传递的同时,把学生引导到科技的前沿,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必需的。要“尽快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传统做法,通过按类教学,尽力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大力传授反映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新发展的多种新知识和新成果”。②同时,“在基础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教学中,适度增加可供学生参与讨论的内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理解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③正因如此,任何教材如果“只见科学知识成果和结论,不见其背后隐藏着的辩证发展的科学思维;只有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而缺乏学生思考钻研的余地;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而不重视拓宽视野、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那么,它们都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

从行业、岗位发展变迁看,传承与创新须臾不离。经济、社会发展所显示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产业变迁频繁、新技术行业不断涌现,这要求高职把系统的基础知识、技术同最新的前沿性知识、技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从业与转岗的能力,尤其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创业能力,具有使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而创新离不开

育成为受教育者为一生奠定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受教育者不断补充信息、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虽然高职仅仅强调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及它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现在还未能得到完全承认及很好落实,但高职必须在事实上承担起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的任务,因为任何一种终结性教育都与终身教育的潮流相违背,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开发应强调课程的拓展性,强调正迁移性和发展性,为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正由“需求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及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可以说,高职教育必须向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回归,以便完成一切教育都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七)本土与国际的关系:课程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

对于高职而言,要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既要结合我国国情,强调本国特色,又要突出面向世界,并侧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外的职业教育往往是与培训联在一起的,通常意义是“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它侧重了培训的内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包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层含义,“高等教育”有学科和学术的成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本土化非常重要。高职课程必须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兼顾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比如,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的实际,确立以实践和理论并重为原则。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竞争范围的扩大、竞争速度的加快及合作越来越密切,都将给中国的职业变换提供充分的内动力。职业教育国际化表现在课程内容方面,就是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向世界学习,加强与世界合作。比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第二,培养国际性人才。高职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满足经济发展及竞争、合作的需要。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主动满足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高职教育要时刻面向世界,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与合作而培养“知识工人”。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加强外语素质培养,加强国际法教育,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培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等等。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先进的知识、技能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实现国际范围内信息、资源、经验的共享。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近10年取得飞速发展。作为财政专项资金,2010年到2015年投入专项资金4.7亿,立项64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大部分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并相继投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创新性不足、利用率不高、资源架构不清晰等。“双轴线”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过程中,可提高资源的有效性筛选,合理串并资源素材,创建清晰的导学线路。“双轴线”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项目、考核标准等衔接成线,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始终,可明显提高建设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现状

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教育规律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认识,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方式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促进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人类自身再生产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活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教育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建设立项6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通过43项。承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东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带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不断提高職业教育质量。经验收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实践应用中,发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存在资源堆积、资源质量不高、应用效果不佳、持续更新差等诸多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建轻管、重量轻质及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思路不清。简单地说就是各种资源无序混乱堆积,资源库资源素材原创性差,质量良莠不齐,互动性差,资源素材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学资源库建设者能力有限,参与度低。由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较低,持续更新不及时,造成用者不乐用、不愿用,利用率低等不良后果。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及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从技术角度分为资源内容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内容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石,而一个规划科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就似一座建设精美的图书馆,若没有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教学资源)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资源平台建设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对资源科学共享,使其适宜不同环境、不同群体应用学习,提高创新技能素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按其功能,笔者认为分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两大库,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包含:课程库(专业必须课程)、图片库、仿真模拟库、媒体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试题库、自测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主要包含:实训库、职业标准库、技能考核库等。两库密切联系、密不可分,在不断发展中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先进性等特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元性是指参与建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但包括原创性专业教学资源,还包含专业教学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者应是个建设团队,这一团队应有行业专家、专业课程教学精英、企业能工巧匠、行业技术能手、一线生产人员、程序员、专业摄影师、网络美工等建设主体构成。该团队协同研讨,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应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吸纳其中的精英人才加入建设团队,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质量,满足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性显示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上,要充分发挥国内外行业企业作用,利用企业资源,引入企业标准,反映行业企业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引进国内外先进院校优秀资源,并分享原创性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是项可持续工程,要加强原创性,特色资源不断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把专业独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资源、成果融人教学资源库,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潮流。专业教学资源库交互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要科学化、标准化,适用不同应用环境条件,实现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应用学习,达到应用主体与应用平台互为相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先进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应有前瞻性,预见该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及不同专业岗位需求,承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网络平台应是最成熟、最稳定、兼具代表性、先进性,以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最大效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双轴线”内涵特性及“三性一化”

“双轴线”即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总称,是人才培养思路的具体再现,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体化、实践化的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主旨,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现代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规范性的要求,它来源于工作岗位剖析的结果,每项表述都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贴近,并且从内容上来看,某一个具体职业的现代职业标准均包含有相应岗位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工作方法、工具材料等知识,强调从业人员应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等。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职业性、导向性、共享性等特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有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合理规避了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思想,也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点对人才需求,以地域经济发展为蓝图,以现有学生特质为参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而进行的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具有职业性,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课程设置还要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通过课程学习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以输出技能和就业为导向,训练技能设定以就业需求为基础来设置技能项目,技能培养能促进就业,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性体现校企共同参与培养,共用校企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共育人才,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大化。

现代职业标准具有整体性、实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现代职业标准整体性要体现行业发展整体水平,既有当前主流技术、技能要求,也满足一般职业活动需求,还须兼顾地域性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现代职业标准是职业活动的基本依据,能达到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并且各项标准要求可执行、检验、有具体量化指标,达到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目的。现代职业标准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所用技术术语与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内容结构、表达方法科学化、规范化。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三性一化”是指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面向种子行业产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只有以资源冗余化为前提,实现资源数量、规模、质量上的冗余,彰显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性。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普适性要保证在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对象及同一行业、产业链不同阶段等不同环境下持续满足广大学习者应用,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显现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普适性的基础地位,同时还兼顾不同种植区的区域性要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色性体现在涵盖种子产业过程的实训演练、实体训练、模拟仿真,达到便学易学的目的。

四、“双轴线”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关系

涉农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其生长发育易受时空影响而千变万化,其生长发育周期长,难以全程观察记载,体内生长发育过程的微观动态难以及时捕捉和表现;工程类、信息类专业课程存在结构繁杂、工作原理复杂难懂、信息传递难以直观察觉、运动形式多样化难以再现表达等问题;农类专业课程涉及的部分案例因事过境迁而不易重现,而传统的现场观测方法又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等,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研发和应用多样化的可视教学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种子选育一生产一加工一推广一服务产业链条剖析,形成种子生产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总体架构思路,进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培养具备作物品种选育、种子(苗)生产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新品种开发、种子生产、检测、加工贮藏和营销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载体贯彻落实(见图1)。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贮藏加工技术、种子营销技术等构成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课程库、图片库、仿真库、媒体库、文献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得以体现。

现代职业标准是在开放、科学、共享、认同环境下形成的,应不断修改和完善,要把企业各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具体职业标准,在学校教育培训中实施,培养既有实用技能又有较高文化素质,既懂种子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能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种子生产与经营人才,持续完善现代职业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种子生产经营专业主要有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指导等职业岗位,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训库、技能库、职业标准库、模拟仿真库、考核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进行实践训练、模拟训练、模拟考核,淬炼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五、“双轴线”作用机理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生命线,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的骨架(见图2)。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整体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维度。现代职业标准能及时准确反映职业岗位、技术知识、工作过程、职业活动分环境动态变迁所需的技能与要求,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技能标准构成,是一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熟度标志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骨干维度。现代职业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據,是对岗位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的具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职业标准制订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标准的社会化、教育化,二者构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顶层设计,优化架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教学技能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地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与地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宜。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托产业定专业,利用好行业企业纽带作用,向社会不断输入高附加值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在对产业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职业技术岗位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需求,经行业专家、教育专家论证后,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内容。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3102

1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培养人才的结构必须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相同,因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也才能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据此,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1.1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职业性。岗位或工种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概念,往往一个职业会有一个或几个岗位或工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看清和摸透职业岗位或工种的需求变化,使所设置的专业及专业在校生规模与职业岗位、工种及人群规模变化趋势相一致。

1.2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技术性。技术性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在生产的第一线工作,需要具备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高等职业院校要使学生掌握自我分析、探索和管理的技能、信息搜集与管理的技能、职业生涯决策与规划的技能,同时要辅助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1.3社会需求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属性是社会需求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作为人才培养的观念,通过系统、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构成。

2.1培养目标

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型和应用型是社会高级人才的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他们能够利用已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可以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2.2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当前学校的发展目标、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条件,考虑学生毕业后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而设立。专业设置要以工作能力为核心标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都应该包含在专业设置中,既要有高技术领域的,也需要有操作技能型的,专业的设置只有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

2.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由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构成,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设置既要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又要依据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计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应该安排得当,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理论课,又要求学生有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能有效地把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提高职业的适应能力。

2.4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及专项能力为设计的出发点,院校内部的师资力量、外部的实践环境、教学硬件的使用以及教学软件的运用,都应该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系统的规划和安排。

2.5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和调节,并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判,通过评价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3.1培养目标:模糊不清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人文教育。另外,有的高等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育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3.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不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了解专业设置的依据、原则,缺乏客观和科学的论证,为了面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开设市场上所谓的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职业岗位脱节,虽然短期内行为较为明显,但结果确导致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3.3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

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的设置主要有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偏重于理论,而高职教育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部分院校只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3.4教学体系:运用不科学

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备的职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教师大量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有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来自由支配,仅仅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加入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导致了所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

3.5评价体系:方式单一僵化

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的考核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意义上的考核方式,以学业成绩作为考核方法,学业考核也基本上以教材的的基础知识为主,记忆性知识占比较重,使学生养成了在考前抱佛脚,死记硬背的习惯。另一方面,考核的主体以教师为主,主观性较强,没有与职业相关的企事业专业人员的参与,使学生所学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所偏差。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体现职业性与开放性,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结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可有以下创新的途径。

4.1课程体系向综合化和模块化发展

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根据市场和当地经济的需求而设立或调整,而课程的综合化强调的是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要避免过早的强调学科领域的区别,这样才能防止学科之间相互重复、脱节,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的个人魅力。而课程的模块化,则是根据相关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安排必修课、选修课。模块化的设计要能兼顾理论课和实践课,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4.2改革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加大实训条件的建设投入,才能有效的改革教学模式,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而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仿真职业环境来实现,形成校外实习实践、校内仿真实训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在学生的学制和学分上,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弹性制,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制度,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

4.3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深化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既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又具有从事实践教育教学的能力,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大“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专业课教学、科研、进修、研讨等方式加强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深入企业、行业,从事相关的实践操作,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和企业人多交流、多沟通,了解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并在教学中反应,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

4.4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它能把企业、行业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能推进职业岗位、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并作为学院常设的机构,致力于构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其职责范围可以负责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制定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完善校企合作工作的运行与管理体系。其次可根据学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对校企合作提出的需求,并积极寻求合作资源,拓宽合作的的渠道,提升合作的层次,丰富合作的形式,提高合作的质量,逐步建立起紧密联系、双向互动、动态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同时还要统筹和协调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整合内外资源,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广成果,负责学院与企业合作协议或项目书的审核与管理工作,并承担校企合作工作的过程检查、资金使用、跟踪评估与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

4.5建立全方面的人才评价机制

学生的考核标准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学校、企业和学生本人都应该进行评价,学校考核的是学生“知识本位”上的成绩,但高职教育质量如何应该由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评价,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篇1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篇12

“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所采取的重要教学模式。一方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为目标,这就是“双元制”的基本要求。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通过就业导向来连接,并且高等职业院校知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通过就业导向来连接。政府和社会通过立法、政策导向调控和规范企业行业与学校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蓝领人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企业能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保证企业人才和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所有配套服务设施,都始终坚持以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成功步入社会为最终目标。

(一)德国的每一所职业院校都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对接当地一个鲜明的行业,并且会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需要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二)学校教学中心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并且始终坚持以就业导向为指导,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项目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和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由此一来,符合用人单位需要,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学生是课堂主体的项目教学法,使教师成为一名引导者和咨询者,而不是课堂主导者,学生有问题便可直接与教师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尽情学习所感兴趣的知识。

(三)宽进严出的学籍管理和配套服务。德国马格德堡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认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准予毕业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备技术工人的能力,不合格者可继续学习一年,直至其具备上岗要求为止。与学校合作的校企合作单位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以宽松的条件进入企业实践,但是必须以严格的高标准要求掌握其岗位所需的必要技术能力。其学校图书馆内虽然藏书只有千余册,但是全部都是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性强的图书,并且配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学生有疑问可以随时上网查询。

(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是对专职教师的必备任职资格条件。有五年以上从事专业实践工作的经历,有三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大都具备工程师和教师两个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也可以,这是德国的高职院校教师所必备的条件。从事高职教育的师资应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书、教学基本理论和从事职业技术的实践经验。另外,兼职教师也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师证书。高职教育的教师包括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兼职教师和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中大多数是来自企业,仅仅少部分来自大学。他们既具有一定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经验,又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师证书,同时又可以把企业单位的管理、生产、经营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结合,真正及时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德国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专门法律的坚实保障。德国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并且1981和1986年先后两次修订该法律,1991年《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总协定》接着颁布,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地位最终在法律上确立,这些法律的颁布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观念,社会为职业学生就业准备的环境状况,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程度,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1、由于受我国升学机制和用人机制的社会大环境影响,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严重。由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国内不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即使就读职业院校学生也往往是在未考取普通高等大学的情况下报考高职院校,因而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这也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质量不高又导致高职教育对于社会吸引力不足,继而又导致招生难度加大,如此导致恶性循环。

2、社会没有为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和择业、就业、创业环境。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超过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速度,高职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也使得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大大减弱。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受职业教育的体制、师资力量、资金投入、学校自身发展、办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制约,校企合作未紧密结合,导致学校与企业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等现象,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德国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继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相结合,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实训基地。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步伐,既是高职自身办学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对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客观要求。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实训基地,使学生有合格的进入社会的知识和技术能力,通过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高职教育的实力,赚得良好的口碑,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认可,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课程建设方面要加快就业导向培养模式的构建。

1、学校应重视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或者更新教育内容。德国非常注重加强校企合作,使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德国的“双元制”就是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基本知识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做好就业准备,使学生既具有必备基本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就业和创造能力。根据当地社会条件和市场需要寻求一些特色专业作为学校亮点,专业设置不求多求全但求精求益,科学打造自己专属的特色品牌专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办学指导方针是“面向地方、面向经济”培养人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专业设置,鼓励并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对接,实现专业科学合理发展。

2、建立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预测相结合的信息交流机制。相关行业劳动力供求情况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政府办学服务地方,制定政策,增加财政投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制定政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资或捐资助学。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指导与管理。

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以政府办学、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为辅。主要因为办学投入巨大,一般单位或个人难以支付巨额经费,因此需要制定政策鼓励社会投资或者捐资助学,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可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结果进行分类指导。对办学质量较高的高职院校进行加大财政投入,在招生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放宽条件,为其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提供优惠政策。行业特色明显的优秀学校,鼓励其发展为特色专业院校。

2、完善职称评定条例办法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对于如何制定促使高职院校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职称评审条例标准和实施办法的问题,可以按照《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地方制定的高等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来制定。高职院校应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完善人事聘任制度,聘任具有企业单位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和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担任高职院校教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是德国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极为注重提高高职教师待遇,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待遇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所享有的基本权益。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篇13

1、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高职(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本科主要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专科是大学专科,简称大专,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专科着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全称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既有大学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又有高级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专科和高职的学历都是专科层次,通常本科院校兼招的少量专科叫“专科”,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专科叫“高职”。

3、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许多专科学校更名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转而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人才。相比较而言,本科比专科、高职的学制要长一些,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就业方向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适应国家建设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

(来源:文章屋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