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0:15: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篇1

芥子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下:

皮肤 暴露2―48小时后,发红、发痒,皮肤有灼烧感,继之形成黄色水疱,有的水疱大如灯泡。

眼睛 轻度或中毒暴露后3―12小时,眼睛可能感觉到刺激、疼痛、水肿、流泪;重者接触1~2小时后即出现上述症状,并畏光,疼痛剧烈,出现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全眼炎症。

呼吸道 轻度暴露12―24小时后或严重暴露2~4小时后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声音沙哑、出鼻血、鼻窦痛、气促或咳嗽。

消化道 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和呕吐。

篇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3)05—005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技术给医疗领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护士每天对医院各种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因此正确识别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因素,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护措施,可有效规避危害因素,保障自身职业安全。

1 职业暴露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各种血源性及消化道传播疾病的感染性病原体。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回收的医疗器材大多被患者的血迹、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直接污染,带有大量致病菌。护士在回收、分类、清洗等操作过程中,病原体可通过受损皮肤、粘膜进入人体或因高压水枪清洗管道时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引起呼吸道感染。

1.2 化学因素化学性因素指强酸、强碱以及化学消毒剂存在的毒性、刺激性、腐蚀性污染等。消毒供应中心对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等,这些消毒剂对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戊二醛对皮肤、粘膜、眼睛有刺激性;甲醛有致癌作用;环氧乙烷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超标,可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昏、头痛、恶心,若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可能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等。

1.3 物理因素

1.3.1 高温伤害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干燥柜和全自动清洗机在工作时都对外界环境产生高热。工作人员高温操作时易发生中暑,在开启设备舱门卸载物品时,易发生烫伤。

1.3.2 噪声危害噪声主要来源于预真空蒸汽灭菌器、超声震荡机、纯水机、排风扇、干燥柜等,这些设备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据有关劳动保护部门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抽真空时噪声强度在90-98 dB之间,超过了对工业区噪声标准55~60 dB,长期反复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易引起疲劳、烦躁、失眠、头晕、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1.3.3 锐器伤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工作时容易被针刺伤;对器械、穿刺针进行清洗、精洗时受伤的机会较多;在检查刺针是否带钩、弯折、是否畅通时以及测试剪刀的锐利度时,如操作不当,就可能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造成感染。

1.3.4 其他危害制作手套时上粉、翻手套、配对、包装;整理、折叠各种布类辅料时,大量的粉尘和布类纤维在空气中弥散,对呼吸道和眼睛都有不利的影响。紫外线对人的眼睛、皮肤均有强烈刺激,照射时产生的臭氧也对人体不利。

1.4 心理、生理因素心理危害多来自职业压力,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服务于临床,无法直接创收,长期以来待遇不如临床科室;而且工作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易导致心态失衡。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中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易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等问题。

2 职业防护措施

2.1 健全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制定暴露后处置程序(1)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制定岗位操作流程、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和体检制度,将职业防护、健康管理纳入日常管理。(2)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如果被污染锐器损伤,应立即挤压受伤部位,挤出血液,同时用肥皂及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填报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 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改变不安全行为

(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因素。护士学校均未开设职业防护教育的课程,工作岗位上强化基础护理各项操作,而忽视、淡化了对职业防护的教育。(2)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多数相比临床护士年龄较大,工作年限长,自我保护的意识薄弱,社会也没有对她们的职业防护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文献报道,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认知水平低,在回收清洗工作中穿戴整套防护用品的人较少,发生锐器损伤后做血液检查率仅7.14%,向上级汇报率为2.68%,说明工作人员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淡漠。(3)组织学习卫生部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并实施的三个强制性的卫生行业标准,严格按标准穿戴,强调标准预防,执行手卫生制度。重点加强检查去污区护士的防护穿戴:圆顶帽、口罩、护目镜或面罩、防水隔离衣、胶鞋等。

篇3

原因2 花红柳绿的时节,不少人安排外出旅行、走亲访友,通过密闭交通工具或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以及人群之间密切接触,使传染病传播的机会明显增加。

同时,家庭聚会、外出就餐及野外聚餐又将增加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家长应对9种传染病的对策

夏季,9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比较高,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第1种 流 感

对策1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彻底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注意旅途休息,不被动吸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策2 均衡膳食,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小便通畅。一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可到当地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对策3 出发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宝宝,建议取消或推迟外出旅行计划,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并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对策4 出行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宝宝,要第一时间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建议团体游客终止旅行或脱离旅游团组,自我隔离休息,症状较重者要及时就医。

第2种 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

对策1 尽量避免与禽、鸟类有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避免前往那些有活禽的场所;避免接触表面有鸟粪或其他禽鸟体液的物体;避免接触出现高烧和呼吸道症状的病人。

对策2 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厨房卫生,在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对策3 不要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

对策4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就医时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对策5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第3种 肠道传染病

对策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进食前、准备食物前及如厕后,要洗手或使用消毒纸巾擦拭手部。

对策2 不吃不卫生、腐败变质和不洁食品,不要食用未烧熟煮透的食品,尽量吃熟食,不吃隔夜食物和生冷食物。

对策3 尽量饮用开水、瓶装水或桶装水,不饮用生水。

对策4 不食用生的、半生海产品及小水产品,如毛蚶、虾、蟹等;不到无证摊点购买食品;不去人口稠密和环境卫生差的地方就餐。

对策5 如果发生发热、恶心、呕吐、持续性腹泻等症状,须及时就医。

第4种 狂 犬 病

对策1 了解目的地狂犬病的流行情况。

对策2 避免被流浪犬(猫)和野生动物咬伤。

对策3 家长要照管好宝宝,教育其不要因好奇而激惹、接触危险动物,如被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告诉家长,并及时就医。

对策4 一旦发生被危险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舔等暴露情况,要及时到当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寻求处置。根据暴露分级,进行伤口清洗,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的注射等。

第5种 蚊媒传染病

对策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并重点作好防止蚊虫叮咬的个体防护,如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

对策2 在旅游期间或旅游后半个月内,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要尽早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对策3 到黄热病流行地区旅行的游客出发前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第6种 蜱传疾病

对策1 尽可能避免进入有蜱滋生的区域。

对策2 倘若已经进入疫区,尽量穿着覆盖手臂和腿部的浅色衣服,将长裤的裤脚塞进袜子,在皮肤上涂抹二乙甲苯丙酰胺或在袖口、裤管涂上灭司林等驱蜱剂。

对策3 在蜱滋生区域活动期间,每天要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去除身上的蜱,尤其不能忽视对头发、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的检查。

对策4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对策5 一旦出现该类疾病疑似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早就医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第7种 手足口病

对策1 做好自己和宝宝的卫生措施,包括饭前、便后及处理完呕吐物或婴儿的尿片后应彻底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着口鼻,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有亲密接触。

对策2 旅行中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就餐、购物,注意保持住所的空气流通,每天适度开窗通风。

对策3 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旅游并及时就诊,避免传染给其他游客,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8种 脊髓灰质炎

对策1 儿童应完成脊灰疫苗的全程免疫。

对策2 做好自己和儿童的卫生措施,包括饭前、便后的有效洗手。

对策3 一旦出现急性迟缓性肢体症状,应立即停止旅游并及时就诊,避免传染给其他游客,并做好隔离和消毒。

第9种 麻 疹

对策1 对未患过麻疹且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易感者,尽早接种麻疹疫苗。

篇4

随着口腔颌面外科医疗与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颌面外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更加复杂,涉及的手术区域更加广泛,致使手术难度增加及手术时间延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相应增加,给颌面外科的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52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男87例,女65例,年龄2~71岁,病种包括:舌部包块、颌面部裂伤、腮腺肿瘤、颌骨骨折、颌下包块、面部包块、舌下腺包块等。因4例患者因移植皮瓣失败,致手术成功率为974%,通过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认真落实具体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有效的护理探讨总结如下。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的通畅是维持人体正常气体交换的基本条件,对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后病人更为重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可避免窒息发生,是诊疗、护理工作中的关键[1]。根据多年来对颌面外科术后观察分析总结,引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分泌物及全麻插管导致的喉头水肿、喉痉挛:在患者全麻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误吸,气管插管的病人拔管后如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出现三凹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紧急气管切开准备,及时配合抢救。

分泌物阻塞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及时应用吸引器等器械,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及呼吸道内异物,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舌后坠引起的窒息:舌后坠或下颌骨后移者,可调整病人的,可托下颌或放咽导管通气,必要时,可将舌牵拉出来,固定于口外。

呼吸类型及呼吸频率的改变引发的呼吸困难:临床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类型及呼吸频率的改变,对不同类型的呼吸困难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术后疼痛剧烈的病人,在给予镇痛药时,避免使用吗啡类镇痛药,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颌面部伤口的观察护理

伤口的护理在颌面外科护理中很重要,创伤病人早期清创、减压,有利于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一般伤后2小时以内是清创的最佳时期。随着显微外科的广泛应用,移植组织皮瓣的术后观察在护理中就显得更为重要,术后伤口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伤口愈合效果的关键。

对移植皮瓣的观察:通过观察皮瓣的颜色、质地、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充盈程度,能够客观的反映皮瓣是否有良好的血液供应,移植皮瓣能否成活。如果皮瓣的温度低于正常皮肤温度,应对皮瓣加以保温处理,可在表面覆盖棉垫,亦可用白炽灯照射加温[2]。

对伤口出血情况的观察:病人全麻未醒时,如出现有规律的吞咽动作,应注意口内伤口是否有渗血,面部伤口外敷料是否有渗出。对未清醒的病人要及时吸净口内的分泌物,同时仔细观察口内伤口的缝合情况,如有伤口渗血迹象时,应在病人床边准备无菌敷料及无菌手套,以备止血时用。

对伤口感染情况的观察:颌面部的伤口多为暴露伤口,易受细菌的污染,因此,在临床护理时,要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对症护理。对暴露伤口应定时清洗擦拭,保持清洁、干燥;对包扎伤口,术后如出现持续性疼痛,张口受限,颌周肿胀或敷料有渗出、异味等情况,应及时打开检查处置。经临床观察,用高渗盐水持续湿敷感染创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促进伤口愈合。

对负压引流的观察:对于手术创面较大者,为了消灭死腔,多采用负压引流以减轻局部肿胀,或局部加压,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积液和感染。应详细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以利于掌握伤口的出血及渗出物的性质,对症治疗。要密切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持续保持负压状态。

口腔护理

由于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及术后状况,颌面部手术后,口腔机械性自洁作用受到限制,加上口内分泌物、食物残渣的滞留以及组织缺损等诸多因素,致使口腔不洁加重,容易造成口内伤口感染。因此,口腔护理在颌面外科术后护理中就显得更加重要。口腔护理一般采用漱口的方法,不能自理的病人则需要协助处理,可用棉签进行清洗或口腔冲洗。为了避免口腔护理的盲目性,提高口腔护理的疗效,可采用PH试纸测定唾液酸碱值,然后针对具体情况选用酸碱合适的漱口水。

饮食护理

颌面外科术后的病人,常因口内有损伤、疼痛或手术后口内、外有伤口,以及其它各种病症而引起张口受限,咀嚼功能失调或消失等原因,以至不能正常进食,致使营养摄入不足并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在全身支持疗法的同时,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患者的身体需要,促进伤口愈合,我们的饮食护理原则是:饮食标准为细、软、精并且可口,营养价值高,保证供给足够热量。针对不同状态的病人,遵医嘱采用不同形式的进食种类和方法。

心理护理

近年来,护理领域改变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转化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专科疾病护理及患者的整个机体,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护理,研究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术后的心理适应能力。颌面部由于其解剖关系,手术涉及的部位和器官,常导致术后遗留瘢痕、畸形和功能障碍,使容貌、语言功能等均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绝大多数病人术后产生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针对这些患者迫切想改变面部畸形状况的心理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心理护理。

主动介绍病室环境,减轻病人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自己与正常人是平等的。

积极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安排其访问已康复的同类病人。

病人因容貌的缺陷而自卑,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自我修饰,增强自信心。护士应和家属一起从生理和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

耐心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使病人了解各种诊疗手段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病人提出内心所忧虑的事情,并耐心解释。

保持环境的整洁、宁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焦虑病人同往。

教会病人放松术,如深呼吸、看书、听音乐等。

保护病人的隐私和自尊。

篇5

1.1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因其收治的对象为各类传染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使得医院内感染隐患多,外源性感染甚至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高于其他综合性医院。特别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及其早期传播途径的不确定性,使得传染病医院院内交叉感染,甚至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存在高风险。

1.2当下单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病种仍以结核及肝炎为两大主体,此两大类疾病为慢性病,具有病程长,治疗复杂等特点。特别是结核病,由于国家预防接种政策,现阶段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合并基础病者居多,因此医院内内源性感染高发。

2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难点或问题

2.1 医院向大多数基层传染病医院一样,医院规模有限为老医院,医院受硬件及区域规划的限制,使得医院布局及流程存在缺陷,对医院感控不利,外源性感染风险增加。

2.2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视度不够,感控意识相对薄弱,感控措施落实有不到位现象。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防控、职业安全防护及手卫生依从性为主要薄弱点,使得医院内感染风险增高。

2.3现代医院的发展,患者权利意识的膨胀,使得医院在患者管理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管理、患者家属的探视、医院预诊、分诊管理等细节、环节管理如不到位,可大大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2.4医院感控专职人员数量、人员资质及感控理念的更新亦是影响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方面。目前医院专职人员以护理人员转型为主,缺乏医疗、微生物、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对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引领作用薄弱,学科建设、科研能力几乎空白。

3传染病医院管理控制的对策

3.1以人为重点,抓住"三种人",全面落实感控措施

3.1.1以感控专职人员为关键,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着重提升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养,更新感控理念,包括专职人员自身的努力及医院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医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专职人员从日常监测、查阅病历等日常事物中解离出来,落到临床,特别是感控重点、高风险科室,通过专职人员盯人、盯事、盯现象、盯流程,发现问题,加强指导、督查、落实整改,使感控措施能实实在在落实。

3.1.2以医务人员人员为主体,着重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通过院控知识培训、技能竞赛、学习研讨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自防自控意识及能力,使感控措施能实实在在贯彻。

3.1.3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及家属为重点,着重加强患者的收治及管理,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规范探视制度,落实安全防护,在传染源源头上把控好,使医院感染能实实在在控制。

3.2以规范为标准,抓住"二个重点",建筑防控盾牌

3.2.1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以各项法律、规范为标准,抓住原则,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合理布局,优化流程,完善制度,标识清晰,全面落实。

3.2.2抓住重点科室,对目前医院的院感重点部门,两个ICU;消毒供应中心;介入导管室;内镜室等感控重点科室进行危险因数评估,提出防控措施,专职人员重点指导,落实感控措施,以确保医疗安全。

3.2.3抓住重点环节管理,针对如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预防为基础的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器械及环境卫生学消毒;医疗垃圾管理;医疗污水处置;患者医院预诊、分诊管理;外出检查流程等重点及易忽略的环节,加强管理及督查,确保环节管理到位,杜绝医院感染隐患。同时亦不能忽略,保洁员队伍的培训和工作督查。

3.3以过程为管理方式,抓住"四个薄弱点",提升感控内涵

3.3.1对重点患者,特别是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高风险的患者,专职人员实施从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目标性监测,包括合理用药;操作规范;标本采集;感染风险评估;置管前、中、后的评估、护理、感控措施的落实等全方面监管,做到事前评估、指导,事中督查,事后整改,注重主动干预,把感染控制变为感染预防,使医院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3.3.2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通过宣传手卫生知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督查手卫生落实率;监管手卫生用品使用情况等举措,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依从性,减少手传播的医院感染。

3.3.3多重耐药菌防控是医院感控难点,特别是两个ICU中,今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逐年增加,在进行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基础上,需加强患者的管理,增加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频次,全面落实手卫生等防控措施,同时对多重耐药菌定值患者的管理及防控措施落实亦不能忽略。

3.3.4传染病医院职业暴露风险高,特别是针刺伤的发生率领人担忧,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是锐器伤[2]。在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的同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落实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尽可能使用安全性医疗器械,发生职业暴露后规范处置,院感科加强随访,以杜绝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篇6

【关键词】 助产士 危险因素 防护

助产士是医院环境中的特殊群体,从医院职业危害统计分析,在已知以具有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二位。由于产房工作风险在,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在待产和接产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尤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流动人口大大增加,性病、艾滋病也日益增多,助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成为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全市各医院助产士50名,其中市级医院30名,区属医院10名,镇卫生院10名。

1.2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用无记名调查,发出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级别、注射时是否被针刺伤、缝合会阴时是否被针刺伤、是否被羊水及血液溅口、面。

2 结果:助产士均不同程度地被针头、锐器损伤和被羊水、血液污染过,不同级别医院助产士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和预防措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3.1.1 针头及锐器伤 针头及锐器刺伤不仅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表现在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时或进行会阴缝合时。

3.1.2 接触血液、羊水 接生时,伴随胎儿涌出的羊水及血液,可以溅到助产士的面部皮肤及眼睛或身上,接生及会阴缝合整个过程,助产士的双手持续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和羊水,产后协助产妇的生活卫生护理,进而接触到产妇的血液及分泌物。[1]

3.1.3 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接生所用的包布、敷料及其他接生器械,都会被血液、羊水等污染,助产士在接生后处置这些污染物,如产床的抹洗消毒,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污物的惧处置等,都在高频率触摸这些物品,若处理不当,均会使自己或周围环境污染。

3.1.4 环境因素 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碘、戊二醛等均具有挥发性,对人的皮肤、眼、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并且紫外线消毒产生的臭氧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

3.1.5 身心因素 产房是高风险科室,突况多,常有医疗纠纷的困扰,加上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接生操作体力消耗大,长时间的被动可引起腰部、双下肢及颈肩部关节损伤等,并且生活不规律,对身体也带来一定伤害。

3.2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3.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应经常进行职业防护的知识教育,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助产士应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操作前应自我检查皮肤有无伤口,把意外暴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3.2.2 针头及锐器刺伤的预防 针头不可折断或弯曲,尽量避免针头的分离与回套,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针头套,特殊情况下必须套回针头时,应采用单手套帽技术,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利物品,养成用钳子夹取的习惯,尽量减少皮肤损伤的机会。

3.2.3 接触血液、体液的自我保护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操作过程中如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洗手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各种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后、处理病人用物后、脱手套后均应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针头或锐器刺伤后,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刺伤部位,挤出部分血液,同时用流动水清洗,清毒并包扎刺伤部位,若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 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及乙肝疫苗。

3.2.4 改善助产士的工作环境卫生 改善产房工作环境:产房应布局合理严格划分产房和待产室,设置隔离待产室和隔离产房,在设计上考虑空气的流通性好,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被血液、羊水污染时便于清洗和消毒。对分娩后的产妇及时行终末处理。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监测。产房水龙头采用感应式,消毒液采用脚踏式,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注意室内空气交换,室内安装循环式空气净化器,以免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和各种废气在室内滞留。分娩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产房,同时进行空气净化。

3.2.5 身心因素的防护 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法律保护意识,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助产士应了解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对自身心理的影响,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合理安排班次,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助产士在工作中,由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环境因素、身心因素等职业暴露因素的危害,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助产人员的安全,应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如加强职业防范知识的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制定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指导;规范各项操作程序,避免一些危险操作;对助产士进行乙型肝炎强化免疫;孕期或产前对孕妇进行病原4项的检查;同时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学习等。只有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罗洪,余筱.美国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8.

篇7

1.1 机械性因素 对全院42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医务人员均有针刺及锐器伤史,其中护士常见于针头扎伤或掰安瓿时玻璃划伤;外科医生最常见于缝合针扎伤、刀片割伤;其他人员也均因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不同的锐器伤。

1.2 物理性因素 ①噪音:主要来源于各类仪器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噪音不仅对人体听觉有明显损伤,对心血管也同样有损害,可导致高血压,同时使人烦躁、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②辐射及电击伤: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射线、光波、磁波等进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务人员接触各类射线的概率大大增多,长期接触这些射线及光波可致癌,而且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死胎等;由于大量的电器、仪器、设备投入临床,稍有不慎,可因短路、漏电、触电等发生意外事故。③紫外线侵害:紫外线灯辐射时,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电光性眼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④负重伤: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部分工作需要医务人员长久站立,低头操作,来回奔走、穿梭,推拉、搬运车辆或重物,且工作无规律,加班加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1.3 化学性因素

1.3.1 化学消毒剂污染 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引起皮炎、过敏、哮喘等;醛类可使细胞突变、致畸、致癌。

1.3.2 吸入的污染 主要有乙醚、安氟醚、异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气体可影响肝、肾功能,可引起胎儿畸形、自然流产等,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及操作能力也产生影响。

1.3.3 细胞毒性药物的污染 配制化疗药物时及回收肿瘤患者用后的注射器、输液管等废弃物和排泄物时,操作者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口腔、黏膜等途径而受到低浓度药物的影响,日常频繁小剂量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产生远期影响,不但引起白细胞下降、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

1.4 生物性因素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飞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而且日常工作经常接触刀、剪、各种针头等锐器,由于传递、安装和拆卸,医务人员极易受到锐器伤,各种血源性传染病都可经医疗锐器伤传染给医务人员,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特强,一般0.004 μ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1.5 心理性因素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医务人员每天精神都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节奏快,所面临的工作性质具有高风险、高强度、无规律性,长期处于此环境中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整天面对痛苦不堪、忍受各种疾病折磨的患者,以及血淋淋甚至生死诀别场面的刺激,均可导致不良情绪,引起焦虑、烦躁、心理疲劳,甚至引起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性头痛、消化道溃疡等。

2 防护措施

2.1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锐器伤主要由针头、刀、剪造成,是引起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止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首先要预防锐器伤的发生,操作中要做到:①锐器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并尽量减少传递,不可用手装卸刀片及缝针,术中使用的锐利物品应放在固定的位置,术中传递利器时要放慢速度,术毕要将锐器物品放在锐器盒内。②处理针头时勿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使锐器面对着人,以免刺伤他人。③锐器物品使用后,不要放在操作台上,不将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不能将针头等锐器物丢弃于垃圾桶内,应将其放入专用的利器盒内,盒内装载不能超过3/4,并放在安全的地方。④一旦被锐器刺伤,要保持镇静,并迅速用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排出部分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并报告院感染管理科,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定时追踪,进行医学观察。

2.2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①防止或减少噪音。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各种仪器、设备,保持其性能良好,吸引器应做到即开即用,各种监护仪器音量大小适宜,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保持室内安静[1]。②减少辐射和避免电击伤。接触各类电离辐射的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使用时注意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无法回避的人员应穿好铅衣,并在安全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人员的安排要合理适当,次数均摊,避免短期内大量接受X线的照射,孕妇避免接触X线照射;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用电知识讲座,严格按操作说明执行,用毕应先切断电源,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电,定期检查与维修,确保机器性能良好,如发生电击,应立即切断电源,送急诊急救。③紫外线照射消毒时,要防止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尤其是眼睛,若测试强度时要戴墨镜,开关应安装在室外,消毒后30 min方可入内。④防止身体疲劳,工作中应重视姿势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被动操作,保持良好工作姿势,做到省时省力,平时加强锻炼,减少静脉曲张,预防颈椎病及腰肌劳损[2]。

2.3 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①减少空气污染,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添置通风装置,完善排污系统,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有刺激性消毒剂时,首先要做到妥善储存,放于阴凉处,避光保存;在配制时应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止消毒液喷溅到皮肤、眼内或呼吸道,一旦溅入及时清水冲洗,盛装消毒液的容器应严密加盖。②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减少麻醉气体溢出,将排气管安装到室外排出废气。③制定统一的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操作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护士打开安瓿时应垫纱布,溶药时溶媒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以防粉末逸出,溶解后的药瓶要回抽气体以防瓶内压力过高,在抽药时针栓不能超过针筒的2/3,若有外露即刻用碘伏擦拭或用清水冲净,加强化疗废弃物的管理,废弃物应当用坚固的防渗漏戴盖的容器收集,并注明细胞毒性废弃物,由专人专通道运送至废物暂存间。

2.4 生物性损伤的防护 ①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树立血液是潜在危险的意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视为传染源,都要进行隔离,都要执行标准预防。②对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体,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③凡是诊断、治疗、术前均要做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的抗体检测,凡是阳性者均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④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的清洁消毒是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范收集、运送、暂存、处置流程。

2.5 心理性损伤的防护 加强心理训练,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客观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职业自豪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53-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调查结果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我院自 2010年年底开设全科病房,全科病房的医疗护理服务具有特殊性,这些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程长,可能具有传染性等特点。现就全科护士的职业暴露来源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1 职业暴露来源

1.1 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标准预防和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即使有一些防护意识, 也只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认为内科接触血液、伤口、传染源相对较少,被感染的机会比较少,存在侥幸心理,工作中不重视标准预防。加上受护理先辈长期以来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的影响, 造成职业防护意识的落后。

1.2 机械性损伤 朱袁青等报道,医务人员经表皮黏膜暴露率为每年每人次2.16%[3] 。我国也报道锐器伤率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匆忙、粗心、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未遵循标准预防有关[3] 。特别是年轻护士经验少、在接触锐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 操作时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如用手直接掰安瓿、用手直接处理医疗用物、针筒使用后随意摆放、注射或拔针过程中自伤等。朱袁青等报道有人做过统计,锐器伤种类依次为针头( 84. 45%) 、安瓿( 10. 37%) 、刀片( 3. 35%) 、剪刀( 1. 83%) ; 锐器伤发生的环节依次在注射和拔针过程中( 39. 96%) 、掰安瓿( 13.72%) 、整理用物时( 13. 72%) 、手术配合时( 3. 36%) [3] 。所以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通过针刺伤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 已证实20 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危险、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4] ,而患有这类疾病的病人在门诊就医时常被收到全科进行治疗。

1.3 生物性损伤 ①护士与病人接触频繁, 给病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种导管护理、口鼻腔吸痰、压疮护理、更换衣裤、床单甚至是护理垫以及在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都有可能接触到病人的各种体液,如酗酒者呕吐、毒物飘散在空气中; 肠道感染性腹泻的病人排出的传染性污物; 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病人的飞沫; 疱疹病人的疱疹液等。②很多反复发热,极度消瘦、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在查找病因过程中血液生化检查都是艾滋病获得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梅毒感染者。③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处理各种意外等事件时容不得护士先行自我保护, 再去处置病人,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触患病的几率, 放大了危害的后果。④一些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无自我防护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年轻护士尤为突出。⑤避免引起病人紧张多疑的心理和遭嫌弃的误会,认为无菌手套和口罩只在无菌操作中才使用。因此, 医护人员很容易受到感染。

1.4 化学性危害 ①医院消毒常用含氯试剂、乙醇、碘等消毒液, 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除了气味刺鼻、皮肤损害外, 一定程度上还可产生基因突变, 导致癌变发生[5] , 对护士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危险。②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细胞毒性等药物, 其配制过程中溢出的药液和粉末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1.5 意外伤害 包括身体伤害和语言伤害。随着社会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越高。一些人对护士仍带有职业偏见, 某些病人及家属对求医过程及治疗结果不满意时, 将怨气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护士在工作中稍有不周( 如更换液体稍不及时、打针穿刺时不能一次成功) , 个别病人及家属轻则脸色难看、责怪, 重则污言秽语, 甚至拳打脚踢; 遇上有些烦躁、不配合的病人, 自己拔针或针头脱落造成自伤或伤人, 护士在护理这些病人时就易受到伤害。

1.6 社会心理因素 国外有研究显示[6] : 长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和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 甚至出现抑郁。全科护士大多面对的是老年病人,病情重易反复、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高风险因素多,工作量大。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完全治愈的少、并发症多, 病重、病危、抢救、死亡经常发生,护士的精神状况、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 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护士所承担的风险增加、压力增大,工作紧张感增加;护士长期上夜班扰乱了正常生物钟,生活无规律,加之护士身兼多从角色,担心家庭照顾不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这些都易让护士产生压抑、焦虑的情绪, 身心受到伤害。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培训教育,提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首先,让护士明白要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去维护患者的健康,纠正侥幸心理和以往“不怕脏、不怕累”的观念。其次加强培训 新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医院感染、标准预防、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等知识培训, 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 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遵守操作规程、掌握洗手指针以及六步洗手法, 自觉将职业防护纳入各项护理操作中;再次是医院领导重视和支持, 建立职业暴露处理绿色通道及追踪系统,使职业危害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程度。

2.2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降低职业暴露及其危害率 有报道, 采用标准化防护后, 医务人员的血液暴露率可从3 5. 8% 下降到18. 1%[7]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强调双向防护。根据其操作原则,护士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染病均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正确洗手及把握洗手的时机,减少职业暴露,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及患者,降低暴露的危害性。

2.3 避免机械性损伤和意外伤 掰安瓿前应先用砂轮充分锯割其颈部, 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对准易折点掰开,防止玻璃尖端或碎屑损伤护士皮肤;撬铝盖时应使用专用的开瓶器( 避免使用剪刀或其它工具) ;给烦躁、不合作的患者治疗时要有他人协助,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损伤性污物, 如针头、锐器使用后应及时放入锐器盒内, 密闭存放加盖运送;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及将针尖、刀片等锐器面向他人。

2.4 生物因素损伤的防护 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好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尤其在接触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病人的血液、体液时,要戴双层乳胶手套,接触后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护士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遇皮肤有伤口时,注意伤口的保护和清创处理工作,佩戴乳胶手套进行工作,防止细菌侵入。

2.5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接触刺激性较强的含氯消毒剂,尤其是在更换或测试消毒液时,应带好口罩、手套, 避免直接用手取放。消毒液应加盖,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减少刺激性气体的密度, 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器械取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浸泡或冲洗, 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若消毒液溅入眼睛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滴入林可霉素眼药水, 做好眼保护。采用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时,护士勿直视光源, 以免眼受伤。建立输液配置中心, 减少护士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几率。

2.6 提升心理应急能力,避免心理因素危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压力, 如果未及时的给予有效地排解和疏导, 易产生心理障碍[8] , 要加强心理辅导教育, 提供减轻压力和放松精神的技巧培训, 帮助她们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应急的能力。护理管理者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增强自信心, 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使工作做到得心应手、忙而不乱, 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掌握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重视护士家庭的因素, 关心护士个人生活, 及时解决护士实际困难, 使她们没有后顾之忧, 身心愉快的为病人服务。

2.7 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和设施: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安装脚踏式水龙头或感应龙头,使用洗手液洗手。提供干手的设施以及便利、有效的消毒设施,如治疗车、护理车、每个病室门口放置免洗手消毒凝胶或喷雾式皮肤消毒剂,医务人员可随身携带的喷雾消毒剂,口罩和手套应放置于方便显眼的位置。

2.8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理: 医院应制定职业危害暴露处理流程, 设立意外伤害或损伤登记报告制度, 建立锐器伤个人档案以便查询或随访。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挤出受伤处的血液, 用流动水冲洗, 然后用0. 5%的碘伏溶液消毒后包扎。伤后及时向医院院内感染办公室汇报并填写报表, 对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估, 受伤害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和医学观察, 或根据情况安排适当休息。如对病人及伤者进行有关化验项目的检查, 并对化验结果进行跟踪, 定期随访。若化验结果显示阳性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如接种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3 小结

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对以上例举的职业危害的来源进行分析讨论,培训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 引起护士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 就会明显减少了护士的职业危害。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临床一线的护士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时, 也时刻伴随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此, 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防护原则, 及时正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减少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珍凤.护理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0.

[2] 高国贞,刘桂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情况调查[J].现代护理,2006,12(12):18.

[3] 朱袁青,瞿伟莉.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8(1A):64.

[4] 宋宾莲.神经内科护士的职业防护[N].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第5期.822.

[5] 姜红, 胡兰, 王晓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 . 中国医院管理, 2006, 26( 7) : 53-56.

篇9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76-01

1 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社会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即担负着技术工作又肩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中存在诸多超负荷因素,一方面来自工作压力,工作中的过多要求医护的配合不顺利,倒班致使生物钟紊乱等。另一方面来自患者及家居的不理解,其次护士的职业角色与各种生活经常性的冲突也构成了工作的应激状态,如果长期下去,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出现其它病理征象。

1.2 生物危险因素 如细菌病毒等,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在手术中配合时,引起皮肤黏膜受污染,清洗器械时,污水溅入眼睛,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通过一次针刺或其它经过皮肤方式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30%、3%-10%和0.2%-0.5%,其中,大多数经呼吸道、血液、体液等因素传播的,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重要。

1.3 物理危险因素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手术的精益求精,术中射片及透视下手术已相当普遍,有资料证实,射线可诱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少量多次接触射线可由蓄积作用而致癌,使胎儿畸形等。

1.4 生理危险因素 手术室工作具有节奏快,持续时间长、风险大和相对不规律等特点,这些特点致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遇大手术,需要长时间的连续工作,饮食不规律,致使胃肠疾病;连续前屈颈椎很容易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其次一些意外伤包括挫伤锐器伤等都是造成护士机体受损的主要因素。

1.5 化学危险因素 手术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化学性危害主要来自于大量使用化学消毒剂和空气残余的麻醉废气,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如不加防护,可导致鼻炎、角膜炎、气促、头疼、接触性皮炎等。

2 防护措施

2.1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手术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平时留心、熟悉手术类别及手术技能,手术中做到有条不紊,工作之余,适当运动,娱乐身心,保持一个健康的好心态。

2.2 生物危险防护

2.2.1 加强防护 术前完善化验检查,阳性者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合理安排手术人员,对血生化检查呈阳的患者在安排手术人员有呼吸道感染、手部外伤、皮肤病的医护人员不参加手术。此外,做好预防接种,结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手术室护士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2.2 规范操作 护士应重视术前洗手和戴手套,术中规范装卸刀片,传递针/刀和剪刀等利器时,要小心防范刺伤,术后及时将利器放入特别利器盒内,清洗器械时,要小心谨慎,做好防护。

2.2.3 伤后处理 术中一旦被刺伤,一定在伤口周围而不是伤口局部,反复挤压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后再用0.5%碘伏冲洗伤口,并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科,注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2.2.4 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 完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各种废物分类处置。

2.3 物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减少福射:对于需进行透视等摄片的手术应安排专用手术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源于护士之间的距离,可使用铅制屏障,穿铅防护衣,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孕期和哺乳期暂不参加此类手术。

2.4 生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护士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杜绝不食早饭,避免低血糖反应,自备些巧克力,饼干等零食,以备不时之需,如条件允许,手术时间超过6-8小时应考虑替换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轮流吃饭,保证护士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

2.5 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 保证手术室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期监测空气质量,消毒剂做到浓度准确,容器加盖,不滥用,保持一个空气清新的手术环境。

3 讨论 护理人员维护好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本文就相关问题做了阐述分析,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方面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希望对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对其了解和重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加强预防职业危害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使护士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减少职业危害,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士学分册,2000,19(9).

[2] 李可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篇10

卫应急发〔200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升我国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

1.4.1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4.2分级

Ⅰ级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1.5工作原则

1.5.1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工作方案,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反应,并按事件发展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开展相应的医疗卫生应急、信息、宣传教育、科研攻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急物资与设备的调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导检查等工作。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特别重大级别以下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1.5.2及时报告的原则

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5.3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现场处置,应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的不同阶段,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1.5.4分工合作、联防联控原则

各级业务机构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置实行区域联手、分工合作。在事件性质尚不明确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进行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收集有关证据,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负责积极救治患者;有关部门(如农业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有关业务机构开展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对于涉及跨区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要加强区域合作。一旦事件性质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1.5.5信息互通、及时原则

各级业务机构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置的相关信息应建立信息交换渠道。在调查处置过程中,发现属非本机构职能范围的,应及时将调查信息移交相应的责任机构;按规定权限,及时公布事件有关信息,并通过专家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防病知识,传达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将调查结果相互通报。

2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为了有效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卫生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成立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和本方案的规定,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地方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重大决策。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确定。

2.1.2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做出处置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2.1.3专家组的组成和职责

专家组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免疫规划、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医学检验等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根据需要,在专家组中可分设专业组,如传染病防控组、中毒处置组、核与放射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和预测预警组等。其主要职责是:

(1)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2)对确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原因和事件相应的级别提出建议;

(3)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

(4)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建议;

(5)承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的职责和分工

2.2.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病例(疫情)的诊断和报告,并开展临床救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上报所在辖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医疗机构应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实医院内的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设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危重病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医疗机构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2.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进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同时要提出具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医学观察等),并指导相关单位加以落实。

2.2.3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3监测与报告

3.1监测

3.1.1监测网络和体系

国家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工作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上述机构应及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苗头。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由省、市、县(市、区)级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村卫生室组成的监测网络,积极开展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

3.1.2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各种已有的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早期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对上报的有相似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资料进行汇总,及时分析不明原因疾病的分布、关联性、聚集性及发展趋势,寻找和发现异常情况。

在现有监测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扩大监测的内容和方式,如缺勤报告监测、社区监测、药店监测、电话咨询监测、症状监测等,以互相印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2)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诊不明原因疾病患者,具有相似临床症状,并在发病时间、地点、人群上有关联性的要及时报告。

3.2报告

3.2.1责任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2.2报告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后,要详细询问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并按事件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过程,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发生时间、涉及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应报告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至少应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结案报告。

事件终止应有结案报告,凡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结束后,均应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结案报告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整个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事件接报情况、事件概况、背景资料(包括事件发生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等一般情况)、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病因假设及验证、讨论、结论和建议等。

3.2.3报告时限与程序

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核实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要求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执行。

3.2.4通报制度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将疫情及时通报相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4专家会商与指挥决策

4.1专家会商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并核实后,迅速组织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赴事发地现场会商。专家会商的主要内容是:在查看病例及其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核实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内容,重点讨论报告病例是否属不明原因疾病(病例的临床表现与报告情况是否相符、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方法是否适当);病例之间是否有关联性,事件的危害性。

经专家会商后应撰写会商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病情进展及临床治疗情况;

(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监测病例的定义;

(3)病人救治方案,治愈与出院标准;

(4)事件的初步判断,包括事件的性质、可能的病因、传播(污染)途径、潜伏期及趋势分析;

(5)对控制措施和事件分级的建议,疫点、疫区的划定。

首次会商会后,要根据病例病情进展情况及病因调查情况,不定期召开专家会商会,以及时调整病例定义和工作方案。

4.2指挥决策

(1)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专家会商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拟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发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

(2)总结分析。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分析事件的发展动向、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3)下达指令。根据工作组例会分析情况和上级指示,及时以公文等形式下达相关指令,并督办落实。

(4)社会动员。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同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5)舆论引导。适时公布事件相关信息。加强媒体监测,收集与事件相关的报道及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6)资源调度。根据事件处置工作需要,及时调集技术力量、应急物资和资金。

5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首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尽快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病因。

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应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在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若怀疑为中毒事件时,在采取适当救治措施的同时,要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查清中毒原因后,给予特异、针对性的治疗,并注意保护高危人群。

若病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无法于短期内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应以查明的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5.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核实与判断

5.1.1核实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包括流行病学或卫生学、临床、检验等专业人员)对不明原因疾病进行初步核实,核实内容主要包括:

(1)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

(2)发病经过和特点:发病数、死亡数及三间分布等;

(3)样本采集种类、方式、时间及保存、运输方法等;

(4)实验室检测方法、仪器、试剂、质控和结果;

(5)危及人群的范围和大小;

(6)不明原因疾病性质的初步判断及其依据;

(7)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8)目前的防治需求。

5.1.2判断

根据核实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否存在,若确认疫情存在,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性质、规模、种类、严重程度、高危人群、发展阶段和趋势进行初步判断,并制定初步的调查方案和控制措施。

5.2病例调查及分析

5.2.1病例搜索

根据病例定义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搜索类似病例并开展个案调查、入户调查和社区调查。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表参照附录2~4。

5.2.2初步分析

统计病例的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病程等指标,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

5.3提出病因假设

5.3.1从临床、流行病学基本资料入手,寻找病因线索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情况、严重程度、病程变化,先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然后逐步细化。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治疗及转归和初步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判定疾病主要影响的器官、病原种类,影响流行的环节等,做出初步诊断。

分析思路: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再考虑少见病、罕见病,最后考虑新出现的疾病。如果初步判定是化学中毒,首先考虑常见的毒物,再考虑少见毒物(见附录5)。

(1)根据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以及基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个人史、家族史、职业暴露史等),初步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如果为感染性疾病,需考虑是否具有传染性。

若判定为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效果,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根据临床主要特征提出病因假设(见附表1)。

(2)如考虑为非感染性疾病,需先判定是否中毒,再考虑是否心因性、过敏性、放射性(辐射)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的疾病。

①结合进食史、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中毒,以及可能引起的中毒物(见附表2)。

②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周围人群特征等,判定是否心因性疾病。

③结合进食史、用药史、生活或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是过敏性疾病(如药物疹等)。

④结合生活或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辐射病。

5.3.2从流行病学特征入手,建立病因假设

(1)掌握背景资料:现场环境、当地生活习惯、方式、嗜好、当地动物发病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因素。

(2)归纳疾病分布特征,形成病因假设:通过三间分布,提出病因假设,包括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传播方式(或载体)、高危人群等。

提出可能的病因假设,可以不止1个假设,适宜的病因假设包括导致暴发、流行的疾病、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高危人群,提出病因假设后,在验证假设的同时,应尽快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4验证病因

5.4.1流行病学病因验证:根据病因假设,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在进行病因推断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根据患者暴露在可疑因素中的时间关系,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的时间先后顺序。

(2)如果可疑因素可按剂量进行分级,了解该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某种暴露因素的数量间的关系。

(3)根据疾病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疾病病因分布与疾病的地区、时间分布关系。

(4)观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判定暴露因素与疾病可重复性联系。

(5)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合理地解释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6)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判定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或其他关系。

(7)观察可疑致病因素的变化(增加、减少或去除)和疾病发生率变化(升高或下降)关系,进一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5.4.2实验室证据:收集样本(血、咽拭子、痰、大便、尿、脑脊液、尸解组织等),通过实验室检测验证假设。

5.4.3干预(控制)措施效果评价:针对病原学病因假设进行临床试验性治疗;根据流行病学病因假设,提出初步的控制措施,包括消除传染源或污染源、减少暴露或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易感或高危人群。通过对所采取的初步干预(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也可验证病因假设,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5.4.4如果通过验证假设无法成立,则必须重新考虑或修订假设,根据新的线索制定新的方案,有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验证,方能找到明确原因。

5.5判断和预测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目前所处阶段、影响范围、病人救治和干预(控制)措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对病人的预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6现场控制措施

应急处置中的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来确定。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应该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控制策略与措施,遵循边控制、边调查、边完善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6.1无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积极救治病人,减少死亡(详见附录6)。

(2)对共同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一旦发现符合本次事件病例定义的病人,立即开展临床救治。

(3)移除可疑致病源。如怀疑为食物中毒,应立即封存可疑食物和制作原料,职业中毒应立即关闭作业场所,怀疑为过敏性、放射性的,应立即采取措施移除或隔开可疑的过敏原、放射源。

(4)尽快疏散可能继续受致病源威胁的群众。

(5)在对易感者采取有针对性保护措施时,应优先考虑高危人群。

(6)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

6.2有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现场处置人员进入疫区时,应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

(2)隔离治疗患者。根据疾病的分类,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重症病人立即就地治疗,症状好转后转送隔离医院。病人在转运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治疗前注意采集有关标本。出院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等多方面的专家共同制定,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方可出院。

(3)如果有暴发或者扩散的可能,符合封锁标准的,要向当地政府提出封锁建议,封锁的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确定。发生在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如有必要应建议停课、停工、停业。

(4)对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潜伏期和最后接触日期决定。

(5)严格实施消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处理人、畜尸体,并按照《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开展尸检并采集相关样本。

(6)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疫区内重点部位要开展经常性消毒。

(7)疫区内家禽、家畜应实行圈养。如有必要,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对可能染疫的野生动物、家禽家畜进行控制或捕杀。

(8)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群防群治。

(9)现场处理结束时要对疫源地进行终末消毒,妥善处理医疗废物和临时隔离点的物品。

根据对控制措施效果评价,以及疾病原因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及时改进、补充和完善各项控制措施。一旦明确病因,即按照相关疾病的处置规范开展工作,暂时无规范的,应尽快组织人员制定。

7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7.1感染性疾病标本:标本采集应依据疾病的不同进程,进行多部位、多频次采集标本,对病死患者要求进行尸体解剖。所有的标本采集工作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标本采集及运输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见附表3)。

7.1.1标本种类

(1)血标本。

①血清:需采集多份血清标本。至少于急性期(发病7天内或发现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中期(发病后第10~14天)、恢复期(发病后22~50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6ml,分离后的血清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血清管中,如需要可收集血块标本。

②抗凝血:于急性期(发病3天内或发现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10ml全血,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试管中,抗凝剂不能够使用肝素,推荐使用枸橼酸盐。

③其它血标本:根据实验室检测的需要可以采集其它血标本,如血涂片等。

(2)呼吸道标本。

①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

②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胸水、肺组织活检标本。

呼吸道标本应于发病早期即开始采集,根据病程决定采集的频次,采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3)消化道标本。

包括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和肛拭子,应于发病早期即开始采集,根据病程决定采集的频次,采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4)尿液。

尿液采集中段尿,一般于发病早期采集,根据疾病的发展也可以进行多次采集,采集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取尿液或者沉淀物进行检测。

(5)其它人体标本。

包括脑脊液、疱疹液、淋巴结穿刺液、溃破组织、皮肤焦痂等。采集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6)尸体解剖。

对所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死亡病例都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出面积极争取尸体解剖,尽可能采集死亡病例的所有组织器官,如果无法采集所有组织,则应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采集与疾病有关的重点组织器官标本(如肺、肝穿刺),以助病因诊断和临床救治。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疾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病,尸解时应根据可能的传播途径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做病原学研究的组织标本采集得越早越好,疑似病毒性疾病的标本采集时间最好不超过死后6小时,疑似细菌性疾病不超过6小时,病理检查的标本不超过24小时。如果采样的时间和条件合适,应同种组织每一部位至少采集3份标本,1份用于病原学研究(无菌采集),1份用于病理学研究(固定于福尔马林中),1份用于电镜检查(固定于电镜标本保存液中)。重要的组织器官应多部位同时采集标本。

(7)媒介和动物标本。

在调查中如果怀疑所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是虫媒传染病或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应同时采集相关媒介和动物标本。

7.1.2标本保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用于病毒等病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用于细菌等病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一般4℃保存,检测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标本需要特殊条件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7.1.3标本运送

群体性不明原因标本的运送要严格做到生物安全。依据病因分析的病原体分类,如果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应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7.2非感染性疾病

7.2.1食物中毒

在用药前采集病人的血液、尿液、呕吐物、粪便,以及剩余食物、食物原料、餐具、死者的胃、肠内容物等。尸体解剖:重点采集肝、胃、肠、肾、心等。

7.2.2职业中毒

采集中毒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标本。尸体解剖:采集标本应根据毒物入侵途径和主要受损部位等,采集血液、肝、肾、骨等。

7.3实验室检测

(1)感染性疾病:一般进行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原分离、形态学检测等检测项目,依据病原体的特殊性可以开展一些特殊的检测项目。

(2)非感染性疾病:依据病因分析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检测项目。

8防护措施

8.1防护原则

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早期,需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别有无传染性、确定危害程度和范围等,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原因尚难判断的情况,应该由现场的疾控专家根据其可能的危害水平,决定防护等级。

一般来说,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初期,如危害因素不明或其浓度、存在方式不详,应按照类似事件最严重性质的要求进行防护。防护服应为衣裤连体,具有高效的液体阻隔(防化学物)性能、过滤效率高、防静电性能好等。一旦明确病原学,应按相应的防护级别进行防护。

8.2防护服的分类

防护服由上衣、裤、帽等组成,按其防护性能可分为四级:

(1)A级防护:能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

(2)B级防护:适用于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或蒸汽)或其他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时。

(3)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4)D级防护:适用于现场支持性作业人员。

8.2.1疑似传染病疫情现场和患者救治中的应急处置防护

(1)配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要求的防护服,且应满足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隔离效率,符合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阻燃性等方面的要求。

(2)配备达到N95标准的口罩。

(3)工作中可能接触各种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处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医院传染科医护人员等,必须采取眼部保护措施,戴防护眼镜,双层橡胶手套,防护鞋靴。

8.2.2疑似放射性尘埃导致疾病的应急处置防护

多数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即可,也可选用其他防护服。防护服应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的隔离效率,表面光滑、皱褶少,具有较高的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和阻燃性。根据放射性污染源的种类和存在方式以及污染浓度,对各种防护服的防护参数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此类防护服要求帽子、上衣和裤子联体,袖口和裤脚口应采用弹性收口。

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现场存在气割等产生的有害光线时,工作人员应配备相应功能的防护眼镜或面盾。

8.2.3疑似化学物泄漏和中毒导致疾病的应急处置防护

根据可能的毒源类型和环境状况,选用不同的防护装备。化学物泄露和化学中毒事件将现场分成热区、温区或冷区。不同区域所需的防护各异,一个区域内使用的防护服不适合在另一区域内使用。在对生命及健康可能有即刻危险的环境(即在30分钟内可对人体产生不可修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区域)以及到发生化学事故的中心地带参加救援的人员(或其他进入此区域的人员),均需按A级(窒息性或刺激性气态毒物等)或B级(非挥发性有毒固体或液体)防护要求。

9事件终止及评估

9.1应急反应的终止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特别重大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9.2事后评估

9.2.1评估资料的收集

首先要有完善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调查的程序和完整的工作记录,并及时将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包括:报告记录;应急处置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单位名单;调查处理方案;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等。

9.2.2评估的内容

应急处置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概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和社会心理评估等,总结经验、发现调查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以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为指导其他地区开展类似防制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10保障

10.1技术保障

10.1.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成员由流行病学、传染病、呼吸道疾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病原学检验和媒介生物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10.1.2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建立相应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医疗卫生队伍,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10.1.3医疗救治网络

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别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指定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医疗救治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10.2后勤保障

10.2.1物资储备

篇11

1.1 调查对象

2012年1月在门诊急诊工作的护士104名,从事护理工作的最长29年,最短6年。年龄最大50岁,最小28岁。学历本科13名,大专84名,中专7名,职称中级9人,初级95人。发放问卷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如年龄、学历、职称等。(2)职业暴露的情况,包括化学消毒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使用过程中引起的损伤,针刺伤,无保护性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3)标准防护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4)防护行为依从性的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门急诊护士共104名,年龄22~54岁,(31.30±10.07)岁,年龄小于30岁的82人,30~40岁的5人,大于40岁的17人。职称:主管护师9人,护师42人,护士53人。学历:本科13人,大专84人,中专7人。本次调查的104人中有职业暴露经历的57人占54.8%。职业暴露发生率见表1。

2.2 认知

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见表2。

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6个条目认知率为13.46%~35.58%,认知非常欠缺,其中79.8%对标准防护的概念不清。87.5%对暴露后的规范处理不了解。

2.3 依从性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见表3。

本调查采用等级评分(1分表示完全做不到,2分表示偶尔做得到,3分表示一半时间做得到,4分表示大部分时间做得到,5分表示完全做得到)的方式对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越高。

2.4 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2.4.1 生物性危害 如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急诊护士应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创伤、骨折、自杀、酗酒、意外等恶性事件。容不得护士事先进行自我保护,再去处置患者。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危害的后果。一些先兆流产、自杀者事后血液检查是艾滋病获得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梅毒感染者。又如呼吸道传播性疾病患者的飞沫,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过程中的体液,尤其是毒性很强的有机磷。护士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被动吸收[1]。肺的弥散快,血流量大,对护士的身体产生很大毒害。

2.4.2 机械伤 机械伤是急诊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急诊患者多,工作量大。尤其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批急诊患者来就诊,急诊护士应接不暇,更易受锐器损伤[2]。皮肤黏膜受到伤害,更易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4.3 化学性危害

(1)化学消毒剂 门诊急诊常用的戊二醛、含氯制剂、碘伏等消毒剂。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对人体和环境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化疗药物 门诊急诊护士给化疗患者配置及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可接触到外溢的药液和挥发的气体。同时患者化疗后的呕吐物、排泄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浓度的化疗药物,护士也可间接接触到。

2.4.4 社会心理危害 护士长期面临生离死别的场面,频繁接触痛苦死亡的刺激。加之患者病情来势凶猛,患者和家属常有恐惧急躁的情绪,患者的许多病情发展及变化,患者及家属无法理解,一旦患者救治无果或希望渺茫,家属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甚至辱骂、动手殴打医护人员,使护士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3 讨论

篇12

作者单位:161006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

发生在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至今仍在肆虐,随着我国首例确诊病例的报告,确认我国已成为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之一,我院是齐齐哈尔唯一的指定收治单位,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甲型流感H1N1的防控、应对工作。2009年9月19日至10月12日,我院收治3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通过这次隔离确诊病例,我们总结了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较全面的预案、流程。本文针对此次护理留观病例的过程中关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消毒隔离方面的技术方面加以探讨,以其能够增强传染科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观念和提高自我防护技能。

1 完善预案 建立流程

在甲型H1N1流行初期,我院即制定了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成立领导指挥组,医疗救治组,专家指导组,医院感染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培训演练组等多个组织机构,明确各组职责,成立救治人员梯队,建立了疫情的应急响应预案,完善了流感患者应急预案启动流程,包括发热门诊工作流程、隔离病区的工作流程、由于在隔离病房护士身处第一线,直接接触患者,且时间较长,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医院制定了完备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整体护理工作方案,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流程:执行医嘱流程、输液用药流程、诊疗用品消毒流程、废物处理流程、采取标本流程、特殊护理流程等。各项预案和工作流程制定得非常详细、具体,针对预案的前期培训工作非常及时、到位。并且是全员培训,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后勤保障人员都要了解各项预案和流程,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个人防护技术,全院处于备战状态,使得我院在收治疑似患者时各项工作均能按照预案逐步落实,未出现慌乱及意外情况的发生生。

2 从容应对 科学防护

2.1 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均要彻底地执行一套标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在接触被空气、飞沫传播或其他接触途径传播病原体所感染的患者时的风险,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是:视所有的患者均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 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2 按需防护 是基于标准预防的原则而提出来的,是对标准预防的最好实践,它强调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方法。

2.2.1 基本防护 针对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无论是否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其他传染病疫情。

防护配备:工作服 工作裤 工作鞋 工作帽 医用口罩。

防护要素: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2.2 加强防护 在基础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中度风险暴露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包括传染病疫情流行区域工作人员。

防护配备:在基础防护的基础上还需配备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服:进入传染病区进行有创操作和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可疑污染物污染的操作。

护目镜:与口罩一起是用来保护口腔、鼻子和眼睛,以便提供更完全的面部防护。

防护口罩:进入呼吸道传染病区或进行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的飞溅和喷溅的操作。

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以及无菌操作时使用。

面罩:可代替口罩和护目镜,更完全的保护面部。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必要时使用。

2.2.3 严密防护 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中高度风险暴露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

防护配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全面型防护用品。

2.2.4 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求 防护服:应当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连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应当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长方形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可选用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目前无相应的国家标准,通常眼睛保护必须是舒适的,能提供充足的外部视野,同时必须保证安全。

手套:目前无相应的国家标准,经研究测试显示:乙烯手套比乳胶手套在模拟或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屏障丧失的几率更高,选择乳胶手套更适合临床应用。

2.2.5 穿脱防护服的要点 医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感染,离开污染区必须做好做好消毒、卫生处理,避免播散污染,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眼罩是医务人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穿防护服的顺序与脱防护服的顺序基本相反,为的是防止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污染皮肤、黏膜。防护关键点在于对口鼻、呼吸道黏膜、眼黏膜的保护要到位。因此,在脱防护服时应后脱呼吸道、眼部两个关键部位的防护用品,在脱防护服的过程应注意手部的卫生,尽量避免双手沾染污染物或者接触污染的防护服外部,意外被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应保持双手在清洁状态下进行摘口罩、眼罩的操作,脱下的防护服应将里面朝外,放入污物袋中,脱防护服操作完毕后,应对双手进行消毒,脱防护服的全过程动作要轻柔,禁止抖动物品,任何未穿防护服的人员禁止进入污染区,禁止污染区人员着防护服离开污染区。

2.2.6 双向预防 在诊疗过程中,应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对就诊的流感患者及陪护人员均应嘱其戴口罩,并进行咳嗽礼节的教育,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均应限制其外出。

3 确诊病例的隔离

我院为2005年建成的新型传染病病房,具有双侧走廊,内外通道,针对本次疫情在布局上又做出了新的改善,改建后的传染病病房均为单间设置,病房内有独立的卫生间,外走廊设置了监控设备,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病室内备有监护仪,紫外线循环消毒设备及感染性废物桶、生活垃圾桶。患者入院后被安排在单人房间中,所在的房间通向内走廊的房门保持关闭,严禁患者进入内走廊。空气流向由清洁区至污染区,病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每日紫外线循环消毒2次,每次1 h,嘱患者日常活动均在病房内,所需物资均有护士传递。

4 消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中存活2 h,56℃ 30 min可以灭活该病毒,因此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使用的物品,诊疗用品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消毒。值得注意的是,在医患共处的相对密闭环境中对物品,物体表面与环境进行消毒时,应避免使用挥发性较大的消毒剂,以免消毒剂挥发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在室内空气中弥漫造成医护人员、患者的化学性伤害,加重患者病情。

4.1 空气消毒 病房采用壁挂式紫外线循环风消毒,2次/d,每次1 h。内外走廊、处置室采用可移动式紫外线循环系统消毒2次/d,每次1 h。可人机同室。

4.2 物表与地面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3 生活垃圾由5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1 h后由专用污染通道转运出病房,专人处理。

4.4 诊疗用品 血压计、听诊器、纸张等采用熏箱消毒,2%戊二醛熏蒸3 h。

5 健康宣教不容忽视

对患者成功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隔离知识。还可以让患者主动配合工作人员,降低患者对工作人员传播的风险,减少疾病对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隔离患者如突然被隔离,缺乏应对的心理准备和隔离知识,常表现为焦虑、恐惧、不合作等。对患者进行心里指导和疾病知识的宣教非常必要,首先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配备电视、杂志等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焦虑,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患者入院后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如传播途径、主要症状、体征等,重点告知患者隔离知识,让患者配合,包括严密隔离的重要性,患者通道的管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发放口罩并定期更换,嘱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飞溅,患者用后的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与他人交流时距离要保持1 m以上等。

6 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面对全球流行的传染病疫情,传染病院的医务人员处在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医务人员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寻找合理的方式舒缓压力。医院应特别关注身处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的心理援助工作,及时给与心理疏导,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专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帮助医务人员掌握科学的心理应对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为了坚强防护,在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需穿多层厚重的防护服,负重工作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所以,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要求必须身体健康,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人员,每天工作4 h,休息8 h,循环上岗,回到生活区要监测体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平时也要注重医务人员身体素质的锻炼,开展职工健身活动,鼓励职工多做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7 体会

面对本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疾病,此次甲型H1N1流感已经出现二代病例,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我们应该充分总结应对SARS和禽流感的经验,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分享各国应对成功的经验,我们的防控措施会更有针对性。

篇13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新气管切开术成功抢救了22例危重病人,其中女性8例,男性14例,年龄均在22~6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1例,重型颅脑损伤10例,颈髓损伤l例。其中18例病人处于昏迷状态,4例清醒。

2 护理干预

2.1 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在采用各项医疗护理措施前以同情关切的态度给病人以安全感,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与合作,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近可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2]。

2.2 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2.2.1 减少陪护和探视,要求接触病人的家属,一律戴口罩,穿工作服,套鞋套,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尽可能不要接触患者。

2.2.2 操作者必须有无菌操作的观念一切操作均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在22℃-23℃相对湿度在60%-70%,每天开窗通风,用l000mg/L的8.4液湿拖清扫地面,以减少尘埃飞扬,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消毒时间2h,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

2.2.3 吸痰用物 专人专用气管切开护理盘,每日消毒一次,吸痰管吸口腔与气管内痰液时分开使用,并注明吸气管及吸口腔溶液,绝不允许混合使用。

2.2.4 气管套管的应用 有痰及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出,不定时用手电筒检查,用蘸有2/3的酒精棉签,顺着内侧壁旋转擦拭易使粘附于内管壁的分泌物脱落,用蘸有2/3的酒精棉签,顺着内侧壁旋转擦拭,每日两次,气管套管10d更换1次。以免引起套管堵塞,而导致呼吸不畅的危险。

2.2.5 给予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液一般用0.9%氯化钠40 ml加庆大霉素8万U,0.9%氯化钠加氨溴索15mg3次/d,每次雾化时间为20 min,不定时翻身叩背,使用机械振动排痰4~6次,并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2.2.6 气管内滴药的护理及方法 溶液要现用现配,用后注明时间,确保在有效期内。过去选用注射器去掉针头,每隔15~20 min滴1次,每次3-4滴,但这种滴入法会导致推注不慎,推入的药液过多而导致病人呛咳,现在选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减去针头,在输液管扎些小孔,让药液形成喷洒式,这样,滴入套管中的药液就会均匀滴人,也有助于气管内壁的稀释,打破了以往的用药方式,起到了更好的湿化。

2.2.7 气管切开置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24h内不可换药,盘带一定要扎紧;翻身时,会致脱管,应2-3人同时“ 一”字形翻身,注意呼吸机管道的牵拉,遵循“ 人动管也动”的原则。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时,如吸痰、口护等,应有专人固定套管;妥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系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更换固定系带时,应把系带先换好,再拆去原有系带;患者躁动时,适当约束带做腕部约束,患者仍躁动不安,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严密巡视病房,及时发现脱管这一险情;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的气囊应随时观察气囊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适量补充气体,以防套管滑脱。气管套管脱出时,应迅速用消毒弯止血钳插入切口处,配合医生紧急处置;气管切开处换药2次/d,如有污染,随时更换敷料;为了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人气道,防止气体向上反流,保证有效通气,气管套管小气囊每日用注射器放气一次,充气压力要适宜一般为3-5 ml,以避免长时间乐迫气管内壁,引起粘膜缺血坏死。

2.2.8 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两次,保持口腔清洁及防止口腔感染。

2.3 基础护理

2.3.1一般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均病情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套管是否脱。管道是否堵痰。

2.3.2 吸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吸痰应在有指征的情况下操作,在患者出现呼吸不畅,有痰鸣音、气道压力增高、听诊有音、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再进行吸引。吸痰前要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并给纯氧2-3min,每次吸痰不超过员15s,吸痰管插入长度为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员1-2cm为宜。吸痰后给纯氧不超过3min,监测并评估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吸痰管应吸一次更换一次,吸口腔及气管时吸痰管要分开使用;吸引器接头不能暴露在外面,应放在消毒瓶内;吸痰后应观察痰量,颜色,粘稠度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3.3 吸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不能用双鼻导管吸氧,把鼻导管剪去一侧反折固定,一侧从内套管侧给氧,注意放入位置,防止无效给氧。

2.3.4 翻身叩背根据患者情况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对于清醒患者也边扣边鼓励排痰。

2.3.5 饮食护理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或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一般采用高热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但一定要注意鼻饲的注意事项,清醒病人用法同昏迷的治疗,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水分,提高机体免疫力。

2.3.6 拔管护理插管前先评估患者,再试着堵管试验,可先堵

1/3~1/2,观察有尤呼吸斟难现象,观察24 h呼吸通畅,可行完伞性堵管;观察24-48 h候拔管,拔管后切口消毒盖上无菌敷料,用蝶形胶布固定,切口不缝合,2~3d后可愈合。

3 小结

气管切开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但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随之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常会使患者发生生命危险。而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为关键,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必须有认真负责、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才能保障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3]。积极适时地采取护理干预,可减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