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学专业知识

中医学专业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1:02: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学专业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学专业知识

篇1

导师制最早产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逐渐被世界各国高校效仿。但囿于教师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导师制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大都开展于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层面。目前,随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我国本科生教育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扬州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已开始在部分院系开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 1 ]。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及推行的意义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这个教育形式关系里,导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和掌握能力,同时还要帮助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并因人而异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这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对学生及时的心理调适和生活关怀为其更好地开展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保证。因此导师制对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祖国医学与文化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师承教育曾经是数千年来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有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教、学、临床实践高度统一的学科特点。虽然现代高等中医本科教育模式曾为中医普及教育和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一直作为国家培养中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门径,但是随着现代科班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独立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呼唤一种新型的中医本科教育复合模式正成为全国中医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需求。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将中医传统教育模式与高等院校中医科班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为上述问题提供积极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能为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创造必要条件,故成为各高校中医药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主流呼声。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生导师制”[ 2 ] 。其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临证实践技能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hi138\Com]

2 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

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新开专业,不同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教育,而是中西医学同时进行教育的模式。为了改变现行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中,同一规格、教与学的分离,不能按学生个人的特点、优势、志趣、爱好因材施教的现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操作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及时调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波动,尝试在本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体现专业特色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因人施教”。

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除了应具有中西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能力之外,更应强调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中医功底。后者必须抓好两个必要环节:一是熟读经典,二是临床实践。熟读经典不仅可以掌握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方法,用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还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熏陶,把握中医药学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床实践是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领悟。辨证论治等临床思维与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通过临床实践,以共性演绎个性,以个性归纳出共性,使医学理论在临证中运用自如。其间名师的指导,是中医临床人才成功的重要环节。导师制医学教育让学生学会把导师的直接经验吸取为自己的间接经验,能有效地缩短实践领悟和探索解惑的过程,而且中西医许多抽象深晦的概念、医理和技术经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可以在名师指点下不断揣摩、感悟。

导师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能力培养,尊重学生个性,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贯彻“个性化原则”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观更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重视基础课程和知识的教学,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倡“图钉式”的人才模式。即有较宽的专业面,拥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突破狭窄的育才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通过上述“四个结合”,更有利于该教育目标的实现。

3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方法

建立导师库。采取自愿入库原则,导师必须是对发展中医事业有热情,责任心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过硬,热心献身教育工作的医教研方面的专业人才;导师必须是熟悉学科教学计划,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有较强治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指导能力的教师;导师必须是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离、退休中医教师。学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在导师库中选择指导老师,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计划。

导师和学生在相互了解、认可的基础上实行双向选择,每名导师指导2 - 3名学生。培养对象确定后2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导师对学生表现不满意时,可在教研室主任同意的情况下,解除学生培养资格,学生对导师不满意时,向系办提出申请,经系领导同意后可更换导师。系办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把握导师制实施情况,及时扶持、督促、调整。

不同学年导师的职责侧重点不同。一年级的学生导师侧重于引导学生角色的转换,二年级的学生导师是过渡和有针对性的拓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导师侧重于指导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导师则侧重于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的指导和临床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能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增加实践机会,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学会如何做人。

4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及存在的困难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行的全程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 ①导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由于导师大多数都从事临床工作,临床科研工作繁重,培养学生的有效时间相对不足,这使最初筛选导师时符合要求的导师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争取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调动导师的积极性。②导师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我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医院,学历及经验水平不同,这有可能在学生选择导师时会产生不平衡。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在介绍导师时尽量全面的突出导师的特长,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③由于全程导师制贯穿整个本科阶段,要求导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指导时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与教师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需要重新选择导师,这就需要系办制定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④整个导师制实施过程的管理系统不完善。导师的工作不能量化评价,也不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时也仅供参考,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尚需要不断吸取经验,摸索总结,逐渐完善临床医学院的导师制。[]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94-02

近年来,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也日趋国际化,教学模式也日渐革新,而全英文教学更是适应教学改革、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全新教学模式。对中医院校而言,要使中医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及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全英文教学开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及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都还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协调与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全英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桥梁之一,其在全英文教学方面与其他学科有很多差异。因此,多方面探讨提高组织学全英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改善临床医学教学效果,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中医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之一,专业上还是属于中医学专业,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并且入学后的第一年并不安排学习医学课程,而是先接受高强度的公共英语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译),期间还酌情进行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中英文教学的前期训练,所以对外中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扎实,这为开展全英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故我们选择此专业学生作为全英文教学探索的对象。以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探索一种可行的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教学模式。

一、完善全英文教学管理体系

全英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全新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理念、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及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其起步必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故建立一套与全英文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是全英文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英文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指路明灯”。这就需要学校、教研室两方面全力配合、通力协作,在思想上重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开展针对对外中医专业的全英文教学课程。具体措施上,学校要足够重视,要给与足够的教学课时,要制定相应的学分政策,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给与一定的经费政策倾斜。教研室则要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在教材选择、备课环节、课件制作及课堂授课及考试改革等方面制定好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课前认真备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1.课前认真备课。不管是传统的中文教学还是全英文教学,备课都是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认真、全面地备课对于保证全英文教学质量更为重要。首先,教研室每周二下午固定半天时间用于全英文教学的集体备课,明确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问题。备课时要求教师认真撰写出详细的英文教案,比如,要写出每一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熟悉,哪些是了解的内容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求每位主讲老师都在备课前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广泛阅读和研究所用教材、通读大量相关的英文资料,扩大和熟悉相关专业的专业词汇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如,给学生更好的印象。

2.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中文教学学生都一时难于理解,更不用说全英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难度,所以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尤其重要。首先,在课件上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的课件以英文形式出现,配以相应的图片、视频,教师在上课前所制作的课件要事先请教外籍教师修改,以求达到相对准确的表达,尽量制作出适合该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课堂上教师授课均用英文讲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建立一种开放的应用英语的教学模式。其次,学生都喜欢生动、灵活、有趣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很重要,对知识的吸收起到直接的作用。我们的课堂采用提问式、讨论式以及结合临床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同时让学生走向讲台,尽最大可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尽可能训练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相关的专业知识,改变填鸭式教育;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课堂讨论题目,采用分组课堂练习的形式,也就是小组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确保小组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内容上,要有选择的教,课堂上主要教重点和难点,其他大纲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课外自己学习,这样课堂就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进行消化。课堂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培养他们用英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素质的全英文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医学全英文教学的基本保证。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医学全英文教师非常匮乏,而引进外籍教师又不太现实。因此,加强专业教师英语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承担全英文教学的教师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涉及到英语水平问题,这其中包括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两方面。如组织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发音、课堂上要准确的用英语表达以及全英文课件的制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措施:教师在教学前所制作的课件请教外籍教师修改,尽量能达到专业表达;关于英语词汇的发音问题,则建议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外语学院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发音指导,包括常用的词汇和常用的英文表达;此外,教研室还要严格规范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岗前试讲制,比如对初次用全英文授课的老师,要求要课前进行试讲,试讲结束后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其进行评定,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更好的改进。还要采取随堂听课检查,及时指出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便不断提高和进步。

四、教材建设

目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的全英文教材,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所用的英文教材也是不尽相同,毕竟专业不一,各学校得因材施教。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资料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版),同时配套由高英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教材作为教辅,配于必要的复习资料,并提供给学生相关参考书籍以及参考网站,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和复习。总结前几年的双语教学经验,上述两本书感觉在内容上既具科学性,又有实用性,比较适合我校队外中医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

五、学生方面

对外中医专业可以说是我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中医专业的学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一般本科医学生学制都是无年,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学制为六年,学生的入学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都比较高,入学后的第一年还不接受传统的中医专业学生要学的课程,而是专门接受高强度的英语训练,这其中主要包括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方面,此外,他们还要接受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中英文教学的训练。所以,通过在大学一年级专门的一年英语学习,这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这样就克服了由于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的双语教学方面的困难。也就是说,他们具备接受全英文教学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何我们选择该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探索对象,因为他们为全英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英语保障,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全英文教学是可行的。此外,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要求他们课前进行预习,课堂要积极参与到全英文教学的氛围中,课后要及时复习。考核方面,建立公平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考试采取闭卷考试,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课成绩,这样,理论课闭卷考试既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加上实验课平时成绩又可让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六、结语

在对外中医专业组织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全英文教学势在必行。为顺利实施全英文教学工作,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学校给予政策倾斜,教师选择适合的教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要指导学生尽快运用全英思维去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全英自学的能力。总之,在现阶段国内高校,不论什么专业,全英文教学尚属初步发展阶段,本文也只是初步探讨了中医院校组织学全英文教学的特点与方法,望能为各中医院校实施全英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江涛,易永芬.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

[2]王俊艳,李金茹,梁玉,等.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文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

篇3

经济建设的腾飞,为职教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在于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乘着国家发展职教事业的东风,迎接职教事业的春天。

一、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学生到学校除学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林院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难以走上教师的岗位,尤其是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讲医的不能给猪“去势”,讲畜牧的不会解剖,像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实验实习设备短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是形成学生技能不够强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教师是由普通高中调入职校的,往往用普通高中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注意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与实践接触较少。随着小养殖的滑坡,就业形势严峻,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存在问题,畜牧专业又是既脏又累的专业,生源奇缺,许多学校自动降低门槛,来者不拒,许多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较差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尤难,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这样一来,招生更难,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理论扎实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②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兽医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兽医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包括饲养实习,疾病诊治实习,畜禽解剖实习等,实习需要资金和实习动物,离开生产实习基地根本不行。把学生编排成实习小组,定期到各部室轮流实习,这样以来,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将来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然后,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须配备较完善的实验室。为此,学校需要配备标本室、解剖室等专业实验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校需组建实习基地或校企结合,为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和学生专业实训、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养了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三、严把招生关,严把教学关

教学质量是一个专业的生命线,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又与学生的素质有较大关系,没有好的学生,是保证不了教学质量的。招生的时候,一定要有标准,不能来者不拒,要“宁缺毋滥”,把那些学习功底较好、吃苦耐劳、真正愿意从事牧医事业的学生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这样一来,开始学生虽然少,但学生的素质高,分配以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强,经济收入高,长此以往,自然会消除负面影响,生源会越来越多。其次,就是把好教学关。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按顺序、按季节安排教学计划,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按学生的意愿,学习基础好的可以主攻兽医,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主攻养殖。在学习上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在实践操作中要及时纠正示范,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畜牧兽医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起到保障作用的。在我国畜牧兽医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我国职业中学的畜牧兽医专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是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面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生源问题、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等,笔者结合我国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现状,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论述。文中首先论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然后又分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此文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教学的进步,也可以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点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篇4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人才,学生不但要对

课本上专业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而且还要学以致用,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训中得以运用,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专业技能。由此看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学校要予以重视。

一、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实训时教师的指导存在问题

在学生进行实训时,教师要对其进行指导,但是就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师的指导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指导上所采用的方法都

比较单一,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并且在进行实训时,

都是由教师安排好仪器等方面的工作,学生只要按照操作所规定

的方法一一进行即可,这样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应将实训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完成,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培养起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

2.实训设备陈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现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时,所采用的设备都不够先进,甚至出现了老化现象。学校在不断地扩招学生,但是设备却不予增加,对已经陈旧老化的设备也不更换,很多学生进行实训时,都不能自己掌握一台设备,都是几个人共同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一些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就在一旁观看,这样实训根本没有对学生起到任何效果。另外,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一直将实训教学看作辅助科目,对专业知识起到补充的作用,而实训教学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中职实训教学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开展中职实训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打好基础,做好基本的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其次,在做好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将专业技能培养落实到位;最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从这三方面出发,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

1.做好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中职院校若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必须做好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若是此项工作做不好,则会对接下来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时,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例如,钳工实训是中职机电专业学生进行实训时必然参加的一个项目,在学生参加实训的过程

中,教师要对其操作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向学生讲述操作时的动作要领,当学生进行车工实训时,教师要对车床进行详细检查,保证车床正常运行,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示范和演示。

基本职业能力的培训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步骤,教师要重视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良好地掌握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落实好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在进行实训教学中,主要是以项目为准开展教学,让学生接受各个项目的任务,认真完成,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到各项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目的。教师进行教学时,首先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制订,为了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制订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角度转化为主动的角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在制订实训教学方案时,一般会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明确所需完成的任务是什么,需要运用什么知识来完成此项任务,从而达到怎样的效果;(2)学生接受任务之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任务,并制订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3)进入指导演示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可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真观看,并解决学生产生的疑问,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完成任务;(4)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检查,并让学生做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再对学生的实训结果做出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意见。

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对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在现在的工作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个人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所

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各项技能的培养时,同样不可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工作。在进行实训教学中,教师要特意培养一些具有能力的学生,让其成为大家的榜样,对学生起到带动的作

用,提高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我素质。教师在进行实训知识教育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育的内容当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讲

解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效仿、学习。

中职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学生只有在学校中就开始培养职业能力,当进入社会时才可避免不必

要的麻烦,从而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篇5

1明确优势、突出应用

中医学注重“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特色。针灸、拔罐、刮痧、熏洗、温熨等临床操作技术具有廉价、高效、易学、易普及推广等优点,这种方便性和实用性是其他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国家加大民生投入,注重基层卫生建设,这是我们高职中医教育争取发展的好机遇。目前,国外市场对拥有中医诊疗技术的人才亦颇为青睐。

高职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现代社会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运用,为了使高职临床专业学生更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有必要开展好《中医学》课程,培养学生临床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关键所在,发扬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中医临床教育和现代临床教育模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2更新理念、构建新模式、注重临床思维培养

摒弃传统观念,建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遵循高职临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我校《中医学》课程安排情况,突出中医诊疗思维和技能培养,序化教学内容,整合为中医学基础知识、中医诊疗程序与方法、中医临床技能三大块,构建“多元教学法五步学习环”的教学模式,注重特色中医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习环的第一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中医诊疗必备基本理论和知识,渗透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传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第二步,深入学习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教师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中医临床诊疗的实际应用优势,编写病案,采用以PBL为主的多种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中医临床思维。第三步,教师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模拟培训系统,进行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初步的技能操作印象。第四步,把学生带入模拟的临床环境中,采用“病案情景剧”表演的方法,以及课间见习的标准化病人,实行“讲-演-练-评”的步骤,实现技能操作的反复训练和中医诊疗程序和方法的应用,为应对临床打下基础。最后一步,临床实习,教师临床带教,指导现场操作,进行真实医疗环境下的思维和技能训练。

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循序渐进地将中医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技能消化吸收,形成一定的中医临床思维,获得坚实的职业能力。

3因材施教、合理教学法应用

学生虽然高中毕业,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但是中医学理论抽象、深奥,其中相当部分内容难以在完全理解之后进行记忆。其次,中医学课程相对教学时间短,老师要想讲清楚,学生要想听明白,难度很大。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带徒是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启蒙无不是从大量的背诵开始,因此,我们在上述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病案情景剧”等教学法应用的同时,融入“给出预习任务-突出重要知识点-检验记忆结果-再次突出知识点”的“强化记忆”教学法,更好地完成《中医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的学习。

经过实践应用,在“多元教学法五步学习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满足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教师也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真正的“教学相长”。

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专业也丰富多彩,烹饪、机电、旅游等热门专业几乎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具有的专业,甚至也是重点专业。学生的选择性也比较多。

摄影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虽然不是热门和重点专业,但是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实验手段去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作用,与其他专业相比,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摄影属于艺术范畴,也是靠集体才能完成的工作,所以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更是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且随着各种影楼、写真馆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同样存在很大的用人缺口。所以摄影专业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在众多的专业中异军突起。

1、摄影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1.1 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较少。据统计,高等教育中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全国有200余所,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专门摄影专业的学校却少之又少,而像烹饪、机电、旅游专业却是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且竞争激烈。扬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烹饪、旅游专业更是扬州各所职业学校的主打专业。因此在省市级的各类技能比赛中也很少看到有摄影专业的师生技能比赛,所以即使是有摄影专业的学校,因为没有比赛参加,知名度也很低。在全国职教之星摄影类比赛中,很多学校的参赛学生并不是摄影专业的学生,只是作为素质教育方面来发展的。

1.2 摄影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摄影专业是高消费的专业,器材昂贵,附带消费较高,经济回馈的过程比较缓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升入高中学习,而转入了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希望毕业时学校能分配到较好的工作,尽快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面对其他大众化的专业,学生家长和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在经济上相对能承受的来学习。烹饪、机电、旅游专业都是每个职业学校的重点招生专业,而摄影专业的学生每个年级人数也是少之又少。

2、中等职业学校摄影专业的独具特色。

2.1 专业针对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中等职业学校摄影专业的摄影学习与高等教育的模式大不一样,高等教育主要针对科研,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摄影专业针对市场需求,主要培养影楼、摄影工作室、儿童摄影需要的操作型人才。学生学习后能直接融入影楼工作。在学校学习期间,还能学到影楼化妆造型、广告设计、图片处理等知识,学生在校期间能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今后的职业规划,就业的成功率比较高。

2.2 专业符合教改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现在特别注重教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摄影专业教学比较符合教改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比如摄影用光,即可引申出人像摄影用光、风光摄影用光、广告摄影用光等。系统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牢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3 学生人数少,有利于小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摄影专业学生人数少,所以教师可以进行小班教学,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实践课程中,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手操作,技术技巧得到充分的训练。

2.4 就业市场需求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已经从物质型向精神型发展,各种影楼、摄影工作室、儿童写真馆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急切需要有摄影专业基础的学生充实,保证经营的高质量和专业性。在专业上也要求招聘的员工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很快的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用人单位比较愿意到学校进行聘用。小部分学生家长因为自己在经营影楼,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的就业需求。

3、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在众多专业中异军突起。

3.1 根据摄影专业的特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摄影专业的许多知识符合教改的要求,教师应该主动进行研究,在教学中要大胆创新,实行模块教学,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技巧,如数码技术,也不可忽视传统的知识,如黑白暗房。摄影是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师可在理论和实践课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多让学生参加各级摄影机构和活动以及各种等级的比赛,提高知名度。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标准,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的摄影机构,如加入摄影家协会,可以得到各种实践的机会,并与专业人士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再者,多参加各类的摄影比赛,在提高学生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的知名度。

3.3 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基地。在优化校内实训资源的同时,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因为校内实训资源不可能包罗万象,摄影专业的器材昂贵,更新也比较快,从种类到数量校内都不可能全部满足。所以应该不断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推荐各类知名影楼成为学校固定的实践基地。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教师,选派骨干教师到影楼基地实践。实习基地企业优先从学校招聘毕业生,可在采用实践基地挂牌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得到双赢的结果。

4、总结。摄影专业虽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还属于小专业,但是只要做到扬长避短,积极改革,将会在众多的专业中异军突起。

篇7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正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在服务经济时代,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培养问题,结合笔者教育教学经验,谈谈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服务以及服务意识的一些理解

关于服务定义,分别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各种解释,本文采用美国市场学会(AMA)的定义,即服务是在本质上不可感知和不涉及实物所有权转移,但可以区分、界定和满足欲望的活动。服务意识则是服务人员在对服务内涵深刻理解基础上,以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求为条件,以让顾客满意为标准,自始至终保持以顾客为核心的一种服务认知、觉察和关注,其核心要素是树立起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行为上,服务意识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贯穿整个服务过程的良好服务观念和服务态度。

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旅游行业、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服务是顾客消费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服务甚至对顾客的消费满意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服务是旅游企业的生命线,服务人员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则是提供良好服务的源头。借用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好说明了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可以为旅游行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本保障。

(二)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职业学校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同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一名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必定是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劳动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高超的服务技能等方面内容,而良好的服务意识恰恰是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最为基本的职业意识。因此,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具备良好服务意识是学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保障

首先,服务意识是旅游企业招聘人员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旅游企业对于服务人员的招聘考核,尤其注重服务意识的考核,甚至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人事经理在面试过程中,常常通过设置服务场景或者在面试地点附近设置“意外情况”的方式,来考核应聘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其次,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度过实习适应期,早日进入一线工作岗位,甚至是获得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最后,作为一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乐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

服务意识作为职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养成和提高并非朝夕之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首先,观念作为意识活动、心理活动的灵魂和基准,支配着人类绝大多数的行为,当观念形成后,还需要引导学生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企业用人实际,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树立以下服务观念:1、我们处于服务社会当中,服务无处不在。2、在服务经济社会,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一种快乐的行为。服务行为的效用不仅体现在劳动者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方面,也体现在劳动者对劳动本身的精神追求层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提到的自我价值实现理论,就说明了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得顾客的肯定和赞许,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3、在服务经济社会,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体现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更是社会现实对于社会劳动者的强烈需求。4、服务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不管是产生在经济行为当中的服务行为,还是根源于感恩理念的服务行动,都体现了服务提供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水平,折射出良好的道德风貌。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水平,尤为重要,也尤为任重道远,须常抓不懈。

(二)课堂教学,润物无声

课堂教学环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服务意识的主要场所。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课堂形式以及课堂效果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1、采用多种课堂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旅游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学好这一学科,不仅需要学习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有关原理,还需要学习者用心体验服务情感、掌握服务技能,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服务技巧。为此,我们可充分运用生本教育这一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方式方法,运用情景模拟、现场实操、案例教学、声像讲解等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我在讲解《导游业务》一书“游览当中游客购物方面个别要求处理”这一小节内容时,首先,在教学目标上面设置了价值目标(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实践这一理念)、知识目标(掌握如何处理游客提出的各种购物要求的处理方法)、能力目标(在带团过程当中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游客各种合理而可能的购物要求)等三个方面目标;其次,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给学生布置前置作业,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同时发挥小组作用,对游客购物方面的各种特殊要求进行场景模拟演习(教师对模拟内容和时间进行把握);再次,在正式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运用学生制作的道具,进行场景模拟,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并做好记录和讨论准备;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学结。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剧本”撰写、“剧本”演练以及“剧本”评析等过程,学生体验了服务情感,更新了服务观念,在提升现场服务能力的同时,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采取课堂效果多维评价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过去那种只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个知识点的单一课堂效果评价方式受到了质疑,而多维课堂效果评价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崇。在多维课堂效果评价方式下,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到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其知识运用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是否得到了良好熏陶、人格是否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例如,我们在全国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证课程授课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模拟带团或模拟服务场景的形式,设置多维评价指标,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否具备良好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技巧,是否具备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的运用、情感的培育以及习惯的养成,点滴间,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班级活动,大展拳脚

班级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天地,为此,必须发挥好班级活动在培育学生良好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教师以身作则。学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教师和学生是这项服务当中的一对服务关系,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发挥服务精神,发扬弯腰精神,其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2、学生干部发挥榜样力量。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左右手,地位特殊,但从接受教育角度来看,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指导学生干部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提倡他们在各项活动组织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面,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克己宽人,遇事多用协商的语气,对待同学们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广大同学学以致用,共建服务型班级。旅游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熟悉各种服务程序以及服务要求,但是要养成良好服务意识,从而形成为职业习惯,却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不断锤炼、打磨。首先,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可以参照酒店管理架构,设置康体部(管理文娱、体育)、后勤部(管理各种集会活动、运动会等的后勤工作)、财务部(负责班费和各种捐款)、公关部(管理班级对外宣传和联谊)等部门,让学生提前熟悉服务场景。其次,在观念上,提倡主动、及时的服务精神,多些微笑,少些抱怨;强调岗位意识,到校就是到岗;强调服务精神的延伸,帮助也是一种服务。再次,注重细节培养和关注,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多媒体设备运行、拉好窗帘和讲台物品准备等工作(类似上团前的物品准备)。最后,在活动组织上,强调活动组织的协调和跟进(类似旅游服务当中的各项服务交接和服务跟进)。相信通过更多的细节锤炼和活动检验,可以为广大学生培养良好服务意识搭建一个良好平台,让他们大展拳脚,共建服务型班级。

(四)实习实践,检验拓展

实习实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前期教育教学成果和巩固、拓展教育教学的最好舞台。一方面,要做好实习实践引导,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实习目标、实习制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志存高远;另一方面,要加强实习管理,张弛有度。实习实践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就业的预演,在安全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一线岗位进行学习和实践,例如旅游企业的前台接待、餐饮服务、导游等等岗位,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和提升服务情感、培养和增强服务意识。

当然,要培养和提高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高三年级的实习实践锻炼,家庭教育、社会影响以及学生的自我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内外结合,长期坚持,直至形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乃至形成为一种源自内心的职业需求,则可谓大功告成!

参考文献

篇8

今天,县人民政府张明副县长在百忙之中,亲自来参加我们的开班仪式,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开班仪式的议程有三项:

第一项:副县长作重要讲话

第二项:学员代表发言

第三项:副局长宣布培训纪律

下面进行第一项,欢迎县长给我们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学员代表发言

下面进行第三项,请副局长宣布培训纪律

同志们,教师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发展,只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让我们上下齐心,同心协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来打造一支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的教师队伍。

县学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开班仪式到此结束。散会。

县学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纪律

一、提高认识,明确角色定位。

1、学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学习责任心,充分认识培训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2、学员要努力实现从工作到学习、从教师到学员的角色转换,自觉树立学员意识。

3、各中小学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在培训中应起带头作用,带领本校教师认真听课、勤记笔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完成各项培训作业。

二、遵守纪律,做到学有所获。

1、培训学习期间,学员须严格遵守纪律,严格按照培训课程安排进行培训学习,上课期间不得迟到、早退,非特殊情况不能请假。学员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培训时,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缺勤处理。请假必须由学员所在学校领导与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同时批准。请假时间超过培训时间三分之一以上或无故旷课者,不发结业证书。

2、学员不得在培训区高声喧哗,随意走动,培训期间不能吸烟,上课时关闭所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环境。

3、学员应爱护培训基地设备,如因学员个人原因造成培训设备损坏,责任由学员自行承担。同时,学员要注重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学员。另外,学员还要注意安全,严防意外;遇有急事,应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

三、勤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篇9

关键词 职专语文教学;就业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135-02

职业中专办学的主旨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在生产、服务与管理方面拥有相关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职专语文教学是职业中专的基础教学之一,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宗旨上,应以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的方向性与实用性。因此,应对职专语文教学各方面进行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专业价值与职业属性。通过对职专语文教学的优化,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职专语文教育的现存问题

1.教学误区。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就不理想。进入职专后,由于职专教学主要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只加重了学生各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学生文化基础的缺失。对于职专学生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文化课程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中专教育应逐步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基础文化教育课程加以足够的重视,使其获得应有的地位。

2.就业问题。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职专学生在学校如果违反了校规,一般只会受到学校管理者的批评教育。而学生在就业后,企业拥有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旦违反,不仅会受到批评教育,还面临着被辞退的可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刚进入企业的学生为了避免犯错,形成少做少错、自由散漫的行为。另外,职专学生由于年龄小,学生之间容易出现一定社会问题。这都是由于职专教育中文化基础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造成的。职专语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职专语文教学中就业意识的渗透

1.深化教学理念的改革。我国的职业中专教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理念普遍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尤其是职专语文教学往往与传统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趋向类同,偏离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轨道。因此,应在职专语文的教学理念中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职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指导,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应在思想上明确职专语文的教学不是为了满足考试的要求,而是从根本上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综合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未来就业当中有效的运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2.丰富教学方式。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应在职专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

善于倾听是一个就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职专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入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根据学生的专业与未来就业方向,为学生设置一个职业情境,将学生进行分组,按情境安排角色进行对话,并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表达与倾听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在职专语文教学当中,应有效结合听与说的训练。结合上述倾听训练中的方式,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同时,适当回应对方角色的话题,做出正确的表述,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向善于表达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多说多锻炼是职专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语文课开始之前,每次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轮流进行一段演讲,演讲内容可以结合实际或与学生就业相关。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辩论内容可以安排一些与就业信息有关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设定一系列的读书计划,并定期核实学生的完成情况。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应分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内容除了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书籍之外,还可以选择与就业指导方面相关的书籍。阅读之后,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安排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感想与收获进行分享,以实现知识的内化。

传统的教育方式常常将写作的训练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而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安排一定量的写作训练,写作内容应结合实际或与其就业方面相关。例如,语文课程中安排学生学习市场报告、企业营销策划等的写作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3.有效结合就业方向。职专语文教学应与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想结合,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语文教学内容。职专语文教学计划的安排应在全面了解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满足所学专业内容与专业对于文化知识的不同需求,实现实用型教学。由于职专学生文化基础各不相同,传统统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专业课学习中,应不断挖掘其中的语文元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服务于所学专业。例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加强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旅游景点的模拟解说。另外,在学生就业前期,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就业方面的指导。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安排模拟面试场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习与用人单位的对话方式;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求职信以及个人简历的书写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于实际求职中。

4.加入激励机制。鼓励与肯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能力。职专学生虽然外表已接近成熟,但由于年龄较小心智方面尚未足够成熟。而部分职专学生由于中考失败,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会感到落后于人。因此,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选择成功人士就业与创业的奋斗案例,鼓励学生走出自卑,并引导学生树立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激励机制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不仅应考察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应考察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建立健全的人格,实现全方位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在职专语文的教学中深化就业意识的渗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其创造力,使学生全方位发展。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在职专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分析不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潜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未来的求职与工作当中能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陆应军.就业背景下如何培养中职生语文应用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11):94-95.

[2]徐晓军.浅谈基于就业的中职语文口语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1,(11):165.

篇10

【中图分类号】F719-4

一、加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都得到极大提高,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鼓励和提供的便利条件,使得旅游热不断升温,外出旅游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旅游业的繁荣,为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都期望在旅途中获得优质服务,这就要求从业者需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但在现今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基本的素质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而服务意识是他们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服务意识,其他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才能发挥作用,才会形成核心竞争力,困此必须加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他们职业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对旅游行业的整体认识,毕业后能迅速进入角色,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的发展。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淡薄成因分析

1、生源质量整体较差。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被父母溺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劳动观念不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缺乏责任感,只图索取,不愿意为他人服务和付出。

2、家长、学生认识偏差。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家长认为这是个赚钱的行业,让自己的孩子选择旅游专业,毕业后当个导游好赚钱或到星级酒店做管理很体面。学生也抱着成绩不好,到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个手艺,有一技之长,以后好找个体面工作,其他的都不重要的心态。而在他们的观念中,服务行业是低贱的行业,服务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因此在校期间对服务意识的培养就不重视,忽视了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这个基本特征。导致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很好的转变角色融入社会而心生抱怨。

3、学校教育偏差。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开设旅游专业的中职学校数量不断增加,职业技能教育被强力凸显出来,而另一方面,文化课却成了多数中职旅游专业的摆设,沦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命运。在多数旅游专业教学中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劳动态度等因素的培养,不重视发挥日常行为在培养学生良好诙习惯中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缺乏服务意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对娇生惯养的中职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首要任务。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服务无处不在的思想。如轮流安排学生值日,负责打扫教室、公区的卫生,为区域的干净整洁负起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保持教育的连贯性,如班主任布置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等作业并要求家长反馈信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优良的品德,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2、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

教育学生热爱和尊重自己的职业是培养服务意识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性质、行业前景,对本行业的优秀人物多加以宣传,以达到引导激励学生的目的,使他们对本行业工作心生向往。教学中通过学科专业知识的渗透,培养服务意识,如上新课前,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选择旅游专业,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毕业后可以做导游游山玩水还可以赚钱。他们的回答忽略了导游工作具有服务性这个特点,所以,教师还应从学科专业特点入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导游是为游客提供讲解,向导和饮食起居等服务的工作人员,向他们灌输“宾客之上”、“顾客是上帝”等观念,要求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效果,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客人的满意声得到体现。通过这样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旅游业的工作性质,从而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3、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服务意识的培养过程中

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全体老师的引导,而不仅仅依靠班主任或专业课老师。全体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服务意识进行有意的灌输。如在政治课中溶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在普通话课上,训练服务语言的运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魅力和沟通能力并不定期举行演讲会,如“我是服务员我光荣”等,让服务意识无处不在。

4、提高专业教师的服务意识

目前多数旅游专业教师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就是纸上谈兵。因为他们毕业就直接任教,没有从事过服务行业,对服务意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就迫在眉睫。学校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旅行社、景区联系,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从多角度感受社会对服务业的要求,切身体会优质服务的重要性。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旅游工作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和师生交流服务管理经验。平时教学中也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教育服务者,这样教学内容才丰富生动,有说服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5、积极发掘闪光点,潜移默化培养服务意识

中职学生更渴望别人的关注、鼓励和赞美。旅游专业的老师在评价学生时,成绩认定只是一个方面,还应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服务意识的形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种机会,能够在细节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强化和表扬。比如有同学中午主动帮没有人的教室关闭电源、扯下饮水机电源插头等。当这种有意识的强化到了一定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服务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服务意识的形成。

总之,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服务意识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采用多种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我校烹饪专业在项目教学中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重心,以技能培养为主线,融入职业情境、技能竞赛、知识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融情于境,境中育情

1.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激发乐学乐业情感。校园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优美的校园环境时时刻刻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会使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乐趣。总之,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我们要潜移默化地将职业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乐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要做到“学海无涯乐作舟”,才能在学的大海中不断遨游向前。通过乐学可以延伸到乐业,乐事,甚至乐人生。

2.创造酒店岗位情境,培育学生爱岗敬业情感。中职烹饪专业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模块进行开发与设计,充分利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合理设计,再现酒店厨房岗位情境。通过情境模拟,创造与现实工作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了解岗位能力和岗位职责,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

3.打造创业团队情境,激发学生团队创业情感。创业团队情境是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建立优势互补的学习团队,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创业项目的学习模式。烹饪学习的形式要从团队创作向团队创业转变。教学中组建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

“融情于境”,让学生的职业理想涌动在职业学习中,让学习的激情涌动在课堂学习中。“境中育情”,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萌发乐业情感,培养爱岗敬业情感,激发团队创业情感。

二、融技于竞,竞中培技

1.自我竞赛,提高技艺。烹饪技能学习注重的是方法和技巧。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改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自强的人。如在学习月季花雕刻时,学生可以自己竞赛,当一朵花雕刻好后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在刻下一朵月季花时要不断吸取教训,改正不足加以完善,雕刻好后要进行比较,不断地提高。通过不断自我比赛、自我评价、自我超越,可以使学习充满挑战和激情,真正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师生竞赛,切磋技艺。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它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超越老师,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同时,在竞赛中教师素质的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

3.技能大赛,展示技艺。随着技能大赛体制的逐渐完善,形成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校级竞赛多个层次,为学生搭建展示技艺的平台。将技能竞赛的体系融入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通过技能大赛展示技艺、展示自我,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对打造高效的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融知于景,景中拓知

1.虚景传知——绘声绘色,寓教于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烹饪项目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虚拟形式,绘声绘色地把专业知识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可以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实景感知——身临其境,学以致用。在烹饪项目化教学中,我们根据知识目标培养要求,对知识结构进行了整合,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各种实践环节设计,可以让学生体验烹饪制作情景。烹饪教学中能够把简单的原料教出不平庸的知识,将复杂的流程梳理成操作规律知识,将深奥的原理剖析成易懂的常识,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体验中感受烹饪的文化内涵。

烹饪是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我们要让学生真正爱上知识的学习,把知识融入情景中,使单调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使深奥的技术变得简洁明了,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魅力无穷。

结论:在项目化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情境,改变学习方法,整合学习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升,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发挥重要的作用。

篇12

为了培养适合外贸企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先来分析当前中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特点:其中缺点主要有:第一,学生文化基础差,有厌学情绪。中职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中淘汰下来的落后生,文化基础较差,对所学的内容感觉太难,英语水平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中职的学生一分部是被家长逼来学校的,一部分有些是来混日子的,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学习没有动力,还有些专业是家长选的,自己不太感兴趣。第三,学生价值观有偏差。他们觉得自己是差生,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悲观,有自悲感。而优点有:(1)学生动手能力强,他们对新事物较感兴趣,接受能力强。(2)思维活跃,中职学生大部分较坐不住,对很多事情都跃跃欲试,想法很多。

篇13

中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这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传统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模式是按“学科系统化”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它虽然具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较强的优点,但是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如果仅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灌输性教学,把传授单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作为教学目的,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无法实现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理实一体化”作为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笔者在从事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丰富课堂环节,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主要尝试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任务教学法

在传统教法中,理论知识被看成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独立于工作任务的体系,而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实践价值要通过学习者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任务教学法就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比在课堂上让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上建筑平面图的绘制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分组测量教室的平面尺寸,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将教室的平面图画下来,并比较得出最佳绘制方法,学生听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实践,顿时便来了兴趣。接着,学生们开始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测量和绘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十分认真投入。任务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对成果进行自我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正确步骤。最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重新操作一次,体验正确方法的优势,从而进一步牢固掌握知识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测量和绘图两个任务,不仅掌握了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而且锻炼了测量和制图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一堂课下来,在紧张的忙碌之中,学生们都感到十分满足。

事实证明,任务教学法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凸显了学生为主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课堂形式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做事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掌握整个过程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完美整合,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例如,笔者将《建筑材料》中材料检测的实验课程划分为5大项目,每个项目涵盖3个工作任务,见下表。

表 项目分配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钢筋检测 细骨料

检测 粗骨料

检测 水泥检测 混凝土

检测

工作任务1 钢筋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砂的进场

检验与

取样 石子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水泥的进场检验与取样 混凝土

取样

工作任务2 钢筋的性能检测 砂的质量

检测 石子的质量检测 水泥的性能检测 混凝土的

性能检测

工作任务3 钢筋的合格判定 砂的合格

判定 石子的合格判定 水泥的合格判定 混凝土的

合格判定

其中,工作任务1(材料的进场检验与取样)具体包括:案例引入―提出问题―要点讲解―现场教学―组织实施―效果检查等环节。

工作任务2(材料性能检测)具体包括:项目布置―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方案修正―器材准备―操作实施―完成报告等环节。

工作任务3(材料合格判定)包括:数据展示―教师总结―项目考核―资料汇总―公开汇报等环节。

在整个项目教学的环节中,学生通过完成五个项目掌握了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的方法、性能检测的方法和合格判定的方法,同时提高了材料检测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师生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互动,学生各司其职,杜绝了睡觉等懈怠现象,自主参与性明显提高。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当然其他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近几年,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技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在专业技能竞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09、2010、2012年笔者学校学生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工程测量项目一等奖,2010、2011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工程测量一等奖,2011、2012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一等奖,2012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建筑CAD一等奖等等。技能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在其他学生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技能竞赛促教学,教学为竞赛打基础的双赢局面,使得竞赛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的理念内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