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办公楼建筑特点

办公楼建筑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09:28: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办公楼建筑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办公楼建筑特点

篇1

引言

办公楼建筑是21世纪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办公建筑因使用性质、单元组合、使用对象和管理模式等不同而对建筑设计产生多元化的需求。现代化办公建筑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将在信息社会之中必然会得到巨大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已作为当地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重要形象。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特点,并指出了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一、现代办公楼的设计特点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楼建筑的组成通常分为建筑外壳和承租人改造两部分。承租人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空间性能来对适应办公楼的内部构造进行改造,空间类型包括办公会议室场所、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室、图书室空间、零售店、餐饮部等。另外,办公楼建筑通常还要设立地下停车场以及地面停车场。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包括建筑外观、经济目标、用途、附属结构要求、运转时间、开放情况、防火等级、建筑安全问题,还有建筑受攻击可能性评估等级、长期需求的持续性、发展可能性、组织和群体大小、集会必备设施,以及电子技术和设备要求、特殊装卸升降和仓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和类型等。

另外,办公建筑作为大城市公共建筑中较为普遍的建筑类型,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求量得到很大提高,考虑到办公楼本身的特殊性和设计上的多样性,其耗能远高于普通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办公楼建筑对建筑和能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办公楼设计上也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建筑节能,众所周知,我国最近办法了建筑节能的相关法规,这对于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大的意义。

1.1 办公楼建筑系统设计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系统及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建筑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大到办公大楼的停车场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办公大楼照明设计、建筑物外观设计等等各方面,具体来看也包括了地基和下层结构设计、垂直运输设备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等很多细小的环节。甚至设备的维护、门窗的保洁工作、安全保卫系统及建筑物标记都属于办公楼系统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现代办公楼设计当中,必须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办公楼建筑物的质量。

1.2 办公楼电气系统设计

在办公大楼电气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建筑外壳的电气系统设计及相关槽隙处理,其间包括办公楼电力服务和能源供给、照明系统、紧急电源和保护系统等主要方面,在办公大楼建筑外壳的管道系统中应该着重对压制系统、报警系统和排烟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在日后的使用中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在办公楼建筑的入口装置、水平或垂直通道及箱体结合物的设计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并构建出一套现代办公楼安全系统保护体系,做好公共保卫、控制侵入检查、入口扫描等安全设计。

1.3 办公楼的节能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设计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问题就是办公楼的节能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可以通过采用设计可替代能源系统的方式来有效节能,比如使用太阳光和建筑一体的风力和光电池发电,以此来节约电力能源。我国目前也有利用废热发电和天然气燃料电池技术来自主发电,这也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效节能建筑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发挥办公楼建筑的真正性能,保证办公楼建筑在日后能够长期运作并有效节约维护资金就需要在办公楼建筑的节能设计上加以重视。

二、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1.1 集成性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的构思要充分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办公楼的建设目的以及维护保养方式等是十分重要的。为确保建筑大楼的竣工和建筑物的维护保养分开,由建设目的出发而做的建筑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要建造高效能的办公楼,在办公楼建筑的整体设计必须在工程师、建筑师、委托人以及业主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下进行。

1.2 可变性

现代高效能办公室必须适应正常的装修更新,这些装修更新通常是因为出现职员调动、商业变革、经营方重组等情况。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办公楼的运作系统、基础配备、家具设施等都有可能进行更新重组来适应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代的高节奏生活中,必须要保证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能够有良好的可变性,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1.3 舒适安全的办公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建筑环境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员工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在新一代的高效能先进办公室中,关于安全、健康、舒适等问题已经被制定出相关标准列入了建筑设计说明的那个中。比如在如提高空气清新流通性,建筑装修材料的无毒、低污染等方面,均已经被列入建筑说明书以作为一种标准。办公楼的使用舒适度是工作效率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效能办公室的设计可以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气候的调节。办公室职员能够在一个令人舒适的、充满感性的办公环境开展工作,其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办公楼建筑结构选型及空间组合影响

3.1 结构选型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高层办公楼和超高层办公楼建筑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除了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还使用钢材与混凝同组成的混合结构,如型全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

3.2 空间组合的影响

空间序列的组织是对建筑的各种内部空间组合处理手法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就是将空间组织成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统一中富有变化的丰富的空间集合。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对空间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进行灵活的分隔与联系,使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与其他设计间的整合性。所以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要同其他设计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在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工作、生产,生活,娱乐和文化的空间时,是在进行着一种城市组织结构的延续工作,设计时,决定于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分离聚散,恰到好处地将活动包含其中并与活动和谐然后依据平面面积的要求和剖面所需的空间尺度,我们必须遵循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项目需求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对现代办公楼的建筑而设计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设计单位也应该充分了解不同行业办公楼的用途,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以及城市现有的优越条件,从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对高效率办公楼的建设方案和高质量办公环境氛围的营造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发展,以满足现代办公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群逸.现代化高层办公楼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究,2014.

篇2

关键词: 办公楼 节能 外窗 遮阳 窗墙比

篇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modern office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rn office building design and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contact.

Key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nature; humanities; environment; philosoph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办公建筑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办公建筑因使用性质、单元组合、使用对象和管理模式等不同而对建筑设计产生多元化的需求。市质监局科研检测大楼建筑设计作为办公建筑设计的一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已作为当地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重要形象。目前, 适用安全, 经济美观 建筑成为人们所青昧的一种建筑形式,作为建筑师, 应具备很强的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 使办公建筑节能与改善环境互相结合, 从而达到改善自然环境与提高办公效率的目的。

1、办公大楼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的意义

办公建筑是公共建筑中的一种较普遍的建筑类型, 它的需求量大, 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复杂性和设计的多样性,使其空调能耗非常高, 远大于住宅, 因为办公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 办公建筑推行节能的力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 我们也看到, 对办公建筑节能问题目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主要从整体环境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展开。在整体环境规划中, 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建筑与地貌、水土、风向、日照、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在单体建筑设计中, 由于不同的功能要求,形成多种的空间组合, 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建筑体型影响建筑能耗得失的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办公建筑能适应新的功能和室内环境的需求, 已不断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达到较为人性化的办公空间, 现代办公楼的设计已朝着顺应功能多元化、大空间的灵活划分, 结合有关生态环境和审美等方面的要求, 使建筑技术同艺术、材料完美结合。下面结合一工程实例分析。

2、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4340m2,占地面积为:778m。,整个厂区绿化率为38 2%,整栎建筑物地上共6层,属于二粪高层公共建筑。根据用地红线及业主看风水选址付置,建筑平面平板式、稳心布置,变通核心位于大楼右侧,另一侧分别设置消防楼梯和辅助用房,为典型、紧奏的现代办公建筑平面布置形式。固为大楼住厂区内,停下场另外聚用露天设计,一楼太厅采川刚廊式的通透设计,显得一楼展厅高大雄伟。虽然建筑使用功能不算复杂,仙船体设计宏伟人方、错落有致,基地位置与崩边环境良好,且与周边环境和喈菇融,到此,建筑外观美学蹬计及与环境和厂房等有机结合,成为格个工程的设计的重点与亮点。

该建筑物建成之后,其个性鲜明、宏伟大方的外部形象,独特的室内空问以及与周边环境有机和谐的设计构思使其成为厂区内标志性名片.成为环境巾一道亮丽的景观(见图1)。

3、办公大楼建筑的设计理念

大量的办公人员聚集在一个建筑物内将对他们的邻居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办公楼的建筑造型考虑到质监局作为国家一执法机关的特征,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力图表达建筑的庄严的气质与威严的气度, 同时又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大楼以建筑南面中央部位作为入口, 与前方广场及院内主入口构成中轴线, 建筑左右两端完全对称, 弧形车道与入口门厅、大台阶有机结合。特别是立面设计主要以竖线条为主, 简洁、明快, 突出建筑的雄伟、挺拔。建筑主墙面以高档花岗石装饰, 且均为浅色调, 底座均以质感粗糙的石材装饰, 颜色较上部墙体深, 强调基座的稳重。玻璃配以蓝色, 玻璃色彩明快, 采光良好。整座建筑各部分颜色相互之间既有强列对比又和谐统一, 顶部造型均前倾外挑, 给人以舒展、飘逸、大气之感。

4、总体设计构思

本办公楼设计是根据厂方构思吼及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设计而成,特点是亲近厂区生活,以企业为本.尊重企业文化,沣重整体环境构思,是个既胄现代设训理念,叉具备自然生忐特色的小所流水相结台的办公楼。本办公楼与厂房虽新旧有别.但风格上相互辉映,外观造型,颜色又相互调和.水融。设计手法上,突出气派、简洁、叫快、新颖的特点,首层大厅上空与二楼通顶结合,浑然一体,采用同旋式走廊,形成高旷、开阔、气派的现代复式太厅;外墙设计上,圆形落地玻璃幕墙更具有现代气息,满足现代审美要求:窗户设计上,开窗人小、比例方面力求精细,强调虚实对比:功能布置上合理、紧密、严谨,使用率高;全办公楼设计配套电梯,经济实用.方便快捷,满足现代大都市多层小型办公楼所需,便利快捷、新颖的感受,享受科学发发展。

5、建筑形体、形象构思

建筑是技术、是艺术、更是一种综台人文社会哲学,对公共建筑米讲,它更应该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因素.给自然景观增添实实在在的觏景。在本案中由于办公楼周围没有别的更高层建筑物,且四周绿树如荫,因此,办公楼建成了后不仅成为厂区内的重要景观,也是厂区内一栋代表性建筑,具有标志性意义。

通过对本案的整个建筑形体分析,重点与特点在于弧筒型的设计方案。弧筒型的形状结合透明玻璃村质的幕墙,有若阻止紫外线透射的功能,防止室内物品、家具等产生老化.退色等,此设计也使本案打破办公楼方方正正的固有模式,采用弧形与方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方中有圆,圆内有方,相互映照。270度椭圆筒型造型,加上采用全通透透明玻璃幕墙,使建筑平添种轻灵通透之感.现代气息旅厚。同时建筑与环境也更能融合在起,内外相通。

在建筑材料采用上,本案的玻璃幕墙采用“Low-E"玻璃,简称低辐射膜玻璃,该玻璃材质有高效的透光率,能大大提高自然光采光率,减少电能采光率,而对阳光中的和室内物体所辐射的热射线均可有效阻挡,因而可使夏季室内凉爽而冬季则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节能效果明显,符合低碳环保原则。此外,阻止紫外线透射的功能,防止室内物品、家具等产生老化,退色等方面的效用也是此材质一个显著特点。

办公楼正立面上,平行型的条窗与点窗结合,与入口处的透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点面结合,比例适中。窗与窗之间设计空调外机外置,采用白色铝塑钢百叶格栅窗作为外套,既保护空调使用耐久性和解决空调外挂外露的不美观,又保持外观整洁。疏散楼梯间强调竖向线条,做出挺拔向上的趋势,体现出向天空延伸的力量感,象征现代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机,以及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

屋顶空间作为立面造型的点晴之笔,其造型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女儿墙采用不一样的传统设计手法,外立面采用设计为80方钢,里边采用设计加层不锈钢做法(见图2),达到既兼和美观立面,又可以加强屋顶安全性。顶层后面打破一般的屋顶设计手法,采用露台花园式的娱乐场所设计(见图3),为办公人员提供了一个既是露天的,能享受阳光雨露的和自由空气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同时又给此场所提供了独立性和封闭性的隐私保障。在靠近办公室方位的顶层设计,采用的是窗体封闭,另一边采用铁丝网围,这样既安全又不影响办公效果。顶层设计了七间临时招待所,致使厂区达成办公、住宿达成一体化,避免了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单一性,增加了建筑物的功能效用。

在建筑外观色彩设计上,考虑到建筑所处的环境、企业文化以及建筑的风格,本案的建筑外墙以浅灰色铝扣板为主,局部采用深灰色光面与毛面的大理石,并配以6厚low-E中空玻璃。这样通过采用多种建筑处理手法,整个建筑建成后给人以清新飘逸,大气豪华,蓬勃向上的现代美感。

6、内部空间,功能布置

办公楼入口设计与办公楼功能和室外环境条件密不可分,而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是建筑室外环境的延伸与拓展。

办公楼的主入口处是一个二层高的中庭,大厅入口一侧均采用透明玻璃围护,与室外平台及叠落绿地花池、景观鱼池等相互映衬,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融合。疏散楼梯分别设计在建筑两端,这样既方便于引导人流疏散,又体现平面科学的合理布置。楼梯间的采光设计采用大胆大方设计手法,不仅采光性能好和明亮度充足,还考虑外立面美观大方,综合安全性能基本要求,采用通透落地玻璃跨层但不穿梁的设计手法。

为了充分考虑办公楼使用的兼容性和后期可发展性,营造宽敞轻松氛围,大楼的楼层高度设计到3. 8m,办公净高可达到2. 9m,达到国际标准,为以后大楼的可发展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办公楼设计采用大柱距达

结束语

该办公楼虽然规模不大,但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业主的配合下,使整个设计方案完全通过设计图纸表达了业主的构思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精品意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满足业主想法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员工为本,体现企业文化”为创作原则,结合周围环境的特征,从追求建筑自我的表现转为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这种设计理念应该是每位建筑师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史春珊、孙传军编著.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

篇4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项目概况

该工程是大亚湾核电基地工程公司AE办公楼,建筑用地面积为12347㎡,建筑高度为32m,总建筑面积为49045㎡,建筑容积率为3.24,绿地率为30.21%。对该办公楼采取精心的建筑设计,设计重在对项目中的人性、自然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挖掘,结合人们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构造适宜的大小空间,利用自然把人的感官需求要素编织到设计中去,从而引发人的共鸣。

2.办公楼设计构想

依据对办公楼建筑规划的认识,认真兼顾到了每一位业主的需求,对办公楼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如下的设计目标,对于办公楼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的区域项目优势,而判断其设计是否需要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同时对办公楼的设计应当尽量体现不断进步的设计思想以展望未来的形象。针对办公楼发展趋势,追求建筑环境的有机统一是办公楼建筑设计理念的强调点,对于办公楼室外景观、绿化以及灯光效果等应当采取设计协调一致,这也是办公楼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倡导下,尤其是对于办公楼这种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其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出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以上对办公楼建筑设计的构思,总的来说办公楼建筑设计适宜采取“科技、人文、生态”的办公楼建筑特色,设计中试图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艺术与哲理的表现“科技、人文、生态”的主题,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充分展示办公楼崭新的形象风貌;突出生态化、信息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办公楼建筑主题,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创建生态的、可持续的以及无害化的环境品质;现代社会极速三级网络信息交流、交通联系、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发展迅猛,本方案设计为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人为本,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充满活力的办公交流场所。本单体西北紧邻国道及运河河道,建筑立面丰富了景观带,整个建筑单体的独特造型使之成为小区中的标志性建筑。塑造极具特色的空间环境,通过塑造轴线、对景、建筑形态、开放空间布局等相关要素的利用,在场地内形成具有特色的可辨识的景观轴线,同时在建筑内外形成良好的交流环境。

3.本项目设计理念

通过对上述对办公楼的设计构思,本办公楼项目设计重在对项目中的人性、自然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挖掘,结合人们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构造适宜的大小空间,利用自然把人的感官需求要素编织到设计中去,从而引发人的共鸣。对办公楼的环境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办公楼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方气候条件和交通体系等,合理地规划用地,创造现代企业舒适环境。对办公楼空间设计上,采取全新的单元办公模式组成有效的办公空间,并配以共享与交流的空间。整齐的柱网为办公空间灵活开放,内外交融提供了可行性。对办公楼的文化设计上,以简洁的模数化建筑语言寻求与中广核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文化相配的建筑新形象。通过对本项目办公楼采取以上的设计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AE办公楼不仅把环境引入到建筑空间内,而且其本身模块化的布局、优雅简洁的设计,也能够给人以强有力的秩序感,并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得办公楼设计上获得到便捷的交通组织、高效的空间利用、舒适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达到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办公楼规划设计

本办公楼项目规划设计上以简洁的模块,顺应现状地形设计成“L”布局,采取全新的单元式模块化办公场所,通过结合休闲花园、楼电梯间等服饲空间串联组合,即提供了办公功能的灵活分配,又为办公空间的内外交融提供了丰富的途径;该楼以走廊式组合为主,在楼体2端朝阳面设置楼梯,朝阴面设置卫生间。外表整体平滑,但又有中部幕墙和两端幕墙,让建筑虚实结合,凹凸有别。在弱化了建筑体型的庞大感同时,消化了大进深的室内办公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办公环境获得了更为理想的采光量和更大的视线角度。服饲空间尽量自然通风采光,也节约了大量空调能耗。

构筑开放性的办公环境,塑造多重交往空间。开放性的办公环境也是设计孜孜追求的新模式,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建筑朝向好,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布局及高度等方面充分考虑与周边已有规划建筑的衔接,高低错落有致,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集中设置公共绿地,组织连续的步行休闲系统。考虑建筑立面的连续性、层次感和丰富效果,注意与城市景观带的关系。

建筑物功能的划分设计属于相当关键的设计部分,建筑物的功能划分应当保持对持续多变的市场需求的足够的敏感性以及灵活性,对于单体层面的设计上,平面使用应当凸显空间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以有效地应对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多变与多样性。对于本项目的办公楼方案中的平面划分上,采取多种划分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提供了灵活性,也提供了大量的共性办公空间。

5.办公楼建筑形象和景观设计

本项目办公楼对于立面设计上顺应公司本身的企业文化理念,立面追求现代简洁明快的风格,突出虚实对比和体量感,强化立面的地标特性。作为一个现代的滨海办公楼,建筑设计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AE办公楼需要有通透的外表和较强的雕塑感造型,用以表现办公建筑的简练、高雅、清朗的气质。造型新颖、独特,整体建筑简洁、协调、清新淡雅,平面布局时充分考虑公共部分的交通性,又保证在楼内办公的各单位之间的相对独立,尽可能避免互相干扰;在立面设计手法上又适当超前,采用了复合立面形式:玻璃窗与陶土格栅的完美结合,看似时尚前卫,实则具有完美的规律感和逻辑性,使建筑具有超尘脱俗的个性,体现了现代建筑崇尚的“简约极致主义”。室内外实体部分材料,设计上选用清水混泥土来表现,这样即没有石材的奢侈感,但让人更觉朴素而厚重,永恒隽永;同时又恰如其份地体现了核电站形象。

本办公楼建筑整体性强,各房间联系紧密,为突出建筑的入口处,,把门厅设置于建筑物中轴线处。在建筑的构成要素中,窗、凹进的部分以及实体中的透空部分,常给人以轻巧、通透感,故称之为“虚”,而墙、垛、柱、栏板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称之为“实”。该建筑恰当地处理了虚与实的关系,使建筑活泼、生动,有时代感。在细部处理上,该建筑比例协调、尺度宜人,在整体形式要求的前提下,统一中求变化,多样中求统一。

AE办公楼不仅需拥有现代的表皮,还应该拥有多元化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空间。在这个办公空间里,人们能享受到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以及生态的亲和力、优秀的视觉感受、合宜的人体尺度。

6.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亚湾核电基地工程公司AE办公楼设计现实例子的确切分析,对办公楼建筑设计展现出来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此同时对于该办公楼建筑设计项目所注意的重要方面:关注人性、自然和文化底蕴的内涵,有效结合对生活的外界环境的感知,结合构建合适的空间,运用大自然将人所感知的需要有效结合到办公楼建筑设计当中,进而引起人们的共同理念,为今后同一类别的项目所参鉴。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社会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将设计高层办公楼抬升到了设计人员工作的重要地位,使此种办公楼设计成为时代热点。鉴于高层的办公楼往往建设在人口密集、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地带,而且在体型方面不同于其他建筑楼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不能将其他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以及思路原封不动的应用于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工作中。近年来,设计人员为了完善高层办公楼这类项目的设计方案,纷纷展开了对其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具体设计环节等工作的研究,为目前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高层办公楼设计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1、建筑体型问题

办公楼在功能方面的定位较为简单,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体型设计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建筑内容与功能等问题,但是,由于办公楼常处于繁华地段,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整体风貌,其体型设计必须实现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城市地域特点、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中对高层建筑的几个角度进行完善处理,以保证建筑的圆融性。同时,高层办公楼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时代的风貌、社会的特征,在设计体型时,设计人员还应当尽量地结合当前时期的时代以及社会环境,通过应用新型节能的材料、技术、工艺等,使建筑在体型及外立面,凸显出对于生态化、人本化的设计理念。

2、开间进深问题

高层办公楼建设于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设计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对建筑进行处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获得最大的可用空间,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开间进深进行优化设计。就目前来看,办公楼一般普遍采用3.4m到3.6m的开间,而进深方面则多为6.0m到6.6m。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开间和进深进行选择,选定之后,再结合具体的开间与进深数值,对立柱等构件进行设计,避免过多的立柱影响到立面线条的明朗性,同时尽可能地根据办公室办公人员来开展不同的房间设计。

3、门厅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为高层办公楼设计门厅时,要以办公楼的规模以及性质为基础,对其进行确定,同时充分考虑到门厅设计的私密性以及健康性。就私密性来讲,敞开式的门厅容易使外部人员对楼内建筑一览无余,而屏风式与格栅式的门厅则能够起到适当的遮挡作用。就私密性来讲,门厅设计应当做到内外有别,并能够对洁污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设计人员要注意在设计方式上,对门厅进行良好的处理。如果门厅需要的较高的空间高度,设计人员可以将层高加高,或者是在室外增设踏步,提升两翼地下室的高度,或者还可以将门厅设置为两层高度并在其中加设回廊。

4、垂直交通问题

高层办公楼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但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处理好楼梯与电梯的关系。一方面,要将楼梯设置在较为显眼的地方,保证较低楼层的员工可以在高峰期间走楼梯上下班,以缓解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人群的最大流量以及密集程度分布等因素,设置适当的电梯台数以及容重荷载,以保证电梯应用的顺畅性。

二、高层办公楼具体方面的设计工作

1、标准层

高层办公楼的标准层,主要分为办公区域、卫生间、前室、公共走廊、电梯厅、楼梯间、开水间、管井等几个方面,本文下面就对办公区域、卫生间及管井设计加以分析。

1)办公区域约占据了总面积的70%,可以将核心筒设置于平面中心部位,而各办公空间则围绕核心筒呈圆形分布,这样可以保证办公室的布局规整性、空间利用高效性等。

2)卫生间作为特殊场所,其设计则应当具有前室,并在前室部位设计镜台、洗手盆、烘干器、肥皂盒等,而且要着重注意视线设计,对卫生间进行适当的遮蔽,以避免一眼看到卫生间的内部。并在卫生间的合理位置,为其设置拖布池和其他的清洁用具。

3)管井方面设计包括给水井道、空调机房、电井等几个方面,设计人员要以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规范对其中的竖向井道进行单独的设计,借用耐火极限值在1h以上的不燃烧体作为其井壁材料,并为井壁设置丙级的防火门。而且,建筑高度小于100m的办公楼,要利用不燃烧体对管井进行分隔(每个分隔层约间隔2层到3层的楼板),而高于100m的办公楼建筑,则为每一层设置防火分隔。同时,借助不燃烧体将管井与房间、走廊等连接的孔隙部位填实。

2、核心筒

办公区域的核心筒设计形式,主要包括中央型(建筑中心)、型(建筑四周)、分离型(建筑两边以上)、偏心型(建筑一边)这样几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核心筒设计中必须具有两步以上的防烟楼梯,并且前室的面积要在6㎡以上,如果单层面积处于1500㎡以上,还要设置消防电梯(前室面积如上),若前室需要合用,则其面积必须在10㎡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占据整栋楼约30%面积的核心筒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使办公区域的建设获得完善的核心筒基础。

2)、需要严格做好电梯以及电梯厅的设计。电梯的数量与载重要以高峰、人数等来确定,同时,还可以根据高峰期的分布特点,利用调整电梯速度的形式,来缓解交通压力。而电梯厅的设计则通常为双层轿厢、快速梯和分区梯集合、传统式三种方式,其中的电梯都是组队型的一对一排列,约三台电梯作为一组,且电梯厅的净宽大约设为3m。如果高层办公楼的层数在30层以上,设计人员应当利用上下分区的形式设置电梯,约10层为快速梯的停站,然后转为分组梯。此外,设计人员还要为高层建筑设置疏散楼梯,此楼梯应当设置在人员疏散的可能方向部位,比如,靠近电梯厅的位置,还应当考虑双向的疏散,即火灾后一个方向不通后折返容易选取的方向。

3、消防

设计人员为高层办公楼设计消防装置,要考虑到消防通道、消防出口、防火分区、疏散楼梯以及灭火设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做好对于消防控制中心的设计。具体来讲,在进行消防设计时,要保证不同功能分区入口的独立设定,并采用防火卷帘、隔墙、防火门等分隔不同防火分区,还要做好对于防火分区疏散宽度的控制。每个分区要分成不同的防烟分区,而各防烟分区的面积要在500㎡以下,可用结构梁作为防烟分区的划分界限。此外,必须设置简单明了畅通的疏散楼梯,除了上文所阐述的疏散楼梯方面的设计要求外,还要做好对于相邻的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设定,即两出口之间的房屋长度要在40米以内。

三、结语:

高层办公楼作为标志性建筑,其设计工作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具体的要求以及相关设计规范,认真处理好各个细节问题,并努力推动具体设计部位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朱蓉. 高层办公楼的设计点滴[J].广东科技, 2011(14)

[2] 冯琪. 高层办公楼电梯系统设计浅析[J].城市建筑, 201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