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6: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06-03

作者简介:刘力,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黄路,男,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教育大发展背景下,中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实现了式的迅猛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改革初衷不相适应的现象:一味追求办学规模大而全,忽视了教学特色与质量的提升;强调单一专业技能的学习,淡化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高师培养中最重要的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据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2011届师范生仅4成当教师,说明高师培养的学生教师职业观念出现了严重问题。招进的多、留不住的现象已严重制约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严重挑战。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社会及专家学者给予很多关注,教育部近十年相续出台了多个指导性纲要文件,江西省也随之出台了21世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规划强调:“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高师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基础音乐教师的重任,这个现实的责任决定了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要把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专业知识的热爱等同起来,储备充足的扎根基础音乐教育的热情,做留得住、用得上、受社会欢迎与认可的基础音乐教师。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还需做深层次的思考。

一、终身从教的职业道德理想与扎实的教学技能是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

不容否认,在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高师音教生的价值观念、就业取向都很现实,对“学师从教”缺乏坚定的信念,致使相当数量的音教生学非所用、“学师弃教”,严重影响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多还是高师院校培养理念没能及时顺应社会发展,以及音教生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自身原因。因此,高师音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课程设置等改革,都要围绕学师从教这个核心目标,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坚持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让音教生明白社会赋予的责任,懂得为什么而学,从而更主动自觉地去学。正是有了理想,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明确了目标,学习才能有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挖掘最大的潜在力。所以说,高师音乐教育中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培育,对高师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环环相扣的,对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市场的需求、改变传统师范教育的培养观念,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等,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追求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提出的目标,对高师人才培养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高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是实现纲要提出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要成为高师基础课程之一,让学生重视并建立牢固的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为教育而学、以教育服务为荣的理念,做能担当社会责任和有教育理想的高师学子。没有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与师德,再好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保证高师音教生成为未来基础音乐教育的坚守者。高师在音教学生入校时就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把思想锤炼和学问成长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的创新型音教人才。

2.加强师范特色课程教育,让音教生炼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目前还存在近似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师范特色课程严重挤压,专业性过强,学生很少认同自己为音教专业,只知道自己是声乐专业或器乐专业,对自己所学的音教专业概念比较模糊,结果就导致淡化了音乐师资队伍的教育职业意识,形成重技能、轻理论,培养出的音教生专业技能单一,知识面较窄,教师人文素养和教育知识结构失衡等现象,这与音乐教育对教师教学素质全面化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高师音乐课程改革必须审视定位,明确定向,课程设置凸显师范性,加大音乐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有选择地学习世界具有影响的先进音乐教学体系,削减太专业性的音乐课程,抓实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教材教法等基础中小学音乐教育常规教学基本功课程,有效提高音教生教师教育能力。

3.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接轨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未能很好地与基础音乐教育对接,对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状况中的需求掌控不够,缺乏目标直指基础音乐教育需求的师资培养,造成高师音教生走向教师岗位后的营养不良,难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要改变这一状况,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重视两者间的鱼水关系,相互开放,相互渗入,加深了解与沟通的必要性。高师音乐教育要转变观念,改变高高在上、埋头拉车不看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改革路径,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中小学这块丰茂的教学沃土,把教学一线的名师请进来传授教学经验,让学生分阶段走出高校,深入到基层中小学,切实感受与体验教学氛围,在心理与素质上与教师职业接近并磨合,为从教之路提前做好铺垫。走出去感受教学生活,实现双赢。

4.建立教师职业良好的社会认同度,让教师成为最有尊严的职业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不断改善,这都会影响高师学生从教的意愿。据调查机构麦可思对2011届师范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从事教师职业的教育类本科毕业生中,三年后仍然坚守教师岗位的比例为91%。这个可喜的数字说明,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就一定能吸引高师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二、音乐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任重而道远

1.终身从教要成为高师人应坚守的职业信仰

高师之为高师,不仅在于它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更是因为它有一种精神的存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高师人追求的境界。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迫切需要有理想、有思想、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音教生。高师要创造多层面给予学生锻炼与展示教师风范的机会,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程,接触社会,接触基层音乐教育,在学习中感受和理解教师职业,特别是偏远、欠发达地区热盼音乐教育人才的期待。高师要把职业理想教育作为一份责任,使人多些激情与追求;教师职业理想的守望,可以使人多些机遇与才干;高师教育的历练,可以使人多些智慧与感悟;教师职业的奉献,可以使学子们多一些价值与崇高;高师学习是一段精彩,使未来的园丁多些欣慰与回味。激情的教育规划是要靠高师教育的渲染与灌输的。高师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份平凡的教育情结传承和发扬,善良、诚信、担当、坚持,应是高师学子共同的追求。

2.深层次探究弃教现象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原因

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显示,“2011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42%选择了教师职业,在放弃从教且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师范类毕业生中,37%是因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高师音教毕业生弃教现象更不容乐观。既然选择了高师,又放弃教育工作,高师教育需要反思。高师的教育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教育教学技能是否同步了?如果学生当初是被动选择了高师,那么高师四年的师范教育就不能回补已有的选择?!高师的发展不能再一味追求办学规模,要招得来“生”还要送得出“兵”,忽视职业理想教育必食弃教其果。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在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师待遇逐年在提高,所以,教师职业的前景是好的。高师要在职业理想教育方面做足文章,引导高师学子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充满期待、充满追求、充满奋斗的欲望中坚持不懈地、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实现教育理想向现实的升华。

3.加强从教就业指导与规划

高师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根据高师教育自身特点与社会需求,指导学生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等方面储备,顺利走上从教生涯。

结论是,师范教育是“教学生变成先生”的教育,而人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个人的主动选择。在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中,理想信念是最关键的。“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每一位高师音教生都坚守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制高点,发自内心地为将要从事的教育事业感到骄傲与自豪,并成为终生奋斗目标。有理由相信,教师教育理想信念会在高师人心中更坚定,现实也一定会更丰满。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快师范院校发展――在200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08.

[2]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N].中国青年报,2012-07.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教师(2005)1号.

篇2

高师院校不同于一般综合性院校,其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职责。在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当前高师院校的办学宗旨十分注重提高师范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特别是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胜任力。中学教师胜任力是指中学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中学教师的个体特征,是中学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1]思政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多以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为主,但是从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来看,这些学生现有的职业能力与中学政治教师胜任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鉴于此,加强对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的中学政治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高师院校思政专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培养思政专业学生胜任力的对策。

一、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胜任力的现状及其成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评机制不科学

科学的课程设置和考评机制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由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当前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很难得到保证。政治课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等与教学实际紧密相关的课程开设得较少,学生对教学实际、教育机制等知识了解较少,因而实践性技能也匮乏。时事政治、形势政策等与政治视野关联紧密的课程多为选修课,没有引起学生重视,致使部分学生的时事政治素养较低。此外,当前多数高校的学业考核检验过度倚重于期末考试,但由于期末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往往“临时抱佛脚”,只记重点,留下了知识的盲区,结果导致其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不全。而部分高师院校的奖励机制不科学,专业课成绩往往决定着奖学金的档次,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忽视对其他相关科目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获奖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不足,最终很难胜任中学的政治课教学。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科研训练环节缺失

在当今,仍有不少学校存在思政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脱节的问题。虽然多数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实行学分制,但是部分学校在学生分散实习的态度上表现过于“宽容”,集中实习管理也比较松散,最终导致师范生的分散和集中教育实习都较大程度上地流于形式。微格教学、试讲和说课等教学实践因缺乏专业指导,也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因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技能总体不强。在思政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绝大多数高师院校未及时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到中学政治教师胜任力的高度上来认识,缺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科学评价。加之由于科研训练环节面临着组织管理无效、资金支持薄弱和实践基地缺乏的现实困境,因此就容易造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处于“未开发”状态,难以适应中学对政治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3.工资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不强

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潮的影响,中学政治教师“沦为”中学教师群体中的“二等公民”。在低经济回报和低职业认同的双重冲击下,中学政治教师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语数外是“主科”,政治课是“副科”,较少的课时安排和较低的工资待遇,使得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待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削弱了思政专业学生的职业热情和从业欲望。另外,社会公众对中学政治课缺乏正确认知,错误地认为“政治就是阴谋”“政治学而无用”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思政专业学生对中学政治教育事业的热爱,削弱了其对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对策

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拓宽考核评价渠道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根据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少而精、博而广的原则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适当减少学科专业的非主干课程,形成结构精炼、主干课突出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此外,增设政治课教学艺术、中学政治教材分析等与教学实际相关的课程,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加强与当地中学的教学交流,也势在必行。高师院校在培养思政专业学生教师胜任力方面,要注重制订科学的考核机制。力求形成以考试测验法为主的综合评价法,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综合评定,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自评与互评法,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高师院校可以依靠学生本人的自评以及同学之间的互评,激励学生将各种能力评价目标吸收内化,切实增强自身教师职业的胜任力。

2.创新教学培养方式,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当前高师院校的思政教育专业教学虽然逐步采取了实验教学、才艺教学、微格教学等方式,但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仍有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能很好地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此,高师院校的任课教师仍有必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认真分析高校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及其解决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使之运用多媒体试讲、教学观摩,不断培养思政专业学生板书、语言表达、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师范技能。此外,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要给思政专业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让其在角色转换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形成特色。实习指导教师对思政专业学生的实习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从而提高其师范生技能。为适应高中新课改对政治课教师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思政专业学生必须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积极完善毕业论文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3.健全职业保障机制,加强职业意识培养

健全的人财物机制是中学政治教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合理的工资待遇是教师坚定职业信念的前提。当前的中学教育要合理安排政治课课时,提高政治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中学领导要重视政治课教学对于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给予政治教师一定的教育补贴,譬如科研补贴等。众所周知,加强对思政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是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选择和身份认同的有效方法。[2]高师院校思政专业要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职业规划课,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高师院校也可以通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校培训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强化思政专业学生对中学政治教师身份认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辩论赛等校园活动,宣传中学政治教师职业的历史使命感和职业重要性,号召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而奋斗。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文章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入手,阐述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思路,并构建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关键词:立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范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2-02

一、困境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

(一)教学目标松散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强,片面强调理论讲授。教学目标表现为掌握更多的理论要点,导致教师经常抱怨课程内容太多难以讲完讲透。教学目标设计没有深入把学生的内心迫切需要和外在需要联系在一起,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缺乏适用性,主要是缺乏立业教育理念对课程的贯穿。现有教学目标为理解某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知识,形成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提高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能力,掌握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基本要求。同志提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了要达到政治觉悟的要求,同时也应该达到提高立业能力的目标。从思想理论到学生立业实践是巨大的飞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侧重对理论的正确认识与深入了解,在与学生自身发展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一点恰恰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所在。

(二)对教学内容处理不足

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以理论正确阐述为主,如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结合与指导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侧重系统概括与举例说明,缺乏与学生自身成长相结合。教学内容张力表现为缺乏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从空中落到实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容易表现为空、偏、难、高的特点,课程实效性差,学生对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与自身实际应用相结合、没有与自身所处情境相结合,仅仅停留在背诵理论方面,有的学生甚至还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理论考试,没有达到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系统地把理论与学生自身生存实践、未来职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活力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对于如何启发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对案例分析的目的往往归纳为我们对某一理论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在对课程考核中往往设计利用案例分析题来考核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参考答案却更多地设置为课本上的理论大纲。在案例式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如何结合生存、生活、生命选择自己的道路,没有让学生感觉到离开了这个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发展,也没有深切体会到“非要学习这个理论”的道理,因为也就难以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如下问题: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及格的问题;手机游戏泛滥成灾,导致目标迷失;高中高压学习环境在大学突然改变,外界高度约束环境变为自制性、自主性环境,很多学生难以自控;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共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有关于立业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是表现为随机性和非连贯性。

二、理念与突破: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路

(一)立业教育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凝聚性

立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通过掌握理论来指引人生幸福道路的教育,是通过增强立业本领服务社会的教育。立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创新人才的目标开展教育。立业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宏观拉向微观,从宏观指导升华为微观影响。立业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最基本的就业、创业教育,还包括关于职业关系处理、职业认知、职业文化等全方位教育。立业教育目标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成为多向度发展的人。立业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理念的大学生。

(二)立业教育教学内容处理具有实践性

立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立业实践中所应具备的理念,培养在社会立足、自立自强、增强本领与服务社会所具备的能力。立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自身成长。根据立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师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不一样,教师既要讲共性的立业技能与立业软实力,同时又要研究不同专业的立业技能需求,分析不同行业对自身素质的不同要求进行立业教育。这样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立业教育减少了学生对未来社会的迷惘,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立业教育为大学生顺利适应社会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三)立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参与式教学形式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也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相长,但是不是教师多提问就能达到目的呢?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讲的理论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时学生才会有较大的热情。如对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有些学生不觉得是非讲不可的问题,认为这些内容与他们距离非常遥远,因此上课容易懈怠走神。如果教师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岗位数量紧密联系讲解,学生则会立即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以图在社会中谋得岗位。增强教学活力需要教师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与学生的生存所需、价值实现紧密联系起来,把大学生追求幸福道路必须面对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大学生会自觉地思考应该秉持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我们的思想理论课堂便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从教学方式的总体视角扬弃理论教学模式,选择立业教育方式。”[2]只要教师认真从学生的立业角度备课,把立业教育教学系统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效果就会变成师生所期待的教学场景。

三、路径与措施: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一)凝练立业教育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求青年“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建设者,不仅仅需要通过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等“硬实力”,不可或缺的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学来培养立业的“软实力”,如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阳光心态、职业毅力、职场人际关系等等。不管大学生成为哪方面的人才都需要立业观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立业教育的新思路。从立业需求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突出的问题。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立业教育培训

总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经历。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实践锻炼。一般高校招聘思想政治课教师条件唯学历,甚至对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人有一定的偏见。随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理念的落地,学校面对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开始全方位实施挂职锻炼计划,每年抽调一定比例教师到企业、机关、基层挂职锻炼一年,熟悉民情、社情,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在挂职锻炼期间,学校对教师不再安排教学任务,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同时挂职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与岗位津贴,共同促使教师扎实的安心锻炼,避免流于形式。教师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对立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素质更加系统掌握。在实践教学层面,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技能与动手能力培养,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促进大学生转变角色,在生活中训练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劳动能力。

(三)探索多样化立业教育教学方式

实现立业教育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在教学模式方面,由于立业教育涉及多方面因素甚至有操作性的内容,传统课堂教学尚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可引进探索慕课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大容量、随机性学习。慕课教学既可以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立业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单独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慕课教学,实现立业思想教育理念传播与效果推广。学校应改变邀请学术名家、专家、企业家来校讲座的惯例与传统,聘请公司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等各行各业基层、中层人员来校举行讲座。这些优秀员工代表了广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达到这些基层、中层员工的业绩并非遥不可及,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通过普通职场优秀人员的现身说法,拉近“讲与听”的距离,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精彩度。最后增加实践小学期,在此期间学生不再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集中进行社会调研,短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实现立业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伴随着整个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理想也不断实现,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人才需求也不断被满足。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就业理想的实现本身就是促进社会需求被满足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学生理想就业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与他们所学专业并不一致。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就业质量提升上存在的巨大空间。

(1)学生的理想就业首先应当建立在专业与就业相一致的情况下。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按照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学习。对于专业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已经出具模型。而且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根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由此开来理想就业的第一步就是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难说理想实现。这给职业院校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是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专业,要坚持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择业。其次职业院校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摸清市场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对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

(2)学生的理想就业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等等。这些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质量。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理想中的工作,进而频繁跳槽[1]。但是如此折腾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感觉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这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划,而是职业教育中没有后将职业理想教育做好。这两种原因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始终没有理想实现的感觉。为此在职业教育开展的在校阶段,院校应当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额职业理想,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估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定位是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些理想信念的实现。

(3)学生的理想就业离不开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践过渡。在进入工作环节之后学生能否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要看在这之前的实习实训质量。有的学生在实习环节中接触大量的实际工作内容,有的甚至直接上岗。

2 学生就业理想实现的三个基本素养

篇5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75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s the focus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internal staff, the eternal ideas advanced, both to maintain personal development must move,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creation of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ployee of a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e fir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enterprise culture create mean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ulture to creat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breakthrough of enterprise staff's ideolog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o combine the two.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taff and workers; cultur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科技与人才是构成当今社会企业之间发生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电力企业的职工而言,除却围绕基本工作内容而体现出的技能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不断汲取有关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永葆理念的先进性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与建设的灵魂,与每一位员工的成长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传统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就成为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得不慎重思考的问题。

1 电力企业当中企业文化的创建意义

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属于“软实力”层面,任何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积极加强软实力的建设,从精神形态的领域保障企业内部无论是基层职工,还是高层领导都能形成有关企业发展的统一价值观,以实现内部的优化升级。

首先,受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传统电力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过渡时期,能源建设的调整与改革以及当前我国环境建设策略的不断调整,都给传统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促使其必须不断审视当代社会传统经济的发展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也促使其必须加强和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让企业在兼备独特性与思想性的同时,更具备无穷的生命力,为企业接下来的发展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发展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对处在平稳发展阶段的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企业职工在共同的企业发展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的作用下,对企业定位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并在共性思维的影响下,形成具有一定规范性和协调性的品质与力量,形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貌,为企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电力企业创建好企业文化,也是促进企业职工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就电力企业本身在国家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地位而言,其内部的每一位职员都肩负着支援祖国电力建设的重要使命,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个人对于企业所能产生的作用与价值,便是服务于社会,履行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电力企业重要责任的有效手段。

由此来看,在电力企业当中创建企业文化,并加强对其的普及、宣传与推广,不仅是推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稳定工作氛围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是引导企业职工不断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形成统一的企业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创建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为企业建设拓宽道路,还能为已经生成的发展氛围奠定基调,为企业的发展前行夯实基础。

2 文化创建对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积极意义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每一个身处大环境中的企业,都要不断注重吸纳和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培养,使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鉴于企业文化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其对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所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企业文化创建与企业及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依赖,文化创建是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航引,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的选择以及教育形式与社会的关联性和紧密性,都需要紧密围绕文化意识形态来进行构建;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企业必然引起企业文化意识形态的更新,而在共性企业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员工内部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一切将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奠定强有力的基础,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构建企业与社会之间紧密关联性与关联意识。

3 电力企业当前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与社会发展形势关联性的缺失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电力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呈现出落后于现状的发展态势。其内容过时、缺乏创新,不仅达不到员工思想教育的需求,甚至在适应社会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形势方面也显得乏力与落后。

3.2 电力企业思想教育强烈的工作性目的

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隶属于员工培训层面,因此当从业人员将其定位为工作指标,怀揣着一种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展开思想教育工作的心态来进行教育和推广,就会使整个教育工作充满功利性色彩,难以实现真正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3.3 工作者的素质极具提升空间

作为电力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培训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普通职工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当其个人的品质、意志以及思想道德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缺陷时,就难以产生对职工的良性引导作用,职工也很难据此形成高素质、高能力的良好品质。

4 文化创建视角下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实施策略

鉴于创建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发展实力、稳定企业发展基础的作用,针对目前企业职工思想教育过程中已经呈现出的问题与弊端,笔者认为文化创建视角下的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展开:

4.1 充分认知目前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其取得的效果颇为有限,鲜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多电力企业固步自封,延续传统的思想体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繁杂、冗余,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以及企业发展需求,以至于整个思想教育工作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一方面导致现有的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推进困难,致使很多职工长期处于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不利于企业对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另一方面,不到位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极容易引发职工的不自信、缺乏判断力和思想迷茫。在现代化网络四通八达的社会环境当中,多样化的网络信息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当职工自身对事物缺乏正确认知,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时,便极容易被纷繁复杂的外在环境所干扰,以致误入歧途。

此外,从事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仍有大量的提升空间。企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企业职工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能力,而企业职工的基本素质又会对其工作能力和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思维和科技研发能力,但是对实际管理工作中所会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并不曾深入涉及,这就导致企业职工在实际工作者,在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忽视了对职工素质的不断提升和稳固,从眼前看,这是不利于职工自身成长与能力建设的问题,但从长期发展的意义来说,这却是会制约企业前行的根本性因素。

4.2 针对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所存在问题而展开的破解策略

(1)提高职工的素质,提高工作效果。电力企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工作,以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让职工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使之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状态,更为契合企业发展所需和岗位要求,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团体活动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2)转变思想意识,创新工作方法。陈旧的教育方法不仅不利于职工对思想培训内容的吸收,还极有可能促使其对培训教育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电力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工作人员要从企业文化的视角考虑,关注每一名职工的生活状况、实际所需,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不断加强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共性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企业职工间形成良好而默契的工作作风。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先进性。电力企业要经常对企业文化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职工始终保持思想观念上的先进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自身在潜移默化的良性氛围中走向学习与培训的健康轨道。

5 结论

企业文化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对事物的发展能产生能动作用。鉴于当前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在充分认识现有的思想教育工作所呈现出的问题和缺陷的情况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思想上的先进性,加强其与普通职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将有助于企业形成良性的文化氛围,推动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共性的企业文化观,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为企业展开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知林.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252.

篇6

政府的政策鼓励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强大需求,促使中国职业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成效大幅提高。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好机遇,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创新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树立能力本位的教改理念

能力本位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区别,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世界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念最初来源于二战后美国对退役人员的训练,60年代用于美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传到加拿大,我国于90年代初从加拿大引进。80年代逐渐推广到欧亚及澳洲等许多国家,80年代中后期,主要的英联邦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重新构建了本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教育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影响,形成了“以教为主”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重知识轻素能、重理论轻方法、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只有转变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教改理念,把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衡量尺度,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把能力本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把握能力本位的实质,避免把能力本位等同于技能培养或者是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只有真正理解能力本位强调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学习过程;评价实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学术性的学习结果;个别化评价等内涵,我们才能够把握能力本位的实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二、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要改变学科教育中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摈弃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教学理念,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最初都是由普通高校的课程简化或压缩而成,文化课程则主要从普通高中移植而来。由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状况与这两类学校有很大差异,因此职业学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发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必须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开发综合课程体系。充分调研企业对本专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与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工作分析,把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设置课程和确定课程内容的根本依据,明确教学目标,设置相关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密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共同确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应在企业的指导下,在市场调查及预测的基础上,以企业主干技术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建立综合性学科体系。校企的进一步合作,还可以扩展到教学与科研领域,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锻炼,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校企可以合作进行科学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避免仅仅对学科内容进行简单增删的改良主义做法,必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轴心,打破工程学基础观,确立生物学基础观,确定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培养目标,编写教学计划与大纲,重新整合课程,建立能力本位的综合课程体系。

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还应紧密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内容,并且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高于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

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弹性办学模式,有利于实现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适应市场需要,广泛开展技工学历教育、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结合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提倡工学交替,根据培训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构建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和模块式教学方法,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办学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是办学模式的确立要以方便和满足培训者为出发点。二是要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中,张扬人的个性,将培训者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把培训技能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把培养技能与培养学习能力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认知”、“做事”、“共同

生活”和“生存”。四、实行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

在能力本位教育中,教学方法同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能力本位教育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应该同时兼顾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基本要素,不可失之偏颇。

职业教育在强调能力、注重技能的同时,不排斥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文化水平,拓宽专业面,能够迅速迁移所学知识,适应新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识、技能、行为三者之间彼此存在着迁移现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知识的提高能够促进技能和行为的养成,知识的提高也能够提升能力和素质水平。

满足能力本位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其中强调心、脑、手并用,教、学、做结合的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能力本位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之一。

职业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心、脑、手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篇7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实践与理想追求的失衡与冲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对其理想性和实践性进行反思,以期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由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可知,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价值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还包括价值主体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因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实践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基于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着眼对未来的追寻,从主体需要出发的要求和希冀来建构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追寻价值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理想的人,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理想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离开实践根基、脱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就无从谈起对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由职业教育职业特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指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围绕职业活动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情境性和操作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对其实践性的背反和超越。实践性要求职业教育立足实践,面向实践,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实践性依据工具理性;理想性超越实践,指向未来,直面人的需求和希冀,理想性追求价值理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着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二者不断地背离与趋近的过程中,实现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解构与建构。具体来说,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就是不同价值主体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据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职业教育理想与实践之间不断斗争的过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多元主体不断斗争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斗争性。其多元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政府和受教育者,还包括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家长及职业教育机构及教育者等,在价值主体上是多元的;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希冀不同,即使是同一价值主体,由于对职业教育功能价值认识水平的改变,其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也会不断地改变,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是多元的;即使同一主体的特定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其价值实现方式也会随着由于时空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斗争性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不同价值目标和内容之间、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随着时空条件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矛盾冲突,并在矛盾冲突过程中不断地妥协和调和,价值取向处在不断地解构和建构过程中。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与实践性的分野和冲突不仅体现在多元的价值主体之间和不同的价值的目标及内容之间,还体现在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其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处在不断地背离和回归统一的过程中。

现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主体上,理想性强调个人本位,实践性主张社会本位。理想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个人优先于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实现是终极目标,社会发展只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为个人价值实现提供条件保障。实践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优先于个人,强调社会发展目标,强调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定性,个人发展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个人发展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二是价值目标上,理想性强调公益性,追求根本目标达成;实践性以市场功利为导向,关注现实具体目标实现。理想性总是追求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的实现,理想性总是基于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所有的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回归本质。而实践性总是立足于实践,认为目标不仅是建立在想像和愿景的基础上,目标还应当回归现实,即根本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因此,仅强调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根本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阶段的目标、具体的目标、可行的目标,在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目标的实现是市场的,功利的。三是价值内容上,理想性追求合目的性,希冀目的实现,以人本发展为标准,追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而实践性立足于合理性,依据理性的指引,强调多元主体的斗争与妥协,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理想性是社会或个人基于自己发展历史、自身需要的类型和层次、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基础等,通过对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提出目的,并努力追求目的达到。这种目的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加入了自己的希冀和情感,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实践性强调社会和个人所有的价值追求立足于实践、面向社会实践,从实践出发,遵循实践理性的要求,强调实践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引。这种理性重视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基于利益各方的博弈,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剔除不切实际的浪漫想像。

综上,职业教育取向具有理想性和实践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二者的多元斗争性,理想性指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重可能性,实践性强调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可行性。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理想性和实践性不断地实现着背离和统一。

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指向理想,对未来充满希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指引,实践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指导,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实践同时又超越实践,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源于对职业教育理想的追寻,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动力机制和发展追求。

首先,一致的培养目标。基于对默会知识和动作智能的肯定,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共同的培养目标。即理想价值取向追求人的本真存在,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践价值取向立足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实,但在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上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是统一的。原因如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类型,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也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体现了教育根本宗旨的要求,离开了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进而,真正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明确培养什么人才,即职业教育要明确定位。在明确定位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既要追寻理想,又要立足实践,实现二者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所有的人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论其天赋如何,当然包括动作技能见长的人。而技能型人才必须在立足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技能学习只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或某个阶段。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是大批中学阶段后再没有机会继续学业,或者有机会接受普通教育却面临不能就业的尴尬,一方面是技术工人的短缺,因此,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既实现了人人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想,又解决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

其次,共同的实现途径。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实现的,即社会服务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在实现途径上是统一的。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作为一个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立足,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实现与社会其它子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得到生存发展的各种必备资源。职业教育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实现人人全面发展自己;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知识应用的过程,扩展知识的价值,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理想。职业教育只有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才能调整各种需要的层次和类型,检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即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其受教育者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来体现;职业教育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实践主体的发展状况并依据主体的变化,实现价值取向的不断变革。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

再次,共同的发展动力。提高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即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均以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动力。不断提高职业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过程,也就是价值理想不断实现的过程;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立足实践,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呼应其实践主体发展的需要,改善其利益相关者的生存状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统一理想和实践,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最后,一致的发展追求。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一致追求,即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理想与职业教育实践的循环,因为只有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只有职业教育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了相关者的生活质量,才能完成与社会大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充分尊重和发展个体的智能类型,共同追求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二者统一于共同的培养目标。由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共同追求。

四、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实现

既然职业教育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有一致的培养目标、共同的实现途径和发展动力,在发展追求上也是一致的,那么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就具有了统一的基础和可能。但是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即现实的统一的可行性又是什么呢?在现实条件下又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呢?

首先,正确处理人的社会规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实现方式、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在现阶段主要表现在政府追求就业和稳定、企业追求竞争优势、个体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实践中他们三者之间总是面临着冲突,在价值取向冲突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三者关系,实现共赢的理想状态。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最高理想,但个人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当前现实社会条件,当前的理想状态就是以就业和竞争为手段,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实践;同时不能为就业而就业,仅仅为了就业和竞争而压抑人的长远的根本的发展,在二者的协调与冲突中既受理想指引,又适应实践现状,不断实现三方共赢。

其次,正确认识可能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节奏,科学区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展变革的各个过渡阶段。根据理想追求与现实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历史的维度、现实实践的维度、发展过渡阶段维度、理想的维度。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就是立足于历史传统,从现实实践出发,准确把握过渡阶段不断变化,直至达到理想,同时以理想来审视历史、现实和发展阶段,不断修正价值取向的变革的方向、内容、重点。由于价值取向的不断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历史价值取向是生存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技术传承、固化社会分层(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生存作为其价值追求;现实价值取向是竞争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社会稳定、就业、培养创新型组织为价值追求,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竞争能力;理想的价值取向是发展的自由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身可持续发展、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实现等为价值追求。在价值取向冲突协调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协调处理好生存、竞争与自由的关系,既追求生存与竞争的实践需求,又不断向着自由的方向迈进。

篇8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多方面的矛盾,如培养方向与经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发展规模与人口资源状况不相适应,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标准等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导致了教育结果与人民群众愿望不相适应,教育宗旨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使命不相适应。这些矛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梳理这些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忽视或漠视一个基本问题,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格局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格局是分散的、系统化较差的、未经充分整合的格局。这种格局限定了决策者的视野,束缚了建设者的手足,限制了开拓者的发展空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遗存,是教育改革不彻底、教育未能及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作及时调整的结果。有识之士曾多次提出举办“大职业教育”,希望通过理念和思路的转换,带动职业教育体制、学制、模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所谓“大职业教育”,是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有限格局而言。这一概念虽经多次提出,但很多人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并不很清晰。笔者认为,应从理念、办学主体、管理模式和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诠释,并要高度重视其中的实践性价值。

一、“大职业教育”的内涵诠释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大职业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以职前学历职业教育为主干的“小职业教育”而言,“大职业教育”以全社会的职业者和职业准备者为对象,以全部的教育培训机构为实施主体,以职前学历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以及个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学习相连贯为内容。

这一理念突破了观念上学历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框架限制,不仅是一种扩展,也是一种本质回归。它要求,不仅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现有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要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能的体现来看待,具有需求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办学模式和经营方式上,应容纳多种形式,以适应社会环境、职业需求和个体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按照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显然,“大职业教育”理念与这一体系的结构安排是相统一的。

(二)作为多元办学主体的“大职业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育举办主体是某一行业或企业,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政府给予经费资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职业学校将以政府资助为主,企业角色逐步淡化。原有以行业为基础的产学结合纽带被打破之后,企业即使参与职业教育,一般也仅限于单线、项目等形式,规模不大,力度不够,计划性和延续性不强,导致职业学校办学主体的单一性特征更为明显。“大职业教育”是聚集全社会的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易形成社会各界和全体成员广泛参与建设、管理和享用的局面。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多次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大职业教育”与这一目标相一致。

“大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在构成上既有体系上的有序性和整合性,又有分工上的准确性和规定性。其格局中具有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机制,包括利益驱动和法律推动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这一局面应使参与各方都找到自己的利益增长点,使参与者在中长期投入中有稳定的回报和明显的收益,而未参与者则将遭受一定损失。就后者而言,应制定具有惩罚性的法律条款,使职业人、用工者、教育培训方和管理协作等部门在法律的框架下实施教育培训,在法律约束下行使权力、承担责任,违规者将受惩处。

(三)作为管理模式的“大职业教育”

与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相对,“大职业教育”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全社会各个部门、行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全局性管理,是一个有核查、配置和投入决策权的管理机构,而不仅仅是协调部门。它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制定法规,通过行政手段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督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规划新格局,统筹经费,决定投入方向和额度,整合资源,解决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政策问题、利益问题。

这一管理体制将充分、切实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有效统辖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大领域的问题,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在类别上更为齐全,在资源利用上更为合理,在经费投人上更为有效,改变目前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局部运行有序、全局运行无序的状况,从而承担职业教育的全部社会责任。

管理部门负规划、预测、引导职业教育之责,将对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协调分工,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制定宏观发展规划,组织各方合作,制定运行规范和分配制度,以扭转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在系统性、协调性方面水平较低的局面。

(四)作为发展环境的“大职业教育”

传统职业教育受人口资源、经费、办学条件及办学途径等多种限制,而“大职业教育”通过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全盘考虑,将为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办学模式和经营方式上允许有更大的灵活性,更能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优化职业教育环境,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下,相关各方将共同营建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更好地坚持市场配置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这一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形成的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未经充分发育的、不完善的市场。就职前职业教育而论,教育管理部门的计划安排制度和经费投入方式,左右着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限制着学校的办学经营方式。就培训而论,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也包括其他一些行业,以证书和资格鉴定等手段,在控制培训机构、决定培训价格、评价培训质量上,仍有明显垄断色彩。“大职业教育”将促使一个有统辖力的机构来对之进行规范,给群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购买的、公平竞争的培训市场。

二、“大职业教育”的理据分析

“大职业教育”的提出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一种解决局部性问题的短期行为。它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认识的深化,是职业教育向更理性、更科学的层次的回归。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表明,举办“大职业教育”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一)职业教育是一种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全部环节的教育

作为举办“大职业教育”最坚实的依据之一,《职业教育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这是从法理角度认定职业教育是包含职业培训在内的整体。事实上,国际社会也习惯于“将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和技术的教育与训练”这一整套活动(石伟平, 2001)。

职业教育的研究历史同样多次强调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可分割。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福斯特提出“职业学校谬误说”,认为由于规划者用意与学生期望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职业学校课程和学制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具有先天的不足。80年代,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萨卡罗波洛斯采用“成本效益法”和“目标评估法”对一些职业学校进行研究,也发现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这些研究都指向教育与培训的有效结合问题:职业学校如果不与企业紧密结合,其本身的缺陷将日益暴露。即使是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也需要采取工读交替的三明治式教学形式,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这些研究还表明,职业教育的精髓在于提高职业技能,而技能的培训又与企业和职后教育相联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世界职业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倡导职业教育是一种贯穿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与培训,强调“大职业教育”可以避免职业教育走向极端和危险。

(二)职业教育是一种持续职业终身的教育

从《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界定来看,终身教育体系中提高职业能力这一块应属于职业教育。这是基于职业培训归属于职业教育这一基本理论原点提出的。从更深层次来看,职业教育的持续性是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所决定的。这种持续性意味着职

业教育必须有效地向职后的从业人员、求职人员和转岗人员延伸,并满足职业人的不断需求。而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观念已促使职业教育在对象、内容和受教育时间等方面不断扩展,当人们用终身职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待职业教育时,职业教育就必然成为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总和。

职业教育理应承担继续教育的责任,并发挥其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应把现有继续教育机构的这部分内容整合到职业教育中来,其意义在于:职业教育在继续教育中不仅能拓展视野,发挥有效功能,还将提高自身与经济社会的结合度和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同时,它还可能凭借自身规范、成熟等优势对一些社会办学的继续教育机构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是一项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种系统性。一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求得社会各方的参与、合作。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参与方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对这种参与、合作应作一个准确界定。职业教育需要一种合力,一方力量的缺失或用力定位不准确,将导致合力无效甚至抵消原有各方力量。二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必须考虑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合理性。

《职业教育法》第12条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这里“沟通”,包括信息的沟通,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标准的统一和互认以及相互转换。而“协调”不仅包括规划调配全局的机制,还包括准确的分工和完全的通融。多年来,我们对动员社会各界举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调动各类资源投入教育培训比较关注,而对社会各方资源整合水平、教育培训的效益和成本、受教育培训者的满意度以及各方利益的分配等深层次问题探讨不够。“大职业教育”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组织职业教育,在解除目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后,将在实践中对《职业教育法》这方面的内容作出更具体的描述和更充分的解释。

(四)职业教育是职业准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教育内容上并不单纯局限于普通教育的课程,而必须将职业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于其中。针对普通中小学和儿童进行的职业启蒙性质的职业和技术入门教育,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入门教育——就业教育——继续教育”这一完整体系中的第一阶段,也同样是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教育中有机地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其目的,一是给学生以必要的职业观念,做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思想准备;二是给学生以各产业生产劳动所需的共同的基础技术、技能,做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职业技术准备。这样既有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也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引导其个性特长的发展方向。事实上,没有包括职业指导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技术选修课等在内的职业入门教育,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也就同样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职业入门教育,引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因素,既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高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措施。

由于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就内容而言,职业教育(包括培训本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已经逐步延伸到学历教育领域。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将可能形成共同的区域。学历教育突出职业取向和技能水平,是学历教育与社会进一步贴近的一种反映。

三、“大职业教育”的实践构想

我们必须认识到将“大职业教育”的思想付诸实施的紧迫性;“大职业教育”的探讨不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阶段上,必须通过实践,解决职业教育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

(一)用更理性、更科学的态度对整个职业教育大局进行规划

要从全社会的职业需求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出发,在宏观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中、长期的规划,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曾经有人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完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调节,政府的管理功能要减弱。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不能完全听命于市场。

10年前,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一定的经济困境,为摆脱困境,企业在转换机制时把“减员增效”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企业办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困难,企业要求学校停止招生,致使许多本该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校走向衰亡。由于行业的减负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结构调整后,有些被挪作他用,有的改为培训中心,大量教育资源流失,这些严重后果正是由于完全听命于市场造成的。同理,目前中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定位的偏差和重复等问题其实也是完全受市场操纵的结果。

(二)建立更合理的管理体制

目前,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在学历教育范围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分属职业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在职业培训领域,建设部门、农业部门、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都在举办各类培训,且自成体系,独立运行,重复建设、重复培训。缺乏系列化和延续性,使受培训者有层层设卡、无所适从之感。在成人学历教育领域,多种社会力量同时参与,多头管理,标准差异很大。

从学校角度看,制度上的问题则表现在制度架构上:缺少解决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承担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的鼓励保障机制;缺少对职业学校向社会开放、向成人教育延伸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

上海市政协会议上曾有委员提出,建立“大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其议项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近期拟在教委内部建立“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实现从咨询性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向职能性机构的跨越。通过处室职能调整,由政府赋予其新的职责:从以往的按学历分层管理转向面向全部学历职业教育的综合管理,初步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而上海市劳动部门已经提出将技工学校交给教委管理,这一步实施的外部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第二步,建立统辖全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委办级职业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具体构想包括:由“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处”统筹中、高职教育与培训,为中高职贯通排除体制上的障碍,最终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的一体化;对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内的生源进行统筹,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作总体规划,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联合创造条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双方紧密合作开展调研,找出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上的关键性障碍,针对教师身份、经费渠道等难点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第三步,将成人教育资源整合进来,最终形成“大职业教育”的管理格局。

还有一条思路是:从培训网络建设人手,在资源联网基础上,逐步形成“大职教”管理模式。上海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咨询报告提出:要考虑建立一个职权明确的培训领导机构,对全市培训机构进行统辖,注重部门间的合作协调,促进资源共享。其构想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纵向上,教育系统内部要打破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调整之间的壁垒,实现纵向贯通,建立有学和收费标准的、有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培训网络;第二步,在横向上,职业教育要与劳动、人事部门以及行业、社会办学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贯通,形成相互开放、协调、互补的社会化培训网络。

(三)扩大职业教育的协作面

目前,企业与职业学校的联系逐渐松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软肋。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要在以下途径上寻找突破:在现有的协议、项目形式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效引导企业办学和企业依靠学校做好企业本身的培训;引导企业从订单、委托式的参与职业教育形式向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延伸,向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延伸,向产学研结合延伸。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推动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行业重新建立紧密纽带。逐步推进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行使行业组织管教育的职责,在内部建立职业教育机构,促进企业、行业工会、职业学校等方面的合作;制定企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监督培训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认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格,制定培训合作计划,充任各类教育培训合同的制定、履行的审核者和监督者;统筹行业内各企业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组织技能考试,解决行业内外各类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等。

二是提高企业培训的规模和质量。要研究推动企业用工首先使用职业学校学员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监督企业用好按规定比例从职工工资中提取的教育费,使这笔钱真正用到广大职工的教育消费上,使大多数人得益。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教育费使用的公示制度,建立教育费个人账户,或直接并入“医保卡”,还可以将员工当年未用掉的教育费储存起来,以后可以随时提取,用于各类学习。这—制度可以保证个人专款专用,防止任何人凭借权利挪用专款的行为。同时建立区域性的培训站点网络,统一收费标准、教学标准、考核标准,逐步形成证书衔接、全区域融通的格局。

三是加快组建职教集团,为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寻求有效的途径。通过组建集团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寻求新的产教联系方式,促进产业和教育的互动。通过集团吸引一大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使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岗位变化更新都能对学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职教集团也可以为企业服务,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将促进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组建职教集团,还有利于打破体制、利益、结构的围墙,促进学校和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横纵向的多维贯通,提高集聚和整合能力,并有利于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协调发展。

(四)做强职后教育与培训

全国的职业培训总体上呈现出培训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但培训资源分散;硬件条件不平衡的状况。“大职业教育”将适应培训需求,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市场,为社会提供可以选择的、能够衔接与替换的、内容优质、价格公道的各类培训。

以上海一地的培训情况为例:教育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每年培训人数在130万人次左右;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004年培训量达230万人次;劳动部门所属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年培训量达14.8万人;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年培训量达43万人次。另外,进城务工农民和本籍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任务还十分艰巨,在这一需求旺盛的形势下,职业院校理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教学实力,在培训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有人提出过一种融中职、高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职业院校的模型构想,学院的学习起始线为中职,可以直接在本校升入高职。中职或高职无法毕业的学员,都可以通过培训课程拿到职业证书,以利于求职上岗,并允许通过职后的业余学习,修完学业,拿到学历证书。学校由于是职前、职后教育并举,可以承担学员的全部学程的教学,免除了学员由于职前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这两个系列造成的学时、课程的积累问题和证书互认、衔接问题。这种构想贯穿了“大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

这样的学校格局形成之后,还要加快配套制度的建立。一是逐步建立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全日制与业余制的证书互认制度:允许获得不同层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在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即可升入相应层次的高一级学校,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免于技能测试或专业科目考试等优待;对在工作岗位中取得较高级另U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人员应给予免试进入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学习的机会。二是实行“分段学习,学分累计制”。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学分制标准化的试点,在职职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所取得的学分,可以逐年累计,待达到学历教育所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五)容纳多种有效的教育发展途径

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不容忽视。最近上海有3家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联合投入1亿多资金,建设一所职业学校。学校前三年由政府给予一定财力支持,以后主要靠企业的各种形式的资助和学校的办学收益来维持运转和推进发展。企业和学校几方都提出了一些很有远见的要求,如要按企业的规格培养学员,企业提供学员实习、实训的场所、设备,创造为困难学员勤工俭学的条件,学员在企业有就业优先权,建立教师的实习和兼职制度等,这为探索新型的产学结合途径提供了范例。

“大职业教育”通过配套的政策还为多元融资渠道和多种经济成分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联合和集聚提供了更多可能,职业教育环境将更为优化。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楼一峰,顾晓波.创建学习型城市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持刚.上海市职业教育实现迅速健康的发展[A].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凌.论我国职业教育终身化思潮的内容与特征[J].职教论坛,2003,(23).

[5]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2004年上海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主要情况(A).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7]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上海郊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调研报告[R].

篇9

关键词:

审美教育;审美素养;护理;应用

美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特质,也是展现人们内在文明和外在形象、修养的重要形式[1]。目前,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美学与护理的联系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重视[2]。护理工作作为一门特殊专业,它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很强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良心,同时还要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美学修养[3]。因此,将美的形象、美的品格、美的心灵、美的语言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与护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护理工作更美更赏心悦目,使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享受满意的服务,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所以,护士的审美教育和素养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1加强护士审美教育和素养的意义

审美教育适应人类(包括病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审美教育是整体护理对提高护士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在整体护理过程中综合运用护理专业知识技术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心身全方位护理,为病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因此,提高护士审美教育和素养,将美学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对于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2审美教育和素养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美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加强对护士的审美教育和素质培养,通过对体态、语言、心理、技术塑造建立良好的专业护士形象,在护理过程中展现出职业美、细节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舒适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1注重培养护士的心灵美。内在美的核心是心灵美。心灵美一般是指理想信念、美德情操、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美。护士的心灵美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首要前提,这要求护士必须热爱护理事业,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和勤奋学习、博学上进的精神。

2.2注重护士的服饰着装审美素养。护理职业要求护士服装整洁、仪表端庄大方。这不仅凝洁了护士的自信、骄傲和希望,也是在病人面前树立崇高威信的重要条件。因此,护士的服饰打扮必须从工作性质和实际需要出发,否则将会化美为丑。

2.3加强护士的语言审美素养。语言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影响疾病治疗康复的一种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使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请问、对不起、谢谢等。其次,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要面带笑容、表情和蔼可亲、态度温良谦虚、谈吐文雅有度、音量不易过度、频率不易过快。注意认真倾听并予以鼓励和安慰。柔和悦耳的交谈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完美的心灵安抚,它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起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作用。

2.4加强护士的举止行为审美素养。护士的举止行为审美素养表现在走、站、坐及各种操作均要准确、优美、保持节律。比如,要站得直、收腹挺胸、目视集中;工作中须做到四轻,即说话、走路、关门、操作轻。这样,既体现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又给人以美感,有利于陶冶病人的情操,使病人在舒畅、愉悦的状态中接受治疗,恢复康复。

2.5营造美的护理环境。护理环境主要是指与患者的情感、情绪、治疗和康复相关的环境因素。优美舒适的修养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因此护士不仅对病房的布置应力求做到整洁、美观、舒适和温馨,还要为患者营造心理上的美感。注意颜色、声音、光线的调节,使环境既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排解患者心中的孤寂和消沉,提高生活的情趣和乐趣。

3提高审美教育和素养在护理实践中的方法

提高自我培养审美修养的意识。审美修养是护士完美自身的必修课程,它既是渐进的,又是主动追求的,必须靠护士的主动探索。如果没有自觉的审美追求,就是处在审美世界中,也难以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所以护士要提高审美修养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综上,南丁格尔说:“护理是最精细的艺术”[4]。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充分发挥自身审美修养,将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活动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美,以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为美,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为美,以尊重患者自主性为美,以展现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为美,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和氛围,将美和爱无私地奉献给护理事业。

参考文献

[1]熊建萍.浅谈护理美学[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3(5):103-104.

[2]张麟,于锡霞,赵新国,等.提升护士审美修养的意义[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203.

篇10

[作者简介]吉利(1963- ),女,内蒙古包头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经济学;张贵良(1963- ),男,新疆石河子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教育心理学。(北京 1001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JA110003)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99-02

一、澳大利亚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一)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

近20年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国家资格框架(AQF)的建立是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它明确了职业教育与中、高等教育的衔接关系,使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澳大利亚构建了全国统一资格框架体系,又称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整个资格框架把教育划分为三类,分别是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用10级等级证书和15个资格名称构建起它们之间的平行与衔接关系,使得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相互沟通。高等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体系分别侧重学术性教育和技能性教育,而高中教育则兼而有之,以方便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进行选择。由于学习采用模块化管理,实行了学分制、资格互认制以及先前工作和学习经历认定制等,加之学分可以累计、转换,因此,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证书的起点进行学习,以促进人们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

通过AQF体系中各级证书之间的沟通机制,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贯通起来,同时也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起来,构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使得终身教育思想得以具体体现。

(二)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借鉴发端于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开始对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进行重构,构建了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其中别具特色的培训包以及TAFE教学模式都渗透了能力本位的思想。

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遵循能力本位的思想。培训包是一套国家认可的用以认定和评价受训人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体系。澳大利亚政府明确规定,各培训机构必须根据能力标准形成的培训包来设置课程,实施教学,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也依据培训包中的能力标准。可见培训包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构成培训包的两个部分分别是国家认证和非国家认证。国家认证是培训包的主体,由能力标准、评价指南和资格证书构成。能力标准包括五部分统一的格式内容:能力单元、能力要素、操作标准、适用范围、检验情境。能力标准划分为能力单元,能力单元又分解为可用语言描述的多种能力要素,它是可观测的个体行为结果,并制定行为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操作标准,这些操作标准要明确适用范围和检验情境。

综上所述,能够清楚地看到培训包充分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思想。培训包的评估以能力本位思想,将行业及企业的能力要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目标结合起来,使得职业教育与培训真正与职业零距离对接,这就构建起了促进个人就业和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体化培训体系。

2.以能力本位思想为基础的TAFE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TAFE学院的教学模式是以培训包中的能力标准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显然也是以能力本位思想为基础的。

TAFE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核心能力或称迁移能力的培养。因为未来的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强调复合能力,如信息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创造力以及事业心、批判性思维等这些核心能力。对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被融入了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如模拟公司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叙述式教学、自助式教学等。

因此,TAFE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来确定课程的思路,而是以强调培养能力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整个教育培训过程完全遵循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三)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个性主义思想

个性主义思想就是使个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机会,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就是保障个人的自由平等。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体现出个性主义教育思想。

从20世纪60年代起, 澳大利亚政府就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针对妇女、土著人、农村边远地区的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

为了增进贫困学生的入学机会,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澳大利亚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网,覆盖农村落后地区,确保教育资源均等;二是改革高校收费和学生资助政策,尤其是向弱势群体实施贴息贷款的助学政策,为他们创造一个继续教育的平等机会;三是把职业教育努力发展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文化为各种学习有障碍的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量身定做学习产品和服务。

二、启示

终身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思想以及个性主义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主流教育思想,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又比较好地得到了贯彻。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甚至超过普通教育。事实上,在澳大利亚,约70%的学生中学毕业后不是选择直接入普通大学,而是选择上职业院校,因为学生知道在接受职业教育后,也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甚至一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能更好地就业,也会选择到TAFE学院接受职业教育。

反观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地位低下,虽然近些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择普通大学的现象仍旧没有改变。原因虽然很多,如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因素等,但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这三种职业教育思想没有很好地得到具体的贯彻和落实,仍停留在口头的表面文章上。

首先,终身教育思想能在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中得到具体体现,解决了人们职业生涯终身发展的问题。我国应该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职普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方便在校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学习。如果我国不尽快为任何学子提供量身定做的学习服务,而是让众多学子求学无门,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会影响到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或者成为他国的生源输送地。实际上,构架这样的职普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技术”方面应该不是问题,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以及管理体制、统筹协调问题。但想一想,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能够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教育体系,何况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更应该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国学者孙善学主持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正在北京稳步推进,为进一步构建国家资格框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构建了类似于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体系,才能真正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鸿沟,职业教育的地位才容易提升上来,使得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变得顺畅和容易,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于民于国都有利。因为建构一个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国家资格框架,涉及国家许多部门的配合,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发挥强大统筹协调能力,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使得这项“工程”早日实施。

其次,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澳大利亚开发的培训包就起到了这个统领作用。因为它以能力本位为核心思想,制定了具体的考评职业能力的标准和详细内容,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教学的指南,又是学生获得证书资格的依据,在全国统一实施,影响力自然很大。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各自为政,很多地方和学校,还是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停留在理论学习考试的层面,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一部分学校也开始注重就业导向,但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转换和可持续发展,仍是一种短视行为。归根结底,我国缺乏像澳大利亚那样统一的评价指南,缺乏职业教育标准。好在北京正在试验的“职业教育分级制”具有类似于培训包的功能,它制定了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为学生获得职业教育证书提供考评指南;同时,它也制定了核心能力的评价依据,为课程教学提供依据。但最后能否成为全国统一的评价指南,还需要各项配套改革。

也只有按照能力本位的思想制定评价标准,并且作为证书发放的依据,改变考试方式,淡化书面考试,注重考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才能引导和改变教学模式,转向如同澳大利亚学生80%的时间是在“企业课堂”上一样的学习模式。如果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不尽快转向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上来,职业教育地位低下的局面仍然长时间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继而削弱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导致我国职业教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后,我国在为偏远落后地区以及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职业教育机会方面远远做得不够。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要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职业教育机会困难很多,但另一方面,教育经费浪费严重。如何把教育经费用得恰到好处,澳大利亚的两项政策值得借鉴,一项是“使用者付费”(use pay)的原则,另一项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High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HECS)。如果采用发放“教育券”的办法,把教育经费直接划拨给个人(尤其是弱势人群),这样个人拥有了职业教育选择权,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愿望,另一方面也激活了职业教育培训市场,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个性主义的教育思想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总之,我国职业教育如果能够得到更好发展,应尽快建立类似于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体系,为求学者搭建终身教育平台,解决求学者学习通道的问题,使终身教育思想能够得到具体落实;其次,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能力评价标准,把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发展方向,改变人们心目中职业教育学校学生能力“低下”的看法,使能力本位思想能得到具体贯彻;最后,尽快改变教育经费划拨方式,让弱势群体也能享有职业教育的均等机会,解决他们的“技盲”问题,让个性主义思想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46-03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从教育的功能上看,职业教育在直接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传播和建设工业文明和社会精神、物质文明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1年在《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确定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的职业教育格局。

我院在国家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指导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定课程,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学生,于2011年成立了就业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前期就业市场行情调查与后期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课程建设委员会根据就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设置、调整现有的专业方向,进行课程建设,并开发与设计该方向的核心课程。就业指导委员会在2011年底的工作报告指出,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要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在这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幼儿园和其他幼教机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充实到一线教学岗位上,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和农村幼教机构,更需要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对于湖北市场来说,尽管近年来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是各类私立、民营幼儿园、各种早教机构、幼儿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幼儿教师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缺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是湖北市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供不应求,这为我院音乐专业(学前教育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逐渐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湖北各大职业院校都在兴办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让我院培养的学生脱颖而出,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就业,也成为音乐专业(学前教育方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根据就业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课程建设委员会开始了学前教育方向课程建设的工作。课程是在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传统的高职课程建设往往以本科的学科课程建设为蓝本,以学科的具体内容为中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按照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其教学过程以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宗旨,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实问题。现代的高职课程建设是将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元素、环节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进行建设。所谓以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即通过分析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流程,确定出主要工作任务,并从这些任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然后,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最后,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组合、删减,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这样的课程建设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得来,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学科界限,大大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工作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对幼儿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整理与归纳,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完成这些典型任务的工作过程,并将这些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细化为一步步具体的实施环节。例如,幼儿教师要完成一项班级集体舞的创编工作,工作环节细化如下图。

二、盘点工作环节、归纳职业能力

将工作环节细化后,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一目了然。课程建设委员会将幼儿教师必须面临的各项任务做了总结与提炼,细化了具体的工作环节,归纳出五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①从事儿童歌曲合唱的编排与指挥的职业能力;②从事为儿童歌曲编配简易即兴伴奏的职业能力;③从事幼儿集体舞、广场舞、健身操创编和排练的职业能力;④从事幼儿简笔画的教学和儿童手工制作的职业能力;⑤从事用普通话教学和朗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

盘点完成每一个具体环节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什么样的工作能力,即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即课程内容,见下表。

四、整合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核心课程

幼儿教师具备了上述五种职业能力后,通过何种方法,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院课程建设委员会开发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门职业核心课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20世纪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进入我国已有二三十年历史,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思想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纯理论的研究。近十年来,随着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迅速推广与传播,奥尔夫的教育理念已逐渐被应用于学前教育中。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把音乐、表演、朗诵、形体动作等结合在一起,用节奏作为统一它们的标准和纽带,把复杂枯燥纯理论的乐理知识分解为简单的节奏、固定的音型和易记的旋律,使每个孩子都能很快学会,并且乐于去学、乐于去做,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自信心与表现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反应力、身体的平衡性及协调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奥尔夫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思路,他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奥尔夫教学法的原理就是先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实践,使他们真正喜欢音乐。然后由老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玩”的状态中,感受音乐、实践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能力。奥尔夫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与培养。他指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创造音乐。” 、“音乐创造虽有优劣、好坏之分, 但从创造的本质角度来说,音乐大师的创造和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意义。”奥尔夫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并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集体创作和学习。如即兴编创歌词和诵吟韵文,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

我院课程建设委员会将奥尔夫思想精髓编写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校本教材中,其中附有大量的谱例和实际课例作为支撑,同时,组织一线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北京参加奥尔夫课程培训班的进修与学习,并于2012年初将这门课程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2

[作者简介]黄励(197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08-02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入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新兴产业呼之欲出,创业机会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及失业下岗人数在增加,加上进城务工农业人口,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仍是巨大的。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其就业情况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社会稳定。为此,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引导及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进就业。因此,大学生创业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和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大学生应该勇于面对和接受,并通过适当的培训及实践,增强创业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众多大学教育就开始强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注重培养创业能力,不少优秀大学生首选就业目标就是自主创业。由此在美国等众多发达国家涌现出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高科技的创业精英。而在1999年4月的教科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此后,不少大学开展了多种实践和探索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我国在21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教育如何跟上时展的步伐,如何把大学生锻造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我国适应知识经济和参与全球化,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而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为新时代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当代社会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多元的。创业多磨难,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突破自我,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通过反复的锤炼与摸索,可在社会这所大学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人生,因此不管成败与否,必定都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自主创业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促使年青人走向成熟。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成功创业,实现报效国家和社会的理想。

二、大学生创业需要的能力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分析

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创业实践活动的成效受创业者创业能力影响较大,因而创业能力成为创业者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的基本能力

实践经验证明,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拥有的核心要素包括自主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八个方面。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分析

实践表明,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创业优惠政策,高校的创业指导工作也越来越具体,很多大学生也具有创业的热情,但真正在就业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毕竟有限,这从近年来的“考公务员热”和“考研热”可见一斑。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那么,当前大学生欠缺哪些方面的创业能力呢?

1.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欠缺首要表现为就业中敢于选择新领域、新地区、新行业开拓事业的人不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毕业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受中国传统文化及旧的就业观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大学毕业后的期待仍然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不少高校在对大学生做的创业调查中,当问到“毕业时有一份好的工作选择是否还会选择创业”时,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参加工作。而对创业领域当问到“如果是一些与专业不对口、层次较低的行业创业是否会选择”时,不少大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选择会低人一等,害怕别人问起时不好回答。

2.创新能力欠缺。大学生创业能力欠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创新能力欠缺。由于中国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缺陷和大学生对创业理解的偏差,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有拥有大笔资金、开大厂、大店才是创业,过分强调创业所需要的硬件,忽视从身边的社会需要、自身具备条件的角度来考虑创业的可能性,创业缺乏点子,从而造成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3.缺乏实践经验,抗挫能力较差。在校大学生缺少实战经验,不少创业实践活动或是规划,或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然而真实社会创业环境与模拟环境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在模拟环境中尝试过创业成功的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未必就会成功。此外,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和从业经验,在资金和技术上并未具备特别优势,缺少创业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一旦创业受挫,不少人难免萌生退意,认为还是老老实实找一份工作好,进而激流勇退。

诚然,大学生创业能力欠缺并非大学生主观意愿造成,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因此如何创新开展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寻找对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协同教育,通过有效开展教育工作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广。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改革思政课教学,促进学生观念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挥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包括思想认识和实际能力两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发挥出应有作用,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具体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具有实效性就要在课程教学中适当打破教材体系的框架,把课程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善于汲取涉猎新的学科知识,整合精选教学内容,反映时展需要开展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目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反映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观念的内容,增加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板块和内容。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六章教学中,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可运用当代中国创业者创业的典型案例,或自己所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和学生探讨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创业者创业成功必备的素质、能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选择及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最基本认识,为以后创业做好心理准备。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部分的教学中,可通过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及典型案例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源于当代中国社会有一批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创业勇士,正是他们的创业活动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再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开设就业专题,给大学生解读国家最新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把握时机,勇于创业。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还可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是说学生只有开公司办企业才是创业实践,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来看,大学生除专业实训活动外,还可以在很多课程学习实践中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如组织设计一次社会调查活动、策划一次公益活动等,并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课堂展示;开展校园范围内的竞赛,并把这些活动的成果纳入到对学生的学业能力考核中。此外,学生在校内外参加的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实践活动可纳入到学生能力考核的范围中去。这样的教学改革能使学生摒弃试卷考核等于学习能力的惯常模式,开始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创新重要性,并通过活动加强与人合作、沟通、组织、协调、表达等多种能力,长远来看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真实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打破学科界限,开设选修课程,拓宽思政教育范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破除学科课程之间的封闭隔绝状况,开设一些跨学科、综合性选修课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这类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主要以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涵盖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创业能力教育。课程开设中应该围绕我国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师资及教学实践条件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要求,就大学生创业的方向、创业的条件准备、创业的步骤、市场调查、工商注册、创业风险应对等多方面开展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创新精神

高校学生工作处和团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特殊的作用。当前,不少高校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和校园展会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创业大赛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决策思考能力,要求参赛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它也使部分参赛选手获得一笔创业资金,从而使大学生的创业构想演变为现实。校园展会门槛较低,机会多,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来说也是锻炼的良好机会。今后,该类活动如何持久举办下去,并不断创新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更综合全面地考核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还必须依托当前高校的创业社团、心理健康中心等组织机构。创业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基地之一。高校必须保证创业社团有足够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能委派有创业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活动指导。而社团也应制订活动计划和方案,定期展示成果。同时,社团还可以邀请校外创业研究专家学者、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园讲学、作报告,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而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机构,可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开设创业心理素质养成的讲座,给大学生开展创业素质能力测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表达、协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

(三)鼓励创业实践,提高抗挫能力及创业实操水平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学生要提高创业能力还需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在这一层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及校外两个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这一能力在其他教育中难以落实。高校可在学校建立创业园,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利用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鼓励学生寻找项目及合作伙伴,进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创业园有利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尝试,能快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的校外创业实践多可从学生实践实习阶段进行。高校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应充分利用学校所有资源,争取获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支持,设立创业基金,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一定非要学生到大公司、大企业,也可以去一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中小型企业。结合学生专业和未来发展,考虑到未来学生创业领域的可能性,寻找一些在学生实习阶段也能进行技术培训的企业,通过一定时期的技术培训,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高校启动部分创业基金,鼓励扶持学生自主创业,这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实际能力的方式。总之,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一项长远系统的工作,需要高校各部门协同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时展的脉搏,创新与时展需要相符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激发大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凯.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7).

[2]大学生创业研究课题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报告[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

[3]方世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何应林.基于创业失败案例的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篇13

作者简介:张春晓(1988-),女,山东平原人,天津大学文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学及职业教育研究;李名梁(1976-),男,湖北黄石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39-0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既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当前职业院校的治理体系及其治理能力不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就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新常态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从而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本文重点探究的核心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

之于不同的人,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是不同的,之于不同的职业院校,其利益相关者也是有轻重缓急差别的。如何界定利益相关者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长期以来未取得一致共识的问题。但因为职业教育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在其权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可以将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型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学者、行政人员、政府或上级行政部门、相关合作单位等,一类是预期型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组织、捐赠人、贷款人、校友、家长等[1]。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帮助,职业院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传统观点认为,职业院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事实上,职业院校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对一”的“一元”互动关系,作为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我们的社会成员之一,必然要担任相应的社会角色,因此职业教育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是非常复杂的多维关系(见图1)。

二、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分析

(一)政府统治型治理模式

政府统治型治理模式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对职业院校进行集权管理的模式,相当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职业院校受政府的统一领导,没有市场和社会的参与(见图2)[2]。政府统治型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中央统一制定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划,对国家的职业教育事业进行统一的管理,均衡各地的教育资源,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缺点主要是效率低,排斥社会和市场,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在政府统治型治理模式框架下,并非没有公众的参与行为,只是这种参与并不是社会个体主动实施的,更不可能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制约政府的行政行为,使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在这种模式下,如果政府不再具有社会动员的力量,那么职业教育的治理主体就会缺失,这种政府的行政垄断行为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中是普遍存在的,传统政府垄断治理的文化氛围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公众被排斥和不受重视是理所当然的[3]。当前公众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缺乏活力,行政权力垄断职业教育事务等现象都是此种模式运作的结果。

(二)市场管理型治理模式

市场管理型治理模式是指市场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与其他民事主体一样,按照市场规律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民事活动的治理模式(见图3)。在当前采取这种治理模式的主要是民办职业院校,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根据市场需求决定[4]。这一治理模式将市场引入职业教育治理中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了政府垄断机制的不足,这种模式框架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公众参与职业教育事业的积极性,给职业教育事业注入活力,不同于政府统治型治理模式,市场管理型治理模式创设了一种社会公众以平等市场主体身份参与职业教育事务的模式。但是完全依靠市场治理职业教育是不现实的,它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治理模式,因为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当出现市场失灵时,将无法保证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权力[5]。因此,在市场管理下的职业教育仍需要政府的参与,单纯依靠市场管理职业教育事务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三)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

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是指以社会团体为主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治理模式(见图4)。这种治理模式从人们的经验和理性出发,将社会中人与人、人与政府和人与社会的权力义务关系以社会契约的形式来表达[6]。这种社会契约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常识性认识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引申而来的,并不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在这种模式中,社会团体对学校进行管理,不依据法律法规而是依据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对学校的管理是建立在社会团体共同的认知和愿景的基础上,遵循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将非政府组织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使得职业教育治理不再受政府行政权力所左右,在这种混合型的治理模式中,社会公众以顾客的身份进入到职业教育领域来表达自身的诉求。缺点就是无法单独采用,公共决策权仍然被政府垄断,仍然是政府占统治地位的封闭架构。权力寻租依然得不到解决,也就是说,虽然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和治理手段上多样化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它的权力分配模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7]。

(四)多中心治理模式

多中心治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同时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的全体社会公众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的一种治理模式(见图5)[8]。相比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重视社会团体的作用和价值,多中心治理模式解决的是公众如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的问题,社会公众参与任何公共事务都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否则将无法和政府组织相抗衡。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都可以进入到治理主体系统中来,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治理决策的形成也是各方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既相互合作,同时也相互制约,保证职业教育治理充分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和公平正义的理念。这一治理模式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能协调政府与学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要想发挥多中心治理模式的作用,就要对政府的职能进行监督和控制[9]。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适当地宏观调控,摒弃以前的专制管理模式,适度地放权给其他的市场主体,积极地促进市场和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当然这种放权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否则将会导致政策的失灵,丧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框架及实现

以上四种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虽然也存在合作,但这种合作无论在形式、结构还是关系上都被政府的权力所限制,依附和屈从于政府[10]。以权力机关、非政府社会组织、私人机构和社会公众联合起来持续性的共同治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公共治理模式代替现存的四种治理模式,是有伦理和法治做支撑的。首先在伦理上可以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治理有共同的伦理认知;其次在法律上,公共治理的法治理念也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面临问题的重要理论。

(一)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建构基础

1.职业教育公共治理伦理的形成。伦理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人们在相互对话合作和竞争博弈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与规则的集合,存在于人类的整个生存和发展过程中[11]。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适应范围也从最初的个人逐步扩展到家庭、团体、宗族乃至国家,其中所形成的观念、规则与制度都没有完全脱离人的范畴。因此,随着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理所当然的要将职业教育治理行为、规则和制度列入到伦理审视的范围。

2.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法治理念的确立。进入法治社会以来,法律逐渐代替宗教、道德和政治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法治理念排斥身份特权和行政垄断,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坚持程序公正原则,依法治理职业教育,禁止因结果公正而考虑法外因素,不允许超越法律范围的变通处理。因此,法治社会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在法律框架内,在协调个人和社会权利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依法治理[12]。

3.公众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勃兴。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关注职业教育问题,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是每一个社会个体不可侵犯的权力。现代民主政治宣称:“人人应当受到尊重,人人应享有较大程度的自由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所以基于人们参与职业教育的强烈诉求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改变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新时代将会被开创[13]。在这个新时代,社会个体依据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则,关心职业教育治理问题和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已成为现代社会个体的现代角色和行动方向。

(二)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框架与功能

1.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多维框架。通过以上关于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相关理论的论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框架机构已非常清晰(见图6)。

第一,在性质上,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持续性合作的治理模式。因此,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框架内是平权关系,政府并不因其拥有公权力而享有高于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垄断地位。

第二,在主体关系上,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是政府与职业教育组织、政府与社会公众、职业教育组织与社会公众三维立体化的合作范式[15]。公众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组织或是参加职业教育组织,来扩大自身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影响,这种合作范式是公众与职业教育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与职业教育组织既可以就职业教育事务开展合作,直接治理职业教育,也可以与政府的职业教育行为开展合作,监管政府的治理行为。

第三,在范围上,公众不仅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而且可以进行政策法规的实际操作,与传统的治理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公众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和实践。换言之,公众不仅享有对政策法规的决策权,而且享有执行和监督权,是一种从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的全过程参与,进入到治理职业教育的微观层面,全面覆盖职业教育治理的各个环节[16]。

第四,在手段上,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手段也区别于传统治理模式中的单一治理手段,公共治理的手段既包含政府层面的垄断性管制手段,也包含市场层面的市场化管理手段,同时还包含有社会组织的协作化手段和公众的民主化手段[17]。

2.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基本功能。在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框架内,职业教育的治理责任转化成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责任,表明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日益走向规范化、组织化和制度化,从而使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具有了以下基本功能:

首先,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内含了对政府垄断公权力的认可。在既定的政治体系内,认可统治者的权威地位并服从其命令,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代议制民主的制度框架内,政府垄断地位的形成与运行是基于社会公众的一致同意,由于对垄断权利的一致同意并不具有持续性,要想获得持续性的一致同意,就必须允许公众参与到对这种垄断性公权力的持续性监管中来[18]。

其次,职业教育公共治理将政府的职业教育职责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合作承担,形成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网络体系,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坚持政府权力让渡、市场自由竞争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19]。这一治理模式可以使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途径,参与到与职业教育有关的立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中来,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大的吸引力。

再次,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是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资格的确认。在公共治理的框架内,公众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让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配置,有利于形成职业教育协商治理的环境,避免消除政府的权利垄断,形成公众参与和权利限制的协商对话机制[20],同时公众的参与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协商对话机制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公共治理模式与传统治理模式的不同在于:传统的治理模式中公众被排斥在决策和执行之外或公众的参与权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公共治理模式以民主参与为基础,以协商合作为方式,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构建一个职业教育治理与公民资格、利益表达和行动模式相互勾连的治理框架。

(三)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建构路径

1.搭建理想的合作规范模型。区别于传统治理模式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在制度上的相互限制和制约,职业教育公共治理彰显的却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公益性和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法治性[21]。在公共治理的框架内,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再是单方面的法律集结,而是社会公众协商合作的共识,职业教育法也不再是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在这样的治理模式下,职业教育治理有以下几个要求:首先,将职业教育治理问题的解决作为目标。在公共治理模式框架下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要进行信息交流、决策沟通和决议共审等,以此达到以信息共享为目的的公众参与。其次,利益相关者全程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全过程,有助于平衡职业教育治理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保证治理决策的形成以及执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实现以全程治理为目的的公众参与。再次,全局性治理方案和局部性解决方案并存。全局性治理方案在治理框架内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常规性方向,而局部性的解决方案是因地制宜的解决局部具体问题的临时性方案[22]。最后,摒弃传统治理模式中公与私的责任分配方式。职业教育的公共治理模式重新配置公权力和私权利,将利益相关者引入到职业教育治理的立法、执法、司法和监督中,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使公权力与私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保障职业教育法令和决策的实施[23]。

2.建立连带制衡机制。无论是政府垄断职业教育治理,还是社会公众参与到职业教育治理中来,社会公众都应享有更多的自,将职业教育治理深植于社会公众当中,使公权力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同时,要消除已有治理模式的不足,就应当将政府内部的权利与义务一一对应的关系破除,建立一个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以责任和利益为纽带的相互制约的连带制衡机制[24]。利益连带和责任连带是连带制衡机制的两种方式,其中,利益连带是把公众的职业教育利益与政府内部的奖惩机制联系在一起,而责任连带则是指将职业教育治理不力作为质疑政府工作不力的理由,这种连带制衡机制构成了对政府公权力的限制,降低了政府治理工作失败的概率,使治理工作更符合公众的职业教育利益和情感诉求。

3.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社会伙伴关系”最初是西方国家为了调节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目前欧盟、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将此引入到职业教育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强调在不同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合作,基于职业教育组织的公益性和私营部门的趋利性,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将职业教育治理权利由政府和私营部门共享。在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不再是领导者,而是辅助者,政府应当在制定政策法令时保障私营部门的参与决策权,并接受私营部门的监督。各个伙伴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为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而行动,为了整体的利益贡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

4.发挥软法机制的功能。在已有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权力居于垄断地位,因此一统性的职业教育法令主导着职业教育治理。在高度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职业教育的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企图通过强制的、固定的和统治者意志化的一统性教育法令来治理职业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具有持续适应性和反思性的软法更适合当前的职业教育治理,因为一统性的职业教育法令根本无法约束公权力之外的市场主体,对于公权力之外的市场主体只能通过交流沟通和对话协商的方式,这无疑是软法所擅长的应对策略。职业教育的公共治理是一个多方位互动学习的过程,是经过反复论证形成的集体共识,在公共治理的模式下,并不排斥一统性的教育法令,它作为治理规则的一部分,与软法机制一起共同对职业教育的治理方式、治理目标和治理结构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

5.建立复合的策略工具。职业教育公共治理主要是将政府公权力部门、职业教育组织、私权利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结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促进多种治理策略之间的交流、沟通、协商、整合,最终达成广泛共识,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在职业教育的公共治理框架下,策略的形成机制有两种:其一是互动式策略形成机制,它主要通过权力分化的方式促进权力的自上而下流动,在政府的决策团队中加入专家学者和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互动以及对话的形式,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和明确的利益结构图,它构成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前提[28]。其二,结构式策略形成机制。它主要是通过权力集中的方式促进权力自下而上流动,具体策略有治理中的问责、治理中的财政补助、治理中的权力下放等。其中互动式策略机制主要实现在外部水平层面的权力分配,而结构式策略形成机制主要适应于内部垂直层面的权力配置[29]。

6.塑造公民的职业教育意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合作策略可以完全解决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只能减少或是减轻他们的负面效应。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寻求职业教育有效治理模式时,应该加强对那些被法令和情感所忽略的道德元素,通过价值观的重塑来影响职业教育的治理。塑造公民的职业教育意识,应从教育观念、教育分流、教育预期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同时应该加强制度创新,发挥制度的指导、调节功能,消除影响职业教育认知度的制度[30]。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重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政府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学校要加强职业教育内涵的招生宣传,社会舆论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的宣传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优异成绩[31]。

四、职业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期待

事实上,无论是在职业教育治理领域,还是其他的社会治理领域,由于社会生活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需要加强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避免因社会生活的困境和自身理论的不足阻碍社会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公众的参与行为和政府公权力的垄断行为都不应当构成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理由。我们要进一步改进公众的参与行为和政府公权力的指导地位,建立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模式框架,以此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懋,林仕彬.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9):26-31.

[2]李曼.论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的知识逻辑[J].教育研究,2015(3):56-63.

[3]楚旋.我国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分析[J].职教论坛,2010(3):9-12.

[4]王晖.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的对策建议法律完善[D].华东师范大学,2012:9-12.

[5]李玉静,谷峪.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78-83.

[6]董仁忠,李晏军.本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J].职教论坛,2015(7):5-9.

[7]肖凤翔,黄晓玲.职业教育治理:主要特点、实践经验及研究重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2).

[8]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13.

[9]冉源懋.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欧盟教育政策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3:13.

[10]许艳丽,胡爱玲.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职业技术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24-29.

[11]董仁忠.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4):36-39.

[12]崔艳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6,9.

[13]马庆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三大思考[J].职教论坛,2010(32):4-7.

[14]田秀萍.职业教育资源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4.

[15]张海英.高等教育合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4:7.

[16]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10.

[17]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9.

[18]黄尧.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将更加关注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11-14.

[19]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5,37.

[20]石伟平.中高职定位:尴尬和方向[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1.

[21][23]董圣足.民办院校良治之道―我国民办院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11,16.

[22]岑艺璇,谷峪.多层级治理框架下的职业教育领导力建设――以ETF伙伴国为例的分析[J].教育研育,2010(13):71-78.

[24]王英刚.中国与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3:12-13.

[25]王处辉,朱焱龙.欧洲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5):13-19.

[26]杨丽波.职业教育集团化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17-22.

[27]白维.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0(1):163-165.

[28]李彦荣.浦东新区参与式公共教育治理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