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06: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跨文化沟通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跨文化沟通的问题

篇1

一、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媒体

在商务活动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相互传递着信息、思想、知识以及情感,这一过程被称为跨文化商务沟通。?譹?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现代企业跨国经营中越来越显示出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必要性和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跨文化商务沟通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个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跨国公司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取得经济效益,那就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管理水平,而且需要深刻了解对象国的文化,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商务沟通体系,用以消除文化误解、化解文化冲突,来保证企业行为的顺利进行以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作为现代企业行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商务沟通是通过媒体来实现的。媒体是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工具。不同媒体的使用决定了商务沟通不同的表现形式: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等等。传统的商务沟通媒体多为电话、电子邮件、信件、报告及面对面的交谈等形式。不论是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协调活动、感情交流,还是企业之间的信息收集、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商务沟通都扮演着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跨文化管理成为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要经过日常的文化交流与思想沟通才能消除。跨文化商务沟通通过各种沟通媒体,克服文化隔阂产生的矛盾,解决文化差异,防止文化冲突,在企业跨文化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商务沟通的新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概念。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与传统媒体有显著区别,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其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否则仅仅是在原有的传统媒体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或变形是不能称之为新媒体的。?譺?訛正如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所说:“20世纪见证了种种传播系统的引入,它们使信息能够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广泛传输,起初,它们通过对信息的电子化模拟征服时空,继而则通过数字化加以征服。”比较常见的新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媒体。

新媒介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通过沟通媒体进行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也因新媒体的介入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商务活动中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也正在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模式及互动关系。“电子关系”的建立,即利用网页、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等媒介与客户互动的能力,无论在企业商务沟通还是个人交往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的介入使得跨文化商务沟通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更方便快捷。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环境的建立,使商务交流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商务交流提供了迅捷、可靠的交流平台。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过程中,其主体主要是在跨国和跨地区的企业或个人之间进行的商务活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群体与个体通过地域性的人员往来形成文化之间的交往。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跨文化商务交流不再局限于地域性的实时接触,而是演变升级为虚拟时空中进行的、数字化的跨文化交流。这不仅为实现高效顺畅的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可能,同时跨国公司与企业的运营方式都在随着沟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在提供了一种跨时空的、高效快捷的沟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顺利实现给跨国公司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二是沟通更有效顺畅。由于沟通过程的复杂性,加之文化差异性,跨文化商务沟通过程中会发生言语或非言语障碍。比如言语沟通障碍可能源于知识或词汇不足、理解差异、语言差异、不当措辞等等;非言语沟通障碍可能由不当或矛盾的信号、理解差异、不良情绪、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引起。新媒体技术通过信息强大的包容性和穿透性建构了跨文化传播的立体化空间,使人们对于异质文化的信息接触量迅猛增加,提高了跨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起到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进行有效顺畅沟通的作用。不仅是对文化障碍的克服,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与技术手段,还可以不通过视频来体现个人肢体、表情等非言语特征,通过声音或文字来进行沟通,这样既避免了非言语沟通障碍的出现,又可以对沟通的言语进行深思熟虑,使商务沟通更有效顺畅地进行。

三是更开放包容。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媒介形态进入融合和完全替代时代,巨型的信息平台将成为主流。在这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里,社会因素的制约被降到了最低,最大限度地包容了网民的差异。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表现出对多元异质文化最大限度的包容。跨国企业与公司出于全球性竞争和把握全球性机会的要求,越来越多重视用项目管理、工作团队等方式来鼓励员工通过商务协作、沟通解决复杂的问题。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开放包容的新媒体技术使海量信息能够共享、协调合作的跨文化沟通顺利进行,促成了企业之间合作共享、 双赢多赢等积极的企业行为,这将为跨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带来更高的利益回报。比尔·盖茨说过: “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

三、跨文化商务沟通需要关注的问题

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过程中,由不同文化背景下而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是形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新媒体技术下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虽然因为在虚拟世界里进行而更有效率、更容易克服沟通障碍而更顺畅,但以往沟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都将继续存在,不会因为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沟通方式而不复存在,文化误解和矛盾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仍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依然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到了高级阶段使发展道路变得更加平坦的必要条件。新媒体技术下商务沟通的包容性是多元文化并存,这有利于促进在跨国企业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达到沟通的最佳终效果和价值体现,但坚持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依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商务文件的合法有效性十分重要。商务沟通总是要解决真实世界中发生的问题,问题出现之前的事件和问题处理之后的事件都会影响问题的结果。新媒体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给商务沟通带来了方便快捷,用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的沟通活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但虚拟世界商务活动,特别是商务文件是不具备合法性的,还要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合法程序与手段使其具有合法性。

(本文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篇2

涉外商贸谈判中跨文化沟通,是国内企业谈判者难以把握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涉外谈判中的文化沟通,如何避免谈判中的误解……,是国内许多涉外谈判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论文从谈判中常见的中外商务谈判的文化冲突分析出发,结合东西方思维方式、商业习惯、社交禁忌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涉外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三、选题的学术前史

跨文化沟通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层次及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和谈判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基础有着重要影响。肩负跨文化沟通任务的跨国管理者们应该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沟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

四、选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重要意义。

2、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语言文化差异。

3、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难点: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计划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资料,10月整理资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将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论述。既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论述,又结合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具体工作中去。

六、论文纲要

目录

第一章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流学

第一节内容

第二节文化交流学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跨文化交流学的基础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三章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语言修养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七、参考文献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⑶王兴孙,陈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编著:潘雪辉、滑本忠、刘肖云、张季芸,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三方面的专家共同认为在国际商务沟通方面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学号:

篇3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151-02

一、海外中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现状与问题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表现为一定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宗教、信仰、道德、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冲突,这种融合与冲突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海外中资企业处于一个多元和异质的文化环境里,必然会经历不同文化的相互撞击、冲突和磨合,因此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既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

海外中资企业目前虽然发展迅速,但相对于西方老牌的跨国公司而言,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不长,跨文化管理的经验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着以下方面问题。

1、跨文化沟通意识不强。不少企业走出国门不久,没有意识到跨文化管理对企业成功经营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重视不够;外派人员主动沟通的积极性不强,思想趋于保守。

2、跨文化沟通能力薄弱。沟通能力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大部分海外中资企业运用所在国语言文化进行宣传、沟通能力较弱,信息交流沟通渠道较窄。外派人员因语言障碍和对所在国本土文化的了解不足,致使沟通能力普遍较低。与本地员工信息传达和交流较为困难,很难达到思想的自由交流。

3、跨文化管理不到位。由于企业对跨文化沟通重视不够,采取的管理培训手段、措施和方式方法较少,沟通效果较差,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管理和控制。

4、跨文化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尽管国外跨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海外中资企业通过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形式组织进行对所在国的文化探讨和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难以指导和诊断不同文化交融中的疑难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致使目前部分中资企业因文化沟通不畅造成企业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上升,组织协调难度大,员工关系紧张,市场竞争力不高,甚至导致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部分海外中资企业在跨文化管理方面存在的被动局面,主要原因是对所在国文化的分析了解不够,没有用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对文化冲突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强,培训学习不到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不断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跨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造成的。

1、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它使人的行为具有稳定的倾向性。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建立在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包括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中西方文化来看,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行动自由、权利、竞争和独立,以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中方文化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崇尚“中庸之道”,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讲究团结合作,发对彼此倾轧。

2、不同。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社会生活的憧憬和虚妄的见解,相信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宗教已在人们特别是在者中产生强大的影响,据统计,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约占到世界总人数的80%以上,宗教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强烈的影响。宗教与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中外文化中的差异不可忽视。要尊重宗教文化,尊重,积极倡导不同的人、有的人和无的人应该彼此尊重,和谐相处。

3、民族性格不同。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的一系列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一般性的行为与性格特点,是在各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不同,性格特点大不一样,如法国人绅士浪漫、德国人细致严谨、美国人崇尚自由、巴西人热情豪放、中国人中庸善良等等,这些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往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4、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不同差异。在思考问题时,东方通常是从总体的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关系,主体和客体相融合;西方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独立存在,主体和客体相分离,强调化整为零,从局部入手,通过对局部的认识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在分析问题时,西方尽量拿事实、数据和报表说话;在制定目标时,强调目标的可度量性,注重将目标细化、量化、节点化,注重把握事物推进的节奏。东方倾向于从事物的性质上加以把握和判断,注重“定调”和弘扬主旋律,把定性放在首要和优先的地位。西方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东方思维模式表现出直觉和归纳。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正确认知和充分尊重。

5、行为规范不同。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行政规章和法律规定等。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西方文化遵守法律、注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讲究规则、工作程序和计划性,轻视人情和传统习俗。东方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和人情关系,追求心理上的认同、信任、和谐,对于企业规则和契约往往认为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的补充约束,这种差异经常造成相互沟通的困难,产生误解、不快,出现决策冲突。

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特点,承认并理解各国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文化冲突的适宜方法,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创造出融合中西方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三、强化跨文化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发展来说影响力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要解决目前部分中资企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障碍问题,必须从跨文化管理的高度提高企业外部的适应性和内部的和谐性。

1、正确认识跨文化差异,有效发挥跨文化优势。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范围和空间的逐步扩大,企业面临的文化环境也从单一的文化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跨文化模式。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的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和融合的过程。文化差异一方面带来了文化冲突,给企业跨国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文化差异能够带来跨文化优势,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严格的分析提高制定决策的能力和决策质量,适应多种市场需求,提高创新能力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和补充,能够弥补单一文化存在的许多不足和缺点,给跨国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富的利润回报。例如,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000年,我国政府评选该年度中国经营最成功的食品公司时,获得第一名的不是任何中国籍企业,而是来自美国的肯德基公司。而1994年投资的广州标致,由于中法两国管理人员融合艰难,文化观念冲突难以消除,到1997年时累积亏损29亿人民币。为此,要转变观念,积极促进优势互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跨文化沟通的潜在优势,重视跨文化管理,使中资企业跨国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跨国经济目标。

2、着力提高跨文化意识,消除跨文化沟通障碍。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沟通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前提。为此,要积极了解文化的不同类型,全面掌握本地文化和异国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敏感地观察和分析文化,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化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正确做出跨文化的判断并积极寻求沟通和认同,

3、加强跨文化学习培训,提升跨文化管理能力。进行跨文化培训,营造多种文化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企业员工的语言、跨文化沟通和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尽量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发生的误会和冲突的可能性。培训可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如授课讲座、敏感性训练和文化适应性训练等,以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要重视员工所在国语言的培训。根据研究结果,采用所在国语言文化直接沟通效果最好,采用翻译或第三方语言文化沟通效果次优,而在非华人社会里采用汉文化进行沟通效果几乎无效,为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加强对所在国语言的培训,营造中国跨国公司良好的国际语言文化环境。重用本土人才既能够协调各方关系,开展企业对外推广和宣传,又能够处理重大矛盾和纠纷,有效提高跨文化沟通效果。海外中资企业要积极推行和坚持“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实现企业“经营本地化”,使企业更亲近本地文化,融入本土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融合中外员工,如利用郊游、节日庆典、习俗和文体活动等创造中外员工交流机会,逐步增强外籍员工对中国企业的忠诚感。海外中资企业要自觉开展“公共外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以良好信誉赢得所在国民众的尊敬。

总之,企业跨文化管理是个长期、艰巨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中资企业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和满腔的信心迎接跨文化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宏伟目标和任务。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钰,周颖.论跨文化交融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市场,2010(18).

[2]陈辉荣.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商业时代,2006(10).

[3]徐飞.东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质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篇4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出现大量的跨国公司,从而开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业务,由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造成了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和人际关系的矛盾。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协调地处理管理沟通中的人际关系,解决沟通障碍,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及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等方面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跨文化管理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跨文化;跨文化管理沟通;有效沟通;人际关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0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经营业务逐渐开展起来,管理过程必不可少,而沟通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人际关系是沟通中最需要协调的部分。协调的人际关系是企业运营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相关概念

跨文化是指对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和适应。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跨文化沟通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跨文化管理沟通则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之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2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由文化背景产生的问题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所共享或重叠的价值理念有限,所以有效沟通不容易达成,人际关系不易协调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语境沟通的差别很大,德国、瑞士、美国等文化中的人都喜欢用编码清晰,简单易懂的语言文字来描绘事物;而在日本、中国等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假设大家已经知道大量背景知识,用自己认为大家都懂的三言两语来隐晦地说明问题。例如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演讲,在美国,这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就会详细介绍自己企业是从事哪些行业的,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绩效如何,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如何,以及自己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和教训。而在中国,这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会假设大家对自己的企业有了深刻的了解,演讲过程中会讲些自己对企业运作方式的看法以及通过观察和研究的体会,自己从中感悟到的人生哲学,有时候会导致语境过高,大多数观众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2.2由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差异产生的问题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会产生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差异。在事业成功和生活质量方面,亚洲国家更注重事业的成功,比如,日本的很多员工下班之后依然和同事一起进行活动,例如去酒吧喝酒、聊天,而不直接回家,因为增加自己与同事的交流时间会对自己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延长“上班”时间,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就是大家都认同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不重视事业成功文化的人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欧洲许多国家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包括对妇女生育的奖励,产假的时间等都体现了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内部的活动中心,咖啡室,休息室等,体现的均是生活比事业成功更重要的价值理念。

2.3由价值观的差异产生的问题

价值观是一种藏于内心的准绳,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从总体上看,人们的价值观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自然会产生差异。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比如说,美国提倡个人决策,是一个具有高度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而中国倾向于集体决策,是一个具有高度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所以若在缺乏跨文化沟通的前提下,双方进行合作时,中国员工由于习惯接受集体决策,而反感或者排斥美国管理者的个人决策方式;相反,美国员工会认为中国管理者是一个缺乏自信或者缺乏经验的管理者,从而不信任甚至不与其合作。从而产生了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障碍和人际关系的矛盾,导致合作以失败告终。

2.4由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中的差异产生的问题

语言沟通跨文化差异中比较显著的一个现象是说话的直接与婉转。日本人从不愿直接说“不”字,所以要表达“不”的意思就要借助各种有创意的想法。例如为了不好意思直接告诉机票已售罄的乘客,服务员会给该位乘客介绍各种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方式,并附上此方式相对于乘坐飞机的优点,试图用各种手段来帮助乘客到达目的地。正因为这样,在跨文化管理沟通中,无论是企业内部人员之间,还是与外部人员之间的沟通均不能顺利进行,从而造成沟通障碍。

非语言沟通包括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眼神交流、脸部表情、语音语调等方面,研究表明,在要传递的信息中近70%的是通过语言之外的沟通传达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同样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

3解决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3.1树立正确的文化差异观念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必然有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惯等差异,从而导致对事物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易产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曾说过,“人人都从某个文化居室的窗后观看世界,人人都倾向于视异国人为特殊,而以本国的特征为圭臬。遗憾的是,在文化领域中,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因此要解决跨文化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协调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就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差异观念,正视差异,。也就是说,在跨文化沟通中,沟通各方要以宽容的心态,平等的立场进行交流,不要带有文化优越感去评判异国文化及他人的行为方式,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能成功经营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减少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企业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持久性的特点,使员工感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一种约束,约束其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减少跨文化管理沟通过程中的误解,有利于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加强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管理的能力,使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凝聚力,能在平等的文化立场上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减少文化冲突,确保有效沟通的顺利进行,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

3.3进行跨文化培训

通过跨文化培训,可以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懂得尊重和理解异国文化,化解由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沟通障碍。跨文化培训主要包括增强员工对全球化,国际化的理解,尤其是在文化差异方面;培养员工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削弱自我文化优越感的观念;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减少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误解。跨文化培训可以采用外派出国学习的方式,使部分员工切身感受异国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跨文化团队训练,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团队对本企业员工进行情景模拟,让员工从中得到学习和理解;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化培训,大力倡导使用国际化工作语言,以减少由语言理解差异性造成的文化偏见。

参考文献:

[1]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小莎.论企业管理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6-17.

篇5

跨文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在跨文化条件下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有效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机制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根据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过于简化或不准确;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这三种情况下,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沟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别表现为文化迁移、文化定势和逆文化迁移。

1.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跨文化沟通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发生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迁移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文化迁移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中心主义。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取向的差异是消除文化迁移的必要前提。

2.文化定势

定势也称作定型,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文化定势可能是由于过度泛化而导致,即断言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整个群体的文化特征。也可能是由于忽视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而引起。由于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势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3.逆文化迁移

文化差异从沟通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对符号编码或解码规则的不一致。静态地来看,在一次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对对方的文化都一无所知,显然会出现以己度人的情况,“误把他乡做故乡”,发生文化迁移,但是如果双方都对对方的文化很了解,并在假定对方编码或解码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去适应对方,编码和解码规则不一致问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这与文化迁移很相似,但是却以反向的形式出现,因此称之为逆文化迁移。

在实际的管理沟通中,上面几种问题常常会同时出现。比如,在具体实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员通常会接受相应的异文化培训。经过这种文化培训,他们对异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在培训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所认为的该文化,即期待文化。由于这种了解通常是比较简括的,因而在沟通中就可能出现文化定势;同样这种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异意识的空白处,管理人员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迁移;随着管理人员与员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于真诚沟通的愿望,他们很可能会互相体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参与结构达成一致,那么就可能出现逆文化迁移的状况。

二、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

1.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就必须端正态度,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积极心态在于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但又不侵犯对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内部上下级的沟通与协作,减少由于文化冲突而带来的组织关系的失谐。发生跨文化误解时,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想想自己和对方的文化差别,这样,才能防止错误或急躁的举动;同时还能因此抛却自身的无力感,重新树立成功的信心。

2.进行跨文化培训

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总是在水里生活,但是常常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文化是隐含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们的。因此,企业跨国经营,要减少跨文化带来的矛盾和冲突,除了采用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外,还要尽量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培训,在这些方面对管理层和内部员工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文化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处理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地区环境模拟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3.完善组织架构的设计

为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可以在企业组织机构里专门增设跨文化管理中心,设置专人专门负责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消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观念、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偏见;加强文化的整合管理工作,促进员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4.解决多元化团队本国化问题

有些企业认为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学习。其实不然,多项研究表明,跨文化团队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队员会更趋于本国化,如中国队员会变成更加中国人,美国人更加美国人,管理不好,团队的绩效会变得一塌糊涂。建立高效跨国团队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跨文化团队建设的经验,一些具体的作法可以参考:在任务前,让跨文化团队一起来做准备工作;设立共同的目标和远景;每个队员对任务都应有参与感并对结果有共同责任;对任务的组织结构和每人的角色都要很清晰和清楚。

应该注意的是,单独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并不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帮助。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篇6

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的文化单元之间所发生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繁荣发展,经济生活中的跨文化沟通已成为必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跨国企业管理的出发点,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了解跨国企业中文化的多样性和沟通障碍产生的根源,有效处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以有效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跨文化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1.价值观差异带来认知风险的可能性。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接受某种特定的行为和存在,而拒绝与其相反的行为和存在的态度。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反映了民族性格的基础,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沟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在同一文化领域内,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双方的价值观迥然不同,因此造成了双方之间交流难度的加大,有时会使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当沟通双方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涉及到必须表明态度的价值观时,矛盾就会显现,沟通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沟通双方涉及到的价值观的兼容性较大,那么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语言差异带来误解风险的可能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和思想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差别是将文化沟通与跨文化沟通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跨国企业中,不同语言的使用主体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常常因对语言沟通符号的误解,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引发歧义,使企业中跨文化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文化休克”带来感知风险的可能性。“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元文化背景致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而产生深度焦虑的情况。跨国企业中成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母文化与异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极易造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跨国企业中的人员在沟通时难免遭遇“文化休克”,而这必然导致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的出现。

二、跨文化沟通的实现路径

1.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跨文化认同。价值观反应了人们普遍的思想态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跨国企业中员工的深度交流和理解,进而促成在心理,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但构成了员工归属意识的思想基础,也将带来员工积极的自我开发以及发挥自我潜能的欲望。在落实了企业内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在共同价值观念的作用下,员工的自我教育热情也会被激发。

2.了解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跨文化中的沟通障碍是不可完全消除的,因此,在面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冲突时,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给人的心理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选择逃避冲突,结果是冲突得不到解决,个人目标也得不到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交流双方不仅需要明确各自的文化特点,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特点,然后加以比较,以明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忌。通过学习加强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增强化解文化冲突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要做到正视文化冲突,首先要找到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能够洞悉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在明确这些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方式和途径。

3.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沟通亲和力。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的淡化需建立在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上。跨国企业如果没有经常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这种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将会越发难以解决。企业内部进行一些文化交流,比如节日聚会和文体活动等,都将有助于加强跨国企业中员工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疏导员工内心的冲突,因此,跨国企业应尽可能的鼓励员工参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避免员工个人行为、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产生冲突。但是,文体娱乐活动不能代替思想教育的工作,要使企业中员工真正了解企业的文化,还要从员工自身入手,培养员工献身于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标准,通过企业有计划的内训,使企业文化被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形成一种自发的动力机制。

三、结论

多元的文化背景必然导致跨文化沟通的障碍,由于文化的根深蒂固,跨文化沟通障碍需要长时间的交流来消除,跨国企业要正确认识跨文化沟通障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进行跨文化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跨国企业中的凝聚力,提高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亮,林西. 管理沟通理论发展综述[J]. 中南大学学报,2003,12.

[2]聂春玉. 论跨文化的管理与沟通[J]. 市场周刊,2007,4.

篇7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转贴于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转贴于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篇9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11-02

收稿日期: 2014-04-28

一、商务沟通的界定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自他的专业技术,而85%是靠人际沟通和自身的处事能力”。那么何为沟通呢?所谓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形体手势及物质环境传递、理解信息和情感的社会行为。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郭亚卿、张丽娟)。而商务沟通作为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定义却因人而异。徐宪光认为:“商务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渠道的过程,它包括特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黄漫宇认为:“商务沟通是指商务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的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商务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商务组织内外既定对象,并寻求反馈以求得商务组织内外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庄恩平着重强调“跨文化”商务沟通,认为:“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文化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交流。跨文化商务沟通由跨文化问题、沟通及商务三个变量组合而成,而这三个变量之间又相互作用、有机组合,产生整合效应,体现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动力特征”(庄恩平)。不论哪种定义,都不难看出商务沟通在特定组织内、外部及商务合作与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跨文化上商务沟通中的障碍与冲突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促进与发展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经济贸易与商务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国企业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谋求更好的发展,正逐步向海外扩展自己的业务。因而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跨国合资企业也越来越普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非“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障碍”问题莫属了。跨文化商务沟通作为涉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展开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及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道德规范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在商务沟通的五个过程中:

其中任何一个过程都有可能受到信息发送者或信息接收者的不同的个人文化背景的严重影响,而使所传递的信息遭到片面理解甚至完全误解,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产生障碍与冲突。另一方面,当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并产生交集时,商务沟通中的障碍与冲突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障碍与冲突如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甚至错失商机,导致合作失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便已经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但那时主要是以战略合作为主,依靠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量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开放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创立子公司或开办合资企业。当然,对此三星公司也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调整其经营方式与市场战略,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力求树立三星“时尚、高端数码产品”这一品牌形象。此外,三星还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都转移到中国进行,实现所谓的“当地完结型”模式。2002年,三星选择中国北京作为“三星数码灵感全球巡演”的首站,足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的高端科技人才,三星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基地――三星电子中国通信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此外,为了提高中韩两国员工的工作效率,三星公司还对管理层人员及员工进行了跨文化培训。三星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没有使跨文化合作与沟通中产生的障碍与冲突影响其企业的发展,相反还为三星公司注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拓宽了三星的海外(中国)市场,使三星公司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不断发展并跻身于先进数码品牌的行列。

三、解决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障碍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并产生障碍与冲突时,首先,应消除种族中心主义,将文化的障碍与冲突转换为对新文化的适应。每种文化都是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精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所以形成了本民族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道德标准,但我们不应该用自身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的好与坏。相反,我们应该放弃文化中心主义,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某一问题或决策很难有相同的理解甚至持相反观点,因而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出现矛盾与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应消极面对,更不应主观地认为其中某一方是正确的而将其观点、标准、理念和做法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应该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相互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常沟通与交流并采取恰当的沟通手段。通过主观的努力来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这一客观因素,这样才能消除沟通障碍,解决沟通中的冲突,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合作成为可能。其次,加强双方的跨文化培训,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并适应这种新文化。这里要强调,企业不应只是针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也应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只有企业内部自上而下都适应这种新文化,才能使企业尽快度过“跨文化障碍”这一磨合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文化整合,创造企业新文化。“文化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或达到某一共同利益,将两种不同文化的精华整合到一起,使其相互渗透、妥协、补充和作用,形成一种有利于双方且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新文化(即第三文化)。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合作双方中一方过于强大,而另一方在合作中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结果弱势的一方就会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被处于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所吸收、同化直至取代。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化整合,都可以,取之精华、融合差异,丰富人类活动。同时还可以建立新的管理理念与制度,促进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合作。总之,只有以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整合,才能创造出1+1>2的管理效应。

四、商务沟通的意义与重要性

商务沟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国际经贸的合作与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内部通过上行、下行或平行沟通等沟通方式,不但能使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服务的企业与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促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同时还可以使管理层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与运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繁荣。其次,企业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并调整研发战略以满足其需求。与投资者、银行家、政府官员等进行沟通,掌握市场发展的动向,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进而不断调整和改善自身的经营策略以应对这一变化。与媒体人士进行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建立这些有效的外部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早在我国战国时代,苏秦、张仪就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达成“合纵”、“连横”之势,改变了国家的兴衰成败。在经济全球化与多样化的今天,跨文化商务沟通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及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文化多样性与种族多元化,同时更能推进文化的繁荣昌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使人类文化的精髓得以继承与发扬并代代不息,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戴尔・卡耐基.卡耐基经典励志全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 郭亚卿,张丽娟.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 徐宪光.商务沟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黄漫宇.商务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11

考虑到这些员工大都是新雇员,培训经理首先向他们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向他们解释员工守则及公司惯例,然后做问卷调查。该调查要求这些员工列出公司文化与母语国文化的不同,并列举出自进公司以来与同事在交往中自己感受到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处事方式等,还要写出个人对同事、上司在工作中的心理期待。问卷结果五花八门,其中最有趣的是,来自保加利亚的一位姑娘抱怨说,她发现所有同事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而在保加利亚则刚好相反,所以她很不习惯。公司一位斐济小伙子则写道,公司总裁来了,大家为表示敬意纷纷起立,而他则条件反射地坐到地上在斐济表示敬意要坐下。培训经理将问卷中的不同之处一一分类之后,再让这些员工用英语讨论,直到彼此能较好的相互理解在各方面的不同之处。经过培训,这些员工之间的沟通比以前顺畅多了,即使碰到障碍,也能自己按照培训经理的做法解决了。

案例分析

案例中员工沟通出现的问题,主要源自跨文化沟通的障碍。而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语言和非语言、信仰和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培训经理很好的认识到了这三方面的问题,他首先向员工们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向他们解释员工守则及公司惯例,为在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一个通用的价值理念奠定基础。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员工之间的深入交流,发现并解决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造成的公司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这些举措首先充分尊重了员工的母语国文化和员工个人的人格尊严,并且采用互动反馈的方式激发员工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这些措施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还教会员工在相互尊重和积极交流的前提下,发现并解决沟通问题的途径,可以说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进而形成一个解决沟通障碍的良性循环。因此,培训经理成功地促成了企业、员工之间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首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培养和加强谈判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带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它更多的是一门应用性的、形而下的学科。它有着操作性强、实证价值高、实用意义大的优点。(高一虹,20xx:187)的确,跨文化交际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可以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谈判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感情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谈判;而且谈判过程涉及到了不同文化规范中未被意识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能会削弱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跨文化谈判更加具有挑战性。除了基础的谈判技巧之外,理解文化差异并确定相应的技巧非常重要。此外,有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外,更为重要的是容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在跨文化谈判中,我们对此要认真考虑,不能掉以轻心,否则,轻则会影响谈判进程,重则会使谈判不欢而散,这是谈判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篇12

一、知识型企业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一)知识型企业的概念

知识型企业最早由瑞典裔管理大师卡尔-爱瑞克-斯威比博士在1986年提出的,知识型企业是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进行企业知识管理、重视创新研发和学习的企业;以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发展战略以及知识运营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的企业;以知识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和组合国际国内现有成熟技术和管理工具,通过知识服务、创新和各种经营模式达到高附加值的知识产业,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品牌及重视无形资产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咨询业等知识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企业。

(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方面,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都会有个疑问就是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是什么?在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之前,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跨文化”,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跨文化”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文化差异的人力资源进行获取、融合、保持、培训开发以及调整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

二、跨文化情境引发的冲突

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组织人员来源于世界各地,不同的组织人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企业内部很容易产生碰撞,产生新的冲突和危机,给知识型企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

(一)个人层面

1、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由于跨文化的知识型企业的组织人员来源于世界各个地方,由于每个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每一个企业员工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和冲突会体现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对待企业管理规则规定上面,不同的国家的员工就有很大的差异,日本员工由于属于东方文化,在工作中严谨谨慎,严格遵守每一项企业规则制度,而法国员工由于属于西方文化,生性自由,可能就不会像日本员工那样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则制度了,由此可见,不同的思维方式会给知识型企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2、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如在一个企业中,中国的企业员工由于生活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占主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从而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处理与企业关系时,会更多的优先考虑企业的利益,而美国员工生活在一个人主义价值观占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奉行个人主义,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中更多的会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非集体利益,因此,不同的价值观会给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团队合作、信息共享以及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带来极大的阻力。

(二)组织层面上

1、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不能由正式契约签订的条款所全面覆盖,因而心理契约成为了最有效的弥补方式。契约形式是隐含的,是多项主体或机构之间的信念的独特组合。在跨文化的知识型企业中由于员工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为其心理契约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信任

信任能吸引协调行为,能让企业员工主动的追求共同的目标,但在跨文化的知识型企业中,由于各个员工都来自于世界各地,没有共同的言语,加上文化的差异,使的各个员工之间的感情信任和认知信任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建立起来。没有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员工之间很难做到协调,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协作、领导、交流以及创新。

三、知识型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上面我们探讨和分析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于跨文化原因而产生的种种冲突和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有视无睹,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和冲突,以提升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一)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

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个国家、地区以及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差异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者更应该认识到文化差异是一种普遍的问题,如常见的西方追求卓越,而东方追求和谐,没有那样更好,都对企业发展有利,因此应该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差异,而不是去消灭文化差异,只有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才能真正的做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企业需要,员工来自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各个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很多企业中,往往偏重对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也多是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企业员工沟通能力的培训,在知识型的企业中,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往往由于沟通不畅而导致产生各种冲突,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如要员工了解熟知世界主要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冲突处理能力培训等,这些培训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使员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

(三)重视跨文化沟通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跨文化沟通是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识型企业要想做好跨文化沟通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保证企业管理层之间沟通是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由于管理层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次,做好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企业跨文化沟通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知识型企业中,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培育开放式沟通,加强建设各种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的建设,保证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畅通有效;最后,员工之间的沟通。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众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做好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就必须做好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如可以多举办公司内部聚会,给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一个相互了解和熟悉的机会,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平等、理解以及亲切的氛围。

(四)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

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员工来源于世界各地,在企业中存在着众多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员工在工作中会产生各种冲突,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在众多的文化中,企业也不可能以哪种文化为主,这就需要知识型企业在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终形成“第三种”文化,不以哪种文化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形成超越原有文化而服务于双方文化的状态。在形成“第三种”文化中,企业要承认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用的方法来对待各种文化,凡是对企业发展有利,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文化,就应该得到尊崇,并慢慢的固化下来,作为企业形成“第三种”文化的基础;对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也不能用抵触甚至消灭的态度来看待,而是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隔阂,建立相互欣赏和信任的关系,从而就会形成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

四、总结

员工的多样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企业发展中要用正确、合理的态度来看待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多元化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但知识型企业只要选择了适合自身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自身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就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跨国经营管理活动迅速发展,从而加快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涉及到不同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而这些差异、冲突都在无形之中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诸如招聘途径、人才任用、绩效评价以及薪酬设定等环节都涉及到了冲突解决的问题。

一、跨文化管理的定义

跨文化管理(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又可以称之为交叉文化管理,就是指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对象,诸如人、物、事时,如何针对这些差异性的管理对象,通过整合与融合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管理,以达到形成合力的目的。在进行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对含有文化特性的个体行为以及个体行为之间带有文化特性的冲突问题,以及这些行为与冲突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以解决这些冲突问题。

二、跨国公司中存在的跨文化管理冲突表现

(一)导致企业文化难以统一

跨国企业中跨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的管理对象存在着信仰、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处世态度等的多元化,这是导致企业内部文化冲突以及内部矛盾形成的根本。再者,在企业当中不同的文化行为下的文化成员会表现出对应的优越感以及对其他的文化群体产生偏见,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考虑到这些文化和风俗不一样,关系文化模式也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导致难以建立信任;没有信任基础的情况下,团队的协作也是难以进行的;团队的协作会影响到团队的绩效;团队的绩效是要公司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环环相扣,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造成管理内部的沟通欠缺

由于差异性文化的存在,导致跨国企业当中不同的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及延续性。他们在和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时,将会存在对应的障碍,甚至在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冲突,进而导致人们不愿意进行沟通。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了难度,因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是要求内部进行良好沟通的。由于部分管理工作者在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手段方面比较的欠缺,尤其是在进行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对文化敏感程度较低、不能熟练的使用对应的管理技巧和方法进行沟通。一旦面对企业复杂的跨文化冲突与差异的过程中,就难以进行调和以及处理。

三、跨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 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难度增加

在进行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对应的文化差异,导致其中的管理对象存在着较大的观念差别。人们在不同的文化体系当中,在其他的文化面前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越感,这将给他们之间的沟通带来难度。直接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对众多的文化进行组织,尤其是这些相互交叉的文化对企业组织内外环境的识别,以及进一步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难度都将增大,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难度增加。

(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趋于复杂

基于这种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多样化的问题,导致跨国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文化因素。举例来说:在选拔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应聘者有着不同专长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表现;在绩效管理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十分显著的,由于对工作绩效标准的衡量、工作效果的优劣、反馈机制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同,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需要照顾到多个环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趋于复杂。

四、解决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基于本土化的人员配置

考虑到要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人员配置过程重要尽量的单一化或者是本土化。这可以通过将人员配置本土化的方式实现,这样可以有效消除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其次,为了减少文化近似,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秀人才的招聘与选拔。

(二)做好跨文化团队的人员培训工作

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对应的培训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员工忠诚度的提高。跨国企业可以针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通过如下表1的文化整合方式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基于针对性的人员考核

跨国经营企业在制定考核和激励制度时,要尽量考虑到企业个人发展以及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通过两者的结合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核心;在管理体系制定时要注重和员工的沟通,并且要定性和定量方式相结合;绩效考核的过程要让全体员工参与,保证公平性;绩效管理的结果要合理的运用;形成良性循环的绩效管理体系。

五、结束语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企业在开拓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中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基于此,我国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路程,要在探索与实践中稳步前行;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加强实施本土化管理,最终达到提升我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