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5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小学发展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小学发展现状

篇1

(一)师资队伍方面

乡村少年宫虽好,但师资力量不足,让少年宫项目学校头疼不已。我县乡村小学教师短缺,大部分施行包班制,根本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有一技之长的辅导员更是稀缺,教师工作量偏大。现在每个学校的艺术社团都是根据现有资源和器材开设的,少的有五六个, 多的有十几个,基本是靠学校的老师义务教学,很多项目光依靠本校教师资源难以克服。即便是在职教师尽心尽力地教,在专业教学活动上也是非常不规范。这样我们的孩子学到的又是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呢?会不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误导呢?要想外聘校外辅导员,长期的费用从哪里来?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的费用又从哪里来?“志愿者”队伍的发掘和拓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乡村少年宫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并实现良性发展,师资力量就是很现实的问题。师资解决不了,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现有的少年宫装备很有可能会成为闲置资源。

(二)经费保障方面

我县乡村少年宫是去年夏天新建立、新配置的,目前的器材设施比较充实,能够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但是,在各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天性好动,器材和设施损耗会比较大,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例如运动、器乐、书法等用品都是易损耗的物品,随着学生的反复使用,需要不断更换设备,可能还需要添置新的器材,因此开支会越来越大。另外,乡村少年宫的活动是公益性活动,不向学生收一分钱。仅仅从当地财政和学校自身两个方面来维持长期发展,明显不够。只有支出没有经费来源,很难长期良性运转下去,更谈不上开展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打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活动平台了。

(三)社会支持方面

现在,我县乡村少年宫处于一个摸索路子的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对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重要性和意义尚未达成共识,大家普遍认为乡村少年宫仅仅是文明办负责的事,或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更有甚者认为这就是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的事。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平时乡村少年宫无人问津,当有任务时直接就把责任推给少年宫项目学校,弄得项目学校焦头烂额。

二、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乡村少年宫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人才队伍是乡村少年宫发展的关键,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与各类专业校外教育机构协商,要求其切实担负起培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的职责,在积极送教、支教的同时,及早作出培训规划,在全县范围内选拔适合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建立选拔、聘用、评价、激励机制,切实保证乡村少年宫不因师资而止步不前。

案例分享:石家庄市高邑县文化教育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了辅导员选拔、聘用、激励机制:一是少年宫项目学校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成为专兼职辅导员;二是建立志愿者人才库,根据每个学校少年宫的需要,选派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三是组织对口支持单位具有专长的人员担任辅导员。经过几年来的建设,高邑县已建立起了300余人的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其中专兼职60人,志愿者200余人,对口支持单位40余人,为少年宫的有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拓宽经费渠道,落实后勤保障。

经费保障是乡村少年宫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政府财政安排一点、单位帮扶一点、教育主管部门投一点、社会捐助一点。

案例分享:廊坊市在中央投入的带动下,建立健全政府投资与社会捐助、单位帮扶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新建了一批市级自建项目,拓展和加强了部分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截至目前,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廊坊市1737万元,省级资金投入112万元,市级资金投入370万元,共计2219万元。2017年,廊坊市财政设立290万元市级乡村少年宫建设专项资金,新建58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重点支持学生量在220人至350人的乡村学校,每个项目学校补助5万元,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目标。各县(市、区)也采取不同方式,支持项目建设。廊坊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资金的分配与文明单位评比、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校企共建、城乡共建,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几年来,累计部门投入4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和活动开展。另外,廊坊市还针对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的实际,积极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单是文明创建一项内容,更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好事。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文明办的事,更不仅仅只是少年宫项目学校的事,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推进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切实为农村未成年人打造陶冶身心的乐园。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学校均未较好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尚未按照远程教育教学进度组织学生收看,也未用作辅助教学。造成这项工作如此被动的局面,一是远程教育教学所需的用房严重不足,教学室无法独立出来,大多与教师办公室合为一体,教学收视播放室大多兼作学生教室。二是从事现代远程教学的专业师资严重欠缺,除九年制学校外,其余学校无专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而兼职教师虽接受过县、州级的短期培训,但专业水平较差,而校点教师大多知识结构老化,思想禁锢,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安排不出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来组织和开展远程教育的教学工作。三是设备的使用不能较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是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将设备用作收看电视节目。另外,最最根本的问题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因而大部分学校、仍然处在瞎子摸象、小马过河的境地。

二、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形成的原因

1.办学条件简陋。大部分学校由于必需的专用教室得不到保障,不能较好的按时安质开展远程教育。

2.资源应用上的重形式轻实质。在资源应用上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较低。就笔者掌握的实际情况讲,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或简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补充课堂讲授内容,缺乏主动挖掘资源的优势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意识。二是资源使用效率低。绝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知之甚少,对有些设备不会用、不敢用,因而对“远教”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在资源的应用方式上,大部分教师主要利用资源备课,很少能自己组织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些基于问题的、基于情景的、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导致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技术性原因。一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是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该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时间短,专业教师严重紧缺,对从事远程教学的岗位无法定人定责。二是教师操作技能不强。从总体上讲,目前该乡教师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要求,大部分教师甚至不懂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虽然全乡曾有12为教师参与过县、州级的培训,但在教学中长时间不用,就对培训内容逐渐生疏了,技术的应用自然就不够熟练。

三、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对策分析

为充分发挥“远教”效益,加快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管理和师资培训是有效途径。

1.高度重视对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高度,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积极作用,要从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效途径的角度,来对待和促进这项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思想观念,为“远教”工程建设提供师资保证。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却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学校远程教育各模式的应用水平,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培训可采取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一是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学校的一线教师按国家总项目组和市项目办的要求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一线教师的一次培训主要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按项目学校的地域位置将项目学校有机地分为若干个协作小组,在协作小组内的一线教师培训时相互学习,安装时相互帮助,应用时相互交流。二是进行再培训,随着项目的实施,资源运用的深入,接收资源需要技巧,资源分类需要勤思考,资源保存需要常更新,资源加工需要技术水平,这些靠协作小组的一线教师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聘请专家、知名教师到本校举办现代教育技术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结合本校实际,为加快本校发展找准切入点。三是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3.加大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力度。教育主管专业部门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和考评管理机制,要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和设备使用管理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服务教学,规范教学,放大电化教学的功能,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过程中,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立足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辟教育教学新途径、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3

[3]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M].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外出打工青壮年规模很大,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铜仁市留守儿童的总体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成因分析 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言语智能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投资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同时撤销县级铜仁市。本文中,铜仁市均指地级铜仁市

③《铜仁年鉴》编辑部编.铜仁年鉴(201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④⑤⑥铜仁妇女网:。铜仁地区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与全国妇联的界定不同,如根据全国妇联“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界定,铜仁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比例可能会更高。另外,据笔者了解,在城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篇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基础教育稳步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要求“起点公平”向要求基于“起点公平”的“过程公平”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广东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充分。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理解不够,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质量提升。还有一些教师的数学理解不够深刻,限制了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些教师数学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

2. 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不到位。(1)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确,数学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2)教学中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在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形式,强调情景的创设,弱化了数学内容,在教学评价导向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因此,我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亟待解决。

二、调查方法

(一)样本选取

根据广东省教育信息平台2016学年初报表数据,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12.87万人,占全省小学教师的26.48%。其中男教师4.49万人,占比34.89%,女教师8.38万人,占比65.11%。

本次调查从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选取样本。样本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正式途径,也是主要途径。采取分层抽样与整体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省22个地区各选择12间学校,包括城市学校、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包括中心乡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各4间,涵盖教学质量优、中、弱三类学校,其中至少有一间民办学校。另一个是非正式途径。主要在“小学数学教研”微信群中通知,请群内的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填写并转发。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收到有效问卷5810份。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以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界定为五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三)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1年研制的《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为主要参考,结合自身研究需要,研制了《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从教师自我报告的角度,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专家函询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主要向5位小学数学教研员征求意见,并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修改问卷结构和项目,保证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10个项目。第二部分是调查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包括47个项目,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本研究采用五等级量表法,考察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五个方面的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有些符合、符合、非常符合),正向题的符合程度越高,分值越高(赋值为1-5分),反向题则相反。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研究数据的初步处理与分析由问卷星网站自动生成,研究者根据需要运用SPSS18.0软件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根经验,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设定为五个水平:水平I,极弱(2分以下,不含2分);水平II,较弱(2-2.99分);水平III,尚可(3-3.74分);水平IV,良好(3.75-4.49分);水平V,优秀(4.5分以上)。从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来看,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73分,即在“有点符合”与“符合”的程度之间,如果用100分来计算的话,相当于74.6分,接近良好水平。

从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情意(3.91)、专业精神(3.90)、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73)、专业自主发展意识(3.38),这一特征在22个地市(区)的表现较为一致,即五个维度平均分可归列为三个梯次:第一个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得分最高,且两者平均分相当;第二个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分居中,且两者平均分相等;第三个是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得分最低。

从20个观测点的平均得分情况来看,得分情况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爱生精神(4.48),其次是求真精神(4.23)。说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钻研,寻求问题的解决。得分偏低的是求进精神(3.25)和服务精神(3.65)。如对于“您觉得教育工作单调繁琐,很少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41.86%,近六成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单调,难以发挥创造性。对于“您只求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尽量避免有额外的负担”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1.65%,表明近七成的教师不愿意承担额外工作。

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策略知识(4.02),其次是学生数学理解的知识(3.92)。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难点、错误,并且了解原因;他们自认为能够准确而清晰易懂地讲授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得分居中的是学科知识(3.76)和课程知识(3.66)。得分偏低的是实践知识(3.40)和通识知识(3.62)。如对于“您时常感觉教育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脱节”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32.03%,近七成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脱节。

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4.00),其次是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3.98)。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自认为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和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得分偏低的是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3.46)、教学反思能力(3.52)和教学研究能力(3.63)。如关于“您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在课堂中比较难于管理和控制”这一题,选择“不符合”与“非常不符合”的人数比例为51.41%,说明近半数的教师不喜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现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效能感(4.27),其次是职业情感体验(4.05)。说明绝大多数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了乐趣和满足。得分偏低的是职业坚守意向(3.40)。如关于“如有可能,您希望改行从事其他职业”这一题,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也有两成多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半数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不够。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发展现状中,两个观测点的得分都偏低:专业发展规划得分为3.17,自主学习意识得分为3.58。如关于“您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规划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一题,有25.39%的教师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有32.03%的教师选择“有些符合”,只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说明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整体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对于“您参加教研活动通常是由学校或教研室安排的,您大部分是疲于应付”这一题,仅有略高于四成的教师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近六成教师属于疲于应付状态。

调查中,教师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较严重问题依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89.88%);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61.46%);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52.22%);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缺乏(28.29%);专业知识水平低(18.62%);教育教学能力低(16.92%)。关于工作任务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承担太多教学之外的任务,是导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样本中有城市学校的教师共1708人,占29.40%;县城学校的教师共923人,占15.89%;中心乡镇学校的教师共1656人,占28.50%;乡村学校的教师共1523人,占26.21%。以学校类型为分组依据,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专业能力不适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因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非参数检验。

根据教师自我报告的情况,广东省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的平均分为3.73,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校(3.76)和县城学校(3.76)、中心乡镇学校(3.71)、乡村学校(3.69)。

在专业发展总体状况方面,城市教师与县城教师的平均分相等,两者均高于中心乡镇教师和乡村教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教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0)。进一步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城市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3,p=0.000);县城教师与中心乡镇教师、乡村教师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0,p=0.000)。

(三)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本部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专业背景、教龄和职称的教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1. 男女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男教师1587人,占比27.31%,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68;女教师4223人,占比72.69%,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女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好于男教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0)。

2. 不同专业背景教师比较

调查对象中,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数学组)教师3325人,占比57.23%,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4;不具有数学或数学教育背景(简称非数学组)教师2485人,占比42.77%,自我评价专业发展状况的平均得分为3.71。从总体状况上看,数学组教师高于非数学组教师,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40)。

3. 不同小学数学教龄教师比较

根据教师生涯发展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小学数学教师按教龄分为五个组别,其中,“3年及以下”的共1144人,占19.69%;“4-10年”的共1013人,占17.44%;“11-15年”的共788人,占13.56%;“16-20年”的共1149人,占19.78%;“21年及以上”的共1716人,占29.53%。

各教龄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21年及以上”组(3.80)、“16-20年”组(3.74)、“4-10年”组(3.71)、“11-15年”组(3.70)、“3年及以下”组(3.64)。对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139,p=0.000,说明教师教龄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

4. 不同职称教师比较

将小学数学教师按职称分为四个组别,其中,未定职级组共1153人,占19.84%;初级组共1267人,占21.81%;中级组共3283人,占56.51%;高级组共107人,占1.84%。各职称组教师专业发展平均得分自高到低依次为:高级组(3.84)、中级组(3.75)、初级组(3.69)、未定职级组(3.68)。对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085,p=0.000,说明教师职称与专业发展得分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称越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越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接近良好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从五个维度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意的自我评价最高,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处于中间,对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自我评价最低。

2. 广东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学校教师与县城学校教师的水平相当,两者都好于中心乡镇学校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

3. 广东省不同群体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表现各不相同。女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好于男教师。数学组教师好于非数学组教师。不同小学数学教龄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教龄越长,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高。不同职称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之g具有显著差异,职称越高,教师对专业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越好。

(二)对策与建议

1. 找准薄弱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建立相应的教师学习保障、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学习欲望。(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转化。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以实现知识转化。(3)加强生涯指导,使教师制定适切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策略,促进专业发展。

2. 关注乡村教师,推进队伍整体发展。广东省省城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的自我评价低于城市和县镇教师,因此需要将乡村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1)把握专业发展现实需求,找准突破的重点。根据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需求,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实现重点突破。(2)发挥信息技术功能,突破教师研修的时空限制。(3)提高乡村教师地位与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

篇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46-02

山东省作为农业经济大省,旅游业的发展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空前繁荣,近几年来,我省乡村旅游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省旅游产品的种类,促进了我省旅游经济的良好发展,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周边环境、人文、经济的影响,利弊参半,如何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根据朱家峪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进行详尽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朱家峪旅游景点开发现状

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齐鲁第一村”之称。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景点星罗棋布;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朱家峪寓含政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园林、建筑、艺术、自然、地理等科学。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几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在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深受周易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北方山村特有的建筑文化。

朱家峪自然环境幽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由于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清末至民国年间,本村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激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回味、探索和深入研究的无尽兴趣。游客可入村“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

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作出批复,确定朱家峪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2.9公顷。省政府要求,按照《名村保护规划》对朱家峪村文物古迹、环境以及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区应予以重点保护,从整体上保持历史村落“四山围双溪、四巷串古韵”的特色骨架。

2 朱家峪旅游景点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当地政府的支持,朱家峪几年来发展平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朱家峪没能更好更快发展,也没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质的飞跃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1 当地政府关注不够,缺乏统一规划

在景点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和规划,盲目开发,只注重规模,不讲质量,人工痕迹过于明显,致使原有古建筑和设施遭到破坏,新建设施又显得与古村古韵格格不入,破坏了古村风貌。

2.2 旅游产品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缺乏内涵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古村落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旅游产品的开发,古村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内涵文化没能很好的展现给游客。缺乏特有的民俗旅游项目,许多游客在景点停留时间较短,以半日游居多,甚至有游客仅仅驻足两个小时便结束了古村旅游,不能带动游客消费热情,而且失去了来时的兴致,回头客甚少。

2.3 缺乏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朱家峪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朱家峪现仍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着朱家峪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4 当地村民参与不够

朱家峪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当地村民参与程度较低。目前的朱家峪,偌大一个村庄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居住,且多以年迈老人为主。许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已经坍塌,院落杂草丛生。当地村民仍以种地或其他产业为主,没有因为朱家峪的开发而得到切身利益。甚至出现村民带领游客逃票收取费用牟利的现象,反而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并没有达到开发乡村旅游惠及当地农民的最终目的。

2.5 配套设施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朱家峪的地理特点,确定了以自驾游为主的旅游方式,但道路上对景区的路标等指示标识不明显,致使游客很容易错过甚至找不到景区。景区内的路标和景点解说牌由于油漆脱落字迹模糊,没有起到应有功能。景区内餐饮和住宿设施特色不明显,没有充分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不能满足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依托旅游设施的需要,从而减少游客量。?因而客源主要来自济南、章丘、莱芜和淄博,来自山东省内其他城市和周边的游客占了很小一部分,外省游客更少。

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建设

当地政府及开发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朱家峪品牌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朱家峪的有序健康发展。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开发规划,在坚持保护朱家峪古风古貌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合理开发。将文昌阁、魁星楼、山阴小学、朱氏家祠等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保护单位,以维护其科学、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景区可与百脉泉、植物园等周围景区联合开发,城乡结合,以市区、近郊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2 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当地旅游服务中心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乡村旅游接待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当地村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接待人员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留住回头客。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民俗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和对优良传统的继承意识,以保证朱家峪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内涵建设,丰富旅游产品种类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结合民俗文化,有序开发体现朱家峪民俗特色的古村旅游产品。把景区开发和当地自然资源相结合,注重朱家峪古村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闯关东》影视剧的宣传作用,极力增加具有地域特色、人情故事、农活农事等能展现本地区内涵文化的旅游活动。开发当地农产品,如胡山生蝎、胡山草鸡蛋、韭花酱等,打造具有朱家峪特色品牌,研制旅游纪念品,激起旅游者的消费热情,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

3.4 村民积极参与,合理利益分配

朱家峪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当地村民的充分参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乡村旅游变成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和保护景区的自觉性。只有当地村民的守候,才能延续古村的传统文化;只有增加村民的长久支持力度,才能保证朱家峪景区的持久生命力。

3.5 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在道路上增加指示牌,明示景区路线;完善景区公路、停车场、旅游购物点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景区内设立安全警示、路线图和解说牌,使游客了解景区布局和感受景区文化内涵。

加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力度,朱家峪的住宿设施应以农家旅馆为主,外部装修要体现古村的建筑特色,内部设施要适合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餐饮以家庭餐馆为主,菜品要以当地特产为主,突出乡村的新鲜、实惠等特点。还要加强对餐饮住宿设施的规范管理,改善游客食宿的卫生环境。

总之,在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员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科学规划,充分考虑景区的自然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将文化内涵建设作为景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才能维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4).

篇7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53-1

一、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平民教育、小学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

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陶行知的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他指出生活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包含有教育,社会可以说就是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分解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并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所以,发挥职业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贯彻教育理念、落实教育目标。而作为职业教师要敢于创新,并能有效的把自身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多接触知识的途径。要灵活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老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学习的内容和课程,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做事,让学习变得更加的实用和具有针对性。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职业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职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

可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发展现状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尤其令人担忧。当前,我国职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相关的调研、有关学者的研究及有关部门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此外,大部分职业教师都存在着层层选拔、提升的现象,这使得职业培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这亦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职业地区信息闭塞,不能为教师提供很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使得其限于时间精力及经费,在岗培训和职后教育的机会很少,部分在岗培训还存在着工学矛盾及针对性差等问题,致使职业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如无源之水,教师的业务难有提高。

因此,必须有效借鉴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以此来延伸和拓展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职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再教育改变其发展滞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再教育的质量和机制保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研究,积极落实职业培训。

三、运用行知思想开展职业培训

(一)提升职业培训师的整体素质。现阶段,促进职业培训师的整体性素质提升是当务之急。首先,企业应该培训师提供必要的轮岗培训,并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只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才能在促使培训师改进培训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培训的效果。然后,企业应加大对培训师的培训投入力度,在确保培训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提高职业培训师的工资及待遇,从而更好地激励培训师投身于工作中。其次,提高选用标准,只有在选择、聘用职业培训师上适当的提高标准,才能促进培训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激发培训师工作热情的同时,促使他们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营造职业培训的学习氛围。职业培训以学习为旨归,因此在职业培训中应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企业应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以培训师的发展和提升为核心,将职业培训师定义为不断学生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把工作学习化,把学习工作化。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为培训师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还可以积极与外界相关专家联系,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此外,企业应该组织培训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企业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培训师针对案例开展讨论和分析,进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三)明确职业培训的发展理念。要促进职业培训师队伍的专业化,就必须把培训师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内在需求。在职业培训中,不断的引导培训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以深化对培训本质的理解并使其自觉的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从而养成自我专业的发展意识。并明确企业自身和培训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制定企业的愿景规划,通过两者的共同愿景形成职业培训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共同体,从而使其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责任与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下册)[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冯雪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篇8

一、前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力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与体育教师队伍是密切相连。随着小康社会步伐的全面加速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远不及国家的相应标准。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本科毕业的教师较少,大专居多,成教函授是相当部分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职称比例来看,高级职称的比例极少,少数教师还处于最低级别。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重学轻体是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状况

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没有科研任务要求,有的从没发表过作品,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比较低。

(三)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方面越来越重视,各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严格把关,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再学习。对在职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是提高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优秀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福利待遇状况

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在部分乡村中学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教师有所差异,可以发现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个别学校在年终进行评定考核时,将农村体育教师单独管理,将正规体育课时按低百分比进行折算。造成乡村体育教师,虽然课上得多但钱却拿得少。

三、解决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误区,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代替以往单一的观念

要将终生体育思想作为乡村中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知识、健身、育心三者并育的原则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娱乐中“促进健康”,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得益的体验和锻炼能力。

(二)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尽量实现教师学历本科化

带动乡村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女教师的招聘录用,选择有经验、有责任、能吃苦的女教师,充分挖掘女教师在工作细心、方便,与学生更加容易亲近等优势,使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更优化。

(三)要加强体育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学习

由于现在教学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教师会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等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函授、进修、脱产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职称。教育知识方面:体育教师要懂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技术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识别外国书籍,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技能

(四)应该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经费

当地教育机构应起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手段筹措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特别是动员一些优质企业和个人进行赞助,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部门经费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使企业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乡村教师的补贴,相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组织体育教师的改行或兼职现状。

(五)要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一个人有敬业精神,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师才会敬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情绪、心胸、毅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分工作,从而保证乡村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

(六)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精神上得到收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采用各种先进、适当的方法增加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基础动作。

参考文献:

[1]吴立柱,司鹏巧.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郊淑玲.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报,2006(7).

篇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落后。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落后贫穷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激烈碰撞,农业经济作物的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重要问题。而作为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具体执行者,农村教师也面临着发展的迷茫和无奈。想要从本质上改变教育质量,必须走一条与城市教育发展不同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育资源,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一、西部农村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位低,工作得不到认可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很多乡村中,有一种思想比较泛滥,很多孩子家长认为:孩子学得好是孩子的功劳,学的得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家长把教育孩子成才看成是教师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好像与家长没关系,只要一送进学校,家长的义务就尽到了,很难和教师配合,管理孩子。这些使很多农村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在于其他行业的比较中,教师的报酬和福利较低,尤其是在非重点的小学,社会地位低,住房基本上得不到解决,生活压力大。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让农村教师心里感觉不平衡,不愿把所有的心思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对小学农村师资造成了不稳定因素,谋求另寻出路的教师较多。

(二)年龄大,知识结构单一

西部农村小学很多处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和部分适龄儿童向中心小学的流失,乡村学校的规模逐步减少,教师编制整体压缩,新的血液没有办法供给,从而出现几个教师坚守一所学校很多年的现象,这些教师基本上是民办教师转正,自学意识不强,进修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的速度过慢,使得知识陈旧,单一,很难顺应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过着半教半农的生活模式。农村教师老化现象严重,知识结构的逐步单一。

(三)学历低,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每年都有一批批学历高,知识渊博,教学理念先进的年轻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但真正去边远乡村的教师很少。农村大多数教师是高中、中专、大专文凭,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较少,继续进修较高文凭的教师也很少,这些原因导致农村小学教师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从而影响了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农村小学教师很少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能是一些农村小学还没有完整的多媒体设备,甚至少许农村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些优美的写景文章,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图文并茂,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净化自我,陶冶心灵,提升自我。

(四)编制少,教学任务繁重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规定: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3∶1,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标准进行上下调节。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县财政困难,无力承担新进教师的工资发放。当地县级政府也限于财政紧张无法放宽编制。对各个学校来说,县域内的中心学校、完小、教学点等绝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师缺编问题。而中心学校、完小的办学条件较好,加强中心校的建设又是大多数地区学校布局调整的首要目的。这就导致整体短缺的情况下中心学校、完小的教师缺编程度较轻,偏远地区教学点处于最差的境地。

二、改变西部地区小学教师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提高西部地区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渠道。

比如,组织教师分层次和特长去已经具有成功经验的学校去集体参观教学、听课,培训,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综合素质,让农村教师成为教育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能手,提升自我,增强农村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县级各部门提供给乡村教师各种优惠政策,如保障性住房政策向边缘地区教师倾斜、提高边缘地区艰苦补助费用等,从而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二)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改进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加强县城与边缘地区教师的交流与互帮,譬如,对某县的小学教育力量进行集中整合,组建互帮学校和互帮对子,加大县城小学优秀教师到乡村小学教学帮教的力度和乡村小学教师到县城学习、教学的规模,在互帮学校中,逐步打破学校限制,编制统一落实,模糊城乡差异,可以形成两个学校,一个课堂的独特教学模式,使教学力量在融合中提高,在互帮中进步。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奉献精神逐步增强。

(三)统筹规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年轻教师到乡村工作的力度。

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和函授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同时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当成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使学校的所有现代教学设备都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对在职教师大力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信息教育的观念和能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

(四)把发挥政策优势,鼓励城里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并在政策上予以照顾,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小学教师,加大福利补助,优先职称评定和职务调整。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使政策落实到末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西部贫困地区的教学问题,才能缩小与城市小学教育的差距,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篇10

1.1办学条件的城乡差异

郑州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异不大,且乡村和镇区在一些指标上不同程度地优于城区,镇区和乡村的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多媒体教室座位显著高于城区。此外,乡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图书量为18.73和37.70册,高于城区小学和初中的16.96和19.26册。生均计算机乡村初中为0.10台(农村初中平均每10人拥有1台计算机),高于城区初中的0.08台(城区初中平均每12.5人拥有1台计算机),乡村高中和城区基本持平,这表明随着郑州市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投入,郑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城乡差距基本消除。通过比较郑州市城乡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可以发现(表2):一方面,对于学前教育,城区的办学条件显著高于镇区和乡村,城区学前教育生均图书量为7.12册,显著大于乡村学前教育(3.15册),城区学前教育生均数字资源为3.14GB,显著高于乡村学前教育(0.55),城乡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对于特殊教育,城乡差异显著,乡村几乎没有相应的办学设施和条件。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是郑州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1.2师资力量的城乡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表3),在郑州市基础教育中,城市在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均大于县镇和农村,特别是城市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远大于县镇和农村。对于特殊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在城市,农村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职工。因此,从基础教育的数量来看,郑州城市的基础教育数量要大于县镇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区域分布并不平衡。从生师比来看,镇区和乡村学前教育的生师比分别为13.20和13.72,高于城区(8.53),镇区和乡村高中和小学的生师比和城区基本持平,只有初中的生师比较城区低。可见,郑州在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由表4可知,对于中学教育城乡教师学历水平差异不明显。但是,对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郑州城市的教师学历显著高于县镇和农村,城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5.49%和56.71%,高于乡村的4.76%和29.25%。总体来看,郑州市学前教育和小学的城乡师资水平差异明显,应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师资水平,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比较可知(图1):一方面,郑州市城乡小学校均各科教师人数差异较大,城市小学各学科校均教师人数显著大于县镇和农村,教师资源的分布城乡间存在不均衡;另一方面,郑州市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学科校均教师人数显著大于其他学科,教师资源在学科间分布不均衡。由于受教育观念、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加之河南省学生人数众多,升学和就业竞争压力大,和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招生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改革尚不完善,郑州市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容乐观,尤其是县镇和乡村小学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劳动等课程的校均教师人数不足。

2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2.1均衡教育资源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资源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一方面,要均衡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通过分析,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相对城区比较薄弱,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均衡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着力提高幼儿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基础教育,努力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2.2均衡师资

人力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的素质。在城乡生师比差异不大,解决教师数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农村教师在收入、住房、办公条件上与城市教师基本持平。尝试开展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实现城乡师资水平的平衡。另一方面,均衡学科间的师资配置。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大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劳动等课程的师资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11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83-1

一、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平民教育、小学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

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陶行知的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分解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并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老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这样,学生更愿意去学,而且学习的兴趣也慢慢的提高了,老师也更愿意去教,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效果。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的实用和具有针对性。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农村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

可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发展现状并未达到理想,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尤其令人担忧。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相关的调研、有关学者的研究及有关部门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师年纪偏高,老化严重,教育理念滞后,知识更新缓慢。与此同时,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学历较低,没有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此外,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都存在着层层选拔、提升的现象,这使得农村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这亦是制约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同时,各地正不断实施新课程,基础教育的方法、手段和内容也正面临着发展和变革。这无疑对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有效借鉴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以此来延伸和拓展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再教育改变其发展滞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再教育的质量和机制保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研究,积极落实校本培训。

三、运用行知思想开展校本培训

(一)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这是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当务之急。首先,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轮岗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注重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此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让教师能够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大教育支出,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进而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待遇,激励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并更好地投身教育工作。再者,应注重农村教师的选用。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投身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薪资和工作环境,提供青年教师的发展平台,让青年教师为农村教师队伍增添活力。最后,应尽全力留住高素质农村教师,令其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提升。学校应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积极创新,使优秀教师能在教育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潜力。

(二)营造农村教师学习氛围。校本培训以学习为旨归,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校应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以教师的发展和提升为核心,将农村教师定义为不断学习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把工作学习化,把学习工作化。学校通过自身努力,为教师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还可以积极与外界相关专家联系,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此外,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学校选取典型的案例,引导教师针对案例开展讨论和分析,进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三)培养农村教师反思意识。在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觉规划,通过学习,让农村教师能够主动回顾自己的切身实践,分析并找出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提出改善的途径和措施。这样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思,用校本培训的知识武装教师,进而逐步提升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C].上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冯雪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篇12

新时期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阻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兰州市的调查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贫富收入差距研究

青海牧区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牧转农地区水资源利用调查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安史之乱中的突厥与回鹘

从熙平二年卢同上书看北魏后期军功赏赐制度

试析辽代贵族婚姻对政权的影响及其妇女地位的变迁——以皇族、后族为中心

恭门古城堡历史考述

“缠回”更名“维吾尔”时间考

对广州《重建怀圣寺之记碑》的再次解读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述评

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现状分析——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例

灵魂信仰与少数民族葬俗述略

藏族天文历算的传承与发展

试析梅瓶的形成演变及其艺术特色——以甘南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折枝花卉梅瓶为例

论回族习惯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有成例者易循”——读《甘肃通史》(隋唐五代卷)

吉尔吉斯斯坦因民族问题引发骚乱对我国做好民族工作的启示

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解读

发展夏河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试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现代教育理念与少数民族教师教育

浅析民族学与文化研究

论《格萨尔》史诗中的舅权现象

武威博物馆馆藏藏文文献概述

伊斯兰的教育观

新疆藏传佛教寺院——承化寺概述

和硕特蒙古经略述略

《天盛律令》卷一译释及西夏法律中的“十恶罪”

吐蕃赞普赤达尔玛①的统治及其后的简要历史

浅述元、明时期的撒里畏兀儿

藏族阿柔部落的婚姻习俗简述

华锐藏区茶文化考述

我国清真饮食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方略

探析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的象征——以三种图案为例

当代民族研究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暨省级民族研究机构联席会议在穗召开

祝贺《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百科全书》出版发行

九甸峡水电工程非自愿性藏族移民搬迁现状调查

兰州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的民族学调查与思考——以回族为例

从洛家窑村、小洼山社发展变化看散杂居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民族问题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城市民族关系浅论——以兰州市为例

再探北魏对归附者的政策

清代与尼泊尔的贸易概述

“西夏货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综述

清代蒙地藏传佛教寺庙喇嘛日木扎仓教育

伊斯兰文化向欧洲的传人途径及思想贡献

灵光、典范及人主之中介——论《天方诗经》的赞圣思想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甘肃天水旋鼓舞的保护与弘扬

台湾原住民分类之界说

浅谈影视中少数民族武侠人物的塑造——以大刀王五为例

发现与输出中国少数民族文论

篇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更需要人才。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相对而言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再加上随着形势的变化,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农村学校的发展已受严重威胁。因此,如何解决阻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如何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绥滨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相关资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绥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1)现有农村教师500人,35岁以下32人,35岁至45岁107人,45岁以上361人。

(2)九所农村小学校现有1200余名学生,三所初中学校现有350多名学生,共有1550多名农村学生。

(3)达到标准化学校6所,不具备标准化条件的7所。

二、绥滨县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师老龄化严重。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生活条件差,很多教师想方设法往县城或其他较大的乡镇学校调,其中多以年轻教师为主,而剩余的多为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多数为45岁以上的教师,造成农村教师年龄偏大。

(2)师资力量薄弱。现在坚守在农村学校的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能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少,师资力量薄弱。

(3)学生数锐减。为了孩子能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花费大价钱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造成农村学校学生锐减,生源不足。现在,绥滨县西部五所小学共有130多名学生,只能达到县城一校或三校的两个班级学生数;连生中学只有10多名学生。

(4)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缓慢。由于县财政困难以及农村学校学生数锐减,农村学校建设经费非常紧缺,致使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缓慢。

(5)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方法陈旧,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不能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三、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①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技能,强化教师能力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②利用特岗教师招收政策招收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岗位5年以上时间,为农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农村教师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

(2)实现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大力向农村学校倾斜。对学生数少的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特别注重按照特设发展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扶持和投入,做到一校一品。并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使县城强校与农村弱校建立联谊,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3)办好家长学校。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或有问题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学校要充分调动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和积极性,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实现家校互相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和监管责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4)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和福利。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工作艰苦,要积极增设提升广大农村教师在农村工作补助、交通补助、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等方面待遇,积极增大农村教师高中级教师职称比例,激励广大教师扎根农村教育积极性,保障他们安心农村教育事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