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德教育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德教育的作用

篇1

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篇2

一、道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将社会中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且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行为。道德教育正是借助各种不同的渠道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人施加影响的系统教育。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才能够内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内在品格,并且在其社会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其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外延的方式与内容以及教育内涵都发生变化,道德教育的含义在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了思想、政治,甚至还包括了纪律、心理、法治、审美、理想等多种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也成为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德教育对体育教育的意义

 

首先,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体育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体育教学施以改革的手段。体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能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如我校现在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1.用理论的形式阐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2.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3.考核的方式全面进行改革,而且强化和加大对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的考核。其次,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强则个人强。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长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们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实现学生能力的增强也非常关键。在体育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锻炼增强竞争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获得成就感,认识到任何成就都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三、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共存于教育的整体结构当中,统一于教育人的行为当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身体锻炼、体质增强以及道德教育是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的,体育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保证,而在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道德教育需要以体育教育作为手段,而体育教学将道德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看,二者表现出一种载体的关系,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它作为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道德教育。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此重要,所以必须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当在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道德教育。所谓课堂常规就是通过制度的手段将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以及措施明确下来,通过课堂常规的制定以及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这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法。其次,要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融入道德教育。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不同的体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挖掘体育内容的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道德教育。再者,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结合道德教育。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借还发放体育器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保护,互相监督等,都蕴含着道德教育成分。这些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于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育人、育体的双重效果。而且,体育教育同时还具有了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集体性、竞争性等,这也使体育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四、当前体育教育中对道德教育须加强的方面

 

为了能够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关注。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从意识上、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所以,高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我的道德教育,热衷于体育事业,关心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以及纪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时,必须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竞争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各种体育比赛规则,说明体育比赛规则公平、公正的作用,坚持公平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另外,还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征,以此将道德教育结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48-01

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技能生力军,对其开展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有效激活其技能学习动力、技能创新潜力的内源性工作。鉴于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其职业道德培养与塑造的预设性,延续、创新与提升“爱”的教育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路径。

1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爱”的教育展开路径

为了避免“爱”的教育的说教模式所导致的逆反与抗拒等消极学习心理,把其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与技术技能的学习中以体验推动内化。

1.1融入团队合作活动中教育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教育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基本模式,按照不同的专业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团队合作活动,让中职学生在多样性的“爱”的体验中去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具有操作性的路径有两种:一是,班级性团队合作活动。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有班级学生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性企业见习活动、班级之间的技能竞赛活动与其他规模的技能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关爱、对班级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与对专业热爱的情感,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性的“爱”意识、习惯和能力。二是,小组性合作活动。是指班级内部的小组性合作,包括不同学科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组织的职业环境模式、职业过程训练与职业道德角色性表演等,让中职学生在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现更多具有社会真实性的以“爱”为内容的职业道德见习和角色性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1]。

1.2融入技能学习实践中教育

对中职学生而言,技能不仅是其中职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奋斗的基础性能力,更是他们职业道德赖以存在的物质性与知识性统一的载体。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展开办法:一是,关于技能的“爱”的教育。从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职业发展、个人理想实现与职业理想实现等方面,加强学生对自己必须学习与关系到自己未来生存、发展和创新的技能热爱教育,进而转化与提升为他们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二是,关于职业的“爱”的教育。从中职学生他们所学习的技能与职业存在着直接地关系,即学习和掌握什么技能就有什么技能资格也就会从事什么职业,通过技能学习的“爱”的教育开展和强化对职业的“爱”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如让学生从自己不断提升的技能水平中预设和展望自己美好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以培育对职业的“爱”的美好情感。当前,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有效性和针对性”双赢的“必备手段和途径”[2]。

2 “爱”的教育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在中职教育中,“爱”的教育、德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统一性的关系,在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以职业道德集中地体现出来。

2.1培育团队精神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人都是处在某个产业、行业与职业的一个终端,都需要其他人的支持、配合,团队精神成为了新时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之一。以“爱”的教育为内源动力,对培养职业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具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是,同事之间的相互关爱提升凝聚力。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关爱别人的意识、习惯和培养关爱别人的技巧和能力,以此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过程去关爱同事打下善良、理解与宽容的心怀,由此同事之间充满爱进而形成“爱”的氛围,和谐的同事关系与工作关系得以实现且不断提升,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提升性地积累。二是,同心同德的单位员工的大爱提升发展力。这是团队精神在整个单位的体现,同事之间的凝聚力会直接转化和提升为单位的合力性的发展力,大家都饱含着对单位热爱的主人翁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困难的客服中与技术技能的创新中,推动单位或企业提升竞争力。

2.2培育专业精神

结合中职专业教育的实际,是否具备专业精神是其专业发展、专业创新、技能提升与技能创新的关键之一。开展以“爱”的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培育专业精神有效的内容选择和模式选择。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两点:一是,教育学生从创造美好人生去热爱专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作为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有着满腔真诚地热爱,才能真正地投入学习和钻研中,把其转化为自己在企业或单位得到重用或晋升的资本。二是,教育学生从实现职业理想去强化专业学习和创新。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不断提升,是技能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基础,也是他们藉此开展技能创新的基础,让他们的技能岗位得以优化、薪酬得以提升、职位得以晋升,甚或开展更具有远大理想的成功创业活动等。

3 结语

“爱”作为一种积极地情感,在职业发展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会支持、激励与推动中职学生以更高的人生热情、专业激情与职业豪情,投入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创新中,为他们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的实现蓄积力量。

篇4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曼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知觉、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戈尔曼的理论,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智力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包括感知、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来说,包括感知、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人具有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情绪、能移情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道德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道”和“德”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道”是指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德”指的是不同个体自身认同并按其行动的一套规则体系,具有特殊性。道德的本质就是“化道成德”,即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规范。另外,从道德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中人类共同劳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出于本能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避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就必然要求有道德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由此看出,道德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调节,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人的道德认知,促进人道德成长,使人具有能合理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美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商教育和德育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情商”内涵中包括的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以情绪智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中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情商教育并不乐观。有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情绪行智力的提高是有部分作用的,但效果不明显。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教育还过多关注认知性智力,而对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增长贡献不大”。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也只是枯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有关学生情绪情感的内容,情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

当下,中小学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曾多次报道,几名学生在学校里由于一点矛盾就动起手来,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弱小同学,有的学生因为不服教师管教而与教师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学校对情商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学生在遇到有关道德问题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如何移情理解他人。戈尔曼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小学德育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注重的是人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情绪能直接激发或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痛苦、消极、无兴趣的情绪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的厌烦、抵触。当前,中小学德育课堂中仍以道德知识的传播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枯燥,不感兴趣,产生不良的情绪,一节德育课下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很少得到提升。此外,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由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通常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知冲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临道德冲突时,会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特定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在这些冲突中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必然影响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情感往往来源于道德情境中主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当一个人具有较高情商时,他一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敏感的知觉和深刻的理解,对所处情境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这些都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情商较低时,就不容易对外界的情境引起关注,也无法敏感地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道德情境中他的道德情感一定是薄弱的。人们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理解为同一概念,情绪的反应必定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他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外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能否以坚定地道德意志抵住诱惑,排除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合理的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是人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而“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道德意志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不良情绪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阻力。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人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这就是说,当个体面对一种道德情境在准备采取道德行为之前会先产生一种情绪,对这种情绪的感知将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以及采取的道德行为是否恰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现象,这是由于虽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发展还没跟上,无法在道德情境中准确把握和调控他人的情绪,好心做出的行为并非对方所需。因此,想要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他人的情绪。

五、道德教育中提升情绪智力的对策

(一)开展活动课程提升情绪智力

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手段,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游戏、劳动、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性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面临不同的道德问题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时,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引导,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教师也可定期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共情、移情能力。

(二)促进学生同伴交往提升情绪智力

学校的生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团体道德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情绪变化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在团体活动里发挥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评价。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影响同伴情绪的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29-02

当下社会,中国现代化建设远未完成,由于多种原因,日常生活全面确立了以消费为原则和以享乐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使得主导文化的崇高和精英文化的启蒙都黯然失色,并迫使它们不得不向这种享乐文化吸收、借鉴,从而进一步导致了精英文化的“边缘化”,主导文化的大众化。这种消费至上的文化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是,不但整个文化向享乐转向,而且导致人们把整个生命的意义都押注在金钱上,使当今社会在消费的大潮中更加疏远道德修养,鄙弃价值系统,以极其自恋的方式对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重行定位,精神苍白与腹中草莽不再受嘲笑,在时尚包装下,享受着已经掷扔神圣的大众的追捧。 “它裹挟着那弥漫周遭的虚无主义浸渍了人类精神领域……至此,人类对真理、善良、正义的追求不断被语言所消解,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意义消泯于众口一词的操作中。”[1]人们听凭欲望的牵引,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着“本我”的满足。信仰消失,价值理性崩溃,整日里所谋者不过数米计薪,再远也不过是数量上的差别,不是物于物,就是算计着怎样去物物,仰不知天高,俯不知地厚。

大气候影响小环境,尽管大学校园相对独立于社会,但它是整个社会必不可少的组织部分,况且广大师生除了校园外,还不可避免地与世俗社会打交道,这就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带来了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出如下特点:

责任感缺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思想和理念激烈碰撞,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这对于不断提升人才的智能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于是,许多学生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获取,只停留在个人名利得失上,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偏低,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薄弱,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中,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丧失积极性,常常出现一些散漫、懒惰、粗俗等不良行为;不少学生把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有的学生,一旦入了党,当了干部就放松下来,甚至比一般学生表现还差;有些学生缺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一旦遇到的阻力稍大一点,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脆弱,甚至以极端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立起来,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本位行为[2]。

个人价值突出。伴随市场经济逐利性的日益侵蚀,部分大学生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群体意识减弱,团队协作精神隐匿。不少学生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拼命学习,是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重实惠、求实用,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淖。在他们看来,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追求的就是逍遥自在的物质享受,活着就是为了自己,至于他人、民族、国家均可置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往往就是他们的座右铭。有些学生甚至将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尺度简单同社会道德尺度等同起来,错误的认为只有获取实实在在的金钱、物质,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道德水准下降。大学生作为文明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理应成为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但由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部分学生意志不坚,日益受其影响,成为校园内道德规范的破坏者。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够尽快建立起公平竞争的道德规范体系和社会秩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旦涉及切身利益,一些学生就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进而出现了社会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学生考试作弊,求职简历弄虚作假等现象;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言语粗俗,不讲礼仪;自私自利;不爱护公物、不讲环境卫生、不遵守社会公德,甚至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道德行为与大学生的教养和文明程度极不相称,冲击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大难题。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将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儒家思想培养责任担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糟粕,保留其合理的内核,可以说,这些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它们要求思维主体面向自身,以自我完成、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为目的,进行内在的自我体验和反思,不断完善自身,完成人格的美化,进而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从而有利于大学生道德高度自律性的形成,可提高大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提倡这些修身的德性,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立德立功立言”,如果对其用社会主义思想加以合理改造,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自行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决定自己的作为,完全可以走一条全新的“立德立功立言”之路。它们要讲的首先应是公德。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会有很好的品行。这时候的立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任何人都是不可回避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秩序和规范需要人们自觉去维护,这甚至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对所交往的人讲诚信,救死扶伤等等。每个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立德”,就将形成真正文明的社会环境;“立功”从来就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做的事,而是平民百姓对社会的贡献,每个学生都可以立此志向。另外,儒家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道家思想提升人生境界。道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思想,这就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造成危险,以“知足”、“无欲”作为个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道家看来,多欲就是罪恶,不知满足就是祸害,贪得无厌则是最大的罪恶。人生有也有低谷,低谷时期,对理想、愿望要有一定的限度,量力而行,据情势而来,也就是要有一种视名利如过眼烟云的心态,能够安闲地度过淳朴闲适的生活。当然,时期尤其要有这样的心态。这样就可以培养大学生远遁物欲,宁静致远的心态,成为一个胸襟开朗的乐观主义者。

道家关注人的生存本身,落实在个体的自由境界上。首先,应该不为名利所动所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欲壑难填,人如果去追求它们,那么就离自由越来越远。其次,应该去除外物之扰。只有洞察事物本性,从更高的层面,即天人合一的层面,从人与世界、人与天的和谐上去看待事物,从而意识到万物和自我,摆脱各种不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高度的精神自由。破除执意的迷雾,我们可以从中寻求到精神世界的宁静与自由,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下社会,即使在校园也不可完全避免各种利益关系的纠结缠绕,如何做到超然于利益之外,这就要求大学生脱离出个人主义的窠臼,能够包容天下万物,体尽自然而自由自在,回到了生命的素朴、真实之境,以全局、整体的眼光看到事与物,去除了杂心烦恼,实现着对现实名利、财物、权势和礼制的超然洒脱。

以佛家思想平衡人际关系。儒道思想都是以“我”为本,为出发点,以此观照世间的人与事。无论是修身、立业,还是超越自我,与天人相合,都离不开“自我”这个执念。而佛家思想,尤其是大乘佛教,不仅要度己,终极的目的是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以“以身伺虎”的大慈悲“觉他”,超越了“自我”的困囿,达到了“人我”的平等。这就是说,从内涵的深度上,它有超越功利、道德和人造的种种理念,从而拥有了一种高于道德、大于道德的终极价值。从外延的广度上,它超越了民族、阶级甚至历史的界限,属于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大宇宙。它完全拒绝人间世的等级分类,无分别、破对立,绝对确认众生平等,万有同源,不同生命类型可以并存并置。它尊重每个生命个体,宽恕每一生命个体的缺陷。剔除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教育当代大学生以慈爱之心体尽天下万物带来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慈爱之心审视与人所处的共在之物,人与各种存在,包括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成为共生共荣的相互依赖、互相需要、互相支持的和谐发展关系,就能够不自私自利,越帮助别人越充足;越给予别人,自己越能得道多助。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面对多元思想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有选择、有侧重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新世纪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133-02

在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来源。面对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高校学术道德问题,使得我们必须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

学术道德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按照通说是指在学术研究及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科学共同体成员为保障学术研究、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而约定的基本道德准则。那麼,违背了这样的道德准则的学术行为,我们就将它们称之为学术道德失范。

1.论文抄袭和现象。论文的抄袭是现在研究生学习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必须面对的就是研究成果的发表问题,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学术成果有的是对期刊网上的学术成果进行的东拼西凑;有的就是对期刊网上的论文进行少数个别的修改,直接拿来成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研究生连抄都不愿意抄,而是直接付出相应的报酬找人拿来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2010年9月,英国杂志《自然》在“通信”栏目刊登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一封来信,来信中列举了一个数据,中国某期刊通过检测发现有31%的论文存在应用不明和抄袭的问题。

2.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一则消息曾引来广泛关注。该消息声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黄姓女博士,发表在化学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论文中存在数据造假的行为。现在不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编造篡改数据的现象在毕业论文中较为严重。他们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里,面临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把时间都花在了找工作、就业实习和考公务员等事务上。这严重压缩了他们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导致编造篡改数据现象的发生。

3.一文多投或虚假署名。许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发表学术成果都有数目上的要求,有的甚至直接与奖学金挂钩,以便督促研究生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殊不知,这样反而使得部分研究生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将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细微的改写然后再向其他杂志投稿。还有的研究生为了盲目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甚至在没有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在其他同学的文章中进行署名。这样的情况长此下去,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研究生学术科研的质量。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渲染。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专业的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复合人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生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就越来越忽视学术道德,片面地追求数字上的优异,而不注重学术研究的质量。研究生们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取得一个优异的工作“入场券”。社会就业压力的逼迫,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术界科研成果的质量。

2.思想政治教育不彻底。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新生的素质也高低层次不一,同时伴随着大部分高校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得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愈演愈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有的高校没有开设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课程,完全忽视学术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则是趋于形式开设了类似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根本不能达到对学术道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薄弱。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教育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现象就是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办学条件与招生人数不能成正比。一方面,一位导师同时带几个学生,研究生们得不到充分的指导,从而研究水平得不到提高,论文质量也随之下降。高校办学条件不能满足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的需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考研也成为许多大学生逃避就业的途径之一。我国研究生严进宽出的选拔机制,使得很多学生考前拼命学,考后拼命玩。在研究生阶段不能沉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一心只想着获取文凭为就业增加砝码。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足也就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50-01

一 激活和唤起作用

学生的道德需要对学生的接受心理活动起觉醒和指向作用,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动力。正是学生的道德需要唤醒学生的接受注意,强化接受的准备,并对和自己道德需要有关联的道德信息源产生敏感与专注。学生的道德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思想接受活动的主动性能和积极性。学生的道德需要能使他们在面对适合自己需要的道德接受时,唤醒其接受准备,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道德需要是学生接受外来思想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求贤向善的原动力,是学生想成为“好人”的情感要求和行为冲动。

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需要,不能让学生出现需要满足后的沉沦,贴近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去思考、观察、分析,培养他们追求道德的习惯,他们就会主动接受,成为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基础。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周期性,是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者要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刺激学生的受教兴趣,提升教育的效果。

二 定向和选择作用

“定向与选择作用”是指个体意识倾向性会使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目的性,依据主观愿望去实施并达到行动的目标。学生的道德需要左右学生接受选择教育的对象,需要越强烈,对道德教育的弃取选择、接受和拒绝的反应也越鲜明,影响接受的兴趣,并向一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因感到自主选择的欠缺而力求满足自身的需求,是机体对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在学生道德认识形成过程中,如果教育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成为其需要的对象,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的接受效果。当有关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存在差距,学生的反应将是麻木的、迟钝的,如果差距过大,则会产生逆反甚至对抗的心理。

依据马斯洛的观点,包括自主选择需要在内的道德需要是人类的“似本能”,同时又是一种超越性需要,指向的是一种终极的价值。无论是作为一种“似本能”还是一种超越性需要,它都是柔弱而易受伤害的,同时也是易被忽视的。作为一种超越性需要,自主选择一旦被剥夺,便会导致“超越性病态”。如果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不到发展,只停留在自然的和习俗的水平上,那么他就会渐渐地失去对求知的渴望和道德的良心。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仅有对道德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对道德情感的需要。面对“选择的时代”,道德教育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道德需要的选择功能,而且要积极利用学生的道德选择需要。

三 调节和强化作用

篇8

(一)示范作用

唐代韩愈曾对老师的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可见,老师对学生具有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研究生读研期间,大多数学生都以导师为核心,围绕导师给予的课题或者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导师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因此,导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敬业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勤奋严谨的科研态度、良好的学术道德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据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赵莹所做调查显示,认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9.1%。导师总体上学术道德素质较高,能够在科研活动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不可否认,研究生导师群体中不乏学术道德败坏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低劣,科研行为不端,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示范,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治学态度。因此,导师应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弄虚作假,杜绝各种科研不道德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在研究生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规范导向作用

从导师与学生的学术指导关系上来看,导师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具有学术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导师应大力提倡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教育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学术讲座、指导课上,导师应该向学生大力宣传和解读有关学术道德教育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对科学道德规范的全面深入解读,使学生在学术伦理、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具体地,导师要利用上课时间或课外交流的机会有意识地向研究生介绍著作权和写作论文的基本常识,如撰写论文引用他人著作要注明参考文献,不要一稿多投;督促研究生在学习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觉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向研究生灌输只有严谨、求实、创新的文章才是好的学术作品,只有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才能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有所发展的思想;要使研究生明白,做学问要先做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学问,德才兼备、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才可称得上是“人才”。

(三)监督管理作用

研究生阶段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同研究生的接触、交流领域更为广泛。所以导师要担当起对研究生的管理职责,不但要管理他们的学习、生活,更要管理他们治学的态度。导师作为学生学术、人生道路的指导者,应该指导学生学业,尤其在研究生发表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要做好监管。在学生投稿前,要对文章进行检查,若发现学术不端现象,应立刻禁止学生投稿,并责令重写。导师应严格按照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规定,对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终稿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学生认识到要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以此引导学生走上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科研道路。

二、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效作用不够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具体实施者,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效作用不够,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一)导师自身学术道德失范,示范作用失效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最大化”、“金钱至上”的观念日趋为人们所接受,社会功利化思潮不断涌现,这种思潮也渗透进了学术界,使学术价值染上了功利的色彩。部分研究生导师在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时道德的天平失衡,学术目的日趋功利化,违反学术规范。在这种功利风气渗透影响下,研究生学风也渗入了功利的思想,导致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诚信现象频频出现。

(二)导师忽视学术道德教育

有的导师潜意识里存在这样的观点:研究生的科研时间有限,应当用来完成本职科研工作,道德教育是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此外,研究生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更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学术道德源于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所以导师不需要多加强调说明,在导师群体中的这些思想观念是导致学生学术道德意识不强的重要原因。

(三)导师与学生缺乏思想沟通交流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也在增加,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加上导师自身有着科研、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时间与精力有限,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的时间非常有限,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以及引导不够,研究生难免会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失范行为的成因调查中,49.2%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缺乏明确的学术规范和诚信指导。”

三、发挥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导师自身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对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但大都忽视了导师本身的道德品质对研究生的激励及影响作用。导师不仅要“教书”,更重的是“育人”,而导师要育人必须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在学识学风、为人处世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此,要加强对导师的学术道德教育,加强导师自律意识,担任导师的教师,就应当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其次,在评选导师的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导师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条件,更要注重对其师德和学风方面的筛选。最后,对导师要经常进行专门的学术规范培训教育,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的自觉性。

(二)完善导师责任制

篇9

在经济快速繁荣、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道德教育”这个亘古常在而又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如今正面临着十分严竣的形势。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出现了诸多问题:道德观念的普遍滑坡,伦理价值的困惑与迷茫,理想和信念的失落,公德和人情的淡漠,等等。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教育形式的教学过程,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反映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传承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过程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剖析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相比较,其不同点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密切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能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一)学习内容特征――身体练习。

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只有体育教学中才存在身体练习,而其他教学中不存在,同时身体练习本身存在运动技能和承受负荷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承受负荷隶属于身体练习的一部分,而身体练习包含着承受一定负荷,身体练习这一特征不能只有一个表现形式,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现形式,这就是技能学习,它也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于是,我们可以从学习内容上进一步理解体育教学的特征: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可以引申出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一是技能学习,其二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二)学习环境特征――开放的体育空间。

开放的自然环境是指学生可以在场地上、阳光下,甚至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身体练习。人参加体育活动前后,都经历了三个空间,包括现实社会中所受社会关系制约的复杂空间场地、外在人际交流的情感空间场地、内在受到游戏规则制约的人格完全平等的空间,因此,体育空间是人格平等与人际交流的最佳空间。体育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特定的作用,这种特定的作用还从体育教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二、体育教学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两者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当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与技能教学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有机统一并相互作用的。道德教育为完成体育技能教学,增强体质提供了保证,反过来,教师通过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在增强体质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体育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载体关系,即体育教学的内容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途径关系,即体育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道德教育存在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三、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现状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功能发挥不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道德教育的目标较为泛化;道德教育的内容抽象空洞,没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渠道单一,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它离不开学生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诸多事物的道德评价不再绝对和统一,道德价值呈现多元化,这使身心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道德认知产生严重困惑,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理解与认识上的误区。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些学校领导教师对其理解单一,他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的精神、思想、知识等层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并且,学校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作为衡量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评估因素,不利于学校及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这种理解与认识上的误区,从主观上妨碍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目标的实施。

(二)德育目标实施不力,德育效果评价模糊。

当前体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一些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未把道德教育的要求纳入其中。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体质、运动技能等一些问题,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缺乏专门的研究,并且对道德教育的目标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缺乏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这样,道德教育目标易被忽视或难以实施,成为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广大体育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认可的,但在体育优质课评比时,并没有把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评比的条件之一。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对道德教育评价只是一带而过,既没明确评价方法,又没有具体评价细则,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形同虚设。

四、体育教学中道德传承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竞争精神,加强规则意识。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如体育游戏、集体练习、各种体育比赛等形式。其次,创造竞争环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与竞赛活动中,应多采用竞赛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胜负、得失等情感的体验,感受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性,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最后,正确对待竞争,这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而且是一种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各项运动规则严格遵守,他们从中建立起的规则意识将逐渐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从而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并且,个人在学生时代具备了遵守规则的强烈意识,将会对形成终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起到促进作用。

篇10

如今,各N丑恶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现象屡见不鲜,不但损人利己的事接连不断,就连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时常发生。频繁地出现丧失道德的现象和不讲道德的事件,令学校德育工作者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苍白无力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大环境相互影响和恶性循环的结果。长此以往我们有理由担心:做人做事没有道德底线,甚至更无道德可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会荡然无存,将是中华民族的严重灾难。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如何改进德育教学进行深刻地思考。

何为道德?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跟影子一样时时刻刻伴随并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有人称之为天经地义的道理,即天理。高标准的道德也称之为美德。个人如果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如果不讲道德,不受法律的约束,但会受到公众的严厉谴责。

德育就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德育课是系统传授高尚道德品质的专门课程,通过德育课让学生逐步明白道德的基本含义。在我国,中小学把德育教育课一直称之为思想品德或政治课,大学称之为马列主义原理或哲学,这种把道德、政治和哲学合为一体的做法,让人们对道德产生了错觉,认为道德就是政治,削弱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这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从2016年秋季已启用了“道德与法治”教材,替代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把道德与法律融合在一块进行教学,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当前,虽然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社会道德品质的低劣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思想品德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教条和抽象的文字游戏,教学内容很难被青少年接受并影响其行为。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呢?

篇11

在网络新环境下,网络道德教育是个相对滞后但又十分重要的领域。传统道德观念和方式明显滞后于先进的网络技术,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约束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化解网络社会面临的新矛盾。而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不良行为都是在不知法或不懂法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是与传统道德教育并举的另一把利剑。

1、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的态度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如何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人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如何及时干预制止井消除网络道德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甚至是恶劣后果,如何确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创新网络社会道德教育途径已刻不容缓。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更是让人堪忧。

高校教师与管理者对此缺乏重视。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但当前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些专业课教师更是认为网络道德只是德育教师的职责。

道德教育观念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教育应当从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总是停留在没有针对性的搞几次网络知识与道德讲座,安排辅导员找个别人谈心这样的老路上,要想取得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也绝非易事。

部分教育者对网络道德内涵把握不准。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2、网络道德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一一教师,又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具体实施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不只是德育的范畴。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在自己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网络道德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内容。其实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是网络道德教育中一个小部分而已,这是因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宽泛。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起由德育处为中心,由网管、团委、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政治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观。

第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长期以来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大都被界定在青少年群体,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对共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成人。因此,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只是着眼当下。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机能教育,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日渐深人大学生生活时,作为高校的主要教育者——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今对网络道德的教育已经在各个教育环节开展,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但网络道德教育不可能立刻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能仅仅看到眼下有所成效,从而放松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着眼未来,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3、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首先要纠正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的急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道德基础,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还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显然行不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把握方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民族品质,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要以身作则,创设正向网络道德的榜样。高校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因此,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指导者,自身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创设正向的网络道德榜样。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网络道德的规范,从而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篇12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才能培养和塑造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道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德育过程来完成。现代大学生热情、纯真、充满爱心和管险精神,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行为动机。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磨练,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呈现出:缺少吃苦精神,意志不坚强,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强调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集体合作能力欠佳等等。在加上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德育是德育教师的事,与己无关,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德育的忽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德育思想,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讲练词汇和语法结构时可随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讲授真实条件句的省略结构时,教师可给出例句:Work hard o you’ll fail.(努力,否则你会失败);还有很多俯首即拾的谚语:Gedhelpsthasewhohelpthetnselves.(天助自助者);Nopains,nogains.(不劳则无获);Health happiness.(健康是福);Failure the mother of sueeess.(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即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良好熏陶。另外,那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课文如:GoingHome(回家)、SailingroundtheWorld(环球航海);A Brush with the law(与法律的冲突);WllyITeaeh(我为何教书)等体现出的人性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魅力,能使学生在分析、欣赏课文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精神世界的强大震撼。此外,外语教师应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自身的人格来影响和启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潜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产生于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现象,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异同。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音语调的修正、词汇量的扩充及语法结构的讲练等方面,应通过这些语言现象认清我国与英、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理解那些渗透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学、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大小礼仪等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人在吃饭前后与人打招呼时说:“吃了吗?”,只是打招呼,意思是“你好!”但如果我们对一个美国人说”Havoyoueatenyet?”意思无异于let’s together”有请人吃饭之嫌,容易被误解;对于他人的赞扬,中国人的反应总是“不,不行”,或“过奖了”谦虚地表示受之有愧或没有做到最好。而接受赞扬却意味着骄傲自满或缺乏教养.而美国人对于赞扬的反应却是很爽快的“Thankyou)l,表示其充分的自信或接受对方的诚恳赞扬;在汉语言文学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演绎了世代称颂的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在英国文学中Romeo与Juliet才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因此,教师在系统、全面、深刻地了解双重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手段,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介绍异域文化,分析文化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对外国语言的文化背景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学到地道的外语。

三、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一个合格的大学外语教师,首先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并坚持外语授课。通过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置身于广博的知识空间,以对专业和相关知识的精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这种来自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自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分析与解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通过作业的留批和高于学生已知能力的知识水平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使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授课时教师应以准确、清晰、幽默的语言,配合表情和动作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而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增大信息输人量;教师应尊重学生,并一视同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扬都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推动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13

2.完整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的形式和道德认知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道德认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建构性。道德认知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而成的。道德认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在基于自己心理的自我样式来建构内在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原则的过程。第二,阶段性。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不是不加修改的直接吸收社会道德规范,相反,它是一种同化吸收道德认知内容和结构中的矛盾冲突,并在调节二者的平衡中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通过这样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同化吸收和调节平衡的过程来实现质的飞跃,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最终不断的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第三,反复性。人们在面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准则时,习惯于把这些观念同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相比较,对那些和自己理解相一致的观念青睐有加,而容易排斥那些和自己观点有冲突的观念。此外,人们在面对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时,会不自觉的将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比较对照,以判断其真实性,从中做出选择。当它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相一致时,这些新的道德观念就会被主体接受,主体也就获得自己所要的道德认知,反之,新的道德观念就会遭到排斥。道德认知就是这样通过理性的推理判断最终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的道德需要和情景都会发生变化,导致道德认知的不稳定和反复性。

二、家庭教育的论述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性格的养成,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所以,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和后盾,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助手和人生导师,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发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和行为习惯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恰恰是影响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同时也是主导性的教育,它是孩子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是其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运用道德认知的有关知识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和支持,能够使个体健康的成长,并具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三、如何发挥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以育人为目的,而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第一场所。道德认知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成员以及个体自身的参与下,道德认知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根据个体不同的成长时期,采用不同的道德认知方式和道德认知内容,发挥道德认知的作用。个体从出生到十四岁之前,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萌芽到逐渐产生再到拥有初步的自我意识。这个时期,主要是发挥家长正确的道德认知作用。个体的自我意识尚不突出,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认知榜样。对待个体错误的道德认知,要耐心引导,给以道德认知的灌输,使其拥有主流道德认知。而在成年之后,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但家庭教育仍然是个体接受其他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要积极引导个体接受主流道德认知,将自己与主流道德认知相悖的道德观念进行修正。

2.发挥良好“家风”道德认知的作用。家风是家庭教育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美德的一种,它是调整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家庭美德的要求,即符合良好“家风”道德认知的标准。家风通过潜移默化来不断影响个体道德认知的塑造和形成,道德的个体应该通过自身内心稳定的道德认知去决定自身的道德行为,从而不为外部环境所影响。

3.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促进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发挥道德认知的作用。家庭是由不同的家庭成员构成,其政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形成的家庭道德认知氛围也会不同,因此,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为了营造良好的正能量的家庭道德认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充分发挥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之,道德认知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向家庭成员灌输主流道德认知,提高其道德认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个体成人成才。

作者:黄琳庆 杜中原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