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层文物保护存在问题

基层文物保护存在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10:11: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层文物保护存在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层文物保护存在问题

篇1

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见证者,众多考古遗址和田野文物如繁星般散落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大批于无声处挥洒汗水的基层文保工作者在默默守望这些五千年中华文明。只是,与他们日夜相对的文物的巨大价值相比,他们自身发展的空间与可以凭借的资源有限,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叹。目前我国基层的文物保护手段十分有限,文物部门许多干部呼吁,法律修订时应当多多考虑现实中基层文保这支“无名英雄”队伍。

存在问题:一是基层文保工作者人手严重不足。基层文管所不但人员少、巡查任务重,还缺少有效的执法措施,比如遇到村民在帝陵周围埋人堆坟,文保员只能口头教育。即使获悉重大违法线索,文物部门也只能下达督办文件或通报批评,实际收效有限。二是相较于大遗址的重要价值与保护利用的高难度,当前文保部门普遍存在级别低、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物部门管理下放到基层后,话语权逐步降低。且保护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和国土、建设、林业等多部门协调,工作往往推进缓慢。三是文物保护技术能力和人才机制有待提高。现阶段文保工作“物防”“技防”谈不上,主要还是靠“人防”,但文物部门普遍人力不足,借重业余文保员或群众文保员是常态。不过,他们的身份在文物保护法中并未明确,因此合适的待遇保障也都无从谈起。

基层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对文保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在国家及地方层面,可由文物部门牵头,建立国土、规划、农业等部门联合参与的文物保护中心,随时处理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文保工作机制体制的创新。针对文物保护范围大、等级高的保护区,应按照符合其保护利用需求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系,除了发挥好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能,还应在全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特别是让文物所在地的民众产生历史文化自豪感,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此外还需要拓宽参与渠道,理顺参与机制,让有意投入文物保护的社会力量能够更好地贡献力量。三是加强基层文保人员队伍建设,并运用多种手段保护文物;优化管理与考核体制,真正发挥基层文保部门的作用;拓宽基层引进专业人才的渠道,同时加强在岗文保专业能力培训。提升文化自信,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篇2

随着我国对文物保护的不断重视,将原有的保护措施都被现代化的设备取代了,不仅节省了人工,也节省了管理中的烦琐程序,使文物的保护工作更具体。但是不管怎么对文物进行保护,总会从其中找到各种各样的漏洞,从而使文物遭到破坏,对高科技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对所有文物进行覆盖,使文物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在外,使其了保护工作加大的管理难度。而日常的保护工作中也没有更好的管理方式和保护措施,使文物多多少少有些损伤,但是伤痛都是积少成多的,总会有爆发的一天的,这样的问题通过本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述。

(一)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存在问题

基层的文物保护措施中更是存在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能导致文物直接损坏,但是对文物的损坏程度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没有全面地对所有文物进行细致的保护,例如,我国著名的文物风景区龙门石窟,在这一风景区中有很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文物的保护程度会大一些,但是很多游客都会想方设法去抚摸文物或留签名,等等,这样都会对文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物的保护措施没有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甚至出现文物受到损伤甚至损坏无法复原等严重问题。

(二)基层文物的保护管理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中管理方式更成为主要问题,只有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对文物保护管理,使文物能有更加直接的保护措施。但是在实际中往往都是因为管理方式不妥当,对文物造成了损坏。在实际管理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只是大致地查看一下,没有对文物保护措施的设施进行详细的检查,迫使文物的保护措施损坏对文物造成严重的损坏。另外,对文物保护巡查在日常巡查工作时,没有将文物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例如,在日常巡查时,文物保护巡查员只是对文物大致观察一下,不进行细致检查,使得文物处于危险状态也没有及时发现,使文物受到严重损害。而对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细致的检查时,文物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对文物在日后的监管方面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三)基层文物保护的应对措施不符合实际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的应对措施中,有很多保护措施不符合文物的实际要求,使文物在被保护的措施中造成损坏。文物的保护措施应当遵循文物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实际文物保护中往往将文物强硬地施加了与实际不符的保护措施。例如,在我国古代的怀朔古城遗址中,由于城镇遗址年代久远,受风吹日晒或在地下沉睡时间较长,使得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更加严峻。古城遗址中很多物品长时间埋藏在地下,与空气隔绝时间长,遇到空气时容易对文物造成氧化,对文物造成严重的损坏。在保护措施中更是将一些易氧化制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游客进行展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将文物推到死亡的边缘,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应对措施

在基层文物的保护中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只有将这两种措施都做好才能更好地去保护文物,使文物的安全性更高。在基层的文物保过程中,将文物适合什么类型的保护进行分类,使每一件文物都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在保护管理措施中将文物更好的管理,管理中更是要细致地检查文物保护的措施,查看保护措施是否存在漏洞,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坏。

(一)基层文物保护有效措施

在对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的过程中,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作为重点,使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保护文物的有效措施中,应当制定出一套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案,如在风景区的文物保护中,因为有些文物属于露天的,这类文物的保护措施就是将文物用护栏进行保护,使围栏能够将文物圈起来,要建到人难以爬越的高度,在围栏的顶部装有攀爬措施,使文物在围栏中能有更好的保护。另外在有这样的保护措施下,利用电子摄像头进行监管,在文物风景区要树立警示牌,爱护文物人人有责,不得抚摸文物或者省得在文物上留下签名等字样损坏文物,并对这类情况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将破坏文物的人进行全国景区通报,取消其在国家文物风景区旅游资格,根据其违反的程度进行处罚。

(二)基层文物保护的有效管理方式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的管理方法中体现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对文物保护的管理政策,使文物保护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文物的措施中,应当根据文物的类型进行管理,对不同的文物要进行分类管理,因为有些文物遇到空气就会氧化,会对文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在秦长城文物遗址文物的保护管理措施中,由于面积过大不能进行全方面的保护,这使得工作就存在很大难度,但是文物的保护工作更是得到了很好的进行,例如,将秦长城进行封闭,并将长城上涂上特殊的胶,使其不在受天气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管理中应当定期对所有文物的保护设施进行一一检查,如有保护设施破损,应当及时地更换,并检查文物是否受到损伤,通过一一排查的方式对基层文物的保护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另外对文物进行电子监管,使每一个文物都能够与计算机有效的连接,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也使文物的保护工作更加细致。

(三)文物受到威胁的应急保护措施的具体方法

在文物的保护措施和管理中,通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对突发的状况应当给出更好的解决措施,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在对文物应急保护措施的管理方案中更是严格地指出,首先对文物的类别进行分析,在对文物是否受到损坏进行检查,如文物有损坏要对损坏的程度进行判别,并且对文物是否能够恢复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将文物送到制定部分进行修复。另外对文物的应急措施中要明确地指出对文物保护措施,从而判断是否是保护措施不到位或者是保护措施方式不对等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保护措施不断改进,以免日后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篇3

我国有着较多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人们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1]。伴随着我国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在博物馆藏品保护方面面临的情况呈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藏品概述

藏品是博物馆从社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目的出发,以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所搜集保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2]。对于博物馆藏品来说,其不仅仅包含古旧的文物与各类标本,同时还可以包含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及先进的工农业产品。从藏品的含义来看,能否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

从藏品本身的层面来看,由于其受到自身材质所具有的缺陷性以及历经埋葬等所产生的影响,因而较容易出现自然腐蚀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消失,这就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保护措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情况来说,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博物馆藏品保护基础条件亟待提高

从我国现有博物馆的保护措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博物馆在藏品保护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一些藏品存在着自然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的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藏品入藏以后,只要不出现被盗的情况,就是藏品保护工作的全部。藏品在博物馆内,虽然从本质上减少了出现人为损害的几率,但是这些藏品由于还处于自然环境中,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然环境下一些条件的影响,进而出现一定的损害,如空气污染或者虫蛀霉变等等。如青铜器类的藏品容易被有害锈侵蚀出现断裂,书画类藏品容易因为潮湿出现霉变或者虫蛀等情况。简而言之,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基础条件对文物藏品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3]。

2.2 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藏品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存在着专业保护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基层博物馆为例,一些博物馆根本就没有设置过专门从事馆内藏品保护的工作岗位,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博物馆中从事陈列、仓库保管或者文物征集的工作人员兼职藏品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人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藏品保护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就会影响到对藏品的保护,通常只会在藏品入库前做一些简单的清洁或者消毒工作,至于所做的保护措施是否会影响到藏品内部的结构或者藏品寿命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验。又如有的博物馆在进行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时,所采用的新材料与新工艺没有经过试验,也没有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鉴定。这些情况的存在,都说明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2.3 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存在问题

从我国现有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来看,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与管理工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细致的工作,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藏品的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就容易对藏品保护工作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以我国现有的基层博物馆为例,多数都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求为基础确定了包括保管人员岗位职责、藏品入库管理等方面的藏品保护体系,但是体系在作用发挥上,往往会由于体系本身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或者由于缺乏必要规范化管理,或者由于新上岗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等,都导致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 博物馆藏品保护需要资金的支出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不断的提高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水平[4]。文物藏品的保护需要包括库房设备等多类条件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资金匮乏必然会导致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把文物保护事业的费用纳入到本级的财政预算中,国家用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断增加。但是,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基层博物馆中,保护经费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县级博物馆为例,普遍存在着业务经费较少的问题,加之博物馆自身创收能力较差,因而使得一些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总之,对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应用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四个不足以外,还存在着诸如藏品保护研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5]。这就需要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工作中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保护措施,进而有效的提高藏品保护措施的应用效果。

3 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的应用

结合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这些包括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性的处理。

3.1 提高藏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博物馆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就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这就要求藏品的库房建筑以及保管设备应具有安全性、坚固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博物馆应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更新,如加大对恒温恒湿等现代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中的应用等等。同时,博物馆还应做好藏品保护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伴随着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藏品保护信息化成了藏品保护措施中的必要组成要素,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也是藏品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博物馆应通过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健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进而有效的发挥博物馆藏品所具有的作用。

3.2 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整体素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藏品保护方面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现代科学与传统工艺的集合。这就要求博物馆应不断提高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这些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的整体素质[6]。一方面,博物馆要结合自身现有的条件对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对现有藏品保护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有效的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水平,另外一方面还应加大对外来技术与外来人才的引入,有效的充实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3.3 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

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的优化,应以良好的藏品日常管理作为基础,通过规章制度的操作来实施科学管理。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经费情况以及技术水平等基础确定合理的措施,进而实现藏品保护的目的。藏品保管工作人员应根据博物馆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为基础来确定保养计划,进而确保库房能够发挥其在藏品保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中,还应关注藏品的修复工作以及藏品的日常养护工作[7]。对于藏品保护工作来说,修复作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藏品保护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修复藏品时,应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重要藏品修复应由博物馆的领导、文物专业研究人员以及文物修复人员共同制定方案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复工作。

3.4 采用多元化的资金解决方式

从资金解决方式看,除了要各级财政提高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外,还应确保专项经费专用的实现,避免出现资金挪作他用情况的发生。同时,博物馆应借助各方社会力量,不断的提高自身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在国家确定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取得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在工作中广泛的争取国际组织、团体以及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个人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支持,提高“藏品保护基金”设置的几率与运作效果。除此以外,我国的博物馆还应积极的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将博物馆推向市场经济的方式,多元化的取得经济收入,进而有效的缓解自身在资金方面所面临的压力。

综上所述,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多种藏品保护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博物馆或者相同博物馆的不同时期,应从自身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合理的藏品保护措施[8]。并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动不断的对藏品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藏品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发挥博物馆藏品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越.浅议历史类博物馆的藏品保护、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与服务问题——以西安博物院为例[J].西部学刊,2013.(7):49-51.

[2]陈崇志,传承.浅谈博物馆藏品工作——以南宁市博物馆为例[J].传承,2013.(7):120-121.

[3]李文琪.对藏品及藏品保管工作的再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1):49-54.

[4]马丽双.关于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护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87.

[5]江郁之,梁洁颖.美术馆藏品管理与保护的规范化建设[J].美术,2013.(3):119-121.

篇4

中图分类号:F594 文献标识码:A

仙游县从唐圣历二年(699年)设县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灿烂的历史文明造就了“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美誉。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1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经过仙游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县至今录入的不可移动文物有55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县级文保单位169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102处。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古遗址36处、古墓葬65处、古建筑387处、石窟寺及石刻2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8处,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尤其是明清时期古建筑的完好保存,体现了当时的民间传统技艺和时代风格。

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仙游文庙、天中万寿塔、洪桥郑纪祠、城内万寿观、城内林氏宗祠、龙腾玉新书院、麟山保和堂等十余处国、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

2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存在人为破坏情况。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在文物保护中存在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改造、污染、环境破坏等。如县保单位南门桥,桥面用水泥重铺,护栏用蓝色涂料粉刷,严重破坏了原有面貌;霞街吴瑛碑亭,周边摆满摊位,遮雨棚架在石坊上,不仅破坏环境和景观,还存在严重隐患;蔡京墓旁建养鸭场,鸭粪遍地,臭气熏天,严重破坏环境等等。

(2)基层建设工程中文物保护艰难。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基本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面广量大。而县又缺少从事考古勘探、发掘的单位,况且许多建设项目开工前文物部门也无从知晓,加之现在的建设工程大多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施工,数日之内土方工程就已完成,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使地下埋藏文物毁于一旦,这都给基层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有些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只能在项目开工后,在建设工地发现埋藏文物后,接到群众举报赶到现场,这时才与建设单位协商文物保护事项。但此时往往只能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保护力度受到一定影响。

2.2原因分析

2.2.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因有些文物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破损,那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普通百姓就认为,花钱修补不如重建一座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建筑,才能体现文物自身的价值。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2.2.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从我县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霞街吴瑛碑亭周边的商贩摊位,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2.2.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

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及时处理。如盖尾石马桥,文物部门无力处理,相关部门由于职责关系,相互推诿。

2.2.4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

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个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莆田晚报》、仙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仙游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编辑、出版《仙游文物全集》,使全县人民了解仙游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仙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仙游、建设仙游的热情,为我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共同努力。

二是要把文物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文物管理部门要与城市规划、基本建设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共同协作,把文物的保护计划纳入新的建设之中。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把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录,提交给县规划建设部门,提醒他们在建设规划在能原地保护的划出范围,以便加以保护,如或是无法原地保护的,早做好搬迁或维护加固等措施。

四是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县文物机构设置较晚,工作人员从无到有,现有编制两名,而且人员都是中途调入,专业知识相对薄弱,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名考古专业的专职人员和从事文物修补的专业人员。随着当前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更是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全县文化站人员队伍建设,调整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业余文化站人员素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五是要充分做好文物利用工作。在做好文物保护前期下,要加强文物的合理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其一是要充分利用文我县现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砺巴寨战争遗址、“工农108团”成立旧址等革命文物,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对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全社会认识到文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其二是要充分挖掘文物资源,为我县旅游业服务。我县文物资源较为丰富,除了以九鲤湖名胜、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为代表的“仙游四大景”外,还有以济川名胜为代表的济川风景区,以百松古驿道为代表的书峰生态文化体验,以无尘塔为代表的九座南少林文化景区等文物,是我县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较具地方特色,文物部门应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充分发掘这些文物资源,把这些文物资源整合起来,为我县旅游业服务,以弥补我县旅游业缺乏文化内涵的弱点,从而发挥文物在我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物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 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因为它有用,能够为今天和将来所用。文物的作用也就是根据它们本身的价值加以阐发运用,阐发出它们在历史、艺术、科学方面的价值。加强文物工作,合理利用好文物,不但能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能使他们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97-2

藏品是博物馆从社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目的出发,以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所搜集保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对于博物馆藏品来说,其不仅仅包含古旧的文物与各类标本,同时还可以包含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及先进的工农业产品。从藏品的含义来看,能否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有效地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

从藏品本身的层面来看,由于其受到自身材质所具有的缺陷性以及历经埋葬等所产生的影响,因而较容易出现自然腐蚀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消失,这就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保护措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情况来说,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博物馆藏品保护基础条件亟待提高

从我国现有博物馆的保护措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博物馆在藏品保护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一些藏品存在着自然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的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藏品入藏以后,只要不出现被盗的情况,就算完成藏品保护工作的全部。藏品在博物馆内,虽然从本质上减少了出现人为损害的几率,但是这些藏品由于还处于自然环境中,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然环境中一些条件的影响,进而出现一定的损害,如空气污染或者虫蛀霉变等等。

(二)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藏品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存在着专业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基层博物馆为例,一些博物馆根本就没有设置过专门从事馆内藏品保护的工作岗位,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博物馆中从事陈列、仓库保管或者文物征集的工作人员兼职藏品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人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藏品保护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就会影响到对藏品的保护,通常只会在藏品入库前做一些简单的清洁或者消毒工作,至于所做的保护措施是否会影响到藏品内部的结构或者藏品寿命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验。

(三)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存在问题

从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来看,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与管理工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细致的工作,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藏品的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就容易对藏品保护工作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以我国现有的基层博物馆为例,多数都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求为基础确定了包括保管人员岗位职责、藏品入库管理等方面的藏品保护体系,但是体系在作用发挥上,往往会由于体系本身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

二、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的应用

结合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这些包护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性地处理。

(一)提高藏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博物馆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就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这就要求藏品的库房建筑以及保管设备应具有安全性、坚固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博物馆应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更新,如加大对恒温恒湿等现代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中的应用,等等。同时,博物馆还应做好藏品保护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的整体素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藏品保护方面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现代科学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这就要求博物馆应不断提高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这些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博物馆要结合自身现有的条件对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对现有藏品保护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有效的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水平,另外一方面还应加大对外来技术与外来人才的引入,有效的充实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三)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

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的优化,应以管理良好的藏品日常工作作为基础,通过规章制度的操作来实施科学管理。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经费情况以及技术水平等基础确定合理的措施,进而实现藏品保护的目的。藏品保管工作人员应根据博物馆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为基础来确定保养计划,进而确保库房能够发挥其在藏品保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中,还应关注藏品的修复工作以及藏品的日常养护工作。对于藏品保护工作来说,修复作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藏品保护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多种藏品保护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博物馆或者同一博物馆的不同时期,应从自身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合理的藏品保护措施。并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动不断地对藏品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藏品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发挥博物馆藏品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子庄,晓贾. 试析博物馆藏品[J].中国博物馆. 2007,(02).

[2]宋向光.应重视和完善博物馆藏品借用工作[J].中国博物馆,2012,(04).

篇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是对文化的传承,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文物的保护管理,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我们对当代及未来发展有一个更开阔的认识角度。在2016年4月12日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传达了重要指示精神和总理的批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和都强调了文物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文物部门均要做好文物的依法管理工作,提高文物的社会文化价值,促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1 文物管理的内涵、意义及发展历程

1.1 文物管理的内涵

文物管理,指的是各级政府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地行文物管理的职责的行为。文物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止文物的丢失与倒买倒卖现象,保护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沦为一种单纯的交易商品。二是要对文物进行保护,防止文物遭受损害,加强文物抢救与修复,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因此,文物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求在资金、技术、人才、行政、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实现文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文物应有的价值。

1.2 文物管理的意义

文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物管理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文物是历史留下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通过文物我们可以想象祖先生活的场景,感受祖先的思想与智慧,解开许多历史谜团,还原历史的真想。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现代,从云南的元谋人到山顶洞人再到现代人,一件件文物见证了人类的一步步发展,也使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面对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文物时,如同置身于历史的情境之中,体会到祖先的伟大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第二,文物管理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文物在经济方面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文物收藏与旅游。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物收藏的风潮。在改革开发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物的经济价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引导人们从关注文物的经济价值转化为文化价值,成为了文化管理部门思考的命题。在旅游方面,文物无疑发挥它巨大的价值。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的珍贵文物,他们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以古都北京为例,其旅游资源主要就是以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为主,每年两亿多的旅游人次无疑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3 文物管理的发展历程

解放后,我的文物管理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1981年,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管理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共颁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70件,包括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所以文物管理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大量珍贵文物遭到破坏。第二阶段是1982年至2002年,这一时期被称为过渡时期。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发,其中对文物保护的范围、工作主管部门、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随后,《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使我国文物法制建设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随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我国相继出台了40余件相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规章性文件,对文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从2008年开始,全国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政策改善了博物馆基础设施,提升了展示服务水平,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博物馆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

2 新时期创新文物管理模式的途径

当前我国文化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资金投入较少,基层基础设施落后,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文物管理工作缺乏秩序,损失较大等,而要想充分地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文物的管理模式,提高文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

2.1 文物管理制度创新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文物管理的好坏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程度,所以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能力给不法分子造成沉痛的打击。要建立完善的文物管理资金投入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文物管理水平。要建立文物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将文物管理纳入到领导责任制和政府绩效考核当中;要进一步完善文物市场法律制度,明确文化市场、古玩市场等监管品市场的法律地位,规范交易行为,方便文物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文物鉴定行业,明确文物鉴定行业的监管机构,制定相关准入制度,明确鉴宝机构、鉴宝节目、文物鉴定师的准入条件,提升文物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要明确文物与旅游业的关系,从制度上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使文物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文物管理科技创新

文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求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需要具有优秀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文物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做好文物管理工作。要充分实现文物展示手段的多元化,通过文物数字化的影像采集和数据存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知识扩展、多媒体互动,掌上智慧博物馆等项目。要充分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安装的空气检测系统,及时传输文物的数值,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的预防性保护流程,确保文物的安全。

2.3 文物管理人才创新

文物管理一方面是宣传,另一方面是保护,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优秀的文物管理人才。要加强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宣传的方式,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大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文物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的教育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人才的引进,聘用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吸引学历高、综合能力强的年轻人,增加文物保护骨干力量,切实扭转文物管理人才不足的现状。

3 总结

综上所述,文物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要想解决我国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实现文物的创新管理,加强文物管理制度创新、文物管理科技创新和文物管理人才创新,以创新赢发展,实现我国文化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海霞.浅析我国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3(11).

[2] 王同革.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6):24-26.

篇7

2、五月份,与吉祥超市联合举办了“吉祥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六月份,与县妇联联合举办了“家家乐”才艺表演赛;积极辅导和协助*镇金都社区、金水社区开展庆“七一”文艺专场演出;与县妇联构造了城镇社区文艺汇演,有5个社区参加了演出。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为庆祝建国55周年,我局与县文联、团委、妇联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①开展了“宏昌杯”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赛,共展出作品35件;②举办了迎国庆“中国人寿杯”卡拉OK大奖赛;③积极协助有关单位举行了“迎中秋庆国庆”外引内联联欢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样,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又丰富了外引内联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4、与县民政局联合组队参加了*市首届社区文艺汇演,参演的节目《丰收舞》获优秀表演奖。

5、为迎接世客会,9月份,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在县文化广场举办了“当好东道主,开好世客会”专题文艺晚会;积极协助辅导迎宾队(腰鼓队、乐队、秧歌队)的排练和演出。11月20日,在关西围各演出队以崭新的面貌,热烈的气氛,独具特色的迎接方式,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表扬和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一致好评。

6、认真构造好文艺创作活动,6月份,召开了全县文艺骨干创作座谈会,并创作了小戏《画船情歌》,舞蹈《竹妹子》,三首歌曲《亲亲客家人》、《山村客家围》、《走到一起来》报送市文化局,有二首歌曲获三等奖。

7、“六一”期间,开展了全县少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比赛活动,并选送了60多件作品送省参加比赛,荣获构造工作奖,参赛作品获一等奖8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3件,优秀辅导奖20名。

8、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了县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7月份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县图书馆在经费较紧的情况下,订阅各种报纸22种,杂志期刊100种,购进新图书200多册,藏书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借阅书刊51059册次,按待读者56107人次。6月份,积极开展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9、积极开辟电影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全县农村电影放映队14个,能正常地开展放映活动,同时,抓好爱教片的放映,共放映爱教片1076场,观众达537283人次。

(二)文博工作有模有样

1、为迎接世客会,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投资近400万元对关西新围进行全面维修,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我局请省文物保护中心做好了《维修设计方案》及《维修施工图》,通过招投标,确定由浙江匀碧古建工程公司为施工单位(具有文物保护一级施工资质),在修缮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及“修旧如旧”的原则,强抓进度,严控质量,经过几个月紧张的施工,10月中旬全面完工,围内外面貌已焕然一新,兴建了停车场、公厕、旅游示意图、指示牌、标识牌、添制了必要的消防设备,世客会期间,得到了各级领导、文物专家及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一致好评。

2、根据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整改意见,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石岩附近村民采石爆破、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行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与*、矿产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业主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在保护范围外划定界限,责成业主竖立石桩、架设铁丝网,在同一山体不得采石爆破,确保文物的安全。

3、5月份,与*消防、旅游等部门对我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增强了对国保单位关西围、燕翼围内住户的防火安全教导,对围内存放的柴草、木料等进行了清除,对乱拉乱搭的线路进行了整改,消除了火灾隐患,还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了责任状。

4、开展了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同时,对馆藏文物进行了清点,重新造册建帐。

(三)文化市场治理工作有条有理

1、增强了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共构造了三次文化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会,4月、7月、12月份参加了县法制办构造的在县城滨江广场开展的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打印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000份。

2、与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合增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开展了“校园周边百日整治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增强了对娱乐场所安全检查,与*消防、工商等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5次,对少数娱乐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期进行了整改,各娱乐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行动,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全年开展集中行动8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1500盘,查封电脑主机13台,取缔无证黑网吧一家,二家无证民间演出小团体。

5、对网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在*、电信部门配合下,对网吧实现了零时切断网络信号,解决了超时经营的问题。加大了执法力度,与*、工商、电信等部门集中行动,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和集中打击行动,对13家违规网吧进行了查处,对2家严重违规的给予了停业整顿,通过有效的治理、整顿,未成年进入网吧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6、认真做好文化市场执法检查等月报表,并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文化市场基本情况统计报表,2009年被省文化市场局评为“文化市场网站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五、存在问题及不足

1、师资流失,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整体素质偏低,年龄老化。教师队伍中第一学历为大专或本科的教师为数很少,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高中教导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教师趋紧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篇8

一、强化效能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

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振奋精神,推动当前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快速形成。一是认真开展“崛起*”大讨论活动。围绕“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全面崛起”这一主题进行广泛的学习和讨论,使大家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和行政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二是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成立局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并在全系统召开专题动员会,部署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对“四条禁令”执行情况的内部督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优化服务环境。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省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进行自查自纠,每人写出自查报告。四是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内部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实细化了政务公开相关内容,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和办公秩序。五是认真开展“三服务一争创”活动。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我局相关科室、窗口与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积极参加“三服务一争创”活动,召开活动动员会,提出争创目标。通过“部门与您零距离”栏目,向社会作出承诺,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根据市里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现场服务活动,就各自工作职责向现场市民作了介绍和宣传,接受咨询,提供服务,并分发了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注重特色,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春节期间社会文化活动香溢城乡。全市有40多条龙灯,50多对狮子舞动在城乡各地;组织在城乡各地演戏200多场,放映电影300多场,向农村送春联达5000余幅,送书下乡3000多册,元宵节的“崛起*”大型猪年龙狮会活动,组织了三条龙灯进城闹元宵,有近10万群众观看了龙灯活动。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了以“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年”活动。新农村建设文化年启动仪式暨游埠镇“?水之春”文艺晚会,吸引了近六千多名观众观看演出;与市信用联社共同举办的“信合杯”全市农民卡拉OK大奖赛,使一批有一定潜力的青年农民歌手脱颖而出;与市农办联合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图片展,广泛受到观展农民的好评;“种文化”百村赛暨诸葛村家族民间艺术大展示活动成效显著,在*日报、*晚报、*日报等媒体被广泛宣传;杨梅节开摘仪式文艺表演和杨梅王擂台赛文艺演出,为杨梅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进行有效宣传;*塘端午节龙舟赛活动热闹非凡,丰富和弘扬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全国三国文化暨第15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文化活动,邀请了全国14个省市近100名专家、学者来兰参加研讨会,隆重的诸葛亮后裔祭祖大典活动、精彩的文艺专场演出,吸引了全国20多家媒体记者来兰进行采访报道。全年来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20余场,参加演出节目320多个,参与演出人员2500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尤其是为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的乡风文明“百星”评选活动,我局会同市广电台、兰江导报策划组织了“感动*”“百星”颁奖文艺晚会。晚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电视短片放映、大型歌舞、摇滚快板、情景表演等形式相互穿插在整个颁奖过程中,掀起晚会一浪浪,赢得观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使现场始终涌动着温情的暖流,文明“百星”深深地感动了*。

三、立足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去年,我市在巩固提高“东海文化明珠”镇乡与文化特色村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着力启动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东海文化明珠”创建工作中,我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对已创建的8个“东海明珠”镇乡进行巩固与提高,使其最大效能地发挥文化阵地功能。在文化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中,我局注重特色创建和典型示范作用,20*年上半年在诸葛厚伦方村召开了村级文化建设现场会,启动了我市村级文化建设的序幕,研究制订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工程各项规划,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工程专项资金的各项资料申报工作;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2个,村文化室44个,农村图书流通点9个。其中室内活动场所28000平方米,图书8万余册,户外活动场所7万多平方米。20*年先后有灵洞乡洞源村、诸葛镇厚伦方村获得*省文化示范村称号;有*村等5个村、*社区等4个社区获得*市文化示范村与文化示范社区称号。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年建成通过考核验收,顺利实现了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联网,并正式开通了29个农村信息网点。去年年底,*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市相关领导对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根据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规划目标,我局积极配合市广电台扎实推进“村村通”工作,抓住重点、破解难点,争取经费、克服困难,提前一年圆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各县市中率先完成“村村通”工作的县级市,得到了*市考核组的充分赞扬和肯定。

四、注重保护传承,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是我局的重要工作之一。20*年在前一阶段普查的基础上,我局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第二个全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组织*摊簧、断头龙、游埠狮子、粮食砌、根雕、孔明锁、织带等我市传统民间艺术项目近一千多名民间艺术制作者,在市和平公园举行民艺制作现场展示活动,吸引近万名市民到场观看,并通过《兰江导报》、《*日报》、*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有效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组织水亭乡《断头龙》和*摊簧《含羞草》赴杭州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吴山广场民间艺术花会表演,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黄大仙传说》、《断头龙》、《诸葛后裔祭祖》、《粮食砌》、《诸葛古建筑营造技艺》等五个项目被公布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黄大仙传说》、《断头龙》、《诸葛古建筑营造技艺》等项目经省文化厅推荐上报,被公示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外,我局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各镇乡(街道)文化站长专题工作会议,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镇乡(街道)行动及时,举措落实,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已有4个镇乡(街道)率先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调查表的制作工作。

五、注重繁荣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一年来,我们把繁荣文艺精品创作作为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常抓不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贯彻文艺创作“二为”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文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充分调动文艺创作队伍的积极性,创作了一批思想内容深刻丰富、反映*时代特征、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在*省第三届群星奖比赛中,由市文化馆创编的*摊簧《含羞草》荣获创作、表演双银奖;在*省第四届民族器乐“香溢杯”比赛中,我市*的笛子独奏荣获专业B组演奏一等奖;我局胡斌同志在*市新农村婺剧票友大赛和*省新农村婺剧票友大赛中分别荣获金奖;在省纪委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反腐倡廉书法比赛中,由我市选送的国画作品《花鸟》荣获二等奖、书法作品荣获优秀奖;一年来在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4篇荣获国家级奖项,6篇荣获省级奖项。

六、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20*年我局紧紧围绕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扎实有效地开展文物保护基础工作。针对我市文物维修经费紧缺而抢救保护任务重的矛盾,我局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组织抢救维修包括国保单位诸葛春晖堂,省保单位西姜祠堂、下孟塘上族祠,市保单位永龄塔、严氏家庙、药皇庙、维则堂、上戴祠堂在内的10多处各级文保单位;根据要求投入30余万元委托专业资质单位编制了《芝堰村建筑群保护规划》,完成初稿后,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了初步论证会,对该规划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目前已报省文物局进一步论证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配合建设规划部门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以及永昌古街和虹霓山古村落二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

在做好各项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的同时,我局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启动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及时召开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动员大会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定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成立了普查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落实普查经费,购置普查设备,加强普查人员的文物普查专业培训,为下一步野外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作好准备,普查工作开展进度在*市名列前茅。积极争取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在综合分析我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根据《*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申报诸葛?长乐村民居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预选项目,目前经省文物局专家组初步审核通过并制定了预选项目的实施方案,已得到文物专项经费的重点扶持。盼望已久的博物馆建设工作在20*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局在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建设规划方案,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后确定了规划方案和项目建议书,并经发改部门审核立项,做好工程设计方案的招投标和基建经费落实等前期筹备工作,为下一步正式动工兴建打下坚实基础。

七、规范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篇9

(一)群众文化异彩纷呈

全县文化工作者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第一工作目标,大力繁荣群众文化。一是繁荣文艺创作,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2009年共生产各类艺术作品221件,其中摄影97件,文学曲艺37件,美术46件,音乐、舞蹈43件。**渔鼓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在渔鼓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的杰出表现,我县被评为全国曲艺之乡。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工程。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在丰富全县人民文化生活的普及活动——欢乐广场月月演已成为我县群众文化的一项经典活动。今年的广场活动一共举办了7场,分别是:①元月1日举办的**县迎新年大型广场文艺晚会;②4月30日在人民广场举办的庆五一大众激情演唱会;③6月20日在体育广场举办“湖南省步步高升商业广场大型文艺晚会;④6月26日在体育广场举办禁毒宣传及有奖征文颁奖晚会;⑤6月30日在体育广场举办迎七一大型文艺晚会;⑥10月15日在人民广场举行万人就业招聘文艺演唱会;⑦11月22日在鼎山广场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县城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农村文化也不甘落后,为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各乡镇文化站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利用自身文化阵地和艺术队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局里也精心组建送文化下乡演出团,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巡回免费送文化活动,今年共下乡演出20场。三是加大投入,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维护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我局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蒋家桥镇综合文化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另有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今年计划建设的74家农家书屋,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二)祁剧事业走向辉煌

在全国戏剧事业普遍滑波的大背景下,县祁剧团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一边抓演出,一边抓剧目创作,祁剧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挖掘移植优秀剧目5台,

并组织创作《乞丐状元》参加全市专业剧团新剧巡回汇演,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剧团全年共演出239场,观众达20万人次,演出收入25.6万元,演出质量、收入、演出场次均列全市各专业剧团首位。

(三)电影市场进一步拓展

县电影公司创新举措,开辟影源,拓展生存空间。一是狠抓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今年共放映电影10416场,观众人数达324万人次,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新丰电影队被评为全国先进放映单位,公司经理王平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二是采取影企联姻,上门服务,抓好红白喜事电影放映,共放映商业性电影400余场;三是积极引进外地剧团来院演出,接纳外地剧团近20个演出60余场。创造了14万余元收入。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经营,较好地改善了公司的生存环境。

(四)图书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共投入72万余元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建设已基本完工。与此同时,投资近8万元对馆舍进行全面改造;二是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今年新办、续办借书证130个,接待读者5万人次,信息咨询550条,读者满意率达90%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文献资源建设。今年共收集了5种地方特色文献,5种音频资料,并上报文化共享工程省中心;四是积极参加全省少年儿童读书竞赛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获省级团体银奖1个,个人银奖5个,市级团体金奖1个,个人金奖5个,市十佳选手6人。

(五)文物工作健康发展

县文物所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文物库房通宵值班制度,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同时,对全县所有文保单位进行全面安全隐患大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又一个文物安全年;完成了对县城至归阳高速公路连接线旁的几座东汉残墓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10余件文物;征集了近三十件反映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代表性文物,丰富了馆藏文物种类。

(六)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我县文化市场工作贯彻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一年来,针对全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适时开展了“扫黄”、“打非”、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盗版教辅教材、印刷企业等集中行动或专项整治工作,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规违法经营活动,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据统计,今年共组织“零点行动”25次,出动车辆105辆(次),出动人员11980人(次),受理群众举报8起;查处违规网吧167家次,行政立案80起,结案80起,查处违规电游16家,查处无证照书摊店5个,没收非法出版物1050册,收缴盗版光碟5400余张。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市场的管理有待规范,市场的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比较严峻,执法工作有待加强。以上种种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2009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农村文化。要乘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股东风,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下决心抓出成效。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在2009年内完成5个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并在全县每个乡镇扶持一户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一个以上藏书规范上档次的农家书屋。

二是狠抓产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应以“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文化部门的优惠政策,挖掘文化替力,发挥自有优势,加强对外联系,千方百计开辟创收门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弥补文化经费不足,盘活文化资产,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采取文企联姻或其它方式,举办内容健康、质量较高、影响良好、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

篇10

(一)民族文化艺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我县旅游文化品质。如百花岭旅游景区的开发理念,充分考虑景区的特色生态文化,注重每一个旅游项目开发的人与生态和谐共存,并结合的文化,打造了一批以风土人情,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另外旅游景区将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及文化三者相结合,开创景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我县旅游景区的发展依托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二)乡村文化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我县“奔格内”乡村旅游自2012年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客栈在什寒村揭牌以来,经过对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的是县域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清静悠远的黎村苗寨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进山旅游的背包客、自驾游客、自行车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提供便利条件,让游客们体验到最原生态民俗,感受到最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打造乡村自由行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大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与文化、乡村文化、农垦文化为中心的“奔格内”。乡村文化的彰显,为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围绕文化站建设,带动乡镇文体工作开展。一是高效完成综合大楼建设任务。2011年底全面完成了我县10个乡镇文化综合大楼的建设任务。二是设施配套逐步齐全化、科学化。2012年,我县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安放大型图书架三列,阅览桌椅四套,图书16000多册,安放电脑10台;安装投影设备1套和55寸液晶电视1部,音响设备1套,同时办公室和兵乓球娱乐室。三是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各项管理制度,即《乡镇文化站管理制度》、《阅览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等,并将制度上墙。四是加强乡镇文化广场建设,每个乡镇设有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乡镇大舞台、健身器材,广场周边普遍设有文化长廊。五是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2012年设备安装完成后,每天实行开放11小时,即白天8小时,晚上3小时,服务全县12万农民百姓。2011年我县文化站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惠民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上安乡文化站被国家授予全国惠农工程先进单位。

(二)围绕乡村大舞台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大繁荣。我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绝大多数,2011年通过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大舞台的创建。计划2015年完成全县109座乡村大舞台建设,其中村委会99座,乡镇大舞台10座,实现乡镇到村委会的全覆盖。2013年8月,“乡村大舞台”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建成乡村大舞台89个,其中乡镇政府文化大舞台10座,村级乡村大舞台79座。通过乡村大舞台的建设将满足我县30支农民文艺示范村文艺队、130支族文艺舞蹈队及乡村健身队的需求。我县还围绕乡村大舞台的带动,启动建设了一批文化室、博物室、农家书屋、乡村公园等文化设施,并启动创立20个县乡村全民健身示范点、20个示范农家书屋点的选点工作。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我县每年组织一次文艺示范村年度汇演,每季度组织一次乡镇片区歌舞展演,每月举办一次乡镇专场演出,形成了全县城乡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的局面,有力推动了我县文化惠民工作。

篇11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将以钦州为例,浅谈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含义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二、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截止至2014年12月,钦州市文化系统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实施市委、市政府 “五大方略”、 “十大工程”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等建设,文化凝聚力、民生服务力、经济推动力和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来说,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惠民工程惠及万民

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开展“和谐之声” 千场文艺演出进农村每年均1000多场、在钦州湾广场开展“广场大家乐”每年均不少于50场、开展“三下乡”活动、扶持基层文艺队、开展文艺骨干培训、为乡镇文化站配备了电脑、图书等等多种类型的文化惠民活动,受益群众数以百万计。同时,整合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钦州市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县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群众反响良好。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每年组织举办元旦新春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年货带回家”送书下乡活动、新春庙会以及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元宵灯会、“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国庆文艺晚会、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欢乐田园”农村文艺汇演等“群众当主角”的系列文艺演出活动。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社会效益好。特别是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不同人群,精心策划了丰富多样的节目,不断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活跃了钦州市的文化气氛,又宣传了钦州文化,弘扬了主旋律,提升了钦州形象。

(三)围绕中心开展文化宣传传播正能量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美丽钦州,清洁乡村”、卫生、计生、防艾等各种文化、政策宣传活动。2013年仅“美丽钦州(灵山、浦北、钦南、钦北),清洁乡村”宣传活动专场演出即举办300多场、“防艾”宣传仅市直文艺团体就组织演出90多场;2014年在钦州湾广场“大家乐”舞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6场,完成“和谐之声”文艺演出进农村78场。这些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还宣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鼓劲加温。

(四)文化产业培育工作有新成效

编制了《钦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13-2015)》。重点扶持坭兴陶产业为钦州市支柱性文化产业,组织坭兴陶企业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扩大钦州市坭兴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申报浦北县、钦南区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县;选拨公布了1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进行重点指导、扶持。

(五)注重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

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注重品牌打造。钦州市逐渐形成了具有钦州市特色的“广场大家乐”、“和谐之声”、“欢乐田园”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钦州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2014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广西钦州)暨第六届“魅力北部湾”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文化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文化厅充分肯定以及参与活动的湖南省文化厅、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为群众打造了免费文化大餐,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基层文艺队伍素质。各级媒体聚焦关注,群众反响良好,社会影响力较大。

(六)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深度推进

成功申报灵山大芦村古建筑群和浦北越州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申报了13个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刘永福旧居第三期、黄明堂墓及旧居维修工作。举办刘冯旧居摄影大赛,扩大钦州和刘冯旧居知名度。拟写了《钦州市旧城保护管理办法》。推荐申报钦州跳岭头、烟墩大鼓等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创新管理方法,加大力度,基层文化资源有效整合

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功能作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加大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优化整合的工作力度,建成10个镇(村)数字图书分馆示范点,建成钦州湾广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继续完善和推进钦州市全民阅读“一卡通”。

(八)突出本土抓特色,文艺创作成果突出

坚持“突出本土抓特色抓原创”方针,围绕钦州民俗文化、海洋文化、刘冯文化以及坭兴陶文化等本土资源,创作了一系列优秀节目。原创歌曲《月亮湾》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歌曲奖,至今,广西仅有5首歌曲获此大奖,这是钦州音乐人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广西的荣誉。注重文化旅游结合,创编了《神话三娘》、《三娘湾歌舞》以及刘冯题材、坭兴陶题材等一批文艺节目,并在三娘湾旅游景区演出。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参加旅游景点演出等,拓展了群众文化服务范畴,同时也提高了文艺工作者创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九)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7年,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补助资金276.2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钦州市级分中心并投入使用;2008年至2009年,各级投入258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灵山县级分中心、浦北县级分中心和钦北县级分中心。目前,累计利用中央和自治区下拨的285万元资金为钦州市57个乡镇文化站各配套5万元的信息资源共享设备;累计利用中央和自治区下拨的811.6万元资金为为979个行政村各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信息资源共享设备,开通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钦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建成。

三、钦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总量严重不足

钦州市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起点偏低,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相比,与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市里只有老旧的图书馆、群艺馆,没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没有文化宫、博物馆、科技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钦南、钦北两个区尚未建文化馆、图书馆和区级影剧院。一些乡镇还未建综合文化站,一些行政村未建文化室,大多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依然贫乏,无法适应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无法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水平不高,功能较弱

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国家下达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各县区文化部门非常积极争取,但建好公共文化场馆后,没人管理,即使有人管理,管理水平也不高,加上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乡镇的综合文化站由于站长不懂业务,综合文化站的作用根本无法正常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好后,只有卫生室、计生室正常开展工作,其他功能基本上闲置不用。

(三)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虽然钦州市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基层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虽然自治区下拨部分资金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但是钦州市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仍然偏低,基层文化部门申请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基本上得不到财政部门的批准,以国家给有免费开放经费为由不予批拨。

(四)文艺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文化系统干部队伍人员年龄、专业结构不大合理,高级文化人才的引进及培养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等。当前钦州市直属艺术单位现有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180余人,他们在钦州市艺术事业建设中发挥着领头人的作用,但是与外地同类城市相比较,艺术领军人物还是很缺乏的。脍炙人口的《湾湾歌》、《中国梦》等唱红广西,传遍全国,但其词曲作者都不是钦州人。尽管近年来也出了一些新人,但充其量也是在广西区内有些影响,在全国还排不上位置,这与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是不相适应的。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若干对策

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因此,根据对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思考,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探索和努力。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重要职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因此,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在政府行为的到位和责任的落实。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把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产业来规划和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文化产业技术,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积极鼓励各类经济成分尤其是民营经济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二)加大对文化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和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需要,切实保证宣传文化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要进一步加大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将基层文化活动的经费纳入县级以上财政预算,确保活动经费年初划拨到位,真正解决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后顾之忧,确保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在队伍方面,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在立法方面,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用保障法》等立法步伐,争取早日形成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篇12

一、是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大力发展古城经济

自县委、县政府搬迁红果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有所滞后,基础薄弱。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们认识到要加快古城的经济发展,只有立足古城的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经济,才能促进古城经济发展。今年来,我们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重视培植新税源工作,着重以招商引、吸引商家到我镇兴办各行业,以发展我镇第三产业和旅游业为工作重点,确保我镇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二是注重政策上的优惠,以鼓励各界人士到我镇投资。

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一)重视基础教育,充分发动民资民力,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今年以来,对文笔小学的建校工程,我镇多方协调,在下个月就能正式启动。建设完成后能改善我镇教学环境,优化办学条件。

(二)改善交通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大海村2、5、7组、对门山村环城路至三组通组公里,则群众投工投劳,政府多方筹集资金补助20余万元。大海村七组至太阳庙、二组至七组修建工程正在准备实施阶段。

(三)加快古城市政设施建设,为群众创建较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今年以来,一是多渠道筹资110万元,将长112米的河滨路拆迁改造成休闲石板街,有利于市民休闲及零星摊位的规划;二是投资30余万元对盘新路实施石板街改造,现一期工程已结束,二期工程拆迁补偿也全部付清;三是水洞河堤二期工程于2007年10月18日张县长已召开了有关单位现场办公会,我镇力争及启动二期工程;四是配合有关部门对古城原有路灯进行升级改造,使古城夜景焕然一新,既方便了群众,同时优化了镇区环境;五是由党委书记朱映泉同志主持召开商贸城、驾驶员城初步启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明确了由政府副镇长钱正刚为项目负责人。

三、社会发展其他情况

禁毒主体工作明显得到好转。1、摆上日程,明确责任。禁毒工作坚持党政一把亲自抓。一是健全组织。因人动及时调整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且领导小组成员由原来的单一禁毒办公室人员,扩展为由综治、司法所、武装部、共青团、妇联、农业中心、两基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更为全面、深入。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了帮教小组,具体落实跟踪帮教。二是保证禁毒工作经费。为搞好禁毒工作,镇党委政府规定禁毒工作经费随用随支,保证禁毒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明确禁毒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把禁毒工作列入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年终考核目标责任制中,明确规定,社区禁毒工作由工作组长和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强化了基层一线禁毒工作的领导。2、强化管理,实施跟踪帮教。为了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全街实行了重点管理、跟踪帮教。一是对大部分涉毒人员实行建档管理。村(社区)对辖区内涉毒人员建立帮教档案,包括涉毒人员的帮教成员名单、帮教措施、帮教活动记录。使帮教情况、进度一目了然。二是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控。按照家庭、片警、工作组、村(社区)“四位一体”抓帮控的原则,对吸毒人员采取帮控措施,落实包保人员。要求帮教对象做到“五知”即知基本情况、知主要社会交往范围、知家庭经济状况、知现实理想状况、知异常的活动时间和方向,通过采取(不定期家访,帮助吸毒人员从心理上摆脱对的依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净化周围环境,杜绝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复吸现象发生。三是实施跟踪监管,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吸毒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大部分吸毒人员是无工作、无住所、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增加了帮教管理的难度。我们采取对吸毒人员的跟踪监管,力争减少失控的吸毒人员。

下大力气,采取措施迅速掀起年末计生。通过级级动员,层层落实责任制,奖勤罚懒,坚决兑现一票否决等措施,促使计生工作的全面开展。至9月底,已落实结扎70例,上环382例,女性健康检查率91.2%,人口自然增长率3.03‰,死亡率6.4‰,出生率9.43‰,一孩上环及时率93%二孩结扎及时率%87,计生信息卡健全,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三)加大工作检查督促力度,深入落实“整脏治乱”工作。在整治工作中,把“整脏治乱”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美化、秩序良好相结合。并以此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着力整治了“五脏”(公共厕所脏、车站脏、饮食摊点脏、集贸市场脏、街巷院落脏)、“五乱”(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镇政府还通过划定整治区域,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使各单位能自觉认识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整脏治乱”良好格局。此外,镇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拟定了xx镇镇“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签订了xx镇“门前三包”责任书,由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办公室指导村(社区)与其辖区内的住户、县驻城关各企事业单位及外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使“整脏治乱”工作具体化落到了实处。

(四)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惠民行动”见成效

一是认真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对4050人员深入管理。二是把城镇居民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农村绝对贫困人员862户1461人纳入低保。提高“五保”供养的保障水平。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9094人,参合率82%。1-9月门诊136人次,发生医药费11452.44元,减免8032元,住院269人次,发生医药费65.3万元,减免28.4万元。

(五)安全生产措施得力,综治、维稳责任到位,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安全发展,全民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廉政工作有实效

以开展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力度,在全镇大力营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氛围。主要做法是:一是抓好“马笼头”,一切先从班子做起,为干部职工树好良好形象,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二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严格查处;三是严格全镇干部职工考勤制度,做到领导职工全部到位的新格局;四是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以观看《警世录》为辅,正面教育干部要自我廉洁自律,告诫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勤政。

存在问题

1、镇财政匮乏,保机构运转困难,对各项工作的投入极为有限。

2、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着古城的基础设施陈、旧、破,无法适应新形式下的城市建设。一是街道狭窄、路面老化;二是绿化配套跟不上,硬件设施陈旧,或是没有(如沿街的果皮箱);这些原因给城市的管理及脏、乱、差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3、古城的文物保护及改造建设问题。古城的发展及定位,就古城的文物保护及改造建设至关重要。要把古城保护好,就得把古城的文物保护好、修理好、完善好,同时也得把古城改造建设好。要做好此项工作,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关心。

4、禁毒工作。我镇的涉毒人员基数大,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给我们的禁毒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要全面搞发我镇的禁毒工作得需要一个时限和过程。

5、城市公厕及垃圾处理场的配套设施问题。要搞好古城的整脏治乱和提升古城形象工作,建设古城公厕和垃圾处理场是迫在眉急的工作方案,但由于古城城市拥挤,征地较为困难,所以该工作十分的棘手。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现搬迁到红果的有关单位,把下留在城关的国家固定资产,让出部分给予改造建设公厕及垃圾场建设使用。

6、在解放南路人行道改工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到位,施工方责任感不强等问题,造成工程出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该问题同时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需进一步落实。

篇13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加之社会各界甚至是水利行业内普遍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价值的认知,大量古代水利工程遭到破坏、废弃,或者被新建工程所取代,且其速度正在加快。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已刻不容缓。

2010年,水利部组织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调查。调查历时一年半,这是我国首次全国范围内展开水利文化遗产的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基本完成,根据调查结果,我国水利文化遗产类型、数量十分丰富,其中以古代水利工程为多。但是,多数工程经过不断改造,而仍然保持原有工程形态的古代水利工程占总数不到30%。

调查确认

调查始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完成,历时一年半,调查范围为1911年以前兴建的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主要包括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水利、园林水利、水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电工程、供排水工程、海塘工程和水力工程等。其中水力工程是指利用水能的灌溉、粮食加工机械或机具(如水碾、水磨、轮式水车等)。调查以在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重点,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影响的水利工程与遗产,其时限可延长至1949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工程类别、工程主要效益、始建年代、保存和利用现状、管理部门、存在问题等6个方面。

本次调查首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函调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大的工程,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有明显缺失的工程与遗产,依据江河水利志等相关资料加以补充。调查确认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379处、584项,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

价值认定

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类型多样,按功能可以分为防洪、灌溉、水运、园林等类,按建筑型式可分为拦河坝、溢流坝、渠道、闸门、分水堰、水道制导工程、堤防等。古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在区域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文明史是一部水利文明的历史,水利的历史与中华文明史同样源远流长。世代居住的人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系统。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古代水利工程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有些领域是现代水利工程尚未超越的,如水权理论、水利管理中的人文内涵。西方现代水权和概念水权的运用在中国古代的水利管理中有很生动的体现。唐代《水部式》作为国家的水利法规,首先对郑白渠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国家水权的主张,即首先是灌溉需求,其次是水磨、水碾等粮食加工的需求。民间乡规民约对水权同样有严格的规定,维护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凡是水利工程得以延续的地区,都有完善的乡村自治组织。因水利管理和水行政而构成了水与社会及文化之间血浓于水的联系,产生了相应的文化现象,比如都江堰水神崇拜,也因此诞生出二王庙、伏龙观、禹王官等美轮美奂的宗教建筑。古代水利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延续的历史时期,与区域民俗、宗教和建筑文化的融合以及相互的影响。

古代水利工程依据区域内河流形态、水文条件而建,随之而来的是质量较高的景观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古代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筑,大都体现出与自然的融合,以及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特点。如无坝引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其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置工程设施,使之既满足引水、防洪和通航的需求,又没有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目前,随着淡水利用接近极限,江河湖泊逐渐枯萎,水环境和水域生态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消失等水危机的全面突现,古代水利工程“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

古代水利工程的水利设施布局巧妙,既具有防旱抗涝、灌溉农田,又有便利生活、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而且其水利工程的分布,还体现着古代社会一种特殊文化。许多地区因水利工程和水库的建设而成为著名风景旅游区;有些因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而有些是以发展水文化而成为旅游热点;有些更成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及农耕文明与当地民族民俗完美结合。

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管理长期缺失,主要面临着困境:

1 适合区域自然特点、河流特性的传统水利型式濒临消失,生态环境、水价值观和文化形态发生蜕化。

典型的例子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坎儿井是绿洲特有的传统水利型式。据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统计,1950年代前坎儿井的数量约1784条,2003年剩614条,干涸1170条,2009年剩427条。多数坎儿井因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而废弃,这主要是机井盲目发展和超采失控所致,其代价是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良好的地下水循环机理被破坏,以及由坎儿井灌溉产生的旱区水文化层面的损失,即当地居民对需要大量投入和维护而获取到水所衍生出来的水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区域水资源公平占有的文化基础消失。事实证明在干旱地区恢复或部分恢复本土传统水利型式,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2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缺乏对古代水利工程针对性的保护,建设性破坏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古代水利工程没有像城市历史街区、古代建筑的保护那样,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社会普遍缺乏文化认知。城市发展中,古代水利工程建设性破坏更为突出。

北京是没有天然河流流经的城市,水利工程造就了北京的河湖

水系,它经历了元明清各时期不断建设而形成,是古都风貌重要的构成。但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城市建设中,护城河加盖的长度超过总长的2/3,通惠河、长河等河道在治理中盲目加宽河道,加高河堤,不仅增加了河道置换水量和蒸发损失,区间雨水不能汇流入河,也使河湖的文化景观价值遭到了破坏。城区湖泊多数被填埋,城市失去了蓄滞洪水的场所,最近几年北京逢雨必涝。

3 部分古代水利工程管理权属不清,长期管理缺失,使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

目前相当数量的小型水利工程属于乡镇或村管理。由于乡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基层公共工程管理缺失,使这类水利工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例如贵州安顺有一批明代屯田时兴建的乡村水利工程,在1978年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了,这些小型工程名义属于乡镇水利站管理,不在灌区管理范围内,事实上等于无人管理。安顺地区有500多年历史的乡村水利多数失效,只有少数在宗族意志浓厚的乡村管理维持下来。

4 古代水利工程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蜕化。

在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最近10年来大规模的采矿、房地产开发、经济园区建设,使地处城市或风景名胜区的古代水利工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

山西太原晋祠引泉工程,曾经是太原地区有近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晋祠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更是本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供水的基础设施。但是,大规模的煤矿开采使本区地下水含水层截断,引泉工程全部失效,晋祠地区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因此而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建议

1 完善保护管理体制

设立古代水利工程与水文化遗产管理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成立国家级别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申报标准和认定程序,建立各级保护管理制度,执行对其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监督。

颁布《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提出强制性要求:涉及到古代水利工程(范围可逐步扩大至50年以上的现代工程)的改建、扩建、施工等要有专项规划、报批手续,按程序审批。

2 完善法律体系

为了推动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必须节制盲目开发和非科学活动,惩治破坏行为,将单位及个人的保护责任用法规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建议在已有的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制定适于我国国情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身份的认定、保护、管理等方面内容。

3 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手段

根据水利工程及水利遗产的现状、功能、保护的侧重与目的、不同要素的具体情况以及规划的不同目标和内容,区别对待,分区规划,多元化保护,分别提出保护方法。

已基本改建成为现代工程,只保留有地理位置、范围、工程名称的水利遗存。如秦渠、汉渠、四川通济堰、新疆林公渠等,对其的保护与利用侧重于保护文化价值与历史符号。

主体结构完好,但有扩建的工程的保护策略是:整体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在保障发挥水利功能的前提下,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和运用的优先次序为:文物保护与防洪、水资源调配、河道整治、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发生冲突时,水利功能优先。

对基本保留,建筑材料有改变的工程,在保护现有遗产的基础上,逐步、科学的采用传统水利材料与构件,适度恢复历史风貌。

对主体已完全消失,只有遗址存在的工程,以保护历史、文化价值为主。通过保护其场地或历史遗存,保留历史信息,作为水利展陈与科普的实例,结合水文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各种标识、展示手段阐释其价值。

对占地面积较大的遗存或遗址类工程,可适当对其场地进行功能置换和重新利用,通过建遗址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进行保护性的展示利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