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保新能源项目

环保新能源项目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保新能源项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保新能源项目

篇1

生物醇油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燃料,无毒、无残液、无积碳,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仅为其它燃料的1/3左右。可以替代柴油、液化气,用于宾馆、酒店、学校、工厂、工业窑炉或锅炉。由西安老科协研发的生物醇油系列产品现已大量投放市场,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开辟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黄金大道;本着“跟踪前沿、立足市场、研发先行、创新创效”的理念为创业者带来了无限财富商机!欢迎到我单位实地考察,免费参观生产基地,现场考察用户情况,满意后再合作!背靠权威机构合作百分百放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欢迎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江西宜黄的王胜利原经营一家小饭店,生意很一般,一次偶然机会他从杂志上看到生物醇油即将全面取代石油液化气的报道,经过了解他发现:生产生物醇油的原料广泛,成本低廉。配制原料甲醇各地化工市场都有销售;可就近采购加工,就地销售;热值可高达8600到10000大卡/千克,与石油液化气的热值相当,成本仅为石油液化气或柴油的1/3左右,利润空间极大。于是他去西安朗博全面学习了生物醇油技术,投产仅两月,就赚了四万多,是他开小饭店一年的收入!现在,王胜利转让了小饭店,一心一意地做起生物醇油的生意!

技术领先——赢在技术、胜在创新

醇基柴油是国标轻柴油中按体积或重量比加入一定比例(15%,30%)的变性燃料醇配制而成的一种环保节能燃料。1、动力性强:醇基柴油助溶剂配制过程中,复配了提高热值、增强动力的组分,使“M15醇基柴油”与同类产品比较,动力性增强。2、排污量少:使用甲醇基柴油会明显降低有害物CO、HC和NOX的排放,排放烟度下降幅度超过80%. 3、滤点降低:该产品的凝点和滤点可比同标号柴油降低7-9个单位。4、通用性好:无需改变柴油发动机结构及参数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能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并稳定运行,且与同标号成品柴油具有等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5、适用范围广:清洁醇基柴油(M15)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机动车辆;(M50)适用于工业窑炉;(M90)适用于灶炉。6、保持期长:醇基柴油在水份含量不超标或正常温度范围内,可稳定保持3个月以上,可以解决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各环节所需的时间长的问题。最新开发的三元复合添加剂更具市场竞争力闪点、十六烷值完全可以达到国标要求,拒水性好、与水不分层、不乳化,利润达1000元以上。

甲醇汽油升级最新推出——甲基汽油。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开发出新一代高效添加剂,和传统甲醇汽油相比较其优点:1、无毒性,甲基汽油的毒性比甲醇汽油的小10倍。2、甲基汽油对金属完全无腐蚀性。3、甲基汽油高温40℃无气阻,低温-25℃不分层,甲基汽油完全解决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排除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在储存、运输、使用上大量的困难。不用改车,无需对车辆进行任何改装,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细节决定成败 打造行业规范

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使你的操作有章可循。规范化的操作不只是在你的基本操作上体现、配置中出现,分层、乳化如何处理及日常灶具的维修中也不可忽视,要杜绝生产使用中各种问题的发生与发展。专业细致的技术服务打造规范的行业技术培训服务。

来人可免费参观灶具样品、燃烧效果,查看相关证件,也可以自己到市场购买原料,当场试验、核算成本、实际考察客户使用情况。车用燃料可自选原料现场配置,当场试车,也可带车实际测试。西安朗博实事求是的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技术信息,并为客户做好售后技术服务工作,长期一如既往的把技术升级改进工作落得实处,永葆市场领先地位,不断的增强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欢迎实地考察!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势力强大,信誉有保障!西安朗博衷心提醒广大读者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多电话咨询、多考察市场、多实地参观,如有需要可免费赠送人工合成液化气配方!

单 位: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省科技大院)北四楼

西安火车站:5、30、41、500路到大雁塔站下车即到

电话:029-85525023 85538190 15891738148

免费咨询电话:4006029135

篇2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__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国轩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江淮汽车、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

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支持政策。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__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政府政策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政府政策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国内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政府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政府如何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政策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近年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在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__—2015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政务支持。市县区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

满足消费需求。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建设部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经国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政府给予补贴。

牵头领导: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平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

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

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无锡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慈溪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无锡市情况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宁波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

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篇3

在会展领域,环保展和新能源展是直接相关于环境保护的两大类展会。以下以环保、新能源展为切入点,从会展视角看环保展和新能源展的发展趋势,以及会展业对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

5月13日,亚洲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环境领域盛会中国环博会(IE expo2013)将在上海举办。该展会是世界最大环境展IFAT中国展和由上海中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EPTEE&CWS合并而成的全新品牌。中国环博会每年一届固定在上海举办,2012年展会吸引了来25个国家与地区的近千家展商参展,展览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53个国家与地区24000多观众参观展会。

“像环博会这样的环保展会,上海每年都有4-5场,展览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今年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但是包括参展和观展的环保相关企业和观众都还是比较慎重的。一方面水处理整体行业大环境不是太好,另外一方面大气治理由于展品技术分散,企业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样的展会。”在大家以为2013年环保展大热的期待下,2013中国环博会组委会的市场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凸显了环保展的发展并不是坦途一片。

但是3、4月份北京,上海等举办的一些环保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4月1日将在上海举办的环保类展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在环保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本届展会的招展迎来利好,展览面积较上届展会扩大了22%,将占用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馆和外场。在北京即将于3月21日举办的节能环保展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有10多家室内净化企业要求参加展会,相关企业很是踊跃。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在对中国环博会的寄语中说道:“尽管环保展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人们愈加关注环境问题及国家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等众多利好因素,环保展会的发展正处于极佳时期。”同时,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环保展会无疑将成为会展业的一块大蛋糕。

据中国能源协会网站显示,2011年全国有关新能源的展览会就有50场之多。从展会排期看3月到11月,每个月至少有两场展览会,其中6月份更是多达10场展览会。从展会分布看全国布局平均,一、二线城市,能源大省都有举办。从数据来看,新能源展会在会展业占据着一定的份量。

在3月5日开幕的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30多家制造商展示了约90款“绿色车型”,这些车型或是使用替代能源,或是使用传统燃料但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00克以下。日内瓦车展主席莫里斯・图雷蒂尼说,往届车展上,只有环保主义者和“新技术控”才会关注新能源汽车,而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所有的参观者都对新能源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变化昭示着新能源汽车已经渐渐的成为车展的新宠儿,不仅局限于车展,可以预见的新能源也将成为未来展会的主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展会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每年大概有10―20场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展会,而各地的汽车展也都设立有新能源汽车展区。上海一家新能源汽车展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在行业内有种说法是“叫好不叫座”。而展会就是搭建平台让大众消费者真实的触摸感受,试驾新能源汽车;让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厂商在展会上都找到自己的商机;让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学术机构,投资商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项目。

有趣的是,3月份的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乘坐一辆纯电动车参加了多场会议。他表示,应对空气污染不仅要使用科技手段,还应“从我做起”。

篇4

环保高效液化气效果奇特

传统的液化气由6-8种化工合成,成本高,而且有些原料不易购,灵璧清大震撼推出只用2-3种化工原料合成环保高效液化气,原来的钢瓶灶具通用,原料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到,价格低,成本3.5-3.8元/公斤,而且比传统的液化气热值高20%左右,火力强、无黑烟、无残液,它以热值高、成本低、高效、环保、节能淘汰了传统的液化气和生物醇油,可替代液化气、柴油走进千家万户厨房、食堂、酒店,此项技术已申请专利:2008100975063.9,产品经国家检测合格,广东英德市邱远清2007年学习此技术后,在居民小区、集市演示给居民看,他们亲眼看到这无烟无味而且又便宜的液化气,他们纷纷用此液化气,他又带着产品免费到城里饭店烧柴油灶试用,试用户都说效果好又便宜,不到一年发展1000多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复合汽油柴油全面升级

灵璧清大多年来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在石化、焦化、化工产品有的物质具有合成汽油、柴油的条件,经数百次的反复试验,2001年终于合成了环保汽、柴油,在各种车辆上使用,慢速、中速、高速和百公里性能试验,各项性能良好,未发现异常现象,对机体无损害,该技术荣获优秀科技发明奖,并申请国家专利:20081011074612,生产的各种型号汽油、柴油经省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权威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复合汽柴油各地化工原料易购,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齐,综合成本4800元/吨左右,现目前市场价7000多元/吨,加工配制简单,不用任何机械,简化了工艺流程和合成设备,几种化工原料混合乳化而成,可随配随用,也可配好储存。复合汽油、柴油色泽、发热量、功率、耗油量同普通汽油、柴油相同,即可单用,也可同原汽油、柴油混合用。灵璧清大多年来不断攻关新的汽油、柴油配方,2001年汽、柴油各一配方,经多年反复改进配方,从降低成本、环保节能下功夫,现已研制柴油五个配方、汽油六个配方,配方也由原料6-7化工原料合成,现简化到3-4种化工原料合成。质量不断升级,尾气排放降低30%,并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海南陵水县谭明宽说:他学了多家合成汽柴油技术,唯有灵璧清大的技术真实,生产的产品在我当地轮船、挖掘机、拖拉机上使用都反映效果良好。其它那些没有专利技术没有国家检测合格技术根本不能用。

【相关链接】

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在我杂志多年报道,是最受读者关注的创业项目。多年来树立了无一例加盟者投诉的良好口碑,很多加盟者赠送锦旗、写感谢信。受到众多学员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科委宿舍院内)

项目咨询:18955767919

篇5

安徽省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具有超前意识,早在1997年前就同北京清大能源研究所和上海生物研究院共同开发新能源,已成功开发出高效液化气、复合汽柴油、环保秸秆气化炉等项目,已多次通过国家权威检测合格,今年又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能环保上下功夫,研制了高效液化气、复合汽柴油全新系列配方,产品质量再次通过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技术全面升级。

环保高效液化气效果奇特

传统的液化气由6-8种化工合成,成本高,而且有些原料不易购,灵璧清大震撼推出只用2-3种化工原料合成环保高效液化气,原来的钢瓶灶具通用,原料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到,价格低,成本3.5-3.8元/公斤,而且比传统的液化气热值高20%左右,火力强、无黑烟、无残液,它以热值高、成本低、高效、环保、节能淘汰了传统的液化气和生物醇油,可替代液化气、柴油走进千家万户厨房、食堂、酒店,此项技术已申请专利,产品经国家检测合格,广东英德市邱远清2007年学习此技术后,在居民小区、集市演示给居民看,他们亲眼看到这无烟无味而且又便宜的液化气,他们纷纷用此液化气,他又带着产品免费到城里饭店烧柴油灶试用,试用户都说效果好又便宜,不到一年发展1000多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复合汽油柴油全面升级

灵璧清大多年来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在石化、焦化、化工产品中,有的物质具有合成汽油、柴油的条件,经数百次的反复实验,2001年终于合成了环保汽、柴油,在各种车辆上使用,慢速、中速、高速和百公里性能试验,各项性能良好,未发现异常现象,对机体无损害,该技术荣获优秀科技发明奖,并申请国家专利,生产的各种型号汽油、柴油经省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权威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复合汽柴油各地化工原料易购,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齐,综合成本4800元/吨左右,现目前市场价7000多元/吨,加工配制简单,不用任何机械,简化了工艺流程和合成设备,几种化工原料混合乳化而成,可随配随用,也可配好储存。复合汽油、柴油色泽、发热量、功率、耗油量同普通汽油、柴油相同,即可单用,也可同原汽油、柴油混合用。灵璧清大多年来不断攻关新的汽油、柴油配方,2001年汽、柴油各一配方,经多年反复改进配方,从降低成本、环保节能下功夫,现已研制柴油五个配方、汽油六个配方,配方也由原料6-7化工原料合成,现简化到3-4种化工原料合成。质量不断升级,尾气排放降低30%,并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海南陵水县谭明宽说:他学了多家合成汽柴油技术,唯有灵璧清大的技术真实,生产的产品在我当地轮船、挖掘机、拖拉机上使用都反映效果良好。

相关链接: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多次报道,是受读者关注的创业项目。多年来树立良好的口碑,很多加盟者赠送锦旗、写感谢信。受到众多学员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科委宿舍院内)

项目咨询:18955767919

篇6

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突出,消费水平滞后,一些落后地区以薪柴、秸秆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对环境威胁较大,其他商品类的先进能源的使用情况却并不理想,比如煤气、天然气、电能、沼气等占据生活能源消费方式总比例只有34.5%左右。众所周知,以传统能源消费方式为主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给农村居住环境带来较多的二氧化碳污染。

(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对于传统能源方式的收集和使用率均不甚理想,比如多数家庭采用传统的炉具直接燃烧柴火或者秸秆,这就导致能源转换遗失率达到80%以上,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于秸秆使用后的残留物,很多农户也是采用就地焚烧、推入水中等方法处理,造成较严重碳排放,直接给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情况。

(三)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污水排放随意。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基本的节约用水意识,粗放型用水方式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目前我国约有一亿农村人口存在用水困难问题,北方地区有80%左右的农村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则相对略低但依然有过一半的农村用水困难。同时,多数农村生活用水排污随意,有些直接排入河中,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

2制约农村低碳消费推行的影响因素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研显示,影响我国农村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低碳消费意识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以及有效政府引导措施缺乏,其比例分别是24%、36%、30%、10%。

(一)低碳消费意识薄弱。

虽然现在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但是多数农村的居民特别是70年代前出生的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根本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不了解自我消费方式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在这部分农民心中最简单的消费观念就是:以最低的经济支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像低碳消费这一概念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落实该概念。据一项抽样调查,有将近70%的农民不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有30%以上的村民分不清什么是低碳环保资源,有37.43%的村民认为农民缺乏低碳环保意识才是实现低碳生活以及消费的主要障碍。这个调查很明确的表现,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相当薄弱,环保节能意识淡薄,要知道这种现象存在于我国多数农村中,已经成为阻碍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最大阻力。

(二)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秉持的是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不可否认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从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过度的强调节约不能有效地刺激消费,以及拉动农村内需增长。按照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来看,一方面有钱花到“刀刃”上是固有的消费习惯,能不花则不花,这就导致消费需求不能够释放出来;另一方便,农村消费有很强的跟风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受周边影响严重,根本不考虑是否需求,过度将收入花费到不必须的支出上,从而影响到合理消费需求的释放,严重制约农村消费能力的提高。

(三)收入水平的制约。

人们普遍知道一个道理: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关系的,尤其是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影响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使得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直接导致农村低碳消费水平不高、低碳消费发展缓慢。众所周知,一般低碳产品由于高技术含量、高成本的因素普遍售价较传统用品贵,因此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才会关注这类产品,从而考虑现有消费行为是否对环境、自然损害严重。有学者特别就收入水平和低碳消费观念之间关系做过研究,他将月收入分为四个阶段:800~2000元、2001~4000元、4001~6000元、6000元以上,根据不同阶段的收入其选择低碳产品的比率分别为14.5%、17.25%、23.3%以及41.7%。由此可以很明显看出,目前制约我国农村低碳消费方式推广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从而导致农民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来选择高层次、环保的消费方式。

(四)政府的有效引导措施缺乏。

在我国很多农村建设资金匮乏,对于新技术的推广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很多村政府、乡镇政府没有给农村居民提供接触新技术、新能源的机会,缺乏正确的引导,直接导致农村居民不了解哪些资源是可持续利用资源、哪种消费方式可以为居住环境带来环保效果。现下,我国很多乡镇政府只是对沼气、太阳能的建设使用略有补贴,其他新能源的推广建设还缺乏较强的补贴性扶持,特别是一些新能源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政府不给予津贴农民根本没有资金来进行建设使用,从而影响到农村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转变农村消费方式的对策及建议

(一)广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提高农民低碳意识。

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低碳消费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民基本低碳意识的缺乏,所以转变低碳消费方式的最关键行动就是加强对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对环境和自然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加强对农民思想的引导教育,让村民意识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资源浪费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性,逐步改善现有的消费方式,提高村民对新能源的使用,树立节约用水用能的意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引导农民自觉选择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建立个人以及家庭的合理消费观念。

(二)政府加大对新能源资金扶持。

作为引导农民树立低碳环保意识,建立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责任方,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财政支持,不仅要给予使用新能源的农户以资金奖励,还要加大对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研发兴建秸秆气化站、太阳能发电设施等项目;另一方便还要引导农民和农村企业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最后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推进农村环保技术指导与传播。比如利用农村广播站、农村青年合作社等媒介、合作机构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让广大农民了解到环保节能资源的好处,潜移默化地转变农民的消费方式。

(三)建立健全关于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制度。

首先,为了加大农村能源供应,增加优质能源的有效供给和使用,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制度,增强配套基础服务体系的建立,发展完善农村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以政府为导向,市场为支撑,农民参与为主体的长期有效发展机制,促进更多的农民对机制进行监督。其次,政府可以多提供一些财政补贴、减免税费以及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选择低碳产品,进行低碳生产模式建设,慢慢调整农民的消费方式,实现低碳消费。比如对于使用太阳能、沼气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助。最后,国家增加对地方政府的低碳考核制度,以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对低碳生产和消费的重视,激励其加大对低碳资源项目的投入,刺激其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新消费方式的引导、推广以及使用。

篇7

1 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农村新能源地位

基层政府相关部门要全面认识到农村可再生资源在科学转变农村发展中重要方式,全面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提升新能源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将农村新能源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引起高度重视。将农村新能源项目管理作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深入的研究,提升农村可再生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所战略的比例,提高对农村新能源工作的管理水平,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任务,将各级责任逐一落实,提升工作的内生动力。

2 坚持建管并重,实现自我发展

2.1 农村能源管理坚持建管并重

新能源项目在建设完毕后,开展管理与服务,是确保新能源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向管理要效益,坚持精细化管理,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开展新能源项目是基础,但是做好管理工作才是核心,需要从原来的建设专项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向转变,将服务工作放在优先的位置,将其抓好抓实。

2.2 推动实现自我发展

新能源项目在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能保持长期的生命力,通过完善农村自我的运作体系,扩大现有业务范围,壮大并能实现自我发展。也就是发挥好典型示范的作用,来带动农村地区新能源管理实现新发展。

3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政府在农村新能源发展项目中要适当划拨一定的财政资金来全面支持农村新能源项目的发展,既要关注前期的资金投入,也要注重后期管理的投入,提高支持的力度,根据农村新能源项目的需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科学使用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生命周期内的农村新能源项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实现既要注重开发,也要加强管理,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做好培训工作,引入物业化服务管理

政府需要制定开展农村系能源技术普及的策略,对技术人员开展有效培训,提高科学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改善新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

对有的新能源项目,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尝试引入物业管理模式,比如对沼气池能源项目的管理。因为考虑到沼气池具备物业的基本属性,在后期管理中也呈现出物业管理的特点。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通过政府来开展切实有效的引导,企业、个人或者政府来进行承办,创建沼气服务站或者专门的服务企业,通过招聘的形式聘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采用现代化的运作模式来对沼气和相关的模式来开展全面的维护与管理,并且定期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确保项目实现健康运作。通过上面的论述发现,这实际上实现了市场化与公益化的有机结合,既能全面提升沼气池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沼气的使用效能,还能有效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运作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篇8

笔者访问到香港第一间从事环境保护投资的投资公司――环境投资服务亚洲有限公司(ENVRIONMENTAL INVESTMENT SERVICES ASIA LIMITED)的董事总经理Jeremy Higgs(许杰志)。探讨环境投资的机遇以及目前新能源发展的情况。

在成立“环境投资服务”之前,Jeremy Higgs在博文资本I Bowen Capital Management)任董事总经理,并和KeithOlson共同管理GREEN DARGON FUND(青龙基金),这是一支最先重视亚洲环境发展及解决环境需要的地区投资基金之一。也投资于碳信用,管理资产23000万美元。

此外,Jeremy Higgs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的理事。这使得他职业投资人的身份与众不同。

从博文资本到EISAL

2009年8月13日。Jeremy Higgs和他的拍档Keith Obon共同创立了一个新的投资管理公司日SAL。致力于在亚洲的环境领域建立股票投资组合。投资的侧重点在亚洲的上市公司和全球范围的环保和低碳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

EISAL的成立仪式上,称自己的业务目标和使命是要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绿色基金。管理公司。现在,EISAL管理着GREEN DARGON FUND,并承诺捐出管理费的33%-50%支持非盈利环保事业。GREENDARGON FUND是一支于2006年10月创办的基金,是最先重视亚洲环境发展及解决环境需要的地区投资基金之一,也投资于碳信用。特别的是。这支基金一部分的管理费捐给由公司管理层选择的杰出环境非政府组织,除投资盈利外,还更有环保慈善基金的概念在其中,今年6月,Jeremy Higgs还代表GREEN DARGONFUND捐助了11.5万美元给亚洲动物基金,用于支持该基金在越南的救护中心兴建两个半自然开放活动区。

自成立以来,GREEN DARGON FUND(青龙基金)的投资回报为88.60%,对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跑赢该指数92.05%。(见后页表格)

何为环境投资?

Jeremy Higgs认为,金融危机促使各国政府承诺的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将推动环保技术的开支。他断言,新能源企业绝对是未来重要的企业!

所谓的环境投资,即是投资于从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业,例如:发展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行业。Jeremy Higgs表示,环境投资有别于其他行业投资,因为它“不受经济环境影响,经济越发达,人们对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他认为与其他投资比较,环境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而且。环境投资的长远投资价值潜力高。

美国新能源战略意义深远

美国政府提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一项便是提倡绿色能源,这是一套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计划,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增加就业岗位、摆脱经济衰退和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战略产业。据悉。此项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分析人士预言,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或许会如同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样,彻底改变此后10至20年世界发展的面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革命的开始,由此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势必会给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Jeremy Higgs指出。除美国以外,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就业和防止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欧盟各国则在能源供给安全、可再生能源、能源税、能源技术、市场自由化、能源效率和能源战略储备等方面陆续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规范条例。

中国,未来新能源重要发展地

风能、太阳能的发展乃是政府未来重点发展的新能源项目

除了美国之外,天然资源丰盛的中国主动参与到这场“新能源变革”之中。Jeremy Higgs说:“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对于煤炭的持续过度依赖所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巨大代价。国务院总理也指出中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排放,是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他同样认为,不抑制持续增长的煤炭消耗。中国也就无法对抗气候变化。因此,长远来说,新能源的开拓是势在必行的。

“中国政府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一方面建立石油储备,另一方面亦大力推动另类资源的研发。而且,中国在过去几年间,一直为发展再生能源而不遗余力,我相信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地绝对是中国。”Jeremy Higgs非常看好未来的机会,相信这也是他成立“环境投资服务”公司的原因所在。

虽然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未来重点开发的项目。但是中国向来以煤炭为主要发电能源,这会窒碍新能源的发展吗?

deremy Higgs对此并不担心,他说:“尽管在短期内,由于煤炭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是主要的发电能源,因此,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将会继续上升;但是,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到提高能效,到鼓励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等举措来看,中国正在继续雄心勃勃地向绿色未来迈进,”他还强调政府态度的明确有利于积极推动这一发展,“中国已经确立了世界上最为积极的能效目标。要求在2006年至2010年间,国家单位GDP能耗减少20%。如果这一目标充分实现,短短五年内。中国将减少1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篇9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环境税种的征收将使火电成本增加,风电等新能源无疑将增强竞争优势,新能源企业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中,风电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最为光明的,一方面是风电技术在新能源各子行业中最成熟;另一方面是国家近期的政策也都倾向于未来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他认为,龙头公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值得阶段性关注。

此外,有分析表示,与新能源行业长期受益相比,因受益于产业调整的约束性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节能环保行业受益可能更为直接。其中,具有节能概念的电气设备公司以及具有环保概念的脱硫除尘设备公司受益明显。具体到上市公司,主要有:置信电气、菲达环保、龙净环保等。

TIPS1 【背景消息】

自2007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后,社会各界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近些年环境事故集中爆发,让开征环境税的讨论更加热烈。

事实上,环境税并不是一个单一税种,而是一类税收的总体制度。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中国当前节能减排和治理重点污染的实际状况,目前的方案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和氮氧化物税四类。

碳税即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对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按照其碳排放量征收的税收。我国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被认为是碳税提上日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碳税亟待推出的约束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相关研究人表示,征收碳税,可以纠正企业和居民过量使用资源的行为,因此很有必要。而且从现有税制来看,这一类税种还比较欠缺,现行税收制度更突出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面对不少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压力,有专家说,如果我国征收了碳税,国外再征碳关税就变成了双重征税。因此,我国如果开征碳税,可以降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

TIPS2 【碳税概念股科普】

龙净环保: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东方电气:生产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受益于国家发电设备“上大压小”,发展清洁能源政策。

置信电气:专业从事非晶合金变压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产品在空载状态下比传统硅钢片变压器节电,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华光股份:生产节能环保的高参数锅炉、生物质燃料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和余热锅炉,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篇10

伴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快,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于新能源建设,创建一个环保新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低碳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整个社会都在试图打造低碳发展模式,形成一个低损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态环保社会,促进整个社会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形成新能源产业优势,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模式来看,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潜能,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也应该顺应形势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探究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

一、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这其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研发能力,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术,能够支持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发展战略,凸显自身的优势地位。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仍然令人担忧,虽然在新能源产业化建设中一些技术的应用以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这其中的核心技术却多数来自于国际社会,我国的新能源自主研发能力仍然值得提高和发展。

例如:生物能发电与发热技术仍然相对落后,能量转化能力有限,能源利用效率仍然需要提高。

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依然处在自发且盲目阶段,科研成果转化困难,转化速度与规模都十分有限。

(二)缺少健全的制度环境

新能源作为一项新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已经作为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被部署给各个行业,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有效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做支持,这就使得新能源产业建设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规做保证,也就会导致各项政策措施在具体落实执行中举步维艰。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欠缺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与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推广都需要一定的资金量的投入,然而现实情况体现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国家财政力量有限等等,无法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浩大资金量,这样的客观现实就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低碳环境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

任何一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都必须参照本国的国情进行,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环境特征以及国家制度等方面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形势,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能源技术等 世界来发现自身在新能源建设发展中存在饿问题,不断缩小中国同世界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一)制度先行、政策妥善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也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空间利益的必要举措。因此,要想促进新能源产业化优良发展就必须首先获得国家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

我国行政部门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新能源自主朝着产业化步伐前进,另一方面也要有重点、有侧重地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与新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

首先,打造清晰的新能源产业规章制度,为能源市场的正常规范运转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基础上要尽量控制和削减复杂的市场监管项目,完善资源配置工作,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技术的创新发展等等。

其次,规范市场准入指标。完善低碳产品的标准设计,加强对绿色产品与环保系统的科学认证,用这种方法来控制低等水平能源生产企业的介入。细化新能源市场目标,供应一些能够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科学信息以及更加宽广的舞台。

再次,立足长远,形成强制性指标,确保制度约束性的长期发挥。新能源相关责任部门要革除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科学灵活地运用相关政策,结合环境因素与社会条件,实现国家政策优势功能的发挥。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从目前来看,技术限制仍然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想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化接轨,达到我国环保建设的要求,就要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力度,争取实现能源技术成果的转化,发挥低碳技术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提倡自主创新、自行研发。国家政府以及能源企业要加大技术自主创新与研发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投入,给予更多的政策与制度支持,通过创建科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行业人士自主创新,自行研发具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2. 行业合作,优势互助,共同研发。新能源技术的自我创新不是单存依靠企业的力量就能够实现的,同时需要大学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协助配合,在三方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形成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道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的市场化运作,并逐渐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要不断创造商业机会来加快技术市场的进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积极健全新能源技术配套政策。必须加强对新能源技术专利的保护,对于外来技术的引进需要创建一个健全细化的机制,尽量削减技术转让中的繁琐环节。

创设新能源技术信息中心,形成一个技术信息咨询机构,搭建一个新能源技术信息平台,实行能耗企业耗能水平与环保水平比拼制度,通过这种方法来约束更多企业接受与研发新技术,进而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

(三)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强,无论在经济发展、资源交易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都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趋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现阶段,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加剧了世界各国在新能源研究方面的联系,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只有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套科学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形成自身的优势,实现本国利益。因此,在全球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在发挥自身新能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试着引进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创造的新能源技术,同时更要加快自身能源技术研究的步伐,积极开展同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灵活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推动本国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时也要善于将自身的专利技术推向世界,为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三、结语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低碳型经济,其发展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新能源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科学解决措施,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优良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10).

[2] 黄永山.中国薪能源战略研究[EB/OL].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网站.

[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黑龙江省科技厅网站.

[4] 王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区域实证检验与政策建议[D].河南大学,2011。

篇1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超过2013年全年数量。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2 国家政策

我国2001年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863”计划,以此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随后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除了往年提出的优惠政策外,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将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同时,国家公务用车也明确将进行“新能源化”,中央国家机关及示范推广城市,3年内公务用车中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30%;而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从今年起采购比例不低于15%,并逐年提高至30%以上。

3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种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既能实现节约能源又能实现真正的零排放,是各大汽车厂商主要的研发力量所在,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

下面以纯电动汽车为例,与传统汽油车相对比,来分析其优缺点。(见表1)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特点是“低碳”“绿色”“环保”,这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差异和突出的亮点,也是新能源汽车优势所在,应该以这个理念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特色进行宣传。

4 营销策略

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首先应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销售情况及国家相关政策,同时要立足于消费者,详细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者普遍关心购车成本、运行成本以及维护保养费用三个方面。从购车成本来看,由于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因此购车成本相对可以降低。从运行成本分析,电动汽车无疑更加节能,但由于目前基础设施不全,导致电动汽车充电成了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而对于维护保养费用,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各大汽车品牌的研发能力及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否完善。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策略应该结合其自身的特质以及消费者的购车心理来制定,应区别于传统汽车的销售方式。

4.1 明确消费对象

明确消费对象是制定正确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对象主要应该锁定在年轻群体、中高收入家庭及一些环保人士。

一方面,首先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位相对较高,同时我国目前正处在发展初期,而年轻人更易接受新的思想,敢于尝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要倡导的是节能环保,因此一些环保人士也应列为消费对象。

4.2 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目前我国轿车的主流仍然是汽油发动机车,大部分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及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并不全面,甚至有些偏激,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非常重要。比如营销人员应侧重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同时可以为消费者计算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成本,通过数字对比,使消费者可以更为直观的发现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在销售门店内利用电子屏广告或者海报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一些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活动,比如有奖问答,试乘试驾等,让消费者逐渐了解新能源汽车,认识到它的优势,进而才有购买的可能。

4.3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车主购车后,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售后服务、经销商的处理态度。我国现在还处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各大品牌除了研发新技术来提高品牌竞争力之外,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途径。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积累较多的客户,必然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处于优势地位。比如经销商可以进行定期的电话回访,关怀车主的用车情况,指导用车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

4.4 成立新能源汽车车友俱乐部

篇12

美国:开足马力发

展新能源汽车

深陷困境的美国汽车业,在努力摆脱生存危机的同时,力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突破。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组成部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通过发展和利用新能源,使美国摆脱对海外石油的过度依赖。

奥巴马4月初曾表示,联邦政府将购买1.76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这些汽车将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尽管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美国汽车业衰退的现状,但它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也是奥巴马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现。美国汽车厂商和一些科研机构也都在采取相关行动,这使新能源车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奥巴马明确表示,到2015年美国要有100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上路。为鼓励消费,购买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同时政府还投入4亿美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驱动混合动力车行驶的电池组技术是需要突破的关键。奥巴马日前在考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电动车测试中心时宣布,美国能源部将设立20亿美元的政府资助项目,用以挟持新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及其部件的研发。为此,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以及电池制造业联盟在肯塔基州设立了研发和制造中心,目标是为充电式混台动力车提供高性能的锂电池组。

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也在开发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中,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充电式混合动力车Volt有望于明年晚些时候上市。

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美国汽车业界的新共识。但在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家汽车巨头面临破产困境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否成为有效脱困手段,目前还难下定论。

日本:主要走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日本主要走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日本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领先世界。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日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低污染汽车开发销售领域已经占据了领头地位。

目前,在欧美市场上已上市的混合动力轿车,一半以上是由日本汽车公司生产销售,丰田混合动力车在全球的累积销量已经达到了120万辆,其中,普锐斯的销量占其全部销量的72%,成为目前最成功的混合动力车型。

与此同时,日本还快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丰田和本田汽车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上的重要企业。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以及环保汽车,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税制”,它的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前3类车被日本政府定义为“下一代汽车”,购买这类车可享受免除多种税赋优惠。

此外,日本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高、中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都可以向国土交通省申请接受低排放车认定。消费者可根据所购车辆的排放水平享受不同的减税待遇,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地方公共团体,还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

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扶持下,日本主要汽车生产厂家也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丰田公司宣布在未来几年里,将混合动力车车型增加到10种;日产公司也将于2012年批量生产纯电动汽车,投放日本和欧洲市场;三菱汽车、富士重工也计划在2010年前实现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

德国: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超过100万辆

2009年4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第13届国际汽车展的时候,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也同时举行。在这个号称全球顶级、世界排名第一的专业性博览会上,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各个领域的起步,从标准充电插头问世,到电动机、电池创新设计再到“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纷纷出台,一条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现端倪。

专家们认为,要推动电动汽车和混合燃料车在全球普及,除了技术突破和标准统一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同步开展,像建路边加油站一样,各国都必须尽快建立起高效的“汽车充电站”网络。

在博览会上,许多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德国电力设备制造商威图公司提出的方案是,在停车场中普及汽车充电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监测电池的剩余电量和所需要的充电时间。

汽车耗能方式的转变将对全球节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国政府推行的可再生能源战略。

德国政府日前表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全部能源消耗的47%,因此2020年德国境内的新能源汽车要超过100万辆,从而帮助德国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年年初德国政府通过的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电动汽车研发、“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法国:买低能耗车有奖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开始推广电动车和天然气汽车。1999年,政府要求所有市政部门的电动车及天然气汽车比例必须占市政部门拥有车辆总数的20%以上,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选择环保车型。

近两年来,作为环保车型中的“佼佼者”,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在法国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与政府推出的“新车置换金”密不可分。

法国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政府按所购买新车的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少,对车主给予相应的现金“奖罚”,以鼓励购买低排量环保车型。依规定,凡购买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介于130克至100克的新车,车主可获得现金200至1000欧元不等的环保奖励。若购买超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奖励金额则高达5000欧元。反之,如果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60克以上,将按递增方式向车主征收环保税,税额从200至2600欧元不等。此外,法国政府还鼓励报废能耗大的旧车,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

在这些补贴、征税等政策的指导下,众多汽车商和消费者都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环保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去年,二氧化碳排量在每公里140克以下的汽车占了法国新车销售市场63%的份额。

在去年的巴黎国际车展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政府将投入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政府还计划采取一系列举措,鼓励汽车行业逐步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篇13

第二条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是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批准设立,基地东起路,西至路,南起路,北至起路,主要集中在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覆盖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四个片区”10年发展规划布局中的唐山氟硅材料产业园,并辐射产业区一角。

第三条通过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节能环保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基地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产品,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在县形成的既有优势,以节能环保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变县工业结构“高产出、高耗能”的不利格局。

第二章总体规划和产业方向

第四条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实施基地的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

第五条基地总体规划要全面体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发展前景和生态环境,以及产业链延长配套等因素,合理安排分区布局和配套设施。

第六条基地分阶段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和项目承载能力。

第七条根据区位优劣、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确定基地分节能环保产业区和新能源产业区两大版块。

(一)节能环保产业区,重点发展节能新材料产品、节水节电成套机械设备制造、节能机电产品、水和粉尘污染防治产品制造等。

(二)新能源产业区,重点发展地源热泵系列产品、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光伏电产品、全氟离子膜、氯碱离子膜和燃料电池膜等。

第三章管理机构和职责范围

第八条为加强基地的统一规划与管理,设立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与县政府节能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具体职责范围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基地内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三)参与制定基地内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和新能源项目总体布局规划,负责与有关镇、县直有关部门就基地管理工作进行政策协调。

(四)与基地范围内各镇一起制定激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遏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为基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意见。

(六)协调有关部门,对基地内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和新能源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进行管理和服务。

(七)负责对节能环保项目企业的考核与管理,负责协调兑现政策奖惩。

(八)完成管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四章基础设施和土地管理

第九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功能合理,属地负责、经济效能”的原则。

第十条管委会要配合县“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和工业调整突破年规划,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和年度建设计划,经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招标方式确定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第十二条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方投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将基地建设纳入资金和项目计划,积极挖掘潜力和向上争取,为基地发展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第十三条结合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业结构调整鼓励政策和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整合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内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政策性贴息奖励。

第十四条基地内项目土地的使用由管委会负责协调有关镇及部门优先供应,并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用途的调整和出让、租赁。

第十五条土地、财政部门要加快进行基地外可利用土地的调查和储备工作,以满足基地发展的需要。

第五章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

第十六条基地内符合规定的企业,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内成绩突出的企业可优先享受国家、省、市、县节能减排各项优惠政策扶持。

第十七条管委会可根据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结合基地实际,在土地开发利用、税收、各项收费、投资环境、投资者政治和生活待遇、引资者个人奖励等方面向县委、县政府申请优惠政策。对此,县委、县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执行,积极支持,保证落实。同时,各部门掌握和向上争取的各种专项资金和专项费用要优先支持基地内企业并做好跟踪服务。

第十八条基地内优惠政策的兑现和监管工作由管委会具体负责。要以诚信为本,确保政策的全面、及时兑现;要强化监督,确保政策的真实、准确兑现。县政府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各种优惠政策的兑现。

第十九条基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优惠政策,遵循基地产业发展方向,采取全方位、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措施,招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基地长远发展的企业入驻基地。

第二十条县招商主管部门要把基地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和主要载体,整合全县各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制定可行方案,全力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鼓励各镇投资参与基地节能环保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建设,吸引招商引资节能环保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入驻基地,在利益分配上将给予科学合理的政策优惠。

第六章新建项目的条件和办理程序

第二十二条根据基地实际情况,入驻基地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基地产业发展方向。

(二)原则上为节能环保项目或新能源项目,有较高的附加值,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遵守有关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遵守基地关于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及运行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办法。

第二十三条入基地企业申请各种审批手续,县行政服务中心要协调各窗口并设立专门机构,实行“绿色通道”,全程为基地企业服务。

第二十四条县直行政部门要在政策上全力支持基地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企业注册、项目立项、规划审批、环境评价、开工建设、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认定等方面简化程序,放宽标准,压缩时限。要根据自身职能,对基地日常管理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就管委会职责权限进行衔接,并设定相应工作程序。

第二十五条各镇、各部门和中介机构、县行政服务中心及其各部门窗口要积极主动为基地企业服务。要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对基地的有关优惠政策规定,绝不允许拖延、刁难、勒卡等现象发生,否则严肃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

第七章日常管理和运行服务

第二十六条管委会要建立基地内企业成长档案库,采取多种手段,重点培育成长空间大的产品和项目,尽快创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产业集群。

第二十七条管委会要加强对基地内企业运行监测和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并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和发生的各种问题。

第二十八条基地内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更换法人代表、合并、分立、迁移、歇业等要经管委会备案,以便于实现产业相对聚集的调整方向。

第二十九条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执法部门要强化对基地内企业的政策保护工作,追究违规和干扰基地正常秩序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为基地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