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8 10:51: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课件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特点
1.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有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有效生动地再现历史课本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完整有效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历史学习中。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科技革命的过程中,可以将世界变化及人类发展的劳动变化通过图例演示出来,并在相关图例上配上相应文字解释引出相关变革及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关联性的认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从直接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学生进行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出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死记硬背的文科性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技巧。举个例子:当学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战争的第一课的烽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期间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一下1840―1842年两次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并且思考外国列强是如何通过两次打开中国大门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初中历史中的关键知识点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分析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和价值,让学生通过主动探讨培养自身主动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培养出的主动探究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财富。
3.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中走出来,将更多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更容易地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举个例子:七年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影像片,还可以适当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反映唐太宗期间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在多媒体程序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际利用
1.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应该主动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及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开拓自己的诱导性思维,并且不断培养自身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自身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是教师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必要性。
2.注重演示与讲解的结合
进行电教活动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如学习中国现代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链接纪实等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列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第二: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既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满腔爱国热忱。
3.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突出重点,讲解中心内容,但过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历史教学的本质价值,从而以旁观者的心态听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有效学习初中历史知识。
三、结语
实践证明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教学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还能从根本上带动学生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初中历史课件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有效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从而寻求最佳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让初中历史未来发展道路更宽广。
参考文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变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这个成功必须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如果教师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就都可做到。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勇气,更能使学生尝到做小老师的滋味,体验成功。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1.让学生喜欢你
在一次聚会上,已经毕业十几年的一位学生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读书时历史的成绩是所有学科里面最好的,这全是因为你。”我说:“此话怎么说?”他说:“因为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老师,因为喜欢,所以特别想听你的课,你上课时我特别专心,生怕漏听了你的一句话,历史作业也特别认真,历史复习特别细致,因而历史成绩也就最好了。”因为“喜欢”你,就喜欢学习你教的这一学科,这是初中学生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所以教师要先设法让学生喜欢你,如果学生喜欢你,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会容易得多。
2.让学生觉得学历史容易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如果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就会因难生烦,因烦生厌,越来越没有兴趣。当然,要让学生觉得学历史容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历史教师教了十几年,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却埋怨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校不重视。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容易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时间、空间观念。初中历史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时间上跨度达几百万年,涵盖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时间、空间观念,要记住这么多的时间和国家,则难免由繁而烦,所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时空观念尤为重要。比如中国历史,可以把历朝历代的时间起讫先后顺序制成一个图表,从元谋人一直到现在,学生一看简易明了,就不会觉得难记难学了。
(2)帮助学生提高化繁为简的能力。比如《》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浓缩成四个字,即“割、赔、开、税”。当然,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3)指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学生一旦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习起来就肯定会得心应手。当然,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易把握,需要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讲解、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逐步揭示给学生,使学生慢慢接受、消化,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3.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趣味性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极具趣味性的,如果历史教师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一点,则必定会妙趣横生。比如历史教材中的小故事、寓言、成语、图片等都是极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一些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透彻分析一些历史事件,而忽视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结果“教学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学生也精疲力竭,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历史课,下一节学生肯定提不起精神,更别谈兴趣了。完成教学任务需精讲,尽量将节省下来的时间插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有趣的东西,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教材的趣味性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加以挖掘、补充。
4.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直观的、生动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获取大量的较直观的素材,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访问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制作一些图表、年表、简表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等,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初中历史进行兴趣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初中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烈,所以,进行兴趣教学,一定要多让他们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这一点,要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改变教师满讲满灌、越俎代庖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为他们提供较多的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二,变教师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探索知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按教材内容讲述知识,这无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应该在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的前提下,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
一、引言
文本研究,务于解读,以得文本之意为旨归。文本解读的根本在察文章之本,明文章真意。在初中的历史学科教学中,由此及彼的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上可以更加深刻,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同时,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的综合素质,对历史产生深刻感悟及共鸣。以下将对初中历史“文本解读”研训进行问题和实践的探究。
二、推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的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初中的历史学科相对数理化来说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其中的故事情节、历史典故和深刻意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阅读是现代人类社会认知的最基本方法,是人类获取并传承知识信息的最主要手段。现代教育中无论什么学科,读者必须通过对全文语篇的信息阅读来了解知识框架,在此期间,教学者对文本进行意义解读,挖掘其中内涵,对人物进行深刻剖析,使学生提高学科整体素质的关键。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同时,根据内容对文本进行详细和粗略的解读以达到使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的目的,通过预测、推理、归纳、概括、联想、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教学手段更好地提高学生兴趣。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思想文化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教学标准提出后,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思想逐渐超前的现代初中生了,必须通过新的教育革新和教学手段创新来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这个时候,加强“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训可谓迫在眉睫。
三、对初中历史学科 “文本解读”研训的重要性思考
1.文本解读的研修,使历史教学从“教”转向“学”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当下教学所极力提倡的,文本解读的研训工作开展可以使教学者深刻认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的传统教学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效果和效率都不是最佳。文本解读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这样不会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学者要明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教什么,要怎么教,并且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在文本理解蕴含的内容和意义。使历史教学课堂真正从“教”向“学”转变。
2.文本解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等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时刻注重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研修至关重要,文本解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课文大意,分清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教师教学中可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标准,实现历史教学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力求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准。
3.文本解读的研训工作使地区指导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学科的“文本解读”研训实践的开展要从区域来开展,因此区域教研组从策划到实施都要有一定的理念指导,同时引导备课组和教学者参照既定模板逐步进行文本解读,从课程标准到教材教参等都要有一定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请专家进行文本解读的目标设定方面的指导等,充分发挥地区指导工作的深度。
4.文本解读使教研组和教学者产生了思想上的变革
文本解读使得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学工作者都产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对目标的设定更加重视,对文本解读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在教学行为上也产生了变化。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学者通过文本解读研训,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和教学反思,在历史教学上有所突破,达到新的水平。
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的实践与探究
1.组本研修,连接课堂教学和文本解读的纽带。
文本解读的实际目的是为了教学服务的,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文本解读而解读。在初中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学者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将解读的知识点和有用的东西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实际教学相联系,体现其最终价值。因此,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解读,同时教学者在解读过程中也要有所感悟和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文本解读的学科素养提升的基本点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提升学校组本研修的质量是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的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当前个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文本解读”教学的同时,大多是以“三段五步”模式进行组本研修,其具体流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备课组的集体研讨,参考其他文献或教育网上的专业单元文本解读,然后根据备课组和教学者的分析理解,以本校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完善和改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本解读教材。第二阶段,历史学科教学者根据现下已经完善的文本解读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完善教学的内容,多加入新鲜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典故。第三阶段,历史学科的所有教学工作者集体探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了解文本解读教材,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充分理解教学设计和教学意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对成效进行检验并总结其中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
2.资源共享,分任务驱动,体验文本解读的过程
作为初中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文本解读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所谓的“三段五步”的组本研修只是起到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想真正做到良好的历史文本解读教学,需要教学者去亲自实践和体验其中带来的成效和产生的不足。学校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解读培训使每个教学工作者都能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细致且深刻的解读,并要付诸手稿。发挥区域优势,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动员地区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者参与文本解读,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力量,实现自愿的共享,通过集体的“文本解读”研训让每位教学者都能参与研究和探讨,将最终的定稿上交研训员,通过严格审核后上传校内网,以便教师备课下载。总之,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历史学科的文本解读质量。
五、结束语
文本解读既是历史等阅读教学的观察点,又是阅读教学的指南针。可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预测能力、概括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区域推进初中历史学科“文本解读”研训实践并进行研究,使之在教学者的教学意识中根深蒂固,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敬芳,顾维坚. 教研互见 行知相长――华东政法大学附中“文本解读”系列教研活动回顾[J]. 基础教育课程. 2010(07)
[2] 王桂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6)
[3] 游泽生.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深度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0(32)
引言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改进,但其功能却始终如一,那就是育人,培养具有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人,落实到具体就是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的人。对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当其冲的应是历史学科教育。因为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育是传载历史知识、发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比其它学科的教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更能够影响人类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养成。历史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历史的教育价值。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第一,是从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视角切入。譬如在《书斋里的革命》中,朱学勤曾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
第二,公民意识包含两个另外的层面:首先是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成员,公民对权利及义务的整体主观认同;此外是公民的个体,对自己在国家、社会所处位置的现实认同感。其次是从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分别切入的,认为公民意识,属于人类内在精神的自觉要求和反映,必须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积极守法”等内容形成。
第三是从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入手,把公民意识看成是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其内在逻辑结构,有其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而身份意识是其核心内涵。
综上所述,公民意识,最为强调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并用宪法和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意识;再次,确立共同的基本价值理念,如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这些基本理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共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1.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对初中生来讲主要指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国家意识来说,这两者重要性就正像是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鸟的两对翅膀,是国家意识的核心。国家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首先于国内能够妥善处理好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并且在双方之间产生冲突之时,强调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要注意全局的利益问题和观念;其次在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要以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不能做出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必须以热爱祖国为荣,将危害祖国的行为视为可耻。
2.法律意识
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往往与人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法律意识结构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等。
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张家华、张积家指出“责任感是我们生存中作为社会角色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初中学生才能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4.公德意识
公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产秩序的基本准则规范。如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等。遵守公德是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5.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而损坏环境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已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逐渐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时期。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对于我国儿童来说,18岁以前大多都在学校接受教育,自然课堂教育就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大量的历史素材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在中国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灿烂辉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在学习世界史时,可以让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世界观,体会全球人民的共同意识。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直观的教育较书本来的更有效。
2.受动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公民意识的提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受到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环境,以致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公民知识,从主观意识方面,塑造公民人格。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创设师生和谐的民主教育环境。课堂是社会的缩影,课堂上的平等和谐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做到积极主动地自我提升。
3.观念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不仅是一套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公民意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观念教育,更需要实践。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公民知识及公民事迹是一种观念上的教育,是进行实践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公民行为的历史依托。真正做到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是需要实践的。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历史小活动,将公民教育的阵地从历史课堂转移到现实社会,利用历史的深厚底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建设中去。在历史纪念日或历史人物的故乡,开展一些历史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公民责任心与义务心。
二、解释历史概念和有关结论
新教材对小字和小字的内容设计都很严格。大字部分语言精练,历史线索思路清晰,一些概念和语句的概括性很强,学生很难理解,小字部分作为大字的补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介绍等方式与大字部分相互照应,增加了大字部分内容的理解难度,使历史知识更加的丰富、具体、真实。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结合大字部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册第25课中关于“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一文中的小字部分对京汉铁路和安源路矿做了详细的注释。又如,“戊戌”一文中,仅仅单纯的大字部分很难说明戊戌的全过程,内容显得抽象和呆板,但是小字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戊戌的全过程,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全貌,透露出了方式统治者的衰败和的奸诈险恶的嘴脸,同时也体现出了谭嗣同等人为国为民的改朝换代,建立强大国家的崇高爱国精神,使抽象的概念显得更加具体,丰富了概念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历史课程是否感兴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新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是历史教学中的主要补充部分,为教师教学中提供了补充的素材。如女娲造人、耶稣的来历、开天地、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老马识途等经典故事,以及一些王侯将相的生活故事,还有介绍如张衡、曹操、刘备、李世民、祖冲、狄仁杰、包拯、华佗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小字部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故事内容丰富,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属于小字部分,减少了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加的科学合理,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初中历史教材第二册中的课前提示:“一个乘青牛的女子和一位骑白马的少年结为夫妻,你知道他们后代的生活吗?历史上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契丹人的原因是什么?”“契丹文如同契丹人一样在历史上消声若及的原因是什么?藏族是后来形成的民族还是历史上哪个民族演变而来的?西夏国和金国在宋朝灭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西湖的平静,大漠的狼烟,你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吗?秦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秦桧陷害岳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否理解诗人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情怀?”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新欲,并能使学生感到获得新知识的。
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初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思维活跃,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差,根据这些情况要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激趣,调动历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游戏情境中“玩”历史,让学生“玩中学”
“学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如果在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无疑会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的自主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生活情境中“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这些而另起炉灶,建立远离学生的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亲历其中。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或结构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会使学生感到原来看似遥远的历史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3.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二、锻炼学生历史思维,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使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1.做好示范,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把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锻炼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能力
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形成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
3.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辨析有关历史问题,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自学能力
1.使用问题教学法
上课后,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善于设疑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过渡处或结尾,进行设疑,锻炼和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会运用联系比较法
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等各个方面。
4.训练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初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思维活跃,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差,根据这些情况要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游戏情境中“玩”历史,让学生“玩中学”
“学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如果在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无疑会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的自主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生活情境中“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这些而另起炉灶,建立远离学生的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亲历其中。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或结构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会使学生感到原来看似遥远的历史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3.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二、锻炼思维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使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1.做好示范,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把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锻炼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能力
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形成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
3.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辨析有关历史问题,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使用问题教学法
上课后,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善于设疑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过渡处或结尾,进行设疑,锻炼和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会运用联系比较法
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等各个方面。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强化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学要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发展,力求大面积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 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初中历史,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年学习的是世界史。另外主要的教学工作是迎接2011年中考,所以在上好世界史新课的同时做好中考复习工作。
四、 教学重点、难点
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做好应对中考的三轮复习。
五、 学生现状分析:
从上学年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所授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多,学生一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发言积极,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六、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教育关注的焦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关心如何“讲”好历史课,到关心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会历史,反映了历史教学观念的重心的转移。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讲授法”这一狭小的天地里挖掘新的历史教学法,而是让思维的触角突破出来,伸向新的领域,伸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历史教学已经从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历史,发展到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从单纯地研究“教”法,发展到更广泛地研究“学”法,而情境教学的出现和应用恰好迎合了这一要求。这其中也可以使师生共同在次走近历史,感受历史,从中也是在显示我们教与学的智慧才华。
情境教学,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尝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再现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是多样化的,在此概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面入手。
1. 扮演角色 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设计记者报道采访的形式,我只是在预习学案中做了提示,学生课下就自己准备了报道材料还是主持人、记者、民众都有角色,下面是他们自己准备的发言稿:
主持人(王冰青):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是1997年6月30日晚,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英国霸占香港150多年,经过漫长的沧桑岁月,香港终于即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全国人民举国欢庆,来庆祝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来连线一下外景记者,了解一下的情况吧!
记者(刘蕊):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王冰青):你好,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香港交接仪式的情况好吗?
记者(刘蕊):好的。我现在的位置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现场。现在是零时整,我们刚刚看到英国国旗缓缓降落,中国人民奏响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让我们来随机采访一下他们吧!您好,如今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您对此有什么感谢吗?
观众(飞):“一国两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这一创造性的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港人治港”我相信在这样的政策下香港各方面肯定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这样制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记者(刘蕊):谢谢!香港的回归让我们如此激动相信大家也一定被感染了。好了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再见!
主持人(王冰青):再见!香港的回归标志者一个半世纪以来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一国两制”政策也在香港实行,让我们为香港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欢迎回家!好了,时间又在聆听中悄悄流逝了,请继续锁定我们的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展示使更多的学生深刻认识到“一国两制”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提升,学生的智慧才华得到了展示和肯定。
2. 竞赛激发 利用学生熟悉的“幸运52”节目的竟猜形式,引起其参与意识,例如:一日本老兵看到一个日本少年战士,不敢杀害中国老百姓,还吓得他瘫在地上不敢起来,老兵见状,大声斥责道:“想当年我们军团玩杀人大赛,活埋中国人,砍杀中国士兵30多万,连眼都不眨一下,现在让你杀一个支那人,你慌什么,看你那熊样。”请问这位日本老兵提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学生会很快转动大脑认真思考,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兴趣关
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初中历史太枯燥,尤其是历史大事年代,太不好记了。为此,我教给他们快速记忆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记忆口诀是:官渡之战打得凶,耳朵穿了俩窟窿。再如: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记忆口诀是:郑和下西洋,一时领我(1405)去,一时散散(1433)心。世界史: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口诀是:希特勒上台研究生啥(1933)哟(1)。多么有趣啊,缺点是,不容易忘记。
第四: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要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关
在当前规范办学的条件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已是事实,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只有把精力用在课堂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势在必行的做法。而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图,它们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怎样才能使插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用图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一开始上课就平铺直叙,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导入艺术,尽可能从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利用插图,精设导语,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有效做法。如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华盛顿像》,从装束到表情,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位革命家的雄心和威严。接着引导学生:对于华盛顿,同学们或许有些了解,但他究竟做了哪些事?他对美国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学习这一课,同学们会对他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又如,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到116页,观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图,接着说出人类早期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这样的。但电力的广泛应用开始于何时呢?当时还有哪些电力产品?在这期间,在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的国家又是哪些?这一系列的设问,给学生留下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适时读图,突重破难
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而有些重难点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感觉散乱,不利于理解、掌握,要是适时结合插图讲解,学生便可一目了然。如学《两岸时期的对外交流》时,本节的重点内容是丝绸之路,若要学生快速地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当时就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并结合插图进行讲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甘肃阳关和玉门关——翻越葱岭——转到安西——最终到欧洲的大秦。学生通过一看一听,很轻松地掌握了此知识。又如学《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难点内容即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理解,总认为亚历山大二世属于地主阶级,又不是资产阶级,改革的性质应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面对这一问题,我就让学生看课文中《解放了的农奴》图进行分析:图中明显反映出农奴的表情是无可奈何的,虽然他们获得了人身自由,但赎买份地使他们变得没有任何财产,为维持生存只能到工厂里去劳作成为工人,因此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再如学《繁盛一时的隋朝》时,本课的重点是隋朝大运河,为了便于理解、掌握这一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大运河》图,从中概括出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分为四段、沟通五河、流经六省。这样以图代文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重难点知识得以牢固掌握、透彻理解。
三、借图启发,促进探究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努力创设启发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如学《上古亚非文明》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看《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以图为立足点,说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进而提出你们对此图还有哪些理解呢?有的认为它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有的认为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这样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法,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又如讲《》时,我带领学生观看《形势图》,设问:图中的通商口岸可以说明什么?学生进行探讨得出:通商口岸的设置证明外国侵略者开始干涉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从中反映出中国的落后导致了挨打局面的出现;还可以说明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富强国家,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以便取长补短,实现互惠共赢。再如,学《战国七雄》时,我指引学生看《商鞅舌战》的漫画,问:你从漫画的场景能想到商鞅会说些什么?促使学生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图总结,巩固提高
在每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要注意对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以便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插图总结法就是一种比较直观、明晰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如学《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时,为对新航路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我就和学生直接利用九年级历史上册77页《新航路的开辟》图概括出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航海家及航线、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和欧洲及亚非美洲的影响,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又如学《》一课时,为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我当时是使用课文中《路线》图作以小结的,从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的出发地点、冲破的四道封锁线、的召开、跳金沙江、过草地、爬雪山、到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本课内容进行巩固。
总之,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插图的观察、分析、总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形象感、直观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27-03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每节历史课都要精心准备,要有血有肉,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上课内容的充实性,以吸引学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增添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等来增填课堂的生动性等,来吸引学生,培养兴趣。
其次,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练,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心理特点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额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组织课堂,也就是结构关
在传统教学中,先是教师讲,学生听,接着写一些相关笔记,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体现不出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那么新课标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堂环节完整的课程,包括日下几个环节:
读: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每讲一个知识点之前,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个阅读的习惯,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有所感知。
讲: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选个别同学讲述其中的主要内容,对学社讲述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加以纠正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剖:分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考试做准备。
感: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请改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练:选择一些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要多搜集题,多看题,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少对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