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10:51: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篇1

美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最大特点是非常强调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银行鼓励冒险和创新,并在冒险、创新与风险效益的统一中,有效地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美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所体现的平等关系和纪律原则。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自由平等的人性化思想贯穿银行经营的各方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设置,既给个人价值实现提供了空间,又保证了纪律的严明。

日本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它的团队精神上。以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为核心的团队精神是日本银行的经营法宝。这种企业文化易形成家族式的亲和力和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集体智慧和力量。配合这种企业文化,日本银行同时采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来培养员工责任感。

英国人素以谨慎的绅士风范而著称,而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各项业务开展中,银行都是凭客户资源和资信两方面的共同表现决定交易是否成交。此外,银行还非常注重信誉,多数银行都允许发放大量不需抵押的信用贷款。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文化认识有限。在我们的商业银行中,许多员工乃至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都停留在看电影、文艺演出、旅游等形式化的层面,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就是导致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形式,更谈不上员工主动将银行文化融于全行各项活动之中了。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足,使得银行的管理层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商业银行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从调研、分析、分工、实施、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没有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随意性、形式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2

1.1 人本文化

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加速培养和吸纳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具有行业特点、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基因。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负责;要树立“对人才培训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培训资源既投向全体员工,又突出对核心人才的重点培养;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进行在线、在岗培训,让更多的员工享受到学习、进修的“福利”;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成长和深造空间,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准,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尊重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精神,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让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智慧之河充分涌流。

1.2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优良美德,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提倡艰苦创业、提倡人本主义、重义轻利、提倡集体主义、全局观念和社会和谐、重教化和树立道德榜样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员工的宝贵品质。

1.3 家园文化

“家园文化”,就是企业在内部通过营造“家园”氛围,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爱家”意识,从而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企业的经营方针得到员工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企业要充分满足员工生活、学习、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空间,为他们提供优越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环境,从而使全体员工对企业产生家的依恋。建设“家园”文化,构建和谐顺畅的沟通体系。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要整体联动,各自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共同营造“家”的氛围,在企业内部倡导一种人人平等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关心人、理解人、维护人的尊严,给予更多的人性关爱。

1.4 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的核心是对客户负责,即从客户需要出发,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以最专业、最便利、最规范的流程和无可挑剔的服务态度满足广大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期望。

在所有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应统一对外标识,统一服装,统一服务用语,统一服务举止。“细节产生魅力”、“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制胜”,这些理念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目前众多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规章制度早就有了,只是欠在落实,欠在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跟上。应该以推行ISO9000质量贯标为契机,组织专班将这些服务进行细化、量化,并在量化标准后附加奖惩标准,严格兑现奖惩制度。如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台州市椒江支行,按照ISO9000标准重塑质量管理体系,从服务细节入手,提升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品牌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致力于以先进的技术提高客服水平,以优秀的队伍创造优质服务,以科学的管理打造专业化客户服务,以尽职尽责的文化创新提升客户服务的内涵价值。

1.5 竞争文化

员工在工作中应尽职尽责,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衡量每位员工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因此,竞争文化的核心是员工对企业负责。只有全体员工开展互相竞争,方能使企业所创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应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激励机智、淘汰机制、培训机制等,加强企业竞争机制建设,实现企业价值和职工人生价值的和谐与统一。首先,企业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围绕干事创业、构建和谐企业这一主题,增强其竞争文化的辐射力;引导员工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企业要围绕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进行激励机制的宣传教育,加大考核评比力度,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使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6 创新文化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银行要想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致力学习型银行的构建和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是否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推进商业银行战略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着眼于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着眼于实现商业银行深层的灵魂塑造,着眼于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外在形象的美化,着眼于彻底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以全体员工思维变革为切入点,以现实工作群体为创建平台,以改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为基本依托,构筑员工终身教育体系,整合、提升、发展、创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2.1 全员参与

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企业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的统一。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特征。人是活的资源,是能不断升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才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修炼和维护,不断发展。

2.2 系统整合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发挥特定功能的系统。企业文化不是如一盘散沙,而是各要素紧密联系、共同作用,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不同。企业文化系统逐步完善,各要素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整合互动,共同作用。

2.3 形成制度

篇3

一、工会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会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一是,工会可以激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功能,充分发挥工会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可以有效的加大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二是,工会可以激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可以有效展现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三是,工会可以激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四是,工会可以激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可以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协调力;五是,工会可以激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渗透功能,充分的发挥工会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渗透。

二、工会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工会工作缺乏主动性,造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一些商业银行中的工会形同虚设,工会工作缺乏主动性使得工会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就导致商业银行中会有职员认为工会的建立与否根本没有差别,因为工会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且有些领导也会认为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得靠业务部门来推动,对于工会的建立不够重视。由于职员和领导对工会作用的认识不全,导致了工会工作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造成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没有系统完善以及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2.工会职能发挥不全,导致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

工会组织主要具有两大职能:一是,维护职能;二是,教育职能。其中维护职能是指对于职工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教育职能是指对职工进行教育使得职工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养都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工会的两大职能中只能发挥维护职能的一部分,而教育职能就完全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实际落实。由于工会的职能发挥不全,所以工会对于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作用也不能完全体现,导致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尤其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得不到发挥。

3.工会缺乏创新力,制约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而且可以树立完美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并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商业银行亦是如此。但是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会一直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没有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银行内部的发展情况做出适宜的调整与创新,导致工会工作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塑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4.工会工作无法把握重心,致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动力被削弱

一些工会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是作为发挥业务的助手,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会没有把握重心,重视发展银行业务以及指标,轻视甚至是忽视了自身的管理作用以及对思想的教育作用,这就导致了员工一味的向业务看齐,产生了集体观念以及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等负面影响,造成职工的工作活力缺失,进而致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动力被削弱。

三、充分发挥工会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1.加强工会工作

工会要根据工会工作的规律以及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工会工作的主动性,来大力推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且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以及精神动力。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工会工作,对于商业银行推进发展的各项决议和举措要给予积极的响应与支持,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发挥出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使员工可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创造出上下一心、共同进步的良好企业氛围,发展先进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工会工作要以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据,来规范职员的行为以及管理活动,加大对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的素质有着整体的提高,为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给商业银行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

2.抓住工作重心

工会要抓住工作重心,才能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金融中心工作大局中审视和把握工会工作,建设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工作,再围绕金融中心工作来开展各种活动,切实做好工会的本职工作,更好的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行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理念,将员工的自身价值的提升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三是,工会工作要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与银行业务发展紧密的结合。

3.找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工会工作要找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将“创争”活动作为工会创新的突破口,其中“创争”是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1]。二是,要认真实在的落实“创争”活动。工会要主动的将“创争”活动的日常组织实施工作承担起来,并要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以及激励机制,高效的调动商业银行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得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4.工会要加强教育职能的发挥

工会加强教育职能的发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工会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大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来确保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是,不断完善服务工作。工会要建立完善而优质的服务平台,从商业银行迫切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出发,以商业银行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为依据,引导员工的思想向着爱岗敬业,积极主动、不断进取发展,使得员工可以更好的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工会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正确认识和定位工会工作的作用,根据商业银行的工会组织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工会工作,合理利用工会工作的优势,来更好的推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周敏 单位:齐鲁银行段店管辖行

篇4

《道德经》中“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告诉我们:“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一个具有璀璨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生命力必然是强大无比、仄仄生辉,璀璨的企业文化犹如神奇的魔力,使其员工在其金色闪光下游刃有余、不遗余力的工作,使企业与其合作伙伴拥有“义结金兰”、攻不可破的合作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张华丽明信片成就魅力无穷的企业,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企业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唯有高扬品质高雅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1]”。各省农村商业银行于2012年改制成立,要使农商行在在众多同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构建独具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农村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之解读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他们时刻都要有一种文化来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协调和激励,协调机制着眼于职工自身的能动性,则赋予人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思维、行为方式,是一种柔性的潜移默化的协调;激励机制在社会责任、企业的目标支持下为职工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提供了手段。

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之所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法人治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经营管理,是为了紧跟时代节奏,适应发展要求。但是农村商业银行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以“农”为基点、以“农”为核心又包涵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这一特色是由它最初创立的目的是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决定的,其经营网点主要遍布于中国广阔的农村,主要客户是被看成弱势群体而又是刚刚崛起的新时代农民。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农村与城市之间主要金融业务往来。开拓创新企业文化精神是使它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柱。

二、构建意农村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农村新形势呼唤农村合作银行拥有新的企业文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功,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经营逐渐展开,农村的信贷业务骤增,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以良好的“法人治理”现代企业文化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第二,激烈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更需要我们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第三,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后身,既继承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历史责任,也保留了农村信用社单纯、封闭和乡村化的“企业文化”[2],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员工是不堪一击的、老化的、没有战斗力的,因此,我们必须塑造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来做为农村商业银行全体员工的最高行为标准和规范,为农村商业银行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构建独具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

《金融时报》的记者在2003年对全国金融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所做的短评已经指出:对深切体验着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带来的文化大震荡的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特别对于进行公司治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企业文化还像一只芳香扑鼻、色泽诱人的大苹果,想吃却不知如何下口[3]。十几年探索之后,中国的金融企业文化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们农村商业银行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但只靠借鉴远远不够,事物各有千秋,关键我们自己还要据实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爱”字当头以人为本,“农”字为中心扬职业道德,培育诚信文化,树我农商行良好信用形象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以人为本可浓缩为三个字,那就是“要爱人”。常言道“大爱无疆”,爱是一切困难的软化剂。对于我们农村商业银行爱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爱我们的客户,融入乡村文化。招银较早推出了“客户是上帝、也是亲人”等理念,要求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农商行之所以以“农”字为品牌,是因为它服务三农,形象定位于百姓银行,区域定位农村市场,客户定位于广大农户;品种定位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4]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大多是农民朋友,通常人们对具有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小农思想的农民报以很大的偏见,难缠、愚钝、无知是对农民朋友的惯有的评价。理解农民,消除偏见,做好农民的理财管家,把当地的乡村文化融入我农村商行企业文化里面,这是农商行特色文化的一个方面。小额的品种贷款更需要农商行的员工耐心、细致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爱员工。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60%以上设置在经济、文化等落后的农村,相对于繁华的城市,农商行的员工的心理极为容易失衡,呈现出心情浮躁和情绪波动的状态。要守住员工的“心”,就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知识竞赛、歌唱比赛等,其次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形成“你追我赶、能者多得,兼顾大局的和谐文化氛围,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

(二)“改”字推进,完善经营制度管理,引进人才,培育创新文化

美国经济学家科特研究表明要使企业长寿并使业绩持续增长,必须建立与市场环境适应度高的企业文化,不断创新是银行基业长青的秘诀。首先、创新始于改革,农商行企业文化改革就要革掉脏乱的旧环境与精神面貌、粗暴的旧服务态度、封闭狭隘的旧思想观念,创立因地制宜的科学管理制度,如制定详细的卫生管理制度、与时俱进的礼貌礼仪制度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等,以优美整洁的办公环境、员工整齐的仪表仪容、文明友好的态度服务于客户。其次“因您而变”,创新个性化金融产品,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起个性化特色形象,亲民便民利民,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如中行凭借丰富的外汇经营经验和完善的全球网络,成为外汇业务的首选,以此为鉴,要使“农民发家致富就找农商行”成为农民的口号,我农村商业银行也要凭借覆盖中国99%农村经营网点及企业雄厚的实力把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成独具特色、不可取代的金融产品。

企业培育创新文化,重中之重是“引进人才,培育人才、重视人才。”首先,培育杰出的银行家,《创造卓越》一书指出领导者应具备应变力、敏感力、忍耐力、远见力等品质,既是战略策略思考家,又是企业文化的培育者。在花旗发展历程中,先后有10多位总裁为花旗的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农商行因主要在农村经营信贷业务,容易被“与农民打交道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谋略”的想法所蒙蔽,新时代的农民需要理财能手,并会自主的选择理财能手,因此农商行也需要具有“农民”思想的银行家作为领导者,这样农商行才能有绘声绘色的创新理念;其次,着力打造人才平台,疏通人才通道,构筑人才高地,彰显人才效应,这就要求农商行敞开胸襟、不苟一格加强、保持对外交流,引进专业金融与企业管理人才,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以“稳”字求可持续发展,培育农商行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任何企业的未来目标都不是单纯追求规模无限扩大,而是追求规模与效益之间最好的平衡。实践过程中逐步培育成“稳健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农商行的生存发展之计。作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农商行,由于它的起点低、底子薄弱、人员素质较低、受农村经济影响大等先天不足,在目前其经营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更要放眼未来,注重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使风险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个员工日常行为中。首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适时改善经营管理制度,调整发展方向,形成独具“农业”特设的风险防范管理文化;其次,加强法治化建设,使农商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国家的法律规章密切接轨,把法治理念融入到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中。最后,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切实做到为农民客户“量体裁衣”开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以便产品适销对路,防范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浅谈农商行企业文化.http:///newsinfo.asp?/=248.

[2]范英健.浅议农村合作银行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9(8).

篇5

作为国内金融界的航母,以及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商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巨大转型。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清晰,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经过全体员工的长期努力,“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等反映工行特色的企业口号,已经初步达成了广大客户群体和本行员工的共识。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银行和负责任银行的形象已经逐步深入到国民的心中。但是我们同时应意识到,工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同其治理结构一样,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与其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目标也不够匹配。这就需要其进一步深入挖掘企业文化,在狠抓经营管理的同时,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注重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符合工行社会地位的文化。以避免国内金融业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进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国有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深入学习讨论,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注意到,国内银行机构众多,光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国内银行就有20多家,这还不包括众多的地区性银行和正在进入的外资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造成了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银行创新型产品保护不足的客观现实。据招商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银行推出一件新的代客理财产品,从开发模型,到运算测试再到实际投放市场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但是在三个月时间之内,肯定会有同业推出类似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削弱开发者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真正彰显工商银行的特色和差别化服务?可能的选择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逐步树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现代社会正在从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现代企业竞争取胜的立足点。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理由主要蕴藏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

市场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微观现象层面看应是:产品对路,服务周全,质量上乘,价格低廉;从宏观历史层面看应是:找准了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点,抓准了治理企业内部的侧重点,夺取或掌握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科技制高点。

以日本的发展为例,日本从二战后的战败国一跃成为经济强国,其原因在于:一是立足于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侧重于塑造优美的企业形象,三是努力把现代信息技术用来发展民用产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国家注重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知识管理、文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立足点。企业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固然不可或缺,但企业文化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力量。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是经过科学认证的

企业竞争力是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能否对宏观调控和市场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提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在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企业竞争力是由创新、盈利和社会责任能力来衡量的。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2年报告,可从生产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企业文化和科技创新几个方面分析企业核心要素的演进趋势。管理绩效、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层次的提高而显得日益重要。这两项指标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弱和创新是否能够遵循市场变化来进行。企业管理能否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来配置企业资源,满足市场需要,企业文化能否充分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在起步阶段甚是关键。但随着企业竞争层次的提高和企业资源的进一步聚集和优化,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表现,是其最终落脚点。

二、积极利用外脑,尽快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CIS系统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识别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行欧美,并且推动了克莱斯勒、可口可乐等许多公司的跨越式的发展。但是CIS系统在我国的推广却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多数企业只停留在形象识别阶段,缺乏对企业内涵的深入挖掘和企业文化的连续执行。

事实上,CIS系统包括MIS(Mind Identity System)理念识别系统、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行为识别系统、VIS(Vision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子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三个系统中MIS其实才是整个系统的灵魂,MIS的制定和BIS的落实恰恰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VIS只是企业形象设计的浓缩和落脚点而已。

从工商银行的形象识别来看,进入时间是比较早的。工行行徽和“协助手”标志也比较广泛地进入了广大群众的印象中。但是他们存在的问题也是缺乏对标识的深入挖掘。对于标识的理解和接受仅仅停留在受众的自发阶段,就是对于本行员工来说,也很难具体说清楚宣传标识所表达的全部意义,这就是CIS导入不彻底的表现。所以工行企业文化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就需要把未完的功课补上。目前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广告公司,在CIS研究和设计方面具有经验,工行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这些外脑完善和改进其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形成完整的CIS手册,并且监督推进MIS、BIS、VIS的共同落实。

仅从程序来看,银行要做好此项工作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企业实态调查。主要目的是掌握原来的工行形象的状态,了解内外部公众对工行原有理念的理解,重新评价原有理念。对内部公众包括银行高层决策人员和银行员工的调查主要是看原有理念是否反映了工行的发展目标、实际情况,是否对员工有着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是否真正塑造了工行的凝聚力。对外部公众的调查主要是看经营理念是否给社会公众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是否具有鲜明的识别性等等。这些调查可采取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

第二,原有企业理念评价。根据企业实态调查的结果反馈,评价原有的企业理念是否概括了工行的个性特色、是否适应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是否为工行员工所普遍认同、是否对社会企业公众有影响力等等,要对原有理念的优劣都有充分的认识,形成完整的评价意见。

第三,工行形象定位。要以企业实态调查为基础,参照原有企业理念评价,对建立的工行形象进行定位。企业实态调查提供企业可能达成什么,以及公众需要什么,原有企业理念评价原理念的缺陷和不足,然后为了改进原有理念,在公众需求意向和工行发展潜力之间寻求契合点,并根据这个契合点来设想和规划未来的工行新形象,预估工行新形象应该在公众和员工心目中占有何种位置、新形象中最可能产生良好效应的个性特色是什么。这种参与评估的结论便是对工行形象的“定位”。工行形象的定位即是确立工商银行形象的个性,现代企业只有准确定位,有着独特的个性,才能在市场中突出自身。

第四,具体设计。根据企业理念定位,形成多种设计方案,提出设计初稿。

第五,评价、筛选与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对设计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表达到位,是否反映了定位,是否简明扼要、便于识记,从而筛选出最好的系列作为定稿,加工修订完善,形成完整的企业理念。

三、充分挖掘资源,建设符合中国特色和工行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其实正是企业个性挖掘和个性设计的过程,只有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才容易被客户所识别,从而实现软性营销的目的。从诸多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来看,国内企业的个性挖掘应该从同业的区别以及与国外企业的区别同步进行。由于中国工商银行将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所以后者显的尤为重要。我们以工商银行的个性特点,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起码有两点可以挖掘:

(一)大而全的特点是工行的先天优势

工商银行历来是国内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资产以及业务一度占据全国银行业的将近1/4。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上市以后,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大意味着实力、大意味着稳定,作为客户来说,保证资产安全是他们选择银行的首要因素,要求服务方便快捷也是他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工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布各地的营业网点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最好保障。该行完全可以在大的方面多做文章,在资产规模、经营品种、服务网点等各个方面凸显自己的优势。

(二)担负社会责任是工行的内在要求

作为以国家为实际控制人的最大的商业银行必定要肩负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工商银行肩负着比以前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仅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还要为国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仅要维护 35万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还要关注广大客户的利益和需求。工行的社会责任必定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我们注意到,在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银行排队现象”事件中,该行董事长和行长先后站出来表态,承诺改进流程和设备,保证让每一位客户的排队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良好公共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挖掘民族文化是工行的国际比较优势

虽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工行在赶超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市场一定的认可。工行的股票一度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就是一个证明,广大投资者的偏好使工行一度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这说明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有伟大祖国的雄厚背景,银行业的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发挥民族优势,才能把作为中国大型银行的特点表现出来。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是职业道德的建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恰恰包含着许多优良美德,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提倡艰苦创业、提倡人本主义、重义轻利、提倡集体主义、全局观念和社会和谐、重教化和树立道德榜样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员工的宝贵品质。我们的任务就是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并把其提炼为反映工行文化的精辟内容。

四、认真贯彻落实,让企业文化建设成为银行发展的长远之计

前文已经提到,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用西方语言CIS来描述的话,VIS只是最终的表现形式和依托手段,而MIS和BIS才是构建企业文化和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不管银行以何种形式建立起何种内容的企业文化。要持久以恒(下转第43页)(上接第45页)的把它贯彻在工作中,要深入到每位员工和客户的心目中才是构建企业文化的真实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工商银行的软实力,才能让文化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要认真落实企业文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全员参与: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员工高度自觉的努力下形成的,是企业自觉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修炼和维护,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工行所有员工都对企业文化有所贡献。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企业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的统一。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特征。人是活的资源,是能不断升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才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系统整合:企业文化系统逐步完善,各要素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整合互动,共同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发挥特定功能的系统。企业文化不是如一盘散沙,而是各要素紧密联系、共同作用,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不同。

篇6

信贷文化是指信贷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其作用力具有持久性特征。信贷员、管理人员是信贷文化的载体,信贷管理工作要用现代先进的信贷文化来规范信贷经营行为。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了一系列战略性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了文化战略,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信贷文化。但目前,现有的信贷经营行为,出现了种种不适,不能快速反应市场的真正需求,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尽管换了牌子,并没有真正实现转型。下面,笔者就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文化革新的路径选择谈一些思考与对策。

1.以服务创造价值的信贷理念为指导,确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战略定位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提出的总任务和总目标。作为地方经济基本构成的“三农”和小微企业,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和完成。农村商业银行肩负着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然而,60年来已形成的“三农”信贷文化已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落伍了。比如,一直以来畅行无阻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面大,用信额低;一直以来颇受欢迎的多户联保贷款已不适合客户需要,贷款方式不对路;一直以来坐等客户上门的老大做派明显倒退了,贷款不在阳光下操作。因此,革新信贷文化已是当务之急。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要革新信贷文化,就应建设卓越的全新信贷文化,并通过信贷文化来体现和丰富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起以服务创造价值的信贷理念,树立新的价值观,才能培育起广大信贷人员自觉投身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源,人格化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将会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或被动性的行动,而是员工自我价值不断追求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使银行的意志变为全体信贷人员的共同意志,银行的目标变为全体信贷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革新信贷文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三农”和小微企业是农村商业银行真正的蓝海,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革新信贷文化的方向就是设立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专门机构,组建最强大、最优秀的专业团队,以最科学的绩效分配,最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发展“三农”和小微信贷业务,实现区域内有效客户的全覆盖。

2.以扁平化改革专业化服务为主线,创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文化营销模式

一是推进专业化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在专业化服务机构上,要围绕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设立“三农部”、“小微企业部”。明确专业部门的职能定位和管理权限,负责全行此类业务的拓展与考核。在服务团队上,配备最优秀的客户经理,实行专业化办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所谓专业化,就是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这一主要客户群体,改变现有的管理流程,增设专门的业务部门,出台专业的风险管理措施,配置专属的队伍,实施专业化的营销服务。在推进专业化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组织管理与对外宣传工作,要分别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员工道德行为规范、重点业务等方面把理念阐释为规范,使价值内化为信念,以制度约束行为,使规范行为形成习惯,再用先进的信贷文化观念教育和引导员工,调动广大信贷员工积极争当信贷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以点带面,唱响文化旋律,尽展文化魅力,把信贷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推进服务模式改进和手段创新。一要积极推行客户维护人制度,推行一对一客户服务模式,改变信贷人员是唯一服务客户的观念,全员都有义务服务客户,客户的业务办理的满意度由维护人来监督,培养客户业务咨询找维护人的习惯。二要加大客户服务热线作用的发挥。在行业设立客服热线,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就能轻松获得贷款。通过客户服务热线,告知广大客户各类贷款流程、手续及办结时间。针对目前贷款办理手续繁琐的问题,实行信贷人员一次上门办结的可行细则。同时,要造就银行的核心人物――支行行长的执行力。他们作为银行全体员工的最优秀代表,是银行价值观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中坚。支行行长作为成功银行的灵魂人物,是银行凝聚的核心,必然是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肩负重任。这就要求他们带头做好信贷文化的传播与执行,形成示范效应。

三是加大金融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解决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要进行创新驱动,用突破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创新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只有加快机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才是科学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大贷款新品的开发力度,这也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滞后的重要问题,信贷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客户急需资金,银行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得不到化解,银行无出路可言。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针对农村经济特色和农户需求,大力做好支农贷款系列组合新产品研发工作,尤其要抢抓城镇化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配套金融产品开发。在产品服务创新上,农村商业银行要做好便民服务的产品创新,比如,“村村通”结算产品、代收各类电费、电话费。开发银行卡的功能,做好借记卡的升级工作。在贷款产品上,尤其要创新分期归还贷款品种业务,这类业务农村市场需求面广量大。

四是建立个人创利激励分配机制。农村商业银行要引入利润考核概念,对各机构、全员传达利润重要的思想,并考核利润。每个人都是利润的创造者,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行里增加利润。尤其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客户经理队伍,他们更是创造利润的主体。通过开发全行绩效考核系统,在科技的支撑下,建立个人创利激励分配机制。要通过这样的分配机制的建立,让从事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队伍先富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绩效考核系统内,直接可以看到每个人为全行的创利额,个人分成额度,自己得多少一目了然。信贷人员是不能代替支行行长的,但竞争机会应是均等的。因此,建立个人创利激励分配机制,体现在银行信贷运作的全部环节与要素,并且作为价值观念支配着每一个员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实际功效与牢固商业银行全新信贷文化基石。

五是建立信贷风险防控机制。革新信贷文化,不仅是信贷理念的革新,更要在信贷风险机制的建立上革新,做足风险防范的大文章。一要倡导尽职免责文化。对服务“三农”的信贷人员,在实行专业化营销后,对于3-5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要建立尽职免责制度。要让这类贷款真正实施门市化操作,同储户到银行存款一样方便。也就是把农户贷款批量做,批量做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二要让贷款和信贷人员更加阳光。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要真正让农户信贷和小微信贷阳光起来,在阳光下操作,成为服务“三农”的利器。农村商行银行必须在经营理念上改变过去贷款作为一种信贷产品,而不是信贷服务的营销。要让从事这类业务的信贷人员阳光起来,不仅让他们有自豪感,更要在绩效分配上倾斜。但谁不阳光操作,就端掉谁的饭碗。三要建立岗位风险补偿机制。对支行行长和信贷人员建立岗位风险金制度。岗位风险金由上岗保证金、风险责任金、风险补偿金三部分。上岗保证金是担任分支机构负责人建立的资金,每人10万元。这是从负责人层面防控风险的有益尝试。风险责任金面向全员,不同的岗位和比例在各人绩效薪酬中提取。风险补偿金是对客户经理等从事高风险工作岗位建立的补偿资金。只要信贷人员管好贷款,在离开信贷岗位,并不再管理贷款,可支取资金。

3.以人才资源改革为突破口,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核心竞争力

信贷文化的竞争力就是人才,人才就是竞争力。如果银行信贷文化,不依靠人才,就难以有客户的绝对忠诚与市场的生命力。

一是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建立干部和员工竞聘上岗的制度,使“能者上,平者让、不作为者下”的用人机制成为常态,使员工优胜劣汰的机制成为共识,管理者从人事管理中解放出来,不必再为平衡各种关系绞尽脑汁。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要让信贷文化为全行用人机制的形成服务。倡导信贷文化,是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的文化,而不是营销某一种信贷产品。倡导信贷文化,是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形象的文化,是廉洁自律的文化,是银行信贷人员高品味的文化。否则,银行信贷文化就会失去它的固本之源与应有意义。只有经过创意、包装和营销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并得到市场和客户认同的信贷产品、信贷观念等,才能成为叫得响、放得开与具有生命力的信贷品牌,才能升华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贷文化。

篇7

一、要在认知、认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

认知是认同的开端,认同是信奉的前提,信奉是自觉行动(实践)的基础。商业银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只有做到明确的认知、高度的认同,才能真正信奉它,才会自觉自愿地付诸实践。

(一)要正确领会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涵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具有行业特色、鲜明个性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品牌形象的总和。也可以说,它是全行员工认同、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从形式上看,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是法人及其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本行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理念,是本行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看,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法人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本商业银行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是规范、约束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着眼于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那种把“企业文化”仅仅当成口号、标语、企业标识,或者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甚至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准确把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着眼于树立全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塑造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着眼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着眼于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全面增强全行的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着眼于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和具体实践中,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先进性,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活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所着力锻造的文化特色、文化优势、文化力,是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那种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亲情化”文化、“家族式”文化、“庭院式”文化的想法,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三)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管理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愿景和理想信念,体现了商业银行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全体员工一旦由认知、认同、信奉,进而转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那么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量,不仅将深深熔铸在商业银行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而且会使该行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以增强。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应当深刻认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本行的核心竞争力。那种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说起来是“核心竞争力”,做起来是“边缘化”;认为“紧抓松抓,多抓少抓,有人抓无人抓,无碍大局”,或者仅仅当成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甚至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墙壁上、广告上”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在自觉实践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上下功夫

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决策者倡导、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将价值理念付诸于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要真正地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战略的选择,规范、约束企业的运行行为和员工的行为。那么,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能否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协调、辐射等功能,关键是要靠全行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

(一)要建立健全与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这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价值理念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使企业文

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学者以及企业家共同发起研究,并逐步兴起的。它是全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成果。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提升到现代管理、文化管理。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造就“百年老店”、“航空母舰”的基础条件;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

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精神升华、品牌延伸、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的文化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在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在认知、认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

认知是认同的开端,认同是信奉的前提,信奉是自觉行动(实践)的基础。商业银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只有做到明确的认知、高度的认同,才能真正信奉它,才会自觉自愿地付诸实践。

(一)要正确领会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涵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具有行业特色、鲜明个性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品牌形象的总和。也可以说,它是全行员工认同、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从形式上看,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是法人及其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本行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理念,是本行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看,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法人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本商业银行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是规范、约束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着眼于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那种把“企业文化”仅仅当成口号、标语、企业标识,或者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甚至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准确把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着眼于树立全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塑造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着眼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着眼于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全面增强全行的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着眼于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和具体实践中,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先进性,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活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所着力锻造的文化特色、文化优势、文化力,是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那种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亲情化”文化、“家族式”文化、“庭院式”文化的想法,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三)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管理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愿景和理想信念,体现了商业银行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全体员工一旦由认知、认同、信奉,进而转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那么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量,不仅将深深熔铸在商业银行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而且会使该行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以增强。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应当深刻认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本行的核心竞争力。那种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说起来是“核心竞争力”,做起来是“边缘化”;认为“紧抓松抓,多抓少抓,有人抓无人抓,无碍大局”,或者仅仅当成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甚至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墙壁上、广告上”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篇8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作风习惯、精神风貌及企业外部形象的总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大家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备企业文化的经济性、导向性、系统性、稳定性、人文性等普遍特征,同时,银行业的行业特性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殊内涵:

一是诚信文化。银行业是经营信用的特殊行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和职业道德,遵守法律规章和业务规程,切实维护客户利益。

二是风险管理文化。银行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防范控制道德风险、经营风险是第一要务,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始终。因此,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具有风险文化的特征。

三是服务文化。银行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是通过提供金融产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金融需求。服务性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

四是营销文化。商业银行也是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收集、研判并据此开展产品研发、审定及售后跟踪,并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和产品,形成持续的营销创新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二、深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和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革获得成功,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初步构建起了符合银行业特质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是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新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进入了经营战略转型期,通过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和经营理念,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利润多元化和业务模式的转型。因此,为了配合战略转型,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1.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管理效率,增进经营绩效,促进企业成长,创建自己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已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我国,银行业是金融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从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差距主要表现为银行间企业文化上的差距,特别是银行经营中的一些违规、违法行为以及出现的道德风险,更是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的直接后果。因此,在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必须加入进取、创新的时代因子,摒弃落后的经营文化观念和管理方法,坚持深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市场竞争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的竞争,而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来自境外银行业的竞争日趋严峻,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商业银行都以争夺市场份额为竞争的主要目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并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用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强烈的归宿感和信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提升银行竞争力,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

3.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与旧、创新与保守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交织出现,从而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如果不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就会对银行的发展形成桎梏。由于企业文化旨在培育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文化在银行改革发展过程中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功能,具有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功能,具有指明共同努力方向的目标导向功能。因此,通过深化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调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团体的冲突,可以促进全体员工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奋斗,使银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途径

1.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于全行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要根据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规划,从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和员工队伍状况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文化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制定出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培育和确立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为基础,提炼广大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以创新制度文化为途径,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促进各个业务领域组织架构、操作规范、基本理念的和谐统一,实现企业文化与银行总体发展战略的协调互动。

2.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银行领导者的言行举止、领导风格、思维模式、道德偏好和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抓好推动落实,并采取有力的协调措施,为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另一方面,要倾听员工的心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员工的认同和践行。因此,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加强组织领导,又要强化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专职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

3.完善工作制度,与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体系相适应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员工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形成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长效工作机制,良好的制度基础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能够对广大员工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时,商业银行应构建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认真发挥组织牵头和统筹协调作用,分工明确,理顺关系,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机制和推动机制,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实施,使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4.强调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培育战略

人才是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并以此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文化活动,建设学习型银行,用目标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事业留住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实现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的有机统一。

5.采取统分结合,使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统一

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整体上必须坚持统一推进,要建立统一的企业目标理念、价值标准和制度规范,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时间上,要达成一致,统一实施,不能搞多元化。同时,各分支机构由于所处的地区、发展阶段、内外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在总体目标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自身经营状况、人员构成和地区特点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有自身特色的基层企业文化建设,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和谐。

篇9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

企业文化是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产物。国外企业管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或称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化管理阶段。目前正值现代化管理阶段。如何对待人,是这几个管理阶段的重要区别之一。

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从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新的经验,这就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可见,企业文化战略就是要建立共同价值观,用精神激励的方法调动企业成员积极性,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作风和精神,从而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⒈柔软性

相对于企业的设备和产品等具有刚性的特点而言,企业文化具有柔软性的特点。所谓刚性,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等不因外力作用而改变其形态的属性,人们称它们为“硬件”。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它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对每个成员都能形成自我约束。长期以来,这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每个成员个人的行为逐渐合拍,逐步形成企业的作风和精神。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虽然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不可塑性”,却有自己柔中带刚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柔软性只是形式上的,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们内心感到有一种紧迫感、柔性压力感。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初创

企业文化的培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趋势。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它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又涵容了金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商业银行的灵魂。国内外金融业的变革、发展实践证明,现代金融管理科学只能从不同侧面揭示金融企业运行的规律;而要全方位窥测、深入阐明并有效策动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金融企业文化。构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引起每一位银行家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

企业文化是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产物。国外企业管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或称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化管理阶段。目前正值现代化管理阶段。如何对待人,是这几个管理阶段的重要区别之一。

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从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新的经验,这就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可见,企业文化战略就是要建立共同价值观,用精神激励的方法调动企业成员积极性,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作风和精神,从而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⒈柔软性

相对于企业的设备和产品等具有刚性的特点而言,企业文化具有柔软性的特点。所谓刚性,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等不因外力作用而改变其形态的属性,人们称它们为“硬件”。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它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对每个成员都能形成自我约束。长期以来,这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每个成员个人的行为逐渐合拍,逐步形成企业的作风和精神。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虽然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不可塑性”,却有自己柔中带刚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柔软性只是形式上的,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们内心感到有一种紧迫感、柔性压力感。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初创

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商业银行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例如,银行制度是一种主要的企业规范,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一定的权利的规定,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⒏企业环境

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

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商业银行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例如,银行制度是一种主要的企业规范,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一定的权利的规定,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⒏企业环境

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

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商业银行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例如,银行制度是一种主要的企业规范,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一定的权利的规定,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⒏企业环境

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

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商业银行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例如,银行制度是一种主要的企业规范,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一定的权利的规定,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⒏企业环境

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商业银行文化中的“软件”,那么,企业规范就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商业银行规范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例如,银行制度是一种主要的企业规范,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一定的权利的规定,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⒏企业环境

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业务性、政策性极强,这是与其它行业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

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及干部职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商业银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职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⒈企业信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与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金融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还是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⒉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群众。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也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⒊经营思想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职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形象等。

⒋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企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商业银行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企业行为的端正。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企业道德,必然会在同业竞争中出现“犯规”行动,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金融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危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⒌企业精神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它是民族的灵魂。同理,一个商业银行也应该有它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金融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员工言行中得到具体的、有形的体现。

⒍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商业银行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商业银行目标体现了银行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商业银行目标是银行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银行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商业银行构建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必然先天不足。商业银行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银行的具体目标。不同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不同的企业目标;即使同一银行,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企业目标。

⒎企业规范

篇10

一、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它的企业文化对于银行自身的前进非常重要。银行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包含者金融文化成长的土壤。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它的金融文化。通过研究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的改革,我们可以发现使用科学的手段最多只能得到金融机构的发展轨迹和未来道路。想要无死角的了解金融机构的发展,就只能采用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的方法。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渐进性

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的。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公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确定之后,还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理念文化为核心、指导,对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进行更新。

(二)潜移默化性

企业文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都是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实现的。完全可以说,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在不自觉的接受者企业文化的熏陶,最终带领着企业向前发展。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三)延续性

所谓延续也可以说成传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之后就会流传下去。尤其是当企业刚开始创建的时候形成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元老往往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形成作出突出的贡献。最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留出下来。

二、金融企业文化在银行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金融企业文化管理,可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商业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不同银行提供的服务种类非常类似,银行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管是从生活环境的变化,还是从银行未来的发展前途来看。银行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提升软实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进入内地,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通常情况下,这些外资银行都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才。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应该立足自身的建设,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金融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给出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金融企业文化管理,可加强商业银行的凝聚力

尽管改革开发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滚滚而来。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都和以前的国有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很多计划经济的思想和文化依然在银行内部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更应该发展新的金融企业文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取代原有的思想,也是适应当前银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这个过程中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更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未来的竞争培养更多的中间力量。新的金融文化的形成能够使全体员工团结起来,为银行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金融企业文化管理,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产的管理依然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的员工管理和其他企业的管理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员工感觉到企业管理模式带来的优势的时候,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才能被真正的调动起来,这种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能够让员工体会到家的温暖。所以,管理层应该认真掌握心理学的知识,这样在管理银行员工的过程中能够给员工带来另类的惊喜。只有所有的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被充分发掘之后,银行的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能力。

三、如何最佳构建金融企业文化

(一)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应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商业银行身影的。在我国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运而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它的经营过程中享受自由的同时,也需要应对严格的法律和其他制度。由于我国社会性质比较特殊,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有独特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银行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金融文化。

(二)构建金融企业文化要注重领导者观念的更新和率先垂范

对于企业来说,独特的文化来自于每位员工的努力和单位领导独特的驾驭能力,只有形成的企业文化才更具有凝聚力。领导应该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模范作用。当企业的文化内涵形成的之后,每位员工才会不自觉的去遵循,去融入到企业的独特文化中。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的灵魂人物对于员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三)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应体现鲜明的企业特色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快速增加。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逐步进入到历史的舞台。因此金融企业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地域特色,这样企业文化的形成才更有吸引力。银行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只有为客户提供特色的服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效的地位。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其他银行模仿,还能快速的打造成企业的名片。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这样不仅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能为现有的商业银行打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想要把原有的国有银行改变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当然,想要取得最终改革的成功,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改革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坚持制定的改革理念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企业的文化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员工是否能够积极的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是否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进来对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篇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7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61- 02

以往的研究中也有较多的关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将文化管理、发展战略等问题分开进行研究,而对于经济、文化、管理和战略的融合很少有人提及。本文的研究一改往日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以一种新的视角,即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一种新的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式――CHS管理模式,并希望对切实提高银行的战略竞争力有所帮助。

1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作用于战略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1.1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与战略竞争力的关系

当文化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提高企业的文化管理也成为凝聚员工力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的文化管理是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员工自觉形成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能为提高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管理也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战略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是商业银行形成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牢记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文化管理才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

1.2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作用于战略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是如何对其战略竞争力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呢?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主要与银行的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控和金融创新等竞争能力有关,而这些都与银行家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银行的文化管理只需对企业家的价值取向造成一定影响,即可影响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②员工的价值创造、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和服务营销等竞争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文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可对员工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③商业银行文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为银行创造一个利于银行发展的环境,进而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

2 基于战略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文化模式

CHS(Culture Human and Strategy)管理模式在给予战略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型这个理论平台上,通过战略绩效的不断刷新,使银行管理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

2.1 CHS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

“文化+人+战略”这种思想是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也是CHS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银行的战略管理中,人、文化、战略这三大要素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商业银行不断提升战略竞争力、不断创造战略绩效的出发点。这三者的完美结合还能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CHS管理模式“文化、人、战略”之间的互动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的存在依靠人的创造活动,其管理之根本为人,而银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是人在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引导下完成的。人们在商业银行的管理活动受文化的引导、激励、约束、辐射和凝聚,并在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完成银行的战略目标。战略是作为发展的基础和管理的源头存在的,通过企业文化约束人的行为,加大战略执行力度,使三者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才能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CHS管理模式特征分析

CHS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系统化特征、人性化特征、个性化特征。CHS管理模式系统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人、文化、战略这三大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功能的强调,高于单一要素的战略绩效之和,而且还强调这种管理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在CHS管理模式中,人是作为管理的根本和首要因素存在的,脱离了人的存在是无法谈管理的,这就是其人性化特征的体现;CHS管理模式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突出每个商业银行个体的特色,其管理并不强调一致性。

2.4 CHS管理模式的根本目标

实现最优境界的管理是CHS管理模式要完成的根本目标。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目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和谐、统一、高效、有序地进行管理互动。这种最优境界的管理状态也使得一些具体目标的完成变得简单而轻松。战略绩效最大化、制度安排最合理化、战略竞争力最优化等具体目标的完成是实现这种境界的具体表现。

2.5 CHS管理模式的实践意义

CHS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我国已经进入文化经济时代的今天,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所依赖的各大要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使得人们对“文化经济”这一新命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商业银行提高战略竞争力的新手段,其实践意义是有目共睹的。

3 结束语

顺应时展的要求,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文化管理模式――CHS管理模式应运而生。CHS管理模式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为提升企业战略竞争力而不断更新和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抓住了战略竞争力这个要点,并坚持以人为中心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以人为中心,对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每位员工的才能都能在商业银行中完全发挥,不断提升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走过了“人治”和“法治”这两个阶段,再通过文化的创新和建设走向“文治”,这也是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斌.试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途径[J].金融管

理与研究,2006(1):47-49.

[2] 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

报,2007(1):7.

[3] 葛兆强.商业银行成长:制度、技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篇12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首屈一指的是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机与活力,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成败。目前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笔者就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出发,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商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来,已然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企业形式,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其原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战略性管理,理应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做出适当调整。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未能适应全球化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比较陈旧,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并没有危机感,尤其是未能真正对人才管理以及人才流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银行员工向心力不足

商业银行虽然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但是,企业文化中“官本位”思想仍处于主导地位,论资排辈以及工作年限等等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员工无法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以致现任工作人员也失去了对商业银行的向心力。

(三)选拔录用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灵活

目前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仍属于半行政体制,其人才的选拔录用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首先是学历的限制,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将能者拒之千里。其次关系户现象十分严重,招进的人员并适合工作岗位,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无法进入企业。最后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使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够量才适用,员工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是迷茫,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这也是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

(四)人员分配机制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

商业银行仍然沿用的干部人事制度,对于人员变动相当石板,打压有能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是人员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体现,员工激励不到位,自然员工的收入水平同样得不到合理分配,导致员工不满情绪产生,同时由于人事安排的不合理,相当多的员工缺乏与本职位相当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的不稳定。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然将应信息现代化的发展而做出适当调整。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但是科技作为技术手段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需要员工素质的提高,这一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合理培训,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来补充。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竞争形式的需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繁荣发展的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形式也将顺势而生,这必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中经营水平、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仅是追求财富的满足,更注重于自身价值的体现,对员工的管理能够体现其个人价值,才能更为精准地留住人才。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效益实现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业银行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来,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已不再适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人力资源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员工素质水平的高低,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有无创新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效益能否得以实现,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不能适当变革创新,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根据上文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讨,笔者提出几点商业银行中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适应全球化发展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沿用旧时观念,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员工人身价值的合理实现。首先要对商业银行内部人员进行一个系统的清查,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规划,做出协调发展。

(二)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凝聚银行员工向心力

企业中之所以人员流失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够。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且是一种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增加员工对于商业银行的凝聚力,从而员工的一言一行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员工自觉地将企业向心力外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此工作效率提高,人员流失尽可能地减少。

(三)改革传统的用人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商业银行传统的重录用、轻使用的单一用人制度,改革用人制度做到人人尽其才,逐步向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建立起因事设人用人制度,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未来发展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效、精干、协调的商业银行人才队伍。

未来的商业银行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展,未来的商业银行的管理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转变传统观念、注重文化建设、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绩酬联动机制,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5 .

篇13

一、引言

当前,我国银行业逐渐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我国银行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并且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供应者。面对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环境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构建与保持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竞争优势,继而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由于商业银行不受生产技术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限制,它所需要的主要是社会信用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由此导致银行业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所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又不同于一般企业。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日前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不良资产率较高,经营效益水平较低。如何借鉴一般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分析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全面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出发,并建议通过内、外两种途径来培育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前者是在企业内部通过长期的自身知识积累和知识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后者是从外部并购具有核心竞争力或具有相应资源的企业,通过有效重组或战略联盟来提升。

二、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核心竞争力水平低下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1.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起点:制定战略计划与提高战略决策能力

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在做战略决策时,应改变传统的那种仅从个别产品和市场角度出发的作法,而应该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推行一套适合“我”的游戏规则,知彼知已,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寻找潜在优势。为了提高银行收益,除了集中于银行目前的资产负债项目上以外,银行家应具有战略眼光,敏锐地意识到该行业性质及未来发展趋势。这要求银行管理者正确评估雇员的素质、提供的产品、市场政策,及本银行过去的经营业绩,从而制定商业银行正确的发展战略。

2.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营造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存在于每一个业务和环节。其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上,主要侧重于信用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重视不够。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RiskManagements(ERM)是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它可以大大改进风险一收益分析的质量。同时,我国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普遍薄弱,风险管理的内容大多还只是简单的比例管理,采用一些静态的财务数据计算一些比例指标进行比较,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主要是账面价值分析法,而较少使用市场价值分析法。对于当今国际上流行的风险量化和管理方法,只停留在理论的介绍和引入阶段,在实践中我国银行还尚未采用。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计量水平,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加快金融创新

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与扫除思想障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论认为,任何较为先进的管理诀窍和技术优势都是有一定寿命的,而具有较高层次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方式才可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业务上,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同时,要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将产品与银行形象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是要进行持续产品创新与保持品牌优势。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必然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存在品种少、规模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中所占的比例低,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金融产品创新以负债类为主,资产类与中间业务较少,创新结构失衡;创新的技术含量不高,适用性弱,效益低等问题,如何从体制、管理与技术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保证金融产品创新功能的有效发挥,是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第三,要加强管理创新与形成整合优势。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说到底是管理上的竞争。管理是企业最主要、最基础的竞争实力,一切生产力要素依靠管理有机地组合为一体,就能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入世后市场竞争更为激励的挑战,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部条件是不一样的,用什么样的管理最有效最有益,各层管理者都必须思考和实践。要在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采购和营销等各项管理中不断革旧创新,并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4.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创新

首先,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彻底破除“官本位”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起以人本管理为基础的人力管理新观念,强调员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执行的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目标管理方式要求银行每年年初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体系,然后主管与下属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个人的工作任务和日标,签订工作任务说明书,年终则根据签订的任务书对员工进行评价,并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训练,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

第三,要合理、科学配置人力资源。要重视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给予每个员工施展个人才华的足够空间,尽可能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提供教育培训或锻炼积累经验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努力使人成为推动自身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

5.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一,要培育一种独特的、适合国际竞争的企业文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形成自身独特的适合国际竞争环境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第二,要培育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第三,要培育一种积极的、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商业银行对内将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对外将不能从根本上形成和提升其企业形象,因此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要培育一种以客户为中心、诚信至上的企业文化。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竞争的核心是就是争取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盈利项目的服务权。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条款更应该人性化。第五,是要培育一种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要融团队协作和充分激发个人潜能为一体,形成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就有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为主要的资本,成为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成功商业银行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就有创新性。

三、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1.并购

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京三菱银行等世界先进大银行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告诉我们,并购也是银行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外部并购重组可以有效的培育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并购具有时效快、可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施蒂格勒在考察美国企业成长路径时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银行间的并购重组是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第二,核心竞争力的独创性和难以模仿性,并购同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利于减少、消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购具有核心竞争力或具有相应资源的企业后,再进一步重组,也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第三,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大大降低时间风险、竞争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等一系列不利情况的发生机率。

2.战略联盟

所谓银行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之间或银行和其他企业之间,为了达到获得先进技术、占领新市场、共享资源等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疏散型网络组织。银行战略联盟是商业银行寻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理性选择,是合作竞争时代商业银行成长的有效策略。组建战略联盟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能力互补;获取学习机会;降低风险、获得规模经济;避免恶性竞争等。通过战略联盟,国有商业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要谨防形成对外资银行的依赖,应该通过合作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mey, J.B.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1991

[2]C.K. Prahalad &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 1990

[3]Gary Hamel,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1994

[4]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l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994

[5]陈洪转: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论文,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