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0:39: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志码:A

关于主体、主体特征的问题,是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力求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主体为主轴来研究主、客体的关系,将主体作为近代哲学的核心突现出来,就是从康德开始的。康德的主体认识论是哲学研究的新突破,它把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认识论实际上就是以哲学发展的视角从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到关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转向。康德强调的是人的认知能力,认为人的认知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去整理后天的感觉经验,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从而使得零散的、偶然的感觉经验变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马克思在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问题上,不仅唯物地解决哲学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解释世界的本源问题,而且其独特的创造性贡献还在于科学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这一哲学第二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哲学的本质是强调实践,他是第一次把实践放在哲学的首位,认为“自然向人生成”的契机或“自然的人化”,就在于实践即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可以说,在哲学发展的道路上,的哲学的实践性,超越了近代哲学,进入到现代哲学的崭新领域,并且使得研究主体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成为现代哲学的主要问题。

所以,基于上述的哲学的实践性来讲,主体就是能动地、从事着社会实践者的个人、集团、整个人类。这里实践性是作为主体人的首要的基本的核心特征。而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把握,又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体“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经济管理都是主体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对出现问题、手段和客体进行的简单记录,它还应当包括基于主体立场的“主观现实”,并且对事件做出的相应的反映也取决于主体对所发生的事件的理解与表述,例如对于“A—B”的表达,对它进行诠释之前它什么也不说明。这个表达式中的3个符号可以根据主体的理解做出各种不同的解释。所以,赋予某一客体或某一过程的含义,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主体的内心世界构成了理解的基础。所以人是社会历史中实践着的主体;人具有作为主体的一切属性,突出体现在主观能动性,这是探讨主体的核心。当然这一主体性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变化发展着的,人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也改变自身,并将外在于人的客观规律转化为人的经验技能,科学知识和理论,人在实践中逐渐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获得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即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这种超越体现在:首先是主体的自我认识。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在人用他作为主体自身所创造出的对象物来表达自己。机器是人的活动的物化,是人的思想物化于这种自然的材料中。电脑的发明也是人脑的思维属性得到了物化的表征,反过来,人类可以通过电脑直观人类的思维。电脑的发展是人的思想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马克思说:“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类制造的各种机器尤其是模拟人脑的实践,正是人类在自己创造的对象中,达到了主体的自我认识。其次是主体的自我变革。电脑的思维模拟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探索人脑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类把自我的人脑纳入了实践的对象之中。人脑是个加工厂,以往这个加工厂常常是加工它本身之外的客观事物,从客观对象中寻找原材料。而现在,这个加工厂正越来越多地加工自己,即加工人自己的大脑,所以说,电脑就是人脑使自己对象化的产物。G·克劳斯说过“沿用黑格尔的语言说,随着每一部机器的设计,人的精神(当然不是绝对精神)都把自己的一小部分外化为(技术的)自然。电子计算机把人的整个精神结构外化为自然,同时也使人的精神能用自己的这种外化的技术行为方式来研究其自身”。实践越是发展,就越要求主体善于探索和变革自己。人类变革自己大脑的实践,既是人类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表征,也是主体自我变革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的标志。最后是主体的自我提高。马克思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正是在人脑与电脑交互作用中,作为主体人的大脑不断地进化,人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主体控制、改造客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所以,主体的自我认识、主体的自我变革、主体的自我提高,是过去,更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与将来主体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的特征。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04-2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关键。科技创新已成为不断占据和获得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如何激发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在学业和随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科技创新,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现状,我们在给予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创新的足够兴趣和动力,从而导致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分析,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影响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仍和客观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由于客观因素和主题选择的内化所造成。首先或许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所造成,当然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即从内涵上来说,文化无论是从动态还是静态上说,都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层面、价值表达和趋向,而作为个人则并不对文化的多方面全部接纳和保留,对同一文化具有某种个人的倾向性和选择性,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也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

如科技创新精神首先需要具有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分析视角以及数理分析方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思维方法,重整体宏观思维而轻视个体分析思维,重性质分析而轻视数量分析。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个人的思维指向主要是人类社会,尤其是指向社会的道德领域,而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指向自然界,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活动试图主要实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则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竞争,体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和战胜的过程。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与科学理性精神具有共通之处,科学就体现为一种对现实物质世界和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并在认识基础上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征服、改造和利用。所以从文化的这些方面的特质来看,西方的文化思想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精神的激发与实现。

从大学生所受到文化的影响来看,传统文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是与显性文化相对的,显性文化只是露出水平面的冰山之一角,而位于水平面之下则是更为大量的部分即隐性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也只是隐性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隐性文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等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隐性文化的巨大影响。当然,如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隐性文化并不完全具有消极的或者对理性因素限制或者制约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的人因为个人生活实践、经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所具有的主体选择性和倾向性,从而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从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传统科举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目前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城乡二元制文化的分割,在乡村观念中,无论是父母,还是中小学教师,一直把培养学生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认为只要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就意味着功成名就,意味着美好的前途,所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一再推进和呼吁素质教育,而相当多数家长和学校却在仍然实行着极为严苛的应试教育,尤其是在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和前所未有的高考精神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升入大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再继续努力,甚至会具有较大的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下降。

另外,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保守而缺乏开拓性的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就需要一种开拓精神,正如所揭示的现实物质世界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应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相符合,应该以个人不断地发展去应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少一点保守,多一点不断发展的开拓精神,敢于去迎接现实和未来的困难与挑战,在人生中不断实现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摆脱应循守旧的窠臼,去为自己不断创造精神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受到了传统的学习意识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服从老师的讲解与安排,认为老师讲的都是考试要考的,这会导致对老师的绝对服从,从而完全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做,从而往往造成在学习中只是循规蹈矩的学习已有的知识,而缺乏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追求的兴趣,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缺少对于科研创新的意识,往往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探索的能力,在学习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学习中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简单的思考,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养成。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很难说谁先谁后,或者改变目前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状况,就需要做出一种改变,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品质与创新能力,以不断提高其所具有的科技创新意识,实现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科技创新。这其中主要包括观察与思考的敏锐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定向性,同时,也应积极培养与发挥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

二、创新教育与现实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文化与思想因素之外,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若干现实因素。不容否认,当代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的,若要充分调动、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就要排除各种障碍因素,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保护和扶持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当然在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以不断鼓励、扶持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不断实现大学生本人的发展,也由此实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取得。

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的教育,这事实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既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极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包括各学科创新所需要的前沿知识,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和掌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扎实的知识储备。其次,创新教育还应该包括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是基础,而方法和能力则是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创新方法、能力与知识、现实的契合性,决不能使两者脱节。最后,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情商的培养,使大学生既具有科技创新的热情,不断激发与实现这种热情,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意志力和在科技研究过程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和课程设置,无疑我们应该给予充分正面的评价,大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高校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关于创新引导与实践较为缺乏等等问题。更多时候,大学一年级作为中学与大学过渡时期,以基础性课程为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向原有知识,而缺乏创新性,这当然也是由大学一年级的教育阶段所决定;大学二年级则以英语、计算机考试等过级考试为主,甚至英语学习因为考研和出国对英语要求而造成了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以相当多的时间在学习,从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时间挤占较多;大三、大四则开始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及其他招考为主,大四除了参加各种招考外,还要准备和应对各种招聘等等。这样在大学生疲于应付的情况下,其创新意识、创新空间和创新能力出路都较为狭窄。或者说在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一开始入学就接受到了极为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心理预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从学科属性上来说,大学所设置的各种学科对应的科学研究,应该分别从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以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所对应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因材施教,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成才标准,如基础学科应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而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要多鼓励学生多与现实领域的实践相联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注重在现实中的运用,以实现现实的创新,对应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则对应着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创新、开发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些创新彼此之间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而大学生也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创新。

与此同时,在当前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文学术研究氛围的营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科研的主动性相对较强一些,而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学术研究氛围则相对较差一些,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太多学习的主动性,有一些高校的学生逃课相对较多,以混学分拿毕业证为主。同时,学校院系等组织的一些学术讲座、报告,除与社会热点结合较紧密的一些讲座外,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甚至听讲者甚少,而在一些高校,甚至听学术报告都成了一种任务,往往是以通知的形式让某一专业的学生参加,长此以往,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被动性。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但就其影响力来说,其内在影响大小来说,文化的内在影响,远远大于外在的影响,因为文化往往会形成个人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深刻的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方方面面,而这种影响力的排除既需要社会思潮的引领,也需要个人的文化反思,反省与自觉。而对其影响的现实因素,相对与文化因素虽然处于显性层面,但由于其多元化和复杂的表现,其消除与解决也是复杂和长远的。

参考文献:

篇3

一、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关于行为技能或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关于行为反应的产出或表现过程”的中介过程的理论阐释。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己是否具有在从事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达到指定操作表现目的能力的判断。这与一个人具有的技能水平无关,而与对一个人具有的技能可以做什么的判断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它与“习得无助感”(sense of learned helpless)形成截然的对照。自我效能感促使诸如认知的、社会的和行为的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并用其生成的能力调节技能的实施,有效的行为操作需要技能与自我效能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感知的自我效能内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己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认知的、动机的及情感的功能,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强大力量,它在控制与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1986)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四种因素。

一是替代性经验。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模仿以后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产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看到他的榜样遭受到失败,特别是付出很多努力以后的失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降低。如果情况相反的话,榜样的成功则会极大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提高,尤其当个体与榜样的情况相近时。同时,当个体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没有确定的判断依据时,这种来自于榜样的间接经验影响力将是非常大的。

二是个体的成败经验。因为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实践直接得到的,因此一般会对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最大化影响。通常来说,经常反复的失败会使个体情绪沮丧,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而成功的经验则会使个体自我认知提高,从而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不断的失败或成功带来的体验及经验会使人体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自我效能感。

三是情绪和生理状态。和谐淡定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反应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大有帮助。反之,一个人长期紧张、忧虑、疲劳、烦恼和不良的身心反应都会带来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

四是言语劝导。言语劝导就是说服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这种方法被广泛地使用。言语劝导要取得很好的价值,关键在于看它能不能切合实际,如果言语劝导是在有着直接经验或者替代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话,那么效果就会显得更好。而空洞的言语,特别那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劝导作用不大,很难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言语劝说效果和受劝说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如他的身份、专业和地位等因素。

二、职校生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科技创新的内涵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概念,熊彼特把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称之为创新,也就是把以前没有过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融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生产体系。在他看来,实现科技创新,引进新组合是企业家也就是资本主义“灵魂”的职能所在。经济要不断发展,资本就要不断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因此,创新是“一种新知识或技术在人类生产中的应用并使生产力获得结构性改变的过程”,创新包括“知识和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指主体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把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的概念,按照主体角度划分,科技创新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体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组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从职校生个体创新能力培养这个角度加以论述。

2.职校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职校生作为中国劳动者的中坚力量,必将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提供新时代的高素质基层劳动者,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更好地开发职校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首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型期,年龄介于17~20岁,正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同时是思维最为敏捷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对职校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创新教学,把创新能力融入平常学习当中,必然会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提升个体科技创新能力,学生一定会终生受益。

其次,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职校生在我国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众多职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成为工厂或企业中一线的操作工等。在此类工作中,如果工人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如果职校生具备了适当的创新能力,在其以后工作当中,就可以把这种能力用于工作中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减轻个体的劳动强度,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又可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可以通过一线工人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发展。

最后,大部分职校生在毕业之后不会像普通中学生那样继续求学深造,而是很快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层力量,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而职校生到劳动主力军的转变时间是不长的,一般在3~5年之间,所以职校生的创新教育时间紧迫,因此必须尽快实施。

三、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为教育界重视,该理论是学习动机理论的一次重要发展,其对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在职校生中开展科技创业教育要遵循职校生自身特点的原则和方法。

1.基本原则

首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科技创新教育成功的保证。当个人主体性思想得到确立,个体对教育的认知就提升了很高层次,从过去服从、被动适应转变为自主、超越的境界,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呆板的约束行为,而是帮助个体积极探索、认识、发展的手段。个体的积极探索正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动力,因此主体性原则运用得当可以很大程度激发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是个性化原则。对于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个性化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自由发展,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尊重差异为前提,引导个体独特性发展,同时为个体提供多样化选择和资源。个性化教育原则主要体现在因人施教、课程体系特色化、教学管理差异化等方面。

最后是开放性原则。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开放性原则是重要的,只有开放,才能使本系统与外界进行有效的能量、信息、物质等各类因素交换,从而促进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当中运用开放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要把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特点的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里;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法,实现方法科学化和优化;三是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个性特长。

2.基本方法

首先要创造出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条件,过去学习实践经验是个体自我效能感产生的主要基础,过去经常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以后学习的信心;职校生在过去经历中会有很多失败阴影,因此对自我效能感的体验是比较低的,因此对科技创新缺乏足够信心,所以科技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步骤学习,一步步取得成功,积小成功为大成功提高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科技创新教学效果。

其次提供积极的反馈与评价,人是通过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认知自己的。积极的社会评论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不断强化他们对成功的感受。当学生完成创新任务时,教师公开表扬,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不要轻易否定那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只会导致信心进一步丧失,降低自我效能感。即便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也应采用鼓励性语言,而不是简单的训斥,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

再次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科技创新教学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包括教学教师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努力做出很好的科研结果,无疑是对整个集团的巨大鼓励。榜样的成功可以更好地促使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教学分组时可采用差异搭配的方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特性,将性别、学习成绩、创新能力、性格等不同学生分在一起。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同一小组内的榜样,其他组员看到有可比性的同组成员的成功示范后,就会减少心理障碍,有助于自我效能感增强。

篇4

作为单位行政工作的主要领导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本人在科研所的创新发展工作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为更好地落实中心创新发展的决策任务,带领全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有效地推动科研所的创新发展,本人对科研所的创新发展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初步形成了本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总结如下。

对创新发展的基本认识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从广义上说,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正像同志的论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如此,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如此,甚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如此。

公园管理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围绕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是成功的。在推进转型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深化改革来推进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自身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心党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践行“北京精神”和世界城市建设,促进首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经过中心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委托中国管理智库联盟对全中心系统开展北京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并全面启动创新发展工作。这项工作,是全面推进公园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公园中心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是中心领导集体“锐意进取、求新求变、追求卓越、敢于逞能”探索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集中行动。

中心主任郑西平就此次创新发展工作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有序推动北京历史名园的蓬勃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他着重强调北京公园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新试点和新模式,提出要从“上水平、探规律、讲方法”三个主题切实做好调研工作。

根据本人对中心领导指示精神和调研领导小组各项文件、通知要求的理解,个人认为,此次创新发展工作的突出特点和要求体现在:一要按照“国际标准、全国一流、首都特色”的标准,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发展的方向,团结一致共同谋划未来;二要统一思想、认真思考、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不是被动地等待上级布置工作,不是以完成调研任务为目标,而是要主动进行开拓创新,主动探索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三要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现有体制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全面领会和贯彻中心的指示精神,真正做到“不回避”、“不走样”;四要继承自己的优势与优良的传统,吸取国内外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真正找到自身的创新点和发展点。

园林科研所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园林科研所自1979年成立以来,作为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唯一的市级综合性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2006年首都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改革及公园管理中心成立之初,园林科研所也曾面临新的管理方式、发展定位等问题,在中心领导集体的明确指示下,科研所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并强化了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建设。回顾科研所成立33年尤其是中心成立后六年多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明确发展定位是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科研所成立以后直至公园管理中心成立之前,一直是以园林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的身份,面向整个北京的园林绿化发展开展工作,中心成立后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性质和管理权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园林科研所也曾面临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自身发展定位的思考。在中心领导集体的明确指示下,科研所重新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并强化了自身的定位,即坚持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的性质,坚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服务”宗旨,坚持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的工作方向,同时强化为公园建设和公园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的服务理念。

这种定位的基本考虑在于:一是作为市级科研所,必须担负为整个北京市的园林绿化体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二是作为园林行业的研究所,必须重点研究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三是作为公园中心的直属单位,必须强化为公园事业发展服务的功能;四是作为北京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城的重要支撑单位,必须为首都农业产业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引领和咨询服务;五是作为应用技术科研所,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以研发高技术支撑下的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为核心任务。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实践,科研所在科技创新水平、科技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没有因为边缘行业、边缘领域的挤压而被边缘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心对于科研所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指示是英明的,科研所的定位是十分正确的,也是今后应该继续坚持和深化的。

提升研发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强化科研所的定位,要实现科技服务的任务和科研所的发展目标,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同时促进科研所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地位的巩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和强化研发能力。没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就不可能有好的科研成果,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三服务”的作用。中心成立六年来,科研所主要通过扩大课题研究范围、打造新的平台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提升科研能力。

一是拓宽课题申报渠道和研究领域,以课题为依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课题是科研所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开展技术服务的重要源泉,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支点,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心成立以来,科研所除了得到中心的课题立项支持外,还多渠道争取各方面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项目等。在完成课题的同时,提升了科技攻关团队的力量,取得了新的科技成果,也强化了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科学普及的能力。二是打造科研平台,提升科研条件。建立了北京园林系统仅有的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即“绿化植物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北京园林绿化行业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的园林绿化检测中心,对外开展土肥和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能检测;建立了北京首座大树试验站。依托这些新平台,2011年到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补助80万元和市财政仪器设备专项经费488万元,2012年又向市财政申请并已通过评审1200万元设备费,大大提升了科研设施条件。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完成了科研办公用房改造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可增加26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完成了龙潭苗圃改造工程,包括中试基地温室、花卉温室、种苗温室、树木扩繁温室共计1720余平方米温室的改造翻建,及配套上下水、天然气和市政供电独立接入、锅炉房、园路铺装、管理和配套房改造等。

篇5

一、创新理念内涵及道德观的内涵

创新理念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首先,理论创新是先导,只有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践上才会有所行动。其次,制度创新是保障,大学生道德观问题必须要在制度上得到规范。然后是科技创新,是解决大学生道德观问题的抓手,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后是文化创新,这是大学生道德观进步的灵魂。文化创新是解决大学生道德观问题的精神支柱,能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者对道德观有不同的界定,我认为道德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道德观其实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一个人对社会上的道德现象还有道德关系的一种具体的、动态的认识。

二、大学生道德观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社会公德上的失范

社会公德是一个人在公共场所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言语和行为,更能体现出个人的素质。虽然大学生是接受比较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有些大学生的行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有很多行为是不和谐的,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对他们视而不见,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还有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为了自己方便不多走几步路扔到垃圾桶里。在要求安静的场所大声喧哗,还有甚者在公共场所做出过于亲密的举动,完全无视旁人,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公德上的严重缺失。

2、大学生个人品德上的不足

个人品德指单个个体的道德素质,大致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的个人素养。大学生中存在着在个人品德上知行不统一的各种问题。个人品德上的缺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每个人都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大学生更是社会上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但大学生知行严重分离的现象也很常见,爱国守法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但有的大学生就不能严格做到这一点,钻法律的空子或是违反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品德上的严重缺失。明礼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诚信不立,在大学生当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许下的各种承诺而不能做到。团结友善也是我们很重要的品质,但在很多大学生当中因为个人的一些利益而勾心斗角,充满矛盾和分歧。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勤俭节约是我们传统的美德,但现在大学生当中铺张浪费的行为十分严重。以上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3.大学生职业道德上的缺失

现在大学生受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观念还比较落后,一些大学生只是为了生存而求得某份职业,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没有创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迟到早退不遵守规定的问题,还有的大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没有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大学生在就业中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频繁换工作现象严重,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一些挫折就坚持不下去,最严重者还会违背职业道德上的要求,做出违背良心、法律法规的事。

4.婚恋家庭观念淡薄

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念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体现,也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反映。随着“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做退学处理”这一条令的取消,大学生恋爱甚至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恋爱态度不端正,把恋爱当成是打发时光的方法。把爱情当成是生活的全部内容,荒废学业。有的因为恋爱受挫,还有的人放弃生命。大学生由于对健康的婚恋观认识不足,必然会走向歧途。

三、创新理念下解决的对策

1、推进文化创新道德建设

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优秀的文化是连接大学生道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文化上的进一步创新更为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提供了模式,是大学生构建优秀道德品质的不可缺少的秘密武器。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文化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设上必须推行创新的、可行的规范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措施。在提出的“创新理念”下通过对文化的创新来解决大学生道德观上的问题,文化创新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2、坚持理论、制度创新教育

我们要创新实施有关大学生道德观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根本上使大学生道德观得到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如此严峻的道德问题仅仅依靠道德准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可以建立严格完善的大学生档案制度,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管,记录各种不道德的行为,成为评定各种奖励的一个重要参考。在理念创新方面,教师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坚持教育理念的创新,要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重大变化,依据方针政策的变化调整上课的内容及方法,在课堂和实践中有突破创新。

3、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交流平台,如博客、贴吧、论坛,对有代表性的道德行为进行宣传树立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还可以利用公共平台让师生进行讨论互动,设立一些有特色的专栏,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观的构建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环境要加强监管,对信息或言论有过滤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道德观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

篇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亟待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团队管理创新,合理设计团队管理创新的宏观布局。这就需要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强新兴的科技团队管理创新的探索,及时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科学的实施科技团队管理创新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

1 团队理论

团队又叫工作团队、项目工作团队,是西方组织中广泛采用的管理形式之一,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员工根据功能性任务组成的工作单本文由收集整理位。采用团队管理创新,团队成员间可以发现彼此的谬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彼此的方法进行评价,及时交流进而共同提高。

不同研究者根据各自出发点,提出了多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团队是指由组织中的正式关系而使各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在行为上有彼此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心理上能充分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有相互归属的感受和协作精神的集体。也有研究者提出,团队是由这样一些个体组成,他们因任务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团队成员认可自己归属于该团队,外部人员也视这些个体为该团队的成员,这些人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组织绩效目标。这里所说的“相互补充的技能”,是指三个方面的技能:技术或职能专长,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所谓“共同的目的和绩效目标”,是指可以使团队具有良好状态和动力机制的共同目的,而特定的绩效目标则是共同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需要为此发展出一种共同的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并且相互之间承担责任,即“对构成团队成员基础的两个关键方面,我们对我们自己和其他人作出承诺;承担义务并相互信任。”

团队与群体是有区别的,具体见表1,说明了群体与团队在上述方面的基本区别。

2 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优势

2.1 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1)科技创新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在技能上可以互补,这为各成员在彼此合作中受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相互间帮助和支持,不仅对增加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使队员拥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提高队员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工作的协同开展,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和不协同作业造成的延搁,产生比个体简单综合高得多的生产效率。(2)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他们相互理解完成共同目标,从而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与此同时,那些工作敷衍塞责的人会感到因团队工作气氛而产生的外在压力,促使团队成员承诺他们的共同目标,为团队的荣誉努力工作。(3)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通过在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频度极大地提高了,通过交流与共享,不仅能很好的完成研究课题,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4)科技创新团队还能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采用团队形式,尤其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者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搞好战略规划。

2.2 科技创新团队可以有效提升各类组织的竞争实力

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团队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如果缺乏良好有力的组织管理,即使拥有再多的科技人才,科研人员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

3 搞好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3.1 明确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

提出一个清晰的、有吸引力的奋斗方向是关乎一个团队组建和成长的关键。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可以是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具有显著的

优势。也可以围绕重大目标,结合原有优势开拓出的新方向,无论怎样,团队成员都应该人人对其承诺和负责。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必须现实而合理、明确而可量化、富于意义并具有挑战性。科技创新团队核心的研究方向必须相对稳定,至少应该呈现出阶段的稳定性。同时,科技创新团队的目标也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调整。

3.2 营造环境、激发团队的潜能

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使科技创新团队快速成长,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可能的被激发。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团队借以在其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其中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尤其重要,政策环境是导向;法制环境是保障;而社会环境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又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这几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影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外在因素和成长环境。

3.3 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一般而言,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团队发展目标,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团队整体队伍数量、素质、结构的调整及优化配置。其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衡量:一是有公认的学术带头人;二是学科梯队中职务比例配备适当,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能正常地开展工作;三是在规划期内取得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四是学科梯队内全体成员团结合作,学术思想活跃,作风民主,能出色完成科技创新的任务。梯队构成的前提是团队成员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差异互补性。梯队人员的结构系统,应符合个体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团队梯队人员整合、结构优化的规律,包括比较合理的层次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使团队成员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以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4 因势利导、逐步培育领头人才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指导思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教学指导思想可简要归纳为“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确定了注重英才培养,兼顾大众教育的办学策略。在全学院的本科生教育中,营造探索为本的学习氛围,创建研究为本的学习环境,倡导创新为本的学习精神。以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培养基地,发挥重点实验室的主导作用,为本科生感悟科技探索、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实践环境;通过学院的系列科技创新鼓励计划,激励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校“冯如杯”、国家或北京市学科竞赛以及国际科技竞赛,为本科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素质和探索精神提供了实践舞台。

事实上,不仅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很多高校现在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培新本科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既强调专业基础,同时也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角度来说,专业基础是基石,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然而,仅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能保证出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行的本科教学大纲主要针对专业基础的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则相对缺乏清晰的规划。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共同特点。虽然重视对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

“冯如杯”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校级学生科技比赛项目,从1990开始至今已举办了18届。在历届“冯如杯”上都涌现出了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科技作品,如仿生鱼、三维条形码等项目。2008年以前“冯如杯”一直冠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其理念是鼓励本科生在课外时间基于所学习的课程知识,深入社会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现实科技问题。“冯如杯”在促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热爱科学、积极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正式把“冯如杯”的“课外”二字去掉。这反映出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面的变化,即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不只是学生的自发或者业余时间的行为。因此,学校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一定会在如何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更多关注,也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办法。在这种背景下,结合论文作者这两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中所积累的一些体会,撰写该文章。

2 本科生科技创新内涵和北航现状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学生科技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高等教育遵循素质教育方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自然和必要的延伸,是高等教育整个学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于扩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影响力,展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一种综合实力或能力的应用过程和结果。什么是本科生科技创新?就是指本科生从不同的角度识别出新的科技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设计,并给出最终的实现原型。在这个过程中,本科生将能够在问题分析、领域调研、研发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一般而言,本科生科技创新不必要求解决非常难的专业问题,也不强调太大的工作量,但是强调创意和将来的实用前景。这是因为,难度过大的专业问题或者工作量过大的问题都不适合本科生来解决。不少本科生误以为实现一个有难度的系统就是科技创新,其实那只是一种实践锻炼,并没有什么创新。比如,一个学生实现了一个文本搜索引擎,而该搜索引擎与现有的搜索引擎相比并没有体现出值得一提的创新点,则就不能称为科技创新。因为,学生没有能够针对搜索引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在模仿现有的东西,虽然工作量很大。再比如几年前著名的“百狗”搜索引擎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搜索引擎创新。人们通常都是到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来搜索信息,因此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服务。“百狗”的创新之处在于把Baidu和Google的搜索集成到一个页面,使得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两个搜索引擎,并能比较、分析和利用两个搜索引擎返回的搜索结果。“百狗”的工作量不大(甚至是比较小),但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1)具有创意的问题提出;(2)使用合适的技术来设计与实现;(3)与别人的解决方案的综合对比分析。其中第一点是最关键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个好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要解决的问题上,然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技术。通过对北航计算机学院前几年“冯如杯”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创新项目的失败主要是没有能够提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新颖性的题目。很多学生自以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创意的,但其实别人早就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也反映出本科生在相关领域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不足。事实上,现在很多研究生在这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不足,硕士生在论文开题时说不清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事情并不少见,这说明高校需要在相关方面进行改进或者改革。在有了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之后,必须要能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设计并实现,否则也就是空谈罢了。如何针对问题的特点以及领域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举个例子,本人去年指导的一个学生要做一个面向小区域(如社区、学校、旅游点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网络。这个问题是具有创意的,因为在小区域内某些信息和事件只有这个小区域内的人才会关心(如校园内教室的使用情况),因此这些信息不会有人到Internet上,因此这个区域的人就难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该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基于蓝牙通讯技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智能动态组网,从而实现处于某一小区域内的人通过手机交换和共享信息。然而,由于手机开发平台的技术障碍,该同学并未能如期实现该方案,因此未能完成该项目。在设计与实现之后,必须要通过与相关的产品进行对比来凸现方案的创新点。事实上,学生科技创新开发的作品不可能真正超过那些运行的产品。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就非常关键。再举个例子,2007年的学校“冯如杯”比赛,本人指导学生做的基于多维聚类的元搜索(该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是要过滤搜索引擎返回结果中的重复或相似网页。然而过滤效果的好坏却很难在理论上给出严格的说明,必须要找到若干组具有展示度和说服力的例子,并与Google和Baidu这样的顶尖搜索引擎进行对比。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和实际使用,我们积累了很多具有说服力的实例,使得该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前景得到了认可。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还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得到的锻炼相对较弱。北航计算机学院在本科生培养上非常注重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但在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上则显得相对有些不足。目前,本科生能力培养手段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作业、大实验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由于要照顾到庞大的学生整体,因此这三个环节教学都无法提出指标性的创新要求,很少会有开放性的题目留给学生去独立完成。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主要是一种“自学”的方式,学生自发参加各类比赛,遇到技术困难时才找认识和熟悉的老师进行指导。

3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1)科技/科学问题识别能力;(2)问题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3)方案设计能力;(4)方案实现能力。从本科生培养的角度来看,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因此,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也自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本人几年来在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方面积累的经验,提炼出了如下的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依托创新团队的四步骤创新培养模式(图1)。

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直观上说,是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创新团队的组成包括指导老师和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创新团对的核心价值就是每个同学都面临着“我为这个团队贡献了什么”的问题,这使得每个人都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去思考和发现创新问题、去分析当前某个方案的不足等。这种积极性调动方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感觉自己真正是创新的“主体”,自己对要做的创新研究“负责”。下面分别论述依托于创新团队,如何进行创新题目的选择,如何进行领域分析,如何进行技术设计和如何展现创新成果。

3.1 创新题目的选择

对于本科生科技创新而言,选题是决定性的关键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是否具有将来实用的可能性,从题目就能判断出大概来。基于作者近年来参加的学院“冯如杯”项目审查实践,发现目前本科生在选题上相对很薄弱,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

一般来说,创新选题有四种模式:(1)学生自由选题;(2)依托教研室或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研究兴趣选题;(3)依托科技竞赛指南选题;(4)面向领域研究热点选题。这四种选题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学生自由选题而言,其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但缺点是学生自己选题的效果和效率往往不理想。受所学知识有限、知识面相对狭窄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同学往往长时间也找不到一个有创意的题目;对于依托教研室或指导老师的选题,其优点是题目的背景清楚,将来的实用前景有保证,缺点是这种题目虽然技术特点明显,但在创新性上往往都显得不足。因为实验室课题的创新主要是依靠博士生和硕士生来完成,对于本科生来说往往太大、太难;对于依托科技竞赛选题而言,优点是方向很明确,如微软的ImagineCup比赛,缺点是这类比赛要求较高,对题目的质量要求也很高,而且要求学生对相关公司的技术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面向领域研究热点选题而言,优点是容易找到创新点,缺点是难度一般都很大。

综合北航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的特点,我们依托于创新团队,采用混合的模式来选择创新题目:即瞄准高水准的科技竞赛个人自由选题小组讨论确定的三步骤方式。我们关注的科技竞赛包括:北航“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微软的ImagineCup,Google的Summer of Code,IBM的SOA竞赛等。之所以关注这些竞赛,一是因为学生很重视,二是这些比赛的水平相对都很高。每年我们都会关注这些比赛的相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团队参加比赛。针对这些比赛的具体情况,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出候选题目,并要求在小组会上进行阐述和分析,只有通过小组会的审议才可以真正作为比赛题目。事实上,提出创意题目是一个平时性的任务,要求创新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要能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3.2 领域分析

在确定了一个创新候选题目后,就需要组织一个小团队,通常以提出题目的人为小组长,大家自由报名参加该团队。小组长也可以再去找一些熟悉的同学来参加。这个小组团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领域分析。领域分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相关领域是否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品或概念,二是了解和所提出的创意选题有关的产品和技术的特点。因此和科研项目所要求的领域分析不同,本科生创新的领域分析要点是当前领域的产品状况、以及是否有类似的概念等,一般不会去深入关注某个问题的学术论文情况。这就要求本科生能够熟练通过搜索引擎来寻找相关产品信息、概念以及相关学术论文等。由于目标明确,这对于锻炼和培养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是否具备好的归纳能力也是领域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我们的观察,很多本科生都能够很快找到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和创意选题相关,哪些技术与其相关等。但是在归纳这些产品或技术的特点上,就往往显得很不足。事实上,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调整选题的侧重点是经常的事情。如果不能对相关产品和技术进行很好的归纳,就无法有效确定自己创意的核心目标。有时通过领域分析能够发现现有的产品或技术的不足之处,也能激发出新的创意。

3.3 技术设计

再好的选题,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实现,也就只是空谈和畅想了。对于本科生科技创新而言,技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通常由于指导老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因此在技术设计环节常常不能投入很多时间。而一般本科生由于在技术方案的把握和技术难题的解决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提高本科生的信心和团队认可以及团队凝聚力都很重要。因此,指导老师有必要安排一些高年级的本科生或者技术比较擅长的研究生来承担部分指导任务。

3.4 展现

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让别人理解并认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人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如何抓住一个创新的核心价值,并辅以图文并茂的介绍和紧扣主题的演示是关键。基于学院“冯如杯”项目的审查实践,我们发现本科生目前普遍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介绍其作品时,主要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1)所解决的问题/定位不清,这反应在选题时就没有想清楚;(2)科技创新的价值分析不够清晰,导致谁会关心该创新交待不明;(3)与现有产品或技术的比较点选择不当,导致无法展示出其优势;(4)介绍中(如PPT报告)所声称的特点和优势在演示中并没有很好体现,导致“说的和实现的不一致”感觉;(5)技术方案介绍抓不住重点,给人感觉技术特点不鲜明。

北航计算机学院所安排的“冯如杯”审查/检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指导老师可以把这个安排纳入到相应的指导中。实践表明,学院安排的审查中所提出的很多问题如果能够较好地回答或解决的话,相应的创新项目在学校的最后评比中往往都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4 总结与分析

基于本人近几年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所积累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以及在参与学院“冯如杯”项目审查中所积累的经验,本文介绍了所总结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中的四个环节的特点。应该说,这里的总结还很肤浅,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实践数据支持。因此,这种模式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学生的不同,指导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如何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入分析和总结。

作为分析,最后想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讨论一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领域交叉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在学生科技竞赛项目中得到了一些体现。一个科技竞赛项目往往涉及多个方向或领域的专门知识,这给指导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是依靠各个指导老师独立去学习相关领域知识,还是指导老师之间可以交叉指导相应的团队恐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另一个是指导老师如何选择学生的问题,从本科生科技创新角度而言,其核心目标是指导本科生创新。这样,指导老师是被限制在学院范围内招学生,还是可以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了。以北航的“冯如杯”比赛项目而言,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院系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跨院系培养学生就很难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

[2] 柳 洲,陈士俊. 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

篇8

中图分类号:D03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47(2015)11(上)-0177-02

作者简介:田晓燕,讲师,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于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根据《创新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一书,技术创新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李兆友于2006年提出技术创新是技术活动的一个环节。他认为技术活动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在技术创新中,科学、技术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人对科技的作用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应用层面,技术创新的完成也绝不仅仅是自身逻辑演绎的完成,二者在此是一个系统,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所以,研究技术创新中科技与人的关系,提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应有的人文导向,便成为了一种可能。

1技术创新活动之前的人文导向

1.1技术创新方法人文渗透

如何做到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方法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方法如何获得?技术创新实践是其重要的来源。基于这一点也正是科学主义者排斥一切“非科学”的缘由。然而,除直接来源于科技实践的方法之外,正确的技术创新方法还有其他重要的渠道,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往所忽视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滋养。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并不是一味埋头于科技数据的测算与实验。以爱因斯坦为例,他在年轻时就曾深入钻研过古希腊哲学家以及近代的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正是这些人文哲学著作启迪了他以后的科学灵感。我国长期的文理分科导致了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体系的不完备,而科技相对强势的发展使得人文学科被边缘化。人文因素得不到正确认识,更提不上发挥其科学作用了。因此,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步伐、形成正确的方法体系,必须要重视人文因素的作用并做到方法论的渗透。

1.2技术创新目的人文反思

价值与目的是驱动人们从事某一行为的内在动力。但是二者又有不同:目的只是存在于主体之内,一旦客体以结果的形式出现,目的便不复存在了;而价值则必然要表现在客体之中。目的是前提性、过程性,而价值是结果性。对于现代技术创新活动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目的性,而过分的关注其价值。而由于人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所追求的价值是不同的,因而价值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以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为例,多主体的参与模式下,政府注重业绩、领导注重经济指标、科研人员重视个人发展、企业重视效益等。不同的利益追求必然导致价值的冲突,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的目的性打折扣或发生偏转。在科技强大作用之下,人们忘记了科技的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彰显人类本质力量,而是将发展本身当成了目的,造成了科技超出人类的隐忧和科技负效应的治理困境;在享受某些科技成果的时候,忘记了技术创新应是创造更为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而是将眼光定位于物质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和道德的沦丧;在利用某些科技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时候,并不是将这种可习得的技能在人类种群传播,而是贪婪地隐藏、霸占,导致人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战争冲突增多……因此,一切科技活动都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上来。技术创新的开展也是为着提高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改造实践手段、进一步打破人的束缚。

2创新过程中强调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意识

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是要通过人来实现的,而其负面效应同样也需要由人来进行规避。我们要把眼光转回到人身上,首先是科技从业者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科学技术研究并将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在社会上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这里的科技从业者主要讨论的是直接从事科技生产活动的人,即科技工作者。这一职业特性决定了我们要首先关注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人文精神。

2.1人文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科技活动是实践的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践对象是客观的。对象的客观化也正是科技工作者所引以为豪的,但也正是这样给科技工作带来了问题,因为科技工作的方法是不能从客观对象处获得的。因此科技工作必须要跳出科技范围之外寻找方法论依据。

2.2人文精神给科技研究工作提供方向性引导。科技活动是探索性极强的活动,严格来讲,它是没有方向的,这就需要人文赋予它一种价值引导。正如前面所讲,人文的出发点是人,目的也是人。科技研究工作应将这一根本原则作为基础,避免科技工作者“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视界。

2.3人文精神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精神动力。科技活动的高度探索性决定了这条路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诸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历程一样,但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怀有极大的热情与大无畏的勇气投身于此。这种动力正是来源于追求内心世界、人臻于完美和谐与安宁的本性。此外,社会性又决定了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遵循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从而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都是推动与保障科技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科技工作者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从中汲取科技工作所需的方法智慧;在追求科技的价值的时候,更要有一种广博的人文情怀,从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层面去考量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另外要注重将科技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操作规范、伦理原则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04):164-166.

[2]范维.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3]常传旭.技术创新中的人文导向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篇9

当代的初中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为了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亲历社会,我们开展了实际生活数据分析的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数据分析、数据整理中深度探究、了解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思想和创新的价值,激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我为学生列举了一些实例:某品牌手机的价格在手机行业中是数一数二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背后有45%的科技创新技术做支持。另一品牌手机是国产手机,在我国手机行业中,其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而且在国外,手机的销量也遥遥领先,此种手机拥有这样的产品地位,绝大多数原因为企业每年将大多数的利润投入到自己产品的科技创新研究当中。数据分析让学生看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看到了创新的价值,学生为了更好地亲历数据分析,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不仅惊讶于这两种手机的成就,更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可以说,运用数据分析,学生不仅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还能准确了解知识的内涵,拓展了视野。

二、多元调研,亲密接触

初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理解课本知识,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与实践有更加“亲密的接触”,我结合教材主题,有效搭建平台,引领学生在调研活动中理解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我为学生布置了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访问身边至少十个人,访问的主要问题为: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社会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如果被访问者不能很好地回答起来,请有礼貌地告知对方,并记录下自己访问的人员中,有多少个人对民族精神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比较了解。当学生在大量的实践调研之后,设计汇报环节,通过汇报再现学生的调研过程,并在交流中理解本课内容。实践调研不仅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交流能力,还能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课余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会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价值认同感。

三、交流探讨,升华认知

为了更好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我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之上,还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后的交流探讨活动。在课后的交流探讨活动中,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从其他学生那里获取新的知识,实现优势互补。

篇10

科技保险最早于2006年由科技部与中国保监会共同推出的一项以保险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举措,主要目的是合理分散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生产等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发展历程大致包含3个阶段。2006—2007年,中国保监会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与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6个科技保险险种,选定了苏州高新区共6个市(区)为首批科技保险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正式开启了科技保险试点工作。2008年,科技保险步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试点险种进一步丰富,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容,新增推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责任险、产品质量保证险等9个险种,并且新增上海、成都等6个市(区)为第二批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区)。2010年,科技部和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科技保险开始全面推广,这是科技保险发展的第三阶段。

2、江苏科技保险发展现状

江苏的科技保险起步较早,2007年,苏州高新区被列入首批科技保险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开始了科技保险的探索。随着科技保险的全面推广,江苏为进一步完善“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于2016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科技保险工作。不同于科技信贷、天使投资由省级层面引导地方逐步完善、逐步推进的发展历程,江苏科技保险则在不断探索发展省地差异化、互补交错的模式。

2.1 科技企业基础

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江苏一直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集群。开展百强创新型企业评价,加大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集成资源,联动培育,主动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深入实施“小升高”计划,扩大省级高企培育库,培育科技型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近10年的发展,江苏建立了一支完善的科技企业集群,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达150家;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企业超1400家,累计有119家企业成功上市,43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18000家;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5000家。完善的科技企业体系、丰富的科技企业资源,为推动科技保险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企业基础。

2.2 科技保险产品

根据2006年中国保监会印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2008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开展的险种,共确定了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财产险、产品责任险、产品质量保证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专利保险、项目投资损失险、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在内的15个科技保险险种。

随着科技保险的不断深化,针对科技行业风险复杂的特性,保险机构也在不断地探索,进一步创新了新的科技保险险种。比如,探索开发知识产权综合责任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和专业人执业保险等专利保险新险种;江苏保监局与省工信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省重大装备(首台套)保险试点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推动首台套保险落地;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发的网络安全保险、生命科学保险等创新险种。但是根据对部分保险机构的了解,虽然各机构创新的产品不断丰富,但是真正使用的险种仍然有限,各险种之间发展不均衡,部分如产品质量险、项目投资损失险、营业中断保险等更加有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险种未能真正地得到推广和使用。

2.3 支持政策和推进情况

2.3.1 省级科技保险支持政策

省级科技保险主要通过风险补偿和后补助两种模式支持和引导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业务。其中,风险补偿由政府参与分担保险机构承保风险,对保险机构承保的科技保险保单发生的实际赔付损失给予50%的风险补偿,主要是围绕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产品责任保险两类有助于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的险种;后补助主要是鼓励合作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业务,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在合作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增长时,按照年度保费收入一定比例给予保险机构资金补助。

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备案科技保险保单54笔,备案保险金额达8亿元;下达后补助资金达100万元,累计带动保险机构向8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400亿元的科技创新风险保障。但是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省级政策支持成效尚不明显,在省级科技保险政策支持的保单中,仍然以传统险种——企业财产险为主,2018年支持保单中企业财产险占比达52%,其次为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外险和雇主责任保险,均占比为17%,而产品责任险、产品质量险的占比仅为个位数,关键研发设备保险、项目投资损失险等险种基本未有涉及。

2.3.2 地方科技保险支持政策

地方的科技保险基本集中在苏南,较早一批启动科技保险工作的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南京等地,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对国家规定的一系列险种予以保费补贴和履约保证保险两类。其中,保费补贴主要针对国家规定的科技保险险种予以不高于一定比例、差别化的保费补贴,其中对研发责任保险、研发设备保险等对企业科技创新作用更强的科技保险险种予以相对较高的补贴支持。履约保证保险主要是由保险机构为银行贷款风险进行保险,在银行贷款发生贷款损失时,由保险机构和政府资金分别分担银行贷款部分损失,以增强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

从各地推进情况来看,苏州地区依托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地区,以及全国首家“保险与科技结合”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的优势,在科技保险工作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形成科技保险“苏州模式”。一是推动科技保险政策落地,苏州市政府制订出台激励性政策措施,对科技保险保费实行补贴,政府、保险、银行共担贷款逾期风险,建立超赔补贴和风险预警机制,全国首创设立5亿元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二是充分发挥科技支公司作用,授予相应的经营权限,建立高素质的经营团队,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三是全力满足科技企业服务需求,设计并推出多种类型保险产品,开办缓解融资难的科技贷,参与利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一系列的探索都为全省科技保险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2.4 科技保险专营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保险机构的专业性,江苏省科技厅、江苏保监会启动科技保险支公司建设工作,2012年在苏州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保险支公司——人保苏州科技支公司,人保苏州科技支公司也凭借与政府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予以科技型企业贷款支持,创造了一条人保苏州的特色路径。此后,紫金保险南京和盐城分公司、人保财险南京分公司,共设立了4家省级科技保险支公司。此外,自省科技厅、江苏省金融办于2014年启动第一批江苏科技金融特色机构以来,累计设立25家科技金融特色保险支公司,形成全省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体系。

3、江苏科技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自2016年启动科技保险工作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科技保险工作体系基本搭建,但是仍然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险种发展不均衡、保险规模不大、科技型企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3.1 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和推广不够

3.1.1 科技保险产品科技属性不强

从科技保险种类来看,与传统保险产品相比,科技保险产品除承保对象要求为科技型企业外,承保条款趋同、缺乏差异性;在审批流程、承保门槛、保险费率等承保条件方面,也未能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做出优化与调整,导致科技保险产品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购买保险的需求,缺乏投保价值,难以激发科技型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的积极性和意识。

3.1.2 缺少有力的宣传推广渠道

江苏拥有面广量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购买科技保险的意识,需要保险机构的广泛、深入的营销和推广,但是科技保险宣传推广仍然主要依靠传统展业模式,大多科技保险展业人员对企业科技创新情况了解不足,缺少行业的积累与专业,导致耗时且成效不高,同时大多保险机构未能有效利用政府各类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活动等更为专业的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有效的获客渠道,搭建有力的科技保险宣传路径。

3.2 保险机构缺乏体系化的科技保险工作机制

3.2.1 缺乏专门的业务管理机构

科技保险险种较多,往往涉及多部门,较为分散,机构内部缺乏有力统筹的牵头部门。同时,具体负责的团队和人员未能做到专项从事科技保险业务,推进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因为科技保险风险大、收益小,也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激励措施等奖励政策,对科技保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科技保险支公司专业化水平与导向不足,专业性人才缺乏,所开展业务与普通保险支公司基本相同,未能发挥专营机构先行先试的作用。

3.2.2 不了解科技创新情况

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缺少正规渠道的信息披露,而且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多重风险,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性人才,不仅对企业所处的产业不了解,缺乏丰富的科技企业投保数据,而且对企业的产品和经营情况也难以掌握,担心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因此,保险机构作为营利性机构,在难以评估企业创新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情况下,承保高风险标的意愿不高。

3.3 政府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3.3.1 科技保险政策引导作用不够

政府作为科技保险的主要推动者,在对什么样的技术创新应当受到科技保险支持,支持力度具体为多少以及如何支持尚无成熟的定论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现阶段仍然属于摸索阶段,制定的政策则相对保守,在引导保险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不明显,补偿措施对科技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较小,而一些有一定市场基础、但保险机构尚未全面开展的险种未得到政策支持,机构开展科技保险的顾虑和风险未能得到释放。

3.3.2 科技保险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科技保险的推动绝非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工作,科技保险包含的是科技与保险两方面,分别涉及不同的监管部门,但是不同部门之间却缺乏相互联动,未能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同时,省级部门在做好政策顶层设计的同时,也需要地方部门的协同与落实,而目前来看,省风险补偿政策未能与地方保险补贴政策进行联动,省地差异化、联动支持模式尚未建立。

3.4 科技企业保险意识不强

3.4.1 科技企业对科技保险产品认知有限

因为科技保险起步较晚,市场推广时间还不长,而且科技保险的投保标的又较为广泛,在投保中难以辨别险种类型,很多企业管理人对科技保险并不是很了解,缺乏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对科技保险接受程度不高。同时保险合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没有丰富的保险知识和经验,是难以理解的。相对于保险公司,科技企业对保险产品的信息处于劣势地位,科技企业面对专业性极强的保险术语,大多抱有保险公司为了扩展业务而误导、欺骗自己参保的心态。因此,科技企业难以对是否应当投保做出准确判断,甚至对科技保险保障功能产生误解,影响投保决策。

3.4.2 科技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不足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科技保险属于新鲜事物,对科技保险的了解知之甚少,企业认知度不高,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属于生存期,资金量有限,每笔资金的使用格外谨慎,即使了解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但是大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有明确科技保险资金预算,对于企业存在的风险抱有侥幸心理,有意愿通过购买科技保险分散企业风险的意识则显得不足。

4、促进江苏科技保险发展的建议

科技保险发展过程中,政府、保险公司、企业作为不同的主体,分担着不同的责任,政府是主导者,科技型企业是参与者,保险公司是实施者。科技保险发展中任何一方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科技保险发展。

4.1 多部门协作,建立完善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在我国个人和企业保险意识不强的背景下,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科技保险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是影响科技保险市场是否顺利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而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并非是单一的财政支持,需要科技、财政、保监、税务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分工,不仅要分担保险公司风险责任,更要提高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的认识。

财政部门应设立专项科技保险资金,对于保险机构承保科技企业给予风险补偿、保费补贴、奖励补助等专项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保障作用。科技部门应建立科技保险支持企业白名单,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把握,弥补保险机构不懂企业创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明确支持的科技保险险种,协助保险机构对白名单中的科技企业予以保险支持。保监部门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将科技保险推进情况加入保险机构考核指标,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税务部门应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对购买科技保险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提高财政支持效应。

4.2 挖掘科技企业特征,建立科技保险专有的业务模式

目前,我国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但是基本是依靠原有的业务体系,没能根据科技企业的特点建立科技保险专有体系。因此,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到科技保险的意义,集聚资源和政策,建立科技保险“专门队伍、专门标准、专门流程、专门机构、专门机制”的五专体系,即专门队伍是指培养专门的科技保险人才队伍,自上而下明确专门负责的部门和人员,建立一批既懂科技风险、了解产业又懂保险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专门标准是指能够根据科技企业的特征,针对不同的产业,设立符合产业发展的科技企业的核保标准;专门流程是指根据科技企业特色,设置专门的核保流程,加快核保的效率和成功率;专门机构是指建立科技保险专营分支机构和科技保险公司,专门、集中经营辖区内的科技保险,释放该类机构的其他保险任务;专门机制是指制定专门的科技保险激励和考核制度,激发一线人员的承保科技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建立专有宣传渠道,加大科技保险政策宣传

篇11

知识经济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渐成共识。为了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90年代以来,美、日国际竞争力的逆转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曾以技术立国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日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据其国家竞争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显示,美国国际竞争力已明显领先于日本。这正是美国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根本原因。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已经认识到其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又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不对知识化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开发管理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近年间有所提高,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却明显落后。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是中国国际竞争力8项指标中唯一连续滑坡的指标。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5%,而这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又仅为6.1%。中国企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此外,与教育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教育结构、劳动力特征、劳动态度、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性等均排在倒数5位以内。可见,要发展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知识化,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唯其如此,中国的“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下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申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政府的职能将从目前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税收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主要在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配置和创新制度的建立上。

(一〉运用税收工具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的,并且应该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且愈接近于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就愈明显。这正是政府介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体系,并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理由。由于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及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的提供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运用税收手段筹措资金,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型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持乏力,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均寻求财政支持,给财政支出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除了应该坚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的支出比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支持科教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此外,还可以考虑改现行的教育费附加为科教发展特别税,专款专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教?乱档姆⒄固峁┪榷ǖ牟普式稹9庠谡夥矫嬉丫辛瞬簧傧壤?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匈牙利的“科技基金税”、韩国的“教育税”、法国的“学徒和培训税”等。

(二)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担当着国家创新体系主力军的角色。美国全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1.10%和79.40%(1993年);法国分别为66.10%和66.80%(1995年);日本分别为66.10%和61.60%(1994年);韩国分别为72.80%和50.40%(1994年)。而中国1995年两项指标仅分别为3l.90%和39.09%。另据统计,199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技人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为5%以上,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则达到10%,有的甚至在20%以上。我国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员短缺,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因此,重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重塑国家的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设企业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确定适

当的总体税负,为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留有余力。

若总体税负过高,会使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企业失去科研的动力和能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应该说,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其80年代的两次以减税为基调的税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过低的企业税负也会使国家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且,过低的总体税负还会使企业轻易地获得大量利润,感受不到发展科技的压力,这同样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合理分担企业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风险,增加科技投入收益率,形成良好的税收激励创新机制。

高投入和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这种投入和风险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如何重建政府科技创新成本勾风险的分担机制,是知识经济在源头环节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专有性质,创造者对之拥有某些专有权益,但技术进步的外部效益还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与其说是对企业的一种份外恩惠,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实际分摊。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准予当年税前列支,或允许对当年新增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扣除,甚至还可以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做法,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实际支出的150%在税前列支,加大激励力度。(2)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该项资金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逾期不用,应补税并加收利息。(3)推行快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4)完善亏损结转办法。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即退还一部分以前年度已纳所得税款。高风险的科技投入,由于其科技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失败就谈不上今后产生收益,因此,仅允许“亏损后转”对其意义不大。因此有人认为所得税加剧了科技投入的风险。为了减缓这种风险,笔者认为,允许亏损前转,对非新办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5)对“中试”产品免税。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课题立项和实验室研究、开发研究(即中间试验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3个阶段。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阶段,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常常是企业界和科技界都不愿涉足的“无人区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如直接资助建立“中试”基地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中试”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作用。(6)对科技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此项优惠,对研究单位来说,可以增加科研收入;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因此,对技术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7)对科技成果使用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因此鼓励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主力军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可采用如对新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市淼蹦晁扒傲兄В钥蒲械ノ缓推笠倒航冉璞?允许其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等。需要说明的是,按增值税原理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做法,这原本谈不上税收优惠,但在我国尚没有条件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采用税收优惠的形式,先对科技行业中用于科研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总之,政府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应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形成多税种、多层面、多手段协调作用机制,当然对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还应该进行成本一一效益的分析,并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源(本)的培育和开发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而一切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又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则是创新的灵魂,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以教育和培训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知识传播系统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在内涵、外延和时间上都将被拓新。除了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系统核心的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需要。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本)的积极性。

税收方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鼓励民间办学的税收政策。

鼓励民间办学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经,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对其营业收入和所得予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2.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予其按实际捐赠额在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前列支,而不必设置允许税前列支的最高捐赠限额。

3.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的税收政策。

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企业培训职工的任务日重。适当提高允许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费用的计提标准,已显得十分必要

篇12

知识经济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渐成共识。为了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90年代以来,美、日国际竞争力的逆转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曾以技术立国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日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据其国家竞争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显示,美国国际竞争力已明显领先于日本。这正是美国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根本原因。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已经认识到其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又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不对知识化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开发管理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近年间有所提高,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却明显落后。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是中国国际竞争力8项指标中唯一连续滑坡的指标。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5%,而这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又仅为6.1%。中国企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此外,与教育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教育结构、劳动力特征、劳动态度、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性等均排在倒数5位以内。可见,要发展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知识化,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唯其如此,中国的“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下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申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政府的职能将从目前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税收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主要在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配置和创新制度的建立上。

(一〉运用税收工具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的,并且应该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且愈接近于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就愈明显。这正是政府介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体系,并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理由。由于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及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的提供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运用税收手段筹措资金,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型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持乏力,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均寻求财政支持,给财政支出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除了应该坚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的支出比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支持科教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此外,还可以考虑改现行的教育费附加为科教发展特别税,专款专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匈牙利的“科技基金税”、韩国的“教育税”、法国的“学徒和培训税”等。

(二)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担当着国家创新体系主力军的角色。美国全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1.10%和79.40%(1993年);法国分别为66.10%和66.80%(1995年);日本分别为66.10%和61.60%(1994年);韩国分别为72.80%和50.40%(1994年)。而中国1995年两项指标仅分别为3l.90%和39.09%。另据统计,199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技人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为5%以上,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则达到10%,有的甚至在20%以上。我国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员短缺,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因此,重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重塑国家的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设企业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确定适当的总体税负,为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留有余力。

若总体税负过高,会使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企业失去科研的动力和能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应该说,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其80年代的两次以减税为基调的税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过低的企业税负也会使国家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且,过低的总体税负还会使企业轻易地获得大量利润,感受不到发展科技的压力,这同样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合理分担企业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风险,增加科技投入收益率,形成良好的税收激励创新机制。

高投入和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这种投入和风险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如何重建政府科技创新成本勾风险的分担机制,是知识经济在源头环节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专有性质,创造者对之拥有某些专有权益,但技术进步的外部效益还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与其说是对企业的一种份外恩惠,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实际分摊。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准予当年税前列支,或允许对当年新增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扣除,甚至还可以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做法,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实际支出的150%在税前列支,加大激励力度。(2)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该项资金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逾期不用,应补税并加收利息。(3)推行快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4)完善亏损结转办法。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即退还一部分以前年度已纳所得税款。高风险的科技投入,由于其科技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失败就谈不上今后产生收益,因此,仅允许“亏损后转”对其意义不大。因此有人认为所得税加剧了科技投入的风险。为了减缓这种风险,笔者认为,允许亏损前转,对非新办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5)对“中试”产品免税。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课题立项和实验室研究、开发研究(即中间试验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3个阶段。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阶段,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常常是企业界和科技界都不愿涉足的“无人区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如直接资助建立“中试”基地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中试”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作用。(6)对科技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此项优惠,对研究单位来说,可以增加科研收入;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因此,对技术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7)对科技成果使用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因此鼓励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主力军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可采用如对新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允许当年税前列支,对科研单位和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允许其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等。需要说明的是,按增值税原理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做法,这原本谈不上税收优惠,但在我国尚没有条件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采用税收优惠的形式,先对科技行业中用于科研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总之,政府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应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形成多税种、多层面、多手段协调作用机制,当然对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还应该进行成本一一效益的分析,并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源(本)的培育和开发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而一切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又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则是创新的灵魂,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以教育和培训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知识传播系统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在内涵、外延和时间上都将被拓新。除了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系统核心的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需要。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本)的积极性。

税收方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鼓励民间办学的税收政策。

鼓励民间办学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经,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对其营业收入和所得予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2.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予其按实际捐赠额在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前列支,而不必设置允许税前列支的最高捐赠限额。

3.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的税收政策。

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企业培训职工的任务日重。适当提高允许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费用的计提标准,已显得十分必要

篇13

展示理念是整个新馆内容建设的基石,而展示主题则是新馆的灵魂,决定着建设什么样的新馆,决定着新馆未来的发展。本文不对如何确定展示理念和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只对新馆的展示理念和主题提出参考意见。

1.1展示理念

新馆展示理念为“体验科学、启迪创新、促进和谐”[1]。

体验科学——营造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的情境,使公众在参与、互动过程中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其对科技的爱好与追求。

启迪创新——展示科技创新历程,让公众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

促进和谐——宣传科学发展观,揭示人与科技、自然、社会的关系,传播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2展示主题

新馆展示主题为“梦想与科技”。该主题旨在通过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体验,反映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意义。它不仅突出了科技特点,更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不仅强调科技进步,也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表现了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也寓意着人类社会的命运、前途与科技密切联系,突出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2展示内容框架

新馆可设置“基础篇”、“历史篇”、“方法篇”和“生活篇”等四大主题板块[2]和“福建地理”专题板块来反映展示主题与我省的区域特色。

2.1基础篇

科技的进步需要基础,在21世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里,所谓“基础”已经不限于一条条具体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而是大众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认识。因此,应打破以往的模式,大胆创新地将基础篇分为“物质世界”、“能量天地”、“信息时空”三个部分,从具体到抽象来呈现一个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科技基础知识。

物质世界——我们生存在一个物质组成的世界里,宏观大到宇宙,微观小到电子,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和形形的运动状态,激发人类无尽的探索。

能量天地——能量从哪里来?会不会消失?人类如何把能源变成自己需要的各种能量?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能量天地将一一呈现这些问题的答案。

信息时空——宇宙赋予人类一个物质的时空,人类在其上又创造了一个信息的时空,当两个时空叠加在一起时,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2.2历史篇

与人类社会一样,人类科技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年年更替与创新,我们才拥有了今天的世界;正是因为科学思想的代代相承,人类发展的指针才永远指向美好的未来。历史篇将分为“科技回眸”、“华夏生辉”、“行业记忆”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地展现科技与社会、与人文的历史联系。

科技回眸——作为地球上拥有最发达大脑的物种,从砍凿第一块粗糙的石器起,人类就开始在科技领域孜孜不倦地前进了。对世界科技史的一次回眸,透过如烟往事,看见科技精神与智慧在闪亮。

华夏生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进步都有着具有重大影响。对中国科技史的一次回眸,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行业记忆——古老行业的消失,经典行业的转变,崭新行业的兴起,在各行各业背后,科技像一只无形的手,移花接木,点石成金。

2.3方法篇

科学的方法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获得了探寻科学宝藏的工具。有了工具,梦想触手可及。方法篇将分为“异想天开”、“自然睿智”、“数字疯狂”、“经典实验”四个部分,分别介绍假说与实证、观察与仿生、计算与推演、试验与实验四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异想天开——人类从来不缺乏奇思妙想。是真理,还是荒谬?找到证据,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自然睿智——自然的无穷智慧千百年来启发人类灵感,带着一双慧眼和一颗恒心,人类以实践向自然致敬。

数字疯狂——从写满了公式和数字的纸堆里,诞生了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能深刻了解这个过程,但每个人都将体会到其间的智慧与艰辛。

经典实验——在著名科学家的带领下,体验或声名显赫、或构思精巧、或经历坎坷、或妙手偶得的经典实验。

2.4生活篇

科技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生活篇将分为“人体健康”、“运动科学”、“食品安全”、“数字生存”四个部分,从人类生活的大环境、人体自身的健康到科学、合理、先进的生活方式,层层递进地展开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人体健康——健康,人类近年来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全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全新的健康理念将成为改善生活品质的科学指导。

运动科学——五花八门的运动建议是不是都有科学依据?不同的人需要哪些不同的运动呢?本单元让公众做一个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的现代运动达人。

食品安全——人类在希望的田野里播种着永不饥饿的梦想,却常常会经历食品安全的梦魇,尤其是近年我国食品安全备受责难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数字生存——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现一个数字生存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通过种种神奇的体验,依稀看到未来的轮廓。

2.5福建地理

我省独特的丘陵生态资源和丰富海洋文化,古代的各种科技和制作工艺,当今的海西科技发展等都应成为展示亮点。“福建地理”专题版块将分为“特色生态”、“富饶资源”、“领先科技”三个部分,从生态、资源等方面展示科技与福建社会进步的关系。

特色生态——绵延的武夷山脉,富庶的闽南风光,宽阔的海洋,在家乡山水间遨游,将更激起爱我家乡的热情。

富饶资源——茂密的森林,百余种的矿产,丰富的海洋资源,养育着八闽儿女,给八闽儿女带来无尽的福祉。

领先科技——水运仪像仪、航运等古代科技在中国科技史留下了浓重一笔,材料、信息、石化、制造、医药、动漫等产业将为海西建设再添辉煌。

3展示特色

以“基础-历程-方法-生活-福建”的展示主线,打破了当前国内科技馆建设内容框架雷同,科普目标和群体单一的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主题鲜明

“梦想与科技”的主题突出了人类的梦想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发展观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这个主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内涵比较容易掌握,容易发展。

3.2理念新颖

突出展示科技创新在改变人类生活、创造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和作用,让公众了解科技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3富有创造性

打破国内大部分科技馆按学科分类的模式,而是以一个现代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认识进行分类,不仅关注了基础,注重历史方法和生活,而且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予以特别的重视。

3.4内容丰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