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0:39: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篇1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0―03

[第一作者简介]陆国志,吉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吉林四平 136000)

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是职业工作者呈现教师身份的两块招牌,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师教育特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深入研究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现代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探寻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是高师院校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 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当年在跟海南大学校长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大学生知识面要宽一点,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李岚清当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校长会议上也讲过:“分科的教育不应该使人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这一点,对于我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等教育师资,尽管不同专业教师对知识结构有不同要求,但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更多的一致之处,即要“广博”。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非限于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客观上要求现代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尤其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

2 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师学生的专业知识应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从本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知识:一是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某一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这是专业知识的主体部分,是专业发展与再生的母体。二是专业扩展知识,包括某一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突破,代表专业发展方向。跨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与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教学有着高度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尤其对以学科领域、科目、模块来呈现学科知识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来说,只有掌握必要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才有可能驾御新课程教学。同时,均衡化、综合化、选择性的新课程内容,更加要求教师要广泛涉猎综合交叉学科知识。

3 哲学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世纪的高师学生,除了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现代哲学知识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哲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及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学科教学论等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不同层次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指导理论。

4 现代科学发展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潜科学知识。拥有这些能够随时调节动态知识,可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能力结构

1 自主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阶段,获得自学能力将终身受益。大学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主要包括:更新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让自己的学生会学。

2 运用知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高师基础理论知识虽然学得扎实,应考能力也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却较差。比如,说起学科教学理论头头是道,但是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学科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程序方案的设计、教学实施的组织等就,显得不知所措。所以,高师教育必须注重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学科课程教材的处理把握能力,学科课程开发能力,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学科课程讲授能力,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学科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等。

4 思维和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缺少有计划的创造性训练。高师学科教育必须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5 交流合作共事能力。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同学、同事、同行乃至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共事、协作攻关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建设教师文化的保障。现实工作中,不同学科的人往往互相排斥,很难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共事。这无论对自己的发展、教师共同体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开展社会化乃至全球化共同观念的教育。

二、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在职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两项核心任务。通常我们说的教师职业技能是指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功,即所谓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现在看来,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远远不限于此,它应是教师从业应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操作技术的总和,这是对教师从业的基本行业要求。专业教学能力的宏观描述应该是以学科专业为背景,基于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使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和操作表现。因此,对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应该渗透到四年的教师教育全过程。

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了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三阶段”有效模式。这里的“三阶段”分别指大一阶段,大

二、大三阶段和大四阶段。

(一)第一阶段(大一):进行职业引领,实现认识移植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方面的引领教育和熏陶感染,将大四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深刻体验和认识移植到大一学生身上,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未来教师身份,准确定位角色,夯实专业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奠定从教本领。主要措施包括:对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思想、

职业意识教育;让大一学生感受毕业生教育实习验收环节,进行熏陶感染;由实习生代表为大一学生做实习专题总结报告,汇报实习体会,把他们对从教素质的审视和认识移植给低年级同学,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教师身份;由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大一学生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让他们认清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配合学校的模拟课堂教学讲课大赛,以学院为单位开展讲课比赛活动;组织新生现场参观各种类型的毕业生招聘会,让他们感受现实就业压力,激发学习热情,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教室宣传角,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板、宣传栏,报刊、杂志,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展示典型教育事例,培养高师学生的从教意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新生进行全面指导,全程跟踪。

(二)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加强知识学习,强化能力培养

篇2

一、科技传统教育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形式的比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快速成长的阶段,也是其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科技教育注重的是具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要教给学生越来越多的具体的知识,十分强调课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讲授的精彩与完整,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孩子的情感体验、心理变化和态度的培养,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是在固定模式下按部就班式地学习,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科技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让教育活动形式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辅导和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科技教育教学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比较有较大的不同。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科技教育模式的构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需要、兴趣和爱好等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科技教育活动要在学校教育系统协调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创设综合的、充分联系儿童实际的、以注重儿童亲身体验并以探究发现为宗旨的开放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自主探究和专项科技活动三个方面对科技教育模式进行研讨。

1. 以课堂教学为重要途径,抓好科技教育的普及工作

为使科普教育深深扎根于“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有必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科技教育,既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政策略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有所不同。

加强学科渗透,小学各科教材中关于科技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努力寻找学科知识与科技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化科学道德、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整合处理教材,将教材最有典型代表性的科技知识讲深做透。避免科学课“泛泛而谈,摸摸就走”的现象,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观察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智能, 优化学生智能结构。

分组探究学习,科技教育重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分组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领导组织;活动方案制订者――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解说者――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观察能力。而且在每次探究时都进行不同的分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发展各种智能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教学,将课程中的“知识陈述”转变为“问题设置”;将“抽象呈现”转变为“表象呈现”;将“原理展现”转变为“假设验证”,更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 以课外实践活动为抓手,提高科技教育整体水平

小学科技教育应不断拓展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帮助学生不断扩大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使教学活动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灵活地选取探索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研究可以分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发现问题:首先让孩子自己学习中去发现问题,选择研究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解决自己问题的成功快乐。

设计方案:每次探究活动,老师要做孩子探究的引领者,指导学生一开始就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为学生在开始的观察、研究中搭好框架。活动方案是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方案应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探究方法等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方案的确定;统计表格、实验记录内容设计等,力求将探究活动限定在自己能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研究验证:实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是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进程,既鼓励学生自主地按照计划认真实施,又积极关注,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参与其中,做及时点拨,必要指导,以便适时调控探究的过程。

通过校外科技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思维智能、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 融科技教育于专题竞赛,拓展科技教育育人空间

篇3

一、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 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热爱这项事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将身,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俗话说,欲兴事,先兴人,教师只有有了敬业奉献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调整到位,也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

2.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的意识到创新在民族生存和国家兴旺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一切以创新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革命正在勃然兴起,教师是这场革命的重要角色。创新教育体系中教师所要培养的应该是能过自我教育、主动学习、能够生存的主体性的人,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人才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能否不断地变革教育教学方法,能否适应个性变化和成长的需要,能否运用心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

3. 教师要有信息素养和科研意识

在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所提出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演变为“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不断流动的小溪”,后者蕴含的就是对教师只是不断更新的要求。在信息社会,适应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还应具备在哪里能够获得信息和如何获得信息的能力,以满足学生越来越旺盛的求知欲。

当前,变“教书匠”为科研型教师,已经越来越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已经被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为此,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具备了科研意识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全新的人士;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能不断地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因此,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很重要条件。

4. 教师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进取意识

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呢?

二、 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1. 自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

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但取决于他所掌握知识的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之处在于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教学资源,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标准,重新整合教材。新课程标准如同一个工程图纸,教材就如同工程的各种材料,学生就如同施工的工人,教师就如同工地的工程师,要按照既定的图纸,配置工程材料,组织工人施工并引领工程实施。这就要求“工程师”正确地理解“图纸”有效配置“材料”,合理地调动“工人”,科学地引领“工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困惑,怒嫩合理地使用教材,不能深入的领会心课标。有很多教师感到“当了多年教师,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究其原因,除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外,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首先明确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进而又目的的自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传统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的实践经验,个人教学风格。随着心课改的实施,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发生了变化。作为教学活动实体部分,主体性知识不仅仅指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应包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本学科基本理念以及固有的书本知识和最新生成的前沿知识,与有关的跨学科的知识也应作为背景知识纳入本体性知识范畴。作为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念支撑和技术支持,并提供了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手段的条件性知识,应涵盖现代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融会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除此之外,条件性知识对于当代的教师而言,还应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和理论研究知识。实践性知识应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赶我和实践经验,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养成的个人教学风格。还应包括课堂情景知识,以及整合教学实践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等等。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基于必要的知识储备,知识变成能力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认识这一点,来努力建构合理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知识结构,则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将永远是缘木求鱼,望梅止渴。因此可以说,自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

2. 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这样说是由校本教研的性质所决定。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实施课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发展目标,以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实践性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研首先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对课程改革所依托的课程理论、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的研修和跨学科整合等问题,提供对校本教研理论研究方法和技巧的专业拓展。教师参与其中,可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深化对教学的认识,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校本教研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可以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

“自我反思”帮助教师学会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学会通过教学行为实施之前、实施过程之中的实施之后的所谓前瞻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自觉的控制。教师可以会在可爱女对将要进行的教学行为或行动的可行性进行合理的想象和预测,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前预定应对措施,学会在课堂上,对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基石修正,尤其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学会在课后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总结和评价。

“同伴互助”可以帮助教师开放自己,克服文人相轻的积弊,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与合作,形成如同一声会诊的“研究共同体”。对真实而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学会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进而形成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沙龙式研讨、专题讲座等研修机制和研讨习惯,从而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创新思考能力。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它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学认识上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专业技能与技巧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派上用场。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把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把涉及到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孤立、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商务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架构和外贸思维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知识虽然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他们虽然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却不能独立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往来函电的操作,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外贸英语思维能力和业务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应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教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函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以“询盘”( enquiry)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个部分:一是实践业务中典型的询盘信(Enquiry Letter)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综合性地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思路与思维步骤。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它的内容则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生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与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篇5

鱼之美味众人皆知。对于一个没接触过鱼的人,如果让其直接通过尝试食用而获得吃鱼的方法。那结果可想而知。正如初学游泳的人一样,必须先告诉学习者必要的动作要领,以及自救必备的知识。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常识的人才可以尝试下水。否则什么也不知道随便跳入水中定然产生危险。“成仙之道需要高人指点”。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盲目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力不能提高而且还会产生危险,甚至误入歧途。生活中类似的先获取知识,后锻炼能力做的例子枚不胜举。课堂教学中会边讲边练,先讲后练,是教育教学经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有机物甲烷性质时,因为甲烷时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开始学习有机物。我就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有机物学习的一般步骤。先分析结构再推测性质,最后是实验验证以及结论总结。学生获得了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后,对后边学习乙烯乙炔以及烃的衍生物是水到渠成。学生感觉到有章可循,不会忙中出错。即便在后边有机复习时,学生也条理清楚。我自己也感觉到授课轻松愉悦。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个学习方法,他的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只有获得必要的知识才会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提高就能更好的获取知识

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地方还相当陈旧,教师的观念较为保守,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所教授的内容,便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不断重复。然而长期下去,学生不但成绩没有提高而且学习能力也逐渐下降。究其原因,教师过多的讲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导致学生不但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思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也随之下降。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多少遍,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没答出来。”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告诉他们:“一道题讲这么多遍,结果收效甚微。那还不如只讲一遍,我想也不会再差到哪去,与其这样,少讲几遍效果也许会更好。”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在讲“火候”。教学当然也是这样,一味强调重要,不断地高八度提醒。学生不但感到精神紧张,而且神经疲劳。教学有时也需要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那么一定也会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记得在上届初三的第一次年模考时,当时因种种原因,新课教学还未结束。酸碱盐溶液这章内容在考试前一天刚开始。当我讲到酸的最后一条化学性质,酸与盐的反应后,给出复分解反应定义之前,顺便插了这样一段题外话:“同学们,好多学化学的人认为:‘化学难,方程记不完’。其实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化学方程不是记住的,而是写出来的!”这时我就结合课本上给出的两个酸与盐反应的例子,自己补充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然后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并且归纳出反应的特点,给出复分解的定义。此时因为快下课了,我就没有举例子,就简单说了几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酸与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果你要将所有类似的方程全记住的话,真的恐怕要累坏了。”当我一出此言学生都愕然了。但此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我就草草举了一个例子,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并且讲到这个反应能够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你会写方程吗?这时有学生点头表示会写。我说:不会也没关系下次课我还会讲的。大家试想一下酸碱盐何其多,他们之间的反应怎么记得完?但我觉得没必要背诵,不用记。因为他们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只有那些不知道反应原理的人才会说,方程太多记不完。结果谁也没想到第二天的模考中有一道推断题,要求写出碳酸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方程。当时几位任课老师都说超出范围了。但经过大家的讨论还是保留原题。然而改卷结果却出我乎意料:我所带的班这道题的得分率分并不低。甚至超进度较快的其他班。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联想到了碱和盐的性质。他们对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使他们获得了其他的知识,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知识谈能力是空谈。学生没有基础知识去培养其能力简直是幻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学中绝不能偏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厚次薄彼只会使我们的教育畸形化。

篇6

首先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创造思维。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来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去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以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政治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思考、讨论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开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教材中的活动课设计是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活动课教学和实践中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应充分做到: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课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可见,师生和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是活动课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尊重、信任、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

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如收集活动过程的信息,加工处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特别是活动课也应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阵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政治教师的神圣职责,让我们积极实践,深刻思考,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共同奋斗。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脉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恰倒好处,就可以使创新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二、“活动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操作策略与实例

1、精心设计

要确保活动课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活动课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讲到环境保护活动课时,我首先口述新闻联播中播放的入秋以来,北方受到沙尘暴袭击的案例,然后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2、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不但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如果活动课单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活动课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动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励探究

篇7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紧接着,2011年语文课程新标准提出: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开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于是,部分教师在未能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含意之下,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试图达到素养的提高,难免会出现以下的两种现象:一,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讨论活动,学生你来我往,课堂氛围热闹,可是教学目标完成否,就不知道了。二,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忽略课堂效率,无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存在。

的确,新课标主张“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学生在课堂上有活力,有独特的思维,甚至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可,静下心来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上的教学,而把语文的“本”——“基础知识”忽略了,未免有些顾此失彼。多了热闹的氛围,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同时却遗失了基本素养。

二、能力与知识失衡的结果

缺少基本的语法知识,学生无法判断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弄不清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对语病题中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因,根本不会判断。

文言文虽然属于古代汉语,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但从教材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短时间内看不到“淡化语法”“淡化知识”的危害,可是,到了高中会怎样?

首先,大脑的识记性是受时间限制的,“临阵磨枪”式的识记更是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其次,高考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查,重视积累,强调举一反三,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板块的考查目标是: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文章大多选自《二十四史》。学生要想读懂文章除了积累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外,更重要的是有方法能够独立理解、判断文言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在淡化语法的教学模式下,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都把握不了,更何况是文言文。因此,对倒装句式、实词词性判断和翻译就无从下手。

新课标“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针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来的,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标准”中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去掉了,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教材里已经“精选”过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语法等),还要再次“精选”甚至直接省略了。

这种知识、能力二元分的离论,使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油还油,水还水,难以达到水融、互相促进的境界。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不可或缺

不论语文课程怎么变革,我始终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不能为了强调提高能力、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新课标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知识精选,素质教育也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基础知识不应被淡化和割裂。李海林教授认为:知识不仅是课程内容,也是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交流的工具,关键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教更有效。

篇8

1.引言

模具是“工业之母”,制造技术飞速发展,对模具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据权威专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模具人才大多不符合企业需求,岗位适应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全国高职院校都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模具专业课程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课程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的,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手段,以课程为对象,建设双职双师型师资队伍,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开辟校企合作途径。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矛盾与问题也随之而来,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得更为尖锐,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匹配。

2.模具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模具专业不是单纯的理论性学科,而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要具有很强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要能有益于企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国内的诸多高职院校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教育教学特点,开展项目化教学,进行课程改革。目前,我院模具专业课程正在实践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教室,让教师离开讲台,让生产车间成为师生共同的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以满足岗位需求,适应社会。要让项目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尤其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模具课程来说,必须有良好的运行环境,要充分保障软件与硬件条件,其中包括教师开展项目教学的能力。

模具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如何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模具任务来进行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不是讲授的中心,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以辅导者的身份,以一次次服务性技术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设想在教学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并且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实态度、严谨作风等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质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者、知识的倾诉者、技能的传授者、活动的领导者;学生是被动者、知识的倾听者、技能的接受者、活动的服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对教师怨声载道,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项目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一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如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是这个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评价者,学生是这个活动的实施者。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模具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如道德素养、心理素养、语言素养、职业素养等,还要具备扎实的单门学科与系统学科知识,很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能随时为学生解决在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设计能力

主要是指在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之前,教师为项目开展而精心准备、有效地安排内容的能力。它主要包括项目教材选择能力、教材解读能力、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创新能力、教学情境与学生特点的分析判断能力。此设计有别于传统备课,项目内容要求真实,要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可实践,它既要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又要能贴合实践生产。

(2)项目组织能力

主要是指在安排好项目内容的基础上,保障活动顺利实施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服务能力等。整个项目活动是在实习车间完成,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由于模具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实践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如模具制造、试模等环节,因此教师不仅要确保项目活动的成功,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而且要负责教学安全,确保学生不受意外伤害。

(3)项目研究能力

主要是指项目活动以后所表现的能力,它包括教师对项目内容的深入拓展能力,项目开展形式的创新能力,遗留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等等。这些有利于后续项目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能力现状分析

项目教学对模具专业课程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挑战与考验,但又不得不面临这种严峻形势。以我院模具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为例,其师资结构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模具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数据显示,模具专业课程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有的虽然在企业工作过,但时间较为短暂,且有的从事的工作基本与模具无关,而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知识,能随时为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

(2)缺乏系统性模具专业知识

目前,模具专业课程教师掌握的大多是单门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只擅长模具CAD/CAM,有的教师只了解冷冲模设计方面的知识,对模具方面其他知识一概不知。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模具知识,而不是单门学科知识,要求教师能将所有学科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既要了解各门学科特点,又要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既要擅长单门学科,又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项目教学。如我院正在实施的《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应用》这门项目课程,要求教师掌握模具的制造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塑料成型的工艺参数设置、模具的结构、制品缺陷分析软件的应用等。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系统学习,才能适应教学要求。

(3)缺乏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模具专业课程教师以青年为主力军,一些年长的、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则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因此,教学任务主要由年轻人完成。他们生长在比较幸福的年代,有的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中大多数目前正处于新家庭建设或稳定时期,子女尚幼小,需要照顾,而实践项目教学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教师缺少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5.高职模具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教师能力培养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模具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教师能力的提升已迫在眉睫。针对这种形势,我院模具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已正式启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企业锻炼

常州长三角模具城是我院模具教师的培训基地,截止到目前,共有5名年青教师到模具企业挂职锻炼,向企业员工学习,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方面知识,为今后胜任项目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教师帮带

在每门课程的项目教学在第一轮开展过程中,学院都要求不懂、不会的教师主动跟在主带教师后进行学习。如在《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应用》这门课中,要求教师会识别塑料,操作注塑机等,而传统教学并没有真正实施这些环节,只是纸上谈兵,要想加入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队伍的教师只能向会的教师虚心学习,以便今后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3)外聘教师

模具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包含的知识包罗万象,有时并不是每个工种本专业教师都能胜任,如《模具机械加工》这门项目课程,有普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而本专业教师不擅长普通机加工,只能聘用机械专业的教师担任主带教师,本专业教师向其学习,完成第一轮教学。

(4)自主学习

除硬性要求教师进企业进修和向他人学习外,有不少教师已经感受到了项目教学的压力,主动学习,如有的教师自学模具设计软件,有的教师主动学习数控操作,等等。教师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良好风气,促进教风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6.结语

高职模具专业项目教学教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院关心、系部推动、教师主动,即学院出台相关的政策激励教师进企业锻炼,为教师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学习培训;系部要为教师联系正规企业,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主动、虚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模具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才会拥有一支素质过高、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推进模具专业课程的全面改革,促进高素质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当今社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岗位变动日益频繁,知识技术周期逐渐缩短,对人的终身学习要求明显增强,终身学习成为人们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过去只学一个专业、拿到一张文凭,就可决定一辈子的生存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中,职业人才的规格内涵、职业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笔者就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整合,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以能力训练养成为核心内涵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即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起点和轴心。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类型是应用性,人才专业是职业技术性,人才去向是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技术或管理的“一线性”,人才层次目前以专科为主。高职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一线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并全面考虑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应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以建立“教学模块”为关键环节,以确立课程体系为最终归结。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培养一线岗位的实际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不再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培养能力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及构建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因此,“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模型

对于能力通常人们认为是智能、技能和体能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在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80年代初,英国政府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逐渐形成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在推行能力本位教育体系过程中,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政府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在吸收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将人的能力分为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见图1的能力模型。其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上的能力;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具有共性的相近工作领域内的能力;核心能力是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适用性最强、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有适用性和可迁移性,核心能力和其它能力不同,是其它能力的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核心能力应处在最底层、最宽厚,是承载其它能力的基础。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制定的核心能力试行标准,将核心能力分为八个大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从能力模型可以看出,相对于特定能力和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所占比例和份额较大,尽管处在最底层,并不显山露水,但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深远。

三、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示范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高职数学教学如何在示范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围绕学院提出基础课程职业化的改革,高职数学教学应树立怎样的质量观,高职数学是否需要利用技术,高职数学应该树立怎样的改革观,如何正确理解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工具性”等等,诸如此类,围绕上述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开展研究。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有学校在开展,如开展数学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层次教学、数学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着力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内容往往重技巧、轻思想的倾向,渗透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加强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等,但往往都是课外时间在进行的,是小作坊式的,效果好只是少数学生受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面,而忽视作为“工具课”的一面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存在的现状,转变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就必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为后继课程准备足够的数学知识,过分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工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性之特点,这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悖。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把数学课程定义为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确实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数学课程定义为“基础课”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数学“工具性”的内涵,这恰恰是制约数学课程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瓶颈。

四、创新数学“基础工具性”课程教学,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中数学教育教学不像专业课程那样显山露水,但数学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需要正确把握数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如对数学的单元预设能力进行分解,运用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其进行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形成具有学习领域课程特征的一组递进安排的教学内容,见表1任务-项目表。其中任务栏根据单元预设能力设定n个任务,项目栏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初级到高级一组递进的项目。本文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课程中矩阵代数的一个单元教学为例,说明利用数学的“基础工具性”特点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加强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课程单元教学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的整体能力目标、单元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坚持贴近学生专业实际、贴近职业活动实际、贴近教师个人实际的基本原则,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服务地方发展的价值取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2.围绕单元预设能力和知识点精心设计任务-项目表。笔者在矩阵代数单元教学中,结合专业选择了实现密码体系的关键环节(加密、解密、破译)作为本单元教学任务:任务1是加密、任务2是解密、任务3是破译;项目栏采用加密矩阵:项目1是二阶矩阵、项目2是三阶矩阵、项目3是四阶矩阵。

3.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如本案例中熟悉矩阵知识(矩阵、矩阵运算、逆矩阵等)。

4.合理分配小组。如本案例中每组四人,其中一名数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一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

5.按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任务-项目表中的内容。按每个任务的要求,项目递进式进行。如本案例中,三个任务(加密、解密、破译)恰好是矩阵代数单元教学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按照每个任务,项目1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2由每小组独立完成,项目3由每小组借助于数学工具独立完成。

6.单元教学效果评价。本案例在熟悉矩阵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项目1所有的内容,再利用项目2加以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完成项目3教给学生会用数学工具解决复杂问题。按每个任务采用项目递进式的方式既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教会学生利用数学工具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这就突出了数学的“基础工具性”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多个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五、数学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

围绕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创新和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工具性”课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二是培养了学生做学并用的能力。数学课程的教学过去都习惯于老师授课为主,有时根据教学内容配备一些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做对做错无从考量,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将数学中知识点与设计好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做学结合;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学生往往获得不只一个的能力点,本例中的单元教学的设计覆盖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大项,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提升;四是增强了师生间的深度互动。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发挥了师生“双主体”的作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探讨问题的答案,创新思维方式;五是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高职教师通常是数学专业毕业,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通过创新数学课程教学,在与专业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知识面的拓展甚至科研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46-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急需具有创新能力、自我发展、团队协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尚未全面而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没有科学而系统地整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职业能力与技能相混同,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既不是本科或以上教育所完成的学科知识和学术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全面的职业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依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将其划分为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等,从而就出现了主要课程、重点课程、主干课程等概念。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强调通识教育,引出了核心课程的概念。

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看,一般必修的理论课程有30余门,考虑到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和一些选修课程,应该将理论课或理论实践一体类课程中对人才培养规格起决定作用的部分突出出来,这就是我们要界定的核心课程。

我校在数控技术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始终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思路是按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如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应包含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应该是多少,等等。笔者认为,每个高职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应由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如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12门,其中公共核心课程3门,专业或技术基础核心课程5门,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4门,比例为3∶5∶4,较为合适,这与整个教学计划中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间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图1为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图。

核心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培养面向浙江省制造业、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熟悉现代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应用知识,掌握能胜任专业面向岗位与岗位群工作的数控切削加工、三维建模与制造及数控设备维护与调试等方面的技术与技能,具有全面职业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2)方法能力。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4)个人能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核心课程与核心能力互动教学模式

每门核心课程有各自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门课程及其对应的核心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由课程、能力和教学方法构成一个互动教学模式(见图2)。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能力关系如表1所示。

表格中的符号表示每门课程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能力。例如,“02数控职场英语”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人际交往沟通、爱岗敬业等方面的能力。以下将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讨论该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法

如何将核心能力融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首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而创立和选择有利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则是其中的关键。

角色转变教学法 角色转变教学法主要是教师不把自己看成导演的角色,而转变为主持人角色。教师转变为主持人的角色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置让位于学生,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监督整个学习过程,负责向学生介绍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学生所获得结果是正确的,并应及时指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阶段,用一定的时间准备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把任务交给学生,对使用的时间、方法进行说明;第三阶段,提出学习重点,用问题引导学生;第四阶段,确定小组成员;第五阶段,就材料与信息让学生加工完成;第六,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角色转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决策和实施能力以及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头脑风暴”教学法 “头脑风暴”教学法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分三个阶段(见图3)进行:第一阶段是介绍问题,如组员对问题感到困惑,主持人对问题利用案例形式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是指定一人在黑板记录所有见解,鼓励学生自由提出见解;第三阶段是课后教师以鉴别的眼光讨论所有列出的见解,也可以让另一组学生来评价。例如,在《数控切削加工》课程中,当讲到轴类零件的工艺编制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工艺室查找资料,提出轴类编制工艺的各种不同方案。最后,教师对每种轴类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案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决策和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进行教学,很受学生欢迎。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一是教学准备。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拟定思考题,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首先要选择好恰当的案例。选择案例或编写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案例内容与所学知识有关,难易程度与学习知识的深浅度相关,篇幅大小与教学时间相适应。二是主持案例讨论。案例教学不是讲授,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课开始,教师用几分钟简要介绍一下案例情况,布置讨论思考题。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照讨论题反复思考,待学生基本熟悉案例情况、得出基本结论时,再组织讨论。三是讨论后总结与反思。每次讨论结束,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明确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讨论受到哪些启发,讨论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待改进等等。如在数控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教师给出往届学生典型作品案例,让学生讨论并改错。案例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识图与绘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都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二)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实践教学中验证性试验占很大比例,现代教学更加强调探索性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即实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制教学。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项目分析、设计、制作、评估的各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可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对所修课程及专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施决策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核心能力。

例如,在进行《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中圆盘模腔制作项目教学时,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项目、自由分组、设计实施、展示评估。(1)提出项目。教师给出圆盘模腔零件图纸,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制作圆盘模腔。(2)自由分组。加工制作圆盘模腔时需要三维建模、工艺编制、刀具及机床选择、仿真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学生依据兴趣或技能水平进行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3)设计实施。该阶段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最能锻炼学生核心能力的阶段。首先,小组成员要进行分工。可以纵向分工,即按时间轴分工,每个成员负责一个具体的设计阶段;也可以横向分工,即所有成员都全程参与圆盘模腔项目的设计与加工,在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阶段按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工。(4)展示评估。圆盘模腔项目完成时,各小组需要展示圆盘模腔零件,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估。

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地位逐渐淡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在这个项目的教学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等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成果

通过我校数控0811班和数控0711班的两届学生比较,观察到全面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显著。互动教学模式将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与专业教学完整地、有机地结合,使核心能力培养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在全部课程学习完成时,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和提高。

结语

实践证明,教学中通过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加强,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等跨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汤志伟,吴瑞巍,余海.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核心能力培养互动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5):29-31.

[2]岳爱臣.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教育,2001,(3):43-44.

[3]王元娥.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8,13(3):589.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56-02

课堂实录是对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摄录,在录像中教师教学的话语和形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生互动的情况、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的情况等都会被录影设备完整记录。通过主讲教师本人和同行对视频回看,有利于教师对自我授课情况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通过学科带头人、督导、同行的点评,教师也可以了解到本人教态是否自然、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和学生是否真正融入课堂等情况。这也为进一步调整和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正向作用,因为同行之间互看、互听、互评活动可以在教师间起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微格教室课堂录像项目为例,探讨外语课堂实录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作用。

一、微格教室课堂录像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在2015年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微格教室课堂录像项目为实例,以36人次的东盟语种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上、下半年两次的录像数据进行前后比对研究。广西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共有专职东盟语种青年教师27人,本年度共有36人次的主讲教师参与到微格教室课堂实录教学能力提升训练中。

从表1可知,上半年的微格教室课堂实录以全面铺开的形式开展,每位青年教师都必须准备2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参与录像。在下半年的安排中,改变第一轮以教师个人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式,改为团队教学设计。学院选定主讲教师后,由教师寻找平行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师,组成2-3人的课程设计团队。经过主讲教师初步设计后,与团队教师讨论教学方案并模拟授课,最后完成微格教室课堂实录的能力提升训练任务。

二、微格教室课堂录像项目考查下教师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内外对教学技能的分类,在课堂录像教学质量监控中考查的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板书和多媒体使用技能、结束技能。通过考查教师上述技能,可以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学基本功存在欠缺。具体如下:

第一,对导入和结尾不够重视。导入过程没有引发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没有讲解新、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课程结束时没有做出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回顾和进行课堂总结。

第二,课堂外语使用率不高。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由于考虑到学生外语能力程度较低以及教师本身外语能力较弱等因素,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没有达到外语教学目的。

第三,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教师整节课程直接讲解PPT,大部分老师在讲解重、难点时,没能结合板书教学,部分学生有疑问的新词汇没有写出。PPT版面字体过多或过于密集,背景花哨导致版面不整洁。教师选取视频质量不高、视频内容选择不合理等。

第四,教师授课发音、肢体语言、教室站位不合理。教师未注重自己的发音和音质,声音过小、过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全程拿书,对着书进行讲解,不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互动和交流。在上课过程中多次出现摸头发、抓脸、手插口袋的情况。教师未能注意在教室中的站位和移动,学生上讲台进行语言实践时,教师站位过偏。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具体如下: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课堂把控力不足。部分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过少,外语实践训练环节不足,出现提前授课结束的情况。教师对设计的提问或讨论环节把控不足,设计的内容讲授不完,导致整个教学环节不完整。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便给出答案。第二,缺乏外语教学实践环节。教师以自己讲授为主,与学生互动性不强,导致课堂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在学生对话或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点评。

第三,外语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脱离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外语练习和展示环节,学生在表演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但表演中外语使用过少、表演过重,导致虽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偏离了外语训练的教学目的。

三、微格教室课堂录像项目实施后的教学改进情况

总体来说,通过总结上半年教学情况和在下半年采用团队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在外语使用比例、声音、教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一)注重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取专业语言知识的同时,在听、说上得到持续的语言刺激,培养外语思维,最终提高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下半年授课的11位老师均能根据学生年级、语言能力、课程内容的差异,尽量使用外语教学,进行外语讲解。更注意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并鼓励学生使用外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加强教师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质量。对于外语专业课程来说,外语问答、对话、朗读、背诵、演讲、讨论等都是能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在课堂实录中出现学生表演或展示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表演痕迹过重的问题,将课堂实践环节常态化,真正地将实践教学设计融入日常教学中。

越南语教师在讲授视听说课程时,将课本中口语对话场景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内容结合,将常用词汇融入教学内容中,并布置学生在校园内拍摄相关口语对话视频,课堂内进行播放、讲解和点评。泰语教师在讲授泰国礼仪时,以提问、对比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播放传统泰国礼仪短篇视频让学生模仿动作和应使用的语言,完成教学内容。东南亚文化课时,教师请学生上讲台,针对课程内容,学生使用预先准备好PPT进行讲解,台下学生对主讲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最后做点评和总结,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

(三)增加音频、动态flash、视频和微课等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下半年微格教室课堂实录中,教师都能使用板书与PPT相结合进行授课。大多数老师都在PPT制作时加入音频、动态flash、视频等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其中泰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插入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讲授泰语偶低辅音书写特点与高辅音书写方式的对比,课后学生也可以继续反复观看微课,对这一重点进行复习,这是广西外国语学院将微课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首次尝试。

(四)加大教学反思力度,注重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自我总结和互评总结“双总结”的形式,从教学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结尾技能等方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学生反馈上看,在微格教室进行课堂实录所讲授课程,相对日常课程更显完整,课堂气氛更活跃,学习效果更佳。

四、结论与建议

由上文对比分析可知,教学录像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通过课堂视频的回看和分析,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让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更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师们应保持一种学习提高的态度看待录像中的自己,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为提升外语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结合上述分析,还需从如下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

(一)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定位,提升教学目标意识。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师针对个人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提出和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使教学改革目标更明确,在课堂中积极运用高效的综合教学方法传授知识。

(二)完善听、评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基本能力。在校督导办、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的规范化管理下,结合教学巡查、随机听课、同行互听等方式,继续推进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录像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对有问题的教师进行导师制精准提高。更多地组织教学能力提升讨论交流会,在交流中分享和吸取经验,并进一步推进教师自主提升继续学习能力,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学习国内外优秀示范课程,取其精华提升自己。

(三)形成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对教师来说,“教研相长”是重要、关键的教学能力提升的手段之一。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研项目,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以研究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教学中改进实施,再将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形成教改的研究结论,并将结论和方法论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细云.论示范课的作用和反作用[J].教研天地,2011(10)

[2]蔡静,李晋荣.基于课堂录像的教学反思――透视教学录像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广西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0)

[3]皇甫伟,康建刚.高校示范课形式的教学督导共同体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4]曾燕文.自拍课堂录像――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9)

[5]苏芹.运用课堂实录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6]王琦.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作用分析[D].山东:西南大学,2010

[7]郭绍青,张绒,马彦龙.“有效教学”课堂录像分析方法与工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

篇12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 D.滴加液体

此题的基础性和知识性都很强,题中涉及多项化学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的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要仔细审核题目中的图形和说明。按照课本的规范操作,认真回忆做过的类似实验,从实验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和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可将有关的错误找出;但此题不局限于操作的正误,而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错误的操作产生的后果的了解,深化了知识的基础性。

第二题:(哈尔滨市香坊区期末测试题选择题第4题)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冶炼B.氮气制氮肥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氧炔焰焊接金属

此题的生活性及实践性很强,本题以化学变化为知识的支撑点,以生产实践为研究方向,理解化学变化在实际中的应用,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以4种工业生产为背景,描述4个变化,学生在理解了化学反应的概念、掌握4个变化的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解出此题。训练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解决或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题:(哈尔滨市道外区期末测试题非选择题第25题)如下图是A、B、C三个原子的模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A.原子B.原子 C.原子

从原子结构上看,你发现了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该题选自哈尔滨市道外区寒假作业的第25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也是我们平时训练题的变形题,原题的题干是一个表格:

本题作为开放性试题,提供的信息很多,知识量比较大,可采的点也较多,所以,学生可以在理解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结合信息从宏观和微观等多方面寻找答案。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回答越轻松。

第四题:(哈尔滨市南岗区期末测试题填空题第22题)有下列物质:氧气、自来水、二氧化碳、硫、高锰酸钾、氯化钾、空气、冰。请按下列表格的分类,将选择的物质填入适当的空格内。

本题通过对物质的组合综合考查学生对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等的理解和对物质的判断能力,只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把握不同类物质组成的特点,便可得出结论。本题训练学生对每一种物质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定要对其组成进行了解,把握各类物质的分类标准。

第五题:(哈尔滨市南岗区期末测试题第31题)右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是:______。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见上图。几分钟后观察到A和C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 、________;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此题是一道探究题;是根据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而编写的习题,“课程标准”要求:“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为了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出题者把科学探究建立在原有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既巩固了学科基础知识,又加强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及原理的掌握。

二、试题的研究与创编

1.选择题:医用注射用水属纯净物,下列水适用的是(D)。

A.凉开水 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

知识点: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制取的初步知识、水的净化软化等知识。

背景:从《医疗卫生报》上了解到:有些医疗事故与注射用水不纯有关。又由于学生对日常接触的水有一个定式,所以对各种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分辨不清。

教材中的原题是分知识点考查的,这些水多数时都出现在不同选择题的备选答案中,在这里我把知识点进行了整合,许多省市的中考题中,常有对水、纯净物知识的考查,考查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本人一方面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纯净物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填补过去中考题中的空缺。同时提醒学生,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哪些与化学知识有关。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2.选择题: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B )。

A.木柴燃烧B.融雪剂融雪

C.葡萄酒变酸D.白菜腐烂

知识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背景:今年春节期间,南方发生冰雪灾害,为了救急,使用了融雪剂,有些融雪剂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为了提醒学生关注融雪剂及其他物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而出了此题。

这是一类中考必考题,课本上也有这样形式的原题,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题:如2007年天津市中考题的第一题就是这类题,原题是: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鞭炮爆炸C.食物变馊D.铁生锈。备选答案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变化,我是在原题的基础上组织了新的备选答案。让学生巩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知识,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哪些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哪些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时刻注意,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3.新世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变化的问题。

[提出问题]他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他们提出了3种可能:(1)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量;(2)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总量;(3)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量。

[收集证据]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途径二:实验探究;他们分别用下列装置及托盘天平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进行测量,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实验结论]他们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思与评价]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有一组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总质量不相等,它是C ;他们分析的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原因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挥发到空气中,剩余物质称量所得质量不是生成物的总质量。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背景:本题以“课程标准”中“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为基础,结合教材中的探究实例和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而创编的。

“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明确了探究的目标。本人创编的意图是将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的知识与质量守恒定律相链接,并把探究的内容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应用元素、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让学生学会依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依据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的能力,学会明确、简洁地表达结论。本题探究学习的重点将放在实验计划的设计和结论表述上。

三、试题的反思与矫正

(一)范围和数量: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中3道题。

(二)反思矫正的目的:通过对试卷的反思,对学生现存的知识缺失及时补救,对出现错误之处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强化。做到章章清,节节清,不留知识死角。

(三)题目的反思与矫正编制。

第1题:(试题的第13题)质量相同的硫、碳、镁、铝4种物质中含有非金属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1)硫(2)碳 (3)镁(4)铝

该题的通过率为0.64,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的学生读题不认真,忽略了“非”字,还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金属和非金属。所以导致丢分。根据这种情况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将该题进行改编后训练。一是将“非”去掉,二是将“多”改成少。这样就成为一变三的训练了。加强了这部分知识的巩固。

①质量相同的硫、碳、镁、铝4种物质中含有金属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1)硫(2)碳 (3)镁(4)铝

②质量相同的硫、碳、镁、铝4种物质中含有金属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1)硫(2)碳 (3)镁(4)铝

③质量相同的硫、碳、镁、铝4种物质中含有非金属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1)硫(2)碳 (3)镁(4)铝

第2题:(试题的第26题)市场上销售的小食品“妙脆角”的包装袋中常常充入一种气体,请你分析充入这种气体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这种气体是空气中的某种单一气体,它可能是___________(填一种或两种都可以)。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该题的通过率为0.35,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脑袋里只有思路而不能准确地形成语言。主要是平时的训练比较少,所以对此题采取重复性训练,让学生在多次的重复性训练中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的操作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3题:(试卷中的第28题)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在进行一个探究实验,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酒精灯给三支试管加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提出问题]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给三支试管同时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收集证据] 观察实验现象是:

1.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 。

2.只加入氯酸钾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3.只加入二氧化锰固体的试管持续地用酒精灯加热没有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

该题的通过率为0.45。从试卷看,学生对设计实验没有思路,不知道该怎样设计,对提出的问题说不准,制定计划不严密,与结论不一致。针对以上情况,决定采取强化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编写出下面的专题训练试题:

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红砖粉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提出问题]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收集证据] 观察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加入氯酸钾和红砖粉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2.只加入氯酸钾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

篇13

我国目前建筑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摆脱不了普教模式的影响,即教学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但近年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另一种主张,即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来强化这种职业技能。对于这两种教育的思维与方向,应结合具体的专业进行分析,笔者不敢妄加论断。笔者从事多年的建筑、装饰等工程预算学科的课程教学,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争议。以下是笔者对当前中职预算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以及笔者在教学思维与方法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预算课程的特点

预算课程的综合性这是因为预算课程是建立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基础之上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能力,即学生要看懂建筑施工图,对建筑结构构造要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施工的过程、工艺及建筑材料能大致了解,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其费用。

预算课程的实操性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会独立编制单位工程预算。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理论上学会预算方法是不行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了解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及计价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预算方法的理解。

中职预算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课程教学不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目前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他们在学习预算之前已经学过建筑类相关基础课程,但学习这些课程时是孤立地学习,真正做预算时不善于将建筑构造、结构、施工及建筑材料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对建筑物的整体感觉与认识。有的学生甚至连施工图都看不懂,所以在学习预算时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中职预算课教学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目前中职预算课教学中有一种误解,认为预算课就是教预算方法,因此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具备学习预算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因而按自己的思路去组织教学。结果发现一遍遍地重复工程量计算方法或预算方法,而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教师也失去耐心,最终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预算课程教学理论化,学习时过于抽象预算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虽然教师很清楚该学科的性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由于案例准备不够或者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而使教学理论化。如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细,条款很多,教师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将规则解释一遍,缺乏直观地演示具体的实例,给学生实训准备的预算实例又太过简单,缺乏代表性。结果学生学完预算后只是背了大量的条款规则,理论上的预算知识很丰富,实际做预算时无从下手。

将预算课程的教学变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与理论化的教学方式相反,另一种预算教学倾向是将预算课程看成是单纯的技能课,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训,而不注重教学中的归纳和总结。预算课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应用各种建筑相关知识的综合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会进行具体的计算,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能力。简单地说,如果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实训让学生去理解预算方法而不注重对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实训可能确实会做一份或几份简单的单位工程预算。但学生就业后所接触的工程会很复杂,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预算课程教学的思维和方法探讨

预算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感觉”学习预算课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的能力,这并不是要求教师简单地复习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从建筑、结构、施工、建材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认识建筑物。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进行建筑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学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就很容易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去参观工地。例如在讲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前,带学生去正在开挖基坑的工地参观。这样学生对坑槽开挖为何要放坡、如何留工作面、坑槽应挖的深度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在讲解挖坑槽体积的计算时,不用教师费劲地讲解其工程量计算方法。学生就会根据所学基础的尺寸和标高计算应挖坑槽的长宽高,自己完成计算。

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算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方法和原理很简单,但实际计算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较复杂。如在计算工程量时具体计算步骤怎样,遇到不同材质、不同构件、不同工程特征及一些特殊情况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学生在没有实际做过具体预算之前是不清楚的,而教师在知识讲授时也不宜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讲一遍,最好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预算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和练为主导,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提示及归纳总结上。如笔者在讲解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时,先将墙体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讲解给学生:墙体工程量按体积计算,应扣除柱、梁、板等砼构件所占体积及门窗洞口所占体积。在学生练习时遇到了具体的问题:柱、梁、板的体积和门、窗体积怎样扣除?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看教室墙体构造,框架结构柱、梁、板在整个墙体高或长度方向是通长的,而门、窗洞口在墙的高度和长度方向都不是通长的,就像一个大的四方板上挖了一个小洞。这时学生很直观地看出:计算墙体净高时可由层高减去梁板高度得出,而墙的净长可由墙体轴线长度减去柱位即可。墙体按净长、净高及墙厚计算出体积后,最后再扣除门、窗洞口所占体积。这样学生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比教师直接讲解具体的计算步骤效果要好得多,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