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6:28: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神疾病如何预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

篇1

2015年6月,农村留守儿童四兄妹喝农药自杀身亡引起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据估计,中国目前约有1.73亿的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其中4 300万人被诊断为严重心理疾病患者。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自闭症、痴呆症三大心理疾病,中国于2015年6月出台了《国家心理健康工作计划(2015—2020年》。该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努力达成以下目标:(1)超过80%的被登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能够被合理地管理,同时至少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得到治疗。(2)满足条件且家庭经济困难的严重心理疾病患者能得到政府的财政补助。(5)至2020年,精神病医生的数量将翻一倍,达到40 000人,并提供适宜的、可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明确的财政预算支持以及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此外,计划里并没有提及如何预防自杀和解决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问题。中国的心理健康系统需要融入到国民健康、社会政策、政府预算、卫生体制改革以初级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

(林伟龙摘编自《The lancet》)

篇2

*人民医院科长告诉记者,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其实是不可与精神卫生化等号的,精神卫生范围更广,失眠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躁狂症等,这些都是精神卫生的范畴,这些情况不加重视和专业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这些都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精神卫生状况趋于年轻化

正确认识疾病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篇3

擅长:常见精神疾病特别是老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老年抑郁、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老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智能减退等,此外患者还会有幻觉、多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症状。

老年痴呆如何预防

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所以越早预防效果越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1.多活动,多用脑对预防老年痴呆很有裨益。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人在年轻时学的知识越多,越喜欢思考问题,那么在他老了之后,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越低。

2.老年人还要保持与外界的接触和一定的社交能力,重视心理健康,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家人朋友聊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老年人孤独、忧郁等不良情绪的滋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对预防老年痴呆有关键作用。

老年痴呆的治疗和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一般并没有生病的自觉,作为家属应多加观察,及时带老人前往医院就诊,可以选择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精神科专科医院或老年病医院问诊。如果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医疗条件较好的老年护理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仍没有根治的药物,应遵照医嘱,以促智药物为基础,精神药物为辅助进行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篇4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022-02

一、两则典型案例

2009年3月2日上海午九点,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邹宜均诉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其母韩秀欢、二哥邹剑雄的案件。这则案件特殊之处在于,原告诉称其母韩秀欢、二哥邹剑雄因经济纠纷,于2006年10月将其送往精神康复医院强制就医,侵犯其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而自己根本没有精神病。

2011年4月19日,武汉一名被精神科监护治疗4年多的男子从精神病院逃走后逃到广州。据徐武介绍,他与单位打了两三年官司,被莫名送进精神病院。抵达广州后,为了证明自己根本没有精神病,他立刻到广州精神病院做检查,根据院方检查,已经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

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骤增和中国民众对于“法外正义”的追求,因上访、家庭矛盾纠纷等原因,对于将正常人员作为精神病患者强行治疗的矛盾比较突出。在一个以法律为主要规则的社会,类似事件的发生,不只是个别正义如何恢复、有关责任人如何追究的问题,还在于如何预防和规制“被精神病”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预防“被精神病”制度

1.立法保障将正常人作为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要做到从根本上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应该在立法上明确送治人和接诊医院的责任。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它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真正的精神病人进行人身自由的约束是治疗的必要前提,但是,如果医院成为他人别有用心地将正常人作为精神病人实施拘禁的场所,那么,也应从立法上加大对于医院的处罚力度,这样,有利于医院更加严肃、谨慎地使用其收治病人的权利。

我国《精神卫生法(草案)》第六十四条规定,故意将非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六十七条规定,因故意或者疏忽将非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医院应该承担责任。从立法上加大处罚力度,是预防“被精神病”现象出现的重要保障。可以看到,我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对于“被精神病”人员的权利救济和保障还是过于笼统和单一,需要进一步完善。

2.加强政府职能

对于“被精神病”现象的预防和“被精神病人”的权利保护,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实际上大部分“被精神病”人员是因为长期与政府“做对”,进行上访的人员,有些基层政府为了“有效化解矛盾”,将个别长期越级上访人员“关押”进精神病院。长期上访人员的构成因素和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由于矛盾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个别人员存在精神上的障碍,但是如果一味地一刀切,只能造成矛盾的进一步深化,使冤屈得不到合理地疏解。

地方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于地方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力度,对于“被精神病”人员的摸排工作要定期进行,对“被精神病人”的权利保护和申诉工作要及时有效地“倾听”,化解矛盾,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功能,预防“被精神病”现象的出现,保障“被精神病”人员的权利。

3.规范医院行为

精神卫生康复医院是“被精神病”人员权利受到侵害的直接现场。那么,对于医院收治行为的规范,从源头上切断正常人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可能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实际上,我国大多数精神卫生康复机构是自负盈亏的非事业单位,由于利益的驱使,他们放松了对于收治病人的门槛,有的甚至以此作为生存和谋利的手段。当然,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于我国精神卫生康复资金和管理的缺陷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和诊断措施,可以向日本学习,日本每个县均有精神福利中心和精神疾病审核委员会,精神病人入院及出院均需精神疾病审核委员会审核。精神疾病审核委员会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预防“被精神病”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加大精神卫生康复机构的资金投入,让其安安心心,本本分分地行使自己收治病人的权利,担负为病人负责、为“被精神病人”负责的社会责任。

4.社会协同监督

之所以出现“武钢徐武事件”,致使其被“关押”在精神病院1571天的悲剧,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乏造成的。在我国的实践中,精神障碍患者被送进医院之后,对于院方的收治、治疗、康复诊断等阶段,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这种监督机制的缺乏,恰恰为“被精神病人”权利的长期被侵犯而得不到纠正提供了温床和先天的条件。

篇5

样本选自2010-03—2012-01在我院住院且戒酒成功即将出院的患者,共入组86例,均为男性,年龄35~62岁,平均(47±7)岁;饮酒时间9~44年,平均(17±8)年;饮酒量(纯乙醇)180~880g/d,平均(420±51)g/d。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酒依赖诊断标准。②治疗效果均为戒酒成功即将出院患者。两组患者性别、文化、婚姻、住院次数、用药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③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1.2.1出院前教育内容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酒精依赖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及出院教育,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家庭式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由两名主管护师(责护组长)带领10名护士(责任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固定针对干预组或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主管护师及护士均进行系统统一培训,两组均采取2次/周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利用每周二、周六探视时间集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具体如下:①第1~3周动员及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采取互动方式与其沟通,了解其家庭成员及家人对患者的关注度;讲解酒精依赖的临床表现;戒断症状;住院戒酒的必要性;酒精替代治疗及脱瘾治疗方法;戒酒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酒后导致的法律问题等,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过程有全方面的了解。②第4~6周主要讲解对酒的重新认知;酒精成瘾对本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良性格、行为和生活方式与酒依赖的关系;患者对酒精产生心理渴求的原因;复饮的征兆及如何预防复饮;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饮酒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危机等,并讲述有关成功戒酒的实例,向患者家属提供尽可能多的保健及护理知识,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成功戒酒的信心。③第7~9周采取互动治疗方式、成功戒酒患者现身说法谈经验等方式,让患者与家属、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体谅,相互鼓励,互取成功经验,学习他人成功方法等。④第10周向患者及家属作相关出院指导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如何定期来院复查,如何遵医嘱进行药量增减,如何与医护人员沟通及寻求帮助,并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打印装订成册发送给患者,建立互访档案以便电话随访及患者咨询。

1.2.2出院后延续教育内容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即停止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则延续进行为期8次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安排为:出院后4个时间节点内,每个节点进行2次干预。内容为:强化疾病知识的认知;如何克服性格中的自我为中心、偏执、非社会化等薄弱环节;强化对酒的理性认知,从内心抵制饮酒;学习新的行为表达方式,体谅他人,正确人际交往;行为治疗:与戒酒同伴结伴外出,将自己置于旧环境的暴露中,提高对酒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1.3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精神疾病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复饮率作为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将两组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及精神疾病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年等不同时间节点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将两组患者酒精复饮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使酒依赖患者出院2年后的疾病复发率为16.28%,而对照组为72.09%,这也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说明患者家庭成员的参与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效果。酒依赖患者在医院成功脱瘾后只是解除了患者对酒的躯体依赖,而对酒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依赖还要持续2~3年,患者的人格特质(主观意志薄弱或人格损害),家庭,社会,心理不良因素明显者更易复饮。除以上患者的自身因素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也尤关重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培训,增强家庭和社会对其的关注,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十分必要。造成酒精复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酒依赖者普遍存在着对外界环境的易伤性,遇有压力时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及宣泄,不能正确求助他人,与家庭成员及朋友沟通障碍,职业技能不能重建等都易加强患者对酒精的心理依赖与渴求。因此,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其掌握正确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重要。酒依赖者家庭成员对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由于患者家属对酒依赖疾病常识及戒酒知识的掌握,患者定期到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复诊率就会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随之提高,疾病的复发率也大大减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价值得以体现。

篇6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等诸多因素影响易产生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和财产损失。对于攻击行为,不仅要全面考虑其所患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所以,如何预防和尽可能避免患者产生攻击行为是精神科病区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

1 生物学因素

张少平(1999年)[1]对31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被害妄想和命令性幻听为首要危险因素。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妄想,一是关系妄想,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以及邻居无意的关门声或咳嗽等都是针对自己,二是被害妄想,即认为同事、邻居、家人甚至国家机关、单位等联合一起迫害自己。患者常沉浸其中,往往会感到紧张、愤怒,走投无路,于是反戈一击,抢先下手伤害其妄想对象。

躁狂症患者易激惹,稍有挫折,极易发生攻击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及冲动性人格障碍者也易发生攻击行为。病前性格内向、沉默、暴躁、孤僻者,病后有明显的感知觉和思维障碍者,也极有可能发生攻击行为。

文献指出[2],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与额叶功能有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额叶功能损害可加重其攻击行为或冲动行为。国内张巍(1999)报道[3],攻击行为与T3、T4升高呈明显相关。因此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具有精神病学基础。

2 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丧失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地位,甚至被家庭抛弃,人际关系逐渐恶化,加之强行住院等因素,使患者住院后产生戒备心理,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而常常拒绝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因此医护人员便成为其攻击的首要对象。

3 环境因素

有学者调查了环境因素对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作用后认识到,暴力攻击行为是一种相互影响的现象,当时的住院环境、医疗设备、工作人员、患者与患者之间均对患者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拥挤,缺乏独处,闲散无事可导致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发生在饭厅的主要原因是拥挤、排队、争食造成摩擦和攻击。医护人员劝说服药时易遭到患者的攻击。

4 其他因素

攻击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疾病状态的表现。因此,接触患者机会越多越容易受到患者的攻击,医护人员则首当其冲,另外青年护士相对缺乏经验,更易受到攻击。

5 对策

5.1 善于观察 患者的妄想通常是逐渐形成的,可有目的的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妄想内容。但是当患者不愿吐露时,不要坚持询问,可通过倾听患者的自言自语收集信息。对患者非言语流露的信息也要注意,如患者侧耳倾听时,往往说明他有幻听;当他双目圆睁,表情愤怒,呼吸急促,来回走动时,表明患者此刻情绪激动,可能有幻听支配下的意外事件发生。抑郁症患者情绪突然好转,或症状已改善的患者情绪突然低沉,往往提示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加强服药的管理,防止患者假服药。

5.2 尊重与理解 与患者交往时,要尊重理解患者,言语态度要真挚和蔼,避免用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患者。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掌握每个患者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及爱好,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当要求无理或难以满足时,则要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避免哄骗以免患者产生不信任感。不要对患者流露出恐惧或厌恶表情,以防激惹患者。对有幻觉妄想的患者不要与之争论,或企图说服他们,这样做不但毫无结果,甚至会被牵入其妄想中。在日常管理中,不能过于迁就,处处服从,以免造成患者恃病无恐,为所欲为。

5.3 自我保护 与有妄想的患者接触时,不要随便碰触患者身体,以免被误认为是有意挑衅。对有关系妄想的患者,不要在他面前与他人低声耳语,以免引起其猜疑。与有攻击倾向的患者单独接触时,应站在他的侧面。对声称实施暴力者,一定要冷静,先用温和,但坚定果断的语调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设法求援。对新入院比较兴奋、冲动、吵闹的患者或对已经实施暴力行为的患者,可实行保护性约束,并给予临时治疗,并作好其他患者安抚工作。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对不安心住院或病史中有出走行为的患者应多加留意,以防乘机出逃。对病情相对稳定,住院时间较长而又不能出院者,医护人员应定期与之交流,做好思想工作。

6 结论

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紊乱,行为常受其精神症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患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明显减弱或缺失,又缺乏自知力,不安心住院等,因此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而这种攻击行为又常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更加严格地制定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判定与处理标准。因此,我们只有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或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信“防患者于未然”更胜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篇7

老年患者全麻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高达15%~25%[1],随着社会老龄化,更多的老年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故如何预防全麻恢复期谵妄的发生是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接受中上腹部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病例均为男25例、女25例、年龄65~89岁,术前及家族均无精神疾病病史(见表1)。

1.2 麻醉及监测

入室后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发现心率、脉氧、血压正常后即行麻醉诱导:依次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推注芬太尼0.1 mg,万科松0.1 mg/kg.经口腔明视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异氟醚吸入,间断给予万科松。

1.3 谵妄的诊断标准及评分方法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包含了谵妄的诊断标准[2] :意识混乱(对环境的知晓和注意力下降);认知改变(如记忆缺失、定向力错乱和语言混乱)或认知障碍(如视觉假象、幻觉);快速发作(数小时到数天)和每天病程波动;存在诱发因素或药物中毒及撤退的证据。

1.4 谵妄的处理

本文根据上述谵妄的诊断标准确诊后,迅速采取了如下处理:充分给氧:对于血压、心率平稳的患者,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02~0.025 mg/kg,同时复合静脉注射异丙酚0.4~0.5 mg/kg:对于低血压、心率极不平稳的患者,静注咪唑安定0.05~0.10 mg/kg并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推注芬太尼2 ug/kg;缺氧患者用药后面罩给氧;心动过速及高血压患者对症处理。

1.5 数据统计

本文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 A组发生围苏醒期谵妄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

2.2 两组内出现围苏醒期谵妄的患者男性比女性多。

2.3 麻醉过程中循环系统扰动较大的患者出现围苏醒期谵妄的比例较高。

2.4 两组发生围苏醒期谵妄的患者与手术时间、出血量有关。

2.5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基本恢复安静。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无过敏性皮疹、低血压等短暂反应表现(见表2)。

3 讨论

3.1 全麻恢复期谵妄的临床特点

本文病例有以下特点:① 两组内出现围苏醒期谵妄的患者男性比女性多。②麻醉前均

精神紧张,表明谵妄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应激反应密切相关。③麻醉过程中循环系统扰动较大的患者出现围苏醒期谵妄的比例较高,主要见于吸入全麻且术毕多存在麻醉过浅等诱因[3]。

3.2 预防及治疗 ①应以预防为主,提高麻醉医生及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4]。②加强术前访视及谈话,尽量减轻患者恐惧心理。③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内科伴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④术中完善麻醉管理,特别是镇痛完全及控制应激反应.把握好气管拔管时机[5]。

参 考 文 献

[1] 王晓滨,黄公怡,李维斌,等.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2):126-128.

[2] MARGIOTYA A, BIANCHETYI A, RANLERI P,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delirium indemented and not demented elderly medical inpatients. J Nutr Health Aging,2006,10(6):535-539.

[3] 曾因明主译.米勒麻醉学.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41-2447.

篇8

所谓药学心理学,即是以药理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把心理学和药学有机结合起来的,通过借助药品自身以外的信息刺激,以达到与所使用药物类似或加强的疗效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外称之为phal~naceuticalpsychology。1979年,为有效解决现实药学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具有心理学研究背景的药学家试图把心理学和药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药学心理学正是基于此种背景下诞生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药学心理学逐渐转变为一门独立学科。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到目前为止,已逐渐发展至心理药效学和心理药学两个分支学科。

2心理药效学的概念及其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临床药学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心理药效学。所谓心理药效学,即指当使用同种药物时,不同心理诱导的存在导致了相异的药理效应出现的关于心理学、医学和药理学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旨在通过借助药学服务人员的优秀心理诱导能力,以充分唤起病人抵御疾病的内在源动力从而达到最佳药物疗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心理药效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关注心理因素,因为病人是心理药效学起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主导动力因素(包括药师、医师和护理人员等)的心理诱导作用,从而发挥最佳的药物临床效果。实践证明,“安慰剂效应”是心理药效的最直接表现,而性格不同的病人对相同药物将出现不同的药效反应。一般来说,热情、积极和乐观的患者使用安慰剂之后大多会产生较明显的心理效应;与之相比,急躁、消极和悲观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却并不明显。总的说来:充分调整、调动患者的心理,用热情、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同时药学保健服务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帮助,使其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促进其早日心身康复,最终获得最优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性格千差万别,为发挥最佳的心理药效作用,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治疗工作:①将治疗方案明确告知患者,借助心理药效,可达到较好疗效。该方式适用于被动求医类型患者的家属或主动求医类型的患者,对其说明所患疾病的类型、病因及所需治疗方法,并指导其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和将来如何预防疾病等相关知识。②暗示疗法。该方法适用于那些患有癔症性缺失或感觉缺乏的患者。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大多利用该方法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而利用安慰剂效应来进行辅助疾病的治疗工作,能获得更佳的疗效。③不定期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赢得他们的信任。利用机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搞好思想交流工作,这有利于深人了解患者病因。医务人员应努力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识,争取更佳的治疗效果。

3心理药学的概念及其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篇9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生活质量的定义为:以一定文化和价值体系为背景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状态的感知体验,这种感知体验不仅与其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其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的事物的影响。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人们的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独立水平、社会关系,以及所处环境特征的相关性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综合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预后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医护人员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努力改善其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功能极为重要。本研究对80例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有明显下降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性家庭教育和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明显下降≥3个月,出院时精神症状基本缓解,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1.2 方法 对患者和家属均以电话预约,邀其到门诊或病房复诊,由原主治医生和负责护士执行药物的调配和心理疏导。

1.2.1 系统家庭干预的方法 集体式家庭教育:将患者分为2批,每批40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和护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集体授课。每2个月1次,每次4 h,共6次。教育内容:①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重点强调精神分裂症可以治疗和有效控制;②家庭环境对精神疾病康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着重强调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③邀请康复效果较好患者的家属进行言传身教,鼓励患者家属进行自身家庭尝试,以调动其治疗和合作的积极性;④如何预防复发。家庭干预:由掌握患者家庭情况的护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后,每月1次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发放院外治疗手册,检查服药及治疗情况,协助解决治疗过程中问题,并采用口头讲解形式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指出不足,激励进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并针对性地向其家庭成员或主要照顾者传授维持治疗中应注意问题,比如强调家庭生活事件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等,对患者予以尊重、关心、理解和鼓励,多方面体贴与温情,督促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防止孤僻、懒散,以延缓社会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1.2.2 评价方法 ①干预前由主治医师采用BPRS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3]对患者精神病现状及社会功能残疾程度进行评定,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和家属填写生活质量量表(QOL)[3];②干预及随访1年后,由随访者进行第2次BPRS、SDSS、QOL调查;③评定1年内患者复发率,以连续1个月精神症状明显加重,BPRS评分的第4、7、11、12和15项中任何1项超过3分或BPRS总分>36分作为复发恶化的界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 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除精神信仰和环境领域因子外,其他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2.2 干预前后BPRS、SD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BPRS总分32.12±1.40,干预后为26.14±1.00;SDSS总分干预前8.12±1.60,干预后6.02±1.20,干预后均有显著下降(P

2.3 患者复发率 80例中,仅7例复发再住院,其余均未复发或恶化。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康复,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和精神科临床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对这些CSZ患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研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增多而渐呈增多趋势。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区康复等方面[1],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等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适应与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它的预后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做好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就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只能接受短时期的住院治疗,如何提高患者院外治疗效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2]。有研究认为,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难以应付患者重返家庭后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而出现心理障碍[3],对患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系统家庭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QOL评分除环境领域及精神信仰领域等主观因素外,差异具有显著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患者的情绪得以稳定,从而增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减轻精神疾病残留症状、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性作用。而生活质量提高,又可促使患者自觉地进行心理保健和功能性恢复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减轻社会功能的残疾程度,对今后的逐渐康复增添信心和希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早在1979年,药学界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综合运用药理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在卫生服务体系的配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出现了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随着卫生服务制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发展,药学心理学逐渐具备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1]。药学心理学(pharmaceutical psychology)是遵循心理学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利用一定形式的非药品本身的信息刺激,产生与用药相当的治疗效果或者增强药物疗效的一门新兴的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分支学科心理药效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药学新概念,是集医学、心理学和药理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是指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心理诱导下,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2]。其目的是通过医者的良好心理诱导作用,充分调动患者抗御疾病的内在潜力,以获取最佳的药物疗效。

在实施心理药效学过程中,心理因素在先,患者是心理药效学发挥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等这些主导动力因素的心理诱导作用,使药物发挥最佳临床效果。心理药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安慰剂效应”,不同个性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热情、爱说、善交际的人对安慰剂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而急躁、耿直、好胜的人则不明显。一般说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药物的生理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时药物的心理效应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月经病以及痛症等疾病时更为明显。有关资料表明,安慰剂对疾病的改善率可达30%~50%;国内有学者对127名高血压、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和溃疡病等患者调查发现,由于纯粹的心理效应而自觉症状好转者超过50%,其中高血压患者的改善率达81%[3]。

但心理药效学并非适用所有患者。根据患者就医心理,大体可将其分成两大心理类型: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主动求医型患者能主动到医院就医,愿意接受治疗。其特点是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未必严重,这类患者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被动求医型患者多见于急性和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各种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等,他们不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心理药效学多用于某些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相对而言,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应用最多,亦常用于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

临床观察亦表明:给药医生的权威性,给药的时间,药师、护士发药时的语言、神态,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以及价格等均可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药物的包装是否精致以及颜色和味道亦能影响病人的感受,如大多数人喜欢乳白色或橘黄色,偏爱柠檬味、苹果味或橙味。

2药学心理学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的心理效应和心理药效学的应用[4]。由于患者的身心、体能、心理都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别,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预期要求,需要药学工作者加以识别和确定[5]。药师在药学服务中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调节和提高患者的情绪,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药患关系,有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药学服务,为其提出较为合理的用药建议,达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2.1与患者多交流,赢得信任关心同情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多交流,使他们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较为信赖,愿意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庭、隐私和社会关系等)。获得信任后就能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摸清患者的心理脉搏,利用心理科学知识,及时正确地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积极性并加以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加深对其疾病治疗迫切性的认识,改善心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明确告知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配合对于主动求医型患者或被动求医型患者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与病因、治疗方法,指导他们配合治疗以及以后如何预防等,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2.3暗示疗法医护人员特别是影响力大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具有暗示性的治疗作用。通过心理上的积极暗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身反应过程。以技巧性的言语和表情给患者以诱导和暗示,其接受暗示的过程就是内心的逻辑活动过程,结果改变了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一定的解释和暗示,使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达到最佳结合。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社会精神健康服务体系中患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员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药学人员在提供药学服务的实践中,深入研究药学与心理学交叉问题,不断探索并充分利用心理药效学在药物治疗中的有益作用,使其得到推广和发展。如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交流,增加亲切感,提倡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零距离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把发药窗口作为一个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使药学服务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和早日康复的信心等方面与医学同等重要。药师通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与患者实现优化的心理整合,从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并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onna D.Pharmaceutical psychology[J].Am J Pharm Educ,1979,43:261-266

2李惠平,郭晓霞,王忠英,等.试论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64

3左其容.药物的心理效应[J].精神卫生通讯,1994,5:4

篇11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群众保健意识的提高,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院蒙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蒙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蒙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蒙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医院要建立“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为当今和未来的医院蒙药学工作提出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蒙药学工作者在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同时重新构建知识结构,要学习和应用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蒙药学服务。

一、蒙药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作用

早在1979年,蒙药学界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综合运用药理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在卫生服务体系的配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出现了蒙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随着卫生服务制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发展,蒙药学心理学逐渐具备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1]。蒙药学心理学(pharmaceutical psychology)是遵循心理学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利用一定形式的非药品本身的信息刺激,产生与用药相当的治疗效果或者增强药物疗效的一门新兴的蒙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分支学科心理药效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蒙药学新概念,是集医学、心理学和药理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是指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心理诱导下,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2]。其目的是通过医者的良好心理诱导作用,充分调动患者抗御疾病的内在潜力,以获取最佳的药物疗效。

在实施心理药效学过程中,心理因素在先,患者是心理药效学发挥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等这些主导动力因素的心理诱导作用,使药物发挥最佳临床效果。心理药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安慰剂效应”,不同个性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热情、爱说、善交际的人对安慰剂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而急躁、耿直、好胜的人则不明显。一般说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药物的生理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时药物的心理效应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月经病以及痛症等疾病时更为明显。

但心理药效学并非适用所有患者。根据患者就医心理,大体可将其分成两大心理类型: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主动求医型患者能主动到医院就医,愿意接受治疗。其特点是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未必严重,这类患者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被动求医型患者多见于急性和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各种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等,他们不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心理药效学多用于某些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相对而言,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应用最多,亦常用于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

临床观察亦表明:给药医生的权威性,给药的时间,药师、护士发药时的语言、神态,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以及价格等均可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药物的包装是否精致以及颜色和味道亦能影响病人的感受,如大多数人喜欢乳白色或橘黄色,偏爱柠檬味、苹果味或橙味。

二、蒙药学心理学在蒙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的心理效应和心理药效学的应用。由于患者的身心、体能、心理都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别,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预期要求,需要蒙药学工作者加以识别和确定[3]。药师在蒙药学服务中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调节和提高患者的情绪,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药患关系,有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蒙药学服务,为其提出较为合理的用药建议,达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蒙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与患者多交流,赢得信任

关心同情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多交流,使他们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较为信赖,愿意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庭、隐私和社会关系等)。获得信任后就能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摸清患者的心理脉搏,利用心理科学知识,及时正确地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积极性并加以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加深对其疾病治疗迫切性的认识,改善心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明确告知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配合

对于主动求医型患者或被动求医型患者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与病因、治疗方法,指导他们配合治疗以及以后如何预防等,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暗示疗法

医护人员特别是影响力大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具有暗示性的治疗作用。通过心理上的积极暗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身反应过程。以技巧性的言语和表情给患者以诱导和暗示,其接受暗示的过程就是内心的逻辑活动过程,结果改变了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一定的解释和暗示,使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达到最佳结合。

如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交流,增加亲切感,提倡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零距离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把发药窗口作为一个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使蒙药学服务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和早日康复的信心等方面与医学同等重要。药师通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与患者实现优化的心理整合,从而提高蒙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并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篇12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亲属;健康教育

Effec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accompanying dependants of hospitalized schizophrenic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accompanying dependants of schizophrenics in hospital. Methods 116 accompanying dependants of schizophrenic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study group were conduc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control group were not. All subjects were tested with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in first 3 day and after 1 mon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followedup for a year. Results The mean scores of both SDS and SA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words】 Schizophrenia;dependant; health education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影响其家属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的康复。加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家庭支持与关怀,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3月在我院住院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16名患者的陪护家属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住院陪护满1mo;(2)排除有精神病史及严重躯体疾病者。将入组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各58名。研究组男39名,女19名;年龄21~58a,平均39.48±10.21a;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名,中专15名,高中18名,初中及以下17名;与患者关系:父母26名,配偶28名,子女4名。对照组男37名,女21名;年龄20~59a,平均41.03±10.54a;文化程度:大专以上9名,中专15名,高中15名,初中及以下19名;与患者关系:父母23名,配偶22名,子女13名。两组上述因子经t检验和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由精神科医师每周≥2次讲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预后及如何预防复发等相关知识,将相关资料汇编成小册子增阅陪护家属,并随时回答亲属的提问等。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

1.2.2 评定工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陪护家属在患者入院3d内和陪护满1mo末分别进行评定。测试前由研究者讲解统一指导语,要求独立完成评定。对文化程度低者,由医师用中性语气诸条讲解,再由其独立作出评定。对每位患者出院后1、3、6mo及1a采用电话、书信或来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对复发住院者则详细询问其复发的原因。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陪护亲属SDS、S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略)

注:χ2/t检验,组内比较*P

表1显示,两组健康教育前SDS、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后SDS、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2.2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38±15.21d,对照组为68.58±16.21d。经t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2.29,P

2.3 出院时疗效判定 研究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30例,有效8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著进步2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1.60,P>0.05)。

2.4 出院1a后随访 研究组完成1a随访者53例,其中定期检查、坚持服药者46例,未坚持服药或间断服药7例;对照组完成54例,其中定期检查、坚持服药者36例,未坚持服药者18例。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05,P

2.5 发生医患纠纷比较 研究组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3例,对医护质量质疑者3例;对照组发生争执9例,质疑6例。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71,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亲属及周围社会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对其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文献认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问题较突出,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1,2]。本研究显示,住院精神分裂症陪护家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抑郁情绪。其可能原因是家属缺乏有关精神病常识,当某一家庭成员患病后,使他们在经济、精力上蒙受损失,增加家庭的负担。而负担的存在,扰乱了原有的相互关系,使他们承担了更多的义务与责任,使他们的社会活动受到限制,产生不良心理感受[3]。而这些不良心理反映的存在,增添了他们对患者的批评、怨恨、误解和他们的无助感,加之缺乏有关精神病学常识,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后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对其实施有关精神分裂症常识的健康教育,既可明显改善亲属的心理状况,又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等,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包锡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情绪障碍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71

[2] 王刚平,颉瑞,王华永.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山东精神杂志,2003,16(1):34

篇13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恶性肿瘤疾病本身和化疗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特殊性,许多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心理护理对化疗患者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科接受化疗的68例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本科接受化疗肿瘤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平均年龄(56.5±13.24)岁。女30例,平均年龄(59.4±13.35)岁。疾病种类包括肺癌、子宫癌、乳腺癌、肠癌、膀胱癌等患者。

1.2 分组方法 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入组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婚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68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和神经精神疾病者。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实验组加以心理护理干预。

1.3 测试方法

68例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 d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评分。专人负责,统一指导,向患者说明填表方法,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于文化程度低,不能完成读写者,在不给予任何提示或暗示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完成。

1.4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2],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富于责任心和同情心,用良好的语言、神情影响和感染患者,获取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说出真实感受和想法,用不同的方法(解释、安慰、暗示)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1.4.2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向患者宣教化疗知识,每项操作解释清楚,告诉患者什么是化疗,化疗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毒副作用,化疗期间加强巡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患者白细胞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应做好保护性隔离[3]。对一些因化疗反应造成形象改变的患者,指导患者予以恰当修饰,如脱发患者戴假发,切除患者购买特制胸罩,以恢复其自信。

1.4.3 取得家属和社会的关心支持,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患者生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护理人员应鼓励亲人、朋友多陪伴患者,如病情许可,尽可能让患者回到原工作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年老体弱者,生活上给予最大的支持与照顾。

1.4.4 鼓励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和平稳心态,多与外界接触,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CL-90评分的比较,表1。表1显示,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常模(P

表1

2组患者入院第1天SCL-90评分的比较(x±s)

因子名称实验组(n=34)对照组(n=34)国内常模(正常成人)

躯体化2.94±0.86*2.92±0.83*1.37±0.48

强迫1.64±0.791.63±0.811.62±0.58

人际关系1.68±0.591.70±0.641.65±0.61

抑郁2.84±0.70*2.81±0.72*1.50±0.59

焦虑2.82±0.68*2.83±0.70*1.39±0.43

敌对2.40±0.71*2.41±0.79*1.46±0.55

恐怖2.26±0.65*2.39±0.67*1.23±0.41

偏执1.46±0.711.45±0.521.43±0.57

精神病性2.34±0.68*2.35±0.59*1.29±0.42

注:与国内常模比较*P

2.2 两组患者出院前1 dSCL-90评分的比较,表2。表2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前1天SCL-90评分的比较(x±s)

因子名称实验组(n=34)对照组(n=34)

躯体化1.40±0.54*2.80±0.78

强迫1.64±0.621.63±0.65

人际关系1.65±0.541.68±0.60

抑郁1.58±0.51*2.70±0.67

焦虑1.43±0.52*2.80±0.68

敌对1.49±0.49*2.29±0.71

恐怖1.26±0.46*2.03±0.52

偏执1.44±0.541.43±0.58

精神病性1.32±0.45*2.12±0.28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国外研究认为,癌症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密切的联系[5]。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影响了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降低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6]。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增强体内抗癌和抗癌药物的疗效。我们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认为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化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地促进了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康复,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岳文洁.现代临床心理学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

[3] 李玉英,杨思燕.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心理失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4,8(19):49-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