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投资决策的步骤

投资决策的步骤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6:29: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投资决策的步骤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投资决策是企业为了对若干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论证或者对单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运用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或确定某一方案是否可行的判断分析过程。传统的投资管理决策方法主要是净现值法,该法以净现值的大小或正负为标准来选取最优方案或确定一个方案的可行性,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柔性。实物期权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突破了传统决策方法的束缚,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它给出的适合期权价值的净现值判别标准显得更为有效和科学,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实物期权的概念和思想

近20年来,期权理论在西方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市场,而且推广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领域,期权不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避险工具和投资获利工具,而且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的发展。而我国对于期权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实物期权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以期权的概念来定义的实物资产投资的现实选择性,它反映企业进行长期资本投资的现实选择权,它反映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在决策时不确定的因素改变投资行为的一种权利,实物期权具有期权的特征,即投资不可逆性,时间上的延迟和选择性以及投资后的各种变动弹性,反应了实际生活中投资决策的特点。

二、实物期权的类型

与项目的投资决策相对应,根据实物期权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延期型期权

延期型期权是实物期权中最重要的一类,它相当于买权。它指管理者可选择在今后某个适当时刻进行投资,而不必在当前立即决策,企业如果能够延期投资,就等于拥有一个买权,其执行价格为投资成本。延期型期权类似美式看涨期权。

(二)放弃型期权

放弃型期权相当于一个卖权。指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如果经营效果不佳,企业可以放弃投资并且获得清算价值。清算价值就相当于执行价格。当项目的净现值低于清算价值时,放弃或转卖这一资产相当于企业执行这一卖权,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看跌期权。

(三)扩张型期权

扩张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项目投资后,如果市场条件好,企业可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获得更大的收益。相当于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

(四)收缩型期权

收缩型期权相当于一个卖权。在市场需求减少时或在其他不利的情况下,大多数项目都会考虑到收缩投资规模,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类似于金融期权中的看跌期权。

(五)转换型期权

转换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它指企业的项目投资者有权在多种决策之间进行转换,该期权的获得既取决于生产技术和过程的选择,也依赖于许多非技术的因素。对投资项目运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转换的期权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双向期权,即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组合。

(六)增长型期权

增长型期权相当于一个买权。项目的投资者获得初始的投资成功后,在未来时间内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当这些投资机会的条件成熟时,投资者就会抓住机会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相当于标的为股票的看涨期权。

(七)复合期权

复合期权是指以期权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即为一种期权的期权就可以用来描述这类投资。如果用复合期权的方式来分析多阶段投资项目,项目的价值将会因为投资者能够依据未来不确定性动态调整投资过程而大大提高。通常我们可以将复合期权看作一系列欧式期权的组合,适用所有产业或公司特别是研发密集的产业。

三、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

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并不是对任何项目的评估都是适用的。一般情况下,投资项目使用实物期权决策方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当存在或有投资机会时,项目会出现更新以及在中途可能会出现战略的修订,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能正确估计项目中包含的投资机会的价值。这时使用实物期权方法对项目投资价值的评估会更为全面合理。

第二,当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足够大,投资者不得不等待更多信息,以避免不可回收投资的决策失误。而且在不确定性足够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必须考虑到投资的灵活性对项目价值的影响。

第三,当投资项目的价值主要由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所决定,而不是由目前产生的现金流决定。

四、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

林特和彭宁斯(Link&Pennings,2001)以ROA(RealOptionsAnalysis,实物期权分析)和DCF的互补性为基础,提出了四象限分析法。他们根据收益和风险的不同将项目分为四个象限(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

象限1:项目具有高期望收益与低风险(低波动率),可使用DCF法分析,且项目应尽快实施。

象限2:项目具有低期望收益与低风险(低波动率),可运用DCF法分析,且项目应尽快放弃。

象限3:项目具有高期望收益与高风险(高波动率),可使用ROA法量化风险,并在新信息来临时决策。

象限4:项目具有低期望收益和高风险(高波动率),可使用ROA法分析,在有信息来临时实施项目。

投资决策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在于把投资项目视为某一实物期权或若干实物期权的组合。这样,决策分析对象从项目变为实物期权,即投资项目评价问题相应转换为实物期权的定价问题。

由于投资项目被视为若干实物期权的组合,则项目的真实价值转化为实物期权或组合的价值,等于项目的净现值NPV和各种灵活性的价值之和,成为扩展的NPV——ENPV(ExtendedNPV)。把灵活性的价值称为期权溢价(optionpremium,OP),即考虑到实物期权因素而增加的价值。因此,实物期权的价值构成为NPV=NPV+OP从上式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投资项目,其NPV是固定的,不同的实物期权的价值(项目的真实价值)差异在灵活性的价值即期权溢价(OP)上。不同的实物期权或组合有着不同的期权溢价,因而有着不同的价值构成。考虑到一种极端的情况——实物期权组合全部为到期型实物期权,则显然期权溢价OP=0,此时ENPV=NPV,则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这也印证了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基于完全信息假设即确定性条件下是完全有效的,因而当在投资决策中涉及到很少或是没有灵活性时,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如NPV法、IRR法等)就足够了。

(二)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的步骤实物期权理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许多学者提出的分析框架都各有侧重。本文结合Amram和Kulatilaka(1999),Copeland和Antikarov(2001)提出的两种框架,得出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分析方法的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一:构造实物期权应用框架。

描述决策内容。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做的是对决策行为进行书面描述,明确说明要决策的问题是什么,存在哪些或有决策,哪些可观察的变量触发决策。有些决策包含多个期权,常常是多层次或者序列结构的复合期权,应分块进行评价以增加直观性和可评价性。

不确定性来源识别和分析。相对于金融期权而言,实物期权的不确定性来源要复杂得多,其中很多是不可见的,既包括系统性风险,又包括非系统性风险,在实物期权的应用中必须识别出这些不确定性来源并将之结构化。

非系统风险分析。实物期权应用中总是会遇到非市场风险,对这些非系统性风险的形式和来源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结果。

决策准则的构造。决策准则的制定问题是应用框架中重要的参考要点。识别了期权与影响其价值的不确定性来源和风险后,我们需要构造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作为决策的准则,比如当MR>MC时重新开始生产。决策准则越具体越好。

实物期权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应用框架过于复杂该方法就将失去越性,如果应用框架很难理解将会限制其应用的范围。为了成功地执行实物期权,其应用框架应该简单易懂。步骤二:建立期权定价模型。

使用NPV方法计算项目的价值。建立输入变量,期权计价模型所包含的输入量较少且比较容易获取,这也是期权方法之所以诱人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DCF分析方法已经收集到了期权计价模型所需的大部分数据。所需的输入量主要包括标的资产现值、决策点的价值增量、标的资产波动率(市场风险)、期权期限及无风险收益率。

在综合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事件树,对标的风险资产价值产生影确定性进行建模。

根据事件树中列出的不确定性进行相应的决策,建立决策树。决策树上显示了最优决策所获得的项目价值也即是决策者要获得的期权价值。用定价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计价。选择适当的期权计价模型计算实物期权价值。

步骤三:对计算结果的检查。

这一步主要是对用实物期权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定价结果比较、制定决策临界值、分析策略空间及投资风险特征分析。

步骤四: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设计。

在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之后,需要再考虑一下投资备选方案集合是否需要扩展,投资战略是否可以通过重新构造和设计而增加价值,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的期权,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性能的其他备选方案等等。经过若干次验证可以设计出具有更高价值的投资策略。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物期权理论为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修正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应该指出,由于实物期权的概念还需在实务工作者中推介,而且其量化分析较难,很多决策者对这种方法不甚理解,影响了它的应用效果。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泽亮.论实物期权及其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篇2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对于风险的定义,学术界都没有确切而统一的认知。通常人们在对风险定义的时候有两种认识,第一把风险解释为不确定的事件,此定义是从风险管理与保险关系的方向出发,根据概率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定义;第二,把风险确定为预期对实际的差距。对于节能住宅项目投资者在投资决策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比其他一般的住宅项目更多更复杂,因为对于节能住宅项目,它投资更大、工期更长、质量要求更高,现实存在着很多的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充分识别、度量和控制项目风险对于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绿色建筑所做出的一系列的讨论和分析,而对于节能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只是停留在框架的层面上,应该有待更深一步的细化。

风险排序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进行风险因素的排序,既有利于管理者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资源,又可以做好充分的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排序的研究可以从排序指标与排序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早期风险排序方法,如风险期望值排序法、风险—概率矩阵法等,都是与风险的二位属性相对应的,忽视了属性间的互相影响。本文应用直觉模糊AHP方法对节能住宅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风险展开排序研究,该方法是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给出了各风险因子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风险排序方法。

1 直觉模糊集相关知识

定义1 设是实数集上的一个模糊数,其隶属度函数为:

Aᾶ m≤x≤l

Aᾶ (x)= Aᾶl

0 其他

其非隶属度函数为:

m≤x≤l

Bᾶ (x)=l

0其他

式中,0≤Aᾶ≤1;0≤Bᾶ≤1;Aᾶ +Bᾶ≤1;m,l,n∈R,则称ᾶ=([m,l,n];Aᾶ,Bᾶ)为直觉三角模糊数。Aᾶ为决策者认为属性值属于三角模糊数[m,l,n]的程度,Bᾶ为决策者认为属性值不属于三角模糊数[m,l,n]的程度,πᾶ=1- Aᾶ -Bᾶ为模糊数的犹豫程度。πᾶ越小,表明模糊数越确定。

定义2 设判断矩阵U=(uij)n×n,若,若uij∈[0,1](i,j∈N), uij+ uji=1,uii=0.5,则称矩阵U是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定义3 设V=(uij)n×n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若对∀i,j,k∈N,均有:uij= uik- uik +0.5,则称U是模糊一致性互补性判断矩阵。

定义4设X是论域,B={(tB(x),fB(x),πB(x))|x∈X}∈ V(X),VB(x)= ,那么可得模糊集FB(x)={(FB(x),1- FB(x))|x∈X },则称FB(x)为直觉模糊值((tB(x),fB(x))得模糊逼近,FB是直觉模糊集B的模糊逼近。

定义5 设U=(uij)n×n是直觉模糊判断矩阵, uij=(tij,1- fij)(i,j∈N),且tij∈[0,1],fij∈[0,1],tij=fji,tji=fij,tii=fii=0.5,tij+fji=1,则称矩阵U是直觉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定义6设直觉模糊互补判断矩阵B=(bij)n×n,其中bij=(tij,1- fij),𝝅ij=1- tij- fij,模糊矩阵P=(pij)n×n,且P=,称模糊矩阵P为B的模糊逼近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若P是一致性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则称B是一致的。

2 基于直觉模糊环境下的AHP

步骤1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结构。

步骤2 首先请专家通过对同层属性关于上层属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直觉判断矩 阵 U=(uij)n×n ,其中uij=(tij ,1-fij),i,j= 1,2,…,n,tij ,fij的值根据 0.1-0.9标度给出的定量标准。然后根据定义6得到模糊逼近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P 。

步骤 3 对模糊互补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对 P 进行一致性检验及调整,最后得到满意一致性矩阵。

步骤4 计算权重向量。利用(1)式进行层层计算,得出各因素的权值,最后根据权重值进行排序。

3直觉模糊AHP方法在节能住宅投资决策阶段风险排序中应用

节能住宅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参与方多、关系复杂,因此,在开发项目投资决策前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最大限度地估计风险,合理地作出风险投资决策,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于是,本文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对投资决策阶段风险的排序问题, 计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再对权重指标进行排序。

下面给出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解决节能住宅投资决策风险元素的排序问题的步骤如下:

步骤1 构造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递阶结构。根据节能住宅投资决策风险的特点,综合分析影响决策风险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投资决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结构见表 1。

表一 节能住宅投资决策风险

目标层B 准则层Bi 子准则层Bij

投资决策风险 政策、法律风险 节能住宅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节能住宅建筑相关政策及评价标准的变化

社会风险 政府对节能住宅建筑的倡导力度不大

公众对节能住宅建筑的接受程度低

政府部门的低效率和繁杂的审批程序

技术风险 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缺乏施工经验

新型设备、材料性能不稳定

施工中未使用节能要求的新产品

缺乏满足节能住宅建筑要求的新产品

管理风险 业主缺乏节能建筑相关的管理经验

对节能住宅建筑相关知识认识不足

缺少与节能住宅建筑相对应的人员安全及健康的管理

步骤2 应用专家打分法,对准则层各个指标关于上层目标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直觉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其中,第二层准则层中所有元素对目标层的直觉模糊互不判断矩阵为:

我们依次得到B3技术风险子准则层各元素相对于准则层指标的直觉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分别为:

上述矩阵的模糊逼近判断矩阵为:

步骤3计算得满意行矩阵如下

步骤四计算出各层次直觉模糊的权重指标值及其排序值

根据权重计算公式Wi=计算出BI层中所有元素对目标层B的权重为:

W=(0.295,0.134, 0.394, 0.177)同理可得Bij层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元素的相对权重排序为:

表一 各因素的排序指标值及排序结果

根据上述表一结果可以知道技术风险在节能建筑投资决策风险中站的比重较大为39.4%,其他风险的重要性可以排序为政策法律风险29.5%,管理风险17.7%,社会风险13.4%。而子准则层的风险因素有低到高的排序结果为:施工中未使用节能要求的新产品、对节能建筑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缺乏满足节能建筑要求的新产品、业主缺乏节能建筑相关的管理经验、政府对节能建筑的倡导力度不大、公众对节能建筑的接受程度低、政府部门的低效率和繁杂的审批程序等。对于权重比较大的风险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分配风险管理资源时应该占有优先的权利。

4 结论

节能住宅建筑投资决策风险排序可以对优化风险管理资源的分配、防范高风险重要的指导作用。直觉模糊AHP方法将直觉模糊集合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更灵活、细腻地应对了风险评价时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一种更实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ATANASSOV K.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J].Fuzzy Setsand Systems,1986,20( 1) : 87 - 96.

[2] ATANASSOV K. More on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9,33( 1) : 37 - 46.

[3]黄训江,侯光明.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优先度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107-109

[4]周文中,袁永博,郎 坤.基于直觉三角模糊数的建筑施工绿色风险排序模型[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4)

篇3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有效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较为技术化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经营活动分析,必须首先了解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分析公司经营范围和竞争优势,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和风险,然后才能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公司管理层拥有公司的完整信息,且财务报表由他们来完成,这样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外部人士、包括股票投资者就很难把正确信息与可能的歪曲或噪声区别开来。通过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从公开或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提取管理者的部分内部信息,但由于分析者不能直接或完全得到内部信息,转而只能依靠对公司所在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的了解来解释财务报表。一个称职或成功的财务分析者必须像公司管理者一样了解行业经济特征,而且应很好地把握公司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透过报表数字还原经营活动,从而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哈佛大学的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教授在其著作《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公司分析与估价》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司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哈佛框架的核心是:阅读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基本顺序是:“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也就是说,先分析公司的战略及其定位;然后进行会计分析,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及其质量;再进行财务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最后进行前景分析,诊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见,哈佛框架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报表结构介绍———报表项目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体例安排,跳出了会计数字的迷宫,以公司经营环境为背景,以战略为导向,立足于公司经营活动,讨论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与公司财务报表(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了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思维。

二、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一般性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借鉴一般性公司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再紧密结合股票投资的具体目的,就可以形成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本书借鉴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结合股票投资决策目的,提出一个基于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131框架。即:1个起点———问题界定3个步骤———财务情况预判、报表结构及指标分析、财务前景预测1个结果———服务于投资决策这一框架可用图1表示。

1.问题界定。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在对问题进行界定时,关键是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公司收入增长乏力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行业衰退、经济下行、公司管理落后、职工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所以问题界定是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步,那基于投资决策目的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还是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是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还是评价未来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而言,这些是分析的问题本身还是问题表象?目前股票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把问题界定为: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评价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评价公司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预期收益;评价对该公司投资是否能使投资风险降低。这些都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标而言的,若提升一下目标的层次,是否有更本质的发现?本书在此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评价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进行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目的无非是为获得有助于评估股票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理性的投资者都希望在一定收益率下,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在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中,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核心,由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公司是股票的载体,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股票投资者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根本或问题所在,而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或盈利能力等仅仅是表象。

2.财务情况预判。这里主要是指股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的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识别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并加以调整,从而尽可能准确的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初步的预判。财务情况预判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宏观环境分析和会计调整。宏观环境分析是财务情况预判的基础,而会计调整是财务情况预判结果的报表体现。其中宏观环境分析属于定性分析,主要是确定公司的主要利润驱动因素、辨识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潜力。首先,宏观环境分析能帮助股票投资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找出报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即使报表没有问题,也可以作为合理评价报表结构和报表指标的基础和依据。例如,确定了主要的利润驱动因素和经营风险后,可以更好地评价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对公司行业背景和竞争战略的评估有助于评价公司当前盈利水平的可持续性。其次,宏观环境分析还可以帮助股票投资者在预测公司的未来业绩时,做出合理的假设,从而保证对公司前景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所谓会计调整是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进行基本的评价,特别是要对那些存在较大灵活性的环节重点进行关注,评价其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适宜性。对公司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进行识别,找出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偏离准则制度、偏离行业惯例、偏离公司既往、不能恰当反映公司经营事实的事项。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重新计算公司财务报表中相应的会计数字,通过数据或报表调整,形成没有重大偏差的会计数据,从而修正原先对会计数据的歪曲。可以说,经过会计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既是财务情况预判的结果,也是确保下一步报表结构分析和指标分析结论可靠性的必要基础。

3.报表结构分析及指标分析。这里所指的报表结构分析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自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会计报表项目的经济内涵。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是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目标是运用会计数据定量地评价公司的当前和过去的业绩,以及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等,并评估其可持续性。进行指标分析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有效的分析体系,从而正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一般的报表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大类指标。通过指标分析,投资者还要达到明了公司现状问题的功能。在上述分析中,股票投资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报表分析方法,对公司做出全面评价,借此形成公司流动性与盈利能力的准确判断,对公司财务风险、财务弹性及其盈利能力做出最佳测算。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分析中一定要运用权衡和变通的理念,灵活使用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使分析结果最终能有助于“评价该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篇4

指出了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前期方案深度不够。需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与参数进一步完善,重视风险问题及清偿能力分析,提高技术经济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 前期工作 经济评价 问题 改进

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前期方案深度不够,建设项目“三超”现象严重等是多年来困扰投资管理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项目各个层次的决策者以及咨询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篇5

2、可行性研究的作用。(1)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2)作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申请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3)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商谈合同、签订协议的依据;(4)作为编制设计和进行建设工作的依据;(5)作为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技术、设备采用等工作的依据;(6)作为申报项目和接受相关部门审查的依据。

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总论;(2)市场调查与拟建规模;(3)资源条件评价;(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5)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6)配套工程;(7)环境保护;(8)节能措施;(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人员培训;(11)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财务评价;(14)国民经济评价;(15)社会评价;(16)研究结论与建议等。

二、项目评估

1、项目评估的含义.项目评估是由决策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贷款银行(或单位)、有关专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对拟建项目进行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投资是否可行(包括最佳投资方案的确定是否合理)所做的全面审核和再评价。项目评估作为一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审查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强调从长远和客观的角度对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并作出最后的决策。

2、项目评估的作用(1)提高投资项目决策水平;(2)提高投资效益;(3)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

3、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评估;(2)项目的企业财务效益评估;(3)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4)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评估;(5)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估;(6)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7)投资方案比较评估;(8)项目总评估;(9)项目后评估

三、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

1、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相似性。(1)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均处于项目投资的前期。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在投资决策前为项目实施所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工作,都是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准备工作阶段,是关系到项目的生命力及其在未来市场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重要环节。(2)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投资项目决策前的技术经济分析,其目的均是为实现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减少投资风险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促使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3)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考察的内容和方法是相通的。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运用规范化的评价方法和国家统一颁布的经济参数、技术标准和定额资料,采用统一衡量尺度和判别基准,通过产品的市场调查预测、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以及项目未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科学预测,判断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形成决策性意见。

2、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差异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