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级文化的定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0:13: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班级文化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班级文化的定义

篇1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下称实施办法)2001年正式实施以来,为我省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无偿献血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实施办法实施前相比,无偿献血量大幅增长,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自2009年以后,我省无偿献血的总血量、献血总人次等关键指标出现逐年下滑现象,而医疗临床用血需求又快速上升,供需矛盾凸显和采供血压力加大。现行实施办法的部分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有必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委员会认为,本次省政府提请审议的修订草案根据无偿献血工作新形势要求,围绕强化动员组织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血站设施建设及强化关爱奖励机制等方面作了新规定,并针对社会现实需求,增设了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机制、提倡医疗机构采用输血先进技术、建立全省联网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和定期公开血站相关信息等新内容,是符合上位法规定和我省实际的,建议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根据调研情况,就完善修订草案相关内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有效的公益宣传是无偿献血工作的基本抓手。各地普遍反映,免费刊播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广告在近年来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地方甚至根本无法落实,同时有偿的广告宣传收费标准又日益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保障一定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经费。同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把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的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普及到千家万户。大力宣传在献血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认可和尊重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明确新闻媒体在无偿献血公益宣传方面的职责,各新闻媒体要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提供无偿或优惠的服务。

二、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确保采供血工作顺利开展。调研中发现,当前部分地区采供血机构与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实际需求,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用房紧张等矛盾突出,大量采供血机构使用编外人员,导致采供血队伍不稳定和血液安全出现隐患;部分县(市、区)固定采血点献血条件较差。建议各级财政应当足额拨款保证采供血机构的正常运行,保障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运输及宣传等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与献血环境。还要加大血液安全检测的专项投入,如核酸检测经费等,确保血液安全和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大固定献血点的建设力度,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与便利的条件,可整合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献血屋等固定献血点。希望在修订中加以考虑。

三、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正常临床用血需求。本次修订取消了临床用血互助金制度,并将原来规定“献血者献血累计达1000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的献血标准改为400毫升以上。调研中许多地方担心取消互助金会出现资金缺口,同时降低免费用血标准也会引起免费用血人员的数量增加,加上异地用血回我省报销政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规定在献血800毫升以上终身免费用血)的执行,使政府的还血基金大幅增加。建议在草案中增加加大财政保障的内容,确保免费用血制度的有效落实,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篇2

班集体的主体是学生,班集体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定义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定义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软件”,是一种“隐性文化”,其定义是: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

三、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除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外,中职学校班级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必要的、细化的规章制度,使班级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如《班干部选举细则》《学费减免暨国家助学金申请班级评议办法》等。在上述班级制度制定或完善过程中,班主任应秉持着“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人本理念,这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组织全员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班级制度的制定要调动全员参与,在所有学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最终形成。“制度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例如我们在制定 《学费减免暨国家助学金申请班级评议办法》前,先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资助政策,再展开讨论:“助学金的作用是什么?” “班级如何评选才能彰显公平、公正?”。全体师生参与制定班级制度,学生从情感上更乐于接受,心理上更趋于认同,内容上更便于理解,行动上更易于遵守。

2.把“引导”作为班级制度的首要目的

尽管班级制度有强制性,但班级制度更是用来帮助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所以不能狭隘地把班级制度理解为对学生的惩戒规则。

中职学校班级制度的内容应尽量避免出现如“必须”“不准”“惩罚”等带强制性和命令式的语句,班级制度的语言表述可采用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班级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不应过于绝对。因为中职生尚处在一个世界观未完全形成,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中阶段,生活中往往处于“犯错不知错”或是“不自觉犯错”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班级制度的目的并非是杜绝学生犯错,而是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并及时修正错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忍受学生今日的错误恰恰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来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四、班级制度的宣传与实施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1.加强班级制度内容的宣传

加强对学生的制度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班级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班级制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宣传制度的渠道选择应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利用恰当的教学契机,在启发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制度宣传;用好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页等载体,开展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专题教育;必要时,辅以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融制度内容与各项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

2.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篇3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一)概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二)内容

根据班级文化的定义,可以将班级文化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内部环境,是一个班级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它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括教室、桌椅、黑板等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班级管理模式等等,它是对班级文化中软件的固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它属于班级文化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二、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定义及现状

(一)校园归属感的内涵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②中国学者徐琴美等人指出,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二)现实生活中学生缺乏归属感

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其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有学生们向往的崇高与自由。在高考完填写报考志愿时,除了考虑高考分数、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学生在主观上也同时非常重视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然而,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吃饭、睡觉,除了以寝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班上的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互相关心了。这时,即使是自己当初发自内心喜爱而选择的学校,仍然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对自己所在的校园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第一志愿没有得到录取,落到第二或第三甚至是后面的志愿,这种情况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就是带有不情愿的心理,认为不该来到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加上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对学校缺乏归属感。

三、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缺乏校园归属感现象的原因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高校师生关系以及高校班级文化。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突然感到迷茫,加之“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的心态,部分学生在学校里过着“轻松心态”的生活,不关心校园。从高校师生关系来看,大学大多采取的是学分制教学,教师只需要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一般都是上完课便离开教室,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大学教师与高中教师不同,高中教师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但大学教师却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并不是大学教师的失职,只是因为其教学任务和性质与中学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归属感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校班级文化的缺失,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缺失

高校通常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而是在不同的教室轮流上课。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班级物质文化这一部分几乎是空缺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固定的黑板、桌椅,没有展现他们思维和才能的黑板报,没有墙壁上醒目的班训,没有体现班级特色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栏等,而他们有的只是学校冰冷的公用桌椅,上完课直接走人,更不用打扫教室卫生。流动上课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不必再为班级物质文化“操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班级的凝聚力。班级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变成了因为上课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学生上课,大多以寝室为单位结成若干个小团体而去,或者是一对情侣学生,或者是独自一人,上完课,大家便各自离开。课后,没有人在教室里自习,没有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甚至,没有人在教室里聊天,因为,这个不是他们自己的教室。他们都匆忙回去了,回到了寝室,那个地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场所,就更加谈不上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班级中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除了室友,对于其他同学甚至只是知道名字,而没有说过话。因此,高校的班级教室使用方式,使大学生对校园更加缺乏归属感。在大学校园里更多强调的是专业、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其学院物质文化是存在的。但相比学院的学生人数而言,学生能够平等享受到这种物质文化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二)班级制度文化不健全

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生没有繁重的学习负担,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此时的班级制度,更多的是倾向于关注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大学课程考试分成两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出勤情况包括在平时成绩之中。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考试考得很好,但如果旷课次数多,仍然面临挂科的风险。因此,关于迟到旷课的班级扣分制度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制度本身并不能很好的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如果班级制度中可以加入关于对帮助同学学习、生活的激励制度,不仅体现人性化制度,而且可以成为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利用加学分制度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影响学生积极性,进而使其产生对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的抵触心理。班级应当制定出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这样,班级同学在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同,增强校园归属感。

(三)班级精神文化薄弱

大学班级精神文化,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已大大减弱了其影响力。首先,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中学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余会花费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大学辅导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政策指示的传达者,颁布完要求就立刻离开,不多跟学生进行交谈,只是过度强调让学生自我管理。可是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从他律模式向自律模式的转变。其次,在班级或学校活动方面,中学时期的课余活动大多都是由老师组织,同学又大多是走读生,活动效果较好。而大学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组织的,但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导致活动吸引力较弱,同学热情度不高。同时,多数情况是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他们参与的也大多是寝室内部活动,对学校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认可了。再次,从班级同学关系角度来说。大学生由于大多时间处于寝室小团体中,基本上与非寝室同学也没有什么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处于“独生代”,强调个性、自我,喜欢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喜欢关心别人,群体意识较差,这就加深了班级同学之间的隔阂,也就不会真正认同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恐怕学生们考各类证书的热情是对学生影响较深的精神文化。学生们为了考得各类证书而努力。考证书固然是好事,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这也让大多人成为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学生们只是自顾自地学习,然后考证,为的是毕业后能够凭借证书的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学会很好地协调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积极备考时,也需要主动地关心班级事情、关心班上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3)

[2]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

[3]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

篇4

现如今,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虽然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普遍表现为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能力弱。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会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从而能够具有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减小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使知识能够更加有效的输入,并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英语阅读教材中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同时逐渐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注重综合及全面的考查学生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英语学习的水平,然而文化教学又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说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实施文化教学,通过在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相关概念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也能给每个个体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指导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人们在潜意识里受文化的支配,并慢慢形成习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都与我们周围的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不仅有自己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也有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文化等等。文化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大学生就有社团文化,校园文化等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又在接受着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的影响。正因为各种文化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与价值,也正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沟通,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文化,各个领域不同的学者下过很多种定义。有的人认为文化就是文明,或者文化就是交际。语言学家Hall(霍尔)说:“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你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Hofstede(霍弗斯特)认为,文化对人类来说就像性格对个人一样的关系。Nolan(诺兰)认为,文化是一种世界观,是组织这个已存在的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学家Havilland(哈维兰德)说,人类利用文化去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难题。而Triandis(泰安迪斯)认为文化的功能是帮助该文化中的成员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2.文化与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人类拥有的一项生存技能,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我,分析现实,传承历史,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Sapir在《语言论》中曾有一段名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是说,语言不能脱离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和。”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该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也不同。同样,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必然也存在着一种文化,比如说,十八世纪的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语言,其中必然有其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的反映肯定不同于二十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家。文化的发展必然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反之,语言的发展也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比如说,中国近代“五四时期”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土壤,随之而来的是语言呈现形式发生了多样化,一些语言文化大家的出现,带来语言发展的新局面,像鲁迅的白话文,杂文,郭沫若的新诗体等等。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它文化的输入。让学习者不仅会正确使用语言,同时也能深刻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

3.文化意识

早在二十世纪初,一些西方教育学家就发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语言学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学习者不仅仅要学习语言与文化,而且应当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语言。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所以很多国家实行了教育改革,希望所培养的人才可以适应这个发展和变化着得社会。所以,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相继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外语的学习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现在实行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对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4.阅读的本质

阅读从本质上说,以目的观论,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信息。阅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威廉斯(Eddie Williams)曾给阅读下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在这个定义中最关键的词语是“理解”,“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这些提法在阅读研究界已成共识。只有弄清楚理解过程,才能揭示阅读的过程。阅读的实质就是理解。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思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包含着隐形的互动。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读者通过接触一系列的心理符号开始,而这些心理符号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果读者理解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那么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还有些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和文章相互作用,创造或再创造了富有意义的表达。在20世纪纪70年代以前,语言学家将阅读看成是字、词、句中构造意义的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发现非语言因素对阅读理解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有人提出阅读是:understand(理解),respond(反应),meaning(意义)这样一个积极的过程,即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强调学生明白每一个单词的意义或者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而是鼓励他们加强语篇的理解,即对文章宏观性的把握,并能捕捉到文章所蕴含的隐性意义。

二、具体实验过程

1.实验方法

在本实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比较法,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实验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文化体验式教学方式,即:在实验班级里,将课文中涉及的中西方传统节日、社交礼仪、生活习惯、民族风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附加法,融合法,互动法,实践法,体验法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文化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搭配阅读训练。与此同时,对照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阅读材料中的语法、词汇、句型为主。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和相同的教材内容条件下,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测评两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呈现与分析

班级和对照班级实验前测英语成绩统计分析:

班级 人数 平均成绩 及格率 90分以上 110分以上

实验班级 55 85 61? 15 3

对照班级 55 86 63? 13 4

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实验后测英语成绩统计分析:

班级 人数 平均成绩 及格率 90分以上 110分以上

实验班级 55 98 73? 22 7

对照班级 55 89 66? 16 5

从以上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阅读中侧重文化融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实验结果基本达到了实验目的: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英语考试中实验班比对照班成绩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的学习面貌、内在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比对照班有很大的进步;与对照班比较,实验班整体的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英语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更是增加了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信心。

三、结语

篇5

一、新西兰天才教育政策的背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新西兰教育政策的重心就从学校行政和管理转移到建立一个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良好教育结果的系统。在上世纪末,教育部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支持学校,而不是纯粹地制定政策导向。教育部对天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极大提高。首先,新西兰政府在1997年建立了一个咨询小组,考虑未来天才教育可能的方向。接着,在2000年,教育部出版了《天才学生:在新西兰学校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本指南为学校提供了指导。同时,教育部还为教师提供了网上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省略.nz/gifted,该网站上提供了天才教育的理论、会议文件、案例研究等资源。2001年,教育部长任命了天才教育工作小组。该工作小组由校长、老师、家长和私人培训机构这四者的代表,以及天才教育领域的学者、教师教育工作者共同组成。天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和政府对工作小组所提建议的肯定,使得天才教育政策从社会众多的建议中产生出来。

在2002年政府颁布的《对天才学习者的举措》中,有以下几条天才教育的核心原则:第一,学校应旨在为所有天才学习者提供与他们个人学习需求相对应的教育。第二,天才学习者存在于社会的各种人群中。第三,毛利人的视角和价值观必须体现在天才教育的各个方面。第四,校园环境对天才的发现及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第五,父母及监护人有权利对孩子的教育做决定。第六,对天才学生的课程设置应有正确的做法,应考虑到该领域的研究和文献。第七,应该为天才学生提供与他们能力相当的,有深度和广度的课程。第八,学习应满足天才学生特殊的社会和情感的需要。第九,天才教育当中应有持续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的支持。

二、新西兰天才教育政策的实施

1.天才学生的定义与鉴别

在天才教育的研究领域,有许多关于天才的定义及理论,然而在新西兰却没有一个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定义。在2002年,新西兰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中说,天才学生有某种或某些能让他们有潜能去获得杰出表现的学习特征,这些特征范围广泛,包括了他们在智力、学习、文化、创造性、领导力、体能、视觉及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兴趣和能力。

新西兰教育部鼓励各个学校建立自己对天才的定义。“天才”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下应有具体的含义。因为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针对特殊人群的有价值的定义,也许在别的地点和时间对别的人来说就失去意义了。“天才”是一个依赖于社会基础的灵活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几乎有一半的学校公布了对天才学生的定义,尽管表述不太相同,但大概可以归结为:天才学生存在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有各自的背景,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他们各自有特殊的学习需要,我们需要去发掘和培养。

虽然许多学校没有明确给出天才的定义,但是却界定了天才的特征。对天才学生的鉴别成为了学校对天才学生的定义及其教育策略之间的桥梁。新西兰约有60%的学校正式地公布了天才学生的鉴别特征,其中智力和学习能力成为了最频繁出现的字眼。一些学校还强调了教师对天才的认定,然而却遭到了质疑。由于不同教师对天才教育的专业知识及理解力的不同以及教师的等级和行为举止的差异,都将导致教师对天才的认定缺乏有效性。许多学校对天才进行了记录,这些记录虽然在目标、形式、用途上不尽相同,但总的目的是在学校范围内以文档的形式来确定和规定天才学生的特征。

2.天才学生的培养

新西兰教育部建议各个学校为天才学生提供一整套连续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应该是有差异的、充实的、加速的,并总是和天才学生的学习需要相统一的。差异性就是在内容、过程、和结果方面,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充实制和加速制是向天才学生提供差异性教学的两种最常用的方法。充实制意味着在课程上面的横向扩展,或是在通常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加速制就是在课程方面的纵向延伸,就是对内容和技巧更早的接触,加快对新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步伐。充实制和加速制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然而两相结合就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在新西兰,大部分的学校选择了将充实制和加速制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还有一部分学校则更愿意实行充实制。

在新西兰,针对天才学生,以班级为主的教学形式会比以学校或社区为主的教学形式更为常见。在以班级为主的教学中,能力分组是最常用到的方法。教师依据学生能力把他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或班级,它可以在班级内部或班级之间展开。个人教学计划(IEP/IPP)也常常被用在天才教育的教学中。它是为每组学生分别设定教学方案。一些学校允许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步伐取得进步。还有一些学校根据天才学生的需要,在IEP中加入了特殊的能力训练,比如时间管理或书法练习。另外,有的教师也通过浓缩课程的方式,判断出天才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并直接跳过,充分利用时间教授新知识。这是一种诊断式的指令性教学形式。在天才教育的过程当中,还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或者独立学习的方式,让天才学生通过调查与研究,探讨与课程相关或个人感兴趣的课题。教师则指导学生在课题选择、调查计划、目标设定、结果表述等方面的问题。

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公布了学校教学方案,其中仍以天才学生的智力及学术能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绝大部分学校都照顾到了天才学生两到四个方面的能力。撤离计划是最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天才学生离开普通班并加入到特别班中。这些特别班的学习时间从每周几小时或一整天到一学期甚至一年不等。在这期间,学生们学习以他们常规课程为基础或超出常规课程的课题。为天才学生开设的特别班有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两种形式。全日制的班级里教授的几乎是全方面的课程。在非全日制的班级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领域的课程进行教学。涉及到身体及运动方面的能力,竞赛就是最常用到的方法。竞赛给予天才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在所有竞赛参与者中,天才学生在学术、美术及表演艺术、领导力、服务意识、文化艺术和体育等方面都极大(下转第107页)(上接第36页)地表现出了自身的才能。

尽管每所学校对天才学生的培养都采用不同的方法,然而却有一些共性:第一,所有的学校都认为天才教育的过程是持续的,因此对天才的鉴别及培养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第二,每所学校的天才教育都由一位有专业知识的人来领导;第三,尽管各所学校公布了一系列的鉴别及教学方法,但天才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发展在正规课堂以外同样受到了重视。

3.天才教育政策的保障机制

自从颁布了天才教育政策之后,为了进一步推进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发展天才教育,一系列举措逐渐展开。教育部长宣布从2005年第一学期开始,新西兰所有的综合性学校都必须展示出他们是如何满足天才学生的需要的。为了帮助学校达到这样的要求,教育部拨款聘请了12位全职的专家顾问。他们的作用就是通过专业发展计划来支持学校发展天才教育的政策和实践。国家统筹小组为天才教育顾问提供培训,并统筹和宣传天才教育的有关规定。教育部还设立了咨询委员来提供反馈意见,考虑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并为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另外,在教育部的每个地方办公室里,都至少有一位工作人员与天才学生的家长接触。

由教育部出资召开的天才教育年会,增进了教育部、学术机构、私人培训机构、学校、教师及专家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梅西大学还完成了对新西兰学校内部天才教育的研究,研究从天才教育的范围、性质和成效出发,不仅回顾了国内外文献,还呈现了当今新西兰对天才学生的鉴别和教育方法,同时还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的最后结果也被送达到了新西兰的每一所学校。此项研究成为了未来新西兰天才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导。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5-02

一、大学班级管理与大学班级制度文化的内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简言之,管理就是创造个体更好地在群体中完成目标的环境。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式组织。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系列职能活动。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管理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带领学生,按照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创造学生个体更好地在班级群体中实现个人成长目标的环境。制度文化是一个比制度更深、外延更宽的概念,不仅包含制度本身,还包括制度理念、法制精神、建章立制的过程,以及制度实施的状况,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以及这些架构与规则的形成过程、运行状态与实施状况。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组织架构及其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大学班级制度文化体现了大学文化中包含的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校风校纪等内容,落实到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中,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效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班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促进学生认同学校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形成班级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追求的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保障,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将导致学校教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大学文化的传承将成为无本之木。大学班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班级组成特殊性与班级管理的特殊性两方面。班级组成的特殊性,大学班级成员是在学校招生录取后,学校教务部门依据分班要求,将同一专业学生分成若干自然班级。此举说明大学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专业发展目标。大学班级班主任大都由专职教育管理工作者或者专职教师兼职,没有专职的班主任老师,这导致了班主任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中;班级成员基本都超过了18岁,属于成年人,区别于大学之前的未成年人。管理的特殊性。大学班级管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主旨,这体现了大学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需要班级建立自运行体制,这需要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班级制度文化的形成能够适应大学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篇7

1.引言

大学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完成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呢?罗素在他的论文《数学的研究》中,开宗明义地说:“关于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都应该不时地指出一个必要的问题:什么是它的目的与理想?”就教学而言,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应该充分启迪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能力。现在数学教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是老师只是单纯地教理论,讲例题,做习题,很容易忽视教学目的多元性,纯粹以贯彻课程知识内容为目的,抽象的理论教学往往偏离了教学目的性与方法性的初衷。其教学过程失去了思想性,几乎退化为一种教条式教学。近些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迅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并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中外合作办学班中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趣味教学这个词大家一直在谈,也一直在应用。究其本质是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得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引出我们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并应用这些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看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具体的应用。我们积极尝试将趣味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应用到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进而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趣味教学方法主要是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充分思考,从而产生好奇心,最后这一切变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愿望[1]。趣味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针对长春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级学生,尝试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通过教学过程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长春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方面知识的渗透。激发了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动力。作者尝试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数学史上的奇闻轶事来导入新课。充分查阅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能够联系的数学史相关资料,尤其是中国数学史的相关资料来,并用它来导入新课。其最大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作者与同事也尝试了用经典的数学故事来导入新课的教学。老师想方设法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要讲授的数学内容串联起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2]。我们在做这方面工作时应该注意数学史的应用必须问题化。首先把数学定义与定理的生成过程问题化。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把数学定义或定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带有探究性的问题,真正使这些数学问题成为学生思考的对象。再次把形式化的定义及定理等数学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蕴含概念本质特征并适合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及动手操作进行上机实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对数学变得亲切起来,在趣味中学习数学。

2.2通过引入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建模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要用适当的数学知识及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上的描述并做合理假设;再采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数学软件来建立并求解模型;最后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并验证这个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3]。数学实验是数学建模的手段,近些年来也成为各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泛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来解决数学问题,这门课程伴随着继数学建模产生的,与数学建模联系最为密切[4]。在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实验手段,能充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3结语

在中外合作办学班级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较好地引发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与数学实验手段的介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觉得有趣味有意义,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炜萍.数学中的趣味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1):119-119.

[2]杨宪立等.数学趣味化教学的意义、原则及方法[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6):16-18.

篇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99-01

1 班级概念的简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班级承载着班主任和班级同学的心血。

进入大学之前,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有固定的教室,而教室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它是班级凝聚力的象征。就在这一小空间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就是班级的文化。也因为教室的原因,不同的布置方式、不同的管理等等综合因素造就了不同班级之间的特点。也形成了此班文化区别于彼班文化的重要差异地。来到大学校园后,班级概念有了另一层定义,主要体现在:除了个别专业外大多数专业的学生是没有固定教室的,这就很难以以往的方式来打造班级文化和凝聚力。因此根据大学教育的这一特点来建立班级自身文化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班级作为凝聚力中心的价值,更关系到学生大学四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及未来的发展。

2 班级内在文化在班级发展中的重要性

要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首先就必须了解班级文化的内容以及它存在的意义。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内容上看班级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两部分。顾名思义,外在文化是指班级硬件层面上的文化建设如教室的装扮、张贴,班级班旗、班徽、标识的设立以及班服的统一等。这些硬件的设施一方面能够凝聚班级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只有在集体的发展中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硬件的布置与设置对于班级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大学不像初高中,它是没有固定的教室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班徽、班旗、班服这些硬件外,班级的内在文化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内在的文化是一中潜移默化的精神,它直接决定了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3 班级内在文化的建设

内在文化包括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特色班级文化。当二者协同工作并在班级铺展开来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而这一氛围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发展。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3.1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它包括了如下几方面:

3.1.1集体观教育

班级是以集体形式存在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成员之一,因此每位成员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了班级的总体道德水平。加强学生集体观教育就成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的加强同学的集体意识呢:(1)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公平。对于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那么他最为信任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公平管理对于学生道德和集体意识的初期萌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几个月的学习后就会涉及到助学金的评定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能否让学生从内心服从你的管理以及能否让他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公平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集体主义学习。通过各种场合如班会、干部会议等等会议场合宣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让集体观随着时间扎根于每位同学的内心,让每位同学懂得去把握人际关系与集体进步的关系。并将集体主义观带到学生的寝室。

3.1.2树立名人榜样及人生格言

榜样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他以无形的力量驱动着每一位信仰的人。用好它,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对班级管理中,我要求每一位刚进大学的同学找到自己的人生格言和敬佩的名人。其实在找寻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找寻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己的过程。了解名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映照出自身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

3.2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保障。班级的发展需要制度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班级主体也需要制度来约束其行为。严格的班级制度对于班级的好坏起着主导作用。班级制度实现靠的是班规,那么班规的制定必须涵盖到班级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期中包括了对班干部职责的规定和对学生纪律的约束。

3.3特色文化建设

每一个班级应有自我发展的个性文化,它彰显了班级发展的独特魅力。我所带的班级中,在第一期结束前我会要求每个班建立一本自己的《发展历程册》,该册由每个班级自行设计与制作。大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在册子上给每位同学留出一定的空间自行设计自己的版面,包括了个人生活照(四年一年一张),自己的简介,名言,生活锁记等。(2)册子开篇让各班草拟奋斗宣言,由每位同学按手指印。附上全班集体照。(3)每月传写一次。在历程册的制作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对自己所属区域进行精心的规划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设计意识并在小范围内了解同学也了解自己。历程册是学生除班级和寝室以外的第三个区域,它属于精神区域。它的存在能有效的让同学形成一定的良性竞争。也有效的让班主任了解每位同学包括了性格和更为详尽的信息。

4 结语

内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经过较长的实践过程培养而成。它的的深度也需要在过程中逐渐的加深和完善。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尤其会影响学生个体性格的养成。因此,对班级的内在文化建设必须要精心规划,发挥内在文化的感染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相关概念

布尔迪厄指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这些概念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身也反映了关系主义的基本倾向[1],也就是说一个场域由依附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而惯习的形式是固定的“性情倾向”则是由沉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关系所形成,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人们正是在以资本为工具的基础上在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的。

1 场域

场域,即行动空间,回答的是行动者在哪里行动的问题,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或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特定利润。行动者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在特定资本分配中的位置,也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持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他们作为场域中的一点对场域所作的观察”[2]。布迪厄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量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3]。因此,场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种结构性的空间,但也是由空间中的行动者建构的,具有主动的建构特征;其次,场域是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激烈竞争的场所,但身为其中的行动者也有保持或改造场域的共同目标;第三,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场域的独立性是经过激烈的斗争从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控制之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本场域特殊的行动逻辑并逐渐成为支配特定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行动的逻辑。但是,各个场域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它们都会受到元场域的制约;第四,场域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各个社会场域之间的界限具有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并处于互相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特定场域的界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资本

资本最初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将其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人们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占有这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概念扩张到社会的各个场域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强调场域内在规律性的原则,并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在场域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排斥了对于运气的偶然性的理解,资本的占有和积累不是赌博式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秩序的连续形成的活动;同时,资本还具有一种生成性的繁殖能力,它以等量的或扩大的形式来进行自身和利润的再生产,资本具有获取各种形式利润的潜在能力,行动者在特定的场域中总是趋向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4]。因此,资本就是某个特定场域中行动者通过劳动积累下来的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资源,这种利益不单纯是经济的利益,其内涵因资本和场域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想,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5]。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中分成的各种资本形式是用于分析各个场域的基本工具,在某个具体场域究竟哪些资本最有价值,是依具场域自身的内部结构决定。

3 惯习

惯习,即行动逻辑,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行动的问题。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积累将经验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调节行动者的行为,成为行动者与周围世界的日常联系策略或图式。

布迪厄特别指出,惯习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像根据某种规范原则或固定格式推演出来的行为那样,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概念,作为一种后天具有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不断变动的场域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行动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糊不清,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现状。所以,布迪厄提醒人们,应当从惯习的生产过程中挖掘惯习的意义,离开了过程便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和“促结构化的结构”[6]。惯习概念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结构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基于行动过程的意义。

(二)文化资本的含义

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指出,不同阶层的孩子所能获得的学业成就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7],并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一般是以文本或文化商品的形式加以体现或对象化,如图片、书籍、机器以及工具,等等;二是身体化的形式,即内化于个人身体和心智之中的、持久且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形式直接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加以认可的各种资格,如各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等。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能力,它们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即现存的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的状况的再生产。

二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建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相关管理原理,科学地分班,配置班级管理力量,创设班级活动条件,使班级成为学校有效的育人单位。二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使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8]。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第二层含义。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控制和服从,一味追求表面化的纪律和秩序,致使班级管理沦为教学的附庸,班级丰富的育人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9]、“自主式”管理理念[10]、“基于人性化的量化”[11]管理理念都各有其特色。由于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生也有职高生,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培养目标也大不相同;且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文化强国”“文化兴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文化资本”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和就业能力。

(二)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

通过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探讨,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场域、班级惯习、班级文化资本的概念,根据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以下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在这个概念框架图中,强调的是利用班级中的师生个人初始的文化资本,通过他们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构建班级场域、班级文化资本和班级惯习,同时在新的班级场域中,受到新的班级惯习和班级文化资本的影响,每个人又会获得更高级的文化资本,作为集体的班级也会获得全新的文化资本状态。

三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边界界定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有其研究边界,根据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班级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的行动工具

首先,班级文化资本包括两个层次,即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班级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包括个人进入班级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在班级中学习生活几年后文化资本的提升;班集体的文化资本主要指班级中的各项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班级中文本的文化资本、班级中的隐形文化氛围。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资本的主体是班级,而不是个人。在这里,班级管理就是要建设相应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购买文本化的文化资本、营造良好的隐形文化氛围。班级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班级场域中师生学习与生活行动的存在;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依据,也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同客观位置中的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中彼此竞争和争夺的关键所在,如评优评奖、差生转化等。第三,在班级文化资本中,有有形的文化资本(班级制度和目标、文本化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班级隐形的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举止和性情)。

(二)班级场域:班级管理的行动空间

首先,场域的建构性特征可以把班级场域视为一个由处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建构的行动空间。所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情景中发生的,个人行为策略的变化和周围空间情景的变化是双向建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文化资本,相应地在班级场域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客观位置;并对周围的环境和情景有相应的认知与感知,这种认知和感知依赖于他们对班级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从自身在班级场域中所处的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同时,每个人先前的文化资本和行为策略使他在班级场域中具有主观立场。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客观位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惯习”,从而使自身的行动策略能够持久有效地适应外部情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

其次,场域的斗争性和界限的模糊性特征决定了班级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空间。班级场域中的各种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始终伴随班级场域的历时性而改变、伴随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斗争性特征决定了处于其中的成员是竞争性的关系,他们围绕着特定文化资本展开争夺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赋予班级场域以新的意义和变革基础。各种力量关系和竞争关系,催生了班级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学生行为策略的的建构性变化。

(三)班级惯习: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惯习作为一种具有后天生成性、能被塑造的、主观的能动的行动策略,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研究社会资本理念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关键部分。班级惯习是指在班级场域中,积淀于学生身体中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有规律地行动,正是这种“惯习”的力量。班级惯习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是由于:首先,“班级惯习”的建构性使得每个人的“惯习”都不是被动地复制的,而是在与班级场域和其中的行动者发生联系时,结合自己原来的行为策略,不断改组建构。作为班级场域中的成员,他们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惯习时,也影响了场域中其他成员惯习的解构和重构。其次,惯习既是在个体内部建构和生成的,也是在班级场域这一制度化学习生活环境和情境中社会性建构和生成的。在社会性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的交互建构中,学生的惯习才得以生成、巩固、改造或重构。最后,班级惯习是通过大学生的行动轨迹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到个体的身体之中,从而使个体社会化,被赋予了一整套班级场域的性情倾向系统,因此,班级惯习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建构的过程。正是这些特性,才使班级惯习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概念。

(四)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级管理的行动主体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学校授课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今天,大学中班级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行动者:教师、学生。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我们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的理论,以及现在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理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缺陷,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专制性班级管理模式,以规训为手段,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确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另外,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了“视界融合”“对话”“交往”,使得主体间性从认识论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共情”地“对话”“交往”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共同构建有意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班级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规训的组织场域,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4]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11.

[2][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

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3]高宜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6]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7]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孙淑桥.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4).

[10]陈英芳.基于自主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型班级

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

[11]沈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人性化量化管理研究[J].现

篇10

一、8S的定义

8S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是进行现场管理的基础,管理理论在众多企业单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学校教师也逐渐关注起来,尝试在教学管理中应用、实施8S管理。

8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八个项目,因其首字母均以“S”开头,简称为8S。1S――整理:区分要用和不用的,不用的去除掉。2S――整顿: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3S――清扫: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防止污染发生。 4S――清洁: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5S――素养: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6S――安全:管理上制订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7S――节约:节约为荣,浪费为耻。8S――学习:学习长处,提升素质。

二、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知”与“行”的背离。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比较自私,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很难适应学校集体生活。学生中普遍存在做事马虎、行为涣散、责任意识不强、卫生意识差的不良习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行8S理念,希望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

三、8S管理模式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

1.整理

(1)整理教室。废弃的物品及时清除,规定卫生工具、饮水机、垃圾桶等放置位置,地面无垃圾,值日生每日必须清理垃圾。(2)整理讲台。灰尘和粉笔头及时清理,规定粉笔盒、座位表、班级日志等放置位置。(3)整理课桌。及时清理桌面,无乱涂乱画,无学习用品之外的杂乱物品,学习用品放置要统一整齐。

2.整顿

(1)桌子、椅子排放整齐,桌面上的物品要统一摆放整齐。(2)班级墙面做好有意义的标识,有国旗、宣传板报、德育量化表、卫生角、课程表、值日生表、布告栏、名人名言或班级特色宣传等,标识要求美观、鲜明、醒目。(3)推行学生形象标准。要求学生按规定穿校服,戴胸卡,仪容仪表符合要求。

3.清扫

(1)教室、包干区地面彻底清洁。(2)玻璃窗、窗台、门、墙面彻底擦干净。(3)例行每日三小扫,一周一大扫。

4.清洁

(1)落实前3S的工作。(2)制订清扫标准,建立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

5.素养

(1)持续推行4S直到成为学生共有的习惯。(2)帮助学生达到最低限度的修养要求,成为讲文明、懂礼貌、行规范的文明学员。(3)提升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感,激发热情,铸造团队精神。

6.安全

(1)利用早读课、班会课时间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发动学生检查校园内线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上报消除。(3)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7.节约

(1)利用早读课、班会课时间开展节约教育,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2)发出倡议,在校园内开展“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宣传活动。(3)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杜绝教室、宿舍水电浪费。

8.学习

(1)抓好课本知识的学习,巩固专业技能的学习。(2)抓好生活、生存技能的学习。

四、初步成效

通过班级日常规范8S管理活动,使学生首先对于规范化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从规范化管理中得到了收获。8S管理提高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隐患,使学生养成了节约的习惯,降低了学校的运行成本,改善了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元。班级安全文化是指班级在教学、科研以及生活等领域所创造的理念、形象、设施与行为等的总和,班级安全文化建设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安全文化是全班学生共建共享的,一个班级的安全文化氛围浓厚只是一枝独秀,只有当学校所有班级的安全文化不断优化,才能有助于学校安全文化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彻底否定传统博弈论赖以成立的基础即“理性人假设”的进化博弈理论从具有有限理性的“社会人”出发,分析参与人的行为从而建立起崭新的分析框架。自从1973年生态学家史密斯和普赖斯引进进化稳定策略,TaylorandJonker于1978年提出模仿者动态概念后,进化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经典的博弈论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上,在解释现实行为方面具有明显不足。而进化博弈论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因而适用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解释性分析及探索性研究。

二、有限理性条件下学生之间的安全文化建设进化博弈分析

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在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策略选择也是可模仿学习的。运用进化博弈原理对具有有限理性的学生间的相互行为及班级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分析,颇具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基本假设

学生之间是无差异的,由学生组成的群体成员间进行了随机配对博弈,形成两人对称博弈,学生的策略选择受其他学生的策略影响,策略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

(二)模型构建

第一,博弈参与者。根据进化博弈原理,将随机配对的两名学生分别记作“学生1”和“学生2”。在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学生有认真参与和敷衍了事两种选择。第二,博弈方的行为策略。在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学生采取的博弈策略有两种:一是积极主动,另一种是敷衍应付,分别记作“主动”和“敷衍”。第三,博弈得益。通过开展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假设两名学生都能够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防范常见校园安全事故,即使遇到安全事件也能尽其所能成功应对的概率为1,从而获得一定的效用,记作V。假设两名学生中,一名学生在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采取“主动”策略,安全素质得以提高,从而获得了安全文化建设效用,另一名学生选择“敷衍”策略。严格来讲,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即两名学生在防范和应对校园安全事故时也有一定的成功概率,分别记作R和r。因此,采取“主动”策略的学生获得的效用水平为V*R,采取“敷衍”策略的学生获得的效用水平为r*V,且r≤R,0≤r≤1,0≤R≤1。假设在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两名学生都采取“敷衍”策略,则获得的效用均为M,可正可负,在学校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学生即使不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此时M为正值。相反,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会造成一定的人身财产损失以及不良声誉,此时M为负值。

(三)随机配对的两名学生

对称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求解根据划线法对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班级安全文化建设中“主动”的学生都能获得较高的效用,即V*R≥M。根据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实际,运用划线法求解得:当r≤R,V*R>M时,“主动”是每名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占优策略,因此(认真学习,认真学习)成为随机配对的两名学生对称博弈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当r≥R,V*R<M,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即两名学生会相互影响,(认真学习,认真学习)和(敷衍学习,敷衍学习),学生以一定的概率选择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策略,要么都“主动”,要么都“敷衍”。当r≥R,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即“主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学生仍然不幸遇到安全事故,当事故具有偶然性时,“主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学生会改变策略,转为“敷衍”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

(四)有限理性条件下学生之间的安全文化建设进化博弈分析

当进行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时,假定以y(t)表示选择纯策略———“主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策略的学生人数在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则选择“敷衍”策略的学生人数所占比重为1-y(t)。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构建学生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化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得到不同条件下两种不同的进化稳定策略,从而得出学生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受其他同学的影响非常明显,要么都“主动”,要么都“敷衍”。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系统工程,如同温水煮蛙实验。从学生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演化过程看,要改变目前多数学生都存在“敷衍”的现状,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引导,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主动”参与班级安全文化建设的效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对学生开展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参与式管理,例如通过应急演练、情境模拟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力,提高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实效。

参考文献:

篇12

首先,带领学生布置好班级的“硬环境”。在本班,以班委会为主体,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性的出发点,将班级生活中的“硬环境”作了一些布置。

1.在“班级外表”上做文章

“班级外表”包括班级中人和物的清洁和整齐。我们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我们委派专人监督检查同学们的衣着打扮等事务,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教室和宿舍的物品(包括桌椅等)的安全和规范,并侧重于落实或整改。

除此以外,我们结合“英语月”、“艺术月”等活动,用自己的手装扮自己的“班级家园”。墙上的张贴画由学生自己画,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办,教室的挂饰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物品的摆放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力求规范且别具一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出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特色。

2.充分发挥出监督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设计、布局班级“硬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免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捣乱,因此,监督机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班委会中临时设立了“督导小组”,由班长牵头开展工作,直接接替班委会负责。对于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班委会和督导小组商议后给予一定的处罚,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体力活”。这样,确保了每项工作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指导学生完善班级的“软环境”。

还是在集思广益和民主集中的前提下,通过议题提出与论证,提案的拟订与修改,决议的形成与实施等步骤,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建设好学习生活的纪律保障和秩序保障。

在本班,从班徽、班旗、班训到文明公约,卫生公约,安全公约的制定,无不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从最初的观察他人的作品或经验开始,到最终创造自己的作品或经验为止,师生们都是本着营造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保障的班级环境的观点来积极参与的。在这些大家自定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2.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以巩固,强化并升华。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新生,我们把七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文化主题定为“端正、团结”。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三操三餐两寝,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到七年级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榜样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积极”做文章。

到了八年级,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以及追新猎奇等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商培养上,此时我们的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塌实、勤奋”。

最后,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用一个“爱”字来转化他们。

1.深入细致地调查、观察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家庭状况、生理和心理状况到行为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1)

班主任工作总结——摸着石头过河 >>查看更多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放大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3.创设不同的场景和任务,放手让这些学生去做、去发挥。

 

我们班级文化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初中阶段的后半程里,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逐步的完善。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64-02

一、定义

班级泛在德育(U-Moral Eeducation),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环境中,让任何人在班级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或者接收德育教育的思想。

泛在德育创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获取德育信息,这与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学校进行学习或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泛在德育的目标就是创造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形式接收教育的环境,实现更有效的学生德育。在泛在德育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接收教育,即所有的实际空间成为德育的空间。

二、特点

1.持续性。“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话。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纪律习惯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头等大事。而任何习惯的养成教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持续的德育,习惯的养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必须具有持续性。而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就是将即时的德育进行延时。例如,将一节班会的内容进行后续扩展;让一次大型活动的教育意义持续更久;让当下时事热点问题在热的背后给我们更多思考。

2.互动性。“师生互动”这一教育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在学科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在德育中,我们更多的只是在意的德育形式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德育手段实施之后学生的真实的内心反应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抒发自己感受的平台,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更好的改进德育手段。想要保证这一平台的实际作用,不仅要拿出最好的态度进行平台建设,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的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好意思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本身就是对德育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正确认识德育的人都不会认为内心中关于德育的想法是不能说的,换言之,是说出来丢人的。而泛在德育就必须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平台。

3.无缝性。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往往都会主动学习,主动索取知识,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德育比较麻木,经常是被动的接受德育。而有限的德育手段往往只是在一定阶段内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在很多学生进行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德育的效果就无法保证,所以泛在德育就是希望弥补常规德育的这一劣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无缝式教育,尽可能多的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4.自主性。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时,往往是老师还没开口,学生已经知道你要讲大道理了,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可是如果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人就是周围的同学,并且不是以说教的方式进行,而是以一种自己自主感受的方式进行,毫无疑问,效果会事半功倍。

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就是要让除了老师之外的东西,例如同学、自然、墙壁都成为实施德育的主体,而学生在面对这些主体时,主动的接受德育。

三、具体实现措施举例

1.为互动德育提供平台。①建立提供互动的网络平台。建立家长QQ群,建立班级微博,在BBS上开设班级子板块,供学生、家长实名或者匿名留言。②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原因,这种常见的互动手段主要提供的是家校互动,师生互动更多的只有在周末开展。为了弥补这些常见手段的不足,我在办公室专门准备了“班主任信箱”,供学生随时交流。③开设“班级心语”专栏。每周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本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对学生有影响的事情,记录下大家的心情,并且在每个同学手中传阅,让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心情。

2.让墙壁会说话。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寝室已经是学习环境的最低标准了。现在很多班级都在墙上贴了各种励志标语。这些标语刚贴出来的时候确实能短暂地激励学生。可是新时代的学生,对传统的说教的话语已经有了一定免疫力了。我们要想办法在墙壁上说出更多“更新”的话。学生现在对什么感兴趣呢?大家都说90后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设计教室硬环境时,以小组为单位对布置方案公开招标,再对标语进行招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产生了很多非常好的布置方案。布置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按照每个阶段学校的要求和班级教育的主要目标,定期进行重新招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还能放松他们的心情。对于教室后面每个同学的书柜也属于墙壁布置的一部分,在班级的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有个性的布置自己的书柜。大家都会兴高采烈的欣赏其他同学的布置,感受到其他同学的追求和特点。

3.自然物语。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让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户外,特别是很多女生,又不愿意进行任何体育活动,连学校组织的广播操都经常找借口请假。而长期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的城市孩子少了一份对自然的眷念,容易导致心胸不开阔,精神压力过大,没有生活寄托,轻视生命等问题。于是我要学生在走廊上养了很多植物,在班级合适的角落养了小金鱼之类的动物。并且实行责任包干,每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认养的动植物精心呵护,全程负责,并且定期记录自己的“自然物语”,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的自然物语的活动,不仅教室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学生的压力也得到了释放。在一次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可贵,表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4.同桌联盟。经过全班同学共同协商,我们规定:每次考试的进步前十名的同学可以自主挑选同桌,并且同桌之间签定《同桌互助同盟协议》。协议规定:同桌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如果互相产生负面影响,将随时解除同桌关系。挑选同桌看起来是对考试成绩的奖励,但是其实也是进行德育的好机会。通过每个同学挑选的同桌,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看出他们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认识,更是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在一次挑选同桌的过程中,有个男生成绩非常优秀,可是他主动邀约了几个同学,大家都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很无奈地找到我,向我寻求帮助。平时从不认为自己生活习惯是个大问题的男孩儿,竟然主动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并且下定决心,表示一定会改正。

5.友好寝室。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中学,学生除了在教室学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在寝室这样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学生之间更容易互相影响,很多思想和言论更容易快速传播。如何及时纠正他们的不正确行为和思想,班主任首先要获取的就是学生在寝室的真实表现。如果你直接去问学生,那可能完全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信息,所以必须有技巧。我的做法就是结成友好寝室。结对的方法并不是自由组合,而是抽签产生,这样利于同学之间更多的了解。我要求友好寝室直接定期不记名的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由于是不记名的,而且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所以部分学生在寝室的不正确的行为都会被友好寝室的同学直接提出来。然后我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去调查,效果就会好很多。

四、实施成果

1.班级硬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定期的墙壁布置招标,很多有创意的设计脱颖而出。再加上教室里的植物和动物的衬托,整个班级显得温馨、紧凑、富有活力。每个走进我们教室的老师都是感叹不已!

2.形成了自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以前,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好意思指出别的同学的缺点,更认为跟老师反映情况是对不起同学的行为。通过长期的坚持,大家都真正明白了:如果有人愿意指出你的问题,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每个人都应该主动争取到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增强。每次考试前后,都是学生心理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很多同学在考前都会出现焦虑甚至是以身体不适为理由逃避考试。考试之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每个班主任都要在安抚学生心理上付出很大的精力,甚至会担心部分学生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可是通过班级动植物的养护,大家对挫折、打击、风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4.在各种活动中学生表现突出。形成了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了同学之间无时无刻的帮助和关心,每天生活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我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除了学习成绩,班级在参加学校其他活动时都表现突出。在军训、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板墙报比赛等活动中,学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思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德育系统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问题的本质入手,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来提升班级德育教育质量。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泛在理念被提出,在用泛在理念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具体的措施只是载体。更多的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发现,发现周围一切可以作为德育载体的事件和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了德育精神,进而保证德育工作的不间断、无地域开展,让德育真正达到“泛在”!

参考文献:

[1]张立强.共治理视野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04):222-2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