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本质

公共管理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1:03: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管理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共管理的本质

篇1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

公共管理内的公共性,其含义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为某一特定群体与阶层的意志实现工具的,它必须要肩负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全体大众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够明确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第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行主体是大众,也就是说其中包括涵盖政府,同时还有公民与其他组织在内。现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政府所实行的一切权利也都是公共权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特征。这种权力只能用来提供与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为实现某一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没有权力用它去剥削社会成员,更没有权力用它去维护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现代政府一定是具备秉持与坚守公共精神的,并会运用这种公共精神去规制着其的运行过程。

(二)服务性

在研讨公共管理服务性之时,非常有必须要再次审视一番其的概念。由现代意义去看,管理应该是什么?其实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动,由最初的确立目标到最后的绩效评估,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决策。(2)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协商、调控、强制、约束、指导活动,都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种服务。其他组织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协调。管理需要化解矛盾与冲突,需要协调所有万事万物间的一切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去创建和谐且有效率的运行体例,然后由这种运作体例去实现已经确立成型的目标。

(三)合作共治性

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这个特点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治理的职责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来承担的。这种思想极富创新性,在公共事务管理历史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管理理念之所以会横空出世,原因在于人们看到了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靠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只能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反之,仅仅依靠政府和政策,资源最优配置也是无望实现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国家与政府权威,宣示社会唯一中心权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确表示:政府在面对与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制于外部与内部客观条件,所以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去找寻且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去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则是民间与公共组织的可以当做权力主体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各个国家对公共管理与其变革的关注均是比较热切的。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们与学者们在官邸与书斋以心智谋略演化而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现象。其涵盖全方面意义的全球化发展,此中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以致全球众多国家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一直面临的均是有着一定相似度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随着社会中不可治理性问题的频发,现代民主化进程发展,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凸显,这些问题都以时不我与的紧迫态势步步紧逼各国,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够推陈出新。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大幅度的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而得到相应配置与重新配置;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协商频次均有大幅增长;传播优势强的文化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已得到增长。全球化问题早在上世纪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逼近人们。全球化发展也是自那时而逐渐进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也愈加强劲。如果通过经济活动去观望全球化会发现,全球化涵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原材料到人力资源的转移,还是从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场营销,它们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纪中期到至今所凸显的种种问题证实,民族经济的整体性已在被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所侵蚀,民族经济的自主权甚至也遭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侵蚀,这种情况明确的证实:全球内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在不对国际信息深思熟虑且不找寻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去做出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相关的任何决定的。

篇2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公共管理新概念,既提升了公共管理公共性是思想内涵,又拓展了公共管理服务性的应用范围。在社会民主化发展的影响下,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于公共管理的时代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1.公共管理的合作性

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设计、管理政府行政部门的细微工作以及公共服务问题。公共管理不仅是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对于公共管理问题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离不开公共管理问题。然而,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于公共管理问题才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始建构新时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使人们对于公共管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代政治理念昭示,公共管理具有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的管理本质是公共性、服务性。合法政府依据宪法行使公共权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现代政府必须秉持和坚守公共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指导,实施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以政府为核心,它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确定范围内全体公民。公共管理的职能,是为了公正分配社会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公共管理者的价值追求应代表公平、正义和自由,体现“公益人”的角色。从活动范围看,公共管理主要涉及公共事务领域,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权力运行具有多向度特征。不仅政府有组织行使公共管理的权责,其它社会组织与公众也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需要构建多元化管理格局,主体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互动和合作。在新的时期里,不仅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而且参与公共管理,还是公民的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组织和公众要积极参与公共管理,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2.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二是其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不是某一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一种政治控制的方式,公共管理是为了推进、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管理具有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参与性,主要指实施主体既包含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还包括政府之外社会组织和公众。公共管理所有活动价值取向都应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为公众提供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共处、能实现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服务性非常关键。从根本上说,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所行使的国家权力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就是服务于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组织。公权力本质上是公众意愿的实现手段,如果公众的意志和意愿一直得不到满足,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产生合法性危机,就可能丧失公共管理合法性基础。所以,政府管理的首重职能就是服务,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服务是公共管理运行的中心。

二、公共管理之时代性

公共管理之所以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是时展大趋势使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清晰,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各国公共管理,对各国公共管理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对传统公共行政造成猛烈冲击,必然推动政府向民主和法治的方向进行管理改革,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建构基于公众认可的优质治理模式,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知识密集型治理,还要积极推进学习型治理模式。要高度重视关注学习型治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创新和改革,学习型治理是主要通道。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整合组织的内外资源,与时俱进,改善和提升其执政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以主动、坦诚的姿态,吸收社会的知识和智力,摒弃偏狭之见,通过与社会广泛地协调合作,不断推进和优化治理。实施更具民主的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扁平化、网络化,推进公共管理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不可治理性现代社会问题日益凸现,这也要求公共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问题愈是复杂多变,政府越要积极主动的走出社会管理单边运行的误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建构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新理念、新思维,激发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实现共同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为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条件。培养人们对公共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强化公民监督意识,监督和推动政府工作,这对于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府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都有极大的帮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管理的关注越来越便捷,公民对公共管理的该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公共管理影响了所有的国家,全球化、民主化的社会发展,改变了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政府一家独大,仅凭自身的权威,可以统揽社会公共事务格局已成昨日黄花。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全球扩展的行政改革浪潮,构成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极大冲击,虽然各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和政策选择有所不同,进程不一,但是,侧重点是一致的。实现合作共治,政府与社会组织、民众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民主型政府,强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到日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共管理,是一次深刻变化的管理革命,从单一管理主体运行到合作共治,是以政治、经济为本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一次飞跃。现代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具有合作性、公共性、服务性特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深公共管理的深度,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扩大公共管理的范围,不断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西方政治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8.

[2] 武家磊.论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目的――以社会契约论视角[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 张剑锋,刘秀荣.论“服务是管理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J].江苏商论.2012(04)

篇3

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有效控制成本是企业获益的基本前提。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研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建筑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当中取胜,因为施工项目成本是否准确客观,对企业财务成果和投资者的效益影响很大。成本多算,则利润少计,可分配利润就会减少;反之,成本少算,则利润多计,可分配的利润就会虚增而实亏。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的投入,使得所消耗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企业才能使收益大于成本并最后获得盈利。

2.有效控制成本可以合理地制定建筑施工成品的价格。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实就是商品生产的一个过程,这既包含活的劳动,也包含物质的消耗过程,建筑企业为了要在此过程中获利,就必须合理地计算好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成本价格,这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投资行为。此外,企业可以利用产品成本这一综合性指标,有计划地、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反映和监督产品的生产费用,使生产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目前,一些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5.成本结算不全面。由于在工程竣工结算后,各企业普遍缺乏以合同价款收入与实际支出相对比的事后分析检查机制,更缺少以获取最大效益为出发点的对工程实际取得的效益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的机制,没有形成全体员工的收入同其创造的最佳收益程度相挂钩的激励分配机制,这些缺陷导致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漏洞极多,同时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不够真实、准确。

3 工程管理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与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是全企业的活动,为使项目成本消耗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应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还可以设立项目部成本风险抵押金,激励管理人员参与成本控制。

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1)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做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对材料量的控制与对材料价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3)机械费的控制。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的角度管制工程成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的措施。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除风险隐患。建筑企业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5.加强合同管理,规避法律纠纷。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熟悉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条款要提出修改意见,对专用条款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签订过程中,对招标文件不合理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该据理力争,提出合理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约定。

篇4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construction;cost management;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061-02

0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对施工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的宽严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成本预测、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操作性方案,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是在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有计划地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结合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的体会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成本预测与成本控制问题谈几点看法。我认为成本管理中成本预测是基础,成本控制是关键,安全生产是保证。

1 成本预测的方法

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的编制需要成本预测来提供依据,它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所以,成本预测在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成本预测分析如果能够合理实施和制定,则必须综合分析项目施工地的机械设备、水电布置、人工及材料市场单价、人文环境项目周边的交通情况等信息。

1.1 直接成本费用预测

1.1.1 机械使用费 相比工地实际施工情况,在预算中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计算出的机械设备型号和数量有所不同,工作效率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需要测算在实际中可能会产生的机械使用费。综合考虑购买的新机械设备的摊销费,以认真的态度来核定主要机械的台班的产量定额以及考虑部分外租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等因素来预测出机械使用费用。

1.1.2 人工费 工程项目预算中的人工费单价,与近年来的社会劳务市场的人工费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依据赶工因素来确定实际的人工单价,并将人工单价与预算工程量相乘来预测人工费用的支出额。

1.1.3 材料费 应该准确把握材料费,这是由于在工程项目中,材料费占有很高的比重。勘察施工现场所处的市场环境,为了确定材料的市场单价,需要对各项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逐项分析,包括其运输方法、供应地点、购买时的价格和装卸费用。针对定额中规格与实际用材不相匹配的,要确定其材料单价。再以施工预算中的实际量为依据,参照材料的市场材料单价和消耗标准,对各种材料费用进行汇总分析,进而计算出材料的预测成本。

1.2 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如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在技术上先进、可实行,那么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公路工程施工有效地结合起来。正确的作出实际预测需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其施工工艺、人文环境、经济、工期安排、自然地理条件、设备选择等,并针对标书编制时、定额中的施工方法与可实现性施工方法作出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和不同。

1.3 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为了确定临时设施的生活用水、建筑面积、设施数目、用电量,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需要针对在现场管理中所需的二线人员数量及所需施工人员,大宗的材料堆放地点、工期长短、平均工人驻场数量及最高峰工人入场人数等因素作出详细的拟定。此外,根据市场实际价格,作出临时设施成本估算。

1.4 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工程量,根据实际需要,也必须作出具体的费用预测。

1.5 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 根据实际所需及以往经验确定,小型临时设施的标准与规模,确定所需费用。

1.6 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必须在工程项目实施考虑到,并对其风险和成本进行预测。比如洪水、地震这些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所在地区的物价价格上涨因素都会造成成本风险。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案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动等都会给成本控制添加沉重的负担,譬如对风险进行评估时考虑不周。工程施工方案的熟悉掌握是能够准确预测成本风险的关键因素。认识工程的特点,把握特殊施工工艺的方法,并且了解项目施工地所处的周边环境和物价水平。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预测,是指对在本项目实施中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一般情况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地质特征、结构特征等一些工程项目技术方面的特征。②分析业主的组织协调能力、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做到对了业主单位的有关情况的详细了解。③分析并研究项目中资源的配备情况、队伍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情况等。④观察项目所在地的能源和电力是否充足以及交通是否便利等状况。⑤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状况。

总之,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只有准确的分析并预测出以上的集中主要费用,不仅可以快捷的确定工、料、机以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还能有效的确定完成该项目的合理工期,以完成对费用目标的控制工作。

2 成本控制的对策

在降低项目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所谓成本控制就是指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指导、监督、调节以及限制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费用的消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即将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既定的成本目标。本文认为,要想做好工程的成本控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采取组织措施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确立、各自之间的职权职责的确立这两项工作都需要在工程刚实施时进行。项目经理部是工程施工作业的管理班子,而整个工程项目的利益受到项目经理部运行好坏的直接影响。其次,成本控制者及任务需要明确,进而能够保证有人负责成本控制,也避免也以下现象的发生:成本增加,费用超过预计费用,工程亏损但是却无法确定责任人。

2.2 采取技术措施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在成本控制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阶段应当制定可行性强以及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了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节约材料能耗降低成本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机械化的操作水平来降低施工成本。

2.3 采取经济措施搞好成本控制 通过以下几项采取经济措施来搞好工程成本:

2.3.1 控制人工费用:人工费用通常占工程总费用的10%左右,所以必须以人为本,利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文化素质和操作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重复劳动造成的成本增加这种现象应该避免;实行奖惩结合,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费用开支。

2.3.2 控制、限定材料的费用:全部工程费用的60%-70%都用来支付材料费用,因此,材料费用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花销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若要降低工程成本,则需减少和降低材料的消耗,而材料费用的降低需要考虑材料的使用以及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回收等多个环节。采取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来降低材料的费用。一要根据施工需要及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材料的具体价格、所需数量、进场时间及运输方式。二要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加强材料管理制度。三要在不断改变和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做到代用材料及综合利用材料。四要将材料消耗定额指标,层层落实到每道工序,并制定相应的节约奖惩措施。

2.3.3 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机械使用费一般占工程费用20%左右。其控制途径有:结合工程施工方案,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机械设备,并确定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机械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有效的提高机械利用率;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必须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督促他们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得机械设备尽量处于完好状态。

2.4 加强质量管理,搞好成本控制 将“至诚、至精、更新、更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贯彻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要求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岗、定责、定点来完成和加强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和质量自检,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发生返工现象,由此消除工程质量的通病,并降低了由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投入而带来的工程成本,从而,争取做到工程的一次成型。

2.5 加强安全生产,搞好成本控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一旦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必将增大工程项目成本开支。所以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搞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奖励和约束机制。

2.6 加强现场管理控制,搞好成本控制 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根据工程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在施工生产环节根据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单元。定期对各成本单元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程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建立成本核算体系,预测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完成之后进行项目成本计划的制定,进而逐层分解目标成本,归整和收集实际的成本数据,核对、计算成本,从而将成本控制对项目的指导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先进管理方法,是增强施工单位竞争力,保持施工单位健康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注重项目成本管理,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更科学、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篇5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正在快速发展,并且逐步参与到市场竞争。公路工程施工获得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当前工程领域都在关注如何有效地控制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笔者结合自身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原则,提出了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内容的具体要求,并且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中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原则

在公路工程中,控制各种管控手段是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根本目标,在规划过程中,要保证施工项目的成本一直处在下降的状态,以便于实现目标成本最低的要求。在展开分析工作时,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要紧紧围绕利润指标与目标成本,以便于确定各项工程的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单价进行成本分解,在经过了细致的分析后,实现严格管理控制的目的,进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公路项目管理施工中,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都要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的成本控制,从而构建出完善的控制管理体制与网络。在定制相关的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要求时,要求管理人员要做到责任与权力相结合,要有严明的奖励与惩罚的制度,从而保证施工成本管理的完善。同时,要求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要全员参与,这是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重要的原则之一。在对公路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管理时,不仅要依靠成本管理人员,还要努力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施工作业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及时发现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内容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确立施工的目标成本,在确定施工目标成本之后,全部施工技术人员要按照目标成本进行技术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目标成本进行一步一步的施工,按照各项规定的标准进行,以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意外的特殊问题,要求工作人员要根据特殊的突况立刻做出调整,准确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将损失的成本降到最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发生了很大的出入,通常都表现为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支出或者低于支出,在这类的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地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对成本出现的偏差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并找出原因,以免对施工目标成本产生更大的影响。同时,相关成本管理人员要在查明超支或者节约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写出分析报告,呈交施工管理人员,以便对不符合要求的成本进行适当调整。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直在不断增加,并且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还不断增进对成本控制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理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需求。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看,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在技术标准和商标标准中,要求是不同的。在公路工程开始施工时,技术标准的目的是让项目中标,而商务标准的目的是企业更好的盈利。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都是按照这两个标准进行作业。商务标准和技术标准都包含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很多关键点,这也是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商务标准和技术标准能全面符合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必须考虑到施工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避免在后期的施工中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造成不便的影响。其次,技术人员要合理编制标准后的预算。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计算出来后,要对项目的总体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这也是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考核依据。标后预算能够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这一措施有效避免了以往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过于依赖报表的问题。而这一方法,保证了预算的及时性,并且避免了企业财务出现成本失控现象,相关企业能够根据成本预测与结果,有效避免各种风险,从而保证成本管理在所控制范围内。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就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控制效率和质量,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在优化设计时,技术人员通常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分配和设计,通过机器进行快速作业可以避免人力的损失和浪费,这样的规划有利于工程资金的合理分配,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工程施工上,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图纸标准进行相关的工作,不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更改设计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偷工减料,要施工工艺的选择上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要一丝不苟的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合理运用,达到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在施工中,要结合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进行优化和设计,要坚持成本管理原则,设计出工艺合理、技术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同时方案要与施工进度同步、均衡。此外,在公路工程施工时,要选择最优的、经济、合理的安排设置,从而确定最佳的施工安排,从而避免工作界面的闲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组织项目之间要努力加强协作和沟通,从而使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技术更加合理。在施工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监管工作,在施工中,成本管理技术人员要加强预算的监管情况,尤其是动态监管情况。在施工全过程,技术人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的情况进行相关检查,要严格地按照施工预算中的相关指标与数据进行现场的核验,如果遇到违反施工预算的项目的情况,技术人员必须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在调查中要准确迅速地查明责任主体,同时还要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从而与其他部门合作,尽快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有效、正确地完成施工预算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在具体现场,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对于管理层进行细节考核和研究,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经费。在现场管理控制中,要合理使用经费,根据编制的成本控制预算原则,经项目管理核准后,在管理部门考核之后,施工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成本费用的预算进行。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而使支出费用超支时,就要办理相关的超支手续,以保证和帐目相符合。

最后,竣工时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也是公共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施工企业要及时地验收竣工预算,并且将数目公开化,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员工不信任的事件发生。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竣工时预算成本的管理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在遇到一些隐蔽工程的成本时,要加强审核工作,以确保竣工结算的真实性,维护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

结语

在我国现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建设项目中,成本控制管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要逐步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从而使成本控制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作用

成本控制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能否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化的重要途径,并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分别从以下三方面来体现:一是在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开展成本控制,可以实现限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和消耗的额度。在费用和消耗的发生过程中,能够实时地控制成本的形成,采取各种措施,使成本不超过预先制定的标准;二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或成本目标)密切相连,它是成本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促进成本计划更好地落实,发挥出成本应该有的作用;三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贯彻执行有关成本管理的各项法令、方针和政策,使企业成本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而使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2、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按照成本发生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

(一)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即指管理成本,其控制对象是公路施工单位、施工队以及生产班组等,工程的日常开支和损失就发生在这些单位。因此,要控制管理上的成本就必须以这些部门、施工队为控制对象,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监督、指导、检查和考评。另外,成本控制的对象还应做好自我控制,这样才能更直接、更有效的进行管理成本的控制。

(二)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为了构成公路工程实体的支出,因此也称为工程成本。工程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以及机械使用费等几个方面。要对其进行控制,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工程量,按照预算编制相应的成本支出计划,并明确到各个职能部门、施工队及班组,以此作为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据。

3、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

3.1、存在不良的市场规律

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应用是其工程的核心部分之一,而其有较大的工作量,操作繁复,内容多而杂,极易发生失误。而实施公路工程成本应用时极易由于某些原因的干扰造成成本浪费的现象,那么就缩减了成本利用率。因此,公路工程建设成本应用时,通常进行成本管理得以控制成本的运用,以至于保障成本可以合理化应用,极致的体现提成本的利用率。但现今国内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确未体现其有效的作用,反之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中标价格低或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一市场规律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公路工程成本并管理工作。而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只能以缩减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来实现其目的,再加之需保障施工质量,这个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带来了挑战和难度,很容易促使成本管理中出现不足,降低管理效果。随着市场规律的调节,建筑市场形成连锁涨价,各种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都有所上调,公路工程材料成本这一块就会增加很多,这与企业成本预算有很大出处。要想尽量达到成本预算目标,需要对其他方面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给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管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3.2、存在不良的人为因素

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实施重点是人员,企业高层领导、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都可能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促使成本管理无法高质高效的进行,无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无法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公路施工企业高层领导对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不予以重视,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实施方案、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不进行商讨和决策,促使成本管理无法合理的、规范的、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公路工程中,成本管理的作用将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管理人员作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主体,其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直接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若管理人员自身行为不规范、不标准,将会大大降低成本管理的效果。成本管理工作实施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公路施工企业其他员工的支持,才能够保证此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

4、加强公路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

4.1、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中标后开工前,企业应根据中标单价和合同文件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以保证工程的实施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编制之前,要仔细、详实地搜集、分析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市场行情和供应条件等资料,确保目标责任成本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公路工程项目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项目之间总会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果企业所制定的项目目标责任成本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或者只是简单地按照以往经验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工程项目所处环境以及施工条件、施工工期等要求,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指导、控制作用。

4.2、加强现场管理,堵塞浪费漏洞。

1)现场平面布置管理。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是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以方便施工为前提合理安排的,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大、中桥工地,由于现场布置不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材料、构件放置不当,造成二次搬运;钢模、钢管脚手架等周转设备,用后不整修;排水系统不畅,造成设备锈蚀、材料如水泥受潮变质,严重的造成水毁等,都将会造成人力、材料、设备的损失和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在于保护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工伤、设备事故,忽视消防工作,易发生火灾;不注意食堂卫生管理,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等等,诸如此类事情,都是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情况严重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以现场管理着手,做到文明施工,加强预防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3、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首先,精心安排,干净利落的完成竣工扫尾工作,要适当的对人员和机械配置进行调整,保证无闲杂人员和闲置设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采取“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其次,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尽快完成验收所需的竣工资料提交甲方。再次,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在办理工程结算前,要求项目预算与项目实际成本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核对。最后在工程保修期间,应安排保修工作者,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

4.4、加强人员成本管理

现代施工企业,需要许多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人才对施工成本就行规划和核算,通过人才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通过人才对施工整体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所以说施工企业想要实现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目的,就需要对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施工成本管理人员不但专业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竞争水平和综合技术素质,达到有效控制工作成本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加强成本控制能够给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带来高收益,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篇7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为社会提供较低的施工产品,然而企业能否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施工企业能否控制好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对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科学的预测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工程项目成本构建的过程中,在生产与经营中对所使用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各项费用的开支,并进行协调监督和有效的管理,同时及时纠正其中产生的偏差问题,将每项工作中所产生的费用控制在预先计划的成本里面,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施工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对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科学的预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入手:

1.做好投资估算工作。投资估算是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施工地的市场价进行科学估算,对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合理估算。

2.按照施工合同中所规定的承包价格对承包的成本进行计算,在对承包成本进行核算时,要对工程施工中很有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性的成本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要对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当估算成本要比合同成本低时,认真分析工程的索赔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3.以利润为目标,制定出降低合同成本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制定出企业的控制目标之后,在明确工程项目经理所制定出来的成本控制目标。

4.预测工程成本目标,使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工期完成,并对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施工项目成本支出的控制方法

(一)严格控制施工图的预算过程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对施工图进行科学的预算,其中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费用、施工材料的费用、施工机械设备的费用进行预算控制。尤其是要注意对施工材料的费用进行控制,作为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施工材料市场施工材料价格动态,并掌握材料市场的详细信息。

(二)将施工预算作为控制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依据

1.在工程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应该以施工设计图纸为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并根据施工预算过程之后产生的定额来及时编著工程施工预算。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出现了工程需要变更的情况或者将施工的方法改变,那么应该将这项工作交给预算员来对工作进行协调。在项目经理对其工作进行批准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施工预算的过程不可以让他人随意的改动。

2.合理安排和分配施工人员施工任务,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必须在施工任务单上和领取施工材料单上面签字,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3.在施工任务单和施工材料单生效时,要求施工人员要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数量进行真实的记录,这样是为了以后的施工材料结算做准备。

4.当工作结束之后,以施工任务单和施工材料单为结算的依据。并按照工程施工结算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报酬的支付,这样做不仅可以将成本支出进行控制,而且还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工程结算的真实准确,应该对结算情况进行反复的核查。

(三)强化质量管理,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

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同时工程成本目标控制的关键。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将工程施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严格控制施工环境和方法。

(四)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杜绝施工浪费现象发生

1.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按照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工程施工所处的环境,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成本的费用的支出。

2.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以免发生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让施工人员能够文明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不可以随处乱丢乱放,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从细节工作抓起,只有在细节工作中观察到施工成本控制因素,才能更全面的将施工成本控制最低。

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策

(一)对人工费的成本管理和施工材料的成本管理进行控制

对人工费的成本管理进行控制主要是控制工程施工的用工量。应该对工程用工量进行具体的统计,做到每个施工人员都有工作任务,对其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是从施工材料的用量上和材料的价格上进行控制。

(二)对施工成本的动态进行控制

1.将施工计划成本中的责任意识落实下去。一个完善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会结合工程施工的实况,或者总结最近几年的工程成本,来对施工成本的动态进行控制。

2.对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作为工程的项目经理,应该随时关注施工成本控制动态,并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通过检查,认真分析成本控制的原因,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控制工程施工在中各种成本的支出。以实现其成本控制的计划目标。

3.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实际费用进行核算,并确定出成本核算的对象,同时还要采用正确的核算方法,将工程施工中的总成本计算出来。另外,还要将施工业务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依据,同时还要分析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寻求适宜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的方法,要注意从现象看本质,以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4.提高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施工人员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有些施工人员在使用施工材料的过程中不懂得节约,常常将剩余的施工材料放置不管,当进行新一天的施工时,由换用新的施工材料,这样就会出现施工材料浪费现象。同时操作施工机械设备的人员自身懂得施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施工设备出现问题,他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查看设备损坏的原因通常是想更换施工设备,这样就会造成工程施工的严重浪费。因此,作为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有节约意识,要充分的意识到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对整个工程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面较广,不仅需要工程管领导层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还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认真配合成本控制工作。同时,在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灵活的成本控制方法,还要根据整个工程施工的实际,运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另外,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随时了解工程施工材料市场材料价格,在工程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应该以施工设计图纸为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并根据施工预算过程之后产生的定额来及时编著工程施工预算。

参考文献:

[1]苗振云,张宏伟.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河南科技,2013(05).

[2]汪武,柯友华.公路施工阶段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篇8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费用进行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以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一个系统过程。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 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要求

成本最低化原则,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只有全面管理才能达到成本最低化目的。

成本责任制原则,为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层层分解,划清各部门责任并与奖惩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项目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必须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

二 工程公司成本管理五步骤

(一)投标报价时的成本估算,企业依据市场环境、招标文件、工程概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综合确定适合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的成本价格。在投标报价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市场价格进行周密调查,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科学估算,在投标时就对该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制定,克服投标报价的盲目性,提高工程成本控制预见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投标报价。

(二)工程开工前的成本预算,在工程开工的施工准备阶段,依据项目部与劳务队伍、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方所签订的合同和项目部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对工程成本进行详细的预算。要求项目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和数量均应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单价和数量要详述原因,并上报工程科以据实增补预算计划。

(三)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分阶段分时间对预决算成本进行汇总、对比、分析,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预算要求,计算实际施工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消除超出预算成本的现象。

(四)工程完工后,对实际发生成本进行汇总和分类,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与相应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施工成本以一个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依据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进行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应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将施工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估算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分析经济、技术指标对成本的影响和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检验预算成本的合理性和工程成本控制的质量,针对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并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不断改进。

(五)项目成本控制的总结及评价项目成本审核分析完成后,对项目成本进行总体评价,以评价该工程成本控制的情况,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成本是否超标,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明确以后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注意事项,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与管理理念,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三 成本管理贯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工程项目从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结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要发挥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将其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一)投标签约阶段的成本管理,投标价格的确定是企业取得合理赢利的基础,投标前应尽可能了解业主和所投项目情况,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成本管理水平等,合理制定投标价格,使之既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又避免以过低价格中标,为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工程中标后开工前,企业应根据中标金额和合同文件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以保证工程的实施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三)工程实施过程的成本管理,项目经理仔细研究合同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变更的项目、可能上涨的材料单价等进行预测,对项目成本趋势做到心中有数。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加快施工进度。材料费控制,材料费在公路工程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材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将材料费控制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材料采购要坚持物美廉价、运输经济、储存合理原则,控制好采购成本,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耗用材料的数量控制。机械使用费控制:根据施工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设备,并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租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工作,结算准确。对人工费控制应尽量减少使用计时工资方式,而尽可能采用计件工资方式,提高生产人员的积极性。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严格费用审批程序,人员精干,实行一人多岗,节约管理成本。

四 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实施

在投资比较低,各种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除了加大洽商变更、索赔力度外,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成本控制是求得效益的根本出路。加强技术控制,可以根据工程性质、类别、特点、工期、质量要求等情况,测算出工程费用开支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通过两种途径测算出的成本数值来比较,综合平衡后来确定最终成本的,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确定后,企业做出详细的成本控制策划,由技术、计划、保障、财务四部门共同实施。由技术部门根据项目工期、工程项目、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保障科制定详细的物资采购及设备租赁计划,在此基础上计划科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预算分割。按照成本控制计划,成本发生实施,成本分析及核算,反馈并完善四个环节来进行策划。对工程直接费用的控制,其重点是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性质及项目施工的科学顺序及逻辑关系,实施资源的动态管理,优化工、料、机配置,使之随时处于动态及可控状态,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从而降低成本。

根据工期要求和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其目是合理布置、均衡生产、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做法是制定出几套施工方案,包括各施工段的划分,分项工程的划分;详细了解工程项目及工程量的分布,以求合理安排。立体的看待和划分整个工程,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工程肢解,找出肢解点即分段点。企业在制度上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度,设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任务、岗位责任,并与各自的工作方法、方式和岗位责任相对应,不断检验自己的工作。

五结语

公路施工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只有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力度,在实践中积极思索与探讨,认真反思工程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广湖,刘强.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与控制[J]. 当代矿工, 2000(11).

篇9

一、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原则

(一)全面控制原则

1、全员控制

参与项目施工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对项目成本形成的各个阶段(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交验)都要进行成本控制。

(二)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三)目标管理原则

工程项目成本也应按照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的方法实施控制。

(四)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立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然后授予责任人一定的成本控制权限后还要制定和落实成本控制的考核和奖罚制度。

二、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的要点

(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1、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常出现的问题

(1)建设单位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设计单位的事而不闻不问,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视程度不够。

(2)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由此造成许多投资浪费。

(3)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施工图纸设计粗糙、深度不够;有的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审核不严格,对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单位的技术咨询把关不严,造成设计概算超估算,施工预算超设计概算。

2、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

(1)优化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首要步骤,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优化设计方案主要采用设计招投标、引入专业咨询机构等方法。具体如下:

①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工程设计招标

工程设计招标是从多个具有工程设计能力的设计者中选择一个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设计质量高、工程造价合理、设计费用低的设计者。工程设计者经过设计招标、竞争获取设计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对工程设计必须从质量到造价进行全面优化,拿出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来同其它竞争者展开竞争。这样既能节约设计费用,又能降低工程造价。

②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优化设计方案

由于设计单位一般注重于设计质量和功能,可能忽视工程的成本因素;另一方面,对设计单位成果的审核需要专业力量来完成,而很多时候建设单位缺不具备这种专业水平。因此,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对某些关键的设计参数指标,比如含筋量、平米混凝土量、建筑体形系数、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修改完善,确保建设成本经济合理。

(2)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技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建设单位的造价人员要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从项目开始就要对建设标准、功能定位、装修档次、设备选型等建立比选程序,反复推敲,不断的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二)合同签订中的成本控制

1、合同签订中成本控制常出现的问题

在合同签订阶段,建设单位大多有些“本位”思想,以为在施工中可以用付款来控制施工单位,合同签订不严谨,不规范,合同条款不真实、不完备、不具体,不明确,没有风险条款的责任约定,很容易引起纠纷。

合同签订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1)正确选用合同类型

根据项目规模、 工期长短、项目的复杂程度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使用固定总价合同、可调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等类型。

(2)仔细审核合同条款

条款是否完备、 风险责任和违约责任是否具体量化等。笔者认为风险责任原则是合同中关键的条款,结算时经常会引起纠纷。风险条款的约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主要材料、人工、机械以及一定范围风险幅度的约定

对于主要由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价格风险,如工程造价中的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价格风险,应在合同中注明风险的范围和幅度,进行合理分摊。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可提出承包人承担5%以内的材料及人工价格风险和10%的施工机械使用风险费用。

②工程量引起的单价调整的约定

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要在合同中约定,该项工程量变化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执行原有的单价;该项工程量变化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单价及措施费项目应进行调整。一般工程量变化幅度约定为10%。

③措施项目费用的约定

投标时的措施项目费用是否调整,如何调整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项”为单位计价的措施项目,一般不做调整;以综合单价计价的措施项目,当工程量变化幅度在10%以外,且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其对应的措施费应作调整。

④甲定乙供项目的约定

建设单位出于统一采购,保证效果和质量的考虑,在一些设备及外饰效果的项目上会统一要求,这就要求在合同中明确提出项目包括的范围、工程量、单价、交货条件、验收标准、结算方法等约定。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1、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阶段,建设单位疏于合同的管理,没有认真学习合同条款,没有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及现场签证进行有效控制。

(2)在签证过程中出现了签证内容模棱两可,缺乏可操作性;签证的内容前后矛盾或重复;签证工程量远大于实际完成的数量;材料签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事后补签,与实际情况不符,如此签证其结果直接导致建设资金流失,严重影响施工合同正常履行。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

(1)完善现场经济签证制度

经济签证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遵循事实求实的原则,在施工单位上报资料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图纸、合同及相应的结算资料,对确属合同外应现场认定的工程量,必须有现场专业工程师、预算人员会同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亲临现场,认真复核,具实认证,然后交项目经理审核,最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生效。

(2)工程款的审核、批复及拨付

科学的制定付款计划,合理、及时地拨付工程款,不但对工程工期致关重要,对于成本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工程款拨付不及时,会极大的限制工程进度,影响工程的总体成本,工程款超拨,也会损害公司利益,给公司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和工作被动。

(四)结算阶段成本控制

1、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单位的最终合同价款是在工程结算时确定,在结算时施工单位势必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争取较高的费用索赔等方法提高工程结算,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开展工程结算审核不仅要严格,而且要准确,只有在准确意义上的严格才是合理、真实和可行的。

2、工程结算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

①利用合同对竣工结算送审金额进行专款约定,建设单位在合同中约定送审金额不得超过审定金额的3~5%,否则产生的审计费由施工单位承担。

②利用合同对结算送审资料进行专款约定,所提供的资料完整、真实、合法规范。

③抓住竣工结算审计重点,确定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合规;设备及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各项费用计取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70-01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和项目利润,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则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施工工艺、工期安排等情形拟定多套施工方案,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最终选择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将对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的细节进行介绍。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三要点

1.施工成本控制从全局出发,即从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程开工―工程竣工―工程验收,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管的成本控制,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动态管控。

2.实行目标管理,在工程施工的筹备阶段,结合工程实际,将项目工程合理地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制定详尽的阶段目标,明确各阶段的相关责任主体,并通过对各分目标的执行进行监管,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成本控制责任制,对施工项目目标成本进行层层分解,确定好项目施工的所有阶段的成本控制责任主体,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同时将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薪金直接跟其成本控制指标挂钩,充分调动全部门、全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的方法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施工成本

1人工费。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

2材料费。控制材料用量,实施限额领取制度,改进施工技术,减少材料损耗,关注材料市场价格行情,择优选购。

3机械费。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调配机械,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并注意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4间接费用及其他直接费。加强行政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资出,注重现场管理,统筹兼顾,防止不必要的损坏和浪费。

5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学习借鉴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积极推进技术的创新与改革,这是减少施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途径之一。

6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项目分配制度,确定施工经营管理者责权关系,将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其经营业绩挂钩,促使经营管理者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既可以使管理者承担管理责任和经营风险,又能够让其获得与良好经营业绩相适应的报酬,在一定范围内能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7减少工程索赔目前,建筑工程投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进而工程索赔事件屡见不鲜。减少工程索赔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施控制。因此管理部门应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同时,加强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求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及时提出反索赔。

三、完善水利电力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应对策略

1 扩展工程成本预算,制定成本管理目标水利电力工程成本控制管理首先要从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将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的相同定额互相结合,建立操作性较强、较合理的企业成本预算制度,分别对工程整体的成本预算以及分项工程的成本预算进行管理。并且,分别进行不同方面的分配制度,逐步分析以及核算水利水电工程的机械费、人工费以及材料费等,机械方面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以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为根本,将设备的效率充分的进行发挥;人工方面则是互相结合效益、产值、资本等各方面的工资进行管理;材料方面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以企业内部预算规定资金的使用为根本,将采购材料的库存量严格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 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项目的施工成本中材料资金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材料费用属于成本控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要严格的清点施工材料退还领取以及材料的收发,同时将材料使用的有关证件进行认真的填写,由项目主要负责人审核且批准后方能使用材料。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利用企业施工材料获取利益、乱领材料以及乱用材料的情况发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规定存放,规定时间内进行盘点以及清查,避免出现材料浪费、变质以及受到挤压的情况,同时防止了的情况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规定进行,尽可能的降低因为施工流程出现错误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工程再次重新施工,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的物力以及人力造成了浪费。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施工前遵循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全面且严格的检测,避免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从根本上防止了由于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工程成本损失。

3 成本控制中工程合同索赔是重要因素,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投标市场上有相当激烈的竞争,在进行报价投标决策时通常是面向相对复杂的等待建设的项目,中间有很多无法自行控制的因素,同时,还无法预防通过超低价格投中竞标的情况,而要面对低价竞标的项目时,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不仅要选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合同方进行工程索赔也是能够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方式。在提出工程索赔时,应该要根据合同内有确切标明的索赔事项,组织熟悉管理经营的专业人员、熟悉合同条款的人员共同商讨。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时,要重视健全建立现场签证以及现场原始积累,将所有与索赔项目有关系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以及收集。并且,将工程索赔重要的方面理清,提高工程索赔的强度,适当的改变思路,研究合理的策略。

4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的管理以及核算工作,应明确管理,在施工完成后,要立刻通过会计核算进行工程的审核竣工结算。通过从各方面分析、比较以及核算查实,将不同方面的工程指标系统的记录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内编制会计报表,设置工程的会计科目、工程实际成本,防止出现项目余下金额的情况。在核算施工材料的实际金额时,尽可能的做到施工项目完成时材料也能够全部使用完,不能剩余材料。倘若材料出现库存的情况,则在下一工程中继续使用,同时也可以交个工程成本管理部门当成差价进行处理,在工程的成本中将损失以及收益清楚的记录。对于项目竣工完成后不能清楚整理的也交给工程成本管理部门全权处理。工程竣工阶段,将项目不同方面的资金款项进行分类处理,企业内部人员或者内部施工单位出现借款的情况的,要结清后方能进行项目核算。

篇11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电力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成本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在施工管理中开展成本控制,既可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减少项目支出,并为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有利于电力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成本控制的原则

1.1全过程控制

电力工程建设包括设计、监理、施工和验收投运四个阶段。施工阶段又分为前期查勘、编制施工方案、人员准备、物料准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成本控制等环节。从电力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笔费用加以控制。工程施工由多个环节组成,开展成本控制可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成本预算,并制订合理的开支计划,从而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2经济效益最大化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开展成本控制时也应以此为基础,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开支,争取以最少的施工成本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动态控制

电力工程施工中常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其施工成本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如果想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则电力施工企业应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开展动态的成本控制。所谓“动态”,是指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调整已经编制完成的成本控制计划,并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的动态实效性。

2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可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为电力工程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然而,部分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不全面,且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相关调查表明,只有极少数的施工管理人员将成本控制列入了财务管理的范围,多数施工管理人员并未考虑成本控制问题。

2.2施工管理缺乏有效性

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包含2方面的内容,即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费用控制。目前,部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较低,施工材料普遍存在质量问题,常发生返工的情况,且因施工计划控制不严格,常出现窝工、延期完工等情况,进而对电力施工企业造成了的较大经济损失。

2.3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成本控制多数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即在施工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负责成本控制。但这种负责制的责权关系不明确,在实际的成本控制方面常出现推诿等现象,且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由此可见,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已成为当前制约成本控制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3提高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

对于成本控制,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是首要任务。只有有效地开展成本预测工作,制订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才能有序地开展成本控制。目前,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只有在施工设计阶段有效开展成本预测,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把关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减少窝工等现象的发生。以电力工程L项目为例,通过开展设计阶段的成本预测,比以往同等项目的造价节省了9.27%.

3.2有效实施动态成本控制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实施动态成本控制时,应从以下4方面入手:①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电力施工企业应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使电力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动态成本控制充分落实。②加强对施工风险成本的管理。降低风险成本是动态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电力施工企业既要完善招投标机制,细致研究合同条款,还要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签证和施工材料的选购。③做好合同管理。电力施工企业应合理制订合同担保制度、审查与管理制度,尽可能地降低合同成本。④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电力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成本指标制订承包奖惩办法,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3.3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①具有明确的责权制度。电力施工企业应划分项目经理、项目小组的责权,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②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可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相关的奖惩措施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情况,可予以其奖励或处罚,这有利于施工管理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复杂、不稳定等特点,所以,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应遵循全过程控制、经济效益最大化、动态控制等基本原则。针对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比如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实施动态成本控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等。

参考文献

[1]蔡志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

篇12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电力建设所投入的资金也随之增加,控制好电力工程管理成本,不仅是电力建设单位间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也是减少自身建设成本的输出和管控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必然趋势。对于传统的电力建设单位来说,电力工程施工属于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体系改革逐步完善,电力知识不断推广与运用以及电力建设市场的逐步开放,具有电力工程施工资格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没有有效的控制电力工程施工成本,在行业之间的竞争便会产生巨大的威胁,自身的施工利润也会随之减少,对于一个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1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对于人民来说也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清洁能源电力的使用将会也越来越多,而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成本的增长,势必影响电力资源的价格,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将造成影响。

1.2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电力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资金的投入规模也愈加的庞大,而且国家建设的电力资源也相对缺乏,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控制好成本,对国家经济建设间接的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国家节约未来发展所需求和稀缺的资源。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所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

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责任电力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工程工序多而细杂,而其中所产生的费用更是不计其数,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人员如果未能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无论是在施工力量的组织上还是机械材料的计量上都无法做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这将大大的增加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于成本控制人缺乏职业责任,在电力建设单位的职位安排下,没有认真履职,敷衍了事,重生产轻成本,对于电力成本控制人员而言,使用的资金来源于电力建设单位,施工成本只要不超过于预算太多,能减少自身麻烦的事情尽量避免,这不仅仅是工作人员职业责任的缺失,更会导致电力建设单位的发展缓慢,更严重的使电力建设失去质量保障。

2.2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中,常出现的成本管理人员对电力建设缺乏长远的预算和擅离职守。往往体现出的是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一个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所执行的相关人员也常会出现虽然依照管理制度执行自身职责,但是具体到详细工序或额外支出的时候,便会失去所参照的管理制度而无法正确的管理控制。一个不够健全的电力工程施工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恶性循环的,不单单造成的电力建设成本的额外增加,使得电力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不仅仅形如虚设,还给电力建设施工增加更多的成本投入。

2.3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技术不够科学

先进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技术不够科学、先进也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虽然国内的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已经发展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传统的电力工程施工所处的专业特性,使得在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技术进步较为缓慢,相对于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控制技术来说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国情,我国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范围广大而繁多无法真正做到精益的管理规范和技术要求,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所控制的管理成本便失去了精确的计算,造成的建设成本提高了许多。

3如何有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3.1提高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责任,从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

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首先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应深入分析电力工程的成本结构,一方面有助于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有效把控整个成本的运作输出,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区分施工成本的各个结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可以对工程施工所需的成本逐个的进行细致控制管理。在人工费用方面,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选择具有高素质和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这不仅仅是整个电力工程施工所必要的选择标准,更是能直接的加快工程进度以及减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成本,间接的减少整个电力施工的成本输出。在材料费用方面,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首先是对于材料的采购进行严格把控,采购的材料需要按照国家电力施工材料的符合标准,对于提高整个电力工程质量和保障后续工程的建设,其次是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规划的使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在机械费用方面,主要是机械设备应有计划的使用,防止过度使用而损耗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常态开展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即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又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间接减少机械费用支出。对于间接费用方面,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工程施工使用标准,对于间接费用的支出详细询问以及记录。

3.2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成本输出

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制定好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去调配使用现场的施工费用支出,才能满足在额外或意外事故中的使用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控制人员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调整原先计划好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这不仅仅是对现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持续运行的保障,更是对于工程施工成本中的变化或调动能更有效科学的把控,相对于繁琐或者无规章计划的施工过程,更加有效的计划工程的进度以及减少在工程施工中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3.3提高管理技术和管理效率,减少成本开支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一个各参建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工程施工矛盾的主要在于设计、物资、业主以及监理之间的协同,往往是所需的物资达不到设计要求,采购的物资与建设标准存在差异,设计、施工、业主和监理各方存在着许多施工建设观念方面的意见不统一,施工自检、监理复检、业主验收环节衔接不到位,施工计划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不仅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成本重复支出,还会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强化设计、物资、业主以及监理之间的有效协作,有利于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施工作业,有利于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过程的管理效率,减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由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成本支出。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成本控制不管是电力工程建设单位、还是国家都是有必要性的,对于国内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成本控制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当前需要的是根据其所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并且针对性的去解决和完善,使得我国电力工程在今后的发展越来越进步和壮大。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1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几点要素

1.1 控制好基础的施工材料。

材料质量控制砂及砂石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碎石、砾砂、卵石等材料。所用的材料内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施工质量控制内容砂石的级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或试验确定。人工制作的砂石地基应拌制均匀后再行回填、铺设、捣实。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错开0.5D'm,并应充分捣实。在铺设砂及砂石时,如地基底面深度不一致时,应预先挖成阶梯形式或斜坡形式,再以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1.2 排除工程上存在的隐患。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对于及时排除工程上的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砌体工程施工中,砂浆强度不足、砂浆饱满度很低、砌筑方法不当等,都将降低砌体的承载能力,给工程结构留下隐患,发现这类质量问题后,应从设计、监理、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周密的分析和必要的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时排除这些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结构的安全。

1.3 预防质量事故再次发生。

发现、分析和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此类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减少工程的损失。例如承重砖柱压坏、悬挑结构倒塌、混凝土裂缝、防水工程渗漏等事故,在许多地区、很多工程中时有发生,因此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工程质量教育,或作适当交流,引起人们的警惕,将有助于杜绝这类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损失。

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些质量事故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对出现的这些质量事故,以止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将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因此,对质量事故及时地进行分析,可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及时地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并迅速排除质量隐患,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正确地分析工程质量事故,找准发生事故的原因,可为合理地处理事故提供依据,达到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

1.5 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

工程在竣工验收阶段,是检查、评价质量的关键时刻,要求工程必须达到设计和有关标准。但是,对于那些已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往往是交工验收中争论的焦点,如果事先未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必然影响工程交工验收工作。所以,对施工中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若能正确分析其原因和危害,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使有关各方认识一致,可避免在交工验收时,发生不必要的争议,而延误工程的验收和按期使用。

1.6 为制定和修改标准规范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规范、标准和规程,并不是凭空想象、主观制定的,任何一种规范和标准的出台、修改,都是在不断发现质量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措施中产生的。所以说,认真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能为制定和修改标准规范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对砖墙裂缝问题的分析,可为标准规范在制定变形缝的设置和防止墙体开裂方面提供依据。

2 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2.1 基本调查工程质量事故的基本调查,是指对建筑物现状和已有资料的调查,主要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设计图纸资料的复查与验算、施工情况调查与技术资料等。如果建筑物已开始使用,还应调查使用情况与荷载等资料。在基本调查中应重点查清该事故的严重性与迫切性,这是基本调查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严重性是指质量事故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迫切性是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是否会导致质量事故恶化而产生严重后果。

2.2 补充调查工程质量事故的补充调查,是对基本调查以外的调查,也是质量事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勘测地基情况,测定建筑物所用材料的实际强度与有关性能,鉴定结构及构件的受力性能,以及对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检查等。由于补充调查往往费时间、费资金、费精力,因此只有在进行基本调查之后,还不能正确分析质量事故时,才进行补充调查。

2.3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项工程能够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同时,也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在开展工作之前就要组织好人员,确定工程目标计划。确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就能准时按质、按量达到予期的效果。

2.4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2.5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2.6 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还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但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及时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3 总结

总之,需要特别指出:在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时,应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设计论证河工程监管。注重抓施工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应当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检查与监督。首先应检查是否严格按图施工,有关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此外还应查清地基实际情况,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