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的意义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10:19: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文主义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文主义的意义

篇1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篇2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伟大时期,历史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为拉开欧洲近代史序幕的开始,也被成为欧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界线。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思想是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涌现。这些伟人们创作了优秀的作品让文艺复兴从此达到了一个。这些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表现人的价值和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同样发生着变化,人的价值也被强调到了政治和经济中。人文主义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即使人文主义是一大闪光思想,但是在看待人文主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全面的看待,要看到人文主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过度的强调人的能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主义里面的个体精神就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存在的社会背景和产生的原因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大家都以为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十四到十七世纪。其实在欧洲十三世纪,末期已经开始有了个体精神的出现,只是当时的欧洲在封建制度和教皇宗教思想的统治下,个体精神不能明显的体现出来,否则可能因为违背封建制度或者宗教思想而受到处置。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开始,而且文艺复兴又是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号这就为人文主义中的个体思想埋下了种子。文艺复兴时期封建制服和宗教压迫已经开始动摇,人文主义的个体思想随着政策的放松和时代变迁开始不断膨胀,当时许多艺术家和文学家开始在作品中表现个体精神。

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为什么能在文艺复兴时期快速膨胀是有一定原因的。欧洲在十四世纪之前一直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的双重压迫,那里的人们受着更加沉重的负担和剥削,那个时候的欧洲压迫要比中国的压迫残暴的多。中国也存在着宗教的影响,但是那个封建制度占主导地位,而且中国信封的是佛教传承的是真善美不干涉政事。但是欧洲十四世纪之前是封建制度和宗教相融合,那时候更加强调教皇的权威和神的能动性,生活在欧洲的人民思想受到神思想的控制,在那种压迫下人们对于神思想的反抗更加的强烈,更加痛恨宗教的控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提出一下子解放了欧洲人民的思想,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不断膨胀、不断强化最后个体精神成为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人文主义中个体精神的不断膨胀和过度发展与之前人们长期受到宗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影响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百家争鸣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但是中国的百家争鸣大多都是思想上的升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非常少。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表达的思想,艺术家和思想家们都通过具体的作品表现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都是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其中不乏个体精神的体现。薄伽丘的《十日谈》里面人文主义体现的非常到位,但是里面过度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个体精神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出来。米开朗琪罗雕著的塑像《大卫》表现的是一欧洲青少年对于力量和美的体现其中同样包含了个体精神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不是只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那个时期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反抗的是封建思想的愚昧和宗教思想的神制造一切的思想。人文主义刺激了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更多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打破封建和神的束缚开始了自己个性的创作。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支配着这些伟大的创作者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精神和创作灵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个体精神的支配,这些伟人们不互相借鉴和学习,但是他们凭借自己才能和技术创作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作品。虽然个体精神对于人文主义来说有点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了一定的影响和积极作品。

三、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发展史上的负面影响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过度发展和膨胀已经严重失去了人文主义的真正含有。好多人们开始歪曲的理解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人文主义里面对于人的关怀思想也被扭曲。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被过度的强调人的权利和地位,欧洲的各个阶层开始享受人文主义带来的福利。从统治者到下层的人民开始主张及时享乐主义,人们开始变得享受和浪费,统治阶级开始出现了奢靡和腐败的生活作风,对于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阻碍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步伐。

四、人文主义个体精神给拉丁美洲和亚洲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欧洲文艺复兴给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注入了伟大的思想力量,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来说是苦难史的开始。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的发展各个阶层都开始享受生活,欧洲本土的资源和资本无法满足这些提倡个体精神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欧洲的部分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开始了残暴的海盗行为和殖民主义。他们向富饶的拉丁美洲和亚洲开始疯狂的掠夺和殖民主义的实施。人文主义个体精神间接造成了欧洲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殖民统治和残酷掠夺。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推动了亚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崩溃。

篇3

图书馆的基本构成是书和人,其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升素质、促进人类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从图书馆的值阈来看,它是人文主义的。以往图书馆强调读者本位,实现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读者服务,这当然是现代图书馆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图书馆学术界却忽略了图书馆人自己的人文主义的涵养。图书馆一些非人性化的管理思维与制度依然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与我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是有关系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物质性因素有了大的改善,但这些器物和技术层次的变化而外,最深层次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没有得到弘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图书馆还在一种简单、僵硬的行政条例下运转。图书馆人不仅是职员,而且是图书馆人文意义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一般的图书馆工作中他们作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追求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如何建设员工的素质,我们多是强调制度的建设,而很少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体性构建这个角度去思考。同时,在图书馆建设中,大家都比较喜欢谈论如何去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等等,却忘记了“人”自身。图书馆的集体无意识地在丢失自己的人文理想。在学校工作中,它成了死角,在人员安排上它成了“被照顾的后院”。其实,现在的图书馆建设中,在建构“人本位”框架下的读者本位之外,还应包括图书馆馆员在内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本思想如果不包括图书馆员,那显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而图书馆员的实际社会地位却不高,根本原因是我们还缺少自我赋予的主体意志。但问题还不止于此,由此而形成的图书馆员荣誉感与尊严感的丧失却是最致命的,而这种丧失在管理阶层的意识中却是屡遭忽视。这对图书馆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没有荣誉感的馆员制度源于人文精神的匮乏。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状况:一方面是科技信息的发达,但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的普遍压抑性生存状态,正如马尔库塞论述的社会分工越专门,他们的劳动越异化。人们并不在过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而从根本上说,图书馆的实质性进步要看它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程度,即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关注。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近,但我们最好还是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始于人文主义。否则,过分热心于科学技术和行为学派的社会活动,我们就会看不到个人及其需要和包含这些需要中的人文主义价值。

实现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目标,核心在于必须以人文主义精神灌注图书馆整个机体的运作,不仅是针对读者,更重要的还要实现在图书馆事业的支柱――馆员身上。为此,图书馆要有理念的真正突破。如果管理阶层还只是把图书馆视为一个行政事务单位而非文化学术机构,那么违背人本精神的制度与措施就会出现。而这种制度措施从本质上是完全与人性化管理精神背道而驰的,本质上是把馆员视为单纯的“劳动人”,而忽视了具有多层次需要的“社会人”的属性。这只能加剧图书馆的内部矛盾,严重挫伤一般馆员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就必须是立足于“人”,把尊重“人”的价值放到图书馆的核心地位,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在体现。因此,一定要增强馆员的荣誉感和尊严感,这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前提。荣誉感源于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人文主义最关心的是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这种定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极大地促进馆员的文化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的爱馆敬业。创造能够激发人的最大潜能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这对图书馆馆员的价值主体的觉醒非常重要。文化主体的觉醒比仅仅是“甘为人梯”的教导更有价值意义,在消除馆员自卑心理、消极工作方面发挥真正作用。其次,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要培养馆员自由与创造的精神,不仅是一般的鼓励馆员写文章评职称、培训学习等,更要创造一种宽松、严谨、眼界开阔的研究环境。让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和繁杂的事务操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工作,去从事知识组织、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具备人文素养,从而吸收到高层次的人参与这个事业。让他们充分发挥专长,形成尊崇学术规范的风气,将图书馆研究推向人文的高度。

在一般性的服务制度中也应渗透人性化的温暖,如开放时间,不仅是要考虑读者的需要,也应考虑馆员,做到既照顾读者又体现对馆员的人文关怀。这同样体现出图书馆人文事业的神圣和尊严,因为读者的要求并不都符合人文主义的平等精神。我们的一些图书馆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午就不开馆,更好地考虑了馆员的休息。他们将《读者指南》发给每个读者,对于违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予以严肃的惩罚和教育。这些措施体现了我们的认识。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奠定了它的人文主义事业的基础,但它还必须将人文精神在馆员和读者及社会之间融通,最终实现它的文化理想。

图书馆的文化理想既是人文主义,它就必须体现出传统文化和先进性文化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实现当代政治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就图书馆的文化与教育功能所体现人文精神而言,它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架设理解与关怀的桥梁,其次在文化传播中将崇高的人文精神灌注读者群体,最终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思想的支撑。而这一切都必须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融通进去,因为人文主义“它也被普遍用来表示warmth(温暖、热情)及congeniality(合适、适宜)”。

就读者与馆员的融通而言,应该说一直没有理顺,双方都有一定的扭曲。一方面是部分读者瞧不起馆员,另一方面是馆员心理没有读者,双方存在着不和谐的矛盾。这种非常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图书馆内部的非人性化制度对馆员积极性的压抑。而图书馆在回归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精神。实现了馆内的人本管理以后,读者与馆员就容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随着图书馆员人文素养的提高,读者对他们的看法会有所改变。图书馆员社会尊严的提高可以激发真诚的事业精神,他们从体力、技术性的工作中走向学术前沿,指引读者进入信息的海洋,解答他们的问题,从借还书的“二传手”角色转变为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专家学者。当图书馆职业为社会所羡慕时,图书馆也将成为认为人文精神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读者走进图书馆并不一定是要查什么资料,他可能更在乎感受这个文化实体的气息,在与具有人文气质的馆员接触中,接受阳光般的温情。

图书馆人文理想的最终体现还是对一国文化精神的继承与传播。中国儒家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盖为深远。这种文化恰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谐的价值观。由此形成的民族精神“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并最终达到“群生和洽,各安其性”的理想社会。因此,儒家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仁者爱人”,从具体生存来说,即存“爱人”之心。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总的看来,“仁”的价值意义就是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建设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友爱、认同的关系。只有如此,“仁”的精神也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说现代化绝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的精神,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图书馆,不仅是其参考服务的价值,而且要更重视馆员与用户的沟通,读者在图书馆感受的是一颗充满温情厚意的“仁心”,图书馆员要向他们灌输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选择文化的精华,铸就人文的品格。同时,读者也应当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给他们以尊重、理解与认同。

图书馆是传播人文思想的重要文化土壤。它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理想――即崇高的人文主义的事业,实现图书馆的人性化目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成为人文精神的中心,辐射整个社会,为建设一个健康、良性与关爱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82-01

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吸引着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读者。在莎士比亚众多的作品中,《哈姆莱特》无疑是其戏剧“王冠上一颗最灿烂的金刚钻”,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是英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将这一古老的历史故事赋予了新时代的思想内容,以人文主义的思想对时代矛盾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的形象,对当时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作了高度浓缩和提炼,召唤、思考、展现了人性的本质特征,这正是《哈姆莱特》的永恒魅力所在。

主人公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大学里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曾经是一位对一切都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高贵的丹麦王子,他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对人的价值与尊严有着深刻的理解,希望用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莎士比亚借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莉亚之口这样描述他,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目的一朵娇花;时代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几乎人类所有崇高而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他是灵魂极其深刻、感情非常丰富的形象。

现实的一切对单纯的他来讲,都如理想中那样的完美:父亲是一个理想、英明的君主,治国有方、深受丹麦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父亲与母亲葛特露相濡以沫、情深义重;他与女友奥菲莉亚之间有着高尚纯洁的爱情,与周围的朋友有着真挚的友谊,甚至他不愿让朋友和臣子们称他为“殿下”。他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他的脑海中,整个丹麦、整个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好像受到了上帝的眷顾与怜爱,使上帝不得不把爱的光辉撒向人间、散落到每个善良的人身上。理想中的一切,让哈姆莱特坚信人性是善良的,丑恶始终会被善所驱除,人类始终会生活在真善美的世界里。他代表的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个人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

但是舞台上最初映入我们眼帘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忧郁的王子。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混乱、人世的卑劣与丑陋处处刺痛了他的眼睛,粉碎着他的理想。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覆了。

人文主义的理想在此时的他看来,不过是一幅用碎纸片黏合而成的水彩画,狂风一来,吹得四散零落,连他自己都被吹到了死亡的边缘。他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他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此时,在他的眼中,“大地这一幅大好的框架”变成了“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这一层镶嵌了金黄色点子的房顶,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至于“人”这一“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也只是一点点泥土罢了,这是哈姆莱特对“人”的地位的怀疑。同时,他开始怀疑人生、社会、周围一切的人和物,精神世界的危机为他的忧郁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可见,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他成了一个失去了信仰而面对未来矛盾重重、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他美好的人文主义理想、对人性美好的认识,在丑恶的现实面前一点点消逝,在这种针锋相对的内心冲突中,哈姆莱特对人文主义产生了深度的怀疑,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支撑――人文主义。

虽然哈姆莱特对人文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和顾虑,使他悲痛、失望,但他并不颓唐。在“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里,哈姆莱特抛开了复仇的行动,而去思考了人生、社会等重大问题,正是这样一段独白,使他在怀疑和顾虑中为自己寻找到了精神出路,重建已破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完成自己复仇的使命。他在痛苦的思索中了解现实,认识现实,同人性的丑恶作了殊死搏斗。他清醒地觉察到:“这是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把个人的复仇与“重整乾坤”结合起来,所以,他为父报仇,不仅是出于亲情,而且包括了对正义的维护,对邪恶不义的憎恨。于是,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

在这个复仇的过程中,结局是悲剧性的。在丹麦宫中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哈姆莱特用毒剑刺死了阴险恶毒的奸王,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为父报仇的愿望,但他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因为这是他个人所无法承担的。哈姆莱特的死,不是他个人的失败,这其中不仅暗含了人性之善的毁灭,也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破产。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历史演变的悲剧。

《哈姆莱特》的悲剧意义,正是在于悲剧角色的内心激烈的冲突,撼人魂魄。《哈姆莱特》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笼罩着一层人文主义的璀璨光辉,这部伟大的悲剧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审美与阐释空间,是西方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参考文献

篇5

(一) 人文主义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需求、人的发展等方面, 萌芽和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首先, 人文主义肯定并认可人的精神是自由的, 是可贵的, 通过环境设计, 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环境, 人文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二) 环境艺术

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进步, 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 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社会建设需求, 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 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城市环境优化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学科。环境设计是一门科学, 主要对人类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休闲生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 以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不管是物质的, 还是精神的。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内容很多, 例如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行为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

(三) 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 对自身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 希望能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新的高度。环境设计正是应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是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的融合, 更是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二、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类的真实和切实需求, 根据人类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对自身的提高, 也是人类生活与社会中的发展步骤, 只有具备真实的需求, 同时能被满足, 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对建筑、环境等需求设施融入人文主义, 是体现人类重要性的重要表现。

(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 但没有一项内容能离开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体现文化价值的手段, 必须是以体现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设计, 从施工角度来说, 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但从社会环境营造来讲, 必须保证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过中, 重视人在所处空间内容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协调好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融入人文主义后, 让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 这才是环境设计价值体现的目标。

(二) 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文化特色

技术是客观的, 同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出现较大差异, 所以, 在做环境艺术前, 设计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人情, 以及当地的居民喜好, 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方案、多设计的方法, 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 最后确定一种最适合本地人文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对当地环境设计的充分理解和认识, 凸显本土特点, 使得该地城市环境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特征, 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现风俗风貌, 还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主义等科学的交叉

作为环境设计人员,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 涉及范围广, 有文化上的, 艺术上的, 所以, 环境设计要融合人文主义, 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是很广泛的, 而各个知识体系又会有所交叉, 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地风俗文化知识, 还要能掌握设计理念和环境工程。例如, 人体工程, 看似与环境艺术设计无关, 但要为居民一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体工学不可或缺。此外, 设计师要抱着学习的心态, 对除了本地之外的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多了解, 分析总结, 形成自己的设计经验, 从而更好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

(四)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从何, 但设计人员应体现其独立性, 才能有效展现你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师, 要坚持本门学科的独立性,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城市环境建设、优化的特点和优势。只有高超的环境设计, 才能经久不衰, 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 积极与其他环境建设科学、人文主义科学融合在一起, 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从人出发, 这样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所有工作的展开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文主义更是要人的需求出发,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出来, 不仅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 更展现了社会对人的重视, 有利于社会和谐。其实, 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是我国积极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科学表现, 作为设计人员, 要不断创新, 研究和总结, 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吉。试谈绿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河南建材, 2010 (06) :130-131.

篇6

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们创造了大批流传至今的作品,奠定了至今沿用的艺术规则和程式,并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以其直观的形象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

1.以“人”作为其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万物之本,主张探讨人性,研究人的生活。艺术家们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贯彻了这一思想主题。

1.1“人”是其作品的主体,是表现的中心,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最终都要做到为人服务

15世纪时,佛罗伦萨的建筑师们在保持原有宫殿建筑布局的同时,改变了其坚垒的感觉,使它们变得亲切起来,并大量增加窗户的数量及注意其重叠一致,而且在上面增加了精美的装饰,以达到适合人居住的同时还能保持美感;马萨乔的《奉献金》(又名《纳税钱》)在构图上就以人为主题,其他的景物只是作为背景和陪衬,其中突出表现的是耶稣、彼得和税吏三人;在波提切利的画作《春》中,作者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来刻画诸位女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更是将大部分的画面空间用于人物刻画。

1.2探讨和颂扬了人性,即便是宗教神话中的神,也将其加以人性化

人们认识到,上帝既然把自己的智慧给了人,那么人与神是能够相通的,人性其实与神性也是同一的。此时的画像,尤其是宗教人物画像,已不再带有中世纪那种呆滞而古板、严肃又冰冷的气氛,相反的是将人性的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吉尔兰戴欧的《老人与儿童》一画中,全无夸张美化之处,该作依靠逼真的描绘体现了儿童对老人的依偎之情和老人对儿童的亲切慈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人性中宝贵的亲情。

2.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颂扬尘世生活:

2.1在题材的选择上虽仍以宗教故事为主,但是已融合了尘世因素,有的题材更是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

如波提切利在其代表作《污蔑》中提示了污蔑者与被污蔑者的可笑与可怜,实际上,该画是作者对自己以往的经历所给予的形象的总结,内含了作者晚年精神上的危机。吉尔兰戴欧在《来访》中,虽是描写宗教场景,但却借用丰富的明暗对比把该时代人物的形象、服装、房屋等纳入画面,以接近自然的方式追求画作的现实性。

2.21在内容上追求实用主义,颂扬尘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1445年,布鲁内莱斯基为佛罗伦萨设计了彼蒂宫,它通过巨大石块,造成强烈的阴影和粗糙而古朴的效果,外形简洁朴实却又充满宏大庄严的气势,是为佛罗伦萨民用建筑实用风格之先河及典范。前述费力颇・利比的画作《三王来拜》也是颂扬了当时人们节日游行活动的佳作。波提切利的《春》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欢乐愉快的画。画面上充满了散发着青春活力、体态优美的众神。她们姿态飘逸而生动,丰腴而曲线的身材隐约可见。场面虽欢快,但是人物却含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其中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该作品打破了中世纪宗教作品刻板的趣味,维纳斯的祝福与众神的舞蹈伴随着果实与花朵,在歌颂佛罗伦萨豪华繁荣的时代的同时又有所保留。

3.在探索大自然中,提出新的艺术理论,并改进艺术技巧

3.1新的艺术理论的提出

人文主义艺术家们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临摹,所以就该把艺术摆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观。人们应当从“艺术临摹自然”这一点出发,在观察大自然的基础上来进行艺术创作。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头脑应该像一面镜子。应该懂得,如果你在用自己的技艺再现大自然的产物的一切形态时不是一个高超的能手,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画家;如果你不观察大自然的产物,并且不把它们记录在心灵上,那么你就不能把它们画出来”,[1]“如果他师法大自然,那么他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2]果左利在其壁画《乔装东方三贤士的美第奇家人》中对马的鞍鞯和托斯卡纳的树木山石的精心描绘,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对清澈透明的大海、晴朗无垠的天空、飘洒的玫瑰花瓣的细致描写便是他们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结果。

他们也对一切与艺术相关科目,如解剖学、透视学、配色学、采光学等等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去。阿尔伯蒂的《绘画论》便是这种艺术理论的集大成者。在他那里,艺术家首先要通过透视法则,理性的解释和再现大自然;其次,绘画的题材和构图必须具有文化亦即他所说的智性和社会的基础;最后,真正有价值的绘画是受过完善教育、人品高尚的人的产品[3]。达・芬奇著有《绘画论》,主张对于一切艺术,个人的观照必须扩张到理性的境界内,假如一种研究,不把教学的抽象的理论当作根据,便算不得科学。他使科学研究跟美术探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研究去寻找客观现实中的真与美,然后再运用恰当美术形式去表现这种真与美。他从不轻信或盲从任何前人的经验;他反复强调不论当科学家还是当美术家,均需通过“眼睛的观察”去工作。[4]

3.2新的绘画、雕刻技艺的发明和运用

在画法上,由于无古代原作留存可资中介,佛罗伦萨人便发展了独特的技法以创造自然世界的现实主义的形象。正象人文主义者发现并利用了时间的尺度作为他们感知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一样,艺术家们使用了有机空间的透视和比例及明暗对照的实体表现法来表现他们特有的现实感。

作为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乔托“把希腊绘画艺术,改变成拉丁绘画艺术。”[5]也就是说,乔托把拜占庭艺术改变成为罗马的古典艺术,并发扬了古代的艺术传统。后来,这个潮流成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一个标记。在艺术上开创的人文主义道路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绘画的科学时代。他被公认为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6]。

马萨乔是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成员,他在透视学和解剖学以及色彩的运用上比乔托更进了一步。他放弃了哥德时期的繁琐及复杂性,而追求更简洁有力的造型,其中以人物之表情及实体感的表现成就最为突出。《纳贡》在画法技艺上解决了乔托未曾解决的的一大课题:刻画人物的体积和表现自然的空间感。传记作家瓦萨里在评价马萨乔的艺术成就时说,他“经过穷年累月的探索而掌握了极为丰富的知识,使他成为那些能摆脱艺术上的僵硬呆滞而把运动精神和生气赋予人物形象的大师中的第一人”[7]。

达・芬奇研究了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他首创了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将人物的边线逐渐消失,若有若无,使画面呈现逼真的立体感,更加接近现实。这种写实性的手法一直影响至今。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三大难题: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课题以及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在人文主义的指导下,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僵硬死板的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思想。他们重新发掘出古典的艺术形式,创造和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在为世界奉献出无价的艺术瑰宝的同时,用真实理想的外在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境,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强调的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

【参考文献】

[1]达・芬奇.阿斯贝恩海姆的手抄本.艺术大师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20.

[2]达・芬奇.大西洋法典的摘录.艺术大师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18.

[3]曹意强.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第三讲).新美术.2000,(3).

[4]朱伯雄.世界美术史(第六卷).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336.

篇7

1.要求音乐协和、悦耳,满足听觉的需要。不同的声音可以运用复杂的对位手法,但是必须使其有协和的音响相组合。让耳朵舒适是当时对音乐的最高要求。对于音乐的体验不再是中世纪的理念音乐,是“完美”的或不完美的音乐。而是体验音乐,要从中获得听觉上的和纯粹的音乐欣赏。

2.声乐音乐要求表现歌词内容和意义,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不仅要求音乐与歌词相得益彰来表现歌词的外部特征,如句法、重音等,更要求通过音乐与歌词的有机结合,来打动听者的心灵。

3.开始出现音乐的“民族性”的模糊概念和世俗音乐的兴起。当时人们已经对民族语言的不同表现方式有所意识,音乐的民族性更多的体现在世俗音乐之中。从以上对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观念的几点概述,我们就已经隐约地窥视到了人文主义发展的痕迹。

二、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呈现出一些新的因素,其不仅体现在新的音乐观念上,还有对人的创造力的认识及其对与音乐艺术本身演进的可能性的认识。下面笔者以人文主义中人性的两个部分———理性与感性,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现象和音乐家来进一步地分析其对于音乐的影响。

1.音乐头脑的风暴

人文主义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做一种生命的存在,更要求把人当做一种精神的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主义更深刻的方面。而精神生活又可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去探求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来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理性的能力体现在运用逻辑对搜集来的经验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文艺复兴是头脑的风暴时代,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们开始对封建教会的思想产生质疑,迫切地渴望探索一切可以触及到的领域,音乐也不例外。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维特利就提出了“新艺术”的理论,他在论著中根据音乐的实践,判断出当时音乐理论中的保守思想。比如根据旧的理论“三度和六度是不协和的音程”,他做出定论,三度与六度是协和音程。另外查理诺还非常重视声乐复调,他分析了各种对位手法,特别对双对位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从严格的对位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来,然后从理论上建立新的和声理论,也曾经从泛音音列中探求三和弦的音响学的基础。查理诺的音乐理论的历史意义在于总结了严格对位式的复调音乐的成就,并同时为新的和声式思维指出了方向。

2.流淌的情感音乐

人文主义的思想就是要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要求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头脑、尊重灵魂。在当时的欧洲,由于中世纪长时期对灵魂的禁锢,人们迫切地需要个性的解放、灵魂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思潮对音乐的影响在世俗音乐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当时的音乐产生了更加具有民族特点和富有民族历史内容的作品,有的甚至表现了国家命运的主题和爱国情绪。在风格上,它们抛开了中世纪梦幻性的手法,更加注重写实,更多地表现人,表现现实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从当时的世俗音乐中看到对音乐表情性追求的法国的尚松、注重音乐心理刻画及戏剧性关注的意大利的牧歌。这里仅以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世俗歌曲———意大利的牧歌和法国的尚松为例加以阐述。①戏剧性的情感表现———意大利的牧歌。16世纪在意大利北部产生的一种世俗歌曲体裁,是意大利世俗音乐的重要形式,常采用具有较高水平的诗词作为歌词,诗词类型有当时流行的十四行诗、巴拉塔、坎佐纳及田园诗等。歌词内容大多与妇女、爱情有关,更加热情动人。音乐风格细腻、抒情,注重音乐对歌词的细致表达。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其创作风格体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牧歌风格的急剧变化,成就了意大利牧歌创作大师的风范。在作品中,主调与复调风格完美的结合,和声富于表现力。他不仅关注歌词的表现,而且还有作品整体的戏剧性。他是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也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奠基者之一,因此他被冠以跨时代的作曲家的称号。16世纪末期的牧歌作曲家们注重表现人物的感情,并运用戏剧性的手法,使得意大利牧歌音乐一步步接近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古希腊音乐。②表情性与民族情感的表现———法国的尚松。16世纪,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用法语歌词演唱的世俗歌曲———法国尚松。其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诗歌的韵律对音乐旋律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尚松富于法国民族性格,活泼欢快。主要的代表作曲家雅内坎,其尚松最具特色,他不仅写作抒情性的尚松,还善于写作描绘性的尚松。创作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富于变化。在创作题材方面,常以描绘社会事件、生活、风俗为主。代表作有《鸟之歌》、《云雀》、《狩猎》等。法国尚松在整个16世纪广泛流行,是具有较高对位技术的歌曲,它借鉴吸收法国民歌的主题,在广阔的音乐创作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歌曲中重要的体裁。

篇8

不同时期的社会因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生产力、政治、经济、民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一伟大的运动是以“文艺复兴”为代号、“人文主义”为旗帜、“文学艺术”为先导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的艺术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大量的绘画创作都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权,肯定现实人生及世俗生活。

一、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温情主义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一千多年被称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宗教,是此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有力统治手段,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封建统治阶级对于精神文明的垄断控制,使得欧洲人民生活在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的压制下。文艺复兴前期,随着手工劳动中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人口明显增加。“城市市民比农村农民的生活愈显富足而开明,农村封建自然经济渐渐以市场交换为主的城市手工业经济所压倒。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大变革……”[1]。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欧洲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关注人生享乐和生活美好,人文思想开始萌芽,人们走出了黑暗漫长的“中世纪”阴影。

与此同时,新的科学技术、思想认识不断地更新。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新秀们的科学成果,使人们更加理性的认识了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特别是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等成功的环球航行以及发现新大陆,证实了地球是圆的,使中的一些邪说无法站稳脚跟,给宗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形成不是突发式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积淀下逐渐形成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是新资产阶级的思想,以人为中心,号召人们把思想、感情、智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提倡“人权”“人性”“个性自由”。“概括起来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1.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2.肯定现实世界,鼓吹享乐和名利,反对禁欲和修行,批判经院哲学;3.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4.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探索自然,推崇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2]人文主义充分表现了对人本身,对世俗生活,对现实社会,对自然空间的一种温柔的感情,体现出一种关注,这样的感情这种关注即是一种温情主义,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常通过绘画作品的内容来表达自身的这种感情和关注。

二、人文主义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关注都注入到了绘画艺术中,冲破了神学桎梏,唤醒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在宗教绘画作品中,讴歌人性的崇高,表达了艺术家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肯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乔托的《哀悼基督》,这幅画是乔托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所作的装饰壁画之一。这是一副结合了人性与神性的画,通过这幅画通过复活表现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人性固然软弱但终会屈服于神性,善的必将成为至善,而死亡是获救的缘由,因为我们的罪已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如此体现了一个基督徒的人生观:坚信天主,满怀希望不断悔改,爱天主及爱人如己。

乔托是刻画人物感情的能手,画面中的各种形象不仅处于不同姿势和动态之中,脸部的细腻表情、身体动态和手势,因身份、性格等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共同的流露出悲痛之情。前倾凝视耶稣的圣约翰,在绝望与悲痛中向后伸展双臂,表示心中的绝望。女圣徒们的手轻轻地握着耶稣带着的双手和双脚,神情充满哀伤。这种写实场面所流露出来失去亲人的悲情更深刻感人。

“乔托绘画主题更多是传奇人物的生活本身,想要唤起观看者本身的内心体验,让他们参与神圣历史的情感体验。以人物形象的真实生动,来体现对人和世界的新看法,以展示人本身和现实生活之美,来反对宗教神学贬低人性的观点。这就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乔托艺术的现实主义表现同时也揭示了新艺术的现实主义手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的紧密结合。”[3]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非常重视艺术的精神内涵,把技艺、精神、形象、情感相柔和。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探究对象是人,而且是对人的灵魂和人生更加深层意义的探究。这种对人自身进行深入认识和探究的行为,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虽然以宗教、神灵以及虚无缥缈的天国为出发点,来探讨神和人的关系,但实际上却落脚于现实社会,探究的仍是现实中人。神灵不过是理想化了的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在宗教绘画作品中所描绘的内容是把实现人理想化了,体现行善、互相帮助、不偷窃、不妄语、不贪、言行一致等戒律,这些都是与社会道德标准相一致的,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艺术家的这种思想感情与意志愿望常常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在宗教绘画中形象性将教义、人物、故事融为一体。这种宗教艺术为非的欣赏者们也同样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复活》,画家描述的是基督的复活,画家把在画面中直挺站着的基督形象画成一般人的样子,让基督融入到本不是很协调的主题之中,克制的姿势带有一种紧张感,仿佛已经准备好自己走出坟墓,去唤醒沉睡的世界。天空飘着清晨的条状卷云,这是一天的清晨时刻,四个守护者和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沉睡中。基督超脱的表情,毫无审判之意,似乎有意让世人来评判自己。他按理想的人体形象来表现基督,在背景中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作品精彩地诠释了艺术、几何、神学、哲学以及社会现实等。弗朗切斯卡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中,都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和精神价值,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人文、理性与美学等社会多方面因素对他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广泛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本文简单举例分析了人文关怀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该时期的绘画作品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该时期的绘画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注释】

篇9

现代语文阅读观认为,语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的阅读观念启示我们:阅读教学是构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阅读行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间关系。

学生是对话中的主体,在阅读中须注重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学会去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同时注重自己个性的反应。在学生心目中,始终要明确:语文课本不是教本,是读本。

老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不仅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感染力,而且要用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积极感化学生,唯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通过一言一行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学生的阅读中起良好的向导作用。

二、活用文本,积极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文本,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把文学作品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要工具,积极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

首先,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塑造爱美的灵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风霜高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年四季美景的描绘。

其次,借助文学作品激情育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细腻而丰沛,健康而真挚,成为性情中人。读《姥姥的剪纸》充分感受亲情之伟大,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感悟肖邦誓死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

最后,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文学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拓展空间,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人文精神漫延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课堂阅读教学的最大成果并不完全在于课堂读懂了什么,还在于课后能不能再读,能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老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阅读视野,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课堂,而要善于把课堂拓宽,采用课外活动(演讲、辩论、社会调查等)、研究性学习、综合写作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与父母对话,与知名人士对话,与社会对话,构建一个完全开放、鲜活、富有人文气息的阅读大课堂。利用一切综合活动和社会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学生人文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默化养成和实践躬行,不仅仅让学生最终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注人类、追求真理、完善自我的人,更让其感染周围的人,净化我们的社会。

篇10

一、俄罗斯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的时代传承

 

俄罗斯教育所呈现出的人文主义特色具有强烈的时代继承性。苏联时期,采用人道化和民主化的教育理念被看做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根亚戈金所做的“通过人道化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新质量”的报告,对加强学生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方法等方面作了规定。报告指出,在学生个性形成过程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文科学知识能够克服技术至上和狭隘的职业性思维,能培养学生精神充实、面向全人类财富、具有发达的政治和道德责任感的个性。②落实到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内容上,该报告强调,不应当减少人文和社会学科的数量,而是要改变它们的内容,完善教学结构、方式和方法。如拟在中学开设讲习班,传授关于人和社会各门科学的整体性知识。在修订社会科学大纲时,应当加强人道主义思想,以人及其探索和困惑为中心。③该报告从指导思想、内容、措施等方面,对人道化和民主化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诠释、把教育应呈现人文主义特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从中可以看出苏联政府将引导教育走人文主义发展路线置于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历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对国家教育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但人文主义理念仍是俄罗斯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1992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实行“人道主义’、“多元化”和“民主化”。④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教育界开始从根本上重新审视教育范式问题。正如俄罗斯教育学学者科尔涅多夫⑤所言,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形成了建立教育的人文主义范式,及将其运用到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所需的一切前提。应该指出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范式依靠的是几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其在许多教育家的论著中都有所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将深深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孩子们的满腔热情,以及对其全面发展的诚挚关怀,渗透到自己的师范教育理念中。@教育的人文主义目标首要指向的不是社会性,即培养的首先不是一个人未来的社会角色或社会功能,而是培养具有自身价值的完整的人,然后才指向为国家、社会、民族、家庭服务。俄罗斯师范教育在教育的人文主义发展背景下,始终以人文主义特色立足并贯穿于时代的变迁,坚持并丰富着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人文主义内涵

 

教育的“人文主义”与“人文化”。根据杜威的描述,“人文主义”意味着,精髓里浸润了关乎人类志趣的智力上的意识。⑦从杜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文主义”这一词语所蕴涵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化”是由“人文主义”(也称作“人道主义”一词衍生而来的,是社会生活、衡量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价值和情感道德的基础。因此“人文化”这一概念能够很好地解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价值参数。教育的人文化被理解为“用以促进个性需求活动过程的协调发展和学生人性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改革”⑧“教育的人文化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主要部分和手段。教育人文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_个层面是在教育内容上增加关于人、人类和人性的知识,弄清所有课程包含的人文内涵。这项任务需要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中加以解决。第二个层面是改进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克服唯科学主义的方法。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人文化问题,通过挖掘每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中有关全人类文化那部分内容的办法来解决。”⑨指向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目标,取代了以社会为本、将知识视为工具的科学技术至上的教育目标。

 

俄罗斯师范教育人文主义理念的内涵。在科学技术至上的现代教育语境中,作为人文大国的俄罗斯在师范教育发展中虽然有过迷茫和困惑,但仍然执着地秉持着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追求教师培养的人文精神是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优秀传统,也是其现代性的典型特征。⑩在俄罗斯师范教育发展的新时期,人文主义内涵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按照俄罗斯教育学学者斯拉斯焦宁的观点,建立在人类学观基础上的师范教育的人文主义范式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人类学在当前越来越成为师范教育一个重要的系统构成因素,即教育活动的效果是由教师所掌握的关于能够生成人的个性的生理一心理一一社会文化过程的一系列综合知识决定的。有鉴于此,教师专业化在某个学科领域,相对于社会人文、教育心理和文化学基础而言,是其重新组合的结果。也因此,师范教育按照内容而言应该是人学,是一种教育人类学。瑏当今,俄罗斯具有人文主义理念的师范教育取得了质的飞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俄罗斯人文主义教育范式研究的关注。教师培养的人文主义范式的前提之一,是制定以人的个性为定位的教育技术,不断发掘与发展教师个性,其基础是决定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提高教育过程参与者的自由度、未来教师个性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对话观。因此,需要剥去课堂上师生的角色面具,融进双方彼此相互影响的价值情感经验。

 

在师范教育中,教师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未来的教师充分理解教育的人文主义精髓。即“教育过程尽可能充分发展既是个体本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的个人能力,教育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使它的各个参与者形成彼此信任的态度和对他人的尊重”。瑢有学者认为,如果教育不具有人文精神,教育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瑏谈到师范教育人文主义目标实现的问题,俄罗斯教育学学者什亚诺夫指出,师范教育人文主义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教师连续的文化和职业个性发展为前提。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克服教师作为人、公民和教育专家三个角色之间明显的割裂现象。瑏即具有人文主义理念的师范教育,要尊重教师个性,将教师个性的培养置于培养工作的首位。

 

俄罗斯师范教育人文主义理念的目标是“教育让人成为人”。为此,师范院校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人文主义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师范院校的教育空间将学生定位在以人为对象的职业活动,掌握关于人,以及关于人在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现代科学知识,是教师培养的基础。其次,用系统的人类学知识来武装学生,这些知识按照教育心理、社会人文和文化学三大板块的原则编入教学过程中,在师范教育中系统掌握人类学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某_专业的必要条件。再次,保证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个性和职业素养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创造力。要求教育者能够认识到教育过程和教育体系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最后,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掌握某_门具体学科的人类学知识。根据以上所述师范类教育的任务,教学内容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继承性原则和相互补充的原则,通过所开设的彼此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来实施。这一系列课程又具体分为四个教学模块,即社会人文的、教育心理的、文化学的和专业课程。瑥5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师范教育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教育标准规定,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三种能力,即一般职业能力、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和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为毕业生将来从事任何一种工作奠定基础,它要求“能够运用系统的人文、社会和经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和职业问题”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后两种能力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为了使毕业生掌握以上能力,该标准对教育大纲的具体实施规定了宏观层面的五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分别为人文、社会、经济知识模块;数学知识模块;职业素养与能力模块;学年论文与实践模块;国家学业水平鉴定模块。每一个模块下,又具体细分为应获得的能力的内容。

 

三、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人文主义特色

 

俄罗斯师范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的,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范式。无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空间里,具有人文主义理念的师范教育始终是苏联时期乃至俄罗斯时期的教育科学一以贯之的教育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人文主义特色的师范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被认为是符合时展需要的范式。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到尊重教师个性发展,以及用全人类文化知识解决自然学科教学缺少普遍人文教育的问题,俄罗斯师范教育的人文主义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变得越来越丰富。在师范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提高现代教师人文素质,更是被看作当前俄罗斯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篇11

伊卡塔王奥德修斯是希腊联军的重要将领,是贯穿整部《奥德修记》始终的主要人物。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献木马计攻陷伊利昂城后,奥德修斯和同伴启航还乡,历尽劫难,终于在漂泊海上九年之后独归故土,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妻子、挥霍家财的无耻求婚者,终于合家团聚。而在《神曲·地狱篇》中,奥德修斯却作为犯欺诈罪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之中,遭受酷刑折磨。同一个人物的命运,为什么不同的作者竟做出了如此不同的安排?既然观点大相径庭,为什么我们还说两部作品都秉承了“人文主义”的创作传统?且待下文分解。

一、“悲剧”与“人文主义”:《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斯

悲剧是古希腊对人类文学的卓越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悲剧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发展的历史。

严格说来,《奥德修记》应该称为“史诗”。但是,《诗学》之中论及悲剧,多引《荷马史诗》为证。因此,史诗(尤指《荷马史诗》)与悲剧之间,无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共同因素。故笔者采用亚氏之说,以悲剧,或至少是“潜悲剧”论荷马。

亚氏认为,“史诗和悲剧……有些是两者所同具,有些是悲剧所独有……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是史诗里都能找到的。”对于荷马,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认为荷马是“真正最大最卓越的创作者”,“神圣般地超过其他人”,是“第一个人”,是“最大的一位”。为何诸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伟大的悲剧作家都未能享此殊荣,而史诗作家荷马却能获得如此程度的赞颂?亚氏曾经指出,“史诗的种类也应和悲剧的种类相同,即分为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史诗;史诗的成分(缺少歌曲与形象)也应和悲剧相同,因为史诗也应有突转、发现和苦难。”这样,一切不言自明——荷马的史诗创作和亚氏的悲剧理论相当契合。从形式上来看,史诗可以摹仿很多行动、包含很多情节,但无论简单史诗《伊利亚特》,还是复杂史诗《奥德修记》,都只摹仿一个行动;从情节上看,《荷马史诗》完全具备“突转”、“发现”和“苦难”三个要素。

所谓“悲剧”,“不一定要有我们今天的悲惨结局,它的结局一般都是平静而和解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理念,颠覆了柏拉图“艺术摹仿自然”的哲学框架,把“人”提升到了突出地位。这样一来,便促使人们将目光从倾心自然转向审视社会,将信仰从膜拜神祇转向瞩目自身,将希望从企盼来世往生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他认为,作为人性的固有部分,感情和欲望生而有之,不应也不能被忽视甚至禁锢,而悲剧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性的这一需求。这是因为,悲剧能够“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悲剧能够宣泄怜悯、减轻恐惧、陶冶感情、制造,对于社会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对于个人品性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亚氏本人也相当重视悲剧的教化和规范作用,他指出,“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综上所述,亚氏对于悲剧作用的阐释明确了他艺术为人服务的功能指向;对于悲剧实质的定义体现了他追求人性解放的道德趋向。

《奥德修记》采取的是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条线索是特勒马科斯蒙雅典娜相助外出寻父;另一条线索是奥德修斯蒙宙斯恩典辗转还乡——两条线索因父子相认而最终汇合,全诗依照线索,有序展开。亚氏评价,荷马“与这些人(其他史诗作者)不同,不仅从艺术上,而且从创作本质上皆相信见到一道好的光芒。”荷马严格按照“突转”“发现”“苦难”三重标准展开叙述,重点描述了奥德修斯还乡途中遭受的磨难和困厄。这些磨难和困厄来自各个方面:来自神、来自人、来自自然……然而,荷马并非单纯为了描写苦难而描写苦难,而是旨在通过苦难表现奥德修斯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畏的抗争。正因为人文主义所瞩目的是“人”,所以恰恰是通过这种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谓的抗争,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才显得血肉丰满,荷马史诗的人文主义才显得淋漓尽致。

《奥德修记》中的人文主义观念,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显示出来的——一方面,作者瞩目于人,通过对人性的褒扬直接宣扬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内核;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脱离神,通过对众神的描写间接衬托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要求。

首先,奥德修斯与人和自然的奋力抗争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良好载体。离开伊利昂后,他们先是踏上洛托法戈伊人的国土,洛托法戈伊人给他派出的三人吃下了洛托斯花,让他三人不知归返,奥德修斯果断地把“享用洛托斯花,完全忘却回家乡”的同伴缚在船上迅速离开;他们而后来到库克洛普斯的居地,面对震地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他先告诉巨人自己的“名字叫‘无人’”,骗过了巨人的同伴,接着灌醉并刺瞎波吕斐摩斯,把自己和同伴绑在公羊肚子下面逃出巨石封锁的洞穴;船队接着驶过特勒皮洛斯,莱斯特律戈涅斯人“从崖顶向下抛掷巨大的石块”,“叉鱼般把人叉起带回作骇人的菜肴”,除了奥德修斯所在的船只外其余都惨遭不幸;侥幸逃脱后,他们又登上了海岛艾艾埃,可他派出的九名同伴又被美发的神女基尔克“变出了猪头、猪声音、猪毛和猪的形体”,赶进猪栏,幸而奥德修斯得到赫尔墨斯的晓谕,制服基尔克,使被施魔法的同伴复归人形,不过他们也因此在神女的宅邸居留了一年;而后,奥德修斯在基尔克的指点下,“前往哈得斯和可畏的佩尔塞福涅的居所,去会见特拜的盲预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灵”;在冥府,他见到了死去的同伴、故去的母亲,见到了先知特瑞西阿斯,被告知归途的命运;从冥府归返后,他们从艾艾埃岛再次启程,沿途战胜了女妖塞壬的诱惑,躲过了卡律布狄斯悬崖的凶险。当然,他们也曾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付出代价,他的同伴趁奥德修斯熟睡之际偷偷打开艾奥洛斯赠予的皮囊,结果一行都被从伊卡塔的岸边吹回风神的岛屿。作者通过奥德修斯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展现了他在与敌人斗争中体现出的果敢和智慧,以及在与自然斗争中体现出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外界给予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与艰难困苦,奥德修斯没有放弃、没有屈服,而是始终固守着重归故土的坚定信念。他把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与万物之灵的高度智慧相结合,战胜了诸多的磨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显示了人类的力量。通过第八卷到第十一卷中对奥德修斯行动的一系列摹仿,荷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第一,是面对磨难与困厄时坚定不屈、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第二,是面对危难与困境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理性思考;第三,荷马同时又从反面抨击了自私、贪婪和猜疑等人性中的弱点,为人文主义的失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前两点,荷马正面赞扬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后一点,荷马反面批判了自私、贪婪、猜忌等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带来的问题。从而对人文主义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其次,奥德修斯与众神之间的恩怨纠葛同样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突出体现。归返途中,他的同伴背弃誓言,烹食赫利奥斯的牛群,集云神宙斯用雷霆击毁他的船只、击毙他的同伴,他只身一人“漂流九天,直至第十天黑夜”,登上奥古吉埃岛;来至岛上,他又被美发的神女卡吕普索留居七年,神女许以长生不死、永不衰朽,他却终日“坐在海边哭泣……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终于获准离开,强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又掀起风暴巨澜,撕裂他的船帆、折断他的桅杆、击毁他的船阀,他“奋力浮游”,“在汹涌的波涛里漂浮了两夜两天”后,踏上费埃克斯的国土。面对诸神降下种种的磨难、抑或是神女给予的绵绵情意,奥德修斯没有放弃希望、引颈受戮,也没有抛弃信仰、屈膝委从。这样便突出了奥德修斯自主判断的理性精神和独立意志,赞扬了奥德修斯面对苦难的坚忍不屈和奋力拼搏,从而高度肯定了人的尊严、力量和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境、蒙受苦难,但人生的价值也就在于此——用精神去激发自己的力量,在拼搏中掌握自己的命运。永生不死的众神固然可敬可畏,但在《奥德修记》中,他们不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和奥德修斯的行动息息相关。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行动始终围绕着奥德修斯而展开,从而侧面衬托了人性的可贵;另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形象普遍具有着复杂的人性特征,从而直接体现了人性的价值。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良好的彰显。

综上所述,《奥德修记》通过描写奥德修斯凯旋还乡途中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坚定不屈的精神,集中表述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反对以神性压抑人性、以神学贬低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忠实地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相当的意义。

二、“喜剧”与“人文主义”:《神曲》中的奥德修斯

但丁号称“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神曲》这部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性巨著中,但丁在维吉尔和贝雅特丽奇的指引下游离与地狱、炼狱与天国,通过与诸多著名人物的对话,一方面反映了中古时期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和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透出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蓬勃萌芽和灿烂曙光。

正如但丁所言,“在任何一部教诲性作品的开篇,必须探讨六点:主题、作者、形式、目的、标题、哲理”,可见作者本人对《神曲》的定位,就是“一部教诲性作品”;因为教诲的目的所在,所以《神曲》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多义的’。第一种意义是照文字上的意义;第二种意义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义。第一种可以称为字义的意义,第二种可以称为讽喻的或神秘的意义。”“全书的主题,仅就字面意义来说,不外是‘灵魂在死后的情况’……但是,如果从讽喻方面来了解这部作品,它的主题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的选择,照其功或过,应该得到正义的赏或罚。’”这样一来,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也就相当明确,即“解脱生于斯事的人们于悲惨的情况,而领导他们达到幸福的状态。”旨在通过获罪的灵魂和“得福的灵魂在死后的状况”,晓谕世人“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神曲》,意在规范人的实际行动,“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益。”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他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远征特洛亚胜利后,不肯还乡,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追求美德和知识。’”可见,作为求知欲的化身,但丁给予奥德修斯相当程度的褒扬与肯定。《奥德修记》在奥德修斯合家团圆后便告结束,奥德修斯此后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冥府中的特瑞西阿斯曾有一段隐晦的预言:“死亡将会从海上平静地降临于你,让你在安宁之中享受高龄,了却残年。”根据这段预言,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补充了这位英雄的结局——他们出海航行、终于到达西方,却因神灵之意葬身炼狱山前。

不难看出,奥德修斯的诸多思想与行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首先,在他的心中,认识世界的欲望远比对儿子的慈爱、对父亲的孝心以及对妻子的恩爱强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乘船远航,去探索“太阳背后的无人的世界”;其次,奥德修斯提醒同伴,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具有心智和理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应像兽类一般浑浑噩噩,而应努力追求美德和知识。通过奥德修斯的思想和行为,但丁全面阐述了尊重人性、推崇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然而我们也看到,就是这样一位但丁给予高度赞誉的奥德修斯,死后灵魂却被但丁安排在深层地狱受到惩罚。奥德修斯所处的第八层地狱被用于惩罚“对非信任者的欺诈罪”,是惩罚重罪者的深层地狱。奥德修斯因为献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而被判作“出阴谋诡计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永受烈焰灼身之苦。为何如此?

这是因为,但丁毕竟处在新旧交替之时。虽然大力宣扬人文主义,可是依然难以摒弃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这体现在,他一方面肯定荣誉的必要价值,一方面又感叹荣誉的虚幻无常;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将奥德修斯堕入地狱受罚,一方面又依据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奥德修斯表示同情叹惋。《神曲》中,这种宗教道德观念曾不止一次第体现。在炼狱海滨,他“看到四颗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谁都未曾见过的明星”;在第八重天,三圣人又向他通过询问考验他的“信、望、爱三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但丁的出发点依然是教会——“没有这种信仰,单靠善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敬拜上帝、不信仰基督,即使终身行善,灵魂也难得救。

不过,总而言之,但丁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载体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识的集合体。即便但丁将他打入深层地狱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们无需、也无权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过分苛求古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实——正如上文论述,不与儿子、父亲、妻子安享天伦,而是启程、探索世界,体现了他崇尚理性的倾向;对同伴强调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张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获得知识,则体现了他尊重人性的倾向。但丁通过奥德修斯的言语和行动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乡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业已成为无数人的信条。也恰好是这集于一身的优秀品质,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耀眼光芒。诸如关心人、尊重人,强调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核,无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至于具体的论述,已详于上文,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无论是最伟大的“悲剧”还是最伟大的“喜剧”,都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奥德修斯,则仿佛作品的灵魂,使两部巨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人文主义是不灭的,奥德修斯是永存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诗学[A].//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注疏[M].王士仪,译.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3.

[3] 吕新雨. 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4] 但丁. 致斯加拉亲王书—论神曲·天国篇[A]. 缪灵珠. 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篇12

前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外语教学的普及与深入,有关外语习得的研究也一直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外语研究者的关注。随着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测试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外语习得理论的科研成果不仅理论纷呈、流派林立,而且成功地应用于外语教学。在国外,从19世纪开始,各种语言学习法就层出不穷了。其中有名的当属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派。罗杰斯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这种“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人的学习潜能和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人;而这种潜能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进行“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1],充分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而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的当属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他的“语言输入说”理论对于语言习得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强调两点,即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中语言的可理解回答了二语习得中“怎样习得语言”这一关键问题,也说明语言习得和语言输入之间是并存的、不可分割的。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华盛顿城市大学齐莫曼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情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逐步建构起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以人为主的语言学习理论。在我国,受国际环境和政治气候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在人文主义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机制研究(如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参与语言交流活动的机会,促进合作学习,指导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这些研究理论多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即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的不同学习效果,很少涉及语言材料本身的研究;即使谈到语言输入材料的研究,也多着眼于材料的趣味性和学习者的关联性等。本文重在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情怀,从而找到语言习得的一些规律。

1.英语语言习得获得成功的条件

语言习得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的,必须把影响语言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共同研究。

1.1学习者内部因素

影响语言习得的三个最主要的内部因素是: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焦虑[3]。不当的情感因素,如高焦虑、低自信心、低动力等导致高情感过滤的产生,阻碍语言的理解与获得,从而无法进行习得。语言习得的获得需要低情感过滤,即较少的焦虑、高度的自信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对于二语习得十分有利。

1.2学习者外部因素

成功的语言习得的条件,依据克拉申输入假说,学习者外部因素方面包括三个重要因素: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趣味与关联、足够的输入量[4],强调了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即通过接受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产生的,获得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语言习得主要是靠潜意识的行为,是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大量直接的语言输入而形成的,语言接触得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语言”的输入与学习者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内化而后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2.英语语言习得获得成功的具体途径

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的教授与学习的过程,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语言习得若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满足语言习得获得成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条件。即一是要推行人文主义的思想,尊重学习者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信念、情感意志、感受、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开发学习者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二是要选择适合学习者的语料,任何一门语言的构成都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英语这种语言作为一种载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能够提升学习者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

2.1创造以人为本的最佳语言习得环境

语言习得所处的环境对于语言习得的结果有重要的作用,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好的学习动机,促进语言习得的顺利展开;反之,较差的语言环境就会产生的情感过滤,即负面的学习情绪,不利于语言习得的顺利展开。针对这一情况,语言学习中一定要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过程中要与相关人员建立和谐的关系,如师生、生生关系,为学习活动增添生命力。关注对以学习者本体为中心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调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教师角色在语言习得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英语教师更应勇挑重担,弘扬校园人文精神,而且作为语言习得活动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英语教师也应该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要让学习者认识到他们的学习与自身的关系,使其发现学习能够保持和发展自我,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其次,在学生的自我激发之后,教师应让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奥秘,使学生自我促进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2发掘语料的人文主义内涵

成功的语言学习离不开好的语言输入,英语教材丰富多彩,品种繁多,而且每种教材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应用者的需求,是以此为基础设计完成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因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施性,容易激发共鸣,使学习者产生学习的欲望,结合并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素质因素,对帮助学习者陶冶情操、追求美好理想、探求未知世界和启迪他们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言以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以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作为常态,在表达上使词语的构成方式反映出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并把社会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作为词语生成的认知基础。语言所表现出的这种人文倾向反过来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和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5]。反义词词缀添加法就可以充分体现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Im:immoral,impersonal,impossible,imbalance

In:insecure,ineffective,inefficient,instable

首先,以人为本:构词的发音理据。第一组里前缀的选择是以发音方便为原则,m,p,b都是摩擦音,发音部位靠前,所以加上im;第二组里s,e等发音部位居中,和n的发音部位最为接近,所以反义词的前缀就选择了in。其次,从意义上看,基本词都是强调积极意义的词,加上反义词词缀,转化为反义词,体现了把人的积极向上的一面作为重点的深意。而且grateful―ungrateful,kind―unkind,lawful―unlawful的构词过程不能逆转,不能用一个表示“ungrateful”意义的词通过添加否定前缀un-来派生出表示“grateful”意义的词。这种构词过程顺应了社会准则系统中对感恩、仁慈和守法等行为和观念的重视。

语言中的人文主义内涵还表现在人类自身作为语法化的输入成分,引申出空间概念或方位概念,如:山脚、床头、门脸儿、圆心、针眼、河口[6]。例如:

语言上的以人为本的规律,只要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就会很容易获得,就会对语言的习得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结语

语言习得理论最终服务于人才培养,本文从影响语言习得的内外两个因素着手,分析了语言获得成功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能,从而获得较好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外语要求,集知识、能力和品德于一身。事实证明,以人为本的语言习得方式,能够大大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Halliday,M.A.K.R.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31-288.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5,32-42.

篇13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26-04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愈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愈是有彪炳千古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传递着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圣火,并濡养着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无论是被称作“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还是被称作“西方文明策源地”的古希腊、古罗马,抑或是被称作“上帝的选民”的古希伯来,都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孕育和栽培了最古老的神话。可以说神话是人类在漫长的自身进化过程中,自然生发的一条人类文明的原根,现代文明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根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因而神话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宽广的人类文化蕴涵,表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充盈着沁入人类骨髓的人文情怀。无论各民族神话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有多少差异,但它们在放射人文主义光芒的这个基本点上是具有通感性和同质性的。

一、神话即是“人话”

什么是神话?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有人说神话就是“话神”――讲神的故事。也有人说神话就是“人话”,表达人的心声。其实无论是讲神的故事还是表达人的心声,它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都决定了它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神,而这个客体同时还是一个载体,即“神”只不过是由“人”创造出来替他们发声的一个工具而已。神话故事中讲述的神奇世界其实都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人类对自己童年时代深情的回忆和拙朴的解释。因而,所有的神话都是人的生命历程、情感体验的最真实描述,都是人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最真实抒发,都是人类愿望希冀、梦想追求的最真实表达。

用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方法来横向地梳理各民族神话的同质性与感通性,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各民族起源和走过的发展道路不同,各自的文化土壤也完全迥异,但从精神维度来考量各民族的文明史的话,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海洋文明抑或是草原文明,都孕育了非常相近的早期文化形态,表现出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人本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无论是表现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神话还是表现人与自然关系、远古战争的神话,纵然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外神话确实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中国的神都高大无比而且外形迥异于人类,尤其是他们的道德境界都是人类不可企及,而西方的神则和人类同形同性,道德水准几乎等同于人类甚至还不如人类。但这种差异性却恰恰表现出神话共同的人文主义内核。只不过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状态,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现实状态。归根到底都是通过神的故事表现人的情感、人的意志和人的希冀。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外神话的相同、相通和相似点。人类睁开眼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时都会本能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何处去?为了回答这些疑问,生活在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先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几乎相通的猜想:比如都认为世界原本是个宇宙卵,因而宇宙卵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原始母题;都认为是泥土造人,于是人与自然既对垒又休戚与共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就这样生生不息地难解难分了,即人类一方面要战胜自然,一方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人与自然也就成了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此,中外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灾难描述,可见洪水在古代社会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生死攸关的巨大灾难,而人类战胜洪灾的共同愿望和智慧也都从这些神话中表现了出来;几乎在远古时代,各个民族的祖先也都幻想着可以飞向天空,表现出人类共同向往自由翱翔于宇宙的高远志向,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古人的这种浪漫情怀实际上是人类作为天地间最高级生物的与生俱来的共同自信。所以无论是神的故事还是英雄传说,无论是东方民族的神话还是西方民族的神话,无论是高大异形的道德崇高的神还是跟人类同形同性的有着各种天然缺陷的神,实际上神话所表达的都是人类在自身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生命历程、情感体验和希望诉求。而这些用绚烂神奇的神话故事包裹着的都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只是因为那时生产力低下,科学还没有产生,人们当时的智力水平还无法解释自身和周围世界的一切现象,只能“用想象和借助于想象以支配自然力,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而随着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这些神话也就消失了。”①

二、神话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

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如马克思所说的产生神话的土壤和空间不在了,那么神话也就应该消失了。但是很奇妙的是,无论是欧洲的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神话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一度成为文化的主流。比如欧洲中世纪,《圣经》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帝创造世界并严厉而仁慈地统治世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中国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以及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也广为流传。也就是说到了封建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都发生了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

在欧洲,神话从人本到神本的演变是伴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而产生流变的。作为基督教渊源的东方犹太教中关于上帝耶和华创世的神话原本也是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正是它的人文主义内在特质才会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与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特质相碰撞、渗透和圆融。但是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成为国教,在使基督教走向巅峰的同时也完成了它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在从公元45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一千多年中,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权一统天下万流归宗,所有的文化形态包括政治制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都无不在基督教神学的统辖禁锢之下,成为基督教神学驯化人心桎梏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工具。神话这种原本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文学样式,这种自然生发于人类童年时代,随着人类的成年原本可以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学样式,却被迫充当起了基督教神权愚弄人民、驯服大众的教化工具。一旦成为僵死的工具,它原有的活生生的人性的内核就被可怕的冷冰冰的神性所取代了。于是希伯来的《犹太古代故事集成》也就蜕变为欧洲基督教的《圣经》。

与西方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从进入商周之后,文化的神本色彩逐渐减退,人文色彩逐渐增强。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诗歌以及汉代的辞赋等等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使远古神话一度退出了中国文化神圣的历史舞台,如马克思所说“随着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这些神话也就消失了”。可是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传播,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将几乎已经绝迹的远古神话故事的文学样式加以改头换面之后重新续上了香火。但是从志怪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看,无论是干宝的《搜神记》还是颜之推的《冤魂记》,都极尽神鬼怪异之能事,为诡异而诡异,已经不再延续远古神话那种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这种文学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现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果用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方法来看待这一现象的话,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当人为宗教成为某一时代意识形态的主流,那么它的强盛就使文学不得不沦为宗教的附属物,而宗教本身的神本性决定了它需要利用神话的表现形式来宣扬神本宗教思想。因而神话就在它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后,又被人为地“呼唤亡灵”,不得不成为宗教神权的宣传工具。在那个宗教神权万流归宗的时代,人们处于一种人为造成的蒙昧状态,无法接触其他知识和真理,充满神秘玄奥的神话成了人们唯一可以汲取营养的精神食粮,神本思想也便随之深入人心了。因为“历来文学作品都是最形象的生活教科书。”②

三、神话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

我们纵观文学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完成从人本到神本的蜕变并不是神话的终结,就像事物的发展不会是直线轨迹而是螺旋轨迹一样,神话也发生了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只是在东西方它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略有不同。

在西方,神话的人文复归必须要说到文艺复兴。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用复兴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思想,去反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权。因为这个时代欧洲新产生了一个工商阶层,即后来的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生的政治力量,它迫切想登上历史舞台,可是它不足以跟它的天敌――基督教神权组织(教会)相抗衡,于是就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用神话反对神权。聪明的资产阶级深谙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核,就利用神话的外壳来宣扬人文主义的内核,在不知不觉中就用古代神话的内核取代了基督教圣经神话的内核。以此为突破口,人文主义思想逐渐蚕食了教会一千多年建构起来的神本主义文化的领地,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普照欧洲大地。在完成了文学和艺术的复古壮举的同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羽翼渐丰,终于在18世纪的又一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启蒙运动后,武装夺取了政权,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应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乾坤大挪移。也就是从那时起,东方文明开始衰落,西方文明开始崛起。而源自古代的神话所固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东方文明的代表来说,中国的神话也发生了从神本到人本的复归。只不过这种复归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那样明确直接,而是渐变式发展。这种渐变主要体现在民间传说中。中国的民间传说无不打上神话的烙印,而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无论怎样具有神秘色彩和传奇色彩,都是人的愿望和情感的表达,和远古神话的人文情怀一脉相承。无论是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传说,甚至是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渲染后形成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传说,都是在神话的外壳下宣扬人文情怀的内核。这些神话色彩浓郁的民间传说将人的愿望希冀、人的感情意志、人的价值取向、人的是非判断用这种神奇的叙事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含蓄的意蕴和拙朴的智慧。中国民间传说的这种叙事方式也直接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唐传奇、宋话本、明清传奇剧、明清小说都不同程度地从中汲取了创作经验,或者从神话传说中“移植”甚至直接“复制粘贴”情节内容,进行二度创作。

欧洲和中国,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产生的神话,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都不同,但是他们的精神维度却具有同质性和通感性。所以它们在被宗教神权人为地神本化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实现了人本的复归。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有意识利用古代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中国的民间传说则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利用神话的人文主义情怀来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情感愿望。因而笔者个人认为,中国的民间传说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情怀更加深切,更加纯粹。

四、现代神话的湮灭与苏醒

狭义上的神话原本只是特指产生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它的黄金时代只在原始社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一切社会和自然现象包括人类自身的奥秘都能够被科学道理所解释的时候,人类也就创造不出绚烂神奇的神话了,现代文明湮灭了神话。但是我们从广义上看,其实直到现在,神话也没有彻底销声匿迹,而是发生了变异:童话故事、神魔小说、志怪小说、志异小说、科幻小说、如今流行的穿越小说、修仙小说以及后现代派的一些文学流派(诸如魔幻现实主义、新新小说派等)都应该算是神话的变异或者叫变种。也就是说,神话产生的时代虽然远去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神话还在继续,或者说神话已经在苏醒。《哈利・波特》风靡世界就是一个例证。只是马克思关于神话的论断是特指远古时代产生的狭义上的神话,是真正自然产生自然发展的神话。而近现代的神话则是人类有意识利用神话的表现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某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和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神话的精神本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也正是因为神话的内在精神本质是表现人文情怀的,所以它才会被现代人类这样珍惜,不抛弃不放弃。正如马克思所说“历来文学作品都是最形象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为人类提供的诸如生产关系、生产力……乃至风土民情等方面的资料是任何其他学术著作无法取代的”③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其他任何学术著作无法取代的。只要人类还需要用文学记录生活表达情怀,那么,神话这种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学形式就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参考文献:

[1]王志耕.外国文学――人的主题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正先.简明外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齐宏伟.欧洲文学与信仰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