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防雷教育知识

防雷教育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5: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防雷教育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防雷教育知识

篇1

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4、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6、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7、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家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8、不要在户外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9.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10、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11、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12、不宜使用淋浴器。虽然目前新建居民楼的金属水管一般与防雷接地已进行等电位连接,但雷电流仍有可能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1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可靠保护接地措施。

14、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15、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到可靠接地,室内的电源插座中的保护地线应连接良好。

16、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

17、不要在没有防雷装置或孤立的凉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雷雨天气要注意什么

雷雨天气介绍

雷雨是空气在极端不稳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它常挟带强风、暴雨、闪电、雷击,甚至伴随有冰雹或龙卷风出现,因此往往可造成灾害。大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雷雨天气室外注意事项

远离开阔的地方(旷野、露天停车场、运动场等)、山脊、山顶、孤立建筑物,不在避雷针及其引下线、有外漏金属物的地方(比如电话亭、路灯下等)停留,不在屋顶停留,不在大树和岗亭下避雨;寻找合适的避雷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较深的山洞、但勿触及洞壁并要并拢双脚;如实在找不到以上地点,可选择低矮、茂密的树林、双脚并拢下蹲,穿好雨衣;在野外不打伞,关闭手机、小灵通及其它无线通信工具,不宜手持固定电话话筒通话,不使用电饭煲等带有金属的器具。

雷雨天气出行注意事项

雷雨时,如果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双脚合并、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在室内躲雨时,不应依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墙壁站立,宜保持一定距离,雷雨天气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是最佳方法;不在水面或者水陆交界处作业;不骑自行车摩托车等。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雷雨天气室内注意事项

在室内关闭电视、电脑等,拔掉电源线,并且拔掉电脑网线甚至集线器、modern等的插线电源;尽量不打手机电话;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关闭门窗,以防球形闪电和球雷侵入等。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不要站在电灯泡下,不要冲凉洗澡。

雷雨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雨天行车比较容易碰到路滑。马路的积水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单边阻力突然增大,严重者使车辆打圈或是去控制,所以应降低车速,扶好方向盘,并留意路面积水。如果真的遇到车子打滑,也无须太过慌张。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盘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侧要将方向盘朝侧滑相同的方向纠正。如遇特大暴雨,能见度极低时,应开启大灯及前后雾灯和危险警告灯,最好能靠路边停车,等雨势好装再行驶。

防雷电安全小常识

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四种形式。其中又以感应雷和电压反击对弱电设备破坏能力最强。当天空的雷雨产生雷击时,其将携带高负荷雷电脉冲、电压及电流,以电磁波形式无规则释放,从而导致雷区域1~5公里范围内(视雷电波强度而定)所有带金属的导线(如高空架设天线、有线电视电缆、通信电缆、供电系统电缆等),在瞬间内感应到相应强度的脉冲电压及电流,这些电流沿着电器设备上的各种电源电线或信号电缆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在雷击电压超过电器设备额定抗电压的瞬间击坏内部器件;主要原因是由于连接在电器上所有电线电缆所带的电压高低不等,高电压就会往低压冲去,形成电流,从而将电器设备局部击坏,造成整个设备系统瘫痪,严重时甚至把整机击毁,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当发生雷电时,我们应该做到:

1.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如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面愈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开关;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不要或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他、湖泊、海滨、水田等地或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19-04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关于高校分类的研究较多,但统一并权威的分类模式并没有形成。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所指出的:“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任何高校都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与定位既有普适性、全面性,也具稳定性、可操作性,应该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对高校分类现状的分析与比较

高校分类是对高校分类评价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科学的高校分类,不仅可以引导高校正确定位、特色化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合理选择;不恰当的高校分类,不仅制约教育研究的有效进行,还直接影响教育政策及评估标准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以致影响整个教育实践的理性发展。

在众多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方案中,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美国卡内基的分类;二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分类;三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以学位高低为依据,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为若干级别。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高校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高校的学科特点,参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结合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型表现高校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阶段,每个阶段又以人才类型和学习年限的差异为标准,将高校划分为5A、5B、5A1、5A2等若干类型。

对于第一种分类,是以教育层次的高低为依据的,而层次与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的不同不能等同于类型的差异。层次与类型的互相牵扯,必然会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盲目攀比之风。第二种分类,以学科门类和科研规模的大小为依据,然而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交相辉映、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今天,任何高校的学科专业都具有综合化多科性,且都同时兼有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不可厚此薄彼,不同高校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少不同以及科研内容与方式的不同。第三种分类,以人才类型的差异为划分依据,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同时强调学习年限,导致我国高职与高专至今等同为一类。高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高校分类也不能单纯以培养层次高低、学科门类多寡、科研规模大小、学习年限多少来划分,否则,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导致千校一面。

近年来有些学者从新的研究视角对高校分类评价提出了新思路。黄志广、张淑林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三类人才”为划分依据,将公办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型大学,按“资源与任务挂钩”的原则构建高校分类定位及评价系统。刘澍、杨绍珍提出,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视角切入,按认识成分由多到少、实践成分由少到多的原则,将高等学校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操作实施型三种类型。潘黎则认为,可以基于知识的视角,依据知识劳动的三种不同类型,将高校分为知识创新型、知识融合与应用型、知识传播型三类。陈厚丰认为,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提出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十五个方面,分别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试图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评价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认为,这些新视角、新思路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人才培养仅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其次,人类发展的历史整个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与世界发生作用。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是一个考察人类发展史的大命题和大视角。高等教育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最辩证和最灵活的一项人类活动,用考察人类发展史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得有些笼统;而且,仅以实践性与认识性为主线建立高校的分类指标体系,也是不系统、不立体、不全面的。再次,尽管高校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展开的,但知识劳动并不是高校的独具特征,也不是高校的唯一特征,更不是高校的全部特征。因此,从知识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然也不够全面和准确。第四,陈厚丰的分类方法从高校的八个维度分别设计了15类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虽然每个分类标准相互独立,针对性较强,但均是从高校的某一方面出发,不但没有解决高校分类的统一性问题,而且给本已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分类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研究较多,成果颇丰,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并权威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无论研究方法和视角存在多大的差异,目前所有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的研究都很难取得让人信服的结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针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建立一个能够全面体现高校职能特征、科学有效的高校分类标准,为建立形成资源分配与职能发挥程度相关联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式打下基础。

二、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维度的设计。所谓维度即方向性。对空间的物质来说,其在形态上是三维的,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的数据进行描述。反映在高等学校上,就是用最能体现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的取向和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为社会服务的情况等多样化特征的参数来表征,使之具有某种确定性。从而使不同的院校能够体现出各自的风貌和个性。由于高校的职能是其合法存在的基础,因此,从高校履行职能的情况来考察衡量高等学校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考察世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职能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后半期(12~13世纪)大学的产生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大学多与社会隔绝,处于保持知识纯洁性的“象牙塔”时期,大学唯一的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对社会的影响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间接作用。大学职能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9世纪初叶,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促进下,大学产生了科学研究的新职能。这一新职能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1809年洪堡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开始的。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大学的职能也演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由于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大学开始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世纪中后叶延续至今。大学产生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了鼓励大学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大批实用型人才,美国于1862年颁布实施《莫里尔法》(MorrillAct),相继建立一批赠地学院;1887年,美国又通过一个类似《莫里尔法》的《哈奇法》。以促进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这些法案的出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刺激了公立高等教育的最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大学仅培养牧师、绅士、教师、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促使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有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开端。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忠实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方面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最好的典范。威斯康辛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思想”把全世界的大学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大学都敞开校门、直接为社会服务,地区企业也纷纷向学校投资,形成了社会扶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格局,大学职能也由校内教学、发展科研演变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结合的多元化职能。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对大学职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但对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的认识是普遍一致的。

由此可见,无论高校办学规模大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低,也无论其学科门类多寡,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只是每所高校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大职能发挥的程度也不等而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今日大学的功用已经涵盖了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领域……我们应当了解,大学功用涉及的三个领域,并非所有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都能够做得到,更不必说都能做得好了”。“有的大学可以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三方面都做,但大多数的大学则只能偏重其中一方面或二方面”。

由于不同高校承担三大职能的情况不一样,因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高校类型。因此,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的任何单一方面作为高校分类的依据都难免有失偏颇,只有将三大职能放在同等位置加以考察,分类结果才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的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科学的高校分类方法应从哲学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它们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力求使使分类标准既符合“统一性”,又具有“灵活性”,这一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即高校所共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三、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方法

笔者认为,从高校三大职能视角切入,分别以人才培养为横坐标(x),科学研究为纵坐标(y),社会服务为竖坐标(z),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计算出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得分,即X、Y、Z值,再依据各高校三大职能得分在三维坐标系中所占的比值,通过比较X、Y、Z值的大小,就可以对高校进行大体分类。

如图1所示,横坐标X代表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程度·纵坐标Y代表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程度,竖坐标Z代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坐标系中的三菱体表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处于三菱体内的不同区域,依据X、Y、Z三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发挥程度的高低,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在其中一个区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科学理解高校三大职能基本内涵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曾对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视角设计了一级指标;遵循可比较易操作、各项指标应尽可能简便易行、有利于数据的获得和甄别等原则,设计了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同时,研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办法。

按照前述思路,通过对分类指标做规范化处理,即可建立高校分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有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高校的分类。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高校在三大职能上的总效用值,即高校在三维坐标系中的X、Y、Z值,然后对各高校X、Y、Z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校所属类型。

依据高校三大职能发挥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高校大体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和综合型七大类。针对每一所高校而言,具体分类办法如下:(1)如果X值较大,Y、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人才培养实力较强,以教学为主、兼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属于教学型;(2)如果Y值较大,X、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学研究实力较强,以科研为主、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属于研究型;(3)如果X、Y值相近且较大,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兼顾社会服务,属于教学研究型;(4)如果X、Z值相近且较大,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与社会服务并重,属于教学应用型;(5)如果Y、Z值相近且较大,X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研究应用型;(6)如果Z值较大,X、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应用型;(7)如果X、Y、Z值三项相近,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力相当,属于综合型(表1)。

当然,由于高校三项职能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加之观念的束缚,大多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因此,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前5类高校相对较多,6、7两类高校可能没有或偏少。本研究之所以仍这样分类,一是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全面性;二是考虑高校的发展性,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高校预先留下发展的空间。

四、基于职能视角高校分类方法的基本特征

与现有的各类高校分类办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或者说是优点。

一是研究视角全面体现了高校的职能特征。“高等学校公认的三大职能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化与体现,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但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实践中,通常只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作为分类标准,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服务职能,导致社会服务职能这个标准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有鉴于此,刘献君教授认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一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中,……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本研究从高校职能的视角,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考察,更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

篇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信息数量庞大,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只有明确了这些信息的内容分类,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教育网站信息建设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类型

1.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类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类信息,主要是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发展出发,这其中包括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教育队伍建设,理论课教学信息,以及一些大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信息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展示各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和收效;另一方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探索出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取得的新突破。

2.理论宣传文献、形势政策教育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理论的宣传和形势政策教育,这类信息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国内政治生活等领域展开,如中央制定或准备制定的方针政策,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党政机关的政策指令以及一些带有指示性的意义重大的讲话和相关新闻报道等。这类信息会就一些国家政策内容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解释,除了答疑解惑还有普及政策政治教育的作用。

3.时事新闻与突发性事件报道类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人们生活也处于实时的更新之中。时事新闻有助于人们跟上社会生活的步伐,能够让人们真实的活在当下。至于突发性事件报道,它之所以会吸引大学生目光原因正在于其出人意料的突发性。但鉴于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性,一旦报道出的突发性事件具有严重负面影响,那么产生的后果也会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于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信息,需要系统收集,加强筛选,跟踪后续发展,一方面,尽量真实还原信息;另一方面,注重正面引导。

4.社会热点和人物事迹类

社会热点指的是在一段时期内引起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或事件,这类信息通常因为公众热议而汇集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围绕这些问题或事件,除了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认识看法外还会出现一些典型的人物和事迹,典型人物和事迹也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评议,这一点也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热情和网络参与积极性。正面的人物和事迹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塑造起到正能量引导的作用,因此,社会热点和人物事迹信息报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必须给予重视的内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学习,提高个人文化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5.校园和文化类

校园信息可以说是与大学生自身切实相关的,所以大学生们对于校园信息通常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一些涉及学生利益的信息,比如,食宿费用,宿舍环境,校园治安,卫生检查,等等,更是会引发学生群体的大量传播和讨论。另外,一些校园文化生活信息对于大学生也是颇具吸引力。毕竟之所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就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网站上一些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频,音乐和图片都是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传播正能量,这是校园和文化类信息存在的意义。

6. 在线帮助类

现如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重点已经不仅仅放在文化教育方面,大学生正身处在校园过渡到社会的关键阶段,各方面的差异会造成大学生群体生理和心理的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所提供的在线帮助类信息,正是为了减轻大学生思想负担而存在的。这类信息内容包括了学习资料,生活指导,心理咨询,就业信息等方面,把虚拟的信息空间与真实的思想政治服务工作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缓解压力。

二、网站信息采集的渠道

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上几乎涵盖了校园内外所有领域。那么海量多样的信息究竟是如何采集汇总的呢?一般来讲,网站信息采集的渠道分为现实与虚拟两部分。所谓现实渠道就是指以传统媒介采集对象,再通过办公自动化设备转化为电子格式。而虚拟渠道则主要以信息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如主流网站、个人网站、网络社区等)为对象进行采集,收集网站所需要的信息。

1.主流网站

所谓主流网站,指的是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以及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公众心中具有权威性口碑的网站。这些网站刊载的信息大多是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敏感性事件、重大的决策部署、 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类型,这些信息多数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与编审,颇具权威性,是获取主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2.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指的是互联网上兴趣相同的网民集中交流的网络空间。网络社区的形式有很多,既有以主题为中心的网络论坛(BBS),也有以兴趣事物或事件为中心的专题网站。这些网络社区的参与者来自各地,身份不同,生活阅历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拥有相似的兴趣爱好,这就使社区的讨论主题鲜明,观点表达集中充分。网络社区之所以会成为信息采集的重要渠道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在网络社区的交流中时常会有热点话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社区的讨论中可以收集到群众关注的焦点,以及对时下问题的一些新想法和新主张。但是,因为网络社区中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所以收集信息时也要注意筛选,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剔除掉。

3.个人网站

如今的个人网站存在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博客以外,微博,空间,贴吧都是广受公众喜爱的个人网站。网民以此为平台,既可以个人采集到的新闻,也可以转载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来源的新闻和评论。既可以发表个人看法观点,还可以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目前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大部分人都开通了个人网站,发表了许多个人意见建议,转载了大量信息,同时也增强了讨论互动。所以,个人网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网站采集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是各高校在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后采取的积极行动。它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的简单结合,更具有突破性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收集好信息,建设好网站,培养好学生,这是每一所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时都需要谨记的。

参考文献:

[1]陈东霞,刘劲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信息的类型与组织方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83-85.

篇4

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在职场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英语语言服务于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提升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使高职英语教学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就广播影视类专业学生而言,掌握一定行业英语,将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一直以来是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探讨的话题,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因素外,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管理方式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课堂教学管理来说,需进行如下管理:

1教师的自我管理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作为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其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向学生传达着信号,因此教师时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抑制消极的情绪,面对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不要让学生的情绪影响自己,尤其是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甚至是挑衅行为时,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牢记自己的责任,学会自制和忍耐,切不可因学生的失控与偏激而失去理智,造成不必要的教育失误。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避免对差生的偏见,最好的状态是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了解其学习和生活的状况,用真诚炽热的情感温暖学生的心,让每位同学都能感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此外,教师还应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教学语言准确、精炼,英语语音、语调标准,语速快慢适宜,音量高低适中。教学组织应循序渐进、紧密相连、重点突出、讲练结合,新颖有趣,使学生感受一定的节奏。板书规范、准确,步骤清楚。

2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通过明确的课堂纪律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如上课迟到、旷课、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保障足够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教师针对教学及学生情况,可采取如下的管理技巧:①明确下达指令,如请跟读对话,熟记专业词汇等。②暗示遵守教学纪律,如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走近并提醒他。③目光接触,教师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立即知错、醒悟,而热情、赞许的目光则使学生精神振奋。④冷处理,如果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可以泰然处之,冷静处理,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⑤积分奖励,在教学中可以引进奖励机制,激起学生间的公平竞争。

3学生的自我管理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基本不能完成师生间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教学过程的管理

高职广播影视类行业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既要注重教师的教,也要重视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尤其是行业英语话题导入的设计,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中的场景,或使用照片、实物,设置真实场景等,更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兴趣。高职广播影视类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合理、连贯,通过实际操作,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对学生也可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5教学情境的管理

高职广播影视类行业英语教学情境的管理主要是指影响教学进程、教师与学生的所有因素,如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课堂气氛等。

高职广播影视类行业英语教学管理关键是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教师的内涵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艰巨的责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及饱满的教学热情,丰富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广播影视行业专业知识,能够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应变可能发生的所有教学情境,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1.1调整课时分配: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时分配进行了大胆调整,将见习教学课时由原来的4学时增加到了15学时。

1.2改革教学形式:由原来的单纯进工厂参观拓展到深入工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见习基地工作人员讲解、带习和指导操作,主要采用参观、讲授、演示、座谈、模拟操作等教学形式。

1.3修订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

1.3.1改革前的见习内容和要求:通过工厂参观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中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以及相应的可行处理措施。

1.3.2调整后的见习内容和要求:通过深入到工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1)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2)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和危险度评估流程;(3)掌握现场空气和粉尘采样的方法与步骤;(4)熟悉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5)熟悉职业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并模拟出具报告;(6)熟悉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档案以及职业病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7)熟悉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的依据、方法、步骤并模拟出具评价报告。

2效果评价

2.1对象:泸州医学院2005级预防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共计62人。

2.2评价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全部62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对见习教学的可行性、实用性、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项目收集反馈意见,结果采用评分制,总分100分,每项得分占该项总分60%以上为“好/较好”,得分占总分20%~60%为“中/一般”,得分占总分20%以下为“差”。由调查员对问卷的填写要求及对问卷的每一项目作出详细的解释,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将问卷统一收回。2.3数据分析:将调查表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3结果3.1学生对本次见习教学改革的总体评价: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好”的学生有60人(96.77%),认为“一般”的学生有2人(3.23%)。总分为(89.24±3.98)分,与改革前[2003级预防医学专业,n=25,总分为(85.12±3.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001);与改革前[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n=71,总分为(83.36±4.7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P<0.0001)。3.2学生对本次见习改革效果的具体评价:见表1。排在第一位的是“提高学习积极性”(98.39%),第二位是“联系实际”(96.77%),第三位是“丰富知识面”(93.55%),以下依次是“内容科学、实用”、“学到实际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系统性和条理性”。

4讨论

4.1见习教学改革的效果

4.1.1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后,96.33%的学生认为此次见习教学改革效果好。在主要任课教师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与上两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总体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本次教改后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前两届总体评分,说明学生对见习教学改革是持肯定和欢迎态度,对于见习教学积极响应,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4.1.2高等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职业培训等方面来展开。本次见习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见习内容科学、实用,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拓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1.3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依从性至关重要。本次见习教学改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学生对于以参观、讲授、演示、座谈、模拟操作等见习教学形式均比较认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无疑对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篇6

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综合课程框架下的一种混合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为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的同时,也力求兼顾美术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这类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通常既重视幼儿对艺术作品欣赏与创作的感受、体验,及对幼儿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也重视幼儿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幼儿对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经验的整合和内化。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有时由教师确定,有时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发起,兼具预设性和生成性两种特点。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一般是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主题的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再根据活动内容设置活动目标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均具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当活动是由教师根据预设的目标、内容和步骤来开展时,这类活动呈现出较高的结构化程度;当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和经验,对预设方案作出调整并发起,或是由幼儿发起时,这类活动则呈现出较低的结构化程度。〔1〕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可使幼儿获得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幼儿在活动中有一定的自主性。这类美术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对教师开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准确把握活动设计意图,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对预设的活动内容或活动过程作出适时调整,对幼儿的需要作出机智回应。

二、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教育活动

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常渗透在一定的主题活动之中。它不是单一的美术教育活动,而是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将美术与音乐、戏剧、舞蹈、文学、影视等艺术领域中的其他门类,或与社会、科学、语言、健康等其他领域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活动。

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将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互相整合,可以破除二者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局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整合应该是一种自然、适当、有机的融合和相互渗透,而不是生硬的简单相加。

将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美术为切入点和主要活动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内容,以达成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整合,这种整合的目标主要指向美术发展领域。二是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让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相互融合渗透,使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其生活、情感以及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进一步整合,形成更为整体性的经验,这是一种融合程度更高的整合方式,其目标指向同时兼顾美术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三、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学科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活动目标的设定通常有学科化倾向,活动内容的选择也会较多地考虑美术的内在序列和要求。〔2〕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通常不被提倡,但由于其活动目标较单一和明确,活动内容和步骤多是事先确定好了的,教师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因此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选择开展这种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学科为取向,某种程度上更易帮助幼儿由易到难、较系统地获得一定的美术表达技能,也便于新手教师在短期内较高效地开展教学和评价活动。当然,这种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活动内容常常脱离幼儿生活,甚至导致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技能的枯燥训练。为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可以采取一些“变式”,如将系列美术教育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为线索加以串联,使幼儿能够在成系列的美术教育活动中较为持续地探索他们的关注点,获得较系统的经验。这种变式兼顾了学科取向与儿童发展取向这两种设计取向的优势,既可顾及幼儿美术学习方面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特征,也可顾及幼儿的兴趣、经验、发展水平和需要等。

四、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是一种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活动。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大多为美工区活动,它是一种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活动通常不设置统一的目标和内容,而是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主地与同伴、教师互动。〔3〕当然,教师也可以投放特定材料、进行适当引导,如,引导幼儿开展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美术活动。与集体美术教学活动相比,美工区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更强,活动的组织较开放,活动的状态类似于游戏。

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既可以由幼儿自发生成,也可以是美术教学活动或主题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还可以与班级其他游戏活动相结合。作品既可以是由幼儿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幼儿以自由组合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作品创作时间较宽松。美工区的环境布置主要着眼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且富有美感的区域,因此,可在区域内用张贴、悬挂、摆放等多种方式陈列一些适宜幼儿欣赏的大师                 作品、工艺美术品,或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等。

五、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所处社区或大自然中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因这一类美术活动是在园外进行的,相对于园内美术活动,其结构化程度更低。活动目标通常着眼于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或审美素养,较注重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类美术活动更趋生活化,幼儿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土、沙、石、枝条、树叶等来进行创作,或开展写生、摄影、参观、欣赏活动等,这类美术活动有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

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组织开展美术活动,一般可以与郊游等户外活动结合,在活动中注入美术元素,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审美素养。在活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如组织亲子共游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相关的美术教育活动;或组织幼儿到人文景点参观;或组织幼儿开展郊游写生活动,让幼儿与美丽的大自然亲密接触。社区中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场地、资源,如节庆活动、公共绿地、大型沙地等,都可充分利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户外活动,这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要协调好与家园、社区的关系,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尤其是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此外,教师还需具备较好的设计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渗透或穿插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

六、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亲子园教师为0~3岁低龄儿童及其家长所设计、组织的美术教育活动。教师在设计这类美术教育活动时,要坚持“以幼儿教育为主,适当兼顾家长教育”的活动原则,以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促进幼儿的艺术成长为目标,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美术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艺术素养和美术教育指导水平。亲子园中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关键是要符合低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活动形式可以有较为正式的教师与亲子面对面的美术教育活动和亲子美术工作坊活动等,一般来说,后者的亲子自由探索程度与创作空间更大。

篇7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长期以来,国内高职院校采用的考试类型和方法种类繁多,为此我们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深入的理论研究,总结高职高专教育考试的类型与方法,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考试体系,以利于考试类型及方法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一、高职教育中考试为主要类型

按教育考试的目的、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教育考试分为四种类型。

1.诊断性考试

这种考试是指用于新生入学时或新课开始前组织的各种测验或摸底考试,或教学中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诊断教学问题及找出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的考试。其目的是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与后续课程相关的经验背景,以便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实施课程教学。

2.形式考试

这种考试指的是在课程的学习中把期中、阶段性以及单元进行测验的形式。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将学习的动机进行强化训练,可以通过经常性的测验及时地对先阶段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摸底,这样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取得成绩和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3.鉴定性考试

这种考试主要指一门课程结束后或一个学习阶段完成时所进行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测试,也可称总结性考试,期中考试、英语过级考试和职业资格鉴定等都属于此类考试。因此,该类考试必须根据课程目标或有关标准对合格与不合格做出明确的界定。

4.素质测评

许多高校都在推行素质测评,因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只能从外显的行为加以测量,即在描述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做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高职教育中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方法是关于“怎么考”的问题研究过程,其中考试的方式和类型的科学选择作为主要考究的内容,此外还包括考试时间和空间的正确设定上。

1.对于闭卷考试的分析

闭卷考试的含义为:在考试期间不允许携带和查看任何与用笔做答卷的考试方式,也是在目前教学中主要且广泛被运用的开始方法。这种考试形式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于所学过、掌握的知识是否能够清晰合理地将其简单运用,然而这种考试形式却不适于考核操作技能与能力和职业能力素质内容上;但是这种考试方法却适合多人共同进行考试,类型题较多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对于学生本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起到了帮作用。

2.对于开卷考试的分析

开卷考试的含义为:在考试期间允许携带和查看任何与用笔做答卷的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全开卷、有限开卷和一页纸开卷。我们应该将该方法大力地开发并运用到高职领域,如,专业课上、技术应用上。

3.对于口试考试的分析

口试考试的含义为:应试者能够通过口语将问题回答出来,这种考核的方法我们经常会在面试中被运用。考试的形式又被细化分为:个别和团体口试。其中,个别口试有根据测试中介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据签、据文、据图和据音质问式以及交谈;团体口试是指应试者能够按照规定所要求的数量将其组成应试小组,大家能够共同进行接受测试的形式,这种测试形式多分为:自由讨论或专题辩论形式甚至于采用问答形式。现在的考试形式大多以个别测试为主,这样的测试过程会造成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性大、效果不显著的特征,最终属于主观性测试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4.对于成果试(如设计、论文、报告、制品等)的分析

成果试的含义为:主要指应试者能够对于某一具体的问题或任务通过对资料进行查阅、甚至于准确的计算、精心的绘图、将制作的环节能够以规范的方式将其做出表达可以通过书面也可以做成实物。这种方法的考核形式能够综合性地考查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真正理解把握程度以及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表现。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将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进行考查。

5.对于操作试的分析

操作试的含义为:主要指的是应试者能够现场进行熟练操作或者对具体的工作进行实践,进而直接对应试者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做出现有的素质和技能测验,这种能力测试又分为三类:实务作业、样本操作和模拟操作。

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的分析

计算机网上考试的含义为:案卷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查到学生现有认知领域的把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到学生对于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及操作能力,面对当今信息化时代,网上计算机考试形式可以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能够考核到学生对于计算机模拟操作的掌握程度。

三、高职教育中考试类型和方法的选择

根据上述简单列举的考试形式,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对于考试的进行,一定应根据考试目的、课程目标、考试内容和课程性质等选择、设计并确定考试的类型和方法,一般应采用校内外结合的,由多种基本考试类型和方法构成的考试模式。

1.对于认知和操作技能领域能力的考试一定要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作为其导向。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建立校内学业考试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有效机制;校内学业考试采用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课程结束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模式。

2.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加强形成性考核,不但对于学生逐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掌握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训练思维和培养应变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激励和控制作用。

3.由多种考试方法构成是指由上述两种以上基本考试方法构成的考试。每种考试方法考核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不同,要全面考核和鉴别学生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考核,如数学、力学等课可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法,外语、语文等语言类课可采用闭卷加口试的方法,计算机、物理、化学等课采用开卷(闭卷)加操作试的方法,实习采用过程观察考核与结束时的操作试加口试或报告加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采用设计成果加口试(答辩)的方法等。

4.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是指根据考试内容的性质与多寡等设定考试时间和地点,如时间可在大于30分钟的范围内按需设定,考试地点可在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或由学生自主选择等。

5.职业素质考核要求各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习、设计等实践课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查和引导,其考核意见参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考试类型和方法的研究,总结出每种考试类型和方法的利弊及适用范围。只有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各种考试类型和方法的特点,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促进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68-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伴随了各类问题,这是由于产业规模的庞大化、产业结构转型及升级等造成的。其中首要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多层次、多因素且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征[1],对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需将各项评价内容看成一个大系统,相互关联的系统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形式,采用教育质量的BSC(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能够将短期目标与持续增长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二、BSC方法用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四个维度

平衡计分卡,简称BSC,是一种系统性绩效评价和管理工具,其核心思想为围绕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的指标,通过其相互使能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流程,更进一步,实现绩效的评价,帮助组织将战略实体化,最终实现该组织的战略目标[2,3]。

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企业的组织架构提出的,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应在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特征,改进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平衡计分卡理论,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质量评价划分为财务维度、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发展维度,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目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1.财务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财政收入主要为主管行政机构对该专业所拨的事业费及部分科研项目经费。因此,为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财务状况有效监管,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收支指标,使财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浪费。

制定合理的财务收支指标,需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特点。在支出方面,主管行政机构所拨的事业费实际上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稳定的、占比大的收入来源,在保证基本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优先将其结余款项用于教学硬件和软环境建设,此外,部分科研项目经费通常可以依据课题情况适当的用于教学硬件和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教学成本的控制及资源共享的手段控制支出,对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实验室等教学环境的投入进行评估,采用有效手段降低投入成本,并且开放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在收入方面,从制度层面,鼓励教师及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组成课题组,研究轨道交通领域内的创新课题,以高职层次的科研现状,可以争取横向工程类课题,增加科研经费收入。

2.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面对两部分目标客户,包括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包括家长、企业和社会大众等)。一方面,学生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培养的主体,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从各方面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学生部分的衡量指标包括学生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就业率、就业后的收入水平等。另一方面,从利益相关者维度,家长衡量的指标为学生的就业情况、收入水平等;企业衡量的指标为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结构及专业工作的适应性等,社会大众的指标主要为学校知名度及口碑。该部分的指标可以采用模糊理论进行定量评估。

3.内部流程维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内部流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使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体化,进而集中优势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制定扶持性政策,提高精品课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建立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专业。二是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市场的调研,并与企业沟通常态化,进而以就业为目标,进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维度的评价结果较高。与企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知识结构及专业工作的适应性。三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目标设置以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主。

4.学习与发展维度。平衡计分卡评价法是以某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质量评价的潜在性因素,实现该组织战略目标的基本驱动力为强调学习与发展。为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领导层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包括引入ISO9001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估等手段,提高人员本身的自学能力,增强城轨交通专业的持续发展力和创新力。

学习和成长维度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教研人员的能力,在该方面应把教研人员的学术专著及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参加过的培训等作为主要的能力评价指标。专业的领导领导层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的计划安排、调度与沟通各类事务性业务。二是组织结构的建设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作业指导文件或规范;建立较长时间内符合现状的考核方案、监督管理机制,提高专业工作的运行效率。三是架构开放式公共学习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共享各类网络教学科研资源,全面性、多元化培养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其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归属感。

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该思想应用在投入和产生两大因素中,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4][5]。

(一)投入方面的因素

1.教学主体。现代教育理论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驱动能力,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其主观能动性,这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最佳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细则,教学大纲让学生能够在仿真性环境下,自主探索教学目标任务,实验细则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学生在探索阶段完成后,通过实验细则的实施重构其知识体系。探索性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故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主体的投入,既包括教学主体,也包括学生主体。(1)教师主体。教师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也是专业领域课程项目的设计者。专业教师的数量、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该方面设计的评价指标如下:人员配置方面,包括副教授、教授占教师的比例、双聘人员占教师的比例等。业务能力方面,包括教学工作量、专项进修、顶岗实习等。科研方面,包括教改项目、工程项目、级别等。(2)学生主体。该投入体现在对学生管理进程的收入。设计的评价指标包括:对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投入、学生实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等。量化指标可以通过学生的获奖、实习的数量、岗位及工作时间等进行评价。

2.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及良好成效。对该专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对教学硬件和教学软环境的投入。硬件方面的投入包括:规划各专业课程适用的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教学仪器、各类专业图书及教材、校外的实习基地等,对硬件方面的评价指标需从固定资产额度、使用效能、频率、数量、图书及教材的册数等方面开展。软环境的投入包括各种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

(二)产出方面的因素

1.人才培养:(1)从行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及学生规模角度,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满意程度是衡量人才培养产出因素的重要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设置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曲线、在校城轨交通专业学生数、毕业生数量及就业率等。(2)学生的职业水平。职业水平是衡量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另一重要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可以设置为:在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情况及获取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该企业就业的签约率及毕业生被动更替就业岗位的频率等。

2.教改产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程度是成线性关系的,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按照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条件、技术要求和岗位的任职要求推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具体评价指标设置为: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应用情况、教改课题组的教改成果及获奖情况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水平,实现该专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为。它涉及了不同维度的多种指标,属于复杂的大系统工程。成功的实施基于BSC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战略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玲,封纪琴.基于BSC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研究[J].职教论坛,2014,(6):10-12.

[2]陈家润.平衡积分卡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报,2006,20(4):59-62.

篇9

目的: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及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三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结果:不同院校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端正预防艾滋病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方面程度高低不一,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不同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宜根据各类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学生;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较大,能更好地向社会传播、扩散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及观念[2-3]。然而,由于高校类型不同专业各异,以及在未来社会分工中发挥不同作用,因此在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为寻找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共同点和各自特点,更具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包头市三种类型院校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以分层整抽样方法在包头市抽取医科、工科及师范三类院校1年级和3年级大学生1 5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1.13±3.04岁,其中医科类大学生719名(47.5%),工科类大学生366名(24.2%),师范类大学生428名(28.3%)。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国内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资料自行设计。共发放问卷1 589份,回收1 513份,有效回收率94.06%。所获资料在SPSS10.0软件包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表1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认知(略)

各校学生预防艾滋病信念和态度比较见表2。表2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与信念的认同率(略)

三所院校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见表3。表3 三所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表现(略)

3 讨论

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寻求并建立有效的方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安全行为以及增强对艾滋病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大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较积极的参与意识,但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及行为方面与其文化层次相比仍显不足,这与国内一些地区的有关报道结果相一致[4-5]。对各类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比较中看出,在知识掌握上医科和工科类大学生明显好于师范类大学生;而在信念和态度方面,工科及师范类大学生表现较为消极;在预防艾滋病行为方面,医科类大学生表现较好。

医科类大学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致使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知都高于其他院校大学生。所以易于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端正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师范类大学生肩负着为人师表、传授健康知识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师范类院校更应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连续系统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信念和态度的转变、规范行为、树立典范。工科类大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宜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健康行为,使他们在社会中的信息传递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宜根据各类院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高校有关领导应高度重视,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环境。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活动来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韬,胡俊峰,侯培森.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111-114.

[2]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篇10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兴起和冲击,传媒行业竞争的压力日趋明显。因此,电视台或广告公司等对员工的动手能力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格。如今,虽然国内开设影视类专业的院校已经数不胜数,但是较多数院校在大量的扩招之后,相关的实验课程和实验设施并没有跟上。培养的弊端共性存在缄默知识难以习取,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上岗实习过程中对职业的工作过程适应度低。面对存在如此现状的严峻就业形式,我校作为老牌影视类专业院校,如何做出特色、做强专业,是当务之急。国外许多影视类专业院校已经高度重视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并取到了很好的成效。作为国内的影视类专业院校,对于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借鉴在即,刻不容缓。

剖析我校现阶段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其一,缺乏系统的“整体式”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学校相关的各门影视类课程中大都包括了理论教学和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但是各课程之间自成体系,缺乏所需要的整体而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的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只了解或只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实践技能,而没有做到“一专多能”。其二,缺乏特色的“实战型”实验教学项目。在平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战型”项目,使得实践与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环节脱节。在有限的实践课程中,学生在老师课堂教学的讲解和初步的分组练习之后,也将近下课。再在一周以后的课程中,学生又重新开始熟悉机器。如此间断式的往复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也导致同学们对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掌握知识不够全面,与真正的行业岗位要求差距较大。我们开设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优化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的摸索与提升对现阶段的我校而言,显得尤为紧迫。

现代“师徒制”实验教学方法禀承“实践即实战”的教学理念,以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以课程项目制为纽带,通过“师徒制”的创新教育方法,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等方面入手,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与重构。首先,重新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进阶式”实验教学体系。这点,在我校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有所反映与体现。我校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构建有传媒特色的“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四个环节、四个逐层、四种结合、四大平台以及四年不断线的实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课程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基础实践和创新实践相递进;课内与课外搭建校内学生创新中心、校内与校外采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坚持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真正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通过教学体系的规划,更加清晰地具体细化各类实践教学课程,并规定凡在16学时(0.5学分)以上的课内实践课程原则上要单独列为一门课程,正式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教学计划基础上,逐步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组成一个完整的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实验教学体系。避免原有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改变分散不成系统的实验教学。形成有步骤、分层次、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其次,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形成师徒间的“传帮带”学习机制,完成实验与项目的“协作互动”。 “师徒制”项目化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步骤分为四步走:第一步,“师傅”遴选“徒弟”阶段。首先选择校内具有电视节目制作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业界一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兼职教师构成课程教学团队,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媒介,负责挑选各专业的优秀学生提供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教。学生即徒弟带领他们创作的作品进行应聘,经筛选出来的徒弟们为此项目的受益者,获得师傅们的示范教授知识。接下来在一系列的步骤实施过程中,徒弟们参与、了解整个流程,并将所学、所知传授进行消化与理解;第二步,“师傅”教授“徒弟”阶段。师傅教授徒弟们认识各个专业实战中所遇到的影视设备,教授徒弟们了解并掌握各类设备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言传身教呈献给徒弟的是被构建的真实背景,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缄默知识得到有效传递。师傅定期举行“感受谈”,了解每位徒弟的掌握进程。在完成一种类型片的创作之后,对其它类型进行讲解,徒弟进行举一反三的实践。在教授期间,师傅还将带领徒弟们深入一线,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综艺节目现场进行观摩和学习。第三步,“师傅”指导“徒弟”共同完成项目作品阶段。在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下,由于建立在师徒之间的情缘关系,使得师徒之间的交流方便得多,通过加强“第三课堂”引导式教学,使得指导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获得知识,通过了解观察、模仿、领会、试做、修整、完善、提高等过程,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领悟知识、掌握知识、获得技巧。在体悟和历练过程中,获得缄默知识,徒弟们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完成新闻、纪录片、广告片、音乐片、剧情片等各类型作品的创作。作品创作时间主要为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及假期,包括是基于某些课题或项目上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节目制作。至此,徒弟技能不断提升,成就感得到体现。第四步,以“徒弟”为核心组成学生团队,独立完成项目作品阶段。通过师徒间的“传帮带”学习机制,在学生学习终端处搭建学院各专业横向整合平台。将编、导、表、摄、照、制、录等专业的优秀学生,根据创作教学需要,进入实验中心进行创作。依托师傅来源社会的项目或自选创作文艺作品,以“徒弟”为核心,继而形成学生团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产学研创作,作品报送各学科竞赛进行锻炼。相信基于这类实践平台上锻炼过的徒弟们,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技能,并有相对成熟的作品呈现。

依托我校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的先进设备,秉承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即实战”的教学理念,通过“师徒制”项目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师徒间的“传帮带”学习机制,进行教学联动。根据创作的需要,整合团队优秀资源,进行产学研团队制创作。至此,此次教改收货颇丰。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权,并且养成了主动解决问题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多个学生及其团队作品项目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的奖项。同时,相信在这种实战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也将普遍获得“上手快、后劲足”的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篇11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编号:SZJ1309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9-02

前言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训课程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看,电气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力度不够,教学的课程化程度低,教学设计粗放,效果不佳;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提升的教育;更多地将目标聚焦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1.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电气类专业的特殊性,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为:

(1)根据实训的功能不同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例如电工工具的使用和完整的安装项目。

(2)根据实训目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训、技能实训、任务实训,例如高压元件的认知、正确使用高压验电器以及如何用高压验电器进行验电。

(3)根据实训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例如实验室高压电气的倒闸与高压变电所的倒闸。

2.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单项实训多、综合型实训少。实训大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单一,例如单一电工工具会使用,但是到实际的安装项目中又不会正确使用,缺乏职业综合能力的专题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训练层次低。

(2)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型实训少。实训多为随堂的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而按照工作导向的工作型实训少,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离,例如有些高压电气元件只图片、视频是认识,难以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静态的、模拟的实训多,动态的、全真的实训少。由于电气专业属于特种、高危行业,实训最普遍的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实训仍停留在纯粹的物化条件层面。

(4)技能训练多,智慧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元技能的训练少。目前实训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的掌握层面。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项相关智能的训练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缺失。

3.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建议

3.1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训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生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构建,改变传统学科方案,针对岗位和市场的需要进行实训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生产需要,以实际岗位构建实训教学。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基本能力、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流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

3.1.1实训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背景,选择若干典型岗位,确定实训的业务内容,尤其突出电气类特种作业的要求,选择高压、高危、高空等与实际非常接近的典型工作岗位,体现出特种行业的特殊性的所在。(2)选择一个典型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业务环节,将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典型业务工作作为实训内容。例如,以电力线路工(铁路),地方供电企业为送电线路工,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以着装、工具、施工方法为一个整体体系,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1.2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的结构可以采用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驱动为主,辅以项目(任务)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例如采用的10kv高压线路横担的安装,熟悉整个工作流程。

3.1.3课程开发的模式由于受现行职业教育环境和体制的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发仍将以模拟环境下的实训为主。采用部门/岗位型实训、过程/流程型实训、项目/任务型实训、仿真/博弈型实训。

3.2基于岗位需求构建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

根据电气类专业的特点,考虑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工学一体化进行教学,以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进行教学,把企业真实的生产引入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使实训教学贴近生产实际。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3.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以及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文件,形成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整体性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学生实训过程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实训基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步,实训基地充分体现职业情境氛围。必须构建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与实训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明显高职特色、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电气类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全部技能训练,还能承担维修电工(四级)、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力线路工(铁路/三级)、接触网工(铁路/三级)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并能为行业、地区提供定向培训。通过实践教学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以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电气类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加之新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一般的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实训教学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就应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现场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按照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创新途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培训,与校内实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学生的职业才能也只有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课堂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高职院校才能有自身发展的潜力与动力。全体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上有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成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伙伴,高职院校才能发现机遇抢占先机,才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结论

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的是有职业能力的人才,进行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改革,不断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闵靓,肖圣飞.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殷培峰,杨柳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篇12

IB方法通过将数据对象压缩到一个“瓶颈”变量中来学习数据中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其学习模型如图所示。在图中,变量X代表载有海量信息的大数据,Y是描述数据对象的特征变量,而T则是压缩的“瓶颈”变量。变量X中载有海量的信息,在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驾驭的。然而,“瓶颈”变量T的规模远小于X的规模,相对容易被掌控。变量X到T的压缩过程中所产生压缩编码P(t|x)则为IB方法所发现的压缩模式,若一些数据对象被压缩到了同一个t中,这些数据对象则被划分到同一个类中。为使IB方法所得的压缩编码P(t|x)可放映数据中所蕴含的真实类别,IB方法在对大数据进行压缩的同时,还要求“瓶颈”变量T尽可能的最大化保存特征变量Y中所载有的信息量。在对数据进行压缩时,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数据进行分类,需要依据数据对象自身的特征来对数据进行划分,只有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压缩到同一个类中,所得的压缩模式才具有意义。特征变量Y客观地描述了数据对象,因此IB方法将特征变量Y作为数据压缩的依据。

中国古圣先贤老子曾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IB方法在将数据对象压缩到“瓶颈”变量的过程有为万物命名之意。当人类还没有给这个世界的事物命名之时,在人类的认知中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物本身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处在一种人类认知意义上的混沌状态中。但一旦我们对事物进行确切的命名之后,即使它们并没有完全与自然脱离其成为整体的状态,但在人类的视角里已有了独立认知的意义,即石头、山、水、河流、花鸟虫鱼、太阳、月亮……人们可以将某一事物从他原来的混沌状态中抽离出来,在人类的世界里建构对它的独特认知。这时候原来的混沌状态似乎就一下子瓦解了,整个世界由无数独立存在的事物井然有序地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海量的信息数据对我们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混沌的,因此IB方法的思想与上述思想如出一辙。IB方法从混沌的海量信息中压缩得到的每一个类是对数据的一个总结,是数据中的一些共性特征,是对数据化繁为简的结果,是无形信息的有形化结果。IB方法的压缩分类就如同对万物的命名,人类对万物的命名过程也是一个压缩认知的过程。

二、顺序IB算法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过程之共性

IB方法通过压缩来认知数据,属于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无监督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不少机器学习领域专家给出了机器学习的定义。兰利(P. Langley)认为:“机器学习是一门人工智能的科学,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工智能,特别是如何在经验学习中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米切尔(T. M. Mitchell)在其著作《机器学习》中谈到“机器学习”关注的问题是“计算机程序如何随着经验积累自动提高自身的性能”,也就是主要指的归纳学习。机器学习的功能是知识发现,知识发现是通过学习算法实现的。下面结合一个典型的顺序IB算法,来阐述IB方法的压缩认知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之间的关联性。

对于计算机来说,信息就是数据,因此IB算法以数据对象作为输入,从中学习有价值的模式。顺序IB算法的主要学习过程为:在某一随机划分的基础上,计算机依次读取每一个数据对象,在IB方法目标函数的指导下将其指派到一个与该数据对象拟合度最强的一个划分中,重复迭代该步骤,直到划分指派不再有新的变换为止。

根据米切尔对机器学习的定义,顺序IB算法中的经验便是我们能观测到的数据集。在顺序IB算法的主循环中,依次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的迭代过程便是从经验中不断修复当前所得压缩模式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识别数据的性能,最终达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目的。试想一下,当我们人类面临着海量的数据时,也需要通过读取每一条数据对象,得到数据中的一些大概划分模式,然后再综合考虑每一个数据对象与当前划分模式之间的匹配程度,对所得的划分模式进行修复。因此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可认为是一个循序渐进、归纳总结、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这和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另外,在顺序IB算法中第一步要求对数据做一个随机初始划分,在此基础上, IB算法再循序渐进地从数据中学习数据对象间所蕴含的内在模式。初始化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一个好的初始划分往往会得到一个好的压缩结果。顺序IB算法中的随机初始划分就如同人的出身,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若出身在一个经济基础、周边环境及家风较好的家庭中,这个人成才的概率往往就会比较高。当然境遇不好,但经过自身努力拼搏最终成才的人也大有人在。顺序IB算法的知识发现过程是一个随机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三、机器学习与人类学习之不同

虽然顺序IB算法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机器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计算机无法像人类那样既具有意向性又具有主观性。塞尔认为:“计算机程序永远不可能代替人心,其理由很简单:计算机程序只是语法的,而心不仅仅是语法的。心是语义的,就是说,人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结构,它是有内容的。”计算机程序只是以一种形式化、语法化的特征,这种形式化的符号是不具有任何语义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朝马致远的经典小令《天净沙・秋思》,对于中国稍通文墨的人来说都能够背诵。整个散曲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个远离家乡的孤独的旅人,怀念故乡和亲人的那种淡淡的惆怅的情感。这首曲里所点出的一切意象全部都是自然的存在,但这些自然的存在在人类的世界具备丰富的情感意义,并且这些物象的类别即与某一类别的人类情感有效地衔接,当这些物象在诗人的笔下娓娓地叙出时,读到这类物象的人们就自然生发出与此相应的内在情感,从而与诗人、诗中的旅人的内在情感强烈地一致!

然而,当计算机程序在读《天净沙・秋思》时,所获取的知识只是枯藤、老树、昏鸦这类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物体,却无法像人类那样理解其中的情感。尽管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也力图将某些语义信息融入到机器的学习中,然而人对语义的解读远远胜于任何带有智能的机器。

虽然机器的学习能力不能完全模拟人类的学习能力,但计算机的特点决定了机器学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计算机的记忆力(存储能力)胜于人脑,计算机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胜于人脑。这些特点可以使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来帮助人类学习认知世界。例如,海量数据的模式分析对于人类来说往往是一件枯燥无味、费时费力的事情,并且在无任何先验知识、无任何工具的帮助下,对海量数据模式的提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此时,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来从数据中提取数据的模式特征。正是得力于计算机的出色存储能力、出色计算能力,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一个对数据的初步认知模式。另外,得益于计算机无情感的特点,计算机在做这些事时才不会像人类那样感觉枯燥无味。由于机器学习的特点与人类学习的特点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或许还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结果,从而帮助人类提高对世界的认知程度。

此时,想起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数据是海量,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或许机器学习方法,如IB方法,可以引领我们从庐山中走出去。

四、人类学习的研究对机器学习研究的指导意义

人类在做事情的时候,自身往往都具备一些先验知识,并且我们人类还可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对新事物的学习中。我们用一个典故来阐述人类学习能力的一个特点。

乾隆曾问纪晓岚,传说关羽忠义,朕且问你,他老婆是何等样人?这是存心刁难,史书上根本没有关夫人的详细记载,让人如何回答?可纪晓岚立刻答道,生何年,殁何月,皆无从考;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乾隆大笑,说爱卿真有你的!

在无任何有关关夫人的先验知识下,纪晓岚的回答则是将有关关羽的认知迁移到对关夫人的评价上。

篇13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被称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力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家层面众多创业政策相继,各地高校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教改举措和休学创业政策也逐步落实,纷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明显不足[2],具体表现在创业参与度不高、创新技术含量低、创业成功率不高等。由于长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往往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中坚力量。美国作为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普及最广和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其创业教育就是起源于商科学院[3]。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地方高校在生源、科研、师资等方面处于劣势,只有主动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才能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思路。因此,探索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困境及教育破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之困境

2.1 运营能力困境

运营能力即经营运作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运用企业的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4]。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运营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自信和勇气,冒险精神不足;自高自大,不能充分估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以至于惨痛失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愿意亲力亲为。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育,轻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规划上,多数高校还仅限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较少采取受众面大的常规性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专业见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主要忙于考研、就业、考公务员、考证书等事宜而形同虚设。

2.2 团队困境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甚至有投资人说,宁愿投资于具有二流创意的一流团队,也不愿投资于具有一流创意的二流团队。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团队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成员同质化严重,大根据我们的调查,62.9%的大学生选择“大学同学”作为创业合作伙伴,这种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不能实现优势互补;缺乏宽容和合作精神,由于大学生缺乏沟通技巧和宽容精神往往导致团队的矛盾和分裂,成为创业过程中的绊脚石;团队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激励制度、招聘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上往往不够规范和细化,随意性较大。难以长期持续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项目困境

“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尤其表现在专业技术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往往已经掌握了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新型技术,企业存活和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特长,MBA学生一度被硅谷嘲笑,甚至有人认为MBA学生创业意味着泡沫的到来。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更多的会偏向服务、餐饮、娱乐文化等技术含量较弱的第三产业,在创业活动中往往扮演的是销售、财务、客服等辅助角色,彰显的决策力度小。而技术门槛低,启动资金低的项目和行业的竞争往往是非常激烈的,这造成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困境。

2.4 资金困境

调查显示创业资金已经成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有近70%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创业启动资金不超过10万元。由于大学生创业项目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导致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上缺乏动力,不能很好地落实。一些社会组织如工会、企业联合推出的创业扶持基金和贷款基金等,往往手续烦琐。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亲戚朋友的转借和个人的积蓄,占到80%以上,但往往数额有限,且缺乏可持续性。

2.5 环境困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许多地方高校尚未形成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循规蹈矩、甘于平庸、封闭的校园文化氛围消磨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朝气和激情。就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来看,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去冒风险创业。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的包容和理解。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害怕在创业失败后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从而创业兴致减小,对创业望而却步。

3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3.1 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逐渐成长形成的。经管类院校和专业要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业前就体验基本的创业经历,为日后真正的创业活动做好铺垫。通过金融和管理类心理测试来了解经管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在言传身教中向大学生传递企业家精神。将课堂扩展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自主寻找经营地点、策划经营方案、设计销售目标、分析预算以及广告策划等,并请专家评析、指导,提高创业素养。积极倡导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为参赛大学生提供专业教师引导、市场信息咨询和理论知识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培育团队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团队建设能力

创业是激烈的商场实战,成功要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各方面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作为创业导师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掌握薪酬、股权、机会、情感、环境等多种激励方式的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团队建设能力。对于风险投资者、普通员工等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也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3.3 配备跨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开发

在“互联网+”的变革时代,只有那些能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并快速转化为商业机会的创业项目才会有很好的潜力和前景。大学生创业者要以更创新的思维、更快速的行动、更高的专注度、更深的细分领域去选择和判断新型的创业项目。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创业教育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兼职师资队伍的组建,形成多元化的创业导师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日益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通识教育、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的背景下可以考虑依托双专业、双学位形式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跨专业的创业教育。除了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外,还应鼓励和重视大学生创新创意的挖掘和开发。

3.4 引导大学生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