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0:08: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临床上已趋向将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除变异型心绞痛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用外,原有心绞痛的其他分析命名临床均已弃用。这不仅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刻认识,也表明这类心绞痛病人临床上的不稳定型和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对医嘱依从性的重要性,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率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男93例,女67例;65岁以上53例,55-65岁50例,50岁以下57例;国家干部91例,工人26例,农民43例;高中以上文化78例,初中文化30例,小学文化48例,文盲4例。
采用自设问卷方法,对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经审查结果真实有效。
1.3统计学分析采用多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
2结果
2.1发生率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不依从性医嘱行为58例,占被调查者的36.25%。
2.2医嘱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
2.2.2不依从医嘱行为与自身素质和家属支持相关在部分患者中,23例(14.4%)男性不能戒除烟酒,24例(15%)病人不能规律生活,13例(8.1%)病人离不开麻将桌。
3讨论
依从医嘱行为指患者在就医后其行为(服药、合理饮食、优化生活方式、适量运动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即依从医嘱的行为活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自身的依从医嘱行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调查显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对医嘱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36.25%,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自身素质及不稳定心绞痛发作状况有密切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自愿采取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2]。不依从医嘱行为,不仅影响不稳定心绞痛的控制,而且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我们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掌握不依从医嘱行为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防病治病,延长寿命的知识,促进其依从医嘱行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文化程度的差异,我们注重健康教育多样化,因人而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床边讲解,举实例现身说法,同时,还针对不同个体的特殊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健康教育方案,矫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使患者易于接受,提高患者依从医嘱行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1.092
定性冠心病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病情比较稳定, 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均相当固定的一类冠心病[1]。因其治疗时间长、用药种类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 患者预后不够理想, 并可引起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4]。本研究就健康管理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预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改善预后, 现报道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诊断和管理指南》诊断标准[5],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48~76岁, 平均年龄(65.6±8.9)岁。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7.5±1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 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冠脉血流量, 降压降脂降糖, 控制心率, 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嘱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按时服用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①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机能指标, 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状况;②针对不同患者, 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 包括饮食搭配、作息规律、不同强度的运动、戒烟戒酒等;③发放冠心病知识相关资料, 定期开展讲座[6-8];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减轻其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 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⑤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定期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日常饮食及作息规律、危险因素的规避情况等, 给予相关指导, 监督其按时服药, 及时更正不良习惯及治疗误区等[9, 10]。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12、24及48周内相关指标(健康行为、CHD知识熟知度、不良情绪控制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次数及患者依从性。其中健康行为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作息规律、适当强度的运动、戒烟戒酒四项, 每项计1分, 共4分;CHD知识熟知度分熟知、了解、不知三个等级, 分别记3分, 2分, 1分;不良情绪控制分完全控制、基本控制、不能控制三级, 分别记3分, 2分, 1分;总分为2~10分, 分数越高越好。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11], 1~7题分别计0分或1分, 第8题计1.00分、0.75分、0.50分、0.25分、0分, 满分8分, 总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12、24及48周内健康行为、CHD知识熟知度、不良情绪控制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12、24及48周内健康行为、CHD知识熟知度、不良情绪控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76.32%, 高于对照组的52.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管理的概念由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首次提出, 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0]。老龄化及慢性病问题推动着我国健康管理的兴起和发展。研究发现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慢性病病情发展,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健康理念,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12、24及48周内健康行为、CHD知识熟知度、不良情绪控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就健康管理对稳定型冠心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健康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再次住院次数, 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强, 张明理, 贾鹏飞.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的探索与展望.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7):230.
[2] 万龙, 万强, 吕振宗.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生物技术世界, 2014(11):135.
[3] 任丽娟. 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0):130-131.
[4] 王春华.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8):110.
[5] 李艳芳.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心病及心血管病伴糖尿病指南解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2):221.
[6] 刘霞, 张文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6):105-106.
[7] 纵慧珍.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5):76-77.
[8] 王文华.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8):158.
[9] 俞广芹.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163-164.
[10] 田莉萍, 陆婷. 健康管理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 2015(16):2522-2523.
[11] 武云, 阿里旦・艾尔肯, 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 Morisky问卷测量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 16(2):145-147.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鉴于不同学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各异,研究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不同,提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本文引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即“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①。”
(二)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不同流派的学者认识也不同。但是作为高职大学生来讲,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育正常
衡量高职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看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经常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3.心理和反应适度
首先,心理活动、行为与年龄相符合,儿童应该是天真的,少年难免会冲动,青年热情澎湃,而中年应该是从容的。其次,心理和行为反应与刺激应该相吻合,“当喜就喜,该悲就悲”。再次,知、情、行协调一致,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人格健全、自我悦纳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健全就是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能够做到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
二、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高职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多与遗传相关。以轻微脑功能失调(MBD)为例,国内资料报道MBD儿童家庭成员有MBD病史的占13.6%,其中交辈式同辈有类似的病史者各占50%;在国外,坎特维尔(1972)应用MBD诊断标准衡量发现患者家属在幼年时具有多动症表现的比例较高,总体而言,男性家属占12%,女性为6.3%。这些研究证明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家族性倾向,也说明了遗传因素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像甲状腺功能不足会引起智力迟钝、记忆衰退等功能障碍。
(二)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人生活在家庭中这一时期的生理卫生是奠定他人生中心理健康的基础。家庭的完整性,成员之间的相处,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氛围以及居住条件等都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证实,在家庭比较和谐的学生中,正常学生所占比重大于存在心里健康问题的学生所占比重。
2.学校因素
现今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忽视对学生必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导致一些高职大学生缺乏理智。许多学生为了决胜激烈的高考竞争,一心死读书。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使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异常脆弱,不堪一击。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养尊处优、唯我独尊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他们深感失落,焦虑不安。有的学生消极逃避或者自暴自弃,更有的学生悲观失望、出走,甚至自杀。
3.社会因素
如今改革开放大潮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变化。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职业选择的矛盾,自强意识与攀附欲望的矛盾等,高职大学生缺乏社会磨炼,心理承受力差,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极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
三、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还能够区分必然和偶然现象。注意的目的性、稳定性大大改善,注意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显著提高,进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二)有助于协调和控制情绪,消除心理疾患
体育运动使参加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有氧运动能使脑垂体分泌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内吗啡,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许多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信心,都与内吗啡效应相关。
(三)有助于自我良好感更加清晰
自我良好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心理自我良好感与体育运动成正相关。一般而言,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多的身体概念和身体自尊,而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成正相关。
(四)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尤其是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使人们相互交流,结识很多朋友,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四、总结
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当代高职大学生面对学业、事业和社会等诸多问题时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体育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高职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体格。
注释: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影响模式
一、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①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②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③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2、 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①物质的帮助。②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③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④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⑤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⑥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国内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的理解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们的学科差异和出发点不同。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型
关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良心状况(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社会支持只是在人们面临较高的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使人们免受或较少地受压力事件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缓冲器模型)。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景,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无论个体的个性因素如何,无论个体已有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增加社会支持,就必然能够导致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其整体健康的提高。这一论点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4、 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实证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顾各类社会群体来加以验证。其次,由于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是错综复杂的,而且,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群体其社会支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最后,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独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心里健康的,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扮演中介作用,但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质等)和心理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应成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建构内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渐趋向中国本土化。
二、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义
所谓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关系泛化性期待。对有些人来说,事情的结果被认为是与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每当他们从事重要工作时,他们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类
心理控制感分为内控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内控倾型往往与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相联系,体现在社会活动、信息搜索、警觉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却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认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花很多的时间祈祷、赌博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争取所期望的目标。这类人称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运,失败归因于社会、运气或他人等外部因素。这类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西方文献中关于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集中在内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条线索着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内在(自我)控制感的许多研究认为,内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调节压力的决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够减低主观压力感,但也有不同发现。例如:有研究报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总能减低压力,有时情况刚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实际的控制能力低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那些平时认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当他们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时表现得更加脆弱;着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认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发生不可控失败,感觉也不会太好,因为一切都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在控制感比内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还有研究认为,即使不面临不可控失败,相信个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外在控制感的不同发现是:如果过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趋向明显。对于健康的定义,最权威的定义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在身体(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所包含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高级人才的预备队,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所关注的课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田径运动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据调查,在总体大学生中,有35%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32%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有33%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障碍。另据调查,在参加田径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和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共有59.6%;在非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和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共有68.8%。对运动与非运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t检验。从这些调查中我们明显看出,经常参加田径运动的大学生明显心理状态要好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大学生。
2.参加田径运动与不参加运动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状况
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反应、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维度均显著高于运动群体大学生;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在行为反应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说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躯体上的不适症状,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和认知上的偏差都少于不运动的学生;但运动不能缓解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等。
3.大学生情绪状况
总体大学生在各维度上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感维度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目前总体大学生在消极情绪维度(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上,情绪水平较差;但在积极情绪维度(精力、自尊感)上,情绪水平较好。运动群体在抑郁、慌乱这两个消极情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著或显著低于非运动群体(P= 0.003< 0.01,P= 0.010< 0.05),在积极情绪维度(精力、自尊)上的得分均非常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说明经常参加运动比不运动学生的抑郁、慌乱水平低,精力旺盛、自尊感强。
4.运动与人际关系的状态
假设认为运动会影响人际关系,而心理健康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则人际关系是中介变量。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即运动能改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5.运动与情绪的中介效应分析
运动与情绪存在一定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且相关研究显示情绪是中介变量。很明显,运动对情绪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所以,情绪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情绪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即运动能调节情绪,情绪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三、关于田径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的几点建议
1.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状况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从各方面加以疏导。如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跟踪式心理档案,并定期进行心理监测,开办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和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工作等。
2.应对不同群体加以的引导。对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应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周至少活动两次,每次30min以上,最好参加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对运动和非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应加强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的心理辅导。
3.应根据不同性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的体育活动方式,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针对女大学生交际交友、交谈、与异往较不理想的情况,可多开展一些必须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即活动所设计的任务是单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必须多人参与(有男有女)、互相配合;活动中必须进行交流、沟通;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完成任务的焦点;使学生在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4.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一、心理健康及衡量标准
1.心理健康的界定及其特征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一定义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界定的。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笔者在此不予过多阐述。
心理健康实质上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3)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思想混乱,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人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关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心理是不是健康,心理专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和许又新也曾提出过十标准论和三标准论。不管如何设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但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六个方面:(1)智力。(2)情绪。(3)人际关系。(4)个人行为是否合理。(5)人格。(6)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军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行为一般是相对映的。比如,小孩子遇到陌生或害怕的东西,就会吓的哭着找妈妈。而一个大人,遇到了陌生或害怕的事后,虽然也会恐惧,但不会也是哭着找“妈妈”。同样,过于幼稚、过于依赖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和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情绪积极稳定。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积极的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如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经常能体验到快乐,幸福感强,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并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
4.意志品质健全。健全的意志品质体现在军人身上就是在学习、训练、遂行任务中不怕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而且有一定的毅力,能不断战胜困难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当逃兵;当需要做出决定时,也能当机立断,而不是优柔寡断。
5.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正确,就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缺点,如对自己的能力、长像、性格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然后快乐地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和要求。自我意识正确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
6.个性结构完整稳定。一个人的个性是稳定的,是结合了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多个因素长期形成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一个平时非常节约的人,有一天,突然花钱变得很大方,以前都不让战友碰的东西,把它送人,或者无缘无故把自己的钱分给大家,则说明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良好。在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军人来说,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长期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状况。
三、把握军人心理健康标准需注意的问题
1.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比如,某战士今天训练时出了差错,受到班长批评,该同志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不能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了。但是如果连续很多天都想着被班长骂的场面,而且一想起就紧张焦虑,就要引起重视和注意了。因此,不能因为某一时间,某一件事,出现了不健康的行为,就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个结论认为心理不健康了。
2.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一、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定义
关于心理健康概念的阐述,1929年,美国第三次健康及保健白宫会议的解释是:“在个体的心理功能活动尚未显露出明显心理障碍中所常见的症状表现。”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笔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智力发展完整、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发展良好,并且人格统一,对外界有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断变化着。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心理健康有其不同的定义。那么,对于中职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我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做了多方面的诠释,使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的共性,又有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特性。笔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应具备以下几点:
(1)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者,不仅要处理与学生间的师生关系,也要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与人相处时,要有尊重、真诚、赞美等积极的态度。只有处身于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生活平和的氛围中,才能拥有抵御压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2)具有保持稳定情绪、控制自我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来自学习和家庭以及外界的压力和困扰。尤其面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想时刻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平和地面对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其次,在课堂中产生的不愉快,不要在课后迁怒与学生;最后,不将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中。
(3)具有教育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教材做出创新性的整合,在分析学生的同时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4)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爱能产生连锁反应,能传递,能扩大,能增值,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能感化学生,也会感动家庭和社会。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爱与责任”这份沉甸甸的义务,教师不应该、也没有理由自卑。
二、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相关调查显示,中职教师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教师中,有34.60%的反映工作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反映工作压力比较大,有30%的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64.40%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下列现象:一是学生素质低,管理压力大。近几年,随着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加入到待业、就业的队伍当中,大专、高职、成人院校等的毕业生更是难以计数。在这种形式下,中职学校的门槛逐步降低,无论你是否努力,你的成绩或高或低,只要你愿意,就有机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取得中职文凭,这也是导致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学生的基础文化上投入精力,更要付出大量时间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教师工作负荷量大,身心疲惫。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每个专业都涉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致使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调查显示, 50%以上的教师每周讲课在15节以上,除了理论教学,还有重要的技能课教学。特别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经常需要早出晚归,教师许多的隐形劳动付出无法计量。越是责任心强的教师,心理问题越突出,压力越大。
三、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接纳自己。只有直面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与肯定。认识自己,首先是对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特点进行正确地评估,其次是对自己角色的认同。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肯定,可以完善自己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与挑战毫不退缩,尤其是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带着积极的态度和崇高的使命感去完成。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乐观便是抵抗不如意之事的一剂良药,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亦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产生心理冲突或矛盾,严重之时还会陷入这些烦恼和忧愁之中,如不能及时调节和疏通教师的心里矛盾,就可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进一步引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教师只有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才能有机会重新恢复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想一想,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状况:虎背雄腰,可就是性格孤僻,缺乏朝气;体壮如牛,可就是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膀大腰圆,可就是心胸狭窄,空虚颓废;这能算是健康?据了解,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扭捏、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上海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表明,1100名学生中有上述问题的比例最低的是10%,最高的达40%。
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⒈心理健康有利于个体生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对生理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而且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⒉心理健康使个体形成良好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展望未来;能注重实际,不胡思乱想;能接纳挫折,积极应付;能有理有情、情理相融,这些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⒊心理健康能够促进个性的形成
心理健康的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倾向,对于自己各种个性特点有客观的认识,而且能够努力地进行自我锻炼,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⒋心理健康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处理主客观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中自觉性、坚持性都较高;善于调节自己,应付各种复杂情境,这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富有情趣、充满活力,这样的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很高的,情趣盎然,格调高雅。
⒌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悦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在和各种人的交往中既能热情、宽容,又能把握自己,有理有节,容易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在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生活道路。
⒍心理健康体现着精神文明水平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祖国的希望,是否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能否适应新世纪的各种挑战,都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是心理危机。学生正处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时期,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情感、意志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情感与理智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交错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骨干,作为未来的主人,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健全的精神,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应得到各界的普遍重视。
2 学校体育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教育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并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学习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知身心发展与体育活动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和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的功能,也就是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教育功能、竞技功能、健康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过去,学校体育课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功能予以了充分的开发,但对于健康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健康功能当然也包含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而休闲娱乐功能似乎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休闲娱乐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快乐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容易释放压力,体验积极情绪带来的愉悦;其次,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中常常是近乎游戏的集体活动,因而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体验团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和合理处理胜利与失败。这对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3 学校体育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在高等院校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理上与普通学生差异不明显,在心理问题却具有明显差异。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情况屡见不鲜。
一、资料来源及基本判断
本文以西安某财经类高校2011级本科生为对象,选取950名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陕教资[2007]60号),结核该校实施的现行细则的标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341人,占总样本的35.9%;从性别来看,男女生比例为35:65;从来源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占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67.7%。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呈现出比例高,数量大;农村生源学生大于城镇生源学生16.2个百分点;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两倍的特征。这些表现与财经类高校的专业特点,该校招生批次表现的男少女多,农村大于城镇的生源特点相吻合。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描述
根据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所定义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学习心理影响
在心理健康的标准上,根据国际心理学大会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的生活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能够正常的专业学习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财经类专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要求学生有更广范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国际国内视角。大约60%接受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示,由于知识积累有限,明显感觉在知识理解方面较为吃力。
(二)人际交往状态
人总是作为社会的人存在,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关系,与此同时,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效果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人际关系紧张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大学生活是个体独立步入社会群体的第一步,他们要适应社会,尝试人际交往,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作准备。在调查的数据中,学生自认为人际交往的状态和效果差。一方面可能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技能、空间和费用有一定关联。另一方面,大学中竞争关系加剧,加之由于学生经济困难和自卑心理等相互影响,阻碍其与同学、老师等之间的正常人际交往。
(三)环境适应能力影响
在大学中,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综合的,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包括受调查的高校在内,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地理位置在大中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习惯,而这些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作为支撑,这无疑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对于新环境的认知和调整。受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都表示大学的生活条件与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一方面很乐于接受物质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与其他家庭经济状况这对较好的学生朝夕相处所感受到的物质生活的差距是他们产生了焦虑情绪。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观
根据调查资料,学生对看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实际选择看心理门诊有较大的差异。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5.5%的认为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去看心理门诊,但是只有2.1%的学生表示接受过心理门诊的咨询,而且是在自己认为心理问题已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去看心理门诊的。这说明即使发生心理问题可以向亲属、朋友等其他人员求肋,但一定仍有大部分学生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专业帮助而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从而导致潜在的危机。
(二)健全心理健康的服务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而必须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文化性,高校应依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及时代、地域、民族和性别等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只是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而且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应该贯彻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三)综合家庭和学校力量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无疑对学生影响力量最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本身的局限性,家长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同时,很多家长对于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基本无从了解。家庭教育出现空白,严重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与家长建立广泛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破校园界限,扩展到家庭,使高校和家长形成合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3、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4、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来源:文章屋网 )
1 生理健康
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自控能力较好,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所处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能受到别人的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未来目标明确且切合实际,不断的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的良好心态是人与社会共同交融的产物,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有机综合体。心理健康三条标准表现在:(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出现有两种极端,均不利于自我成长:一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高傲自大,这会出现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之表现;二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算心理健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2)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社会规范和环境能约束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但个体需求往往不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甚或两者发生冲突。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甚或社会问题。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3)悦纳自己。衡量心理健康的第三条标准是喜欢还是讨厌自身,即悦纳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对自己如实了解,还要愉快地接纳和欣赏自我,但绝不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错误行为给予宽容或欣赏。这要求自己要正确对待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欺骗自己,不憎恨自己,促进自身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往往处于“亚健康”甚或“亚临床”状态,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甚或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心理紧张、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以及营养过剩、代谢失调和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因此,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程度,才能杜绝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可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后者又是前者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神经系统指挥的生理活动协调的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心理状态不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的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平稳,心胸开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营养调摄和锻炼身体,还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避免持续的情绪紧张,以确保自己的身心始终是健康的。
患病的人们,由于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心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所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情绪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佳的保健措施。
3.2 心理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认为,很多生理疾病,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众多病患中,由于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疾病的占10%左右,间接导致疾病的占50%以上。在疾病恢复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因素占35%。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导致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心其原因在于理活动影响神经系统,后者是调节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因此,心理因素能作用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其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
研究表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等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力强,对工作专心,不善于放松休息,能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B型性格与A型性格正好相反。统计分析显示,如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A型性格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性格人群,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原发性高血压则主要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机体长期处于紧张、恐惧、抑郁尤其是关系较为密切的焦虑、愤怒、敌意等情绪状态,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可升高血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认为焦虑、求全责备、激动、冲动行为、刻板主观为多数高血压病人的性格特点;西方学者也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点与冠心病患者相类似,具有A型性格的基本表现。消化性溃疡病人一般不好交往,秉持因循守旧的顺从行为,高依赖性,创造性差,情绪不稳定,过分关注自己,可见不良情绪是众多导致消化性溃疡因素的组成部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敏感多疑,固执己见,谨小慎微,易烦恼,压抑愤怒、敌意或怨恨在心里等是偏头痛患者的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心理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视其为心因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高的心理应激、不良情绪体验多和压力的长期存在,这会使自主神经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这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水平仍在不断提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探索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过程中,精神刺激和心理紧张因素在部分癌症患者发病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精神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使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致癌因素容易趁虚而入,成为恶性肿瘤的诱因。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社会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特别是吃饭生闷气的人较其他人易罹患胃癌。另外癌症有自愈现象,原因可能为在良好心理状态下,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所致。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后,癌细胞生长被阻止或造成无法适应的状态,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取代或转化为正常细胞。相反机体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会显著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癌症病情日趋恶化甚或病死。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心理状态与预后紧密相关。如果患者得到患有癌症,精神全面崩溃,可能不日撒手人寰;相反如果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坚持合理化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的患者不仅坚强地活下去,生存率不断提高,还能继续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融入正常社会。
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无时不刻地影响其生理健康。性格孤僻、内向的人,遇事不和家人、朋友沟通,自己又解决不好时,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长期作用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机体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数量增加,改变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呼吸和心率等生理现象受到负面影响,导致生理“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的发生,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心率过快,会降低睡眠质量间和睡眠时,明显增加了疲劳感和不适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后,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减慢减弱,导致消化不良。原本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果经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整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茶饭不思,不思进取,最终也会一病不起,处于郁郁寡欢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更要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感到心情持续不畅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必要时到医院看门诊心理医生,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自身处于心理和生理全面健康状态。
近些年,各类虐童图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不断刺痛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七十余下耳光”“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和“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报道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幼师师德的大讨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讨论更多的是将其定性为当事人个人道德问题和教育机构的监管问题,很少有人认识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相似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述事件表明,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国内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和心理健康防卫方法仍然在沿用一些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这些传统的治疗和防卫方法难以有效地治愈心理疾病患者,更难以达到广泛防卫教师心理健康的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休闲方法来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提供休闲治疗服务,协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K.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态。”社会学者Boc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
二、休闲治疗
休闲治疗(TherapeuticRecreation)的定义最早是由Davis(1936)提出的“以任何自由的、自愿的以及表达性的活动,用以成为有益身心的辅助治疗”。Davis对休闲治疗的定义对后续研究者有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休闲治疗中的休闲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正如Austin&Crawford(2001)通过对各学者关于休闲治疗的定义的回顾,总结出“休闲治疗是一种有目的的介入”,但Austin&Crawford(2001)的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Davis认为休闲治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观点,他们的研究认为参与休闲治疗的患者个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是有目的的休闲活动介入的结果;不难看出Austin&Crawford认为休闲治疗的关键是产出有益的“休闲体验”,且强调了休闲治疗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痛治疗方法。与此观点相同的有Frye&Peters(1972)和O'Morrow&Reynolds(1989),他们都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让参与休闲治疗者达到其所渴望的休闲体验,并由休闲体验来促进或恢复健康。与上述研究者所下的定义不同,Iso-Ahola(1980)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认为“休闲治疗是透过休闲活动,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Malkin&Howe(1993)进一步扩展了Iso-Ahola的观点,他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休闲资源和休闲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更是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休闲治疗的终极目标,他认为“休闲治疗是指藉由特殊的休闲和体验活动或介入以协助有特殊需求的个体维持或增进健康以达到其最佳的生活质量”。此外,Kraus&Shank(1992)认为“休闲治疗服务是指以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需求,设计适合的休闲活动”。Wilhite&Keller(1992)也认为“患者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休闲治疗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休闲治疗必须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障碍减到最小。Carter,VanAandel&Robb(1995)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患者个人休闲需求的重要性。Faulkner(1991)认为“休闲治疗是有目的地介入患者的生活,而将休闲活动当作介入的工具,依循休闲治疗主要的目标,使病患透过活动而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休闲治疗现已被美国社会群众及医院肯定与接受,已有的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休闲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与适应生活,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康复及社会适应有积极的贡献。
三、休闲治疗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
Wilhite&Keller(1992)认为休闲治疗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心理障碍减到最小。Austin(1992)亦表示休闲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透过休闲活动使患者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藉此了解病患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交的需求,并能够增强患者的能力与控制力。Malkin&Howe(1993)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游憩资源和游憩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认为休闲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休闲活动运用到病人身上,使其不佳的身体状态、负面情感、社会偏差行为等方面有所改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对比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标准,不难发现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致性:(1)强调有益的情绪表达;(2)强调愉悦的生活态度;(3)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4)强调自身能力和控制力;(5)强调减少负面情感和社会偏差行为;(6)强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休闲治疗的目标即是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四、休闲治疗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休闲疗法对教师不健康心理的良好防治效果
国外休闲治疗的先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休闲活动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防治效果。Charlesworth(1964)认为休闲运动具有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发育、调节身心、提升工作效率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休闲运动对于人体病患康复、心理修复、社会制度治疗方面的功能;Jetteetal(1988)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显著提升自决自觉努力程度的认知,并且对其肌肉组织功能、健全心理与健康状态等都有正面的影响;Relf在1992年指出进行园艺活动可以是发展个人情感和促进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园艺活动具有减缓压力、促进身心正向发展的价值;Hassetal(1995)的研究园艺活动对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拓展人际关系有显著作用;Levin(1998)认为利用音乐可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从而抒绪、净化心灵,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Kerr,Walsh&Marshall(2001)在以焦虑症病患为治疗对象的研究显示以音乐作为辅助之再建构介入模式对于降低焦虑、情绪的调整、以及增进自我形象方面的成效。国外学者对于休闲治疗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休闲活动对于人类的心理修复、不良情绪的释放、减少内心焦虑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在我国,教师尚未认识到休闲活动对于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情绪没有通过适当的休闲活动加以释放,这些有害情绪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从这个角度不难发现休闲疗法对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休闲治疗在防治教师不健康心理中的优势
休闲治疗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休闲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了运动治疗、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游憩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和游戏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从休闲治疗的形式来看,休闲疗法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有传统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1.休闲治疗的参与性更强。
休闲治疗的本质是要求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参与到有针对性设计的休闲活动中,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改善并修复病患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休闲治疗本身要求人们参与到具体的休闲活动中来,这些由专业休闲治疗师所设计的休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心理病患在接受休闲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休闲体验,在这种愉悦的休闲体验中逐渐来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休闲治疗的参与性还体现在心理病患可以参与到休闲治疗的休闲活动设计中,心理病患可以在休闲治疗师的帮助下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改变了传统心理疾病疗法中的心理病患被动接受治疗的缺陷;此外,休闲治疗的参与性强还体现在一旦休闲治疗师为患者制订了休闲活动的计划,心理病患可以自行进行疗程中要求的休闲活动,而不需要有专业人员随时辅助。
2.休闲治疗更有吸引力。
休闲疗法与传统的心理疾病疗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休闲治疗的过程发生在心理病患的休闲体验中,休闲治疗的这一特点促使该治疗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心理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治疗方法所设计的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使其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此外,休闲治疗的吸引力还体现在对那些不愿意与人接触的心理疾病患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和倾诉的特征,而休闲治疗可以通过设计与植物、音乐、单人运动等形式的休闲活动来避免该类病患的心理顾虑,因此休闲治疗对该类人有更大的吸引力;部分心理疾病患者和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不愿意去医院或者心理诊所,休闲治疗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的形式为这部分人提供休闲治疗建议,且通过休闲活动的形式进行治疗更具有隐蔽性,更能达到保护其隐私的目的。
3.成本更低。
传统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往往需要患者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这些传统的心理疾病治疗的成本一般都是很高的,就我国目前的教师人均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人承担不起这种负担,因而大部分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都不会进行心理治疗,而大部分深度心理疾病者都是属于这种由于经济原因放弃及时治疗的人。与传统心理疾病治疗方法不同,休闲治疗虽然有较为个别、较为昂贵的治疗方法(比如马术治疗),但大部分的休闲治疗方法(运动治疗、游憩治疗、音乐治疗、园艺治疗)的成本是较低的,心理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与休闲治疗师共同决定其要参与的休闲活动或项目,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闲治疗可以将教师的休闲需求与心理疾病治疗或心理问题疏导合并为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enkinsR,LehtinenV,LahtinenE.Emergingperspectivesonmentalheal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ntalHealthPromotion,2001,3(01):25-43.
[2]Menninger,K.Whateverbecameofsin?[M].NewYork,NY:HawthornBooks,Inc,1973:29-43.
[3]JahodaM.Currentconceptsofpositivementalhealth[M].NewYork,BasicBooks,1958:11-21.
[4]DavisJG.Aprocedureforthe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thelacticacidbacteria[C].Proc.Soc.Agric.Bact,1936.
[5]FRYEV,PETERSM.TherapeuticRecreation,itsTheory,Philosophy,andPractice[J].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Medicine&Rehabilitation,1974,53(03):152.
[6]O'MorrowGS.Therapeuticrecreation:Ahelpingprofession[M].RestonPublishingCompany,1976.
[7]Iso-AholaSE.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leisureandrecreation[M].CharlesC.Thomas,1980.
[8]MalkinMJ,HoweCZ.Researchintherapeuticrecreation:conceptsandmethods[M].VenturePublishingInc,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