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0:08: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资源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资源获取过程繁琐。学习者想要获取教学资源,多数要通过门户网站进入资源中心页面,再进入学科分类再进入课程资源,再进行栏目查找来甄选自己需要的资源,有时可能还需要更多步的点击。人机交互的相关研究表明,链接层次越多,点击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让使用者失去耐性及操作的连续性。
3、资源建设欠缺总体规划设计。资源建设者在建设前缺乏完整的、科学的总体规划,对于一门学科或一门课程的资源建设到底选取何种媒体更有效,或者各媒体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等内容都缺乏必要的事前设计。
4、缺乏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是资源共享,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各开放教育机构的资源平台之间缺乏交流,兼容性较差,绝大多数教育资源只能够通过局域网进行访问,以电大系统为例,资源建设上欠缺明确分式和良性合作,地方电大平台台也未能实现互联互访。相对封闭的交流渠道也注定了我国开放教育要走上重复建设、精品课程难以推广的道路。
5、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开放教育资源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在建设完成后会经过一轮专家评审,对资源的客观性、合理性给出评价,但这种来自专家的、自上而下的俯式评价,多是从教学角度进行的,因缺少规模性用户(即学习者)使用评价,故很难看出资源实际应用效果。
6、后期更新维护不到位。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一般性的开放教育资源由于缺乏定期更新和维护,很快就会出现知识内容滞后、链接地址失效的情况,即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据说也只有不到70%的课程才有自己的课程维护团队。
二、改革措施
1、提高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开放教育资源想要走得长远,资源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资源建设上,应该旗帜鲜明的将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呈现上,保证观点准确、态度客观、前沿专业,在教学资源的制作形式上,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丰富教学资源形式,但重实用、少花哨。
2、提升资源获取及使用的便利性。网易、新浪等新媒体强势介入教育领域,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使网友足不出户,就可成本、无障碍的学习包括剑桥、牛津、哈佛、麻省理工在内的名校课程资源。我们可以效仿网易、新浪等门户网公开课的制作办法,减化链接层级,减少鼠标点击次数,增加教育资源的易见性,让远程学习者可以快速、清楚地看到、找到和用到开放教育资源。
3、做好资源建设的事前统筹和一体化设计。在课程资源建设启动前,就须明确资源建设的整体思路和规划方案,确定各部门或个人在建设中的分工与职责,并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多种资源媒体综合化运用的一体化设计,媒体的选择标准要以学习者的认知习惯和媒体的使用效果出发,做到既充分发挥各媒体的自身优势,又兼顾其综合运用的实际使用效果。
4、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共建,有利用集中优秀师资力量,降低资源建设投入,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若进行校企共建市场化运作模式,还需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资源共享,乃开放教育资源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学习无限制性自由、开放学习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和原因
(一)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
1.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的普遍性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6.63万所,比上年减少1.55万所,其中,小学减少1.51万所,初中减少412所。同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44.32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减少数占总减少数的81.3%,不难看出,由于农村学校数量减少,留下大量未有效利用的农村教育资源,由此带来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应当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因农村学校大量向城镇和县城集中,导致出现“城满、乡弱、村空”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在城区出现超大班额和巨型学校,在许多地方,学生人数达五六千人的小学已不在少数。
2.安徽省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为例,从近两年来看,2014年比2013年安徽省有484所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闲置总面积达到了27865平米,农村“空校”数量递增现象明显。见下表:
从安徽省长丰县近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观察分析,农村生均校舍面积2004到2013年都稳步增长,根据《普通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相关数据得出,生均使用面积在4.5平米较合适,而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都在10平米左右,呈增长态势,像该问题在安徽省其它地区也存在。
(二)引起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劳务需求吸引了一大部分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而土地政策的改变使该问题加剧,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农村教师特别是优秀的农村教师选择远走农村,前往城市发展。这加剧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的严重程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生与老师流失情况严重。
从安徽省看,农村学生与教师在数量上比10年前减少了64.7%,其中有43.2%的减少量是在近5年内发生的,这说明安徽省农村师生数量在下降且速度增快。我们再以安徽省阜阳界首市为例进行阐述。见下表:
从上表和折线图可得,2005到2013年,界首市中小学教师数量有明显降低趋势,教师数量减少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种损失,对当地教育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冲击,同时,也导致教育资源闲置。
在教师不断流失的同时,界首的中小学生数量也在减少,中学从2005年的50224人降到2013年的29673人,小学从2005年的68572人降到2013年的47880人,降幅较大,而因在建或已建学校的存在性,造成大量教育资源闲置。对此我们汇总了农村学生流失的几个要因:城市教育资源优越性,家长认为城市教育更有利于子女全面发展及今后的成长;父母进城务工,孩子可能会随之一起进城上学。
上述可见,界首市学生和老师数量的递减,侧面反映了教育人才的流失,而人才流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教育资源闲置。
2.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不及城市
从教育投入角度来看,安徽省近几年加大了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力度,但是如何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分配该笔资金成了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为例,从祁门县的近八年的教育投入上得到启发,见下表:
上表反映了黄山市祁门县教育投入情况,从表中可见,政府对城镇和农村教育的投入差距明显,城镇教育投入超过农村教育投入,在此情况下,农村教育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希望政府能在城镇和农村之间保持平衡。
3.家长绝对的“城优乡劣”陈旧思想――家长真实的声音
我们在界首市,长丰县及祁门县三地各随机抽取100人做调查,当调研团队了解农村家长将孩子放在城市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时,得到一组数据,汇总数据显示76.4%的调查者认为农村学校如果与城市学校教育差距不大时,更愿意将子女留在农村; 15.7%的调查者将农村教育不如城市教育作为更希望子女留在城市读书的最主要原因。通过数据可见,家长的“城优乡劣”的陈旧思想间接加剧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
二、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表现和原因
(一)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表现
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如上所述,现在我们阐述下城市教育资源稀缺问题。同样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观察,安徽省长丰县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在2004年到2013年保持稳定态势,维持在6平米左右,将其与《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表中的生均面积9平米左右比较,城市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而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存在。
(二)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原因
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绝大多数原因与农村城市教育资源闲置原因相一致,正因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导致城市学生激增,而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短缺情况;正因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教育环境的较大差距,才使得更多农村学生和教师涌向城市,而使城市教育资源稀缺;正因农村孩子家长 “城优乡劣”的陈旧思想,把孩子送往城市读书,城市学生人数增加,而使城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三、解决城乡教育资源矛盾的建议
经上述可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够,机制不完善,方向不明确;义务教育实施存在问题,具有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在很多地方并没有被落实;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公平公正(办学设施、条件及投入资金);教育观念陈旧,用过去的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学生,是落后的表现;教育人才流失,尤其在农村,学生和老师都存在这方面问题。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整合周边的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一所规模适度,设施齐全,教师资源优良的学校,吸引农村甚至是城市的孩子前来读书。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不远离土地,子女集中享受城市化的教育生活环境。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教育需求同样巨大,政府做出努力的同时,还须发动社会力量,让社会来替政府分担一些压力。
(二)真正落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具有强制性的,政府应当健全义务教育机制,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尤其是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宣传,要让每个家庭认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从而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
(三)城市化发展应考虑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政府应将教育问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要确保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教育问题能够解决,不可顾此失彼,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而忽略了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程度差距过大,政府应当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避免教师和学生的流失,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和城市教育资源的稀缺。
(四)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村民陈旧思维
我国的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上,这是一个新世纪,我国的教育重点应当有所转移,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还应涉及到素质教育,只有全民的素质得到提升,政府在实施相关工作时会顺利,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我国的教育方式都是效仿,教育本就是为了科技创新服务,但教育的本身更需创新,作为政府,这个问题应该被考虑在内。
(五)农村与城市教育投入相协调,重点照顾农村教育
政府在提高城市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应考虑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协调发展问题,当下,城市教育资源与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最根本解决农村学生流失的方法;另外,须关注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这个特殊群体,与当地学校联系,或政府投入资金专门设立务工子女班级,也可建设希望小学,初中等,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
(六)针对农村教师学生流失情况的对策
用高待遇弥补不平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今年3月11日全国政协记者会上,政协委员俞敏洪提出,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让农村教师留在农村,他们的工资应比城市教师高20%-30%。 1993―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共划分为16个,中小学教育行业工资数年位于第10~14位;2003年后,国民经济行业新划分为19个,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数年位于第10~16位。
而目前,我国城市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教师,由此,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则更低。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的调研显示,超过3/4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年收入低于3万元。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的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1.教育投入要有针对性
政府应明确当下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监督各级政府“校安办”等有关部门,在投资建设学校前,应进行实地调查,在不影响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节约开销,将资金用在增加农村教师福利上。
2.政府可采取农村教师专项培养制度
允诺教师在农村任教一定时间,可回城市任教,以使更多教师向农村流入。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在相近或同一区域的教师人才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以应对当下农村教师考核制度的不规范问题,使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高,而形成人才吸引良好局面。
3.农村教育质量提上去才是根本所在
设置多门学科,使农村教育内容更全面,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更增强农村教育机构信誉,从而逐渐增多生源。此外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校领导班子则是学校教育的风向标,政府要提高农村教育,从校领导班子抓起是重要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学校考评机制,并定期走访农村学校视察教学工作的实施,定期要求学校上交工作计划和总结。领导监督,学校重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将稳步提高,而形成良好示范效应,缓解该矛盾。
参考文献
[1]葛海燕 李海桐 刘春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
[2]江芳 《安徽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现象的调查――以长丰县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
[3]杜春林《浅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的成因和对策》[J],《学理论》,2012,(25);
[4]李明珍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4.
二、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缺失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破坏了区域高中的教育生态平衡
我国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少,但对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投入了相对充足的资金,使其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又通过收取高额学费或择校费筹措到更多发展经费,形成良性循环。对于非重点高中或非示范性高中,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学校提升受到很大限制。各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扩大了校际差距,导致高中教育形成“马太效应”,即优者更优,弱者更弱。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直接导致学校间、教师间和学生间的不公平,破坏了区域高中教育的生态平衡。
(二)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损害了教育公平
石中英认为,教育公平包括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教育资源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3]。在教育理念偏差(把教育看作纯消费部门或难出“政绩”行业)和应试教育等影响下,地方政府把有限教育资源集中在“重点学校”,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平等接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其次,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凭借其优质教育资源和高升学率,收取高学费,把很多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挡在高中大门之外,有悖于教育公平。再次,由于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独享优质教育资源,学生进入一流大学的机会要远超普通高中,这直接导致不同高中学生进入一流大学机会不均等,有悖于“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导致高中办学的“规模不经济”
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产生规模经济效果,但规模过小或过大则会产生不经济的缺陷[4]。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导致各地区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办学规模很大且持续扩大,有的学校甚至发展为“超级中学”,比如,河北衡水中学、安徽毛坦厂中学等。而学校和班级规模过大,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过大规模也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而多数普通高中因经费不足使办学规模普遍过小,造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三、实现高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策略
(一)强化政府责任,确保高中经费投入
高中教育资金投入主要以政府为主。在财政收入上,从中央、省级到地市、县乡财政趋于由强到弱。县财政收入很少却主要承担着高中的资金投入。有学者调研发现,有的贫困县根本没有高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政府鼓励高中收费,甚至对收费进行“提成”[5]。因此,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要由“以县为主”向“以省为主”推进。省级财政具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全面把握全省教育地区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而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完善师资配置机制,推进区域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1.实行教师交流制度选派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重点高中或示范高中教师到普通高中支教和轮教。对于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的优秀教师实行自愿与组织派遣相结合,逐渐形成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从而全面促进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2.促进教师内涵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高中教师内部管理,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建立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尤其是加大对薄弱高中教师培训的力度,切实提高薄弱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引言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还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的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二、乡土教育资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乡土教育资源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它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区资源;⑵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情景化、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主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三、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
1、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⑴动植物资源。在农村,动植物随处可见,比如花草树木、蚂蚱、蝴蝶,还有家里养的小鸡小鸭、田间耕地的老黄牛,还有拉磨的驴子等;⑵自然物质资源。秋天庄稼地里的麦秆、收获的各种豆子,还有玉米身上的胡须等都是自然物质资源,它们可以被用来制作一些乡土的玩教具;⑶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即可以反映本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可以代表本地方特色的一些资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坝上的口蘑等;⑷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等资源。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形式各样,例如传统的民间游戏有抓石子、转陀螺、弹珠子、推铁环、捉迷藏、打宝等,民间歌谣有丢手绢、拉大锯等等。
2、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水平的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体现出教育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选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⑴生活化原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如有些家长休息时常会带孩子到草原、温泉、滑雪场、森林公园等地方游玩;春节时常会在每家窗玻璃上看到造型各异的剪纸艺术,因此我们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民间工艺品以及民间风俗活动,纳入了幼儿园课程内容;⑵经验性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家乡的土特产品往往有很多接触,因此我们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主题活动,以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⑶目标性原则。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内容之后,想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必须考虑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为幼儿提供创设新材料。
3、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⑴情感体验法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将幼儿局限在课堂上,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⑵探索发现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实地调查等活动,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幼儿在大胆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增长各方面的能力;⑶尝试操作法。这是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感知、认识事物,并在动手摆弄与操作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1、动植物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张家口尚义县绿荫幼儿园在园中创设乡土化的教育环境,比如园中栽种各种花草树木,使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园内开设种植园,幼儿可以亲手栽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品尝丰收的果实,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在各班的自然角里,幼儿可以喂养小蝌蚪,小鱼等,观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自然物质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在对绿荫幼儿园进行访谈的时候得知该幼儿园乡土化的玩具有用高低不同的小树墩做的“平衡木”;长长的木板放在一个木墩上可以玩的跷跷板;自制的陀螺,用自制的木板拼图;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玩得快乐。
3、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产业、旅游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爱康育幼儿园的老师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在元宵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中,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带孩子们自制花灯、龙船;用糯米粉搓元宵等等。
4、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是农村儿童熟悉的内容。例如绿荫幼儿园就很好的利用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抓石子、跳绳、转陀螺等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传统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诣、简练易记,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五、结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是农村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策略。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经费紧张、设备条件差、保教人员少等各种问题,但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论文仅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应用,可能不足以代表其他省市,但只要能够引起人们对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视,也就达到了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 2009,1:81~84
2 袁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2008,5:22~23李波.让智慧从孩子指尖流淌出来[J].幼教园地,2006,8:51~52
4 彭爱莲.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38~39
5 李桂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J].教育导刊,2005,9:18~20
6 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选登,2006,1:19~20
7 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 .早期教育,2004,12:21
8 钱庆红.乡土资源――农村孩子自主游戏的瑰宝[J].学前教育, 2009,1:47~48
二、依托知青博物馆可教育性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运用知青博物馆可教育性资源,可以通过参观知青博物馆、了解知青真实故事、访问当年知青下乡地、重走知青路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知青的经历和故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体会人生真谛。这些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绪论与前四章的实践教学部分。
(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对知青馆资源的利用
当年知青下乡时大多都17岁左右,年龄最小的知青只有13岁,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没有使其气馁、畏缩,用青春的热血锻造了智慧、勇气和力量,与天斗、与地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自身也受到了磨炼。知青架桥铺路、开荒种地、伐木造林、勘探开矿;屯垦戍边,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感召下,赤胆忠心,卫国戍边,有的光荣负伤,有的献出宝贵生命;教书育人、宣传文化、追求科学,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给广大农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和文化资源,极大地提高了所在地区的文化生活和人的素质,迅速改变了这些地区闭塞的环境。同样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同样离开父母、家乡,当年知识青年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没有被吓到,很快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现今初入大学的大学生们没有恶劣的自然环境需要面对,但是同样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为已经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从当年知青的感人故事中,可以有所收获。
(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知青馆资源的利用
1978年,党的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返城后的知青顶着生活压力,克服年龄大、学历低,知识、技术基础薄弱等各种困难,从头学起,从头干起,重新创业。知青投身于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誓做弄潮儿,成为改革开放的中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栋梁。返城后的知青,大多承受着待业、无房、结婚、生育、赡养父母等多重压力,以广阔天地磨炼出来的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坚定的理想信念使知青实现了从知青到改革开放的中坚的华丽转身,克服重重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拼搏、进取,实现其人生梦想。大学生要从知青的励志故事中汲取营养,使人生之花绽放光彩。
(三)“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对知青馆资源的利用
知青以国家利益为重,急国家之所急,解国家之所需,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了一次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里边最核心、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源于“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爱国情怀。知青们用实际行动和一贯表现,证明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逝去的知青把所有一切,都长埋在那片土地上。逝者,有的被授予烈士,历史将永远铭记其英名;有的死于病魔、事故,虽然并不轰轰烈烈,却令人扼腕叹息。知青为了国家和集体的财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勇事迹将被永远铭记在心,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在人民的心中获得了永生。
(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对知青馆资源的利用
知青返城使其离开了广阔天地,却深深地眷恋着生活战斗过的第二故乡,怀念着那如同父母兄弟姐妹的亲人,牵挂着那些父老乡亲,时刻想着反哺第二故乡。一些人放弃了城市的优厚条件,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土地,反哺第二故乡,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65-05
一 引言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木桶”中的短板。公平、人道地对待残疾儿童,尊重其和谐发展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从“隔离教育一一体化教育一融合教育一全纳教育”无不闪耀着追求教育公平的人类理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可见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之一。
《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1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4.5万人。通过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改善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使他们充分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与知识,这显然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是“科技以人为本”的水到渠成,是教育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二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反思
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教育资源”这一术语因受不同文化与教育思想影响,有不同的称谓,在西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学习资源”,如在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解读中使用“学习资源”一词;而在我国“以教为主”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教育资源”,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使用“教育资源”一词。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教育资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趋势。特殊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相比,对承载特殊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技术有更高、更具体的特殊需要,因此,本文所指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
1.存在问题
通过流量分析、问卷调查、信息无障碍测试等手段,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资源阻隔
在资源利用方面,利用“WebDig网站流量分析决策系统”,对特殊教育资源丰富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省略.cn)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访问者省份来源数据统计:在大陆内地,前三位分别是北京22.42%、江苏9.30%、广东5.43%,前三位共计占37.15%;而后三位分别是0.04%、海南0.12%、新疆0.16%,后三位共计占0.32%,西部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巨大阻隔。
(2)资源失衡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日,出台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已很多,但很少出台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文件中仅一笔带过,无具体操作办法等实质性内容。资源失衡主要表现在领域失衡、地域失衡、学科失衡、发展失衡等方面。
(3)资源失范
笔者在2010年11月对115名江苏省特校教师进行《江苏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显示:在“特殊教育资源信息无障碍满意度”中,苏南为12.19%、苏中为13.33%、苏北为9.75%。孙祯祥利用“网站易访问性测试软件Bobby”对我国65所大学和371所中、小学网站的主页或入口进行了无障碍网络环境测试,通过比率分别仅为9.23%与0.18%。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的失范程度令人担忧。
2.反思
“知行观”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可以表述为认识和实践。
从“知”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复杂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并不平等。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国度里,许多地方抱着普通教育比特殊教育重要,特殊教育发展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认识,特殊教育的弱化导致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边缘化。
从“行”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做什么”、“用什么做”、“怎样做”。观照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工程意识。我国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大多来源于企业、国内外基金会的人道主义资助项目或少量的课题研究成果,这些资源建设大多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不乏带有功利或感彩的资源建设缺乏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三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坚守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起点是特殊儿童能基于优质无障碍资源的学习,过程是资源能消解、补偿特殊儿童的学习障碍,终点是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绩效。所以,探索、依据、根植于坚实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理论基础尤为重要。
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之一,这从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中清晰可见。历史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几十年间推出了五个不断演化定义,其中对我国当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较大的是“AECT 94定义”与其解读《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和“AECT05定义”与其解读《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AECT 94定义”为:教育(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AECT 05定义”为: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与技术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与合乎道德的实践。“AECT 05定义”对教育技术两大研究对象“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了“资源”对技术运用的适用、绩效有更高的要求,是对以往定义的超越。但“AECT 05定义”使用“创建、使用和管理”三个范畴取代“AECT 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引起了中外学者不同观点的讨论。桑新民教授认为:“AECT 05定义”的
不足之处是范畴分类层次有些混乱,而且过于抽象,距现实太远,不便操作。
一个术语定义与范畴往往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对某些现象作出解释,而另一种定义与范畴在其他一系列情况下或许更有用。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化取向对教育技术学定义与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广泛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内涵形成了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超越国外经验的全新认识。其中桑新民教授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中进行的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如图1所示)研究,力图将美国同行的研究再向纵深推进一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影响。
图1中,设计范畴是资源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开发与实施是资源建设的基本舞台;评价与管理则对资源建设起反馈调节作用。该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媒体的学习”,逻辑终点是“高绩效的学习”,这与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此范畴模型中,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者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
四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以“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动态结构模型”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指导,可以保障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避免资源建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下面从该模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入手,依据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学习障碍与认知规律的特殊性,侧重于在实践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
1.设计
在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中,“设计”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特殊教育资源设计应从关注特殊教育儿童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与学习环境的无障碍入手。
(1)依据信息无障碍理念设计资源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在特殊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有无障碍需求的主要是听障儿童与视障儿童,听障学生对获取文本、图形等视觉信息没有困难,但如果语音信息没有转化为文本或手语,听障儿童就无法感知信息了;视障儿童因缺乏辅助工具,难以理解看不到、看不清或有干扰的图片与文本信息,导航系统混乱也对视障儿童使用资源造成障碍。因此,《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指出: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
信息无障碍的诉求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者,与信息需求者的信息获取和应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引起的。2008年4月信息产业部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 1761―2008)标准来规范领域发展。
(2)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包括那些使用移动或个人设备支持的课堂学习和扩增实境性学习,或把固定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跨越许多不同地点的学习。因特殊儿童在认知与交往中存在障碍,许多家长为方便特殊儿童学习与生活,为他们配备了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掌上电脑或其他通讯设备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信息浏览和网络通信的视窗功能,正是引导他们进行移动学习的好时机。
特殊儿童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按需、随时、随地的利用资源,减少了教学与生活辅助人员的帮助,提高了学习质量,改善了生活品质。例如,听障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并且因为长期“以目代耳”,视觉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利用移动学习资源丰富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来刺激听障儿童的视觉器官,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辅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视障儿童利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语音重现、图文屏幕放大等特殊功能补偿视觉障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语音稍纵即逝,无法保存的缺点。
2.开发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为保证资源开发的质量、水平与效率,“多学科联合开发”与“二次开发”两个策略值得重视。
(1)多学科合作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倡导医教结合,文理交融。但国内常从单一学科领域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资源开发的片面性致使其在共享、迁移、延伸方面出现障碍。
特殊教育资源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与需要进行开发,资源开发中需要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基于教育技术、特殊教育、神经认知等跨学科联合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在国内外已初露端倪。例如:利用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眼动仪等现代化的行为实验技术对特殊儿童的语言、视觉认知规律进行揭示,以此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开发的依据,实现特殊教育资源开发从理想的应然开发向科学的实然开发的理性转变。
(2)二次优化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设置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在体系与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现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出现多种版本共存态势。这些资源除教材配套资源外,其他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大多实行市场化调节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特殊教育种类多,学校教育主要有盲、聋、智障三类,但细分到各类受教育的人数较少,资源开发单位面对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认为是投入大,产出小,无利可图,不愿介入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
把特殊教育与普通中小学相同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通过“引进一整合一加工”优化成为适合特殊教育需要的无障碍资源,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在资源二次开发中,要争取高校介入,高校与中小学特教学校相比,具有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与科研优势,高校汇聚了较多的网络、多媒体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㈣,可保证二次开发质量。
3.实施
实施是特殊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产品”的实践舞台,是利用资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资源实施必须围绕特殊教育的教学活动、多层次育能培训进行。
(1)基于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
特殊教育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主要作用有: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补偿缺陷、设疑思辩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缺陷与学习障碍,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正处在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阶段,还缺乏学习自控力。在缺乏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现状下,放手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事实证明是低效甚至无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比较中,加涅的“九段教学法”能较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据此他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在这九个不同阶段,特校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驱动资源,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基于资源开展多层次育能培训
对特殊教育从业者与特殊儿童进行育能培训具有重要价
值,通过资源的有效实施,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特殊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的对象主要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对行政管理人员建议以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资源建设的内涵、实践领域、管理为主要培训内容。对特校教师的培训,应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特殊教育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培训,增加他们的体验与实践机会,使其真正地提高知识与技能,发挥资源应有的效能。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以学习中缺陷补偿、康复设备使用方法、提高生活技能途径等资源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家长的培训,主要以特殊教育知识、辅助技能、家校沟通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家长对特殊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干预、督导能力。
4.管理
特殊教育资源管理是通过对资源实施的自我调控,以实现教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特殊儿童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效果,为师生与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特殊教育目标。
(1)以项目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专用设施,是指用来增进、维持或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机会与范围,克服或弱化他们在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辅助专用设施。
以项目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成功经验,通过项目的整体实施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江苏省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2007年省教育厅决定用2年左右时间实施江苏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建设基本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教学基本设备、特教专用设备的具体指标。江苏省通过“四专项目”(列入专项工程、制定专门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人检查)来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两年间省财政投入7000万予以保障,各地先后投入4亿多元用于特殊教育合格学校项目建设。全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为江苏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促进资源的深度应用
理论和实践表明,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远程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特殊儿童在生理方面的缺陷与学习中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提供了较为宽容和灵活的学习管理体制,网络资源的便捷性能满足特殊儿童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特殊教育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组织“国家区域本地”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与“本地区域国家”自下而上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规范的资源汇聚功能,促进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5.评价
特殊教育资源评价是对资源在教学实施中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的价值判断,是对资源在教学中作用的测量、分析与评定。特殊教育资源评价的重点内容是规范性评价与适切性评价。
(1)通过标准规范评价资源的无障碍性
特殊教育资源的评价除对其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评价外,还要重点对资源的无障碍性进行评价。无障碍评价重点从资源的浏览机制、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机制、整体结构设计四个方面来评价。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评价的国际标准规范主要有:互联网协会的WCAG1.0(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1.0),它是由互联网协会的网页无障碍组织制定并的,主要是在考虑各类残疾人群访问网页内容时的特点而制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它对网页设计者提出了具体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要求;美国政府的Seefion508《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第508节(Seefion508)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它是一部联邦法律,规定了所有由联邦政府发展、取得、维持或使用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都必须能保证对残疾人的无障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网页内容无障碍的参照规范。
(2)通过学习成就测验评价资源的适切性
由于特殊儿童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小,被试异质性高,许多学者提倡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价中采用个体被试教育评价。“成就测验”因侧重个体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能直接评估受测者对某些学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测验内容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在特殊教育评价中受到推崇。比较常用的个人学习成就测验量表是韦克斯勒个人成就测验―Ⅱ(Wechsler Individual Achievement Test―Ⅱ,WIAT―Ⅱ),它从口语表达、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基本技能、阅读理解、数学计算、数学推理七个方面进行测验。通过量表测验可评价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
五 结束语
藏汉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分支,是藏族地区特有的教育模式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教育信息化时至今日已经是初具规模,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理论和建构体系等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型。但是限于软硬件资源的不足,我们的理论研究往往是超前于实践操作,事实上的信息化规模要滞后于理论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与内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笔者始终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落后,最主要的是教育资源建设的落后,比如说在课程整合中各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像样的网络平台,没有足够的师资培训等等问题,都说明了资源匮乏是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滞后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寻根问底地研究下去,也许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比如说文化差异等,但是我们视角集中在教育信息化这一个点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清晰许多。本文就是试图,从一个比较单一的视角,藏汉双语网络教育资源库这一切入点来研究原本复杂的问题,以点带面,化复杂为简单地研究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难点。
藏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就是指利用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化手段,对现有教育资源尤其是藏族中小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网络化、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库。就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站而言,我们所讲的藏汉双语教育资源可分为课程音视频素材、难重点分析、电子教案、其它媒体素材,习题与试题、试卷资源;远程网络教学资源;案例分析;教学辅助文献资料资源;各类网站的课程资源链接;数据库与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网络与数据库支撑系统资源。藏汉双语教学网站的资源库主要功能有,教学相关信息的收录、存放、数据库管理、数据检索查询、各类资源预览、网站导航、数据下载、数据导入与导出、动态网页数据打包与、教学组织和管理等功能。更强的功能还应该包括师生的基于藏汉两种问题的网上教学和学习、研究和讨论、作业和练习、辅助和辅导、提问和答疑、考试和阅卷等基于双语教学网站的WEB教学环境等。
因此我们所需要的藏汉双语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有语言双语性、资源共享性、数据动态性、内容再创性、表现多样性等特点。具备了这样的几个特性:其一,科学的理论和数据内容的支撑。目前,我国的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初具规模,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针对藏汉双语的理论研究,其实质就是把民汉双语理论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相结合,找到共性,剔除差异,组成一套符合我国实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藏汉双语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体系。至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几个必须遵循的原则,比如说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主流教育需求,最好就是基于现在通行的五省区协编教材,再做适当改造的内容。选好内容,是我们做好网络教育资源数据库的根本;其二,制作流程和素材采集的标准化问题。网站架设关系到全国五个省区,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地理隔阂,交通不便,导致的方言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平衡现象,随着五省区协编教材的出现,有力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时至今日,网络教学的出现,缩短了地理距离,把整个藏区整合成一个数字整体,所以我们的每一步建设,每一个课程资源的制作不再是孤立的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事情,而是整个藏族地区协调建设的问题。因此,遵循一个统一的制作标准是保障网站网上教育资源被广泛使用和形成共享的基础之一;其三,课程资源制作的体系化和结构化问题。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五省区协调建设的问题,其优点和好处不言而喻,比如说,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国家的资金投入。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学校,编写教材,培养师资等等。我们在做了无数次努力和实践后,发现,资源整合是最好的投入少成效大的方法。所以在进行资源建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系统论的工程建设思想,合理调度资源需求,把准备制作的课程资源放在同一个工程体系里,所有部件进行结构化的设计和处理,每一个课程资源即使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又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有几部分之一。再通俗一点说,就是,每一个设计,都可以是下一个设计的基础,每一个素材都可以提供给整个网络进行共享利用。这样就可以确保网络教育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其四,数据的动态化问题。内容更新是保持教材被长期使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做到从内容到表现形式的及时更新。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保持教学的多样性和灵动性。比如说让师生在网络中利用帖子、对话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是可以让教学研讨深入开展的有力保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来自软件设计本身的问题,比如说软件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提升。所以,网站和数据库的维护也是网络藏汉双语网络教育资源库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保障。
1 前言
当前网络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每个学校也都在建设自己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不仅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也极大地发挥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功用。但是当前的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非常低,各个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如何把分散无序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和管理,更好地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网格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 网格技术
传统的Internet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万维网实现了网页之间的连通,而网格把分散的资源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设备资源等全面的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达到资源的深层次连接。目前各国都对网格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网格体系结构。主要有:五层沙漏模型,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等。
3 网格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3.1 教育资源组织方式
如何组织教育资源,采用何种方式组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总体效率,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的是分层的组织方式,如果需要可以增加更多的层次,顶层节点负责整个目录的保存,设置CA中心。为中间节点分发证书,设置副本创建模块。统一管理副本的创建。还需要计费的功能。中间层节点主要管理本域内所有底层节点。保存底层节点的目录信息,底层节点资源有变化时随时更新该目录,同时根据顶层节点的副本创建策略来执行副本创建,当底层节点请求资源,而它的上层中间节点无法满足时需要向邻域发出请求。底层节点主要是负责资源的注册、更新、删除等。
3.2 资源描述方法
教育资源的种类非常复杂,有课件、文档、视频、音频、数据库资源等,为了统一访问格式,可以采用元素据来描述各种资源。元数据也被称为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元数据标准,比较通用的是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标准,该标准简单、易于理解,被广泛采用。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也形成了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如《学习对象元数据》等,为我国的教育资源的深层次共享奠定了基础。
3.3 目录项设置
在各层都要设置资源的目录项,目前OGSA-DAI提供了方法,但是该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可以采用参考文献提供的方法来设立目录项,以方便查询。当底层节点有新的资源加入或者撤离,需要向中间节点注册或者注销,如果底层节点因断电或者其他的原因未及时向中间节点通报,中间节点在下次向底层节点发出请求信息时会发现该资源的离开,从而更改目录。中间节点的目录更新后需要及时向顶层节点通报,由于底层节点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如果变更过于频繁。这些通报会产生过多的网络流量。可以在中间节点上为每个变更设置一个计时器,只有该变更超过计时器规定的时间才会向顶层节点通报。
3.4 资源查找
用户资源查找的过程如下:
(1)底层节点发出查询请求,这个请求信息要包含查询的范围等一些限制条件。
(2)中间节点收到后,就需要在本地目录中查询。满足用户的查询要求后,直接将查询结果反馈给用户。
(3)如果本节点无法满足查询要求,则向其他中间节点发出请求。每个中间节点都维护全部中间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
(4)其他节点将查询结果回送到发出请求节点处。并在该处汇总。
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减少网络流量,要对一些热门资源进行副本的创建,副本创建的策略有多种,在分层组织的结构下,其中关键的地方就是如何选择创建的时间,在创建的同时要通知顶层的副本创建模块,以备将来当该资源变成冷门资源后撤销副本节省存储资源。中间层还要提供订阅功能,这个主要是向用户提供一种“推”的服务,当用户订阅信息后,一旦有新的变动,则立刻把该资源推送到用户端。
3.5 安全问题
对于网格环境下的安全要求主要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完整性保护、版权保护等。在顶层节点设置CA中心,它负责向中间层节点分发数字证书。用户进入网格前需要先注册。中间节点负责验证用户的身份,用户通过了身份验证后,用户访问资源时需要进行访问控制,不同的用户角色具有不同的用户权限。用户在使用网格服务时,可能需要不同的资源,为了方便用户,在用户申请其他资源时不必再重复登录,解决这个问题Globus采用的是用户的方法,通过用户代表用户进行安全交互。为确保安全。用户时间不能够设置太长。网格的安全也可以借助PKI为中间节点分发数字证书。
4 总结
把分布广泛的教育资源虚拟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获取资源的通道。本文提出了一些在网格环境下资源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网格在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很多内容还需要完善。
参考文献
一、前言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基于以上分析,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在情感和价值中给学生传递体育知识。认为体育教学并不重要,然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生长阶段,具备必要的体育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也要有健康的体魄。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高校教育资源及开发利用原则
(一)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高校教育资源及开发利用过程中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指在尽可能低的成本基础之上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针对高校教育资源来说,就是要在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时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些教育资源要与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而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这样也可以使得学生在轻松的体育教学氛围下学习必备的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共享性原则
一般来说,高校是具备充分教学资源的条件的,在能够满足高校正常的教学目的基础之上,可以实施高校资源共享,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提高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场地、人才的使用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针对性原则
所谓的针对性原则,就是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由于体育具有社会性,这就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塑造学生强壮体魄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内在涵养的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三、关于开发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改革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对于高校体育来说,不管改革路径如何,体育老师始终是改革中的核心要素,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在高校中学习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后备力量,是未来体育老师的重要来源。所以说,高校领导要增强人才培养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要有良好的长远计划,所以说,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将一些重要的人才重点培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改善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尽可能的提高高校教师的薪金待遇。有关部门人员也要努力增强自身责任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事业之中,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减少改革阻力。只有当高校改革获得了教师的大力支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
相对于社会而言,高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更加集中和丰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高效的一些体育场馆往往只允许学校体育代表队和高校教学进行使用,这就使得高校的一些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无形之中形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尽可能地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首先,我们可以相应的延长课程时间,根据教育部教学要求规定,高校体育课标准每周不得少于2次,但是这个设置并不充分,所以应该相应的增加课时,从大一到大四都需要开始体育课,而不是仅仅只在大一大二进行开设,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增加课时,逐步提高体育馆的使用效率。其次,还可以加大社会化的合作力度,与有资质的公司合作,将育教学设备逐步社会化,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再次,提高规范化行业水平。在进行体育社会化的同时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采用校际合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在优势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扩大科研平台。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师资的优势,与其他的高校进行合作,常见的方式主要是课程外包,这种外包模式使得高校能够术业有专攻,创新了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学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教学任务统一制定专业的体育教学计划大纲,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年轻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这将有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这也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所以,在以后工作中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与改革体育教学息息相关,这是不断提高我国教学水平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体育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善,相互帮助,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但是,这一过程需要需要不断开发和挖掘出大量体育教学资源,所以,我们要积极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学峰,田福勇.人文体育思想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5,(06).
当代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农村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农村教育资源存在资源利用不足、整合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农村地域分散、教育资源有限、农民收入低下等客观因素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甚少,更未有对两型社会建设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系统深入研究。而且,通过对该方面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农村教育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上世纪30年代,梁漱民在乡村运动建设中即提出了要从农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以改良主义的方法来建设乡村,改造社会。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谢知锋指出,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萎缩现状,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其中,农村教育资源自身分布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必须做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三是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倾向于合并学校这一整合模式。马洁林认为,必须大力推行“撤校”、“并校”这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学校布局的调整,重组农村教育资源。其观点主要倾向于合并资源这种整合模式。而且,现实中很多农村地区也是这样实施的,存在“片面化”和“一刀切”的局限性。四是主张实行多元办学模式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周美丽指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应该在合并校的基础上,从政府加强扶持和指导、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实施多元办学模式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推进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发展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历史过程,但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分散的状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以及教育讲究效率的实施,资源整合已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必然。目前国内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不多,多数为政府行为,作为理论思考深入研究不够,且大多数局限于特定的领域,特定的范围,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成效不明显,解决的力度不够,方法单一,局限于合并的单一整合方式。虽对有些地区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其它具体情况,如有的地方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子弟到远处上学的费用;有些地方学校质量不高,但又不适宜被合并等情况,因而没能提出综合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方式和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投入多,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相对公平合理,不存在太多问题,没有急于考虑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则越来越多地关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这一问题。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河北保定新落成的“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的“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上,就曾对当时亚洲各国为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需求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明确肯定。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改革,在教育体系内部重新合理地分配资源,促使农村教育内容与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相联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来调整教育结构,提高各类教育计划的质量与效益等。
三、农村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实证调查
中国农村教育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很多地区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初步尝试,然而,通过对湖南省农村地区的走访调研,以及通过网络、档案文献资料等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上很多地方普遍采取的是单一合并这一并不健全的整合模式。
那么,对当前中国农村正在推行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人们的态度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湖南省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政府部门
近年来,我们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面对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92%的政府人员认为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73%的政府人员对某些地区已经进行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取得的成绩持肯定态度,同意这是当前改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条可行之路。但是,也有15%的人对该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将给农村教育带来其他问题。另有12%的人表示对这一政策不了解。同时,68%的政府人员认识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单凭撤并学校是不够的,如果政策不得力,实行“一刀切”,将会给已经面临着危机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因此,他们呼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到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与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
2.学校方面
作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主要对象,农村学校对这一政策也有不同的看法。根据统计结果,72%的学校负责人认为这一政策是可行的;但当问及是否愿意撤并自己学校时,仅有35%的人表示愿意,47%的人拒绝(拒绝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经费不足),另有18%的人表示无所谓。在已经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的地区,70%的学校认为该政策使本地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了;81.5%的学校表示,与撤并前相比,本地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学校硬件得到了改善,但也有69%的学校认为这一政策多多少少带来了弊端,例如学生退学率上升,学校负担加重等。另外,还有学校反映,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扩建和新建的经费得不到保障,以至于一些学校被迫举债建设。
3.家长方面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家长对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这一政策了解不够,对学校撤并不太支持。虽然有70%的家长同意撤并后孩子的学习环境有所好转,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帮助,但85%的家长认为孩子寄宿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对那些并入乡中心学校需走读的学生,73%的家长表示对其安全非常担心。
十多年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开放的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许多建成的资源被闲置,共享和应用的力度小;有的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课程没有持续更新;有的项目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不得不中断。如何解决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了解哪些因素制约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这已成为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要素梳理
2008年,李斌和李绯在《信息环境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中,介绍了教育资源协作共享模式的几个案例,并探讨了其影响教育资源开放协作共享的因素:没有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封闭办学传统和教师的不愿共享,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对教师的服务支持不够,质量保障体系的缺乏,无法保证知识产权,缺乏长久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俞建华和林作青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初探》中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层次建设模式,即分为“四个层次”“一个环境”和“一个标准”,分别为文字教材层、素材层、CAI课件层、网络课程层、教学资源环境和教学资源建O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体系结构,强调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开发内容,运用层次模式时要明确建设资源的组织机构和建设流程。
2010年,曹霞在《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中,介绍了精品课程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因素有网络技术、建设的资源、管理制度,并提出了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加强推广和应用,为课程网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注重教学的交互性,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构筑活力;以机制创新建设为动力,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文中提出的机制创新指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创新。
2008年,张会杰等研究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精品课程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技术平台+内容”的开放模式制约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开发;课程是为应付评审而匆忙开发,师生评价不高;课程资源站点众多且分散,使用不便。另外,精品课程评审条件限制多,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和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
2010年,刘晓琳对加州大学Scholar’s Box项目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其功能和平台搭建的构架,并对其平台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研究。最后从开放的理念、开放资源的来源和技术标准方面就我国高校建设如何开放教育资源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9年,黄立宏对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共建共享模式,并就如何加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力度提出了几点思考:规范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标准,建立有效的精品课程监控及互动机制;处理好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强化精品意识,丰富优质资源等。
2009年,刘川川调查了国家精品课程的运行情况和资源的更新情况,对出现的问题,从人、技术、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改进精品课程网站提出相关建议:加强人员配备;保证技术支持;规范管理机制,以促进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除以上文献外,笔者还研究了大量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文献,从中发现,研究者们通常会从人(资源提供者、管理者)、技术平台、课程内容、监督和管理、知识产权、评审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
相关技术实现是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进行的,笔者在此再加上资源的建设流程,作为资源的建设过程。
知识产权、评审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都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成功运行提供了保障,可以把它们归入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保障体系里面。政策支持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支持、资金的支持。
三、开放教育资源的要素分析
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要素可以归纳为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建设的成果,即课程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的保障体系,如下图所示。下面对这些要素及要素功能进行分析。
资源的建设主体是资源建设的源头,是建设开放教育资源的保证。资源建设者包括资源的提供者和资源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体来说,包括课程专家、教务处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相关技术人员)、教师。课程专家是指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专家,由相关的学科专家构成,由他们提供课程资源相关的设计等理论指导,并不定期地对课程资源的运行和更新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资源的高质量和正常运行。教务处人员主要是协调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为教师顺利建设开放课程资源提供服务。教育技术人员主要为开放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教师在建设课程时遇到的技术难题。教师是开放课程资源的主要建设者和课程内容的提供者,他们也是课程质量的保证者。这就需要他们提供完整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及时更新资源内容,及时解答学习者的提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高质量。这些建设主体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资源建设过程部分包括资源的流程和建设中的技术实现问题。规划合理的流程可以使开放教育资源建设顺畅高效进行。而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保证开放教育资源成功制作并到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共享资源成果。
例如,为课程网站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方便网站的维护;采用DIV+CSS课程网站开发,使用规范的代码编写,可以使得课程网站的打开速度变快;标准化视频、音频的格式,方便课程资源的共享和重复使用。
课程资源是建设的成果展示,是学习者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学习者正是通过这些资源来进行有效学习的。开发课程中的资源不仅包括显性的电子教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录像、网上习题、网络链接等,还包括隐性资源,如学生基于网络协同学习的经验和教师或教学团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开放教育资源要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时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因此,要及时更新课程资源,保C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推进课程建设。
资源的保障体系包括资源的评价、资金的来源、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与知识产权的政策。开放教育资源中的资金是项目得以实施和顺利运行的保证,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使得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到开放教育资源项目中来,保证项目的更新和发展。知识产权规定了资源的归属和使用者使用的规则,保证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合理传播。资源的评价使开放教育资源不断地改进服务,保证质量,保证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这个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各个要素的功能,理清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这些要素的关系,可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 斌,李 绯.信息环境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8): 54-58.
[2]俞建华,林作青.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1-12.
[3]曹 霞.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7):48-50.
[4]张会杰,龙世立,王仁卿.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59-6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16-03
一、引言
经过长期建设,各个高校均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并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成为数字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并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研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协作、共享”成为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题词。构建开放、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消除资源孤岛,是目前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高校教育资源的概念
1.教育资源的概念
丁兴富教授在其《远程教育学》一书中, 认为教育资源、教与学的资源和学习资源这3个术语表述意义非常相近。他认为:“在教育技术的新定义中,资源(Resources)包括了材料(Materials)和环境(Environment),即除了各种各样用于教与学的实物设施、设备和材料之外,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活动、环境和情境也是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的组成部分。”
李克东教授也在其《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一书中,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
2.高校教育资源的概念
高校教育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存在于高校内外并能服务于高校的教育任务的不同形态资源的总体。这个概念强调了三个内容:一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资源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外延和内涵;二是高校和其社会环境的关系,要求同时着眼于高校自身和它所处的环境;三是不同形态的教育资源,只要能服务于高校的教育任务,无论是巨大的社会资源还是微小的工作规范,都可以视为教育资源。
三、高校教育资源的分类
1.以主题域的方式分类
按业务视角将高校教育资源以主题域的方式分类整理,如表1所示:
2.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划分
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划分,高校教育资源可分为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
(1)物力资源
高校物力资源是指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土地、建筑物、仪器设备以及文件、资料、图表、数据和网络等物质和信息的总和,分为:
信息类资源:是对其他各类资源的描述,在内容和使用范围上具有公开性、广泛性等特征,包括政策、规范、通告等;
资料类资源:是教师、学生的智慧结晶,是知识的成果体现,创造者享有知识产权,包括课件、培训资料、图书等;
设施类资源:以实体资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设施类资源的共享以资源调剂、配置为主要手段,包括网络、会议室、体育场馆、实验设备等。
(2)财力资源
主要指各类财力保障或财力支持,适用范围涵盖支付结算,如教育基金、奖学金、科研经费等。
(3)人力资源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分为:
知识类资源:指人力资源中的专项知识,主要表现为专业人士在其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技术等,包括教师授课、学者研究、其他专项知识等;
能力类资源:主要指各类组织、管理能力等,通常为跨专业领域的能力,包括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
3.按照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划分
以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目标,按照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可将教育资源划分为非限制性资源和限制性资源。
(1)非限制性资源,指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抓取、提炼和呈现的教育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对资源本身进行访问和利用,包括各高校共享的既有网络资源以及共同建设及成果共享的资源,如信息类资源、资料类资源等;
(2)限制性资源,包括因客观属性、知识产权或权限限制仅可在各高校管辖范围使用到的资源,包括场地、设施、现场授课、学校网络等。
四、高校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模式及应用实例
教育资源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其建设与增长需求之间的脱节日益明显,重复建设、使用率低、缺乏共享、维护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优质资源的积累与融合缺乏制度的保障和扶持,优质资源的示范和引领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展示,分布在各高校的教育资源无法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而且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人机交互,通过互联网实现远隔千里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双向交互。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来参与知识的创造,之前这主要控制在专家权威和专业机构的手中。基于互联网,人们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分享知识、经验和信息,或者协同创作,即协作共享模式。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如何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模式,使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泛在学习成为可能,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根据合作的目的和合作主体的关系,把高校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模式分为:中介式、共建式、联盟式。
1.中介式
中介式信息化共享模式是指以某一政府权威机构或社会组织为主体建立网络资源交换平台,并以此作为中介机构,负责做好各参与成员的关系协调、资源建设的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资源共享方式的确定等工作。参与共享的高校之间相对独立地管理自己的教育资源,各自负责自己的资源标准及质量。中介机构是一种“网络教育超市”,掌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校可以通过这个“教育超市”推广自己的资源,有网络教育资源需求的高校和个人则可以通过“教育超市”有偿或无偿获得资源。
这种体系有利于共享标准的推进与实施、课件建设和软硬件资源共享,适用于信息类资源以及开放程度较高的部分资料类资源和知识类资源的共享。
实例: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由上海市教委发起建设的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已经投入试运行,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30多所高校已加盟。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公布的首批课程包括复旦大学王剑锋教授的《哲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的《科学技术史》、李康化教授的《唐诗宋词人文解读》、彭崇胜教授的《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交大医学院陆斌杰教授的《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上海音乐学院伍维曦教授的《西方音乐史》、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的《上海社会与文化》。
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旨在增加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整合上海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全市性长期、可持续的跨校课程资源共享合作机制,为各高校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换、专业辅修提供一个大型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优秀教师、优秀课程等资源,共享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学习机会”。
2.共建式
共建式信息化共享指高校在教科研任务上进行“共建、共享”式的合作。合作成员利用各自已有的优势和资源,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通过网络平台一起策划和决策各个环节,共同进行同一目标资源的设计、开发、建设与传送,成果供所有合作成员或对一定群体开放使用。
共建合作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成员高校在资金、教育资源、技术等方面力量薄弱,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教育资源的开发使用,他们联合起来共建教育资源和交换平台。另一种是成员高校都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技术等,他们“强强”联合起来,开发出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科建设,树立品牌,为其他教育资源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共建合作方式适用于人力资源以及开放程度较低的资料类资源的共享。
实例: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
东北片区的10 所高校加入了上海东北片区的高校文献传递,19 所高校加入了上海地区的馆际互借联盟。43 所普通高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图书馆加入了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28 所高校图书馆加入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凭《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通用阅览证》在规定时间内,到成员馆的指定阅览室查阅特定的文献资源。此外,还有南汇地区10 所民办高校、高职高专自愿组成上海南汇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为他们之间文献、信息等资源共享、促进各图书馆的管理及业务技术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3.联盟式
联盟式信息化共享指通过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将各校已有的资源平台有机联系,在可信的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共享。共享联盟中各成员高校独立管理各自的用户与资源,以分布的形式组成一个联盟,用户从本校身份认证系统获取一个可以标识身份的令牌,该令牌在联盟中通用并可以被其他高校的身份认证系统识别,从而获取其他高校的资源。
这种体系适用于设施类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也为财力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实例:上海高校无线通。
无线网络因其架设部署和实际使用的便捷,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为保证网络安全管理,通常都会使用一些网络安全接入管理机制限制未授权用户访问无线网络。而在校际间交流和访问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他校师生便捷地使用无线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种模式。为此,上海地区于2009年开始基于跨校认证试点实施“上海高校无线通”应用项目,旨在实现跨校无线网络漫游接入。
高校无线通在上海教育跨校身份认证系统基础上实现了已加入跨校认证联盟的各校师生使用其本单位帐户就能在他校接入无线网络的功能,目前已有十余个教育单位开放无线网接入资源,已为加入上海教育跨校身份认证系统的19 所高校提供了超过300000人次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五、结语
从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来看,中介式、共建式信息化共享可以实现对非限制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联盟式信息化共享能够打破现有学校体制和信息系统壁垒,让限制性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同时,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必须综合考虑高校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激发高校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只有资源创建者、拥有者和使用者积极参与,才能使营造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真正繁荣,从而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庆兰,杨洁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关键要素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2):50-55.
[2]朱宇红.上海教科网:构建上海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J].中国教育网络,2012(3):25-28.
[3]殷沈琴,朱宇红,张计龙等.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84-91.
[4]苟兴旺,吴介军,薛惠锋等.高校教育资源分类及其优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38-41.
[5]雷庆,樊文强.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7):93-95.
[6]张赫,张增修,王迎霞等.基于跨校身份认证技术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J].远程教育杂志,2011(6):18-23.
[7]汪大燕,罗晋华.教育资源共享文献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9-90.
[8]陈韬.让通识课堂走进你我他―上海高校共享课程正式开讲[J].上海教育,2013(10):89-90.
[9]瞿雪萍,葛嘉敏,高伟勋.沪上大学:跨校无线全程游[J].中国教育网络,2012(7):46-48.
[10]黄亚婷.美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32-136.
一、辽宁省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不强
政府主导机制为辽宁省现有教育配置机制的主要内容,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参与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尽管辽宁省委省政府近几年高度重视教育协调发展,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自身的种种原因的限制,始终不能做到完善发展。其表现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辅助及引导作用不强;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不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等未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有些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即使开展也不能真正达到预想的效果。加上信息不流畅、平台不健全、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品牌、特色专业不多,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原因都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建设的效果,省内尤以辽西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受限最为严重。
2.市场机制的引入产生负面效应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总是占大部分的。然而我省教育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的负面问题,如各种名目学校的盲目扩张、教育乱收费、巨额择校费、教育不公平等等。但是,不分原因不分性质的将这些问题完全归过于市场机制的引入而拒绝甚至反对市场的介入显然是不确切的,对于这些现实运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措施来加以避免和解决。
3.教育公平理念缺失
由于中国封建思想、等级思想等阶级观念在人们思想意识深处依然比较牢固,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念持有怀疑态度。因此人们往往对现存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并不重视。我省也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如资源配置整体不均衡,财政投入不协调、学校布局不合理、师资力量差距明显、教师培训形式化倾向严重、教师流动减少率高等问题。
4.教育投入总体不足
我省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战略地位还需进一步巩固。随着产业发展,高校和中职学校布局及专业调整和建设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部分学校办学自尚未有效落实,教育活力有待增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更新,城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部分学校行政色彩浓厚,有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教育的研究不深,水平不高,少数学校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特色学校还不够多,落后于时展步伐。
二、辽宁省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策
(一)明确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职责
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必须明确其职责,以行政干预的形式介入基础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而在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下,我省县级及以下政府承担了过多的投入和管理责任。特别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基层政府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投资更是处于“危机”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城乡间、区域间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与收益分离,致使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和管理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提升政府配置层级,由省级政府承担我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责,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资源配置中合理引入市场机制
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不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要刺激竞争,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竞争、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等,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竞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民进资金进入辽宁教育产业,并且不必限定具体组织形式,比如“国有民办”、“民有国办”、“教育股份制”、“教育园区”、“中外合作”等形式都可以尝试。标准只有一个,就看是否满足辽宁省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利于产业机构调整、是否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
(三)全面实践教育均等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边远山区的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坚决取消在一个地区集中人力、师资、资金、优质生源办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做法,实行以学校所在地划区域的招生制度。鼓励教师到基层和边远山区任教,绩效工资发放,评职晋级,评优树模向这些地区教师倾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从制度上确保教育公平。建立辽宁城乡互动联盟,支持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不断完善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职称晋升、福利增长来吸引优秀师资走向薄弱学校,鼓励名师进入乡镇中小学教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延伸,使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断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急剧扩大,教育均衡发展态势明显。
(四)实现信息化共享全覆盖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创造了快捷的交流平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为打破校界,甚至国界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可共享信息资源在全球不断被开发、利用。建议辽宁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实现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和课堂教学远程化。将专业课程,尤其是精品课程做成课件到网上;倡导教学计划的相互衔接、课程的共同开发以及考试的标准化,突破“瓶颈”制约,深化共享内容。提倡战略合作协议服务于新型远程教育,通过数字电视这一深入千家万户的便捷渠道,将基础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广泛共享,缩小因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造成的基础教育差距,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电视教育资源,而且可以通过互动电视点播的模式构建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渠道,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