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1:13: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引言
宫殿建筑作为中西方传统建筑的主流之一,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君权,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色彩及装饰必然是以伟壮、华丽而造,才能显示出天威君浩。而中西方宫廷建筑虽然相隔千里,风格迥异,但在思想上都是体现了统治者的主流意志,贯穿着当时社会的等级思想。因此,通过宫廷建筑,可以看出中国是以儒家礼制文化为主,建筑色彩、装饰展示出等级森严,体系严密的特征,并在象征文化作用下则使得宫廷建筑色彩流露出阴阳五行、风水八卦、天人合一的特点。而西方宫廷建筑则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强调逻辑、崇拜理性,建筑色彩、装饰反映出君权的控制性与统治者追求浪漫的艺术气息。
一、中国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以中国故宫为例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公元1406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它的外观色调主要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底座饰、再加以金碧辉煌的彩绘。而故宫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色彩呢?这就要追溯于秦汉时期的五行色彩学说,五行色彩学认为衍生出大自然的五要素:金、木、水、火、土,分别由五种颜色象征。其中,白色代表金,青色代表木,黑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火,而黄色则代表了土。
故宫选用黄色的琉璃瓦,是因为黄色是土地的颜色也是日光的颜色,代表了中央之色、皇权、等级、秩序和至高无上。在五行色彩学说中,五色正好与五行和五方位相配,而土刚好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黄土生万物,滋养众生,为五行之根本,位居中央,统领其他四行,所以土的代表色黄色自然就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然而黄色还是和合之色,它不极端,不像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易经》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惕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1]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当作居中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此种意义符合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中庸之道。而在封建儒学等级制度下也只有皇宫和皇帝才能使用黄色,其他贵族都不能擅自使用,百姓则更加无权使用黄色。
故宫为什么用红墙?红色,这个饱满的色彩传达了热烈之感和敬畏之情,被认定为人类所运用的最古老的颜色。而在中国古代,红色也有着至尊至贵的地位。选用红墙黄瓦,是根据阴阳五行中相生的原理,我们知道土乃五色之主,位居中央。那么谁可以生土呢?火可以生土,火烧了木材变成灰,灰就是土。选用红墙,代表了相生,而不是相克,这样才能让皇权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所以红墙是生命蓬勃、国运亨通、天地运转合为一体的象征,在故宫里展现了庄重、神圣的意义。
故宫的白色石底座饰也很有考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白色与黑色代表了一阳一阴,被视为万物万事的力量之源泉。其中,白色被称之为“阳色”,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具有强烈的中国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建筑,故宫这一代表建筑,白色绝对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颜色。在故宫的白色布局中,宫殿的基座、栏杆选用了坚固而纯洁的汉白玉,与地面铺设的青砖一起平衡了故宫艳丽的色彩。然而白色还代表了至上、纯洁、希望和崇高思想,这无疑更加体现了故宫的社会地位。
从故宫的建筑色彩中不难看出中国宫廷建筑色彩是以一种色彩为主,其余少数几种色彩并用,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礼制文化是紧密结合起来的,选用的都是被认为高贵、至上的色彩,有着严谨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用来分尊卑、别贵贱,色彩已经被伦理化了。而故宫内部的装饰程度和装饰内容也都受到“礼制”的严格限制[2]。用色以黄色为最显贵,其次为红、绿,因此故宫的色调基本都是一致。装饰图案为了显示皇帝的神秘力量和皇权至上的文化情感,只能选用龙、凤等属于天子的图腾。以至于故宫的装饰色彩给人一种雍容华贵、至高无上的气魄。
二、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以法国凡尔赛宫为例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凡尔赛镇。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历时28年落成。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凡尔赛宫是法国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建筑造型严谨,应用了古典柱式,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然而它多彩奢华的内部装饰则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兴起,出于法国政治上的需要,宫廷建筑在建筑史上逐渐代替宗教建筑开始占有主导地位。宫廷在全国一切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统治,一切的存在,首要的任务都是荣耀君主[3]。表现在建筑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为崇拜古罗马风格,推崇理性。凡尔赛宫的外观色彩主要以红、黄、青砖为主,加以金色装饰点缀,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却没有故宫的外观色彩那样划分了严谨的色彩等级。从17世纪末到l8世纪初,由于法国体制逐渐露出危机,外战失利导致经济下跌,没落的贵族们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开始纸醉金迷、安逸享乐的生活。凡尔赛宫内部由此变得金漆彩绘、镶金绕银。墙壁上满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历史为题材的壁画,百彩竞艳。拱顶以巨幅油画为主,地面以各种颜色的大理石铺成,色彩斑斓、平滑透明,给人以富丽奇巧、华美铺张的感觉,这或许也与法国人追求浪漫天性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凡尔赛宫内部色彩装饰富于的艺术魅力还有内壁的装饰多以太阳为主题,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这点充分的表现了君权的绝对性和永恒性。
三、故宫与凡尔赛宫的建筑色彩与装饰对比总结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中西方文化背景上的根本不同,使得故宫与凡尔赛宫这两个相近意义的皇宫,却使用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既大相径庭,又有共通之处。中国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和中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体系是紧密结合起来的,色彩装饰已经被象征化、风水化、伦理化了,被用来分尊卑、别贵贱,以此划分社会等级。因而在漫长的社会中这种固守的等级体制缺乏变化,这就使得中国宫廷建筑的色彩装饰虽然丰富多彩,但又显得是较为单一的模式。而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中一般没有这种现象,因西方国家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呈现出变幻多端、异彩纷呈的特点,也更趋向于理性化,追求自由的艺术个性。在这点上,中国宫廷建筑感性因素就较多,在儒学礼制的教条下,色彩多被禁锢与等级制度之中。
而从欣赏中西方文化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宫廷建筑色彩装饰,故宫同凡尔赛官一样庄严而伟大、雄壮而美丽,都突出了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统治欲望,并使中西方整个社会有着自己的君民秩序和建筑文化。(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xx年7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便来到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耸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激进和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澎湃,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示出不同凡响的高尚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有来到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新颖,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乡村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乡村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xx年7月15日 星期四 晴
来到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自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保守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本资料来源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xx年7月16日 星期五 阴
实习时间:2011年7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历来没有来过北京的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便来到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耸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激进和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澎湃,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示出不同凡响的高尚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有来到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新颖,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建筑的英文是Architecture,这个单词是由Archi和tecture组合而成。这两个单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哲学和技术,说明建筑是最高技术与哲学的综合。如美国建筑师路易·康所说,每一个建筑都有它的精神灵魂。
一、中外建筑的结构差异
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河流域,由于当地缺少优质石料而粘土资源丰富,导致砖结构的发展。砖的使用又促使叠涩式和辐射形的拱券和穹窿结构出现,这就是巴比伦建筑的结构特点,。古希腊由于当地石料丰富,创造了石梁柱结构体系,形成灿烂的古希腊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
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便是以“框架式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早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其原因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处于黄河中游地区,这里是以黄土高原的黄土为材料而创造的夯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木构架的。
二、中外建筑的文化差异
外国古代代表性建筑主要是宫殿、陵墓、庙宇、教堂,这些都通常是形而上的精神要求。古代人知识未开,他们把未知的苍茫宇宙、世间万物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塑造上常把空间处理得幽暗、神秘,气氛压抑、威严,外观圣洁、庄重。体现出让宗教主宰人们灵魂的设计意图以及对于神灵敬畏崇拜的精神内涵。
同样在现代西方建筑中,例如圣家族大教堂,它作为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闻名于世。它依旧以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雕塑、壁画等为特点。其内部以修长的束柱来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其设计者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不仅是塔尖的数目具有一定的含义。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像这样的高直建筑,其异乎寻常的比例和高耸挺拔,都给人强烈向上感,似乎要把膜拜上帝的灵魂带进天堂,体现了人们对于宗教神权无限向往的精神内涵。
中国故宫是典型的院落式组合建筑群,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是按一定规划建造的。其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并沿着这条中轴线依次按照皇权、地位、作用等来排列建筑。故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极强的封建性,建筑又是皇权的象征之一,于是在开间形式、屋顶、颜色、平面柱网都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讲究人伦次序,注重现实人生,淡化了,它始终都要灌输现世精神,体现儒家思想,是一种传统的,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就像手中画卷,必须组建展开,慢慢体味,不可能同时看全。
三、中外建筑的风格差异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体现了对雕刻式建筑的追崇,但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有立体美学建筑。以圣家族大教堂作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最明显的特点便是石材筑成,所以,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另外,不得一说的便是其拱券技术,这项技术从罗马建筑开始为之后的哥特式教堂,清真寺等建筑都有着至深的影响,它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同样,以故宫作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用色彩。鸟瞰整个故宫宫殿,第一感觉便是色彩浓重,金碧辉煌。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经久耐用,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以后有用朱红色装饰柱子、梁架。尤其是在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和寺庙才能使用。
四、结语
中西方建筑由于在文化、地理位置上的不同,导致两者有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视科学与宗教,所以,圣家族大教堂和故宫两者尽管都有宏伟感,但两者的本质完全不同,一个是对宗教,对耶稣的崇高之情;一个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统治情怀。再者,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利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券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都发扬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创新的精神。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相识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但作为一名现代人,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古代建筑深厚的艺术价值,是人类建筑史上一笔珍贵的财富,影响着每一位前去瞻仰的游客,为历代后人所适用。
参考文献:
[1]金雅庆.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大家》2010年第6期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
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阴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