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

篇1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历史比较长,特别是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学观念,无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思考与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除继承与发展原有教学内容与优势外,主要在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实践能力、专业创造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推动教学等环节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试图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密切互动,力图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教学与科研互动

应该说,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但专业建设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发展与自我突破。当前,国内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是固守原有基础学科的特点,还是适当向应用型转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学科与社会领域众说纷纭,存在明显的分歧。我们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些问题。我们进行过深刻思考与讨论,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注重精品教材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保障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材建设和使用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系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是教育部统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文科教材。我们也逐步实施自编教材计划,本专业现有两门自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我们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教育部教材的编写,也鼓励教师自己编写特色鲜明、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优秀的教材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制定近期与长期的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采取校外优秀教材与校内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一套灵活机动的教材建设体系。我们计划争取4年左右,出版5部左右适合本专业建设发展的优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学科发展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一门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省级示范性专业“汉语言文学”,一个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我们争取4至5年,建成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立一套全新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高效状态。具体措施有:(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紧跟全国高校的教改步伐。(3)夯实基础,提高质量,让学生学得到、记得住、用得上,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供有益经验。(4)确定教学改革的两大重点: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测试制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着眼教学活动全过程,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作用,注重课堂示范和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实况的检查。以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严格的测试制度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教师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师总体引导的基本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适时安排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师积极鼓励本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提升专业学习的理论研究水平。本专业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均为全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指导的学生中,有多篇学术在高校学报上,反响较大。我们鼓励有学术研究潜质的学生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再次,给学生创造接触前沿学术信息的条件。我校图书馆有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以及百家讲坛等,我院购有《唐风宋韵集》等专业音像资料。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丰富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动态,增进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同时,我院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资料室全部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能多渠道了解学术信息。最后,建立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和优质的网络及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本科生的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且通过网络对学生平时作业和论文写作进行的教学辅导。高度重视网络教学,本专业已有多门课程的大纲、课件、参考书目上网,争取4年左右,本专业各主干课程的教案、课件等全部上网,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构建学以致用的教学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做了调整。在教学内容方面,摒弃陈旧落后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和学术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满足主体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们遵循“拓宽基础,突出特长、培养能力、强化素质”的教改思路,对传统课程进行了压缩与调整,增设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活动经验课程,注重开发隐性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及成长规律,创造性地将上述调整后的课程组合为“综合素质积累”(大一)、“主体发展”(大二、大三)、“个性分流”(大四)三大模块,以体现课程组织的兴趣与发展价值取向。

我们将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平台,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拓展课程三大模块。大一、大二开设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大三、大四开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拓展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个性需求分为三大块:针对有学术研究兴趣的学生加强专题研讨课,针对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加强各体文写作实践课程,针对报考公务员和从事文秘、宣传、新闻等的学生开设文书学、秘书学、公文写作和公共关系学等。

本专业在长期发展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为配合相关课程的建设,陆续展开了“先秦文学专题”、“魏晋文学专题”、“唐诗专题”、“古代小说专题”、“宋词专题”、“汉语诗律学”等相关选修课的教学,进一步拓展教学深度,吸引了大批学生,反响强烈。不少学生创作出质量颇佳的古体诗词,进一步激发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中还成立“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长风文学社”、“中华诗词学会”等群众性文学组织,由本专业主讲教师担任顾问,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创作和朗诵等,不定期开展活动,举办学术讲座,诗词创作比赛和原创文学作品朗诵比赛等,并且建有面向全国高校的诗词专刊,清华大学等名校学生亦纷纷投稿,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还选编入《溪山畅咏―贵州大学校园诗词选》(贵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有些同学的诗歌创作逐渐受到全国层面的关注,成为中国青年诗人的优秀后备力量。汉语言文字学相关课程教学能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在主讲教师的带动下,开展诸如方言调查等实践活动,并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建有实习基地,对水书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进行了实地接触与研究。本专业发展拟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提升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服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篇2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面对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用型和复合型需求,仍然有不少高校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重理论和专业知识,轻实践和综合知识,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新需求,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的存在。例如,有些学校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理论上,使有关理论知识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等课程中重复出现,而学生感兴趣、社会需求性强的编辑技能、文秘、公关实战等等技能性和实践性知识存在设置缺口,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社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等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某些实用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学不致用”的尴尬局面。

    2.2 培养理念存在偏差

    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以培养作家创造文学作品为自己的培养理念和教学理想,而学校也将此作为教学考核的工具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事实上,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脱离了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经济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这种培养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内容多是空洞无物、风花雪月,很难找到与当今社会的契合点,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3 教学模式落后

    就实际教学模式来看,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沿袭了高中时代的教学模式,多以“满堂灌”为主,对其他新的教学模式鲜见尝试。虽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硬搬硬挪,在制作上存在投机心理,投入的精力明显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失去了其原有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这一专业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原本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的一套在这样的模式下成了学生眼中的负担和任务,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社会需求下,中文系专业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善的文科知识结构、全面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理论、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级现代人才,使学生既能够胜任管理、领导、研究性工作,也可以从事出版编辑创秘策划教师等技能性工作。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高校必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工作原则,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应用型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3. 1合理设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大胆对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

    3.1.1 对传统的基础性课程进行整合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开设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十多门专业课程,而各门课程基本都存在知识重复现象,而因此带来的教师重复讲授、学生重复学习问题会带来的时间、精力或其他方面的耗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精简,将有效避免这种耗费。例如,可以把不同课程相同知识点如文学概论和文学史课程中均出现过的“文学思潮”整合在一块进行集中讲授;在专业课程上增添一些如《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一些国外的专业相关理论课程。这些丰富的理论积淀,汉语言文学专业将走出只局限于本国文学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3.1.2 将应用性课程引入教学规划。

    应用性课程的引入可以有效缓解大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符问题,能够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更多实用性的技能,提高自身的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高校可以尝试按照学科类型将学科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系列,然后按系列进行增设。例如可增设以提高学生适应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的能力为目的的写作、文秘办公礼仪系列;以增强学生适应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文案策划、广告、应用文写作系列,以提高学生编辑能力为目的的报纸编辑、图书编辑系列等等。如此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熟悉写作、制作、编辑、策划和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岗位极为需求的综合性技能,从而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3.1.3 丰富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科技艺术、政治经济、外语、、哲学、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高校应积极将这类课程纳入选修范围,使多种学科的知识实现交叉融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人文素养水平得到最大地提升。另外,还应对补充开设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将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实践课程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拥有更为广泛、综合、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不至于因为理论知识单薄、片面、零散而被社会淘汰或不得已另择他路。

    3.2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3.2.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校方应积极为汉语言专业学生建立起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寻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为其牵线搭桥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际的岗位上锻炼自己的写作、制作、编辑、策划、设计技能,使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接轨,使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不断打磨自己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计算机水平、办事水平、人事处理等相关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所缺少的,提升自己较差的,改变实际岗位所不能接受的缺点,总之应按着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自己进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

    3.2.2 校方应积极建立实习基地。

    学生的实习实践是教学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性、综合性人才的必经途径。高校应从学校和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出发,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实习基地,并和实习单位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有序地开展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使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长期零距离接触。在用人单位对其考察和了解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长和特色更容易凸显出来。对高校而言,通过学生实践结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能够掌握社会对该类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为高校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宝贵经验和科学参考。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学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指导的能力,解决学生实践方面遇到的问题。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有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理论积淀,较强的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便符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要求。这类教师不仅仅指教师和技师形成“1+1”的态势,而是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有机融合。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这类教师较少。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锻造出高水平的“双师”队伍从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为复合型、综合型、实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3.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篇3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大致包括:一是少数毕业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二是部分毕业生可能走上教师岗位。从事教育工作,三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因就业岗位的限制,而不得不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且这绝大多数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在高校期间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基本上用不到所从事的工作中。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是,依旧根据传统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而且很多专业难免出现重复设置的状况,即使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选修课程,也大多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范围内。高校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已经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课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即使就业了,在工作岗位上也很难用得上学过的专业知识。

1.2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目前,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高校仍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专业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对专业能力的评价,而且在评定各级各类奖学金,组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转正等也都是以学生的笔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完全不考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真正用得上这些知识。

1.3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教师仍然坚持“满堂灌”、“一言堂”,即使部分教师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也仅仅是把所讲内容复制到课件中,很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枯燥乏味的教学致使学生对专业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而使学生视野拓宽、能力提升就更无从谈起。只能是为了应付考试及格而死记硬背知识,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型人才。

2 创新汉语盲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2.1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应该根据办学定位,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服务地方建设”的教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确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硬的专业竞争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服务领域,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持续发展潜力,健全的个性与人格,毕业后能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汉语言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2科学系统地设置专业课程

(1)设置考研类课程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求。对语言类和文学类课程进行分设,给学生提供研究现代汉语词汇、修辞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语法、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专题的空间,在进一步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的基础上,更利于进一步丰富文化底蕴。

(2)设置应用类课程满足文秘或编辑类学生的需求。拥有较强的写作、采访能力,具备丰富的秘书相关专业的知识,是文秘、编辑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设置应用写作、行政法学、编辑采访等课程,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3)设置教育类课程满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的需求。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可以设置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技能、演讲口才等课程,以培养综合型的教师。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课程设置以后,不要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哪类课程,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进行自主选择。

2.3构建动态的课程更新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单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清理与重构。要彻底杜绝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要对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更新教学内容,避免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交叉与重叠,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充分合作,共同开出课程,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就成为准工作人员。

2.4注重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写文章、研究文章,还要会编辑、会制作,更要会利用网络技术完成工作。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提升,想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致使对外汉语教师比较紧缺,高校可以抓住这一契机,主动帮助想从事此工作的学生选择课程,使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而且还应具有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2.5加强学生评价体系建设

篇4

汉语言,事实上是一种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历史的演变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传承和发扬着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作用,使得中国的精神财富得以保留下来,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那么,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要将汉语言文学的精神传承下去,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汉语言文学的作用以及汉语言文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从这个层面上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容,更多的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认识,这个专业的学生,承受的,更多的是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将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和意识。

因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当其冲的没,就是要明确自己专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专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重要的,不是如何去创造个人的经济效益,而是创造社会意义层面上经济的效益。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方面的素养,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专业对于社会的现实意义。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那么,只有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才能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2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那么,在以上的大背景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面临的巨大压力之下,如何呢能够有效地提高汉语言文学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应用性,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真正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呢?接下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一些的有效地建议和对策,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2.1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然而,老一套的学习思想和观念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里,学生一味的被压迫者进行学习,他们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着知识的传达,而并未了解到学习的真谛。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记,学生抄,学生从来没有去想过要真正的自主的去学习。在推行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根深蒂固的伤害,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束缚,要让素质化教育得以实现。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专业的就业面是相当广泛的,当然,真是由于这种广泛的就业面,使得学生学的知识非常的宽泛,知识学得不够精,那么,创新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上显得非常的重要。

汉语言文学上的创新,是指的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思维方面的创新,从整体上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束缚,使学生能够不受专业的限制,加深对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对今后的工作学习予以指导。例如,对于新闻、文秘等等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衍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那么,如果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新闻类的知识相对感兴趣,就可以选择新闻方面的知识,进行着重的研究和学习,这样,使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得以深化的学习,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也能从中收获更多,不是泛泛的去学习,而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种学习方法,不失为为汉语言学习的学习方法的创新。> 方法上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创新。古话有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这句话,虽然很多人都会讲,但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呢?在学习上的创新,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创新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我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用一种创新的思维去想问题,这样,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时才不会素手无策,才能真正明晰创新意识对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好处。

2.2 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都知道,其包括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课程内容之庞大,使学生都望而生畏。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呢?

篇5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34-02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基础牢固 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像工程建筑和医学一样,它的职业定位没有那么清晰,不是应用型的专业。它是传统的人文科学,能够体现人文的精神,传承并且发扬汉语与中国文化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对人类的一种认识,承担者某种社会的责任。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毕业后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和人相关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观念的适应,不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而是创造社会效益的。社会的不断进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学的实用性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来说,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普修课课时相比,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使得在专业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还有授课的形式问题,实践课学时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

1.2 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规范,一些学生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够,却都能顺利得到学分并毕业,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纰漏。比如,一些试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现成的概念性的知识。并且一长试卷就决定这门课的成功,这就使得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而忽视整个教学 的过程。

1.3 学生并不热爱本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的光荣感,而且专业文化素质不高。

2 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加以明确和强化。

2.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还有教学思维方面的创新。要突破专业方面的限制,创新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期间做不到专和精,在毕业后找工作的竞争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专业。这种专业的特殊性让我们在教学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以及文学本身的教学,要结合目前的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新闻、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很扎实,要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设定的界限,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优势,比如新闻传播、文秘、广告策划、公关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从业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法决定行动,只要学生内心想进行创新的活动和学习,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2.2 修订教学计划。

要拓宽对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在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民族文化的理论以及其它有关民族知识的课程,开展民族地区的考察等等活动,让学生多多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写作类课程的教学,要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都列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而且要做到介绍的准确,介绍的完整。要注重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结合起来,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专业的延伸,发展研究能力,发展实际工作的能力。

2.3 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篇6

1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特点

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中文专业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作家以及诗人,但是这些职业俨然已经与当前的时代需求发生脱节,没有较多的应用性特征。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诸多高校也出现了一些能够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专业,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在应用性方面上仍有待提高。尤其是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甚至不知道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也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相较于其他工科专业持续走向了低迷。如果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来看,就能够发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上,往往与实践性相关知识相连甚少,普遍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语言、对文学、对汉语的分析与应用上,也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性上存在着较大的欠缺,与时代需求相脱轨。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必要性

结合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十分有必要。只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切实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从而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现如今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俨然已经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素。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将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能力,转化为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进而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推动社会的素质发展,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根本需求。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已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那些诗歌、古文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望而生畏的东西,更涉及普通大众也能够领悟,也有需求的人文文化、语言表达艺术、品位趣谈之中。例如,在新闻、广告、演说、说明等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在社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而提高其应用性的范围也极为广泛,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具体来讲,根据汉语言文学其本身的实质性特点,就已经决定了其自身拥有可用性。这是因为汉语言文学的形式种类多样,所以也能够满足社会各个群体的不同需求,对雅趣者而言可以提供他们喜欢的诗歌与散文,对于庸常者而言则可以提供影视、广告以及一些笑谈,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思维的表现。同时,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成熟性,也决定了其自身拥有易用性。这是因为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雄厚的语言理论基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汉语言文学往往是与整个民族同在,它记录着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情感以及发展,因此,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也具备人类的易用性。

4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具体方法

人类获取知识的根本目的与根本动力都源自于应用,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意义,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第一,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体制的优化改革。要想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浓郁的文学性质变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使汉语言文学彻底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就必须要从整个学科体系的优化改革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要以就业的观点对学科课程设置进行指导与改革,要求所学知识必须具有实用性,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中。其次,要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进行改革,要侧重于对学生汉语语言文学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将学生的考核成绩重点放在实际能力考核上,并辅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同时要改变以往对学生汉语语言文学能力只单单以写作为评判标准的考核模式,而是应该将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统统算入考核范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进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最后,对现有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精简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强化汉语言文学核心教学内容,为汉语言文学增设全新的应用性课程,加设协作、交际礼仪等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学技能,促进其汉语言文学能力的发展。第二,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就必须做好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实用内容,而恰恰这四个方面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性的主要体现方面。所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拥有流畅的阅读能力,娴熟的写作能力,优秀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就阅读能力而言,阅读不仅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所以,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有计划的引导并且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掌握阅读能力,从而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在文字的细嚼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瑰丽美感,从而促进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时,这也对帮助汉语言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就业中展现出专业优势,克服目前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眼高手低而被淘汰的困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多开展各项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比如,在授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模拟实际的招聘会场,对学生的交际口才进行锻炼,指导学生如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帮助学生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口才能力。这是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口才,不仅仅是说明这个人能说会道,更是因为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更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的综合素质,使用人单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应聘者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是获取应聘者能力信息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文学教师可以通过招聘活动的开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再一次的完善与优化,从而使学生通过实践拓展知识面、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发展。

5结语

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入手展开探讨,阐述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具体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者、研究者、工作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教学中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全新的思路,从而能够让汉语言文学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更好地与时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罗义华.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J].科技展望,2016,(33):184-185.

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纵观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的基本理论,课程安排以强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特点如下:

1.1 传统文学底蕴深厚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最为固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复兴、繁荣、理性和回归四个阶段。

1.2 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目前所用的教材、考试方法、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使得这门学科在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上相对而言也比较固定,缺乏将文化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及市场需求完美结合起来的创新性人才。

1.3 创新能力培养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培育下,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比较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考,促进其全面自由的发展。

2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意义

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搞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概念是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开发与有效利用。重视思想上学者传统知识的错误观念影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形成一个全方面的、多层次的新型教育观,走最终以质量取胜,以创意取胜的道路,以适应经济时展的需要。其次,确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性能力的目标是学用结合,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锻炼。在现代素质教育新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再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品牌专业,其研究对象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新的语用方法,这些新的语言现象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3.1 改善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文学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文学审美能力包括文学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高级文秘的审美能力应放在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生动的语言形象,运用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和方法进行富有独创性、针对性并且能够收到理想效果的方法学习,从而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审美能力。

3.2 优化教学环节,培养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

对秘书而言,沟通的主动性和高效性为其立足之根本,高级秘书的沟通能力则有着更高的要求,然后,从现实情况来看,秘书沟通技巧的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要求的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要求,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古今汉语、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秘书职业素养。从优化教学环节来看,学生在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中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进而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3.3 关注心灵感悟,培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言和文学学科类教学在学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本专业各学科能力培养结果的综合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得到验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评价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写作能力,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只有具备一定的思想高度与深度,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其次,还要加强语言文字的修炼,力求做到“精”,用词要精练,语句精辟独到。再次,加强辞章修养,除了在结构上缜密外,语句力求做到“活”。

3.4 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03-02

前言:

为了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认识,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性,并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中以教师和教学大纲为中心,教学方法也多以讲授知识为主,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听得多忘得也多,很少有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进而主动阅读,长期下来养成了汉语言专业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对教材大纲一味顺从的现象,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写作与理解能力也受到限制,使该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得不到巩固,同时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单纯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学中缺乏动脑和动手的机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受到阻碍,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率。

其次,目前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也是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缺乏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以讲授的方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学生单纯地记笔记,对重点知识进行机械记忆与理解,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汉语言文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要通过汉语言文学学习提高写作与理解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盲目地使用传统讲授的方式授课,在课堂中学生缺少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写作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学生今后将汉语言文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1-2]。

再次,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现实情境,进而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提高,语言的学习与表达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束缚在课堂中,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感受不到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色彩和文学艺术,使汉语言文学教学陷入困境。

最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汉语言文学形式的喜好也不同,有些学生喜好文学作品欣赏,有些学生喜欢文史知识,这些不同类型的汉语言文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偏热现象,如果教学内容涉及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就兴致盎然地学习,如果学生不喜欢的内容就被动消极地接受,与此同时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汉语言文学,使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要性

首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使我国汉语言文学在高校的发扬与继承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汉语言文学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学大纲为中心,使学生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仅作为教学课堂的辅助者,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结合生活实践,学生掌握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造实践中得到锻炼,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

再次,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分析,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更广泛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认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美学概论、影视概论等课程,这些丰富的汉语言文学课程通过对古往今来汉语言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与学习,还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1.研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互动能力,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而达成高效汉语言教学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在使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研讨式教学的初衷,究其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抓住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探讨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没有达到研讨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要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研讨式教学法应当从以下几个发面入手:首先教师在设立研讨问题时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通过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作为课堂探讨立意,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研讨[3]。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讨时不应局限于教学范围,应当从作者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出发,结合作升到者的相关作品,将教学研讨提升到较高层面的语言文学中。最后,在研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倾听,肯定学生的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切实将自己定位成研讨的参与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研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研讨与思维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应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加强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将汉语言文学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将在汉语言教学内容中学到的知识完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4]。只有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以灵活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是教学课程的关键环节,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是促使评价发挥其最佳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注重对教学采用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通常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时间往往花费在对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的评价中,将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这种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一些鉴赏性的文章,要将课堂中学生对文章鉴赏的程度和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一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文章,教师应将学生是否将其中的教学重点做了笔记、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等作为评价标准,针对一些开放性较强的文章教学时,应当将学生的理解深度以及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作为评价标准。只有采用科学、灵活、公平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不断地发扬广大,同时还有很多的汉语言文学人才被引进其他国家教授汉语言文学知识,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推向国际,使更多的外国人学习和认识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才能真正地了解与体会汉语言文学的真正意义和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章芳,何世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困局及原因分析――以长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

篇9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许多高校中十分常见的一门专业。该专业继承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并将这些优秀灿烂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正在与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则体现出了更加强大的影响力。汉语言文学在文化的不断交融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有了更艰巨的发展使命。通过汉语言文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使世界对中国有进一步认识,才能够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扩大影响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改变原有的观念,不断完善专业含金量,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这样才能实现该专业人才的顺利就业。

1、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做到不断创新和改革,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展现中国民族的精神。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如下。

1.1偏重文学教学,学生难以融入社会

尽管汉语言文学集大家风范与一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过于文学化的特点已经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写和说的能力,一些课程就是根据培养这两种能力而设置的,比如文学作品鉴赏等文学色彩十分浓厚的课程。只有文学灌输,缺乏技巧运用和实践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总会面临各种碰壁,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平时课程中缺乏对各领域的深入分析造成的,造成学生的本领仅限于“纸上谈兵”,思想不够新颖和变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1.2人才培养手段目标单一,学生视野不开阔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丰富全面、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面非常宽阔,从作家到编辑,从教师到企业文案,各行各业都会有这一专业的学生发挥的空间。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仅限于一些文学化的课程教学之中,造成人才培养手段和目标单一,学生视野狭窄,在就业中很容易找不到方向感。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而这也正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弊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需要有综合素质和高效的办事能力才能够胜任本质工作。而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无疑十分具有挑战性。

1.3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思维缺乏新意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的一些内容早已与实践相脱节,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当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轨、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缺乏创新意识,那么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极为不利。一些教师认为汉语言文学就是传授文学知识,无需结合现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只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接触现实,不断实践,才能够不断拓展思维,具备创新意识,对生活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对于学生的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培养建议

2.1合理设置课程

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而言,专业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

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设置考研课程,这对于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很有必要。考研课程可设置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这样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两种可能主要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二,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会从事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如果是从事编辑出版等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需要设置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重点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于一些要求写作能力较高的行业,专业课程就需要突出写作,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使学生未来就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第三,还有一些学生会从事教师职业,因此,专业的课程需要设置教育类。教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比较钟爱的热门职业,在这个职业的课程设置上要高度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突出训练学生的讲课技能,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加强教学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因此,加强教学实践势在必行。教师要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念,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活动体系。

第一,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在实习中感悟专业的魅力,增强实践能力。实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不断思考问题,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巩固原有的知识点,还能够通过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十分必要,但不宜过度进行,只需结合学生需求开展活动即可。

第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与就业链接,为走向职场做好铺垫。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在同一企业实习的可能性不大,这样可能就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边需要在实习中获得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不断考察学生是否适合这一岗位。

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够在社会立足,因为这一行业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精力和灵感。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如果认真加以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晶,王涛.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1,09:114-116.

篇10

本文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讨论,所以我们要先理解什么事现代教育思想,首先这是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而言的。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思想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教育思想,这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特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根本就无从开展,不知从何下手。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政策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是指我国在宪法大纲以及教育法律法规上确定教育必要性和对教育的具体规范,从中体现出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大纲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国民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由广大第一线坚持在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经过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思想。实践型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用于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

1.2 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认识功能,对现代教育产生最基本的认识,启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遇见功能,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让人们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因此,掌握了教育思想就等于认识了教育规律从而实现其预见功能;导向功能,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调整功能,通过认识教育思想进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可以使人们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行为;评价功能,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尺度;反思功能,教育思想课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总结等,使教育工作者能客观理性的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效果,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和的素质。

2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其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所以教学工作不但要重视理论性的讲解,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运用,特别是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主张学生不但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加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技能的运用。另外作为汉语言文学在系统的学习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而且由于其理论性的东西多,导致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有枯燥之感,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设计上应有所改变。

2.1 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名师才能出高徒”就是最好的体现。“师本位”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是围绕老师来进行的,老师是知识的支配者和掌控者,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2】。这种观念在现代来说必须加以改变,“师本位”的观念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按照现代的观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按照的观点,事物的内部因素才导致事物变化发展的主力,而学习是需要学生肯学,教学效果才能有效体现,老师只是客观的推动因素。因此在课堂设计上,我们要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2.2 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地广泛。因此,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加强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实际阅读水平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普通话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大胆地运用各种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地调整,尽量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

2.3创设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情境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就业领域较为复杂,例如文秘岗位和新闻工作岗位以及广告策划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优势,创设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新闻会的情境,启发学生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该如何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来提高整个新闻会的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记者的形式进行提问,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的魅力和作用【3】。同时,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情境教学的设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对未来的展望

篇11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超级秘书网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76-01

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像其他行业一样有明确清晰的职业定位。随着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因本专业的就业局限性使得对职业的选择范围更加狭小。因此,在发展这门体现我国传统精神和人文内涵的专业基础上,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是值得教育部门深思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及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1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

汉语言文学主要研究赏析对象是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对专业学生来说能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学科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文秘教育等,涉及的课程多为语言学、文化概论、文学史、心理学等。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概念较为笼统,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专业的综合性比较强,对于职业的选择与方向没有清晰的定位,对于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较小,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创造。

1.2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在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中不容乐观。从各种数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严峻挑战与考验,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高校教学主要侧重与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赏析分析运用能力或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水平,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要求。当前大多数高校还是继续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内容比较呆板,和实际情况的关联性不强,实用性也比较低,导致了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面对汉语言文学当前的困境,如何更好地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值得重视与思考。

2.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2.1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涉及面比较广泛,语言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迅速,在教学上应当结合实际形式,适时改变更新教学的内容,提高本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教师也应当在紧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科体系,做好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课程的适应教学,避免出现重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精简书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实践中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适用性方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提高教学实用性方面,要增加重视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还要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环境适应性。

2.2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其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应当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经验、知识水平等角度,通过借鉴优秀教学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善,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型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带动学生的探索心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3.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汉语言文学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的继承和发扬的一门学科体系,不仅要求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知识中的精髓,还要求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发现社会需要的精神动力。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固有的观点上提出新的见解,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2.3.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较为广泛,综合性比较强,除了几个固定的就业方向外没有明确清晰的专业对口岗位,因此,高校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上应当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上的政府机关部门、金融企业或者新闻部门都有对人文素养高、语言运用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在提高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打破汉语言文学传统的就业设定模式,通过对相关就业岗位的了解,充分运用自身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中。

2.4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用性

从传统的就业视角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固定,一般多为教师、文秘、文案策划工作者或者编辑等,但随着社会认识的深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在校接受的知识较为系统全面,人文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都比较高,毕业后参与的工作延伸到政府机关、教育科研部门,甚至有的会到金融类、房地产类企业从事工作。由此可见,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其今后的工作择业规划,所以,从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用性的角度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高校应当精心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课程,将社会适应性要求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各方面的教学中向学生们渗透汉语言文学的实用性。

3.结语

总之,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狭小,范围局限的劣势,高校应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以此来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发展本专业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模式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适用性,让学生在残酷的社会就业环境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篇13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