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互联网思维的起源与内涵
“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时任百度集团董事长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讲话过程中引出此词。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不断升温,“互联网思维”的词条热度也不短上涨,当前国内业界主要认为“互联网思维”主要代表在互联网及拓展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从互联网角度出发,对产业链、价值链、客户群体的重新分析、思考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普及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互联网思维”所能运用的行业不仅包括了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传统商业行业也在此环境中需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寻求发展机会。华东地区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发达地区,更需要在互联网浪潮中积极把握机会,寻求突破,在保持原有经济地位的同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先驱者。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日,部分传统企业紧紧把握住了机会,如国美、苏宁等企业通过开展自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了业务发展上的突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更多的企业却受限于本身资产水平,很难建立起成规模的自用电子商务平台,面对来势汹汹的电商企业,经营范围不断缩小。因此,我国传统商业企业面对互联网经济的态度通常较为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商业的态度好坏都不能完全阻断互联网业的发展变革。因此传统商业智能积极寻找机会,寻求自身的突破,以适合互联网发展的方式开展自身业务。
二、传统商企转型策略
1.拒绝价格战、注重客户体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步入“红海市场”,众多商家为了扩大本身经营范围,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将降价当成了克敌制胜的杀手锏。然而残酷的价格战一旦展开,在削弱对手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家产品的利润。面对电商的价格战,传统商业应当清楚认识到自身行业优势,才能迸发出更强的商业竞争力。
电商企业由于本身的营销模式,相较于传统行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水平促销自身产品。然而在此中营销模式中,产品通常从商家直接到客户手中,消费群体只能通过产品的图文介绍来获取产品的初步印象,为了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通常还会过度美化产品信息,严重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商商品的信任度。传统商业通常保有实体店,相较之下,能够将产品更为真实客观的展现给消费者,这种商品购买体验能够极大的提高客户对商品的信任度,尤其是在奢饰品以及高价值商品等产品上,有着电商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商企应当把握好这一优势,提高本身服务质量,将更好的购物体验提供给客户,发挥客户服务优势,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降低退/换货物率,以此换取收益。保持产品处于较高利润点,而不是盲目以价格战的形式与电商进行对抗。
2.精准定位客户、服务精细化
电商产品的主要消费者集中在“80后”“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上,而传统商家的服务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群,相较年轻消费者,中老年消费者每年的消费次数以及消费种类上均保持在较低水平,然而中老年消费者往往拥有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对高价值商品的消费力尤其突出。网络商业兴起时间段,一时之间中老年消费者由于本身消费习惯还不能很好的接受网络商业的消费模式,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选择传统实体店购买商品。传统商企针对这一特点应当精准定位自身商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提供高质高价的传统、大宗商品,以此应对电商快速更新的产品。
3.减少广告投入、发展口碑营销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革新,网络媒介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当前媒体广告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已经严重阻碍到传统商企的发展。应对这一问题,传统商企能够从互联网思维中的口碑营销中寻找解决策略,给与消费群体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产品体验,从细节抓起,从总体控制,使客户能够感受到产品的优越性,客户就会自发的通过本身关系网对产品进行口碑传播。将资金从广告转移到产品上,节省出的资金能够更好的运用到产品的研发升级以及服务当中。让顾客从传统商企的产品与服务中满足消费需求,自发的传播企业产品信息,打造企业口碑品牌。
4.发展建设网络平台
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传统商企能够建立自有的网络平台,打开企业本身的线上销售市场,弥补销售市场的空白点。中小商企也能够与营销类网络企业进行合作,借用成熟的网络平台开拓本身的销售市场。利用网络平台,传统商企能够有效拓展本身的经营范围,并实现业绩的增长。
三、传统商企变革的必要条件
1.精通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呈现大爆炸态势。大数据时代,只有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能牢牢把握到时展契机。传统商企若想实现业务突破,就必然培养、引纳数据管理分析专业人才,精准寻找客户消费点与需求点。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发展走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经营商的突破。
2.建立起数据处理系统
若想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分析,就需要先就数据收集、分析、存储建立先进高效的处理系统。此系统可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运营,从传统商企的实际发展角度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归纳,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查找并运用到相关数据。该系统不仅要包含收集作用,同时应能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建模,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所得的结果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的制定发展策略。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优化企业内工作流程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未来商界的战略决策将以数据驱动为主要决策方向。合理的激励机制、工作流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传统商企应积极建立起适用于公司发展的激励机制,抢占市场先机,使企业能够在时展中先人一步。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思维会成为时代主流思维方向,传统商企应积极转变自身发展模式,才能顺应时展,实现企业转型,获取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蕾.“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企业战略转型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08).
Abstract:Formosa Plastic Group pursuit rational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diligence and 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 is particularly the point to study for state-owners enterprise.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ost accounting system of cost managment,unit cost analysis and target management.
台塑企业是王永庆兄弟于1954年创办,初期为生产PVC的福懋塑料公司,后更名为台湾塑料公司,简称台塑。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台塑已形成以炼油化工为主,电力、电子、钢铁等产业并行发展的跨国公司,以台湾塑胶、南亚塑料、台湾化纤、台塑石化四大公司为核心,由129家关系企业(不含学校)组成,员工超过十9.9万人,每年营业额占台湾GDP的百分之十几,是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
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社会。
突出特点: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其企业特点在财务成本管理中也有充分体现。
一、以成本中心为单元的成本管控
在成本管控方面,台塑公司实行“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管理,将企业分成一系列的“利润中心”,再将每个“利润中心”分成若干个“成本中心”,并以成本中心为最小绩效控制单元,以“追根究底”的管理理念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管理品质。
台塑企业各公司依其产业类别划分为若干事业部,使各个事业部都能够实际配合本身的组织编制、制造程序、产品结构等需要,统筹整体的产销作业,全盘规划经营目标,以符合产销一元化和责任经营的原则。同时实施利润中心制度将事业部以各厂或各产品各自成立计算损益单位,透过会计的管理分析报表,就投入的成本和产品的收入衡量经营绩效,并显示出经营责任的归属,以追求经营的更合理化。
台塑企业的利润中心一般以组织为单位设置,各事业部为较大的利益中心,各事业部之下再依厂、处、组、课或不同产品划分为较小的利益中心。
另外,台塑企业中采用设置生产中心的方式细分成本中心,直接生产部门设生产中心,并依照设备或制程再细分不同的成本中心,其它非直接生产部门、营业及管理部门设成本中心、主要用于控制费用。以某两台装机的发电厂为例,设置两个生产中心,即两台机组MTI和MT2。所有成本、费用发生都能归集到两台机组中去,电厂若干个成本中心都能一一对应到生产中心。
为便利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正确计算各利益中心损益及各成本中心费用,并进一步进行绩效评核,每一部门都设有组织部门代号,各项收入与支出全部依部门代号正确归属。
以某电厂为例,电厂下设52个成本中心和20个费用部门,成本中心架构图如图1。
图1中,各成本中心首先以“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归集其实际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同时系统按照设定好的程式原则,将厂(课)务发生的间接成本分摊至与之相关的成本中心。间接成本在成本中心分摊的原则主要有:
1.按照成本中心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作为权重进行分摊,如:发电厂运转一课课务发生的成本要按照锅炉、汽机、脱销等成本中心的固定资产原值作为权重,分摊记入各自成本中心。
2.按照成本中心人数进行分摊,如:发电厂厂务、储训部门费用依发电厂各课(运转一课、二课、公用课、输储煤课)编制人数进行分摊。
3.按照成本中心实际耗用资源数量进行归集,如:“MT1水塔”归集的成本包括其使用的冷却水成本,制造工业水所耗用的直接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
各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以及费用中心归集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按照系统设定好的原则(按照业务量或均摊的形式)分摊至生产中心,形成生产中心的成本和费用的归集。生产中心归集成本、费用的内容主要有(以MT1机组为例):
1.按照MT1机组实际耗用资源数量进行归集,如:MT1机组使用的燃料、工业水、超纯水等数量直接计入MT1机组相关成本,保养厂汽机课修理阀门的费用会归集到相应的机组,且只有费用发生时才计入成本中,如物资采购后未领用出库的物资只体现的是现金流,只有在出库时才体现成本的发生,由ERP记录到对应的成本中心。
2.按照MT1机组所属的设备账面价值进行归集,如:财务课按照设备账面价值明确划分机组的设备折旧成本;
3.按照均摊原则进行归集,如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发电公用课等负责公用流体的生产部门发生的成本;
4.按照机组占用资产和权益金额比重计算并分摊实际财务费用,即MT1、MT2机组耗用原、物料等资源占用的资金、MT1、MT2机组形成的应收账款占用资金、MT1、MT2机组下设备占用资金形成的资金使用成本,加上公共设备均摊的资金成本,剔除各自所占用权益性资金成本后,形成各机组应承担的财务费用;
5.按固定资产比例确定修理费基准。机组维护费以占固定资产比例确定,主要考虑两台同容量机组如果存在投资差异大或进口设备多等可能会引起机组实际维护费有较大差异。
成本归集流程图见图2。
二、单元成本分析
单元成本是以产品单位成本的各项构成要素为分析基础,将每一成本的发生来源分成细目,逐项深入探讨,追本究底以达到分析改善的目的。在以成本中心为单元的成本管控模式下,台塑的信息系统中形成了十分明细的作业成本信息,台塑集团充分地运用这些明细成本信息,结合成本管控的需要,逐月及时跟踪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差异,追根究底,查找成本差异形成原因,落实改进责任,不断合理地降低成本。
单元成本分析是针对组成产品单位成本的各构成项目逐项深入分析与研讨的。例如产品单位成本可分为单位制造成本、单位管理费用、单位财务费用,其中单位制造成本可分为单位原料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及固定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又可再细分为变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对这些个别成本单元进行分析的过程可以视为成本归集的逆向操作。
台塑成本追溯分析流程图1见图3。
台塑成本追溯分析流程图2见图4。
透过单元成本分析所显示的问题点,可深入了解公司经营的实际状况,台塑集团正是以单元成本追根究底的管控方式,发掘异常并加以改进,求得合理的成本作为管理上的依据以及经营决策的基础。
三、目标管理
在台塑企业,目标管理主要是以利润中心作为执行目标的媒介,每年设定能耗、物耗等成本的降低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公司、事业部、厂等各级成本中心,各成本中心依据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差异比较,并结合成本管理作业与绩效管理作业,考核其达成目标成果的程度,追踪未达成目标的原因,发掘问题点及改善异常,本着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的精神,点点滴滴降低成本、持续提高经营绩效,永续企业经营,止于至善。
设定目标成本:运用单元成本分析方式,以产品的各成本项目中的原始构成要素,逐项作点的深入分析,据以设定目标成本。
修订目标成本:通过异常管理方式,对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后加以改善解决,同时依改善效益再行设定新目标值,如此周而复始,追求绩效的提升。
目标管理循环的运作模式见图5。
1.建立目标成本
在目标建立阶段,首先由生产部门设定标准成本,然后依标准成本制定年度目标,经审查批准后,录入计算机以进行责任落实和统一监控。
目标成本的制订追求合理性,为保证目标值合理,台塑使用单元成本分析法来制订标准成本即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制定共有三个参考值:第一是理论根据,第二是同行业中先进企业的实绩;第三是本企业历史最佳实绩。
2.绩效差异比较与异常反应
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计算机会记录生产部门的各项生产纪录,经理室就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差异比较,提出异常反应单。
目前全台塑企业统一设定各项成本及费用项目的差异率为正负偏差30%,但对于不可控制的项目如折旧、保险、税费等则不设定差异目标。
3.绩效差异分析及改善
相关部门收到经理室提出的成本异常反应单与绩效评核表时,就异常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与提案改善,或修订先前的目标,总经理室就目标修定与异常改善项目设定跟催进度。
4.绩效跟催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高校为了解决教育经费,转化科技成果,走产学研道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2003年底,全国609所普通高校共有4839个校办企业,2003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826.67亿元,比2002年度的收入总额720.08亿元增加了106.59亿元,增幅为14.80%,实现利润总额为42.98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64.24%。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校办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的经济运行体制的一些问题,不仅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还把学校牵连到巨大的风险之中。因此,结合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环境,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危机诱因分析,防范危机发生非常重要。
1战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战略才能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高校校办企业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企业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战略的失误与企业的失败紧密相连。目前,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危机诱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定位模糊。高校校办企业很多都是由80年代的校办实习工厂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学生实验、实习的基地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科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阵地。少数高校校办企业改制上市后迅速发展成为海内外的知名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和学校还是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倒闭了职工仍然回到学校,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受行政行为影响明显,短期行为过多,有时使企业在发展中蒙受重大损失,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甚至会使企业受到长期乃至永久的影响。
(2)战略执行不力。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企业做很好的进行分析和规划,很多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都是为了例行公事,在客观上造成战略执行的困难。另外,在目前的情势下,校方也没有过多的插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监管上的真空,企业的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一些决策贯彻不下去也不了了之。战略的执行不力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不仅容易错失发展的良机,也使得企业的危机刚刚出现时候不能及时应对,放任危机由小到大,最终酿成不能逆转的结果。
(3)战略评价实效。战略的实施不是在短期里就可以完成的,也就不可能在短期里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应该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评价。现在校办企业的战略评价过分注重强调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产值增长率等,忽视中长期发展的指标评价。战略评价不科学、不准确、不客观,反而弱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时会致使企业误入迷途。
(4)外部环境恶化。迄今为止,世界500强企业己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或者设立办事机构,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R&D机构,高校校办企业在科技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改变。在国内市场里,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上更加灵活性。今年3月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两税合一”会降低民营企业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因此未来一定时期里民营企业将更加活跃。而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原来享受的税收、汇率、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将不再延续,高校校办企业面临着国外和国内企业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要运用战略管理分析的模型,了解企业所处的状态,充分挖掘竞争优势,克服不足,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2运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高校校办企业在运营层面主要涉及财务、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形象、激励机制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对已经存在隐患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引起重视,很可能诱使危机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
(1)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本来应在管理中起到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财务指标也能够反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企业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既定目标。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很多高校企业存在财务监督、应收账款以及奖惩等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营。近年来,高校校办企业会计人员违法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给企业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产权不清。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各方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实践证明,处理不好引起危机是很自然的事情。高校校办企业成立之初,学校投入企业的资产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资产划转、审批手续,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权责利没有明确的规定,非经营性资产与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混为一团,没有合理的界定,产权不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校办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发生经济纠纷时,高校要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出现校办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高校被告上法庭的事情。
(3)人力资源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办企业的职工都是学校分离出来的,有很多甚至是为了安排下岗分流的人员。另外,高校并未意识到培养职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依靠事业单位的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任命、考核和评价,企业人员在学校还有行政职务,与企业利益相比,更关心自己的升迁。在这种人事体制下,管理者更关注任职期内眼前且现实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企业是否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资金链断裂。校办企业在成立时候,高校往往以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投入,缺少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即便有也是以贷,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另外,由于产权关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的短缺使企业难以形成规模。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宏观调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规模,西安交通大学校开元集团的资金链突然断裂,而所有的资金都压在企业投资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上,短期里难以收回,引起投资者恐慌,一时造成债主盈门,企业无法正常的经营运作。
(5)激励机制不全。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体制不顺,校办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从企业发展中享受到的待遇不成比例,高校仍然参照学校的标准定薪酬,发放奖金,这严重挫伤了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内部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企业没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失衡,甚至违规操作,导致校有资产流失。
(6)公共关系危机。企业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出现影响其自身发展甚至影响生存的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对于现代企业非常重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在企业经营中屡见不鲜。高校校办企业要重视公共关系的应用,应侧重在高校校办企业如何借助传播媒介张扬自身优势,消除公众误解、修正自身形象等方面。公共关系的应用,并不解决组织本身经营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是处理不当却是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高校校办企业不仅涉及企业的问题,出现问题还有学校的形象问题,处理得当,可以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都会受到损伤。
(7)资本运作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高校校办企业村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大型的校办企业都先后选择上市融资,已经直接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达30多家,但是发展状态几家欢乐几家愁。缺乏监管、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是高校上市公司的通病,只不过公司出现亏空等重大问题时,有学校兜着,为了声誉,再大的窟窿也得填。这种边挖坑,边填坑的恶性循环现象成了高校上市公司致命的弱点。总之,资本运作困难是困扰校办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竞争压力加大,容易成为企业危机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论文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问题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发展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问题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发展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