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议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议

篇1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GCX12061),本文为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4-0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以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2012)。网络已经渗入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他们作为网络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集群事件,在从众心理及网络匿名性情境的作用下,增加了其参与的可能性。研究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意向,可以为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指导性作用。

1.综述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各种信息充斥这每一个角落。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海量的信息更是让他们难以消化,对其真伪的判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刘培进,李克洲,陈涛(2012)调查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认知还不够成熟,面对形形的网络信息时,仍缺乏理性的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直觉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原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还不大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观察社会现象(吴越,2006)。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网络中信息的影响,就如郭加书,王鑫(2010)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部分大学生将网络行为社会化, 以网络化的视野看待社会, 指导自己的行为。

此外,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看,其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是十分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智地进行思考,理智驾驭不了感情,情绪的两极性和爆发性,稍强的刺激就易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情绪或冲动的举止(桂世权,2002)。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情绪的宣泄,极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而对大学生非理性情绪的引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开设的,其理念就是引导大学生对非理性情绪的调节能力,正确处理情绪、情感问题,促进个体的发展。并且有研究证明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与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邓丽芳、郑日昌,2003)。此外,刘宣文,梁一波(2003)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和增进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理性情绪教育课程适合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适合作为学校实施、推进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程。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研究不仅探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特点,还重点研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集群意向,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

2.研究结果及分析

此研究的被试为某高校的大一~大四的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本科生的网络集群意向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6.0对结果经性分析。研究的被试区分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其中大三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导,而低年级的大学生还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中。

2.1 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

表1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分布特点

表2 大学生周上网频率分布特点

表3 大学生网龄分布特点

由表1~表3的数据分析来看,发现高年级的每天上网时间都比低年级较长;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周上网的频率为每天的人数相对比较多,每个频率短的人数分布基本一致;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的网龄相对较长,网龄为7年以上的比例为58.6%。总体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次数都比较多。同时,调查也发现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的信息了解渠道已不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倾向于利用网络了解外界,了解信息,微博、论坛等互动类网站是他们经常浏览的网页,从中他们可以便捷地得到想要的信息。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研究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的网络集群意向,分别是对集群事件的认知、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以及对集群事件的情感。对集群事件的认知主要是指个体认为网络集群事件能够给相关群体来何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或是消极的结果。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认为集群事件能够带来积极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积极结果”是指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群体自身目标定义的,而这个目标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主要是指个体是否支持网络集群事件的发生并参与到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集群事件的情感主要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集群事件在情绪上的支持情况,愤怒、气愤(不希望其发生)或是开心、高兴(希望其发生)。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这三者上的差异,能够更加详细地认识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得到的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3.讨论

此研究中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虽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可知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是最低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对相关群体发动集群事件在认知上还是持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认同集群事件为相关群体带来的效应。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也是最低的。其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相对其他年级而言,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三学生对集群事件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其参与到其中的概率就小一些。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此维度上他们的得分是最高的。即表明他们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

从整体的分析结果上看,初步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实对大学生的集群意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提供了很好的证明。因此,在高校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引导,不仅利于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更利于高校预测学生心理状态和教育成果的巩固。

4.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普遍较长,并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网络集群的支持度、情感上存在差异;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意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6-28

[2]刘培进,李克洲,陈涛.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及网络德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3):76-78

[3]吴越.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J].科技教育,2006,(12):111-112

[4]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1):55-58

篇2

为了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我们对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和二十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做了初步调查。本文结合学生意见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就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措施,以便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同时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添砖加瓦。

一、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兴趣和建议等;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一方面了解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了解代课老师的自身心理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本次调研选取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各30名;西宁市二十八中初一、初二学生各50名。昆仑路小学与二十八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若干。

二、调研结果

1、调查统计

小学生: 76.3%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首先是自我调适,其次是求助家长及朋友,再次是自己独自承受,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3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28.8%的学生认为应该认真负责;22%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0.3%的学生认为应该知识丰富。学生认为课程和教师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上课太严;课程时间短。建议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减压和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中学生:96%认为有必要开始心理健康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43%选择求助朋友;27%选择自己憋着;其次是发泄、转化压力为动力、求助家长、逃避、求助老师,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5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4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9%的学生认为应该具有心理辅导能力;28%认为应该知识丰富;25%认为应该认真负责;18%认为应该有活动组织能力。学生认为课程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太短。建议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离异家庭孩子;关心学生快乐成长和性格培养;丰富课程形式;帮助学生减压。

2、存在问题

(1)学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不够。昆仑路小学:缺乏相关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由数学老师经培训暂时代课。学校专门供学生活动的室内场所和教室面积太小,活动难以开展。二十八中: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联小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配备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名。投入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资金比较少,大部分资源用于心理健康讲座,考前辅导,教师减压辅导等方面。

(2)课程时间无法保证。在调研中发现,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学期有十六节课,但无法保障课时。二十八中虽然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但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

(3)教材缺乏。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为十六课,可分别归为五部分:人际交往、快乐成长、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课本以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个性、社会性发展及品德发展为依据,遵循“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的基本课堂结构。但是教材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领悟老师的意思,并且教师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解释说明游戏活动;无法进行课后练习及反馈,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对自身问题没有主观体验。

虽然二十八中有青海省心协统一发放的教材和学校编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课本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但同样发放数量有限。

(4)师资力量薄弱。昆仑路小学: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清晰,何谓心理健康、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及特点、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等问题未能考虑周全。只是将课程内容局限在书本中,而不能向实际学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旧按照原有课程模式进行,缺乏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观性和体验性。且教师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心理如何发展,还要兼顾其它课程的进展程度,导致其角色混乱,学生不能从中获益。二十八中:教师虽然有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由于人员有限,工作负荷大。校方和老师只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来进行弥补,例如对学生做考前减压辅导,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学生家长做报告等。

(5)师生交流不够。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少,不了解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课程内容比较盲目和片面,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难以运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如何减压方面,中小学都只有1人选择了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自己调适或自己憋着。在帮助学生减压方面,学校只是单纯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方面出发,并未触及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单凭考前的几个小时放松训练根本无法彻底改变部分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长期的压抑对学生日后成长极为不利,由于这种心理焦虑的严重化,随之产生的自卑等负面情绪不断膨胀,只要出现导火索就可能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6)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呆板。问卷反映,中小学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的前三项能力或品质中都涉及“关心学生”这个关键要素,可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方式不当,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互动性;把威严带到心理教育课堂上,和学生有很大距离感,学生没有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做到无条件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对每个学生平等、关注甚至适度的自我开放是作为心理教育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无法保障这个前提,就会使课堂氛围严肃,老师和学生们无法积极参与进来相互交流,彼此了解。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改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推进课程改革,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一定要保证课时量,每周必须要有一节课。课时不够,一切都无从谈起。

2、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将它提升至教育宗旨的高度。其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给每位同学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有了课本即使老师讲课不到位,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看课本发现问题,弥补老师的失误。还有通过招聘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增设活动室以及购买必要的设备软件等措施,才能使心理教育工作在学校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3、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

必须要让中小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与见解,自主地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材或编撰讲义。讲授课程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可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二是教学过程重视开放性与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感悟来促进自身心理调适、达到行为改变为教学目的。尤其注重学生能否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该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课堂上的感悟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三是教学效果的主观性,体验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心理健康知识技巧的接受者,又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而改变心理和行为的行动者。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在教学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实践性的差异,使其在课程教育中的个人体验与收获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获得同一体验与收获,而是将重点放在启发其思考和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上,如果有学生有认知或体验偏差,便可及时纠正,同时供其他学生吸取借鉴。

心理教育课程与心理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的区别是: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项持久、耗时与费力的工作,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是短期的,花费人力、精力、财力比较小,同时应用面很广。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作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它是成长性的、预防性的;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有它的主题和对象,是适应性、针对性或者治疗性相统一的。因此,课程比它们更加适应每一位学生,不仅防患于未然,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而且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两方面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审视这门课程。

4、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多样性、开放性说明了它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授课情况去备课。例如,上述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方式的问题,就是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证明。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他们才会认同这门课,也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其次,教师必须通过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课程的看法意见等,不断改变、增加课程内容。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和学生多交流,相互之间增进感情,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支持与信任。

5、教师不能身兼数职

由上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其他老师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他老师可以既上数学又兼上物理、化学,但心理健康课的性质是不允许其他任课老师兼代,必须由相关专业的老师亲自授课。否则课程内容看似心理教育,实则还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有过程,导致老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无聊。

6、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生活、学习和自我全面发展,因此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则要看学生的认知是否变化、学习和适应行为等是否改善。建议采用SCL-90等自评量表在未开设课程前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在课程结束后再测试一次,从而比较两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对课程效果比较可靠、实用的检验方式。

总的来说,两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有效的,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待改善与提升。学校与教师等方面必须重视课程的开发,克服课程内容贫乏、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福球,唐松林. 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3.15(6).

[2]刘玉兰,洪顺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3]鲁保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9.

[4]夏海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

[5]詹浩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06.

[6]陈文琦.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8.

篇3

摘要: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以浙江省为例,选取了1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71—02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及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台州市教科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项目编号:GG14063)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3—12—08

作者简介:徐增杰(1983— ),男,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孙丽苹(1984— ),女,山东潍坊人。椒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背景介绍

根据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趁势展开。那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如何呢?笔者以浙江省为例,分别从该省的国家示范院校、省级示范院校、一般院校中选取了10所高职院校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开设现状

调研涉及的10所高职院校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有9所学校选择在第一学年开设心理健康的公共必修课,设置两个学分(32~36课时)。其中有3所学校,在两个学分的公共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有一所选择在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理论),设置一个学分(16课时)。在大一、大二的其他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实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修满另一个学分(16课时)。

(二)教材使用现状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年,基本上采用省编的通用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普遍感觉省编通用教材过于偏重理论,因此,在第二年,接受调研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采用了自编校本教材或合编教材。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开设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考虑到高职院校心理学师资较弱,为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开设,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工作由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从调研结果上看,多个部门参与心理课程的开设确实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课程的组织和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使得各高职院校能及时地开展心理课教学,但也衍生了职能关系不顺的问题,表现如下:1.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部分院校开课职能归入人文学科的院系,部分院校则由学工部门下属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还有些院校是由教务部门主导开课。由于职权不明确,不少院校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上存在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2.任课教师的岗位类别不一,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调研发现,同一个学校在任课老师的编制上存在教师岗编制、辅导员岗编制、行政管理岗编制等。由于岗位类别不同,导致了上同样的课,待遇却不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二)课程的建设未形成体系,针对性不强

1.课程建设未针对高职的年级、学制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课程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心理问题的不同。目前,各高职院校没有按照自身的学制特点和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高职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课程体系建设应该贴近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调研发现,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尚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来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合班教学,教学效果不佳。在所调研的高职院校中,每个学校平均只有两名专职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院校不得不合班进行教学,甚至部分院校的合班学生数达到130~140人。匮乏的师资和上百人的大班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

4.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手段的终结性评价层面上。调查表明,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都是以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为主要评价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部门可考虑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还没有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相比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实践性等特性,高职院校具有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师资力量积累不多的特点,高职学生具有文化课程的起点较低,体验式学习能力强,理论性学习能力弱的特点。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出台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

(二)加强制度建设,解决课程开设机制不顺的问题

理顺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机制不顺的问题:1.在课程开设上理清学工部门、教务部门与二级学院的关系;2.努力消除任课教师间的岗位类别差异,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

1.建设适应高职学制和年级特点的课程体系。在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除了考虑到一般的心理发展诉求外,还要考虑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注重课程设置与学制体系的衔接。

2.建设适应行业、区域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高职培养的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具有极大的行业性特色。不同区域也存在文化心理差异。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时,尤其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开设形式上,要适应高职本身所服务行业、区域的特点。

3.加强招聘和培训力度,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专任教师严重匮乏,尤其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教师。可见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升,急需加强招聘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增强师资力量,以提高教学效果。

4.在实践中探索,建立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方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授课过程与授课目的都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因此,应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通过档案记录进行评价、通过心理测评进行评价、在情境中进行评价、在协商对话中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式,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邱开金,周晓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5).

[2]李玲玲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评价;Delphi专家咨询法;大学生

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随之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成为很多大学的必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也纳入各高校的议事日程。但对于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各高校一般采用全校通用的指标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文章拟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公平公正考核教师教学质量,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该课程的建设。

一、资料和方法

(一)Delphi专家咨询法

Delphi法是通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经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1]。本课题主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因此,要求专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根据Delphi法要求,拟选择江苏省内17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的一般资料为年龄:25~<30岁5人,30~<40岁8人,40~49岁4人;教育工作年限:10年以下9人,10~20年8人;职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14人,教务管理教师2人,心理辅导员1人;学历:硕士14人,博士3人。

(二)专家咨询问卷制定

在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初步选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备选指标,并在问卷中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以了解专家对问卷中未提到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遵循专家咨询法的要求,每次专家咨询均有详细的填写指南,并将上一轮咨询表的回答情况反馈给专家。备选指标重要程度依据Likert5分法分为5个等级: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专家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也分为5个等级:很熟悉(5分)、熟悉(4分)、一般(3分)、不熟悉(2分)、很不熟悉(1分)。判断依据分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从同行处了解、直观感觉四类,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并进行运算,最终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各项指标权重取值范围均在0~1之间,且各项一级指标权重之和为1,任何一项一级指标所包含的全部二级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任何一项二级指标所包含的三级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

(四)统计学方法

专家的可靠性由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来衡量。专家的积极系数以回收率表示,权威程度由权威系数(Cr)表示,Cr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专家对方案做出判断的依据,用Cα表示;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Cs表示[2]。权威系数计算公式Cr=(Cα+Cs)/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指标采用变异系数(CV)表示,其值越大,表明专家意见越离散。在本研究中,整理第二轮咨询结果,对变异系数小于25%的备选条目予以保留,当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结束本次调查。同时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协调系数W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高[3]。

二、结果

(一)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

第一轮咨询15名专家应答,应答率为88%;第二轮咨询15名专家应答,应答率为88%。一般认为积极性较高的应答率在70%以上,本研究中专家们对参与此项研究的积极性较高。根据计算公式,本研究中专家权威系数Cr为0.905,一般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因此,本研究中专家对此次评估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在本研究中,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0.125,专家意见比较协调一致。

(二)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发放专家咨询表17份,回收15份,回收率88%;专家意见及条目修改情况总结如下。删除部分三级指标,具体为:二级指标“硬件建设”下的设备建设、资源建设;二级指标“软件建设”下的心理档案、心理网站、危机干预、心理社团;二级指标“保障建设”下的经费到位、学习交流;二级指标“学生个体成长”下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预防;二级指标“学生集体成长”下的班级凝聚力、课堂氛围、班级成长;二级指标“教师成长”下的能力提升。修改的指标为:将原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及其下设的二级指标“学生成长”、“知识素养”放到“教师”指标下分别作为其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原二级指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重复,将“教学水平”删除,并将其下设的三级指标“教学理念”转移到二级指标“教学能力”下,作为其三级指标,将三级指标“教学评价”转移到二级指标“教学效果”下作为其三级指标;将“教学环境”下的二级指标“硬件建设”放到二级指标“保障建设”指标下作为其三级指标,并在“保障建设”指标下加入新的三级指标“组织制度”。

(三)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本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变异系数均小于25%,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如表1~3所示。

三、讨论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多年来,研究者试图寻找一套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但进展缓慢[4]。本文在遵循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对量表内容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科学性、可信度较高。

(一)选择的专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靠性

专家的选择是实施专家咨询法的关键,专家人数视研究项目规模而定,有研究认为,专家人数不宜超过50人,以15~50人为宜[5]。本研究选择江苏省内17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其中既有教务管理教师,又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职教师,还有心理辅导员;教育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专家的学历既有硕士还有博士。分析结果显示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较高,可以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对于采用专家咨询法经过多少轮才可使专家意见较一致,一般无具体要求,多数短期经过2~3轮评估,专家意见已相当一致[2]。本研究在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25%,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0.125,说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三)备选指标来源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要求

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基础上[6],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初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备选指标,并在专家问卷中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以了解专家对问卷中未提到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不断检验其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要求。首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完整性原则[5]。其次,在课程评价的手段上,要将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7]。综上,建立在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要求基础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的,可信度高。

(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各高校一般都用同一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区分不同课程的特殊性。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的主要途径,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并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特点建立起来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更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杨玲玲,赵振娟,林平,等.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997-1000

[2]冯志英,王建荣.应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6-9

[3]陈加军.住院患者体验量表(IPEQ)的编制[D].郑州:郑州大学,2013:4-5

[4]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5]李亚敏,肖啸空,刘树雷.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5):109-111,137

篇5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是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做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院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1 课程目标

笔者比较认同仲稳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所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理真实,产生促进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的积极效果。”[1]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我把课程的目标定为: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1.1 预防性目标:通过系统教学和实践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训练、自我帮助、自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向严重化方向发展。这也可以表述为两方面的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自我体验、讨论自省、游戏测试、实践模仿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形成高职学生心理调节、心理平衡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同时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提高心理健康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1.2 发展性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体验感悟、测试分析、团体辅导、交往实践和生活历练,把所学心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情感控制和情绪调节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健全个性人格,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完成人格完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方面的发展,做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也可称为素质目标。

2 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心理上相容,这比在其他任何教学中更显重要。[2]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开放自己,畅所欲言,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才能做到寓教于无形。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课程最大的不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具有师生心理相容性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案例分析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案例分析法运用中,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取要注意真实性,即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选取学生们相信的,实际发生或经过加工的典型的但是很可能发生的案例。其次案例分析时要发动学生层层深入进行分析,切忌教师急于下定论,而剥夺了学生认知、体验、领悟的过程。

2.2 团体活动式教学法

团体活动式教学方法借鉴团体咨询技术,选取大学生发展中面临的相同或相近的问题,精心设计团体活动并组织实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感悟,掌握心理知识和心理调控技术,并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得到心理的成长。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师生互动性、体验式的特点,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效。例如在“高职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这一章的学习中,可以设计“优势学习”团体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擅长的学习风格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认识到每个人学习成绩的差异除了先天的生理原因外,更多的是和后天的自己对自身学习优势能力的应用程度有关。还可以通过“脑力训练”活动,训练学生的高效记忆方法。

2.3 “做中学”教学法

“做中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心理测试――参与训练――表达交流――总结转化。[3]以“培养成功交往的能力”为例,教师先进行一个人际关系的简易自测,学生了解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接下来设定几个大学生宿舍里较多出现的问题,比如“煲电话粥”影响舍友休息、大臭脚丫子经常不洗,请同学们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如何劝说这样的同学进行改善,训练与舍友交往的能力。然后根据表演,展开讨论,交流表演中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妥当,如何能够达到劝导,同时又能增进友谊。然后观看《心理访谈――宿舍你我他》,听听专家是如何分析和示范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再分组讨论增进认识,总结感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3 课程改革建议

3.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的相关培训,使他们能更多地学习系统的心理学专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系统训练,积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从而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年级进行细分

现在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是针对大二和大三两个年级学生的,而他们所面临和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将来能够分年级开设课程,这样可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大学二年级课程内容可包括: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等,大学三年级课程内容可包括:积极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创造心理、就业心理等。[4]

参考文献:

[1]仲稳山.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2010,(10):103.

篇6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 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实践研究中虽然已有三门选修课程,但依然无法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矫治类的课程目标还是空白。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适时地开设有针对性心理课程。

(三)师资力量薄弱

篇7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81-02

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很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方向对其展开了研究和讨论,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在干预功能、发展功能以及预防功能,对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做出了相关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这门课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学校只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门课程的考核形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也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所以,对这门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体系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制度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一直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难点。绝大部分的教学工作者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方面,很少有研究学者涉及这门课程的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即使有研究学者指出,但仅仅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实践操作无法跟上理论的研究。

1.实际教学和课程考核脱节

传统的课程教学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把这种考核形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很多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这种传统的考核形式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建设,很多教学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注入式、讲授式已经无法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但是这些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对考核制度的改革。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时仍然使用传统的考核制度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导致实际教学和课程考核的脱节。

2.考核方式单一化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考核这门课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卷面考试,一种是期末论文,还有一种就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考核,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但是期末考试也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通过卷面测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使用这种考核方法,学生基本通过考前的一周复习就可以通过考核,甚至还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成绩主要和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课下作业有关,但是作业抄袭、点名帮答到的现象在大学已经屡见不鲜。这种形式的考核不仅过于简单,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3.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

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上,忽略了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一次性考试,考试的成绩就代表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这门课程的成长变化完全没有注重,这使课程考核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4.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一样,都是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结合,但是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并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科学的评分标准。甚至有些学校的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这种考核制度既不能保证科学、公正,更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

1.明确考核的目标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它要求这门课程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这门课程的考核目标。具体考核目标应该包括这些内容:(1)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情况;(2)检测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3)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状况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4)学生反馈的信息,促进教学工作者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首先,摒弃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情况。摒弃期末考试或者期末论文考核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使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过程性考核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比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考核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等。然后定期进行小结考核,最后结合终结性考核,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采用量性考核和质性考核有效结合的方法。量性考核是指通过学生在学习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比,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质性考核就是通过记录和文字描述,即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情况,老师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来完成考核。再次采用多种考核主体有效结合的方法,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能过于片面,因此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其他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同学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可以作为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最后采用课内外表现有效结合的考核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要观察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考核,应该把考核的重点向课外倾斜,考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注重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核

学校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体验、感知、合作、分享,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学的评估不仅是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评估,也是对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评估。因此,不应把考核的重点都放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其他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升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考核成绩比例。

4.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明确评分的标准

课程考核应该由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组成,要求平时考核占到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和学生自我体验,其中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发言次数以及学生的听课态度,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科学合理客观地给出学生在课堂的考核分数,课外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会生活适应等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并根据同学、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的反馈信息,科学地给出考核的分数。自我主观体验主要是学生对自我的分析总结,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并给出相应的考核分数。

三 结束语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创新,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同时还有助于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对这门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龙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9):127~128

篇9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22-2

0 引言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概率在10%至30%之间,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概率也在此区间浮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课前期望度较高,但课后的调查和回访显示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机会较少,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尝试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引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中,在实践中探索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新模式,通过绘画自我分析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师生互动, 达到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目的。

1 高职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说来,高职大学生是因为高考中较低的分数而失去了进入普通本科或者重点院校就读的机会,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入学初期,他们对学校及专业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期待也较低。其次,中学阶段畸形的应试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没有随着高考的消失而消失,相反,这些心理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发展。另外,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很多家长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期望度也不是很高,包括学生本人对在校期间的学习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也从侧面上加剧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2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性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可视化的过程。绘画心理分析是绘画者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绘画(或者自由绘画),分析者通过分析绘画作品,反映作者的发展状况、人格等内在状态的一种心理技术。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学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绘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投射心理测验的方法。国外一些研究表明,绘画作为投射心理测验应用于课堂时,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例如: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提出的房树人测验(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通过让来访者画房子、树和人,画出的房树人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直接或象征性地反映绘画者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绘画心理分析也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治疗, 也可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和治疗。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绘画心理可以使绘画者的自我形象、自尊和社交能力等得到提高,促进人格的整合。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将绘画心理分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传统课堂方式主要是通过言语进行,教师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育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绘画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直观和具体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传递思想,再经由分析者分析,产生双向互动,互动性增强,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其次,在意识状态下,个体的防御心理比较重,很难进行深入探索。绘画心理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行为,它可以轻易的绕过防御心理,也可以深入揭示人的潜意识。它不会受到绘画者语言、认知能力或绘画技巧的限制,绘画者的表达也就更加真实和自由。

但是,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对分析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其次,对绘画的解释要非常慎重。错误的解释很可能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绘画技术使用时,教师不能直接“拿来主义”,一定要结合学生情况,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篇11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转贴于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篇12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有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一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和客观,但已经让我们认识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帮助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化解心理障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需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都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明确的要求,我省的一些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要求,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我省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客观需要下,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省中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即《成长与心理》,并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中小学都能使用这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中考或高考直接要考的课程,但现在已有相当多的学校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肯定地预测,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主要是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主题选择

《纲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纲要》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初中阶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从《纲要》中阐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看,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学习、情绪、青春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初中《成长与心理》各册主题结构如下:

初一上册:

自我:第五讲,做自己的国王;第二讲,做时间的主人。

学习:第三讲,规划学习;第六讲,学习的动力。

人际交往:第四讲,学会幽默;第八讲,赞美的话儿这么说。

社会适应:第一讲,感受初中。

其他:第七讲,诚信人生更精彩。

初一下册:

自我:第二讲,借双慧眼看自己;第五讲,成人,我们这样诠释。

学习:第七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绪:第六讲情绪世界。

青春期:第一讲,少男少女初长成。

人际交往:第三讲,同学交往的桥梁;第四讲,老师,我想对您说。

社会适应:第八讲,带着梦想成长。

初二上册:

自我:第八讲,自胜者强。

学习:第一讲,观察力:开启智慧的窗户;第五讲,记忆解码。

情绪:第三讲,给心情放假。

人际交往:第四讲,相逢是首歌;第七讲,与父母面对面。

社会适应:第二讲,抵制不良诱惑;第六讲,生活中的我。

初二下册:

自我:第二讲,唤醒心中的巨人;第五讲,偶像与追星。

学习:第一讲,站远点,打量学习成败;第七讲,漫话考试。

青春期:第三讲,青春心事。

人际交往:第四讲,坦然面对你我他。

社会适应:第六讲,社会是本书。

其他:第八讲,职业世界。

我们在尊重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在选择主题时尽量做到:

1.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作为各讲的主题。如初一上册的“学会幽默”、初一下册的“同学交往的桥梁”、初二上册的“与父母面对面”、初二下册的“偶像与追星”等。

2.注意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选择主题。如情绪方面,初一下册的“情绪世界”是认识情绪,初二上册的“给心情放假”就是控制和调节情绪。青春期方面,初一下册的“少男少女初长成”是对生长发育及心理变化的认识,初二下册的“青春心事”就是对进入青春期后的情感变化的认识。

3.具有针对性,选择当前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的动力”、“抵制不良诱惑”、“漫话考试”、“偶像与追星”等,都是以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适应社会、必须面对的学习问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等为内容,这些都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又容易出问题的方面。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主题结构或设计思路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使编写思路更加明确,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中主题内部结构相对统一,初中阶段每个主题的内部结构包括心理点击、心理博士、自我报告、心海导航、成长感悟、心灵自助等模块,下面从功能设计和教学思路等方面对各模块作一些介绍。

1.心理点击。从一些调查结果、生活事件等入手,引出主题,并对主题心理现象作简要阐释。教学时可通过教材上提供的调查结果、生活事件,也可以准备类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由此进入主题。

2.心理博士。对本讲主题涉及的主要心理现象和事件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科学的解说,突出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立足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要求学生去记去背这些心理学原理,而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并与本主题前后的案例、活动等结合起来。

篇13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使得学校把教育重点放在学生专业课的教学上,其他的人文学科的教学则被放在次要位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作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加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教育部门硬性规定开设的,所以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仅限于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因此势必使上课教师把重点聚焦在“问题”上,教育学生怎么矫正心理问题,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品质和情绪的培养。过于片面、消极的目标偏离了正面的教育导向,会使学生产生自我防御和排斥心理,从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基本都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另外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可读性,不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与接受能力,而且纯理论的讲授会使课程变得枯燥、单调,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缺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色和他们所关注问题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不但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反而会使他们感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心理负担和学业压力,进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望而却步的学习态度。

(三)学时安排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较长的时间内遵循以学科结构为中心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重视专业课,忽视人文、品质类的教育课程。据了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学期课程,每学期的课时一般为16课时,部分是32课时,教学时间短,教学进度快,而且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上课时间多安排下午后几节课或者周六、周日,教师、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占用,因此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反感情绪。结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成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为得到学分而学”的学科。

(四)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采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单方面的传授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多数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耐心,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团体心理辅导,但是因为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团体辅导室,团体课程只能在普通教室中进行,硬件设施的欠缺使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以培养积极品质和幸福体验为目标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积极地品质和幸福体验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以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教育学生。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理解、尊重、积极关注学生,启发他们运用心理学知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遇到的问题,理性地分析、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成就感。

(二)构建符合高职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设置和编写,在保留内容的共性特征外,具有个性的特色。课程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程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主,力求通俗易懂,减少心理学专业名词和专业理论的陈述,讲解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必修课基础上开设选修课程,如: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而且选修课程的开设要与专业和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并且要针对不少高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惘,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深入到各行各业内部,研究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行业或岗位心理,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适应行业或岗位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

(三)合理安排课时,弥补课时数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足够且合理的课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最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这样老师和学生的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同时为了弥补课时数不足,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讲座或者团体辅导,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身体会心理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对个体和团队的意义。让他们不仅在理性上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感性上感受心理学知识的奥妙与乐趣。

(四)重视教学过程,讲授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

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是强调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尝试把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讲授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方法:运用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PPT课件和网络技术、案例分析、心理剧、故事续写、自我白描、心理访谈、专题讲座、心里影视欣赏等。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将理论客观知识与主观感受、体验相结合,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能将这些理论用于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又比如:可以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将班级统一采取分组活动,每组选一个代表,老师给每个组员说明活动的规则,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活动后的收获,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向大家说明活动的目的、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活动体会到的感受在心理学上的解释和遇到相关问题该如何去解决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幸福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