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篇1

第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并且对外提供一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以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组织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有效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对市场经济现状分析,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的加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的最终目的。

二、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第一,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个是具有相互补充作用的。财务会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资金运营状况来完善企业四大报表的内容。通过这几大报表可以对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业绩给予肯定或者对在过去这一年的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映。而财务管理是通过分析财会提供的信息做出最合适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的资金管理决策,也可以根据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各种状况加以预测,做出合理的预算。财务会计需要时刻了解财务管理的决策变动,同时也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财务管理在进行各项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作为支持和基础。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者只有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才能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

两者都是以资金运动为工作的中心。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会计是以资金活动为工作中心,理所当然,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也都是以资金在经营活动中的运动为工作中心了。在企业的经营中它们都需要对资金运动进行计量、计价以及评价。而在资金的管理活动中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之所以这样企业才会不只有财务会计或不只有财务管理。在这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主要关注资金运动的量,资金流出多少,资金收入多少和资金剩余又是多少,主要的就是关注资金不要漏记、少记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就不一样了,财务管理则是主要关注资金运动后的成效,简言之就是更注重资金运动的质,它主要关注资金用到这方面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少,要产生更好的效益该怎样利用这有效的资金,在资金占用的过程中,会有多少资金时间价值,即是有多少成本,从而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资金管理决策。比如财务管理会分析出企业的一笔资金是存在银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企业用于投资带来的效益大。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一样。不管财务会计是更关注企业资金的量,还是财务更关注企业资金的质,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工作内容都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也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壮大企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这一最终目的。

第二,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二者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财务会计是在需要等价交换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事物进行估价、计量从而产生的,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快的,财务会计也从只对事物进行计量和计价转为了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核算和管理。而在会计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们渐渐的知道,要搞好经济,更有效的管理好企业就不能只有财务会计的量,还需要注重企业的资金活动的质,也需要有更好的知识储备使得更好的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二者的侧重时间点不同。财务会计是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主要是对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未来的资金数量进行全面的预测,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最合理的投资、筹资决策。

三、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相互结合作用

篇2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个学科体系的交流互补逐渐得到加强。就企业财务方面而言,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更是密不可分。两者都属于经济管理活动,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一、基本含义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周转流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这是为了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给企业相关的利益人。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这项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流动关系。

二、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学术界针对财务与会计之间关系的探讨,经历了“大财务”观点、“大会计”观点和“财务与会计并行”观点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承认财务管理与会计不是一回事。而两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对其认识的不断明晰过程中,我们更加深了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一)两者的具体对象

对象不同是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两者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价值运动信息。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自身。显然,在信息科学逐渐明了的今天,价值运动信息不等同于价值运动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与运动可以分离,可是不能完全独立分离。具体看来,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关系进行管理,即企业资金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包括资金的运作、企业与各相关利益单位或个人的关系处理。财务会计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具体体现为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人员既要从部分着眼,分析各大要素的变动情况,也要从资产负债表的全局出发,管理分析企业整体的系列行为。

(二)两者的行为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目标是对公司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配置使用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公司财务行为的导向。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努力搞好资本运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方向,也是连接外部环境和会计系统的纽带。在决策有用观的背景下,会计系统就是向信息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仅包括提供财务信息,也包括加工利用后的信息。因此,会计系统是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的有机统一。可是,我们这里谈到的只是财务会计,即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而加工利用系统是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财务管理的性质。

(三)两者的方法依据不同

财务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检查及监督等。它侧重于事前的预测、决策、计划和事中的控制与监督。而财务会计作为信息处理系统,则侧重于对事后经济事项进行反映和监督。它以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为主要方法。由此,财务会计通过收集、存贮、传输、和加工会计数据,输出财务信息,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财务管理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做进一步加工,并利用加工后的信息参与经济管理。

(四)两者的行为职能不同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会计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价值运动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如实反映企业的价值运动,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系统、全面和综合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另一职能是控制。控制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通过使用信息的管理者间接实现的。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即影响经济活动的命令,这不能认为是会计的职能,而应是管理的职能。因此,会计并不对价值运动进行直接管理,它也不具备管理所固有的职能。相比之下,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直接进行管理,因而它具有一般管理所固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五)两者的法制体系不同

我国的财务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制体系规范和加强了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以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然而,公司财务面临更大的法律环境,这不仅包括上述财务会计所面临的法规,还包括公司组织法规、税务法规和证券法律制度。财务法规体系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反转来为财务管理服务。借用日本学者宫臣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概括的观点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即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即信息)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正是价值运动信息,将两者联系起来。总之,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联系并不等于相同。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必须相互独立,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3

一、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一)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从财务会计分离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FAC)年会上正式采用了“管理会计”这一专门词汇,由此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根据198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下属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管理会计公告1A》的定义:“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是具有代表性而且较为权威的对管理会计的界定。

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理论的独立是以美国著名财务学者CREEN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为标志的。西方财务以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不断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耀眼的分支。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的变迁对企业财务的演进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从目前我国财会教育来说,教育部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并列列示在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学科下,可以理解为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并列在同一学科层次。会计学是一门经济信息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学科,会计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据以作出投资决策的信息;财务管理学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直接对企业价值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管理,主要涉及投资预算、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的决策管理。

从四门课程所讨论的内容以及目标上看均有所不同。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①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②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③存货控制(EOQ模型)。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重复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原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来阐述证券估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的财务上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我们的观点是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也就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在分离的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三)关子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①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②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③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④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的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

关于报告内容,的确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是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的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是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正如,在西方CPA(注册会计师)和CFA(财务分析师)是两种执业证书一样。

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前面我们重点分析了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强调其差异化,这是为了教学的便利和学生对专业知识接收的逻辑递进关系的一种安排。但是在实践中可不能这样泾渭分明。在实践中我们最应该分析和讨论的是其整合问题。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的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篇4

一、四项工作具有独立性

这四项工作之所以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一直被分为四种类型,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是由于其工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虽然从工作的名字上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其内容的设计及所包括的技术还是存在相对独立的一面的。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项工作从所包括的工作内容来讲存在着重复的地方,例如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及存货控制。然而,虽然这些工作内容上存在重复,但其工作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财务管理侧重于如何利用适宜的技术与方法来进行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则在于财务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的探讨,是对财务技术在实际中的一种应用。换句话讲,一项工作指的对于这项工作应选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而另一项工作则指利用相应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怎样来分析汇总的数据与信息。那么,针对上面提到的交叉内容,管理会计工作侧重的是本量利分析的方法、经营杠杆分析的方法应在什么时间选用,而财务管理则是侧重的如何利用这些本量利分析方法及经营杠杆的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际财会事务中遇到的问题。

(二)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西方一些国家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工作合并成一项工作叫“成本管理会计”工作,可见二者的联系是更为紧密的。我国在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考试中也是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由此可见这几项工作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应用时经常会联系到一起的。而实际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在工作内容的设定上还是存在不同的侧重的。成本会计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计算,而管理会计所要负责的则是针对成本会计提供的数据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换句话讲,二者是财务管理程序上的一前一后,一个为前提,一个为后续。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要以计算所得的数据为依据,而计算所得的数据又会进一步指导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二者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相辅相成。

二、四项工作具有相关性

虽然不同的工作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财务事务的处理与管理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单独使用就可以解决与处理好问题的,会计工作主要分为管理会计工作与财务会计工作两大分支,其中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属于会计工作范畴,而财务管理则属于管理工作的范畴。

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个是侧重于会计信息在管理中的价值的体现,而另一个则是财务会计的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提供数据资料,提供进行管理的依据。而进行会计管理后的效果,又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来进行计算,来分析管理的效果与作用。二者的关联性体现在管理与信息的关系,体现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当前社会的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汇总与分析。

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整合研究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项工作内容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这四项工作应相辅相成,相互整合,才能达到会计工作的目的。四项工作的整合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形成了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会融合财会管理与财务会计中的所有内容。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要通过掌握价值增长的规则与规律,来定位财会管理的目的与功能,以此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要将决策建立在价值计量、评价、报告基础上,采取规划价值目标与管理决策的方法,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实现企业价值的全面增长。

(二)使财务主管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财务管理的相关负责人不单纯负责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参与到企业的战略设计、绩效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企业经营需要财务主管利用其所掌握的财务信息来分析企业的当前状况,辅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四项工作的整合改变了财务主管的原有职能,并且对财务主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有助于统一的业绩衡量标准的建立

伴随财务管理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发展中来,这对财务报告及财务数据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要形成流程化、标准化,形成统一的业绩衡量标准。这种统一的业绩衡量标准的形成就要汇集四项工作涉及到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利用通用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报告,根据管理要求对各业务板块、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进行过程监控和风险预警。

总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在财务事务中的整合应用是发挥财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这也体现出当前会计信息对一个企业发展的影响,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利于制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

篇5

这些年来财会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每门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课程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门课程的“内涵”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从财会实践层面分析,财会专业工作也在“管理整合”的浪潮中走向趋同或交叉。本文主要围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门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关系和实践整合进行分析、探讨。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复杂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管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主要阐述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在财务上的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分离,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

关于报告内容,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师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先进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时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

2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不断发展,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教学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存在很大脱节

尽管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的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都严格按照教材来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缺乏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这不仅对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也极大地制约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大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2.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很多高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两门课程融合起来对学生展开教学。目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想要更好地促进这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大学科之间地融合与渗透。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时,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遇到任何问题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这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极为不利,需要教师认真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并加以改善。

二、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融合的分析

1.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融合的可行性

借助两者的融合可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能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

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两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尽管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会计科目存在差异,所以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风险。结合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对两门课程的融合进行分析发现,财务会计是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基础,只有学生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并运用财务会计中的知识点,学生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有关知识,所以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使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内容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就业[1]。

2.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融合教学的优势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有很大不同,但正是因为侧重点不同,课程融合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互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未来随着企业之間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只有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将两项工作完全融合,才能为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科学展开经营决策。所以高校要积极将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两门课程融合展开教学,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更好地适应和生存下去,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多企业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两项工作的融合,导致企业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缺乏系统全面的决策依据,很多企业因为盲目决策导致经营管理出现重大失误,在这种形势下,轻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很难继续经营下去,所以在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要对两项工作的融合高度重视[2]。

正是因为两门课程和教学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会计工作,所以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融合教学的优势,积极引导教师认真做好两门学科的融合教学。

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融合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质量的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一流人才,但学生单单掌握两门学科的知识,不能将其融会贯通,很难适应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真实需求,所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加大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两门课程的融合,借助课程的融合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促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地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三、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融合教学的策略

未来财务管理学与财务会计学两门学科融合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需要高等学校的教师认真展开对两门学科核心内容的研究,从学科互补性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将国家最新的会计政策和法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教学工作,建议教师采取以下策略。

篇7

一、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角度的比较

在理论研究上,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会计学家斯朵伯斯将会计目标作为其课题研究的内容,首次将会计目标直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开启了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之路。之后在1960年《研究方法论和会计理论构建》的论文中则提到了会计目标研究的重要性。美国会计学会在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最早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权威机构。经过了之前的研究,从此奠定了会计学界对于会计目标管理研究的重视,在之后的20年里,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企业而言财务会计目标的作用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目标是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中的,对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性和制约性的内容。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不参与企业管理的外部人员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都十分的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会计的经济数据来了解企业的业绩、成本、利润、债务等信息,而外部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经济数据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在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中,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为题一直都是理论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理论逐步将注意力从关注企业资本合理分布与有效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作用而向融资决策、资本预算等方面过渡。到目前为止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先后出现了四种观点,分别是利润最大化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原则。

二、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基本内容角度的比较

在美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史上出现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另外一种是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在会计目标的基本内容上有着截然不同态度。受托责任观的思想理论系统是在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的产生,使得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这样就在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受托和的关系。受托责任观的观点认为财务会计目标应当是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经营业绩的信息是最能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部分,所以在财务报表当中应当以企业经营业绩及评价为重点,这就是受托责任观的主要观点。而决策有用观的思想以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据侧有用性日益重要为其发展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观点的形成之初是因为美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学派只注重会计数据准确性却忽视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性方面的批评而来的。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应当是以向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现金流动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及变动方面的信息都是对企业决策非常有用的信息。目前,决策有用观的管的观点在美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主流的思想观点。

通过上面对财务基本目标的两种观点的叙述,我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市场环境与美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财务会计目标上也应当有所不同。不但如此,不同的组织形式在财务会计目标上也有着不同之处,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以向委托人报告有关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旅行结果的责任信息为主,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财务会计目标应当以提供决策者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主。虽然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内容上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实际情况及不同的组织形式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财务会计目标的作用都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体现:

1.财务会计目标内容应当能够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各项经济政策时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保障生产与需求的协调具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国家也可以通过企业的会计目标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2.财务会计目标要为企业在财产、成本、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决策时的主要参考资料。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把握可以企业在制定生产销售、技术创新、投资融资方面的战略发展规划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3.在财务会计目标上要能够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经营决策的相关信息,以便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就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而财务管理活动则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但是长久以来学术界都很难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界定,这也是由于企业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界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企业财务目标不能准确界定的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模式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内容上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指定生产销售目标等其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总的反映企业的目标,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

三、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主要特征角度的比较

财务会计目标的作用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目标是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中的,对会计管理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性和制约性的内容,而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则是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来决定的。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是使财务报告的内容能够满足使用者而应当达到的标准。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互相决定的欢喜,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而会计质量信息具备的程度决定了财务会计目标能否实现。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明晰性

对于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来说,会计信息应当是容易理解的,这样的话就便于财务人员来研究和了解企业的情况。在会计信息的明晰性上有两个制约因素,一个是使用者的个人的理解能力,另一个就是信息本身的内容上。会计信息要想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应当在明晰性上加以注意。

2.实用性

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人员最企业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的重要资料,实用性就是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最高级别,所以信息的内容上应当以实用为主,对于一些用处不大懂额信息也没有提供的必要。

3.关联性

这一点指的是多提供的信息需要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具备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够达到会计信息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认为会计信息的关联性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预测、反馈、及时。

4.准确性

财务会计信息是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就对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如果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准确的展示出真实的企业情况,那么不但不能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甚至可能是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以致企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5.一致性和可比性

这两个特征是从信息使用的使用角度提出的,在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的时候,如果财会人员提供的会计报表本企业其他的时期的信息具有一致性那么会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大的增加。同样的如果会计报表可以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比较的话,也同样的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这种可比性强调的是一种在相同时期政策、方法等条件下纵向的比较

6.重点性

这个特征是指会计报表的内容上应当企业的重要的经济情况进行重点的阐释,其他的相对不重要的事项则可以简化或是省略,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这些不重要的事项对使用者在重点经济事项的关注上产生干扰,从而体现出财务报表的重点性体现。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重要和相对不重要的事项的话费还处于一耳光模糊的状态,并没有具备可操作性的划分标准,因此在对重要事项的把握上要与使用者的需要而言的。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方向而言,整个社会的经济特质、经济模式和企业的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侧重于稳定性、多元性和可操作性

四、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环境背景角度的比较

在历史发展的条件下,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极其这些环境的变化都对财务会计目标和采取管理目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会计的发展史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凡事重大的创新与变革都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等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就是所谓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各种客观条件,在不同的谁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会计环境。会计思想、理论、组织和实务的发展都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对于财务会计目标来说,不同的会计环境下的会计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会计环境中的三类因素中,对会计目标而言生产力环境是影响最大的会计环境的因素,其次是经济环境因素,最后是政治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上层建筑。可以说推动财务会计目标发展变化的最主要的力量就是会计环境的变化。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环境背景可以从系统论的观点上来看,系统论认为环境就是存在于研究系统之外并对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因此可以把财务管理以外的对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要素系统的总和称之为财务管理的环境,同时财务管理环境也称理财环境。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所必须的条件,它为企业开展财务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财务管理目标环境就需要对财务管理的环境有所了解,这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首先也是关键的步骤。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政府税收环境和金融环境。

通过上文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基本内容、主要特征、背景环境四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会计目标的作用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要想使企业的未来发展得更好,更加突出就要对这两个目标同样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卢永华: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反思[J] .会 计 之友 ,2003,4.

[2]张炎兴:论不同财务报告目标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企业经济,2010,1 .

篇8

1前言

随着目前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企业的规模目前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资金的投入比例也在逐渐上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想要为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资金以及人才的优化配置、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企业之间一定要加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只有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更好融合、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成为本文将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2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优势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二者在具体职能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两者都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帮助,共通的目标就是在于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行以及顺利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局面,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强的优势地位,企业就要将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有机融合,通过二者的互补作用,优、劣势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下面就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优势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近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企业重视资金等方面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

其次,分析现实发展状况得到,很多企业都会在企业会计部门中设立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来加强企业的制度内容建设。良好的企业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发展航线,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把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两个方面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在上述的基础才可以促使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使在经营状况中,企业的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减少,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同时还可以促使企业员工在这个复杂烦琐的工作环境下顺利地完成工作。详细内容如下。

3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3.1工作主体不同

财务会计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以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为职能基础,服务层次涉及范围较小,而企业管理会计针对企业上下的沟通决策,涵盖了企业整个管理层面,设计的层次以及范围较广,内容比较多元化,流程部门较多。

3.2工作时间性差异

当前,我国大多数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合理记录企业的日常经营资金流动状况,在月季度或月末、年终时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汇总核算,体现的是过去的时间点,也是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的高度总结。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工作人员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过去,还针对于未来发展状况展开决策思考。

3.3工作信息特征不同

财务会计是企业资金运算的管理者,通过规定范围、规定时间内的资金管理,全面系统地呈现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也有一定的规范以及形式,它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以财务账簿或财务报告单的形式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科学呈现。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满足企业更好地发展要求而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在工作内容上没有统一固定的格式限定,更没有具体的规范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合理管控;信息接收渠道以及内容更加多元化。

3.4二者的工作章程不同

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是企业财务会计所遵循的,企业财务会计在使用一定的职业操守的基础上来合理地规划以及核算企业的各个流通事项,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人员需要负责。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需要保持一个清晰的、合理的、明确的财务统计,促使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因此,对外工作报告是目前企业的财务会计的主要侧重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主要是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进而促使会计管理人员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际。企业的资金管理情况在编制财务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从而统筹协调企业资金状况,从根本上为企业经营提升管理水平。

3.5工作计量单位不同

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计量单位不同,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计量单位是信息货币,以货币为主要单位完成对外的财务报表以及对内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与之相比,企业管理会计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主要以企业的变动成本为决策依据,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准则的基础上。在企业管理会计中,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适当调整企业的决策内容以及决策方案,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分析统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明确性。

4外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发展现状

4.1外企对于上述两者的结合非常的重视

对于外企来说,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不再是传统会计完美无缺的财务报表,外企较为重视的部分是在分析以及谈及数据的基础上跟分析企业业务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切实的基础保障。上述目标,如果只是使用财务会计报表,那就很难顺利地实现,所以需要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管理会计在上述基础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极具价值的意见以及建议。一般情况下,外企管理层对于那部分管理会计提出的发展意见以及相关建议更容易接受,外企关注以及重视是上述两者结合的效果,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功能。

4.2外企风险的预测规避手段

对于外企来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经手很多财务相关的数据信息,上述这部分数据信息包含着企业的很多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是依靠财务会计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且将其按照相关的准则完成财务表格的制定,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这部分数据缺乏实际的意义,只是将上述数据堆叠在一起,由此对企业之前的一段时间经营状况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在使用管理会计知识分析这部分数据之后,在上述的基础上取得更为深层的结果,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示。绝大多数外企都是按照上述的基础来完成进一步的预测,对那部分企业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规避。不仅如此,外企管理会计财务报表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明确清晰,不管是专业财务会计人员还是非专业管理层人员都可以看懂,这样一来就可以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4.3两者结合参与外企的决策活动

对于外企来说,管理会计在外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挖掘以及分析数据,凭借自身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逐渐成为目前企业管理层以及决策层。分析目前的世界500强企业,企业的CEO都具备非常强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及财务决策能力。管理会计在分析以及探索数据的基础上,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系列价值高的建议,最终能顺利地满足到企业经营目标规划活动的需要。不仅如此,管理会计还需要积极地参与企业全面预算活动,参与企业全年目标的实现等很多个环节。倘若在实际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均需要对其继续科学的调整,促使企业规划最终的目标得以实现。

5财务会计结合管理会计

5.1完成健全会计制度的构建

一般来说,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记录、计量、统计以及确认,上述涉及的工作主要使得财务会计职能较为简单以及简便,上述财务会计职能没有很好地结合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两者。完成一系列健全会计制度的有效设置,同时还要按照需要进一步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同时明确其管理的具体权限等 各个方面,促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上述的基础上可以为企业经营项目活动提供一系列全面的可靠的会计信息,促使上述两者互相结合可以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5.2按照需要采取渐进式融合的策略

不管是哪一种事物,其发展以及融合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步入一个一个的阶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但是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以及时间。所以,企业需要按照实际需要完成人才的管理、会计体系的设置、数据的处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的统筹安排,这是促使企业实现良好运行最为基础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效的结合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这两个部分,之后受到企业各方面运营质量的好坏的直接影响。特别是那部分组织结构不科学,较为混乱的企业类型,就会造成会计难以顺利地融入到实际的企业运营活动中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根本上区分财务管理跟预算决算会计这两个部分,促使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在上述的基础上来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就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效果。

5.3促使会计的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

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需要从根本上掌握相应的高级会计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问题分析能力,针对问题还要具备很好的解决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实现了进一步的互相融合,在这个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如果只是使用会计技能这单方面,那么就很难满足目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转变单一形式的会计技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样一来,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实现最大程度的融合。

6结论

如何将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发挥企业的巨大优势,需要企业之间进行不断的实践以及探索,企业更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目标,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这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财务会计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会计是更为深层次的一个延伸,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根本上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各自的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将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13-20,96.

[2]周启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4(52):71-72.

[3]李倩倩.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合[J].经营管理者,2015(29):23.

[4]段世芳.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经济,2013(3):181-184.

[5]肖丽丽.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35.

篇9

1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与差异

1.1关系

首先财务岗位在财务管理当中占主导地位,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岗位,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统筹单位内外的现状信息,再根据信息判断现状走势与问题,最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结合现状来设立相关目标,这一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秉持“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开展工作。其次会计岗位虽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地位上要低于财务岗位,其主要负责对单位经济信息进行核算、计量、确认。这一条件下,财务与会计之间存在两大关系,即支撑与被支撑关系、循环关系,以下将对两种关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1.1支撑与被支撑关系根据财务岗位工作内容可知,其要得出工作成果就必须先统筹相关信息,而会计岗位就是为了统筹这些信息而存在的,说明财务岗位需要根据会计岗位提供的信息来运作,可见财务岗位是被支撑者,会计岗位是支撑者,证实两者之间存在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例如某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人员想要评估单位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应就需要统筹单位当前季度的经济收益、经济亏损、负债情况等信息支撑,这一条件下会计岗位通过核算、计量等工作,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整合出来,以供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评估。

1.1.2循环关系财务与会计两个岗位在长期工作当中需要循环作业,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循环关系,即当财务岗位根据会计岗位提供的信息对单位经济现状进行了评估之后,需要提出下一步的目标,而在下一步目标完成过程中,会计岗位又要对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统筹,这样在目标完成后可以再一次给财务岗位提供相关信息,这一过程将无限循环,证实循环关系的存在。例如某事业单位财务岗位根据评估结果认为单位还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随后设立了下一季度经济收益目标,相应在下一季度开始后会计岗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统筹,但季度完结将这些信息提供给财务岗位,使该岗位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季度目标是否进行评估,且再一次设立新季度目标。

1.2差异

目前,根据相关理论可知财务与会计之间存在四大差异,分别体现在目的、工作重点、职能、要求上[1]。对此,以下将对四大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1.2.1目的上的差异在工作目的上,财务工作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会计工作是为了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这就是财务与会计在目的上的根本差异。相应在根本差异条件下,两者之间还会出现其他差异,例如财务为了实现根本目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策,说明其工作制度并不固定,但在会计岗位工作中,其并不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因此工作制度比较固定。

1.2.2工作重点上的差异首先财务工作的工作重点在于资金运作是否合理、资产结构是否存在改善空间、要如何筹集资金、单位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需求等;其次会计岗位的工作重点在于单位资金的流通与变化,对流通与变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统计、核实、计算等。由此可见,财务与会计之间存在工作重点上的差异。

1.2.3职能上的差异首先在岗位属性上财务岗位属于管理岗位,而会计岗位属于功能性岗位,因此在岗位属性差异下,财务与会计之间必然存在职能上的差异。其次在具体工作表现上,财务岗位需要根据相关信息对单位发展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及据测,而会计岗位则确认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准确即可,这也是两者职能差异的表现。1.2.4要求上的差异要求是指财务与会计岗位对任职者的要求,这一条件下财务岗位通常要求任职者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同时在分析能力上也要有突出表现;而会计岗位通常要求任职者具备充足的法规、制度认知,同时在核算能力上要有突出表现。由此可知,财务与会计两者在要求上存在差异。

2在财务管理中财务与会计的应用策略与建议

2.1策略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保障工作质量需要通过相关策略来提升财务与会计的工作成效,对此以下将提出四项应用策略,分别为设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提升财务与会计之间的沟通效率、审核制度建设、绩效工作模式应用。

2.1.1设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财务与会计两者都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在财务管理工作角度上,向两个岗位提出统一目标,这样才能让财务与会计相互协调,朝同一目标来完成工作。例如某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角度上,向财务与会计提出了“保障财务安全”“维持财务运作合理性”“提升财务流通有效性”的工作目标,相应财务与会计岗位工作人员围绕目标进行了会议讨论,设立了可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工作制度,即首先以会计岗位为起始点,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所有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以供财务岗位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保障财务安全,避免“中饱私囊”等类似情况发生,但如果依旧出现了此类情况,则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处罚;其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岗位将成为主导者,需要根据会计岗位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决策成果必须具备维持财务运作合理性的作用,由此实现事业单位利益最大化;最后在管理工作完成后,由财务与会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分析之前工作中财务流通的有效性,如果存在缺陷则共同思考解决方案,实现提升财务流通有效性的目的。

2.1.2提升财务与会计之间的沟通效率因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与会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两者必须有效、快速地进行沟通,而现代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对沟通并不重视,大多都是定期通过报表来对接信息,但财务运作与市场上的变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定期进行信息对接可能会漏掉一些关键因素,使单位利益受损。这一条件下,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建议事业单位采用“随机”沟通策略来提升财务与会计的沟通效率,“随机”沟通策略是一种面对随机性时间,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的策略,相应在财务与会计沟通当中,需要以财务岗位主导,当该岗位工作人员发现相应问题时,则需要第一时间与会计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再共同商讨应对方法、验证方法可行性等。例如某事业单位就采用了“随机”沟通策略来提升财务与会计的沟通效率,即某次该单位财务工作者发现单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存在质量问题,相应必须通过修整方案来加强工程质量,但修整方案必然会带来新的成本支出,这一条件下财务工作者围绕工程质量修整需求信息与会计工作者进行了会议讨论,对修整方案的资金需求、资金分配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合理方案。

2.1.3审核制度建设因为财务与会计工作都由人工来执行,所以受人力必然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影响,两个岗位的工作结果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一条件下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问题落于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审核制度来保障财务与会计的工作质量,间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例如某事业单位为了确保单位下一季度经济战略决策的合理性,面向会计工作岗位设立了审核制度,该制度作用于会计岗位与财务岗位之间,主要对会计岗位提交的信息进行再一次确认,如果发现会计信息出现问题,则要求会计岗位工作人员及时整改,确认无误后才能提交给财务工作岗位。

2.1.4绩效工作模式应用因为财务与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所以出于对财务工作质量的考虑,建议事业单位面向两个岗位设立绩效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将两个岗位的职能发挥到最大,保障岗位应用效果。例如某事业单位就面向财务与会计岗位设立了绩效工作模式,该模式中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的薪资由“基础薪资”+“绩效奖励”组成,相应定期对两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绩效信息进行统计、评价,最后评价结果来确认每个工作人员的“绩效奖励金额”,再加上“基础薪资”确认各工作人员的总薪资,这一模式的应用使该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且在工作中都保持着严格的态度,这一表现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2]。

2.2建议

因为现代事业单位对各岗位人才都提出了综合性要求,所以如果事业单位拥有综合性人才,则建议单位将财务与会计两个岗位融为一体,形成财务会计岗位(也被称为管理型会计岗位),这一举措首先可以节省事业单位在财务与会计岗位上的人力需求,其次在岗位融合条件下,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会得到提升,这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忠实度与依赖感提升,最后财务会计岗位的设立,可以省去财务与会计两个岗位同时存在时的沟通需求,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现代很多事业单位将财务与会计当作同一种岗位,所以为了消除错误认知,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关系与差异,起到扭转事业单位错误认知的作用。同时,为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财务与会计的职能,文中对财务与会计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策略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且统一两个岗位的工作方向。另外,为了让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最后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财务与会计向财务会计岗位转型。

篇10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在实施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新财务会计制度把权责的发生和制定定义为财务核算的基础部分,并且对其在财务核算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医院的资产、支出和收入,以及医院的负债等方面为医院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度在医院财务核算中的基础地位。在医院对固定的资产进行核算时,如果采用以往的核算制度往往出现医院账目的价值不实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医院的固定资产假性增加的现象,相比之下,若是采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折旧的资产进行最终的核算,这样可以提高医院进行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在医院实施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会对医院员工的薪酬、风险资金和预收款等项目进行准确的核算,从而使得医院进行财务核算时其合算的准确度更高,更加符合医院的根本情况。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的完美结合。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当中,对以事业单位为基础的财务核算的制度和以企业化为基础的财务预算制度进行的恰当的融合,体现了当前公立的医院其事业和企业单位的两方面的属性,这一点与目前我国的国库改革的实施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支出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且合理地划分了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同时对医院的科研方面进行了大力的帮助和扶持,彻底的消除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把医院的科教方面的资金纳入专项基金而不对其进行财务的核算,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了医院财务的透明性和可靠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新增加的现金流量表,大大地增加了对医院的资金的流动监控,并且随着国家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医院的资金管理方面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较为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的建立,促进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完善,财务信息也趋于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医院的收支费用、收支的明细、流动资金和国家的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报表,这一财务报表体系比较完善,并且与当今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比较接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医院的资金进行展示。同时,这样的财务报表体系也有助于国家政府和医院自身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调查。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从而有助于医院的财务制度趋于完善。并且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引进了总会计师制度,并且把总会计师任命为医院财务的主管人员,直接参与医院财务的管理和决策,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趋于合理化,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提高医院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由于医院的成本管理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水平,同于与医院的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医院方面对于医疗和科教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资金的投入,这两方面也是医院进行正常的运行的基本的部分,所以,如果医院不能对成本的管理进行正确的管理,就容易导致医院的收益呈现亏损的状况,从而使得医院的竞争力严重下滑,所以,医院应该对成本的管理制度进行高度的重视。

(二)建立健全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

医院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置于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的完善的程度,所以,医院只有构建比较完善的风险防范的制度才能使得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医院对于财务的预算、收支和考核等方面的更趋于合理化,从而使得医院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并且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的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得其专业技能不断强化,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对财务方面存在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算。

(三)完善医院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

在医院进行奖惩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考核。医院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更好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存在侥幸心理、工作拖沓的员工进行批评和相应的处分。所以,医院应该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总结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和支持,使得医院的资金的收支

支、成本的控制和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措施趋于完善,提高的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篇11

即借助凭证如发货票(或挂图)等实物形态的展示,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析“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时,老师可在课堂上利用挂图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一张某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然后根据其上、下、左、右结构和栏目的内容,逐项推得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这种教学方法,与笼统地表述其基本要素的方法相比,既可强化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又可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范操作法

即通过教学人员或学生对某一会计核算方法或方式的示范操作,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介绍“银行汇票结算业务办理”这一内容时,可以运用模拟银行的形式进行示范操作教学:将一部分学生分为“汇款人”、“签发行”、“兑付行”三组,其余学生旁听,由教师指导各小组学生办理“汇款人”、“签发行”、“兑付行”各自应办理的手续,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核算手续进行系统的讲述。采用这种方法,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沟通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相关对比法

即对相关教学内容,采取对比或对照的形式进行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中,针对教材的内容及企业核算特点可采用以下两种对比方式:

1购进、销售对比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购买行为和销售行为,购方和供方各自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各自进行着商品购进或商品销售的核算。如果是作为供货方,则按销售方法进行核算;如果是购进方,则按购进方法进行核算。为了让学生掌握购销两个方面的核算方法,可根据这一相关内容,在讲授时,把这两方面的核算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的动态分析中,系统地掌握购进、销售核算方法。

2批发、零售对比

商业企业的商品流转分为批发商品流转和零售商品流转两个基本环节。由于这两个环节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是不同的,因而对商品管理的要求也就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对库存商品分别使用不同的核算法,即前者采取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后者采取售价金额核算法。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用相关对比法,在对比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这两种核算的前提条件、方法,账务处理的区别及要求。采取相关对比法,既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强化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比喻、举例法

即通过比喻、列举实例,来达到教学目的或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列举经济业务实例,来讲授会计账务处理是会计实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喻,是用某些相似的、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比拟想要阐释的另一事物,使学生实现认知上的转移。如在讲授“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关系”时,在进行基本原理讲述的基础上,可用“一只手的手心与手背的关系”来比喻,并借助手势、语言的表达,来形象、生动地说明“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企业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二者的数额相等”的原理,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绘制图表法

即利用绘制的图表或直接在课堂板书的图表,来讲授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比文字表达更为清晰。如在讲授“会计核算形式”时,可通过绘制会计核算程序图表,来讲解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记账程序,并把各种会计核算的记账程序图加以比较,可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即登记总账的依据。这样,既可使学生从清晰的图表中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记账程序,同时又可使学生在图表的比较中掌握各种记账程序的特点。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丁字账户法

即以“丁”字形结构,来代替账户结构讲授教学内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授账务处理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分录所列对应账户的结构和账户对应关系,又利于教师对具体账户结构的板书。如讲授“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时,在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以外,还可以用丁字形账户图示(核算程序图)来强化学生对所述账务处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作业讲评法

即在课堂上,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这门课程技术性、操作性强,作业练习量较大,而中专班学生入校前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差,对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肤浅,这样在作业中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或问题。教师一要筛选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利用电教手段在班级进行展示,组织全体学生分析错误类型、原因及纠错方法;其次,可以把财务管理中和会计实务中的一些具体案例渗透到教学中,师生一道进行剖析、讲评,加深学生对其错误原因的认识,以达到使学生正确理解原理,掌握核算及账务处理方法的目的。

 

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法相关文章:

1.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 财务管理就业前景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具体区别

3.大学院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篇12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应深入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解、研究,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的要求,主动迎合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关营销方案,根据方案制定生产计划,充分满足市场,努力开拓市场。企业同时也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当前市场的环境因素、企业在市场当中占有率因素、产品的质量与价值因素、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因素、产品的配套服务因素、企业的生产力与宣传能力因素等等,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的针对性调整,从而制定相应方式方法对企业营销信息进行针对性预测。在对产品投入生产前的成本预测中,加强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决策出最佳实行方案,定制目标成本的要求,从而使技术管理与企业效益完美结合,使得产品能够达到准确的价值定位,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财务会计应该为企业领导者提供最实用的信息,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稳固,细化部门各自的经济责任,这将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以及业绩评估产生大力推进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利润预测是根据对产品的成本、定价与销售量进行预测得出的信息,从而对理想中的利润进行的测算。这样的测算方法实际上对会计管理作用的发挥并无益处。所以,测算利润应以目标利润的预测为出发点,为预测企业利润的目标进行服务,这将是企业将来经营发展必将迈向的趋势之一,明确了对利润目标发展的走向,才能对企业产品营销的有效开展与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应该充分的利用时下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核算效率。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势必会将更多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当中,并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及时、有效的为企业领导层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作为其计划的依辅。在大幅提升核算效率的同时,也要满足各层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就必须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电子计算机与信息网络化水平,尽快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与硬件设施配置。

1.2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重要前提,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是企业生产经营能否健康运行的基础保证。当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原始凭证、会计信息体系、企业管理部门与社会监管机制。当中对其因素的控制措施为下列几点:(1)应加强对发票等原始数据的管理工作,对管理秩序进行大力加强。(2)对《会计法》等法规进行贯彻落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大力加强对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从主观上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3)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完善制度。企业要积极邀请社会各界监督力量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管控,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3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想实现经济管理中会计工作的充分发挥,就必须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这也是决定企业前进步伐的重要方面。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重视人才的时代,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企业来说同等重要,甚至比物质资源更具有社会价值,所以企业应该重视经济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专门培养一批高精尖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当前企业立足市场的必由之路。

2经济管理中财务会计的谋划与监管作用

2.1财务会计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经济信息,同时也能够作为领导进行决策的依据,而且也可以把企业当前的财务情况直观的反映出来,为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提供借鉴。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首先,我们必须对当前的会计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超前分析,充分估计好会计客观工作环境的多边形,尽可能地在事前控制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保证会计发展的持续稳定,减少周围环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其次,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尽量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避免因为多种选择而出现的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总之,财务会计对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2从内部会计控制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所谓的内部会计控制指的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而实施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相关调查显示,一旦企业具有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反之,使用不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公司则会计信息也会不可靠。所以说我们应该从内部会计控制入手,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篇13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14-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管理工作也在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监督与真实情况的反映上。近年来,其关注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服务与管理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过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的管理方式也已经难以满足当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强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

管理控制系统与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中所包含的两个部分,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计算机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与预测、控制、决策、考核等有关的信息。

开展财务会计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现状,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要能够坚持会计计量、确认等相关的原则,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与经营成果、财务报告等有关的经济信息,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及真实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不管是在信息内容还是在会计管理对象上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会计的本质就是为了为企业相关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系统。会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开展这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完善决策系统,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其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其初始信息来源都是相同的,都是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原始信息。因此,二者的初始信息来源是一致的,并且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表现为:首先,二者的侧重点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对企业中已经发生的事件通过会计处理的方式进行解释与记录是财务会计的重点内容,其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已经发生的事件,主要是为了将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给企业,并注重外部信息的利用;而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要在对企业过去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预测、决策、控制与评价,其关注的重点是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件。其次,二者对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对于其业务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熟悉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写、编制等,并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会计不仅要具有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还需要能够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运筹学、统计学来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开展分析,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范围更广。最后,二者的信息质量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差别,管理会计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灵活,不会受到会计制度的影响,其所提供的信息不管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比较灵活,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是非常的大,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决策需求,提供各种定性的、定量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工作就必须依据会计原则及国家相关的规定来开展会计业务的处理工作,其所提供的信息要具备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特点,其所提供的各类信息当中,货币信息所占比例比较大。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各类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来说,其划分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业务与职能交叉现象越来越明显,作为反映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状况的两大方法,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二者的融合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决策工作中所需要参考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其经营状况及投资决策具有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仅仅依靠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以货币信息为主的信息是难以满足实际的决策需求的,这就需要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强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有用的财务信息。

四、强化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措施

(一)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传统的会计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会计主要是从事经济方面的相关业务,比如对经济业务的计算、确认、分析以及报告等,这种观念致使会计的职能无法顺利的实施,其应用价值业务也无法体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必须改变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观念,提高对会计的新认识,从而将在实际的管理中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重点;此外,传统的观念中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只不过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相关数据的记录者,同时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低,只需要会计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岗位职责,并根据岗位职责完成相关的工作,这样会计工作人员实际参与的工作有限,涉及到企业管理中的相关事务,会计工作人员参与的更少,这样将无法为企业的管理献计献策,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是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或者是已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会计人员过程中必须立足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严格地做好会计人员的聘用,保证高素质人才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不断地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实际的管理需求。

(二)对已有会计制度的针对性完善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依靠强有力的会计制度作为理论指导,但是当前条件下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相对落后,并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对应的完善,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可谓是大同小异,大部分的会计制度主要是帮助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完成会计核算、对外信息的披露,涉及到实际会计管理方面的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将缺乏理论参考,对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已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财务会计,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提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这些管理制度中明确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从而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可以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相关活动,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现职能部门由“混合型”向“融合型”的发展

管理会计部门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没有成立相应的部门,而日常预算决算、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还是由财务部门完成,虽然中间有部分的内容属于管理会计,但是相对混合,较为模糊,这种混合型的管理模式既增加了财务管理难度,同时又影响到实际的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时展要求,逐步向“融合型”发展,将原有财务管理中涉及到管理会计部分的内容分离出来,实现其职能的有效区分。当然职能上的分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将两者有效融合,实现职能分离,管理统一。

(四)重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原有的财务管理难度较大,比如: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中采用的ERP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整个财务管理中从入到出的管控,通过该系统的管理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动态管理,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耗费。实现财务管理中关键数据输入和存贮的电子化,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而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两者的融合,尤其是在数据处理以及数据资源共享方面,通过技术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从而完善相关的报告,这些都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计划等。

(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必须要找寻到两者的共同点,并在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地达成共识,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的内涵、会计系统的特点、相应的职能、两种会计模式下的具体要求等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实现两者的融合,在没有对其充分认识的前提下完成的融合不仅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通过上述的分析,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逐步地实现两者的融合,切莫急功近利,如果过分注重融合效率,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融合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掌握节奏,统筹全局,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保证融合效果。

结束语

作为会计中的两个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为了很好地满足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决策需求,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05)

[2] 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02)

[3] 刘艺.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

[4] 管符钰.简述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2014(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