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的建议

文化旅游的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旅游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化旅游的建议

篇1

一、旅游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目前,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都创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其中,旅游文化作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更是受到多数城市青睐。但是,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还不够成熟的经济产业,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城市发展。要了解旅游文化产业适合怎样的城市发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产业叫做旅游文化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成熟,让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这样作用于旅游产业的文化产业中,又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质、实物化的文化景点,诸如寺庙,古迹等等;第二类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传承下来的各类工艺品制作技术、传统习俗等等。所以,一个城市想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吸引人的文化底蕴,即上面举出的两类“文化”。

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实证分析

拥有了物质性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下一步就需要着手基于这些文化资源推广与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南通的濠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其两岸有光孝塔、天宁寺、北极阁、文峰塔、南通博物苑、五公园等名胜古迹,还有张謇、李方膺、赵丹等名人故居,是典型的物质型文化景点。同时,南通流传下来的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板鹞风筝制作工艺、沈秀等等传统艺术,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的做法是,依托全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围绕濠河建立蓝印花布博物馆、风筝博物馆、沈秀博物馆等20多个博物馆,构建“濠河博物馆群”。这样的一个博物馆群,不仅丰富了濠河景区的文化内涵,更把整个城市富有其特色的优秀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到一处。旅游资源的集中也避免了游客在途中过多的奔波,让游客有更多的时间停留于景区,在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交汇融合中领略当地的旅游特色,实现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

从南通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对待旅游文化产业,需要把物质性文化和非物质性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对待物质性的文化,良好的保存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类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对待相比之下比较“虚”的非物质文化,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为其寻找良好的物质依托,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尝试把物质型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资源的集中,集中化的文化资源可以让整个旅游景区更具规模,可以更好地走产业化的道路。现存的冷门“旅游文化”只能说相关部门对其宣传力度不够,或者说对一部分人吸引力不够。集中后的文化资源,可以更好的共享游客,也可以作为一种对游客的宣传。

除了对旅游文化的集中,要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旅游文化寻找载体。对于物质性的文化来说,其载体可以就是其本身;而非物质性的文化,其载体必须符合其所在城市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城市相融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是以南通为例,作为中国第一个建立公共博物馆的城市,其很好的选择了博物馆这个载体,将南通独有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和与南通相关的沈秀艺术等融入博物馆,又将这些博物馆建在古护城河濠河两岸。濠河的良好环境烘托出博物馆深厚的底蕴,濠河古老的历史也响应了博物馆的主旨。更重要的是濠河作为南通特色,作为南通的一张“城市名片”,又增添了“环壕和博物馆群”这样一个头衔,进一步增加了含金量。一个良好的载体的选择,不仅仅是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更可能为城市形象的构建增添筹码。

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收益分析

篇2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篇3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14-01

临洮,地处甘肃省中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和兰州大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总人口53.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全县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317--760毫米。境内一水北流,四山环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古迹繁多,生态环境良好。

一、临洮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临洮是黄河上游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为西北名邑,历史文化悠久,迄今建县已有2380年的历史。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临洮而得名,洮河民俗文化源源流长,陇西李氏文化驰名海内外,元代大寺曾建在临洮,老子故里、貂婵故里都与古狄道有关,古今历史知名人物杨继盛、张万纪、吴镇、黄文中、李彩云、王仲甲等皆出自临洮。

二、临洮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自然景观培育上,建设了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岳麓山森林公园;在“西湖晚照”景点基础上建设了貂婵湖,成为人们水上运动、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十里洮河风情线,滨河东、西路绿化改造;自然风光秀美的南屏山、紫松山、玉井峰等景点,举办“花儿”会等民间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培育上,实施了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遗址抢救保护和战国秦长城起首遗址保护工程,对老子飞升阁、凤台、道统祠、椒山书院、姜维墩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修葺,建设了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遗址公园和马家窑彩陶博物馆,成立了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和传播中心;建成了以岳麓山公园为主体的老子文化园,举办了老子文化国际论坛临洮分会场和老子文化节暨公祭老子大典活动,扩大了老子文化影响力。休闲景观培育上,新美花卉园区成功晋级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花卉企业的带动下,农户种花赏花蔚然成风,成为临洮一景;大力发展以“走进农家生活、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欣赏乡村风情”为主题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

近年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休闲生活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生态旅行业越来越火热的今天,精明的临洮农民看准商机,以欣赏乡村田园风光、感受地方民俗与乡土文化、品味特色农家饭菜为主要内容的旅行活动悄然兴起。八里铺镇的王家大庄、太石镇的水泉等村成为驰名甘肃的休闲度假村。

三、临洮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低,仍为弱势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效益低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没有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和对接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不明显。

2.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实现深入挖掘。临洮拥有响誉世界的马家窑文化和寺洼文化、辛店文化等古文化资源,但都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部分历史古迹没有得到深入的保护和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对旅游业形成强大的拉动作用和吸引力。

3.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内区位优势明显,但交通条件差,县乡公路普遍标准不高;旅游配套设施欠缺,宾馆酒店档次不高,星级宾馆少,旅游接待设施标准不高。

4.缺少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旅游品牌的地位与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极不相称,临洮旅游难以与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对等起来而不被世人所知。由于促销宣传声势不大,在提高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知水平、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5.文化旅游投入严重不足。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不足,投入的资金大多是局部、民间、临时的,总量小,投向分散,又多为短期行为,难以形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强势文化旅游景观。

四、对策和建议

1.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1.1开发四大旅游产品系列。文化产品开发,做大做响马家窑文化品牌,开发彩陶系列产品,提升马家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究老子文化,整理李氏文化,打造老子文化品牌和李唐故里文化品牌。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建设南屏山山地休闲度假基地,打造以度假、运动、探险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利用洮河水面,建设海甸峡和三甲山水观光生态休闲旅游区。农业观光体验产品开发,推广临洮紫斑牡丹、大丽花等花卉名优品种。

1.2提升旅游县城形象。以“天下马家窑、陇中休闲地”为形象口号,突出“碧水蓝天、绿地鲜花、淡墙红瓦”的绿色生态园林城市风格,打造融山、水、城、人于一体的旅游城市形象。

2.提高文化旅游业综合实力。

2.1编制完善发展规划,确保开发建设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规划是指导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保证,编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当前,重点要以《临洮县旅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进一步编制完善城市区域性详细规划、重点项目规划、景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2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使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围绕旅游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要以旅游为“推进器”,推进农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满足旅游市场和城市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

篇4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海洋?济发展快速,在整体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位置,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1]《“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将海洋旅游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对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洋旅游经济的开发是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也是象山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方向。

二、象山海洋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因区位条件优越性、渔文化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多元化的优势而得到发展。《宁波日报》数据显示,象山2016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年接待游客196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01%和147%。[2]

(一)港湾旅游资源丰富

象山地处浙江省沿海的中间地段、长三角经济区南面,三面环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3]全县海岸线长925公里,建有象山港、石浦港两个港湾,具有独特的港湾资源。象山位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域中极具海洋旅游特色的地区,充分利用港湾资源,将港景、礁景、山景等自然景观融于一体。

(二)海岛旅游资源充足

海岛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众多海岛因自然景观优美、气候宜人,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象山拥有的大小岛礁数占整个宁波的80%以上、浙江的214%,在全省居首位。海岛大多毗近大陆,尤其南田、高塘、檀头山等10余个岛屿,每个岛的旅游资源都各具特色,吸引着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三)渔文化旅游资源独特

象山渔文化是象山人在长期耕海牧渔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内涵深远和历史悠久的特点。[4]象山的养生丹文化、海防文化以及商贾文化一并构成了极富象山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象山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同样突出:(1)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当地独特的渔文化资源。象山的海洋旅游产品单一,主要形式为自然景观,导致游客难以对渔文化产生共鸣,无法吸引回头客。(2)旅游产品同质性较高。由于周边县市存在海洋旅游资源相似、游客来源重叠、位置相邻等问题,导致象山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项目互相模仿等现象严重,从而大大地制约了象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对象山海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象山发展海洋旅游经济,面临诸多困境,为应对时势,必须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完善渔文化产业特色。根据当前经济条件与实际考察,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给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

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依托于当地特殊的渔文化来发展。象山可创造文化体验特色产品,随着象山的“四全四特”工程推进,通过“联动发展、合力兴旅”的氛围营造,利用具有石浦渔港特色的传统滨海小镇及其古街老巷,发展具有渔文化特色的传统渔家文化产品,打造传统海洋民俗艺术街区。[5]

(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篇5

一、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对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有助于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增长。并对更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提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管家玩。在我国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行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形成全新旅游开发增长点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多元文化与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但是这个过程中旅游行业本身受到资源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时内外环境压力较大,旅游形式相对单一等因素制约,造成了旅游行业发展受到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充分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吉林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吉林目前拥有满族人人口数量超过百万人,并设有满族自治县乡、村众多。满族文化也是其先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了语言、服饰、民俗以及宗教等。其中包括了四平的伊通县、吉林市乌拉街等均具有鲜明代表性。

作为吉林市地区的天然优势产业,旅游产业成为了吉林市的支柱性产业。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包括长白山、雾凇岛以及松花湖等旅游产业的开发,能够在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开发方面享受到许多先天优势。

结合对吉林地区旅游景点发展情况的了解,本文对典型景点的旅游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100位旅游者的调查了解情况如下。

基于对上述中数据了解可以发现,2015年在雾凇岛等四个旅游地区当中旅游的人数相对2014年出现明显增多。这项数据表现出了现代人们在旅游出行方面的需求开始增加,人们希望到户外参加活动,并缓解来自生活与工作方面的压力。前往长白山以及松花湖两个旅游景点的人数最多,前往乌拉街旅游的人数相对最少,从这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因为在实际宣传的过程中吉林地区侧重对长白山以及松花湖等的旅游景点进行宣传,乌拉街等的旅游宣传相对较少,且并没有能够充分结合乌拉街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了乌拉街这样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未能够得到良好开发。吉林地区开发的特色旅游资源与产业就是以长白山为主,并通过结合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相结合建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业链条,能够有效提升游客比重。

乌拉古镇属于满族文化遗产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乌拉的满语含义是“江”,明朝中期海西女贞崛起,扈伦四部中的乌拉部建立了乌拉王国,并在乌拉街建立了都城。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将此地奉为“本朝发祥之圣地”。

三、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有效建议

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链,是推进旅游产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与建设力度都不足,西方诸多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其生产总值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0%,而我国文化产业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下,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发展,成为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创建旅游产业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实现横纵融合的旅游文化产业链

建立复合型特征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也就是实现多元文化特征的内部链,这就更加需要各项要素都能够共同服务于旅游产业,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各项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通过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旅游文化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乃至环境与文化效益上的和谐统一。

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形成合作,满足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支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属于两大产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主要条件,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则是灵魂与关键。产业联动发展,实现多元文化联动建设,更加应当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二)以文化为载体,实现对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

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是对文化的开发,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产业需要转变思路,并改进对传统产品开发上的模式,积极引入全新意识下的产品与模式。根据市场导向与需求情况确定开发的策略与模式。文化发展也应当随之进行调整。例如在推广人参、鹿茸等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药用价值进行国际化的推广,例如需要进行翻译,并将产品翻译成为英文、日文等语言,让产品能够进入到国际市场当中。

针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合理开发,例如对古城、房舍、祭祀场地以及服饰等。确定满足文化传承人,形成满足民俗村,开发满足饮食,开发美食街,通过最大限度开发与保留民族文化的方式使各种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能够得到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两大产业之间的结合,窥探到市场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需求特征,促进文化产业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人才储备

满足文化旅游想要能够上线则需要引进与培养专业性人才,并从文化学、民俗学以及满族文化角度进行建设。

我国在努力开发旅游产业与多元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专门性人才的培养,为此,就需要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对文化旅游人才方面的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这样可以促使吉林地区的旅游文化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并能够开辟出具有全新价值的旅游发展道路。

篇6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地方将民间文艺作为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和培育,策划出许多以当地文学或文化为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不仅使通过参与的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淡季”市场需求不足和旅游市场相对缺乏的弊端,获得可观的效益。但是,如何发展好民间文艺,成为当今探讨的热点之一。

一、民间文艺发展的背景

从我国文化背景看,我国是多民族,地大物博的国度,在各个民族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资源,有着传承民间文艺的人如恒河沙数,这些文化资源为旅游的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我国在拥有其特色的东方文化上,旅游产业也随之迅速成长着。伴随着各地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的旅游强国,而民间文艺以其独特的文化性质,满足了许多旅游爱好者或游客的旅游兴趣和好奇,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探知欲望也不断地激发他们前去游览的动机,对当地旅游活动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全球文化背景来看,在全球商品经济的时代,对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民间文艺的拯救、保护、研究和开发已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人们不但重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更把艺术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还不断流行着许多民间的艺术气息。许多民间文艺的爱好者还游走在世界各地来传播自己的文化。在日本,他们本国的文化单位和政府积极重视民间文化的开发,也不断的进行民间文艺的发掘,进而对其开发和保护。只有积极的弘扬才是对民间文化的真正保护,日本这个充满现达的科技的国度在这项保护工作上成为了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也增强了日本旅游的名牌效应。综观日本的文化总体,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统的、温煦的;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世界上很少国家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的保持甚至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得两者并存并同时得到发扬光大的。日本“二战”后开展现代文化以来,传统文化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而破坏。其传统的服饰、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建筑、陶瓷等都是令世界瞩目的。

德克霍夫在研究了日本文化之后,提出了“文化蜕皮”的观点,文化蜕皮是指,你可以改变文化外观,而不会伤及其内容。这正是日本在这项工作上的成功基石。

二、如何“文化蜕皮”,发挥旅游文化价值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文化活动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实质是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领略民族风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活动。而民间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大的旅游潜质。因此,开发和利用民间文艺对我国各地历史品位的提高,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双赢开发”

(1)对“地方名牌”的开发和利用

“名牌”不仅是作为形容时尚品牌的一种象征词,也是深入旅游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效应。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人”方面来说,历史悠久的我国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唐代诗人李白,宋代王安石、陆游,明代徐霞客,清代梁启超等,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同当地旅游自然资源相结合,作为旅游图鉴或手册提供给游客,很好的激发游客的旅游活动。大部分诗词的爱好者会前来进行游览与参观当年各位历史名家在文章游览或赞誉过的地方,会促使旅游文化的良好的传播。因此,不断的加强地方的“名人”效应,能够增强旅游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事”方面来说,运用“三国周郎赤壁“的典故来宣传地方旅游景观,游客能够亲身面对真实的残留的山川遗迹,与此同时。脑海也自然会浮现当年三国时期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这种场面不仅是电影里表现得画面感,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对山川遗迹“再次塑园”,加强山川遗迹的画面感,在山川遗迹中建筑休息游览区或安全的移动游览车等设备,让游客亲历战争,重示当年战争场面。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综合采用社戏、雕塑、武术、杂技、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观光游览品种,让游客亲身游览,乐在其中。

(2)在“地方名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等开发利用

民间说唱、小戏、歌谣是最贴近民众生活、源于民众创作的精神产品。这些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不仅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而且能打动激发游客的参与度,使其“名牌”效应在民众的传播下发挥出更明显的文化价值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如果在结合当地的土特产的由来等典故,在“眼福”与“口服”的双重结合下,让游客享受民间文艺的欢乐氛围。例如,杜川村神农峡客栈也主张先忠,十分喜爱野人谷民歌的挖掘和整理,自费购置了电脑、摄影机等设备,走村串户,发掘和整理民歌和民间故事,将其制作成光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客栈打造成了独具民间文艺的旅游客栈,成为游客前来野人洞、野人谷旅游和观光的热点景区。

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开发利用民间文艺的形式,从“名牌”效应到以此为基础的“歌谣传颂”利用,再到创新改革下的特色音乐的发掘,使当地的旅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但提供了当地的客源量,更使旅游文化价值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再次给旅游文化内涵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双赢的开发利用模式,推动了旅游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发展。

三、民间文艺开发旅游文化价值的意义

民间文艺植根于民间,是源于民间的创作,融聚了许多艺术形式于一体,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无处不在,以其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应着民间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民间文艺隶属于文化范畴,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极富原始和自然意味的艺术功能,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跨时间和跨文化的。探索其本源并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的进程中体验“本源”的意义,而创造出来的旅游价值作用将是民间文艺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的潮流下,我们国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应该不断加强对本国民间文艺的保护与重视。运用持续创新的开发利用方式来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旅游文化。这在凸显了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更强调了对我们所置身的地域文化与价值的国际性的转呈,这才更具有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体验;创意旅游;南山文化旅游区

1.引言

文化不仅既产生经济效益,也能推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作为推动地区发展的另一大动力,其本身对于体验性的要求也使得创意旅游成为可能。伴随着国内创意产业的兴起,创意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发展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作为个案,探讨景区的创意旅游实践。

2.景区概况

南山寺的历史并不悠久,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后期形成的大型生态和文化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在整个景观内容和场景构建方面以佛教文化的表现为主题。景区已经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景观的营造上,南山文化旅游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寺(南山寺)、一苑(南山海上观音苑)、两园(慈航普渡园、吉祥如意园)、一谷(长寿谷)、一湾(小月湾)的旅游景观群。

3.游览参与过程分析

景区常规旅游线路是从景区入口步行通向海上观音然后再坐游览车直接前往南山寺。进入景区后,第一道门便是不二法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在此门下留影的人群颇多。进入不二法门之后在宽阔的道路两旁处处可见佛教文化的营造。例如道路两旁的佛教文化图片展、创意商品售卖以及一些宣传景区形象的条幅。此外,关于佛教密宗的文化图片展也因其神秘的特点显得颇为吸引人,也为之后本命佛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些整体氛围的营造使得游客还没到达海上观音便已经感受到佛的氛围。进入南山海上观音文化苑区域后则增加了许多个人、集体与佛教文化产品的互动体验。限于篇幅,本文将以本命佛堂、礼佛通道和普济桥为个案来解读个人和集体在游览中的参与性实践。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过天干地支、十二因缘、“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萨保佑十二个生肖,故称为“本命佛”。“本命佛”据称是与十二生肖者磁场最接近、感应力最强的佛。在本命佛堂这一展示区域除了供奉在那里的八尊佛像以外还可以见到两排售卖本命佛开光护身符、本命佛纪念扣、礼佛用品等。游客经过一般都会驻足至此寻找相应的本命佛。走过本命佛堂展示区便进入了礼佛通道,该通道的前方则是圆形的拜佛台。在这个区域的香火气息明显浓厚些。旁边自然也有一些礼佛的用品店,在香火的包装上也以游客的心理为依据设计有全家福、求子香、招财香、状元香、鸿运香等字样。附近还有一些图片展板告诉人们礼佛功德及仪轨。而经过拜佛台走向通往海上观音的普济桥时则看到一位和尚背着音箱,一步一拜的走向海上观音,其礼佛姿势正是图片所展示的。而这种现场的展演比起图片来就显得更加生动,围观的游客中就有一部分人开始不自觉的模仿。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38-02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的。高职院校在建设时,必须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形成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应是专业建设的应有之义。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引入地域文化,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以资借鉴。

一、专业建设中全面引入地域文化的经验和做法

1.紧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所在地是全国旅游城市――宜昌,当地旅游景点众多,旅游业发达。该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三峡,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旅游业”,将服务地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当地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该专业确定了“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旺季在企业顶岗实习,淡季在学校进行学习,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

同时,积极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办学,如与当地著名旅游企业合作开办了“环坝旅游班”和“兴发班”,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人才,最后由企业解决就业,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自然地植入到了学生培养的整个环节之中。

2.具有地缘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也反映出了引入地域文化的自觉性。一方面,该专业聘请区域旅游行业专家为技能名师,组建了一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技能名师队伍;另一方面,很多课程都组建了专兼职教学团队,其中兼职教师多是区域行业带头人,专职教师也要求每年至少在本地旅游企业学习一个月。

在此基础上,该专业还成立了专门研究地域文化的三峡民俗文化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三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还组建了湖北高职院校唯一的专业表演艺术团――宜昌三峡民俗艺术团,成为传播三峡文化的又一载体。

上述做法,让教师团队自然地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并表现在教学中。

3.融入地域文化的课程开发。该专业在课程开发上也注重地域文化特色,除了一些通用课程,还积极开发了三大地方特色课程:三峡民俗文化、三峡旅游英语、三峡模拟导游。并配套出版了具有鲜明鄂西特色的两部教材――《三峡民俗文化》、《三峡旅游英语》。

这些地方特色课程立足三峡,以三峡地区的风土人情为教学素材,以传播地域文化为己任。以《三峡民俗文化》课程为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三峡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三峡民间服饰习俗、三峡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三峡民间商业习俗等,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了三峡地区民俗文化特色。该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还是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枝江楠管的传承人之一,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往往让学生即刻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

4.以地方为主要依托的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也紧密依托区域内旅游龙头企业,如依托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开发兴建的数字化体验式导游实训室和与宜昌峡州酒店集团校企合作共建的酒店管理实训中心。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集“教学、实训、经营”功能于一体,是学生了解并融入当地企业,感受企业文化的良好平台。

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上,注重对区域重点旅游资源的利用,如在模拟导游实训室专门建立了三峡大坝景区沙盘模型,引导有志于从事导游的学生,紧密结合区域内景区,练习技能。

5.传播地域文化的院区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不仅表现在上述精神层面上,也表现在院区环境等物质层面上。在院区环境建设上,该专业重点建设了文化墙并成为了传播地域文化的一个阵地。在院区教学楼每一楼层楼梯间和过道,精心设计张贴了由教师团队精选出来的区域旅游行业的精粹,如区域内的5A级景区或代表性景区介绍、区域内代表性酒店的服务特色、区域内典型的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墙让学生在移动中即可学到区域旅游的知识,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

二、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的成效和意义

1.有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一方面,立足地域文化的课程促使教师进一步加强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大量和地域文化相关的素材被引入课堂,也会带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开发和研究。比如,在《旅游产品策划》这门课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往往会选取区域内的旅游产品供学生实训,让学生对本地景点进行旅游形象策划,指导学生研究本地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区域内旅游产品更加了解,并调动部分学生的研究热忱。正是基于对地域文化的研究,该专业教师的论文和科研项目很多都着眼于此。如《城市形象的定位与传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研究与实践》等。

2.有助于W生职业角色的迅速转换。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会在本土就业,那么了解本土文化,就应该是高职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本土文化还能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事实上,正是由于在课程中比较好地了解了本地旅游状况,本专业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利用节假日在本地旅游行业兼职,在学校期间就基本完成了上岗前的实习过程。毕业后,很多学生成长较快,迅速成为区域内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

3.有助于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作为一个处于旅游业较为发达区域内的旅游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和全国其他旅游专业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鲜明的区域特色。有特色的专业才有竞争力,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于一个区域内的院校来说,让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专业特色,是一条专业特色建设的捷径。

三、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既促进了专业建设,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但根据本校的实践,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引导学生既专又博。有时过分强调地域文化,也可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妥善地解决“专”与“博”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只专注于区域内的东西,而忽略了广博的外在世界,让希望学生更多地在本地入职,促进本地经济建设的初衷变成了学生因为能力和眼界的局限只能在本地入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把握好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度,既要让学生了解区域内的情况,又要通过引入行业、全国甚至国际的最新知识,让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

2.将最新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及时引入课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整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要求教师加强和行业以及区域内其他研究者的交流,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最新的素材,避免出现纰漏。

3.多途径地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目前,本专业虽然对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途径还应该更加多样化。比如,开发紧密结合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实训课程,成立相关的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室,在环境建设中,更多地采用本地特色等。

参考文献:

[1]李双芹.区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职教研究,2014,(6):3.

[2]袁玲玲,李龙江.地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3,(8).

[3]余远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O研究与实践[R].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369.

[4]毛凌云.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51.

The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 Higher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Taking Hubei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O Xue-qing

篇9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3-2

当前,我国的旅游产业仍然处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为主流,文化深度的发掘和传播则相对有待加强的阶段。建设旅游文化产业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理念创新,尤其需要在其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其中关于动漫传播方式在旅游文化的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动漫传播是基于传统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和现代新型传播媒介(如互联网)来充当它的介质,并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综合艺术、语言、形象、场景等诸多元素而形成的一种传播方式。在现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产业形式,因其风格活泼、形式多样、广博的信息量而被人们接受,并且渐渐在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它的作用。

从已有旅游文化建设案例来看,动漫艺术在传播旅游文化方面,相对于借助其他的传播媒介所起到的作用,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围绕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艺术形象,建立起一座巨大的旅游胜地“动漫主题旅游乐园――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的成功,不但是旅游行业的成功,也是动漫艺术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成功。近年来,号称“动漫之都”的江苏常州借助其在国内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建起了一座动漫主题公园――中华恐龙园,成功地利用动漫艺术带动旅游文化发展,形成了从游园到娱乐,又从娱乐到开发利用的循环,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大型的动漫影视开发公司,进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用动漫影视艺术的产品来宣传和带动游乐项目,这是有利于自然资源开发和人文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过程,它解决了自然资源枯竭的难题,也传播了人类文化的精粹。这样的良性循环,使中华恐龙园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也是最为成功的动漫特色主题乐园之一。又如国内动漫龙头企业――湖南宏梦卡通与著名旅游景区张家界市合作,将该动漫企业出品的《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故事发生地设置为张家界,将动画片剧情一一与张家界旅游景点相挂钩,此动画片在当年热播后,对张家界的旅游经济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至今,《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相关衍生产品中诸如文具、书籍、玩具等周边产品带来的游客消费在景区收入比重中依然占有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动漫传播方式对旅游文化的建设,确实有着客观存在的重要影响。由此,探讨动漫传播方式对旅游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传播的多渠道化

旅游景区为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多花费巨资在电视广播、旅游杂志、宣传册、海报、户外广告等传统传播媒介上开展品牌宣传,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这种传播方式单一,传播的效果多受时间、空间及受众年龄层次的制约;传播的内容多为景区景点及其相关介绍,缺乏景区独特文化产品。目前充斥市面的旅游景区广告也都大同小异,缺乏辨识度,难以让受众对景区文化产生共鸣和青睐。

动漫艺术的传播渠道是多元化的,除了可利用报纸、电视、期刊、杂志等传统传播渠道进行宣传之外,还可以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科技传播手段,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如微信、手机报、手机漫画等)来进行传播,而且动漫艺术有着观看时间和年龄层次都相对固定的特殊受众,因此用动漫传播的方式宣传景区文化,能更多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更有力地抢占观众的视野与眼球。它有着不同的形式,所以能吸引到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从而拓宽群众市场;在内容上能反映人们所关心和喜爱的话题,并用生动而有趣的艺术形象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推进旅游文化的多渠道化发展,达到推动旅游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建设的品牌多元性

传统旅游品牌一般是指某个旅游景区本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发自然资源,用一般性的营销手段来达到经营和维护该旅游项目的目的,但其缺陷则在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元素来作为驱动力。而有着产业发散性先天优势的动漫艺术一旦融入到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多元的产业,使得其在旅游业的开发和持久的活力上,拓展出多方向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对交错的,它在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性方面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往往能够培养出一个甚至是多个优秀的动漫形象。动漫的主要形象和形象群随着播出为人接受后,它所衍生出来的有机效应,会覆盖所有的层面从而发生长期的催化作用。另外,形象本身也是一种流行符号,依托其形象可以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周边产品,这种周边产品又传递了文化本身。原来的动漫片的观众又会成为动漫艺术周边产品形象的推销者,这便形成了一种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的局面。于是动漫形象制成品传播面越广,其旅游景区的文化消费群就越庞大,其旅游景区的文化价值也就越高。利用动漫形象与玩具商、服装商、酒店等合作开发一系列拥有固定主题的产品,包括主题卡通人物玩具、主题服饰、主题酒店等。这不仅能打破传统的旅游产生的经营模式,也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推动了动漫艺术传播方式在旅游业的革命性成果,即旅游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发展。

三、动漫艺术传播方式与旅游文化品牌的个性塑造

品牌文化一旦为受众理解和接受,就能够在它所代表文化价值功能上形成价值利益链条,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旅游文化建设中,动漫艺术品牌上折射的文化价值,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辐射到受众意识中去的,从而使受众在无形中接受其传递的隐形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动漫艺术传播方式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就既达到了好效益又能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播方式。

任何一个品牌都势必有一个清晰而丰富的品牌识别――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品牌独特的身份与标志,是它能够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根本。动漫艺术也是这样,有个性的动漫艺术形象更易为受众接受,个性越鲜明,形象越突出,在受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而对品牌个性的最好投资,就是加快和全面深化地塑造品牌文化。我们撇开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因素,更好地体现出当地旅游文化所应有的特色,让动漫艺术还原于原生态和生长发育环境,尽可能地描绘出它在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过程中的情趣和本质。只有把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注入品牌,这个品牌的个性才会生动鲜明。以动漫的方式传播景区品牌文化,是实现品牌个性的最有效途径。一旦人们认同了这种个性的品牌文化,他们就会自觉地加以保护。

总之,在品牌竞争时代,旅游行业应创新经营思维,采用全方位的旅游文化建设来达到目的。通过规范、可持续地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运用动漫艺术的传播方式来使旅游行业形成一种固化持久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主张。

参考文献:

[1]邹毅,贺文龙.湖湘视觉元素在动漫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以虹猫蓝兔七侠传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1,(11).

[2]贺文龙.动画系列剧对动漫形象品牌建设的意义[J].美术学报,2011,(02).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06).

篇10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128-06

随着自然文化遗产地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农耕的原生态经济遭到破坏,遗产地土地批租转让成旅游建设用地急剧扩张,严重威胁着遗产资源的价值及其周边环境。不合理的无序的土地流转使遗产地的农业用地剧减,开荒破土,破坏植被,大兴现代旅游设施,过量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空气、土壤、水质的污染,严重破坏了遗产地的环境风貌,还影响到遗产地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使那些能够反映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最终使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丧失,从而导致文化遗产地走向退化消失的边缘。

自然文化遗产地环境治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遗产地环境敏感控制地带(包括核心区、保护区、缓冲区和边缘区)的空间进行土地使用的管制。遗产地过度的商业、旅游开发,不仅会破坏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还会对遗产的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一些触目惊心的旅游建设项目,如庐山脚下的房地产开发、泰山缆车的破坏性建设、黄山核心区炸山修建宾馆、布达拉宫周边的现代化建筑……虽然暂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却永久的改变了遗产地地形地貌的“原状”,破坏了遗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青城山保护区内豪华的楼堂别墅多达266.67hm2,使长期栖息生存数千年、早已成为“青城山山魂”的仙鹤由于生存环境的突变而一去不复返[1]。

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地除了来自自然力的破坏外,不加约束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成为其最大的危害因素,因此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把遗产地的居民全部迁移出去,笔者不赞成此观点,认为应设计一种机制使当地居民在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向社会受益群体索取补偿。在对遗产地的环境整治和土地开发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遗产地边缘区域的旅游服务设施、村镇人口、经济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对受限制土地发展而遭受损失的原住地居民进行补偿。这对于处于城市化和区域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自然文化遗产地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合理确定遗产地生态建设布局,须借鉴海外先进的农地保护理念,结合保护区资源的实际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遗产地保护理念和保护政策的制度创新。

1 自然文化遗产地控制旅游建设用地失效的原因

1.1 农民没有保护农地的经济诱因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地大多处于传统农业耕作区,土地适宜性较广,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但是,遗产地应严格控制旅游建设用地,保证农地农有用途,因为遗产地的农地保护考虑更多地是农地的环境价值而不是农作物的生产能力,其主要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农业景观与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背景环境相协调;保护开敞空间、空气和水体质量及遗产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乡村生活方式;向现代人类展示历史文明的沧桑巨变。显然,这四个方面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利他”的,是公益性质的,这种“利他”的正外部性经济行为是以牺牲向高收益行业,如商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转移的权利,以农地的高机会成本为代价。对于原住地居民来说,农业的土地报酬低,政府对遗产地发展管制使土地非农开发过程中的自然增值部分减少,而在经济上得不到补偿。这种遗产地农地保护政策人为地压低了土地价值,称为区划的“打击”效应。

相对于遗产保护区外其他均质的土地来说,规划控制发展的遗产地显然是缺乏公平的,因此,农民以各种方式自发地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主要表现在村集体组织将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出租给企业或个人,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农村剩余宅基地。这种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自发流转,被称为农地的“隐性市场化”[2],遗产地普遍出现的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都属于此类。但是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予支持,相关法律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作了严格的限制1998 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第四十三条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1.2 农地有向旅游建设用地流转的趋势

依托遗产地综合资源的外部性发展起来的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休闲娱乐、导游服务、度假别墅等遗产旅游业能够极大限度的满足游客体验享受的需求,而且可以无偿利用遗产地的无形资产,包括遗产景观形象、遗产地称谓及非物质文化遗存等提升旅游项目企业的形象、知名度和地位,因此,遗产地的农地转变为旅游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土地的期望价值不断升高。而农地农有的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受旅游业对土地需求扩大的利益驱使,遗产地的农地有向旅游建设用地流转的愿望和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它总是朝着利润高的行业或区域流动,而纯粹行政手段是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的,这也是遗产地政府难以扼制以各种渠道获得旅游建设用地的“无形的手”。

1.3 相关利益集团争夺有限的遗产资源

遗产地涉及的资源管理部门有林业、环保、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宗教、旅游、文物等行业部门,还涉及地方政府、厂矿企事业单位、部队、村镇、城区等不同性质的机构。这些部门、机构对遗产地的管理、规划、保护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且都有从各自利益集团价值取向出发的管理权限。由于垂直管理机制与地方条块管理模式之间的体制矛盾,一些诸如界权保护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整体保护战略等遗产地公共管理的问题,靠遗产地管理部门或某一个管理机构单独协调难以奏效,就出现了哈丁的“公地悲剧”。利益相关方围绕遗产地经济利益的竞争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所有部门都借遗产管理之名征用农地变相地经营遗产资源,以此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必然是掠夺式的开发和跨越式的发展,导致那些有限的能真实、完整反映遗产地价值的信息遭到破坏直至消失。

因此,在目前我国规制手段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城镇化和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农地流转成旅游建设用地将不可避免。科学地评估遗产地农地流转控制的综合效益,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好政府作用和利用好市场机能,不断改进遗产地管制方法,运用管理成本、交易成本低,管理效益高的政策工具,在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经济增长两个要素中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对于保障遗产地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代际永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遗产地原住地居民对当地区域性环境(植物群落、动物群落、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文化遗址以及古代人类艺术品)的管理和保护极为重要,当地居民以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参与遗产地的管理并且分享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生活带来的后效效应,是确保自然文化遗产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办法[3]。

2 自然文化遗产地配置土地发展权补偿机制的运作

2.1 建立可转移土地发展权市场的前提

2.1.1 土地发展权的概念

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土地发展权制度已有多年,设置土地发展权主要是通过支付土地发展权取得成本,提高使用土地的门槛,保护农地、保护古迹、保存开敞空间、保护环境敏感地带、控制城市增长的区位和进程、调节因土地用途变化产生的暴利和暴损等,纠正公共部门干预土地市场所产生的不公平,使土地利益的分配趋于公平。

土地发展权(Land Development Rights)的基本观念是发展土地的权利,是一种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这一构想最初渊源于采矿权可与土地所有权分开而单独出售及支配。所谓土地发展权,是指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即在空间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使用时变更土地用途之权,它包括空间(高空、地下) 建筑权和土地开发权,如将临近城市的农地变更为商业用地或对土地原有使用集约程度的提高等[4]。创设土地发展权后,其他一切土地的财产权或所有权是以目前已经编定的正常使用的价值为限,也即土地所有权的范围是以现在已经依法取得的既得权力为限,至于此后想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或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决定权则属于发展权。可转移的土地发展权(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简称TDR)又称为可购买的土地开发权(Purchasable Development Rights,简称PDR)或者市场化的土地发展权(Marketable Development Rights,简称MDR), 允许土地使用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将其土地发展权卖给土地使用不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进行额外土地开发[5]。

2.1.2 土地发展权的配置

对于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认为土地发展权同地上权、抵押权等一样,首先自动地归属于原土地所有权人。如果政府要保护农地不变更为城市土地,可事先向土地所有权人购买发展权,从而土地发展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土地所有者已无变更土地用途之权,起到保护农地的作用,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另一种认为土地发展权一开始就属于政府或国家,如果土地所有者要改变土地用途或增加土地使用集约度,必须先向政府购买发展权,如英国、法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土地所有权,尤其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或农村集体对其所拥有的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限制性处分权,同时就其土地的收益也是不完全的,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但其所有权受到很大约束与限制。

由此,我国学者对土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即配置主体问题,也形成了三种意见:其一,认为农地发展权归农地所有者,通过建立可转移发展权的需求和供给市场,使发展权在购买者和使用者之间自由流动[6];其二,认为农地发展权归国家,对使用方为非公益主体的,除给集体和农户以应有的补偿外,还要向国家购买发展权[7];其三,认为农地发展权应归农民集体所有,重视土地发展权的转换,将土地收益中的相当部分纳入农民的社会保险基金[8]。

从目前我国土地使用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土地发展权属国家所有,村集体组织也享有部分土地发展权,并且有强化的趋势。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开创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并由交易双方自由协商的方式。

2.1.3 自然文化遗产地土地发展权的供求关系

就自然文化遗产地可转移发展权的需求来说,受限制发展的核心资源区农地保护不仅可以为区外不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提供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的稳定的供给,而且可以保护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向公众展示人类的历史遗存及其生存空间。这种需求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人们对受限制区农地的全面评价,它是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环境意识的函数;二是对非限制可发展区(遗产地边缘区)土地追加额外开发的愿望。随着遗产地旅游业的发展,可发展区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或经济增长需要追加额外的开发,而使发展权“短缺”,可发展区土地通常要比限制区更昂贵,开发者宁愿去限制区购买可转移的发展权以提高预先规定的开发强度进行额外开发,而不愿在发展区购买额外的土地。这样就产生了对限制区发展权需求的动因。

就自然文化遗产地可转移发展权的供给来说,限制区受某些限制而使发展权不能在区内行使,从而形成发展权的“剩余”,对发展权有供给的动因存在[9]。有了发展权的供给和需求,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交易成本低、由市场主导的公平的发展权价格。政府可根据保护规划、生态培育、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遗址保存区与发展区面积比率来间接调节可转移发展权市场的价格。

2.2 以容积率代替发展权以规避法律上的缺失

我国还没有土地发展权的法律规定,但有迹象表明,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限制的政策边际调整和让步,已经逐级上升到国家土地管理的最高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的重视和保护已经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6]。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已经开始强调土地的性质与土地用途管理,这实质上是对土地发展权的肯定[7]。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来看,弥补发展权设置的法律缺失是:第一、借鉴台湾地区的容积转移制度,采用操作性强的“容积率”一词,而非有的学者强调的在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基础上,增设一项新的权能――发展权;第二、应根据立法允许遗产地内限制区的容积率向可发展区转移;第三、应依法对遗产地内发展区的土地利用作某些具体规定,如允许旅游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使用自身拥有的或购买遗产地发展区的容积率而提高预先规定的开发强度进行额外开发。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国情,应依法界定自然文化遗产地土地性质,土地用途变更权归国家所有,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部分的土地发展权。这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保障原土地所有权人在遗产地分享土地发展权的权宜之计。随着国家对农民集体所有农地流转限制的放开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考虑农民以原生产要素实际拥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土地发展权的交易。

2.3 遗产地农地保护政策的多目标化

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必须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保护范围,落实各级政府保护责任。把遗产地农地保护作为制定当地城镇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遗产地农地保护的政策目标不仅仅是对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和“菜篮子”工程,而是趋于多目标化。对遗址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将农地保护政策融于多项目标中,如旅游发展(体验田园风光)、文化教育(缅怀历史、科技考古)、就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开发等第三产业)、住宅(古朴的传统民居)、基础设施(古代排水系统、古道修复)、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非物质传统)、生态环境(物种、水体、空气、土壤等)。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从中获益,赢得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英国用乡村保护一揽子政策来代替农田保护。美国改变以往制定旨在保护某些资源(如农田、湿地、稀有和灭绝物种栖息地等)政策的做法,将农田保护政策包括在经济发展、就业、住房平衡、交通便利等中[10]。

2.4 推行遗产地的土地使用管制

自然文化遗产地的范围可划分为:核心区(对遗产本体实行绝对保护,不添建任何与景点无关的建筑)、一般保护区(只能有少量的展示及服务设施,建筑与环境协调,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必须申请报批)、环境缓冲区(保护地带要保护好景区的环境风貌,不得建造形式、体量与遗产本体不相适应的建筑)、遗产地边缘区(遗产地跨边界地段及遗产地边界的地带可开展工业开发、城市化建设、集约农业、水利设施、矿产开采、捕猎捕捞、旅游服务经营、道路交通等经济开发项目)[11]。

根据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目标将自然文化遗产地的环境缓冲区和遗产地边缘区划为发展区(非限制区)或称容积接收区、发展权受让区,将核心区和一般保护区划为受限制区或称容积移出区、发展权转让区。

政府根据遗产本体面积占村庄面积之比配置受限制区的虚拟容积率,并允许受限制区农地保护者(以村集体组织为单位)的容积率向可发展区的旅游建设用地转让,发展区的旅游开发商根据多目标的保护规划按其开发强度向政府购买超基准容积率,受限制区以虚拟容积率的流转来实现其土地发展权价值,从而使农民保护遗产区的农地有利可图[12],同时也形成了遗产资源保护的内生机制:村庄土地所附着遗产本体越多,配置的虚拟容积率越大,意味着可转让的土地发展权越多,村庄得到周边受让区的补偿越多。随着发展权从受限制区转移到可发展区,受限制区内农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广泛分摊给发展区的旅游开发商等周边受益者,农民能从遗产保护中得到应有的补偿,进而产生杜绝农地流转为旅游建设用地 “隐性市场”的保护动机(见图1)。

2.5 建立土地发展权交易机制

土地发展权交易是一种市场机制,它的运行取决于发展权的产权界定、限制区和非限制区的科学界定、供需双方完备的信息以及完善的金融补助机制,包括发展权价格评估方法、土地收益区域间转移支付政策、土地发展权银行运作机制、土地发展权证券化经营等。

美国东部一些州成功地建立了若干发展权交易的补助机制。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Montgomery County)的不动产中介商公开求售发展权,通过买卖双方交易赚取佣金,而发展权价格则由估价师按市场比较法进行估价。还设置了发展权基金(Development Rights Fund),凡以农地发展权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者,均由该基金出面保证,发展权买卖若有困难均由其收购,汇总后再送至金融市场以拍卖的方式公开求售,贷款保证额为市价的7.5成。纽约伯林顿郡(Burlington County)松林保存区设立“松林发展权银行”(Pinelands Development Credit),发行债券150万美元作为初期至今,凡买卖不成的发展权均由该银行收购,然后转卖,每单位为1万美元再酌加管理成本。纽约南街海港古迹区(South Street Seaport area)在8个街区内规划一处保存区,以及由8座停车场所构成的发展区,银行以发展权交换建筑物业主原有的未偿还贷款,使其得以另行申请贷款完成古迹建筑物的翻修,而银行所持用的发展权则待价而沽[13]。

根据我国不动产市场的现状,自然文化遗产地在探索发展权市场交易机制时应将强制性的政府行政管理手段与自发的要素配置流动的市场机制相结合,而不宜采取自由放任的市场自行交易。实际上,我国现实的土地收购储备交易制度已经具备了土地发展权交易与流转制度的雏形,通过改变收购储备土地的具体利用条件,使土地的价格比收购储备前的价格高出许多[4]。可考虑在自然文化遗产地设立土地管理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国土资源局的派出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的处置权,对遗产地的土地发展权在结构、总量、区域、时序等方面公平、合理地配置。由村集体组织作为土地发展权流转的微观层面的供给者,参与发展权市场交易。土地储备中心可发挥类似发展权银行的功能,以发展权作为贷款担保。在运作中可先对发展区的旅游、商业设施的土地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的方式试运行,底价提升的部分作为受限制区的发展权补偿给原住地居民。

3 结 语

可转移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可以使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农地得到较好保护,同时有效控制农地流转为旅游建设用地的隐易行为。原住地居民的发展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充分补偿,这种补偿可以使那些为遗产地提供资源保护的行为价值得到认可,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保护原真性、完整性遗产资源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保护遗产资源的内生机制。海外许多国家(地区)的实践证明,可转移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土地管制方法。但是,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因此在土地发展权设置和流转上要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要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权运作机制。政府应该搭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交易平台,并保障自然文化遗产地土地发展权的合法和自由流转,从而真正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原则。自然文化遗产地作为全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但要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还要保护哺育这片土地的原住地居民的发展权,这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致谢:本文的写作得到了王建新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鸿楷教授(工学院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悉心指导,在此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晓宁.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研究――以四川青城山保护区房地产开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 (9):230~234.[Zhao Xiaoning. Study on the External Econom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the Example of the Qingcheng Mountain Protected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2005, 26(9):230~234.]

[2] 杨继瑞,任啸. 农地“隐性市场化”:问题、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9):27~31.[Yang Jirui, Ren Xiao. The Hidden Exchange of The Rural Land: Trouble,Reason and Solu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2,(9):27~31.]

[3] 玛瑞卡・维克塞尼.国家公园与本土文化的保护:以卡卡杜国家公园为例[A].见:郑玉歆,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外理论与实践[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8~254. [Marika Vicziany.Kakadu: Benchmarking a Major National Heritage Site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Private Stakeholders and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 In:Zheng Yuxin, Zheng Yisheng.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Theory and Experience From Home and Abroad[C].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3:228~254.]

[4] 胡兰玲.土地发展权论[J].河北法学,2002,20(2):143~146.[Hu Lanling. Land Development Right[J].He Bei Law Science,2002,20(2):143~146.]

[5] 张友安,陈莹.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J].中国土地科学,2005,(10):10~14.[Zhang Youan, Chen Ying. Primary Exploration on Allocation and Transfer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J].China Land Science,2005,(10):10~14.]

[6] 张安禄.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2):21~26.[Zhang Anlu. Study on The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ural Land Transference to the City[J]. China rural Survey, 2000,(2):21~26.]

[7] 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1):17~19.[Shen Shouyu. The Theory and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ment the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J].China Land Science, 1998,12(1):17~19.]

[8] 刘永湘,杨明洪.中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J].中国农村经济,2003,(6):16~24.[Liu Yongxiang,Yang Minghong.The Paradox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 for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in China[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3,(6):16~24.]

[9] 李世平.土地发展权浅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2):15~17.[Li Shiping. The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02,(2):15~17.]

[10]李景刚等.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5,(4):56~60.[Li Jinggang.Inspiration of Smart Growth on Land Use Planning in China[J].China Land Science, 2005,(4):56~60.]

篇11

一、现状及问题

随着保护、建设和宣传力度加大,衡水湖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一是游客人数增长明显,2001年不到2000人,2005年达到15万人,2009年有望突破30万人;二是从客源地上,辐射面不断扩大,京津冀鲁豫等周边地区游客逐年增多。但是,只能满足“半日游”。应该尽快搞到2日游、3日游,可以住下来。

“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六要素不完备,配套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其中,制约项目落地的滨湖地区大量耕地、基本农田问题尚未解决。整个区域13.5万亩耕地、11.5万亩基本农田,核心区内有7个村,缓冲区23个村,1.56万人生活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对打造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这几年旅游都是以观湖为主。文化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景点是一个景区的载体。但目前景点太少,有文化,没有挖掘整理;有资源,没有开发利用。这或将不利于衡水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一体化发展。

二、研究对策

(一)在产品开发策略上,努力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体系。

与周边同类景区特别是白洋淀实行错位发展,我们打好“湿地、文化、休闲”三大核心品牌,努力形成多主题、多景区、多日游格局,打造高品质的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目前的具体设想为:

1、面向背包旅客群,打造教育之旅(三日游)。针对青年旅客群体力好、喜好户外探索和游乐设施的特点,以游盐河故道、观湖水飞鸟、玩水上乐园、逛冀州古城、住风情民宿、学湿地知识为主题内容,为他们提供湿地科普、文化教育、农业体验和水上娱乐的机会。第一天:旅游服务中心候店毛笔-湿地公园-文化公园--名吃怡园(午餐)-古木植物园-水上乐园-温泉养生村-生态大剧院-名吃怡园(晚餐)-风情民宿;第二天:风情民宿-农事体验园-生态采摘园-乡村美食(午餐)-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花乡集市-农家大舞台-冀州古城-青年旅社;第三天:青年旅社-湿地观鸟点-观景木栈道-湿地博物馆-芦苇园-灵秀山庄-瓷器博物馆-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返程。

2、面向家庭旅客群,打造家庭亲子之旅(两日游)。主要是利用冀州文化、西西湿地以及生态农庄,以赏酒文化,看候店毛笔,观民俗表演,住主题酒店、吃农家美食为主题内容,为家庭客群提供亲子和湿地体验之旅。第一天:旅游服务中心―衡水老白干酒文化―候店毛笔―文化公园―-顺民庄(午餐)―董仲舒馆―古木植物园―水上乐园―生态大剧院―温泉养生村;第二天:温泉养生村―农事体验园―生态采摘园―花乡集市―乡村美食(午餐)―瓷器博物馆―湿地博物馆―灵秀山庄―冀州古城―返程。

(二)完善旅游要素,提高服务质量。

这一完善提升聚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其中,要在抓好馆院、中心、园区等项目规划建设的同时,做好“五个内容”:首要的是要保护好水质,积极保护和恢复适宜鸟类栖息的自然环境。建好观鸟台(塔、廊道)、湿地和鸟类展馆、组织好观鸟游线,做好鸟类摄影、鸟类宣传画册等基础工作。

其次,是做好“酒”的文化,拉动老白干酒文化产业,宣传老白干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老白干酒文化的内涵。

其三,是做好“笔”的文化,侯店毛笔的悠久历史和繁琐工序,发掘其文化遗产,以此吸引外地来衡水湖旅游的人们。

其四,是做好温泉地热的文章,这方面,起步区以皮划艇基地为基础,扩展加入地热资源开发,规划了水上乐园板块,充分发挥旅游、疗养、休闲、养生功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快乐的需求。据勘测评估,衡水的地热资源在华北首届一指,其中衡水湖区有非常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地温梯度每100米3-4℃,并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的微量元素。依托这一资源,衡水湖起步区规划建设高标准的温泉养生村、温泉水世界、温泉度假村、私家温泉会馆、温泉康疗中心等,为高端客群服务。

篇12

一、八景的起源与分布

天下最早传世的“八景”是“潇湘八景”。宋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对此曾有详细的记载:宋迪是北宋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尤其善于描写平林山水之景,表现萧远疏旷的意境。其代表作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这些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潇湘一带的美景。南宋的书法家、诗人米芾看到这些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作品后大加赞赏,即配画题诗,称为“潇湘八景图曲”。当时的宋宁宗皇帝看到后情有所触,又丹笔御书“潇湘八景组诗”,后又在湖南长沙专门设立了八景台,将诗画陈列其上,供人观赏,从此“潇湘八景”名扬天下。随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不少文人仿照“潇湘八景”,定出了当地八景,如“燕京八景”“羊城八景”等等。从此,八景之称便风行各地。

中国的“八景”数量较多的依次为:华中、华东、京华、中原旅游区。这四个区的“八景”占全国“八景”景观的62%。而这几个区正是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相对密集、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由此看来,“八景”景观的地域分布与当时的人口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二、“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特点

第一,崇尚人文与自然的融合。这一观点,也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风景区的建筑。“八景”文化中所表现的山水之美,一年四季不同,一日四时也不同,晴天雨天风格各异。要全面领略山水之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不行的,只有长时间地生活于其中,或者在春秋佳日,月夜雨天亲临观赏。因此,亭台楼阁、茶坊酒肆等的旅游建筑景观也就应运而生了。而这些建筑景观作为景观欣赏的一部分,大多数都是十分讲究的。所以,研究各地八景中不同的旅游建筑景观风格和特点,对于今天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第二,注重人的实践活动。自宋以来,“八景”文化在全国各州、县乃至镇都有所发展。这些八景,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都在人们聚集地附近,呈现出“一个中心,多个衬托点”的特点。这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发展区域性旅游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开发利用

考察中国的旅游史,尽管经历了的摧残,以及外文化的冲击,信而好古的旅游文化,尤其是与人文建筑相关的旅游文化,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更上一层楼了。当代中国旅游业中的形形的仿古街、仿古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更有今人穿着古人的衣服进行仿古旅游活动,尽管有的地方由于主办者的文化水准不够,弄得非驴非马,招致各方批评,但应当承认,这一股仿古风的出现,并且经久不衰,绝不是偶然的。而面对旅游业中所存在的仿古热,“八景”中的人文建筑景观,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地理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是时代的召唤。

“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开发,首先,要做到的是充分研究八景文化现象。八景中,无论是宗教建筑景观,还是以观景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景观,不仅能充分地体现自然与建筑的融合,而且它们的修建也是十分讲究的,以亭、台、楼、阁这些以观景为主的旅游建筑为例,它通常要求:①建筑物必须与山水协调,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②建筑物应具备可行、可游、可居的综合功能。③建筑物本身的色调朴素自然而不能雕饰过分。对于“八景”文化中这些建筑景观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筑景观的修建提供一个很好的现实依据,从而更大地丰富今天的旅游建筑景观。

由前文所述可知,“八景”大多出现在人类聚集地,这也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以通过对“八景”文化的研究,建设内容更为丰富的山水园林城市。并以“一个中心,多个依托点”的八景文化思想为指导,发展区域性的旅游,从而带动当地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重对于“八景”中一些重要的建筑景观的恢复。从“八景”文化兴起至今,由于历史久远,一些景观今天已经无法寻找了,有些在当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通过八景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景观存在的时间、原因、方式等。为今天旅游业中的仿古热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而对于那些确有重大旅游价值的八景景观应该逐步进行恢复,这样可以丰富风景区的旅游价值,恢复时应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防止出现建设性的破坏。

综上所述,八景中的人文建筑景观,一方面表现出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给我们今天的旅游景观欣赏及建筑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它又是今天的区域性旅游开发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常江.数字合称辞海[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820-899.

[2]罗滋柏,杨国胜.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延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国家图书馆,2004(4).

[4]赵夏.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J].规划师,2006(12).

篇13

[关键词] 道德焦虑;耻感;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

[中图分类号] B82-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102―04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有诸多策略:榜样示范和道德焦虑都能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从正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焦虑则是从逆向刺激道德主体的内心世界产生道德耻感,进而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能促使道德主体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道德践行内驱力;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就自身的不良行为与他人的榜样行为进行比对,进而反求诸己,自我反省、自我审视,并在内心世界产生逆向耻感,从而激发道德主体产生践行道德文化的内驱力。道德焦虑与逆向耻感是一对孪生兄弟,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系耻感产生的前提,道德焦虑是逆向耻感的必然结果。由此,由逆向耻感而产生的道德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逆向耻感是人内心世界对其行为的不合乎德性的不满而由此而产生的道德焦虑。逆向耻感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其终极价值在于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学术界鲜有人认为耻感文化能催生道德文化的践行,笔者认为,由道德焦虑所产生的逆向耻感亦能催生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逆向耻感催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逻辑线索为:道德焦虑逆向耻感唤醒人的道德良知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实现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以下就耻感文化的内涵、道德焦虑与道德耻感之间的关系,道德焦虑如何提升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展开。

一耻之内涵及其两个层面

研究道德耻感对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必然要先了解“耻”。“耻”在辞海中注释为“羞愧之心”, [1]即“耻”的基本涵义为耻辱、羞愧之意。从道德情感来说,“耻”是道德主体在做道德选择之时,深感自身道德素质不及一般、或者是尚未达到心目中已有的道德水准之要求,由此而产生所谓的羞愧之心、羞辱之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耻”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因之,道德耻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属于积极的道德情感,这种积极的道德情感来自于人之内心对道德败坏的愤怒,因为“耻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2],并由此而表现出积极的道德情感。这种“内向的愤怒”虽然无言,但却是道德主体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不仅如此,耻感还是人类积极的、向上的、稳定的道德情感。耻感可分为对“耻”的认知,以及由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亦即“羞耻感”。耻感分为两个逻辑过程:即先知其耻,而后羞耻。曾云莺教授认为:“耻感可分为知耻感和羞耻感:知耻感是指个体在了解了耻辱内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耻辱自觉的规避和抵制;羞耻感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言行或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情感体验。”[3]从曾教授对耻感的分类可知:知耻是知,羞耻则是自己在践行道德文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前者偏向于知,后者则偏向于行,二者有一定的区分。基于此,罗国杰先生认为“知耻之心是道德自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知耻之心是道德自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4]此处所言的“耻”主要是偏向为“知”,也即对道德知识的把握;而羞耻感则与之不同,所谓羞耻感主要是指在外界行为的刺激之下所产生的一种对道德文化的反思,表现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本身的良知与现实的道德践履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体现的是外界道德践履与自身道德良知的差异。诚如王建敏先生所言:“羞耻感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自我反省、良知惊醒的普遍意义,……具有道德自律性与道德良知性。”[5]道德主体缘何自我反省,原因就在于外界客体对其本身的刺激,从而引发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由反思而产生道德焦虑。由此,羞耻感侧重于道德耻感的动态方面,而知耻感则侧重于静态。从动态角度所谈及的羞耻感更容易引起道德焦虑,由于理想的道德人格与其本身人格的差距甚大,故此,道德主体容易产生道德焦虑,由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因为道德焦虑与道德耻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正是由于这种必然的联系,促使道德耻感有效促进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二道德焦虑引发道德耻感

道德耻感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它能有效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焦虑是耻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即是说,有了道德焦虑,然后才有耻感,有耻感催生人之道德良知,并因之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主体因道德焦虑而最终做出善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包括善的道德理念的选择,同时亦包括道德行为的抉择。可见,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中的道德焦虑与耻感是紧密相联的。那么,道德耻感与道德焦虑在何种意义上相联,他们之间的“动力因”表现何在?这必须从道德焦虑谈起。

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自由选择的情境之时,因道德主体自己的道德水准、行为规则与外界环境比对之时存在着差距,进而在人的内心世界产生矛盾与冲突,于是在这种情境之下有了道德耻感;道德主体因为道德耻感,于是“有了羞愧,感到内疚,才能进行道德反思” [6]。道德主体羞愧、感到内疚,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境界或者行为表现和社会上提倡的公认的道德标准存在着差距,从而引发道德主体对道德良知进行追问,导致道德主体产生道德耻感。也即“道德焦虑是指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耻感。”[7]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使道德主体内心世界产生内疚,它是道德耻感之动因;道德主体之所以出现道德焦虑,原因在于道德主体面临道德规范之时所作出的艰难抉择。由此看出,道德焦虑是原因,耻感是其结果,二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就因果层面来说,道德焦虑是道德耻感产生的必然原因。此外,道德焦虑还是道德主体在面临自由选择之时所遇到的道德抉择困境,因为“焦虑是个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现象”。[8] 道德主体有进行选择的自由,但这种自由选择有时候会出现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社会的道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由此道德主体必然产生道德焦虑。当然,人的这种自由选择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关联,因为只有具备自由意志的人才能有自我选择的意愿。“人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就会有独立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的意愿,焦虑也就会随之出现”[9]。人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就决定他有自由抉择的基本权利,在面临道德困境之时,道德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道德主体由此产生道德焦虑。故此,道德焦虑的产生与人的意识是紧密相联的,没有道德意识的人是不会产生道德焦虑的。比如说小孩,他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在道德意识萌发之前,他是不会产生道德焦虑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儿童,只有恐惧而无焦虑可言。”[10]离开人的意识,就没有了道德焦虑;道德焦虑不复存在,由道德焦虑所产生的道德耻感亦将不复存在,因之,由道德焦虑所催生的传统道德文化践行亦将不复存在。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对其所信奉的道德信条产生疑虑,产生道德冲突而又没有能力作出道德选择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1]。道德主体本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目标与自身的选择相去甚远,基于此,道德主体就会引发道德焦虑。由此,道德焦虑是一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与道德耻感紧密相关,道德耻感关涉到道德主体的理想、信念。“焦虑是由情感联结引起的,不是生理遗传症,也不是实验性神经症,而是与个人生存的基本价值如理想和信念等有关。”[12]道德焦虑和道德耻感一样,并非人先天就具有的属性,而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具有后天性。道德焦虑和道德耻感不仅具有后天性,而且还与人的心理活动紧密相关。

三道德焦虑引发耻感唤醒良知

以利道德文化的践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