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09:45: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篇1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影响下文学创作漏洞

文学创作有自己的标准。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当代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但是部分文学创作却是不尽人意的,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作家精神价值追求的冷漠和责任感的缺失

作家的创作动力不够,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体制带来的影响虽说是外在因素,但是在这种体制下,作家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却是作家自身的因素。创作的作品多数存在着类型化的趋向。与此•58•同时,作家不再关注社会民生和生活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精神资源的匮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贫瘠。

(二)大众文化时代对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的盛行,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冲突。当代作家面临文学创作最大的迷茫和抉择。作家自身创作素材的匮乏、创作过程的迟缓和市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不平衡。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创作的初衷,部分作家为了迎合市场而放弃了自身文学创作的信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作家文学创作能力的弱化

文学是有魅力的艺术。文学创作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把文学的高度和魅力展示给读者,而计算机语言的智能构词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作家对文字的推敲和有效使用。作家过分依赖程序化的语言,从而放弃了对文字语言使用的主动性。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下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下的网络文学现状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文学创作者与读者接触更亲密,沟通更频繁,而这正是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影响之一。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文学的存在与传统的出版形式已经形成了彼此认可、合作互补的双赢局面。网络媒体的发展让网络文学有了新的市场。通过网络资源,人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大量的文学网站,网络期刊和各类文学论坛占据了读者们的视野。

(二)多元化下的网络文学是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充实和补充

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经济政策、管理方式的变化,还有不断进步的科技和更替速度得到大大提升的资讯设备。这些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化。人们开始有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这些因素使得网络文学的考察视角变得丰富。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存在形式和文学机制都呈现出新的价值趋向。不同的传播方式迎合了不同的文学特征,不同的文学特征则需要不同的传播方式。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还具体表现在作者文学创作欲望表达的扩张、题材与文体的拓展、文学形态的变化、文本创作与传播方式的变换等几个方面。

四、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下文学创作中写作理念和手法的发展方向

(一)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

倾听国家和人民的声音随着商品经济和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学迅速崛起。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格局发生结构性的转变,社会结构呈现多样性。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种角色。作家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社会行业。因此,作家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负有责任。作家的文学创作虽是个体劳动,却不会是个体事业。因为,作家代表的是一个行业。作家的文学创作,不仅仅要满足于个人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应表达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关注和关心,反映社会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要与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需求相联系,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要具有现实担当的作用,也要具有指导教育的意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随着我国综合竞争国力的迅速提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人们生活幸福了,而且社会价值观念也多样化了。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着文学创作的素材。这正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黄金时期。在这种条件下,作家应该站到人民的立场,关心人民的生活,倾听人民的心声。这样,作家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具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篇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热爱生活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二)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观察分析、对比)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讨论、讲述)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篇3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学作品;英语文化;渗透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发展历程,儒家文化为在我国根深蒂固,英语文化由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思想体系组成。新课改中提出“注重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差异”的教学总目标,而英美国家文学教学有利于该目标的实现。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旨在将英美国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理解、追求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多样性,培养人格和陶冶心灵,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以往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新课改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和自主创新等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巨浪潮下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观念落伍

学生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陈旧教学理念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变形。具体表现在有些学校老师没有意识到更新教育理念的必然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套用旧的教学理念单纯注重增加学生知识量,追求高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堂无生机

英语基本包含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英语本是一门生动的学科,在课堂上却变得被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变得暗淡无味,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的被动,只是老师讲、学生记的套路,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更加注重学生“说”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中表现的问题

(一)忽略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的位置

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在教材中一般都为选读课文,不是必须学习的,在考试中一般也都不涉及,教师在课堂上大致讲解或者有的干脆跳过,致使学生课后不再学习探讨,长期依赖老师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英美国家文学作品跳过思想。

教育部门在教科书中增设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内容旨在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本是塑造和提高人才,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忽视是教育改革深化的总目标变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讲课时大多以“讲”为主,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较少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教师大多半节课时间讲解,半节课时间做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本来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但这需要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保障,如果只是单一的练习则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都将成为空话。教师一味根据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生搬硬套,枯燥讲解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会在无形中剥夺学生对选文的感性认知和独特理解的权利,这样学生和教师会变成两个独立的个体,教学课堂将变得单调乏味。

三、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程旨在英美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通过对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解读,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

1.现今英语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培养学生尊重理解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在完善现今英语教学内容方面至关重要。

2.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涵盖了多样文化的学习教育,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质。学生在大学阶段接触到较多的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在此期间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多样性,而且可大大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主题,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社会产物决定着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语言和文化都是社会的产物。我们通过语言是学习文化,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收获了文化。语言一直追随着文化的脚步,它随着文化的产生而出现,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壮大,每一种语言都在映衬着生养它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根源。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种文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不但有利于了解语言特色还有助于领会主旨和人物形象。

(三)经验证明应该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教学实践证明,渗透英语文化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例如在《老人与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理解不到语句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因为他们不了解文化背景。如果没有领悟到主人公是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更别谈对作品价值领会的多少。所以,在高中语文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结语

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材料,是对国家自然景象,民族风情和等方面的概括。教材编辑工作者既然就将它编进教材中,自然有着特殊的利用价值。它是大学生进入更广空间的通行证,也是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素养的奠基石。作为教学事业的领路人-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将教材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4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了解其人生和创作特点,和作者的对话,这样能使个人得到成长。更能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英语学习者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容易被文字描绘的意境所陶醉、被有张有弛的情节吸引、被丰富的情感所感染,不知不觉便沉浸到自觉体验的状态,这种自觉体验便是文学体验阅读所追求的状态。因为,在这种自觉体验状态下,读者身心放松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语言学习将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是一种近乎习得的理想的语言学习状态。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文学作品,每部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精粹,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阅读和学习西方各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们会学习如何尊重各国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文学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各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多样性文明之间的交流。

2基于文学的英语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文化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和道德的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辩证地看待社会、物质、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才能够凭借思辨能力正确地认识世界,看待社会,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本质和精髓。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人文素养提高了,人的理想和人生哲学必将越来越深刻和高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指其对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及美学知识的了解外,还包括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挑战的中、英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的工作能力;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能力;对外国文化的批评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英语教学是一个独特的平台,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同时,人文素养要渗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目的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英语阅读课程应通过广泛的、多元化的阅读,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是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所必需的能力,而且也为未来从事多种文化交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利用文学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将文学作品引入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语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体会英语的魅力,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文化与思想,感受西方国家的生活和认知方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文化多元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从低年级开始不断地给学生渗透英语文学知识。

篇5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71-02

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习惯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直接相关。个人也好,民族也罢,其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其文化素质,体现着它的精神风貌,反映着它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它的信仰和情感,代表了它的品位和气质。因此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学习《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思想。那么,如何在学习中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呢?

一、发现文化中的美

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章节,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厚重到敦煌莫高窟雕塑的轻灵,从百家争鸣的璀璨到都江堰工程的壮美,中华文化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其中,我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代表,把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与顾恺之的画作并列在一起进行赏析。《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的杰出作品。曹子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曹植此赋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缠绵凄婉,动人心魄。而顾恺之的画作设色浓艳,画法古拙,系魏晋画风。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这样,文学的美和艺术的美和谐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擦亮寻找美的眼睛,共同感受文化之美带给我们的精神盛宴。当我们能够发现和感知美,那么我们就迈出了塑造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二、感受文化中的力量

优秀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更可以增强精神力量。尤其是文化其独有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可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的章节,强调文化活动对人格塑造的意义。我以学生们喜爱的足球运动为例节选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节选自《天下足球》中《永不消逝的皮波》。当音乐响起,猫头鹰之城的那首经典英文原版曲目——《侧影》的钢琴旋律一出,浮躁的心瞬间就融化了。主唱Adam的嗓音依旧动人心扉,让人似乎进入了碧蓝澄澈的大海中央,沐浴着斑斓的阳光,享受着或动感或柔情的惬意。画面中皮波的奔跑和跳跃伴随着成功和泪水,话外音响起:“什么时候,风在发端的少年,变成了雕塑。什么时候,纯如白纸的婴儿,停止了啼哭。在圣火纷飞的硝烟中,你仍然在你的远方为梦想执着。”这段视频把音乐、体育和诗歌完美地统一。对音乐和文学的欣赏体现了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足球运动中培养的坚韧顽强、团结合作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我讲到三十五岁的皮波还在绿茵场上与小将们一同奔跑时,这种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执着几乎令所有的孩子们动容,甚至有的孩子潸然泪下。因为在这里,我们学会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为梦想努力奋斗是一种人生的骄傲,不论成败。我们在追逐梦想时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激情最美,这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此强调成功道路上的曲折和失败可能是一种常态,我们往往要经过长长的黑夜才能抵达黎明,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一首振奋人心的歌,一段传诵千古的名言或者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文化积淀。

篇6

阅读教学氛围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对学生阅读主体性的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开放性的综合表现。倡导质疑、感悟性学习,探索个性化阅读及理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是中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1]。

1.初中语文开放性阅读的实施原则

1.1阅读教学主体性的原则

开放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更要求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应当走出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阅读教学要致力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建立新型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广阔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本和阅读方法。在努力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

1.2阅读教学开放性的原则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开放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应当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建构的过程。知识和经验体系的建构不是单向的从外界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的,而是学生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构建和优化的。因此,构建开放的语文阅读教学,让问题由学生提出、疑点让他们辨析、结论在其中形成是语文课程开放性的要求,也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更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因而,开放性原则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并体现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2]。

1.3阅读教学多样性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都应实施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原则是语文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多样性原则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特点的基础上,将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理念运用到上述三个维度中去。开放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知识的融合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因此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其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开放性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本身的特征也是阅读教学多样性的需要。

2.开放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鼓励自主阅读的民主性策略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交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是为学生提供资源、创造环境而让学生决定自己如何学习,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和目标。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分析文本并向学生加以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阅读教学乏味和僵化,而还课堂给学生并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则成为人们在困境中总结出来的积极成果。《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自主阅读策略是在开放性阅读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合理处理好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促成学生的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2开放阅读过程的探究性策略

开放阅读过程与提倡个性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开放阅读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构成等内容中充分考虑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氛围。提倡个性化阅读,是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往往追求共性多而重视个性少、强调统一多而重视差异少的现象提出来的。个性化阅读,打破原有的封闭性、单一性的阅读教学,凸显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忽视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和体验的方法与结果,并在教学相长中促成阅读目标的实现,从而真正实现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2.3培养能力和价值观的个性化策略

开放性阅读,是动态、多元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价值观为重要目标的阅读教学模式。上述有关建构主义的阅读理论已经表明,阅读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开放性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过程的探究性都决定了开放性阅读的个性化特点。所以,在阅读教学策略上,个性化是开放性阅读的明显特点,但是这一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于培养能力和价值观上。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培养能力和价值观本身是语文实践性的表现和目标。开放性阅读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氛围中实现自我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个性化要求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不再是一元的、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多元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来参与到开放性阅读教学中。让开放性阅读的实施和进行充满个性化,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充满人文关怀的表现。

3.结论

总之,放性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一元化和封闭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方式的互动性,内容和过程的开放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等。

篇7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当谈到中国文学时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探讨多民族文学这样一个概念,在许多民族特征被强大的汉族文化影响和同化之后,为数不多的映入我们眼帘的民族多样性就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一直以来,文学连同它神秘的地域和民族属性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阅读享受,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需求。例如,以扎西达娃的《系在绳上的魂》为代表的文学体现的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作品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神秘感。文本中所描述的宗教、神话,传说、史实、神示、风光、仪式,皆不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之内,包括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幻化、虚构,也超出了我们常规的想象思维能够发散到的空间。

扎西达娃这篇小说主要是讲述两个人物:和塔贝,历经苦难找寻人间理想国“香巴拉”的故事。塔贝从家乡出发,经历了传统和现代,矢志不渝地往前走,直到生命的信仰同时迷失于喀隆雪山那一面的莲花生掌纹地带。是一个很不坚定的追随者,外界的诱惑时刻动摇着她的信念。最后,他们来到了神示的掌纹地带,掌纹地的空中居然传来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气势庞大的鼓号声和大合唱,这种魔幻而匪夷所思的情节设计把塔贝的死渲染得悲壮而伟大。经过不断的求索,“我”排除外物心魔的干扰,终于找到了和塔贝。塔贝已死,而“我”却代替了塔贝,带着往回走。

这篇小说将的魅力无限的发挥和散播,充满着陌生而奇特的宗教色彩。是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世界,在雪域高原上生活的人们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生存状态中,恶劣的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贫瘠的生活促使人们对神、菩萨,及自然和超自然力量有种虔诚的信仰和崇拜。宗教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都浸润着浓郁的宗教思想。

这样的总是充满吸引,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近几年的民族文学热,尤其是文学,杨志军的《藏獒》、何马的《藏地密码》、姜戎的《狼图腾》、阿来的《尘埃落定》等等,无一不霸占着图书销量的前几位。那么为什么民族文学突然之间大批进入大众的主流视野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藏獒》的作者杨志军这样说:“天然具备文学表达的要素,譬如信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宗教文化的认同。在那里,作家不需要很费劲的就能捕捉到这些文学表达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些东西肯定是喧嚣的都市社会所缺乏和期待的,在阅读中,读者能够获得一种悠远宁静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但是正如我前面所遇到的问题,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藏文学或者藏文化的内涵呢。生活在的作家在写作时会提供一些原生态的内容,但由于视野受到限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问题,与读者衔接、让读者接受和理解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这样的文化鸿沟,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这些小说的艺术形式,而是这些小说中的另类文化景观――自然风光和特有的民俗等等。与此同时,出现了不少打着藏文学旗号、标榜藏文化却没有丝毫文化内涵的作品,希望以此来得到认同、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来满足大众猎奇的心理。这样的情况完全背离了大力推崇民族文学的初衷,文化的弘扬是可以通过商业化的包装和手段,但不能让他们扼住了咽喉,不能让少数民族文学走了味,成为一种肤浅的为满足一时好奇和潮流而应运而生的产物。因为只要是潮就会有退的那一天,而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有旺盛的民族生命力的文化类型,是与少数民族自身共生共存的,应到得到保护和重视。

篇8

民间游戏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游戏方式,但在理论意义上它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都不容忽视。中国民间文学的多民族性质也决定了民间游戏所寄存的地域的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

民间游戏的特点:随意性、趣味性、灵活性、简便性、地方性。民间游戏的所具有的特点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基于此我们所应承担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2.社会价值观对于文学产生的影响

我国社会价值观里涵盖着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以及后现代价值观等,在社会阶层逐渐分化,新型社会结构逐渐形成时,我国社会关系开始多样化起来,纵观我国历史不难发现,我国对于文学价值的认知都非常明确,这主要源自社会现实和文学美学研究,也是文学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价值。我国自十九世纪的二十年代起开展了,是文学以及社会价值的相关范畴文化革新,其倡导者不仅明确了文学价值观,还将文学人生核心当作文学价值基石,着重分析文学里的社会功能[2]。二十世纪我国文学有很长的时间将功利与现实品格作为崇尚,在创作链里,从矛盾、和鲁迅的作品到之后的左翼创作、解放区文学、建国十七年文学、改革文学、反思和伤痕文学等等都展现了作者的生命意识,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尊严和不屈的精神意志,推动着我国的文学发展,不过作家们除了在作品里强调着文学功利和现实性之外,还将白话文当作文学载体核心,展现出新文学的美学特性。

在经历改革文学、寻根文学、伤痕文学以及反思文学之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发展到了先锋文学,先锋文学的创作中不管是在题材选取上还是在文体的研究上都具有丰富性以及多样性,虽然许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无法摆脱当时的社会政治相关意识形态影响,不过部分作者还是在基于现代化思想理念下发出呐喊和呼吁,呼吁改革开放,这场文学思潮完美展现了我国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多元化特性[3]。我国当代文学里最鲜明的特征是审美形态多元化,在先锋文学以及寻根文学后文学审美层次开始丰富起来。在二十世纪末期社会思潮以及文学创作方向逐渐同化起来,文学作品创作特性更为丰富,如八十年代的时候文学作品创作能够使用“反思”亦或者是“改革”来表现,在之后文学创作表现开始多元化,许多作者凭借自身文学敏感和感兴趣的事物来创作文学话题,因而1980年到1990年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与作者的艺术实践和解放思想有相关性,社会价值观出现变化,文学创作也在发生改变。

到了八九十年代时,我国社会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传媒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大众文学的进步,文学也形成多元化格局,我国文化格局和社会价值观出现结构性改变,在后期,许多作者开始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通过其各自的方式来进行个性创作,让该时期文学创作朝着美学创作发展,如作者余华的文学风格就十分独特,在《活着》这一作品中能发现作者文学叙事风格逐渐朝着平和靠拢,到了后期,余华作品叙事技巧更加炉火纯青,作者张炜的文学作品叙事风格多为诗歌一般的小说语言和叙事,内心独白单成一段,文章中的诗意更为浓厚,当然还有许多不同叙事风格的作品,因这些作品的美学风格各异,展现出我国文学创作的多元化。

3.社会价值观对于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在以上我国文学创作历程能够发现,在不同时期,文学价值观都有不同,仅仅根据几个作者作品创作风格来概括其所处时代的特性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当前,社会价值观逐渐多元化,文学创作也展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因为经济政策以及管理等出现改变,加之发展迅猛的科技影响,令人们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对外开放的落实和深化,让我国社会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文学创作出现多元化是在八十年代末,人们思想和思?S方式出现改变,文学创作也变的多样化,究其根本正是因为社会价值观出现了改变所引起的。

篇10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日益冲击的今天,文学创作环境、文学创作要求和文学创作心态,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把许多少数民族文学投放到整个中国文学和文化全球性的语境中,就会发现不少民族传统书写的传承面临着“临界”的边缘化和弱化。但值得庆幸的是,藏族当代文学依然坚持了母语书写的传统。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传统文学的创作相比,当代藏族母语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有许多重大变化和崭新拓展,开创了藏族当代文学史的一个新纪元。

一、历史回顾:当代藏族母语文学的多元性

(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亲密并肩

藏族文学,是藏族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代代相传的藏族民间文学珍品,又有问世之早、数量之多的作家文学。早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这两股洪流,共同滋养和丰富着藏族文学。可以说,藏族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本民族文学发展的源泉。二者在相互依存中张显各自的魅力,体现藏族当代文学的文化生态丰富多样。

藏族民间文学是在民间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藏族原始文学形态。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本民族在生产、生活及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某些基于生存生活知识、道德规范、价值尺度,以及理想和情感等。卫藏地区以古老的宗教和风土人物传奇为主要的神山圣湖的传说,卫藏中心文化区域中的历代赞普传说、政权更迭下的历史演义呈现出民间文学的神圣性。康区以格萨尔王传、土司历史、民族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呈现出人文性。安多地区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各种传说、长歌、谚语,拟人化的动植物寓言故事,呈现出民间文学的自然性特点。

藏族作家文学直接起源于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及其佛教文学。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以佛教教义为主体,宣传佛教教义及其道德文化等。自公元七世纪开始有了第一批书面文学以来,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学观念、创作形式、文学流派及其写作传统方面,形成了自己悠久的传统。五十年代,藏族母语作家文学主要以藏族民歌、寓言、谚语,佛教故事为基础,形成了新诗流派。思想内容新颖,艺术形式有继承与创新。八十年代,除诗歌以外,涌现了大量的如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报告等多种文学体裁,奠定了八十年代母语作家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二)母语写作与汉语写作齐头并进

藏族当代文学因为拥有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家队伍而分为藏语创作和汉语创作两部分,犹如雄鹰的两只翅膀,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母语作家坚守着本民族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用汉语创作的藏族作家对本民族的文化满怀一腔热血,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和价值。自由穿行于传统与现代、藏文化与汉文化、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接边缘地带,汲取多种民族文化的养分,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描述和展示藏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内核。藏、汉双语创作并举,交叉并存,已是当今藏族文学创作的客观现实。虽然,汉语写作在当代文学中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但其发展的势头,一直呈现出强劲的态势。从五十年代老一辈优秀的诗人伊丹才让、丹真贡布到新一代作家扎西达哇、阿来以及次仁罗布,文学文本中呈现出作家理性的思维模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作家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不少优秀女作家脱颖而出,使藏族当代文坛出现了“刚柔并济,文质彬彬”的气质。

二、现状考察:当代藏族母语写作的持续性

(一)创作队伍强

新世纪纪以来,就创作队伍而言,一大批年轻的藏族母语作家已茁壮成长。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同时,坚持母语写作,坚持在民族根性上守护民族文化,成为藏族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主体意识与审美追求日趋成熟,为新世纪藏族母语写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开拓出母语写作的新前景。

目前,仍然活跃在藏族文坛的母语作家主要有:德本加、扎巴、居・格桑、桑吉、克珠、热贡・多杰卡、恰嘎・多杰才让、恰嘎・旦正、多杰仁青、章戈・尼玛、南色、角巴东主、万玛才旦、拉先加、云才让、赤桑华、才让东智、拉加才让,柔旦嘉措、尖梅达、仲、格萨,那若等。尤其是德吉卓玛、华尔毛、才让央吉、拉扎加羊吉、其美、华拉、桑秀吉、尕桑拉毛、吾秀吉、卡卓加、唯色措、才让吉、才忠加等优秀母语女作家脱颖而出,使藏族当代母语文学的创作队伍更加强大。

(二)创作形式多

诗歌创作: 由于部分作家文化水平较低,文学造诣浅薄,就其表面看似繁华,实则多而不精。但值得一提的是,如居・格桑、尖梅达、仲、格萨,那若等母语作家,以高度责任感坚守母语诗歌家园,是藏族文坛母语诗歌有力的支撑者。

篇11

从总体上来说,最早开始的、目的在于追求平等教育机会、平等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这种女性主义斗争,属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范畴。美国女性主义研究者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在其著作,第二版的《女性主义思潮导论》(Feminist Thought: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1998)一书中,将女性主义思潮化分为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精神分析和社会性别、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发展阶段,系统地梳理了女性主义思潮中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观点;从18、19世纪的女权运动,到写作《性政治》的激进女性主义者米特利,到存在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波伏瓦,再到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埃莱娜・西苏、露丝・伊丽格瑞以及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及至目前声势日隆的生态女性主义学者苏珊・格里芬等人,清晰地勾勒出了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脉络。

这部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明确反对以单一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女性主义,导言的标题便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第二版的英文副标题还特别强调:这是“一部更全面的导论”。何以体现其“更全面”的特点呢?除了作者善于把握理论发展动向,随时代的发展调整理论框架,将新兴的女性主义理论(如生态女性主义)纳入视野之外,“更全面”还体现在作者对女性主义始终保持了一种开放的态度,重视“女性主义思想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差异”。

篇12

今天,人们逐渐开始抱怨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单调化、一律化了,我们在向中心靠拢、向发达看齐、向国际化致敬的途中无意中发现,实际上我们日益担心不该丧失的一些东西会不会有一天离我们远去。比方,关于这个世界的更为多样化的认识,关于人类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关于人对自然、对宇宙的看法,不同民族从来就有着不同的认识。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限丰富的,那些少数人群的看法,那些边远地域的经验,应该成为当代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我们文学书写难能可贵的一部分。

包括叶梅在内的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之所以在今天显得格外珍贵,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创作里面,文学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往往体现得更为充分。与所谓处于“中心”的可能更为“国际化”的写作相比,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更为突出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关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人生经验、思维方式、生活图景。而叶梅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价值,更在于她作为自己民族的精英分子,形象地为民族代言,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土司的时代,还是改革的时代,无论是这个民族的苦难、挣扎,还是这个民族的呼声、希望,在叶梅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无疑是极有力度与影响力的反映。叶梅有着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她的目光没有离开过社会生活背后的三峡文化、恩施地域文化、土家族文化。她善于反映民族文化发展的激烈碰撞,能够立体地展示出土家人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性格特质,作品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情,气势恢宏,意蕴深沉,时有血性与阳刚之气,她用酣畅的笔墨描写着土家族独特的文化,土家人的跳丧、哭嫁以及丰富多彩的山歌和民间传说,在诗一样的语境中,表现出绮丽的艺术魅力。无怪乎,文学评论家冯牧在评价她的时候,用了这样的句子:“当‘咚咚喹’吹奏起来时,时而如翠鸟啼叫于清雾之中,时而如锦鸡纷飞于白雪之上,时而如江河奔涌于峡谷……如诗如画,显示了作者的精心营造。”

而叶梅创作的价值,我想应该不单单要归功于她对本民族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揭示,归功于她的众多作品中所体现的土家族的独特精神追求,而且还要归功于她作为女性,在文学创作上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叶梅的创作之所以具有不断被重新认识的诸种可能,在于她在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在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方面,成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女作家。《最后的土司》里的五娘、《花树花树》里的昭女、瑛女,《乡姑李玉霞的婚事》里的李玉霞,《萨忧的龙船河》中的莲玉,她们的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有女性的纯洁、坚定与决绝。她们都不愿受到命运的摆布,不愿过固守于自己家乡的生活,她们往往要经历离开家乡、拼死抗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等过程。最有代表性的如《花树花树》,通过桃李两株树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的命运,这姐妹二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人生,顽强地与命运作着永不停歇的抗争。叶梅的作品深刻地揭示出,对女性命运影响最深的往往是男性――特别是与她们关系密切的非家族男性。女性或被始乱终弃,或被欺骗蒙蔽,受到反复的摆弄,但她们不甘眼下的命运,她们拒绝受命运的安排,她们执著地要“过河”,过命运的河、过通向未来的河。她们在成长道路上付出的艰辛,也是地球上任何民族女性所遭遇到的命运,这个命运,也许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正向的改变或逆转,但我们仍然需要期待,叶梅的创作,也是她作为女性所结出的硕果,“我凝望着她们,犹如看着我自己的电影”。女性的经验、感受最大程度地化为文本中的经验和感受,这种升华是很自然的。

叶梅文学创作的品格,理应得到充分认识与高度评价,在当今时代的条件下,目前人们对其价值的估量还很不充分。应该看到,叶梅的创作在当代文学的格局中,有着独特的亮色,这种亮色吸引着我们,是因为其不但体现了一种始终立足本土、扎根传统的精神,而且也反映着很强的人文情怀、忧患意识,特别是对历史上、现实中的土家族民众的命运,对人性的力量,对生命的本质等问题,叶梅的多方面的揭示,在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中也是很难得、很突出的。比如,中篇小说《青云衣》通过清朝时期“湖广填四川”移至当地向姓一家人,以及几位女性的命运,具体挖掘和展现了荆楚文化性格的坚韧、昂扬,也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的撞击、融合,表现了作家对民族文化最为深切的眷恋。我们之所以必须要把叶梅的创作,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加以重新的考量,具体到叶梅来讲,还因为她不单坚持在创作中体现少数民族的立场、注重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人的性格、命运的书写,维护文学的多样性、丰富性,更在工作实践中,倾尽心力地为繁荣民族文学服务,为各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与团结做了大量实事。这是她胸怀与抱负的又一最佳体现,是她无私奉献精神、锐意进取的生命信念的体现,应当得到充分重视。

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星河里,叶梅的创作连接着历史与现实,连接着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她总是把那些最鲜活的情节与最朴实的故事,献给最可敬可爱的普通老百姓。透过这些故事,你会感到作家永远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她非常熟悉他们的生活,像是与他们在一起生活过好长时间。事实也是如此,她的出身与经历,不可能不使她断绝与老百姓的联系。她最深切地懂得,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土家人的生命历程当中,哪些价值是最重要的,哪些律令是不可撼动的。叶梅的作品永远面向大众,作家对本民族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方方面面,土家族的风俗、礼仪、文化、语言,都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叶梅使用的文学语言,她的文学描写,永远带着本民族的色彩,口语、民间语言与书面语,地方语言与现代汉语,完全融会在一起,自然贴切,符合老百姓的语言方式,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乡姑李玉霞的婚事》,有一段是这样的:“清早割草,午间弄饭,下半天往田里背粪,夜里刮洋芋或是推磨,没得一时闲的。风霜雨雪天,照样在外面干活,脸儿被凛冽的河风吹着,却从不糙裂,反倒泛着光泽,像是石缝里开着一枝花,既冒出来,便昂扬着,仿佛风吹日晒都是不错的滋养。”在《萨忧的龙船河》里,她写老船工眼里不驯服的河:“一床河水里一股温润如玉,另一股冰冷彻骨;时而温顺如处女,时而狂躁如泼妇。”这里,语言作为文学呈现的独特标记,完完全全折射着女作家心灵的底色。

篇13

【中图分类号】I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史,指涉有关于文学的事物或现象在历史序列中的身份确认及价值建构,体现为认识层面上的知识化与价值化,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它内在地融合了文学的视域、历史的眼光以及批评的精神,是在相当近的时期才出现的。可以说,作为规范化的学术实践,文学史是彻底的现代产物。

韦勒克给予文学史的兴起以很高的评价,甚至称之为“人类智力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唤醒了历史意识与现代自我意识。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兴起与现代批评的崛起以及传记与历史编纂学的盛行有密切关联,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文学历史的发展显现出专业化进程的轨迹,从类似文学传记的形式,从对个人著作或者单一文类的批评扩展为对过去历史的全面考究。值得注意的是,韦勒克指出作为独立学科的文学史兴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为批评与传记合二为一,其二是效仿政治编撰史学,文学史逐渐开始启用叙事的形式①。

文学史的兴起从最初观念的萌芽到形式的完备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直至18世纪后期,文学史始以学科面貌示人,才出现了叙事型的文学史书写;而只有在19世纪,借由发展观念的普遍流行,作为新兴学科的文学史,其内在特质才得以完全自由展现。

相较而言,在文学史兴起的时间轴上,17世纪作为起始阶段常常为人所忽视,实际上,正是17世纪作家、批评家所进行的文学史研究探索为作为现代学科的文学史的兴起提供了观念层面的准备。本文即结合韦勒克对文学史兴起的相关论述,重点关注17世纪有关文学史的构想、探索轨迹。

本土意识、历史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崛起

从实践上看,文学传记与批评这两种之前完全分离的研究形式于17世纪分别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因素,得益于对本地因素的共同强调,主要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事实的关注倾向,为二者逐渐开始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传记写作,大都倾向于否弃以往统一的拉丁语而转用本土的语言,使本土的文化以及习俗被确认为发挥重要作用的事实而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研究中,在对事实的关注理解中,自然导向了历史解释,强调了本土习惯,特别是物理环境的影响。

同样在这一时期的传记对事实所进行的解释中,我们发现了新的因素,更多趋于内省式的分析被引入自传与日记中,特别是在英国,这个时期洛克对经验主义的开掘强调以由感觉和源于内心反省而获得的经验作为真理知识的来源,直接反驳了在哲学思想界颇为盛行的法国笛卡尔理性主义,经由他所阐述的心理学原则,为传记作家与批评家所认可,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事实的解释中,增加了这些作品的阐释深度与感染力,进而以可读性的提升而产生了读者效应,使得这类作品更易获得成功,并且,从长远来看,心理学因素在18世纪后期得以构成文学史解释中最重要的标准。此外,这个时期有的传记显现了文学批评的倾向。

在文学史材料的积累方面,根据韦勒克对英国学术界的考察,这个时期仍然持续的古物研究兴趣,加之语言学研究的复兴,积累了大量有关古代的知识,导致这一时期学界普遍热衷于语法以及辞典的翻译、整理和编辑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英国学界形成了由一批盎格鲁―撒克逊学者所主导的局面,他们致力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挖掘,主要是关于法律、历史和理论领域的研究,虽然依旧非关文学,但是,他们在17世纪英国学界的活动为之后19世纪基于盎格鲁―撒克逊意识的英语文学的显著发展积累了文献材料,并由此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如韦勒克所分析的,“正是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历史意识的逐渐觉醒被清晰地察觉出来”②,他指出,在17世纪前四分之三的时间段中,英国文学批评几乎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在这个世纪末期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这种状况部分地是由于英国复辟后受到欧洲大陆的冲击所致,部分地是由于像莱默、屈莱顿、坦普尔等极富个性的作家的出现,他们成为了英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在他们这里,欧洲大陆主要是在理性主义影响下发生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所强调的抽象诗学与所谓的艺术法则让位于读者或者批评家的主观印象,这些17世纪末的英国作家、批评家提出与源于法国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原则争锋相对的主张,实际上也是受到本土洛克的经验主义感觉论的影响,倾向于以个人主观感觉经验对抗基于抽象理性形成的机械化的艺术原则,实质上立足于包括批评家在内的读者视角强调以审美的“心理学化”进程为核心的艺术鉴赏活动原则,企图取代法国新古典主义强调自身立法者身份而确立的机械式、教条化程式规则。由此,英国批评家们创造了一系列诸如“爱好”、“趣味”、“妙不可言”这类新的术语,这些新术语的共同倾向是偏于描述主观化感受,它们实际上导致了艺术作品评价标准的混乱。然而,正如韦勒克所意识到的,17世纪英国批评家构建的被强调至极端的审美心理学原则,意味着从统一化、普遍化到个体化与多样化的相当重要的价值转换,从而对19世纪文学史的真正兴起而言恰恰发挥了积极作用③。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以主观感觉经验为评价标准所造成的价值的混乱局面,拉・布吕耶尔与沙夫茨伯里提出了所谓的“趣味的标准”这样一个新命题,试图以此抑制价值的相对主义趋势。

总的来说,17世纪末英国批评家的行动对于后来19世纪文学史的兴起意义重大,关键在于他们显现的相对主义认知倾向。具体而言,相对主义意味着承认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观点,由此,这种认知就消解了新古典主义基于普遍理性的教条式原则。然而,相对主义倾向的意义在于为后来历史方法扫除了障碍,但是它本身却不能被视为导向历史方法的正途,因为这种相对主义倾向往往带来“空洞的怀疑主义”,只是表达了一种绝望,甚至导致“趣味无可争辩”这一“古老但却是错误的”格言。所以,无论是趣味理论还是相对主义,就其本身而言,并不直接有利于文学史的兴起。

个体化原则与历史发展观念的萌蘖

韦勒克指出:只有当详细阐述了“个体性”与“发展”这两个主要概念时,真正的文学史才成为可能④。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直接相关的,没有一种对发展的真正认识,就不可能对历史的个体化有真正的理解,换句话说,在一系列个体之外不可能有所谓历史的发展。

首先,对历史中的个体化原则的理解,启发了关于艺术作品的“独特性”或者说“唯一性”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关于“原创性”或者“发明”的全新要求,相应地,原先的“模仿”概念在现在看来由于缺乏“原创性”而遭到指责。另一方面,个体化在指涉作者时,强调“天才”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的必要性。此外,个体化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拓展到关涉不同的艺术类型,关涉民族文学传统所具有的排他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差异性成其关键,自然地,“时代精神”也作为一个新的术语,之后被用来具体分析连续性历史时期显现出的独特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对个体化原则的遵循落实于文学作品的具体理解层面,形成一个共识,即在理解或者描述具体作品时必须将之置于它的语境或环境中。实际上,在17世纪,“环境”首次被提出来主要是指“物理气候”,在韦勒克看来,这种解释偏离了“文学环境”的“现实”,是“不幸的起点”,然而,同时却开启了对“社会背景”与“精神氛围”的思考,自此,人们开始讨论“社会稳定性”、“和平或战争”以及“自由或衰落”对文学的影响,于是,“民族性”这个观念作为文学创造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开始缓慢地形成⑤。

其次,“发展”是对文学史的兴起意义重大的另一个概念,或者至少是指一种运动和在时间上的改变⑥。在17世纪之前,人们常将古希腊罗马的人视为同时代人进行探讨。历史的发展这种观念源自进步观,然而进步观本身并不使文学史成为可能,仅仅意味着“在现在或是在更远的将来朝向完美理想的一个统一进程”,而“循环式进步”则昭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囊括着前进和衰退在内的进程,上述进步观很难与历史进程实际显现出的多样性协调一致;当关于独立、个体、民族文学的观念得以确立并被接受后,发展作为一种现代概念才可能出现⑦。

增长式的进步最早是在当代生物学意义的类比中被构想的,相应地,文学演变仅仅意味着演变是暗含在胚芽中的,是被设定好了的、不可避免的内含差异化或者囊括了增长和腐朽在内的进程。这样的理论预设掩盖了文学进程实际存在的复杂多样性,但是毕竟关于文学演变观念的提出表明试图在表达这样的多样性。只有重新发现和评价过去的文学,才可能认识到不同的民族传统所具有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对过去文学的发掘可以拓宽文学视野,从以往对过去文学的轻蔑态度转变为赞赏,这一转变过程与原始主义观念倾向的流行密切相关,这种观念将古典时代抽象化、永恒化、理性化并以之作为所有时代的判断标准。叙事性的文学史成为可能有赖于将历史意识贯彻始终。

可以说,18世纪代表了这种转变的过渡,一种关于新观念和标准的新颖性意识渐趋强化,新的概念开始逐渐弥漫以至于最终改变了关于文学知识的传统表述。而18世纪显著表现出的新的因素实际上甚至在17世纪后半叶便出现了。

首先,17世纪后期,源于经验主义感觉论的审美的心理学化进程,文学批评的主观性得以显现,在这种观念看来,作家应以取悦读者为己任,实际上质疑了所谓艺术法则的“普遍有效性”⑧,支持了一种考虑到具体时空的新标准,文学与环境的关系开始被意识到。

其次,对文学与具体时空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表明17世纪后期开始对“个体化”有所关注,与“个体化”相关的“原创性”以及“天才”诸如此类的术语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而“时代精神”这一培根曾经使用过的概念,在屈莱顿这里再度出现,并且与他对于历史个体化的认识直接相关,认为“每个时代中的天才都是不同的”⑨,关注点有所差异,但在一个时代中天才在兴趣方面具有普遍一致性,在屈莱顿看来,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中吸引天才的无疑是自然科学,实际上,这里,他强调的是天才与时代的关系,他假定天才或者具体到获得成功的作家与其所置身的时代有某种和谐,关于这一点,韦勒克认为屈莱顿以此暗示了“诗人代表自己的时代和民族”⑩。

再次,17世纪的作家、批评家常常传达出对于写作所体现的独特的民族风格所具有的意识,即使关于这一点的争论往往并非是历史性的,而是出于爱国的立场,但是却对认识到文学领域中民族差异性有重要意义。

又次,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强调的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之后的文学史研究影响很大,然而,批评家们却将给予文学以影响的环境归结为最不可捉摸的气候因素,在他们看来,特定的气候塑造了特定民族的某种性情,从而影响特定类型制度的建立,进而推进或阻碍文学发展。韦勒克特别指出,关于气候对社会的影响作为“老生常谈”,可以追溯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典哲学家那里,在近代以来,培根和蒙恬再次涉及这个论题,然而,最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的是伯丁,这种提法在17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回响,特别是在屈莱顿、弥尔顿的著作中,这个观点经由像丰特奈尔这样的法国批评家之手,成为了一个常识性认识。英国的坦普尔详细阐释了气候与性情乃至与社会、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分析了英国喜剧的优越性。虽然,这个时期以气候来解释文学与真正分析社会对文学的影响有很大差距,但是毕竟建立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联,甚至这一时期有学者开始用文学来阐明社会历史,相较之下,反过来分析社会对于文学的影响时,常常显出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另外,发展的观念作为历史方法的核心,以动态的发展取代了对于宇宙世界的静态认识,它为描述解释文学提供了始终如一地前进这样一种认识,对抗以往流行的将宇宙世界的进程描述为普遍衰败景象的认识倾向,后者的影响力甚至直到18世纪后期还未彻底消失,17世纪后期不少作家、批评家信奉进步的趋势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而且艺术的繁荣也证明了人类的普遍进步。这个时期,沿用了人类制度、艺术类型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生物学比拟,这种比拟易于导致古代的循环式进步论,屈莱顿运用这种比拟评价了英语诗与拉丁诗,“正是这个生物学比拟,驱使他无情地将乔叟轻视为儿童,而将斯宾塞视为一个不成熟的青年”,以此暗示了相较于拉丁诗,英语诗所具有的优越性。

17世纪中进步论这一19世纪进化观的萌芽,对未来文学史的兴起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对进步观念的声称是非常偶然的,很少应用生物学比拟去阐明文学的发展进步以及文学总体上的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坦普尔将文学置于进步观念的基础之上,概略地描述了文学的历史,着重于其间的变迁,突破旧式人文传统,拓宽了文学视野,在坦普尔这里,无限进步的信念驱使他很大程度上成为在文学研究中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先驱。而在这个时代的批评家中思想较为保守的莱默,尽管坚持为新古典主义的严苛的非历史标准辩护,然而由于强调了普罗旺斯诗歌对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重要的源头性意义,他的研究工作显现出宽泛的文学眼界,将视角深入中世纪,实际上涉及了后世浪漫派所关注的主题的起源,注定成为18世纪末以后文学史的核心议题。

结语

总而言之,17世纪的作家、批评家们所论述的问题从整体上看相互之间缺乏关联,而且并未呈现系统性,有的观点甚至是作为附带性评论随意而发,对所涉及问题的未来影响也没有清晰的意识,但是,正是这些现在看来可能是过于博杂的、偶然而发、不成体系的观点、建议,为后来文学史的兴起开辟了思想空间,后来的文学史研究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几乎都能从17世纪见出端倪。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站博士后、讲师;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西学东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CZH279)

【注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