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篇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04-01

一、 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内涵

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应该有以下几种内涵:

(一)素质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应该也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因此学生应该享有平等的受的权利,应该是面对大众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应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各个方面的能力,这是其他教育做不到的,它可以培养人的全方位的能力。音乐教育应该达到的是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

(三)音乐教育是体现主体性的教育。在音乐教育整个环节中,学生才应该是音乐教育的主体,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音乐教育的整个环节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整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被动接受音乐教学。大多数的学生对音乐课怀的是一种恐惧的心理,总是担心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的不好会在课堂中挨批评,或者是完成了作业但是怕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片面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教育的愉悦过程。音乐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一味追求技术,忽略对音乐审美的学习,所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没有内涵,让学生只是成为了“音乐匠”,而不是“音乐家”。

(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国中小学的孩子年龄普遍处在6-18岁之间,正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激励学生从事创作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对他们一生的音乐活动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而如果目前虽说是推行素质教育,但仍有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持续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学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创造力方面的培养,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音乐的表现也多存在模仿,很少加入自己的理解,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加提不上从事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了。

(三)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情况,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团队意识、音乐的体验与表现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及学习音乐的态度等等。从以上可以看到,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上去设立健全、健康的评价体系,而是将教育的目标及目的直接指向了应试教育。

三、素质教育观下中小学音乐教学建议

(一)重新认识音乐教学过程,挖掘教学的艺术魅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客体地位,教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能够被激发出来。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也要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

(二)激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学校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对学生音乐进行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讲究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音乐创作能力恰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机械的完成老师布置的音乐作业,而没有创新方面的意识的话,那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三)重视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一个学生想成为好的演奏者只具备音乐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他的乐理知识不好,或者是听音有问题、节奏也不准的话是根本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演唱或演奏的。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音乐基础理论课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四)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这里的单一指的是只注重技巧,不注重情感、内涵的考试方式。例如在声乐考试中,教师给高分的往往是那些技巧好的学生,声音唱上去了,嗓门够亮音量够大的学生在考试中比那些先天嗓音条件差一点的学生占的优势大的多,分数也高很多。我们应该改进这种评价方式, 光有声音没有感情的歌唱不能得高分,如果感情表达的很好,哪怕声音差一点都不能给低分。 只有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才能帮助学生从音乐的素养,音乐的技巧两个方面去帮助学生提

高、成长,反之,培养出来的只可能是会发声的机器。

四、结束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学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对自身的办学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不变的发展方向。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启发学生打开情感的闸门,帮助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让学生淋漓尽致的感受音乐的美,所以在教学中忌讳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也应该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各自对音乐的体验,营造和谐的音乐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在过去的几年,广大外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推行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并在一些重要的新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本文拟将探索素质教育的概念、外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及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是什么?

有关素质的论述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特征,但素质概念和教育结合起来,其含义就广泛得很多了,常被定义为“以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的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即一个人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思想品德上、人文知识上、心理上及生理上所达到的水平总和。具体来说,人的素质,除了生理素质外,还应包括摘要: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

学会学习这个新问题是的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会做人,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以及新时代的要求,让学生从爱家乡、爱社会的感情升华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操,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成为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学会发展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新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和有团结合作、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能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思索,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那么,具体说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是指什么呢?现做如下简述摘要:

(一)文化素质方面

正确把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和教材上出现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

具有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步的交际能力;

具有自学英语的能力。

(二)思想品德方面

具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祖国服务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能够初步欣赏英语语言文字的美。

(三)心理素质方面

激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语篇的注重力、观察力和记忆,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浓厚喜好和坚毅的意志。

(四)生理素质方面

注重开发左、右脑的功能,促进英语“四会”能力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灵活度、准确度和耐力,促进学生语言器官、部位的发育;

培养学生在进行语言习惯和语言练习时的身以统一,使身体、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才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来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改革之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作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党中心《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专门把提高教师的素质列为一章,并指出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优秀的现代教师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德层面都应当具有较高的水平,即所谓“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同时,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中探究和探索教育理论,调查、探究和分析新问题,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具有营造和控制教育环境的能力。两者,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所以,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有把握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

针对我国外语教师目前的目前状况,在教师队伍中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鼓励教师岗位培训、自修提高,大练“听、说、读、写、唱、画”六项基本功。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教育评价将学生的学习作为唯一的评价对象,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素质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即把形成外语能力的各个要素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评价对象。评价的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品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观摩、采访、表演和课内外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的评价可采用观摩、写作文、口试、角色扮演和小组项目和探究等方式;对语言能力的评价则可采用客观测试、作文考试、口试及汇报表演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可采用建立学生档案,资反映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资料系统地收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组织形式可以有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观众评价、教师评价以及主观和客观测试等,使突出性的评价和整体性的评价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外语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在外语教学中只看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记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显然和我们“强调基础性以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的原则相违反。要改变这一目前状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制造英语氛围,实现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再把语言技能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

20多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更多地被看作是教学技巧新问题,现在把它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长期统治外语教坛的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局面会立即结束,使语言教学和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即在帮助学生把握英语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和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语言教学的归宿。

在各类书籍和资料上介绍的教学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正确地运用“交际法”,能较为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为摘要:

1.交际法对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都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相径庭。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或故事情节的讨论,往往可以使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即思想品德教育潜移默化,深入学生心坎。这是其他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在教授新编SEFC教材时,发现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常布置了Pre-readingDiscussion,这是编者的有意布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好场所,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一环节删除掉了,明显有悖于素质教育。

2.交际法从本质上分析,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求。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一切语言操练活动的主体,而且在模拟的或实际的交际场合中,学生的主观意志、态度、情感以及他们的英语水平等变量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语言形式的选择或语言功能的发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为主。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见解和情感。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外语教师应当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主要参考书目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柳斌主编(1996,3)

《素质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顾明远主编(1996,7)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以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标准是资历和学历。而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毕业生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及创新能力。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具有良好职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就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探讨了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职业核心能力简述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的D・梅腾斯(D・Mertens)提出的,该概念从提出就受到了各国的关注,成为很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指导思想。此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陆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对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职业教育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关注较晚。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并组织专家开发“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资源。到2007年底,在基本完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国家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在2010年5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向正式向全国发文,推出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CVCC),开展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6大核心能力培训模块,并成立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进行教材开发、测评体系建立、考试题库建设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二、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核心能力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其目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行为的改变,需通过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据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群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构建课程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以“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搭建以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四大平台”为核心的能力本位化“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该课程体系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改革“老三段式”课程体系,设置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个课程平台,对应每个学期设置课程、确定实训项目。

2.将“公共基础课程”调整为“职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平台提高到首要位置,根据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框架,将最为基本的能力要素分离出来,开设对应的能力培养课程。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培养模块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技能实训达到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

此外,还引入教育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等级测试(CVCC),在学院内设立测评点,并开展2010和2011两届学生的测评试点工作,效果理想,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也展现出我院在深化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化的“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认证工作方面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3.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程能力培养考核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方案,兼顾了硬能力和软能力的考核。制定每学期拟达到的能力指标,全程实践训练、测评能力或考取相应岗位证书,实行“知识和能力考核并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培养途径

(一)加强素质教育,夯实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石

职业核心能力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没有适应未来发展的厚实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没有高品位的人格素养,而仅仅注意培养职业专门技能,学生在未来长远的就业道路上就很难厚积薄发,展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事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1.在第一课堂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外,还应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平台,拓展专业以外的人文知识和适应社会的必要知识,比如创业与职业生涯设计、交际礼仪、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熏陶,打好文化基础。并且在课堂教学及实践实训环节,严格管理,培养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养成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2.在第二课堂中推进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活动导向,这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特性很契合。所以,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实施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要在注重第一课堂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渠道,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增加社会经验,锻炼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在学科及技能竞赛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素养。通过科技文化节、学科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体育比赛、素质拓展等体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配合协商、调整控制等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全程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1.采用仿真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利用学校已有的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学生可从设计前期的调研以及文献查阅培养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解决设计过程以及设备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值班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和事故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工作过程中加强情绪管理教育、时间管理教育和压力管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采用项目教学,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对于有条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融入到实际工作的工作任务中,形成一个项目下发给学生,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小组,制定小组的项目研究计划,确定分工和职责,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协同完成任务。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参与指导。

教学目标是一个行为活动或需要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实现的结果,学生必须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三)优化考核评价,促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考核的办法,它决不能采取“一张期末考试试卷”的传统考核方法,而是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建立开放式、全程化的考核办法。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并纳入到过程评价体系中,体现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而不仅仅关注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适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适应职业现场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形式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6(3):24-32.

篇4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教育,通过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是指“素养”,是指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简单地说,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养成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如何加强养成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段话指出了加强青少年基本行为准则培养,对青少年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青少年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任务在学校,因为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阐明的“八荣八耻”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学生,我们还应当始终长期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他们的道德素质养成必须从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的培养抓起,要求他们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着眼于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际,从切实可行处抓起,才能逐渐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层次和水平。

(2)道德规范、准则的要求要有可操作性。

道德规范、准则要求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是养成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青少年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品质。因此,我们应着重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使得青少年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3)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寓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普遍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应该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合力,共同做好养成教育工作。

在对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特别是学会做人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德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德育具有德育内容系统性、途径方法综合性、德育管理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德育活动中使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容理论化;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识别、抵制和消除社会、家庭中不良因素的能力。学校道德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素质养成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把养成教育放在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抓紧抓好。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和单位德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因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青少年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青少年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社会不良环境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副作用,花大力气整治道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5)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并辅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青少年道德养成还必须始终注意利用法律对其行为的调节和规范作用,因为法制是推进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证,而青少年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

三、我院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七大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院始终围绕“学生的养成教育”这个中心,目标明确、常抓不懈,为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人格+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引入养成教育。

从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进行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在为期近十天的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学生要学习学院专门编订的《学生手册》、《学生安全手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绷紧养成教育这根弦,同时参加队列训练、内务整理、野外拉练等军事训练项目,从行动中落实养成教育,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作风,上好入学第一课。

(2)以一日常规为抓手,融合养成教育。

系对班级的考核以及班级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一日常规为抓手,内容涉及遵守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纪律、爱护环境(教室、宿舍、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用语、爱护公共财物、团结互助等多方面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利用班会、周记、个别谈心、亲手做示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学院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维护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活养成教育。

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深化养成教育。平时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网站、橱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报道校内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请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等。还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举行“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对宿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干净整洁,而是要突出宿舍布置的文化品位和宿舍成员的文化素质,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逐步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就在创建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身养成教育的要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更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他们通过书画、美术、摄影、演讲、朗诵、文艺汇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文艺才能,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以“三自”服务为契机,深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综合竞争力。学院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来服务大家,以自己的高素质来感染大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滋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学生会来协助搞好学生管理;通过学生评议会等组织来帮助大家解决矛盾,促进团结等等。

养成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素养和人格的教育,是关怀学生一生的教育。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我们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校德育的核心就是养成教育,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树臣.本能教育论.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

篇5

1 实验教法的理论基础

1.1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是由教学特征和学科特征所决定的

首先,进入情境和再现情境也是情境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进入情境主动积极地学习是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重要保证,是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的重要阶段。再现情境也就是情境再现,这是学生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转变后必然发展结果,也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后整合的结晶。同时,再现情境是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的动力和催化剂。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素质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符合当前教育的新发展。

其次,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教学的各项内容都要体现这一基本特征。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从实验中找出规律,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善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探索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1.2新时期中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

化学教学要有利于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努力突破传统学习过程的继承性学习和维持性学习模式,将已成人类间接经验的化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演绎成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索直接经验的素材,灵活运用和处理有关信息,发扬创新精神。

2 实验教法的基本步骤

“实验引导探索法”可分为“设问激疑、实验探索、启发点拨、讨论释疑、检测讲评、运用创新”六个基本步骤,现简述如下。

2.1设问激疑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要新颖、难易适度,要着眼于启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多方面的思考。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使学生一开始就处理积极主动状态,有一个学习的良好开端。

2.2实验探索

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关键一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给定的实验素材(仪器、药品、步骤、方法等)进行探索实验。关键是教师给定的实验素材要能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上能够完成好(注意要让学生适当跳起来摘“苹果”)。这是关键的一步,实验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本节课的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2.3启发点拨、讨论释疑

化学是中学生的启蒙学科,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必然要遇到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有充分的估计,课中适时恰当启发点拨(注意:要“准确形象”,要“点到为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4检测讲评

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系统反馈环节。以测验检查的形式及时掌握学生达到的程度。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修正和调整教学活动,及时补救,达到教学目标。检测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考察学生能得几分,而主要是看教师教学的设计是否合理,以便控制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2.5运用创新

是一种课后作业的形式,下课前布置给学生,内容要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难度,要尽可能变换问题的类型,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启发联想,能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对课堂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系统、完善和深化,为学生学习的迁移打好基础。

3 实验教法的基本特点

“实验引导探索法”,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结构的主体性,教学对象的全体性,教学观念的发展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3.1教学结构的主体性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则是有其独立性、能动性,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实验引导探索法,在教学结构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开始的“设问激疑”到最后的“运用创新”都是围绕学生“思”――动脑、“做”――动手、“说”――动口、“练”――动笔,“立”――创新,通过主体的学习、操作,使学生既能学会,又会学习、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3.2教学对象的全体性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实验引导探索法,在这一点上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它依据“思维以问题始”的心理学原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接着是小组的探索实验,小群体的协作研究,学生人人都必须“在经验中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进行个别指导,使班级教学、小组学习、个别指导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

3.3教学观念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使学生一日学习,终身受用。实验引导探索法,它用发展的眼光设计现代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又进行了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方法,以及探求新知识的科学态度。为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3.4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22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音乐教育界对艺术实践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部根据教育理念的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改变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使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步入正轨。

1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简述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教育亦是如此。一个有能力的音乐人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然后经过多年的学习长成为参天大树。音乐的学习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只有从小在人们心灵处洒下音乐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它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最后茁壮成长。而这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做好音乐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初涉音乐会对音乐时,具有强烈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说,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对培养音乐艺术家极其重要。

2 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是音乐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音乐基础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面对当今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观念的转变和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

2.1 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初是以唱歌为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后是在唱歌的基础上有了对乐谱和乐理的传授,这时学生不仅能唱简易的歌曲,而且能够认识简单乐谱;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音乐的欣赏,这一时期的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扩大,对音乐的感受有所提高;第四阶段增加了乐器教学,通过乐器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第五阶段是在以上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创造及文化内容,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总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纯粹的歌曲课到德育与娱乐性教育的课程,再到美育教育课程,最后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

2.2 从课程理念看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

最初开设音乐课只是作为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唱歌中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其后将音乐课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强调其美育功能;最后明确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中小学音乐基础课程是集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这样不仅深化了教育改革,而且推进了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对音乐的再认识,从而不仅使得课程教学多元化,而且通过音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3 音乐教育者的教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人心,音乐教育者应该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改革教学教法,使我国音乐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兴趣是人在认识音乐时的一种心理感知,这种心理感知使人对音乐给予注意,并有了探讨的强烈愿望。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后,就会有一种主动学习音乐的心理倾向。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学习音乐,而后才会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难以继续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充满对音乐的热爱,以一种积极的教学态度对待音乐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教法上必须以中小学生的爱好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动力,发挥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审美特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2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音乐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身心得到放松,而且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大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如播放舒缓音乐,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心境;也可以举办演出、比赛等音乐活动,通过这些音乐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3.3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以往的教学是采用板书教学,而音乐教学更多的是从听觉上感知音乐的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得音乐教学有声有色,学生通过音像、音色等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中所传达的深层内涵。同时,多媒体教学易让学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进入音乐的更高境界。

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代替繁琐的板书和简单的投影,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资源,而且还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感知音乐能力的培养,他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内心情感得以启发,从而与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达成共鸣。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感受听觉美的过程中,陶冶了自己的审美情感,同时对音乐中传达的内涵美也有所感触,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国在实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时候存在仅注重音乐课堂的外在价值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音乐课堂的内在审美价值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缺失音乐的艺术性与审美性。音乐教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不仅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培养了学生的美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 结语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的方式实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审美因素贯穿始终。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音乐教育并不是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启发、唤醒、激励、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认真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的理论,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以及对音乐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进而将我国的音乐教育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

篇7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审美教育开始受到关注与重视,并成为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审美教学是音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使其在音乐教学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除此之外,音乐审美教育还能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受到熏陶,其重要地位更为显著。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简述音乐审美教育

为有效了解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根本概念,我们主要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理解。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将音乐审美素养作为基础,进而对艺术审美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以音乐艺术为基础,领会到更多艺术中的内涵与价值,从而改变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与思维观念;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音乐作品或音乐形式为基础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音乐认知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

二、音乐审美教育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音乐教育本身便是以音乐审美为基础而开展教学的,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才能在后续掌握音乐知识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感体验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内涵、魅力与价值。因此,音乐教学是以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如果这两方面中有任何一部分存在欠缺,都会严重影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职业院校学生本身音乐基础存在一定欠缺,音乐审美素养整体上参差不齐,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与内涵,这将会导致音乐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审美素养,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基础[1]。

(二)强化音乐课程教学效果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使职业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训,其对学生艺术类素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音乐教学也成为职业院校重视的教学内容。虽然已经有部分职业院校投入大量的教学精力与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之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一个原因便是职业院校学生本身因为素质偏低,对音乐艺术的了解较少,无法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魅力、价值与内涵,也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艺术中所突出的美感。这样一来,整个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流于表面形式,根本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与情感深处,自然也无法达到原本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教学,在此辅助之下,学生便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进而真正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知识内涵与情感,有效提升学校音乐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音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的必然渠道。结合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广义上的音乐审美教学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的三观心灵思想受到渲染与美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除此之外,职业院校的学生本身便处于身心成长重要时期,有些人还未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思想状态上也存在一定欠缺。因此,音乐审美教育课程便是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引导下感受到生活中所有表达传达美的事物,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始终坚持正确道路[2]。

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规划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在对职业院校完成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才能保证其教学效果的高质量。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不良内容,则会导致学生本身音乐审美素养受到不良影响,进而使其音乐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规划设计时,应当重视教材本身的安排,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完成整个课堂的科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带来素质更高效率、更好的音乐审美服务。例如,教师在进行《欢乐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准备类似的音乐作品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如《月光》《梦中的婚礼》等。在找到这些教学资源之后,就是需要将教学资源与《欢乐颂》之间进行对比,罗列他们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所学钢琴去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比较性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在对比与共同感受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素养,寻找到音乐的魅力与艺术感。

(二)全面优化音乐教学方式音乐审美素养教学本身并不是仅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还需要学生在反复听取音乐作品过程中,以更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方式了解相关音乐艺术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借用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音乐衣服的思想情感。因此,结合理论的知识性教学和结合感性的情感类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本质,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理性教学与感性教学,使整个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在理论教学的烘托下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开展。在实际音乐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利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理论知识与情感体验之间的融合,并将其融入到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整个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情感,能够更好地对整个音乐作品进行解构[3]。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保证职业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部分职业学校学生本身对艺术类事物了解较少,尤其是在音乐审美方面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等待教师与个人去涂抹。对音乐审美素养概念了解较少的学生们根本无法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明白音乐充满人们的每一个生活角度的同时,了解音乐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人群,有音乐的地方便会有情感的互通性和艺术的连贯性。若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念,将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培养自身音乐素养,使自身的艺术涵养不断降低。音乐审美本身是将因为艺术融合在生活之后进行探索研究与感悟,因此,音乐审美与探索生活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始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与审美意识。

(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造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分析仅仅是音乐审美教学的其中一个部分,而情感内涵的深层次体验才是整个音乐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部分。学生在接受教师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音乐审美素养,否则对于整个音乐的欣赏只能停在较为粗浅的层面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各类音乐艺术学习,例如演唱、乐器演奏等方式,都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本身所表现出的魅力与价值。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造力对于音乐审美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性,除了对音乐艺术的鉴赏之外,音乐创作也是音乐审美素养中应当包含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较为简单的音乐创造,使学生能够在创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音乐审美素养,使其创新创造意识不断提高,为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篇8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80年代后期,我国就已明确提出“主体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重视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从2000年开始,探索主体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在试点班中摸索出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由此更好地指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向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主体地位,必须构建与主体参与培养相关的模式,但笔者深感构建“主体参与”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艰巨性,且目前的研究水平远未达到“实验化”的科学研究层次,只是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就大致框架而言,也算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以下,简述本模式的重要内容。

1 本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

1.1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模式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参与探索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里的学习者是主体,而“主体主动参与”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

1.2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模式将语文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强调听、读、背、思、说、写综合训练。据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带着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揣摩”、“体会”、“领悟”,重“感悟”、重“积累”、重“探索”参与、重“合作”交流,亲自体验,感受教学内容。

1.3 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模式着眼于人的一般发展,根据终身学习的要求,大胆提出“思”的训练,把“思”(想)列为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思”总是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 本模式的预期目标

本模式针对当前乡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两个问题,将主体“自读”能力培养作为贯彻新课标,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 从初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2) 从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主;

(3) 从以初中学生“静听”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

(4) 从“以师到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由师到生,生到师”和“生与生”的多向交流;

(5) 从以学生的机械练习为主转变为听、读、背、思、说、写多种练习活动的综合学习为主;

(6) 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参与;

3 本模式运作的基本程序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主体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归纳出本模式在操作上的程序如下:

基本环节: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引导自读――指导点拨――再读、精读、品读-----启发整理――当堂反馈

主体参与:初步感悟――乐学新知――自读、品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综合积累运用

其主体参与要点分述如下:初步感悟:读课题,读导读部分,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感悟人和物的形象。乐学新知:注重课文学习的背景设置(如情景图)设情境作为激发学习的动机。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利用文中情景图再现课文第一段的情境,学生描绘图意的过程,就是在说第一段的内容,因为学生被图中那绚丽的色彩,繁多的姿态,调动了情感,激活了思维,忍不住把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

1 自读质疑:学生依据目标或教师导读整体感知课文,并自觉针对重点词句进行圈划批注或质疑问难。 在引导学生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单元目标让学生主动质疑,尝试完成课后作业。

细读研讨:学生围绕学习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思想,品评文章语言,从而主动积累语言。

篇9

G633.95

一、职高学校培养学生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在逐步的开展和深入中。我国对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弱,在新型教育模式下,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逐步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较小,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学生的课堂效率普遍偏低,教师水平较弱,上课不爱回答问题,走思现象严重。另外,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与老师沟通能力较弱,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应加大对学生的管理,才能使得学生能够认真积极认真的思考自身所出现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职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的更新导致与原始脱轨

如今的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教材使用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创造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并且以此来适应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但是殊不知旧版教材的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最基础的经验和指导,所以说新教材的利用并没有达到政府想要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发挥其有效的教学作用。所以说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一点点的来改正,这样才能让教育事业才会发展的更好。

2.教师教学注重教材忽略实践

教师在进行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对教材的过度重视往往忘了在进行备课时穿插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的理论实践,教师只把备课的重点放在教材的分析和讲解上,却没能了解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主进行实践和研究。教师的这种备课方式,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充分理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教师十分注意并强调学生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并没有出现理想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3.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

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培养综合素质时感觉枯燥无味、复杂难懂,这固然是学生对与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习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开始时就对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之后就会在遇到复杂难理解问题的时候一味地持躲避和退缩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缺乏自主探索和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说只有避免高中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低的这一主要问题,教育事业才会在发展过程中更具有魅力。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做法

1.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

没有生命,哪有教育?对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该深刻的体现生命观教育的一系列感悟,应该让学生积极地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导学生爱惜自己,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努力使学生自身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和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自我素|和专业的技能。

2.高职学生应正确树立生命观和价值观

在高职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例如:责任意识的缺乏,对感情问题,就业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消极对待,对生活生命的无视和不珍惜,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面对自然灾害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等等。最简单基本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责任都有在一些学生身上体现,使之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和意外。在许多人为之惋惜的时候反向思考,受到了高职教育的学生,面对危险,没有防范之心,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也说明高职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疏漏和弊端。因此,应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使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应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现阶段的高职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生命观念。建立健全教育的章程和准则,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综合素质为发展目标,对管理实行人性化,服务化,标准化。是学生的生命情怀得以释放。使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生命至上意识,热爱自然,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对待生活。

4.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高职学校中,教师扮演着传递者的角色,学生的许多意识和能力跟教师的能力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职学校的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生命安全的意识,以身作则,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和生理的平台。增强自身教育能力,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其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和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分享,例如:人生感悟、生活经验、如何进行生命安全的防范、怎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些都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专家讲座,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专业考核,职业测评。

5.增加教育课堂的开设时间、数目及方式。

高职学校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建立综合教育的课程。所以说,高职学校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的教学,它是于专业技能和身心健康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学校。在这之中,首先可以在现有的政治课程中增加生命教育课程。其次,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一些关于生命安全的选修课程,使专业系统的教育知识和应对生活的能力得到掌握和提高。也可以在其他的有代表性的课程中穿插生命安全知识,使之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总结:在现实生活中,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高职学校的教育中,对于生命观的理解与普及更是重要。笔者认为,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只有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要重要很多。

参考文献:

[1]赵赞民;构建内涵丰厚的职高素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4期

篇10

汉语言文学有着十分悠久的教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是一门专门培养汉语专业人才的学科。我国近代教育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中文学专业。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使得这门学科积累下了丰厚的学科教学经验,教学体制与教学内容相对而言也比较固定,长时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招生人数中占有比例最大,就业率也最高的专业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步入了一个转型期。依照教育学理论而言,学科能否发挥其应用性是衡量该学科的学科体制健全与否、发展水平是高是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其学科特有的性质以及传统教学为其的定位,在社会发展中这门学科的应用性一直不明显,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滑,社会对其的认可率一直在降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已经成为广大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且需要进行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科的应用性指的是学科所涉及到的只是在实践过程中转变成为实践能力或者是指导实践进行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依笔者看来,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就要了解这门学科。认识这门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以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语言学理论都可以成为其理论依据;再一方面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优厚的现实条件,如前文所述,我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基础,这些对于提高学科的应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的建设,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扩充教学科目,注重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和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该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提高。

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方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知识和技能传输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者应该侧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时的改善教学方法,尽量避开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及时的将教学科研成果引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改变以往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不再将写作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综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进行测评。以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1

汉语言文学有着十分悠久的教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是一门专门培养汉语专业人才的学科。我国近代教育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中文学专业。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使得这门学科积累下了丰厚的学科教学经验,教学体制与教学内容相对而言也比较固定,长时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招生人数中占有比例最大,就业率也最高的专业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步入了一个转型期。依照教育学理论而言,学科能否发挥其应用性是衡量该学科的学科体制健全与否、发展水平是高是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其学科特有的性质以及传统教学为其的定位,在社会发展中这门学科的应用性一直不明显,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滑,社会对其的认可率一直在降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已经成为广大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且需要进行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科的应用性指的是学科所涉及到的只是在实践过程中转变成为实践能力或者是指导实践进行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依笔者看来,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就要了解这门学科。认识这门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以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语言学理论都可以成为其理论依据;再一方面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具有优厚的现实条件,如前文所述,我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基础,这些对于提高学科的应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也做过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的建设,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扩充教学科目,注重语言实践能力以及和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该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提高。

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方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知识和技能传输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者应该侧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时的改善教学方法,尽量避开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及时的将教学科研成果引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改变以往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不再将写作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综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进行测评。以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12

一、情商与现代大学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1.现代大学学风的基本内涵。学风,即一个学校学生学习风气,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学习纪律等方面。一所大学的学风是该所大学文化底蕴的精髓,反映该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知名度。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每所学校的学风建设都有他们的共同点,也有他们的特色。学校的学风是由学校每一代学生和老师积累下来的,是经验的总结,是心血的结晶。

2.情商的基本内涵。情商最初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正式提出来的。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概括和总结了桑代克、加德纳和塞拉维对于社会智力、自我智力、人际关系智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等观点和论述,发表了《情商》一书,对情商理论加以通俗化诠释,使得情商及EQ一词风行世界。情商传入中国后,不少心理学家对它做出研究,唐映红对情绪智商的内涵做了进一步修订,认为情绪智商应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由此可以看出情商是我们控制自身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世界,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关键。我们大学生虽然生理基本上成熟但我们心理还是处于幼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黄金阶段。

3.情商与学风的基本关系。情商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学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师生的想法,只有大家都有想把学风建设好的想法,学风建设才能高效快速施行。一个正确的心理思想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才能建设好学校的学风。

二、现代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

学生的学风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它甚至比教师的教风还要令人重视,当然他表现出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关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做出了详细的研究,下面我就用他的研究来表达我的观点。

第一,袁驷认为,师生互动不够是学风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清华大学参照研究发现,其中的四大类指标清华和美国顶尖大学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在一项指标上,清华比美国的大学有显著的差异,这项指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清华大学教学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清华大学有30%的学生反映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教师对其学习状态或表现给予任何口头或书面的反馈。这明显的表达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好,和老师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使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出符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情商缺乏的表现之一。

第二,袁驷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功利化,甚至以能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物质条件为学习目标。学生模糊了学习的目标,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影响,使大学生的学习过于功利化,没有对学术真正的喜爱和尊重。这些导致学校的学习氛围变差,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是学术大家做学问、从事研究的地方。如果蒙上了其他因素会使学校的风气变差。这也是情商缺乏的表现。

第三,当今的社会上经常爆发出大学生犯罪,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没有高尚的情操。2004年震动整个社会的马加爵案件,每个人对于他残忍的杀人手法深恶痛绝,当着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他心灵的极端贫乏与人格的极度扭曲。这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当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自利,自尊心强。一旦碰到问题容易崩溃,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大学生这样的性格也使学校的学风建设增加了难度,这些大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性事件也是学生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差的原因所在。

第四,中国重视应试教育,虽然现在朝着素质教育发展,但还是也以考试为主。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这使学生有了作弊,抄袭等事情发生。而一个学校的学风,考风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考试作弊,影响了学校的学风。而这种思维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好,是情商的一部分。

三、学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设置情商课程。学生是大学学风建设的主体,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交流困难,实际上由于现在网络发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忧郁症、心理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越来越差。学校要多开展学生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寝室,走出网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情商课程,总结教学效果和经验,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特点的情商课程设置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在其他课堂(如体育课、英语课)中引入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具体案例等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重视班级情商建设。多举行一些班集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纠正学生的心态,建立正确的心理思想。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多为他人思考。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处事的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面对挫折时学生的抗压能力等等。重视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注重对大学生情商方面的培养。

3.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和才干,又有利于锻炼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对风险、突发事件的判断和抵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力量,推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可以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会加快,这有助于学生社会情商的提升。

4.学校要创新学校的体制,加强情商的建设。以培养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适应能力,充分挖掘潜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避免作弊、逃课等事情发生,配合学校的学风建设。学校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及德育老师和一些专业课老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将情商与短期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活动和课外学习相结合,与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提高情商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智商、高情商的高素质人才。

情商是建立良好学风的工具,只有师生拥有良好的情商,在学风建设上就容易了很多。所以我个人觉得情商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高校应该把情商教育加入到学风建设当中,提高学风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近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现就一些感悟简述如下:

一、导入要奇——兴趣性。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2)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显示的颜色。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二、精讲点拨——科学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讲授,无须讲求立论、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要知道这种完美的程序,只对教师“完成任务”的自我感觉有用,甚至是一种变相的对学生不负责任。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况。学生在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通过讲解,勾勒出知识结构的轮廓,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位置。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那么,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现实的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三、巧设疑问——思维性。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者把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徒劳的提问”;另一类是“重要的提问”,而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提问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