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0 09:56: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资源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从开拓创新方面来看,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个城市藉以增强经济实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原材料”。城市的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形成不仅需要依靠一些像农业、工业、商业等等的传统产业,而且还需要依靠各种具有新型时代特点的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在这方面,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大都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是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价值却并没有完全局限在“传统”的范围内。它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具有现代文化产业理念的开发与创新以后,完全可以转换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来增强现代城市的经济实力,促进现代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海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蕴藏量极为丰富,它们主要表现在各种以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形态呈现的故事、传说、歌谣、曲艺、戏曲,各种以民间生产技艺与工艺美术形态呈现的雕刻、剪纸、绘画、塑艺、扎艺,以及各种以民间社会礼俗形态呈现的节庆、庙会、婚丧仪式等方面。自2004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政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号召下,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抢救工作,挖掘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深厚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有50多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0多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量的资源蕴藏,为当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当今上海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创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综观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总体情况,主要呈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上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上海西部的青浦地区,早在公元5-6千年前就有人居住。上海的老县城建立至今,也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种悠久的区域发展历史,致使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十分深厚,它们大致可分为明清以前――明清――近代三个阶段。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一部分早在明清以前就已形成,例如龙华庙会、乌泥泾棉纺技艺、青浦田山歌等。上海的龙华庙会大致形成于宋代以前。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垂拱三年时龙华寺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到了元代,江南一带成为避乱的好去处之一,龙华寺的香火日盛,僧徒日众,庙会也逐渐兴盛。从明代开始,龙华寺成为江南地区的名山道场,位列台宗十刹之一,龙华庙会活动更是极为兴盛起来。明清两代,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最多的年代,此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日益繁荣,上海的民间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如江南丝竹、昆曲、锣鼓书、顾绣、灯彩等都是在此段时期中形成产生的。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其文化形态也快速地由原来的城镇型向都市型转型。适应着这一时代特点,上海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近代城市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如码头号子、浦东说书、独脚戏、石库门生活习俗,以及木雕、竹刻、泥塑、扎艺等各种民间美术技艺和餐饮、首饰、制衣等各种手工技艺。
二、形式多样,多元并存。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大都市,因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也体现了鲜明的形式多样,多元并存色彩。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的产物,如青浦田山歌、金山民间故事、豫园元宵灯会、徐汇龙华庙会、南汇锣鼓书、乌泥泾手工棉纺技艺、松江顾绣,以及各区都较为普及的丝竹清音、打莲湘等等。它们大都与古代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以及吴越文化共性。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工商文明与都市文化的产物,如码头号子、石库门弄堂习俗、叫卖喊摊习俗、文明结婚、集团婚礼、游园娱乐习俗、滩簧戏、沪剧等。它们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所具有的工商文明以及都市文化的特点,反映了生活在上海都市社会中民众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心态。在上海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各种行业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鲁庵印泥制作技艺、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等等,它们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工商业大都市发达的手工业经济,与上海都市行业门类众多,行业分工细密有极大关系,因此这类遗产也应该可以看作是上海非物质文化资源中一个颇具特色的门类。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60-02
伴随我国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渐渐显露出发展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需要对以自由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适应。在新的环境和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应该努力探索关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比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新型管理内容。以下就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对人才的重视,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注重人才个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并进。以现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来看,大多企业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这一办法,对企业自身人力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分析、调整;其中包含有人才的招聘、培训、晋升、轮岗、工资等,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人才为依托的智力支持与知识复用水平的可靠应用,对企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从作用方面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人力资源规划作为前提、奠定基础,如此才能让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因而它具备先导性、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企业战略加以分析,促进目标的具体化设计与完成;通常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内容涉及到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任务陈述,与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人口、科技、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就是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方法的确定、对人力资源需求量的规划等,保障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
人力资源规划虽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比如战略性、企业文化适应性、个人发展持续性等。
(一)战略性
从全局看,人力资源规划本身就是企业战略部署与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它具有战略性的特点。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的整体研究,来合理推动或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发展,重点在于激活企业人才的活力、人才的知识复用水平;另一方面,这种战略性规划要求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一致,而且要求企业在外部社会、法律环境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的跨年度计划等;另外,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调整需要与国家、地方相关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整保持步调上的一致,比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需要提供支持的安定、成长及持续原则。
(二)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现代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核心凝聚力。所谓企业文化核心即在于企业价值观,通常而言指向于积极向上、创新求实,符合实际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表现方面,要求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就是要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对企业文化的应用、理解、融合、渗透,以此让企业经营显出自身独有的特征、特色,最重要的是通过软实力、真正的内在价值来达到一种组织力、约束力,让人才心向往之,共同推进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三)与员工个人发展相契合
现代企业关注人才、理解人才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它也认识到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或抱负的心理;加之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增强,使得企业在一种主动、被动双重压力促进之下,重新认识到个人、企业的共同发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它的原理基于向同一方向用力。因而企业在忠诚度、待遇、晋升制度等方面,人力资源规划都会在面向企业总体计划完成的同时将员工方面的发展计划与之联合起来,构建起个人、企业间的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关系。
三、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中主要存在目标、方法、效率、非计量因素、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
(一)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整体发展的一个部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相当大,然而实际的企业发展中,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规划不清晰的现象。比如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估计不足,对未来核心人才的评估较差,这表明企业对于市场的调查研究、行业的前景分析评估能力不足,因而也造成了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方向的模糊,未能从整体上或全局方面,设置一个明确化的目标,给予企业人力以导向等。
(二)制订方法差、效率低
规划方面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对各部门情况进行沟通、协调、了解,归纳出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制订合理的规划计划;但实际的发展现状说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注重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而缺乏真正的调研精神,而且在需要论证与给出充分依据的地方较为含糊,造成了可操作性方面的疑虑,所以执行力相对减弱,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
(三)人力资源控制较困难
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在于流动性,企业人才流动也是如此,原因在于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存在不可量化的非理性的一面,如意外事件、猎头公司、个人情绪等都容易对整体规划产生负作用;在这方面有时定量分析很难达到,所以需要更多的疏导性方法,但通常企业所采取的淡旺季或生意好坏裁员法、增编法,表面上看是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因流动成本、规模累积等,让人力资源控制失去了信任力或者控制力,与企业文化发展相悖,所以人力资源控制相对困难。
(四)准确性差,操作性不强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从现在来看它依然活跃,给企业业务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所以企业战略调整方面,离不开对于市场的考虑,但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部门或人员,对市场的了解较少,未进行一些较为专业的数据调研与分析,而且往往因滞后性而使规划的精准性受到影响,加之企业在各种环境下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更给企业战略规划中增添了诸多阻碍因素;另一方面,大多企业存在盲目规划的现象,有时对于规划所要求的实践性未能充分考虑或者对规划方案评估不够,结果往往不理想,浪费了诸多资源。
四、解决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的策略
解决人力资源规划问题,需要从长计议,应该利用现代管理思维中的系统论原理、知识复用水平与人才结构配置等相关知识,展开战略性的分析与研究。比如在战略目标的设置上需要做到总目标、中目标、小目标的一致,再比如在当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知识推动社会迅猛发展的潮流中对于信息技术与相关数据系统的设置与应用,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这一优势。最重要的是对于相关管理者的培训、团队的建设、制度的全面化、可操作性考量与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动性越来越大,对于未来的希冀也是每个企业心向往之的发展动力。要在动力的基础上,增加前瞻性与远大目标,从而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调节器与杠杆加以更好的运用。
(一)明确战略目标
首先,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做好前提保障,使企业战略目标明晰化,再对应性地进行战略分解,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任务,然后再制定出人才需求计划、招聘计划等,让全局引领局部,让部分各就各位,并形成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系统;其次,对于行业未来的定位、运营策略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人才对等。
(二)完善信息系统
管理层的领导与决策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至为关键,所以要求管理者在做各项工作时,尽可能的准确、及时、有力、信息详实,这样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所以,建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可能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客户、业务、市场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分析、记录数据,并加以分析、预测,做出企业发展走向图、行业发展趋势图,尽可能地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模式转向动态化,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通过体系化的思维,将人力资源的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并构建起一个有效的可供实时分析、运用的完善化信息系统,以此为人力资源规划制订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增加轮岗,重视落地工具
首先,轮岗不但可以让企业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发现自身的特性,也能够很好地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对人力资源规划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应该认识到综合、整合、全体的作用,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各种事物间的关联性非常大,真正构成了人们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模式,分工已经渐渐向着整合方面转移,各学科间的跨界研究,造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训练,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增加轮岗来达到人才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灵活度。
第三,建立起一个具体的落地计划,也就是实践计划或执行体系。因为从总体上看,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变,每天都有新事物、新想法,当这种变化特征在现实的人力资源规划中被忽略时,人才的流动性也会增加。因此企业发展中应该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发掘,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这方面包括专业知识的讲解、技能的培训、轮岗、导师带领制、项目锻炼尝试等。
(四)制定规划要有弹性、前瞻性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设置有弹性、前瞻性强的计划,不但要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还需要从市场角度、外部环境角度积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及时评估,包括现有人才存量、核心人才存量、培养阶段、可用人才等。目的在于满足企业的项目或人才调整,以及企业在未来的扩张或者向其它领域进军。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变化性、不确定性,设置有弹性、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是企业降低风险的一个重要办法。
总而言之,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注重人才关键性作用。我国鼓励创新,并且以创新发展为目标,这无疑给各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支持;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干预的不断减少,给企业留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企业应该增加自信力,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尽可能的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信息系统、增加轮岗,制定有弹性、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如此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其更好地向国际发展之路迈进。
参考文献:
[1] 郭 卉,刘妍妍,王 乐.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
[2] 张 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5).
[3] 于明升.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5(8).
[4] 杨桂兰.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4(8).
民族文化旅游是依据一种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进化以及长时间的积聚,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与民族底蕴的一种综合体,民族文化常常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特点,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发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民族信仰、民族节日等等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点方方面面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我们就能够认为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手工艺等诸多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使一个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一个民族更具有影响力。此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苏与重振,提升民族信心。
(二)有利于改善民族生活,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项目的发展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的建设,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民族的生活水平,提升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进行一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旅游常常包含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在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将会很好的促进该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了,自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另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将会促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也将大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更多地人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游客的前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输入,这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一项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明确发展思路,这样旅游项目才能够更好地被旅游所接受与认可,同时也能为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带来生机。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前,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要想进行科学的发展与规划,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避免盲目性的开发与过渡性的开发,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具有特色,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二)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中只有新颖,只有独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需要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具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旅游开发资源,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显示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适合当今社会的许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一)近期
为基础开发建设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建立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三大主要特色方向之一来抓(塞上江南自然L光、回族穆斯林风情、西夏文化)。理顺关系,选准主导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加强民俗村建设,加快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稳步发展海外客源市场,大规模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尽快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旅游热点。
(二)中远期
为重点建设开发期。通过内联外引,广辟财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创出系列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和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观光、修学、科学考察、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构建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全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建设南北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使旅游业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64-01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通常将这三者称之为LAM。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有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资源,开始通过网络向用户传递文化服务。
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资源特点
(一)图书馆的资源特点
当前,图书馆发挥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教育,它向社会公众传递文献信息,促进社会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其资源具有社会记忆的特征。
第一,资源具有系统性特点。图书馆将海量化的信息分类整理,形成严密的系统,按照学科体系进行资源的分类,使读者能在其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第二,资源具有深加工的特点。图书馆的资源是围绕着学科、专题分门别类管理的,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的资源是直接提供给广大社会公众的,具有深加工的特点。
(二)档案馆的资源特点
档案馆的资源必须严格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归类,而我国档案馆的资源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建国后各级党和政府的档案、本行政区内各个时期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事件形成的档案。在这三类资源中,具有研究意义的是第一和第三类资源。第一类资源中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对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作用,且是中华文明的历史信息资料。而第三类资源则具有文化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可以运用到社会教育中,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到正确的社会教育方式,提高公众的素质。
从具体的特点上来说,档案馆的资源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特点,其资源是原始资料,是其他经过加工资料不可替代的,具有证据作用。运用档案馆的资料,可以让人们看见印记深厚的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感。
(三)博物馆的资源特点
博物馆资源具有广博性、直观性、实物性特点,它是非盈利性机构,永久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吸纳各个领域中的资源,并向社会公众展示,起到收藏、社会教育的作用。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四种:一、自然物质信息;二、功能信息;三、与其他事物联系中的信息;四、记录性信息。在这四种资源中,前三种是在实物的发展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实物,也是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第四种资源则是实物发展历史的记录。博物馆不可能抓住每一实物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发展的信息,只可能是片面、孤立的信息。所以说,博物馆的资源具有片段性、实物性、隐藏性特点。人们在观看实物时很难联系到实物的整个发展历史,博物馆无法将实物的发展历史充分展现在每一个公众面前,只能用一些简短的文字将背景信息展示给公众。
二、三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资源各有特点,也各有优势和缺陷,比如说:图书馆资源是以文字为主,没有实物辅助,不利于人们理解;而博物馆的信息是以实物为主,隐藏在实物中的历史发展却很难为所有公众发觉。而数字时代的到来又使得这三馆努力进行数字馆建设,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而各自为政的文化服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了数字资源的再重复建设,且不利于用户利用和分享文化信息资源。因此,三馆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如何建立起一个整合的LAM基础结构,在较为宽泛的框架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用户带来深层次、一体化的文化资源信息服务,成为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当代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馆资源整合既是优势互补、弥补缺陷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举措。三馆资源整合之后,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尤其是数字馆建设中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同时,还能为社会公众带来更便利的服务,使公众在一个平台上享用三馆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带来深层次、一体化的文化资源信息服务。
三、三馆资源整合方式
(一)实物资源整合
在实物资源上,三馆的资源是相互互补的,博物馆以藏品为主的实物资源直观表达出了档案馆的原始资源和图书馆的系统化知识;档案馆资源又是图书馆资源和博物馆资源的原始性支撑;图书馆系统化知识则巩固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资源。所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三馆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实现资源的整合。
对于博物馆和图书馆来说,博物馆的实物具有直观性特点,但是却无法直观表达出实物隐藏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实物提供系统化、知识化资源,使实物中的隐性信息以显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图书馆则以博物馆的藏品为主题,提炼出系统化知识,让公众能在海量化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对于博物馆和档案馆来说:博物馆的实物虽然很直观的表达出许多信息,但是却不具有原始性记录特点。这个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档案馆资源原始性记录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首先确定出一个主题,然后再将博物馆的实物和档案馆的原始性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因果等重现历史事件或文化。
对于图书馆与档案馆而言:档案馆的资源是原始性记录,具有证据的特点,但是却不利于人们阅读;而图书馆的资源经过了一定的加工,难免会出现一些资源的漏损现象。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资源整合起来,学者运用档案馆的原始记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形成新知识,给读者呈现出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功能。
(二)数字资源整合
数字资源整合可以节约一大笔数字馆建设的费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便于公众利用资源。在三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体化的LAM数字馆,从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入手,以历史、文化为线索进行资源整合,让公众可以沿着某件事或物的历史发展去获取其相关信息资源,满足公众利用资源的习惯。当然,在资源整合中,不可能只是以历史为线索,主要还是以内容为主,综合三馆的资源,建立起多维度、多角度的资源整合,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数字馆建设中,三馆应在平等地位下积极探讨访问标识和联合目录的编制,协商出联合目录编制的规范,并建立起异构网络的统一检索平台,使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登陆,获取三馆的数字资源,实现跨库检索。建立异构网络统一检索平台是当前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主要任务,它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方便公众,服务公众,提高社会教育效果。
三馆要共同培养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各馆人员在熟悉本馆公众的基础上与其他馆的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实现三馆人员工作内容、过程的相互了解,并在互助合作下完善各自工作,更好为社会公众服务。
四、结束语
早在2002年文化部就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希望构建起一个网上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共享,这是我国LAM数字资源整合的标志。该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资源的特点,该工程还需要不断研究,实现三馆资源的优势互补,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加便利、丰富的文化服务,提高社会教育效果,促进社会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杨茜茜.档案、图书、博物馆三馆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浙江档案,2013(4).
江苏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南通、扬州、徐州、淮安、常熟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周庄、角直、同里、木渎、溱潼等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江苏还拥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等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包括大量古遗址、古建筑等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艺术、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剪纸、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端午节等在内的众多绚丽多姿、璀璨耀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江苏文化也是如此。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的特点是水多,境内共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个。长江横穿境内大约400多公里,流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市;大运河贯穿境内大约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市。江苏境内重要的河流还有淮河、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等。中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占了两个,即太湖和洪泽湖。江苏的内陆水域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9%,是全国内陆水域所占比例最大的省份。江临黄海,有954公里的海岸线,隔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相望。江苏可以说是一片被江河湖海所润泽的土地。江苏境内主要是平原,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比例之大居全国之首,其中主要有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江苏低山、丘陵占全省面积14.3%,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和北部。这样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江苏文化主要是水文化和平原文化.同时兼及山文化。
江苏文化中最突出的是水文化。不同的水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因为江苏的水文化是由江河湖海孕育而成,因此,江苏的水文化也兼具了江河湖海的不同性格和特点。其中包括长江文化善于吸纳、善于融合、胸襟开阔、志向远大、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矢志开拓、锐意进取的特点,大运河文化朴实敦厚、安分守己、融会贯通、包容万象、不辞重负、甘于奉献的特点,太湖文化兼容并蓄、温润平和、敏慧灵动、清健秀逸、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的特点,黄海文化胸襟广博、活力强劲,既刚烈又温柔,既粗犷又细腻的特点。江苏地理条件南北差异较大,因为长江的分界,汀苏客观上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因此,江苏文化整体上不是一种形态和单元的,而是丰富和多元的,形成了吴文化、维扬文化、金陵文化、楚汉文化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又因为长江、淮河、大运河从江苏境内穿过,更因为人口的迁徙与流动,江苏文化总体上又呈现出南北交汇的特征。
文化资源主要是一种精神资源。由地理和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使得江苏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譬如太湖。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连接大小湖泊180多个,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风光秀美,水产丰富,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天下闻名。千百年来,太湖养育了无数太湖儿女,造就了太湖文化,而太湖儿女也始终以敬畏和感激之心守护和守望着太湖,一旦发现自身的失误,即刻予以改正。二,体现着人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譬如南京云锦,灿若云霞,花团锦簇,堂皇富丽,精致优美,其手工技艺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最高水平,体现了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三,体现着人对美的追求以及生活的情趣和乐趣。江苏文化精美、精致。这种文化体现在工艺上,就是极为精湛、精巧、精妙、精细,所制造的用品和器物具有明显的审美化、艺术化、雅致化特征。这在苏绣、扬州漆器、苏扇、常州梳篦、苏州明式家具等传统工艺中都有着充分体现。苏州园林、扬州盆景、宜兴紫砂,都体现出江苏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智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四,体现着宽厚和包容之心。江苏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能将柔性与刚性、感性与理性、出世与入世、精英与民间、都市与乡镇、传统与现代、守恒与开放等诸多看似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对偶融为一体。项羽的身上,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性,也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苏州的“双面绣”,一面绣着文化,一面绣着经济;一面绣着传统,一面绣着现代。江苏不仅尊崇着失败的英雄项羽,甚至还尊崇着帮助越国灭掉吴围的西施,无锡专门精心创作排演了大型民族舞剧《西施》。五,体现着圆融的品格。江苏文化具有儒佛道相糅合的特点。这使得江苏人在精神领域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江苏人为人做事不偏执,不走极端,灵活圆通。得意时不张扬、不张狂,失意时也不沉沦、不自弃。他们会给自己的精神找出路。因为此,家境败落的曹雪芹才有耐心,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写出了伟大的作品《红楼梦》;仕途不顺的郑板桥才能在画竹画石时,仍写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抗清失败的顾炎武才仍能写出《日知录》;任兰生才能在落职回乡后仍花十万两银子建造了现在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退思园。六、体现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弘毅品格。水的特点是不断向前流动,江苏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不断进取,永无止境。处于江南的吴地最早相对于中原和黄河流域尚属“荆蛮之地”,蛮民“断发文身,好勇轻死”。泰伯奔吴开创了吴文化之后,吴地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得今天的苏南走在“两个率先”的前列,成为中国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江苏人铸就和磨砺出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勤劳务实、坚毅刚强、崇尚和谐的精神和品格。这在张家港精神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江苏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的这样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江苏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之所在,也是江苏文化资源能够变成文化产品的重要根基。
巨大的可开发空间
江苏的文化资源既包括江苏历史的传统的文化资源,也包括江苏当代的文化资源;既包括江苏以物质为载体的
文化资源,也包括江苏以精神为存在形式的文化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作出了许多努力。江苏近年来所涌现出的众多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利用江苏的文化资源而创作和生产的。如昆剧《1699桃花扇》利用了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歌舞音乐剧《茉莉花》利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这一传统资源和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资源,电影《南京!南京!》利用了这一历史资源,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决战南京》利用了人民这一历史资源,电影《多大事啊》综合利用了南京的人文资源,舞剧《西施》利用了吴越之争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散文诗集《人文遗韵――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解读》利用了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但是,就目前江苏已生产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来看,我们对江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得还很不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整体开发、利用江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强。目前,江苏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虽然注意到了要利用江苏优秀的文化资源,但这种利用还是随机的,即兴的,零散的,零星的,缺乏整体和宏观上的考虑与谋划,不成规模,不成系统。尽管这些文化产品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但因为力量过于单一和单薄,形不成气候,形不成风力,影响终究还是很有限,不能形成较大和持久的冲击力。二,在开发、利用中没有能够充分突出和彰显江苏文化资源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文化资源中最具价值的是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只有把文化资源中蕴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彰显出来,传导出去,对世人产生影响,为世人所接受,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算做到了位,才能算成功。但是,就目前江苏大多数利用文化资源而创作生产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而言,在这一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是缺乏这种明确的意识,二是对江苏文化资源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把握得也不够准。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没能通过文化产品塑造一个鲜明生动、清晰完整的江苏形象。三,文化产品的形式比较单一。对一些重点和优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和全方位的考虑,文化产品的形式单一,图书就是图书,电影就是电影,舞台剧就是舞台剧,没有能够形成多形式、成系列的配套产品,社会的接受面有限,影响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
总体上看,江苏的文化资源有许多还不为世人所认识、所知晓,目前利用的层面很有限,还有着巨大的可开发空间。而文化资源又具有可以反复利用的特点,即便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利用的文化资源,也依然有着重新创新利用的可能。
把江苏的文化资源变成
优秀文化产品的方法和路径
要把江苏的文化资源变成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形成强劲的具有江苏特色的“东南风”,需要在这样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认真盘点和系统梳理江苏文化资源的“家底”,从中找出最具价值,最能体现江苏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文化魅力的东西。要拓宽视野,把江苏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当代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尽收眼底。
二是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可开发空间,找准比较优势,加强江苏的整体文化形象设计和宣传,明确文化产品生产的方向和重点。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适宜转变成文化产品,也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在转化成文化产品之后,都一定能够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和欢迎。我们应该对市场需求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哪些资源符合市场的需求,具有深度开发价值和可开发空间,哪些资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的开发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能够吸引人、影响人、征服人,除了它的外在形式外,一定有着它的精神内核。而这个精神内核一定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和现代人的精神、情感有关联,能够激起人们的兴趣,能够被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认同,能够引起人心灵和情感的共鸣。我们一定要找准江苏文化的内涵和现代人精神的关联点与共通点,充分彰显江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
1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依据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很短,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色不同,因此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认为,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由此,周胜、段淳林认为,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约束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①汪茂泰、丁翠婷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②这些观点,包含了理论基础、依据条件、模式特色和发展路径,比较完整地概括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为进一步深化此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冯子标、焦斌龙认为,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③温燕则认为,主要涉及到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④而田巧芳认为,主要是“增长极”理论和“产业关联效应”理论。⑤吴声怡、许慧宏认为,文化产业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发展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⑥周胜、段淳林认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选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⑦焦斌龙则认为,要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状况、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文化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⑧这些论述,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发展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既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支持,也离不开文化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支撑。只有全面吸收相关理论的有益成果,才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和特点
温燕认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美国模式,特点是投资主体多样、注重科技投入、拥有丰富的人才、政府支撑体系强大;二是英国模式,特点是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加强资金扶持;三是日本模式,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培育特色鲜明的产品市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韩国模式,特点是政府主导,实施国际化战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建立奖励政策。⑨雷光华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竞争―保护模式、产业综合模式、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及特色推动模式。⑩冯子标、焦斌龙认为,国际上主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资源依托型;三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产业政策推动型。Z
许清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东西南北“四大模式”:一是北方模式,以京津地区为代表,特点是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政治引导和政策推动为动力,运用行政手段整合资源;二是南方模式,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主要借助经济发展,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东部模式,以苏沪杭为代表,特点是发掘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以旅游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西部模式,以陕川地区为代表,特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域特色尤为突出。[此外,华正伟认为,还可以分为政府引导型、艺术家聚集型、市场推动型、社区合作型、地区传统保护型等五种模式。\从以上众多观点看,文化产业发展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模式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既在理论上给我们留下了继续研究的自由空间,也给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舞台。
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
袁北星结合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延伸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路径。]李巧、王会欣、师伟力认为,切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有五条:一是要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骨架”。二是要增强以创意化为特色的原创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用以数字化为特色的高新技术,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四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协调合作。五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吴声怡、许慧宏等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应该包含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优秀原产品的制作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四个方面。_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是保证一种发展模式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要素。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其实现路径和机制也必然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习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做法,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机制。
从以上成果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即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对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文化产业资源的独特配置方式,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的配置特点,从而产生不同的配置效果。因此,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关系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7周胜,段淳林.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9(3).
2汪茂泰,丁翠婷.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
3Z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9温燕.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5田巧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吴声怡,许慧宏.论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8焦斌龙.简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其选择[J].前进,2003(7).
10雷光华.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2004(4).
11许清林.濮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EB/OL].河南省统计网,2008-11-18.
12华正伟.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模式[J].辽宁经济,2008(12).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61-02
“燕赵”是河北地区的别称,河北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有燕山山脉与坝上草原,中南部为广袤的华北平原。地处京津地区的河北,自古就是人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燕赵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定窑、邢窑、磁州窑和唐山陶瓷是中国历史上北方陶瓷艺术的典型代表。蔚县剪纸、廊坊景泰蓝、曲阳石雕、衡水内画鼻烟壶、易水古砚等名扬中外;河北梆子、老调、皮影、丝弦等饶有特色;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保定康长寿之道独见魅力。燕赵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文化的繁荣提供着丰富滋养,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燕赵文化的多重构成中,燕赵音乐文化占有很大比重,燕赵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包括燕赵民歌小调、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戏曲、民间吹歌等。音乐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音乐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开发和利用地方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把音乐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形势下,河北省各地市如何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出版业、电影电视音像业、艺术品经营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的范围,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是无烟产业,具有无污染、低能耗,高价值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音乐文化产业不仅不污染环境,不消耗资源,文化资源反而在每一次的开发中得以增值,还可以提供新的与艺术行业相关的就业机会。音乐文化资源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产品功能的教育性和娱乐性、精神内涵的潜在性、生产加工的间接性、使用的可重复性、地域差异性、共享性等特征。音乐文化资源可从性质、内容、形式、形态和作用、地域、时间等角度进行分类,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地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艺术加工使其成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与多数自然资源相比较,音乐文化资源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可再生性。同一文化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借助高科技手段复制。如存在于该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戏曲、民间歌舞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演绎。而且往往是使用价值越高,可被使用次数越多,就越珍贵。随着研究的深入,科技手段的发展,不断发掘出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新的文化资源。同时音乐文化资源具有无限性。文化资源中人和社会的因素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人的智慧力和社会生活本身会创造出新的音乐文化资源,其开发利用的潜力更带有明显的无限性。文化资源是可再生、可创造的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重复开发、多层次开发、多方位同时开发的特点,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属性。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就其内容来说,可分为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开发两种方法,从本质上说是可持续的。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可持续的属性,以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依托的文化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消费方式及其结构的改变,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燕赵音乐文化资源构成
在地方资源要素系统中,音乐文化资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燕赵音乐文化资源的多维构成,类型及存量,及文化特征以揭示燕赵音乐文化资源优势。燕赵音乐文化的类型和功能而言,具有红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文化资源五大构成维度。燕赵音乐文化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丰富,特色强,知名度高,资源品位高,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形成规模,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重复开发、多层次开发、多方位同时开发的特点,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86-01
一、东北区域概况及地域文化的形成
(一)东北区域的地理概况。东北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在这当中,位于中部区域的松辽大平原则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东北的气候特点类型多样,分别有暖温带气候特点、温带气候特点以及亚寒带的气候特点,其中,南部与北部所表现的气温相差也很大,尤其是北部地区,因其处在最高的纬度带,所以冬天相对漫长,常年冰雪覆盖。除此之外,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蕴含大量的铁、煤炭资源、石油资源、黄金资源等等,而且植被覆盖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还蕴含着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人参、鹿茸以及貂皮,被称为东北三宝。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社会等因素,在相互作用之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点。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文化看作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下,人们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活从而衍生的生活体系。在明朝之前,东北地区主要是被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不断角逐的区域,也曾经出现过东胡、肃慎、扶余等一些民族。关东一词的出现则表明了汉、蒙、满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到明末的时候,满族不断崛起,从而将各族居民进行了统一,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逐渐迁入关内。清末以来,东北地区的文化受到来自俄罗斯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从而与本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多民族的交融、外来文化的侵入,从而构建出多元化的东北地域文化特点。
二、东北地域在多民族下表现的文化特征
(一)具有复合型特点的民族性格。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的状态,在长期的发展进程当中,各族人民互相吸引、相互融合,从而构建出豪迈、豁达、互相包容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我们所熟悉的“闯关东”那一时期,迁移的浪潮,使得东北区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的频繁,在这当中不仅体现出当地民族那种豁达与包容的性格特点,同时还充分展现出北方民族那种阳刚和不断进取的性格特点。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封禁令”的解除,东北地区开始成为来自河北、山东以及山西居民不断迁入的重要场所,而在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疾苦的贫农或者是手工业者,也有许多商人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涌入,而这些人群同时也是一些勇于开拓新生活的伟大强者。他们跋山涉水、背井离乡,独自踏上陌生的地方去建造家园,从而练就了乐观、豁达、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点。在东北地区聚集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其中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等,这些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着独具特色的东北文化。1.从服装上来看,满族服装对于我国现代服装具有深刻的影响,旗袍、马褂以及坎肩等以独具特色的服装模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2.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东北的二人转作为最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具有非常浓郁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源于地头文化,随便在一片空地之上,不用任何道具便可以畅快淋漓地进行表演;3.在饮食方面,满族人最喜爱的便是粘食,其中各种制作精巧的点心(如满族饽饽等)成为最具特点的食材,而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则主要在于“精、净、敬”这三个字当中,最有名的则莫过于冷面和泡菜;在建筑表现上,满族作为东北区域的土著居民,早期居住的环境相对简陋,冬天主要在地窖中度过,夏天则是在马架子上居住,随着汉族的迁入,建筑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综合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段妍.民初东北区域社会风气的演变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2]郭蕾.文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概析――以岭南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兰州学刊,2007(11).
[3]王丽梅,牟芳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2007(06).
[4]马兆俐,陈红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5]肖海凤,梁继超.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6]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06).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4-02
本土美术资源是经过漫长的沉淀和发展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发不仅能起到塑造学生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地域文化发展受到了阻碍。本土美术资源也逐渐失去了其应发挥的效果。美术教育作为青少年接受地域文化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教学失去了创新,也导致本土美术流失严重。因此,需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本土美术资源,更好的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本土美术资源的概述
(一)内涵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是一种美术文化资源,其成长和成熟的环境与地域往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美术资源。这种美术资源是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结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其自身能够体现出一种文化固有的特征以及精神面貌。
(二)特点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美术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美术资源的显现方式以及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由于本土美术资源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因此,美术资源的存在和构成也会不相同,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其次是资源的潜在性特点,它不能直接被应用到教学中,需要通过挖掘其主要教学价值来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是资源的间接性特点,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及加工使其变为真正的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美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美术教育作为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促进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并丰富对知识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资源的开发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美术教学中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本土美术传承以及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将本土美术教育根植于学校教育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传承。
三、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实践
(一)传统节日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春节和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就会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在大门上粘贴新年祈愿,在室内张贴各种寓意吉祥的年画,还会在玻璃上贴窗花,窗花是中国剪纸文化中最为传统的美术作品。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窗花作为开发对象。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采用欣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剪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欣赏剪纸的美,从中感受剪纸的艺术,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态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民间艺术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雕塑艺术是我国本土美术资源的一种形式,最先的雕刻艺术是以各种石窟的构造存在着。例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潜在的美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深层开发。对于这种美术资源的开发,其主要教学形式是采取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石窟的概况以及艺术成就,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石刻工艺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独具美感的石窟作品。例如,龙门石窟的装饰性特点是什么?怎样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石窟?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这样古老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对促进美术的传承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思。
1.1.1人本性人本性是企业文化最为显著也最具突破性的特点。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基础的,人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文化和“人”相脱离,那么企业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企业在塑造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于员工地位的重视程度,使员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自身的认同感,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1.1.2创造性创造性是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创造性能够帮助企业塑造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吸引力。所以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化规划,并将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相互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1.3和谐性除了创造性与人本性之外,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环境和谐化。环境的和谐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融合“和谐文化”的理念,通过加强企业高层领导与企业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理解度,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1.2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课程,以及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员工素质的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等。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适应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获得能够充分适应职位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可以从全局对员工的职业兴趣以及才能特长有一个主观的判断,从而能够为员工安排更加合适的职位以发挥其能力与创造性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还能够定向获取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需求导向性。
2、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培训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最根本部分就是围绕企业的价值观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培训中培训的主体、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形式和培训的地点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助推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全体的员工都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忠诚度与依存度,从而使得企业文化能够更加深刻的贯彻到经营行为中。
2.2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推进
企业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能对人力资源培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培训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过程必须能充分的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源培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企业在探索人力资源培训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渐在员工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员工时刻以一种追求进步、紧跟时代步伐的心态参与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实现高效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
2.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好的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更快的融入到企业的氛围中,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推动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打造企业健康的价值体系,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员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是培育素质更高,品质更佳的员工,这一点也是和人力资源培训的最终目的相互契合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是共通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特点,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于企业发展的双重推动。
3、企业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培训的措施
3.1以企业文化为先决条件科学制定人力资源培训的规划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培训也要紧密的结合时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养工作之前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培训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紧紧的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丰收。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要把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保证人力资源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还要把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相互结合。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把企业文化的传播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让员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助推企业的发展。
3.2形成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氛围
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创造出健康、科学、突出企业文化的培训氛围,党的十“人才强国”的战略提出后更加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在内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使企业的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进步的重要性[4]。另外,企业还要构建高层领导与基层职工交流的平台,让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企业职工的紧迫问题,这样能够促进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化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积极的开展座谈会、意见汇报和评比表彰等活动来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才培训模式。建立良性的人才使用机制,为所有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广阔的舞台以及发展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实行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职业设计
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培训要深入的贯彻落实“特色化、分类化”的培训特点,要更好的发展员工的个性,提高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发挥。同时企业在进行职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员工的需求同企业的需求相互结合,深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从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层次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与职业兴趣等问题出发满足员工发展的个人需求,达到人力资源培训在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的一致性、合理性与全面性。要让员工充分的体会到主人翁的优越感与自由感,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放松,更加的自如,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优势,既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4以企业文化背景为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的培训是一个长久、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是人力资源培养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让企业员工紧紧的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知识经济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培养的机制,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的重要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一定要不断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要不断的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在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对培训的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培训的课程内容一定要和工作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中,让培训和高效的信息时代产物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企业还可以把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员工的表现以及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以促进员工更加认真的投入到人力资源的培训之中,提升员工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程度。
3.5以企业文化为标准,建立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好坏以及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切实地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需要相关的评估体系进行检验与认证。所以在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评估体系的建设。新时代条件下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中必须把员工对于培训的评价,以及培训结束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度作为考量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于这一系列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能够清楚的得到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使高层了解培训的有效性。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否贯彻落实到了员工的工作之中,有没有切实的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培训应该更能够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更能适应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传统文化资源的特点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因而其基本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有着众多层次和方面的一个系统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鲜明的地域性特点。由于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对同一客观对象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反映,从而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经过一定时期演变,在一定地域内,会出现从多到一的趋势,即某一种文化得到该区域民众的共识,信奉者日益增多,并长期存在下去,形成传统文化,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鲜明的地域性的特点。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多姿多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2.历史的传承性特点。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产生符合当时的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它成为一种精神凝聚体、历史遗传基因,以人和物为载体而独立存在并代代相传。当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惯性,不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出现一系列反映社会变化的新文化,传统文化会潜伏些时,但是不久又会重现。其原因在于新文化是由一些知识精英或主政者倡导的,在民众中要扎下根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传统文化在民众的心中有牢固的根基,从不中断、代代相传,这就使得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3.非凡的包容会通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其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诸家思想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会通。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重要代表,儒、释(佛)、道三家的精神得以长期并存,就反映了这一特性。它的包容会通性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同化上。例如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发生了变异,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同时在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丰富和充实。传统文化的包容会通性不仅表现在宗教文化中,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等方面也具有这一特点。
4.无形的渗透性特点。传统文化资源总是以一种“借山光以乐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们的意识和心理。例如当人们看到岳飞庙、中山陵这些传统的鲜活的文化资源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传统文化资源的这种无形的渗透性,使人们在游览园林故居、欣赏歌舞戏剧、行走街头小巷时就能学习和内化生活这部精彩的教科书。
三、传统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共同利益、文化和社区意识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要使社区居民过上安全祥和、健康快乐的生活,必须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社会内,社会各方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为满足社区民众的学习需要而提供的有组织的教育服务,其宗旨在于顺应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人的终身社会化,振兴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发展,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活家园。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手段和载体,在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区居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传统文化的提炼,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一切最美好、最崇高、最富于理性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传统,经过选择和积淀,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社区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区居民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必须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确认民族精神的合法性,形成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发掘民族精神创新的基因,重新获得新时展的源动力。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使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良好宝藏。
2.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社区教育,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社区这个“小家”而言,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社区的遗传密码,深藏在社区的血液中,是一个社区的精神结构,它不会直接产生GDP,但离开了它整个社区就失去了凝聚力,千万不能“塞其源而欲其流远,伐其根而欲其木盛”。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传统文化资源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许多精彩的内容和资源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1甘肃省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级综合博物馆,汇集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文化遗存约35万余件,[1]构成了一套集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陇右文化展示体系,集中展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其中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黄河古剑齿象、三趾马化石群、巨齿兰州龙、甘肃鸟等在世界古生物化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2]反映了甘肃博物馆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根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美术教育价值。
1.1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冠—甘肃彩陶文化资源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彩陶的地区。彩陶制作经历了仰韶、马家窑、齐家、辛店、沙井等文化时期,构成了长达5000年的完整发展史。因彩陶起源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广、出土数量多以及造型独特、色彩艳丽、发展脉络清晰,达到了世界“彩陶艺术的巅峰”。[3]“甘肃彩陶”馆陈列分为大地湾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和远古雕塑艺术五个单元,展出近400件彩陶精品,为我们重现了人类早期的智慧之光,也为在美术教育中了解古人文化脉络及艺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1.2丝路明珠—甘肃丝路文化资源
甘肃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丝路古道不仅是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还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先秦至近代先后有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及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4]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丝路文化的发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陈列分为四个单元,展示了丝绸之路从前奏、开拓、繁荣到绵延发展的历程,展出珍贵文物420余件(组),主要有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旱滩坡出土的医药简等汉代简牍等,重现了古丝路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脉络,有助于从美术教育视角解析多民族美术文化特点。
1.3佛教艺术粹宝—佛造像、壁画文化资源
甘肃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重要窗口。两千多年前,佛教僧侣修筑的宏伟塔寺、雕琢的庄严石窟佛像、绘制的绚丽多彩壁画,成了人类不朽的艺术经典。《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通过对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大佛等代表性石窟进行再造,展示了洞窟、佛造像、壁画等美轮美奂的佛国世界,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美术角度直观了解佛造像、壁画的视觉造型艺术特色,还使美术教育比传统使用课本的教育方式更加丰富和直观。1.4传递远古文化信息—古生物化石文化资源甘肃有近20亿年的古生物发展史,古生物化石埋藏资源丰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采用主题单元陈列的方式,通过序厅(地球厅)、远古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单元,促使我们系统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从美术角度出发,结合地理、生物、历史等相关知识,以动漫艺术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将支离破碎的化石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5甘肃红色文化资源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汇集了陕甘边区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等一批纪念性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甘肃—走向1949》展览由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和曙光篇五个单元组成,系统展示了甘肃不同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于培养学生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的审美,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2甘肃省博物馆资源融入现代艺术教育的探究
2.1挖掘甘肃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的潜力
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梳理、筛选与整合博物馆美术文化资源,[5]挖掘其潜力。由于甘肃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多样性,挖掘美术教育资源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1)按美术视觉教育特征及学生接受特点,探究文化元素和教育特征。通过对甘肃博物馆资源进行梳理、筛选与整合,按照彩陶艺术、青铜艺术、画像砖艺术、汉简牍艺术、丝绸技艺、佛造像与壁画艺术、化石文化艺术、红色文化艺术等美术主题元素系列开发相应的本土美术教育课程,挖掘博物馆文化的艺术潜力。(2)探究博物馆美术教育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利用方式。根据博物馆美术资源主要有以欣赏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的两种利用方式[6]的特点,将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青铜艺术、化石文化艺术列入以体验为导向的博物馆资源利用,将其他列入以欣赏为导向的博物馆美术资源利用,探究运用相关技法表达博物馆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和教育特征,实现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2探索构建甘肃博物馆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一)内涵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是一种美术文化资源,其成长和成熟的环境与地域往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美术资源。这种美术资源是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结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承,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其自身能够体现出一种文化固有的特征以及精神面貌。
(二)特点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是美术资源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美术资源的显现方式以及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由于本土美术资源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因此,美术资源的存在和构成也会不相同,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其次是资源的潜在性特点,它不能直接被应用到教学中,需要通过挖掘其主要教学价值来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是资源的间接性特点,必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及加工使其变为真正的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育的实施。
二、本土美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美术教育作为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促进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并丰富对知识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资源的开发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美术教学中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本土美术传承以及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将本土美术教育根植于学校教育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传承。
三、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实践
(一)传统节日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春节和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隆重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就会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在大门上粘贴新年祈愿,在室内张贴各种寓意吉祥的年画,还会在玻璃上贴窗花,窗花是中国剪纸文化中最为传统的美术作品。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窗花作为开发对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采用欣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剪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欣赏剪纸的美,从中感受剪纸的艺术,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态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民间艺术中美术资源的开发
雕塑艺术是我国本土美术资源的一种形式,最先的雕刻艺术是以各种石窟的构造存在着。例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潜在的美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深层开发。对于这种美术资源的开发,其主要教学形式是采取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石窟的概况以及艺术成就,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石刻工艺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独具美感的石窟作品。例如,龙门石窟的装饰性特点是什么?怎样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石窟?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这样古老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