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饮食卫生安全知识

饮食卫生安全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09:56: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饮食卫生安全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整治对象

全市范围内所有饮食企业,包括宾馆、饭店、酒楼、旅馆、招待所的餐厅和排档、火锅城、西餐厅、快餐店、饮食店、面店、酒吧、茶楼(室)等。具体整治对象应按照分类、分区域管理的要求确定,以点带面,分批实施。

饮食业污染整治分重点控制区域和一般控制区域。重点控制区域为*主要街道(道路)两侧范围等,其他区域为一般控制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适时调整重点控制区域范围。

*镇、*镇饮食企业为全市第一批整治试点对象。

二、整治内容

(一)根据不同管理区域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区域整治现有的饮食企业。

1.厨房面积要求。(1)重点控制区域:第一类饮食企业为无油烟排放,但有废水排放、污染较小,要求厨房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第二类饮食企业为油烟排放较小,并有废水排放,要求厨房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且独立封闭;第三类饮食企业为废水、废气、噪声等排放较大,要求厨房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且独立封闭。(2)一般控制区域:厨房面积不做具体规定,但第二类、第三类饮食企业的厨房必须独立封闭。

2.布局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厨房的设置不影响市容;洗、烧、制等过程必须在厨房内完成,不得在公共通道上进行洗菜、洗碗等作业活动;环保处理设施必须设在店内;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热污染。

3.油烟排放要求。(1)重点控制区域:应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的规定。有油烟排放的饮食企业必须安装经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油烟净化设施,净化达标后排放;油烟排放口应合理设置,不得向城市公共雨水或污水管道排放。(2)一般控制区域:有油烟排放的饮食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烟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3)饮食企业的油烟净化设施应该按有关规定定期清洗、保养维修,确保油烟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工作效率。

4.废水排放要求。(1)重点控制区域: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经隔油处理后排放;废水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规定;控制标准原则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三级标准执行(油、悬浮物为必测指标)。(2)一般控制区域:产生的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放。(3)废水排放原则上要接入污水管网。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条件成熟时必须接污纳管。

5.噪声排放要求。噪声排放按《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执行。各噪声源(排风机、鼓风机、冷却塔、空调器等)应采取必要的隔音降噪措施,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6.推广使用液化气、电、天然气、轻柴油等清洁能源。

7.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废油按有关规定统一回收治理,并应签订相应的收集合同。

8.选址应合理,对周围环境没有造成较大影响。

(二)严格控制新开办的饮食企业的污染。对今后新开办的饮食企业,必须依法办理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许可)后,方可营业。

三、整治措施

(一)成立*市饮食业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王家华副市长担任组长,周文中(市府办)、余协献(市环保局)担任副组长,市工商局、卫生局、市政园林局、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市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余协献兼办公室主任、孔万林(市环保局)为副主任。

(二)确定乐成镇、雁荡镇50家以上饮食企业为20*年第一批重点整治对象,并将整治名单、整治要求、整治时间在*日报上予以公布,营造整治氛围,形成饮食企业配合、社会舆论监督的良好局面。

(三)由市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已经完成整治的饮食企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报市整治领导小组同意后,有关部门发放《排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对整改无望或拒不整改的,由市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环保、工商、卫生、市政园林、公安等部门,依法予以强制关闭。

篇2

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深圳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自编问卷,抽取全市范围内1475个家庭电话号码电话进行访问调查。结果 完成访问的电话号码322个。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和接受率分别为363%和1667%,仅268%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比较了解,5036%的受访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了解程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接受率则与年龄和知晓率有关,16~24岁年龄段及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接受率高;66.29%受访者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5093%)。结论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大力加强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保障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健康权。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认知;接受;关心;需求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and demand for food health and safety knowledge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mong residents of Shenzhen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henzhen residents’cognition and demand for health and safety knowledge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as to provide base for GMF promotion.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self-designed.A total of 1475 phone numbers were picked out randomly for phone survey.Results 322 phone numbers survey was completed.The percentage of awareness and acceptance to GMF were 363%and 1667% respectively,only 2.68% of the respondents had well known GMF.5036% of the respondents considered GMF is not related with their livesAwareness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and decreased as the age increased.The rate of acceptance to GMF was related with knowledge and age of respondents.The acceptance rate of respondents aged between 16~24 and those who heard of GMF was higher. 6629% of the respondents wished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GMF,and GMF safety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5093%).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ublic rights to the truth,the right to choose and the right to health,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enhance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GMF.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health and safety;knowledge;acceptance;care;demand

近年来,全球转基因食品的产量及销售量的年增长速度均在25%左右,人类社会正在进入转基因食品的消费时代〔1〕。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引导、扶持的政策和安全性评价、标识管理的制度〔2,3〕。转基因食品的卫生安全知识是消费者理性对待和科学选择转基因食品的基础,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健康权的有效措施。本文旨在了解深圳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深圳户籍人口和在深圳市居住满1年的常住人口。以计算机ITACATI软件支持,局号和随机号码相结合产生1475个家庭电话号码。完成访问的号码322个,随机分布于全市6个区。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市民对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接受、关心及需求状况及一般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8名访问员进行电话访问。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10%的问卷复核作为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

2 结果

21 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 63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男女及不同年龄组(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6,P=0999,0273)。调查的受访者中,政府公务员(5人)均表示听说过转基因食品;其余7种职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士、一般职工、离退休人员、学生、家庭主妇、其他)的受访者听说过转基因的比例分别为467%,607%,375%,292%,514%,333%,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76,P=0154)。不同学历(初中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大专以上)的受访者中,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比例分别为157%,378%,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9,P=0),且随着学历的升高认知率有升高的趋势(Z=-5864,P=0)。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中,仅268%的市民对其比较了解。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比较了解/了解一些、不太了解/仅听说过)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3371,18861,P=0177,0185,0105),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7,P=0),且了解程度有随着年龄的增设而降低的趋势(Z=-4368,P=0)见表1。受访者认识转基因食品的渠道以报纸、电视和网络为主,占852%;而通过广播、书刊、他人介绍或其他途径来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占278%。

22 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情况 仅1667%的受访者愿意食用转基因食品,而表示不愿意或不知道是否愿意食用的受访者分别占3967%和4367%。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0162,9825,P=0175,0922,0199);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56,P=0)。在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中,16~24岁年龄段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459%),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组人群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略)

表2 不同年龄组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情况(略)

对食用转基因食品心存疑虑的受访者中,因为对转基因食品不了解而不敢食用的占6681%,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占2079%,认为转基因食品无营养、价格贵或者其他原因的分别占354%,354%和1283%,表明不了解转基因食品或忧虑其安全性成为影响转基因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不同的认知状况与是否愿意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关系,听说过和未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愿意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76,P=0),见表3。

表3 不同认知状况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情况(略)

23 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关心程度 受访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的,提示对转基因食品的关心程度较高,占1286%;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有些关系和没关系的分别占3536%和5036%。对转基因食品的关心程度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2,10194,P=06977,0117);而不同学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8,P=0),且有随着学历的升高而上升的趋势(χ2趋势=17457,P=0),见表4。不同职业人群对转基因食品关心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3,P=001),其中以家庭主妇和离退休人员的关心程度最低。

表4 不同学历的人群认为转基因食品与生活的相关性(略)

市民对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需求状况 受访者中表示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占6629%,表示不希望了解的占1136%,表示无所谓的占2197%;在最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的信息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占5093%,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构成占2119%,转基因食品的新品种占595%,转基因食品的其他信息占862%,而希望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其他途径、刊物/书籍、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或广播了解这些方面认知受访者的比例依次为5434%,3878%,3232%,1407%,1217%,989%和87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率和接受率均显著低于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市三地居民的调查结果〔4〕。因为不了解和认为其不安全而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分别占6681%和2079%,提示知晓率低是造成接受率低的主要原因。超过5036%的受访者,尤其是学历较低者、离退休人员或家庭主妇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可见大部分居民对转基因食品已经和必将全面介入自己的生活尚缺乏意识和准备,加上目前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宣传产生的误导,如不加强宣传和引导,消费者可能在转基因食品的消费浪潮中感到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恐慌的心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随学历的升高而升高,而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则与年龄相关,低龄者相对较高,国内同类调查也显示出此种趋势〔4-6〕。这与高学历和低龄者具有较多的机会和渠道了解相关知识,对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关。提示有关的宣传教育应面向广大的普通市民,尤其要适合低学历和高龄人群接受相关知识的特点和需要。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构成。此外,受访者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了解转基因食品,提示应通过正确的宣传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客观地介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学知识和主流观点,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引导市民正确判断和理性选择转基因食品。

参考文献

〔1〕 邓平建.转基因食品释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S].2001:6-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S].2002:4-8.

篇3

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明确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向儿童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游戏化的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有助于保护幼儿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安全、快乐成长。幼儿园理应结合各种安全游戏引导幼儿提升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从在游戏中渗透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救能力;培养幼儿的安全规则意识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开展游戏化的安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措施。

一、在游戏中渗透幼儿的安全基础知识

开展游戏化的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在游戏中渗透各种安全基础知识,指导幼儿注意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地震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例如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游戏“安全过马路”和“维护交通安全”,用粉笔在室外场地中划分十字路口、交警指挥岗、停车场、车道、人行道和加气站等区域,设计信号灯和车辆的模型,让幼儿扮演交警、司机、行人、停车场管理员、加气站工作人员等不同角色。然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设计游戏规则,并指导幼儿熟悉交通规则。接着,开始进行游戏,由交警维持交通规则,对违规的司机和行人进行相应的提示与处罚,警示他们不能乱闯红灯,认真检查司机的驾照,查看过往车辆是否存在脱审问题。停车管理员应及时提醒司机不能随意停车,加气站工作人员应提示司机和乘客在给车辆加气时理应下车,不能打电话,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爆炸。

在解析用电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绘制和张贴“高压危险”和“小心触电”的安全标语,为幼儿开展各种用电安全提醒活动,让一名幼儿扮演用电不当的小朋友,另一名幼儿做安全小卫士……枯燥的安全知识对于幼儿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是通过各种游戏来解析安全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也有利于幼儿有效掌握安全基础知识。

二、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救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来教导幼儿进行自我救助,以此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例如让幼儿模拟去野外郊游,手臂被毒蛇咬伤,然后,立刻用纱布扎紧伤口以防止蛇毒扩散,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进行地震演练游戏时,可以让幼儿练习被重物砸伤的自救活动,先用衣物和卫生纸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然后,做好头部的保护工作,冷静、耐心地等待救援。而且,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制作安全逃离路线图,告知幼儿地震来临时理应迅速躲入床下或者桌子底下,用书包和被子掩护头部,当地震形势有所缓解时,理应快速离开房间来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不能在地震时使用电梯和其他电器以防止发生火灾。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演练被陌生人纠缠的自救活动,告诉当遇到坏人时,应该想办法拨打110报警,不能过于惊恐,要放松他们的警惕,趁其不备大声呼救或者逃脱他们的监控。在讲解人身安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幼儿播放情景模拟游戏,告诉幼儿不要吃陌生人送的食物,不能随意和陌生人出去,对于邻居和熟人也需要有一定的戒备之心。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安全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安全规则意识,用多媒体工具向幼儿普及安全知识,以此全面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先教导幼儿下棋,将安全规则与下棋规则相结合,告知幼儿如果想获胜,就必须遵守下棋规则,维护生命安全,则必须尊重安全规则。在讲解饮食卫生安全时,教师应教导学生讲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用视频游戏来指导幼儿逐步形成饮食卫生安全规则意识,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幼儿播放一段视频,然后,让幼儿分别指出视频中的错误行为,例如刚摘下来的瓜果未经清洗就开始食用,喝生牛奶,玩过橡皮泥以后不洗手就吃东西,用脏手揉眼睛,把铅笔、橡皮和玩具放进嘴里等,这些行为均不符合饮食卫生安全标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外,教师应告诉幼儿在流鼻血的时候,不能低头,应该用干净的卫生纸和药棉塞住鼻孔,用凉水轻敷头部,将头向上仰,不能乱动,这样才能避免失血过多。

此外,教师可以把安全规则融合到儿歌和绕口令中,然后让幼儿练习朗读儿歌,速读绕口令,如“马路口,谁站岗?红绿灯,闪闪亮。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小朋友,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不乱动用火和电,自我保护是关键。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心不慌、意不乱,按照秩序慢疏散。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防火逃生要记清,老师家长都放心”,这样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安全规则意识。

篇4

作为教师,肩负着全班孩子的安全责任,因此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以便教育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更加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同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细心观察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做到冷静、正确、有序。

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教育学生在学校里不玩危险游戏;出校门时,要求学生慢行通过校门;在公路上,要靠右边线走,不能在路上玩耍;要按时回家。还经常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教育,教育他们不喝生水,不吃变质的食品。班级中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习惯

首先向学生贯彻落实学校里的规章制度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利用班队活动、教育学生怎么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学生或者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并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逐步形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利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解。

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2、还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工具进行教育,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3、通过告家长书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严禁学生在教室、操场追逐打闹、游戏、拥挤;严禁学生在校内追跑、翻越围栏、门窗、做危险动作;严禁学生带尖锐器械进校园。

4、教育学生外出要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注意来回路上的安全;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告。教育学生不进营业性游戏厅、网吧和音乐茶座等不适合小学生活动的场所。

5、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走人行道,看红绿灯等。

6、学生的饮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平时饮食卫生习惯的教育,购买正当食品,不买无商标和无生产日期的劣质零食等方面的教育。

篇5

1.1 对象

由深圳市教育局提供全市6个区所有高中学校(包括民办学校)的名单,按序号输入电脑后,采用随机数字法,从每个区中随机抽取2所高中学校共12所中学。然后,在每个中学采用现场随机简单抽样法,抽取高一、高二各1个班,调查学生总人数为543人。因高三年级正处于准备高考的紧张阶段,接受市教育局的建议,未调查高三年级学生情况。

1.2 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知识和行为等。经预调查修改后,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

1.3 资料分析

将所有问卷数据统一录入Epidata 3.0系统,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出调查问卷550份,回收调查问卷550份,回收率为100.0%,其中有效问卷共543份,有效率为98.7%。高一学生298名,高二学生245名。男生247名(45.5%),女生296名(55.5%)。

2.2 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2.2.1 得分情况 食品安全知识部分总分值为20.0分。543份有效问卷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平均为(11.56±2.57)分,高一学生平均得分为(11.23±2.45)分,高二学生为(11.95±2.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平均得分为(11.08±2.52)分,女生为(11.96±2.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安全知识得满分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6.4%和18.7%。学生对食品QS标识、绿色食品含义等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含义等比较生疏和模糊。对食用红心鸭蛋致癌、过度烧烤食品致癌、发芽土豆不能吃等常规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率较低,对相关食品卫生法规的知晓率也较低(表1)。

2.2.2 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45.8%的学生选择电视广告宣传,30.6%的学生选择学校老师讲解,23.6%的学生选择父母或其他亲人教导,12.4%的学生选择报纸、书本、故事等。

2.3 食品安全态度情况

在被调查学生中,认为目前食品安全状况很安全,表示很放心的占57.3%,认为目前食品安全状况不安全,表示很不放心的占12.4%,回答认识不多,不清楚的占30.3%;认为路边小吃是安全的占79.4%,认为路边小吃不安全的占20.6%;认为食品中根本不该添加甜味剂、香味剂的占61.7%,认为甜味剂、香味剂是加工食物中的必需品,可适量添加的占18.2%,回答认识不多,不清楚的占20.1%;认为食品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添加在食品中的占30.6%,认为只要不超标,对人体应当是无害的占57.0%,回答认识不多,不清楚的占12.4%。

2.4 食品安全行为情况

2.4.1 食品消费习惯 经常食用洋快餐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购买食物时能够经常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学生所占比例却不高(表2)。

2.4.2 饮食卫生习惯 被调查学生中,能做到“饭前便后经常洗手”的占45.3%,偶尔记得洗手的占35.3%,基本不洗手的占19.4%。

2.4.3 食品选择习惯 被调查学生中,口渴时首先选择喝饮料的占45.7%,选择喝水的占31.0%;学生经常吃的零食依次是棉花糖(40.0%)、刨冰(30.6%)、瓜子(14.0%)、果冻(10.3%)、话梅(5.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高中生的食品安全知识还比较欠缺,食品安全行为习惯也存在不良隐患。因此。应采取学生较易接受的食品安全教育方式,如食品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宣传画册、食品安全知识电视片、食品安全知识有奖竞赛等,提高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吃减肥药成为高中生中的一股风潮,85.1%的被调查高中生承认尝试过减肥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市学生中出现了不少“胖子”,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饮食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的方便食品、快餐食品等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的。因为肥胖产生自卑,进而使减肥在青年学生中成为流行时尚,甚至包括那些并不肥胖的孩子,也以追求更苗条为目标。但是减肥药的安全性目前还非常不确定,对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的潜在危害可能更严重。因此,食用安全食品、合理健康膳食,应当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 参考文献

[1]蓝国强,岳新.生命在你手中[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27.

[2]史根生,刘亦农.张卫民,等.广东、吉林、四川、湖北四省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677-680.

[3]高歌.上海市居民食品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18(3):31-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