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英语口语微课堂

英语口语微课堂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10:18: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英语口语微课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英语口语微课堂

篇1

一、商务英语口语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2011年由美国人萨尔曼所实施的,当时他将一些讲课的视频录制下来,放到网站上供广大的学习者学习,他的这种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非常多的学习者在他的视频中受益,随后他的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并对这种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与采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难点在于英语的学习语境与语言氛围不浓厚,在日常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热情不够,甚至出现了哑巴英语这一称谓。

二、商务英语口语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门新出现的教学模式,正处在教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发展阶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自我约束能力,根据一些调查研究表明,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的课程完成数量不尽如人意,能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的学生很少,一些学生几乎只完成了第一学时的课程,翻转课堂网络教学没能完成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也无法使学生从中真正受益。在微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语的翻转课堂教学应当加强学生管理与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责任心与学习理念,同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改革,将其建设成适用学生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来学习,可以有更轻松自由的环境来进行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而不像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极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只要稍有分神,就有可能错过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极易丧失学习热情,最后导致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出现,而在翻转课堂中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情况,教师上传到互联网上的教学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一边进行思考一边记笔记,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学生就可以将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并记下不懂的知识点,之后查找资料或者是在课堂上老师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认知能力。

(二)有助于课堂上的沟通与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完全是以教师讲课作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但是翻转课堂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给学生观看翻转课堂的任务,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进行观看与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意见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可以防止以往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接受能力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

(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热情,制定学习计划。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由于其专业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性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免显得单一化,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特质也无法显现出来。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来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英语知识基础牢固的学生在翻转课堂中选择偏难的题目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水平,而英语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多在基础知识方面下功夫,查漏补缺,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来使自己的英语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热情,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商务英语口语知识的信心。

四、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建议与意见

(一)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教学素养。在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在合适的时间内,学生需要将教师布置的学生任务在翻转课堂上完成,但是一些学生并没有如此高的自制力,他们有时仅仅只能完成学习任务的一部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与帮助,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怎样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责任心,就成为了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育水平,提高专业素养,将自身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将翻转课堂真正融入到英语教学理念中去,才能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对商务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才能为学生构建出完整的英语知识学习体系。

(二)帮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很多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做完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对于新出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一开始难免会无法全面接受,因此,老师在推广商务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前,需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向学生强调翻转课堂的注意事项。

(三)深入研究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专业性,提高学习效率。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有其专业性,一些系统化的英语知识并不适用于过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与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特点,将翻转课堂的优势融入进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学习中,在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对学生之后的职业道路规划有一定的认知,用真实的英语情景来加深学生对于商务英语口语的理解,真正把商务英语口语作为一门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

总结:在微时代背景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教师与学校应当对此积极进行研究与探索,勇于改变旧事物,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师讲课的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中,学校与教师要有极好的研究与分辨能力,对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学会从中找到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商务英语口语课堂实际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教学环境,创造语言语境,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打破传统的时间空间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实现学习个性化、自由化。

篇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78―01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用流利的英语组织教学,与学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华丽的语言,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高低起伏的明、行云流水般的音乐感。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继而形成学习的原动力,这样就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口语能力快速提高。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利因素就是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用有声和无声的形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来。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英语广播、小表演,设立英语专栏、板报、标牌等,使学生受到英语的熏陶,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促使其大脑语言网络的形成,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语言能力。

二、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训练

1.在日常的情境中展开口语训练。教师可以每堂课就某些议题与学生交流互动,如谈论日期、天气、作业完成情况等,也可谈论教室的陈设、卫生情况、个人喜好、学生们的外貌等。

2.在特别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情境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都是意外情况。如教师正在上课,有学生迟到,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就该生迟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再如,有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教师也应该用英语叫醒他、询问或提出建议。学生可能难用英语回答,教师可以启发、诱导并教学生用相关的语言同老师交流。这样做可能影响教学进度,但这种真实情境中的口语运用,使学生精力集中,印象深刻,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在预知的实景中进行训练。如果要教学这样一组对话: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va a round face , big eyes ,strait nose and black hair.无论是先播录音还是先放视频,其效果都没有在学生面前进行实景对话的好。教师可事先训练好两三个学生,让他们将这组对话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待大家听懂了会话内容后,就分角色进行对话操练。因都是身边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亲切;都是真实的情境,学生会有兴趣,也会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要深入挖掘教材的语言资源,充分利用它训练学生的口语。

1.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师生共同找出关键词语,供学生朗读、诵读,直至上口。这些短语既是课文中的关键词又是该文的骨架,学生熟悉了这些短语后,就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脉络,为下一步的训练作好铺垫。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自身素质的启蒙阶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必须要摆正口语交际教学的位置,抓住小学这个黄金阶段,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通过口语的交流促使学生思维的拓展,不断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六年级口语交际《毕业赠言》一课,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略谈几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有的放矢创情境,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的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有种不吐不快之感。

例如在《毕业赠言》的执教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时光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六年的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PPT出示新生入校照片)看,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迈入校园,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也充满着更多的憧憬。(PPT出示第一次集体戴上红领巾的照片)瞧,我入队了!有兴奋、有激动,也有庄严、有神圣,因为这是一种光荣,那是戴上红领巾的光荣。(PPT出示升旗仪式、教室上课、考试、操作活动、校运会等照片)忘不了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忘不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更忘不了同学间深深的友谊……如今大家都要离去,离开敬爱的老师和熟悉的校园。在离别之际,你们的心里是什么感受?有什么临别赠言?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着手,创设离别情境,唤起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自然有了“说”的欲望,不舍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此时播放深情的背景音乐,引入口际交际的要求,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也会觉得自己积淀的情感有了宣泄的途径。

二、授之以渔教方法,让学生会“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口际交际,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与交流方法,做到有效的“说”,才能说的好。例如在上述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同学们纷纷表达出自己对老师、对同学、对母校的感想,根据学生的回答,最终确立感想主题:感谢、祝愿。这时教师可以授之以渔的继续引导学生说出更为深入的感想:临别赠言除了说些感谢和祝愿的话,还可以说些什么呢?(PPT出示一组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我们先从古人那里学习一下吧,请大家读一读,再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吧。同时再出示两则现代较为优美、流传的赠言,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赠言好在哪里?

生1:《赠汪伦》和《送元二使安西》,广为流传,读来让人感动,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厚友谊。(师板书“感情真挚”)

生2:这两则赠言,回忆了具体的事例,读起来让人感觉很真实,很感人。(师板书“言之有物”)

生3:赠言中运用了排比句,还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语言优美,读起来感觉很美好。(师板书“语言优美”)

生4:赠言中用到了绰号,我觉得绰号只能是给自己很熟悉的人。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绰号,如果关系一般,用绰号肯定不合适。(师板书“语言得体”)

……

在上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内容可“说”。而在这一环节,教师分e出示了古今赠言,在交流自己的感想中帮助学生怎样去说,使赠言力求感情真挚、言之有物、语言得体并优美,这样的赠言才具有纪念性、鞭策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怎么说的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

三、交流互动增情感,让学生敢“说”

长期以来,课堂一直由教师主宰着,慢慢地,学生失去了说的欲望和能力,习惯性的做着忠实的听众。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呢?笔者认为课堂互动交流的环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际的积极性,在这样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也自然敢“说”。例如在上述环节之后,我安排了如下两个环节:

师:大家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赠言,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送出赠言吧。

环节一:愿意送出自己赠言的学生上台读,被赠的学生回赠。

环节二:将赠言写在书签的同学,送出书签。

通过说赠言、送赠言书签两个环节,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主、愉悦的感觉,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催生浓浓的同学情和师生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家园和交流情感的平台,那么此时的口语交际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途径,学生怎会不想说、不想说呢。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理念,教师要立足课堂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开发文本,创设情境,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想说、会说、敢说,逐渐提升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4

二、有关游戏的研究及意义

Hadfield对游戏的定义为“是包含规则、目标和趣味等要素的活动”。Wittgenstein在“语言游戏说”中“把语言和用语言组成的活动所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包括以下四点:(1)实践性。语言是人类的一种实践,它与游戏一样都是活动;(2)多样性。语言的使用是无尽的,语言游戏也随之变化而呈现多种多样;(3)生活性。语言游戏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生活组成的一部分;(4)规则性。语言如同游戏,使用语言需要遵守规则。从古至今,我国教育者一直提倡寓教于乐。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对于“乐教”也非常重视。尽管游戏最早用于儿童英语教学,但是由于语言的通性和二语习得的共性,使得这种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学前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在高职特大班额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课堂游戏,会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对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提高口语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课堂游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能让学生对说英语的恐惧和焦虑感降到最低,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便于在竞争激烈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口语能力;其次,课堂游戏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参与。简单易操作且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能使学生愿意张口说英语。此外,通过全班参与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效解决了特大班额人多和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再次,课堂游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课堂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增进交流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听说、记忆、思维、反应等。

三、以课堂游戏为载体的高职特大班额大学英语口语趣味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职特大班额学生很多,且英语口语水平普遍不高。笔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并结合多年的口语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趣味性强且难度不大的课堂游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参与课堂游戏的表现直接挂钩,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加入到游戏中来。根据组织形式,下面将这些课堂游戏分为参与率高的班级合作游戏和竞争性强的小组合作游戏两大类。

1.班级合作游戏

(1)碰地雷。将词汇表中的一个单词下面放一个地雷,表明这个单词不能读,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不仅有趣、气氛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在教学生新词时,学生不太愿意跟读,就可以用这个游戏。

(2)听指令做动作。由教师或学生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Stand up./ Touch your hair./ Open your book.”等, 学生听到后马上做出相应的动作。还可加快语速和插入“Susan says”来增大难度。如果指令前有“Susan says”,则学生做此动作,没有就不做此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十人为胜利者。该游戏可训练学生听力和迅速反应能力。

(3)击鼓传花。例如在学习Unit 5 Entertainment时,以击鼓传花的形式,让拿到花的学生回答问题“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此游戏可以避免教师提问无人主动回答的尴尬。

(4)猜一猜。①猜人游戏。教师让学生A面对黑板,然后让学生B说一句英语,如“Glad to see you A.”猜的学生转过来提问,如“Is he XXX?”全班学生用“Yes”或“No”回答。如果回答是“No”,A可以继续提问,如“Does he sit in the middle?”等。一共有五次提问机会,如果还猜不出来,就算输了。②猜谜。如“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然后让全班来猜,答对者给予加分奖励。

2.小组合作游戏

(1)单词游戏。①单词接龙,即前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和后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一致,如look、kite、egg等。②单词联想,即教师给出一个单词,学生说出相关联的单词,如house、sofa、TV等。以上两种单词游戏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单词最多的组胜出。③反义词拔河赛。先在黑板上横挂一条绳子,绳子中间挂一块布条作为绳子的中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队,由其中两队进行拔河。游戏开始,A队的第一人说出一个词,B队的第一个人应立即说出其反义词,要是B队说不出或说错了,布条就向A队那边移动一格;然后B队的第一个人说一个词,由A队的第二人说出其反义词……当布条向某一队移动了三格,那一对就胜利了。这类单词游戏可以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快速回忆单词。

(2)传话游戏。全班按纵队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在纸上写上不同的英文句子,并展示给每组最后一排的学生。教师说“Ready,go!”学生就开始从后往前把话传过去,然后每组第一排的学生把听到的话写在黑板上。这时让最后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话大声说出来进行比对。传得最快、最准确的一组获胜。

(3) 连锁提问。在班上组织A、B两组学生参加这个游戏。规则如下:A1问B1一个问题(如“Where are you from?”)B1回答后立即问A2另一个问题(如“What day is it today?”)A2回答后立即问B2第三个问题(如“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这样依次进行,直到两组学生都回答完毕。提问或回答有错要扣分,最后以扣分少的组获胜。

(4)角色扮演。先播放一个电影片段,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最后,表达最准确、表演最逼真的那组学生获得“影帝”或“影后”称号。

篇5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乎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当我们的英语教学达到“高质”的境地,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轻负”效果。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华博士认为:“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中英语学习的“高质轻负”是我们理想的教育教学追求。课堂观察,在近些年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它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其中贝尔思和弗兰德斯两人是发展这一方法的最大功臣。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仍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 ”。

一、何谓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程序性,以及协作性等方面的特征。①课堂观察的系统性体现在它是由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行为、记录情况和处理观察数据等组成。②课堂观察的程序性表现在它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基本流程。③所谓课堂观察的协作性就是指参与观察的教师是以一个协作的团队进行多向互动,是以“观察团”的形式进行教学探究和改善的。每个参与课堂观察活动的教师都应该获得应有的发展。

“观察就是对人、事件加以注意,这相当简单,它的难处在于每个个体都带有对自己事件的理解来观察”。同样的一堂课由于每个观察者的经验或立场不一样往往会造成“横看成林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结果。“我们看到的结果通常是以我们的经验、价值以及信仰为基础的。因此,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若想有效就必须客观;若想客观,观察就需要有结构,必须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计划、目标或导向”。课堂观察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观察的客观性

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课堂差别很大。如果观察者不是按照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去实事求是地做观察记录,那么他的结论势必带上个人偏见的烙印和色调。此外,观察者都会受到诸如“光坏效应”、“刻板印象”、“期望效应”等的干扰。课堂观察的客观性就是指在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的前提下,有意识,有目的地排除各种主观倾向,并在自然状态之下,真实地记录课堂里的所见所闻。简而言之,课堂观察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经提出“是”与“应该”的划分,他认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后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当中提出,应当把价值中立性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

2.观察的有效性

观察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有一套成熟的观察量表。由于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对课堂观察的运用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大面积铺开,所以借助专家或者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观察量表的成熟方面。我们可以秉承“拿来主义”的精神,去其糟粕用其精华地使用这些资料。

3.观察的系统性

课堂观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然要求观察具有系统性,也就是说这是长期的观察、需要观察很多次,而且要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我们事先要确立要观察什么以及怎样观察,并且观察是精心计划的、客观的、有效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观察活动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

二、高中英语教学实施课堂观察的必要性

如何使高中生轻松有效地学习呢?近些年“减负”不但没减下来,反而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问题的症结除了高考升学率是事关学校“存亡”的、不可言明的内因之外,面对众多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引发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这个窗口,切实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入手,那么这种教学的有效性可能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通过对课堂观察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英语教学的得失所在。毕竟课堂观察的目的是指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加强教研组的团队协作。

三、如何实施课堂观察

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开展课堂观察方面的培训。作为一种新的听课评课范式,如果学校要使教师理解和运用它,学校必须为它的实行开创有利条件。主要是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然后是硬件设施的保障。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是指学校要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邀请专家结合本校实际为课堂观察的规划和实施提出建议;并且定期为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经过尝试和改善后逐步推广和完善。

其次,进行课堂观察要秉承其客观性、有效性和系统性三个原则进行。①立足其客观性。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的互动交际活动。作为课堂观察者,必须秉承“价值中立”,如实地观察和记录这些信息。所有这些互动的行为,必须用描述性、而不是评价性的语言进行记录。②坚持其有效性。要坚持观察的有效性,先必须通过引进和借用某些观察量表,并通过一定的观察技巧进行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观察。③保证其完整性。课堂观察的完整性是由它的系统性决定的。进行课堂观察从宏观层面上看,它必须是一个连续、渐进,和长期坚持的过程。同时,课堂观察的技术要求决定了进行具体的观察时,我们应该紧扣“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基本流程。因为①课前会议是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观察点、有时甚至是量表的制作的技术平台;②课中观察是整个过程的主体部分。包括对观察的记录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场景。③课后会议是整个课堂观察的必要补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在观察活动结束后,必须对所见闻的和记录的信息进行探讨、分析,最后达成共识和改进建议。

四、课堂观察的局限性以及对进行完善的初步探讨

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听评课的方式,尤其是对英语学科而言,更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它主要是对课堂活动的局部进行诊断和分析,带有一定的微观性,因而它很难对课堂事件进行整体式地、宏观地把握。其次,课堂观察仅能观察到显性的行为,如教师和学生的言语交流、学生的课堂反应。而对于师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机制、认知变化等隐性的东西,课堂观察有时很难有效地进行察觉和量化。此外,对于课堂观察的量表的制定和完善还需要教师们倾心专研,虚心学习。尤其是自主研发量表更是一个长期的焚膏继晷的过程。因此,综上所述,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做出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只要肯专研教改,一定可以在帮助学生实现高质轻负和提升专业水平两方面得到应有的回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