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2 11:01: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科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临床实践治疗中发现,泌尿外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泌尿外科患者也不断增多[1]。老年人群具有身体机能不断衰退的特点,且多数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并在护理工作中,分析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防范策略,以提高护理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诊治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及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及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诊治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实验组有男65例,女33例,年龄46-81岁,平均(62.37±2.64)岁;对照组有男61例,女37例,年龄48-84岁,平均(63.21±2.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分析患者围术期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防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 围术期安全隐患分析
患者手术及自身因素。(1)泌尿外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及免疫机制有所下降,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也有所减弱,但往往术后需卧床休息,如术后护理措施不完善,患者发生褥疮、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不利于患者康复,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3]。(2)泌尿外科患者术后,部分需置管,包括导尿管、引流管等,有可能出现管路滑脱、逆行感染、管路阻塞等不良情况,甚至需二次手术治疗。(3)术后,患者的行动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所下降,患者自行活动,有可能出现跌倒等不良情况。
1.2.2 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及管理措施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评估安全隐患的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临床护理,建立专门的护理质量监督及考核制度,监督护理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完成日常护理内容。护士长每日抽查护理人员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其操作不规范之处,每日交接班时对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如需加强护理的方面,护理不规范处等,护士长还需于早晚两次带领护理人员查房,重点巡视老年患者,指导护理人员如在护理期间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护士长及主治医生,并遵医嘱对症治疗。
第二、建立完善护理制度。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及患者的病情特点,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尤其是科室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工作的护理能力以及对于危急情况的处置能力。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需观察并比较的指标包括,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2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的193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住院护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为21.8%左右。在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对妇产科患者给予有效地安全隐患防护能够有效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患者的康复得到很好地促进,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70-01
在临床工作中妇产科发生护理纠纷的机会相对较高,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对妇产科护士广泛的知识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对无菌操作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说妇产科是与一般临床科室不同的高危科室。因此对于使妇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纠纷的发生尽量得到杜绝[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的目的,我们对我院妇产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收治的193例临床住院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共193例,这193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1-4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患者的住院时间3天-2个星期之间不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在1周左右。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
1.2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这段时间里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病例193例,将这1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对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1.3 数据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次通过对这1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这19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的患者有42例。发生一次的患者有31例。发生两次以上的患者有11例。详见表1。
表1 193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情况统计
项目例数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发生两次以上意外事故合计
例数193311142
发生率(%)100.016.15.721.8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妇产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主要有下几点: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在不少医院都存在护理人员数量不够,导致护士经常会出现工作长期超负荷,致使护士出现身心具疲,甚至好会出现厌烦的心理,爱心与同情心缺乏,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工作,常发生脱岗现象等,从而无法对产妇的情况予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致使产妇将婴儿分娩在病房床上或者是厕所里,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纠纷的发生[2]。②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据调查有很多的护理纠纷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技术不足而产生的。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科性,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一部分护士会由于自身的技术缺乏的问题而导致纠纷的产生。特别是一些助产护士的技术水平会对母婴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③缺乏法律意识。有些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护理过程中对危机因素以及潜在的隐患有所忽视,对一些应有的危机意识以及应急措施比较的缺乏,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对患者权益的尊重产生忽略,从而会很容易导致护患之间发生冲突或者是纠纷。④医疗设备因素。目前在不少医院均存在由于医疗设备性能不是很好、规格不是十分的配套、没有很齐全的种类,对一些危险品的管理和使用不是十分的得当而导致医疗纠纷的现象[3]。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防范对策有以下几点:①提高风险意识。一个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体现出其良好的素质,加强其责任心能够对差错事故予以有效的防范,并且使实施安全护理也得到了保障。②提高专业素质。相关部门应该对护士继续教育以及学历教育进行鼓励,从而使护理人员自身知识面能够得以增强,对一些不当的护理行为予以改正。③加强医院管理。重视质量检查,并将考核的结果在评优晋升工作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对质量控制予以加强。对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技术等方面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进行长期的监督。对一些新上岗的护士以及进修的实习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护理技术相对较差的人员、生活中存在很大干扰因素的护士予以重点的监控。排班制度要有弹性,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精神充沛的去上岗[4]。④加强护患沟通。在正常开展护理活动的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应当树立同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良好沟通的服务意识,在同患者及其家属的进行交流沟通时要注意谨言慎行,对与患者沟通的一些技巧予以掌握,尽量使语言的艺术性得到提高,多对患者采用一些具有鼓励性以及安慰性的语言。主动向患者给予帮助、关心以及体贴。语言行为要尽量做到讲感情、讲原则、讲场合。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消费同意权予以尊重。尽量让患者能够产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引发的纠纷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5]。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给予有效地安全隐患防护能够有效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患者的康复得到很好地促进,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24(11):120-121
[2] 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四川医学,2008,27(12):207-208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高,随之而来医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各地也屡见不鲜。因此医疗护理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在日常护理中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的权益及患者的疗效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鉴于此,本人进行了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开始在急诊科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选取该活动开展前后2年内急诊科医疗纠纷的案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比较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前后2年内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以人员构成因素、护士因素及患者因素作为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对所有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案例的总数及发生原因的构成比,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安全隐患分析
1.2.2.1 人员因素 医院往往由于编制的调整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多为地方院校毕业的护理毕业生所组成,学历较低、工作经验缺乏等均为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
1.2.2.2 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为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低年资的护士往往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对护理过程中的医疗纠纷的认识不足,不重视日常护理的记录工作[3],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必要的法律知识;②护理技能欠缺。对于年资较短的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和综合能力的欠缺,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漏洞,增加了护理的差错率;③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日常工作较为忙碌,因而导致对患者的态度较差、不耐心解释,甚至发生冲撞,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④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印象草率办事[4],这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严重因素。⑤夜班力量薄弱。夜班护士的人数较少且工作量大,夜班护士长期处于精力不足和生物钟紊乱的状态,因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会出现忙乱现象,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
1.2.2.3 患者因素 患者由于对目前医疗技术的盲目崇拜,期望可以通过一次治疗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一旦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患者便会产生失望、埋怨、愤怒等不良情绪,并将这些情绪转嫁到护理工作者身上,进而不配合治疗,也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5]。
1.2.3 防范措施
1.2.3.1 强化相关法律知识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是大家认识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3.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开展专业知识学习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对科室内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
1.2.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科室内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自身权利,增加对患者的关怀,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做好宣教工作,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1.2.3.4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 对于科室内的护士,应明确要求日常工作均应按照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于应护士责任心不够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从而增加护理的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1.2.3.5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弹性排班机制,对于就诊人员高峰期及输液高峰期,加强值班人员数量,避免护士出现超负荷工作,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医疗纠纷比较结果 我院自从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以来,医疗事故的发生数明显减少。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 统计学结果 将活动前后的医疗纠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得出:χ2=13.714,P=0.001,P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一般患者对临床治疗的基本需求,更是一所医院生存之根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刻保持工作的警惕性,做到防范于未然,以高标准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6]。
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我院急诊科的医疗纠纷较之活动前明显下降。其中因人员因素及护士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的下降数最为明显,依次同比下降了57%及61%,从而说明了通过对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技能的强化培训,可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纠纷总数由活动开展前的468例下降至240例,同比下降48%,进一步说明了在科室内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活动的必要性;本次临床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仍然较多,如何有效的降低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将成为后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总之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有效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医疗纠纷事件数量,对于保护护理工作人员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2] 温盛瑛,刘晓云.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药与保健,2009,17(12):182-183.
[3] 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154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1-63.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c)—0131—02
Effect analysis of emergency nursing safety prevention measures
FAN Jianp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Z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with Affiliated Boji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Zengcheng 5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safety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ctification measures. Methods Before intervention was 100 cases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100 cases,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staff, nurs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ng ability scores, statistic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 medical dispute and nursing complaint rate.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theory knowledge score and operation ability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P < 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medical malpractice, medical disput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a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P <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nursing safety events, strengthen safety education and law basis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capacity, implement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rove th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care, so it can reduc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we think that it i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ing safety; Preventive measures; Effect
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时刻保持警惕性,防范于未然,以高标准的护理服务质量为病员服务,确保护理安全[1]。本研究主要探讨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更好地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投诉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 妇产科护士专业水平不达标
护士护理技能的欠缺是妇产科室发生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主要来源之一。部分护士的护理技能不达标,加上对护理技术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及时察觉产科新生儿的症状,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尤其是产妇出现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症状,如未能及处理,或对患者病情判断处理发挥不当,均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闫秋菊等[1]对350例妇产科患者分析其安全隐患问题时发现,缺乏临床实践操作经验,即护理人员达不到应有的护理水平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加强相应的技能培训和护理质量监督,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
1.2 护士缺少应有的责任心
现今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缺乏,每个护士都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在长时间的超负荷状态下,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爱心和同情心缺失,责任心减弱,消极待岗,在值夜班时不及时查看产妇的产程进展,查房时粗略马虎,简略记录病史。当母婴有异常表现的先兆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向上级医生报告,延误疾病的救治,致使出现产妇将婴儿产在厕所的事件发生。古兰拜日・[2]在分析新疆喀什地区各大医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将“医院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护理人员严重缺乏责任心”作为了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责任心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未能细心观察患者病情、没有详细的记录病情,时常导致母婴出现产程停滞等状况,甚至出现抱错婴儿、用错药的问题,引起医疗纠纷。
1.3 患者自身原因
现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而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得到了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即将生产的产妇,产妇自身及其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均相对较高,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被产妇及其家属关注。有些产妇在待产期间,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不遵守医院的各项制度。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有意外发生时,需要产钳助产后者行剖宫产手术,如未能及时和产妇及其家属沟通,就有可能导致医患纠纷。
2 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2.1 提高专业水平
根据每个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和进修方案,以此来增加护士的知识水平,纠正其不良的护理方式。由每科专业性强、理论基础好的医生和护士定期进行讲座,对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护理技术,扬长避短。
2.2 切实执行医院管理机制
长期监督护理技术以及护理质量,将考察结果作为个人和集体晋升和评优的指标,从始至终,不仅对关键环节要严抓不放,同时对基础科室也同样要严格监管,切实执行考核政策。在引进新设备、新上岗的护士以及进修的人员进行培训,对责任心不清,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查。在护士进行交接班时,人员相对紧张,要及时安排护士来帮忙,顺利度过交接班时段。
2.3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理人员顺利的完成工作,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密切的支持和配合。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和患者以及家属沟通的能力,在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方式,掌握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尤其是护患之间的沟通,多对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主动关心、帮助患者,对患者的隐私予以保密,尊重患者的想法和行动,进行检查前要通知患者并得到其同意。使患者对护士保持信任和安全感,使护患之间能够融洽相处,尽量减少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摩擦,避免纠纷。
2.4 融入“以人为本”护理模式
“以人为本”即要求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目前临床上对人性化要求需符合以下要点:服务语言的人性化、服务行为的人性化、服务环境的人性化、服务流程的人性化等。贺曼等[3]于2008年起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要点包括“患者至上,尽职尽责”“体现个性,强化服务”“文明服务,尊重患者”等,实施以来,护理工作满意度从2008年的平均92%提高至2009年的98%,且实施以来,妇科病房首次实现了全年零投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3 讨论
人的生命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每个人的健康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护理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产科的护士,其专业性较强,涉及的学科相对较多,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技术水平。由于妇产科每次的诊治都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也同样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作为一名助产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工作中的每个步骤,不但要对上级医生认真负责,同时还要对产妇及新生儿认真负责。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防微杜渐,在实际的工作中尽量避免护理方面的差错出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