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31-02
江西省面积的97%属于鄱阳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逐步形成了在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的古村镇。距今为止江西省有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浮梁县瑶里镇、青原区文陂乡陂村、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江湾镇汪口村、思口镇延村、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等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流域内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具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已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1]。笔者试图对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乡村旅游景观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完美统一,让农业发展方式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相协调,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2]。
一、研究区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意义
(一)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
鄱阳湖流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农耕文化与良风美俗交相辉映;茶文化、稻作文化、鱼俗文化、候鸟文化、陶瓷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禅宗文化、傩舞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异彩纷呈[2]。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中国最美乡村游、梅窖三僚“风水文化第一村”、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等乡村旅游,对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
(二)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
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滑,因此,城市居民对乡村优美环境的向往油然而生。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的亮点及乡村旅游的卖点都是优美的环境,因此,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通过旅游业的科学管理促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如都昌古塘村、安义古村群、进贤文港、西湖李家、汪山土库、婺源理坑、永修吴城、浮梁瑶里、新余昌坊、龙虎山上清、金溪竹桥、广昌驿前、龙南关西、贵溪樟坪、井冈山菖蒲、乐安流坑、铜鼓大等乡村环境无一不让行人和游客交口称赞[3]。
(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
乡村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等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拉动居民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乡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整和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4],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困境
(一)开发与保护相矛盾
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资源与环境、破坏文化遗产,导致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矛盾。如,婺源鸳鸯湖由于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带来的快艇的影响和游客的进入,干扰了来湖栖息越冬的鸳鸯,冬季来婺源栖息的鸳鸯由开发旅游前每年大约4 000对锐减至每年2 000多对[5]。为了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景区商业气息过重、旅游商品泛滥,严重破坏乡村特质性景观,淡化了乡土文化特色。如婺源不少乡村不少居民为了经营旅社、饭店和小买卖,拆旧房建新房,导致古建筑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丢失。
(二)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乡村景观是乡村与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系统与格局[4],不同的乡村文化不同、特征不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往往因为眼前利益,头脑发热,照抄照搬他人挣钱的项目,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三)景观类型单一,景点分散
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类型单一,主要有,一是古村落景观,如安义古村群与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研究区乡村旅游主要景观;二是农家乐和采摘园景观,如采梨、采橘、采莲、摘草莓等与品农家菜、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不仅类型单一,而且景点分散;不仅研究区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分布在全省各地,而且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东线、北线、西线各景区景点也很松散,通达度不高。
三、研究区乡村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一)生产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是中国水稻生产主区,在鄱阳湖沿岸鄱阳、余干、万年等乡村构建稻、鱼、鸭共栖农田景观;在郊区或城市周边的乡村构建轮作农田景观、间混套作农田景观;在丘陵地区建立“丘上林草建好塘,河谷滩地果渔粮”立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如婺源篁岭丘底河谷滩地形成稻-鱼和藕-鱼特色水域区,丘上小于5°的缓坡地带种植特种水果、瓜类及蔬菜,丘上5~25°的陡坡种植桃、梨、桔、橙,大于25°的丘顶形成水保林木区,布局上突出春季赏花、夏季品果、秋冬民俗体验的景观特色[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去构建“粮(饲)―猪(牛)―沼―稻(果、棉、茶、油、菜)”农田景观[6]。
(二)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历史文化名村为龙头的古村名镇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陶瓷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客家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道教文化的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以婺源为龙头的中国最美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三)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包括自然景观、生产景观、文化景观、体验景观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景观的动态性特征、景观的复合性特征及乡村景观资源的整合,并依据乡村旅游的特点、鄱阳湖流域自然景观、资源环境及目标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按坡度、等高线从低到高进行水域和湿地渔俗文化体验与候鸟观光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平原农耕文化体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丘陵、盆地特色种养休闲农业旅游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山地景观旅游垂直开发规划设计(包括山底温泉度假享乐景观构建、山腰认知观赏与休闲疗养景观构建、山顶草甸体验休闲景观构建)[2]。
参考文献:
[1] 大江网.江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1个数量列全国第4位[EB/OL].http://.cn/o/2013-02-26/175926365729.shtml,
2013-02-26.
[2] 金姝兰,姚宁萍,潘华华.鄱阳湖流域农业旅游垂直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5):931-935.
[3] 张香凤,杨光灶,金姝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312-316.
乡村融资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不是乡村自身就可以进行的,没有社会资本和政府的支持,乡村振兴就是一纸空谈。政府和社会资本需要针对乡村振兴策略制定新的政策,改革融资制度,增加对乡村经济团体的融资力度,为乡村经济发展积累经济实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进度。
一、乡村融资方面的概念
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是指农村经济中资金的流动和融合活动,也是农村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总称,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是在研究这些活动的规律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农村货币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管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和各种民间经济活动运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农村是先于城市进行发展的,这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最开始的体制改革也是从农村开始的,从改革开始,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手中也有了闲置资金,但是后来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都忽略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对于资本的需求很大,为了顺利经营,这些企业开始进行市场融资,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和规模。农村融资涉及到资金提供者和资金接受者两个方面,融资的意义是加强融资双方的联系和沟通,将闲置的资金重新进行分配,加快资金流动,促使资金带来更多收益。融资的前提是资金接受者有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所以对于农村融资研究就要从资金需求入手,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是根据经济主体的规模和目的进行分类的,按照这个条件可以将资金分成政府资金需求和非政府资金需求。农村非政府资金需求是指除了政府之外的各种经济组织为了顺利经营与金融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进行资金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农村非政府资金需求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需求。但是政府资金需求最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和成本。党和国家要求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存、区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要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为准。因此政府的投资是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和企业从利益角度出发是不同的。政府进行的每一项项目都要评估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这里的成本是指进行这个项目消耗的资源以及附带影响,效益是指这个项目可以给社会带来的效益,进行每一项乡村建设活动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既保证对乡村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要达到乡村收益的最大化。一般政府对于乡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设施、环境建设方面,这些设施都是大型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人力,仅凭乡村自身的能力很难进行建设,政府投入资金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乡村居民的压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在融资方面,融资是资金提供者和资金接受者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和资金方面的互补,进行的资金流动行为的总称。农村融资是农村方面接受社会或者政府资金支持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融合大量的资金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在融资方面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互利性原则:农村融资坚持互利性原则,可以保证投资双方都得到预计的利益回报,资金提供一方通过提供资金获得一些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而接受一方通过获得资金和技术,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2.合法性原则:农村融资的过程中,要确保融资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进行融资活动,在政府和法律的监督下进行合作,确保整个过程合理合法,没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3.公平性原则:在进行农村融资的时候,签订的条款需要保障双方的权益,确保双方可以通过融资活动得到利益,不能只实现单方面的利益。4.风险管理原则:任何的融资活动都是存在风险的,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在进行融资活动的时候必须注意风险规避,需要在融资合同里充分标明风险措施,加强农村经济团体面对风险时的能力。在进行农村融资方面,我国的主要融资形式是银行信贷融资,银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农村提供资金的主体。在银行信贷融资这一方面,有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两种,是农村振兴发展比较常用的融资形式。随着农村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的深入,除了银行信贷之外还出现了资本市场融资这种形式。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发行农业相关的股票债券等,对农村项目进行融资,还可以建立农村投资基金,为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募集资金对农业进行扶持,增加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帮助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改变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得比例。
二、乡村振兴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
1.乡村优质项目少,管理成本高。乡村经济发展项目很多无法带来高额利润,一些基础的项目甚至无利可图,例如那些特色乡村还有搬迁乡村的经济发展项目虽然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比较低。想要振兴乡村经济,需要加入很大农业科技成果,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斐然,但是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方面还比较薄弱,推广力度也不够,想要通过农业科技改革方面振兴乡村经济,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资金,但是进行农业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入大量的资本在短期内并不能取得收益和成效,农民对这些科技成果也不能充分驾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在提高绿色农业水平,进行绿色乡村建设方面,推行农业清洁生产项目,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收益。对这些农业项目的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成本,成本与收益失衡,融资方会面临投资失败的巨大风险。2.乡村担保资源匮乏,风险较高。乡村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存在困难,银行向乡村信贷需求者进行借贷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银行内部考核机制、风险承担机制、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过综合评定,一般会选择拒绝给农村经济团体贷款。因此,在进行借贷活动时,银行会要求农村经济团体进行担保抵押,但是农村经济团体的资产积累比较差,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农村经济团体进行的是轻资产经营,没有银行要求的等价抵押品,导致农村经济团体很难进行贷款申请。银行即使给农村经济团体进行贷款,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导致农村经济动荡,就会造成农村经济团体经营崩溃的现象,银行也无法收回贷款,造成银行方面不良资产积压,出现不良投资的现象。
三、探讨乡村振兴融资改革的思考
1.融资改革的必要性。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在资金投入和回收方面都是有季节性的,在进行生产投入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市场的补充,农村融资改革可以有效调节农业季节性资金状况,稳定农业生产情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想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但是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资本,这种资本不是农民可以自己承担的,巨额的资本投入只能透过借贷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没有资本投入,农民只能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进步。没有农业科技加入到农业耕作,就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就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受到冲击、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对于我国国家发展也是存在不利影响的;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两种,经济风险主要是价格变化或者国家政策的变化,自然风险则是指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低,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是致命的打击,农民收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农民一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这个时候农村融资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农民可以弥补损失,并且进行新的农业活动,农村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农村比起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农村目前还没有自来水,甚至有些还在使用落后的供电设备等,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越发达,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越高,也就会有更充分的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不能只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进行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可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消化使用,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政府的资本有限无法对所有的农村进行产业调整,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资本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问题。农村融资在增加银行收入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虽然农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进度缓慢,但是总体来说农业生产总值是在不断上升的,农业贷款基本也是呈现上升趋势,对于银行和经济的贡献率也是在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农业贷款对银行业务来说是呈现积极影响的,也可以调整完善银行的经营模式,对于银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融资改革的途径及方式。在融资改革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网络化手段的运用。通过加强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保证信息分布的广泛性,方便借贷双方可以有效迅速地搜集到信息,这样可以在降低宣传成本的同时给更多城乡居民提供消息来源,扩大金融服务的客户层次。乡村振兴也需要依靠互联网的渠道才能有效实现,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数据的优势,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银行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将金融业务网络化、便捷化,在乡村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提高乡村金融服务的电子替换率,降低服务成本。银行也要加快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步伐,和各大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大数据金融服务,满足乡村居民电子支付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
四、乡村振兴融资改革问题的应对方式
1.继续大力支持粮安工程。农业政策性金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的目标,加大对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支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大田托管等农业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致富。政府要加大粮安工程的实施力度,在粮食储备方面给农村经济团体更大的支持力度,建立粮安工程基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升级,提高粮食产量,贯彻粮安工程内涵。2.创新服务模式。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的态势,也出现了“企业+农民”“企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社会服务组织+合作社+农民”等新的产业模式,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完善,为金融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奠定基础,这样的产业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现金流提供服务,促进乡村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信息化和数字化,农村金融想要展现互联网信息化优势,就必须进行农村金融创新。3.多元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是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需要主导发展规划、以及资金投入规划等,离开政府的作用就没有办法进行乡村振兴工作。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资金投入,规划一定的资金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乡村的自我再生能力,而且对于一些投资时间长但是收益比较少的项目政府要主导项目计划,这些项目很难吸引到社会的投资,由政府进行主导规划,才能帮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在一些投资时间长、投入资金大的项目上,除了政府支持还需要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拓宽金融支持领域,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需要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条件,给更多的乡村经济团体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团体进行投资;除了政府和金融机构之外,乡村振兴也需要农民参与建设,农民才是农村的主人,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工作,想要加强农民的参与程度,需要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村集体的收入规模决定了乡村建设的规模,村集体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立乡村集体企业,这样才能发挥村集体的作用,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乡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在进行乡村建设的时候,必须加强村集体的集资效能,创新集资方式,建立乡村经济活动基金,进行乡村经济项目建设。4.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在进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作用,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的参与程度,简化担保流程,放宽担保条件,给更多乡镇小微企业获得担保借贷的资格,并且简化小微企业的担保审核手续,出台更多小微企业的担保产品,提高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质量。政府也需要加强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担保流程,给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也需要和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签订风险共担协议,实现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模式。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和银行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审查小组,共同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降低担保风险。通过风险共担协议,避免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不良风险,对出现的不良资产进行按比例分配处理,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和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的联动作用,深化风险共担机制。
五、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占据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制定更多适合乡村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投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的作用,扩大乡镇小微企业贷款渠道,放松贷款条件,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乡村经济团体也需要发展自身经济,积极争取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为乡村振兴助力。社会资本需要加强对乡村经济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融资改革,为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更多平台,给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性条件,进行现代化金融改革,实现金融信息化,加快乡村金融信息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对策
2014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商务发展资金已投入1.2亿元,用于农村电商发展。江苏省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8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苏政办发〔2017〕112号),进一步释放农村电商发展的活力,将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推向新的,电子商务在农村开花结果,成果喜人。
一、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收效显著,位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地方特色农产品驱动和传统产业衍生驱动的农村电商模式,在经济产值、示范建设、拉动就业方面效果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省网上活跃店铺87万家,在“淘宝”(包括“天猫”)平台的县域活跃店铺23万家,其中农产品网店15万家,农村电商规模达到879.4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商规模达到360亿元。江苏省拥有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还创建了28个省级电商示范县、125个省级电商示范镇、310个省级电商示范村、50个乡镇电商特色产业园(街)区。电子商务激活农村资源,推动县域经济转型,演绎农民变网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乡村振兴景象。数据显示,2017年江苏省农产品网络销售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超过260万人。阿里研究院统计显示,江苏省淘宝村数量已增加到262个,在全国位列第三,遥遥领先。
(二)农村电子商务百花齐放,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自2013年后,以电商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零散分布到集群化发展,江苏各地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形态。有依赖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如沭阳花木电商、阳澄湖大闸蟹电商等;也有依赖于当地手工、工业、贸易资源优势发展的工贸型电商,如南通家纺电商、扬州玩具电商、常熟服装电商、舟山核雕电商、东海水晶电商等。
随着农业多元化发展态势,以乡村旅游、农业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的农业旅游观光电商发展迅猛,尤其是苏州借助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民宿、生态观光、采摘等服务电商的发展,如苏州太湖东西山旅游、阳澄湖莲花岛、旺山生态旅游等。另外,以沭阳、睢宁电商村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目前,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不断深入化,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主体不断多元化。由原来以农村农民网商为主体的模式,逐步拓展到政府力量引导,“阿里”“京东”“苏宁”和供销社、邮政及地方平台服务商共同参与的生态化电子商务模式。
2013年前,基本上是以自发新农人围绕“淘宝”“京东”“天猫”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模式。
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京东”的“千县燎原”计划相继推出;“阿里”“京东”“苏宁”建立地方服务站,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2015年,江苏省供销总社和江苏邮政的供销e家、邮乐网加入农村电商阵营。
2016年,以地方电商平台中国蟹库网、生鲜食行及农产品平台相继成立或深度发展,围绕农产品上行、物流、人才、金融、新零售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地方农村电商发展。
2017年底,江苏邮政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57个(一县一中心)、乡镇(社区)电商服务站2099个、“邮乐购”加盟店26124个,农村电商运营团队人员达2381人。全省立足“邮乐网”开通地方馆26个,上线运营农产品项目2000余个,涉及624个行政村。
2018年4月27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苏果超市、先农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者将共同打造服务城市社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全新电商模式,促进城市社区农产品消费升级与农村农业的供应链升级。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仅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开拓了更多形式和渠道,同时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生态保障。
二、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与处于领先地位的浙江、广东尚有差距
尽管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收效显著,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与浙江省、广东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阿里研究院2017年度淘宝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份,浙江省淘宝村数量为779个、广东省淘宝村数量为411个,分别是江苏省淘宝村数量的2.97倍、1.57倍。其中,在电商创业最活跃的淘宝村前10名里,广东省占据5位,浙江省占据4位,江苏省仅有1位。在十大淘宝村集群中,浙江省占据6席,江苏、广东分别占据2席、1席。综合分析看,这一方面是由当地产业基础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地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原因。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2017》显示,从规模、成长、渗透、支撑4个维度看,尽管江苏、浙江、广东都位于全国电商发展的先导区域,但是在综合排名上广东、浙江位列第一、第二,江苏综合电商发展水平却位列第五。无论从规模指标还是成长指标、支撑指标来看,江苏省电商发展水平与广东、浙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二)区域内农村电商发展不均衡
单独看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该省农村电商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总体表现为苏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整体领先于苏北地区,而以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常熟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明显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苏南区域由于经济基础好,整体农村在第三方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电商已取得不错的收效,在农村配套电商物流、培训、产业园环境上优势明显,并且已出现了一些运营良好、收效显著的独立电商平台,如生鲜食行、中国蟹库网、飞果网等,而苏北地区绝大多数农村电商还处于在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初期发展阶段。当然从发展典型的角度看,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常熟农村电商发展处于江苏农村电商的绝对领先地位。尤其是睢宁和沭阳,从地方政策支持、配套电商环境、农村电商产值看,其在全国农村电商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17年阿里研究院淘宝村发展报告显示,在绝对的淘宝村数量上看,宿迁、徐州、苏州占比达70%以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三)农村电商面临电商生态、原有产业体系升级
从电商发展的终极情况看,所有电商发展终要经历人才、物流、金融、产业链升级等共同问题。由于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在国内相对领先,因此农村电商发展遭遇的问题也相对较深。
第一、在经历了初期国内电商红利期粗放式发展后,地方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价格战恶性竞争等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地方低端产业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结构供给能力不足、产业链上下游研发和营销策划、品牌包装能力薄弱,造成行业增长乏力、经营下滑。
第二、在经历广泛的电商政策、产业政策推动后,普适化的电商扶植措施带来边际效应已接近尾声,以前宽松的产业园优惠政策、普及性的人才培训措施、物流、金融支持政策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
第三、移动、社交电商时代到来,固有的PC时代的电商流量思维、产品思维已不能满足当下移动互联网群体需要,农村电商经营需要新思维、新手段、新方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电商意识薄弱、网络运营能力薄弱等。但一旦发展到后期阶段,则会出现一些深度问题:受人才、物流、资金限制造成的电商生态未能平衡发展,成本提升效益下降;受产品开发、品牌包装、供应链深度运营限制造成的产业发展“瓶颈”,呈现低端恶性竞争;农村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地方自然和经济生态遭到破坏,缺乏可持续增长性。这些问题无论是在江苏省电商发展相对较慢的区域,还是在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农村电商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三、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南京大学罗震东教授在分析淘宝村消失现象时说:淘宝村有增长就有消失,消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进一步发展受制于三个困境:一是过度竞争导致的产业内卷化;二是弱管制力下乡村空间建设失序;三是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带来的供需矛盾。
江苏省农村电商尽管发展快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与浙江、广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整体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更为深层次的是电商思维和手段更新、电商生态体系的协调发展、地方产业的升级换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解决对策。
(一)对内开展经验交流、互助帮扶,拉动江苏省整体区域电商快速发展
沭阳农村电商模式、沙集农村电商模式、苏州常熟电商模式在国内农村电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不仅是农产品电商、工贸型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完整地经历了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推动、人才培养、产业园、物流、配套服务环境的发展问题。尽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尚有新问题不断出现,但是作为国内的“带头大哥”,在各方面的行为举措还是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借鉴和学习。
第一、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集地方相关领导、社会组织、农商户三级联动的交流互助组织,定期开展交流、参观、学习、互助帮扶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定点帮扶,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行为举措真正落在实处。
第二、学习睢宁电商精准技能培训的经验,将电商培训真正贯彻下去,将贫困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之一。通过培训帮助有电商创业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掌握电商创业技能、提高操作能力,再引导其参与电商创业就业,根据创业人员的现实情况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分类培训。
第三、借鉴沭阳电商用人的策略,一方面优化乡村领头人队伍结构、提升素质,实施“金种子”乡村人才集聚培育计划;另一方面,建设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数据库,为他们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系统服务,推动他们成长成才,为真正的解决人才问题探索可行之道。
(二)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电商生态健康成长
第一、规范市场。强化地方电商监管体系,对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电商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恶性价格竞争、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营造地方产业、电商环境诚信合法经营的环境。
第二、引导产业升级换代。严格管控审批低效重复的产业投入、产业建设,有效利用电商由营销端向供应链、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原理。引进先进科研技术,领先设计、营销策划、品牌包装人才,在资金、审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促进研发端及营销端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生产结构,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管理模式,采用全自动滴灌、机械化施肥、物联网检测等技术,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提升产品供应端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一主多辅”产业,以主产业为龙头,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工乃至电商服务产业配套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地方公共设施建设,为引进人才、稳定企业正常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地方医疗、教育、社保、行政服务、社会治安、社会道德等。
(三)外引内培,倡导新型的移动、社交电商模式
当下,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中移动电商的交易比例已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电商崛起,移动端以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移动端应用的社交模式用户基数庞大,“拼多多”“云集”等社交电商、微商模式异军突起,逐步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主要模式。而江苏省农村电商主流大多是建立在以“淘宝”“天猫”为主的第三方平台的传统电商。在新的电商形势下,江苏省农村电商要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态势,就要不断地迎接新事物。
第一、筛选出江苏省优秀的移动电商、社交电商应用商户予以评优评先,鼓励优秀的经营商户进行各地交流沟通,宣传推广,树立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优秀典范,引导广大网商学习。
第二、引进国内优秀的移动、社交电商服务机构和人才,入驻当地电商园区。鼓励并培育当地优秀的移动、社交电商服务机构,提升当地电商服务能力,为商户顺利开展移动、社交电商创造环境。
第三、鼓励高校和当地培训机构,培养、培训能够满足移动、社交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推广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当地移动社交电商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四)与知名互联网平台合作,引导农村电商发展尽管电商形势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总体看无论是以前的PC端电商时代,还是现在的移动电商、社交电商,乃至新零售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电商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无论是销售端数据、流通端数据、生产端的溯源数据,及时掌握大数据动向不仅有利于把握市场动向、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同时对探索新型经营模式、电商转型新型零售模式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一、政府机构和相关协会可建立专业的部门或委托相关高校和科研服务机构,及时关注、梳理农村电商相关数据,收集相关互联网数据、建立模型,即时跟踪并进行分析,用于指导日常工作。
第二、与当前主流的农业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生鲜食行”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相关领域数据库,共同做好市场和市场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我国地勘行业在新常态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全面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后,能够较好突破地勘行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给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经济创新带来了较好的支持。对于我国地勘行业来说,如果能够在后续时间里紧紧把握这些机遇,就能够面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具有较为丰富的综合成效。但是结合我国地勘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勘企业面对这些机遇,并没有做出合理的战略布局,有必要再结合这些情况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
1地勘经济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地勘行业发展趋势影响,我国近几年地勘行业发展环境相对过去来说并不乐观,传统的地勘市场活力较低,且各地地勘行业市场大都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地勘经济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各类地质勘查项目融资愈加困难,大型项目数量逐年减少。为改变现有的地勘经济发展局面,近几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区地勘单位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积极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有意识地培养地勘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市场竞争,提升国内地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后续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发展累计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本。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外投资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方针实施成效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善地勘行业市场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家提出了“巩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指导意见,通过提高地勘经济的业务延展性,使得地勘经济与其他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产业结构更加丰富,逐步实现地勘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常态下地勘经济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2.1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生态、地质环境的平衡协调一直是各行业研究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样,地勘行业也应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高度。同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农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这就给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质勘查行业的服务范围。
2.2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较多需求
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地区需要进行大量的基建工程开发,而这些基建工程开发都需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带来的农村农业生产结构改革同样会大量地用到地质勘查技术服务,需要地质勘查行业在环境地质勘查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这在无形中为国内地质勘查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
2.3脱贫攻坚战带来了高效平台
目前,国内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发展到了关键时期,针对各贫困地区基建设施困乏的现状,国家进行了路桥工程、能源工程、水利工程的基建工程建设,这些都需要地勘行业从工程地质勘查角度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产业脱贫主要集中在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新型旅游服务行业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同样需要地质勘查行业从土地资源开发角度进行地质调查,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4“一带一路”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贯穿了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基建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地质勘查服务,这就为国内的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际项目合作优惠、扶持政策,这也为国内地勘行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3新常态下地勘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对策
3.1积极转变地勘经济服务理念目前,受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市场经济产业结构改革影响,地勘行业也进行了适应性的主营业务方向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地勘行业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与之匹配的适应性调整。例如,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我国地勘单位愈加重视对清洁能源、新兴能源的勘查工作,在技术发展方向方面也更加倾向绿色勘查和资源环境并重的技术发展方向。针对这一方面的地勘行业改革,地勘单位同样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目光不仅局限传统的地质找矿、地质探测领域,而是更多地投向民生地质服务、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经济保护、新兴能源探测这些新型领域,努力提升原有的勘查准确度和勘查效率的同时,着重发展对勘查工作服务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评估的重视。地勘经济服务理念从原有的追求行业自身发展利益、履行行业职责的经营理念,转变为以实现行业社会价值、社会效益角度、国家经济利益为内在生长动力的服务理念上来,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地勘服务业务发展导向,加大对绿色地勘技术的研发实践投入,积极尝试通过技术优势打破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再比如,针对国外市场开发困境,地勘单位也应该积极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同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服务项目拓展和地勘技术创新。
3.2不断扩宽地勘经济服务领域
市场需求是业务拓展的主要方向,地勘行业同样应该依据具体的地勘经济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例如针对山西、河北、辽宁等产煤大省可以积极进行煤田地质经济发展方面的服务领域拓展,加大在成矿理论、矿储水平、煤气层等能源开发方面的服务项目上的技术研发投入。再比如,如内蒙古、甘肃等地区的地质勘查服务也应该将地质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对地质资源、水文地质、气候环境、地质灾害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综合数据的调查评估,为当地政府在大型矿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再比如,兴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样也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地勘单位这时响应时代环境和时代责任的号召,做好自身以民生地质、环境地质、城市规划等服务城市、服务民生的新地质领域拓展和延伸工作,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去,并贡献自己独有的一份力量。
3.3全面贯彻创新驱动战略体系
地勘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是地勘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技术优势也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地勘经济市场活力较低、供大于求的现状,国内地勘单位可以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改善各领域地勘行业市场环境,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地勘二级单位应该依据各自领域地勘业务特点,引导基层地勘单位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实践应用工作。每年都可以设立行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奖项评选活动,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或技术应用成效显著的优秀技术创新地勘单位基于一定的市场发展机会奖励,刺激基层地勘单位重视技术创新。其次,地勘单位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些学研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地勘技术研发实践基地,从国内著名高校及权威科研机构中聘请高素质地勘技术研发人才,从事地勘技术培训、研发、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内地勘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最后,在巩固当前地勘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国内“龙头”地勘产业优势,构建国内的地勘主业技术创新发展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地勘行业相关领域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各领域技术人才之间的流动性,激发技术创新人员的思维活力,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发展。
3.4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为了解决地勘经济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首先,各级地勘单位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发展理念,切实依据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形势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科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依据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形势制定现阶段的项目经营发展计划;依据科学预测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未雨绸缪的技术研发和项目拓展。其次,要通过改变地勘主业经营模式来节约劳动力成本。例如通过施工技术创新和勘查设备研发降低项目的劳动力成本,提高项目的整体运作效率,降低国内地勘行业经营成本。最后,加快地勘行业事业单位以及集团企业的去行政化改革转型,使得基层地勘业务单位能够真正地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看待国内的地勘经济市场行情,正确评估自身的市场发展优势,积极进行更具有特色的地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避免国内地勘行业内部的同质竞争。
3.5大力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模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听众,也需参与者。一个缺少文化的乡村是没有生机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有些村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弱化、乏味。
一方面是乡村文化冷清凋落,缺乏催进气氛。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农村的文艺演出活动很火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激励了几代人。然而,近几年来,因种种原因,村庄里的鼓不响了,锣不敲了,红火不闹了。而城里的戏剧团、电影队也很少下乡,政府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毕竟有限,乡村已成为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带,这是乡村文化之忧。当下,强调和谐社会建设,那么,乡村不应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的滋润不能单靠农民自身。无疑,没有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农村需要休闲的文化消费,农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来提升品位。
另一方面是乡村民间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电影、电视、VCD、DVD、卡拉OK、电子游戏等大量进入乡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诸多民间文化传统没有了市场,诸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一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木版年画、龙舟鼓、剪纸、藏族的藏戏等,都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各地民间的刺绣、泥塑、面塑、烙画、年画、民歌、书画、曲艺、民间文学等也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甚至有的民间艺术已经濒危或正在消亡。
还有就是乡村宗族文化、迷信文化泛滥。在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地方乡村文化建设处于自由无序状态,乡民们的文化水准日益下降,乡村文化生活日趋单调,乡村宗族文化日益复萌:重续宗族族谱、维修重建宗祠、成立宗族组织、颁布宗族族规、开展联宗祭祖等。在宗族文化的复萌中,封建迷信也日益抬头,建寺庙、设神坛、看风水、测命运、信巫师、跳大神,严重影响了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些“不良文化”在农村存在一定市场。个别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特别是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文化事业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投入增长与发展需求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18.77元,是教育的1/36,卫生的1/11,科技的1/8.5。这还是全国平均数值。如果减去城市投入部分,以全国农业人口计算,农村文化投入人均仅有0.2元钱。虽然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人员工资等经常性费用支出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缺口太大,远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原因追析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所谓乡村文化,从广义上是指农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交际等方面的精神食粮。细细分析,造成现在乡村文化弱化和渐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现象上看,农村人员大量外出,院落荒芜,整个村落像一个沉寂的世界。虽然现在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大部分乡村都有电视可看,但那些以娱乐都市人为主体的娱乐快餐,很难解乡亲们的文化之渴。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一种无法自我参与的文化消费。
从本质上看,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只能听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夜晚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电视里陌生的消闲娱乐节目。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
从政策上看,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体制、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离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队伍上看,农村文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一些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取消了文化专干,改为兼职。造成闲时难得有人问、忙时无人管的局面。文化管理和专业人员下岗改行,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流失。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较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对策思考
学者卡・波兰尼说过,一种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灾难,“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说这段话,也许言之太重,但却深刻说明了乡村社会“被嵌入”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后,缺少了文化支撑、文化归属。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把乡村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把它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切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社会公正、文化资源、农民权益、公共卫生等换取虚假的繁荣。还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是完善经费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乡村文化繁荣机制。国务院先后颁布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向新阶段,提出要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城乡交流和挖掘利用当地民间文艺资源两个方面。构建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费保障机制,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2021年11月8—11日,随着党的六中全会召开,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农业管理方面,会议明确了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认识“三农”在“两个大局”中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既往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必须随着政策要求动态优化农村经济管理机制。
1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类别与工作方针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类别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包括3类,分别为大规模企业带动形式、农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形式、个体经营方式,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大规模企业带动形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必然催生出涉农企业,具备指引当地农业市场农产品销路的效果。若能由政府指引,充分发挥大规模企业带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规模企业与农村生产大户之间建立双向联系,如组成“农产品”协会组织,该组织能促进当地农业资源的流动,发挥涉农信息共生共享的效果[1]。第二,农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形式。农业合作社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明确了农业合作社的管理范畴,包括农畜、树木、土地等资源。农民通过参与股份合作,可享受到资源集中管理带来的福利,利于发挥参与个体、整体利益最大化。第三,个体经营方式。所生产的农产品归生产个人所有,以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从组织形式上看,生产经营渠道灵活,且未受到其他管理者的约束,可充分发挥生产优势[2]。
1.2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方针
第一,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作为问题切入点,构建适配度高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案。采取民主型管理模式,加大培养优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以寻求农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平衡点。第二,建立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以当地农村发展特色为切入点,鼓励当地企业及文旅集团参与其中,创造出农业产业化与旅游产业化的管理模式。此外,为农民开展农业相关知识与旅游相关知识培训讲座,提升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第三,合理利用土地承包制度。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管理核心,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条件下,制定兼顾农民与国家利益的土地承包制度,发挥土地的创收价值。第四,减轻农民经济压力。以减轻农民上缴的农业税收额度出发,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税收体制,建立“专事专办”的奖励制度与农业支补制度,旨在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3]。
2制约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的相关因素分析
深入开展新阶段农村改革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与总体谋划工作,通过细化分析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尚存的问题,能够重点改革经济管理环节,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工作的外部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三资”管理制度尚待健全并严格执行第三,财务管理理念过于传统。第四,尚未建立畅通的财务资源配置渠道。第五,尚未建立完善且符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体系。
3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预期发展趋势研究
3.1以数字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效
未来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向着财务管理信息化、资产管理动态化、分析预警即时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农村集体数字化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完善与规范,将有更多的村级管理部门引入农村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农业人员信息百分百录入、银行信息百分百开通、农业支补发放百分百到位、账本初始化百分百完成的效果。
3.2更加重视精神效益与团队合作的价值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团队发展的力量,在此期间,团队的个体之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谋发展。
3.3生产导向逐步发生变化
当前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形势更加倾向于数字经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中以技术为生产导向,如今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生产导向。通过了解生产导向具体转换的特点,可影响农村经济的市场分析与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发展相关产业,这也是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走向。
4新时期优化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4.1提升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提升认知是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第一步。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到位了,管理工作者的行动才会自觉。第一,客观分析当前农村工作管理现状,针对性指导并开展管理工作。通过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合理规划不同领域的投资管理工作。结合自身专业经济学知识、农业学知识及市场学知识,对资金、物力及人力进行投资,使农村经济发展符合客观需要[4]。第二,加大农村经济管理的推广力度。通过提升当地农民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知,从群众角度获取经济管理工作的支持,为农民利益与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2大力引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若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引进人才。第一,制订吸引人才回乡的相应政策。结合城镇对创业者的补助计划,制订更能吸引乡贤回乡创业的计划;鼓励外出务工者能回乡就业,为当地创造GDP,针对回乡就业单位难以落实的,由政府为其联系好工作单位。第二,开展专职农民建设工作。由政府主导,定期开展经济、农业、技术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旨在培养出擅长经营生产、了解专业技术与热爱农村的新时代职业化农民。通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式,达到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正随着时展而发生变化,在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认识到,过于固化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限制了工作开展的深度与广度。在管理内容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展陷入瓶颈。通过从管理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把控经济管理整体发展方位。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共性与不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而城镇经济发展模式以制造业、工业等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行业为主。现如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应与城镇经济管理模式相结合,例如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三农”创业创新措施并举,发挥城镇优质经济管理资源的辐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推动力。第二,构建科学发展目标。相较于城镇,我国农村农业基础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零散化现状,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科学管理的关键性问题。若想进一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可通过组建产业发展联盟,促进集体资源共享。在横向产业上,更要发挥出“全产业链”的特点,由一个行业带动多个行业发展。根据每年国家对农业政策的不同,修正并制订使其能科学发展的目标纲要,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经济管理朝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5]。
4.4创造数字化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达到提升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效果。例如打造农村信息交互平台,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放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及官方网站中,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4.5加大力度发展当地特色文旅资源
以因地制宜的理念,加大特色农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助于为农民提供全新的创收渠道。以民间工艺(剪纸、年画、刺绣)、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名人事迹)、民俗节庆(客家艺术节)、地方饮食(梅州菜、地方菜)、地方曲艺(地方剧、山歌)、地方建筑(寺庙、城池、桥梁)等不同角度对当地特色文旅资源进行开发,并对文旅资源不断创新,保持产品持久的吸引力。
4.6加强集体资金管理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关乎农村社会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当前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财务关系与管理内容也发生变化[6]。对此,如何建立健全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水平。针对集体经济中所涉及的投资监督与筹资管理工作内容,应对此方面内容展开细化管理。以减少税收风险、强化成本意识的形式,进一步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财务预测工作做细、做深,并将工作的开展水平纳入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的范畴中。第二,构建新型经济管理理念。可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财务公开及民主理财为主、以数字化处理为主的财务管理理念,提升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性特点。第三,管理模式规范化。将各村级收入每月汇总1次,并保证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合理制订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例如属于集体的专项资金必须保存在专门的存款账户中。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转归,应在会计分录中明确体现;严格控制各村的非生产性支出情况,根据各村庄的经济规模不同,对每个村庄非生产性支出的上限进行界定,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减少办公室支出费用、招待费、差旅费等投入资金量。
4.7构建新型农村产业链
农村产业链的形成需多方协作,方可形成管理闭环,发挥管理效能。通过建立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经济效益,最终可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议从如下几个角度构建新型农村产业链。第一,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方式。借助抖音、快手、淘宝等网络直播平台,对农产品进行营销。相关企业可通过打广告的形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第二,建立农产品营销平台。以增加农产品销路为出发点,使农产品处于自由流通状态。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建立商品配送平台,促进当地合作社与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农产品自产、自营、自销的效果,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预估未来农业农村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风险挑战,分项目、分类别、分行业细化发展,可以切实提升农业经济指标。
4.8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以转变、拓展、提升为战略,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水平,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二,要把农业产业以及农业产业的功能与市场相结合,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稳定性水平。第三,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例如合理分配农村劳动力资源,让更多富余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济效益。减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以政策的形式让更多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家乡。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将其转化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在党的六中全会背景之下,国家农业农村部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农村经济管理者应以此为契机,认识到制约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的相关因素,分别从加大对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重视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提升农民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等多角度出发,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升为科学化的管理系统,更科学地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农业更好地造福于人民。文章虽提出了现阶段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与针对性解决策略,但仍需认识到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变,在落实任何一项策略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及时修正、及时整改的工作方式下,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红蕾.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2021,9(6):92-94.
[2]梁筱聃.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4):174-175.
[3]张建萍.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新农业,2021,5(3):66.
[4]李叶.浅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21,7(3):131-132.
1 有利于以工哺农,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调整农村劳动力布局,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但发展农业规模产业,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而兴国因长期的劳务输出,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据调查,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20%。因此,鼓励一大批接受了城市文明熏陶的优秀青壮年返乡创业,将外出务工掌握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带回来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2 有利于扬优抑劣,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近年来,兴国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兴国山多地少、道路崎岖、县乡之间交通不便,圩镇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建设面临内力不够、外力不强的困境,并且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断档和一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无人照料,引发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全县选定一批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建设农民工创业基地,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进入第二、三产业,带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使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切实化解政府投入不足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3 有利于示范带动,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兴国县由于受战争的创伤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落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现实,要实现农村脱贫致富,不是靠政府救济,而是要培养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农民。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老人、妇女成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这些人因为体力和知识上的欠缺,很难担负起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因此,建设好农民工创业基地,鼓励那些经过市场这所“大学”培育出的农民返乡创业,把外力和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時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基本现状
目前,全县现有劳动力46万人,农村劳动力39.3万人,外出务工农民工达20.9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3.9%;其年龄结构大多在18-50岁之间,每月劳务收入一般为1800左右;集中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主要从事服装生产、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建筑等行业。近年来,受叶落归根的思想、长期漂泊的艰辛和经济形势不景气,导致企业停产或破产等因素影响,陆续有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截止2013年5月,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1000余户,吸纳3000余人就业,主要从事餐饮、建筑、交通运输、服装生产等行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兴国县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呈现出“三缺三差”的特点:
1 缺乏服务,创业环境差。个别部门和乡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就业增收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农民工返乡创业能成功,没有把服务返乡创业摆上位置。造成企业审批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现象,并且由于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跟不上,大大提高了企业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导致不少返乡农民工“业未创、心先疲”。
2 缺乏知识,经营能力差。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整体发展能力不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早年外出务工,受教育层次不高,在打工过程中,也是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只懂技术,不懂管理,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特别是一些零星分布在潋江镇、长冈乡等乡镇从事服装生产,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因缺乏有效经营管理,在市场夹缝中生存。还有的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对市场发展程度、产业发展导向、消费习惯及水平不清楚,要么把自己务工从事的产业项目硬性搬回来,要么跟风赶浪重复别人,导致“南橘北枳”或“满天星”的情况。
3 缺乏资金,发展后劲差。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打工积累或者亲友借贷等方式自筹资金,数量和来源都很有限。据调查,近3年来,全县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获得过银行贷款,多数回乡创业者全凭在外地务工時挣得的资金,相对创业初期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所需资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部分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产品有市场,但因流动资金短缺,无力扩大规模失去了发展机遇。
三、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只有建设返乡创业基地,才能充分发挥农民返乡创业的聚变效应,才能把劳务大军真正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形成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为此,围绕如何建设好农民工创业基地,笔者认为重点抓好“三个三”:
1 做好“三篇文章”,培育创业主体,形成千帆竞发的创业态势
一是做好氛围营造文章。注重宣传引导,利用节假日在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充分运用电视、报刊、专栏等宣传手段,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典型的宣传,激发在外乡想返乡创业的热情。加大情感联络,在粤、闽、浙等在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充分发挥商会和驻外办事处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乡贤恳谈会、老乡联谊会,介绍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业,做到“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
二是做好规划选址文章。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实现“一人创业,影响一乡,致富一方”的目标,科学规划是关键。充分考虑资源、交通、人口等要素,结合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选定高兴镇、古龙岗镇、良村镇和长冈乡、埠头乡等中心乡镇及县城周边乡镇,整合现有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包括闲置土地、村镇边角地),由政府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场地。并与农村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区、移民扶贫搬迁区相结合,完善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农民工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
三是做好项目选择文章。根据贯彻《若干意见》的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结合县资源优势、农民工自身技能特点和项目支持重点,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支持返乡人员投资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乡村旅游业和服务业。坚持靠大联强,围绕县主攻建设机电产业园的方向,鼓励在外从事机械制造产业的乡贤返乡创业。结合和谐秀美乡村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苗木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2 狠抓“三个平台”,提供创业动力,形成凝心聚智的创业合力
一是狠抓政策扶持平台。从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出发,结合《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出台专项文件“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在项目选择、立项审批、证照办理、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创业用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特别是金融信贷和财政支持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企业信用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贷款担保。鼓励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融资服务,放宽贷款额度、还贷時间及抵押贷款物范围。
二是狠抓能力培养平台。积极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以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为导向,进行创业观念、创业准备、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激发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激情。组织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到河南、四川等地区的返乡创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学习考察,提高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好“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培训计划,对其无偿进行技能培训,并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三是狠抓市场开拓平台。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市场反应慢等情况,政府主动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印发信息简报,为企业提供多方位市场信息;实行干部一对一帮扶企业制度,发挥相关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路,对相关农副产品,建立农超对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3 构建“三项机制”,强化创业保障,形成强劲有力的创业后盾
一、留守独生子女的窘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把未成年的子女留在老家,形成了一个弱势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不得不面临留守家中,独自成长的困境,他们被动地成为空巢乡村的守望者,在迷茫与希望中徘徊。
在这些留守儿童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基本没有玩伴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一外出打工,留守的独生子女就显得更加孤独,加上孩子自控能力差,监护人监护不到位,学习无人辅导,成绩自然不理想。特殊的成长环境极易使他们形成不合群、不容易与人交往、自私、胆小、孤僻等性格缺陷。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在安全、健康、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而他们的教育问题更值得人们关注、重视。
二、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优势
如何教育留守独生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全国政协委员、希望工程发起者徐永光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寄宿制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唯一有效的补救措施。”留守独生子女在寄宿制学校,就像走进了第二家庭,解决了他们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寄宿制学校为留守独生子女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人们常说独生子女容易“独”,过分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不合群,甚至有些孤僻,做事不考虑别人,老要拔尖。寄宿制学校则要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行为举止以不影响别人为原则,孩子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逐渐形成集体荣誉感。寄宿还能够使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更多感兴趣的课程和技艺,开阔了视野。
寄宿制学校还避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自制力差贪玩的孩子影响很大,寄宿制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则可免除这方面的不利因素,以防他们误入歧途。
三、寄宿制学校对留守独生子女的关爱策略
要想使寄宿制学校的这些教育优势得以发挥,真正成为留守独生子女的快乐家园,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管理策略。
首先,学校要与家长协调,共同承担对留守独生子女的教育责任。学校与家长保持紧密的通讯联系,让家长认识到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利用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使父母详细地了解孩子近期表现,对于出现的不良倾向和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
其次,尊重和信任孩子,施以爱心,促进留守独生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全面了解掌握留守独生子女的情况,对于出现的性格缺陷和特殊心理特点,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分析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经常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鼓励独生子女与其他同学友好往来,使他们融入集体中,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活动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升。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很好的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知、情感、价值观上的偏离,老师要主动去接近他们,时刻关心、照顾他们,拿出更多时间与他们沟通,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给予特别的关照,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里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减少孩子们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最后,寄宿制学校也要不断改进完善、强化硬件,健全制度。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专人负责,形成保障措施。学校应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支持,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施建设,以优美的校园、优越的环境、优良的设施着实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校的生活学习问题。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大量的留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会影响未来劳动力的素质,他们的性格塑造与能力培养,将深深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进一步挖掘潜力,找准着力点,积极寻求新的办法为这个特殊的群体构建爱的家园。我们为人师者要尽力解决好留守独生子女身心存在的问题,对他们严慈相济,让他们象其他儿童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健康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泗州戏源于苏北海州一带,本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传入皖北后,在相当长的时期,泗州戏主要是艺人串门卖唱,早期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从说唱乞讨,到坐唱地摊,再走上舞台。在不断吸纳当地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和琴书、花鼓、鱼鼓等多种地方艺术营养的基础上,泗州戏经过艰辛曲折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戏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皖北文化沃土上一朵鲜艳的艺术奇葩。
在唱腔上,主要是“怡心调”。由于受戏曲程式化条框的束缚较小,泗州戏的唱法非常灵活,各人唱法互不相同,甚至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也不加规范,可以自由发挥创造,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在板式上,主要是“连板起”。乐队奏主音后,演员无节奏吟唱,唱到连板起结束时,加个“嗯”字拉腔。这是泗州戏的精华之处,也是衡量演员的重要标准,没有一定演唱功力和舞台经验的演员是很难完成的。在伴奏上,主奏乐器是“柳叶琴”,俗称“土琵琶”。柳叶琴响亮、粗犷、热烈,颗粒性强,遇到演员边唱边说、说中夹唱时,弓弦乐器很难完成,而弹拨乐器的柳叶琴就能充分发挥优势,这是泗州戏艺人经过长期摸索、探求的结果。在舞蹈上,主要是当地的“压花场”。这是泗州戏特有的舞蹈形式,载歌载舞,质朴爽朗,刚劲泼辣。无论是音乐律动、身段步法,还是表演形式,都与当地的花鼓灯(花鼓)及民间歌舞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泗州戏从诞生之日起,就真实反映皖北人民的生存状态,充分表现当地群众的理想愿望,充满浓郁的淮北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泗州戏的生存困境及成因
泗州戏虽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意味着就已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泗州戏像许多地方戏曲一样陷入市场萎缩、人才流失、创新不足、素质下降、媒体冷落等不景气状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首先是时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和文化娱乐方式选择的多样性,加之主流文化艺术及大剧种的冲击和挤压,泗州戏与现代社会渐去渐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次是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精神情感、思维方式等与以前有着很大差异,传统的艺术形式无法满足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泗州戏以善演生活小戏见长,在处理大型的历史剧和复杂的现代戏方面,无论是演员素质,还是剧种自身形式都很难胜任。程式化是戏曲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美学特征,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美体现在唱、做、念、打、舞、翻等诸多程式化动作上,由于泗州戏缺乏严格的程式化训练,舞台表演显得简陋粗糙,功力不足。加上演员多是农民出身,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素质不高,演身边的生活小戏得心应手,生动活泼,但如果遇到复杂的角色和剧情时,处理起来就难免浅陋稚拙,捉襟见肘,无法适应现代人的欣赏水平。泗州戏的演出市场主要在乡村,为了吸引和迎合观众,演出一些庸俗、媚俗,甚至低俗的节目,插科打诨难免有不文明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这种戏曲的传播和推广。再次是剧种应对市场的滞后。面对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泗州戏自身创新无力,反应迟钝,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当前,泗州戏的演出主要是靠民间班社和专业剧团。民间班社主要活跃在乡村,规模一般较小,演员素质较低,演出层次不高,为了赢得观众和市场,只能是歌舞与戏曲节目交替演出,很难担当传承和发展泗州戏的重任。专业剧团主要演出在城市,但长期以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排戏为评奖”,严重脱离广大观众的口味和喜好,市场越来越小,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体演出水平的下降。
三、泗州戏的创新与发展对策
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复杂多样,不能用同一模式和标准去规范,要避免出现个性风格、地方特色淡化和剧种趋同的现象。所以,泗州戏创新与发展要立足剧种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充分发扬其地域文化特点、戏曲剧种特色,充分彰显其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探索具有针对性强的发展举措。
一是剧种本体的保护与创新。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首先要充分发扬剧种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泗州戏要充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从传统中汲取养分,继承和发扬贴近民间生活的趣味化娱乐性特点,质朴自然、重情趣的表演,独特的“压花场”舞蹈形式,别具一格的戏曲唱腔。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我们在尊重和传承泗州戏传统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同时,还必须广泛吸收各种有益的现代艺术因素,对泗州戏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多年以来,泗州戏的演出剧目陈旧老套,优秀剧作屈指可数,基本上还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剧目的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无法吸引观众。泗州戏的发展首先要对泗州戏的剧目编写进行创新,题材要丰富多样,紧扣时代的脉搏,内容要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如近年来新创的《八月桂》、《爱心如虹》等以下岗女工如何选择新的人生目标为主题,展现新时代的女性风采,深受人们的欢迎。剧目的创作还应充分发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生活小戏为主。同时,从长远看,还要针对自身的不足,广泛吸收其他优秀剧种的音乐语汇、表演技巧等,为创作一批大型历史剧和复杂的现代戏奠定基础。当然,这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泗州戏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泗州戏要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因素是表演形式要与时俱进,泗州戏尽管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艺术表现手段的提高和完善还有较大的空间,还需要向大剧种学习和借鉴,戏曲音乐的唱腔还可以不断丰富与创新,行当分腔还不够精细,还应适当运用独唱、重唱、合唱、帮腔等多种演唱形式来提高艺术感染力,和声没能广泛运用,伴奏配器、舞美等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总之,要把富有个性的表演形式融入到现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中来,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二是戏曲人才队伍的建设。现代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文化艺术也是如此。人才匮乏,缺少领军人物,致使剧种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制约泗州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泗州戏演员都是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理论的学习,理论基础薄弱,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因此,除了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在培养接班人上下工夫,注重培养本土的编剧、导演、主演、作曲等主创人员,注重培养戏剧师资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与院校合办培训班等方式,为泗州戏剧团培养一批发展潜力较大而又有志于为泗州戏做贡献的人才,以增强剧种实力和竞争力。
三是戏曲观众的培养。泗州戏深深扎根于皖北乡村,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草根戏曲”的特征,舞台念白土言土语,戏曲音乐土腔土调,演出故事也是当地的土风土情,与淮北地区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观紧密相连,与当地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形成了泗州戏强烈的地域风格特征,深受当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但泗州戏发展到今天仍然只是在皖北地区的集镇与乡村流行,基本上还是家乡人看家乡戏,主要观众仍是农村的中老年人。“土”是其特点,但泗州戏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渗透到更加广阔的地区,必须大力培养和吸引不同阶层的观众,适应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既有农村人,也有城市人,不仅要扎根农村,还要占有城市。培育观众市场是影响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注重培养新的戏曲观众群是当前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注重培育农村演出市场的同时,也要大力开拓城市演出市场。
四是剧种市场机制的完善。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艺术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泗州戏不仅仅要保护在舞台上,保护在演员身上,更应该保护在市场中,找准艺术和市场的交叉点,探索戏曲发展的市场机制。要充分了解市场,包装戏曲,探索买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发展泗州戏,用市场来检验戏曲作品的品质和要素,当然,票房和市场不是检验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也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泗州戏的保护和创新要符合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同时,在目前文化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个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化事业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艺术受到削弱和挤压,只有在政府的扶持下泗州戏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泗州戏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而是要坚持双管齐下,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来增强剧种抵御风险的能力。要积极组织泗州戏艺术汇演和泗州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泗州戏的论坛、讲座、培训、交流等学术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泗州戏成为对地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广大群众有机会多了解泗州戏,喜欢泗州戏。
先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农村的经济、教育、基础条件等多方面都滞后于城市。并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部分学校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相差巨大。当前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仍未完善达到相关政策方针的要求,短板问题依然严峻,与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教育体系背道而驰。本文先对县域条件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定义: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和完备的功能配置催生农村学校体育向好发展。文章中对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性与重要性的探讨分析,并指出了一定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以期对目前县域环境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一些解决路径。
1、基本概念界定
1.1、“县域”
“县域”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县域”是以县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基本导向进行合理空间资源配置与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完备的功能配置。
1.2、农村学校体育
鲁丽、裴东景等学者在《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中论述道,农村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作者对本文中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定义总结为:农村学校体育泛在农村学校体育环境下以农村体育教育为主运用身体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群体性体育教育活动。
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偏颇的表现
2.1、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体系质量不高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资源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和实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方面,2007年国家出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学校在核定的范围内对体育设施配备一定的比例,小学阶段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200m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一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和游戏区要达到200m2;初级中学校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300m环形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区需要达到100m2。作者通过走访部分乡镇农村学校调查发现村级农村学校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农村中小学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相当缺乏甚至没有,非标准运动场也破烂不堪。运动场地和在校学生人数配备比例与现行标准下国家文件中所提到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与班级配备比例相差甚远,农村学校体育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城镇学校相比较其功能与设备完善远未能达到城镇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的配备不足和与之相关的体育功能配置尚未达到完善程度,这严重制约并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实现教育发展均衡的首要条件,教师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师资匮乏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待遇差、教学观念落后、专业水平较低、工作量大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的不合理。其中,年龄结构区间相差较大,部分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多以年轻、高学历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主,而恰恰相反的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多以退休或者退休返聘老师为主。学历结构不合理。就目前形势来看,一线大城市主城区中小学任教老师学历均需要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学历也占多数,在农村地区只需专科学历通过考核合格后就可以任教,这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形成巨大差异。男女性别结构方面失调,由于师范性质体现在男女结构差异上,男女教师性别结构明显失调,大多数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现象;在学科上却恰恰相反,体育女老师相对较少甚至一些学校基本没有体育女老师。因此,教育人力资源的趋于合理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障。教育经费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但也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农村地区,原教育拨款总量相当少,即使增长幅度很大,教育投入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为主,即使投入同等额的教育资金来援助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但因受各教育资源因素的制约与牵制等问题,教育经费通过层层下拨,在下达到地方学校时,教育经费所发挥的功能性效果显著不大,很难最大程度达到直接下发于农村学校所产生的效益明显。
2.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是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体育教育质量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国家教育改革计划中明确指出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与政策。在国家教育改革计划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依然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人”。人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关键,比如说,农村学校校长或者教学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其次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有可能带动或直接影响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高程度专业化教学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甚至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向好发展;(2)“物”。物质保障是整个教育事业运行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器材是保证学校体育开展的关键。就运动场地与器材种类而言,相比于城镇化中学,农村学校运动场地有些还是砂砾地等;器材种类方面,农村学校一般以三大球为主,但在三大球中也很少涉及到足球的教学,同时在农村学校一些体育教学器材数量远不能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所要求的基本数额。因此,从多方面的结果来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比于城镇而言,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要多得多,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空间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3、农村学校体育现实问题
3.1、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存在偏颇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既没有发扬先进教育思想观念,也没有吸收城镇先进的认知理念,反而部分农村学校中优秀体育教育理念模式也有所丢失,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有偏颇。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偏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思想观念的认知偏颇。农村地区一些家长普遍认为“体育”是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有“搞好体育,步入田地”的想法。这种“重智轻体”的固有思维在农村家长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传播观念误差,使得一些家长对体育科目产生偏激想法,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指标,也忽视了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2)乡村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偏颇。相比主科,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娱乐课程,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不重视。近几年,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随着体育科目入中考与其他语数外主要科目同样比重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家长与部分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3)由于农村地缘条件恶劣的影响和思想观念认知定位的不足,严重妨碍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无法更好吸收外来城镇先进体育理念。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对于体育认知观念与思想认知水平低劣,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停滞不前,为此需要切实解决思想理念这个重要源头问题。
3.2、现有空间教育资源不足
优质的空间教育资源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的缺乏,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在新课标体系中无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充分问题会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结构性的缺编,出现与体育教师所教非所学的严重现象。在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逐渐出现均衡化以改善此类问题,同时也通过“支持计划”“对口支援”“特岗计划”等政策措施使农村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充并趋于合理,但现实情况下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2)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媒介,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中无论是体育器材种类还是数量都是相当缺乏的;(3)教育的基础固然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县级政府与教育局二元化政策使教育经费开支相互牵制,经费使用观点不一,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同时无法满足正常教育开支,也加大城乡教育差距。
3.3、体育意识淡化,轻视体育课程
2016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在思想上几乎没有确立创新性的指导思想,都是按照当前所谓的“常规锻炼”和“日常惯例”等方式来运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摆脱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羊式”的水课体系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同时课程体系内学生潜力未能得到更好发掘。体育意识与课程体系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形势下,不少人认为体育课仍然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农村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成果没有期望,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与功能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与理解,与主科教师相比农村体育教师没有什么突出的福利来鼓励驱动农村体育教师内生动力发展,长时间的问题积累几乎导致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出现“怠课”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体育意识的淡化以及体育教师轻视体育课程重要性,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现实问题。
4、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思考
4.1、思想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部分农村学校普遍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地位产生偏颇的教育观念,同时传统的固有思想左右着农村学校学生家长的想法,封固先进教育思想理念,这使得农村地区对体育教育认知产生严重偏差。因此,在农村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观念,一方面转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为先进素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与重要性认识,改变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认识和功能性认识。
4.2、优化空间教育资源配置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在教育资源极缺的农村地区,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了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数大、分布广、规模小等一系列特征下,需要从政府到地方学校各个层面都应以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需求进行定位,做到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提升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转化由传统的“量”到“质”资源配置,此外还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路径。首先,从师资上采取引进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职老师,政府也可通过鼓励政策和适当编制份额以及补偿工资、福利政策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对现有的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以提高教育师资的教学质量保障社会进程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其次,在体育基础设施上借鉴城镇体育设施,实施体育设施共享,积极动用社会多方面渠道的投入用于加强学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教育资金上,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加大教育资金的扶持以备基础教育资金管理和消费,另外还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募捐、对口支援捐赠等方式提高教育资金力度。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短板,我们需要有效规避,以实现多方参与供给、协同治理、合理布局应用农村体育资源,实现多元途径供给和多元治理体系,优化空间鉴于资源配置以达到农村学校体育路径创新。
4.3、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机制是一种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察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必要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学体育课程有着错误的认识,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开展以后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创立科学规范的校本体系,校本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内容的考察。学习成果上依照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标准,其中教学过程以教师课程整体性效果和学生的正向评判为依据,教学内容上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标准体系来进行规范评判。因此,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各种体育课程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体育课程的整体水平,在考核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时,应将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程度,以及学生内在参与运动的驱动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指标。这样不仅优化了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还促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职业规划的需求与内生驱动因子的提升,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向着健康创新的方向迈进。
5、结语
当前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开局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关系着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还颇显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充分,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等原因依然是阻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最突出的因素。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其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机,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新机遇,采取有利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举措,把握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新思路,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创新路径,从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山,曹际玮.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困境及其治理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4).
[2]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2).
[3]王祥全,姜勇,仪俊希.体育课程一体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选择与架构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9).
[4]赖宗明,于易,吴飘.基于空间正义理论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治理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相关经营生产者或同类农业经营生产服务的利用者、提供者,实施民主管理、自愿联合的一种互经济组织。”它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背景与基础都非常特殊,由此决定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建立过程中,不同成员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差异性,造成其参与目的、要素投入、为合作社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风险各不相同。由此形成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结构:核心成员与普通成员。合作社实施企业化管理是指在农户联合的前提下,具备资源优势的若干“核心成员”组建理事会处理合作社的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为合作社赚取可供分配的更多盈余。国家于2006年正式颁布《合作社法》,它从扶持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繁荣的立场,允许企业入社,并同意企业创办合作社。不少企业为获利更多纷纷与企业进行合作或与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它有利于增强农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能力,促进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广东农村经济合作社实然发展概况
截止到2018年底,广东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5万家。其中有275家国家级示范社、1376家省级示范社,包括手工、服务、渔业、林业、畜牧、种植等诸多行业,已经成长为乡村振兴、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经济稳步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广东省坚持“提升素质、强化扶持、逐步规范、积极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为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进入市场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成为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增产、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等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农业经济合作社主要通过下列形式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可以居中协调双方的利益不均衡问题,优化双方的利益结合。它可以强化双方合作,以龙头企业的产品选择和市场调研来引导农户的生产、种植、养殖活动,形成流动化的企业运作链条。二是企业领办合作社。农民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经济活动,使自身和企业形成相应的合约关系,合作社成为企业的原料场所和生产车间。但企业掌控着经济分配和生产经营决策的权利,成为名副其实的雇佣关系。事实上合作社在其中的地位受到削弱,它有利于削减生产经营的风险,增加农户收益,削减农户经营风险。但市场不够景气时农户的收益会下降较多。三是农户结合企业组建合作社。它属于利益共同体的发展形式之一,农户可以得到控股制权,进而形成剩余控制权,演变为对剩余利益的索取权利。其中主要是个体经营或私营为主的小型、微型企业。它们大多以20%的股权份额和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形成稳定的经济合作力量,在不断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双方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四是农民自主创办合作社。以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基础拓展生产经营规模,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
二、广东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多重现实困境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不高,依旧处在该领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农民经济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水平不高,效益不强,缺乏积极组织社员应对市场变化的较强意识和能力。(一)实际参与状况名不副实。合作社企业化管理应由企业和双方共同开展实施。然而从实践状况来看,结合龙头企业+农户、企业领办合作社、企业与农户共办合作社的实践状况名不符实的情况比较普遍。企业作为以盈利为核心目标的经济组织,相比于合作社与社员,企业凭借自身完善的管理制度、充足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对合作社形成较大或绝对的控制权。一方面目前部分合作社出现名不符实的状况。广东肇庆某农业投资公司参与当地葛根种植产业的过程中,受到合作社企业化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章程建设的规范程度不够,运作经营机制不够健全的影响,不少社员对成员的义务、权利、监事的职权、理事会的各种职责、成员大会的运作等不甚明白,缺乏足够的合作经营热情。大多数普通社员没有被视作专业成员,“核心社员”的数量比较少,不少情况下合作社无法享受政府部门的各种优惠政策,又不能充分参加相应的管理或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广东地处沿海地带,然而整体而言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缺乏懂得市场开拓、管理经营、具备专业技术的“能人”或带头人;留在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够优化;影响着社员的企业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收益分配影响合作动力。从组织管理理论和运营管理理论的视角出发,企业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增强其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强化合作社的经济盈利意识、产品规范化意识、市场竞争理念,健全管理经营制度,优化人才配置。企业在参与过程中更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诉求,立足于“经济人”视角节约成本、优化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的流程和理念,形成科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运行机制。当前惠州地区农民群众自发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较少。企业作为非农民主体的形式,持续性介入农业经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企业凭借自身的综合优势,合作经营过程中对社员在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形成一定削弱。惠州地区不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大户、其他经济实体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过程中出资较多,对合作社形成实际控制。一些农业企业只能通过合作社承包的土地拿到一定租金,企业赚到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收益,但合作社社员却拿不到相应的盈利分红。不少企业缺乏结合当地村集体经济以有效协作应对市场变化,未能显著带动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增加。企业和社员受益的不平衡态势导致惠州地区不少合作社社员参与合作的动力逐步消退或有所弱化。(三)协同运营能力有所欠缺。惠州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都出现了合作双方的协同运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章程与企业协同运营的操作规程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资源配置的不科学性影响着双方的多元化合作发展机制。不少合作社的章程与本社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少企业为了谋求更大收益,纷纷借助自身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削弱社员在合作社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而且,当地不少合作社的发展产业和内容比较相似或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得到政府部门大力扶持的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发展前景较好但实力较弱的专业合作社进行排挤,导致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韶关地区不少企业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场域中,处于主导地位或绝对控制的地位。当地不少合作社处于创立初期、利润低、规模小、生产经营设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组织性、规范性,协同运营能力有所欠缺。不少农村企业没有密切结合村集体发挥集体力量,未能针对农村群众综合素质不强、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未能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引进、商标注册、信息搜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认定认证等领域。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克服这些困难时通常力不从心,双方协同运营能力的缺失对当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三、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践行策略
(一)巧练内功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意识到,只有自身逐步强大、提升综合实力,才能推动自身企业化管理取得更大进展。合作社要加大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所在行业的知识技能教育,通过强化他们的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理论教育来优化其综合素质结构这也是全方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对接企业化管理的更高标准与要求。唯有如此,合作社才敢引进和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提升生产种植养殖水平。广东省当地涉农企业应该与所在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针对性的企业化生产经营教育培训,使社员掌握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养殖、统一化生产经营的质量标准和产品要求。合作社要立足于社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持续配合企业实施相应的生产、种植、养殖、深加工方案。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水平和能力,又可以提高大农业产品的等级标准和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合作社要逐步完善自身章程,制定规范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和标准,逐步契合和达到企业化管理的需要。最后,为持续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水平,应该持续改善农村专业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状况,形成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增强双方的合作动力。强化双方企业化管理的协同运营能力,促进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科学配置,真正形成合作社和企业双赢的效果。(二)善借外力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善于借助企业的外部力量,积极借助企业的先进技术改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区域性业务合作增加规模效益和产品服务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对接所处产业链条的发展流程。吸收工商企业资本下乡以提供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自身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要善于借助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开展的农业职业教育、科学素养提升,财政投入支持、金融保险服务创新、用地政策、人才支撑、数字技术应用等扶持政策,积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广东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联合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多家省内高校、多家报社与培训中心,将会于2020年分类分层培育1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积极落实《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实施方案》。通过田间课室、网络课堂等,强化广大社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单位的专家学者等社会支持力量,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广大社员提业扶持、政策解读、金融保险与科技指导等领域的服务。广东省政府鼓励各地探索开展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等保险责任广、保障水平高的农业保险品种,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落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划方案,相关涉农企业要积极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特色商标,实施标准化生产,增强其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能力。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指导合作社强化风险控制建设,既可以在合作社之间推行横向资金互助,又可以组织金融机构搭建二级资金互助网络,让商业组织为农民资金互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丰富其资金来源。(三)精于标准助规范。企业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等积极互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将所在行业产业、产品服务的先进服务标准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效果标准。企业要和合作社积极协同,帮助合作社健全管理章程与生产经营制度,并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来规范产品的生产经营与销售推广,强化产品标准化水平。惠州广大甜玉米专业合作社依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相关建设标准,印制标准化种植规范发给各位社员,指导和带动他们开展标准化生产,并强化技术培训。结合生产管理不同环节的具体需要为社员培训相应的内容,强化其管理生产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意识。统一使用和管理肥料、农药与品种等。严格实施农产品采摘前的质量安检机制,产品实行定价销售与分选定级制度,并注册了“白云前”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地认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实施品牌化战略,品牌化战略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商标注册,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在不断推广、持续营销过程中增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度。它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企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以高水平的质量检测和持续性的品牌建设塑造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品牌产品、使品牌传播效应更广泛。有效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聚焦人民的消费需求和销量。再次,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强化企业化管理。它有利于激发农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规范化、机械化生产经营水平与科学种植养殖的能力,将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避无序竞争与提升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推动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建设。韶关市政府对本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发展统筹规划,如今已经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合作社运营”的模式。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协调当地多家XXX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当地数十家合作社种植的46万亩玉米,从开始收割到收割结束只用了24天时间,通过实施各种激励制度和企业化管理措施,诸多环节井然有序、实现了连收带销的集约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忠丽.用企业化经营理念管理合作社——以黑龙江省克山县永昌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02):54-55.
[2]赵建群,张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村,2020,36(04):24-29.
[3]杨军.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和江西60家合作社的调查[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58-63.
一、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所谓精神赡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晚辈)对被赡养人(长辈)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被赡养人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享受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它要求赡养人关心体贴被赡养人的生活,尊重被赡养人的人格和意愿,了解被赡养人的心理,与被赡养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以及在处理相互关系中对被赡养人采取诚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等,其核心是尊老、敬老、爱老,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赡养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在社会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开始实行后,农村社区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他们对子女在经济供养方面的要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他们开始更需要子女在精神上的慰藉。在实际生活中,因各种原因,漠视、侵犯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的行为大量存在,它们给老年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境。
1、子女离家打工,无暇照顾父母
由于现阶段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的中青年人向往大城市的现代工作与时尚生活,他们放下农具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的生养之地,携妻带子进城打工经商或就读,把父母丢在原籍变成了“留守老人”。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于岗位竞争压力,使得属于弱势群体的他们难以顾及在农村的父母,和老人相聚谈心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的孤独感也随之增强。据调查,外出子女9―12个月才回家一次的占59.4%,而1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的达21.3%,有些人甚至几年都不回家。62.9%的外出子女回家停留的时间少于半个月,54.7%的老人与外出子女的通话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46.9%的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话一次,还有10.0%的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并无任何联系,代际情感沟通和互动彻底中断,这种状况对于老年人特别是老伴已经故去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常常在孤独、寂寞、思念中忧郁成疾。许多空巢老人长年累月生活在“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状态,相对生活在繁荣市景、有良好生活与娱乐设施的都市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晚年更加落寞、单调、凄凉,更加需要社会、子女的关注与关心。
2、农村家庭小型化,“重小轻老”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普及和观念的改变,农村家庭人口在减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活动空间和自由,传统的大家庭聚居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我国农村的家庭正趋于小型化。儿女成家之后,离开父母到城镇、市区或国外去自立门户,只留下老人独守老宅。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情景基本上看不到了,在乡村,老人虽然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但缺乏当年的快乐与幸福,没有儿孙们的喧闹,生活渐渐变得无聊、呆滞,老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变老。《婚姻法》等规定了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与义务,这是一条十分人性化规定,探望可以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对于感情的培养十分有利,在爱的氛围里孩子能健康正常地成长;但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子女必须有探望父母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单向而不是双向的,一些中青年夫妇“重小轻老”思想严重,“厚幼而薄老”十分普遍,尊老不足,爱幼有余,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向子女倾斜,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关爱有加,但对老人的冷暖需求却往往不闻不问或敷衍了事。
3、家庭关系紧张,导致赡养出现障碍
现实家庭生活中,导致赡养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间,因分家、土地承包等恩恩怨怨相互纠缠,怨恨父母偏心;有的家庭婆媳因一些家庭琐事引起纷争,产生摩擦冲突,儿媳妇拒不赡养甚至阻止丈夫履行赡养义务;有的家庭成员伦理素质低下,他们推卸责任,只知向父母索取,却不愿尽“反哺”义务。当年老体衰的父母连最低的收入也难以保证时,许多子女把他们当作“包袱”,产生嫌弃的心理,因而把老人当做家庭负担加以抛弃。
4、偏重物质赡养,对精神赡养重视不够
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赡养权”为人们所忽视,农村子女普遍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关怀,重物质而轻精神,把赡养义务片面理解为物质供养,却很少看望关心老人,严重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养生”。他们不屑与父母对话、沟通、安慰,代际情感交流缺乏,不愿回到落后的农村老家,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匆忙回家一趟,其他时候连人影都看不到。老人们感叹与子女们见面的时间越来越短暂,次数越来越少,他们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高兴的事情没人与之分享,痛苦的事情没人与之分担,这样的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并产生悲观情绪,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其实老人晚年生活中最缺乏是听众,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最怕的也不是挨饿受冻,而是精神的寂寞孤单。子女应该加强父母交流与沟通,或“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让空巢老人感到亲情的温暖,防止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5、年轻一代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两代人共同语言减少
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女到城市里生活,成为城市里暂住或永久居民。作为“城里人”,子女们接触了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事物,有了新交往圈子,视野开阔了许多,逐步接受了城里的生活方式,其心理、习惯、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工作目标、价值标准以及人生态度等各方面与乡村渐行渐远。而老人故土难离,不愿离开熟悉的乡土人情,仍生活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没有适时调整自己,接受新事物慢甚至是原地踏步,其认知还停留在原先的阶段。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水平整体很低,57.5%的留守老人为文盲,34.5%的留守老人只有小学程度;又由于年老体衰,精力减退、活动大大范围减少,他们对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情知之甚少。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两代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甚至冲突, 共同语言逐渐消失,无法倾听其心声,双方对彼此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对对方聊天的内容不感兴趣,子女和父母的理解与对话日趋减少。
6、社区文化生活匮乏,造成老年人心里郁闷无处排遣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农村社区各种组织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视不够,许多领导认为家庭赡养只是家务事,没有采取措施来弥补家庭赡养的不足,对缺乏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多数农村社区因缺乏资金等致使老人的活动设施很少甚至没有,针对农村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日趋边缘化甚至于消失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没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人力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诸如能为老年人提供帮助的志愿者队伍等社会组织多活跃在城市,很少能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工作,没人去组织农村老人开展娱乐、健身等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也没有人鼓励、引导农村“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加老人与社会的接触,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更没有人去疏通老人在子女外出时产生的孤独感、心理压力及其他消极情绪,其负面效应长期积郁于心,很难得到及时宣泄,其健康和幸福感因此受到损害,农村老人抑郁症已经开始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农村社区老年人解决精神赡养困境的方法
针对农村老年人在赡养中出现的新问题,国家、社会、家庭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和关爱行动,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质量。
1、加强立法,完善精神赡养的制度
精神赡养在我国法律中已有所体现,但在实践中,对精神赡养的支持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比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了精神赡养的条文与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但法律法规对于精神赡养是宽泛的原则性规定,远不够系统与完善,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具体配套实施细则基本是空缺,对于如何履行违背精神赡养的法律后果,以及司法审判之后的救济方式等方面,还都是空白。在人们看来,精神赡养更多地属于道德范畴而不是法律义务,我们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的立法工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保护老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我们可以在这个法律中增加相应的内容,规定精神赡养的概念、内容、法律后果及其救济方式。重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功能以及判决的社会效果,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在将精神赡养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进一步完善对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2、加快农民致富速度,从源头上治理赡养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大量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振兴“三农”,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但由于受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些农村并没有完全摆脱贫困,而物质基础的薄弱往往制约精神赡养。许多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无固定生活来源,只能靠儿女赡养,而子女本身生活都十分困难、自顾不暇,想要赡养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贫困的现实使物质赡养得不到保证,精神赡养更难以落实。因此,生产力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借以从源头上彻底化解赡养问题,彻底摆脱农村贫穷的面貌,为解决精神赡养打下良好基础。政府要做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对于符合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入救助对象,提高老人的经济水平,不给子女以沉重负担,从而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
3、扩展宣传深度与广度,提高群众精神赡养意识
要把精神赡养落到实处,就须在全社会特别是农村社区大力宣传、倡导精神赡养,多提倡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使精神赡养深入人心,唤起其儿女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并传承下去。目前迫切需要加强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营造和谐、美好的晚年生活软环境。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应相互配合,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的有力措施,广泛开展赡养知识宣传,将普法工作深入到广大农村,使农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精神赡养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表彰,在诉讼活动中应加强对当事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赡养人自觉自愿履行赡养义务。对精神赡养的判决和执行,确实比物质赡养的判决和执行要复杂的多,麻烦的多,在这方面,依靠法律的惩罚,也许远不如舆论的压力和赡养人所在居委会、单位的批评与教育更有效,它能在内心深处给子女一种道德钳制和心理省察,反省自己的行为,消除隔膜,理性处理好父母子女的关系,加强婆媳之间的沟通包容。
4、注重民间调解,让精神赡养落到实处
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强制执行往往对于解决纠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民间调解是目前解决精神赡养纠纷的主要手段之一,当老人的精神赡养请求遭到拒绝时,他们根本不会去状告自己的子女,因为这样会损毁子女的名誉。老人们往往请求有关亲戚、左邻右舍做“和事佬”,或请求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委会予以调解。赡养案件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一般系亲子关系,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走上诉讼路,解决此类纠纷的最好办法还是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双方互谅互让,互相尊重、理解,以和为贵。因为一旦矛盾激化,判决下来老人胜诉,却有可能使本来就紧张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不可调和,亲情遭到破坏,老人是赢了官司,却输了情感,精神上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诉讼的最终目的并未实现。亲属、左邻右舍、单位、村委会往往对当事人间矛盾的前因后果有较多的了解,解决问题往往能对症下药,他们的居间调解,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缓和双方的矛盾,对精神赡养的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赡养老年人有利。即使人民法院受理赡养案件时,也应当认真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为农村老年人化解后顾之忧。金钱能执行,但感情执行不了,故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体现人文关怀和亲情审判的特点,作出有利于改善当事人关系的裁判。
5、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更好保证精神赡养的实施
要解决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光靠家庭是不够的,还应当发挥当事人所在村委会等社区组织的作用。首先,他们可以引导村民在制定村规民约中加入精神赡养的内容,督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有的地方已经走在前面,例如杭州市余杭镇中南村推出一种新型的农村家庭《赡养父母协议书》,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子女的赡养关系用协议的形式进行约定,并将“精神慰籍”写入了赡养协议。该协议书由村委会统一制定,上面明确了子女对老人的供粮方式、安排居住、医疗待遇、生活费用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赡养细则。“是否经常联系、看望或关心;是否节日团聚;是否参加各类活动”等,都写在赡养协议中。其次,有关社区组织要积极培训老年活动中心的组织者,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老年活动基地(中心)的投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和机会,增设各种文体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村老年人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干了一辈子农家活的老农们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再次,组织老年人帮扶互助小组,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心里话,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相互慰藉,相互照料,遇到烦心事自行调解,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发觉。最后,有关组织要加强精神赡养纠纷的监督、引导、调解,加强对关系农村老年人切身利益案件的调研;并倡导志愿者以及其他个人、团体等社会力量走出城市,积极下乡,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心理服务等。
6、运用行政刑事处罚,监督精神赡养的实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等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一定冲击,子女不孝、不养、“重幼轻老”的现象逐渐增多,很多老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在精神赡养方面出现的问题表现主要有:子女运用殴打、捆绑、禁闭等手段暴力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经常以打骂、冻饿等方法,对老年人进行肉体或者精神上的摧残、折磨等虐待行为;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对老人拒绝抚养,甚至遗弃。这些行为是严重与精神赡养相违背的,我们在教育、谴责的同时,公检法机关应当坚决通过法律程序予以纠正、制裁,追究屡教不改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特别是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扩大精神赡养案件的社会效应,基层法院应开通农村赡养案件的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并积极给予老人诉讼费减、免、缓等有力的司法救助。为扩大办理赡养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可选择赡养纠纷相对较多的行政村就地开庭,由村委会协助组织群众旁听。对那些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被赡养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依法给予一定的刑事制裁,判处一个人,教育一村人。
(注:本文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农村社区老人精神赡养困境之原因及解决方法”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B008。)
【参考文献】
[1] 汪汝学:老人也需要精神上的关爱[EB/OL].article.省略/a/2008-11-30/2952400.shtml.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20-04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al ecosystems theory)认为,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总是基于一定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可细化为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系统四个层次。基于该理论,本文从宏观政策层面、中观学校层面、微观教学层面和外部社会支持层面梳理了世界范围内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策略,以寻求推动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宏观政策层面奠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基石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政府责任和政府行为,其实质是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一)出台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工具是各国政府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从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到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些政策显示出美国政府历来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教育发展不均问题。在教育史上以“双轨制”著称的英国,区域与学校间教育质量历来参差不齐。为此,从1997年工党政府的《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白皮书到2009年布朗政府的《机遇:未来机会均等》白皮书,其基本主题都是改进学生学业表现不良的薄弱地区教育和薄弱学校。日本则于1954年制定了《偏僻地方教育振兴法》,为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一些发展中大国也出台了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在俄罗斯。2004年修订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巴西为解决入学率低与地区发展不均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专门针对东北部贫困地区的“东北地区基础教育计划”。
(二)建立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基本资助拨款主要投向贫困学区。在英国,尽管教育经费拨款多年停滞,但其农村教育投入却一直保持增长。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促进乡村地区计划的顺利开展,在2001年设立了乡村地区计划基金,每年对乡村地区计划的拨款都超过2200万美元。
一些发展中大国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支持农村地区小型学校发展,对农村边远地区家庭提供校车和住宿等优惠。巴西从完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入手,制定了各州每名学生年均经费的最低标准,解决了东北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普及问题。南非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学校实行倾斜拨款政策,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及学生家长的收入状况,把学校分为五个层次,对越穷的学校拨款越多,对越好的学校拨款越少。
(三)搭建协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系
为保证城乡统筹和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一些国家设立了以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为职责的机构,建立起立体化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管理体系。美国在薄弱学校改进的组织管理方面,主要由州、教育服务中心、学区和学校四方共同承担,各司其职。英国政府也从管理层面着手,在各“教育行动区”均设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团体――行动论坛,行动论坛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学校代表和社区代表,专门负责本行动区薄弱学校的改进问题。
在瑞典,除了国家教育署这一专门的中央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外,该国还于2003年成立了国家教育改进司,帮助遇到困难的儿童保育机构、学校以及成人教育组织,使不同地区的学校达到国家教育标准。为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基础教育维持与发展及教学促进基金会,以推动教育合作者共同参与,解决教育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四)实施面向农村地区与弱势群体的资助项目
英国政府在1997年推出“教育行动区”计划后,又先后实施了“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和“信托学校”计划。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美国政府在继续实施“先行计划”和“跃进学校”项目的同时,于2000年底启动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澳大利亚从1977年起实施了“贫困乡村地区计划”,此举使澳大利亚的六个州和北部地区的部分乡村学校受益。
为使贫困家庭儿童留在学校读书,巴西于1995年启动了“助学补助金计划”,并于2003年连同其他三个联邦项目合并成“家庭补助金计划”。南非政府则先后实施了“重建与发展计划”“教室中的公平”项目、“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项目等,目标直指区域、种族、性别、人群间的教育平等。在印度,政府也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发展计划和项目,保证普通民众的受教育权利,扩大教育覆盖面,减少因出身带来的教育不公等问题。
二、中观学校层面把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
学校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层面的改革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政策走向落实的中介,居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系统的中间。
(一)稳妥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学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直接关系着该国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劲。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美国各州制定了全面、灵活的农村学校合并标准,采取了强制、鼓励、自愿等多种学校合并方式。在俄罗斯,为解决学校分布过于分散、资金短缺、硬件陈旧、优质师资不足等问题,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01年12月颁布了《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调整构想》,制定了普通教育学校的整合改革办法。
其他一些国家也制定了稳妥的农村学校合并政策。例如,印度政府决定,6-14岁的儿童必须就近入学,学校与家庭住所的距离在初小阶段保持在步行1公里以内,在高小阶段保持在步行3公里以内。目埃及政府在边远农村地区广泛开设乡村学校、单班学校,并对在这类学校读书的学生实行全部免费。
(二)围绕标准化校园建设,改造城乡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联邦教育经费拨出专款用于“补偿教育计划”,其中40亿美元用于奖励先进学校和扶持薄弱学校。美国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明确要求各州建立起针对薄弱学校的扶助和改进机制。在英国,政府则根据考试成绩、辍学率、义务教育结束时的升学率、学校设备等指标,将评估结果落后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学校定义为薄弱学校,并将之列入整改学校名单。
日本主要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来解决薄弱学校问题,该国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只有级别差,没有校际差和城乡差。韩国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平准化教育”政策,撤销一批名门学校,推进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化。柬埔寨、孟加拉、菲律宾等亚太国家长期奉行的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管理都比较差,落实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成为这些国家的优先事项。
(三)建立学校间发展联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学校间发展联盟,共享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室、师资等资源,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益,为优质学校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口,还能带动农村偏远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在2009年度教育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教育当局可以将薄弱学校的控制权交给由儿童、学校和家庭部认可的学校联盟,实施“连锁学校”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就是共享最好的教师、管理人员和设施,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并节约资金。
美国各学校也通过共享教育工作人员、资金、设备等方式缩小学校间差距,促进学校共同发展。俄罗斯在新世纪启动了农村普通教育学校网络结构改革,推行农村学校网络结构整合模式。各地区首先评选出本地区的示范性学校,各学校再以示范学校为中心建立教育机构联合体,通过共享教育资源、自由交流观点、合作办学等举措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拓宽互联网应用渠道,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欧美国家在推进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方面走在了前列,其实施的主要策略包括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学校与社区合作等。1997年,美国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教育折扣项目” (Education Rate,简称E-rate),由“E-rate”基金为学校购买信息化设备提供从20%到90%不等的折扣,以此提升贫穷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英国则主要通过建立国家学习中心网络来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1998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建设国家学习网络,要求学校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教学,以此改进学校管理的效率。
俄罗斯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改革进程中,专门制定了教育体系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实施阶段。200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议,实施教育信息化计划。2005年12月,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又制定了2006-2010年新的联邦教育发展规划,致力于充实教育因特网资源和使学生与教师在线获得资源,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教育空间。
三、微观教学层面夯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脚点
教学是学校所有活动的中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师、课程、教学手段影响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一)综合人事与工资等手段,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师资力量不均是导致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成为一些国家平衡地区和学校间师资差距的重要举措。这当中,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最为成熟,其对教师的流动对象、流动频率、实施程序、政策支持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韩国政府也引入了校长和教师定期流动制,规定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每四年流动一次,以此促进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均衡。
对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发放额外津贴和向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师资也是平衡城乡师资的重要方式。美国在总体改善教师待遇的同时,还对那些任教于城市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提供优惠政策和特别补助。为补充农村教师队伍,联邦政府还拨专款实施“转行当教师计划”,资助地方招募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法国政府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教师到“教育优先区”薄弱学校任教,并给这里的教师发放特别津贴。
(二)适度增加涉农内容,强化课程设置的实际效用
一些国家往往在普通中小学开设农业技术课程,对少年儿童进行农业知识普及教育。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3万多所普通中学开设了农业技术课程,参加该类课程学习的中学生约50万人。在韩国,为配合“新村运动”的进行,韩国政府组织编写了农民训练课程、生活改善课程和开发指导课程等,包括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化等涉农内容,并提供教育实习、设备设施、奖学金以及培养农业经营者等方面的经费。
澳大利亚各州则根据地方特色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乡村特点的课程,强调乡村教育课程要突出多样性、实用性与灵活性等特点。1993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规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地区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违背基础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制订各地区的教学计划,鼓励编写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教科书。
(三)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增进学校教学实效
对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而言,在教学设施、师资条件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观的情况下,革新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便利途径。英国政府在2009年的教育白皮书中提出,要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此提高处境不利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从2010年开始,政府将每年投入16亿英镑用于个性化学习,内容之一就是为低学业水平学生安排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补偿教育计划中,引入了挑战性课程、个别化教学、目标导向型管理、家长参与等有效教学方式,提高了薄弱学校的教学效果。
为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习成绩,芬兰设立了班级教师、教师助理、特别需要教师和多学科综合工作小组组成的教师团队,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辅导。在越南、老挝、泰国等亚太发展中国家,由于偏远地区学生分散、教师缺乏等原因,各国纷纷引入复式教学,以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四、家庭与社区等外部力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此构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外层支持系统。
(一)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事业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吸纳民间资金,以弥补政府力量在此方面的不足。英国“教育行动区”的实质就是引进校外力量,将地方当局、学校、家长、企业组织、宗教团体和社区组成有机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组织及运行机制。美国的教育彩票也很有特色,全美多个州发行教育彩票,彩票收入中相当部分被用于各级公立教育系统,以帮助农村地区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上也很有特色。古巴政府经常动员全社会参与办教育。以2001-2002学年的“大建校舍运动”为例,参加者就达数千人,仅哈瓦那地区就改扩建了779所中小学校舍。韩国义务教育经费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非政府渠道,非政府投入占初等和中等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在孟加拉国,政府为调动基层办学积极性,规定如果社区自己筹集资金办学,政府就给予同等配套。
(二)鼓励家庭与学校间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政府为主举办教育,并不排斥社会和公民个人对教育的贡献,家庭的参与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一个重要经验便是调动家长、社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将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美国教育界也重视家庭对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意义,1993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确将“家长参与”列入目标之一。在韩国,
“新村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农民教育,借助农民素质的提升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间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差距。
(三)促进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强调农村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相互支持是美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主线之一,美国国内以“4H俱乐部”为代表的组织除举办青年农民班和成年农民班外,还广泛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俄罗斯在规划和实施农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将农村教育改革看作一项系统工程,重视教育现代化对农村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积极发挥农村学校对农村地区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教化功能。
韩国政府发动的“新村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典型。为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韩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起了“新村运动”,农村各级学校被赋予农村区域社会文化中心、物质资源活用及体育中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增加所得的事业中心三大职能,学校为此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包括地区社会开发教育、意识革新教育、经营革新教育、市民教养教育等。总体上看,“新村教育”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推动了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形成。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各国在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差距等问题。尽管各国历史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各国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表现形式、内容呈现并不一致,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形式多样,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把握这些趋势对推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荣黎霞,发展中国家如何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印度和南非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