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3 10:52: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篇1

[作者简介]张爱霞(1975-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系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李富平(1965- ),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业工程的教学管理工作;赵树果(1969-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矿业工程的教学管理工作。(河北 唐山 06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联合大学教改立项课题“《管理系统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1017-0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34-02

系统工程是高等院校交通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系统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工程技术课程。课程以定量分析为主研究管理问题,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科学的、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获得最优决策的科学。要求学生学习系统与系统工程、系统优化、存储论、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模拟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系统思想并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系统工程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系统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工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工程的学习难度较大。系统工程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是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运筹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各种管理系统问题的思想、程序和方法。系统工程侧重于研究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涉及面广,教学内容丰富。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又缺乏实际的系统工程理论的实践活动,学生难以理解概括性极强的数学表达式和抽象框图的理论表示方法,这增大了系统工程学习的难度。

2.教学效果一般。教与学信息反馈不及时,师生互动性差。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够,师生互动有限,整体学习效果一般。

3.与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程度不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只是单纯地讲授、学习课程,将各门课程生硬地割裂开来,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本课程与专业相关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对整个专业学习的整体把握,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系统工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1.系统工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工程是本科生在修完基础课后接触到的首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系统与系统工程、系统优化、存储论、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模拟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系统思想,并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课程对培养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和实现管理现代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所学系统工程思维方法是交通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在后续课程中发挥直接的作用。

2.系统工程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我国开设系统工程课程的高校来看,由于各高校服务对象不同,对系统工程学的理解不同,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差异较大。有的院校授课内容偏重“运筹学”,重点讲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最优化问题,如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有的院校则偏重于系统工程学,主要是解决系统优化问题,如西安交通大学。

按系统科学体系,系统工程属应用科学层次,是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运筹学属技术科学,是系统工程的基础数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思想是辩证唯物论在认识世界中体现的基本思维方法。根据河北联合大学开设系统工程学的教学经验,系统工程学内容体系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一定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求部分考研深造的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和运筹学的基本方法。将系统工程和运筹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方法和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不同学校对考研考试内容的不同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不能统筹兼顾,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将运筹学的数学工具和方法与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做到重点突出,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人才培养的要求。

3.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根据以上分析,要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在系统思想指导下,应用运筹学提供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论课程。课程体系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有机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系统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系统思想定量化和计算机应用设置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体系、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模型化等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与养成系统思想,形成面向问题,在定性分析指导下进行定量分析的系统思维方式,掌握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步骤,其核心是树立与养成系统思想。第二部分:从实现系统思想定量化和计算机应用出发,按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模型化和计算机求解为重点,构建由系统最优化模型、系统预测模型、网络优化模型、系统决策及多目标决策、实验和模拟方法、网络计划方法等具体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针对实践具体问题抽象化建模、求解和结果分析技术,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和“工具库”,核心是定量化方法与工具。

在系统思想指导下,按在定性指导下进行定量的原则进行科学决策是21世纪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掌握了现代决策思想和决策方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只有掌握系统思想,全面综合地研究问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系统工程课程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设计、改革和建设的,既体现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4.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系统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灵活掌握管理系统工程基础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活学活用所学课程知识;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1.系统科学体系设置系统工程学课程。结合一般同学和考研同学的需求,突破系统工程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引入了运筹学的数学工具和方法,按系统科学体系设置系统工程学课程,包括系统思维方法并应用系统思想进行系统分析,思维方法的发展、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的关系、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建立模型的理论与方法:预测模型、线性规划、网络及网络计划方法、决策模型等;各种模型求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线性规划、网络模型、CPM网络参数计算、目标规划法等;掌握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灵敏度分析、预测模型检验等;加强实践环节,引入运筹学软件QM和国际上流行的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等。

2.制定教学文件,改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相应的48学时、36学时的系统工程学大纲、教学日历,整理完善了课件。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克服单纯使用板书信息量少、单纯使用多媒体技术速度快、学生理解时间短的缺点,既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教学注重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学方法与计算工具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选用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传授模式,启发式教学与研讨式学习相结合的互动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将重心向模型的建立、求解和求解结果分析转移,侧重实践应用;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重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建模”“算法”的计算机实习训练,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增加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基本形成理论—软件—应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

4.锻炼学生实际解题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点突出运筹学、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先以例题入手,讲解怎么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重做此类题,掌握原理及方法。每讲后布置两个小时左右的课后习题,追求作业解题层次清晰、方法新颖、书写规范,锻炼学生实际解题能力,计入40%的平时成绩。

5.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以48学时为例,其中安排讲课学时40学时,上机8学时。针对上机环节,编写了上机指导书,制定了上机实验、实践安排。系统工程实践性较强,强调结合实际管理等问题的应用。在教学中提出以下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系统工程及管理学、工业工程等方面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或有关研究报告,并定期或不定期在课堂上介绍与交流。根据学生的表现或研究结果计入10%的平时成绩。二是提出问题,并完成简明应用系统分析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在“系统工程方法论”课程结束前,结合实际提出一个可用系统分析原理加以分析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组建由3~4人组成的系统分析小组,拟分析问题;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各小组完成应用系统分析报告的框架,结课前在全班进行交流;课程全部结束后,完成正式的系统分析报告。根据系统分析报告的结果计入20%的平时成绩。

6.收集丰富实践案例库。查阅各大院校和相关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网站相关资源以及课题组教师科研项目,建立了实践案例库。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运用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优化与决策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按照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这一定位出发,要把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相结合,通过系统工程和方法论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定量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按照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思路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以人为本的先进方法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课程特色。经过教改实践,教学内容先进合理,系统、完整地涵盖了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体现了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教改坚持“思想、理论、方法、工具四统一”的教学方法,即加强系统思想、系统工程理论讲述,强调数学模型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结合科研实践总结、收集、编写案例,指导学生上机实践,掌握计算机工具,进行实践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对理论方法的运用能力。通过采用教学案例、课堂讨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上升,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爱霞,李富平,赵树果.系统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1.教学方式的交融

教学方式的交融,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讲和练的节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最为适宜,它以实际作为基点,基于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如部队公文管理系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等),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亲验性、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课则推荐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分解于一个个任务模块中,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学习方法的疏导

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人的学习是可迁移的,迁移是一种显著影响学习效率的普遍现象。面对具体的情况,学生往往不知道迁移,或不清楚该如何迁移?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良好的编程素养出发,从编程到软件、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学生能自然地接受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在于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已有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3.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承载,教学内容的表述程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把握程度。软件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如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十分丰富。就目前诸多的软件工程教材来看,在内容取舍、知识结构、章节安排、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教学内容上较少体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综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4.学习时间的保障

从教学时间跨度上讲,学生接触这门课的时间不够,一般情况下,软件工程这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学校只上36学时。对于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是不够的,不能够满足软件工程课对实践的长期要求。由此,要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延长实践课的时间非常有必要。

篇3

关键词: 互生;系统工程;创新;教学模式

Key words: alternate;systems engineering;innovation;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44-03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高校面对经济、科技的新发展,传统的系统工程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系统工程属于应用科学层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1]。该课程所提供的思维方法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中却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了给予大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思考的机会,忽略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在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互生理念,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引发思考、发现自我的教与学的平台。

1 互生理念的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互生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上毫无约束的发言,进行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思维上的碰撞,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课程内容。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互生教学实现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全面发展;教师依靠学生创造性学习发展创新技术,依靠环境多元资金资助推动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环境依靠学生踊跃创新创造价值体系,依靠教师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育发展。这就是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生互利关系。

学生、教师、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依存、互生互动、相得益彰。任何一个要素的缺损都会导致整个互生互动链条的断裂。在学生、教师、环境链条中,以学生为主体、成就学生个体即意味着促进整个互生互动良性循环,因为个体的成败关乎整个循环链的存亡[2]。在这个互生互动链条中,关键是处在中间地位的教师能不能通过创新教育培养为社会所接纳的创新性人才。也就是说,若接受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能力和成效明显高于未接受创新教育的学生,则教师在这一互生互动循环中发挥了关键节点作用。反之,则学生、教师、环境创新教育互生互动不能成立,创新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学生—教师—环境互生链条如图1所示。

2 《系统工程》课程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2.1 《系统工程》课程的目的 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非常突出的学科[3]。对于学生来说,开拓他们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系统工程中体现的系统思想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当中,应该着重于引导学生树立完整的系统观,从系统的、全局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方面的智力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运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和处理复杂问题[4]。互生理念正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思维上的碰撞交流这样一个平台。

2.2 《系统工程》课程的研究内容 《系统工程》课程研究的内容广泛而又全面,其参考教材有很多种类,但各种参考教材的核心内容大都包含以下内容:①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性、系统的结构与分类、一般系统论;②系统分析:典型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③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方法、系统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模型;④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任务分析、功能分析、系统综合、系统权衡、设计评审、系统研制规范与配置管理[5]。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能够找到一种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开启管理决策的新思路,找到一把开启其他学科研究的万能钥匙。

3 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互生理念的系统工程创新教学模式,是在学生—教师—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依存、互生互动的情景下产生的,创新教学的实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这样一个互生链条得以实现。创新并不是某一个别天才人物的灵机一动,而是这个链条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调整,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个理念支撑下,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可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3.1 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使学生兼具人文和科学知识的修养。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顺利地掌握一项专业技能[6]。《系统工程》应该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上毫无约束的发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与思维上的碰撞交流。如此课堂教学自由而有节奏,热烈又不失理性,让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以读为标,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设计,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确立教学目标,并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相协调。目标定位准确、具体后,即能实现创新教学的可操作性。

互生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比如在系统评价模型的内容中,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模型研究[7]。学生通过课后亲自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等过程,然后在下节课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学习心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互相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因此,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话题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创新能力;教师依靠学生创造性学习发展创新教学,依靠学校的有限资源推动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踊跃创新、教师创新教学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正是在这种互生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系统工程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教学环节的创新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8]。因此,《系统工程》的教学也应环环相扣,使学生一教师一环境这个互生链条能够以持续稳定的状态向前发展。首先,教师将教学过程以一种让学生快乐并想要主动去接受的方式展开,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智力小游戏等的形式让学生提起积极性。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以智力小游戏的形式先将学生导入学习状态。然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去学习,自觉去琢磨探讨教学内容,从而有想法、有目的深入学习,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增加了教学效果。教学中更多的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的互生互动环节,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口传身教。如此可以使系统工程的知识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传授,避免了一些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当然,在系统工程领域,经常有新的内容涌现出来,教师应当尽量把新的内容用话题的形式加进教学环节,时刻让学生了解系统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状况,引入新的内容既可增加课堂活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新与旧的有机结合。学生也必须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讨论时积极的表现。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又可以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在互生理念指导下,教师同样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教学环节。写作不但能培养人的想象力与逻辑推理的能力,还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大学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一种需要经过刻苦训练而后才能获得的一项技能,是一个深思、分析和反复练习的过程。初级阶段写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适合大学学习的智力技能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较高阶段写作训练能将写作与不同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自觉写作的机会,以及与教师不断交流和进行有意义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写作能力的加强,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汲取更多的知识。

4 结语

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和教师应该大力充实互生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通过互生理念的指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中,许多学生学得主动、有效,提高了参与度。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授课的地方,而成为了师生互相交流的场所。学生也响应这种互生互动的氛围提高了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发现了自我。因此,为了适应时代改变的需要,系统工程教学应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教育措施,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

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涛.管理系统工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02:164-165.

[2]游振声,李华.学生大学社会:互生互动视域下创业教育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75-79.

[3]汪应洛.系统工程[M].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江新,张巍,李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华章,2013,27:213+246.

[5]王建玲.《系统工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04:101-102.

篇4

二、软件工程课堂的阴霾

软件工程是一门教学难度比较大的课程。教学的已有旋律是给学生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说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的情绪会同时影响老师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三、课堂应有的节奏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讲的是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在助学和帮学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课堂节奏。

1.教学方式的交融

教学方式的交融,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讲和练的节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最为适宜,它以实际作为基点,基于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如部队公文管理系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等),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亲验性、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课则推荐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分解于一个个任务模块中,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学习方法的疏导

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人的学习是可迁移的,迁移是一种显著影响学习效率的普遍现象。面对具体的情况,学生往往不知道迁移,或不清楚该如何迁移?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良好的编程素养出发,从编程到软件、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学生能自然地接受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在于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已有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3.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承载,教学内容的表述程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把握程度。软件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如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十分丰富。就目前诸多的软件工程教材来看,在内容取舍、知识结构、章节安排、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教学内容上较少体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综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4.学习时间的保障

从教学时间跨度上讲,学生接触这门课的时间不够,一般情况下,软件工程这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学校只上36学时。对于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是不够的,不能够满足软件工程课对实践的长期要求。由此,要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延长实践课的时间非常有必要。

篇5

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多个高校IE办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办学特点,确立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机械工程技术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管理方法的研究、沟通并协调企业内部环节,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诊断、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和手段的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

3.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

4.掌握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应用系统观念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5.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IE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攀枝花学院IE专业设在机械工程学院,从05年开始招生,以机械制造为工程背景,人才培养方案已逐步完善并形成了教学体系,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也较满意。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

1.IE专业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毕业又来到高校,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导致讲授内容理论较多,而结合实践的较少。

2.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虽有,但面较窄。

3.教材的更新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现代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跟不上IT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建设措施

(一)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工业工程专业新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往IE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先理论后实践教学顺序的课程设置体系局面。IE培养方案的修订须以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学生在校应学知识的要求,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等,把这些需求做统计分析,在培养计划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且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制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参考国内外多个高校IE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攀枝花学院IE课程设置包含如下几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政治、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类、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管理学、工业工程学、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必修和选修):项目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物流与设施规划、ERP原理与应用、工程经济学、人因工程学、先进制造技术、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物流设施等)、各种实习等。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工业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性,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和门类,让学生有选择地修习一些课程,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梯队式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教师在实践能力上必须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在专业跨越上朝“一专多能”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教师结合企业实际问题,编著教材或案例,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科研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并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技术人员把企业应用的新技术、新生产管理理念等相关知识带到课堂,实现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共享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强“一专多能型”教师培养,积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分批到国内高校或出国学习培训、进修,脱产学习与业余自修相结合等措施,促进他们理论水平的提高。

(三)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IE专业实验体系包含: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工效学实验、物流规划与物流控制实验、质量控制实验、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数控加工实验、柔性制造系统实验、生产计划和控制实验等实验单元,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实习工厂、工程和管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IE综合实验室,模拟现代制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IE特点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的背景。通过大量现代IE工具和平台,以及各种工程实验增强IE专业学生的机械制造工程背景;通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等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年来,先后选择了一批生产规模适度,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企业与之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设计,也就是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以具体企业为研究对象,到企业和IE工程师一起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样能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从而促使其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内容的充实。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施多元教学框架与立体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法逐步从“一本书,一只笔,一块黑板”原始的教学手段向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逐步由学校独立培养教育向校企结合,学校、企业、社会同时进行教学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交流—互动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开放—发散式”等课堂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如《工业工程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列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运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案例;并提出一些生活中(如超市、快餐店、银行等)的案例,让学生做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测定、分析等,进而达到了启发教育的目的。在教学组织上,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班级式、小组式、独立式等;课堂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工厂及工程现场,从而使得教学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如《物流与设施规划》课程,在讲“工厂布局设计”这部分内容时,把学生带到工厂现场,以现场出现的问题运用书本理论如何解决相结合讲解,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上网自主学习,以此应对“科目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教学局面;同时采用网络课堂教学,把课件、上课视频、思考题等上传到网络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将学科竞赛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参加全国IE大赛、全省IE大赛把竞赛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IE课程教学中,以此推动IE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五)建设IE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

搭建IE专业的知识平台,把IE专业课程建成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视频课件等资源。教学平台以教学资源库为基础,将老师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以课程知识体系的形式进行信息动态集成,为学生和设计界同行提供了终生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场地。

(六)教材建设

IE专业培养的是既懂“工程”又懂“管理”的人才,但教材并不是工程类和管理类教材的简单堆砌和组合,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内容之间交叉重叠较多、融入IE思想的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重新组织,尽可能的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具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篇6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安全生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约4000万人,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25%,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对于这个庞大的劳动群体,如果我们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跟不上,势必会引起众多伤亡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2006年全国施工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6%和11.2%; 2007年施工安全事故死亡9.8万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3%和14.6%。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虽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施工安全管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

3.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人员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其它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内容不能切合本单位实际。(3)安全投入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4)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5)管理部门安全监督不到位,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方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整理安全管理资料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大体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文明施工属于硬件管理的范围,安全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资料属于软件管理的范围。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视为工程项目部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同时安全管理资料又是企业实施科学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加强科学化安全管理起着考核和指导的作用。

(二)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就是施工企业以保证安全生产为目标,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根据系统论和组织论的基本理论,这些要素应包括: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生产评价管理。

(三)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要运用安全系统论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并使建筑安全管理有效运行。

篇7

0 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面向信息与软件产业需求,实现以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施测试实验、获取预期结果、进行实验比较等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力的基本方法。

数据管理课程群是对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有序互动、可构成完整数据管理模块的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规划和整合的有机集成单元。在数据管理的范围内,物联网、数据仓库、信息安全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地涌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使得数据库课程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数据管理课程群。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数据管理课程群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即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工程方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群共同实现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基本训练。

1 建设数据管理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过程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发展需要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的实践过程进行宏观规划,不仅要求对专业教学实践环境的任务进行必要的评估,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来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还要在每学年或每学期针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需求对具体实践项目的内容进行评估、修改和完善,从而使得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动态性管理,基本步骤如图2所示。而具体内容可以从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描述。

1.1 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因为信息技术的行业特点而具有动态性。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数据库技术理论水平、数据库软件操作能力和责任心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团队中除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之外,熟悉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软件企业工程师必不可少,这是直接影响团队的建设质量。可以根据软件行业特点,聘请有一定实践历练的研究生、软件工程师或者在企业工作的校友参与实验、实训的指导,建立由不同类型教师组成的专家平台,以利于学生通过不同的课外途径与教师的进行沟通,利用多种方式保持辅导交流渠道的畅通,将实践教学向更广范围延伸,并与不同课程群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

1.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课程实践应该密切结合课程内容,可以分成5个模块,即数据库系统与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与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以及数据库新技术。

从实验内容层次看,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点设置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主要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实验环境。从课程设计或实训层次看,实施方案通过实现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完成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到和ODBC/JDBC 编程,完成软件开发的系统性训练,以最终能够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

1.3 建立动态的质量保障体系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定期修订实践教学督导制度,企业实践跟踪监控制度,以及学生评教与教师考核制度等,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尤其是严格考核实践环节。通过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实验内容、环境进行核查,并对生成的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估,保持一个动态的、相对与企业期望相符合的满意模型。

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本过程

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了教学实践内容的新颖性。对于数据库课程群来说,可以重点选择常用的Oracle 、SQL Server、DB2、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通过市场调研,预估今后一段时期的生产企业的软件应用情况,在教学网络平台中设计工业生产、商业金融、工商管理和各类教育等不同行业岗位群的数据库示例,创建与实际生产应用相近的数据库和表等数据库对象,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完整性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1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践教学的灵魂,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首先将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成包括教学演示、实验操作、分组交流和简单设计等形式。

针对数据库课程群依托的软件更新速度快、教材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材建设,并向动态化和立体化发展。构筑以实践教学大纲为依据,随着教学软件的版本而实现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指导讲义、习题、测试题的动态化更新,并定期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更换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

2.2 数据库课程的实验设计

数据管理领域的实践模块设计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维护与编程、数据库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实现。在数据库编程方面的实施方案要求掌握存储过程和ODBC/JDBC 编程。其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置与数据管理课程群的授课内容相符合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熟练掌握SQL语言基本数据库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管理和维护具体的数据库系统,针对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认识DBMS运行、数据库创建与管理、查询语言、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实验、通过JDBC/ODBC 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事务管理和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实验等。

实验教师在初期可以m当的演示一下相关实验具体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验证性实验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研究性引导。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状况采用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2.3 数据库课程的实训项目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综合实训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培养。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完成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通过实训,学生可以进行实训操作与软件开发、进而参与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和产品研发,同时重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习的内容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的结合,使项目开发实践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技能向项目经验的转换,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4 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要把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表现、学生日常上机实践情况、实践能力考核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内容。从而达到全面检测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和理论运用到实践等方面能力。例如,同一门课程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考核,可以采用学生多次申请、多次考核的方式保证学生的知识要求达到大纲要求。

3 结语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和实践项目内容选择等各方面环环相扣的更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的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教师团队的组建、实践模块的划分、学生的兴趣引导和团队对数据库新技术的掌握程度等,都需要教学团队不间断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也是本课程群实践体系建设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周顺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9):37-40.

[2]金梅,等.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3(1):84-86.

[3]张晓龙.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0(5):10-13.

篇8

0 引言

现今的工程项目逐渐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此外,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工程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工程项目,那么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便应运而生。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化管理方法,它是基于系统工程,而将其与工程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过程,而是各类知识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最优化管理。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方法。

1 问题提出

由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注重整个工程项目生命期的跟踪动态管理,所以并不能够将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各种因素都连续、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来,因此,也未能反映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变化。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设计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直接相互独立,没有联系起来,这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寿命期以及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设计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都只是独立于自己的管理模块及管理目标,都缺乏对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的统一认识,这就等同于根本没有工程项目管理。

1.2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是各自分离的、静态的实现其各自承担的职能(早期规划决策、设计、施工)进行管理,这样就没能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很好的衔接统一,缺乏协调一致性;另外,很多工程项目管理并不重视项目建设的早期规划决策,直接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程。

1.3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过多是管理者凭借着自己对于工程项目的经验,没有适当的参考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及技术成果。

2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基本概念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与项目经理通过系统的方法及理论对工程项目的各类资源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及协调,从而实现工程项目高质高效完成的目标的管理模式。

2.2 工程项目管理特征

工程项目管理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等特点。

2.2.1 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通常包括多个组成部分,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学科、多个组织,并且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重难点,不确定因素较多;工程项目的人员同时涉及业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督部门、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多个组织机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项目过程中因为其复杂性,就会面临各种技术的、政治的难题,这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可以及时的成立相应的专办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2.2 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创造性

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面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具有创造性的特质。没有完全现成的管理经验,只能依靠优秀的管理体系引导这管理团队不断进行摸索、创新。但是创造性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支持,需要积累前人的管理经验,综合各类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工程项目的目标。

2.3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对工程项目的所有组织人员、所有进程、所有工作以及所有的目标进行智能化的、实时的、远程的控制及管理。组织人员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检测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人员;进程包括项目前期的构思及规划、招投标、设计、施工、检测、监督、验收等过程;所有工作包括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计量管理、变更管理、竣工管理等;所有目标包括工程项目的功能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及环境目标。

3 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内容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要素以及管理过程的集成化。

3.1 管理目标的集成化

管理目标的集成化是集合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管理目标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强调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与统一性,这可以防止各个参与单位因为其各自利益未能完全最大化而造成的问题,因为只有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实现了,各个项目参与者的目标才能实现。

3.2 管理手段的集成化

工程项目的管理本身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因此如果采取单一的管理手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需要。所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及管理办法进行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

3.3 管理要素的集成化

工程项目同时存在成本、工期、人力资源、质量、风险、范围、沟通等多个相互制约的管理要素,因此需要对这些管理要素进行集成化的规划考虑。

3.4 管理过程的集成化

项目管理过程的集成化的目的是明确管理目标与任务、分工和职责,建立以集成化项目管理为中心的决策、采购、设计、施工管理业务流程体系。

4 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的改进

当前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主要存在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建立还处于早期的设想阶段,这方面应该多参考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经验进行改进;二是工程项目的各个管理要素是进行集成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它们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也不是一样的,因此需要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要素的权值对集成化管理的影响。

5 结论

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目标、组成要素以及过程控制,积极在集成化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创新,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11-02

一 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每年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设计一个静态网站没有问题,一旦涉及后台数据库,如设计一个学习论坛,学生就会感觉非常困难,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差。虽然学习过不止一门数据库课程,如本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一般学习了Access和SQL Server 2005,但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专业技能薄弱。为解决此问题,在开设课程的时候针对某些专业课有必要将企业中的真实工作环境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状和以“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强调技能”的培养方式,以及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学制只有3年的现状,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数据库课程简介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将关系数据库基础理论和数据库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此课程在软件专业、信息管理、网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都有开设。开设此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并会应用ER模型等工具进行数据库系统分析和设计;为让学生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原理,我们以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为例,介绍关系数据库的用法,让学生学会在SQL Server中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创建和管理基本表、掌握T-SQL语言的语法、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索引和数据完整性的实现、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并且学会在 SQL Server提供的客户机/服务器(C/S)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应用与开发。

三 基于工作过程的TD-SCS教学法简介

为达到开设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的目的,我们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TD-SCS教学法,全称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分阶段自我检查方法(Task Drive-Self Check Stepply),该方法是依托于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大环境,将以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分阶段考评方法相结合而提出的。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未来的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以学助做,以做促学,这种思想正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通过此方法的实验和推广,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并带动其他相关课程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四 TD-SCS教学法实施的方案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对当前的高职院校众多课程中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TD-SCS教学方法,通过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教学中进行探讨和实践。

首先,设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学习完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并能学以致用,通过理论学习和任务的执行,能够掌握后台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并且通过自学一套开发工具如ASP等达到独立开发简单的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

其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拟采取的方案: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数据库课程的特点,将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充足,一半时间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教学,一半在机房完成实践任务。在课程后期,安排一定课时的集中实训,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开发一个小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当成一名数据库设计师,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同时扮演课程讲师和高级系统工程师和项目负责人的角色。

教师在课程学习初期把项目任务分配给学生,如设计并实现一个学生成绩系统,让学生围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展开课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分阶段去完成任务。如先学习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字段、数据表、关系数据库等),接着学习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与此同时设计学生成绩系统的E-R图;然后在学习各种范式的同时借助学生成绩系统的E-R图,利用范式的理论将E-R图进行优化,设计出数据库的数据表。

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首先进行自我检查,具体方法是让学生结合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进行初次自我考评,来检测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考评形式采取分组答辩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答辩,学生通过答辩自己检查和组内同学互查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起监督指导作用。若任务完成不能满足要求,则通过继续学习、查阅资料、咨询老师来改进和完善任务;然后根据老师的任务要求继续自我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若未能达到要求则继续改进;反之,则进行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执行方法同上一阶段任务。通过这样的周期性学习,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每一阶段的方法原理图见右图。

五 总结

通过将基于工作过程的TD-SCS教学法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教学中的实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开发一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可以将此教学法推广到其他类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张跃西.会展旅游专业“分段式模块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EB/OL].http:///yjcg/2010yyll/

5683.shtml

篇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专业[1]。由于其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动态性。在该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和技能、支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构建适时、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学校该专业的办学背景不同,教学侧重点差别大,导致课程体系不尽相同,因此给出一个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统一”体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本文旨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该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一种思路,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相关的研究的队伍中来。

1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地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即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支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培养以应用为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型管理人才。这一方向和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树立“技术进步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实现”的思想[2],让学生获得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的专业技能。

课程是教学的根本,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3]。虽然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有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导向3种模式[1],课程体系方面有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课程重点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院校,课程重点在于情报学、信息学等基础课程;以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课程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侧重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教育三大类[4]。这些模式虽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无论何种模式与课程体系其共同特点都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分界明显,不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照搬任何一种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社会需要,结合实际提出一种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一套符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科学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为原则[5],课程设置坚持“基础为先,重在主干,突出特色”的导向。从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在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学生知识结构、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2)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特色;(3)体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风貌和要求;(4)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发的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无论何时,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培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在数据建模的基础上完成信息分析、服务于管理决策、实现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6]。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是社会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推导知识模块,在由知识模块决定开设课程,构建一个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3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设计

3.1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开发、设计知识、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和信息化管理知识七大模块,分类于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底层是上一层的基础,上一层是对底层知识的应用。

(1) 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具有熟练利用计算机从事文档、办公及通讯工作的能力。

(2) 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模块。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体系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能自主学习常用软件的使用,会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组装和维护,具有对实用软件和硬件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系统工程知识模块。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懂得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此引导学生加深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4) 系统开发、设计知识模块。这一知识模块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至少会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小型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将所学管理融合到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

(5) 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模块。在对信息系统有全面认识和开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能将小型系统集成起来,并加以应用,同时能系统进行整体的维护。

(6) 信息化管理知识模块。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借助计算机或相关工具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能把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

3.2专业方向设置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要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社会的竞争能力,仅有知识面广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在具备广博知识面的同时还能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某一方向的专业能力。为此,在第4学年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本专业的学生分为信息管理方向和信息系统方向来进行培养,开设不同侧重的课程。前者注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者重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的设置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3知识模块与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设置思路和原则,将课程分为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计算机技能类课程、技术与管理融合类课程、信息管理类课程五大类型。知识模块所对应的课程群,课程所属类型和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

3.4课程开设建议

第1学年: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具有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管理工作的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可在本学年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第2学期开设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和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第2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存储、信息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存储与检索。

第3学年: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简单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调试与维护的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第2学期开设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综合型实验课)。

第4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能有效进行信息组织与管理,并能解决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使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本学年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分两个方向(信息管理方向、信息系统方向)进行选修。信息系统方向可开设计算机应用新技术、IT项目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Web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系统开发实践等;信息管理方向可开设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原理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案例等。

4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计算机技术由于其发展变化快,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能只进行简单的知识累加和课程增加,而应该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准确把握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实时构建面向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学颖,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8-381.

[2]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3] 查先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3,4(22):507-512.

[4] 翟丹妮,黄卫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6(10):41-43.

[5] 张劲松.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 情报杂志,2008(11):102-106.

[6] 蔡淑琴,张子刚,张金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25-29.

The Design on Computer Class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V Yong-lin,SHI W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篇11

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

LuoYun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Abstract: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werediscussedinvolving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andmethodandmodeofsafetymanagement.

Keywords: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MethodofsafetymanagementModeofsafetymanagement

1引言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安全管理作为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将为21世纪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2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会不断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1)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人类历史进程证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统论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人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但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3)安全经济学原理。阐述清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4)安全管理学原理。研究从法理出发的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监察与监督的原理;论证清楚安全组织学原理、人员优化的原理;阐明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本的理论。

5)安全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技术原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3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永恒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的《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到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未来的21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必将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安全法规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

2)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

4)安全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将会陆续颁布和实施。

4管理方法-事故预防对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妍。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5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

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1世纪,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在企业,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至是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为人们所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人类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4)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机构、组织、立法、管理体系等)。

通过这些努力,将实现全面防范来自于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意外事故与灾难,减轻来自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和危害,防止和减少来自于社会因素的公共事故与危害、治安案件及“黄、赌、毒”等消除或控制其对人类身心和生命的危害与毒害。■

作者简介:罗云教授“”版权所有

作者单位:罗云(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邮编:100083

参考文献:

[1]罗云.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1997.

[2]肖爱民、唐紫荣等.事故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董立斋、巩长春等.工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篇12

(一)培养目标

陆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陆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陆港物流、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熟悉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与技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从事陆港物流、国际物流、货运、仓储与配送、现代物流组织与规划、陆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保税区流程等物流业务及外贸进出境报关与报检相关工作的应用开发型高级陆港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二)能力要求

根据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陆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分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其他能力。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核心能力包括陆港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陆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他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应岗能力等。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不仅需要相关教学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直接培养,更需要通过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

二、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一)专业理论课程内容

陆港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包括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平台课程等(见表1)。

(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特点

1.增加课程容量,扩大知识面

在课程体系中,“陆港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与报关”3门课程采用课程包形式。陆港物流学课程包包含了“物流管理基础”“港口管理学基础”“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4门课程;供应链管理课程包包含“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生产物流”“销售物流”4门课程;国际货代与报关课程包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运输”“报关实务”3门课程。

2.推行标准化课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表现:

一是课程设置体现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化思想。整体课程体系按照陆港物流供应链运作流程设置,注意系统运作顺序及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课程包内容同样体现供应链流程思想:陆港物流学课程包注重物流基础的培养,并重点介绍物流核心功能———运输和仓储,使学生能掌握运输仓储与配送的运作流程;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按照供应链运作的基本流程设置课程,即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与配送物流,并重点掌握三者之间的无缝衔接;国际货代与报关课程包是陆港物流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包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基本运作流程。

二是教学过程标准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选择性的对部分课程进行标准化课程设计,即课件标准化,教案标准化,课时标准化,上课讲述程序标准化,案例标准化等,并通过网络教学,让同学们能随时听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教学掌握港口物流操作环节及流程,参与现实陆港物流管理问题的调研,解决现实的陆港物流管理问题,是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解决陆港物流管理问题的重要载体。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社会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结合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陆港物流行业参观调研、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学年论文、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每个实践环节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是通过资料搜集、陆港企业参观、社会调研等内容,并写调研报告,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感性认识的体验性实践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对所学各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环节;案例和企业视频录像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在课堂接触最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专业课程后在实验室或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或实践;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物流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强化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以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分别强化了学生的各种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

四、实施方法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

(一)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

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调查实习和陆港行业参观、物流企业参观、相关专题讲座等。通过陆港物流参观、现状调查以及相关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实验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对所学各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国际货代与报关”“陆港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制定实验项目,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任课教师讲解到这部分内容时,在物流实验室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物流软件进行实验或安排学生在课外学时进行验证性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主要在陆港物流实验室、RFID、条码实验室进行实验。

(三)物流案例教学

物流案例教学是运用与所学课程理论相近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必须有引导案例。(四)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陆港物流系统观念,培养物流系统规划能力。教学过程中主要有陆港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五)学年论文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学年论文开设2~3个学期,首先要求学生撰写文献综述,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撰写小论文,并鼓励学生进行公开发表。发表文章可与学分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

(六)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

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主要利用信息化实验室进行综合性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陆港物流企业实际运作的理解。物流实验室拥有多套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国际货代系统、报关系统、港口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模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在短期内集中进行实验。学生可通过角色转换完成所有信息系统的模拟,理解各角色的工作;也可以分角色合作模拟实际企业的运作,了解物流企业运作中各角色间是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的。

(七)在岗实习

篇1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中国对于城市防灾规划仅仅赋予其政府层面的资源配置和应急管理措施,缺乏建立与完善基于信息技术进步下的动态城市灾害风险识别和管理制度。本文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化与城市灾害风险识别和管理,通过对城市受灾因素的收集,进行灾害危险性等级分析,对城市进行防灾综合系统性规划;在面对城市灾害时,利用“3S技术”构筑强大信息管理系统,试图建立最佳逃生通道和逃生秩序,并且实现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使公众了解次生灾害及应对过程,以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朝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城市灾害风险信息的识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多年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城市防灾规划一直围绕着消防规划、防洪(潮汛)规划、防空袭规划和抗震规划这几方面进行。因此,风险的辩识和衡量在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任何一种风险在识别阶段被忽略,尤其是重大风险被忽略,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风险识别的流程

辩识风险通常的流程为:如表(一)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风险的辩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等。

检查表是按照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在对一个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将这些风险因素列成一张表格。

头脑风暴法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 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

流程图法可以通过分析事件发展过程,了解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通 过对这些环节的罗列、发展,识别事件存在哪些风险的方法。

城市防灾减灾的信息系统化管理

灾害管理系统是政府为了能在危机来临和结束后做出很好的应对,所建立的一套能感应灾害来临及危害程度的信号,并能判断这些信号与灾害之间关系的系统,然后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对灾害风险源、灾害征兆进行不断地监测,在各种信号显示灾害来临时及时地发出警报,也能在灾害发生后紧急处理灾后事物。

(1)信息收集子系统

信息收集子系统的任务是对有关灾害风险源、灾害征兆及灾害危害程度等信息进行收集。设计时要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灾害管理系统要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这取决于灾害风险源存在的范围,因而政府在建立灾害管理系统时首先要分析城市各种受灾因素和灾害风险源的分布状况,不能有所遗漏,否则一开始就无法保证灾害管理系统对灾害的管理功能。

(2)信息加工子系统

信息加工子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整理、信息识别与信息转化三大功能。灾害管理系统收集到信息之后一般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系统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识别,以排除那些干扰信息和虚假信息。经过信息的整理和分类,并对信息进行识别后,灾害管理系统就拥有了一些较为全面、真实的信息,此时系统就可以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一些简单、直观的信号或指标,为系统决策做好准备。

(3)决策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的功能是根据信息加工子系统的结果决定是否发出灾害警报和灾害警报的级别,并向警报子系统发出指令。在制定决策依据时,要决定灾害预警各个级别的临界点,这些临界点需要指标达到何种水平。如果信号或指标无法直接显示灾害是否发生,而只是表明灾害发生有多大的可能性,那么也可以根据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确定不同灾害预警级别的临界点和不同灾害应对措施。

基于灾害风险识别和管理上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一个城市经常受到多种灾害的侵袭和威胁,而各种灾害的发生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防灾规划应与各种灾害的特点相适应。基于灾害信息识别和管理的城市防灾规划正在朝着综合性和危机管理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改变规划编制思路,由单项防灾规划向综合防灾规划转变。在编制规划中,应当把所能考虑到的紧急事件都包括进去,由此来确保具体的规划能够灵活地适应所有事件的要求。特别是大规模的紧急事件,必须周全地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的变故和不测。

研究潜在的危机,加强预防工作。在平常时期,要不断进行工作测试,对现有的规划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际操作性,并且研究潜在的危害、威胁和脆弱性,把握面临的挑战。

政府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社会协调性管理转变。在灾害发生时,由政府的有关部门对防灾、救灾、抗灾进行统一的管理,而救灾、救援则由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承担;在紧急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合力,在防灾救灾方面达不到高效率的效果。然而通过灾害信息的汇总和收集、管理,把握关键的救灾信息,进行有效的救助,并通过社会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达到社会协调性的防灾救灾体制。

灾害信息资源封闭式向共享化转变。各部门拥有应急救援队伍,人力、物力、技术资源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信息资源缺乏互联和共享,致使救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救援队伍整体装备水平较差等。通过“3S”技术、计算机可视技术等构筑强大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立防灾减灾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达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体制。

结论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高城市的致灾因素也不断增加,并且自然孕育灾害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过程,然而城市防灾减灾在于对已有资源和所创造价值的保护,表现为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并不是创造新价值。所以对于灾害信息的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既能摆脱城市防灾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被动式”规划,又能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由当前的不足向综合性管理方面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城市防灾减灾的二维社会性管制,许娇、杨永忠《城市问题》201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