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医学外科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临床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对医学基础课程及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后,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接受专科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要求,这也是医学本科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继续医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循证医学本身就是对继续医学教育甚至终身医学教育的一种实践。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获取全世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容易,而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最可靠的证据是所有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临床研究生阶段,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的重要性,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技能,必然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具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系统的能力,进而提高医疗实践效率,这也是实现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尝试。
2实施方法
2.1对象以已经完成本科阶段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课程,在本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临床研究生为主,也含一些低年资住院医师以及进修医师。
2.2准备学生需在研究生基础课程中学习“医学文献检索”、“统计学”以及“循证医学”等相关课程,要求掌握国内外医学科学文献的检索与评价,掌握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应用情景,掌握循证医学概念、特征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结论的评估方法。由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所有教师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整理成册。
2.3实施方法带教教师将在讲授、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病例,结合之前总结出来的临床问题,向临床研究生提出相应的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搜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对研究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确切结论,以指导临床问题的解决。
2.4效果评价通过对临床问题解决的效果评价,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结论整理成论文,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以及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25-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生毕业后在经认定的医院接受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为主的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训合格的住院医师,让他们按照规范、统一的标准进行诊疗工作。口腔颌面外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口腔二级学科,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分类复杂、治疗方案多样、临床操作要求精细等。住院医师刚进入临床中,容易出现治疗方案选择不恰当、临床操作不达标、培训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当他们轮转到口腔颌面外科开始临床工作时,因工作量大、操作要求高、诊疗经验不足、理论与实际掌握不充分等原因,造成诊疗错误的概率增大。
R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以临床诊疗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针对某一疾病或病种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治疗程序和模式,是一个有关治疗、护理、康复、检验检测等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临床路径教学法”就是以临床路径为教学平台对医学生实施教学的方法。该教学方法对住院医师获取系统的现代医学知识,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接受全新的单病种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师责任制(Tutorial system)又称为个别辅导制,导师分配到相应数量的学生,针对性的培训,因材施教,在培训期间由导师对所带教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其基础是导师和学生双方互动合作,其核心为关注和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其目的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积极探索的能力。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从 2013 年起将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使住院医师的出科考核、教学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得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施方法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2013 年 7 月―2016 年 8 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计 20 人,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10 人。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对照组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模式教学。分组的带教老师均为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拥有较好的临床教学经验,规培生轮转时间均为 12 周 。
(二)方法。实验组:根据规定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制定相应临床路径表单。由一名导师与一名住院医师组成“一对一”的师生关系,进行导师责任制管理。导师由科室主任和教学小组讨论后选出,要求有丰富的带教经验、扎实的医学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导师要按照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及相应病种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协助住院医师制订相应学习计划,监督其完成在口腔颌面外科轮转学习,使其能熟练掌握常见病种的诊治,并指导科研资料查阅、论文翻译、实验数据分析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指导学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颌骨囊肿为例,实验组首先由导师预先向轮转医师提供1份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路径治疗表单,根据临床路径所设定颌骨囊肿患者检查诊断固定流程开展渐进性提问,如:颌骨囊肿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查体需要注意什么?诊断相关的主要辅助检查有哪些?诊断是否明确?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出现并发症如何处理?后续医嘱如何?等等。第二,住院医师熟悉颌骨囊肿的临床路径表单后,询问病史查体,了解病患个体实际疾病过程,查找资料,根据预留问题寻找答案。第三,治疗方案讨论,住院医师按照预留问题向导师汇报,导师按照路径方向指导、补充和纠正。第四,由导师指导住院医师按临床路径完成病例临床治疗,以及相应科研课题资料收集、分析,导师最后进行总结。
对照组:按照《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文件汇编》要求,根据《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教材为基础,住院医师学习,带教老师讲解形式进行。
(三)考核方式。轮转期满后进行出科考试及两种培训方式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出科考试以《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为基础,分为理论笔试(40 分)、基本操作(30 分)及病例分析(30 分)三部分,总分为 100 分。以上两组学员考试及调查均由未参加本期教学的同一个老师进行。
(四)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出科考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 P
二、结果
(一)两组医师出科考试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理论笔试、基本操作、病例分析及综合总分成绩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学员对两种培训方式效果满意度调查。实验组在教师授课满意度、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表达能力、学习兴趣、个体化治疗方面均较传统教学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一)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规范教学流程,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临床路径的产生,是医疗人员在对某种疾病进行大量的病例诊治及分析后,按照严格次序制订的规范化诊疗计划,该诊疗过程在日常诊治中可达到最佳效果。根据临床路径的诊疗过程进行疾病诊治,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临床路径教学法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老师住院医师日常出现的问题被针对性教学,规范了老师的教学行为。临床路径表单使带教老师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操作可以“放手不放眼”,哪些操作需要亲自介入,既让住院医师获得充足的临床操作经验,又保证了治疗质量。但临床路径教学法也有缺点,临床上只有部分疾病实施了临床路径,临床路径适合单一的,或者较简单的病例,对于涉及多系统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进展复杂多样、易变异等原因,这些复杂的疾病还未建立起标准的路径。即使执行临床路径的疾病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变异性。因此,单纯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二)应用导师责任制有利于住院医师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培养其独立分析能力。导师责任制是指通过严格考核和观察后,结合该医师的职称及教学水平,选出高质量的导师,并对其分配相应数量的规培生,由导师针对固定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以师生双方合作互动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探索精神。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实行导师责任制,导师的责任感被提高了,导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被发挥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在导师的指导和督促下,学员能独立思考,灵活应变,积极探索新治疗方案,不仅更加系统的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些疑难病例,通过导师针对性指导,规培生自行查找解决方案,再由老师修改并使用,在住院医师进入临床的初期阶段至关重要。但导师责任制也存在着导师个体技术水平的差异、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治疗结果差异等问题。
(三)临床路径教学法与导师责任制相结合,取长补短,使规范化培训更有成效。由于临床路径教学法和导师责任制教学各有优缺点,我们为了寻找更好的规范化培训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到对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可以扬长补短,互相促进,既解决了临床路径教学法范围小,不灵活的困境,又规范了导师责任制灵活度大,治疗标准不够统一的难题。在本次试验中,表 1 显示,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组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表 2 也显示,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组在教学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学习兴趣、个体化治疗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教学法与导师责任制相结合是一种高效的规范化培训方法。
总之,临床路径教学法与导师责任制相结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方式,对培养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口腔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口腔医学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与导师责任制相结合规范化培训模式时间尚短,在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及教学流程等方面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对该方法长远实施效果仍需不断科学评估及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朱红,丁胜,周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2008(25)
[2]唐国瑶,陈建俞.我国住院t师培训制度的历史演变[J].医学育探索,2006(2)
[3]彭明强.临床路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Chin,Evid-based Med,2012(6)
001药学
002中药学
003护理学
004口腔医学技术
005放射医学技术
006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007病理学技术
008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009营养
010理化检验技术
011微生物检验技术
初级(师)考试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012药学
013中药学
014护理学
015中医护理学
016口腔医学技术
017放射医学技术
018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019病理学技术
020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021营养
022理化检验技术
023微生物检验技术
中级考试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024全科医学
025内科学
026心血管内科学
027呼吸内科学
028消化内科学
029肾内科学
030神经内科学
031内分泌学
032血液病学
033结核病学
034传染病学
035风湿与临床免疫学
036职业病学
037中医内科学
038中西医结合内科
039普通外科学
040骨外科学
041胸心外科学
042神经外科学
043泌尿外科学
044小儿外科学
045烧伤外科学
046整形外科学
047中医外科学
048中西医结合外科
049中医肛肠科学
050中医骨伤学
05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
052妇产科学
053中医妇科学
054儿科学
055中医儿科学
056眼科学
057中医眼科学
058耳鼻咽喉科学
059中医耳鼻喉科学
060皮肤与性病学
061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062精神病学
063肿瘤学
064肿瘤内科学
065肿瘤外科学
066肿瘤放射治疗学
067放射医学
068核医学
069超声波医学
070麻醉学
071康复医学
072推拿(按摩)学
073中医针灸学
074病理学
075临床医学检验学
076口腔医学
077口腔内科学
078口腔颌面外科学
079口腔修复学
080口腔正畸学
081计划生育
082疾病控制
083公共卫生
084职业卫生
085妇幼保健
086健康教育
087药学
088中药学
089护理学
090内科护理
091外科护理
092妇产科护理
093儿科护理
094中医护理
095口腔医学技术
096放射医学技术
097核医学技术
098超声波医学技术
099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00病理学技术
101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102营养
103理化检验技术
104微生物检验技术
105消毒技术
邱蔚六,口腔颌面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等职,现为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名誉主任。
从事医学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整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_。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最高奖一杰出会士奖,2010年被国际牙医学院授予该院最高荣誉――大师称号。
记者:什么是口腔医学?
邱院士:那还要从战争说起。以前的常规战争,士兵都头戴钢盔,头颈以下部位都掩护在战壕里。战争给人体的颌面、口腔损伤很大,由此所产生了诸如口腔疾病、颌面整形与康复(语言、咀嚼、吞咽、呼吸和面部表情)等问题。因此,在17世纪中期从外科系统中分出建立了牙医学的分支。以后又由于颌面外科的成熟和加入遂形成了现代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在我国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概念。近60年来,口腔医学在我国发展很快,尤其是颌面外科,涉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整形的,效果都不错。
记者:什么是口腔颌面外科?
邱院士: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等)、,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为了防治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需要,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牙周病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等有关学科不能截然分割;另一方面,由于它本身的外科属性,又与普通外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外科学以及内科、儿科学等有着共同的特点与关联。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既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记者: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邱院士:易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人群在医学上常被称为肿瘤的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患口腔颌面肿瘤的危险因素常见有如下几类:
生活习惯。嗜好烟酒,有咀嚼槟榔习惯的人群。槟榔有兴奋上瘾作用,槟榔碱易诱发口腔癌。中国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为台湾、海南、湖南等。
种族差异。以黑色素瘤为例,白人患面部皮肤黑色素瘤居多。黄种人则以黏膜居多。
年龄因素。发生口腔颌面部肿瘤人群的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临床治疗。曾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包括曾接受过器官移植,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者)的人群。
其他因素。具有癌前病损的人群(如白斑、红斑以及扁平苔藓等),以及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瘤家族。
记者:口腔颌面肿瘤有哪些分型?
邱院士:口腔颌面肿瘤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结构、生长方式、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均有很大差异。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以下分型。
溃疡型:肿瘤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浅部,表面坏死脱落并向周围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状溃疡;
外生型:肿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样,常合并感染、坏死;
浸润型:肿瘤发展较快,早期向深部与周围组织生长,侵入黏膜下层和肌组织,表面稍隆起而粗糙不平,深部可扪及不易移动的硬块。
还有肉瘤: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黏膜或皮肤完整,可伴以皮下或黏膜下血管扩张;皮肤或黏膜充血,生长迅速;长大后因局部营养缺乏或继发感染才发生溃破。临床常见有纤维肉瘤和骨肉瘤。骨肉瘤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肿瘤侵犯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咬肌、翼内肌、颞肌等肌群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记者:颌面肿瘤手术后恢复原貌的概率和生存率分别为多少?
邱院士:患者接受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功能受损、容貌毁损,修复重建是必须,也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已进行过6000多例手术同期修复重建手术:成功率高达98%。所以就目前而言,该手术是比较成熟的。
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尽快行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如张口训练,语言训练等。
口腔颌面癌症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50%,其中Ⅰ期5年生存率达90%,Ⅱ期5年生存率也可达70%~80%,Ⅲ、Ⅳ期5年生存率仅20‰因而其生存率还有待提高,但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记者:如何预防颌面肿瘤?
专业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等。
注意事项:每个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在大一时的专业课程各不相同,根据每个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定。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