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诈骗手法众多,如贷款诈骗、杀猪盘、刷单诈骗等等。为了提高大家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今天我们举办防诈骗知识宣讲会。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和领导,让我们欢迎xxx。
感谢王老师精彩的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常见手段,以及如何识别电信诈骗。刚才,讲座中提到高校发生率较高的诈骗手段包括网络刷单,,冒充客服、领导、熟人、公检法人员等。
指事主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时发生的诈骗案件。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全支付法。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网易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4、收取订金骗钱法。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然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5、约见汇款。网上购买二手车、火车票等诈骗的常见手法,骗子一方面约见事主在某地见面验车或给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电话就马上汇款,骗子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
中图分类号:TP393.08
系统和程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往往是可以避免的,但从人性以及心理的方面来说,社会工程学往往是防不胜防的。当前,黑客已经由单纯借助技术手段进行网络远程攻击,开始转向综合采用包括社会工程学攻击在内的多种攻击方式。由于社会工程学攻击形式接近现实犯罪,隐蔽性较强,容易被忽视,但又极具危险性,因此应引起广大机构及计算机用户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1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定义
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是把对物的研究方法全盘运用到对人本身的研究上,并将其变成技术控制的工具。社会工程学是一种针对受害者的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心理陷阱,实施诸如欺骗、伤害等危害的方法。[1]
“社会工程学攻击”就是利用人们的心理特征,骗取用户的信任,获取机密信息、系统设置等不公开资料,为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创造有利条件。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起决定因素的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和管理。[2]面对防御严密的政府、机构或者大型企业的内部网络,在技术性网络攻击不够奏效的情况下,攻击者可以借助社会工程学方法,从目标内部入手,对内部用户运用心理战术,在内网高级用户的日常生活上做文章。通过搜集大量的目标信息甚至隐私,侧面配合网络攻击行动的展开。
2 社会工程学网络攻击的方式
黑客在实施社会工程学攻击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人际关系、行为学等知识和技能,以便搜集和掌握实施社会工程学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等。结合目前网络环境中常见的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方式和手段,我们可以将其主要概述为以下几种方式:
2.1 网络钓鱼式攻击
“网络钓鱼”作为一种网络诈骗手段,主要是利用人们的心理来实现诈骗。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Web站点来进行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财务数据,如信用卡号、账户和口令、社保编号等内容。[3]近几年,国内接连发生利用伪装成“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主页的恶意网站进行诈骗钱财的事件。“网络钓鱼”是基于人性贪婪以及容易取信于人的心理因素来进行攻击的,常见的“网络钓鱼”攻击手段有:(1)利用虚假邮件进行攻击。(2)利用虚假网站进行攻击。(3)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进行攻击。(4)利用黑客木马进行攻击。(5)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6)利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攻击。
2.2 密码心理学攻击
密码心理学就是从用户的心理入手,分析对方心理,从而更快的破解出密码。掌握好可以快速破解、缩短破解时间,获得用户信息,这里说的破解都只是在指黑客破解密码,而不是软件的注册破解。[4]常见的密码心理学攻击方式:(1)针对生日或者出生年月日进行密码破解。(2)针对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或者当地区号进行密码破解。(3)针对用户身份证号码进行密码破解。(4)针对用户姓名或者旁边亲友及朋友姓名进行密码破解。(5)针对一些网站服务器默认使用密码进行破解。(6)针对“1234567”等常用密码进行破解。
2.3 收集敏感信息攻击
利用网站或者用户企业处得到的信息和资料来对用户进行攻击,这一点常常被非法份子用来诈骗等。[5]常见的收集敏感信息攻击手段:(1)根据搜索引擎对目标收集信息和资料。(2)根据踩点和调查对目标收集信息和资料。(3)根据网络钓鱼对目标收集信息和资料。(4)根据企业人员管理缺陷对目标收集信息和资料。
2.4 企业管理模式攻击
专门针对企业管理模式手法进行攻击。[6]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攻击手法:(1)针对企业人员管理所带来的缺陷所得到的信息和资料。(2)针对企业人员对于密码管理所带来的缺陷所得到的信息和资料。(3)针对企业内部管理以及传播缺陷所得到的信息和资料。
3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防范
当今,常规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无法实现对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有效防范,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网络用户而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较好的上网和生活习惯才是防范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的主要途径。防范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多了解相关知识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对于网络攻击,过去更偏重于技术上的防范,而很少会关心社会工程学方面的攻击。因此,了解和掌握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原理、手段、案例及危害,增强防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堪称社会工程学的经典――凯文米特(Kevin Mitnick)出版的《欺骗的艺术》(The Art of Deception),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找到类似的资料加以学习。此外,很多文学作品、影视节目也会掺杂社会工程学的情节,比如热播谍战剧《悬崖》,里面的主人公周乙无疑是一个社会工程学高手,读者应该能从中窥探到不少奥妙。
3.2 保持理性思维
很多黑客在利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攻击时,利用的方式大多数是利用人感性的弱点,进而施加影响。当网民用户在与陌生人沟通时,应尽量保持理性思维,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
3.3 保持一颗怀疑的心
当前,利用技术手段造假层出不穷,如发件人地址、来电显示的号码、手机收到的短信及号码等都有可能是伪造的,因此,要求网民用户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网络环境中所看到的信息。
3.4 不要随意丢弃废物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垃圾废物中都会包含用户的敏感信息,如发票、取款机凭条等,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可能会被有心的黑客利用实施社会工程学攻击,因此在丢弃废物时,需小心谨慎,将其完全销毁后再丢弃到垃圾桶中,以防止因未完全销毁而被他人捡到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4 结语
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随之所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传统的计算机攻击者在系统入侵的环境下存在很多局限性,而新的社会工程学攻击则将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利用人为的漏洞缺陷进行欺骗进而获取系统控制权。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工程学攻与防的相关基础知识,旨在帮助关心网络安全的人群能更加关注安全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结合防范措施避免入侵者的恶意攻击。
参考文献:
[1]姜瑜.计算机网络攻击中的社会工程学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6):279-280.
[2]陈小兵,钱伟.电子邮件社会工程学攻击防范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11:5-7.
[3]杨明,杜彦辉,刘晓娟.网络钓鱼邮件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5:61-65.
[4]清凉心.看看黑客如何来破解密码[J].网络与信息,2007,6:61.
[5]严芬,黄皓.攻击行为系统化分析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6,10:93-96.
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
>> “网络钓鱼”:如何钓走你的钱 网络钓鱼如何防范? “网络钓鱼”行为的定性 网络钓鱼攻击的幕后 小心!“网络钓鱼”就在你身边 何谓网络钓鱼以及如何识别 浅析网络钓鱼的危害和防范 DKIM:对付网络钓鱼的新武器 FBI的网络钓鱼执法术 由网络钓鱼文看网络谣言的净化机制 如何避免成为网络钓鱼的受害者 基于服务的网络钓鱼综合防范体系的研究 基于双向认证的“网络钓鱼”攻击防范技术 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与识别技术 基于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的防御研究 网络钓鱼的常用伎俩和防范对策 卡巴解密网络钓鱼 为您支招如何防骗 从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看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网络钓鱼攻击的防御技术及防御框架设计 垂钓者还是被钓者 网络时代的钓鱼危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xploit.MhtRedir),后者利用IE浏览器的MHT文件下载执行漏洞,在用户不知情中下载恶意CHM文件/icyfox.js并运行内嵌其中的木马程序(Trojan/PSW.QQRobber.14.b)。木马程序运行后,将把自身复制到系统文件;同时添加注册表项,在Windows启动时,木马得以自动运行,并将盗取用户QQ帐号、密码甚至身份信息。
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账号和密码。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贪图方便设置弱口令的漏洞,对银行卡密码进行破解。如2004年10月,三名犯罪分子从网上搜寻某银行储蓄卡卡号,然后登录该银行网上银行网站,尝试破解弱口令,并屡屡得手。
实际上,不法分子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钓鱼”不法活动。
“网络钓鱼”防范知识
(一)针对电子邮件欺诈,广大网民如收到有如下特点的邮件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打开和听信:一是伪造发件人信息,如;二是问候语或开场白往往模仿被假冒单位的口吻和语气,如“亲爱的用户”;三是邮件内容多为传递紧迫的信息,如以账户状态将影响到正常使用或宣称正在通过网站更新账号资料信息等;四是索取个人信息,要求用户提供密码、账号等信息。还有一类邮件是以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等为诱饵诱骗消费者。
(二)针对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的情况,广大网上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用户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核对网址,看是否与真正网址一致;二是选妥和保管好密码,不要选诸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建议用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同一密码;三是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差错,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四是管好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五是对异常动态提高警惕,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网址上输入了账户和密码,并遇到类似“系统维护”之类提示时,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链接
针对虚假电子商务信息
广大网民应掌握以下诈骗信息特点,不要上当:一是虚假购物、拍卖网站看上去都比较“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等,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
二是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非公司,订货方法一律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
三是诈取消费者款项的手法如出一辙,当消费者汇出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人再汇余款、风险金、押金或税款之类的费用,否则不会发货,也不退款,一些消费者迫于第一笔款已汇出,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再汇;
四是在进行网络交易前,要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进行全面了解。上交易系统;
五是对异常动态提高警惕,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网址上输入了账户和密码,并遇到类似“系统维护”之类提示时,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万一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进行银行卡、证券交易卡挂失;
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其他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是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今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审查了7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人数达到55人,其中50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批准逮捕。
个人信息成生钱工具
在这7起电信诈骗案件中,当检察官问及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寻找被害人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均称自己掌握了大量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从姓名、年龄到联系方式,从个人身体情况到保健品的购买记录,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眼里触手可及。
个人信息的掌握是完整诈骗链条中的不可或缺的第一环,不破解这一环,上当受骗的人将会更多,此类犯罪案件将会屡禁不止。那么,大量的个人信息为何流入诈骗团伙手中?诈骗团伙又是如何精确瞄准受骗群体?
7起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获取个人信息的不法途径主要是通过QQ群等网络途径购买。一般每个客户源的单价是几角至三四元不等,包括客户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犯罪嫌疑人直接向网上倒卖个人数据的QQ群里的不法分子购买数据。犯罪团伙每月花费在此的犯罪成本高达数万元以上,但倘若诈骗成功,犯罪团伙将获得百倍、千倍的犯罪收益。
从多名被害人的报案记录显示,大多数被害人通过某些电视保健品广告宣传拨打广告热线电话咨询过,或在某些保健品专卖店里购买保健品时登记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此后,诈骗电话频繁呼入。这也意味着良莠不齐的电视广告和保健品专卖店良中可能有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之后在网络上进行倒卖,而倒卖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团伙所利用,摇身一变成为诈骗团伙生钱的犯罪工具。
诈骗剧本因人而异
2015年6月开始,湖州的李女士通过电视广告陆续购买了部分药品。一个月后,李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养生专家“傅教授”,咨询李女士的个人信息和身体情况,谎称现有疗效显著的新药推出,保证李女士药到病除。在“教授”的鼓动下,李女士便又陆续购买了3万多元的药品。
2015年12月底,“傅教授”打电话给李女士,称:因为购买药品的钱已经达到3万元人民币,现在国家有个报销的政策但名额有限,公司过段时间会来当地搞一个宣传活动,只要李女士帮忙宣传就可以得到这个“珍贵”的报销名额,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不过想报销的话需缴纳一定的档案费、审核费、保险等类似的费用。听说医药费可以报销,李女士觉得真是捡到大便宜了。于是,李女士从今年1月初至5月下旬,向犯罪嫌疑人郑某扮演的“傅教授”陆陆续续支付各种款项费用,每次2000至8000元不等。在支付4万余元人民币之后。李女士依旧没有拿到所谓的报销款,此时的李女士才意识到这是个骗局,马上打电话报警。
同样在2015年,刘先生于10月份开始陆陆续续购买犯罪嫌疑人张某所推销的保健品。不久,刘先生收到一封快递,打开一看里面夹杂着一张某公司回馈用户的抽奖活动券,刮开涂层后,里面赫然写着是二等奖,奖金是人民币100万元。刘先生欣喜若狂,马上打电话给寄件人,也就是嫌疑人张某,并在犯罪团伙的诱导下陆陆续续交了5千元保证金、1万元的公证费、2万元税费、2万元银行转账手续费等。刘先生在交付这些领取中奖金额所需费用后,100万的奖金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损失了5万多元。今年1月份,此张某、王某犯罪团伙在北京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李女士和刘先生只是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审查的7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两名被害人。在今年的7起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年龄大多超过60周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相似,多数被害人都有与李女士一样的遭遇,先是向被害人推销药品、保健品或保健器材,当被害人购买保健品达到一定数额或被害人表示无力支付高额医药费之后,犯罪嫌疑人就称可以帮助申请国家扶贫救济金或报销医药费以减轻被害人的经济压力,但需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建档费等费用,并“承诺”对收取的各类费用将同救济金、报销款一并退还,一步步加大诈骗金额。
除了上述李女士这类一般的套路之外,犯罪嫌疑人也会在具体实施诈骗过程中转变诈骗套路,所以在审查中发现类似刘先生遭遇的被害人也不在少数。
网络招聘聚合起诈骗团伙
犯罪团伙完整的诈骗链条让被害人防不胜防,掉入被骗深渊。
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查办的7起诈骗案件均系团伙作案,内部分工明确。犯罪团伙负责人一般负责整个犯罪团伙的运作、购买客户资料和诈骗技巧、统计业绩等;其他人员一般分为客服、业务人员、核单审计人员等。客服对购买的客户资料进行“粗加工”,以“电话连环call”的方式摸清客户是否有购买意向和潜力,将“潜在客户”分流至业务组,并负责客户与业务组之间的“沟通”;业务员负责电话进行诈骗,业务员之间往往相互配合,以不同的报销名义诈骗被害人钱财。
不同犯罪嫌疑人的相互协作,例如当被害人出现疑虑时,相互合作的嫌疑人往往以虚构的另一种更权威的身份粉墨出场,再次以谎言打消被害人的顾虑,稳定被害人的情绪,保证整个诈骗过程连贯、顺利进行,之后所骗的业绩进行平分;审单人员负责核对快递单号,与被害人确认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保证正确“发货”至被骗客户以收取诈骗款;团伙负责人联系厂家和快递公司,发出“诈骗包裹”,直至客户签收,待客户将诈骗款交付快递公司时,诈骗团伙又通过快递物流公司和“关联账户”将诈骗款流入自己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