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班级文化的创建

班级文化的创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6 15:32: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班级文化的创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班级文化的创建

篇1

一个班班级文化氛围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这个班级教育教学质量, 也间接影响到这班级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所以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概论

1. 班级文化的科学内涵:

班级文化, 是指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群体文化, 是班级的灵魂之所在,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2. 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的意义:

创建优秀班级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引导, 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指明方向。二是凝聚, 共同的奋斗目标, 为班集体增光, 大家一起努力, 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 大家会更加的团结。三是激励和教育, 因为好的环境会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大家的情操得到陶冶, 增长见识。四是制约和规范, 可以用制度来约束大家的各种行为。五是辐射功能, 班级文化一旦被大家所认可, 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把他的精神散发出去。

3. 创建小学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

(1)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 (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4)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这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源泉。

二、创建小学班级文化的策略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 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为:在以班主任为指导的班级文化建设中, 通过班班级物化的熏陶、班级制度的管理、级精神的导向、班级活动的宣传等要素的相互作用, 使班级文化有序运行, 形成一种循环动力, 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1、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 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教室整洁, 养成良好习惯, 教室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美化教室墙壁, 打造丰富多彩的学习乐园: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挂上整个班级的座右铭, 因为目标、标语是导航灯, 要让学生一抬头就能看到, 班级奋斗目标的选择当然是要经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决定的。教室墙壁的空白处粘贴富有激励意义的格言警句或图画等;精心办好黑板报, 展示个性文化风采, 黑板报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文化导向, 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 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一方宝地”。

2、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 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 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建设小学班级的制度文化, 我认为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 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 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创建切实可行班规, 保障班级正常运转;培养优秀小学班干部, 强力支撑班级运行;实行班干部轮换制,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增设班级学生管理岗位, 锻炼学生办事能力;创建班级激励制度, 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

3、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 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合适班级的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目标意识和奋斗意识;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班级内的评价体系, 使小学生学会赏识;培养小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 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适时开展感恩教育, 逐步完善班级情感文化。

4、小学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 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 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获取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丰富文化内涵。又如开展“强身健体”踢毽子比赛, 举行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 提高小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各类比赛项目, 孩子们互相竞争, 共同努力, 推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创建小学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 在这个过程中, 要建设一个温馨多彩的“家”, 制定一套严谨规范的班级制度, 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级精神氛围,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班级人际关系, 采用一系列活泼生动的班级活动, 共同来创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使我们的小学生锤炼成“体魄健, 品行优, 思维活, 能力强, 知识丰富的一代新人”, [1]这是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篇2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融合到班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犹如春风化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还能够使班级成员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积极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并加以实践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制约导向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规范着班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三)凝聚功能。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四)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

二、班级文化的创建

(一)倡导先进的班级理念。思想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深层驱动力。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倡导独立自主、平等协作、积极主动的思想理念。

(二)全方位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全方位推进。首先是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含教师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建立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可以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从而实现依“法”治班,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抓好制度的制定、完善与实施。第三是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种有助于班主任教书育人目标实现的班风,而班级精神则是其核心。班级精神是整个班级文化的基因,一切班级文化的要素都是由其衍生出来的,判断某种班级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一种比较明确的班级精神。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篇3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就像一间弥漫着某种味道的屋子,只要你走进这间屋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就能闻得到,甚至出门之后,还隔身带有这种味道。班主任就要形成和培育一个恰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并为学生所信奉和践行,这是我们能否成功管理的关键。

二、班级文化对优秀团队的影响

利用班级文化创建优秀团队有以下几点优势:

1.提高班级形象吸引力:优秀团队管理很大程度有助于班级声誉(形象)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班级树立良好的形象。

2.提高师生的满意度:拥有一个明确的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文化,比那些班级文化不明显、团队意识不强的班级具有更高的绩效水平。

3.获得学校政策支持:学校在教学管理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班级对学校负责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政策促进班级发展,那么该团队与班级业绩密切相关。

4.增强班级的组织灵活性:优秀团队可以强化班级的各项激励机制,使学生更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优秀团队通过有效的沟通,能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质量,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优秀团队的凝聚力。

实践证明优秀团队是可以给班级带来诸多的“软竞争力”的,而班级文化应作为团队建设的关键。

三、如何打造优秀团队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是创建优秀团队的关键所在,班级文化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有专家统计,做不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比1∶3,而做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是3:1。因此,班级文化将成为团队的第一竞争力。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绝不是产品,而是它的企业文化,就好比一个历史名人留给后世的绝对不是他们的身体,而是他们的理念、业绩或作品。

1.强化团队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团队意识表现在对团队的认同、服从和团队中的概念上;团队意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只有加强团队意识的培育,才能营造和谐共进的班级氛围。

2.具有目标意识。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内在需要并愿为之奋斗,认识其并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优秀班集体这一目标,目标到人,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让每个人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明确并体现出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使之具有坚定的、强烈的责任心与自信心,激励每个成员朝着团队目标不断前进。而班主任要有能够把团队成员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能力,给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已潜能的机会,最终形成团队的力量。

3.形成共同价值观意识。要打造一支优秀团队,需要团队形成共有的价值观,成员才有为之努力的一切方向。有效的沟通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沟通无限、理解万岁。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应首先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因为班级团队是由具备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构成的,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形成凝聚力的基础,所以整合价值观对管理者尤为重要,使之成为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

我们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班级主页、网站、主题学习虚拟社区进行班级形象宣传与学习交互平台;建立班级blog、QQ、BBS、MSN开展主题班会、运动会、艺术节等宣传达到师生、生生之间更平等更紧密的交流;建立飞信、email、电子成长档案构建师生、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平台,从而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认同的稳定平台。

4.强调制度的执行力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标准执行到位是创建优秀团队的重要途径,注入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性化。良好的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具有激励导向的功能,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团队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5.服务与危机意识。班主任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但要承担对班级发展成长的重任,而且要对学生学习、生活负责,并以此为自已人生价值之所在。一旦与团队成员自觉认同价值观时,成员更愿意与团队的成长联系在一起,产生“面向团队内部的服务,面向师生的服务”的意识。

6.学习使人进步的意识。首先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带动者,能带动学生不断进取,想要真正地带动成员,一定要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丰富自己在班级团队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与能力,以激发出新的思路、方法。而成员通过学习取得个人的进步,在学习中统一思想,适应团队的发展,有共同的班级文化及价值观,可加快团队整体的进步,推动团队取得新的发展,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精神。只有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不断努力,不断修正和学习的团队才能鹤立鸡群,成为最终的佼佼者。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把握团队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平和的管理风格、配合高度的合作精神和良性的内部竟争,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泰.管理红皮书.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9.

[2]董晓刚.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10.

篇4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育督导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并推动着学校的改进和发展,保障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督导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要,它为学校的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拓展了空间。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也越来越细致化,强调班级育人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也有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提高发展,更有效地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找到自己特长的发展空间,从而流连于这一特色境界中。古语曰:“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芳香诱人与否,直接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塑造,以及奠定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可塑性。在班风逐渐形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特征,结合学校开展的办学特色氛围,我创设了一套属于自己班级发展的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一、环境的创设让班级文化灵动精致

西方学者杜威曾说:要想改一个人,必须先改变其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人亦流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法,可见境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之角色是十分重要的,而直接影响境教的实施便是教室里的布置陈设了!

班级是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温馨、优雅的环境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对学生的快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室环境的创设上注重营造氛围,整体上偏重于简洁明快,讲求整体和谐与美观大方。首先是教室的墙壁,教室的前方尽量简洁大方,切忌繁杂花哨,如黑板的上方我张贴精短班训“尊师守纪,勤学苦练”,黑板靠近教室门口的墙壁可以设计一个公告栏,主要张贴课程表、重要通知、班委电话、值日表等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信息。教室的两侧墙壁,以对称为美。如我在教室左侧墙壁张贴了两幅已装裱好的学生写的字画。一个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另一个是《弟子规》中“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黑板的左方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光荣榜――星光闪耀”;在教室的右侧墙壁角落,我让学生手工制作了两个塑料做的花瓶,分别种上富贵竹,插上几枝塑料制的梅花、兰花,形成一个具有高尚气节的情感角落,营造一种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

最后是教室后面的大墙壁,我让大墙壁“说话”。因为教室后面空间比较大,而且很多学生课下常在后面谈论、活动。所以,我力求将后面墙壁变成一个班级活动的平台。根据面积,我平等地分了三块。第一块是“我的学习我做主――星光学习小组”,第二块是“快乐读书――亲子同读一本好书”“学习园地――梦想痕迹”,第三块是“美术、书法天地”等栏目。旁边设计了“红领巾图书角”,图书角,是与他人进行互相阅读,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一方书香弥漫的小天地,每日课间阅读时间,学生带一本书回到自己的座位,或独自品味,或邀友同读,赏心悦目,乐在其中。

文化是有吸引力的,经过装饰的有文化气息的教室,学生会很自觉地到教室学习,让每个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在这个“家”安心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让班级文化生动平实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呢?我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特长,发挥其优点,发挥其长处亮点,以学校特色为宗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

班级兴趣小组发展平台就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班级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动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有特色的班级,有特色的班主任就要充分认识到利用各类兴趣小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舞蹈队、葫芦丝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绘画组、建模组、跆拳道组、粤剧组、书法组、美术组等等。

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等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教育效果。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活动环境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活动育人。

三、教育活动开展让班级文化启智冶情

活动也是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我们班级就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旗、扫墓、古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一列感恩教育活动。举办体艺节,经典美文诵读、广播操、队列、篮球、讲故事、道德讲堂、劳动实践能力大比拼、班级板报、手抄报评比,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防火安全”、“垃圾分类”、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结合安全逃生演练,举办读书漂流活动、开展禁毒宣讲教育活动、小手拉大手等,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中成长,奠定美好人生。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社会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班级网络资源利用让班级文化引领潮流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伙伴,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对小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如何让网络成为积极向上的主流教育资源,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勒令禁止。因此,我们班主任通过上网指导和训练,为学生撩起网络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孩子了解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满足他们对网络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懂得上网不仅仅是“传Mail聊天、游戏”和“交友”,还可以阅读、欣赏、创作和学习。教师大力推进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适应新形势,掌握网络知识,在班级网站上,建立班级博客或QQ、微信聊天平台等。营造一个自由沟通、积极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敞开心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参与网站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加强上网指导和训练,使网络这块德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不断增强,学会了如何正确辨别是非、真假、美丑;二是学生的欣赏品位进一步提高,积极主动地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

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它将通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定能为和谐班级发展乃至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06(11).

篇5

一、发现并选拔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教师的完全任命,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选”,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因为,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友”,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妥的地方。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

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16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少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特点、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组合。

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培养班干部和选拔新的班干部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发号施令,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要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例如,负责卫生值日检查工作的班干同学,起初对自己的工作好像不太在乎,每天只是把那些未参加值日工作同学的名字告诉我。为此,我反复向她讲述值日工作与同学们健康和班级的环境以及精神风貌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讲解工作的要点,让她重新满怀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的效果表明,她的工作完成得很不错的。

在每个班级中班干部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但是想当班干部的学生是很多的。有一批人是由于各种原因当不了班级干部。这一些人有时候心理就会有想法的,会出问题的。以下这个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在我班,上学期有一男生平常表现不好不坏,基本算合格的。可是上学期期末的几个晚自习他的表现突然很差。在头两次找他谈心中他都说的很好会守纪律,可是到了晚自习又很差。在第三次找他谈话时,建议他说实话,结果他说他看见班干管理晚自习他就心理不平衡,想利用晚自习捣乱来引起我的注意,实际上他也想当班干,也想管理晚自习。我说这好办,下学期你每星期管一次晚自习。这个学期轮到他管的时候他很负责,而且晚自习管的效果也好。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其实很多学生都想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来。这就需要班主任正确的引导,多找其谈心。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来安排适当的工作。切不可学生要求什么任务就盲目地分配给他。我管这种教育就叫做再教育。

此外,班主任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增强班干部间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每星期组织一次班干部集体义务活动。例如搞大扫除等,通过劳动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同时也通过劳动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样既能锻炼班干部的动手能力,又能使班干部之间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1.抓好班级阵地建设

按照现有的一些宣传阵地,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

黑板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信息角”和“英语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黑板报的设计、书写、美工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作好必要的指导工作。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成果园地。本班有特长的学生比较多,为了让这些特长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把“成果园地”作为展示他们才能的一个小舞台。每次都是一个学生的个人作品进行展示。十月份,我将学生的书法作品做了展示,对全班学生的触动很大。有很多学生都想参与到下一次的作品展示中来。我还打算将书法作品延伸到美术作品,甚至在优秀作业、优秀日记方面,使内容更为丰富。教室黑板的墙面进行布置,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窗户与窗户之间的墙壁,是成果园地的延伸,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地发扬。至于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一些优秀作品,也可以成为一块教育的基地。选择班内学生的书法作品,用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时刻无声地提醒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2.形成班级公约

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学校八项检查评比的相关内容,制订出切合我班实际情况的班级公约,以此来指导学生的言行,保证学生的日常活动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3.培养礼仪教育

根据本班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每周写出文明礼仪的内容,并对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学会自我认知……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逐步走向文明。

4.丰富课余生活

计划利用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结合重大的节目或纪念日的班会,图片展;有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整理被褥、叠衣服、清扫等比赛;有展示学生才艺的特长的技能节;有深受学生喜爱的棋类比赛;有培养读书兴趣的新书介绍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更新。

篇6

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40668平方米,布局设施一流,具备宽敞明亮的“班班通”教室,具备实验电教、信息技术等配套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建有图书室、舞蹈室、美术室,建有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目前,学校寝室、食堂、餐厅及厕所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一栋6层的教师周转房也正在修建之中。完善、齐备的硬件设施,为塑造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绿化、美化、亮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本着“追求高品位”的原则,学校在绿化工作的规划中,力争做到“四季常青”的绿化要求。2014年,学校借现代化学校创建之机对100多株树木进行了修理整形。今年,在学校的申请下,镇委镇政府决定为学校安装十盏太阳能路灯,届时学校的夜晚将更加美丽。学校在注重美化校园的同时,还在全体师生中注重倡导环境保护意识,使整个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学校成了广大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重视文化氛围的布置,充分地发挥育人功能 从校园标牌设置的美观、精致,到走廊、过道和室内装饰都注重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去考虑,在内容上又按各楼层、各区域分不同的主题去设计。同时在两块文化橱窗上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并定期更换,基本做到了让校内的每处细节都充分地体现育人功能。

抓好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精神

铸造学校价值观,建设精神生态家园 “如何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材?”一直是这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确立了“励志正德,笃学健身”的校训,把育人作为工作重心,明确了“勤思明理,快乐向上”的办学理念和“打造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经过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科研、创新之路,告诫学生从做人到求知的理念,培育“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增加师生的认同感。

加强师德建设、凝聚团队精神 加强师德建设,从领导评价等不同层面客观地就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品德修养进行科学评价,并作为教师考核的基础依据,促进师德建设。学校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解读学校办学理念。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各年级,加强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凝聚团队精神,让大家关心学校的发展,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给每个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地提升广大教师的幸福指数。

开展课外活动,增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作用,树立正确舆论;二是通过师生集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理想前途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三是成立球类、书法等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学校管理规程,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各种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制度皆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执行的督查体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做到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 加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班主任负责制。改革班级管理体制,在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基础上,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坚持班主任持证上岗,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评优选先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创新思路促发展,特色文化铸品牌

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技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基。基于这一特点,学校把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的理念,作为培养学生的方向。让学生在校接受三年初中教育后能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能融入社会与人和谐共处,并积极探索求知。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30―01

新课程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无数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学生只有在文化浓郁、团结上进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

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实现尺度均衡的人文管理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在我校很多班级根据校纪校规和班级实际情况,经过全班讨论之后,制订了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考评细则,如《中学生一日常规》《班级请假制度》《班级点名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晨检、午检制度》等制度,学生根据制定的各项班级制度实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在制度的框架下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能只注重班级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味强调班级制度的刚性落实,还要注重目标建设和整体氛围的营造,注重管理制度的人文化、温馨化,柔性管理,使制度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体现。要有意识地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

二、构建主题班会文化,形成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设计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主题班会是学生真正融入班级、热爱班级、提升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我校,各班班主任依据班级在特定阶段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如,在新学期召开“累是催化剂,勤乃加速器”的勤奋刻苦主题班会,全体学生和老师就勤奋学习展开热烈讨论;毕业前夕、考试过后,召开“态度决定一切,目标锁定未来”的主题班会,收到了端正学生态度、树立远大目标的效果。此外,各班主任还在安全教育、人生意义、学习方法、纪律卫生、节庆纪念等方面确立班会主题。通过一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在班级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班级建设形成了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三、构建班级品牌文化,凸显形态各异的文化特色

教室是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凝聚力就强。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张课桌都会“说话”。

1. 让班级精神外显。班级在进行室内布置的过程中,将班级口号、班级目标以色彩鲜亮鲜明的主题文字镶嵌到墙壁上,并将经过浓缩的班徽、班标、班训、班规、班歌融入到教室显眼的区域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班级名片”上面的内容,均由学生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来综合成型。这样做不仅可以鞭策学生,还可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

2. 将班级智慧艺术化。各班在进行周密室内文化布置的过程中,大量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内墙的每一处区域、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主题鲜明的形象印记。无论是“远航”的大气墙贴,“寻路追梦”的诗意贴画,还是环保低碳的宣传栏、成果风采的展示区、博闻强识的读书角,都是全班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3. 为板报注入“时尚”气息。学校要求每两周更新一期黑板报,结合中国的政治大事、传统节日、学校工作计划及班级具体情况设计,而且期期总结评比。内容实在、布局合理、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的黑板报成了传递信息、愉悦身心、提高作文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一个有益平台。班级板报随时代在变,在“时尚”的前沿地带,常办常新,成为学生阶段性“手工艺品”的展示窗。

四、构建班级人际文化,打造班级建设的爱心文化

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科任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有交流、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有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有沟通。通过“交心换心”,达到加强了解、消除隔膜、融洽关系、互利互赢的良好效果。

1. 每月召开一次科任教师联系会,交流学生信息,明确彼此职责,达到凝聚思想的功效。另外,还要求根据班级现状,不定期小范围地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

2. 建立师生谈心互动机制。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各班班主任对学生“交心”,而且要求科任老师对学生“交心”。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身体等情况,强化彼此间的朋友关系。

3. 家访。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同样表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身上。诸多家长对学校以及他们孩子的了解,有时是无知的,有时是残缺的,甚至是误解的。学校要求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不定期进行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和学生,也让学校了解家庭,做到了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使班级形成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五、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1. 引导了学生行为习惯的良性发展。通过实践表明,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主题鲜明、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班风、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它的感染力像潜流持久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 促进了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促进交流、展示特长、锻炼毅力、锤炼自信的多元舞台,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特长得以发展,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得到锻炼。在与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交往中,提高了交往能力,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

篇8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调整中的矛盾。

民办高校建设初期未能找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于是在逐渐完善发展中,纷纷开始进入教育结构性调整阶段,向应用性民办本科院校方向发展,构建出多种多样的办学体制。由于处于改革和发展的转型阶段,学校的各个方面未能做到同步发展,致使校园文化出现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冲突。学校花费主要精力争取国内排名和获得更多的生源,忽略校园文化这个软实力,使得很多学院自身探索出的特色没能得到传承,更难取得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个性差异,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青年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差异,从而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闯劲儿,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是毕竟身心发育不成熟。遇到紧急事情,如果激动;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也很容易就被浇灭或者转移,特别容易跟随社会上新出现的各种思想。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也比较容易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很高,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社会经验,行为和社会现实不和谐。这些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其不稳定的隐患。

(三)校园文化功利性强。

民办高校自身多由社会知名企业家所筹资建立起来,其诞生就带着商业色彩,更倾向于以赚钱为目的。伴随着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学校中不可避免出现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一些消极、庸俗的思想进入了校园文化中。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必须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创造环境;体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体现使用方便和无障碍设计。比如学校交通规划设计上,要尽量将人车分流,减少车辆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休闲、健身场地。要建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校园。另外,网络资源的筛选和网络接入的便捷性,要以学生的知识学习为参考,以学生接入网络的方便性为指导。校园网的建设还要注意适当的超前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对数字、图像、视频等大流量数据交换的需要,在信息点的分布上要考虑重要教学、科研、信息检索等空间的数据密度,真正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好民办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民办高校要合理地规划资金来源,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在保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资金充裕的条件下,提高整体办学实力,从而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处在自己投资自己收益的阶段,投资巨大,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所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使用多种融资渠道。

(二) 人文与科学创新结合,公平公正,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所谓人文素养,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观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包括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民主、自由、开放性、多元性、求证和检验的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的两种基本需要,他们是并存的,缺一不可。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正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的契合点。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根本宗旨,并将其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通过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营造好良好的制度环境,统筹安排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于学生的课堂内外,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克服由于教育的过度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倾向,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民主、公开、公正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民办高校未能按照民主、公开、公正的要求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与学校正常发展不相和谐的弊端和陋习。

总之,民办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内化先进的制度文化,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创造和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民办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保障学校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三) 传承历史、发扬民主、与时俱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发扬民主精神,注重人际沟通,最终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建设中去。民办高校一定要注意摒弃等级主义,唯领导指令是从,忽略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如果广大师生没有发言的权利,只能执行上级传达的文件命令,那么校园文化就成了领导的个人行为,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而校园文化不是个人行为,是一个群体内共同构建出来的、被每个人都信仰的精神理念,所以一定要发扬民主精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由传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向创新的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要站在中国新世纪的变革、高等学校适应社会竞争、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使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广大学生参加,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社会上的精华,共同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达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戚文,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8).

[2] 马东辉,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

[3] 孔靓,柳宝珠,刘学民,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成功(教育),2009(10).

作者简介:

篇9

二、主题

树班风学风,建文化氛围,展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领导小组

 组  长:各班班长

 副组长:班委会成员

 组  员: 班主任  班级成员

五、工作安排及实施

第一阶段:制度建设阶段,11月12-16日

德育处调研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推广引导阶段,11月19-20日

将我校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优缺点分析与指导,全面推广《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各班建设“一班一特色”,动员班委设计本班特色方案。

第三阶段:班级建设阶段,11月21日-12月5日

各班级填写《班级文化建设申报表》,由德育处统一规划,及时批复。

第四阶段:检查评估阶段,12月5-7日

组建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会干部、班委、学生代表组成的检查评估团队,进行打分评估,合格者给予授牌。

第五阶段:授牌认定阶段,12月10日

将评估达标的班级给予授牌,利用大型集会进行授牌仪式,授牌后,各班徐巩固成果、持续创建,如有后期松懈、不能凸显特色的班级,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者,取缔资格。

六、奖励机制

班级文化建设列入班级量化考核,定为学期评选优秀班级的重要指标,另将给予专项班费奖励:1.凡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2.被评选为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级的班级,给予每班适当的班费奖励;3.未达标的班级不予以奖励,并在扣除班主任量化考核中一星级奖励。

七、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八、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班级环境文化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室内外展示牌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老师”。

1、“阳光班级”文化展示:

各班级提供素材:我们的班级特色名称、班级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有学校统一制作规格、尺寸统一的展示牌。

要求:特色主题名称与本班创建特色相一致,照片需高清,如需专业摄影,可联系郝鹏铭老师。

2、班级环境布置:

学校统一制作教室黑板上方的主题鲜明的校风、校训。各班自行制作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前黑板一侧有班务栏、班风、班规等板块,可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之星、炫我风采、量化评比、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文化。加强卫生管理,设立卫生角、清洁工具摆放处、轮流值日表及爱护公物教育等。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课间纪律、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该版块可设置在教室外墙):

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晨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体育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班级,打造阳光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九、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主题(供参考)

自主管理特色:创建学生自主、自治特色班。

和谐家庭特色:创建和谐家庭特色班。集体荣誉致上,展示“人人为班”的局面。

绿色班级特色:创建卫生示范班。展示班级绿色班级、日常卫生效果、体现环保。

常规管理特色: 创建常规管理示范班。展示常规班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管理形成井然有序的自主管理模式。

合作学习特色:创建自主学习特色班。开展一帮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文明礼仪特色:创建文明礼仪示范班。开展文明行为展示活动

阅读特色:创建阅读特色班级,坚持晨诵、午读、暮省做到实处,做出亮点,做出成效。

英语特色: 创建英语特色班。开展每日生活英语读、说、写、练活动。 

注:特色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再多而在于精,做精做细便是亮点与特色所在。

 

根据各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管理特点,自选一个主题,也可自已规划创建主题,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体现班级的特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特色班级创建为载体,以学生特长培养为抓手,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引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文化品位,建设优良班集体;充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内涵,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加速学校素质教育蓬勃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的进程,打造品牌学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积极引导班级特色创建活动,要求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特色。力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我校的办学品位和管理水平。

三、创建内容选取一个特色主题,可以从观念意识,行为活动、学习习惯、能力培养、才艺特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确定创建目标和内容,形成创建主题。如:

1、行为规范特色班:仪容仪表特色班、环境卫生特色班、班级活动特色班……

2、学习、才艺特色班:成绩特色班、阅读写作特色班、琴棋书画特色班、球类特色班、健体特色班……3、班级文化特色班:温馨教室特色班、书香班级特色班、“爱”“恒“博”等主题特色班。

以上特色班级可允许几个班级同时申报,申报班级需提供申报计划(目标、措施、成果展示、经验总结),学校根据班级提供的材料结合平时检查汇总进行评比。

各班也可另行确定特色班级名称,并积极申报和开展活动。各班特色项目的确定要以立足普及、鼓励参与,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实效为原则。

四、创建标准

1、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特色训练的主题,并且按照主题按时开展活动。活动有记录、有台帐,有成效。

2、学生有良好的习惯,班级内普及推广,形成集体氛围,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班级特色外显效果突出。能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成绩好。

4、每学期能够邀请学校的领导参加班级特色汇报主题会,或在合适的时候向家长、社会开放。

五、活动步骤:1、制订活动方案。2、开展宣传发动。3、进行组织申报。各班根据校活动方案,积极组织申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创建目标与创建方案(名称、口号、目标、具体措施),并及时填好申报表,交学校备案。4、具体实施创建。各班要根据本班制定的创建目标和内容开展相应的各项创建活动,并收集好相关特色活动的资料。5、评议、验收、表学校根据申报表验收,正式任命特色班级。验收办法:(1)自评。各班对本班创建过程和目标实现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力求突显班级特色。(要求上交书面报告,叙述创建过程,并附有关资料)

篇11

一、开展靓丽教室活动,建设可观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要注重推进靓丽教室建设活动,按照班级信息、班训、班级风采、班务一点通、学习园地、名人名言六个版块的设计要求,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装点教室。具体的空间安排是班级信息栏设置在教室前门内走廊的墙上,班训张贴在教室正前方黑板上端,班级风采、班务一点通、学习园地设置在后方黑板上,教室两侧悬挂的是名人名言。班级风采展示的是班级和个人荣誉以及个人心语,班务一点通张贴的是班规条约以及课程表、时间表、值日表、班委会名单等,学习园地呈现的是美文佳作,由“品一品、比一比、学一学”三个栏目组成。在微观安排和内容选择上,班主任别出心裁,全体学生献计献策,精心设计教室,让学生耳目一新。这些班级物质文化,时刻鼓励着学生前进,警示着学生自醒,达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开展自主管理活动,建设自律的班级文化

在班主任的精心组织下,成立班委会,建立班纪班规。对于班纪、班规的制定,必须经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出台,每学期开学不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我的事情我做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定”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围绕班级的奋斗目标畅所欲言,明辨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再在班主任的润色下提炼成通俗易懂、易记的班纪班规,逐步形成班集体的价值取向。在执行班纪班规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踩红线的行为发生,班主任不是一味的直接的指责,而是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对于个别现象,要求学生反省,写检查与反思;对于普遍现象,则开展主题班会,或是征文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增强自律意识,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建设务实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不只是口号,要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去抓出效率、抓出实效。学校以五星班级、特色班级为载体,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弘扬务实的班级文化。五星班级的创建,有具体的内容和统一的标准,涵盖安全教育与管理、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学风的形成、勤俭节约品质的培养和谐稳定、宽容相处的人际关系的培植,这是“和”的一面;特色班级的创建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的特点,个人的独特道德价值取向确定特色的内容与要求,可以是诚信班级、礼仪班级、爱心班级、义工班级等特色班级的创建,这是“不同”的一面,合起来叫做“和而不同”。在五星班级的创建与评估工作中,学校坚持一月一评的制度,在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下,做到一月一重点。开学第一周着力建设平安班级,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一个月着重卫生班级的创建,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针对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以及盲目消费、无计划消费的现象,适时开展勤俭节约班级的创建活动,教育学生理性消费、计划消费、节约消费;积极开展学习先进班级的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好品质。

篇12

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依托班级开展学生管理,是提升学生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需要,抓好优秀班集体教师的管理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教学管理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一、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班级

1.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及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班级文化可以增强班级对每一个学生的凝聚力。学校的学生管理者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促使书香班级的形成。书香班级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可以反映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可以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浸染其中,获得共同的价值观。

2.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中职学生入学后,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等通过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制定班训,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的精神。班主任首先要针对班级情况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优秀品质。其次班主任要充分酝酿,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班级活动以及各项团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陶冶,能够在思维认知上积极思考,达到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目的。

二、以生为本,全员参与,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班级建设

1.以生为本,全员参与

班主任要动员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班主任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人尽其才,群策群力,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着手布置教室,设计班级标志,制定班规民约。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舆论环境中,动手动脑,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能够把握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在学生中精选班干部,实行评优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考勤制度以及卫生轮流负责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搭建教育平台。

2.创建班级各种评比,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评比制度,让学生在积极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中落实各种班规班纪,让学生能够积极改造落后的思想,惩戒不当的行为。班主任要促使学生在各类强化训练中积极思考,自行检查,并在评比结果宣布的时候积极表扬先进学生,引导行为不当的学生积极调整行为习惯,促使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三、营造班级氛围,让集体观念深入人心

1.营造班级氛围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营造高尚价值观念的集体氛围,让学生不但能够在各种评比、演讲、班级活动中端正自己的言行,而且个体要在集体氛围中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而班主任在学生展露个人才华或是学生没有在班集体做出贡献的时候,要让学生正确看待班级内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学会在管理和自我管理中自我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和谐、民主以及富有特色的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2.以身作则,激励前进

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不但班主任要能够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班级制度,而且班干部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思考,以身作则。班主任在班级中是领头雁,起到主导的作用,而班干部则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班规作为保证。如果班干部都不能以身作则,那么优秀班集体的创建迟早会变成一句空谈。班主任要善于以自己完善的品格和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而班干部要成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楷模,如春风细雨植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都能在共有的信念指引下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才。

四、以活动为载体,创建校园文化,激励更多的优秀班集体产生

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善于通过营造校园氛围,以校园文化规划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制度,对优秀班集体要大力表扬,对有些问题的班级要有效引导,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同时,要组织班主任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优秀班集体创建的规则,使学生的行为能够更加规范化、具体化以及制度化。班主任要能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上积极努力,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总之,中职学校优秀班集体的创建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校规,进而制定班级规定,形成班级文化。同时,要充分发挥班级班干部的管理示范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以及自主管理中为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添砖加瓦,实现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篇13

纵观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多数教师能认识到班级的作用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有的只停留在浅层物质文化建设的认识与行动上;也有一线教师觉得文化建设是学校层面上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存在班级文化建设效果差异大的现象。

一是墙上文化很“丰满”,精神文化很“骨感”。这种“硬环境”的到位建设与“软环境”的严重脱节,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了一堆“死”的东西。

二是班级文化大“撞脸”。有的班主任为应付了事,从墙壁文化布置到制度建设,再到行为活动文化,只是复制加粘贴,全不考虑合不合“身”,有没有鲜活的个性。

三是这个班级有点“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如同温馨和谐的家,需要付出,彼此关爱,让人向往,使人眷恋。而有的班级没有良好的互动,缺了谁到场都无所谓,多数人无法融进班级主流文化中,只沦为班级文化的“看客”。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症结

1.对班级文化作用认识的缺位。我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是要服务于全体师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好了,就应该带领学生去关注、认识、领会、应用,才能让“硬环境”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为打造“软环境”服务,也才不会让其成为“死”的东西。

2.以人为本理念的架空。一是无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很多教育者尊重学生只是口号,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与定位。如对尚没学完拼音的一年级学生的板报全是方框字,这显然是应付于检查评比而已。又如无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做事的欲望,搞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家长式文化建设。二是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小学阶段,越低年级的学生,其自主管理意识越欠缺,越需要老师“领着走”。学校管理者应放手让教师去尝试,多多包容他们的个性――想法与做法,而不能牵着班主任的鼻子走。

3.对活动文化的弱视。有人这样诠释文化:“行动了,经历了,认同了,就形成了文化。”很多人都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割裂开来,违背了人作为主观能动性的客观本质。其实,物质和制度是要靠人的行为活动,才能内化为精神层次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先为这些物质赋予文化内容。如让学生感知的不仅仅是墙上的一句名言,更重要的是名言上墙前,大家的激烈讨论和遇事时的鞭策激励。细到班级日常管理,大到参加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也不是优等生的粉墨登场,而是每位同学群策群力的结果。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文化是个性化的,不能复制的。”因此,要真正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文化,就必须有所思考,敢于尝试,不断总结与坚持。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则有必要提供一种载体,搭建一个平台,为师生自主创建班级文化创造一种民主、激励的氛围。我校的“一班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建设理念提出的思考与实践。

1.人人都是开创者。儿童文化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这种非功利精神就是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五年一班将班级文化特色创建定为“看新闻,知天下”。采取了“人人参与每天看新闻并作简要记录,每天早读上课之前轮流参与5分钟新闻播报,全员参与评报”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养成每天必看新闻、播新闻、评新闻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自主思考的欲望与积极性。从而形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班级精神文化。

2.人人都是建设者。在“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除了要积极地参与,更重要的是要从中体验到建设者的无上荣耀与激情,进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文化。这是学生参与班级文化持续性建设的“保鲜剂”。以四年三班的“竖笛乐园”创建为例:刚开始,该班只是把目标定格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竖笛乐园”。同学们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空余时间练习吹奏,并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后来,在学校举行的“六一”文艺汇演、“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校运会的风采展示上,他们总能别出心裁地展示这一特色文化,并在展示中不断提高。

在展示中享受成就的喜悦,在喜悦中激发更高的建设热情,在建设中凝聚团队精神,在团队精神中汲取成长的精华,这就是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经久魅力,这才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见证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班级文化。

3.人人都能享受到成长。“在成事中成人”,叶澜老师说,“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既然是成长的,必定就是动态的、生成的”。班级文化创建的过程同样留下“师生生命成长”的片片足迹。同为“知书达理”特色文化创建,六年一班将其定位于师生的文明礼仪成长,引导学生以书养性、以礼修身,开展“小淑女”“小绅士”评比活动,学生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老师更是从中体验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所在。六年三班则重在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