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知识点

医学检验知识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6 15:32: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检验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检验知识点

篇1

l.-般试剂的存放方法。

(1)根据药品的状态确定存放方法:固态药品应盛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应盛放在细口瓶中,少量常用的液态试剂可存放在滴瓶中。

(2)根据药品的感光性确定存放方法: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见光不分解的药品贮存在一般试剂瓶中。

(3)根据药品的酸、碱性确定存放方法:碱性物质应盛放在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强酸、强氧化性物质应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2.特殊试剂的存放方法。

(L)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如Na2S溶液、KI溶液等。②加入还原剂,如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③隔绝空气,如K、Na保存在煤油中,Li保存在石蜡中。

(2)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如NaOH溶液、石灰水、Na2O2固体等。

(3)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凉处,如浓盐酸、浓氨水等。②液封,如液溴用水封。

(4)防燃烧: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如汽油、酒精等。

(5)防分解: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如浓硝酸、AgNO3溶液、氯水等。

(6)防潮解(或与水反应):密闭保存,如浓硫酸、CaCl2固体等。

(7)防腐蚀:①能腐蚀橡胶的物质应盛放在配有玻璃塞或塑料盖的试剂瓶中,如浓硝酸、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②能腐蚀玻璃的物质用塑料容器盛装,如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8)防黏结:碱性溶液应盛放在配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如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

(9)防变质:现用现配,如银氨溶液。

例1 下列药品不能用配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

①浓硝酸 ②稀氢氧化钠溶液 ③液溴 ④纯碱溶液 ⑤水玻璃 ⑥氢氟酸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⑤

解析 浓硝酸和液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不能盛放在配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本题选A。

二、常用仪器的分类、一些仪器的创新使用及防倒吸装置

1.常用仪器的分类。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等;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烧杯、锥形瓶等;常用计量仪器,有量筒、温度计、托盘天平、容量瓶、滴定管等;其他仪器,有洗气瓶、干燥管、普通漏斗、分液漏斗、冷凝管、玻璃棒等。

2.一些仪器的创新使用。图1是由广口瓶和橡皮塞及导管组成的装置,有以下用途。

(1)作集气瓶: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则气体应“长进短出”,即向上排空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则气体应“短进长出”,即向下排空气法;排液体收集气体时,应“短进气、长出液”。

(2)作洗气瓶:用于气体的除杂,如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气体应“长进短出”,装置如图2a所示。

(3)作量气瓶:应 “短进气、长出液”,装 置如图2b所示。

(4)作安全瓶:

用于防倒吸装置,装置如图2c所示。

3.常见的防倒吸装置。在进行气体的性质验证实验时,要防止因气体的溶解或反应使装置内形成压强差而导致液体倒吸。常见的防倒吸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b、d的防倒吸原理相同,即较大容积的漏斗、干燥管能容纳较多的液体,从而防止了倒吸。e只起防倒吸作用,不能用来收集气体。f除了具有防倒吸作用,还可用于收集气体。

例2 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导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装置。图4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解析 安全瓶的目的是防止内、外气压出现较高的压强差,导致液体倒吸,这就需要平衡压力,如B装置,在发生倒吸时,液体被吸到广口瓶中,而防止倒吸入反应容器中。A、C、D项中,各装置的导管插在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倒吸作用。本题选B。

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该知识点主要涉及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加热,仪器的连接与安装,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通常考查物质的溶解或稀释方法,防止倒吸的方法,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制气、洗气、集气、量气装置的连接方法,特殊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例3 图5所示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防止液体暴沸,A项错误;O2的密度比空气大,进去的O2下沉,瓶内的空气上浮,属于向上排空气法,B项正确;NaOH溶液能够吸收CO2,但洗气除杂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C项错误;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NH3、CO2、H2O(g),水蒸气在试管口遇冷变为液态水,冷凝水回流会导致试管底炸裂,易发生事故,应使试管口略低丁试管底,D项错误。本题选B。

四、化学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1.搅拌。

(1)在结晶操作中的蒸发阶段: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致使液滴飞溅出来。

(2)在溶解固体的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固体的溶解,如粗盐的溶解。

注意事项:搅拌时不要碰容器的壁和底,同时要向同一个方向搅拌(顺时针、逆时针均可)。

2.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人容器中,如过滤操作、溶液的配制等。

3.测定性质。

(1)测定溶液的pH值: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pH试纸上。

(2)检验气体的性质: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再将这一端伸到盛有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4.对液体和固体物质进行转移。

例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mL KMnO4溶液

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图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C.溶解固体时,应使用玻璃棒向同一个方向搅拌,以加快固体的溶解

D.配制500mL0.4 mol・L-1的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6乙所示

解析 A项,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只能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项,温度汁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项,配制溶液时需要容量瓶。本题选C。

五、蒸发皿与表面皿、坩埚的区别

1.蒸发皿。材质为陶瓷,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干燥固体,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装置如图7a所示。

2.表面皿。材质为玻璃。作盖子,用于盖在蒸发皿或烧杯上;作容器,可暂时盛放固体或液体试剂;作承载器,用来承载pH试纸。装置如图7b所示。

3.坩埚。材质为陶瓷,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装置如图7c所示。

例5 图8所示的仪器中,在灼烧固体物质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

解析 灼烧固体时应使用坩埚和泥三角,蒸发皿可用来干燥固体。

答案:坩埚、泥三角

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检查图9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焐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外壁,使试管内空气膨胀,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形成气泡;松开手(或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如果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漏气。试管换成烧瓶时操作一样。

2.检查图10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操作。由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继续加水,静置片刻,长颈漏斗中的水柱不下降(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漏气。

例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

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收集不到纯净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安全事故

(3)为检查图11所示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案、现象和结论是____。

(1)装置的气密性往往与气体的发

生、净化、收集等操作有关,所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均无需检查气密性,但应该检查是否漏液。(2)如果不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可能出现漏气,产生A、B、C项的后果。如果可燃性气体泄漏,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即D项。(3)对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主要是看装置能否形成压强差。

答案:(1)B (2)ABCD (3)关闭试管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长颈漏斗导管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七、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识,如图12所示。

2.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1)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2)少量浓NaOH溶液洒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2%的硼酸或醋酸溶液。

(3)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

(4)少量液溴、苯酚洒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擦洗。

(5)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口服大量豆浆、蛋清或牛奶解毒。

(6)水银洒到桌面上:立即撒上硫粉进行处理(生成HgS)。

3.实验安全操作的四防。

(1)防中毒:①做有毒气体(如Cl2、CO、NO、NO2、H2S等)的相关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以免中毒。②实验室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更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2)防失火:①实验室中的可燃性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②进行加热、燃烧等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③易挥发的可燃物应防止其蒸气逸出。④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扑灭,应使用干燥的沙土盖灭。

(3)防爆炸: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用H:、C()分别还原Fe2O3或CuO之前,一定先通一会儿气体,再给反应管加热,以防气体不纯遇明火而发生爆炸。②Na、K分别与水反应时,取用量一定要少。

(4)防炸裂: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使用时应多加注意。①加热试管时要先给试管预热。②在集气瓶中做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③安装防倒吸装置。

例7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往往其包装上会贴有危险警告标签。图13所列物质与危险警告标签对应错误的是()。

解析 白磷有剧毒,致死量为0.25 g;四氯化碳是有机物,是一种无色液体,不燃烧,常用作灭火剂。本题选C。感悟与提高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篇2

当前,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方法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影响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有了新的希望和活力。机电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实验内容、方法的研究必须围绕这些要素开展。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训和面向社会实践应用方面的特点,根据多年实验教学的经验,本人对机电实训教学方法和实训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归纳,下面谈谈对高职、技工机电教学的看法:

首先,实训环节的教学计划要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易到难。

各实训情境要根据实训室的现有实训条件进行安排,实训环节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明确各学年、各学期学生要实习什么、如何操作、完成情况如何、达到什么标准等,以此制定具体的实习内容。要根据计划安排若干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实习条件能达到的专题实验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在机电专业中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为最终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实践基础。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分类,其中综合应用项目设置为专门的实训课程。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厂家研发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模块化的研制和开发因为具有标准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可以直接购买,直接安装、调试和使用,使用方便,出现故障更换方便,检测故障也很方便。同时对于生产厂家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也非常便利,甚至有些标件直接可以购买和使用。实训环节的实训课程安排和实训设备的更替都是非常便利的。

其次,落伍过时的实训内容。

我们正在开设的实验中有好多已不适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机电专业的学生,电工类基础课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而在其他高校早已淘汰了此种方式,但是我们取而代之的是将汇编语言或其它高级语言直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翻译成机器码自动运行。计算机在翻译机器代码的过程中如出现错误,将会相应地提示用户,用户只需对编程修改即可,这样可大大提高实习效率。学生可通过选做一个或多个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用在改错的环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平常实践课程的考核方法是教学过程考核,即按照学生的出勤率考核和学生的平时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这种考核方法不能真实地考察学生最终学习成绩如何,学习效果如何、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验特点,按照模块进行考察,即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分配实践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个任务,按照他们的实际操作最终效果来评定他们的成绩。还可以采用口试、笔试、随时提问、综合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平时成绩水到渠成地给定了。

再次,教学方法由教师演示过程过渡到学生自作、自我设计、自己实验。

篇3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

在新时期,高职机电一体化存在新的要求,但许多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遵循传统的枯燥,深奥,难懂的内容,不符合发展需要社会企业并与需求脱节。虽然很多学生掌握了教材的专业知识,但实际工作难度大,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他们不能很快解决实际问题。

(二)师资力量有待于增强

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教师队伍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要求。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许多教师不能及时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仍然坚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只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践的重要性,阻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三)实验实训条件不足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性强。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精确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和对理论教学的重视,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往往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理论课程远远超过了实验课时,给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

运用教育现代化观念深化教育思想,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争取用2年的时间,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国家级高职示范专业。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各岗位(群)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按照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抓好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设施与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办学体制,加强校企合作关系或通过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职教集团等形式,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

(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机电一体化属于操作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专业,因此,要想实现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就需要高校方面能够建设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本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工业机器人是当前的一项新型机器项目,其主要面对的是工业领域中的多关节机械手等相关机械装置。工业机器人能够依靠自身控制能力和动力自动实现各项功能。除此之外,它还能接受人类指挥,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操作。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可以适当增加工业机器人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因此,高校方面应该建立校内的教学车间以及相关的实训教室,专门用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为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课程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学习情境,也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实践条件。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内真实接触到生产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际工作的真实感觉。除此之外,在实训基地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很多创造性思维都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指导性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创新改革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措施。分层次阶梯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实现不同阶段分类之后分别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各阶段任务,最后进行评定。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实行分层次的阶梯式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将实践教学分成四个不同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指标。学生要在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并达到要求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个阶段的学习。在这种分层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设置的学习内容应该与实际生产的过程相连接,实际体现实践教学的重点。

(三)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基地

篇4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要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学生,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1 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少、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实践指导示范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从高职教师队伍的构成来说,除了一部分是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岗位技能的双师素质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还是从院校毕业时间不长的本科生或硕士;从职称角度来看,低职称人数比重过大、且具有行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很少;很大比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授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欠缺,在学生实践动手操作方面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指导,不具备把最新行业知识引入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践经验与动手操作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也将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

2 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原因分析

2.1 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中的相当比例的专任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一线教师的,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验和专业岗位工作技能。这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扎实,但由于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实践,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上底气不足,更不用说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在不同程度上对专任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做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教师的来源单一,客观上还是形成整个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偏低的现状。

2.2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

高职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普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高职院校师资相对紧张,尤其是紧俏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课堂教学工作量大,教师收入很大一块来自课时费;二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降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三多数教师习惯课堂理论教学,不愿到生产一线岗位参加实践操作。

2.3 学校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在教师行业、企业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重视不够

学校在考虑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又要兼顾办学成本,所以在教学上往往侧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岗位培训机会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锻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真正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

2.4 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评判标准。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把实践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3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与控制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动手操作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3.1 鼓励更多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

教师要注重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为重要。学院应在政策上更加宽松,鼓励并支持更多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促进教师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师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提升教学能力。

3.2 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同类学校进修学习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方向,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内示范性同类学校或发达国家对口专业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如何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3.3 加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新进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理论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必须参加岗前培训,以便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建议新进的应届毕业生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实习锻炼一年以上,以积累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并在两年内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3.4 安排在职教师直接到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对未经过实践锻炼的在职青年教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安排他们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生产一线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直接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研制和老产品的技术改造,站在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在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与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

3.5 利用实习、实训机会,进行传、帮、带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实践性环节较多,可以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聘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利用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传、帮、带,帮助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

4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加大其在考核中的比例。结合专业学科建设和学院教师的实际状况,明确提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并根据此目标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方案,确定考核标准。在教师进修培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将教师实践经历和能力纳入教师考评晋升体系,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师评价体系特色,调动教师对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促进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篇5

提升质量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核心,近几年来,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改善实践性教学的建设,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示范校建设来说,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示范校,还需要继续努力。以电子专业为例,要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是首要任务,同时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首先要从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着手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实现目标。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势,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强化素质教育。因此,可把实践性教学体系分为6个体系:规模化的课程设计体系、现代化的实训条件体系、明确化的教学目标体系、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体系、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职业化的管理体系。各子体系间要合理搭配,统筹兼顾,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其次从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着手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因此,除应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外,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与学科专业教学体系是分不开的,必须相吻合和配套。因而按照学生知识水平的层次性和教学体系的总体考虑,对实践性教学内容可做如下改革:第一,是进行基础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让学生建立知识构架的概念,使他们初步了解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线路的简单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与基本技能操作,养成细致和规范等良好实验习惯。第二,进行综合提高,通过综合实验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过程,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第三,进行实践,通过课程设计,校内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研究创新,当然这是专业知识的升华阶段,通过大学生创新平台,结合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等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再次从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的管理和建设着手

实践性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融合了理论指导实践而不同于理论教学,反过来用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实践性教学队伍应该是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队伍,就会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指导教师业务的精通和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应该明白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不仅仅停留在授业与解惑上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这实际上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和稳定实践教学队伍是势在必行。

四、最后从开拓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着手

创新性实验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质变和飞跃。因此开拓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建立创新试验室,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其次,组建各类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创新实验活动。最后,建立学生的传、带机制,试着采取高年级学生帮、带低年级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6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训技能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完善实验室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1.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职业学校目前改革的重点也是加强实验实训工作。以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室现状

2.1实验室技术力量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仪器设备短缺,实验场地少,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更新和添置困难,造成了一些实验因仪器欠缺而无法开设,还有的十几名学生合用一台仪器,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也难以适应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实验教师欠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再教育欠缺,同样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

2.2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在实验教学中,大多数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学生也不重视实验课。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不足,在实验课上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再作示范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仪器构置缺乏科学性。

教材几经改版,部分设备被闲置,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一些需要的设备又因资金问题无法购置,造成了一些实验因仪器设备缺乏而无法正常开设,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降低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及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室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它是协调和处理实验室工作的依据。如《实验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室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报废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另外还有仪器设备的借还手续,等等,从而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制度有了,但执行的力度不够也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使学生和工作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的水平。

3.2科学购置仪器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功能上科学”的原则与实验教学的需要,正确选择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在仪器购进后,必须分类、建帐,做到帐物相符。平时要加强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和管理。维修要记录故障情况及检修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使用中尽量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延长仪器的使用时间。

3.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应改变过去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界限,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课教师进入实验室与实验教师一起担任实验教学任务,一起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另一方面,实验室工作人员也要不断进取,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实验技能,应积极学习,进行自学、听课或参加培训进修,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4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在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然后根据教学计划排出实验课程表。定期检查、考核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紧密结合专业课,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技能。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立由仪器使用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设计型和综合应用型实验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让他们感受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为了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优势,在实验室空闲时间对学生开放,做到只要有教师在,学生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

3.5鼓励创新,促进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制定相关政策和教改立项等措施鼓励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激励教师及学生自制和改进实验设备,以充分提高、锻炼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缓解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矛盾。学校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可通过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智慧和奉献精神,改进和提升现有设备,自制部分实验设备和软件。另一方面,鼓励开展新实验项目。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要使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就需要不断增加和补充新实验项目,使教学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加强实验室管理,丰富实验室职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运行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于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重要。

篇7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很多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能满足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这种问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能够与实践活动相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一、“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

电子电工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实践技能水平更是有待提升。“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度注重知识讲解的现状,注重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表现。

2.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学生表示在毕业后找工作较为困难。当前企业较为注重人才的实践技能,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创新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等方式具体实施。

1.创新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基于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为中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现完整的实验成果,使学生感受到其神奇之处。其后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具体是怎样做成的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好不好?”等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学生学习完基础知识和实践方式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子制作”任务,将2~4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设计和探究。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根据电路图布置好元器件,检查完成后进行焊接。在制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所制作的电路板灯泡会亮,有的学生所制作的电路板则会出现一定的烧焦气味,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在合作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其中所存在的“烧焦气味”“灯泡没亮”等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降低学生错误发生几率。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工程师。学校应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引入更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为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各项培训、技能竞赛活动,主动参与到企业实践活动中,了解当前企业实际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获得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

3.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是在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共赢基础上所建立的教学实践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当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感受企业管理的氛围,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校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与优秀企业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学生实践的态度、实践的成绩将直接与学生综合评分挂钩,增强学生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建立QQ群,使学生能够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快速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理实一体化”理念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等方式,灵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创建良好的条件。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7-02

现代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高职院校为适应这种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高职领域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改变过往单向的“灌输”教学文化,融理论于实践,融教、学、做于一体,融实训室与课室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其主要措施是借助工作任务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一体化,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于工作过程之中,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取理论知识,而设计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一次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其成果在于学生能提供一份解决工作任务后的“作品”,这份作品,不是一次练习一道计算题,而是一份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

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所和条件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二、明确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模式的选择本质上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来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是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它不强调通识教育,也不同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职业培训,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早在2006年就在他的专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指出:“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姜教授提到的这个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侧重专业技能与知识的把握;方法能力侧重工作与学习方法的把握;社会能力则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心在于培养人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基于此,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施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主动研究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能否真正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各高职院校通常采取引进和培养的办法。目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虽然也重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更注重的仍然是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建议高职院校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大力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而不要过于重视对方的学历和职称。就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从企业引进人才时,应有意识地从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挑选,如制造型企业、商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学校在引进企业人才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本校现有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另外,除了建立自己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外,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兼职上课,比如提高兼职教师课酬、根据兼职教师时间灵活安排上课时间等。

四、建设仿真实用的专业实训室

一体化教学多是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普通课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好场所是实训室。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可建立以下类型的专业实训室:

1.专业文化教育实训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自己的专业。建立会计文化教育实训室,展示会计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物、故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白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同会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

2.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用来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比如凭证、账簿、报表、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资料。其功能有三:一是让学生在入学时对本专业产生一个心理预期,即:将来我也能做出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同感;二是在日常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往届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直观地学到专业知识,比如原始凭证是怎样粘贴的?记账凭证是怎样装订的?等等;三是往届的作品可以成为下届学生“审计”的对象,为审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提供素材。

3.综合业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通常要分小组、分岗位、分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因此综合业务实训室应尽可能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模拟企业会计部门、财务部门设置工作岗位,根据小组学习和会计工作流程的需要摆放实训设施。

4.中介业务实训室。中介业务实训室的建设应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深度合作,营造最真实的工作氛围,同时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最真实的教学素材,最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缩短专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当地中介机构合作成立会计项目中心,对外提供记账、审计等服务,成功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教学服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得到足够的课时保障,这就要求依据当地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提炼,根据提炼出的职业核心能力来开设必需的专业课程,然后在专业课程中再依据需要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般而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及相应课程可作如下分类: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应实施一体化教学,因而专业核心课程应给予课时上的倾斜。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只有6门左右,均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这些课程课时量都比较高,比如《税法》课程开设有148个学时,《审计》课程开设有144个学时,充足的课时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六、设计以解决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过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做”,它是一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一般要经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阶段。姜大源教授指出,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1.资讯阶段。本阶段由教师指出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帮助学生搜集并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并学会与小组成员、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2.决策阶段。本阶段要求学生运用第一阶段搜集到的资讯考虑多个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各个方案进行论证,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

3.计划阶段。本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详细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及相关工作计划、设计相关制度、表格,设计阶段成果检查项目,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到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4.实施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实施准备工作,并对学生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学生按计划操作,同时避免小组学习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

5.检查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检查项目进行自查及小组内成员互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评价阶段。本阶段评价可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由小组负责人对本组各成员进行考核评价;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工作成果质量、团队合作情况、工作态度及工作规范等。考核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或者百分制加等级制,比如工作成果用百分制,团队合作、工作态度等采用等级制。

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完成由“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成本会计》课程中材料核算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强调“精讲多练”,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先介绍材料的概念,然后讲材料费用分配的几种常用方法,然后布置练习给学生做。整个过程,学生都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听完了模仿例题做练习。但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材料费用核算的教学组织过程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教学:首先给学生一家模拟企业的相关资料,比如岗位设置情况,岗位职责、材料核算制度、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领料单等;然后组织学生填制领料单,审核领料单,讨论如何汇总领料单,如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何分配公共材料费用等。整个过程,教师只要在旁边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材料费用的处理流程,同时指出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

当然,约束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还有很多,比如经费有限、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都会影响到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只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各种约束条件,才能为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扫清障碍,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也体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有的教育特色。

[本文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09-0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7

2.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9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学员管理 自主化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农村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提高城乡成年居民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与各成技校密切配合,承担了全市成人高中双证制培训工作。笔者有幸成为2011年秋季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的班主任。但由于是第一次带成人教育班,心里忐忑不安,尤其是当笔者拿到那班级的100多名学员资料时,更觉得责任之重大。

为此,笔者事先请教了几位成教处的资深班主任,经过多番了解并进行了资料汇总,再根据学员前几次上课情况汇总,发现我们成人高中的双证制班的学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员年龄差距较大,身份具有双重性,各方面基础参差不齐

在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的学员中,年龄跨度在17-50岁之间,学员中大多数是已参加工作的或是曾参加过工作的,也有少数为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的,有的还在原单位担任领导工作。由于成人高中学员来源复杂,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不同,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不同,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往往在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2.学员学习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大多数学员肩负多种社会责任,他们既是学校的学员,又是单位的职工,同时还是家庭的支柱。作为单位的职工,他们在学习期间往往还承担着工作的任务,有许多工作必须完成,工作学习矛盾突出;作为家庭成员,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学校、家庭两头忙,上课时甚至还有孕妇,也有抱着孩子来听课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工作和学习矛盾,也导致他们学习时间难以得到保障,上课出勤率低,从班级管理角度也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3.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我们的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及思维能力往往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学员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充电,在工作和活动实践中,切身感到知识的缺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所以重新拿起了书本进行学习。这些学员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上往往善于思考、好提问、喜欢结合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有的则是为了拿文凭,这些学员,学习较为消极被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他们一切以学历为中心,这就形成了一些学员急功近利、唯学历而学习的不良思想,从而导致请假率高、上课率低等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4.学员分布整体分散,而相对集中

通过对所带的成人高中双证制班学员的资料,笔者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一百多名学员整体上看起来较为分散,各镇各村、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却相对集中。因为他们很多都是同单位或同村的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一起报名的。比如说,班级中某驾校的学员就有18人之多,新桐包家淇村的也有11人,还有某快递公司的8人等等。这些同单位或同村的学员都彼此熟识,关系较好,往往一起来上课。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殊性,对班主任的管理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以点带面”学员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针对成人高中双证制学员的这些特点,如何把高中双证制班带好?怎么能让学员们通过本次教育培训而学有所获、终生受益?班主任如果能将教育管理工作与班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引导教育学员,指导学员成才。但从具体工作实践来看,仅凭借班主任一人之力是难以管理好这么一个庞大的集体的,简单地说,每次上课点名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何谈更多的教育管理工作呢!

作为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员作为组成班级的重要元素,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学员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学员是管理的对象,是管理的客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参与管理的主体。

正因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居于主导地位,学员才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的作用是重视发挥每个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和行为。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半年的实践,寻求到了一剂成教班级管理良方——“以点带面”式的学员自主管理模式。

要抓好班级整体这个“面”,就应该充分地发挥班上众多的“点”,以“点”带“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整个班级在学习、纪律、出勤等方面的改善。每个“点”都可以带动一个小“面”,所有的小“面”组成整个班级这个大“面”,具体思路如下。

1.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人数过多是成人高中双证制班级管理难的主要因素,班主任要学会把大化小、化整为零。笔者尝试把整个班分成10个学习小组,以12人为一个小组,好中差结合,各年龄段相互融合,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平时的学习和纪律,学习上互相探索、互相协作,纪律上互相牵制,互相约束。

座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编上号,平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努力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每期评出3个优秀小组,在开学典礼中进行表彰,并向其他小组推荐他们的先进做法。这样大大缓解了大班管理上的压力,每位学员都明白不要因为一个人而影响整个小组,从而不断鞭策自己,校正个人行为。各小组都呈现良好态势,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员们又找到了以前在学校上学时的感觉。据学员反映,班级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的人数增加了许多,大家都很珍惜参加这次教育培训学习的机会(见表1)。

2.成立“1+1”互帮小组,解决工学矛盾问题

“1+1”互帮小组即一对一结成对子,具体从学员的工作、家庭等方面多做调查,进行结对子。结对子的两名学员,工作上时间可以错开。比如把班级里一名在工厂上班的学员和一名做汽车保险的学员结成对子,这样可以保证在有一名学员确实工作忙无法抽身来参加上课时,另外一名学员可以帮助他记听课笔记、拿辅导资料及领取课后作业,并在下次可以课前给予一定的辅导。

这对缺课的学员帮助很大,免得落下课程,同时也是对另一个学员的知识的巩固强化,可以说是两方都受益。但也要避免某些学员为了偷懒,每次两人只派一名代表来上课的情况发生,所以制作了一个互帮小组考勤情况统计表格,记录出勤等情况,强调所有学员必须完成的课时数,学期末公布每个互帮小组的出勤、成绩,褒扬先进、鞭策落后(表2)。

3.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头作用,班集体积极向上

据分析统计,班级里出勤全勤、学习用功的学员约占该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用好这部分优秀学员也成了班级管理的制胜法宝。树立学员自我管理的理念,让学员互相监督、互相鞭策,但要讲究科学和民主。首先要让学员充分认识这些优秀学员是模范,是令他们向往和追求的。要树立威信,就要遵循民主,所有优秀学员都由全体学员结合学习情况和平时表现,民主选举产生,做到心服口服。之后确定他们为班级的班干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每位班干部汇报一下个人的表现,找到自身长处,发现不足之处,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班内先进的人和事来教育人、影响人,以点带面,直至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要敢于管理班内事务,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

通过实践,在大班班级管理上,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收效明显。以优秀学员为榜样,每个学期学校都要评出一定数量的三好学员、优秀学员干部、文明学员、先进个人等,他们都是优秀学员的代表。班主任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这些优秀学员进行表扬,重视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榜样、表率作用。优秀学员的榜样作用有很直接很具体的意义。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员中的榜样为学员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员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也使得本来只为了拿文凭的那些学员受到带动,态度逐步端正起来,真正地达到了学有所获。

4.建立若干管理小组,克服出勤纪律问题

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联络组——负责联络本村或本单位的学员,特殊情况传达给班主任;卫生组——负责上课教室的保洁工作,检查卫生情况;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学员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各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汇总给班主任,统一纳入期末学员考核。

5.设置强有力的班集体联系网,相互传达交流信息

成教学员学习形式多是业余的,他们常因工作及家庭问题,使学习受到影响,致使其流动性大,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例如学校通知学员上课、补考等存在困难。所以,笔者就将每一位学员的联络方式的备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建立健全班级联系网,每学期补充一次,以防手机号或家庭电话号码变更,并可在网上建立班级同学录,建立QQ同学群,有通知即可在网上,并多设置几个管理员配合传达管理。

建立学员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强化了学员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级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员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为每位学员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学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成果与反思

有人也许会问:学员自主式管理,班主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其实,虽然看似什么事情都由学员完成,班主任好像没发挥什么作用,但班主任其中的引导作用、鼓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样的管理中,老师自然不必事事参与,但必须事事关心,让学员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肯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有一种强烈的需要,那就是自己的工作被别人看到、理解、肯定的需要。而学员更加地渴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被班主任老师看到,并给予肯定。因而,班主任老师应时刻关心学员的工作,当看到学员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时,应做到及时地给予赞许与肯定。当学员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及时地鼓励,如有必要可在暗中提供援助。最后,班主任必须对各项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在学期结束时向学员们汇报整体情况(表3)。

成人双证制的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的这些实践还很不够,一些想法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但笔者坚信,大力推行成人双证制教育,强化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班级管理的主动权应当也必须交给学员。因为,广大学员才是班级的真正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是他们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的任务不是培养一群只会服从管理拿到高中毕业证的“庸才”,而是培养一大批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逐步成为真正具有高中双证制水平的时代需要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莘.高校全日制脱产成教生的班主任工作浅谈[N].高等函授学报,2005(4).

[2]柳遂文,翟加斌.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N].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史为恒.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高校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4]阎风桥.大学组织与治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篇10

1.科教节目的创作

1.1科教节目的创作要求以及过程

科教节目能够帮助普及信息,帮助传递人文情怀以及探索精神。当前的科教节目包括教育传播的敏感,帮助拍摄出专业的作品,使得公众能够更好了解科学。再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因为节目涵盖的范围比较广,编导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拍摄出专业的作品。最后,需要教育传播的社会性,因为电视需要艺术的配合,结合艺术手段,运用好的试听语言,将知识向观众展示。

科教节目的创作包括:构思、撰稿、拍摄、编辑。科教节目的构思就是编导利用科学知识满足大众需求,对节目进行客观生动的策划构思,在节目的编排中帮助确定节目的主题、形式,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在对节目的形式进行规划后,电视编导需要及时撰写脚本,其中包括文学以及分镜头,在撰写的过程中需要精练的内容,等确定好脚本后,编导再编写镜头稿本,体现拍摄的进度以及内容。拍摄过程也需要编导参与,将拍摄的意图向摄像人展示,及时协调完成拍摄任务。后期的剪辑需要编导以及后期合力完成,制作出专业的电视节目。

1.2科教编导素养

编导首先应当具备策划能力,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成功的策划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社会反响,在基于节目原创性的基础上带来相应的收视率。科教节目主要是以科学的知识传播为主的,将科学性纳入节目的策划理念中,激发观众对科学的热爱。在电视节目的编辑中还需要编导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其中包括节目的可拍性、专业性以及形象性。同时,科教节目编导需要选好合适电视表述的知识,时刻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为受众提供养分,传达最新的进展。当然,编导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在准确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负责编导出合适的题目。

2.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及节目创作

2.1科教节目以及建构主义理论

科教节目是以科学为主,借助多样化的电视手段,帮助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科教编导主要是以科学的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帮助了解科学知识,采用科学客观的手法,形象化的展示内容,促进建构科学知识。建构学习理论需要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强调当前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的教学途径,期间包括抛锚式的教学、支架式以及随机访谈式,抛锚式指的是事先确定好学习主体,选定典型的真实事件,围绕该问题进行学习。支架教学是把握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使得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一个层级。随机访谈教学是向学生展示高级知识,其间强调情境,强调知识的架构,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相关的概念知识。

2.2建构主义在科教节目编导中的影响

科教节目主要是以电视选题以及高级别的知识为主的,回避高级知识中的不良结构,阐述知识的精髓,能够便于观众掌握理解。抛锚式的科学结构主要强调的是案例,根据当前的主题及时进行节目的编导。在选择好相关的主题后,引出相应的选题。抛锚科教编导需要尊重知识,保证知识能够准确的传播,使得观众能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在创作中,需要利用电视节目的试听手段,简化知识,使得知识能够使用得当,方便观众能够理解。在抛锚式结构的构建中,需要把握节目的相关节奏,理清故事的层次感,进行节目的布局运作,采用相关的叙事手段,将选题中的知识能够及时反馈给受众。随机式的编导需要选取合适的建构知识,从不同的观点以及调度解决相关的问题,满足情境需要,构建知识整体。在此期间,编导需要有充分的热情,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有效解决知识的传递以及普及,尽量挖掘有用的知识,正确传达信息,避免对于知识的误解,灵活的运用知识,及时阐明。支架式的节目需要采用概念框架辅助学习,这需要人们明确选题,完善与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叙述比例,帮助显示节目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节目功底。科学以及电视艺术的构思中重视的是权威以及科学性,这需要帮助及时的诠释电视节目。

3.构建学习理论的科教节目研究创作

3.1科教电视编导的节目素养

科教节目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节目,该节目的编导需要及时传播知识,他们的素养应当涉及教育、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传承。科学知识是编导最重要的素质要求,电视编导需要正确的认知世界,阐明知识,使得节目清晰,准确传播知识。科教节目的切入需要贴合生活,从生活切入,在撰稿的过程中需要笔者有丰厚的撰稿写作能力,准确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编导在解说电视节目的时候需要口语化,在前期的创作中有不懂得问题需要向专家请教,找出正确的读音,及时进行断句。在编导编写解说词的时候需要多用口语表达,避免过于书面化。

科教节目的镜头感一般比较朴实,编导需要向观众提供比较清晰的画面,传播科学知识。在科教节目画面中,应遵循画面主体,给予观众最现实的感受,缓解画面的单一性。电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业务,作为科教节目的编导需要掌握专业的电视摄像技术以及编辑技能,熟悉各个摄像机的特点,保证节目能够顺利完成。此外,电视节目编导还应当了解灯光、音响方面,便于更好的把握节目的全局。

3.2构建学习理论的电视编导思维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编导的逻辑性比较清晰。理论学习的架构学习使得编导能够巧妙利用旧知识,构建新的科学知识。在构建学习理论中应当让编导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寻找到符合节目主题的科教文化信息。科学性能够帮助构建学习基点,表现出来的枯燥的逻辑思维应当结合案例进行探讨,使得观众能够准确获知,灵活运用。把握科学知识需要及时帮助人们解惑答疑,推动节目的内容发展。当然,节目中一些未解的知识,编导需要正视科学的局限,不可盲目夸大。电视的编导思路还应当及时延伸节目原理,使得节目中的案例贴近大众生活。科教节目的叙事改变,也使得节目内容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形象,增加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结束语:

在对科教节目的分析与挖掘后,我们发现科教电视以及构建学习这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研究完科教节目后,我们结合了电视特性,深入研究了学习理念的应用模式,借助新技术实现了科学知识的架构。当然,研究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比如电视节目的质量需要编导的奉献。在科教节目的发展以及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中,科教节目的质量也在提升。加强科教节目的编导理念,能够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使得科教节目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篇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在特色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安身立命”之本,维系着高职院校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其建立与完善尤具重要意义[2]。

一、课程建设目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容主要有九个方面:校企共建战略伙伴关系、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基地共建、教学评价共建以及研发项目、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把校企合作的形式按合作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如短期见习、实习、专业方向按企业需求设定;二是中层次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如订单式等;三是深层次合作,如校地战略性合作,持续实现教学、培训、应用技术研发、生产和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多种项目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关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信捷科技合作共建实验室工作从2008年启动以来,一直在合作的内容和深度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机电控制类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深,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继电器-接触器系统,掌握机电控制装备(控制电机、电液(或气动)控制机构)及变频器;掌握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能力,并对今后从事现代化生产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学生的项目规划能力,工业控制器的选型能力,I/O地址分配、扩展及硬件接线能力,PLC相关的编程能力,工业控制系统的扩展、维护、管理、使用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PLC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知识,学会编制简单梯形图,设计简单的工控系统,能从事工业控制的相关管理、维护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机电控制类课程建设研究和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课程改革方向遵循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式改革模式;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基地建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放实验室。

(一)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方面继续深入

课程建设的核心在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以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编写一本能充分锻炼学生机电控制领域的专业能力,又能融合机电领域新技术的教材,成为合作双方的重要任务。机电控制类课程,传统上由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技术、机电传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构成,课程内容架床叠屋,大多数课程教材理论性强,实践锻炼的机会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养成构成了较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系对机电控制类课程进行了改革,把机电液气传动、单片机技术、机电一体化实现课程融合,组成新课程:机电控制理论及实训。该课程间以理论,以实训为主,对学生使用单片机、PC机作为智能控制设备实现对常见的机电液气产品、系统的控制能力进行强化;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优选项目,锻炼学生基于PLC的工控产品或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及选型安装、软件开发调试、系统安装、运维能力。推进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实践成果,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改革,与企业合编项目化、立体式教材。该课程由我系教师和信捷公司合编教材和实训资料,经过两年的实践,获得了不少学生的好评。课堂教学以外,邀请专家举办一些PLC研讨会和设计竞赛,向老师、学生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最新开发工具的信息,并以鼓励和奖励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进一步做好与企业无缝对接,建立开放实验室

2008年初,信捷公司和我系签订协议,建设一个面向全系学生开放的工控实验室,逐步将该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工控领域的教学研究和科研开发基地,为我校开展机电控制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提供一个更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其重点是建设创新实验基地:实验场地、器材实现资源共享,实验项目及内容共同拟定,实验过程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研发工程师共同指导,基本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验项目精心选择,突出培养学生工业控制的核心能力,反映基于FA的工业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实验载体包括:基本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网络组态、触摸屏等高级应用。实验室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面向我系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以开出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实验项目为主,吸引学生利用预约时间和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加实验、制作、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实验室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一些小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时学生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方案或实验方案,经实验室审批后,可开展实验活动。实验室将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学生实验结束后应提交科技活动的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及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今年机电工程系和信捷公司合作开发了红绿灯控制与PID控温试验台和变频器多段速与高速计数试验台两台套,双方密切协同,终于按期完成了该工作项目,为本系下一轮工控教学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本课程学习应理论与技能紧密结合,采取多练习多思考多讨论多动手等方法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形式:理论部分采用书面笔试,实训部分根据实训学习质量打分,重在技能掌握。本项目的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理论部分占60%(平时成绩占20%分,期中考试占20%分,期末考试占60%分);实训部分占40%(PLC部分占60%,单片机部分占40%)。

(四)课程改革后学时分配:

本课程实现课程改革后分成四个大项目。其中项目一为机电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包括常用低压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电路、普通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变频器的使用、控制电机、电液控制机构、气动控制、控制放大器、机电控制装备的设计和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础知识、FX系列的基本指令系统、PLC步进顺控指令系统、PLC功能指令系统、PLC编程及仿真软件的使用、扩展模块使用技术,共98学时左右。项目二单元单片机基础,包括单片机基础知识与MCS-51单片机结构、开发工具介绍、MCS-51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MCS-51系统扩展技术、单片机产品设计,共44学时左右。项目三是单片机实训,包括仿真软件的使用与简单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定时实验、串口实验、系统扩展实验等,大致10个课时。项目四是PLC实训,包括信捷PLC编程软件的应用、基本指令练习、水塔水位控制、十字路通信号灯控制、机械手的步进控制、模拟量控制、变频器控制、高速输入、高速输出控制、文本显示屏、触摸屏、组网通信、组态软件应用,共计24个学时。总计176个课时,较改革前缩短约40学时。

(五)课程建设其他工作

推进工学结合,实现互兼互聘。充分发挥学校知识人才高地优势和企业设备充裕和技术研发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加学生就业渠道,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实现多赢的目的。目前信捷公司已经有6人被我系作为外聘专家参与到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我系年轻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该公司的项目研发中。以共建实验室、共同培训学生、共同编写实训教材为基础,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层次。目前,我系对学生、部分教师进行工控专业知识及开发应用的培训;对参加过信捷培训的学员建立一个人才库,以便工控技术人才更能得到合理的应用;校企“双导师制”培养优秀毕业生:积极参与对外学术交流和校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内外的学术交流持续的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动态,促进教师队伍的科技与学术水平。机电专业的不少学生已成为学校和信捷公司合作进行顶岗实习指导的毕业生,其中大多数同学顶岗实习后直接进入该公司就业。

三、关于机电类课程建设的一点看法

从课程建设这个视角看,校企合作工学合作很有前途,如果有配套资金支持,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赢。[1]应该依托政府、行业、企业等,积极搭建多种复合平台。学院和系部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收集各项工学结合项目与企业信息,并进一步整合工学结合的专业平台、培学相融的行业平台、研学相辅的项目平台、校企联动的社会平台等;[3]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为校企深度合作创造条件。课程改革实践推动教师参与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关注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可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络员队伍,并制定各种方案促动,开展多项活动拉动,多方面推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 . 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2007.3 .

篇12

关键词 卫生适宜技术 中医 风湿性关节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46

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适宜技术在西丰县农村推广项目之一。经过16个月技术培训及项目推广,我们作为推广该技术县级子课题负责人在工作中总结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的项目推广及技术培训不断修正。

影响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推广因素及改进建议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问题:风湿性关节炎作为病名已为较多的农民及乡村医生所了解,但是由于抗生素等西药的普及,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出现慢性化和非典型化,加上农村卫生条件发展滞后,100%村卫生所无检验类风湿因子、抗“O”、放射线的相关设备,70%乡镇卫生院至今还不能检验风湿因子、抗“O”。因此,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多凭经验的印象诊断,易出现误诊现象。据调查,不少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甚至一些慢性关节损伤等外科疾病也被诊断成风湿性关节炎,乃至出现了治疗错误,贻误治疗时机。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本身虽然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行的特点,符合我县广大乡村医生和农民患者的需要,但是以上所谈到的诊断问题对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起到负面的作用。

建议:为给一些乡镇卫生院提供相应的检验设备并作一定的培训,给与参加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乡村医生开检查单的权利。设备配置经费可由辽宁省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省项目办统筹,相应检验技术培训可以在县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在县医院进行。这样可以降低误诊率,提高疗效。

培训教材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内容在内的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教材确实言简意赅、图文并茂,但是教材语言叙述中医专业性明显,例如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但是绝大多数乡医是西医中专毕业从未受过中医系统教育。经过和一些乡医沟通,了解到他们有人连中医“寸”含义都不明白,这样取穴定位可能出现偏差,影响了治疗效果。

建议:教材中取穴定位可加上经验取穴叙述,例如,膏肓穴位于肩胛骨上下正中水平线上肩胛骨内侧缘处。这样可使乡医提高取穴准确性。我们县项目办的技术负责人也可以用这样方法和乡医沟通,协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乡村医生本身的问题:据统计参加培训的87名乡村医生中,,仅有10个左右医生受过中医教育,其他乡村医生都是接受西医大中专教育,从观念上就难以接受中医思维,不相信中医治疗效果,加上在这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他们每个医生得承担西医中医计划生育在内共十一项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这些已经影响了原有的日常诊疗工作,工作之繁巨性使他们产生抵触中医技术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开展。

建议:县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项目办加大政策干预,建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在内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检查奖惩制度,定期检查乡村医生完成推广病例数及治疗质量,还可以针对参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乡村给予经济政策一定优惠,作为鼓励和优惠。希望省项目办针对一些中医农村适宜技术推广病例任务数量做一些调整。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定期为乡村医师讲课,使乡村医生接受一些中医观念和中医知识,以便更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药物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内中医技术推广初期所应用外敷药物均由省项目办定期提供,这样往往跟不上乡村医生在一定时间应完成病例数量。也影响了推广工作,贻误一些患者的治疗。

建议:鉴于我县中医医院有正规的中医中药技术人员及质量可靠品种全备中药储备,省项目办可以授权我院制作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所用药物制剂。这样既能保质保量又能及时为乡村医生提供药物,使他们按时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授课问题: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我县农村推广是在县级专家组项目课题负责人指导协助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县级专家组应该经常到农村指导乡村医生工作,但是县级专家组成员往往担负繁重的临床工作,很难抽出连续时间到各个乡镇村屯指导工作。

篇13

[中图分类号] R3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b)-0041-03

Comparison of T-SPOT.TB, PPD, and TB-Ab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UANG Han-peng

Department of Respi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21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of 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PPD), and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TB-Ab)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9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group(n=60) and non-tuberculosis group(n=30). The positive rates of T-SPOT.TB, PPD, and TB-Ab in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ti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SPOT.TB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73.30%,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0.00%; The sensitivity of PPD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60.00%,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6.70%; The sensitivity of TB-Ab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53.30% and specificity was 66.70%.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of T-SPOT.TB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PD test and TB-Ab detection; the specificity of T-SPOT.TB in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erum TB-Ab detection, and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PPD test.

[Key words] 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 Tuberculosis antibody;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结核病是单一致病菌致死最多的疾病。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大、耐药结核杆菌株增多以及结核合并免疫缺陷疾病的增多,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同时肺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等特点,造成诊断率低,误诊率、病死率高等现状[1]。因此提高临床肺结核的诊断率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开展诊断肺结核项目包括痰结核菌培养、痰涂片找结核杆菌、支气管镜刷检找抗酸杆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找抗酸杆菌等。此外,还包括血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等辅助检查[2-3]。由于我国痰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比例较高,约占总肺结核患者60%~70%,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比例更高。因此需要更多可靠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协助临床诊断肺结核。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通过比较T-SPOT.TB、PPD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为临床提高肺结核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确诊肺结核病例作为肺结核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2~63岁,中位年龄为40岁;同时选择30名非肺结核就诊者作为非肺结核组,其中男性18名,女性12名,年龄为25~65岁,中位年龄为45岁。入组标准:确诊肺结核组,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即可:①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但有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表现,同时胸片或者胸部CT病灶特点符合肺结核影像学特征,同时临床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非肺结核组:无肺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不符合肺结核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不支持肺结核诊断。两组受试者均排除免疫缺陷病患者,如HIV患者、接受放化疗患者等。

1.2 方法

1.2.1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操作步骤:①样本采集;②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③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计数;④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逐步加入试剂,于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⑤斑点记数。

1.2.2 结核菌素试验 于受试者前臂曲侧中上1/3处皮内注射5 IU PPD,72 h后测量接种部位硬结直径,以平均直径≥5 mm为阳性。

1.2.3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 抽取受试者足量外周血,离心取血清,采用胶体金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血清结核抗体。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9.0y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样本均值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分析;P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法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如表1所示,结核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80.0%;PPD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86.7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53.30%,特异性为66.70%。以上结果提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于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PD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结核是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发病人数逐年上升。虽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由于结核菌培养时间长、感性较低,且对肺外结核病诊断存在局限性,造成误诊率较高。因此探寻有效诊断肺结核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结核分枝杆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人体感染后,引发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随病变加重而增加,因此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是诊断肺结核以及肺结核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受患者既往感染过结核或对结核菌有免疫力而造成假阳性,或由于患者体质因素影响而产生假阴性[4-5]。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当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后使得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当机体遭受相同抗原二次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与之结合,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PPD试验阳性时,表现为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强阳性时可出现水泡、坏死等表现。影响结核菌素试验判断的主要因素:既往卡介茵疫苗接种史、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6]。T-SPOT.TB是检测经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抗原EAST-6和CFP-10刺激致敏 T 淋巴细胞后释放γ-干扰素特异性T细胞数量,来判断有无结核感染。研究表明T-SPOT方法检测肺结核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7]。研究结果显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于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特异性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李晓辕等人[8]研究结果显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95.16%和特异性为100.00%[8];王立红等人[9]研究表明T-SPOT.TB诊断结核性疾病敏感度为82.80%,特异度为82.83%;我们的研究显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80.00%。研究结果提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李晓辕和王立红等人[8-9]研究结果偏低,考虑与患者的年龄结构、免疫状态、试剂盒和检测误差等因素相关。但总体趋势一致,即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均高于PPD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

综上所述,T-SPOT.TB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不低于另外两种检测方法。因此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辅助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宇红,杜建,李亮.结核病疫情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6):307-308.

[2] 陈效友. 肺结核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3):11-14SS.

[3] SS Jung, HS Park, JO Kim,et al.Incidence and clinical predictors of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J].Respirology, 2015, 20(3):488-495.

[4] 孟苏凯, 吴振萍, 张玉华,等.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22):3858-3860.

[5] Drobniewski FA, Caws M, Gibson A, et al. Modern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J]. Lancet Infect Dis, 2003, 3(3):141-147.

[6] 李丹, 杜德兵,陈玉龙,等.T细胞斑点试验、结白芯片、抗酸染色涂片和结核菌素试验对肺结核病诊断价值的比较[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1):38-41.

[7] 刘红, 黄永杰, 王静, 等.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疑似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3):192-1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