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7 16:04: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篇1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自由广泛等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这一群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

2 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

(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到了汉代,“舆人”与“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舆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舆情的内涵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成长于互联网这一复杂多元的环境,因此网络舆情也具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1、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更具有自由、即时和互动的特性,网民可以自由沟通并发表言论,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发表个人见解。

2、快速性。网络信息的传播简单迅速,只要通过复制和粘贴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这种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更为快速。

3、隐匿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隐匿身份,甚至使用虚假的身份发表言论。

4、偏差性。在网络环境下网民缺乏自我约束,网络也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督,网络热点话题常常围绕公众人物隐私、恐怖谣言、灾害谣言等展开,形成负面影响。

3 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对该群体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具备以下特点:

1、新媒体运用的普遍性

网络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使用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交互。如网络聊天、交友、娱乐、购物、信息搜索等。

2、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不同得途径表现和传播。下面是常见的一些途径

(1)主流网站

国内主流网站,包括新闻、政府、文化教育类等网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体、民生、娱乐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即时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的ICQ,到后来的MSN、UC、腾讯QQ、网易泡泡、淘宝旺旺、飞信、微信等,风靡于年轻人和学生群体。

(3)微博

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微博相比博客,内容更加精简。微博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信息。

(4)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具有信息多样化、书写快速、发送便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同一封邮件可以选着多名接受者,采用群发的功能常常可以广泛、迅速地影响舆情的形成。

3、关注层面的广泛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型有:博客和微博、游戏类网站、论坛等,网络上最新的热点焦点、敏感事件、网络红人等最能吸引他们。

4、有强烈的意识自我表现性

很多在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

(二)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体来看,网络舆情对高职高校学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阅读及传播方式的影响

一条微博的最大容量是140字,属于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让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

另外,通过微博粉丝的关注,微博信息的二次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这种传播方式会使网络舆情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他们中有的崇尚传统文化,有的崇尚西方文化,有的哈韩哈日等等。

3、个体权利意识的影响

高职高校专院校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独立性更强、敢于尝试,但认知能力不足、交际面较窄,相对缺乏社会的关注度,他们更加依赖网络来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4 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下的应对措施和引导策略

当前环境下,对于网络舆情,与其躲避,不如积极研究,主动使用新媒体,对学生正确引导,适时疏导,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策略。

(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经常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讨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机制的建设

要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觉悟过硬,网络管理技能较高的网络工作队伍,其成员应该包括多个层次,不但要有领导班子和网络技术人才,还要有青年教师、辅导员,还可以有学生干部,随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熟练掌握并运用网络技能,多层面了解学生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教育,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教育,就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寻找正确引导的途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校园官方微信、微博、贴吧,设立了二维码等,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创立校园官方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教师也开通个人博客、QQ,用网友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构建正面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网络言论自由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组织一些生动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自律性,让学生自觉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客观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开展网络舆情的学习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减少网络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这更是互联网时代赋予高职高专院校的责任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后晋・刘d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8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篇2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03-02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对公共事物、社会现实、舆论焦点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网络舆情信息是编辑记者在网络上进行采集和汇编而得到的信息,网络舆情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众多用户分享同一信源,对信息本身并没有影响。编辑记者应做到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有机结合,在符合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和社会群体的需求,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的机制,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 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分析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并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和表现,是实现社会管理和调控的重要途径。舆情信息是反应公民思想状况的一种方式,是公民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 1 ]。舆情具有一般信息的普遍性,在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特殊环境下,网络舆情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广泛性与匿名性

互联网是一个隐蔽、随意、虚拟的社交平台,现如今,网络舆情的主题比较广泛,有社会热点、个人观点、大众焦点。由于网络信息交流的广泛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网民意见的完全是自由的,表达的往往是网民的本意,有的网民思考问题比较理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部分网民发表意见时缺乏理性的分析,言语偏激刻薄,不易引起共鸣。

1.2 自由性与可控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人们了解社会、发表意见、自由互动提供了机会。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自由的发表个人见解,与其他的网民分享和交流,由于网络制度不尽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缺乏检查与过滤的环节,真假不易辨别。网络平台虽然是独立的空间,但是没有必要绝对自由,需要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过滤有害的信息,并且要求网民遵守一定的规则。

1.3 互动性与即时性

网络媒体是一条交互式的、双向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网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舆情的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一般来说,刚的、较为敏感的信息能够吸引大量关注的目光,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2 ]。

1.4 丰富性与多元性

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同时也表达舆情信息具有多条传播途径。多元性指网络舆情表达中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随处可见,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网民之间也存在需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这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和调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1.5 高效性与冲击性

网络传播的高效性体现在舆情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的,此外,社会焦点往往不寻常,交叉型的网络传播模式能使各种意见从多条途径迅速汇集,形成舆论浪潮,引发公众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公共事件的冲击力。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容易造成群体倾向性,形成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对民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干扰,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对策

舆情分析是将来自多个网站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变无序为有序;使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信息进行浓缩和总结,变间断为连续。一种优化的处理模式,能简明扼要的将信息系统化,使编辑记者掌握特定时期特定主题的舆情现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管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若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的舆情危机,科学的把握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规律,根据形势化解矛盾,提出应对舆情信息危机的处理对策成为了当前的迫切任务。

2.1 构建网络信息的来源渠道

现如今,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编辑记者应当改变传统模式,以预防为主,并且积极进攻,占据网络舆情宣传的主人公地位,在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主动截获舆情信息。此外,编辑记者只有充分掌握社会舆情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才能高效的进行调控。在经过仔细分析和抉择之后,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有价值的信息输送给相关部门,从而将有隐患的舆情扼杀在摇篮里,防止其急速爆发;同时,开设绿色网站,构建以文化传播为主的数据库,带领网民积极开展网络活动,充分净化网络环境,科学的引导人们进行互动和交流[3]。这一行为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舆论导向,主动筛选有价值信息,了解舆情内部信息,尽早化解矛盾,还可以团结网民的力量,增强凝结力,促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2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在面对民众的群体性意见以及舆论监督时,舆情信息编辑记者要端正自身的态度,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舆情信息时,应当做到只负责舆情的控制和管理,而不理睬舆情信息的源头,如果以舆情源头作为处置出发点,很容易使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高度集中,难以化解舆情危机。

此外,编辑记者当积极引导群众关注社会现象,整理建设性的言论,对于不满和投诉信息,应当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舆论压力,使互联网形象受损;对于情绪化的言论,以毁害他人人格和名誉为目的的言论,编辑记者应当及时批评和关注,以免造成大众的负面评价,导致被害人形象受损。

2.3 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技术

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应当开发高科技软件,利用软件来采集、分析、处理舆情信息,进而更有效的做好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开发一套搜索引擎以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化,使工作更加高效快速;制定缜密的网络舆情处置备案,主动探索网络舆情信息的应急机制,以保证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故时掌握主动权,做到井井有条、稳而不乱;培养一批热爱网站建设的专业人士引导网络舆论,掌握话语权。另外,编辑记者应当加强与媒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理解和支持,高效的实现舆情信息的反馈,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大力推进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

目前,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使用的是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TRS OM),它是一款基于中文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平台软件,融合了最新的全文检索、文本挖掘、内容管理等技术,自动地搜集来自互联网各类信息,并可以完全智能地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热点舆情监控、自动分析和统计、精确全文检索等服务。TRS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综合运用大规模文本智能挖掘技术,实现对海量舆情信息的准确、高效分析和管理;舆情简报、趋势图表、聚类图等可视化表达方法,以及舆情数据库全文检索和信息服务门户;有极大的扩展性。我们信息服务部通过该系统建立了符合本单位实情的舆情监控知识库,建立舆情事件特征库、舆情网站库、及行业知识库等,实现对行业和部门关注的问题进行24小时的监控,构建了一套高效稳定的舆情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捕捉各类舆情信息,实现对舆情分析提出的目标。

3 结论

当前我国很多部门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情的特点,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对舆情现状的研究,结合公众舆论事件的信息特点,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理论指导,以化解社会舆论矛盾,推进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网络舆情就是现阶段的网络传播中,媒体大众和民众网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注的事件进行谈论、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一种现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发表不满、传递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是确保社会稳定和民众心态阳光、健康的一种必要策略和手段。应对网络舆情应该从根源上严格筛选信息的健康程度和可传播性,对于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应对、控制。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现状与载体

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受到网民数量、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我国,上网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1亿,手机网民总数已经高达6.56亿。这在我国15岁到60岁的成年人9.4亿的人口比重中,网民数量的比例高达76%。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广泛程度。通过网络、手机网络S时随地的观看消息、关注社会热点、发表言论、已经成为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知名的新浪博客、百度贴吧、各大论坛等都在极力助推网络评论版块的发展,各种软件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QQ也成为传播舆论的主要途径。

二、网络舆情的分类和营销

(一)社会事件和公众现象导致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虽然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言论,但是所谈论的话题往往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网络舆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某一社会状况和民众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的谈论和思想导向。就目前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有社会养老、薪酬保障、公共医疗等。的网络舆情主要也是反应了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有关政策策略。

(二)小道消息及虚假消息导致的负面舆情

由于社会舆情能够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应和民众聚集度,有些社会事件造成的大规模网络舆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舆情造成的大规模的社会言论从中谋取不法利润。他们借助我国现阶段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状,钻空子、走偏锋,故意、蓄意捏造虚假消息和负面报道,有些甚至存在欺诈、勒索等犯罪事实,造成民众大规模的社会反响和反对浪潮。使网络环境形成了非常不健康、不文明的状态。

(三)真人真事与社会道德弘扬的正面舆情

除了负面、恶劣的网络舆情,还存在很多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网络虽然更大比例是宣泄、、抒发不满、宣泄情绪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弘扬正能量、倡导社会善举的优良土壤。近年来,很多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乐于救人、见义勇为、绿色通道等好人好事也大量在网络中转帖、流传,大量的正面舆情不断跟帖、跟赞。网络舆情同时也宣传了很多正义、善良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效仿和认可的局面。

三、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

(一)构筑大数据网络

要想更全面、更系统的控制网络舆情,就需要构筑大数据网络平台。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是把整个网络体系分散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进行监管和控制,单元型的网络舆情监控在可控范围内能够发挥其实时控制的作用,但是由于单元型的网络监管只是局部的管控,单元和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隙”,在“各自为政”的单元区域网络监控的状态下,很多边缘性网络舆论言论就容易蔓延、滋生。全局性的网络监控就越来越凸显出不健全和不到位,单元型的网络控制互相之间的沟通、协调大都不到位。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档次和操作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构成了信息互联的巨大阻碍。因此,构筑大数据网络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把单元区域的网络监管统一起来,才能够从全局上把握和掌控舆论的正面性和阳光性。有了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实现数据库的完整共享并实现实时数据沟通。

(二)构建专业舆情应对体系

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首先应该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不良社会效应的网络舆情很多都是从源头开始没有监管到位。由于网络大数据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长,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又呈现多样化、偏门化趋势,这样给舆情监管带来非常大的工作困难。怎样通过舆情监管把舆情信息有效、正确的筛选是初步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我国舆情监管系统存在筛选不到位,新型信息数据录入不到位,信息抓取有疏漏,人工化、原始化严重,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状况。但是面对一日万里的信息大爆发,现阶段的舆情监控水平完全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速度。所以造成了很多负面舆情、不利言论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才大量进行删减、屏蔽。这样的舆情效率工作低下,不利于后期舆情应对和妥善处理。

(三)完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

要想强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还要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只有落实了网络舆情传播的首问责任,追究到源头,实名认证,有据可查,可以追朔源头,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对蓄意传播具有恶劣影响的网络言论的不法人士依法惩罚。能够从源头就对新闻和言论的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每个网络言论传播人员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从而实现舆情言论的良好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是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高速运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问题,它是通过虚拟平台传递现实状况的一种体现。政府各个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从设备上、人员上和法律制度上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网络舆情监管力度,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5)23-0285-01

1网络舆情处置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都会导致网络舆情。而在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矛盾,例如教育、医疗、环境、社会道德等问题上,网络舆情爆发的频率更高,波及范围更广,对社会影响更大。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以及随意性,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难辨真伪,社会问题体现集中,如果相关政府和机构不能友好、正确处理网络舆情,最终不仅不能让舆情平息,而且还容易导致相关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权威受到挑战和威胁,升至爆发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例如在2012年夏季关于中日“”事件的舆情问题,由于不能在最短时间里最有效解决舆情问题,最终在国内多个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对日敌对行为”,对许多中国持有的日本产品进行了打砸,而且随着舆情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境外分裂分子对中国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分裂行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类似的舆情事件还有许多,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快速、有效处置网络舆情,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舆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维持和巩固公共秩序,保护绝大部分群众的利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网络舆情处置的原则

在现今的网络舆情中,主要暴露了民情、民意与社会建设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网络舆情的产生主要就是政府在行使管理的过程中一些错位,越位,甚至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交易等。长此以往,公民在与政府的不对等交流中怨气积累越来越多,最终在一定的舆论事件中表达出来形成了网络讨论与共鸣。在政府服务百姓的博弈过程中,由于政府所出台的政策或者自身的行为不能满足或者违背公众的需求,公民借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发生。所以往往在处置网络舆情的时候,要促进诉求的最好解决,并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有提高管理能力。所以在处置网络舆情的原理上可以看到:①要将导致舆论产生的事件尽快平息下来,切断继续传播的途径和平台。②充分理解舆论事件中的诉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满足和解决诉求,使网络舆论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③完善诉求产生所爆发的管理漏洞,做到解决一件事,完善一类事,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产生。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另外在舆情发生过程中,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在舆情发生的初期就解决,但是网络舆情具有隐蔽、传播迅速的特点,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所以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及发生后第一时间预警,进一步减小舆情传播。

3网络舆情合理处理的长效策略建议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长效策略应该是由紧急处理转化为常态处理,建立长期机制,联合众多部门进行联动。对于一些社会建议类的网络舆情不能堵、截、避,而是要敞开大门进行疏、补和引导。引导群众以后再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申述,不能利用过激的行为或者做法来制造舆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团结。在网络舆情处置的形式上,需要建立制度化,规范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在这方面要尽快进行立法,在我国现今的舆论立法中,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提出来关于网络舆论的处置意见。所以往往面对这种网络舆情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细节之处都会是漏洞,毫无处置办法。虽然在2013年通过的《解释》中对于一部分网络舆情做出明确的认定与定性,但是由于在中国舆情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和机构相对较多,所以只有完整出台一部关于网络舆情的规范法律才能保证在网络舆情中涉及的人与事得到合理的解答和处置。对于舆情的合理处理的长效策略应该是要不断总结,对成功处置了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归纳,再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舆情处置的模式,这样可以对下一次舆情爆发后的处置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对待网络舆情的处置需要建立责任制,这样可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和管理,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要明确舆情处置的责任,将网络舆情的处理纳入工作考核中,对在网络舆情处置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奖励,但是对于在网络舆情处置中失职的人员也要追究其责任。这样既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有效约束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4结束语

网络舆情处置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相关部门需要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将网络舆情处置常规化,才能制定出网络舆情处置的长效策略。资助项目: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自治区网络舆情对自治区政府形象的影响研究”(13BSH002);自治区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纹理合成的破损藏式古壁画/唐卡图像修复算法的研究”(Z2013B28G28/02);本文受助于:信息协同化创新中心。

篇5

网络舆情两个特点更加明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剧增,特别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舆情呈现了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数量急剧攀升、量大面广。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和公众诉求的进一步多元化,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网络舆情频发将会是常态。二是反应快速、上下联动。在当前情况下,网络媒体知晓、新闻的速度早已超过了平面和电视媒体,时间甚至要以用分、秒计算。

网络舆情的两重属性更为突出。根据一项研究表明,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敏感问题,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人员的共鸣,迅速扩散、放大,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可以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有的甚至引发过激的。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在看到网络舆情危害性一面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到网络舆情是加强社会监督、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主动介入、严格管理、强势利导、趋利避害”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薄弱环节

与数年前相比,我们在探索建立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舆情应对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是在面临重大突发舆情事件时,仍暴露出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不足等较多问题。

应对机制与实战未达到紧密一致。目前我们缺乏实战、统一的舆情应对实战规范,应对处置手段单一,处置的效率不高,影响了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总体效果。

素质能力与实战未实现同步发展。从目前来看,基层单位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技能水平比较有限,应对起来还有很大困难,易失去战机,导致被动,还不能真正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队伍建设对实战未形成有效支撑。网络舆情应对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对已经建起来的舆情引导队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完善规范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机制

篇6

对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中国来说,其政治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条件就是政治稳定。而网络舆情治理正日益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网络舆情便利了社情民意的表达,缓解了社会矛盾。传统媒介环境下,社情民意由下而上的传达需要逐级传递才能到达党和政府的决策中枢系统,且在这一过程中多有损失。网络的兴起便利了公众意见的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尔顿对言论出版自由非常重视,将其看做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提出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正如锅炉里因高温产生的蒸汽,若能经由恰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冲突。网络舆情的作用正是如此。网络舆情还加强了公共权力的监督。网络舆情对公权力的扩张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形成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与传统监督制度相比,网络舆情使得公权力网络监督变得更加高效,成本也更为低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随时处于网络的曝光之下,网民可以对各项事务发表观点,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但网络舆情亦干扰了正常信息判断,扰乱社会秩序。网络信息的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甄别,良莠不齐,甚至存在纵、别有用心的虚假内容。勒庞曾在《乌合之众》指出,群体易变、冲动、急躁,易受暗示且容易轻信,很少会对主观和客观加以区分,会对自己看到的事件进行歪曲。网络虚假舆情一旦被网民们接受,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放大,将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无法预估的危害。虽然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情民意的缩影,但所谓网民的“众意”不但无法切实代表公众利益,还会对政府采集民意产生负面作用,干扰政府决策,冲击我国当前的核心文化基因,危害社会稳定。

二、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如建立并完善包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内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云南省委组织部组建网民调查团调查网络舆情事件,洛阳市人大和政协尝试吸纳网民参政议政等,但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治理理念仍需重新定位一方面,政府若倚重“硬控制”的管理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全局掌控,不仅容易激起网民的抵触心理,也不利于网络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若只是一味采取“软控制”的引导手段,亦无法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从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给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冷淡应对、不予理睬、寄希望于网络舆情热度的自然降温,仍然是不少政府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显然,这是政府在传统舆情治理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老旧理念的延续,且这类不理不睬的举措只会让舆情持续升温,激起网民的对立情绪。

(二)信息公开力度仍有欠缺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向公众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既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争取广大公众和网民的理解与支持,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诸如2011年河北馆陶29岁县长等案例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时,普遍缺乏信息主动公开意识,甚至公布虚假、失真信息。因此,政府在进行信息公开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和透明,所公布的事件调查结果要准确、全面,不能为了转移网络舆情的焦点而有所选择的公布信息,更不能未经调查就随意结论。

(三)危机应对机制仍需健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考验。当前转型背景下,各类矛盾和问题蠢蠢欲动,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越来越成为考量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可以有效地防御危机,能够妥善地处置已发生的危机。但一方面,网络舆情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年轻,多数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经验不到位,另一方面,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传入中国的时间尚短,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危机管理经验,因此,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的理论、实践、制度上都较为匮乏。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的缺失,既无法满足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需要,容易扩大网络舆情的事态,且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也会受到冲击。

三、基于政治稳定的网络舆情治理完善

网络舆情治理并不是单纯控制网民在网络中的发言机会与态度,而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和路径。这就要求政府从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出发,摸清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机理,展开相应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

(一)转变舆情治理理念,明确政府角色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虽然都源于现实,但二者亦有很大差别。传统舆情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传播,传播内容面向公众前都有专门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监督。此外,报纸、电视等一直被视为党政机关的喉舌,政府在传统舆情治理中有着绝对的主动权。但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信息者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编辑、记者等,普通网民也是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只要能连接网络,网民便能够抒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网络与报纸、广播、电视等相比,既不易掌控,又无法做到对每一则内容的审查,故而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参差、良莠不齐。传统舆情在网络中的大变身,加之转型背景下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政府更要转换治理理念、把握角色定位。在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政府应当侧重引导,用“无形的手”掌控网络舆情治理大局,明确网络舆情宜用不宜堵的理念,弘扬核心文化基因的主旋律,坚持用真诚的姿态疏通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良好自治。

(二)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强信息公开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政务、公开信息的良好平台,是政府展示形象的绝佳窗口,也是政府与公众、社会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政府门户网站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对于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来讲,政务信息公开是其首要功能定位,且都能做到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范围也有所加深,部分政府部门网站的信息公开更加规范化。但大多数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仍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公开缺乏协调性。一些政府公开的政府信息看似丰富,但实质内容不多,并不实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方法也有待改进,公文式的僵硬公开、敷衍冷淡的回应、虚假失实的报道,都会让公众反感,适得其反。因此,政府应当极力推进门户网站的完善,加强信息公开的建设,提升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在之前充分沟通,做到协调统一,改进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方法,改变为了公开而公开的状况,做到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真诚、真实地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三)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提升危机处理能力网络舆情的危机应对机制,需要设立专门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构成人员应为危机应对经验丰富的政府工作人员及权威专家学者、公共危机处理专家、资深媒体人士等。当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4小时”法则,及时信息、引导舆情。在网络的即时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只有赢得时间,才能赢得话语权。政府官方妥善事件相关信息、引导舆情态势的同时,火速展开对事件的全面调查,争取尽快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阶段还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监测并预警,充分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并做出分析,预测态势走向、准备应对措施,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持续扩散。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暂时平息之后,政府仍应重视对相关网络舆情信息的关注、汇总和分析,防止事态逆转或发生新状况。

篇7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大学生;思想动态;舆情

一、大学生思想动态现状分析

大学生思想动态是指高校大学生围绕某些事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引起的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影响他们的处世态度。

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整体现状:

政治上: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还是坚定的,但政治鉴别能力相对不强,且90后大学生个人功利性越来越强,对于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特别关注,容易受网络影响。

思想上:思想道德素质相对社会人员要高很多,且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思想素质和修养也在不断提高,但还是存在说得多、做得少;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情况。

价值观念上: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条件的上升及国家、学校对困难生的各种倾斜政策,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相对减弱,而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为关注,但有时候对生活的态度会过于理想化。

学习上:多数大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但仅限于个人利益需要,比如出国需要、工作需要等,而真正出于兴趣的学习正在慢慢减弱,且由于考上大学的同学基本在高中时代是学校里相对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成绩考不理想,容易出现悲观情绪。

生活上:个性突出,但集体观念不强,容易形成小团体,对网络依赖性增强,对线下活动漠不关心,人际沟通能力越来越弱。

二、大学生舆情的内容构成及其基本特点

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及其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舆情主要指在一定时间内,大学生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

大学生舆情的内容构成:社会焦点和时政热点问题;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校内突发事件;校园生活和大学生情感问题;高校热点问题;与学习相关的各类问题。

大学生舆情的传播途径:网络(QQ、微信、微博、BBS等);人际传播(同学、老师、父母等);大众媒介(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等)。

大学生舆情的特点:舆情内容丰富且分散;舆情传播途径多样化;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大;舆情影响面广;舆情形成过程存在突发性及多变性;舆情不及时处理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网上网下互动紧密。

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网络技能,可以轻易获取各种网络资源、了解网络信息;大学生本身思想素质较高,但存在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情况;大学生遇事不够冷静,容易冲动,产生偏激行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确实,长期处于迷茫状态;高校对舆情的监控力度不够。

大学生舆情演化的规律:个体针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该观点引起他人的关注,迅速发酵;不同观点的冲突或融合;观点经过争论趋向一致;讨论的议题效果减弱并最终消失。

高校舆情的价值功能:舆情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功能是双刃剑,好的舆情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能振奋人们的精神;负面的舆情引导不好,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带来不安定因素。

三、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大学生舆情变化分析

元胞自动机是定义在具有离散和有限状态的元胞组成的元胞空间上,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离散的时间纬度上演化的动力学系统。元胞自动机是通过系统内局部元胞的微观行为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系统整体宏观行为特征涌现的演化模型。元胞自动机由元胞、状态、元胞空间、邻居、规则以及时间六部分组成。

1.元胞自动机各要素定义

在本研究中,元胞就相当于每个大学生,与每个单独元胞相邻的那些元胞就是邻居,也就是这个大学生周围的学生,在每个时间下每个元胞有自身存在的状态,在这里,这个状态主要是指思想动态,这个动态随着我们设定的规则在实时变化着。

2.大学生思想动态类型

定义:大学生对于舆情持正面积极态度的,称为正情绪,例如突发事件时能够正确理解事件的性质并产生积极行为的;大学生对于舆情持负面消极态度的,称为负情绪;大学生对于舆情无动于衷的,称为零情绪。

将大学生在舆情面前的反应设定为以上三种,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将整个学校中的学生作为一个元胞空间,元胞间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关系近的影响较大,关系远的影响较小。每个元胞受到周围元胞的共同作用并且同时影响其他元胞。在舆情发展变化中,正情绪可以引导舆情往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负情绪的聚集容易引起群体事件,零情绪介于正情绪和负情绪之间,一般不提倡但也难以明确反对。

3.元胞状态、边界规则和情绪的传播性及稳定性

对应于大学生思想动态,元胞空间中的每个元胞有三种情绪状态:正情绪、负情绪及零情绪。在舆情刚开始时,每个大学生对于该舆情都会产生自己的一种情绪状态,而大学生的情绪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传播性和稳定性。传播性是指个体的情绪对周围的人会产生影响;稳定性是指个体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影响,传播性越强则稳定性越弱。一般来说,学生骨干、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传播性更强。

在学校范围内,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其他人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邻居规则中,我们取半径r=2的Moore型,使每个元胞在邻近的24个元胞的影响下进行演化,边界条件使用循环边界,模拟元胞在整个空间内以相同规则相互作用。

4.元胞状态更新规则

个体情绪受周围其他人情绪的影响,距离越近影响越大。元胞周围的邻居情绪同样有三种状态,不同的邻居对元胞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元胞情绪的演化。在每个时刻下,周围元胞的情绪会对每一个元胞产生累积影响,这个影响与该元胞上一时刻本身的情绪及其传播性、稳定性比较,综合判断得出其该时刻下新的情绪值,不断累积变化,最终会得到一个稳定情绪。

四、舆情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在对某一事或物进行评论的心理过程中,会对有关被评论事物的负面信息给予相对于正面信息更多的关注,因为负面信息往往对人们心理的唤醒、注意、归因等活动造成的刺激要比正面信息的多。舆情发展过程中,正负观点碰撞越激烈,会使舆情发酵更迅速激烈;观点表达越客观,越容易得到响应;舆情讨论时间间隔越长,对舆情冷却越有利。

一般来说,初始状态下持正情绪及零情绪的个体越多,最终舆情稳定时持负情绪的个体就越少,当初始状态时持负情绪的个体远远小于持正情绪及零情绪的个体时,最终持负情绪的个体就可能会消失,这是因为这些个体在其周围邻居的影响下,渐渐改善了他的情绪。相反的,如果初始状态下持负情绪的个体较多,就会将原本持正情绪的个体也倒戈为负情绪,这就有可能引起群体事件。此外,持正情绪的个体,其传播性越强,就越能将持负情绪的个体改善为正情绪,且在发展过程中,若个体稳定性越强,则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就越长,而如果传播性越强,则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就越短。但无论如何,所有舆情到最后都会有个稳定状态。

五、大学生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做好大学生舆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舆情是可控的。

1.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预警机制

大学生舆情具有发展快速的特点,要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必须要第一时间掌握舆情信息。要构建校、院两级沟通网络,学生工作相关人员要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大学生状况的第一手情况。同时做好网络监管,成立专门部门,二十四小时监控学校各大网站,发现舆情及时反馈。

2.培养学生骨干,树立标杆作用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持正情绪的个体,其传播性越强,就越能将持负情绪的个体改善为正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并有意识得将这支队伍扩大,提高他们的影响力,树立标杆作用,在舆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带领广大同学往好的情绪上发展。

3.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正面引导工作

初始状态下持正情绪及零情绪的个体越多,最终舆情稳定时持负情绪的个体就越少,当初始状态时持负情绪的个体远远小于持正情绪及零情绪的个体时,最终持负情绪的个体就可能会消失,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正情绪的引导,使得舆情发生时,初始条件下的正情绪个体越多。

4.做好中段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零情绪个体对舆情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在负情绪个体较多的情况下,零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转向负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要注意对零情绪个体的培养教育,这也警示我们重点抓两头的工作模式应该有所突破,平时应该多注意中间学生的教育,使得这些零情绪个体有可能转变为正情绪个体。

5.通过实名制途径管理网络

目前高校舆情基本集中在网络舆情,对网络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实名制是非常好的控制网络舆情的方式,舆情发生时,高校监管部门可以方便的找到对舆情发酵产生显著作用的同学,进而有针对性得进行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苏超.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3).

篇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74-02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舆情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关注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向,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概念的界定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互联网的诞生为舆情的发展拓展出了新领域,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所谓大学生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和传播的,大学生作为特定人群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舆情的主体——大学生网民;舆情客体——公共事务;舆情的表达形式——大学生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舆情空间——微博、博客等网络应用空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要考虑量度和强度两个标准。首先舆情须引起一定量大学生的共同关注,此外这些大学生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指向十分明显,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1.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和少数性

大学生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学习目标上具有相似性,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由于该群体生活学习地理位置接近,空间上集中,易于接触网络。这些愈发凸显主体的特殊性。在由一些突发事件中所引起的网络舆情中,消息和参与讨论者往往是少数学生,其他学生由于“从众心理”或“沉默的螺旋”效应影响自己意见的发表。

2.舆情形成过程的迅捷性和交互性

一旦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网络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跟踪报道,捕捉最新动态,迅速吸引受众眼球。大学生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事件信息并发表言论,继而在群体内使信息迅速传播。有学者认为,“进行跨时空的互相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2]。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大学生积极跟帖、回帖,参与讨论,形成互动。

3.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分散性

大学生视野开阔,易关注网上的各种主题,或对同一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能实现各种观点的正面交锋。由于大学生所关注的主题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此外从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起因看,国际国内热点话题的触发、校内外突发事件的激发、与大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学生的情感诉求来讲,网络舆情又可分为交流、求助、意见、求决、发泄等多种类型[3];这些足见舆情内容的多元与分散性。

4.舆情影响的广泛性和难控性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可以迅速地把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4]。网络舆情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充斥在网络上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舆情各种各样,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的控制上是有难度的,这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挑战。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又是网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因这些特殊情况受到新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使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急需净化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身处信息海洋之中,喜欢求新求异,对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极度自如的表达平台和方式极其欢迎。网络舆情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在网络空间内,特别是一些不利于国家安定、社会和谐、高校稳定的不良舆情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其有害,容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迷失方向。由于舆情的辐射影响,可能被夸大宣传,进而误导舆论,引发大学生情绪产生波动,影响了高校的和谐稳定。

篇9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 300280)

[摘 要] 本文通过认真分析网络舆情特点,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案,以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网上不稳定因素,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关键词] 网络舆情;特点;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59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21- 02

互联网作为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具有快捷性、普及性,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成为引导社会舆论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阵地。当前,网络舆论多元多变,舆情复杂,热点密集,网上言论空前活跃,的各类诉求和情绪会在网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掌握各种预警性、行动性网络舆情信息,认真分析网络舆情特点,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案,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网上不稳定因素,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为企业提供第一手网络舆情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维护企业稳定和人心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网站、电子邮件、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维基、微博、微信、腾讯QQ、新浪UC、麦圈等多种即时聊天工具等途径转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以及自由性、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等诸多特点。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

1.1 自由性与丰富性

由于互联网信息转播的自由性、便捷性等,民众表达舆情的意愿更加强烈,表达渠道更加畅通,传播速度也更快,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出现了分布于社会各处的意识传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诉说呈现辐射状态,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极为丰富。

1.2 隐匿性与外显性

相对于传统信息传播,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同样具有隐匿性。正是由于这种隐匿性,人们无需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因为某种顾虑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在网络匿名的状态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这种外显且较为真实的舆情,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舆情,在现实中并不很容易捕捉,这也就使得网络舆情具有更强的外显性。

1.3 情绪化与非理性

随着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每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活节奏加快、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竞争加剧等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但是民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客观地说,民众的舆情表达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是相对缺少理性,甚至有偏激的情绪或态度,这一旦形成规模和普遍现象后,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1.4 个性化与群体化性

舆情的主题是民众,舆情表达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容易坚持己见,保持个人独立性。但现实中,网民往往有意无意间形成易于沟通的群体。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化倾向更加突出。网民舆情的表达与群体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在博客和微博上体现更加明显,而群体化在BBS和腾讯QQ群更突出。

2 网络舆情的应对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的深刻发展变化,涉稳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更为复杂和严峻。企业涉稳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是新形势下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理论,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是做好企业涉稳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根本之道。

(1)深刻认识做好维稳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将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维稳网络舆情工作是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企业涉稳网络舆情逐步增多的趋势,必须全面发挥维稳战线“网上和网下、虚拟与现实”两个战场相互辅助和支撑作用。将维稳网络舆情与维稳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同考核。

(2)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并作出相应对策,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突发网络舆论事件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不断加强改善监测软硬件设施,改进手段,确保维稳网络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启动全天候维稳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一经发现网上有害稳定信息,立即组织协调屏蔽、封堵、删除。全力配合支持有关部门一线排查,掌控和处置工作,紧密结合,协同合力,确保维稳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4)建立工作预警、协同联动、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目标管理考核等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维稳网络舆情工作体系,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行敏捷、传递快捷的工作系统。通过维稳网络舆情工作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动作,形成从上到下有工作机制、有队伍、有制度的“一盘棋”局面,形成“信息畅通、闻讯必动、各负其责、主动配合”的工作联动机制。

篇10

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与国家政治安全影响的研究呈现出雨后春笋的研究状态。对于这方面研究,学者们首先分析了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显得尤为突出。[2]也有从网络舆情的角度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网络政治的特点:网络政治主题突出,网络的普遍性、及时性和敏感性、真实性和直接性、互动性、表现力强等特点。[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治安全提出的新挑战,有学者提出网络时代政治安全问题的出现的全新特点,政治安全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空间领域有了新的扩展,由传统的海陆空等传统领域扩张到网络疆域,由此可见政治安全受到的威胁必须得到重视。[4]

网络与全球化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政治安全带来全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关于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研究成果也是相当的丰富,主要是从利弊两方面进行阐述。关于网络对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学者主要是政治稳定的角度进行论证。第一,从公民角度出发,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媒介,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政治参与渠道拓宽;互联网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民众借助这种新渠道可以发泄政治不满情绪,从而缓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降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第二,从政府角度出发,互联网增强了民众对政府政治决策过程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性;互联网也实现了信息在政治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政府层多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从而减少政治沟通失灵。[5]同样,网络政治参与促使网络民意得到更加有效的表达,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为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路径,有利于合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为政府决策集中民意与智慧,从而缓解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6]针对这些观点,学者更多的是从动态的政治过程来研究网络对于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从民众与政府两个主题出发来探讨网络的功能,这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以阐释政治安全的内涵为基点,论述网络之于政治安全的挑战及消极影响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政治安全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加之研究者研究背景的多样性、研究角度的层次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是从政治安全概念分析入手,讨论网络带来的挑战。第一,网络挑战国家主权安全。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国家主权的边界,使国家主权形式上分散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薄弱使得他们面临信息泄露的威胁,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在网络信息时代呈现出新的不平等。[7]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不成熟迫使他们严重依赖发达国家,信息主权面临严重威胁。[8]第二,网络威胁国家政治制度安全。一贯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各种方式极力鼓吹西方的价值观与政治发展模式,希望以此来冲击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并用网络手段使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层面成为新的“殖民地”,新的“依附体系”在网络时代大行其道。[9]第三,网络冲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为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便捷途径,在技术层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地位占据主导。[10]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垄断在网络时代被打破,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使得政府垄断信息的局面收到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的传播收到挑战,多元化思想传播弱化了统一舆论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1]第四,网络威胁政治秩序安全。网络打破了国家节制政治参与的瓶颈,网络政治参与呈现新的态势,政府对网络事件的控制力度得到弱化,全球理念传播更加广泛,政府威信与权威受到挑战。综合以上四点,网络对政局稳定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从宏观层面看待这些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相比,网络对政治安全的威胁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破坏,从而影响动态的政治参与等一系列政治行为。

维护网络时代我国的政治安全问题,首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当深入认识网络政治问题,重视网络对政治安全的影响,坚持思想、制度建设与政治层面相结合。思想层面,正确看待网络之于国家安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将学习国外与立足国内相结合,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相结合原则;树立“网络边疆”[12]意识,构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安全机制模式;从制度管理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网络政治安全法律,充分发挥立法的作用,从法律制度方面对技术以及行为进行规制,及时有效地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法律的制定、修改与废除工作;从网络技术管理层面出发,加快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在网络信息技术层面就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与财力,减少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御能力,开展多方面的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加大力度培养高精尖网络人才。在网络政治层面,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在互联网平台上引入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和完善民主机制;大力宣传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民众网络民主意识与网络王权维护意识;推行与实际相结合的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务服务更加全面、高效、便捷。除此而外,更重要的是要为网络政治安全的维护树立坚实的经济支撑与后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网络安全提供内生动力;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政治参与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发扬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网络舆情给政治安全带来的挑战

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有学者指出,舆情是一种社会政治态度,是指要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政府所做的政策的反应及态度。[13]网络舆情就是民众在网络领域的所表现出的政治态度。事实上,无论是舆情,还是网络舆情,二者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一部分。所以说,网络舆情对政治安全影响的过程就是网络这一新媒介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的过程。

有学者对网络舆情从不同学科角度例如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内涵的多样性与舆情过程的动态性。因此,针对网络舆情,研究者主要从它的定义与特征,产生的途径与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又不得不提及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政治现象,在当今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群体的庞大、网络信息的复杂、网络舆论的可控性差,存在各种网络群体,这些网络群体以公共舆论为名,对政府所做的各种决策施加压力,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以各种网络结社的形式影响公共决策。对参与政治者进行特征分析、研究网络政治参与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政策思考主要成为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当前我国网络群体的主要是围绕维护个人利益以及监督政府权力为主题,网络群体相对零散、自发性表现突出。在当代西方国家,群体的政治参与是公民集中表达意见一种常态化的政治行为,民众主要以这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群体政治参与一般是以理性的方式参与政治扩大实践影响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出台。

国家安全的网络舆论的形态是通过网络舆情表现出来的,网络舆情是国家安全在网络舆情领域的体现。一般来说网络舆情安全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在国家层面上,另一层含义是在社会层面上。无论是在哪一种层面上,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例如,美国依仗期其互联网技术优势针对我国民主、人权等问题进行网络舆论夸大宣传,对我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压力。[14]学者对于网络舆情对国家安全的思考更多的是建立在网络对其影响的基础之上,因此,对策也是从思想意识层面、制度建设层面以及组织领导层面来进行建言献策,无论是在哪一个层面均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政治安全树立网络舆论层面的屏障。

三、网络外交的兴起与其对政治安全的冲击

所谓网络外交,是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在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依托信息技术,以维护自身发展利益为前提的国际行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网络外交主体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传统形式是国家,网络时代也可以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亦或是个人。网络外交作为外交在网络时代的特殊形式,其目的也具有外交的一般性,即为了维持国际发展主体自身的利益,这是网络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网络形式多样也导致网络外交的方式多样性,可以是不同的国际主体之间在网络层面展开的外交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在公共领域可以是公开亦可是秘密进行。[15]从其定义可以看出,网络外交是一种将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外交系统结合的政治活动,本质上仍然是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相比更具有虚拟性、即时性、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核心是信息与知识传输与价值认同的塑造。[16]

近年来,网络外交逐渐成为政治学甚至是传播学的研究热点。网路外交发展潜力巨大,对其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许多新兴学科的研究相类似,尽管学者已经对网络外交给予了很多关注,但是相关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还未出现,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来呈现一个较快的发展态势,数量上增长比较迅速。主要研究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外交状况,探讨了我国网络外交的现状与对策;网络外交兴起的原因与障碍,及其对我国网络外交的启示;奥巴马政府“E外交”的提出、发展、效果与趋势;网络外交兴起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的政治动因;还有学者从网络外交的形式与机制为基本出发点研究网络外交的各种类型。总体而言,国内外外学者对网络外交的发展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全面,但是系统性的研究专著仍未形成。由于网络外交这一现象还处于发展初期,研究者也只能从现象表层以及背景层面进行相关探索,从政治学学科角度进行论证还还未形成理论性成果。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01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社会赋予的希望也越来越多,教育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在近些年的高校扩招中,教育资源的缺乏、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加大了校园网络教育的开展,校园网络的使用更加便捷。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高校中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扩散,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校园中产生的文化和一些集体性的事件都是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的传播,同时,在网络中的网络舆情普遍具有偏激的特点,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的效应。因此,从网络舆情的视角进行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应变能力。

1 网络舆情及其产生的原因

网络舆情是指在某种事件产生后,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人们通过网络发表自身对于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感、行为的集合。在网络中进行高校群体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是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防线所在。随着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渐推广,网络空间成为了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之一,在网络中由于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种现象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就此在网络空间中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舆情类型,即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也就是在网络中传播的热点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普通群众对于社会舆论的参与程度。网络舆情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媒介对于舆论的垄断地位,转变了舆论产生的形态,而且在现有的生活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中一些网民在对社会中的事件进行了解后就会发表自身的观点,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更能够引发网民的。

在社会的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影响较大,由于其心理和价值观处在易变化的时期,受到舆论的影响就会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一些偏激的思想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学生对于高校中存在的管理、生活问题等易产生批评和抵触心理。当这些问题出现在校园网络中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引发学生进行群体组织罢课、罢餐等事件。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大学生进行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高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受到社会现实条件的影响较大,是学生在接收到与自身价值不相符的社会事件所进行的反应。由于大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相似,因此就会形成较统一的行动,在这种情感不能够以正常渠道进行表达的同时就会爆发集体性的事件。就网络舆情和高校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而言,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和把握对于高校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 网络舆情反映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变动机制

高校充分显示了网络舆情对于高校具有一定的变动机制。变动机制是一种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运行模式。高校的产生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事件产生到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最后预防措施的制定。在这三个阶段中呈现出的网络舆情状态也不相同。网络舆情状态是对高校中发生的的发展情况进行的展示,同时对于事情的发生和性质的转变也有着重要影响。根据网络舆情能够进行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观察。

2.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制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制是指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由不同环节组合而成的形式。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需要具有特定的外在环境条件,在事件中产生多种不同的矛盾,并且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群进行聚集,采用非正常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达,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此种机制的形成过程大致为:现实中产生的事件激发了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引发其态度的转变,同时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爆发集体性突发事件。高校中的群体突发事件诱发的机制为刺激造成一定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学生这一特定的人群在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中发生的事情的刺激,进而做出一致的行为活动。

在高校中产生的,多是由于学生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或有关的管理方法持有怀疑或者不赞同的想法时,就会在网络中以讨论或的形式进行表达,在表现过程中采取的有较缓和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有一些过激的行为。通过这种言论的不断传播,参与讨论和评判的学生数量就会增多,随着这种态度的形式越来越激烈,对于产生的事件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网络中,如果形成的不赞同网络舆情的形式较弱,就表明这种事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这样发生高校的可能性就较小,如果呈现出的反对态度较强烈,通过网络的汇集,各种相同的观点就能够得到统一,此时就容易产生集体性的突发事件,产生较强烈的网络舆情其表现的方式就会更加激烈,同时事件产生的后果也会更加严重。

2.2 高校的预防机制

在进行的预防时,要抓住事件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预防。事件中各环节是在事件产生过程中采取的应急措施中包含的弊端,采用预防性的管理手段是其主要的管理方式。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法制建设、设定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全面的信息提示系统、增加学生的言论表达渠道。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对于要产生的事件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实时的控制。在事件发生的初期如果不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极有可能引起突发性事件的产生。

进行高校的预防,要加大监管力度,学校中的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建立起相适应的网络舆情分析管理系统,对网络中学生的动态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并且能够在事件产生之前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尽早的对产生的分歧和矛盾进行及时解决和处理。

2.3 高校的应急机制

在发生时,采用应急处理的方法进行事件的处置,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事件控制的有效性,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减少社会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在进行应急事件处理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对事态进行及时控制,采用对话、劝说等形式进行学生的安抚,疏散人群,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或处理,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3 高校中群体突发性事件预警平台的建立

3.1 预警平台建立的原则

在进行预警平台的建立时要严格遵循流程和模式化的原则,保证建立后的组织具有高效和灵活的管理特点,保证建立的平台能够为全体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

3.2 预警平台的结构

在网络舆情预警平台的架构中主要的流程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进行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同内容的分类(热点话题、敏感话题),根据舆情内容进行舆情预测,做出相应的预警报告。

信息收集是为舆情信息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在进行数据的获取时采用的方法有通用采集和聚焦采集。舆情分析研判流程是预警平台中的重要区域,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类。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过滤后进行敏感话题和热点话题的提取。舆情预测是对流行的热度词汇进行提取,并对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进行预测,形成舆情的发展趋势图。在进行判断后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警告。

在高校中发生时,可采用的应急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

在高校中要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分析,针对重点进行分析和监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对其中具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信息进行重视,并根据其现有的状态进行发展的预测,努力寻找事情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决。

第二,建立起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充分利用网络的自动分析功能,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的控制,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形成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为进行网络管理和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扩大学生的言论发表渠道,丰富网络舆情。

充分利用网络日志、博客和论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发表言论的途径,保证学生的利益能够得到诉求,维护学生的权益,建立安全的言论机制。在学校中可以组织学生骨干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为舆论做好正确的导向,维护校园环境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唐学庆,时钟平.基于网络舆情分析的高校预警机制要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

篇12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影响,从而不理智的对待一些问题。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现以90后为主,他们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一些90后的特质:总体上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目标明确、乐于发现接受新事物……。这些特质也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中:

1.自发性与互动性。在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爆发之后,便会有众多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通过各类平台直接发表,其他人也会纷纷浏览并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2.相似性。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似以及所处群体的相似性使大学生群体对事件的看法趋于相似。

3.广泛性与匿名性。各类事件一经网络,立刻就会获得巨大的点击数量以及转载和匿名跟帖评论,并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网络舆情大规模爆发。

4.情绪化。由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事件爆发之后,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时会带有主观情绪甚至冲动情绪,这些言论又会影响其他人,引导他们的言论向此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上述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积极舆情与不良舆情两个方向。积极的网络舆情很好理解,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某个事件,客观理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会促进事件的发展或者提供建议观点促进事件的解决。不良网络舆情,虽同样是发表对于事件的观点看法,但是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一些激烈煽动性言论和攻击他人的辱骂性词汇。很多时候,网络舆情会同时朝这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在新浪微博中曾红极一时的“最萌身高差情侣”分手事件。这一事件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对情侣分手,但是由这一事件造成的后续网络舆情的发展却大大超乎意料。事件的两个主要当事人都是在新浪微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知名用户,都是大学生。事件起源于这对情侣中男生发表的一条用词欠妥的分手微博,后来这条微博有了数量众多的转发与评论,评论中有表示遗憾劝阻的,这些言论促进着网络舆情向着正常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谩骂诋毁的评论,这类评论用词难听,对该男生进行人身攻击,持续很久,并影响到该男生及其周围朋友的生活。

网络世界中类似的事件有很多,上述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仅仅是对于某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参与事件的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与他人交换意见还可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但是如果利用社交平台的匿名特点而肆无忌惮的发表诋毁谩骂他人的言论,就不应该了。这些言论除了有损当事人的形象,还会对看到的其他人造成影响,对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敏感煽动性网络舆情易引起大学生群体躁动。大学生往往对以下几类信息较为敏感,一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内的消息;二是涉及国家的时政问题,还有就是涉及一些明星绯闻的消息。想想事件出现后的游行活动,火遍网络的“周一见”,这些舆情事件中都出现了一些活跃的账号,他们把对事件的评论引向某个方向。这些账号的评论勾起人们心底的某种情绪,鼓动目的明显,使得评论中骂声一片,将事件推向异化的。这样的言论所引起的躁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更甚者会引导大学生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

三、不良网络舆情的成因

1.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缺陷,大学生情绪缺乏引导目前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较不完善,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信息,就会拥有较大的言论自由。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吸引别人注意,满足自我虚荣心,而发表一些不实或者攻击性言论。大学生在不稳定的情绪之下还容易发表一些攻击、诋毁性的言论,给自己、学校或是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会有一些学生在网上信息抹黑学校,最后不仅学校名誉受损,自己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2.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道德规范意识不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认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往往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甚至与道德标准不符也无所谓。大学生由于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形,判别能力有限,在这种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容易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如不实信息、不雅照片、做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存在缺陷,他们掌握着计算机、网络知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在网络世界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守则。

3.网络监管技术不够成熟近年来,不良的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正是互联网监管技术的不成熟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试想如果互联网的监管技术足够发达,网络监管者能够及时察觉,进而通过IP地址,拦截、封锁这些恶性消息,这类事件发生的几率还会这么大吗?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面对大学生负面网络舆情,我们要科学理性的面对,要“防患于未然”。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首先要注意方向性,将躁动偏激的情绪引导到客观理智上来;其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和谐的观点意见,用科学的方法将网络舆情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最后是参与性,引导大学生更健康的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并让他们在参与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1.构建正能量信息平台健康的信息平台有利于正能量信息在大学生群体甚至全社会传播。在建设网站时要注意:首先,网站的信息要关注大学生的诉求,如有助于大学生学业的信息资料、校园生活的消息、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大学生关注的新闻;其次,具体消息的选择、一定要不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初衷,通过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培养引导“活跃账号”除了网站以外,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中的活跃账号也很值得注意,这些账号的所有者在网络世界中被称为“大神”,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活跃账号的一句话就会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所以培养一些积极的网络活跃账号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账号主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还有在平时一些正能量消息,确保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大学生意见诉求表达机制,加强情绪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诉求,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的不完善。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己利益生活直接相关的校园环境、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如果学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他们就会寻求别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利益诉求部门,设立诉求信箱等,来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正式渠道。也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等学生组织了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避免大学生群体因诉求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4.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不良舆情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要杜绝此类舆情,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增加关于网络道德素养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课程潜移默化的使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深入大学生的心里。让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进而提高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杜绝不良网络行为。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通过讲座、辩论会、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篇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所包含的信息越发的趋向多元化,高校学生成为了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由于高校学生年龄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使得他们会对新的事物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注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刚刚成年的他们会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使得他们的心理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成熟,因此也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社会上一些热门的话题他们永远热衷于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舆论的影响,是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变得偏激。所以,高校的思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在实施网络思政教育时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做好有效的引导工作。

1.网络舆情虚拟性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大环境,人们在网络中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享有等同的话语权,因此成为了高校学生热衷于发表言论的一个平台。同时,由于在网络中可以隐匿真实姓名,使得一些人可以隐藏在虚拟名称背后发表特立独行观点甚至是反大众、反权威观点并且获得情感上的,因此,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社会热点以及国家时政等说三道四的平台。同时,高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他们对学校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反叛情绪,他们热衷于在虚拟的环境中挑战权威,享受这种挑战给他们带来的,并且由于受到一些网络上不良舆论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朝着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2.网络舆情极化效应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可以通过最为简单方式快速的聚集在同一个虚拟平台上,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中的攀比形成了一种极化效应。简单来说,极化效应所反映的是人们内在需求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推动负面网络信息传播的助力,由很少一部分的人所发起,经过多数人的推波助澜,从而形成的一种网络舆情的极化倾向。而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心理还不成熟,很可能会迷失在这一负面的网络舆情环境中,导致自己丧失原本的应有的判断能力,甚至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改变自己原本所坚持的理念转而去支持与自己原本所坚持理念相左的言论。同时,由于受到这种负面极化效应的影响,也会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压力,使网络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出现明显力不从心的现象。

二、在网络舆情环境中实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

1.抢占网络媒体中的新阵地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也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网络媒体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得各类信息以及发表内心诉求的新途径。高校的思政课作为向学生传授指导思想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行为意识的重要阵地,其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重要性,抢占网络媒体中的新阵地,在面对各类网络信息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对学生这一网络舆情的参与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化解网络舆情可能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危机。同时,在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的同时还可以对这些网络舆情的平台进行合理的利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心灵和情感上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舆情给高校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2.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力度

高校的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最真实的一种反映,而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第一,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当确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学目标,并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在教学中融入社会的热门话题,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第二,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高校学生所热衷网络交流工具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下的热门话题,锻炼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