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7 16:04: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代文学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代奥林匹克的发展离不开顾拜旦,他曾经写了一首叫做《体育颂》的诗歌,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诗歌,他把体育赛事和人文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顾拜旦是一位伟大的浪漫诗人,他喜欢体育赛事,热爱体育赛事,希望发展体育赛事,他预言了体育赛事的美好发展前景。顾拜旦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创办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顾拜旦对体育的形容词都是褒义的,比如说美丽、正义、勇敢、健康,甚至进步与和平。他认为人类最后的发展模式是共同来解决问题。顾拜旦还认为体育赛事是人们锻炼身体很好的方式,它能把人们的形体塑造得更好,他的最终期望是通过体育来达到世界和平,以避免人类战争。他的这一思想,被很多经历过战争痛苦的国家、民族所推崇。顾拜旦专心致志于发扬体育精神,他希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能够发扬体育精神,大家团结在一起,无论哪个种族,无论哪个阶级,体育无界限。顾拜旦希望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能够实现和平共处,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精神愉悦。
(二)20世纪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文化从开始到现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我国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较低,全国大部分人民对体育缺乏了解,我国在首次参加奥运会时竟然遗憾落选。在那一时期,等学者强烈要求全民健身强国,摒弃“东亚病夫”的称号。第二阶段是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在这个时期,各种以体育为题材的小说越来越多。很多歌颂奥运冠军的报告文学出现在大众面前,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很多作者都把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及为国争光的情怀表达出来。第三阶段就是步入21世纪后,我国不断加强体育训练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我国金牌总数排名第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让体育文化在我国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层次。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各种网络语言澎湃而来。同时各种体育文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这些现象都促进了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容。
(三)北京奥运带来的体育文学热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和顺利举办,对我国的体育报告文学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许多文学家和作者都抓住机遇,将体育赛事融入到一些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学作品大多讲述的是体育精神。这些新媒体包括评论、博客、微博等,网络在不断地影响着体育比赛,让体育文化传播得更快,更能够让人们接受,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体育作了一个很大的铺垫,很多人的个人情感可以随时的宣泄,特别是博客以及微博的出现。这些各方面的条件刺激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这是一个契机,一个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时光,同时也是将我国体育文化发扬的大好时光,二者同时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融通。
二、当今体育文学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一)当代体育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代体育文学虽然蓬勃发展,但是总体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综合价值还有待完善,尽管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我们面临的情况却是很多学者只是把体育文化当做一个很小的分支,其实不然,体育文化应该是独立的,它不是新的文学样式,而是一个诞生很久的文化,它有自己的特征、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地位。只是随着之前体育的不重视而没有对体育文化的重视而已,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那些描写体育赛事的作者,他们很多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没有经历过体育赛事,却直接对体育赛事进行描写,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体育赛事的编者可以适当体验一下选手们的经历,这样更加有可能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只有当全民注重了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和体育世界才能更加博大,体育才会无疆界,体育文化才能无国界,全世界的人融合在一起,大家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面各显神通,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笔者在阅读了一些文献并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不赞同此观点,因火药火器在初期使用时因技术不成熟而产生了许多缺陷,所以没有被广泛使用,未能引起军事上的巨大变革,但在唐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宋代广泛应用冷兵器御敌,而非火器,且用宋代出现的火器种类多这一事实仅能证明其创新性强、作战武器选择范围大,但不能证明其应用广。
宋建立后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
兵法曰:“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故善守者,敌不知所攻,非独为城高池深、卒强粮足而已,必在乎智虑周密,计谋百变,或彼不来攻而我守,或彼不挑战而我击,或多方以谋彼师,或屡出以疲彼师,或彼求斗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惧我袭。若此者,皆古人所以坐而役使敌国之道也。
守城需要隐蔽我军,远观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需要射程远而命中率高的兵器,但“火箭”射程极短,在第一次时才勉强达到弓箭的射程,所以火器在守城上作用不大。
据《宋史》所载,太祖在灭南唐(开宝八年,975)及太宗在灭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的重要军事行动中,未见火药武器之使用。而在太宗三次对契丹人用兵之记录中,亦未出现使用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的记载。因此推知,在太祖时期出现的火药武器,在太宗时可能尚未被重视。
南宋冷兵器依旧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步兵兵器达到成熟阶段,"十八般兵器"已基本全部出现,且趋于定型。这些兵器在《武经总要》中几乎都有记录,主要包括远射兵器、格斗兵器、防护装具3类。远射兵器一般还是弓、弩。“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时,凡百许人,法皆如双弓弩,箭用木铁羽,世谓之一枪三剑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则或铁或翎为羽。次三弓并利攻城,故人谓其箭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铁斗于弦上,斗中著常箭数十只,凡一发可中数十人,世谓之斗子箭,亦云寒鸦箭,言矢之纷散如鸦飞也。”
当时南宋统治者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设有军器作坊,集中能工巧匠大量制造性能优良的弓弩,如床弩就发明于宋。据《宋史》兵志记载:
“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
南宋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个弩台容弓弩手24人,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例如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宋辽之间达成和议。
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
又有人认为“火炮”与现代爆炸性强的加农炮类似,但南宋此”h“非彼”炮“,宋时“火炮”非火药制成的火器,而是投石器。
后期虽在石头旁加入了火药,但火药只起配合作用,且初期仅起燃烧而不起爆炸作用,炮弹其实还是一个“铁疙瘩”,不会爆炸,只不过使石头的温度变高,所以加不加火药对投石机的威力影响较小,石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由火炮的使用推断出火药广泛应用的说法不妥。
这种”火投石“,在北宋末年的城防中已被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凡一炮,百人拽,一人定放,放八十步外,石重二十五斤。亦放火球、火鸡、火枪、撒星石,放及六十步外。二炮守则于团敌马面及瓮城内,一人拽,一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二斤。守则设于城内四面,以击城外寇。
南宋初年陈规所著《守城录》中很重视这种重型远射兵器的使用,攻城的一方如果"得用炮之术",就可以很快攻破敌城;而守城的一方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大炮,也能够稳固地守住城。“凡守之道,敌来逼城,静默而待,无辄出拒,候其矢石可及,则以术破之。若遇主将自临,度其便利,以强弩丛射,飞石并击,毙之,则军声阻丧,其势必遁。”
陈旭麓说:“每一代人都是在主观、客观的双重限制下观察和体验世界、因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看法,一代人有一代人做法。”“火药在宋朝广泛使用”这一说法没有回到宋代历史背景下看问题,没有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草率地得出结论。
南宋的火药制作工序繁杂,用料不好,安全性差;火炮铜铸,造价昂贵,发射频率低(三分钟一发)。
《武经总要》中记载制造火药和应用火炮的方法:
火药法: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即倭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即蜂蜡半两,豆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疑为石油一分,又以松脂、沥青熬为膏入前合匀,以纸五重裹之,麻缚定,更熔松脂傅之,以炮投发。
毒药烟球法:用硫黄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硝一斤十四两,巴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以绳贯之长丈二,重半斤,更以故纸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
右放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入则用闲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然(发火用烙锥);入拶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其挹注有碗,有杓;贮油有沙罗;发火有锥;贮火有罐。有钩锥、通锥,以开通筒之壅;有铃以夹火;有烙铁以补漏(通柜筒有罅漏,以蜡油青补之。凡十二物,除锥铃烙铁汁,悉以铜为之)。一法:为一大卷筒,中央贯铜胡卢,下施双足,内有小筒相通(亦皆以筒为之),亦施拶丝杖,其放法准上。凡敌来攻城,在大壕内及傅城上颇众,势不能过,则先用藁为火牛缒城下,于踏空版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于上流放之。
刘旭先生《中国火药火器史》一书中也提到:“火炮火轮邢鹾48.66%,硫含量11.03%,碳不知多少,松脂和竹茹或含些; 毒烟球,硝38.61%,硫19.31%,碳6.44%。几方中含硝低,多杂质,较原始,难以爆燃,低速率,只能高温燃烧。试验中制一墨褐色胶泥,晒干研末用炭火和皮纸火皆难引燃,按武经总要以火锥点之,着火透出光焰,愈猛烈,似烟花般,高温达1300度,热浪灼人,49秒内燃尽,残留粉末太多,浓烟呈灰褐色。且中国铁矿、铜矿的产量虽高,但品质较差,炼出的铁硫磷杂质太多,铁脆则火器极易炸膛,安全性差。明火难引燃在于松脂低熔点而化吸走周围热量,引火物降温,火锥高温瞬间便可引燃,浓烟味刺鼻含大量硫化氢,毒性大于燃烧威力,作用于人之皮肤,上呼吸道,五官,令人窒息,皮肤过敏溃烂。”毒熏鼻则鼻口血出,而死。
《宋史》中有载,当时的大炮部分铜铸,重量大,扛着基本无法行军,一般是到了打仗地点才开始组装、填药,这就大大降低了作战效率。因科技水平限制,”性价比“较弓弩低不少,故广泛应用对作战收益不大。
火炮的危险系数也很高,若操作不好,加之风向原因,可能会烧到自己,让城内起火,”偷鸡不成蚀把米“。从南宋法律中看出,火对城内自己人有巨大的杀伤力及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凡城中日给百用至于水浆,皆有限量,令民灶为天井,高突防火,仍预下令:凡失火者斩!或城内有火发,只令本防官吏领丁徒赴救,仍急报主将,主将遣左右亲信人促往。凡城中失火,及非常警动,主将命击鼓五通。城上下吏卒,闻鼓不得辄离职掌;民不得奔走街巷。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即使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无论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面对时展,古代文学教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以新的手段、注入新的思想等实现教学的时代化和现代化,而教学的内容和精华始终不变。总之,古代文学教学实施改革创新也是必然和必要的,而就其改革,以下则从教学改革的现状入手,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在时展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抓住机遇面对挑战。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许多高校都在积极采取行动。但是,纵观当下一些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其中存在着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影响到该教学作用的发挥。就其问题而言,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1.1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缩减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针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古代文学课程部分也发生了改变。从其课时来看,相对过去古代文学的课时缩减相对较多,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许多学校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属于基础性的课程,与汉语言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其排位相对靠后。但是,依据笔者教学经验,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缩短,实际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古代文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从先秦至近代几千年的优秀作品,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这也意味着其包含的知识点也非常多。而该课程的课时缩减,则对教师对学生均是一个挑战。对教师而言,在时间范围内要讲授所有古代文学知识,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以上古文学教学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涉主要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关,其中代表文学作品包括《诗经》、诸子百家的作品、《战国策》、屈原的《楚辞》、宋玉的作品等,仅仅是《诗经》就占有上古文学教学的一定比例,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对其中内容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必然会相应减少。由此可见,教师减少与学生共同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教学的深度则相对不足,学生对各个时代的文学理解不深入,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则更多停留在表层,最终在汉语言学习以及古代文学研究、传承及发展方面都是不利的。
1.2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应用的问题
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及创新,最为突出的则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当前,在大的教育改革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并且这些教学方法及理念大多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例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中某一知识的理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去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时,面临着对新的教学方法内涵理解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样以上古文学教学为例,上古文学具体的时间可从西周东周开始至秦始皇时期,这段时间内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很多,以其中《诗经》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风、雅、颂”,教师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而后将探究的成果以小组为代表在课堂上分享和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学生参与该主题教学当中。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度淡化,这对教学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综上两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就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笔者对其教学改革与创新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2.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建议
基于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关于其改革以下具体的建议和改革对策。
2.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
针对古代文文学教学课时缩减的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1)基于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合理组织高校教师对该教学课程的课时设置进行研讨,实现合理科学的课时安排;(2)可在现有古代文学教学课时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以古代文学为主的选修课程,以该选修课程作为相应的补充,以此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厚重性,又在专业内容拓展方面开阔学生眼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3)可就古代文学教学的课时进行调整,即直接增设该教学课时,并对该课程教学设置相应的学分。以上三点建议,主要重在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课时,为该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条件,从而推动该课程教学有效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2.2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创新
目前许多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当中已经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但是在具体实施这些新教学方法、理念时,存在的对新教学方法、理念的理解不深刻等问题,以下则以当下应用比较广的几种教学方法为例,提出几点看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问题为引导,以体验为手段,教师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即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说明、要求以及指导,或者在某一教学主题下设计好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并且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可针对古代文学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延伸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延展思维;(2)情境创设教学之下,具体以情境为基点,以交互为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构造教学内容背景、进行情境的模拟,以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当中所包含的“美、艺术、情感”产生共鸣及思考。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当下古代文学教学多会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这一方式可以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改革创新当中,也需要注意不可过分依赖多媒体,无视文学课程自身的个性特点,否则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古代文学的美感,学生在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也均会受到影响,最终教学则是不成功的,其改革创新的效果也不能得以体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代表着我国文学发展的历程,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新时展背景下,古代文学更是应当被继承和发展,因此其教学应当不断就行改革创新,以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要求。就此,以上主要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希望可以为该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不断促进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8:141-142.
[2]董素贞.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163-164.
[3]金艳霞.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07-111.
[4]郑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再审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7-50.
“规律”亦称“法则”,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国文学史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论指导中国文学史教学,要用相互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注重探索规律性问题。这样做有利于中国文学史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适应新世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的同行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中国文学史中包含哪些应着重探讨的规律性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其间尽管有发展变化,但自始至终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据,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这种特色,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特色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我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会功利,而西方文学则强调“美真统一”,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学术文化杂糅,是杂文学的体制,而西方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纯文学的观念和体制。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表面上重“表现”――“言志”、“吟咏情性”,而其实质是重“再现”,较多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预,较少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为透视社会人生的一面略带感情变形的“镜子”,历代诗论家往往以“诗史”称许诗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文化属于政治伦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道德,以伦理为本位,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美”从属于“善”,与政教伦理密切相关的“美善相兼”的本质,也导致了文、史、哲、政、教混杂在一起的杂文学体制,以及古代诗歌表面重“表现”,实质上重“再现”的特点。
二、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它自身就体现出发生、发展、变化、解体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描述,我们认为陈伯海先生的意见值得借鉴。[2]他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期――先秦两汉。从没有文学或不独立的文学逐渐成长、分化为独立的文学,其演进线索是文学从混合于其它意识形态中逐渐分化出来。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晋六朝隋唐。以诗文为代表的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文质兼备,风骨与声律合一,体式完备,全面开花。其作家群体以寒士阶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上升期。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文学中一些旧质素开始解体,新的质素开始产生,新旧质素处于相互对立、排斥之中,如情与理的对立,雅与俗的对立,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对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体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文学向着异己的、对立的方向转化,并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理清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科学评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中国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一)以复古为通变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有不少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如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反对受六朝绮靡纤弱诗风影响的初唐诗风,韩柳、欧苏打出秦汉古文的旗帜,以创造新的散文文体和语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他们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和西方文学以“新变”为主流的发展道路有明显不同。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渐进式的改良维新、新陈纠葛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雅与俗的相互对立、渗透和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重要规律。就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逐渐由雅到俗,由诗文赋的雅文学到雅俗共赏的词,再发展到通俗本色的戏曲、小说。就某一文体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词在产生阶段本是通俗的民间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词在意境、语言、音律、技巧上逐渐讲究,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讲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词成为贵族文化沙龙中的雅文学,从而失去了大众这一广阔的文学市场而走向衰落。戏曲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由俗变雅的发展过程。在俗和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3]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三)“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每种文体在表现对象、文体功能、体制结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文体特性和规范。而文体的独特性和文体间的互补性正是文学繁荣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小说兼备众体等,都是“破体为文”的尝试。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文章之体可辨别而不堪执着。”[4]既承认文体“艺术换位”的合理性,又审慎掌握其“临界点”,防止破体过“度”的负面影响,在“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中,开拓出一条文学发展演变的道路。另如动荡变革的时代往往出现文学、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文学的新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达到古为今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自强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突出表现。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这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这可说是“立言”不朽的典型。这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强化同情心、责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丰富营养。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天下苍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而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他久别还乡看到幼子饿死的惨状,并没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远戍卒”和“失业徒”,推想到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大乱将会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写下了“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的诗句。杜甫的感情真诚而丰富,他与家人、友人、邻人、万众、国家息息相通,哀乐与共。他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价值。另外,如中国古代文学表现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弘扬个性解放、批判社会黑暗的社会批判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益思想营养。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探索上述规律性问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内在本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与育人相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3.
我国古代文学中最原始的传播方式是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形式,在人们的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古代文化间的传承,以便于保存一些历史悠久的神话故事以及故事传说。同时,语言传播中的声诗传唱也实现了传播的发展。在古代的民间传说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典例,而声诗传唱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随着口语传播的不断发展,文字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抄写的传播时代,抄写传播时代主要起源于秦汉时期,到西汉时就已经发展为完善的抄写传播方式,因此,随着抄写时代的出现,保留了我国古代的许多的文学作品,在抄写的传播中实现了借阅的文化交流。抄写传播方式是由简牍抄写发展到到绢帛抄写,从而不断的完善的过程。然而纸质的出现,使抄写传播形式达到了发展的顶峰。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结束了抄写的传播形式,在文学的传播中逐渐的采用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还提高了文学的传播速度,因此,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传播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要在古代文学的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文学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
二、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要依据传播的手段与传播的方式进行研究,经过对传播介质的分析,从而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一)语言传播
语言传播在古代文学传播中是最基础的传播形式,因此,要不断的挖掘语言传播在古代文学中作用,分析语言传播的传播方式,从而增强对语言文学的了解。
1.口头传播口头传播作为古代传播中最便利的传播形式,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最早的口语传播是对文学创作的传播过程,经过不断地口头传播加以保留,在古代祭神的时候,巫师就是利用口语传播的形式进行祈福的。通过古代人们的口耳相传的传播形式,从而产生神话、传说等故事。如《白蛇传说》就是依据人们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在故事的传播中,有利于表达出许仙与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故事中保留文学文化中的精髓。
2.乐妓演唱乐妓演唱是语言传播中最主要的传播手段,是将古代诗人、词人等的文学创作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在宴会上,为达到助兴的效果邀请乐妓进行演唱。乐妓演唱主要兴起于魏晋时期,自唐宋发展以后,乐妓演唱逐渐地被人们有所关注,大到皇宫六院,小到市井街道都离不开乐妓的传唱,乐妓的传唱有利于发扬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同时,也有许多文人雅士为乐妓作词。例如,苏轼的《蝶恋花》感叹的是时光易逝,佳人难得的情怀,显现出诗人的寂寞失意的惆怅之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表达出苏轼的失落之情,因此,通过乐妓演唱的形式将《蝶恋花》进行传播,使《蝶恋花》多了另一种韵味,耐人寻味。同时,经过乐妓的传唱,将诗人的诗词发扬光大,从而使诗词得以流传至今。
3.声诗传唱声诗传唱是许多文人雅士在讨论的过程中从而产生的名篇佳句,经过同行之间的赞扬从而得以流传。由于古代的名流公子的传播效率较高,因此,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上所出现的诗词的传播方式将更为广泛,人们更容易接受。同样,声诗传唱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作者的社会地位。人们在唱和的过程中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用某一押韵率进行吟唱,从而完善古代文学的传承。
(二)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改变了我国的古代的文学传播方式,弥补了语言传播中的不足,通过文字的传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进步。题壁传播:题壁传播指的是在文物名胜古迹刻写诗词歌赋,从而以便于人们游玩观赏,发扬古代文学。题壁传播主要兴起于唐代南北朝时期,在最初的题壁传播中,所采用的主要的介质是墙壁、山壁、庭院、驿馆等,以便于人们浏览阅读。同时,题壁传播能够将古代文学完整的保留下来。例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创作《钗头凤》的过程中,将《钗头凤》提写在墙壁上,以感叹陆游的爱情,诉说对爱人的思念。经过题壁的传播方式,将《钗头凤》得以流传。
(三)文本传播
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古代文本传播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为了读书,普遍采取抄写的方式进行学习,于是出现了借阅与抄写的传播,通过借阅与抄写从而完成文学传播的过程。同时,由于有些文学书籍具有收藏价值,因此,一些收藏家会采取誊写的方式加以保留。在抄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还有助于加深记忆,从而使文章成为时代的经典,有助于实现文学的广泛流传。
文学是社会、生活、地域的缩影,古代文学更是地域的反应,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中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反应文化、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古代文学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地域文化文学。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思想认识模式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最主要的是考虑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在古代社会思想转型期间,人类文学领域的精神活动发生较为深刻,如果采取以文学地域文明和文化作为参照坐标的话,就需要认真考察和考虑某个地域和地理文化的显著影响,以及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中的类型能够不断发展并且产生的额外表现。如果那样,则促使古代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类型和范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思路。
这种研究领域和思路的焦点就在于,能够始终针对某个地域或者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基点,对于所蕴含的文化理论知识、以及其重要影响下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生成的现象,要进行更加具体的、科学的把握。
从有利于文明发展的两个角度来把握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中的类型或范式,一方面是:可以通过和采取针对某一个较为特定的地方、地理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进一步研究古代文学中的诸多本土文学家的发展轨迹,以及他们作品中的地域鲜明的风格或者本土特征。另一方面,能够较为深入地研究出某一个较为特定的地理和地方始终发展壮大的非本土的古代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中及其产生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并努力形成古代文学作品和地域文化研究之间的作用与发作用的关系。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当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深入,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文学是人文智慧的宝藏,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化宫殿,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古代文学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广博,内涵深刻。将古代文学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真实的历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的本源和复杂的哲理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古代文学的认同感和传承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感,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更坚强完善的人格。古代文学向来就被作为我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扮演着连接古代与今朝的纽带角色,发挥着联系古人与当代人思想的重要作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谈到人文素养,就不得不提到古代文学。虽然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现代科技的产物,但是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关的仍然是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例如《论语》《中庸》等我们耳熟能详且与我们的为人处世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文学作品。这是古人与当代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只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而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任何智慧都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凡是能够保存并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智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建立完善的人格,帮助人们更幸福快乐并且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使学生能够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抱幸福人生!古代文学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当学生身处其中时,能够释放课业压力。古代文学倡导自然美、韵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文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征,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珍贵的财富,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实践研究
(一)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要想提升古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或者增强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首先要将古代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升上来。应当从上而下确立一套策略,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例如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或选修课、必修课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其实,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更多地加入古代文学鉴赏与评析的课程,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使这些古老的智慧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样一方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要知道,不仅科技和经济发展很重要,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是人品的基础。古代文学在人的品质培养和塑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同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比拼的也是综合实力。其中,人文素养占有很大比重,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塑造,将古代文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更多地引入教学课堂中去。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邀请优秀的古代文学的讲师,不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大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周期性的古代文学学习活动并进行大力推广,广泛传播优秀的古代文学,倡导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内容进行教学
如何将古代文学规范地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成长阶段以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之所以叫古代文学,就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代人在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为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一定的辨别力,从古代文学中提取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丢弃无用的落后的内容。在将古代文学引入教学中时,一方面教师要降低引入内容的学习难度,将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取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减少认知和理解的鸿沟;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觉探索其中的奥妙,真正做到将其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学中,古代文人的思想分为很多门派,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教师要对其优缺点都进行深入分析,教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代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对于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用的、有害的内容要予以摒弃,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的内容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推广,如此才能做到对古代文学的良好利用。
(三)以现代技术为桥梁,搭建古代文学与今人的精神纽带
教师应该理解当代人对于人文素质提升的诉求和对于精神食粮的追逐,把握好度和界限,教授给学生确切的历史文化知识,避免模棱两可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带来困惑和不解,应该着重挖掘古代文学中的深刻内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比如将古代文学中著名的片段利用动画等进行重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将古代传奇中的英雄典范和优秀的人物事迹进行发扬,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渲染,利用综合手段传递到学生的眼里和心里。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之中,为学生选取有益成长和发展的片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科学技术能帮助我们改善生存条件,继而提升生活质量,而精神文化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由内而外地丰富自我。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古代文学更多地引入课堂,才能够利用古人的智慧浇灌今人精神的花朵。将古代文学合理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张彩秋,郑晓云,温宝君.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7):119-120.
[2]高振.如何通过古典文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52.
[3]蔡苗苗,安兰.简析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作家天地,2020(3):19-20.
[4]张晓红.解读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42-143.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文化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古代文学的传播和继承,因此不断开展古代文学的研究,文学界的关注使得我国的人民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的了解,通过熟悉文化传统真正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扬。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演变
(一)口语传播
虽然现代人们对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时代的时间具有不同的看法,在文学界当中,有部分的人认为口语的传播是从甲骨卜辞时代就开始进行古代文学的传播,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坚持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主要发生在《诗经》产生的时代,虽然《诗经》的产生年代和甲骨卜辞都属于商周时期,但是通过史料的记载不难发现,甲骨卜辞时期人们的文学传播更加注重利用事物的外观作为媒介,《诗经》的传播更具影响力。在古代文学出现之初人们大多以口语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传播经验和文化也是通过相互之间口耳相传的形式。例如在《左传》当中就记载了“数典忘祖”的故事,从记载中不难发现当时主要采用口语来进行文学传播。而随着私学的出现和兴起,文学的传播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演变成为师生之间的口耳相传,将上层阶级的教育垄断现象到。《诗经》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鼻祖,具有时间跨越长的特点,其中包含了众多作者的文学作品,里面多为民间歌谣,通过百姓的口头传唱,最后被采诗官搜集整理后才成为第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直到秦代,《诗经》的传播形式仍然以口语教学为主,更容易上口。
(二)抄写传播
在秦汉时期古代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抄写,抄写传播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初步的形成,而到了西汉的时候,最为主要的传播形式就是抄写。例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尚书》中就记载了以抄写记载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的句子:“唯殷先人,有册有典”。而古代文学抄写传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在秦汉时期,汉代在颁布“废协书令”之后,抄写传播的主要载体就不再是简牍或是绢帛,更加侧重于纸质,秦汉时期最为普及的抄写载体为简牍,东汉时期开始逐渐兴盛娟帛和纸质的抄写载体,纸质的应用主要是在史书的抄写之中,而娟帛的应用在当时则更加的广泛。
(三)雕版印刷传播
自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主要是由于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古代文学传播形式的创新发展,对抄写载体进行了有效的改良,促进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扩大,提升了传播的力度,有利于丰富传播的内容,形成了更为简单的传播方式,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纸质载体的生产工艺发展,中国在经历了长时间以纸质作为传播载体的形式后,利用印刷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数量,更使得纸张的质量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姓能够用得起纸,而纸张的运用范围开始逐渐的扩大。受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影响,大量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政府将古代经典文学记载在纸张上,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并且在隋唐时期民间的书籍买卖市场逐渐兴盛,民间的读书风潮居高不下,藏书的风气更是盛行,推动了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例如《金刚经》就是世界第一部使用雕版印刷术诞生的文学作品,而随着各种书籍市场的形成,以雕版印刷术进行纸质印刷作为主要的文学作品传播载体逐渐的流传下来,在古代文学传播中,雕版印刷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一)语言传播
1.口头语言。文字的传播方式形成时间较晚,所以在此之前人们最为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就是口语传播,人们利用口头上的语言来展开情感交流,传递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逐渐累积了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验,在形成古代文学之后,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耳相传。2.乐工说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诗词说唱演奏的形式,通过乐工将隋唐时期文人创作的诗词作品利用说唱的形式进行传播,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传播方式就是乐工的说唱传播。乐工可以向文人索要创作的诗词,并赠与文人金钱,不仅能够让没有太多收入来源的文人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还能够通过乐工的传播提高作品的知名度,扩展传播范围,因此乐工和文人之间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并且当时有部分文人为了满足乐工的需求,创作出更具押韵美感的诗词,并出现了大量的诗词,在当时十分的兴盛。3.唱书、说书。古代的文人名士喜欢聚集在一起,在聚会的时候时常斗诗斗酒,因此我国有众多的名诗词都是在文人聚会的时候创作出来的,在众多名流的推崇后,逐渐的传播开来。例如《滕王阁序》的创作者王勃,就是在到豫章赶赴宴会的时候创作的,在各个名流的推崇后逐渐的传播下来,至今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古代文学的传播更可以通过说书的形式,例如四大名著在古代并不受民众知晓,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但是四大名著的通俗易懂,通过民间说书人的一代代说评,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并且对当时的民众有较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成为现代人民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
(二)文字传播
在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发展中,文字的出现引发了较大的变革,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人们都是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文学传播的,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文字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弥补了口头传播中可能出现的信息误传或是信息不完整的缺点,而随着印刷术的出现,文字传播的载体发展到了顶峰,所以在古代文学传播当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文字传播。1.题壁传播。现如今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是通过题壁的摘录获得的,为我丰富我国的文学作品做出了有效的贡献,唐朝的《开成石经》又被称为《唐石经》,就是通过题壁保留和传播下来的。2.文本传播。古代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促进我国文学书籍作品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在进行作品的借阅和抄写过程中也更加便捷,在古代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为了求得功名利禄,只能通过借阅和抄写的方式读书,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经典书籍在一开始都是孤本,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了藏书就对其进行抄写,而后抄写的数量逐渐增加,才在能够在民间进行传播,例如《文选注》这类型的作品的传播就是依靠抄写收藏才得以进行。并且在古代有一部分禁书不能够在民间流传,而为了防止其失传只能够通过手抄的形式进行保留,增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完整性。
三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效果
(一)书本传播的效果
例如坡在书写《醉翁亭记》之后,传播的速度更加迅速,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受到后人极大的喜爱,在石壁上进行刻画传播。而这种将文学与书法相结合的方式到明清时期仍然被人们进行收藏和品鉴,真正做到了流传千古。
(二)口头传播的效果
口头文学传播主要是从口语传播转变为抄写传播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之内主要有唐宋词的演唱以及宋代的女性唱词。《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成为唐宋时代的经典名曲,就是由于当时人们的诗歌演唱,促进了其传播。我们可以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思考唐代的敦煌变文讲唱和宋元的话本说唱以及元明清时期的戏曲表演,直至现代很多的老百姓还是通过戏曲和小说来了解古代文学的,而不是通过文本的阅读,既能够达到愉悦身体的目的,还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对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启发有一定的意义。
(三)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学传播的效果
当宋代毕生对印刷术的完善后,文学作品的印刷开始越来越广泛,直至明清时期,印刷书籍成为最主要的文学传播方式,每个时期的书籍印刻方式以及编辑刻印都不同,其途径方式的不同也导致印刷出版的规模和特点大不相同,其传播的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时期中,印刷对于文学传播的作用及影响力都不同。
四结语
现代社会的文学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和电子图书等方式进行快速的传播,但是在古代,文学的传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传播速度较慢,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关注古代文学的传播,通过古代文学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借鉴,最终达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丹阳.浅谈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形式[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
[2]甘松.宋代词集的编纂方式及传播效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周和军.文化经典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J].理论月刊,2011(03).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
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著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著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使古代文学走出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
现代网络、传媒高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尽管目前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其他领域深刻,偶尔还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古代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在评议百家讲坛时有人说“高雅文化与现代媒体联姻,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古代文学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艰难晦涩往往为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面最广,观众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恰可以弥补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电脑等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在这样一种现实趋势下,以高雅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学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也就实现了高雅文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化的今天,如何扩大古代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度值得思索。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
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1)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2)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3)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4)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6)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7)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8)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范围内,中国古代文学都堪称典型和范例,因此,在文学传播学尚为空白领域的学术背景上,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实具重大意义:既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开拓出文学传播学这一独特学术领域,又为建设文学传播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具体研究成果,检验和完善一般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为探讨人类传播的方式、类型及规律提供更多的途径,从而丰富传播学理论方法体系,拓宽传播学领域。此外,从传播学立场出发,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现象、思想和发展过程,揭示古代文学传播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极大作用,以及立足传播学立场重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还能刷新当代人的“古代文学”观念,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新途径和新范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从传播学立场出发,以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指导,结合文学史、文献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方式、传播思想、传播类型,以及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进行描述和说明。二是开拓与创新。文学传播是经过学术嫁接产生的新学科。对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带有突出的开拓与创新性。如上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以传播学的立场和视角对文学进行描述和说明,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为被传播的信息的传播过程和非文学的信息以文学作为传播方式而被传播。这样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对象使它超越了既往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因此,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它又是开拓与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
一、文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价值
(一)古代与当代文化进行文化对比
从本质上看,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作为文学形式的集中展示,存在的唯一不同是两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存在差异,作者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不同,促使两者对情感表达的形式存在区别[1]。站在大成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代表。当代文化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的延续发展,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衍生出来的,虽然知识源于社会实践,文学作品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是古代文学的存在却为当今文学的发展降低了诸多难度,衍生出新兴文学作品,因而当代文化属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继承与发扬。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继承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按部就班的继承,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整合,主要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有益成分进行挖掘,对于一些低效的问题进行革新,简单的说就是推陈出新。如: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览众山小”亦从《孟子・尽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锻化而来,充分体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推陈出新精神。古代文学的存在算得上是当代文化发展至今衍生出的新的沃土,随着时间的推演发展,在国际文化的舞台站稳脚跟,充分绽放出属于独属我国的文化,并保持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二)古代文学价值内容解析
古代文学作品鼓舞了当代人追求优质的精神。古代文学作品中侧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写实性,隐含大量本体论鼓励当代人寻求真正的美,树立优质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当代文学中最需要增强的内容[2]。古代文学创作比较关注个人学习感受,一些发自内心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动人的内心;针对社会发展中诸多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切实感受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这也是就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育人方面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作为一种表层含义,从核心层面进行分析,文化存在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有所收获,从中提炼出诸多心得。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当下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与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学,通过有效阅读诗歌可以有效振奋读者的情绪,使其奋发向上,读者借助阅读古代文学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汇集一些兴趣相投的人进行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并借助文字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从生活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奉养自己的父母,从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侍奉王朝,还可以在生活中获取诸多有关于花鸟鱼的名称及典故。”这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孔子甚至是儒家学派对于古代诗歌价值的最早最全面的以此评价。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自身具备育人的价值与功能。在今年两会中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r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国情感溢于言表,借助诗句的学习充分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这也是开展爱教育的主要途径。借助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有效强化人们的爱国观念。《诗经》中有诸多诗句是教育人们要诚信待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观导向内容不计其数,我国著名文学大家乔梦雪指出:“在当前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有何益处?这也是它最大的价值,不仅可以使你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且可以使你的灵魂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联系,进而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影响力是持续不断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在教育活动中创新使用文学作品,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工作全面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