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14:47: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

篇1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是每一个班主任的行动指南。当然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各层次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培养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头意识的新一代接班人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

一、注重能力建设

我从事教育十余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深知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生活、待人、处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所以,我对我所教学的班级设想了实现自主化管理,让孩子们都有良好的起点。

我作为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班主任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育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厘定了一套班级管理的方法。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欲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感到老师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求学生做到的,物品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不让学生说脏话、不乱扔垃圾,我也会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们交流,我看见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2]就这样,久而久之,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一个自觉的境界,他们就进入了一个使用规范语言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二、注重学生核心团队建设

在班级中,我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民主,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回顾上学期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肯定在上学期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共同选拔本学期的得力班干部,组建班队干部,让他们在学生中形成楷模,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黄奕涵,她是一个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境况不是很好,但是,她却是一个非常有独立能力的孩子,她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因此,我选了这样的孩子来当班长,让学生们都信服她,她在班级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使我班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

我在班级文化布置时,放置了一个“爱心传递”邮箱,每个学生有心里话,班级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遇上了什么困难,或者留守的孩子想对父母的心里话,他们心中的梦想,心中的愿望、、、、他们都可以通过这样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发泄。他们呢,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我每天打开邮箱,都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都会看到他们一点点成长的影子,我还能发现他们所遇上的种种困难以及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进行处理。长期下来,我和学生们走得更近了,我的身份也由此变成了他们的朋友,我们建成了一个和谐的集体。

三、注重个性差异评价

我的班级建设,还注重了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3]我绝不因为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他所有一切,在班级中,我带领他们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每周寻找最特别的孩子进行表扬,他们的上进心渐渐增强,不甘落后的思想深深烙进了他们的脑海,我将评出的优秀孩子张贴在教室的“亮出我自己”的栏目里,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努力进取让自己也努力“出出风头”。这样,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风气。

四、注重隐性文化建设

除了以上文化建设之外,我还进行了静态的文化建设,因为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我都尽量让学生们感到两个字“净”“齐”,我还在平时的经意间学会做到统一、整齐、整洁的面貌迎接老师的知识传授。在我班级的前门上张贴着“我们阳光,我们快乐”的激励语,让学生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愉快的进行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下定决心,我们班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营造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集体。

参考文献:

篇2

(一)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指教师按照特定目标和要求,通过特定措施,带领整个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协调、组织与控制,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也叫班级群体文化,是班级所有成员共有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的复合体。班级人际环境、成员的言行倾向及班级风气等为它的主体标识,班级的黑板报、教室内外环境布置及活动角等则为它的物化反映。班级文化作为每个班级的灵魂,为每个班级所特有,具有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的功能。班级文化所涉及的有关各类人群,不但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教师同家长之间及教师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合力关系,而教师同家长之间的关系则是互补关系。班级文化又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硬文化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即物质文化,像教室黑板上的板报、墙壁上宣传栏和学习角、英雄人物的画像及教师中摆成各式各样的桌椅等。软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观念文化是关于学生、人生、价值等的一些观念,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制度文化则包含了各种班级规约,构成制度化文化环境;行为文化是从制度与观念中引发而来,在学生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

二、小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小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自主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中应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充分考虑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要把那些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映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学生兴趣爱好的文化元素作为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而增强班级管理文化与学生的亲和力,进而加强他们的普遍认同感。

(二)自律性原则

小学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全部由班主任来进行管理,就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感,也难以形成班级凝聚力。构建班级文化,就是要实现学生自主性与自律性的统一。班主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当好他们自己的主角,使他们具有自制能力和自律意识,将对学生的要求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实现班级管理中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目标性原则

在现代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各股文化力量都或多或少的对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产生影响。班级管理文化的建立,就是为小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让他们借助这一有利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所有教育工作人员都必须承担的重任。

(四)差异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每个班级中学生的组成千差万别,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风格也是不尽相同,各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各有千秋,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就决定了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征。小学班级管理文化的建设就要体现组成要素的个性化特征。只有这样,班级文化才具有个性化特点,才能符合文化的差异性,也才能因人施教,进而因材施教。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文化构建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与传播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洁、齐、美与脏、乱、差的学校环境,不但可以现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团结奋进的校训、富于哲理的名言、自我展示的窗口这些都时刻警示学生、提醒学生和教育学生。

2.抓好班级文化阵地建设。抓好班级文化阵地建设具体形式有:

(1)设置班级布告栏。班级布告栏作为宣布近期班级活动的专栏,在表扬班级好人好事和重要事件等方面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2)设置班级图书角。为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设置班级图书角可有效提高班级学生阅读的效果。改图书角可由学生自行选择管理员,学生自己提供书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3)办班级黑板报。定期更换板报内容,同时在上面开辟数学角、英语角、自然科学角等,发挥它课外学习与教育的作用。而且黑板报的书写、设计与美工都要由学生自身完成,教师要作好监督和指导工作。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培养班级的凝聚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们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决定这个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在学生尤其是各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犯错时,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班干部都不要大吼大叫,要好好引导,做好教育。

(1)要加强班级学生的法制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要以实例,用具体的例子说服学生,用例子令学生明白守法的意义。

(2)加强班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归根到底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心理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考试机器,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同学在社会上会得到尊重,同时我们也需要每个同学恪守社会公德,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除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学习能力和身体健康以外,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也很重要。对他们所负责的工作放手让他们管理,使他们都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体现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上,还体现在良好健康的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审美情操。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建立班级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主要着眼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主要形式包括颁发学生奖状、授予学生称号、提名表扬和优秀学生事迹宣传等。

(2)建立班级正激励与负激励机制。正激励是指某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社会需要,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的行为,是对该行为的肯定。负激励是指当某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需要通过惩罚、批评等方式进行抵制的行为,是对该行为的否定。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每个班级墙上都贴有奋斗目标,但都是类似于“文明 守纪 团结 好学”这样的“千班一面”,缺少班级个性,体现不出班级的精神文化;二是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绝大多数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三是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广大师生都很重视教室环境建设,都在努力做好环境美化工作,但学生的参与力度不够,环境育人的作用还未全部发挥;四是在班级活动文化建设方面,某些班主任片面地强调学习,把更多的目光放到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对活动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某些活动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班干部的策划、组织能力相对薄弱。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沿袭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思路和做法,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是背道而驰的。为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的新型班级文化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二、全面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1.深化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班主任应高度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一是注重教室的卫生,二是重视教室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深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深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制度的实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思考

从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激励赏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因此,某些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2.积极培育爱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真正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学生在学校、班级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心理更健康和成熟,所以,学生应该在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丰富班级的情感文化。

3.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参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培养。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

四、紧扣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探索以“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的德育建设活动,构建相应的主题班级文化,我从以下途径或形式的活动开展进行构建:

1.设计班级名片,激励引领学生。

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由班级的宣传委员出面组织设计小组,让班级里的同学自荐或推荐能手,最后确定了五人小组的名单。我把设计任务放心地交给了这个五人小组。这五人设计小组真不含糊,很快就把班级名片设计出来了:整个图案呈圆形,以淡蓝的底色,主题图案是帆船,张开的风帆呈“三”字形,与我们七(3)班的班号相符,寓意:青春与活力,远航。参与设计班级名片的五人小组的认真态度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感动了全班同学。

班级名片的设计,彰显了班级个性,激励着学生发展,展示了班级风采。让大家都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人生只要有认真的态度,认真参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评选“班级之星”,发现树立典型。

为了发现、树立典型人物,我一直在发现并挖掘身边的这些人物。同时,很多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诉诸笔端,记录下了同学们别样的生活方式。为了使优秀同学的事迹发扬光大,也为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特开展“班级之星”评选活动,每周开展“学习星”、“文明星”、“进步星”、“特长星”、“优干星”等五星评选,评选出自己心中的“星”,让这些星绽放亮光,照亮咱们前行的路;让这些“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燃烧咱们青春的激情,激励学生前行。

3.培养自信,体验快乐。

健康快乐永远是我们班的主题,也是学生人格整体发展的必备心理条件,我以这样的信念促使孩子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事情,以开阔的心境包容和理解事物,以清醒的自信指导行为。会感恩、懂感激,在班级人际交往中体验“快乐、互助、友善、宽容、感恩”,良好的班级舆论正在逐步形成。

篇4

二、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6人。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因此他们是一群可爱而又好动的小精灵,在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比较欠缺,因此我将力争让孩子们近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使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

三、班级奋斗目标:

(一)在行为习惯方面,养成良好的养成教育。

(二)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的良好品德。

(三)以学校和班集体计划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以团结、向上、奋进、求实为目标,以本班学生特点为基础,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构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四、班级管理措施: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学习方面

1、上课能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红花奖励。

2、上课认真听讲,会学习的同学给予大拇指奖励。

3、作业写得干净又整洁的同学给予红花奖励。

(二)纪律方面

1、课间作好课前准备,由班干部进行管理,教师辅助管理。

2、课间做到三轻,队伍做得快、静、齐,两操认真的同学可以得到小红花。

3、培养学生在楼道不打闹,校园不疯跑,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进课堂,上学放学排路队的好习惯。

(三)劳动方面

1、做值日认真的同学可得卫生小红旗。

2、主动捡地上的纸片的同学,自觉维护班级卫生的同学可得卫生小红旗。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五)安全教育方面

“安全时刻记心中”,时刻提醒学生上学、放学排好队,队伍中间不打闹,上、下楼梯不追逐,马路行走看车辆,陌生人不搭话,安全回家。

五、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一个优秀的班级往往都有一群得力的班干部在积极配合着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积极采用激励方法,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时刻注意观察他们的动态,观察他们的适应能力及组织能力,选择优秀的,有上进心的,关心集体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培养对象,并委以他们重任,指导他们做好本职工作,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通过他们来管好班级的各项事务,并让他们配合老师进行差生转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六、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建立学校家庭电话互访制度。班主任留有每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学生每有进步或特殊情况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使家长有“孩子就在身边”的感觉。

七、其他方面

篇5

二、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

第一阶段,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是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首先,通过自荐与推荐,初步形成班级领导班子,着力培养他们的工作执行力。经过一学期的锻炼,班委的工作表现整体不错,为后续进行企业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一是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比如珍惜时间,讲文明懂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爱校如家等。二是班级定期出黑板报,板报的主题由学生自定,他们选择“珍惜时间、爱护环境、爱校倡议、迎新年”等主题,每期板报的内容与形象都很优美。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们并不是只会自私冷漠地关注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友爱、热诚之心。三是定期的公益劳动,锻炼了学生的吃苦精神、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设立独立观察团,由独立观察团对班委的工作进行考察,定期进行汇报。这样的制度让班委成员在工作时有了压力,促使他们以身作则,而不是以权压人。

最后,通过班会课的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考核条例,并遵照执行,以制度管理而不是“人治”,帮助学生树立守纪观念。可以说,第一阶段结束时,班级已经基本具备成立“公司”的条件,为第二阶段的工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就是企业化管理正式开始试行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以下事情。

第一,提出给企业起名、设计公司的LOGO、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推荐部门负责人等一系列议案。这些议案通过班会的讨论,最终成型。企业名称为淮安康乃馨物流有限公司,公司LOGO是一只抽象的蜗牛,取物流的谐音。企业是模拟一家仓储企业。

第二,建立健全公司的组织机构,完善企业的人员配备。通达公司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仓储企业,它的组织结构采取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图见下图,同时制定出公司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表。公司的人员配备的思路是由班主任出任公司董事长,班长担任总经理,其他部门负责人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商定,每个部门的人员招聘由人事部门经理负责。

第三,公司运营的考核。公司的考核借鉴实践中的仓储企业的考核制度进行,对于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考虑企业的特殊性,奖励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于考核等级较差的员工以批评教育为主。通过一学期的试运营,班级的整体氛围悄然发生改变,学生因为已经接受企业制度的约束,知道不努力则可能会被淘汰,因此都比较积极,懒散的毛病改了不少,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班级企业化管理的总结与思考

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比较成熟,每个企业都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制度的理念,结合班级学生素质、所学专业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养成学生遵纪和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2.公司既制订未来4年的中长期规划,又制定每个学期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至每个部门直至每个学生。每个部门都是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目标,部门内部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部门的目标,肯定需要通力合作,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与处理事情的能力。

3.部门与部门之间为了本部门的目标,可能会出现部门保护主义的想法,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又会发现有些任务必须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这样的情况会让他们思考,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有竞争更有合作,因此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协作能力。

企业管理理念与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渐渐习惯用企业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使他们未来走工作岗位的时候不需要漫长的适应期。

篇6

一、中职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像保姆,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也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安全等。也有人说,班主任像警察,对班级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都要进行调查、分析,最后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判。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班主任的工作是多么辛苦,而且多数班主任还要备课、上课、改作业、参与教研教改,班主任除了辛苦工作还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无论任务多么艰巨、工作多么琐碎,要想真正带好一个班级,没有奉献精神是肯定不行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名班主任在中职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

2014年8月,笔者接任了所在学校2014级汽修5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管理好班级,在军训期间,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起吃饭、去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对全班学生的个人素质、适应能力、纪律状况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开学初,笔者就与学生一起学习《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一个班级有60多位学生,班级事务琐碎繁杂,尽管校规及班规制定了很多细则,但学生仍然会有意无意地犯错误、违反纪律。

二、将国学文化融入中职班级管理工作

为什么班主任很努力、很认真地去管理班级,但从开学到毕业,班级里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校规班规,学会做人做事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爱好――国学,决定让笔者管理的班级的全体学生学习《弟子规》。

于是,笔者用班费为全班每位学生都买了一本《弟子规》,并且让学习委员利用每天的早读课带领全班同学诵读,晚修时分享《弟子规》的学习心得。正所谓:“书读百篇,其理自现。”学习《弟子规》的好处是可以教育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无论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处理事情、求学中,都应该遵守标准的礼仪规范。特别是重视生活中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教育学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的家风和学风。家长和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受到不良诱惑而走上错误的道路。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误入歧途的呢?是因为学生分不清是非、分不清善恶美丑,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安之若素。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学生的善恶观念就非常清晰了。如果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做人,那么在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行为时就会有清晰的判断,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么样的人做朋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误入歧途,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自我管理。

看看当今的社会,真正能危害人类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有人制造出来的:三氯氰胺有毒奶粉、地沟油等。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就很容易危害社会,扰乱社会安定,阻碍社会发展。企业愿意要浮夸的员工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员工?愿意要一个没素质的员工,还是要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出去工作后,做徒弟时就对师傅非常不尊重。试想这样的徒弟,师傅会教给他技术吗?企业会欢迎这样的人吗?学习《弟子规》的学生素质高、懂事、明理,学习《弟子规》的学生受到了圣贤的教诲是,能够成长为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够受到社会的欢迎。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直认为德行很重要,西方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西方国家以法制为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他们也正意识到,一个没有德行的人足以毁掉一个公司。

三、从孝顺和尊敬开始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在职业院校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学会做人更是不可或缺。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会尊敬教师,一个不尊敬教师的学生将来在工作中也不会尊敬领导、长辈、朋友,这样的学生自私自利、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而危害社会。相反,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学生则会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这样一份仁慈心的学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才是人们欢迎的人才。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简单地讲,就是如何做人。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而以“孝”为核心又最能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弟子规》里的《入则孝》篇提到:“父母呼,应勿缓”,是说父母在呼唤儿女时,做儿女的应当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或者不应答;“父母命,行勿懒”是说父母有事情交代给儿女,儿女要马上行动去做,不能拖延或者找借口不去做;“父母教,须敬听”是说父母教导儿女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不让儿女走上歪路,是为了儿女好,儿女要认真地聆听;“父母责,须顺承”是说如果儿女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儿女应当虚心接受,用心反省,不能强词夺理,不能让父母伤心难过……

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可以从《弟子规》里的《入则孝》开始做起。如果学生连自己父母的教导都不恭敬聆听,那么他对任何人都不会恭敬,孩子的一生将会没有朋友,有事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这样的学生技术再高超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反之,孩子的一生会受益良多。学生能孝敬自己的父母,也会孝敬别人的父母,尊敬所有的长辈。而长辈们年纪都比学生大,经历过很多事,也乐意把自身的宝贵经验告诉一个懂的尊敬他人的孩子,让他们以后少走弯路。

篇7

本期研修班拟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宁波外事学校举行。这是一所致力于回归育人本质,关注学生发展和教师幸福的学校;这是一场全程感受特色的体验式研修。本次研修将以积极心理导入学校文化建设为理论基础和目标追求,以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师生健康幸福为己任,以解决问题、开阔视野、拓展人脉、丰富资源为研修特色。欢迎广大新老读者朋友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承办单位:浙江宁波外事学校

二、研修内容

模块一:探索篇

积极心理学原理及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基于积极心理的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及其心理动力;

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引领师生幸福成长;

学校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及积极品质形成的影响……

模块二:体验篇

由宁波外事学校校长陪同参观教学楼、剧院、实训楼、图书馆、荣誉墙等,寻找这些典雅大气的建筑背后的理念和文化;

从饱含教育哲思的各类手稿中,感受一位校长对教育的信仰和激情;

在舒适的教工餐厅、咖啡馆用餐、休闲,体验外事学校教师如何幸福工作、品质生活;

与师生座谈、交流;观摩艺术教学,感受学生阳光自信、富有教养的精神风貌;

从校徽、校服、路标、文化杯、文化笔乃至纸巾盒等细节中感受其高雅的品位、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国际化的品质……

三、授课专家

此次研修拟邀请学校文化和积极心理领域权威专家和一线知名校长,以及知名企业家,部分专家简介如下: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

林崇德教授长期致力于思维理论研究。在过去的30余年中,林崇德教授围绕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开展了大量有关中小学生智能促进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也促成了思维理论领域的重大突破。林崇德教授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思维(认知)结构理论。

林崇德教授科研成果颇丰。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发表的文章被SCI和SSCI收录20余篇(既包括,也包括会议报告,这些会议报告被SSCI收录),被CSCI和CSSCI收录20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共16部;曾组织全国400余名心理学家主编了630余万字的《心理学大辞典》;组织全国重点高校和中科院心理所等单位从事临床、医疗、教育、管理、工程等应用心理学研究的12个领域的专家耗时8年编写了12本应用心理学教材;组织国内知名发展心理学专家翻译800余万字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郑杰

原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材标兵。近年来,郑杰校长致力于学校重建,在北郊学校尝试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对社会转型期校长角色变迁、教师身份变化、学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师生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因其观点新锐而独特,被称为“另类校长”。 曾因致力于学校重建,大胆尝试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著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没有办不好的学校》《给校长的建议》《学校的秘密》等。

任俊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国际极心理学会理事。任俊教授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近年来曾先后在国外SCI\SSCI、国内CSSCI等杂志多篇,其中大部分论文都和积极心理学相关。主要发表的杂志有《中国科学》(英文)、《科学通报》(英文)、《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新华文摘》、《心理科学进展》等,并出版个人专著、译著多部,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主要有《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专著)、《积极心理学》(专著)、《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译著)等。

200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进步奖”,2011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篇8

关键词 出版社绩效管理 主要问题 规范化 科学化

目前新闻出版行业各项工作的改革进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出版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出版绩效的管理工作在促进行业的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出版社进行资源优化管理的重要调控依据。针对出版社绩效管理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要先分析出原因,然后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出版社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版社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出版社绩效考核的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标准的不统一很容易导致绩效结果欠缺科学性与合理性。标准的差异也会给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造成意见上的分歧。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出版社在制定具体目标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博弈的局面。这是因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在制定相关标准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为了争取低标准从而降低了预期所要实现的考核目标。一般情况下,考核者而更倾向于把目标订得再高一些,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利润。但是最终的标准还是取决于博弈双方的力量博弈强弱大小。由于被考核者的具体信息获得没有办法全部获得时,最终形成的结果就带有了一定的估测性质,那么整体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实际的参考价值。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出版社都在出版教材教辅书和面向大众阅读的图书,这两类图书的阅读欣赏风格和使用途径是有所差异的,倘若考核的标准具有一致性,则会影响图书市场实际获得利润,因为教辅图书的库存量比较少,库存的风险比面向大众的图书要高一些,如果面向大众的图书也采用和教辅书一样的标准,就会增加其市场的风险。

第二点是出版社制定的绩效准则在横向的比较上又缺乏真正的公平性。在行业中有些部门的发展规模是比较大的,而有的出版社的发展规模却比较小,整体处于发展和转型阶段中,有些出版社经过了很长的发展时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尤其是很多具有政策倾向性的老牌出版社,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如商务印书馆、外研出版社等,对这些出版社采用一套评价体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公平性。而且在具体图书的性质与类型方面的评价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市场定位、盈利性也各不相同,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点是现行的绩效管理制度与方式也不利于将出版社的数据资源进行地共享,通常情况下,出版社的绩效考核标准包括对选题的策划、编辑审稿的质量和数量,产品本身具有的创新性和最后获得的利润程度等。出版社的每一位编辑所掌握的具体的资源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具体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地大,出版社的编辑在利用资源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和他人的交流次数并不多,信息资源的沟通也就欠缺有效性。

二、出版社绩效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提高出版社绩效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是促进出版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兼顾出版社发展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策略,将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到位。一些图书出版社的图书销售在短期内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较低,发展的时期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当期发展壮大之后,获得了极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就可以成为畅销图书的出版商,其长期利益不可低估,因此针对这一类具有长期利益的图书出版也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与考核标准,适宜使用长期的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等。在一些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不仅将个人的每年生产的利润进行有效的考核,还将单本书的利润作为核算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将册数的增长纳入了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长期的利益考核与短期的利益考核相互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如果单纯将当年图书的发行量作为考核的标准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找到问题的根源,多种管理手段并行,最终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其次是要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科学系统的建设。出版社进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并控制好工作的质量。可见绩效的管理不在于对结果的总结,而在于对工作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所以在建立绩效管理的系统机制方面也要将评价重点放在对取得相应绩效的过程控制上,而不是仅仅根据绩效来决定薪酬的高低,这样就可以在提高绩效管理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并能够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上建立起科学化的绩效管理标准。绩效管理的标准化是提高绩效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出版社绩效管理不一的情况,就要采取及时的整改措施,还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职能,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能力,做好计划阶段与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并采用多样化的绩效管理的方式,包括等级评估法、锚定评估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等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出版社的主营项目是大众出版物,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不高,对其的评价与考核就不能用经济效益,适宜采用社会效益,以此来鼓励其为社会公共文化的繁荣多做些贡献。针对优秀图书,国家要基于一定的支持,并丰富考核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图书图版项目来进行评价,一般社会效益占到考核的七成,经济效益占到三成,考核的标准包括基于重大选题的策划、新兴业态出版工程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出版社绩效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提高管理标准制定的力度,根据出版社的具体经营情况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出版社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并将长期激励机制与短期激励机制有机统一起来,采取有利于出版社进一步发展的评价机制,以获得最大的出版效益。

参考文献:

[1]谢伟.试论学术出版社绩效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篇9

1.前言

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下的小学生管理模式契合主动培育型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学生主动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掘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班级管理充满着无限的智慧和特殊技巧,班主任在生本教育观念下对小学班级进行管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生本文化,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2.生本教育的概况分析

2.1生本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生本教育是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来构建教育教学计划,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活动。生本教育特征为:小学生为主体地位,建立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全面依靠学生,发掘其潜力来实现班级管理;高度尊重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2.2生本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中只偏重其学科成绩、升学比例等,忽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生本教育模式则以小学生为主开展自主学习,强调其主动创造性,尊重个性发展,对小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将评价转变为推进学生进步的力量,使小学生更积极更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策略

3.1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加强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不管何种教育和管理,要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需要制度及要求能内化成学生的需求。生本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是种将自主意识和能力转变为自己主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此来实现理性自我成长的历程。因此,小学班主任要结合学校、班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其策略如下:

3.1.1师生共同参与,增强小学生主人翁意识

生本教育背景下班级管理理念的建立主要依据民主、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应采用师生共同商讨的方法实现,让学生在制度的建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确保制度的可行性。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且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班级责任感,益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

3.1.2建立班干部队伍,增强小学班级管理力度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的产生可通过制定民主性的方法,全体同学民主选举,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行使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也能提升学生在班级中的责任感。除此之外,班干部的产生也可实行值日班干部轮换责任制,并拟定值日班干部在任职时要对必要的班级管理和负责内容进行记录,以此来评估优秀班级管理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责任感,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班干部队伍的建立,使更多同学能够得到磨练的机会[2]。

3.1.3班级管理实现人人参与,调动小学生积极性

班级管理不仅仅只是班主任和班委的事情,也是每个班级成员的事情。老师在管理班级中不应事事躬行,而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小学生的管理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建立专项管理承包责任制,例如图书管理员、电化器具管理员、班费管理员等,并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让班级管理内化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实现制度表达学生心声的宗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在教育中受制约,在制约中受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鼓舞大家的热情,达到学生自我调节、管控、教育的目的。

3.2个性化评价推动小学生进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班主任评价大多以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小学生人格和行为的健全,不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本教育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应将学生的整个学习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欣赏每个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个性的评价不仅能够成为鼓励学生进步的利器,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3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三观,建立班级生本文化

[3]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优秀班级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构建班级生本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班主任积极弘扬崇高向上的思想风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准确把握班级文化的命脉,确立班级主导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小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自豪感和归属感。优越的生本文化可以使每位学生乐于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其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让班级生本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

4.结束语

总之,生本教育不仅顺应了时代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也适应当代小学生的成长要求,是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充满关爱和宽容的管理模式。发挥生本教育的作用,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使小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意识和才学都得到长久的发展,这是当代人本教育伦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是实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要结合实际运用生本教育科学的进行班级管理,顺应当代学生的成长趋势,促进小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琳.浅谈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6(08).

篇10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必要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点,小学班级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管好小学班级,使小学班级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平台。首先,明显的教育性。小学班级管理过程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小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切为了小学生健康成长”应成为每个班级管理人员的行动指南。其次,突出的能动性。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接受管理,而且要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后,有机的整体性。对小学生进行的教育,凝聚着各方面的心血,包括家长、任课老师及班主任等。小学班级管理者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形成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机整体性。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强调一种“家长式”的管理,而忽略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忽略了在其成长过程中多样化的个性特质,忽视小学生同样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班级管理者用条条框框的要求和方法来教育小学生,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小学生某些方面的潜能,是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十分具有必要性。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内涵就是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应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否则会影响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实现途径

(一)树人要先树德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历史和现实都证实了这一论断。所以,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必须把育人树德看作是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对小学生的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首先积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要学会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班级管理人文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都不一样。班级管理者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配合各位任课教师运用游戏、练习、参观、实践等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班级管理,如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注重引导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探索未知的奥秘。二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应该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可以根据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也就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长处,如体育方面、艺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艺)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进步的优势,争取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一齐进步。这种进步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还是个性品质方面的,只要学生能进步,就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成效。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差异,而是要承认差异,采取个性化教育方式。

(三)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氛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班级文化的内涵。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使每一位学生充满积极的能量,使班级管理达到良好的效果。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通过班歌、班微等形式强化班级的整体性概念,使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班级管理者应该构建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让所有的学生的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总体上增加他们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班集体归属感。班级管理者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深入到了解学生,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建立一个和谐氛围的班集体,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真正的教育:教育是为了不教,管理是为了不管。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自主学习能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自主管理是自我的意识与能力外化为自控行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小学班级管理不仅局限于班主任的管理,更好的方式是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学习顺利的开展起来。要创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篇11

班级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发挥着不可替换的重要作用。班级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等基本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着力加强小学班集体建设,通过实施各种各样的特色教育活动,增强班级体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职能。但是,在目前我国小学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小学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下滑。

一、多元文化冲击下,小学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呈现下滑趋势

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随之学生的个性逐渐加强,进而导致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下降。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目前多种媒体和社会公共场所,为了吸引大众的眼光,经常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都对小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伴随这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学生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现实面前变得越来越“现实”,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学校中过于追求自己的个性,盲目地进行攀比,对新鲜事物不能合理理解和运用。长此以往,则必将降低小学生对集体作用的认同,最终会形成过度的自由主义。这对于小学班级的建设十分不利。

二、优秀班级文化的合理构建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解决小学班集体凝聚力下滑问题可以有多种手段,但是,我认为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尤显重要。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现代许多中外学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都证明,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人的性格、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具重要的刺激作用。当前,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的重任落在了一线工作的教师头上。要构建这个良好环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观念上进行改变。认识到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还没有达到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判断事情的是非程度所决定的。因此,构建班级文化环境需要按照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一步一步进行,而不是顺其自然。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教师并没有将班级文化的建设看成是自己的任务,即使偶尔接触也并非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广大教师需要首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

2.树立榜样。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多多接触学生,以自身和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其他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重要阶段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树立榜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否则树立的榜样效果会大打折扣。

3.参与集体活动,加大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奖励措施。就小学生来讲,大部分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的原因在于参与集体活动动机的缺失。因此,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动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理、适时的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鼓励对于提升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造就优秀的小学班级管理氛围

优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活跃班级管理氛围,同时有助于处于多元文化交织的新世纪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集体主义的培养效果也十分显著。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权威式的管理模式,即教师是权威,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经历,以及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直接的引导和管理,通常表现为一种上级对下级的直接领导式管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言,亟待进一步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进而造就优秀的小学班级管理氛围。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就小学教师而言,首先就是要热爱孩子。因此,教师应当将自己的慈爱之心全力用于班级管理中。并不是只有班主任应当对整个班级负责,只要身在小学教学的位置上,就应当去全心爱护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将人性化和民主性纳入到小学班级管理之中来,这是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两个突出性特点。第一,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对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给予最大限度的维护。对待小学生在无意之间所犯的错误时,不可采用各种各样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在教育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避免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思想,进而在头脑中构建正确的图式。第二,每个学年的终结,我们可以向学生家长提交一份年度报告,以便从家长那里获得关于学校应如何管理的反馈信息(这种做法是根据英国小学生课堂教学管理所引进的)。将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起来,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例如小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情况、思想动态与家长进行定时的沟通。这是十分必要的,当我们长期坚持下来的时候,学生将不再会认为“教师去找家长谈话”就预示自己即将面临惩罚,我们的小学课堂管理将更上一层楼。

最后,目前的小学课堂管理中,多半采用的是按年龄与程度编班的班级授课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管理中,通常比较强调的是统一、步调同步和严格的纪律约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再发展、再深化的重要时期之一,因此,我认为传统的强调统一、同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应当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而改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想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应当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

综上所述,有关如何提高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问题和相关的对策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多,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进行了众多的尝试,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体来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小学班集管理的收效比较显著,但是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不足。客观来说,许多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短期之内不能够很好解决。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能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才能把各种问题解决好。

参考文献:

[1]索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有效激励学生[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3).

篇12

一、关于班级文化的概述

(一)建立优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建立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层面:第一,引导层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凝聚力层面,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们为了集体的目标,大家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做得更好,争取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也会更加团结,班级会有更强的凝聚力;第三,激励与教育层面,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会受到好环境的影响,他们会互相比着学习,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第四,控制与规范层面,学生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班级文化,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第五,传递层面,好的班级文化学生会受到感染,并且他们会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物质文化才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2)班级有一定秩序,班级一定的秩序,有利于老师的管理,并且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3)建立班级精神文化,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4)活动文化的建设,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只有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班级精神等共同作用,形成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并且使这种班级文化一直发展下去,让学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对于老师还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为小学生学习、生活、沟通等都在教室,老师们授课也是在教室,同时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也是在教室。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室的环境建设。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轮流做值日,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班级卫生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装扮教室的墙壁,比如,实际上黑板报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教室的后边黑板可以鼓励学生定期做一些板报,让绘画、写字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室两边的墙壁老师可以给学生买一些贴纸,做一些学习小天地,在这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试卷等等,让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上方,老师可以拉条幅。上面写上班级的座右铭,这样学生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时时刻刻可以提醒他们,让他们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当然班级座右铭的选择需要大家集体讨论以后再做决定。另外还可以在班级空余的墙壁上贴一些名言警句。这样整个教室就会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级制度的协助,同时只有班级有一定的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协商共同来制定班级制度,这样的制度学生们才能认可,才能遵守;引导学生都执行班规,这样整个班级才会更加有秩序;加强班级干部的引导与培养,让他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且还可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天都要指派一名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制定班级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小学生就会加强竞争学习。

(三)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会影响小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等等,它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始和归宿;确定恰当的班级目标,引导学生为了班级目标而奋斗;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舆论、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完善班级的评级机制,让学生之间学会欣赏;定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等,丰富班级的精神文化。

(四)加强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开展班会、体育活动、歌唱比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都属于班级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它还是班级精神面貌与管理成果的体现,多方面、开放性的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班级内举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举行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跑步比赛等等,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大赛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举行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共同努力,就可以营造好的班级文化。

篇13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说起来比较繁琐而又复杂,看似没有特别重要之事,实则有时会让人手忙脚乱,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调皮好动又喜欢新鲜的事物,这给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在把握时展特色和教育走向的前提下,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在促进自身工作具有"前瞻性"的状态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而服务,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具体性的说明。

一、 班级管理目标应具有"前瞻性"。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目标是促使工作得以不断改革与创新的强大催化剂,在开学伊始,小学班主任若能使得班级管理目标带有"前瞻性"的特征,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成效。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学校的工作要求等,制定出本班级的"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比如本学期成绩的达标指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打造什么样的班级特色等,都属于"长远计划",而短期计划则是围绕着"长远计划"来制定,比如本周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卫生达标指数等。其次,班主任要在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平时成绩等前提下,及时选出班干部,将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分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得班级总体目标得到实现,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建设的热潮中去。再者,为了促使班级管理目标更加深化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班主任要经常性的组织班级会议,可以尝试前几周由班主任主持,在日益的教授和影响中引领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班级会议的召开,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完善,使得管理目标能够与最新的班级发展动态需求相匹配,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交际能力。

二、 班级文化应体现"前瞻性"。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它对于班级的整个管理系统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班级文化的"前瞻性"将会班级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提供不可替代的重要活力。详细一点来讲,第一,在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方面,班主任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尽可能地使得包括教室的布置、墙纸的选择以及教育设施设备的更新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建设吸引学生的关注和眼球,为学生提供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第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文化建设,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班主任要结合班级最新的发展需求与动态以及学生的成长特征,制定时代性、公开性以及透明化的管理制度,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师生共建的状态下促使班级制度为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第三,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以出色的日常表现激励学生、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温暖学生,让学生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中获得更大空间上的进步。

三、 班级教育要具备"前瞻性"特性。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常有几个"问题学生"扰乱了班主任的工作步调,一度给班主任带来了诸多困扰。但若能以"前瞻性"的教育心态去及时地调整和完善教育策略,将有效地防止不必要的问题的出现。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以及性格特征等,根据所获得的最全面的资料进行教育方案的制定,力图从更大程度上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他们都能够朝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前进。对于平时表现比较叛逆、不合群的学生,班主任更是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体贴,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要表现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去感化他们,坚持多表扬的原则,逐步地引领他们积极地融入到班集体的生活中去,带动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还有,在完成日常的基本教学工作后,班主任可以结合实际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并且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尝试着将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内容的安排交由学生小组去安排与处理,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日后教育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结束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直接获取学生最新发展动态的第一手资料,是促使教育事业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未来走向的需求,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使得管理工作具有"前瞻性",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提供扎实的教育基础,为社会的繁荣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