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16:1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个人理财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7月8日,银监会对外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审慎和稳健是《通知》中使用的两个重要词语。《通知》从投资管理的原则、投资管理的方式和投资方向等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旨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理财业务的定位,加大客户细分力度,在引导高端投资者审慎投资的同时,尤其要求银行对中低收入投资者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通知》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分析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基础上,确定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不得投资于可能造成本金重大损失的高风险金融产品,以及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将理财客户划分为有投资经验客户和无投资经验客户,并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标明所适合的客户类别;仅适合有投资经验客户的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不得向无投资经验客户销售。其中,《通知》的第十八、十九条更是明确指出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是,《通知》同时指出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
从以上几条规定中不难看出,监管层非常重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种种方式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和资本市场彻底隔离,使得个人理财业务朝着稳健务实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投资方向各异的银行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在2007年10月推出一款境外理财产品,名为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该产品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但是仅仅四个月之后,这款境外理财产品就以亏损50%触发清盘终止。根据产品条款,当产品净值高于等于118%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时,产品将会被清盘终止。该产品按照2007年10月31日起息日后第一个工作日确定的基金净值为984.38。而2008年3月18日净值为491.08,恰好亏损一半。因此,民生银行将按照触发终止日基金净值计算产品净值,将结算后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银行方面解释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造成。2008年3月14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称公司的现金头寸”急剧恶化”,股价当日一度大幅下跌53%,全球股市应声大跌。4天之后,香港恒生指数高开低走,盘中一度下探至7个月以来的低点20572.92点。受此影响,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这只曾经连续三年获得香港基金表现排名第一的基金,其净值盘中走到了491.08的历史低位。这一价位恰好使得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触碰到50%的亏损线,被迫清盘。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尽管从法律上无法找到银行的责任,但民生银行作为代客理财的专家在投资能力上存在缺陷,国内机构在国际的投资经验不足,投资能力差别也很大。尽管系统性风险存在,但仓位和进入时机是在控制范围之内,两者控制好了,就会规避一定的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民生银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国内QDII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相关统计研究,基金系QDII产品平均亏30%左右,银行系产品中东亚某只QDII产品亏约60%,还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QDII产品亏损约15%以上到40%多不等。投资有风险,这是每个投资者所应该明确的投资第一准则,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所引发的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矛盾却越发突出。
境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市场规模和理财客户基础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5月末,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超过4100只,理财业务市场规模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理财客户达到230万人。2008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幅亏损,虽然亏损的理财产品金额只占总额的不到3%,但这部分占比很小的银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关于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案例断续发生。近期,市场形势有所反弹,投资者的投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会出台《通知》用意明确,着力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稳健经营,将银行理财产品和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完全隔离,最大程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各大商业银行而言,银监会《通知》的出台无疑将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不小的冲击,理财产品一律不得涉及投资中国A股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基金,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项规定涉及到的产品还有商业银行的PE股权投资产品以及FOF基金优选产品,及部分可投资资本市场的资产管理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都大大减少,只能推出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势必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今后将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怎么转变以适应监管尺度的变化,个人认为核心思想还是在于对于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推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借助私人银行为载体,引导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着高端层次发展。
首先,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着力发展稳健型“类储蓄”理财产品针对普通投资者。了解自己的客户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首要条件,了解客户不仅仅局限于了解客户的身份地位,资产规模,更重要的是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理财方式。在进行理财业务时,先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式了解目标客户的风险偏好,加大办理业务中的风险控制,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从而避免销售人员极力向客户推销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同时为客户寻找到适合的产品。衡量客户风险的标准可能包括,原来购买理财产品的类别,是否购买过基金、股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等等。只有储蓄的客户,可能会推荐国债、挂钩票据等低风险的产品。面对着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该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以来以稳健经营为宗旨,个人理财业务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审慎稳健上,专心做好票据信托类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产品,发展特定的目标客户,在理财市场上抢占专门的份额。
其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应该通过客户的进一步细分,以创立私人银行为载体,将个人理财逐步引导至高端发展的平台上来。私人银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众多业务中最高端的理财服务,是为那些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们专门服务的,通常只有国际级银行集团或金融集团才能提供该服务。私人银行在欧美国家已经有百年历史。境外学者LynBicker于1996年把私人银行定义为:“私人银行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通常意义上的银行机构的私人银行服务对象或贵宾理财,大多数是一些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在瑞士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客户至少要有100万美元银行可以接受的资产,才可以在私人银行部开户;美国最大的私人银行摩根大通,开户底限是500万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私人银行部,除了高达500万美元的最低开户限额之外,还要求其私人银行客户最低净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同时必须拥有1000万美元流动资产。而一些第三方的私人银行对象多是属于社会上真正的超级富豪。”在国外,私人银行开户金额的底限通常是100万美元,通常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
目前,各家中资商业银行都开始纷纷抢占私人银行这块全新的业务领域,激烈争夺优质的客户资源。各家中资私人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需求推出专属理财产品明显增多,由此创造的银行业务利润来源也十分可观。高端领域不能不说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客户细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产品,以发展优质高端客户为个人理财的重要宗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是新兴发展的业务领域,在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之下,个人理财业务也应该遵循“审慎稳健”的发展思想,以客户细分为手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推出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业务引导到高端的渠道上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窦鸿权:“银行公司治理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10月:112-177,159-160,294-295
[2]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10:62-63
[3]林 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5,9:13-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产品,还是像乔布斯那样的创新型人才则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和个人的一生发展。鉴于此种形势,必须加快对现行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
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办以来,目前全国已有三百余所,承担了1/3的本科培养任务。独立学院通过利用普通高校优秀教育资源,吸收社会力量办学,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上起了重要作用。与一二本的高校不同,独立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如何使考试评价制度更好发挥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指引方向,成为当前独立学院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突出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知识面涵盖了管理、经济、技术、法学等学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学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金融单位、各类国有及非国有企业从事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独立学院现行考试考核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专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谓“精英教育”,所以原有的传统考试制度作为衡量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的标尺已经不是很精确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指向,但其现行考试考核制度仍然存在诸多弊病。具体说来现状如下:
2.1 分数考评“独霸天下”
分数是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最客观、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依据。但长期以来独立学院与其他层次的高校一样,认为分数就标尺,认为分数越高能力就越强。考试评价对考评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如记忆、推理、判断等有作用,但对整个人身心素质高低的测量,特别是其学习取向、个体价值取向、潜能、创新意识等是不足的。
2.2 考试内容不科学
国外高校考试中几乎无死记硬背的题目,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所学知识,注重关联知识的考查,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外,与实际相联系的应用知识考查较多。曾有很多我教过的毕业后又去国外读硕士的学生反馈说,国外大学的考试,它不是一场记忆力的考试,而是一场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试。举例说,在一次市场营销课的期中考试中,只有4条情景题。其中一题描述的是一家经营出现严重亏损的汽车零售公司现状,题目中列出该公司经营的各种数字及该公司过往所使用的一些经营手法,最后问的是,假如你现在是这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你将如何令该公司的市场运作恢复正常及让它最终盈利。这样的考试题目,基本上是市场营销课的主要考试题型。这种类型的考题,不但要求学生非常熟悉市场各个环节中的实用概念,透彻理解它们,并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况中应用它们。换句话说,这样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到解决现实问题中。题目并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们不需要在考试前做大量的参考题,更不需要背考题及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只要老师评估认为该方法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学生都可以获得高的分数。这样的考试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对于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独立学院的任课教师在出题时,往往会对指定的教材有所偏重,因此,学生考前只要记忆指定的教材内容,便可顺利过关。一般客观性试题较多,诸如分析等锻炼发散性思维的题型较少。
2.3 考试方式单一
考试方式单一,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独立学院目前很多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试题、答案都是唯一的,缺乏考试形式的多元化,缺少平时的考核、检测,缺乏教学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造成教与学脱节。总结性考试考定成绩,难以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能力,抑制学生创新能力。而国外高校考试形式比较多样化,如侧重平时的考核,平常经常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自我探索,并提交论文报告,使学生有独立思考锻炼机会。还有在课程中分组进行专业课题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水平,在此过程中,也顺便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举多得。
3 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杜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要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课堂上,往往机械地恪守大纲,忠于教材,照本宣科。一堂课下来,老师从头讲到尾,即所谓“满堂灌”式(或叫“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不容易激发学士的学习兴趣,缺少参与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教学是促进学生专业思想转化为行为的必要手段。
应用型教学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入到多姿多彩的实务学习中来,可以极大的增加他们对行业实际情况和行业实际工作内容的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想。并且通过教育,能培育学生形成合乎行业规范的道德水平、公私关系、是非标准、劳动态度、纪律观念,以适合旅游行业客观现实的思想指导学生,以严格的管理、正确的督促,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良性转化。
(二)应用型教学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手段。
应用型教学 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有关情况,并锤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接待应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实务教学对于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培养旅游业真正需要的专业高级人才,无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途径
由于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辨证的观点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之处,所以,教学方法不仅要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而且要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这样才有活力,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注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任何一种方法都只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种包罗万象的、适用一切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本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问答式教学法。
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讲究学科性和系统性。
在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某些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不一定非要老师 “一讲到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教师给出提纲,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利于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
2.讨论式教学法。
一些课程的某些内容可采用讨论课的方式进行。但以这种方式上课之前,要先做充分的准备。首先,老师要把讨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告知学生,然后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做准备。上课时,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最后,老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这样,使学生不仅明确教学目标,而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3.现场教学法。
专业课的某些内容可以直接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教学,可边讲边做。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直观性强,可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案例教学法可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非常适宜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咨询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媒体将成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中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或协商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2.注意教学技巧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意一些教学技巧问题。
首先,注意启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平铺直叙,要多设计一些“悬念”,多提问,巧提问,多设巧设疑问,注意启发学生,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次,及时反馈信息。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了解在教和学方面有什么问题。反馈信息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信息,二是分析原因。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方法改革的中心应该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不宜以讲为专务,而应致力于“导”。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把教育目的,由使学生“学会”变为“会学”,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游刃有余。使“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成为高职教育自觉遵守的一条教学原则,这样可使高职教育获得好的效果。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注意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9)。
[2]王晓洋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80-02
随着国家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本科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聚焦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采用各种措施推动大学和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我国应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点,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再墨守成规,应把本科教育站在其应有的高度上,按照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本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为例,讨论如何将该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处,让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阐述阶梯教学的理念和意义。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重要性
1.单片机技术概况。单片机是一种微型计算机,通过电路的搭建和程序设计,完成多种控制功能。同时,单片机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军事导弹跟踪系统、飞机上的各种仪表的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的实施数据控制和处理系统,小到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智能家电、儿童玩具等。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出一批电子、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应用现状。在中国高校教育中,如果是工科类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都是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由各大院校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课堂上,教师一般以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及程序化模式进行讲解,理论深度可以达到要求。同时,配套的各种国家级电子设计类竞赛,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都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单片机应用和学习的平台。但从教师、学生和他人的三维角度看,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来说,教学方法永远存在缺憾,那就是在不同的认知和主体评判下,教学的理想性需要和实际教学效果有时是一场博弈,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及师生默契程度,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那么,如何把学生在这门课中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成为应用型、技术型和卓越型人才,需要高校和高校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辛苦。
3.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发展过程中更新速度极快的一门理论学科。从传统意义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把单片机的原理和结构及指令程序讲解得十分透彻,可对学生来说,由于没有亲自动手编程,很难对这门理论课进行消化和分解。与此同时,芯片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各种电路的搭建层出不穷,在实际控制任务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分析和判断理解能力,对程序和电路的设计是不同的。那么,在理论课堂中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仅仅具有阅读的功能,而不具备思考的过程。如何把思考变成主观能动性?就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只会考试,实践动手能力很差,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出现恶性循环。单片机技术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企业需要有设计思想和设计能力的高精尖人才,不是只会空谈而无实际动手能力的人。因此,高校应重新审视专业课的教学方式。
二、阶梯式培养的实施方案
1.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内驱动力的教学模式,要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多对单片机只有单一认知,无法完成单片机的设计和应用工作,这是教育的弊端,也是高校培养方案的失败。如何把学生打造成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要高校对专业课教学进行一次重大改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授课教师,必须是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贯穿案例、教师引导、模拟团队”,将学生分组,以团队的模式,按照具体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
2.教学方法多样性的采用。教师授课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仅仅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讲汇编语言时配合实例,教师携带单片机开发板,边讲授边给学生演示程序下载后单片机的运行效果。这种授课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基础认知。
教师应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感情,有交流,对课堂情况及时掌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情感教育法。
3.阶梯教学分层培养方案的建立。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不能把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按照同一培养方案来培养,应在把握大部分学生基础工程技能和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的同时,突出卓越工程技能培养,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建立阶梯式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系列进行阶段性培养。可以把这种培养方案分为3层,分别为基础工程技能培养、综合工程技能培养和卓越工程技能培养。具体如下:(1)基础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基础工程技能的培养环节中,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技能,如电路板制作、芯片选择和调试、电路焊接等,因此,学生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具备识图能力和对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能力。同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如KEIL软件、PROTEL软件、编程仿真软件等的操作。(2)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阶段性开发的综合工程能力。在综合工程技能培养环节,学生要提高动手能力,具备单片机电路搭建和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可以根据控制项目完成设计。深入培养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学会团结协作,做到任务分解和平衡团队。(3)卓越工程技能培养系列: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系统工程项目研发的能力。
在卓越工程技能的培养环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引入工程背景和工程项目作为学习支撑系统,让学生在参观实际产品中具备工程技能。同时,在这一阶梯式培养中,第一层的培养环节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经过第二层的学习和提高后,有一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选拔进入第三层学习。在这一阶梯式培养模式的教育下,每一层都有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下一层次的学习。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保留学习任务留在该层学习和实践。等完成第三层次的学习后,仅有少部分的学生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获得质的飞跃。这批学生被选拔参加电子竞赛,有机会和教师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这既呈现出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成绩评定也呈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符合成绩正态分布。
三、校企导向的优势
1.对于本科教育,政府应加大管理和投资力度,让省内高校相互间共享优质资源,联合共建。同时,建立学校、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专业化基地。
2.建立“双师型”队伍。对同一项目,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视角是不同的,学生借助“双师型”教师模式,会得到不一样的学习视角,激发创新灵感。
3.国家应多举办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让他们的各种能力在竞赛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大赛应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把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和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出来,让学生收益,让国家收益。
4.开展工程技术讲座。学校和企业应多开展一些科技类的工程技术讲座,让学生从中学到最前沿的关于单片机的知识和技术。如电路板制作、激光成型、快速加工、智能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等。通过大量的视频和动画,让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学好该门专业课,对学生自身及其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讲好该门课对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挑战。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价值观和思想上做到有职业道德,多学习,为了增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实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威,刘佳,张志雄,王挺,杨平.基于PRPTEUS和KEIL的单片机虚拟仿真平台的设计[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25):607-610.
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客户投资数据、财务信息、风险承受能力实施分层个人理财。针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人员对客户风险评估不彻底的问题,首先就是完善风险评估的流程,既要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客户风险的数据库,随时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或者对客户风险评估设定一定的有效期如一年等。其次,增强个人理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了解客户的投资目的、预期收益、经济状况等方面资料的时候,要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做到对待工作细心、热情。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客户风险评估不彻底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应用模式,培养综合型个人理财专员创新人才应用模式,培养综合型个人理财专员对银行个人理财发展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专员的综合能力。首先,要积极开展技能素质培训课程,定期对个人理财专员进行培训。不断拓展员工知识和道德素质,全面挖掘培养有利于银行发展和个人理财业务销售的综合型人才。其次,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银行中个人理财组织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最后,银行在招聘理财人员的时候,要重视理财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历层次等方面,提高理财专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有效性,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银行理财产品的售后工作加强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售后工作,对银行业务的更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银行人员要做好台账的登记,不但要做好产品到期提醒工作,同时在发生收益风险的情况下要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让客户了解到真实的信息,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说明,缓解客户的紧张心理,让客户对银行更有信心。另外在收到客户投诉的时候,要及时与客户进行交流,让客户意识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要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并且对待银行的大客户还要定期的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而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个人理财是指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的活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市场供给体系已经形成,各家银行都建立了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专门部门、柜台,配备了专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个人理财服务。不少银行建立了电子网络体系和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个人理财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个人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07年4月2日,渣打、汇丰、花旗和东亚四家外资银行在中国首次以法人银行的身份经营,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各项业务方面展开竞争。此外,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些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公司设立的附属财务公司也开始提供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从而成为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
伴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关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也日益推出。2005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陆续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等管理规范,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系统的界定和规范,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监管原则。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析
中外资银行都以品牌塑造为主,着力打造具有极强延续性和包容性的理财品牌。各大银行不但在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类型上力求种类和期限形式的多样化,而且不断将新的创新理念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将理财新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的变化密切结合。
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共有54家商业银行(43家中资银行、11家外资银行)向市场投放了5093个个人理财产品,国内同业各家银行共发行3716款浮动收益型产品和1377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分别为73%和2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内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严重同质化,业务停留在较低层次。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功能相对单一,复合性产品少。产品之间界限分明,缺乏相互联系,从而导致产品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整体竞争力不够。这种产品结构导致较低的定价能力,很多中资银行发售的外汇理财产品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以国际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将外汇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到外资银行进行平盘,因此,不论中资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
2 外部障碍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与体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分业经营的体制虽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空间。完整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征信制度的长期缺失、个人所得税制度与财产申报制度的不健全,使银行与居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银行没有定价权,其控制成本、收益和风险能力较弱,更难以界定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较大。此外,我国在理财市场的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资金门槛、业务限制等多个方面的监管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竞争条件事实上的不平等,进而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内部机制
(1)加强个人理财业务创新
为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动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对现行投资业务进行优化组合,拓宽业务的范围,分散风险,更好地满足客户要求,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潜在客户;加强对金融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等的收集,并采用多样化的咨询方式完善理财信息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合理有效地进行个人理财;大力创新服务模式,改变以柜台服务为主的传统模式,促进服务人员与客户的有效、平等交流;增强现代科技、高新技术在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和应用方面的使用,以技术创新促进理财业务创新。同时,健全和完善理财业务全过程的规范性及有关工作人员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并且要对理财人员所经办的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实行差异化服务战略和品牌战略
商业银行应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服务战略,针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专业化转变,从而实现“差异化服务”。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选择与银行的目的和形象保持一致的目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确立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加强品牌形象管理。
(3)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个人理财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分支主管其掌握销售管理技巧,能更加具体的制定分支行的促销方法,使高层领导的掌握个人理财服务的特点,了解同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协助前线更加有效的开展促销活动,使理财客户经理全面掌握主要业务知识、个人银行服务系统、个人理财分析系统、客户服务及销售技巧和投资理财分析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使一般员工了解个人理财服务的业务范围、特色、优点,知晓一些宣传推广活动介绍,以及员工协助银行对外宣传的方法。
2 构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1)营造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控制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s;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81-02
0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商业银行针对于其理财产品的风险梯度仍然还不够完整,客户需求的风险偏好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就目前来说,对于个人客户,典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包括现有的理财计划、银行存款、债券买卖、股票交易、基金、信托、期权期货等等,从风险角度来看,债券买卖和银行存款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低,属于保守型个人理财产品;而信托、基金、股票等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收益也较高,类属于激进型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和风险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分析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并且从风险防范意识、产品开发、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以及投资者的角度,来寻求如何有效地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确保金融安全。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项目一样,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存在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1 市场风险 一般认为,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比如,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向个人投资者隐瞒投资风险并向客户保证收益。而当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发生一些不利的变化时,个人理财产品将面临极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面临损失的可能。
1.2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当金融市场的利率降低时导致其债务利息支出增加的可能性,而个人理财产品则会因为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而造成自身损失。如果说,利率的非市场化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暴露出来,那么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则放大了这些潜在的风险。
1.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投资产品交割前的风险和投资产品交割时的风险。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这使得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对违约行为的监管存在比较大的难度。这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审查成本,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未来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
1.4 法律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受到比较多的法律约束,但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程度却很低。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相对较高的法律风险。
1.5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风险控制体系设计不当、控制系统失灵而导致的各类风险。操作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危害很大,它可能使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操作性风险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比如,理财专员建议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投资者亏损,或者理财商业银行设置模型错误而导致交易损失。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产生原因
2.1 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理念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只重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而缺乏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的意识。例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理财人员一般会重点强调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很少提及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导致很多投资者在没有了解清楚产品时就盲目进行投资,从而加大了投资的风险。另外,2005年个人理财业务才在国内商业银行兴起,销售人员缺乏系统的风险意识,尤其在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下会进行变相销售。
2.2 理财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与混业经营模式相比,分业经营模式使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能够使用和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也非常有限。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采取的采取传统存贷款业务结合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且也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而外资银行采用混业经营,理财产品种类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占据极大的优势。例如,外资银行一般设有专门针对不同客户开发的“综合性金融超市”机构。并且,外资银行很重视与投资公司的合作,并参与到保险公司的并购中。中国自加入WTO后,金融行业也开始走入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果不及时改变现在固有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银行管理制度,这对我国日后银行的发展极其不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却没有突破限制,缺少个性化,理财产品的结构、定价机制大体一致,而不是从银行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并且在理财产品功能和投资方向上趋于一致,有些商业银行不注重内容实用性而是盲目地追求理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张,真正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少之又少,这限制了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
2.3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 对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有两个方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是产品的收益率,二是风险等级。一般投资者不知道产品的收益率是怎么来的,只知道通过收益率可以算出产品的最终收益。再者,虽然银行内部会对不同的产品进行风险评级,但是在对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银行很少提出这些等级形成的依据,只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硬性规定。
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中,信托是一种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经常运用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之中。但是由于信托行业披露信息不充分,募集的资金又大部分投资于实体行业中,如果实体行业经营不顺畅,信息披露又不及时,将增加信托投资的风险,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带来严重的后果。
2.4 风险控制计量方法滞后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控制中,风险控制计量方法落后于其他国家。比如在利率和汇率等市场风险的计量控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还停留在缺口管理等简单方法上,而对某些风险计量方法比如久期、风险价值的运用却很少,很多理论也没有将其应用在控制风险的实践中。正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所以无法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建议
3.1 银行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构建以风险测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为主体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把它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建立有效的风险收益分担机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业务和产品的内部审核程序,严格内部审查和监督。②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做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细分工作,在开展业务前先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等细分好客户群体,并建立客户个人档案。建立理财产品统计报告制度,及时跟踪个人理财产品发展情况。针对不同收入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方案。比如给高收入客户群体提供附加值高、费用高、多样化的理财服务。给收入较低的客户群体提供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费用低廉的代收代付理财服务。一般中老年客户收入较高,可以向他们推荐理财咨询、信托等业务,而对年轻的客户则可以推销信用卡、消费信贷等业务。通过细分市场了解客户群体的多方面需求,然后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③商业银行要加强其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步伐。在改善服务态度的同时要不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在产品结构、品种、定价、效率等方面实现多样化。设计产品结构时要与国内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相匹配,并且满足区域性差异需求。④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风险往往因为产品宣传和营销的不到位,个人理财业务宣传首先要有得放矢,对细分后风险偏好趋同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行宣传;其次是充分的风险提示;再次是宣传和实际的统一,不夸大收益。⑤要发展壮大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同时要提高个人理财经理的专业化水平。并且针对需求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为理财产品的后期营销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持。理财经理在开发客户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工作,而产品经理则做好产品的设计研发,理财经理与产品经理一起合作,互相配合,使产品管理与市场销售相结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3.2 监管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在鼓励支持我国银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要以防范风险作为重点,规范发展银行业务,时刻关注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并引导银行加以管理,从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②监管部门要始终贯彻风险控制为本的监管原则,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并及时分析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风险管理监管体系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引导商业银行稳步发展理财业务。
3.3 投资者方面的防范措施 ①个人投资者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直接购买者、持有人和最终的受益人,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教育,多了解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从而降低投资风险。②投资者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投资观念,积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和理财知识,学会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
4 结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在理财服务、理财产品品牌、理财人员素质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理财目标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商业银行只有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优质理财服务品牌,同时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理财人员队伍,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环境中,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实现长期、健康、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模型驱动架构下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开发及应用,具有人性化、标准化的服务理念,注重个人理财的投资回报,规避理财资产配置中潜在的风险。资产配置系统的开发,在模型驱动架构的干预下,具备信息化的特征,更加适应现代个人理财的基本需求,应用在金融机构的平台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财服务。
1 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开发
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开发,需要在服务、功能、行为、用例以及质量领域进行建模,系统开发中,各项模块是以页面或弹窗的方式完成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中,采用了模型驱动架构,整个架构决定了系统软件的运行方式。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执行流程为:Web服务JSP页面服务层接口服务层实现业务对象/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接口数据访问层实现数据连接层接口。
首先模型驱动架构在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内,将EA平台应用在系统的整个开发周期内,提供可视化编辑、语言程序、模板编辑等功能。EA平台在开发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时,表现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1)开发业务对象,支持资产配置系统导入文件,拓宽业务层面的服务功能;
(2)应用模型开发,提供系统开发的组件;
(3)代码模型开发,保障系统的接口应用。
然后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开发时,投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项目,客户的收益与风险,是一项对立的因素,模型驱动架构,在资产配置系统开发时,在收益与风险中,设计有效便捷曲线,该曲线可以做为客户选择投资组合的依据,分析投资组合的类别比重,着重考虑资产配置中的收益与风险。
最后是模型驱动架构在资源配置系统开发中,引入成本优化模型,主要是降低个人理财时投入的资金,减少资源配置交易时的成本。除此以外,还包括在险价值优化模型、无风险资产优化模型等,目的是优化个人理财的资源配置。
2 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应用
个人理财资源配置系统在模型驱动架构下的应用,主要是模型到实现的转换,例举几点重要的应用,如下:
2.1 建立PIM
系统的PIM,概括了个人理财的所有业务,促进业务的顺利完成。PIM是资产配置系统框架的核心支持,为配置系统的应用提供优质的条件。PIM基本是在自动化的状态下完成的,提高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的质量。设计师将模型驱动架构中的PIM,引入到个人理财资产配置应用中,提供了跨平台使用的条件,建立PIM后,就会将资产配置的过程,转化为劳动生产,确保资产配置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提供个人理财的水平,注重资产配置的层次结构,保证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投资理财,PIM会按照一定的经验,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提供资产配置的建议。
2.2 PSM转换
PSM转换,需要在资产配置系统配置开发完成后进行,选择开发的平台,按照客户的需求,规划系统的应用。PSM转换后的功能有:
(1)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应用时,具备稳定的数据库技术,明确客户之间的关系,按照业务逻辑,处理客户之间的资产问题,客户个人理财资产配置中,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技术,便于处理资产配置中的各类信息,保障系统具备全面服务的能力。
(2)资产配置系统在PSM转换的支持下,了解客户理财的业务关系,创建业务逻辑模型,专门为客户提供业务服务,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
(3)供应资产配置系统所需要的配置数据,模型驱动构架中经过PSM转换后,为资产配置系统提供自定义的窗口,方便操作人员查询客户的信息数据。
2.3 CODE转换
CODE是在PIM基础上转换来的,主要是转换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内的软件,为理财计算提供必要的场所。模型驱动构架提供了转换的界面,实现CODE后,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功能会更加齐全,每项业务界面,都会对应子菜单,存储客户的信息,资产配置,反映出个人理财的各类关系,注重系统内关系的考量和应用,才能明确客户个人理财资产配置中的关系,便于后台分析资产配置的信息,为客户提供收益信息。
3 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构建
基于模型驱动构架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构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模型驱动构架,根据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界定内部的资产类别,促使客户个人,能够自由选择理财产品,如存款、信托、房产等,重点为客户个人,提供无风险资产,例如:个人客户采用定期存款的方式,配置财产并获取收益,明确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的应用。
然后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选择样本,获取相关的样本数据,表明理财产品的各自收益,方便客户的选择。模型驱动构架下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投资组合,由系统提供组合的样本,而且各项样本数据,逐渐完善,反馈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最后利用模型驱动构架,构建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的计算过程,表明国债投资、股票投资、无风险投资等的收益率,利用报表的方式提供给投资客户,此类数据需要模型驱动构架从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后台获取,帮助客户选择风险最小的理财方案。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构建过程,反馈出诸多可用的信息,促使客户能够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投资方式,获取一定的收益,既能限制客户的个人理财投资,又能提供投资原则,主动优化个人理财的资产配置,提高收益率。
4 结束语
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模型驱动构架,为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提供了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促使资产配置中,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取代传统人为操作的方式。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内,更加重视模型驱动构架的应用,实现信息化、功能化的系统开发,满足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晓燕.模型驱动的SaaS租户应用构建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王怡.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个人理财资产配置系统开发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
作者简介
一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含义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业务正在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个人理财,又称理财规划、理财策划、个人财务规划等,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国际理财协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理财策划是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顾客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进行储蓄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税收策划、财产事业继承策划、经营策略等生活设计方案,并为顾客进行具体的实施提供合理的建议。”我国银监会在2005年颁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1]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一)缺乏战略规划,导致决策风险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就是决策风险,它甚至影响着其他风险的产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果自身缺乏有效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谨慎的风险意识,就会出现决策风险。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开发产品、制定战略规划,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客户。目前,各家银行进行理财服务时,大都以高端客户为目标,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而忽略了中、低端客户的理财需求,这导致了各家银行在战略决策上具有盲从性,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研究,造成产品服务同质化,加大了决策风险。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控机制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内控执行不严格、人员业务能力有限,以及外部的欺诈加大了个人理财的风险程度。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控执行不严格,柜台人员和理财人员挪用或盗取客户资金的机会增加,或者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代替客户操作,产生损失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三)忽视信息披露,产生信誉风险
商业银行时下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其实并不规范,如果站在风险角度进行评估,可以说是透支银行信誉。部分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推销宣传中存在误导,夸大预期收益率;有的甚至将几年的预计最高收益累加;有的在协议中,重点描述了保证本金安全和高收益率,风险揭示过于简单。这些宣传有可能导致一般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忽视并低估了隐含的风险。并且大部分理财产品中,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仅是银行保留了单方提前终止的权利,且缺乏协商与告知的程序,投资者很难行使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员工的职业操守意识淡薄,引发道德风险
个人理财师的职业操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银行理财服务的水平。现实中,个人理财师为追求业务的增长往往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而没有向客户揭示产品的潜在风险,或将预期收益宣传为保证收益来误导客户。这种强调保本、淡化风险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的个人理财师还有可能未经客户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服务与交易记录,使广大客户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五)不能有效评估客户的个人信用,造成信用风险
目前,由于还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作保障,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并且在我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下,许多消费者的信用记录还是零。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进行信贷服务时,客户基础信息的缺欠就加大了对个人贷款的风险评估难度。此外,个人理财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个人客户,银行提供服务的前提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了解客户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如果成本过高,就会因为个人业务固有的分散性而降低业务收益,不利于规模经营。因此,银行不会花高额成本对个人信用进行全面评估。由于缺乏咨询和调查客户资信的有效手段,银行难以对客户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稳定性等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信用风险便由此产生。[2]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快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针对的是个人,因此该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以往,应当建立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银行应该意识到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多种风险,并在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并且对应银行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进行指标量化,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不同的风险限额管理。其次,银行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保证银行各相关部门都必须在规定的限额内进行交易,以及各项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最后,银行应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时向客户提供银行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和其他有关报表与报告,完善市场外部的监督机制,从而减少法律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理财人员素质
站在客户面前的理财师应该是根据客户财务实力和风险承受力,为其规划出一整套资产配置方案,将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组合到一起,按照风险高低做一个理财计划。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业务,由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应加强对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训和对业务营销高级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以个人客户经理为主的理财队伍,减少风险。个人客户经理制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关知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人员具备理财策划师资格的人不多,且理财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加强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个人客户经理培训体系,推动理财人员资格认证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应高度重视理财营销过程中的合规性管理。商业银行应禁止理财业务人员进行大众化推销;禁止理财业务人员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禁止有意歪曲或隐瞒理财产品的重要信息。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理财产品的广告或宣传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进行全面审核[3]。
(三)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道德风险
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道德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尤其是个人理财师要有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操守。我国银监会2005年9月29日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第十九条就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保证相关业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从事业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理解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遵守职业道德。”
(四)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维护银行较高的行业信誉
银行应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客户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而维护银行固有的较高信誉。在全面的产品信息披露制度下,银行要将对某个产品风险做定性和定量分析、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数据提供给客户。对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难于定量的风险,银行也应当披露其检查、发现和处理风险因素的内部程序和组织机构。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所有可能影响客户投资决策的材料,销售的各类投资产品介绍,以及对客户投资情况的评估和分析等,都应包含相应的风险揭示内容。
(五)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有效评估信用风险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是银行控制风险的前提保证,而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信用制度。基于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专业的信用机构,银行为了化解信用风险,必须在其审批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资格的过程中扮演好信用机构的角色。商业银行可以在其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并建立信用缺失的预警机制。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信息的共享将使银行更加高效、准确地做出决策。[4]
四、总结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它毕竟还是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如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是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稳固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风险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风险。针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只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个人理财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个人理财业务可以称为财富管理业务,是指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了解和剖析个人客户资产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资产规划,通过专业化的理财顾问服务进行的资产管理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中间业务,以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国际上所说的个人理财业务一般是指: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通过手中现有客户的资产情况与基本信息和资料,利用自身的金融产品信息和专业服务优势,分析客户自身的资产状况,通过了解和开发客户需求与理财目的,制定客户资产管理方案和计划,并辅助客户采取最好的个人理财计划以实现客户理财目的的整个服务流程,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外发展比较早营销体系比较健全的金融机构的首要利润来源。
就我们国家金融理财业务从发展初期至今不到20 年的成长过程来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理财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理财顾问从无到有,专业素质逐步提高,理财产品的交易渠道也在不断扩充和不断完善,个人理财市场也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大落后于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金融理财体系,我们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目前面临着比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个人理财客户由于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以及自身文化和成长氛围的熏陶,在理财方法理财观念上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第一,理财方法比较简单。主要以银行存款这个单一品种为主,基金,证券,房地产,收藏品却相对较少。第二,理财理念不成熟,盲目跟风现象严重。比如2013 年年初的中国大妈买黄金的现象,2007 年中石油首次登陆A 股,股民疯抢的例子都充分说明我国居民理财观念需要转变,应该以金融理论为基础,与理财实践知识相结合,购买适合自身状况的理财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造成投资收益受损。第三,由于理财金融机构的不恰当引导等因素,加上我国居民个人理财素质不高,我国居民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从而选择的理财产品也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理财产品的供给者,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有我国制度上约束的分业经营的传统因素,也有理财机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服务与管理上的问题。首先,分业经营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制度上的限制因素。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不能交叉,这种状况下,处于分隔状态的金融市场,无法利用除自身之外的市场为客户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只能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为本机构的客户理财。在这种分业经营状况下,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运用效果一般,没有国际竞争力。其次,我国的个人理财顾问数量大量缺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营销理财产品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够或者误导理财客户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我们国家金融理财市场建立自身品牌和个人理财业务的久远发展。在理财产品交易平台上,我国金融机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便捷的网上交易,手机交易成为个人理财客户的重要选择,但同时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理财机构的重视,加快网络交易的安全建设,才能让个人理财客户安全安心的使用现代科技交易手段。最后,我国在客户管理和营销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没有细分客户,进行定位,使高端客户没有得到更高级别的理财服务,再加上我国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理财顾问以产品为中心,以销售业绩为目标。这些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力有限,无法真正树立我国自己的理财品牌,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
针对以上目前我国个人理财市场上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和欧美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对比,借鉴外国成熟理财业务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策略。要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长足发展,第一,结合国外相关金融机构如花旗,瑞银等在混业经营才能使理财机构设计出适合理财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方案,按照我国只能分业经营的情况下,我国个人理财机构可以从产品创新和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产品的角度发展适合我国特色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分业经营模式下,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蓬勃发展,是未来个人理财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二,要结合我国国情,尽量提高我国居民自己的理财素质:辨别理财机构的实力,认清自己的风险偏好,科学规划收入和支出筛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第三,在个人理财供给服务上,我国个人理财金融机构要加强理财顾问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借鉴瑞银和花旗的成功经验,我国理财顾问的专业素质整体提高要从两方面入手:选拨有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的理财顾问以及对在岗理财顾问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第四,我国个人理财的金融机构要从客户管理和营销管理两方面努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客户管理上,要细分客户,对不同级别客户以不同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树立自己的理财品牌;在营销管理上,要改变现在以产品为中心的现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注重客户感受,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及科技信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从营销环节树立自己的理财品牌。
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包括我们熟悉的通过投资理财产品获得收益,还涉及人生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具体包括一系列的规划内容,主要分为十大类:现金计划,储蓄计划,信贷计划,投资计划,教育计划,保险计划,居住计划,退休计划,税收计划以及遗产计划.其中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大多数个人客户切身需要的主要有:现金计划,储蓄计划,信贷计划,投资计划,教育计划,居住计划,退休计划,以及保险计划。从理性人假设诠释个人理财行为方面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理性人的假说,理性人假说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理智的,从客观事实出发,不盲从,经过统筹优化分析选择同等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的项目或活动,其行为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在任何经济活动中,理性人都是强调自己最终目标的利润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消费的最终目标是自身最大程度的满意,生产者的最终目标是收益的最大化。从理性人假设的理论来看,个人理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效率,即如何用稀少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个人理财行为就是用有限的资金,通过优化筛选,找出风险相对比较小收益相对比较高的一个渠道和途径,让手中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选择,在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对周围人建议的认可,以及对专业的依赖,更对自己有信心的同时做出正确选择。个人理财作为生活选择的一种,在追求资金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无疑需要我们看清本身的资产情况,能承受住多大风险愿意接受什么程度的收益水平,对理财产品和理财内容做一个正确综合判断,对理财规划战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依据当时实业或者资本市场的状况对风险收益整体的合理评估,以及对个人理财专业人士建议的认可及采纳,从而委托专业的理财机构通过资产组合的配置帮助我们的资产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一、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90年代中期。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开始介入我国境内个人理财市场,个人理财业务越来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成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
所谓个人理财是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客户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个人可支配资产快速增长,居民金融需求多样化和个人金融资产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这为个人理财市场带来了广阔前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各银行纷纷创立了个人理财业务品牌,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出现了“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金融超市等机构形式。利用现财知识、先进的金融工具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实力、全面创新的突破口。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经营政策层面的限制。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作为构成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都在为各自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同时,理财机构不能代替客户直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最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服务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商业银行也只是在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自己无法推出的特色产品进行金融创新。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设置过高。我国商业银行几乎都设定了20万元人民币或5万美元的底线个人理财服务的起点,对VIP客户的要求则更高,如招行的“金葵花”对客户的要求是日均存款不低于50万元。问题是,能跨过50万门槛的人,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银行理财,而是有自己的经营基础和赚钱手段;真正需要理财的是那些持款额度在一二十万的中小客户。在目前利率较低的状况下,这部分中小客户由于几乎没有其它增值渠道,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充裕的时间亲自理财,因此对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抱有极大期望,但银行却将他们拒之门外。
3、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特色,同质性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有几十种,但其中的多数产品都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如为客户代缴各项费用,定期提供国内外经济形势及金融政策、股市行情等信息,做出“理财建议书”等,而不是按市场细分设置服务内容,使得各家银行在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趋同。这种无差异性竞争不能满足广大客户和金融市场的需要,也不能促进商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4、银行侧重于推销银行现有产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不够。理财服务要注重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对客户细分策略、量体裁及的产品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中国银行,它对个人客户仅根据其综合金融资产余额来进行划分,并没有将客户的职业、年龄、性格、金融产品需求考虑其中。这样设计出来的理财产品自然缺乏个性、不具吸引力。
5、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不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分为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个部分。生活理财主要是通过帮助客户设计一个将其整个生命周期考虑在内的终身生活及其财务计划,而投资理财是在以上客户的生活目标得到满足后,追求投资于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黄金、外汇、不动产以及艺术品等投资工具的最优回报,加速个人及家庭资产的成长,从而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国外银行只要个人告诉其财产状况、预期目标和风险能力,就能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并操作。而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只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展,把存贷资产组合起来,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或者对购买国债、基金提供简单的咨询和建议,至于综合理财、证券买卖等事项,很多还得由客户自己操作。这事实上是一种技术服务,而不是智能服务,从而导致个人理财产品一是档次低,只停留在服务式理财阶段,缺乏智能化高档次理财产品,二是理财产品结构不合理,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需求。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
6、缺乏专业的理财人才。近年来,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加快了理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由于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没有全面及规范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质量。目前市场上优秀的理财人才本身就不多,即使培训也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些决定了银行不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途径
1、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银行业务经营制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随着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及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混业经营的推动力正在日益加强。客户要求银行提供一揽子的保值增值服务,既包括理财方案,又包括理财操作。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设计理财方案,但我们也能同时探索混业经营的方法,以期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银行还可以和其他金融同业合作,绕过政策的限制,把分业经营的影响减到最小。如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推出的一种介乎银行存款和开放式基金之间的代客理财产品――招商受托理财计划。客户与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签订三方合同后,客户把自己的储蓄存款转入招商证券在招商银行开立的专户,由招商证券负责理财。招商银行可以把自己的优质客户介绍给招商证券,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担保人角色。
2、细分客户市场。巴曙松博士指出:“究竟应该设置多高的门槛,什么样的门槛,取决于这个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的定位。那么如果我们在现实的调查显示,我们的居民有这么庞大的理财需求,而我们的银行又设置了过高的门槛,这更显示了我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还不能合理地驾驭和掌握他们的理财需求,合理地确定一个门槛。可能比如说,5到10万可能是一个大众化的理财服务,那么到50万以上的可能是一些个性化理财服务,它进行一个市场的细分和区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比如可以将服务对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高端市场,即按照“二八”原则能为银行带来高回报的优质客户;第二层是中端市场,即个人金融资产在5-20万元的客户,其数量众多,集合效益明显,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开发的主要层面。对于这个层面,银行应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性的理财服务,以吸引和培养客户;第三层是低端市场,即个人金融资产在5万以下的客户,对于这类客户可以提供简单的基本结算业务。
3、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的今天,银行要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立于不败之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就势必要在进行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开发差异性、个性化的个人理财服务,保持市场生命力。个人理财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尽量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投资组合方案,以达到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除了这点之外,还应当根据接受者的年龄、行业、收入状况、目标方向等具体情况设计方案,不同人之间不可以将理财方案进行套用。如交通银行推出针对学生族的“志学理财”,针对年轻一族的“精英理财”,还有针对两人世界的“伉俪理财”等。这种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满足了不同人士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动理财市场走向成熟。具体来看,品牌建设工作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明确目标市场,推出个性化产品;其二,采取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让客户了解其产品的差异性;其三,加强品牌形象管理和产品的跟踪反馈,以便随时改进、创新。
4、建立网上理财平台。网上理财平台是基于网络银行的全能型理财业务平台。网络银行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现在的网络银行不仅能提供储蓄、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还可以开展投资、保险、咨询等全方位金融业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如果能在现有的网络银行的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金融品种,整合证券、基金、外汇、国债、保险等个人理财业务,就能搭建一个全能型的理财业务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面向更广的客户群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5、建设高质量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理财市场的开拓,高素质的理财人才必须在具备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首先,要加大从事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实现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个人金融理财师)认证。在国外商业银行业,拥有多少CFP已成为衡量该行个人理财策划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财师却极其缺乏;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实行业绩考评制和等级管理,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6、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这是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力保证。尽管与公司业务相比,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较小,但由于我国并没有真正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必须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栋立:浅析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瓶颈及解决对策[J].上海金融,2004(9).
[2] 刘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控析[J].经济师,2005(5).
现今的中国社会,一方面,个人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并且,由于通胀压力的不断增大,个人投资者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另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引发对退休养老的担忧和生活负担的加重的忧虑。这就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乃至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所谓个人理财业务, 大有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理财热潮的势头。
一、生命周期理论在个人理财方面的应用
(一)个人生命周期的划分
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是根据客户的资产情况和风险偏好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个人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生目标中的经济目标,同时降低人们对未来财务状况的焦虑。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是制定个人理财规划的基础。
1、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在人生的不同生命阶段,每个人的财务状况、获取收入的能力和支出状况都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构成了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大致可划分为积累阶段、巩固阶段和消耗阶段。详细见表1.
2、家庭生命周期
在确定和分析消费者金融需求方面, 家庭生命周期是比年龄更重要的因素,理财策划往往根据整个家庭的情况作出。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下面以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家庭生命周期为例具体分析,详细见表3。
(二)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一个实例:“伙伴一生”金融计划
2006 年3 月, 招商银行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兼顾个人的财富状况, 将其服务对象细分为“ 炫彩人生”、“ 浪漫人生”、“和美人生”、“丰硕人生”和“悠然人生”五类群体, 在全国率先推出和个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伙伴一生”金融计划。
具体来说,该计划是招商银行根据客户在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 整合其已有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实施包括证券、保险、基金、医疗健康计划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解决计划详细内容见表4.
二、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
客户更容易对号入座,有效降低选择成本。个人理财业务也可以更有效地迎合客户的心理预期,促使客户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
(二)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个人理财业务的劣势
首先,即使是出于同一阶段的客户,受个人生活方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金融需求和理财目标也会大相径庭。其次,当客户的生命周期虽未发生改变,但由于主、客观环境变化而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如突然经济危机爆发或突发重大疾病事故等),正在进行中的个人理财业务能否自行调整应对,也是关键之一。
(三)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1、坚持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当银行人员为客户推荐个人理财业务和产品时,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年龄阶段和家庭组成情况,以推断出客户所处的个人财务生命周期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客户所需要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产品进行大致定位。
2、对生命周期理论不能盲从,要从具体事实出发。设计规划个人理财业务时,也要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丁克家庭)专门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求。当银行人员为客户推荐个人理财业务时,也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业。
3、要将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是在西方发展完善的,但中西方理财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银行人员在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推荐个人理财业务时,要善于引导。
4、不固守已有的生命周期理论,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目前,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应用还不熟练,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行的过程。随着各种理财理论的深化和理财实践的推进,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必然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侯百纳著 孟朝霞译 人寿保险经济学[M] 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56-02
中国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理财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虽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居民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观念也进行了一次深刻洗礼,更多的人逐渐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也进而认识到财富管理的必要性。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公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怎样?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挑战,满足广大公众个人财富增长的需求?本文就此作了探讨,以期为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公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众对个人理财的需求与认知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的方法,在西安、宝鸡的商业银行营业厅对使用银行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客户和潜在客户共480人进行了调查,现予以分析。
1.公众对个人理财的了解程度和理财目标。公众对个人理财“了解”的占43.6%,“一般”的占43.8%,“不了解”的占12.6%,由此可见,仍有43.8%以上的人了解并不全面。公众理财的主要目标依次是资产实现增值(68.3%)、保障家人教育(41.7%)、安排退休后的生活费用(35.4%)、提升生活质量(22.5%)、合理安排资金(13.3%)。调查显示,大部分理财需求者都以实现资产增值为主要目的。在访谈中,受访者要么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要么把理财目标简单地等同于“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而不是把理财目标与人生目标结合起来,为了赚钱而赚钱的现象普遍存在。
2.公众获取理财知识的渠道。调查发现,大众的理财知识来源依次为网络(59.6%)、亲戚或朋友介绍(57.5%)、专业理财杂志(41.7%)、理财人员介绍(33.8%)、银行营业厅宣传册(13.8%)、广播电视22(9.2%)、大众报刊理财栏目(8.8%),显然网络、专业理财杂志、与身边人交流这三个渠道占有绝大部分比例。
从调查看,网络已经成为公众理财的主要渠道,与身边的人交流始终是人们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同时当问及您是否会向您身边的亲人朋友推荐你购买金融理财产品和金融机构时,“可能会”和“一定会”的分别占46.7%和28.3%。众所周知,由此可见,今后培育个人理财市场时,要着眼全局,营销诉求既要针对理财决策者,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财决策影响者(家人和朋友)。
3.公众对理财产品的选择和满意程度。在目前投资规模条件下,公众希望使用的投资工具依次是储蓄(53.8%)、基金(40%)、股票(37.5%)、保险(27.5%)、房产42(17.5%)、债券(14.6%)。从中可见,公众首选的理财产品是相对风险较低、收益较少,对投资技巧和背景知识要求也相对简单的;但随着公众理财意识的逐步提高,他们对于投资技巧和背景知识要求较高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有强烈的需求。
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公众关注的依次是产品的投资风险和收益(55.8%)、机构的信誉和品牌(27.9%)、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是否专业(22.5%)、报纸等媒体的投资建议(15.4%)。面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与存在的风险成正比,45.8%的人希望理财产品一定要不仅本金保证,收益最好高于储蓄;22.9%的人可以接受收益可能会少于储蓄,但必须保本;33.3%的人希望收益高些,可以承受一定量的损失。另外,愿意承担高和中低风险的人分别为11.3%和29.1%、59.6%的人不愿承担风险。从公众对银行理财产品及其种类的满意程度看,满意者占31.7%,不满意者占29.1%。从以上调查显示,公众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注重产品的投资风险和收益,但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与存在的风险,大多数人喜欢追求高收益,却不愿承担高风险,或忽视理财产品的风险。
4.公众对银行专业理财人员的选择和满意程度。调查发现,公众寻求专业人士进行金融理财的认识是不同的,仅有9.2%的人知道自己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财务决策,但却感觉到专业的理财顾问能够帮助自己更有效的管理家庭财务,带来财富的加速成长;21.6%的人因太忙,无法抽出时间来自己理财;而69.2%的人是因为不具备金融理财系统专业知识和方法、理财目标不清楚、个人财务受到重大损失自己却毫无头绪,不知如何着手时感觉到了金融理财的紧迫性才寻求专业理财。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由于有明显的缺失感、焦虑感、紧迫感,才去寻求专业理财。
尽管68.8%的人对银行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满意,然而,随着理财观念的逐步变化,理财市场的规范化,投资者对专业理财人员的信任程度将越来越高。调查中,78.8%的人希望得到专业理财人员的服务,愿意为所接受的服务付出额外的佣金,也愿意去相信他们,并且80.8%的人对他们的服务态度是满意的。
5.公众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从调查来看,58.3%的人认为银行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在访谈中,公众普遍反应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人员,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偏少,部分员工并不具备理财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对宏观经济政策掌握较少,对微观经济分析能力不够强,市场营销意识和技能与市场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理财人员营销客户时对风险提示不够,甚至没有对客户给予正确引导。由此可见,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已成为开展理财业务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
另外,69.1%的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多样性有待拓宽。公众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次低,理财服务仅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服务式理财阶段,缺乏智能化高档次理财产品;二是理财产品结构不合理,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需求;三是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定价、风险对冲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还缺乏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尚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加强银行服务,提高公众理财意识,推动理财业务发展
1.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满足公众个人理财需求。在改革现有金融政策,完善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的基础上,银行只有开发差异性、个性化的个人理财服务,才能保持市场生命力、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达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因此,银行的理财产品的设计一是要新,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和优势,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市场发展空间;二是要有差异性和适用性,个人理财产品只有适用才有客户和市场,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此外,还应当根据公众的年龄、行业、收入状况、目标方向等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理财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群在不同阶段的投资理财的需要,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2.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以高素质的理财人员赢得公众。从调查看,尽管公众希望得到理财人员的服务,愿意接受服务并付出额外的佣金,但大多数人对银行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满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是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要选拔一批理财专家培养对象,在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将一批具有金融专业知识、投资意识和营销经验的业务骨干选拔到理财岗位上来。应培养理财人员营销的共同职业理念、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操守;培养强烈的敬业爱行爱岗职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其次,持之以恒地系统强化营销队伍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课程可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通过培训,使理财人员成为既精通银行业务又通晓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业务,既掌握营销服务技巧又具备理财规划专业素质的全才。而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知识,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的需要。只有专业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获得公众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可。
3.注重银行个人理财理念提升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以优质服务吸引公众。银行应充分发挥专业理财人员营销作用,对公众提供业务咨询和业务指导,通过个人客户投资风险测试,确定客户风险承担能力。商业银行要利用自己的网点和员工,运用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产品宣传。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要尽量降低风险,客户经理在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既要详细介绍不同产品的优势,也要明确告知不同产品的风险,以客户资金增值的最大化为目的,为客户提供理财投资建议,这样有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能够为银行带来综合效益,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另外,银行个人理财发展理念如能改短期营销为长期合作,将有利于改变个人理财名不副实的状况。
4.推广理财基础知识,增强公众的投资风险意识,树立健康理财理念。从调查来看,除了从银行内部为个人理财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急需要对公众推广理财基础知识,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公众的投资风险意识,提高公众金融素质。因此,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银行营销推介行为,保护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营造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作为“信息强势群体”的卖者有责任对产品已知缺陷和风险进行充分的披露,把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信息完整、明确、无误地向投资者传达。银行应秉承“因您而变”的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刻关注在投资者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向其传递正确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会同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要加强理财知识的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增强民众的投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帮助公众明确理财目标,树立健康理财理念。也就是要使公众明白理财不是简单的赚钱,健康科学的理财应该是“个人理财的目标要与个人及家人的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相一致”,依据个人财务状况和理财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理财习惯,通过投资性理财规划、保障性理财规划和消费性理财规划进行积极主动和合理的理财,才能达到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提高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目的。提高国民的财商素质,让更多的中国人走上健康理财之路,是所有银行应该长期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