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9 11:06: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绿色建筑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绿色建筑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时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人们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在创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作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内部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在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人、自然、建筑、生活”的概念。绿色建筑主要是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绿色配置、通风、采光、维护结构低耗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绿色环保建材的应用进行优化和整合,再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结合当地风俗特点,在自然和人相互和谐的同时,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建筑美学。

1.1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性

绿色建筑的最根本需求就是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节约资源是基本,但是不能以牺牲使用者的健康为前提条件,固设计及施工需要彻合实际运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使用,结合现代高效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现象。同时加强各专业的沟通与合作,对建筑本身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以提高建筑本身的性能,还能促进建筑节材、节能,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1.2绿色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与宜居性

绿色建筑设计中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绝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其他设计。地区和地区之间不仅地形与地质构造不同,气候也有所差异。由于地形和地质构造的限制,使得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在布局、面积、高度等方面都会大相径庭。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强调的是本地建筑材料的应用,尊重的是本土人文与地理风貌。再结合气候差异和其他地域条件进行结合。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建筑设计中只有融入了地域性,才能建设出健康、宜居的环境。

1.3绿色建筑设计的环保性

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提倡环保生活,所以绿色建筑设计应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应用没有污染、可二次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类似于生物链的循环系统。绿色建筑设计所强调的是从原始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再到应用,必须选用符合环保指标以及国家标准的装修材料,充分展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最后甚至到该建筑结构被废弃或拆除,整个过程都要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这是建筑设计环保性特点的重要体现。

2、绿色建筑设计的改进措施

2.1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生态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为当前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中建立健全绿色设计和管理理念,以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基础要求来对设计工作的各方面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处理,促使其在设计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针对实际要求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同基于周围的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调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2.2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规划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与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建筑结构与生态环境视为一个微生态系统,并对其进行功能区分,以确保建筑结构间的畅通性。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朝向、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和绿化配置等。整个规划设计应以中小型化、智能化和花园化为一体,不断提高绿色占地比例;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装饰材料对空气、土壤、水体的重点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还要对建筑绿化、楼间绿化、沿街绿化布设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减少多品种、立体感以及多层次的绿化环境,以便使人类能够更加贴近自然,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设计取景过程中,应当因地适宜,尽可能地选择可以与建筑结构相一致、一体化的景观模式。尤其要注意尽量解决新旧建筑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建筑结构一体化与全面化发展。

2.3绿色建筑设计合理的选材

当前,玻璃材料是建筑保温技术生态化节能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建筑市场上出现了吸热、热反射以及低辐射和电敏感等类型的玻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将这些玻璃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高效能复合型构造,达到生态保温效果。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利用太阳能可将建筑结构的内部变暖,将太阳能集中在集热器之中或者经光电池转化为能量进行存储。因此,太阳能光电材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建筑生态建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广泛应用。

2.4绿色建筑单体设计中的能源节约

外墙内保温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即在建筑外墙结构内侧用苯板、保温砂浆填筑加设而成。建筑外墙内的保温点只是存在于建筑内墙以及梁柱的内侧,建筑内墙、板所对应的外墙部分则难以得到材料保护;同时,在露水浸渍、冻融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保温隔热墙面而出现开裂和发霉现象。在建筑外墙内保温施工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是增强石膏的聚苯保温板,即在内墙上贴上适量的聚苯板、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它主要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材料,在发泡剂作用下经加热预发泡,在模具中成型的一层塑料板,内部有着大量的封闭微孔,俗称EPS。由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表观密度较小,导热系数也相对比较小,吸水率相对较低,因此隔音性能较强。EPS的机械强度非常的高并具有高的尺寸精度、材料结构均匀等优点。因此,在当前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是不可多得的有效节能材料。

2.5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

对于自然通风而言,它是建筑结构环境调节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实践中,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结构平面布局、三维空间以及立体设计。通过室内自然通风效果模拟可对建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全面掌握拟建地点的空气流动、气化变化情况。通过合理开窗、室内合理布局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自然通风之目的。比如,可设置适量的低窗,使之与高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进出口位置的高度差。此时热空气会上升,经高窗有效地排出室内,而凉爽、新鲜的空气则由低洞口进入,即烟囱效应。除自然通风设计外,还要注意光照应用设计。第一,对建筑结构的层高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建筑外墙面积,并减少体形的凹凸变化频率,以规则平面形式为宜;第二,窗外设置以大阳台为宜。这样即可以创造理想的观景条件,又可以利用该阳台遮挡夏季的太阳热辐射;第三,窗外、阳台外沿设置可调节遮阳百叶,可有效遮挡东、西方向的太阳热辐射;第四,在窗玻璃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以低辐射镀膜玻璃为宜。既可减少太阳中长波热辐射,又不影响可见光进入室内。

3、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大力投入与发展的对象。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设计以生态建筑理念的彰显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宗旨,当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不断实现设计创新,才能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共同树立环保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灰霾、沙尘暴、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建筑行业在材料生产过程,建筑物施工过程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在整体环境污染中的比重非常大,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全国各省市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了各地的绿色建筑实施细节。笔者将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探讨一下什么是绿色建筑材料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 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及特点

1、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

“绿色”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题。绿色建筑材料从原料的使用、生产过程的污染程度小和对环境的保护方面来看,绿色建筑材料都是回收利用生活和生产废弃物的表现,绿色建筑物无污染,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是用几乎无污染又能够重复利用的废弃物制作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建筑材料,被冠以“绿色”的含义,是因为它的生产技术是高科技的清洁生产。

2、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的独特性

(1)绿色家装材料的生产用料大多数是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

(2) 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选取上,投入了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还加上环保低碳的新工艺。

(3)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配方的制作和生产整个流程中,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甲醛、芳香烃类化学品;另外,产品不得含有某些有毒重金属,如汞、镉、铅等。

(4)绿色建筑材料的整体设计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它以关怀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高要求。

三、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途径

1、墙体的建筑节能材料发展与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可以选择粉煤灰、矿渣灰及混凝土空心砌块这几种材料作为墙体的环保材料。

(1)、粉煤灰是煤电工业或者是其它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煤炭的那些企业所排放的废渣,将这些工业废渣,经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便可使其得到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2)、矿渣灰是钢铁企业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矿渣制造的建筑用砖,质量好、价格低、资源丰富、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3)、混凝土空心砌块也是一种环境保护达标的绿色建筑节能材料,这种节能建筑材料也是被使用在建筑墙体,而且使用效果很好。混凝土空心砌块是现代框架结构建筑砌块的主要品种,是由水泥、河砂、石粉、粉煤灰以及部分建筑废料,矿渣等作为原料生产的砌块砖。由于制取方便,生产工艺成熟,砌筑简单,而成为国内主要的墙体材料。具有建筑墙体轻、隔音效果好、节能效果好、经济实惠等特点。

2、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节能材料发展与应用

在混凝土的建筑节能材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研发和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它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方法制造而成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耐久性好,大概在100年到300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材质劣化等质量问题,既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又节能环保。同时,它还掺加了更多的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细掺料,节约了熟料水泥,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突出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优势,能减少混凝土74%,减少水泥32%,从而减少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其次,就是积极推广商品混凝土。很多建筑场地都会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方法,可使这样不仅占用部分施工用地,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无法对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所以,要积极推广商品混凝土的应用,这样就可改善以上不足,并且能减少污水、粉尘等对空气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高强度的钢材的应用也要积极的推广,设计时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可以减少材料的用量,解决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的问题,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同时高强度钢材还是属于可拆穿并循环再用的材料。

3、绿色防水涂料的建筑节能发展与应用

在未来,绿色涂料也是绿色化环保建筑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绿色建筑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需要开创多领域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创新。绿色涂料是在加强了技术研究和科技力量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环保标准,加强了应用能力。防水涂料是主要的防水材料之一,但目前应用以溶剂型居多。溶剂型防水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游离甲醛、苯、二甲苯、可溶性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常造成施工人员的中毒等事故。低毒或无毒、对环境友好的水基防水涂料,单组分湿气固化型或高固含量、低挥发、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将会成为防水涂料的主流产品。热熔法施工是目前 SBS、APP 等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的施工方法,在卷材施工时涂刷冷底子油和热熔粘贴过程中,都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今后,改性沥青卷材的应用技术将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热熔施工的比例将下降,冷粘法、热空气接缝法、自粘法前景看好。

4、绿色屋顶材料的建筑节能发展与应用

国内外实践表明,实施屋顶绿化的绿色屋顶,建筑隔热、保温性能显著改善,可使顶层住房室内温度降低 3~5 ℃、空调节能 20%,可谓建筑节能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屋顶绿化同时具有补偿城市绿地、储存雨水、涵养水土、吸收有害气体、滞留灰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改善都市“热岛”效应以及保护屋顶、延长建筑寿命等功效,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作用巨大。发展绿色屋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水技术,耐植物根穿刺的防水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此外,各类节能通风坡瓦屋面、保温隔热屋面、太阳能屋面将与种植屋面、单层卷材屋面一起,共同作为新型的绿色节能屋面,在“低碳”时代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带动这些绿色屋面系统所需的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

结语:总之,绿色建材是当前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对绿色建材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程度不同,发展侧重点也不同。但其发展现状与发展速度都呈良好态势,表明其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材料被开发和使用。

参考文献:

篇3

引 言

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未来将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人类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绿色建筑的出现,相关评价标准随之被完善,其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与自然形成和谐共生。因此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按照这个思路对绿色建筑进行规范评价,并具有其特殊性。

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具体规定

我国建设部和质量监督部门在2006年联合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在2014年进行了修订。这对我国现有即和将建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参考依据。其通过对维护结构、空调设备、采暖系统、照明系统、建筑能源转换等节能效果的评价明确了建筑绿色标准。各项参考指标描述是建立在LEED-NC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和规范的,其具体的归类方式如下:

(1)控制项

改善维护结构,住宅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满足当地建筑的节能标准;提升空调能效,即对集中空调系统的能效进行比较,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设置能耗计量设施,集中采暖或者空调系统采取室温调节和热计量设施。

(2)一般项

设计优化,利用场地自然通风和采光;设备优化,选择高效率设备如变频泵和电机,在照明系统中选择节能技术和灯具;改善空调效能,即利用优化设计提供空调系统节能等级;能量回收,对采暖和空调系统的预热进行回收;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和材料占比建筑总体能耗的比例应大于5%。

(3)优选项

暖通设备应用,采暖和空调系统能耗低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定值,比例大于20%;再生能源的选择比例大于10%。

从上述分析可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节能的定义有所改变,其集中在设备优化降低能耗;建筑与外部资源转换性能;建筑能源使用优化着三个方面,所以降低能耗只是绿色建筑的一个评价侧面,如果使用再生能源才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

二、绿色建筑建筑评价标准的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固定的指标,更是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其突出的是与绿色相关的建筑特性。其中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健康舒适等等。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在标准的前言中已经说明这一部相关绿色建筑的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因为多目标且多层次,所以其特征如下:

(1)重视科学评价

在评价标准中,所依据的指标较多,但是选取指标的多样化会导致关键指标的弱化。所以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目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及筛选和研究等,可以反应绿色建筑的本质和关键目标,标准中抓住的是绿色的目标,也成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关键指标,利用循环和节能等标准确定绿色建筑的性质,以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2)突出综合性

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建筑形式,因为选择了绿色建筑理念,其涉及专业也随之增加,优化与能源循环、能源再生等技术在以往的传统建筑中都不多见,所以在评价标准中采用综合集成的目标来统一评价绿色建筑的等级。使得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一个明确的节能、绿色的结果。

(3)容易操作

评价标准在执行中应保证可操作性,即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应可以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其实践性必须突出,因此评价标准中利用简单扼要的文字表达了绿色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并保证了数据规范、判断简单等。如在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将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 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理”2 章。这样可以让绿色建筑评价过程更加细化却具体,按照作业内容和流程即可完成客观评价。

(4)突出重点内容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新修订的2014版,都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了规范,即节约资源,尤其是能源和土地、水资源的节约程度是绿色建筑的关键标准;减少排碳量,减少对大气层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材料循环,尤其是垃圾、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生活用水的处理和回用等技术的应用;创造健康环境,包括自然通风、采光等。

我国在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初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在最近出台的标准中增加了新的内容也使之评价系统更加完善。其中包括对适应类型的改进,拓展适应建筑的范围,从原有的公共建筑拓展到所有建筑类型。其次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如前举例。同时也将评价指标体系化,即增加了对施工管理的绿色标准。最后,评定方法选择逐条评分累积计算,然后对指标进行加权的方式,等级划分采用三重控制,保持了与06版的一致性,每类指标固定的最低得分要求,最后在利用总体得分进行分级。

三、对我国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展望

(1)细化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应用中需要对各种建筑进行评价,其适应范围的拓展使之必须在评价标准上进行细化,如在新疆地区其风能以及水资源的再利用,就是关键问题,因此在评价上应重点考虑此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在评价中应利用分区指标来对项目进行细化评价,分系统、分功能的对节能环保措施进行科学评价,并引入经济性评价方式,使得评价标准更加细致。

(2)增加定量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性评价与规定相对较多,在实践中定量评价往往是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增加对定量评价的规范,应对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节约的程度进行细化,利用技术指标对相关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计算与分析,获得最终达到节能效果,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在加权中应突出对定量结果的合理应用。

(3)强化开放性

与美国的相关标准相比,我国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仍显不足,与美国的第三方认证与评估模式相比,我国的评价标准与方式仍然缺少专业性与开放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绿色建筑的评价应选择开放与公开透明的道路,即由专业的人员和机构作为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来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和定级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4)绿色建筑评价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建筑突出的就是绿色的主题,在评价与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研究与确定标准时应考虑“可持续”的基本理念,以这个最为关键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绿色建筑的基础,这样才能保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可持续化,从一个侧面监督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改进与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理念和标准的更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对绿色建筑进行定义和规范的重要基础,其利用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分级来规范绿色建筑技术选择和设计等。按照总体标准,各个地区应从自身的角度建立与之一致并适应自身条件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形成由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完善体系。

参考文献:

[1]薛明,胡望社,杜磊磊.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25(3):24-27.

[2]郭韬,张蔚,刘燕辉.新加坡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筑利技,2011(6):67-69.

篇4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开发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这就迫使人们必须在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玻璃幕墙绿色设计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根据国家公共设计节能标准,由此引申出了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概念。绿色环保节能型幕墙成为当今幕墙设计的一大主流。

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就是具有无污染(或者污染很低)、并具有环保和节约能源功能的幕墙,这是幕墙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玻璃幕墙绿色设计的重点

玻璃幕墙的绿色设计不是要高消耗、高投资的设计,也不是仅用高科技的设计。所谓的绿色设计,就是科学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将科学技术和设计思维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建筑的和谐发展,创造出适合时代精神.绿色生态化的建筑氛围。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对建筑中的所谓的绿色指标有了标准,也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光、热、声在玻璃幕墙中得到协调扩散的同时,也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改善。那么,投入到玻璃幕墙的绿色技术设计上,将能够有很好的保温散热的性能,有效过滤太阳光线,拥有遮阳和散湿的功效,维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扩散。在很多建筑物中,它被广泛使用,因此能有效的实现玻璃幕墙的绿色设计构建。

四、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幕墙设计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4.1建筑设计单位缺乏绿色节能知识。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对幕墙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幕墙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含量却不高。我国主要是由建筑单位对绿色节能门窗幕墙进行设计,其中对于其设计的追求标准是不相同的,并且定义非常的模糊,因此也就导致其归属权限不够明确。

4.2幕墙设计机制落后。目前,幕墙的设计机制还比较落后,从而对其设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我国对于幕墙的设计则主要是以施工为主,必须要把建筑施工放在首位。就是因为对于幕墙的设计过分的依赖于建筑施工,其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另外幕墙设计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价格低廉、采光性好以及美观大方等,这也就导致在进行幕墙节能设计中失去了一定的动力。

4.3幕墙设计缺少对建筑设计的沟通。随着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变化,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于建筑基本功能的要求,也开始对节能、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等开始进行追求,对于幕墙的设计要求更高。由于目前在进行幕墙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的精魂体现的并不明显,因此也就都导致其设计出来的幕墙和建筑的设计理念并不相符,因而非常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不协调的感觉。所以说在进行幕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和其建筑设计理念相互容易,以能够设计出和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符合的幕墙。

4.4设计人员对玻璃幕墙绿色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大部分的建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玻璃幕墙节能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度不够,对于玻璃幕墙的节能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哪些是由幕墙公司来完成的,那一部分是由建筑设计单位来完成的。目前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建设单位通常在工程已经开工需要预埋的时候才进行幕墙招标,在等到招标完成幕墙设计开始介入的时候通常在主体施工早已开始,因其玻璃幕墙设计滞后所造成增加结构梁柱、降低选用产品档次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措施

5.1、新型构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型的玻璃幕墙构造技术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双层玻璃幕墙、可进行雨水收集玻璃幕墙、降温玻璃幕墙以及制冷设备玻璃幕墙等。新技术和新型构造技术使建筑护的保温和通风性能得到提升。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包括封闭式循环双层玻璃幕墙、敞开式外循环双层玻璃幕墙以及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封闭式玻璃幕墙需要与建筑通风系统连接,通风系统功率加大,使用的频率不高,而敞开式的外循环双层玻璃应用较为广泛。双层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气流流速增大,室内微气候环境得到改善,室内的通风以及保温性能得到加强。

5.2、玻璃幕墙遮阳技术的应用。虽然玻璃幕墙产生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但是玻璃幕墙在一定时期之内还是建筑护设计的主要形式之一。公共建筑设计者需要对建筑的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加强遮阳技术在建筑玻璃幕墙中的应用,减少光污染,改善室内热环境。遮阳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还可以降低光污染,加强建筑的通风、隔热以及散热效果。目前建筑遮阳形式包括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式遮阳、垂直遮阳以及挡板式和百叶式遮阳,水平遮阳应用的范围较广。此外,遮阳技术还有内部遮阳、外部遮阳以及玻璃中间遮阳的划分,公共建筑设计者可以根据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形式来选择合适的遮阳技术和遮阳形式,提升建筑室内环境。

5.3、新型材料在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玻璃幕墙不仅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还要加强新材料的应用,通过改变玻璃形式来提高室内环境。设计者可以加强对玻璃参数的分析,在综合考虑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太阳能透过率和相对热增益系数的基础上加强新材料在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目前常用的节能环保玻璃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以及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镀膜玻璃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能辐射,散发热量。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也在玻璃幕墙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玻璃幕墙绿色节能效果增强。

5.4、保温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在冬天,人们对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的要求则随之提升。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越来越完善。其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窗框的结构设计以及玻璃的这种类型进行实现的,窗框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的组合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性能也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窗框材料包括有钢材、松木、铝合金、PVC以及玻璃钢等,其所采用的玻璃类型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以及Low-E中空玻璃等。

六、结语

总之,和谐发展,人工环境需和自然环境统一,中国重视功能和造价的玻璃幕墙局势,急需转换为重视高效功能和节能环保的理念,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美。这也使得玻璃幕墙建筑设计向绿色设计转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我们在学合理运用绿色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让绿色希望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七、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ccounted for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roportion of relatively large, the promotion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building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Keywor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points;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9-0020-02

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主要特点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在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建筑的原则下,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采集天然能源,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到:

2.1 引入“生态关键”观念,掌握生态技术,树立生态意识,是搞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作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理念的统一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产生建筑形象。一个好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构造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生态技术系统的应用。因此,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在现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的精神,把最新、最美、最现代的建筑奉献给人们,让中国建筑融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中。“建筑当随时代”,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明确的主导思想。

3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含场地设计)中,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以绿色GDP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4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4.1 立足本土。从经济学理论而言,国内经济现代化过程之从农业经济跨越工业经济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即在实现工业经济目标的同时叠加了更高的现代化目标,国内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也不可机械的引进绿色技术和产品,但更不可待

经济发展起来后再考虑绿色和节能,而应不失时机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上信息化、生态化水平等基本衡量指标,即在实现程式化的同时推行绿色建筑。

篇6

前言:随着社会和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各样的疾病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存以及发展,因此人们提倡保护生活环境,降低能耗。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材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一些主要的建筑材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位居第一位,如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的是水泥、玻璃。但传统建材产业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传统建材产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效益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浪费了大量资源。为了实现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也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便产生了绿色建筑材料。

1.对绿色建材的简介

现在,人们称绿色建筑材料为环保建筑材料或健康建筑材料是指降低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用量,主要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将工业或城市废弃物加工成无毒害、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在研发绿色建筑材料时,人们主要考虑四点:第一点是建筑材料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第二点是掺入的废渣对环境的破坏;第三点是是否有利于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改变最少;第四点是排放的放射性等物质的影响等。因为绿色建筑材料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环保概念。

1.1 绿色建材的基本特点

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个基本特点是绿色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大量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等,降低对天然资源用量;第二基本特点是使用环保设备、生产技术;第三个基本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有毒害物质的使用量或者不使用有毒害物质;第四个基本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设计主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第五个基本特点是对建筑材料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1-2]。

1.2 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绿色建筑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节约能源型室内绿色建材。每年我国建成大量的房屋面积,其中80%以上采用的是传统建筑材料,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并且还给环境造成污染,但节能型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第二大类是节约资源型室内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型建筑材料是指天然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并且质量好耐用。但是对于建材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研发新的建筑材料和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对于室内装修材料,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的推广可以有效的降低对木材的使用量。另外一种节约资源的方式是原材料替代;第三大类是有益环境型室内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中使用无毒无害的物质。在我国建筑材料初始阶段中,使用了大量地甲醛,严重的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室内建筑材料的研发中,生产低甲醛或无甲醛人造板材已经成为现在发展的趋势。研发低游离甲醛含量的木材粘结剂是决定生产低甲醛或无甲醛人造板的关键。使用甲醛捕捉剂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内甲醛的含量。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开发非甲醛系板材所用的木材胶粘剂。随着人们不断的提高对室内建材环保要求,因此传统的建筑材料必将被淘汰,环保建筑材料将成为市场的主流[3-4]。

2.我绿色建筑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我国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绿色消费已成一种时尚。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人们开始追逐绿色消费,使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另一个方面是绿色建筑材料需要量比较大。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两个重大的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发展绿色建筑材料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绿色建筑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减少对天然资源的用量,大量使用城市中废弃物,采用低能耗、无污染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可以循环使用产品;第二个意义是发展绿色建材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5-6]。

篇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绿色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前一部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影响了建筑设计质量。为此建筑设计研究者以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为切入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了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利用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优化已有的设计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质量提升。

1 设计方案主要要求分析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案除了应具备普通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外,对于建筑绿色环保特点指导下,绿色建筑环保化要求包括了以下三点。

1.1 建筑设计中绿化作用的提升

将建筑绿化体系融入建筑整体设计中,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其应具备以下特点。(1)保证绿化比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对于绿化面积的比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屋顶绿化面积应达到30%,就是设计方案中必须达到硬性标准。(2)绿化的契合性。绿色建筑绿化设计除了需要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应实现与建筑设计的整体契合,是其融入建筑整体架构中,避免为达到绿化要求生硬绿化,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1.2 对于建筑节能性要求的加强

节能性要求的加强也是方案较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在方案中,设计者应大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如在采光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采用节能采光技术,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要求应建立在建筑整体质量保障基础上,方案中应避免过分使用节能技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1.3 对建筑施工区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建筑自身的环保要求外,设计者还应重视建筑施工区域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疗养、旅游等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在地基、围墙、整体绿化、排水等结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对施工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 方案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要求下,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工作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2.1 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

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评价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管理部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指导数据,结合建筑自身设计方案内容,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确定其相关的技术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环保指标与建筑技术指标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指标主要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涵盖的环保设计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了环保技术型指标、能源节约型指标以及环境保护型指标三个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中,这三项指标是否合格决定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绿色环保属性,同时也是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的基础。建筑技术指标,则是指建筑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普通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筑设计经济型指标与安全型指标两项内容。在指标设置与确定过程中,评价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设计方案中首先要确保的是方案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生产与使用安全化要求决定的。其次评价标准应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环保性造成建筑投入过大,造成经济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实用标准基础上,保证建筑绿色性与建筑功能有机融合,确保建筑实用。

2.2 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模型

在评价指标设置完成后,技术人员下一步还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再利用数据化与结构化处理,将其搭建成立体化的评价模型。搭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评价数据指标具体化,是其更便于评价工作。在评价模型构建中,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模型构建中,其工作要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模型提高设计方案的评价效率与质量。如模型中应具有较强的直接性特点,避免因计算公式或数据处理过多,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权重性。这里所指的权重性主要指模型中重点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模型中,其权重内容除了一般建筑设计中重点的安全指标外,还应包括方案中的绿色环保指标。

2.3 设计方案评价过程

在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者即可根据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量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完成对设计方案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并形成书面内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持。

3 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开展,是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过程。为此建筑设计与管理工作者,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利用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工作,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绿色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前一部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影响了建筑设计质量。为此建筑设计研究者以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为切入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了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利用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优化已有的设计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质量提升。

1设计方案主要要求分析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案除了应具备普通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外,对于建筑绿色环保特点指导下,绿色建筑环保化要求包括了以下三点。

1.1建筑设计中绿化作用的提升

将建筑绿化体系融入建筑整体设计中,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其应具备以下特点。(1)保证绿化比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对于绿化面积的比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屋顶绿化面积应达到30%,就是设计方案中必须达到硬性标准。(2)绿化的契合性。绿色建筑绿化设计除了需要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应实现与建筑设计的整体契合,是其融入建筑整体架构中,避免为达到绿化要求生硬绿化,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1.2对于建筑节能性要求的加强

节能性要求的加强也是方案较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在方案中,设计者应大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如在采光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采用节能采光技术,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要求应建立在建筑整体质量保障基础上,方案中应避免过分使用节能技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1.3对建筑施工区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建筑自身的环保要求外,设计者还应重视建筑施工区域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疗养、旅游等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在地基、围墙、整体绿化、排水等结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对施工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方案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要求下,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工作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2.1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

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评价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管理部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指导数据,结合建筑自身设计方案内容,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确定其相关的技术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环保指标与建筑技术指标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指标主要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涵盖的环保设计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了环保技术型指标、能源节约型指标以及环境保护型指标三个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中,这三项指标是否合格决定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绿色环保属性,同时也是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的基础。建筑技术指标,则是指建筑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普通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筑设计经济型指标与安全型指标两项内容。在指标设置与确定过程中,评价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设计方案中首先要确保的是方案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生产与使用安全化要求决定的。其次评价标准应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环保性造成建筑投入过大,造成经济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实用标准基础上,保证建筑绿色性与建筑功能有机融合,确保建筑实用。

2.2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模型

在评价指标设置完成后,技术人员下一步还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再利用数据化与结构化处理,将其搭建成立体化的评价模型。搭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评价数据指标具体化,是其更便于评价工作。在评价模型构建中,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模型构建中,其工作要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模型提高设计方案的评价效率与质量。如模型中应具有较强的直接性特点,避免因计算公式或数据处理过多,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权重性。这里所指的权重性主要指模型中重点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模型中,其权重内容除了一般建筑设计中重点的安全指标外,还应包括方案中的绿色环保指标。

2.3设计方案评价过程

在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者即可根据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量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完成对设计方案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并形成书面内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开展,是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过程。为此建筑设计与管理工作者,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利用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工作,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需建立在人类对能源不断消耗利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每次发展,都需要对能源进一步的使用与消耗。现在,我们以及面临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科学研究表明,总体环境污染(空气、水、光、电磁和固体垃圾)中有34%与建筑业有关,并且建筑业也是一个耗能大户,全球有50%的能量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建筑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最近几年,正逐步走上大力发展高效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之路。[1]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的走上了绿色建筑的尝试之路。2005年,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导则》,这一系列绿色建筑的工程技术规则、评估体系及评估规范陆续的出台,不但给绿色建筑明确的定义,而且针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智能、运营管理等工程技术要点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得益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结合本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工程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造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生态小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刚超过1000万m2发展到 “九五” 末期的 5000万 m2,到 2000 年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8亿m2,建成太阳房1000多万 m2,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2. 6万m2,并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3]

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已接近高端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我国的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健康空调、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绿色建材、再生能源、资源会用、智能控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工程技术特点。[3]还包括了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幕墙、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并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二、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策略

对于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逐步的赶超国际绿色潮流,但是对于如何能引领绿色潮流,将我国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到顶尖水平,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各方各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入,设计出最好的绿色工程技术。

1.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对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着重以下几点[4]:

1.1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法杖的阶段,建筑业是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建筑模式,加强发展绿色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4]

1.2 我们要倡导城市紧凑型空间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全民参与挖掘发现绿色建筑的潜力,可以很好的处理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环保之间的关系。

1.3 我们要坚持工程技术创新,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科技为先锋的新型绿色建筑道路。

1.4 我们应当综合核算建筑的效益以及成本,适应地方的经济状况,正确引导市场的发展需求,注重经济性。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1.5 我们应当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尊重地方的民族习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等,遵循建筑理念,建筑出同时具有时代气息以及地域风格的绿色建筑,注重其地域性。[4]

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应该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2.1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和环境,能源对于大量使用机械空调以及人工照明的老式建筑就意味着生命,他们对资源的高耗,是直接导致能源稀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气污染的创造者。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改变设计观念,依靠高科技节能工程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开发出新的能源,从而来实现能源使用上的自给自足的效果。

2.2 绿色建筑设计观和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用机械空调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但是它们的污染性以及高能耗,使得我们人类付出了经济和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为了克服它的弊端,绿色建筑的设计按照人体的舒适要求以及环境气候等条件来设计的。他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对于环境舒适以及健康的要求,往往不需要空调也能够得到满足,就行我国北方的窑洞,即使室外温度是零下20度,室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15度左右的舒适气温。所以,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辅助设备系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自然,它是主要的供给者。因此,照明可有太阳光来提供,采暖从人体或者办公设备中获得。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它可以在任何工程技术层次上面使用,因为绿色建筑中,气候包含的格格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充分利用是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本质。我们将他的原理和未来的科技智能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等各种节能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构成丰富的绿色建筑前景。

2.3 绿色建筑在工程技术与环境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的外层材料和结构,它是要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的,必须具备能够调节气候的能力,让室内的气候稳定。随着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工程技术都将得到有力的运用,例如建筑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提供照明等需要的能源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随着工程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慢慢的充实它的意义,它将成为我们运用高科技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的建筑。

参考文献:

篇10

前言

近年来,城市雾霾、温室效应等影响人类居住的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这给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敲响了警钟,人们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此时,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从绿色建筑的设计风格和方法探讨到绿色建设中生态影响的计算,从各种建筑材料对环境影响的绿色分类到不同绿色建筑评估指标系统的分析,绿色建筑作为第三代建筑思潮正涌动在建筑设计界。相比于此,建筑结构设计对“绿色”的响应就没有那么激烈,这符合了结构设计师的沉稳性格。但面对现今的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结构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需要更多的人加以关注并投入研究。

一、绿色建筑结构的特点

绿色建筑与其他一般的建筑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有节能性、审美和谐性、系统综合性、健康性和环保性五大特性[1],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也应符合绿色建筑的这些特点要求,要求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辅助绿色建筑本身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绿色建筑结构除了上述绿色建筑特点要求外,还应结合结构设计的两个重要特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经分析,绿色建筑结构相比一般建筑结构应有以下三个特点。

1.节能性

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用于工业、交通和其它行业,45%用于建筑物的采暖、空调和照明,5%则用于建筑物的构造。可见,与建筑相关的能耗约占全球全部能耗的一半。因此,建筑节能研究在绿色建筑体系营造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绿色建筑结构必须具备节能特性。

2.环保性

绿色一词表面意思就是生态环保,不对自然环境产生过多的污染。绿色建筑结构充分利用合理的结构类型、材料,在建筑物建成后,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环保。

3.经济可持续性

建筑如果过分追求外观,不考虑强制使用高成本的某种结构体系带来的经济问题,那么这样的建筑势必给社会和人民带来过重的负担,违背了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为支持起绿色建筑的这一目标,绿色建筑结构也具备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二、绿色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根据建设的实际需要和人们对绿色建筑追求,设计理念随之不断提升,建筑的结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更是复杂化、多样化,绿色建筑结构概念更加清晰,结构形式也越发多样,其中绿色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式也逐步成熟。相比一般建筑结构设计,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建筑结构整体性原则、合理适中原则、尊重自然原则等。

1.结构整体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把自身当做一个开放的体系与自然界构成一个整体,应追求环境效益最大化,局部利益应当服从整体利益,暂时性利益应当服从长远利益。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与建筑设计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结构充分符合建筑的整体效应。绿色结构可以使绿色建筑达到设计的各项目标。如绿色建筑招商局的南海意酷的屋项实现拔风目标对屋顶结构的要求,又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资料的夏式遮阳(由夏昌世先生设计)要求窗体附近结构如何处理等等。

2.合理适中原则

绿色建筑结构遵循合理适中的原则,合理的结构体系,适中的经济成本,这些要求也是对结构具备绿色特性的表现。如果结构体系富余度大,势必造成过多的建设成本,对社会形成了过多的资源浪费,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就谈不上绿色了。所以绿色结构是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情况下合理的节省资源消耗,特别是对自然依赖性较强的资源。

3.尊重自然原则

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与环境完美的相融合,使二者和谐统一。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先考量自然、生态,改变过去人类是自然中心的错误意识,尊重自然法则,维护生态平衡,注重生态环保。建筑结构设计中每一步都应力求做到与环境和谐统一,因为建筑本就取之于自然,所以最终必定会回归到自然中去,这也是第三代建筑思潮的核心。

4.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思路

1.绿色建筑结构选型

结构选型对于绿色建筑的呼应可以发生在更高的层面上以确保建筑在与自然共生条件下的可持续建造性。事实上,一个基于绿色设计的结构体系相比传统建造体系可以极大减轻建筑活动对环境负荷的压力,同时结构选型在建筑生命周期的规划中可以承担非常积极的角色。正确的结构选型能有效地形成环保节能的结构体系,为绿色建筑提供“健康的骨骼”。绿色建筑结构选择正确的选型是关键。

2.选择绿色结构建材

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各项功能目标实现的基础支撑,对绿色建材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同样选择绿色结构建材形成的结构设计方案更加有效产生绿色效果。绿色结构本身材料应为绿色建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从而确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同时绿色结构的构成单元具有可代替性,即当结构出现缺陷时,能及时方便有效地更换,因而结构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同时维修的频度和造价大大降低[2]。

3.重点开发钢结构的绿色性

钢结构拥有其他结构类型所不具备的优秀特点,可以成为绿色结构的重要结构类型。力学性能清楚,抗震性能好,钢材延性好,耐久性好,这使得能利用钢材塑性变形耗能,建筑震害少、震害轻;钢结构建筑自重较轻,减轻地基受力。节能、节水、环保、减排、安装简单、建设工期短,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易拆除,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符合了绿色建筑的要求。综上所述,钢结构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目前是绿色建筑最佳的结构形式,应重点开发钢结构的绿色性。

4.开拓创新,开发新的绿色结构设计软件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绿色建筑的兴起,对结构计算的要求也越发复杂,结构设计理论和程序有时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高新科技设计软件来完成设计。由于力学模型比较复杂,难以精密计算结构构件的受力情况,或对绿色建筑结构目标的效果分析无法精确,则绿色结构得不到保证。这就需要重新开发新的设计软件,使结构设计达到进一步完善。

5.工程案例分析

1.绿色结构选型案例分析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在这个欧洲第一栋生态高层建筑的项目招标书中业主明确提出应创造出“与使用功能的价值同样重要的建筑使用环境”,要求设计师在规定的三角形基地内保证所有银行员工在办公区均能欣赏到大楼中的空中花园。法兰克福银行大楼首创的角筒—错层空腹桁架结构体系,它取消中央核心筒而代之以建筑平面角区处的三个竖向角筒,大楼的整体空间形式因此改成在三角形大楼的每一侧都由每8层办公楼区之间加插一4个层楼净高的空中花园所组成,而大楼三面的空中花园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往上盘旋错层相接来设置,每一层的任何位置,办公人员都可以抬头欣赏到绿色花园。这就是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正是对绿色设计目标的执着追求,史无前例地设计出这样的一种绿色结构体系。现代建筑许多经典高层结构体系出现,但很多都无法达到生态绿色的效果,这值我们在结构选型关注和思考。

2.绿色结构建材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几大类型:一是从节约能源与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为主要成分的砌体结构;二是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为主要成分的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三是高性能钢结构。

以上所提建筑结构的建材目前阶段都是初步探索,或是原有建材上的优化升级,都局限于现有结构体系与理论,没有充分挖掘绿色建材的潜能。特别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人们只研究了它的材料性能、工程性能,而没有研究其力学性能。理论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应有更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相比普通的混凝土有着不同数量级的飞越。绿色高性能结构体系应该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结构体系加以研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其抵抗污染的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是今后发展的核心。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结构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建筑结构设计者要遵守相关规范下,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探索更新设计理念,开创新的技术,建立绿色建筑结构体系。绿色建筑结构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核心,是绿色建筑的有力保障。

篇1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high-energy, high-pollut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 and popularize the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China.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status;issue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导致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目前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目前存量建筑已达400亿㎡,且每年已新建20亿㎡的速度增长,建筑使用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节能压力。绿色建筑自上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对中国的绿色建筑之路进行探讨分析。

2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绿色化的前提和基础,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将生态建筑、共生建筑、可持续建筑等一系列新概念统称为绿色建筑。

2.1绿色建筑的定义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个定义强调了四大方面:一是全寿命周期,这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时间范畴,而不是简单的建设过程,绿色建筑理念必须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建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强调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问题,而建筑业作为一个高能耗产业,必须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不能忽略建筑的根本功能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始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同时不能牺牲建筑的功能;四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建筑的着眼点是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2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开展建筑节能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1994年,中国政府回应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通过并出版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都强调了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提出了建设绿色住区的设想。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1999 年的《北京》 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准则。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继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会越来越顺利。

3中国绿色建筑的特点

篇12

2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2.1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确定,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通风、采光、制冷与集热,从而降低这些环节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西北地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发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而对于阴冷、潮湿、雨水较多的区域来说,这些设计内容都是不必要的。再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充分重视建筑材料的保温效果,合理安装保温材料,而在非常炎热的南方,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遮阳、降暑效果,以免过多的太阳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2.2重视整体设计

为了达到高效、节能的整体效果,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应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建筑项目的成本,使建筑的性能符合环境发展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温度、湿度、经济水平等因素,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益,不盲目跟从、不照搬其他地方的建筑设计方案,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去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例如,在经费不足的前提下,要合理安排材料安装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温材料的作用;在热量较多的建筑物内,可以充分利用其热量较多的优势,减少对保温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着眼,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

2.3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了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不会危害环境的原材料,要避免有害电波、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充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设计。此外,要确保建筑材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充分照顾到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2.4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在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应将环境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规划等各环节中去,这是一个设计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搜集各方面的环境特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使用、气候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为人类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材料、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3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3.1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在前期策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在充分考虑用户要求的基础上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师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等特点,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制定出方案之后充分听取用户的建议和要求,结合用户的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加人性化。此外,要确保建筑项目设计经过广泛的论证,优化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及时发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3.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舒适与健康,在设计阶段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吊顶和墙面使用低毒性或者无毒性的涂料,采用硬木和陶瓷等装修材料装修地面等;二是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的节能效果,节能型建筑不仅仅可以节省投资,降低建设成本,而且会降低用户长期的成本支出,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要在建筑拆除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废料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四是要充分利用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提高住户的舒适度,为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并要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此外,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方案的选取时,根据各方案的不同特点,取长补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3.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建设与环境相互促进、可调节的、智能化的建筑工程是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为此,应不断优化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的选择,充分利用和收集自然能源,并避免能源和资源的流失;应建设能够调节气候的外层构造,以降低气候变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室内条件趋于稳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持力度,建设技术含量高、节能效果好、高效、无污染的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设计取得实效。

篇13

我国的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造成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也即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但是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原动力,因此导致了损失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来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目前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巨大隐患。因此,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保障一切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众多的污染物质导致的全球变暖,其中建筑行业的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就占据一半,在建筑施工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据能源消耗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五,除此之外,建筑施工还要排放出大量的废物。更严重的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采取的是粗放式的发展,就意味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污染物就更多。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燃料、土地以及建筑所需的原材料。所以,在建筑行业中提出绿建筑的概念是正当其时的,绿色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在建筑行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能和自然环境和协调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绿色建筑也是作为建筑的一种规则和对建筑环境的性能衡量的标准。在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以及健康的居住条件下,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房屋建筑而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对相关的资源实施高效的利用,绿色建筑也被人们称作为生态建筑。这种建筑模式能够实现和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真正的实现了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共同发展。

生态建筑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由于各种客观的历史原因,我国很多的建筑经济都是公营建筑经济,它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建造成本低,而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由我国的公用机构进行具体安排。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能够较容易的得到实行,传统的建筑业,具有投资性强,使用寿命短,是一种粗放型的产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能顾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生活空间,而且又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进行损害。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和传统的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对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率,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循环可再生的资源,对建筑本生来说,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较传统的建筑更健康舒适,同时具有碳排放低的优点。就目前的消费市场上,也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环保消费的要求。总的来说,绿色建筑具有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这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绿色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较传统的建筑环保,能源消耗低,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待绿色建筑,它的特点有表现在其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里面, 对于建筑行业环保的理解,并非是仅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而是在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设计、建造和使用是作为考擦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的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次,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绿色建筑的建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类从中受益,人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建造的时候,仍然是要求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生活习惯,强调以人为本,在满足人们舒适安全的基础上建造出来的绿色建筑,只有这样,绿色建筑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同时,绿色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特点也很重要,不仅要考虑到是否和当地的建筑性格相符合,还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习俗,在建造绿色建筑的时候,要按照当地的建筑环境,是绿色建筑有机的融入到里面,充分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绿色建筑。

最后,统筹建筑,综合发展。绿色建筑是一套完整的工程,有其系统化的建筑设计,因此,绿色建筑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的建造们能够对周边的许多产业造成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其它类学科都会因此改变,比如:建筑生产设备、建筑教育、建筑设计、能源服务、房屋设计及维修以及市政基础建设等等,从这一点出发,就能看到,发展绿色建筑都相关产业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虽然能够完全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的需求,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和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才能使绿色建筑经济得到长远的发展。建筑业长期以来都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要以后依旧保持绿色建筑经济的长期发展,就必须一开始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采取一定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是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里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首要任务,并且坚持上述原则,促使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更上一层楼做出积极贡献。

三、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一)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对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之前,必须要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和认识,这样才能根本的把握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能较快的找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更好的促成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达成共识,也就是说,绿色建筑还没有上升到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再加上由于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概念的形成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成型法律对绿色建筑方面的规定,就导致了人们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可依。要想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一套完整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明文规定的国家法律面前,绿色建筑降级的发展才有迹可循。其次,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成本过高,导致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停滞不前,同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可行的技术交流平台,比如对于房屋采光的合理设计,国内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反倒是一些建筑企业打着高效环保的旗号进行获利,出绿色建筑经济出现泡沫,加深了人们对环保建筑经济的误解。

(二)绿色建筑经济的解决措施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的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巨大困难,但是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必须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着重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成本的降低。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同等的建筑建筑材料成本条件下,必须要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成不,才能够从根本上促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时候,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工作,使建筑质量和绿色建筑经济的概念相统一。除此之外,各国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增强自身的绿色建筑经济意识,更好的指导和引导绿色建筑经济工作的开展。在经济上,减少投资商的税务,让建筑者觉得绿色建筑经济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进而加速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

其次,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成本的降低。外部成不指绿色建筑金的外部条件,比如土地,要想降低外部成不,就必须要提高土地入手的质量。绿色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时刻保持顺畅的空气流通,这样高质量的土地上建造的绿色建筑才能更有效,从而大大降低绿色建筑投资的风险。由此看来,一块高质量的土地有利于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成本的降低。除此之外还要降低建设的成本,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前期,对要对绿色建筑进行进行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要求提高施工的精准性,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大量返工,进而造成建造成本损失。在哦招标的时候,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公开透明的招标政策并严格实施,,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从而减少建设成本。

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还不成熟,但是绿色建筑经济是我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毕竟之路,同时也符合国际建筑潮流,因此具有叫广阔的前景。首先,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走低能耗的发展道路,以科技为主导的精细化设计,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加大对相关人才培养,迅速的建立起一套完善可行的理论体系。其次,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药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对于建设所用的原材料以及房屋所用的能源收集材料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计出人们在绿色建筑中所需的能源设备,展现出绿色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在目前全球的碳排放量激增和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环境下,绿色建筑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而受到全球的瞩目,充分的相信,绿色建筑经济下的绿色建筑在未来必然会发展成为人们居住的主流建筑,同时也因人门对环保的重视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绿色建筑也是人们未来所追求的建筑模样。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结合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对目前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加以解决,让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仅大幅度降低,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环保做贡献。从而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回归自然,城市化的建设也趋于绿色化。当热,绿色建筑毕竟是一个新的起点,这需要人们不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建立起一个低碳的节能的建筑,最终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璇.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4:250

[2]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外建筑,2010,09:71-72

[3]刘玲玲.浅谈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J].中国外资,2012,09:60

[4]李泽坤.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2,12:286

[5]魏后.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4: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