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29 11:06: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规划主要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篇1

相关研究

1.低碳城市概念由来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1]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低碳城市规划探索

1.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目前,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方伟坚(Fong,2007)等认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2];格莱泽和卡恩(Glaeser Kahn,2008)研究了碳排放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认为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例如高密度中心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低密度郊区的少[3];克劳福德和弗伦奇(Crawford, French,2008)探讨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是转变规划管理人员和规划师的观念,在空间规划中重视低碳城市理念和加强低碳技术的运用。[4]张泉、叶兴平和陈国伟(2010)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5]董琦,甄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6]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7]

2.低碳城市规划研究

张兵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种服务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提供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并借助合法权威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的控制,来调整和解决城市发展复杂背景中的特定问题的职业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形式”。[8]

低碳城市规划的实现主要在于低碳理念深入到传统城市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低碳理念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融合,是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主要通过控制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及其空间发展政策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加某些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关系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的建设理念和核心内涵密切相关。首先,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其次,三个概念存在着差异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构建城市。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则和低碳经济理论的融合,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总之,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都是寻求城市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上的思想结晶。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篇2

>> 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论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论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联 论城市规划与施工测量 论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论城市规划与精品城市设计 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之关系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主体性与规划尺度的适宜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庞文治,于进海.政治对规划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划师论坛,23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徐善登,李庆钧.论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理论与改革,2009,(02)

[5]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8]学明,吴松,远东.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午印书馆

[10]对美国城市规划的新认识.http:///NewsShow6147.aspx

[11]Roland Martin.A. et J. Picard.古希腊城市规划.1974

篇3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系统的分析回顾了西方1945年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通过对城市规划理论转折的过程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城镇规划从空间物质形态的规划到社会形态系统规划的演变。结合书中内容和本文作者的认识,将规划理论的演变过程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 “物质形体”规划转变到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

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在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被视为一门“艺术”。

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宣告渊源流长的“物质形体设计”理念的城市规划主导地位的终结。在更为全面、战略层面的结构规划中,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取代了“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的城市规划法的修编采用系统方法,总体规划强调土地使用的分配,而结构规划则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引入城市规划,注重处理城市与区域、城市各个组团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系统方法的运用和理性决策过程与20世纪60年代的以“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相比有如下转变:以“城市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或城市形态角度来审视城市,并从形体和美学角度去规划、设计城市。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将城市视为一个由多种流动的、相互关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综合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要求,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各个要素的现状、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

二、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转变为 “过程式”社会性规划

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对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城镇被视为一个“活”的功能性实体,城市规划也必须由“终极状态”或“蓝图”式的规划变为“过程式”社会性规划。

但城市规划中的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理性”针对的是城市规划过程。过程规划理论核心是提出了带有工具理性色彩的决策过程的城市规划“理想型”概念,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系统”则是针对规划中处于对象的实质规划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理性的决策过程也基本上可视为“科学”的分析过程,这些带来了规划过程的理性内核和规划目标理论的系统内核。此时,城市规划师也将自己的“设计师”定位转变到“社会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从技术性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和“联络者”。他们相信规划掌握了决策与管理的新技术,能经过合理的程序对未来的决定作出理性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规划学界同时意识到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浓厚社会性的过程,与纯粹意义上的科学城市规划迥然不同。而在价值判断方面,研究人员、公众和当权者都不再认为规划师的分析是真正客观,不带价值观色彩的“纯科学”的,规划师和一切人一样,并不生活在价值观的真空里。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师注重公众参与,协调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此时的规划师不再仅仅被视为技术性角色,规划师同时是组织者、说服者、咨询者。他们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规划的关键人物或关键部门,他们把各种社会问题引到讨论桌上,组织交流协商,以求公识;同时和社会各方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化解矛盾,帮助达成公识。规划师还要不断地寻找、发现专家,让在学术上和政治上有不同倾向的专家发表意见,力求全面反映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观点。

据此,基于科学系统分析的规划成为非强制型、协调型的社会性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强调规划中沟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过程。

三、后现代思想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后现代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多元空间、多元关系网络组成的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它决不是现代主义因果关系的直线型思维(即假定事件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更好的组织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转变,思维方法的基础是寻找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是一个封闭的、终极式、“决定论”的过程)所能把握和左右的。后现代主义完全放弃了这种逻辑规划的目标,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探询过程,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看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

萨德尔考克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有两个很显著的对比:一个是涉及规划的本体论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城市规划的价值或标准理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更为理性的作出公共和政治决策”。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表现出来对工具理性的依赖,其规划知识和技能是基于实证科学,采用数量模型来进行分析;这个“理性―科学”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规划实际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追寻“总体综合”的规划理念。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本体论和和标准化”特征,萨德尔考克指出:现代主义对理性模型过度依赖,“手段―目的”理性模型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城市规划中更需要、更依赖的是来自于社会实践中的智慧。针对城市规划中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引导方式,萨德尔考克意识到城市规划不完全是“综合、整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商、政治和集中的城市规划”。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从以国家政策导向为主的决策规划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规划”。这种基于社会形态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想比理性模型的规划路线,能够把城市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等综合因素考虑进来,并更为行之有效。

篇4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城市规划、地景”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土木、环境、生态保护、民俗、历史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诸多方面。

1.2从概念来看

道萨迪斯说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间的聚居”。根据这种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可称为人类聚居。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要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1.3从主次看

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层次观念,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的居民量和具体内容有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变化发展部分和复杂水平存在着巨大不同。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运动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现代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总体,尤其是随着全球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整体中。

1.4从方法论角度来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合作,同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边缘学科,更不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逐渐提升,只有当较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能体会到幸福感。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汇、集合、综合”,人居环境科学领导者称其为“综合研究方式”。

2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度细化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受简化方法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分解方法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如果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分支就会越多。人居环境科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学科越分越细往往使各专业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侧面来研究问题,而且着重探索详细规律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造成研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相互协调,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2.2过度强调思维方式

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大致遵循的仍然是格迪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诊断先于治疗,调查先于规划”的工作模式,这种分析、规划、监察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运用。城市建设应该是以国家发展为基础,以区域发展为平台,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对事物的分解解析是人为地将真实事物割裂开来,使我们不能够全面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缺乏建立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思考能力。美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区域、整个国家。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而又复杂综合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了解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基本问题,从而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

2.3规划方式技术倾向较重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知识性世界、生活的世界与意义世界三者的统一。思维方式过度解析以及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体现知识世界的发展成果,逐渐成为了一门技术,也就越来越忽视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美好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纯粹技术的统治只会使城市更为物质化、感官化、形象化,人类科学精神是虽然得到体现,我们却舍弃了人类人文精神这个根基,舍弃了人类精神这个本源,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聚居生活的要求。

3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

3.1关于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建

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许久,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整体观”的角度和国情出发,重审已有成绩。

3.1.1将综合性城市规划做为目标,构建新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两条并行的发展轨迹: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规划为主的综合性规划。

3.1.2构筑“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理论核心。现代建筑学、地景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目标。通过分析城市美化运动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不论东西方,也不分经济的发达程度,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矛盾是相似的。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地景、建筑、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少固有的内在联系,但还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就是综合其主干得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根基。

3.2主要策略和步骤

3.2.1创新城市规划教育。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主要可总结为四类:建筑类、理学类、工程类、林学类,它们都是主要针对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规划教育,缺乏整体、系统、科学的要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进步,正日益成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应从整体思维要求的角度出发,加强其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哲学精神的培养,并改造其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其战略观、大局观、系统观、和独创精神,提高其运用整体或者处理系统问题的能力。

篇5

1.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

19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已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等方面的改变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快速崛起,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爆炸式的增涨,城市建设中的种种矛盾例如及其昂贵的地价、恶劣的居住环境、混乱的城市结构、空间上的阶级对立、严重落后的公共卫生设施等,都使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城市患上了的可怕的城市病。

1.1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弊端,很多怀有良知的先驱们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并探索着他们理想中的国家与城市形态。今天一般将这些早期伟大思想家们的各种理论与概念,统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来自于英国的人文主义者莫尔的“乌托邦”概念。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市建设思想来源于他们的社会思想,他们认为必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在理想的社会制度下,来建设理想的社会形态与城市空间形态。如欧文的“新协和村”就是建立在公有制、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建设规模适度的社区。

1.2社会改良:一些有远见的规划思想家在社会改良思想下希望通过物质空间的改变来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代表人物有霍华德、盖迪斯等。先驱规划思想家们纷纷探索城市建设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以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来重构社会生活。霍华德、格迪斯与芒德福被并称为西方近代三大“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家。他们把社会改良或改革与城市建设联系起来,将以人为本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核心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出自人性对大自然的爱”,目标是实现“公平”、“城市协调和均衡增长”。

2.二战后至1980年代:公平问题成为规划中的重点

二战后,新的社会矛盾与公平问题依然存在,在60 年代初期,美国掀起了一系列民主、民权运动,政治多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不断要求社会为所有的居民提供均等的社会权利。

二战后,西方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城市更新运动的目的是土地的重新开发,清除城市中心区的贫民窟,同时提供更多的住宅。但在操作过程中,城市更新采取了大规模推倒重建的改造方式,变成了以造成大量居民动迁为代价来实施由政府主导的大型开发项目。在城市更新运动中,正如当时人们所批评的那样,政府以征用权为基础,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将一部分人的获利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利益损失的基础之上。

2.1社会公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到1960年代后期,规划领域中的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思想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规划领域重要的社会思想之一。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著作《社会公正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中指出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问题。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规划师开始重视规划的社会经济效益,规划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2公众参与:在当时社会公平问题的影响下,“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中新的理论思潮。公众参与思想的意义在于公众具有了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决策权利”,公众参与思想一部分是来源于对之前几十年中,由少数规划师和政府主导城市建设的“精英主义”式的规划思想的批判。在60年代以前,规划一直是或是被认为是一种政府行为,判断规划的好坏主要依赖技术手段和经验判断,这样往往忽视了公众的感受。此外,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容易受到资本的影响,最终导致规划实施中很难考虑到公众利益。在60年代,公众参与作为规划民主思想的体现,开始被广泛民众所接受。

2.3倡导性规划:公众参与思想的代表理论有(P.Davidoff)的“倡导性规划”。 倡导性规划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尝试。1965年提出了“规划中的倡导论与多元主义”思想,他强调社会价值观的自主性,城市规划必须代表并容纳不同的价值观,规划不应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规划师不是抽象的公众代言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成为不同群体的利益代言人。戴维多夫认为所有社会团体都应该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弱势团体应该得到规划师的帮助。

3.社会公平视野下的规划理论新思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规划理论不断发展演变,主题都围绕着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有:联络性规划、新城市主义和公平城市理论。这三种理论都代表着不同的规划实践方向,且包含着对社会公平的不同程度的关注。

3.1联络性规划:秉承倡导性规划的规划交流与公众参与的思想,联络性规划思想于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并于90年代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该理论以规划应代表各方利益的呼声、融合各方利益需求为目标,关注信息交流对于规划决策的影响。在规划师组织上下各界交流讨论过程中,借助公众参与的平台,以帮助社会不同利益团体。这能使社会弱势团体参与到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使其需求得以反应并被关注。规划师做为各方价值的平衡者,可以兼顾各方利益,避免因一方利益而损害另一方利益,也是得公共利益具有融合性。

3.2新城市主义:对于空间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不公现象也有所关注,主要是从从物质空间设计的角度,进行具体的规划指导。新城市主义以“必须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视为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关注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设计中强调多样性和融合。新城市主义设计师通过建设多元化的物质环境、促进不同阶层的人空间资源共享。

3.3公平城市理论:公平城市理论者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项政治过程,并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而城市问题则是社会矛盾的空间体现,城市研究理论必须将城市发展过程与社会结构相联系。公平城市理论者认为权力均衡是资源分配机会均衡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因此,弱势群体的利益呼声受到关注并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权利的平衡与政治力量的扩充。

结语

随着西方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中已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并始终跟随社会发展而不断 “民主化”,保障公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与决策权,来缓和规划公平方面的矛盾。不断由“自上而下”得规划模式向“自下而上”转变。同时规划还将弱势群体的利益作为关注对象,城市规划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利·勒菲弗著,李春译.空间与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社.2008:16-18.

篇6

第一、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科学性规划。

第二、规划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过程中”规划,经过70—80年代的发展,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师并非仅仅是扮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城市规划;规划的这种技术性角色应该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汇集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后来的“联络性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以及“倡导性规划”(Advocacy planning)等就是在对城市规划的反省中出现的城市规划新思路。

第三、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一、由“艺术”到“科学”:城市规划的“物质形体设计”传统转向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

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好的形体环境可以增进幸福,而形体环境则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加以改造和控制,只要加强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形体环境。

事实上,这种观点可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远。城市规划历来被视为是建筑师的份内之事,城市规划不过是基于城镇层面上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战后的城市规划大多是建筑师规划,城市规划的工作建筑师完全能够胜任。在传统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门“艺术”。当时权威的城市规划教科书,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和吉伯勒(Lewis Keele)所著的《城乡规划原理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ownand country planning)等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论”思想。

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宣告渊源流长的“物质形体设计”理念的城市规划主导地位的终结。1969年,麦柯劳林(Brain Mcloughin)的经典著作《系统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A systematical approach)的出版成为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中论述的规划的标准理论(Normative theory)已经完全超出了物质形态的设计,强调的是理性的分析、结构的控制和系统的战略。但城市规划中的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不能等同视之。“理性”针对的是城市规划过程。过程规划理论(Procedural planning theory)核心是提出了带有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色彩的决策过程的城市规划“理想型”(1deal-type)概念,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系统”则是针对规划中处于对象的实质规划理论核心(Substance):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城市规划系统方法的运用和理性决策过程与20世纪60年代的以“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相比,有如下转变:

第一,以“城市设计”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或城市形态角度来审视城市,并从形体和美学角度去规划、设计城市。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将城市视为一个由多种流动的、相互关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所组成的大系统,综合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要求,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各个要素的现状、发展变化与构成关系。

第二,城镇被视为一个“活”的功能性实体,城市规划也必须由“终极状态”或“蓝图”式的规划变为“过程”性规划。

第三城市规划思想的这些转变,反过来要求城市规划师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相应调整。规划师若要对城市这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加以控制或规划,那么他至少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分析的技能。

总之,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思想带来的转变可以归纳如下:“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视城市规划为一门“艺术”,而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则视规划为一门“科学”。一方面,整体环境(区域、城市等)的系统分析涉及系统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另一方面,理性的决策过程也基本上可视为“科学”的分析过程,这些带来了规划过程的理性内核和规划目标理论的系统内核。此时,城市规划师也将自己的“设计师”定位转变到“科学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他们相信规划掌握了决策与管理的新技术,能经过合理的程序对未来的决定作出理性的选择。

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对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这种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却并没有长期独占城市规划理论的论坛。1977年斯格特(A.J.Scott)和罗维斯(S.T.Roweis)首先发难,他们发表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Urban planning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一文,针对大量计算机辅助的数理模型支持的理性分析,指出理性和系统规划理论、方法和内容虚无或者说是空洞(Emptiness),与其将其称为抽象的分析概念(Abstract analytical concept),还不如直接称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1979年,卡黑斯(M.Camhis)的《规划理论与哲学》(Planning theory and philosophy)和索马斯(M.J.Thomas)的《A.Faludi的城市规划程序理论》(The proce dural planning theory of A.Faludi)都对理性系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责难,认为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流放到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边缘的角落”,影响了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物质形体设计”理论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复兴”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得到重新定位和认识。大多数规划师,特别是在城市规划的“地方”规划层面上,仍继续从城市设计质量和美学价值角度来评价开发计划的优劣。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在地方城市规划中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如对开发方案可能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预测等,并且能够和城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但“物质形体设计”的规划在地方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被系统和理性的城市规划所取代。在更为全面、战略层面的结构规划中,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却取代了“物质形体设计”规划理念,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的城市规划法的修编采用系统方法,总体规划(Master plan)强调土地使用的分配,而结构规划(Strueture plan)则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引入城市规划,注重处理城市与区域、城市各个组团间的关系。

二、从技术性角色到“管理者”和“联络者”:城市规划从实质性规划到更为过程性规划的过渡

无论是以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理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方法、理性决策过程的“科学”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师必须具有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只有这样,他才能参与到城市规划业务中去。虽然专业技能也因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而异:传统基于“设计”思维的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师具有基本的美学鉴赏和城市设计能力;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理性过程理念的“科学”城市规划,则要求规划师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但这两种城市规划都视城市规划师为一技术性角色:具备城市规划所需的认知、判断力和技能等素质。

20世纪60年代,规划学界同时意识到城市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过程,与纯粹意义上的科学城市规划迥然不同。而在价值判断方面,研究人员、公众和当权者都不再认为规划师的分析是真正客观,不带价值观色彩的“纯科学”的,规划师和一切人一样,并不生活在价值观的真空里。

经历了60年代的城市规划,普通人们的价值判断显然并不比专业人员“差”多少。因此,一些“激进”的城市规划学者认为,既然城市规划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政治过程,那么城市规划根本就没有必要需要价值判断和平民不相上下的专门性技术人员。在这个背景下,城市规划领域的思想体系出现了新的“分裂”。一方面,一些城市规划学者继续肯定城市规划实践必需规划人员,而且规划人员必须具备规划专业方面的实质性知识和基本素质——城市设计、系统分析能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城市规划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政治过程。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城市规划的另一思想流派:尽管规划师的规划决策和价值判断能力并非有高人之处,但是城市规划师可以协调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并且在实践中可以促进实现符合公共利益的目标。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师注重公众参与,协调土地开发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此时的规划师不再仅仅被视为技术性角色,规划师同时是组织者、说服者、咨询者。他们寻找解决问题、实现规划的关键人物或关键部门,把他们引到讨论桌上,组织交流协商,以求公识;同时和相关各方一一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化解矛盾,帮助达成公识。规划师还要不断地寻找、发现专家,让在学术上和政治上有不同倾向的专家发表意见,力求全面反映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观点。对规划师的角色的讨论,具有代表性理论的有60年代大维多夫(Davidoff)的“倡导性规划”,以及最近受哈伯拉马斯(Haberams)“联络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观点启发的“联络式规划”。据此,人际交流和协商能力成为非强制型、’协调’型的城市规划的核心,强调规划师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在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里,联络式规划所需要的规划师是“听”和“沟通”的技能。

将城市规划师认为是管理者、联络者、协调者的角色,这与规划决策相比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规划实施的重要性。弗里德曼(J.Fridmann)首先指出了这一点,通过公共决策和政策得出的方案并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执行。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重视这些政策和规划怎样才能很好的履行。于是,20世纪70—80年代间,弗里德曼的“行动性规划”(Action planning)受到一些规划学者的重视,但该思想仍然认为规划师应该是一个管理者,“各种网络缔造者”和联络者,同时也认为若要成为一个很出色的规划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城市规划技能以便“能在谈判桌前更好的促进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定”。

三、后现代思想与多无论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其中有60年代萌芽的城市规划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其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多元空间、多元关系网络组成的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它决不是现代主义因果关系的直线型思维(即假定事件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更好的组织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转变,思维方法的基础是寻找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是一个封闭的、终极式、“决定论”的过程)所能把握和左右的。后现代主义完全放弃了这种逻辑规划的目标,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探询过程,将各要素构成的城市看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整个有机体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这正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城市就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织起来的统一体”,也是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宣称“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确统一”的本意。而雅各布(Jane Jacobs)对城市开发中单一的区划和“总体”规划也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认为单一的区划严重忽视了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城市活力。

无论是亚历山大,文丘里,还是雅各布,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学者如柯布西埃、霍华德等倡导或包含的简洁、秩序的城市规划思想相比,一个共同点是追求城市中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但这些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中对“多样性”的追求,远远不能概括后现代主义的全部。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包含更深的内容,其根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世界观”主要的一点是信奉分析理性和科学理解,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除了“机器美学”(Machine aesthetic)外,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反映了这种启蒙运动的世界观,而后现代主义则就是与这种世界观针锋相对的另外一种思想。

萨德尔考克(Leonie Sandercock)首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有两个很显著的对比:一个是涉及规划的本体论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城市规划的价值或标准理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更为理性的作出公共和政治决策”。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表现出来对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依赖,其规划知识和技能是基于实证科学,采用数量模型来进行分析;这个“理性——科学”(Rationalist-cum-scientific)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规划实际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追寻“总体综合”的规划理念。针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本体论和和标准化”特征,萨德尔考克指出:现代主义对理性模型过度依赖,“手段——目的”(Means·Ends)理性模型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城市规划中更需要、更依赖的是来自于实践中的智慧,诸如通过说、吟、讲故事等表现出来的背景、直觉等知识,“规划师应该积极的对这些知识广泛的接触和学习”。针对城市规划中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引导方式,萨德尔考克意识到城市规划不完全是“综合、整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商、政治和集中的城市规划”,应该转变为“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从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主到“以人为中心”为主的城市规划。这种基于“社区规划”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想比理性模型的规划路线,能够把城市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等综合因素考虑进来,并更为行之有效。

此外,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多种思潮都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丰富、完善了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体系。

四、结语

篇7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一定成效,则是时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篇8

Abstract: in promoting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reasonable urban planning work play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This paper firs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mmary, and then 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theor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urban planning is analyzed.

Keywords: ecological planning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工作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也进一步加快了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但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作为其核心工作的城市规划却呈现出力不从心的局面: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制约力度不足;城市规划陈旧过时,不切实际;城市规划雷同缺乏创新等问题不断显现,并开始逐步演变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面对经济社会对城市规划要求不断提高而城市规划却力所不及的状况,深入探究城市规划的价值导向与理论指导,能够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与矛盾。

1.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前景

1.1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西方社会对单纯的经济增长观与无限增长观的盲目发展,全球人口的不断攀升、自然资源的浪费性使用、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等等都预示着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即将走向破产。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G.H.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合作研制并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发展理念,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并不否定经济的发展,而是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应将经济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经济与社会活动。

1.2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与人们的生态、经济、社会、技术活动有着最为密切也最为重要的相关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管理者通过合理的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协调和控制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技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的过程,实现人们生态、经济、社会三项效益同步提高的系统工程。现代化的城市是集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于一体的城市发展大系统,其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是整个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只有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互动,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起源于西方社会对如何解决城市问题的不断探索,进入21世纪以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争相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思想引入城市规划实践的行为框架,实现从城市规划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的概念转变,目的是更好的控制人类对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与后果,将环境管理要素纳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层次的规划中去。

2. 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演变

生态规划理论是基于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有的城市规划学者从9个方面对传统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见表1),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定义为:“在对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综合发展而来的新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

表1 传统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比较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城市建设,势必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或是经济、社会矛盾。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规划实践,其理论的发展尚有待深化,城市规划应该是带有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因为城市规划理论是关于城市如何规划、应怎样做的理论,缺乏价值取向的城市规划理论是盲目的和不完整的。因而,价值取向便应该成为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和重点,从迄今为止的人类三大世界观看:一是神创论,主张城市建设应该通过占卜活动获取神的同意或是通过相风水来趋吉避凶等。二是人本主义世界观,主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伟大的力量,人类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改造世界,故而城市建设应该最大限度的服从人的利益与需要,人本主义世界观将城市看成是人类所创造的环境,城市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并能够依据人的意愿加以规划。三是生态为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并非是独立于客观存在而存在,它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非生物都是自然这个大环境的一部分或是组成因子,故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应该凌驾与自然之上。而在这个城市规划过程中,并非只有人类具有利益与需求,那些不具备参与权的生命或非生命体同样具有自身的利益追求与享受权益的权力。如果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忽视它们作为利益主体的需求,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城市规划中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困境。

3.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规划理论指导下的城市规划优化方案------以重庆为例

从1949 年至今,重庆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发展过程体现了重庆在这六十多年里的城市化进程,更反映出这六十年里重庆城市规划演变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力量政推动下的传统城市规划阶段一直到如今的以生态规划为价值导向的可持续城市规划阶段,无不表明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规划理论指导对优化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

3.1城市规划的调控目标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建设标准和相互之间协调发展

传统的城市规划将重点放在对城市规模与形式上,而新型的城市规划观要求打破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与思路,注重采取创新的方法合理确定与整合环境容量,准确把握建设标准,注重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形成。就重庆2007年城市总体规划上看,城市空间结构变更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中心城区包括中部、北部、南部片区。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将城市规划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城市意象发展,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3.2通过城市规划落实生态规划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生态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指导,而更应该通过总体的或是具体的城市规划方案加以落实和实践,这是优化和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佳路径选择。具体而言,城市总体或是具体规划的落实具体包括下几个过程:一是城市市域体系规划,在这一环节中,城镇化是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观关注的重点。二是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在这里,对城市的明确定位是重中之重,也是城镇化是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观研究的关键。三是城市形象规划,在这一环节中,强调对城市的历史与文明进程等及整个城市的印象的关注。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这一环节中,生态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观成为贯穿整个过程的指导思想,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分类利用规划、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五是综合交通规划。另外还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等不同的内容。可见,在整个城市规划中贯彻生态规划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要从总体到具体的逐个落实与完善,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改善与合理优化。

总结:

随着城市规划在国家和公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的并不断扩大,合理引导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走向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对可持续发展城市观的理解与运用,对生态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融合是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领域的重大课题,故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与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对于构建突破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P15-18.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1年度商丘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1.绪论

当今中国的城市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城市自身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的使命与内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城市规划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也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故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也应该相应调整,构建产学研的教学平台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强度和力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产学研结合型城市规划教学改革的意义

由于城市的外部条件、内部结构都因时因地的发生变化,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课程设计教学中很难人为虚拟地给定和假设,采用虚拟设计题目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产学研教学平台的构建,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中来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城市的内在规律和演化趋势,才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①。

2.1 有利于克服城市规划教学中脱离国情与城市发展现实的弊端

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历史等各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产学研平台全面参与规划设计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才可能全面了解城市的演变、发展、建设等各方

面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城市规划教学中主要来自西方的相关理论加以修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城市观和规划设计观。

2.2 有利于复合能力人才的培养

产学研结合型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视绘图表现能力而忽视前期分析、规划设计理念、综合协调能力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理科院校偏重宏观理论,动手能力较差的弊端。将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科研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以复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③。

3.产学研结合型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到,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强度和力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问题正是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

3.1 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1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实践也是其课程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环规学院现今在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上毕竟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基本上靠学生自己或者家人帮助联系;实践环节太少,只开设了城市认识实习。

3.1.2 理论课程与课程设计衔接不畅

环规学院参照其他经验比较充足、办学时间较长的同类院校,开设的理论课程较为系统,但是在集中讲授理论课后,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与相应的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课程设计衔接不畅,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吸收、消化和运用,从而导致做课程设计时无所适从。

3.1.3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环规学院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课堂教学,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接触案例较少,造成规划理论教学抽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加之规划设计课程主要由外聘教师担任,目前具体实践活动虽初步开展,但仍不尽人意。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的难以相互沟通,加剧了理论与设计的脱节。

3.2 产学研结合型的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3.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1)实行校企联合培养

聘请设计院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学院授课,并定期邀请资深人士举办讲座,通过他们多年的从业感受影响、教育和激励学生,让们知道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他们及早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

(2)建立实习基地

环规学院与商丘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已经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农村规划等一批项目。还应积极联院商丘市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局以及大型的房地产公司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

3.2.2 增加课程设计的比重。

课程体系调整后,增加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并要求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让学生由方案临摹、前期调研、方案设计、计算机制图全程跟进,以掌握一个完整的设计程序和方法。

3.2.3 教学方法上,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构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对等、相互启发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课堂上教师应结合承担的科研项目,多讲实例。大胆吸收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索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的"填鸭式"模式,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4.结语

产学研结合型的教学体系改革已经被证明是整合、提升城市规划理论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产学研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讲好理论课,还要在工作之余多做项目以加强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且教师要具备善于激发、引导学生兴趣的能力,养成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J].城市规划汇刊,2004(5):25-28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现代城市扩建、改建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过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加快了对周边的扩张与规划,进而使得城市周边湿地、自然环境等收到了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周边湿地的含水蓄水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以往经验与不足的分析。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环保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从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引导入手。使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从宜居环境的改善入手、运用景观设计、生态环保技术等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例如:增加高层建筑设计应用、减少对周边湿地等环境的征用。增加现代城市节能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城市绿化设计等,以此构建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目的。

四、注重城市基础设施中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注重节能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镂空步道板与植草技术的运用进行露天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工作的开展、注重原有面积中绿化工作的开展。以垂直绿化、垂直幕墙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

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七、结语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运用。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篇11

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是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当前国际上所典型应用的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可归结为3S技术、城市模型及空间句法等几类,主要以辅助城市规划决策与分析为特征,又各具特色。

“3S”即“GIS”、“RS”、“GPS”的简称。其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功能是数据输入与管理、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成果表达与输出等,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服务。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图像的技术,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可获得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环境等分布状况的可靠信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则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城市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3S”技术组成最为完整的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技术,与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相互融合,为城市的数据更新提供快速的更新方法与手段,为数字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定量规划技术提供数据基础与分析平台,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

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包含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的系列问题,涉及从定性到定量的技术方法。“3S”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改善、信息表达手段的提升提供了支持平台,基于此技术基础,出现了如空间句法、城市发展模型等各类城市规划设计与决策分析的新方法。其中,城市模型是对用于检验与探测城市如何发展运行的一系列现实世界目标与现象的提炼与简化,是城市空间现象与过程的数学表达与描述,它舍弃一些细枝末节,抽象地表述了空间现象过程。经典的城市模型如城市扩展模型、城市仿真模型、城市多主体模型、城市CA模型等,在当今国际城市规划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一套基于图论与GIS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形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它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关系。自它在城市研究中产生以来,就为许多研究与应用领域所关注,大量实例成功证明了句法理论对城市和建筑空间理解与模拟的正确与重要性。空间句法使规划中城市形态模式分析在城市理论中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角色,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规划方法的极大突破。

二、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与城市规划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3S”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在城市规划实践中也得到了加强。结合GIS、RS技术及城市模型等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期分析、辅助决策、成果制作等方面的运用,使从业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数据分析、整合、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明显得到加强;逐步培养了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构思的习惯─根据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应用的需要,尽量结合各类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从传统定性的规划分析转向定量、科学的规划分析,选择相对优化的设计方案以及确定相对理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在此过程中,从业人员逐渐从非同传统的视角来理解、分析、评价、诊断、预测、规划与设计城市,整体认识城市、分析城市、处理城市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的改革探讨

我国传统的以适应物质规划需要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相关课程教育信息,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设置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普遍意识到GIS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中的重要性,并相继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但对其他规划新技术与方法的有所忽略,需在改革实践中增加“遥感应用技术基础”、“数字城市”、“城市模型基础”、“空间句法基础”等相关课程,专门培养从业人员对城市数据处理、规划分析、规划决策和数字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城市、城市模型、空间句法等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需要有较深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包括哲学、地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环境科学、公共管理等广阔的课程体系。在当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城市规划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基于从业人员原有专业基础与特点,结合课程与专题讲座的形式,给从业人员开展一系列城市规划新技术与方法内容的讲授,讲解过程中具体案例分析与原理及方法紧密结合,内容广泛而分层级逐步深入,案例典型而详悉生动,极大地激发了从业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反响较好。

篇12

(Tianjin Bohai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Tianjin 300450,China)

摘要:市场学是集生产、市场、消费、环境于一体的一门科学。市场学自产生发展至今,应用领域得到横纵的广泛延伸。在城市规划中,市场学方法同样得到广泛应用。以市场学理论和方法为导向的城市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本文作者就城市规划的市场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从规划招标、定向发展至规划实施以及规划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市场学特性,阐述了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对策。

Abstract: Marketing is branch of science integrating production, marketing,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Since its production, applications of marketing received extensive extension. In urban planning, marketing method is also widely used. Urban planning oriented by theory and methods of market has become the subject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on methods of marketing of urban planning, analyzes its market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planning and bid, orientated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sumption scheme, describes strategies about urban planning in the market economy.

关键词:市场学 方法 特性 城市规划 研究

Key words: marketing;method;properties;urban planning;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012-01

1城市规划的规划招标的市场学特性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城市的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均衡化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城市规划具有目的性,定向性,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时,是在总结过去城市发展的基本数据为信息基础,以中心地带带动四周城区发展的方针,以市场经济为规划手段的行为。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在把握基本发展方向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规划招标。规划招标的基本手段是以市场学为基础的经济的活动,规划设计招标时,将发展的基础设施如建筑房屋、道路、绿化、商业区做为规划目标,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进行竞争招标,此时,竞标单位需要在了解规划的基本内容后,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设计价格最为经济合理且最能体现规划内容要求及体现城市发展特色与时代气息的规划设计,并且在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划的目的。因此,城市规划的招标设计阶段体现了市场学的经济特性,应用市场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完成城市规划的设计招标。

2城市规划定向发展的市场学特性

城市规划的定向发展是为了将城市的发展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提高,将欠发达的区域进行经济改造的一种定向行为。这时的城市规划更具有市场学特性。定向发展使得所规划的城市区域占领有利的“市场合适位置”,用专门的市场分析手段,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地区投资声誉、宣传地区商品和生活保障条件[1]达到城市规划所产生的建筑能够在市场营销的链条上产生作用的目的,使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得到活跃催化,进而实现生产、销售、消费、生活等一系列活动的良性循环。这样一来,城市规划的定向发展就有着市场学的经济特性、市场学的以消费人群为中心的特性。同时,在城市规划定向发展时,还体现了市场的四要素4Ps,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2]。在这四个要素上,定向发展的规划遵循了市场学的发展规律,以市场学原理为指导,以市场学方法为手段,为城市规划的顺利形成了经济圈循环。

3城市规划实施的市场学特性

市场学主要研究的是市场经营、市场管理、市场规律、市场营销观念[3]等内容,这些内容又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城市规划实施的所有环节都是建立在市场角度上的。城市规划实施使得所规划的区域的基本设施、环境条件都达到了与现代接轨的水平,缩短了发展的时间历程,解除了发展的空间限制,使该区域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时间、空间跨跃,体现了市场学的科学特性。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预见性的城市规划也需要不断发展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变化着的实际情况[4]。因此,在城市规划实施时,要考虑市场的变化,考虑城市的发展变化,考虑市场对城市发展变化的影响作用,才能更好的以科学的市场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市场性、成熟性和完善性。

4城市规划消费的市场学特性

市场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商品流通领域的主要矛盾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都要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并借助于市场求得解决[5]。城市规划在消费上同样遵循着市场学的这一原理特性。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消费者通过供求关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满足需求和欲望。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企业都是以市场经济目的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就要探求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在规划中积极参与市场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市场为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桥梁与纽带,以市场为城市规划消费的一面镜子,在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促进企业与市场相结合,企业与消费者相关联,最终为城市规划消费划上完美的句号。

5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对策

5.1 以市场学方法为手段,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掌控优化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既是对城市资源的占用又是对城市资源的补充与再造。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市场学理论为基础,以市场变化为背景,以市场学方法为手段,将城市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再造,优化城市布局,全面提高城市发展设施条件,将城市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5.2 以市场学理论为齐声基础,平衡供求市场,完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城市不同的利益群体,以人为本的目标就是市场学的体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规划者必须在分析各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发现其在市场中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平衡他们之间的市场关系,逐渐将城市规划进行完善。

5.3 以市场学特性为导向,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保障城市的文化传承由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城市土地效益最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大量历史遗存最集中的城市中心地区和展示城市风貌的特色地区,城市政府和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人文资源为代价,进行商业开发,严重偏离了城市规划的初衷。因此,城市规划要以市场学特性为导向,在遵循市场学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市场学方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开发建设的关系,使城市规划更有利于国民经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士贵.评价和实现地区社会经济潜力的市场学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7.07.

[2]何生亮.社会市场学方法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04.

篇13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生态规划就是将人们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将生态理念完全的融入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就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来讲,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规划理念,生态规划还不能够被衡量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的唯一标准,从整体上来讲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此,我国在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生态理念,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城市发展状况进行生态规划,从而使其渗透到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各个领域,真正意义上体现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着水土严重流失,森林植被锐减、水资源匮乏、水体、大气污染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同时又影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生态城市化建设是本着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良好的规划,既减轻环境负担又给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还要满足生理、精神生活需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从而,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文化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态自然的追求和品质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更是一项利国利民、时间久远、意义重大的任务。

二、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1)有利于把城市规划理论与一般的城市理论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等区别开来。首先,城市规划理论中,规划是带有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关于程序的理论还是关于城市的构想,都具有明显的价值观的痕迹。而城市学则是针对城市客观的展开的探索,它是描述和预测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回答城市是如何、将来会如何等问题。城市规划对城市研究的成果虽然要借鉴和参考城市科学,但对这些成果决不会简单地依从,否则城市规划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不是科学,至少不完全是,因为科学的根本要求就是其客观性。2)对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有利于根据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分类,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谱系。

三、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在总体规划中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规划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空间结构、城市性质的准确定位,和对城市的未来走向,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战略的制定,可容纳人口的预测方面。具体而言,在制定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落实生态规划方法的应用技术,主要体现在“量”的规模容量的测定。其中生态规划容量主要涉及水资源量、城市人口容量、动植物存量和城市建设力度等,通过对这些“量”的规模确定,调整人口容量指标、土地使用管理指标和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其中,城市容量指的是指城市建设在保障城市建设规模和质量的前提下,所需要释放的土地资源量。在生态规划方法的调控下,控制好城市容量对低效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城市建设的无序扩张能够有效控制。

(二)、生态规划方法的理论和技术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是对城市的更具体的设计,包括形态控制、地段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等的设计,其中还研究生态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按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的各项要素的具体设计,例如广场、绿地及市政设施的空间布局,建筑造型、面积和用途等。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技术和方法是将生态规划方法使用到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在编制修建性规划的同时,各项物质要素都要考虑进规划编制中,其中在近几年生态要素被要求的更明显。因此,生态规划方法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更好的落实。

(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生态规划方法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言,起着更严谨、更先进的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过度。生态规划方法可以进行具体界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客体,提出形态要求,制定控制指标,最后控制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生态规划编制技术能很好的限定实现生态规划、生态效益。首先,利用生态规划方法可以划定生态功能用地中的禁建区、可建区与限建区。其次,通过对“量”的准确测量和验证能提出地块建设的控制指标和城市自然要素的控制指标。再次,对生态景观形象的要求,能提出城市基于自然的形态设计原则,并且以此为限定。最后,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容量做指标限定。这些具体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建设容量控制、基础设施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的体系能较为准确的制定出。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对策

(一)、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规划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常常以牺牲环境来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使我的生活生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同时环境的污染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把生态性融入到城市规划发展的内容当中,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城市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缩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城市风格。生态景观设计严格把握好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之间的关系,利用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现念一体化理论,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利用修建江河湖两岸林带、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还包括生态示范园、生态旅游区的规划设计,以高科技、循环经济为特色,建立完善的生态景观基础设施。生态景观还包括对城市的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进行规划和设计,还需要对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规划。

(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生态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原有生态系统之上的,在规划过程中根据城市实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基础进行规划。原始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能够有很强的清洁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充分利用原始生态系统的恢复系统和可再生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生态性的最大化,还能节省开发资源,降低资源使用。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服务,既能够实现城市的生态功能,也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还包括尽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比如山、水等自然景观,是长期动植物活动的平衡空间,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系统是自然生态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它对城市整个生态服务功能都有控制作用,因此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将生态规划理念完美的融合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探索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融合,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