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工基础知识学习

电工基础知识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07: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工基础知识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工基础知识学习

篇1

一、合作学习可行性

(一)探讨合作学习可行性

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没有家长的督促,没有教师监管,学生自愿分为学习小组,各小组间分配好学习任务,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完成各个学习任务。小组成立之后,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对各自组内的学习要负责,让小组学习具有统一性。在小组中发挥每个组员的智力,学习中注重交流和合作。学生的综合意见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学科见解能力,进而加深理解课程关联性。班级中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和特色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组内成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处在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中。

(二)提高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的实践性强,电工课程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电工理论,而且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贵在学以致用,懂得运用理论知识,不仅从低层次去理解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理论,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合作学习抽象思维性强。电工基础教学理论知识部分抽象性较强,学生需要充分挖掘抽象思维加以理解。例如:电流分配的课程学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发挥想象力对课程进行学习,学习中懂得总结分析方可提高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协作性强,电工基础包含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章节多。学生在课外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从学习中总结学习经验,懂得借鉴论证。学习任务一般这样要求,技能学习、信息学习以及材料学习它不是个体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需要整体合作学习。个人的学习力量有限,当整体的力量得到发挥时,学习才实现最佳效果。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开放的问题中,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对答案的探索会自觉和主动。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突出学习主体性

学生学习中常常碰见学习难点问题,学生没有迎难而上,而是选择逃避,在逃避中产生厌学情绪。在班级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他们爱钻研难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而有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一遇到难题就退缩。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合作学习模式贯彻好。细分学生个体学习存在的差异,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教师发挥学生的优点,学习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电工学习本是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前充分掌握学科知识。依据学生学习进程和能力,整合文章,教学中突出重点,明确学习主线,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参与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主要是面向学生,在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提高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个人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再由自己动手总结得出结论,该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魅力,从而增进学生和老师间的合作学习。老师观看学生实验,及时提出学生实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性指引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分析推导,这样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电工基础学科具有复杂性,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电工基础知识生动直观。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将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实验演示形象化、生动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创作和信息处理能力,借助多媒体教学,学生更加直观、快捷地学习。课堂上形成学生和老师高度互动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生需要培养起互动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在学生具备合作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明确提出一些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创作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养成思考能力,提炼学习方法,逐渐形成个性化学习。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行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潜能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原则并不是摒弃教师指导性,教师在课堂中要指导学生朝科学化学习方向发展。

合作性学习原则:教师规定学生规定范围内进行小组学习,让组员自由交流沟通。多层次的交流使得学生开放思维,组员间进行沟通开阔了视野,汲取他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从而优化学习。学生在讨论中扩大了知识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创造性学习模式: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场所,因为电工基础学习具有抽象性,所以,小组在学习中必须开放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利于学习。

电工基础课程概念多,内容复杂,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学习,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使得学生更能理解知识,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学生学习的激情会高涨,谈论的热情也比较浓烈,能够帮助学生在电工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针对每组不同的学习进度导入不同的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组的不同演示,会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更能容易把握课堂知识。在分组学习中给学生设置疑问导入法,在学习中如果常常伴随矛盾疑虑,这对思维的启发有推动作用。教师在给学生设计疑问时,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沉静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学生分组学习中,不是单独封闭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老师间的高度互动学习。

(二)演示导入法

职校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理,对奇特、新鲜、生动、直观的事物非常敏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个心理,在分组教学中借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较直观的教育效果,它有声音、动画、文字等表现元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新颖,提高了学生学习欲望。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堂讲授时,教师在分组的情况下,让每组成员进行Flas教课,看每组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在思考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在电工学习中要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校园学习相对于社会,环境非常纯净,没有黑暗势力存在。公正、公平以及合理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出独有的优势,把自己学习潜能发挥出来。让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学习目标相结合,该体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合作需求。目前,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教师常常采用等级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用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该评价方式存在诸多缺陷,用分数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学习的努力和付出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导致“低能高分”教学现象,学生学习主要是学会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单纯因为高分而学习。因此,评价方式应该形式多样,一个微笑、一句鼓励话语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生欲望。

五、结束语

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合作学习在现代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电工基础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集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学以致用,能够灵活运用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思维。在学习中要注重运用抽象思维,这样可以充分理解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篇2

电工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其中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组织好实习教学,如何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工实习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化理论知识,夯实技能教学基础

电工实习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缩短与工程技术人员差距的有效途径,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运用各种知识综合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通过电工项目的练习,学生将平时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不断反复练习而对技能的掌握,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成自己易于领会的知识,为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学校一味追求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基础,细化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和管用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分解成若干个便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理解电路性能,熟悉电器元件原理及运用,为专业实践夯实基础,再通过实践后对知识的消化,巩固所学理论。这样逐步地深入,会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科学制订计划,理实一体提高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实纲合理制订实习计划。计划要有方向、有目标、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训练课题。同时,教师在训练前要编写好实习任务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对相关技术要领进行细化,让学生实习前对所学项目有所了解,形成对训练项目的心理准备,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实习训练要坚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进行,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对训练项目中不能理解的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确保优质地完成训练任务,同时亦可采用主讲练结合、演练结合等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实习教学组织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实习课,更重要的是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规范过程管理,构建训练保障体系

实习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最基本教学环节,其过程管理作为技能训练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管理,着重加强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入门认识指导、示范操作指导、训练纠正指导、讲解评价指导,必要时重点指导的实习教学程序,对每一个训练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特别是示范操作和训练纠正指导,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直观、规范的动作要领,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为下一训练环节作准备。

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 “三提前、三到位”的要求:“三提前”是指提前准备实验、提前组织学生、提前做好清洁;“三到位”是指示范指导到位、监督评价到位、整理整洁到位。对学生提出了“五一”“五禁”要求:“五一”是指一队、一包、一本、一位、一心;“五禁”是指禁止迟到早退、禁止喧哗嬉闹、禁止带食品饮料、禁止串岗串位、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等要求。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创新评价体制,整体拓展训练效果

实习评价作为对训练项目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效果的检验。在每一个实习项目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要用具有实用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估学生学到了什么专业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完成实习任务书,并对自己的训练项目的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分析。为提高评价氛围,每一项目都要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也可以开展项目小组竞赛,调动学生训练热情,提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质量意识。当然,安全操作也要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因为电工实习涉及到220V、380V电压,对人生安全危害较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实习场所要通过构建安全操作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实习操作规程操作。与此同时,实习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环境的整理也应包含其中。总之,一个训练项目的总成绩应当包含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训练态度、5S操作和创新拓展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强化实习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现状,通过项目训练掌握操作技能,缩小与行业间的距离,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篇3

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学生职业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创意、创造、创业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对高职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创意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创意技巧和方法,形成创意品格;创造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将创意成果化;创业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2 “三创”教学环境的营造

在高职院校《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三创”教育,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对教师能力、教学场所、教学资源等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提供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心,所以“三创”教学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

3 “三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能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三创”能力的有用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用电工技术》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整合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是工科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生掌握实用电工技术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发《实用电工技术》课程的应用项目,以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出来的项目为学习载体,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

(2) 拓宽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视具体内容和任务实施灵活交替。课堂教学内容由过去的“理论+实验+实训”转变为“项目+情景”,为避免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体现主体地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阶梯式课堂项目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三创”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意、创造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具体方案如下:

例如:三相电度表电路的组装项目中,在基本训练阶段,教师首先讲解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联接与分析计算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自主完成该项目任务打好基础;在任务实施阶段,鼓励引导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分组讨论设计电路,然后正确选择及检测元器件和电路设备,按装配图组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和评估,此阶段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完成阶段,是在实施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际产品的制作,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分工,进行协作及探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本课程开展了以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网络支持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和在线考核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题组教师研制开发了与课程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以搭建教师和学生间信息化互动沟通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三创”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项目教学资料的下载及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报告单等作业材料的上传。

篇4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就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单位,较为灵活地运用个人学习带动整个小组学习,继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使知识能够相互渗透。经验表明,小组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融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正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这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还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可行性

电工基础课程十分适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习,因为,电工基础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强。中职《电工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度很强的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灵活运用,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论解题,而是真正全面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以保证提高学生电工操作技能。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更好地合作。

2.抽象性思维强。《电工基础》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所以相对其他内容来讲更抽象,如三极管电流分配规律等课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抽象化为具体,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并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运用抽象思维充分理解课程具体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共同协作性强。《电工基础》内容相对比较多,并且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每一章节内容很冗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时间进行总结和思考,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取很多信息支撑知识体系。然而,很多技能、信息和材料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全部具备的,“团结力量大”,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优势。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有效策略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合作学习模式。中职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所以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之间有很大差异性,个别学生对学习容易产生极大厌烦情绪,而有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把握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将成绩较差和成绩较好的学生按照适当比例分配在一起,让好学生带动小组整体学习。通过小组模式构建,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扎实基础,根据学生能力整合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教师只起指导性作用,但并不代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任何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旁观者,要对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做好监督,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学生自身掌握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才能顺利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时,应当积极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验最后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和模式。

3.科学采取教师合作参与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学生才是教学主体,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协调性十分重要。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操作实践和演示,让学生主动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尝试自己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到“示范”即可,随后,教师再和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彼此提出不足和疑问。如学习便置电阻对放大器波形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论证和相应分析。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很大鼓励,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每一个学生的合作效能达到最大化,需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从课上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评价学生,更要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组织能力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语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科目,并且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针对理论和实践融于一体的电工基础讲,课程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应当增强学生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左小红.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80-81.

[2]许兴梅.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万丽琴.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3:94.

篇5

职业中专的《电工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专业性以及理论性均较强,学生对《电工基础》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之后的专业课程,《电工基础》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这门课程对刚刚进入职业中专学习的学生而言,其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基础就是其在初中中学习的物理知识,由此进入《电工基础》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这种现象,中专《电工基础》教师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措施呢?

一、《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

(一)有较强的理论性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在概念多、单位制较复杂以及基础知识较多得以体现,除此之外,学习《电工基础》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电工基础》具有复杂、公式繁多的特点,其难题的解法也较为灵活,需要较强的电路逻辑,学好《电工基础》的一个重要性要素就是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还有就是《电工基础》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的特点,其教学课程是呈现难度逐步增加的趋势,知识逐步开展以及深化。

(二)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

《电工基础》的实验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对学生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技能得以训练的基本部分。通过《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学生可以收获感性认识,对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验证以及巩固,使其对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定理的了解得以不同程度上的加强。通过电路实验环节,学生可以掌握一般电量的基本调式的方法以及测试的方法,还可以准确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电工设备和仪器。

二、《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相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而言,前者知识掌握不是特别充分,尤其是从初中升学上来的学生。对由初中升上来的学生而言,掌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就是其学习了两年的物理知识,可见由简单的电路基础知识转向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对中专学生而言,难度是较大的;但是对于由高中转至职业中专学习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有三年高中时间学习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所以,现阶段中专《电工基础》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层次不同,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措施,实现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关于《电工基础》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以及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职业中专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其接触实际的电子电工设备的机会是相对极少的,缺乏对电子电工设备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满堂灌”,学生会感觉到极为深奥,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师所讲内容,将慢慢失去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取得的学习效果较差。所以,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将本章节《电工基础》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连接的方法,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成为一定的有机体。根据理论分析以及长期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希望在实践中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电路基础知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在《电工基础》课堂上添加一部分动手项目,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电工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电工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的途径有很多,但是最终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就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动力。针对这种情况,中专学校或者是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采取邀请《电工基础》的学习者,而且保证《电工基础》的学习者在其从事的与电有关的事业上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的措施,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而且学生还可以对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明确自己专业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取组织与《电工基础》相关的专题讲座的措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解自身所学专业的相关信息,进而产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除上述的学生被动接受之外,学校以及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工厂、在工厂中见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得以了解,使自己的奋斗目标得以明确。

四、小结

综上所述,改善电工基础教学的单调性以及枯燥性,使电工基础教学的课堂变得较为活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为其之后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本文从《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入手,进而引出对《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的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准确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51-02

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专业和电子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中职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素质。电工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较多,知识原理相对抽象枯燥,但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对中职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教学指导,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使中职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最大的学习缺陷就是基础知识非常簿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为什么就读中职学校?”“自己将来想从事怎样的工作?”“希望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等问题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而中职学生从基础教育转到技能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转变,他们不能马上接受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淡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

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基础》(第二版)在每章节后面都有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学习内容:阅读材料或探索与研究。这些补充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用通俗、有趣的表述向学生展示电工知识的实用性。如安全用电的知识介绍,什么叫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为什么有些家电设备用三角插头,有些用两脚插头?家用电器不工作时不拔插头有什么影响?家用电器不工作但没拔电源插头为什么会有能耗?并引导学生计算几个家电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能耗。还有在楼梯上、下两端或走廊两端,常需在一端开灯而到另一端关灯,利用两只双联开关如何设计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但又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开生活中的奥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中的电学常识,并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据,教材中对教学内容科学严瑾的阐述相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障碍,因为大部分的中职学生不仅缺乏刻苦钻研和探索的学习精神,而且综合能力较差,表现在:应用数学工具分析计算电工学各物理量的能力、对电工学中各个原理的中文表述的理解能力、与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相衔接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对于电工基础的教学很有必要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即尽量做到使课程学习内容有用、有趣、通俗易懂,由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尽量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对电工基础学习的畏怯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学生对电位的理解。依照教材定义就是:在电路中任选一个参考点,电路中某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就叫做该点的电位。如果按照定义讲解电位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心中也有许多说不出的疑问,如计算电位为什么要选参考点?在电子电路中测量电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电压和电位的联系?等等。笔者在讲解电位的概念时考虑以下内容:什么叫参考点?如何选取?电压与电位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在检修电路时是测量电压还是测量电位?怎么测量?以检修电视机最常用的方法为例,即检测电视机中集成块各引脚对地的电位,因为每一级电路都会有合适的工作点,如果电路存在问题,必定其工作点也会不正常,这样就可以大致判断故障所在了。对一个问题、一个概念,这样条理清晰地解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再者就是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整本教材的学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就要全面统筹课程教学内容,既要考虑电工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即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电工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电器设备功率的理解,电能的计算,简单电路的连接,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为什么雷电会对家电产生危害等。同时要考虑电工基础知识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影响,如什么叫自感和互感,生活中常见的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如何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保留知识,不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讲解,留待有兴趣或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有分析计算的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学生觉得既困难又乏味,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教学实效。如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的运用计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等。所以课程教学要立足中职课程教学的要求,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要求,在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精选课程实训内容,使电工基础知识落到实处

电工基础课程实训的目的:一是改变学习氛围,从课堂上循规蹈矩的听和说到实训室中的做和想,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去认识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二是由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惰性,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风貌。三是实验直观地表述了抽象的理论知识,消除学生对知识产生的疑惑。比如通过电容的充放电现象解析电容的基本特性。四是培训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实训内容是笔者在获得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的一名学生的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后实施的。当时这名学生被安排做电工工作,可根本胜任不了这个工作,对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欠缺令单位领导非常不满。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是为教而教,而是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要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自信心。

学生对于由实验验证理论的实训不大感兴趣,比如通过连接电路测量电路各支路的电流验证支路电流法。因为需要通过计算对照,学生觉得既困难又乏味。而对于实用性强的实训就非常感兴趣,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阻、电压和电位;设计并安装由两只双联开关控制的在走廊一端开灯而在另一端关灯的简单电路;日光灯电路的安装连接以及注意事项;动手焊接简单的收音机电路等。而且学生在焊接电子元件的过程中对焊接的要求、电子元件的知识都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些实训学生都很感兴趣并很努力地完成。所以安排实训要以课程教学的要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为目的,既把中职电工基础的教学落到实处,又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制定客观实在的课程考评方式

中职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除了耐心的引导,适当的赞扬和肯定同样重要,它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成就感。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方向、学习自制能力、学习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能够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听课、写作业、实训,有的则不听从老师的调遣。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在上实训课时就很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大胆提出疑问、有主见、敢于动手、有较好实训效果,这些优点教师在课堂上是挖掘不到的,所以教师不能仅凭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卷面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科成绩,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

篇7

《电工基础》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模拟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它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电子方面课程的好坏程度。电工基础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其定理、原理十分抽象,公式繁杂,不易理解,记忆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这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必须对其教学实效性加以探究,以加强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创新意识。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1.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基础知识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都是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最好体现。在电磁场一部分内容中,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磁力线,磁路与安培准则等等,这些基本概念都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它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磁场的性质及相关内容。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和数学紧密联系,公式大多比较复杂,逻辑性十分强。此外电工基础可证中的内容设置具有十分强的整体性。

2.电工基础具有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的特点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都与实际紧密相连,它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素质培养。特别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的连接方法与测试方法以及各种电子电器仪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对理论中的事物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验证了自己在理论中的学习,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二、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大专职业院校中变学生对于电子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1.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实行精讲多练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授方法就是讲解与联系的双重结合模式,而精讲多练的模式更是受到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技能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并且其一技能性为主,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多辅以电工技能训练,其中精讲就是对教师最高的要求。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有:(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讲就是要达到语言的简练精准,同时内容全面。

在以精讲为基础的学习中,多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及时巩固。多练是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脑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十分大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学生一定要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进行练习,同时要确定自己的练习的目的,重点掌握联系中所要使用的方法,保证联系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压实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目的。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观察。由于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这种抽象化的转化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起到了启发车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十分普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明显。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更加明了的将一些平面中所不能展现出来的实验以及电路更好的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关的出口。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抽象性的电工原理。而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且辅以语言讲解,可以将抽像化的事物、原理更加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形象事物,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4.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性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来讲、听、记的模式。老师在课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然后在下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提高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探究意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强化操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一些演示实验所起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电工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所以找到合适的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26-01

1 教学方面的优化

1.1 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

电路是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电路是电流的流通,电路承载着电流传输的功能。电工教学与电子技术相比,其主要方向为电机控制以及电工基础技术应用。所以其主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分析、电路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分析以及交流电动机的可编程控制最后到数字电路等。

电工教学,我们可以认为是中学电路知识的延伸,但是其涉及的知识又高于中学知识,对于电工电路教学,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方面应该合理选择,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复杂的电路分析都是由简单的基础知识演化而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判断电路中的电位判断,以及电路的分析方法,比如电阻的串联,并联以及电路的等效变换等,都是电工教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在强化基础教学内容后,笔者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比如对复杂电路的解析。

比如,在学习基础电路的等效变换后,笔者对电路进行引申,随即在绘制了如下电路。

该电路为一Y型电路,笔者要求学生对该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将其等效变换为电路,变换的条件都已经给出,要求变换后计算出等效电路对应的电阻与电压,为何需要在此引申,有的老师在见解时会直接跳过,但是笔者会让学生自己研究,而后讲解,因为在学习三相电路中需要用到该知识,提前的教学铺垫有利于后期的教学。

1.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电工学专业注重技术,课本教材中的电工学理论有时候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实际接触后,比如到后期学习过程中,电工中的三相电路,电机等设备多样化,操作复杂,不好掌握,特别是可编程控制系统。由于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做几道题,就能让学生明白,或者让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后,能有所用,那么这样的想法就较为不太客观。

比如,在电工中的电路的暂态分析,就较为抽象,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所介绍的电气元件基本上都是电阻,而考虑问题时都考虑其达到稳定状态的电路特性,其实,实际的电路并不如此,比如电容,其通交流,隔直流,在通交流时,当达到一定的时间,才能使其达到稳定状态。那么对暂态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这是学生应该感兴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会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对其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在电工教学中,如前文所述,一般都会由简单向复杂的方向进行教学,但是笔者认为在某些场合确并不这样,适当的优化,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以电路的暂态分析为例。RC电路的全响应包括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在上课的过程中,通常会先讲零输入响应,而后再讲零状态响应,继而再讲全响应,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向学生讲解全响应,既然当稳态为0时,则为零状态,当暂态为0时,则为零状态响应,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课堂教学。

2 学生学习方面的优化

对学生学习中所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学生学习的首要问题便是其学习的内动力不足。学习的重要支配力量便是学生的内动力。在其学习的整个过程里,学生了解客观事物的内动力是求知动机。

所以在进行授课时要结合其所学专业,举出实例,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对本章节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学习电工前,学生都学习了微分以及积分,但是如和用电路将其实现,笔者认为,这是一方良药,所以在学习微分电路之前,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简单的微分式,以该微分式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完成本章节的教学过程。

笔者认为,在电工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里,教师要注意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的求知、求动、求异、求趣等心理得到满足。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授课,教学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视听相携,使知识点更只管形象的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其更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处理时,对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多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动画,绘制微分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等。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勤思考、勤动脑,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使其切身体会到知识是如何产生以及发展的,使其经由切身实际来获得知识、拓展能力以及提升素质。

3 实践环节的优化

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通过某些原理实验,让学生进行设计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电工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分析相关电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认识。

比如笔者在讲解控制电机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控制电路,要求电机反转1分钟后,再正转1分钟,并对设计的控制电路进行评价,而后再进行实验,当学生能够自动控制电机的运转方向与运转速度后,笔者再要去学生设计开环控制电路以及闭环控制电路,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除此之外,笔者会经常写一些简单的电路积分方程,让学生用电路实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电工学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多数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优化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提及实践,多涉及实践,让学生所学知识有何之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电工学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电工基础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多年应试教育模式。“黑板+粉笔+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和只在课内时间完成试验任务的试验形式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学与用脱节严重。有的内容学的用不上,有的内容学了不会用,有的要用的内容没有学。现代技术教育提出“由科学向技术教育回归”,强调科技服务于工程实际和社会。如果课堂内容偏重于理论性、学科化,忽视技术应用内容,必然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造成学校与社会脱节,违背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形成原因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电工基础需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的双重能力,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书本上的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没有了解,动手技能得不到锻炼。学与用脱节,学习就会没有目的和目标,就不会有学习动力,积极性自然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不会对电工基础这门课产生兴趣,上课就会觉得无聊,不会听老师上课,课堂如“一潭死水”。只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被调动起来,那么老师的水平再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再先进,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2.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一些教师会把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沉闷归咎于知识点太抽象。确实,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但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光靠嘴巴说说,在黑板上写写公式就会变得不抽象了吗?肯定不会,没听懂的还是没听懂。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心理,最终放弃这门学科。单独地看是对这门学科的放弃,长远地看会对学生起连锁反应,今天放弃电工基础这门课,明天就会放弃其他课程。长此以往,就会对所有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三、对策研究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甚至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创建相关网站。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边学边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之有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尽管学习基础较差,可能不太爱学习,但这不代表他们智力就不行。相反,其中有很多聪明的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改变教学思路。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启发式教学,避免“填鸭式”。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处理教学内容,多讲、细讲、精讲基础知识,少讲或不讲高深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课前5分钟,教师先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知识,找到问题答案。

3.立足实际,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结合电工基础书本上的知识点,将知识点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在身边,学了马上就能用到,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不会对本门课程有畏惧心理,课堂上自然不会再和别人说话或玩手机,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自然不会再沉闷。

4.根据学生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增加实训项目。

理论肯定会抽象、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安排包含相关内容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5.改革考试模式。

电工基础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要把他们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工人,采用义务教育考试模式不可取。可将考试分为三部分:

(1)笔试。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放过,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要多讲、精讲。笔试部分就考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必选实验、实训项目。考核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实训,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操作流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近年来,专业课程改革在各中职学校全面推开,出现了诸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适合中职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多样。然而,在当前《电工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观摩公开课发现,一些教师过多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新颖的教学活动,出现了重形式不重实质,重表象不重本质的现象,实际学生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情况和应用能力如何值得考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仍存在不良的互动,有效性不高,那为什么会出现合适的教学模式,收益却不大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一是课堂教学过多专注教学活动的表象,忽视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情况,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二是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对象学习情感特点不符。因此,正确分析学情,明确课程要求,探讨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就显得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笔者认为,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电工基础课程上,结合社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能力,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电工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都得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进步和发展。研究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能把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低效学习的疲劳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率必能提高师生在课堂教与学的愉悦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其次,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的电工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积累,能力得到提升培养,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再次,探索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高尚的师德有必然关系。如果能不断加强电工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策略,那么教师也就会自然重视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也要体现课程教学的主体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都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为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不断融合地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提高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努力。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会更加主动。

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多互动,多问,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表达想法,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耐心聆听学生的简介,对学生正确的反映给予积极的响应和强化,对于不够贴切的或者错误的反映同样给予点评,并给予适当引导和正面鼓励。如此,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尊重,课堂气氛也自然就能和谐健康。

2、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有二: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师在传授电工基础知识时,应该多联系与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的社会生活实际应用项目。比如:使学生了解电工基础理论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电路、电机、手电筒等日常生活中的电工基础知识,教会学生用电学专业的眼光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电工基础知识不断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认识。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在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提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中职生而言,本身抽象性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理工科课程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维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电工基础实验实训室,通过视频演示、仿真软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较轻松、直观地学到知识。

4、目标定位与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中职生的基础差别很大,学习潜力、智能、个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中运用具体的目标定位与分层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讲授叠加原理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指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分层目标。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概念,会计算基础练习题;较高要求是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后,能用叠加原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会建立简单问题的电路模型;再高一步要求是为进一步深造准备,会做思维难度较大的习题。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各层目标要求,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合学生需要的分层,注意把必做的基础题难度尽量放低,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做相应层次的习题。如此,突出特长生的培养的同时,保证后进生也能达到基本要求。

三、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愿意主动学习,对《电工基础》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维持学习兴趣,这对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的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时,做到每一个45分钟有效率,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篇11

电工基础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整个专业体系学习来说影响非常大。因此,改进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有效性提升,就成为了保障学生整个专业体系学习质量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1.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站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认知新鲜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感知与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正是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感知与观察,来接受并消化形象知识,最终形成实践操作技能。如果缺少了感知与观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感性信息,那么学生的意志、情感以及思维活动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甚至是完全停止,最终难以形成有效的实践操作技能。由于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较高,如果老师单单采用语言叙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便是非常低,一方面学生会觉得了然无趣,另一方面以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能力结构,也确实难以接受与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该如何来改变这样的教学困境呢?最简单也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利用实物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信息,积极调动其心理活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例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让学生在电视机的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功能作用,也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愉悦感。

2.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培养探究精神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这种掌握仅仅局限在理论层次,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只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鲜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立体、丰满与生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只局限在实验课上,因为实验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需求,所以应当交实践操作教学扩展到课外,引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实践操作条件,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这既能加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能使他们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3.引入多媒体,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中好多传统演示实验可用课件代替,例如可制作课件模拟日光灯的启动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应用等。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攻克教学难题。前面已经说到,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有时候难以形成有效的思维活动去理解知识内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电场与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力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4.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要将评价考核的重点放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上,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注意观察、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以用于评价考核。传统的评价考核单单以学生最终的一次考试成绩为准,以此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是存在较大的弊端。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结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最终的评价考核中,老师要根据日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分按30%计入总评,将最终考试成绩评分按70%计入总评,形成最终的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更加公平,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教学策略调整也更加具有指导作用。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应当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防止出现基础知识能力较高的学生不屑于学,而基础知识能力较低的学生又学不懂的现象出现。

篇12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为了满足当前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教学活动的优化,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和电教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教学环节的改进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符合社会用工与职业教育需要。

一、学习情感的培养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过程。创造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需要有情趣的提问,通过情趣提问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工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渴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教学《运算放大电路》这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课题:“遥控汽车模型分那几种控制?是比例遥控还是开关控制?”“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无人驾驶飞机是如何控制的?”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随后就引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比例控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二进制前,我先给学生讲“32格棋盘上摆米”的故事,提出从1、2、4、8到2的31次方的数累加和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出二进制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获得满足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生活技能,让知识武装头脑,让技能增长自信。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了解,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门课兴趣的程度,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教师要说服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活动范围,不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还要充满兴趣地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学生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对个别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但为了系统地掌握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心里对一些课程的排斥放下。

二、理论知识的积累

1.把握基础理论“够用”原则。教师教学不能仅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使其在参加工作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职场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把握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以保证学生能掌握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如:三个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与二极管、三极管构成模电和数电所有电路基础,以掌握这五种元件的使用方法与特性为基础,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不一定深奥,但专业知识面应适当宽泛一些,解决针对性、适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电工电子教学活动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培养。情感教育也是电工电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工作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理论知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情操。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前,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任务是完成电工电子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个人情操等非专业知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等。所以,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专业基础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人生活技能培养与个人情操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职场人。

三、学习态度的培养

篇13

笔者在上电工电子课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无精打采。与他们深入交流后得知,电工电子基础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如空中楼阁般虚无。技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应届毕业生,一到技校马上接触大学难度的电工电子基础课,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学生对课程失去了兴趣。如果学校能在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之前,设置物理(电学)课程,教学效果便会得到有效提升。在物理(电学)中有大量的电工知识,比如电容和电感、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静电场中的库仑定律、电势及电场力、磁场及磁场力等。当学生学过物理(电学)中这些内容后,再学习电工电子基础有关内容时,便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便很轻松,并有兴趣去继续探索相关知识,当学生熟练掌握过去学过的内容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基础课的动力。

二、设置电学实验,营造快乐的电工电子基础课堂

在设置电学实验时,根据电工电子实验特点,设计出一些有一定挑战和趣味性的实验。尽量避免过去的实验方式:按照书本的步骤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电流表的内外接实验中,并不通过课本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得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电流表内接和外接实验,分别测量出几组数据,再分析数据的不同,得出猜想。接着换另一套量程完全不同的电表,电阻数值不同的电阻器,再进行一次实验,再得出几组数据。对比前一次猜想,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把PDCA循环融入到实验中,更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每当一部分学生得到和课本相同的结论,总能在他们脸上看到自信的笑容。

三、介绍安全用电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习惯

毕业后学生的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电打交道。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瞬间失误的小动作造成的。因此,时刻向学生灌输安全用电的知识,能帮助学生养成严肃的工作态度。在电工学实验中,部分实验所使用的的电压是380V的工业电压,部分实验所使用的是220V生活用电电压。我们都知道36V是安全电压,远超安全电压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在三相交流电的星形和三角形连接中,星形三相互差240V,三角形三相互差380V。如果在星形连接中,学生将输出电压调到380V,就会烧坏电灯泡。在三角形连接中不小心接一根中线,就会造成电路短路。在超过安全电压的实验中,要时刻叮嘱学生安全用电有关知识,培养科学的工作习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