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2-02 15:49: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54-03

近年来,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周末游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山水水,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域这一块,目前开发较好的景点还为数不多,尤其是在乡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论及方法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002年,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肖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3]。还有杨振之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设施[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所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事物;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游客前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5]。

1.2 旅游Y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类准确科学且适用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旅游理论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经开始,伴随着旅游开发开发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因各自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在研究旅游资源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是一项必要工作。

1.3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类后就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实际的评价,这是分类的价值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为了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来支撑,避免克服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时的盲目性,是为了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江景区位于六盘水市境内,距离六枝特区行政中心40km,六盘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黄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六毕高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区的通达性和可入性。同时,景区的道路在不断扩建,改善了景区的交通位置,进而凸显景区的区位优势。景区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风景区包括:江景区、回龙溪景区和溪耳景区,面积约259km2,总共112个景区。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优势 研究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5℃,年均日照时间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物储备丰富,已经探明的煤炭量达33亿t,理论储量为180亿t左右,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量达51亿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全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和转型升级突围战,经济形势稳重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生产总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13%。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195.98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8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7%、12.4%和16%。

3 江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相关学者在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无论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还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本次六枝特区将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依据任然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表1、表2)。

根据《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相关规定,江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比如: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优美的水域风光。

4 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目前,江景区已经开发的单体旅游项目有54项,在2016年,整个景区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还有在2017年的春节,整个景区到处充满节日的氛围,听山歌、品美食、看美景,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

4.2 资源特色鲜明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贵州省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处于毕节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和结合部,从而看出本地区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江景区,所呈现的54个单体旅游项目中,红色旅游资源占30个,占比例为55.56%。虽然江景区给游客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这一类型,但是整个景区的主色调是红色旅游。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比如有:古国、夜郎古国、梭戛长角苗风情、水落洞歪梳苗风情、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坟、摩岩石刻、古驿道、石驿站、古城墙、郎岱古镇、茅口古镇。

4.3 丰富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陈列馆和纪念展览馆的内涵,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活场景展示。景点场景的设计应利用声、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展示的信息,尽量再现当年的实际情境,适当考虑旅游者参与性的内容。提高展馆的趣味性,贴近旅游者的生活,激发旅游者的动手动脑热情,吸引旅游者参与,使旅游者更乐于接受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一格的江红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态资源,促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及原生态发展道路,是江景区旅游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理念。柯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颇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红色旅游、古遗址、古建筑等),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坚定信念,集中打造鲜明的大特色。对于江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是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

5 结论

本研究对江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评价,江景区单体旅游资源共有54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有2个,四级4个,其中三级7个,二级6个,一级12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21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3.7%、7.4%、12.96%、22.22%、38.9%。同时,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资源特色鲜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主题突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篇2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增长,既依托于旅游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中,“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开发、规划的一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可以初步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与我国高校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手段是相对应的,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践、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素质。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专业化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游规划相关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格式和事项,能够熟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步骤和内容,并能使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作图,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旅游规划工作打下初步基础。所以说“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若想掌握上述能力,知识范围则要涉及地理、历史、城市、交通、建筑、市场、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这就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涉及多学科领域,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城市规划原理”、作图设计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前后教学计划安排的不合理,并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重复问题,只重视课程内部的衔接,而忽视了课程间的关系。

2.任课教师师资队伍薄弱

旅游规划涉及范围很广,需要的规划人员应具备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而目前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缺乏跨专业知识,使得教学层次受到限制。多数任课教师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较少,实务经验缺乏,这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

3.实践教学比例过小,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费、时间、教学计划等限制,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即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附近的景区作一些简单的资源调查评价、市场调查等基本工作,真正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景区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则较难实现,这就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

4.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许多学校还是主要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这种评定方式造成学生只注重分数,特别是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对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程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这三方面问题,对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行探索,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关系,力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案例中去,在实践教学中又能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课程设计不同而做出调整。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所做出的课堂内容体系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的空间布局设计、形象设计及项目设计,还包括制图等实践内容。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讲授相关理论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分析,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再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方法的掌握。

2.教学方式的设计

(1)课堂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应更多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多采用案例教学。任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馆等途径,让学生对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进行直观的学习。任课老师可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加以分析和点评,从而促使学生开拓思维方式。

(3)实践教学方式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实地调研。选择某一个具体的旅游地,让实践小组分别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评价等工作,并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形象设计打好基础,有课题的任课老师,更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课题中的资源考察、资料收集等具体工作;二是实训教学。大力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撑,开展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突破技术关,初步掌握规划制图功能,进而结合前期实地调查案例,进行地图数据化、功能分区设计及规划图件绘制等工作。

四、结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中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市场分析、形象设计、功能分区、 图件制作等工作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只有重视和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85-88

[2]严少君,俞益武,方躬勇.旅游规划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111-112

篇3

摘 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但各地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该标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中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并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旅游资源;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6)―05―0062―06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重点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基本上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2003年版“国标”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体系、调查规范和评价方法等实用技术路线;为便于应用,对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作了简要说明。本“国标”总体上内容全面,技术规范,便于操作,是一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标准。但“国际”在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上明显存在不足,对个别旅游资源类型的释义也不够准确,各地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参照部分欧美国家的相关u标准,结合国情与笔者近两年参加评审甘肃省各市县几十个旅游规划的工作经验,重点对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问题提出一些修订意见。

一、关于“旅游资源分类”问题

“国标”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结构,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但个别地方仍存在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下文列举分析。

1.概念模糊问题

“国标”虽然在《附录规范表》中,对旅游资源类型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作了简要说明,比较清楚,但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对资源的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中个别名称存在提法不够准确或概念模糊、层次不清问题,容易引起歧义。

(1)AAE奇异自然现象:概念较大。直观上理解,自然现象不仅包括地表,也包括地下(如“BAB暗河河段”、“BD泉”等)的奇异景观和“D天象与气候奇异景观”等基本类型中的奇异自然现象,在分类应用中容易引起混淆和重复。《释义》中说明为:“发生在地表面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因此,改为“AAE地表奇异自然现象”似乎更加准确。这样,像“怪坡”类即可归入此类,而天象、河流类则归人它类。

(2)ACI丹霞:概念不全。《释义》中说明为:“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一种顶平、坡陡、麓缓的山体或石体”,概念不够准确。丹霞地貌有馒头状、麦垛式、宫殿式和奇峰峭壁式4个基本类型,且基岩有暗灰、红、土黄等多种过渡色,有些则未必有“顶平、坡陡、麓缓”的特点。建议完善释义说明,以避免分类时排除其他类型的丹霞景观。

(3)BBA观光游憩湖区:概念较大,包含了“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基本类型,界限不清,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前者释义为“湖泊水体的观光游览区域段落”;后者释义为“供观光、游乐、休憩的水库、池塘等人工集水区域”。为避免应用时出错,应将前者的《释义》界定为“天然湖泊水体”。

(4)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概念模糊。《释义》中说明为:“海面和荒漠地区光折射易造成虚幻景象的地方”。事实上,海市蜃楼是只有在海岸地带才能见到的海面景观,荒漠地区常见的虚幻景象应称为“沙漠(戈壁)蜃景”更为准确,像嘉峪关至敦煌地段在夏季常见的只有蜃景,没有蜃楼,更没有海市。建议基本类型中增加“DAD沙漠(戈壁)蜃景”。

(5)E遗址遗迹:概念太大,层次不清。应改为“E人类活动遗址遗迹”,以区别于自然的遗址遗迹(如动物化石点),也与亚类、基本类型相呼应。同样,“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议改为“历史人文活动遗址遗迹”,与“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相呼应;也与“FA综合人文旅游地”中的现代人文活动相区别。

(6)F建筑与设施:层次不清,涵盖不了所属的亚类和基本类型。如“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有些在露天祭祀山神的,没有建筑设施;“FAK景物观赏点”有些可能在自然的制高点上,没有设施。建议改为“F建筑设施与现代人文旅游地”。“FA综合人文旅游地”的概念也太大,可能涵盖史前和历史的人文旅游地,建议改为“现代人文综合旅游地”,与“E”主类相区别。

(7)H人文活动:概念太大。应改为“H现代人文活动”,以区别于E、F、G三主类。其亚类和基本类型的内容也相应为现代的内容。

2.前后重复问题

主要为两者间有涵盖关系的基本类型,容易引起重复计数。典型的有:

(1)EAA人类活动遗址,《释义》为“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EAD原始聚落,《释义》为“史前人类居住的房舍、洞窟、地穴及公共建筑”。事实上,前者概念较大,包括后者,二者也难以截然分开。原始聚落不管是原态的,还是复原的,都在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离开史前人类聚居、活动场所的复原聚落(如异地的博物馆),就不能称其为原始聚落。因此,二者应合并归类,称“EAA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与原始聚落”为宜。

(2)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释义》为“进行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场所的地方”;FBB祭拜场馆,《释义》为“为礼拜神灵、祭祀故人所开展的各种宗教礼仪活动的馆室或场地”。有些祭拜场馆是单体活动场馆,有些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也单设祭拜场馆,但只是大景区的一部分。在资源调查中,很难截然分开。对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内又单设祭拜场馆的,如按照2个景点计算,显然不合理,容易造成同一景点的重复统计,应合并改为“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在“FB单体活动场馆”的基本类型中,删除FBB祭拜场馆项,凡是祭拜场馆,都归入“FAC祭祀与宗教活动场所”较为合理。

(3)FCE长城段落,《释义》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段落”;EBH烽燧,《释义》为“古代边防报警的构筑物”。事实上,古代长城的结构由烽燧、亭、障几部分构成,明代时即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因此,烽燧不管是独立的还是残存的,都应属于长城的范畴。因此,“长城段落”包括“烽燧”的概念,烽燧不应单设,否则会重复计数。资源调查时,消失的烽燧遗迹应归入“EBG长城遗迹”;残存的烽燧墩台则应归入“FCE长城段落”。即应取消“EBH烽燧”这一基本类型。

3.类型缺项问题

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仍有不少缺项。虽然在“释义”中说明“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本类型时, 使用者可自行增加。增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于最后,最多可增加2个。”但作为“国标”,应类型全面,编排科学,不宜由使用者随意增加,且有些基本类型仅限于增加2个,显然是不够的。主要的缺项有:

(1)“AA综合自然旅游地”中,应增加“AAA山丘谷地复合型旅游地”基本类型,这是最普遍也最具旅游价值的旅游地。其它编码应依次后推。

(2)“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O彩色丘陵”类型。彩色丘陵类似于丹霞地貌,但与丹霞地貌又有本质区别。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彩色丘陵,是地质地貌过程的重要形迹,极具旅游价值。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规模居全国之冠,归人“丹霞”显然是不合理的。

(3)“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ACP戈壁滩地”类型。“ACM沙丘地”《释义》为“由沙堆积而成的沙丘、沙山”,显然不包括戈壁滩地,而戈壁滩地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4)“BA河段”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BAD漂流探险河段”类型,属专项旅游的范畴。常规性观光而不具备探险性质的漂流河段,如武夷山九曲溪,则应归入“B从观光游憩河段”。

(5)“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EAE史前传说人物活动地”类型。

(6)“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CL非宗教类庙宇建筑”类型,亦可与“FCC楼阁”合并成“FCC非宗教类楼阁庙宇”。如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庙,即非书院、也非宗教庙宇和祭祀建筑者,当归入此类。

(7)“FG水工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FGG人造滑雪(滑冰)场”类型,这种类型的资源与天然的“BF冰雪地”有所不同。“Ⅲ冰雪地”是天然形成的,而“人造滑雪(滑冰)场”是人工辅助于机器制造的,应属于水工建筑类型,以与天然的冰雪地有所区别。此外,应增加“FGH水电站发电厂”类型。

(8)“HC民间习俗”的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CI古民族后裔聚落地”类型,因为多年来传承演变形成的现代民间习俗和有些一直保留了原始传统的古民族后裔,其习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旅游价值,细分会更加实用。如甘肃永昌的古罗马人后裔、泾川的金人完颜部落后裔、临潭的明代江淮汉人后裔等民俗,当属古民族后裔类型。

(9)“HD现代节庆”应改为“HD现代节会与专项活动”,使其范围更大。在其基本类型中应增加“HDE专题交易会”和“HDF专项旅游活动”,其具体内容可在《释义》中加以界定。

4.关于类型细分问题

“国标”对有些基本类型的划分比较笼统,有必要再细分。

(1)BDB地热与温泉:《释义》为“水温超过20℃或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地下热水、热汽和出露泉是3种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因其温度和呈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旅游功能,地下热水多用于温泉浴,而热汽和出露泉多用于观赏,因此应细分为“BDB地下热水、BDC热汽、BDD出露泉”3个基本类型。甚至可以将出露泉再细分为热泉和温泉两个基本类型。

(2)FBC展示演示场馆:《释义》为“为各类展出演出活动开辟的馆室或场地”,应包括展出和演出两个方面。可细分为“FBC地域性综合博物馆、FBF专题博物馆、FBG专题展示馆、FBH地域文化演示馆、FBI大型歌舞剧院”等基本类型。

(3)GA地方旅游商品:应将“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GAD中草药材及制品”3个基本类型归类为“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在这一较大的概念中,只要具有本类型的产品,不同地域之间即便是产品不同,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可比性。应删除“GAA菜品饮食”,其中只能现场品尝的饮食部分,应归入“HCG饮食习俗”;可以作为商品销售的饮食制品,当归入“GAB地方农副产品与饮食”。此外,应增加“GAA旅游用品”、“GAC旅游书店”、“GAD旅游纪念品”3个基本类型。如此划分更便于实际操作和不同地域间的比较。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修订“国标”,使分类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细化《释义》说明,使《释义》具有旅游资源分类工作的“实施细则”功能。《释义》中,对有些比较模糊,容易引起错误归类或重复归类的资源,应加以说明界定。如具有农业观光性质的人工花卉基地,应归入“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水上娱乐设施应归入“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应归入“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其他类则归入“FDH特色市场”等等。

二、关于“旅游资源评价”问题

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的局限性

“国标”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设立“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3个评价项目;“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项评价因子。每一评价因子按4个档次相应赋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从高级到低级分为五至一级和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这是一种传统的模糊权重评价方法,在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评价对象概念模糊

本标准是根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评价。“国标”的定义为:“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据此可知,“单体”概念包括“基本类型”。但是,资源分类中对“基本类型”划分得很细,有些甚至只是一个独立的很小的而又可能会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点”(如HAA人物),因其缺乏独立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此评价方法,几乎得不上几分。更多的单体则是完整旅游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没有独立、完善的旅游配套功能,“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几项评价因子的得分几乎为零。因此,按此方法评价的结果,各小的独立单体间没有可比性;综合性的基本类型和其中的小单体(如山丘型旅游地与山上的独峰)更没有可比性,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旅游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太大,评价会过于笼统;基本类型的单体则大小不一,过于杂乱,难以比较。因此,评价的旅游资源范畴应界定为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景区。

(2)评价因子存在缺陷

“国标”指出,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是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但本标准确定的8个评价因子不能涵盖所有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将出现许多资源难以“对号入座”问题。该评价方法更适合对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基本上不适合对休闲度假性和专项活动性旅游资源的评价。如参照本标准评价休闲度假性旅游资源,则“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等几项赋值较高的评分会很低,总分自然不会高,这对优质度假旅游地显然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也不 会科学。如用于大型旅游交易会这一专项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评价,则评分会更低。因此,评价标准应依据资源类型,补充完善评价因子,重新确定赋值。

同样,评价依据中仅列4个级差,缺项问题也较为突出。如“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因子的评价依据,最低一级为:“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赋值为1分。像季节性、阶段性的专项旅游活动类资源,旅游时间一般少于100天,游客也不可能达到40%,其评分自然为零,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3)因子赋值不够科学

本评价方法是按照“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设定的“综合评价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定了相同赋值的共有评价因子。但现实中的旅游资源存在巨大的类型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引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因此,不同类型或特点各有侧重的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在“资源要素价值”评价项目的各因子赋值,特别是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两项中的赋值应有明显差异。如果按照相同赋值的因子评价,就某一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出的总分与实际价值会有很大出入,不同类型的综合评分结果出入会更大,也就更没有可比性。比如,应用这一标准,对九寨沟景区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高;反之,对西安兵马俑的评价中,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赋分会很高,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的赋分会很低,这样,总评出来的赋值很难说明那个景区有更高的旅游价值,二者之间也没有可比性。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比较,但评价的结果却无法比较。

综上分析,本标准比较适合对人文与自然综合类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的评价,而不太适合对自然或人文类型占绝对优势的旅游资源的评价,也不适合对休闲度假类和专项活动类旅游资源的评价。应对以上类型资源,分别按照同一类型资源的共有因子,再设定4个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旅游地的评价可以是综合性的评价和横向比较,而旅游资源评价比较科学的原则应是同一类型资源的横向比较和等级确定。

(4)评价过程流于主观

“国标”明确提出,“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束后,由调查组填写”;本标准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因此,标准显得过于宏观和笼统。虽然引入模糊权重评价方法,但也只能是概念性的定性评价,难以真正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化评估。就甘肃省的几十个市县的旅游规划来看,按“国标”进行的旅游资源评价普遍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标准》本身的缺陷使得调查、评价人员难以正确处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资源的合理赋值和对《标准》中缺项资源的评价处理,加之对世界及全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不够,缺乏可用于对比评价的知识赋存,对资源的赋值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评价标准本身缺乏不同类型的实用技术标准,难以开展可用于参考的技术性评估。如对休闲度假地的赋值,基本没有考虑气候适宜性(风效指数)、海拔高度、负氧离子含量、山体坡度、水体性质等因素的定量评估,只是主观打分。三是由调查人员完成评估,旅游业者和相关专家几乎没有参与,而评估人员也往往只是主观打分,几乎没有考虑美感质量的定量评价、游客心理刺激――反应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等基本的评价参考因素。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分别设定评价标准,细化定量评价的标准,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5)结论表述不够直观

“国标”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值。依据赋值大小,将旅游资源依次划分为: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一级以下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这种评价结论等级非常清晰,但对资源级别的描述性表述显得比较平淡,难以直观反映资源等级和市场吸引力的区域概念。建议做如下调整:五级旅游资源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四级为“国家级旅游资源”;三级为“省级旅游资源”二级为“地市级旅游资源”;一级为“县区级旅游资源”;其他为“乡镇级旅游资源”。这样,在旅游开发定位和市场推广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都会一目了然。当然,对评价项目和因子的赋分也应按此要求,做相应的调整,以求结论和实际相符。

2.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构想

本“国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说到底是对资源单体的评价,基本上反映不出一个完整旅游景区价值的大小。旅游资源的概念伸缩性太大,可以是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景区,也可以是小的资源单体。旅游工作中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应是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这一更大范畴的评价。因此,在本“国标”基础上,还有许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问题,亟待研究,应以国标形式予以规范。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考虑设立以下国家标准:

(1)旅游景区评价标准:在地理区域和服务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是许多资源单体的集合,对于确定旅游地的开发重点至关重要。但是旅游景区的价值不是资源单体价值的简单相加,应结合国情,就旅游景区划分出旅游活动类型,分别确定评价标准。国内外就部分类型的景区已有成功的评价标准,如适合休闲度假地气候适宜性的“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对山地旅游活动的“地形适宜性技术评价”,海水浴场、海滩等景点的“旅游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自然风景区“风景质量分级评价”等等。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

(2)旅游地评价标准:旅游地是包含若干个旅游景区的较大的区域,可以是目的地,也可以是顺访地;可以是市级或县级区域,也可以是乡镇级或较大的旅游景区群。对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也可用于不同地域间的旅游地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或规划与管理意义上的重要排序。对旅游地的评估,目前已有“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郭来喜等提出的“中国观赏性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价模型”等模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标准应是比较成熟的对城市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方法。但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尚没有统一的国家评定标准,亟需研究出台。

完善旅游资源单体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景区内各单体景点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景区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内各旅游景区的对比和重点排序;出台旅游地的评定标准,可用于旅游地域内各旅游地的对比和重点排序,也可用于同级旅游区间的对比和重点排序。这几个标准是层层递进关系,缺一不可。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篇4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为旅游业提供理论指导的旅游科学目前还不成熟,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定义,例如郭来喜教授在《人文地理概论》中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 、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而《中国旅游七大普查规范》中指出,“自然界一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尽管旅游资源的定义不同,但就基本属性而言,大体是一致的。首先,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再次,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

(三)海南南湾猴岛的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属性的分类,海南南湾猴岛属于生物景观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根据管理级别的分类,则属于国家级旅游资源。南湾猴岛生物资源丰富,岛上除了有热带植物400多种,100多种动物外,现居住着25群25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是我国唯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景区。全岛到处是茂密的阔叶林和灌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椰树、荔枝、菠萝蜜、杨桃等果树满岛皆是,草木四季常青,花果代谢不衰,是典型的热带风光。

南湾猴岛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新村镇与南湾半岛隔海相望。两岸均设渡海码头,是南湾半岛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我国唯一的一条跨海空中索道便建在此处。新村镇有渔排500多户,与大海、青山融为一体。景色极为壮观,是早已失落的“家文化”的发源地。南湾猴岛融山纳海的自然景观、猕猴、“家”文化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赋予了该地域独特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四)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为生物的多样性,在南湾猴岛生活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在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而形成了独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1995年的资源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植物39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5%,哺乳动物15种,鸟类57种,两栖爬行类17种,珍贵动物猕猴也已从1965年的5群10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20多群2500只左右,此外还有水鹿、小类猫、豹猫、水獭、穿山甲等近20种兽类;鸟类有海南鹧鸪等近30种;爬行类有蟒蛇、蜥蜴等。

二、海南南湾猴岛旅游的基本特征

(一)对旅游者的吸引性。南湾猴岛上的猕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种类独特,种群众多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可以欣赏到令人捧腹的猴艺小品、充满灵性的马戏表演,还可以与猴子合影留念,亲密接触,别有一番情趣,高空缆车既便利了游客进岛出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海南椰风海韵的全新视角。

(二)区域性。南湾猴岛为滨海台地,呈东西走向,最高海拔255米。属热带海洋性岛屿季风气候,最冷月(1月)气温22.2℃,极端低温4℃;最热月(7月)28.1℃,极端高温39℃,无明显冬季。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31毫米,雨季(5―10月)降雨量占86%以上。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岛上12个山头连绵起伏,山上大小岩洞无数,奇岩怪石嶙峋;植被茂密,四季常绿,风景秀丽,山涧大部分时间都有涓涓溪流,是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乐园。它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猕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热带海岛猕猴保护区。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南湾猴岛上不仅有猕猴、水鹿、小类猫、豹猫、水獭、穿山甲、海南鹧鸪、戴胜、蟒蛇、蜥蜴等多种多样的动物资源,还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天然植物以灌木林和小乔木为主,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半岛被子植物经鉴定的有78科274种,其中红树树种9种,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南龙血树、曼加青梅、海南大风子、长柄银叶树、红榄李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综合性地发挥其旅游吸引力,实现南湾猴岛的旅游价值。

(四)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南湾猴岛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旅游者付出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因此,南湾猴岛的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正如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容易受到破坏一样,南湾猴岛旅游资源使用不当也会遭到破坏,尽管它种类丰富,但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来说,也是不可再生的。

三、对海南南湾猴岛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问题的认识

(一)维持人猴载量。目前,南湾猴岛正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五年之间南湾猴岛的客流量上升了16倍之多,仅凭景区的有限天地已经难以承载游客的数量。作为一个生态景区,游客的快速增长必然影响猕猴的生存环境。此外,由于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南湾猴岛猕猴的数量已由1995年的1800只左右,增长到目前的2000多只。其种群数量已远远超过“猴山”―峨嵋山。根据专家意见,猕猴最佳的生活环境应是150-200只/平方公里,并非越多越好。因此,南湾猴岛的人猴数量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

篇5

嘉义县政府转请阿里山风景区管理处协助(简称阿管处),于是在2006年委托专业团队(由嘉义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研究所及野FUN生态实业公司共同组成)协助小区居民调查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文、自然与产业)及辅导小区居民执行永续发展策略,包括:确认特色核心资源、基础性的资源监测及休闲产业质量维护、相关保育与环保规范拟定、小区永续发展共识研讨、核心资源巡守机制建立与执行、生态旅游游程规划、游憩;中击调查及环境监测、核心资源商品化、小区导览解说员训练、产业多元化自然工艺技能提升、媒体营销宣传等,在小区居民与业者极力配合产、官、学三者共同辅导下,永续发展课题日渐融入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生活、生产及生态之三生环境成为顶笨仔小区追求的目标。

不要大众旅游

辅导团队接受阿管处委托后,立即前往顶笨仔观察村落现况(居民生活、景观、产业、山水系统等),并与聚落内主要组织“顶笨仔文化协会”成员(理监事、会员等)座谈,了解村民意愿、想法及需求。在对话中得知村民的意愿是在观光主管单位协助下,将原有的农业谋生型部分转型为观光产业。而以往游客是将顶笨仔作为到阿里山风景区各景点游览的过夜站,由此辐射前往其他景点。他们希望辅导团队帮助他们规划出小区的旅游行程,并找出可以吸引游客前来的资源,让顶笨仔成为主要景点。辅导团队在尊重居民想法的同时,为了设法引导居民同意走往生态旅游方向,而不是引进会带来小区环境灾难的大众旅游,辅导团队邀请传统民俗(建筑、信仰)、野生动植物、导览解说、手工艺、商品设计等专家参与辅导。

小区要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先了解本身是否有足够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吸引力,因此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往往是首要业务。生态旅游资源有人文与自然生态两大类,居民每天生活其中,往往自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或现象却是外人眼中的宝,例如飞鼠,当地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那是常看见甚至可以打来吃的;或者常见猛禽在天空飞翔,当地人不以为意,殊不知那是观鸟生态旅游很好的资源。因此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要由外人眼光来看,才能看出生态旅游的宝在哪里。辅导团队请专家带着居民共同进行调查,一方面互相交流对某物的认知,一方面也启发居民对人文或生态资源的了解与重视,无形中已经在对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了。

寻找身边的亮点

在进行人文资源调查时,居民翻箱倒柜搬出许多早期生活用品,这些在现今都市生活中早已消失的东西,却在山村中还完好保存,就是等着再被发现。居民可以拿着石头秤锤、对着原来的猪舍、指着三合院石埕侃侃而谈,民居主人会说那石埕的石块,是祖先下到落差数十米的八掌溪河床将岩块打成一片片后再辛苦搬上来铺整的,而且还传承中国人祈求吉祥的习惯,将石埕排列出人字形,代表人丁昌旺之意。有一对年逾80岁的老夫妇,指着正厅悬挂的一幅画像,诉说着洪家在宋朝为官但受奸人所害,被判满门抄斩,逃亡的六位子嗣仅留一子维持原姓,其余五子不得已改姓躲避,是为“六桂堂的由来”。六个姓氏分别为洪、江、龚、汪,翁、方。后来洪家由福建诏安来到了台湾,带着“六桂堂”的画像,提醒子孙还有其他五个姓氏的同宗。这样的解说,也是最能感动游客的元素。

在进行自然资源调查时,居民眼中多以人或牲畜的食物来看野生动植物,专家则以是否稀有、是否特有、是否有趣来评估资源重要性。而专家带着有兴趣的居民边走边看自然资源时,当地居民生活中对动植物的利用以及专业学识就在彼此对话中交流分享,往往一次调查行动下来,专家与居民都饱受对方新知的冲击,而双方交融的知识就成为在地导览解说最好的素材。例如,当地有一种植物叫“长果藤”(芒毛苣苔),是苦苣苔科中唯一的藤本植物。地方俗名为“白面风”,据当地老人说早期所养的牛如果中暑,养牛人就会到山上摘取“白面风”及“六月雪”,将两者混合烧煮后,用竹管灌食牛只,让牛休息一阵子后就会好了,这是当地人的宝贵生活经验,藉这次调查加以记录,让这些生活知识得以传承。

顶笨仔居民参与自然资源调查后,对野生动植物有了新的观感,不会只看是否能吃,而会知道它在自然界的地位及生态旅游的价值,开始会有珍惜与保护的观念产生,这就是生态旅游最大的贡献――让居民成为当地自然环境的守护神。

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学术性的自然资源调查不同,虽然一样会列出动植物名录,但辅导团队却必须协助居民指认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也就是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的资源,并据以发展出业者与游客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保护管理机制。顶笨仔的生态旅游核心资源就是传统农村景观(百年三合院、百年花轿、百年石埕、百年梯田)与夜间亮点(飞鼠、荧光菇、萤火虫)。

“秘密客”评鉴行动

顶笨仔因位于阿里山风景区范围,多年来早有居民因承接到奋起湖或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过夜游客而发展出多家民宿与餐饮业者,但只是其他风景点的附属住宿地,在这次辅导后才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主角。但由配角变成主角,举手投足可就要有风范,因此相关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升及解说能力的强化也是辅导重点。辅导团队针对业者提出改善服务质量及友善环境做法建议,对有兴趣担任解说员的居民开设训练课程。为了解业者与解说员是否遵照专业指导与规范从事相关服务,辅导团队特别规划了“秘密客”评鉴行动,邀请了观光主管机关的官员、生态旅游专家、自然观察家假装是在网络上看到民宿介绍的游客,从电话接洽开始、到交通安排、住宿与体验套装游程,都由秘密客自行处理,以完全感受一般游客会遇到的所有过程,最后撰写观察报告与建议,再由辅导团队知会业者,加以改善缺失或表彰优点。

2007年6月2日,台湾生态旅游专家杨秋霖先生就掩饰身分成为了“秘密客”前往顶笨仔体验,事后 写来的报告指出,民宿主人未在事先交代游客需自备毛巾、牙刷、牙膏,而且未对做得很好的垃圾分类、使用环保餐具等这些环保措施详加介绍,错失环境教育及自我宣传的机会,殊为可惜。另外在夜间赏飞鼠时没有提醒雨天路滑,导致同行的女游客跌跤,飞鼠也没看到,造成这次印象不佳。由此秘密客评鉴得知该民宿主人尚有许多可以加强改进的地方,这就是秘密客评鉴的功能。

放下猎枪去巡守

生态旅游首重生态保育。对顶笨仔居民而言,保育可是与当年盛行打猎大相径庭的事。因顶笨仔是农村,早年农闲之余,居民就拿着猎枪到附近林地猎飞鼠打牙祭。但在发展生态旅游要保护核心物种的需求下,当地原来最会打猎的一位民宿业者之妻对他说:“你曾经怪父亲猎杀了那么多飞鼠,让你现在不容易打到,将来也会有一天你儿子跟你抱怨,你把飞鼠打光害他们都看不到。”于是他放下屠刀,以其对飞鼠生态之了解,转而成为赏飞鼠的优秀解说员,并担任小区成立保育巡守队的队长,带领大家共同维护山林环境及飞鼠安全。生态巡守队多为民宿业者及解说员组成,保育巡守的制服、警告哨子、交通指挥棒(办理赏萤活动交通指挥及山林巡守警示用)、反光背心等装备由阿管处提供。除了顶笨仔聚落本身禁猎外,也将这消息传遍周边汉人聚落与原住民部落(专指原住民聚集地),警告猎人不要到顶笨仔狩猎。虽然顶笨仔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传统农村人文景观,但居民还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然环境与保存传统文化。虽然想让农村转型发展观光产业,却从规范与限制最多的生态旅游着手,除了对相关自然观察设有严格的规范外,全聚落几乎都是生态保育员。在遏有疑似盗猎行为时,巡守队员彼此以手机联系,实时会合入山搜索,还请附近的奋起湖派出所立刻派警车支持,达到警告威吓效果。在当地居民的积极保护下,不但成功遏止了外地的猎人进入该地狩猎,也让本区的飞鼠成为台湾地区种类齐全(三种都有)、观察只次最多、也最容易看到的生态旅游资源。飞鼠在夜间活动,民宿业者带着游客进入漆黑的森林中,以强力手电筒寻找飞鼠,当灯光扫到飞鼠双眼时,反射的亮点让居民称作“树上的星星”。就靠着这树上的星星,加上小区保育飞鼠的故事,让游客体验到夜晚林中生命的悸动,体会到保育的价值,从而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环环相扣,生生不息。野生动物因为栖息地安全了,繁殖与作息正常,这里就成了赏鸟与赏飞鼠很方便的地方,再经媒体对这小区生态保育成果的报导,顶笨仔在很短时间就成为台湾生态旅游的首选景点。

生态旅游是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除了游客要守规矩,不要干扰生态,不要破坏环境,业者也一样要受约束,以友善环境的方式来经营生态旅游。之前顶笨仔民宿业者多使用小包装抛弃式的沐浴乳剂,餐饮业者则都使用一次性餐具,在接受辅导后,除了观念改变外,辅导团队也是对其软硬兼施,例如若愿意改为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辅导团队会尽力协助营销宣传;若不愿意改善,则辅导团队将不继续辅导。且生态旅游生意也不会介绍给他。除了从环境面、卫生面诉求外,最重要是从经济面分析使用一次性产品在成本上的浪费,而环保做法则能节省许多营业开销。业者终能接受劝导,在原有的一次性用品用完后,都改用环保补充式沐浴乳剂与重复使用的餐具,同时推广公夹母匙(公筷公勺)加强合菜饮食卫生,并张贴节约水电倡导卡片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成为阿里山观光业者实施环保措施最普遍的景区。

环境监测是关键

游憩冲击调查与环境监测是生态旅游地经营管理的后续工作,缺此则生态旅游之发展恐易过度而有变质之虞。惟学理上的调查监测方式都非常专业或学术性,这在没有专业人才、没有雄厚经费、没有专业器材的居民小区,如何能于生态旅游第一线进行游憩冲击调查与环境监测?为了能落实住民自行调查监测的理想,辅导团队设计了简明易懂又切中需求的监测表格,训练当地居民填写使用,至于结果分析,则由辅导团队协助处理。例如为了解小区是否因为发展旅游而增加垃圾量,表格中画了一个五等份的垃圾箱,而观察点就是山村小区垃圾收集点的垃圾箱,每天记录垃圾量是在哪一格范围内。如果长期平均都在三格内,若发现有一天忽然满到第四格或第五格,就要了解垃圾量忽然增加的原因,是因为游客量大增引起,或是因为庙会活动引起。如果是因为游客量大增引起,就要进一步了解当天总客量是多少,也要了解在哪一个环节会增加这么多的垃圾,然后想办法设定更严格的总量管制,以及设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成功转型永续发展

篇6

要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旅游作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地位,着力发挥旅游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创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济功能;突出发挥旅游在扩大社会就业、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构建起统一协调的旅游产业体系。

(一)树立大旅游的理念 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

从产业性质看,旅游业是包括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产业;从产业规模看,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的市场繁荣,进而促进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从产业地位看,旅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从产业体系看,旅游业已从单一的产业分支转向全面的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要素与各类经济要素的结合更为紧密;从发展优势看,旅游业已从单纯的经济优势发展成为综合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旅游发展概念转变为现代旅游发展概念,从“小旅游”概念转化为“大旅游”概念,也就是摈弃单一的门票经济,构建以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大格局。

要充分利用龙头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关联度大,旅游经济不能是“门票经济”,应努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旅游品牌产品吸引人气,扩大综合消费,使旅游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二)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 搞好区域资源整合和合作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提高我省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县域旅游不仅要放在本市、本省、全国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也要放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来选准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特色,增强竞争力。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打造精品,与国际接轨;要把对内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搞好外引内联。做好这些必须加强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

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些特性,同时还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用,因此它对于扩大就业、解决区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改善社会环境、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都能起到很强的积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依托客源市场,依托人才,依托资金,依托技术,依托交通等等。有些时候,由于资源、市场的共享、共通,单凭一县本地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县域旅游发展的大业,必须得到县区的配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因而,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不仅能为本地带来无尽的财富,而且还会通过旅游的联动效用,将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三)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推动县域社会进步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必须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特别是要注重规划,注重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强调特色旅游经济。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关键是要有特色,这样才有生命力。三是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发展县域旅游经济要与改善当地软硬环境相结合起来,共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发展。

二、创建主导旅游的政府

发展大旅游的核心力量和关键是政府。政府要建立一套收益调配和补偿机制。旅游产业与外部的关联性极强,旅游具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双重性质,它既与其它经济活动和产业联系密切,又与旅游地整体社会发展背景关系紧密。旅游的经济关联性不仅在于它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还在于它的发展不可能一花独秀,需要各业的支持,需要形成一条宽而长的大产业链。同时它还需要一些社会事业范畴内的各项工作的支持,创建发展旅游良好的环境,派生新的旅游资源,产生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人。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工作方面考虑还是从社会环境打造方面考虑,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权威的、强有力的、能够有效协调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力量来统领指挥旅游发展工作。这个力量只有来自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三、发展旅游经济的重点

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必须抓好一个规划和两个开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高起点、高水平的科学规划引领全县旅游业的大发展。县域发展旅游最忌讳“三拍”工程,即“拍脑袋决策、拍脑袋修建、拍屁股走人”。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只有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全面普查旅游资源,摸清本地资源底数,因地制宜制订近期、中期和远期有序的旅游发展规划,才能保证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两个开发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发。这两个开发相辅相成,要平衡对待,不能失之偏颇。

篇7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篇8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9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10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型态,是推动现代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的有效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悄然兴起,并逐步成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已有不少成功的实例,但是该领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与国外相比,特别是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方面差距还很大,尚不能完全胜任指导实践的重任。

一、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一般特征

与传统大众旅游资源不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突出休闲农业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从经济和社会、自然生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外部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外部性体现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功能上,这种外部经济的公益效能是其外部特征。二是社会性。部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以直接产生生物产品,具有经济价值和个体性,但是在其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远远大于前者,而且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目的是对其资源和环境效能的可持续利用,可视其为社会价值。三是生态敏感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特有的生境养育着珍稀动植物资源,是自然遗产存留和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的重要区域。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移对生态系统退化恢复意义重大。四公共物品属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侧重的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其生态和环境服务属于人类共有的公共财产,无法通过市场确定其经济价值。

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研究的意义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决定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核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有利于旅游开发投资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有利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规范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国际上资源与环境价值货币化核算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多建立在效用理论、资源稀缺论、福利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基础之上。国内对旅游价值经济价值的研究也已有所深入,多是将可供游憩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环境物品,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替代价值或间接评估得到,而且以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研究较多,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货币化核算方法尚未涉及。主要原因是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评估核算理论和社会需求的相对滞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并非独立存在的,确切地说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所具有的一种游憩功能,很难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从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或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由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至少在形态上是一种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非竞争性、难以排他消费的公共物品特征。因此,不宜用传统的商业资产评估方法,进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随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的倡导以及世界性休闲农业旅游的潮流,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货币化核算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界定。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从形态上与区域景观类型及其环境,是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综合体,从本质上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资源是其环境资源的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提供游憩功能的同时,无形中提供了环境享受功能。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价值包含了其游憩价值(经营性)和环境价值(非经营性)。非经营性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财产,具有无排他险和不可分割性。它需要通过可经营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产生旅游吸引力,要依靠社会资金维持发展。经营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为社会准公共财产,在提供公共生态功能同时,提供旅游服务功能,包括有形的景观、无形的环境,具有无排他性。由于经营权一经营大众有偿分享使用权的权利可以分离,因此其具有部分可分割性。如可进行旅游观光活动的试验区,国家、集体的经济林,农业用地、荒山的承包权等。无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是否可经营,都具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option value)。使用价值可理解为有差别,有人指的是直接服务价值,这里指的是直接使用资源的实物生产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不消耗资源,间接使用资源的服务价值,包括了旅游等多功能使用价值;选择价值指为确保未来仍可使用的一种保险支出,意指消费者对某种游憩资源的未来需求不太确定。非使用价值,包括遗赠价值、存在价值。人们对于某一游憩资源,愿意支付若干代价以保护该资源,让未来世代也得享有资源所产生的各种劳务,则民众为此一目的而愿付出之代价总和可称为遗赠价值;某些游憩资源具有独特的景观,或为许多野生动物之庇护和栖息之所,或因该资源具有国际性或民族性的特殊意义,所以,民众如果知道此一资源获得适当保护而存在,便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民众因此心理的满足而愿意付出之代价总和称为存在价值。

第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理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与环境影响评价理论(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并随公共产品理论、福利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个人偏好等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FF)、伦敦环境经济中心(LEE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CED)等为该领域研究其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以前,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一部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理论主要是成本效益分析理论(Cost-Benefit Analysis,CBA),其思想来源于Julse Dupuit在《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1984)中提出的“消费者剩余”的概念。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旅游与环境冲突问题的日益严重,John Krutilla在《美国经济评论》(1967)上发表了自然保护的再认识,提出了“舒适性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认为出于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不确定性等原因,需要对一些稀有的珍奇的景观和生态等舒适性资源进行保护,在可再生限度内严格控制使用,特别是提出了舒适性资源的“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等重要概念,这为后来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评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0年代以后,随着福利经济学对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非市场化商品与环境等公共产品价值的思考,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逐步形成理论体系。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approach,TCA)在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后,享乐定价法(hedonic price approach,HPA)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评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受到不同方面的冲击和责难,主要集中在CVM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等方面。

四、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评价法。它用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具体有旅行费用法、机会成本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享乐定价法等,主要适合无市场交换但有市场价格部分的评价。二是模拟市场技术评价法。它以支付意愿来表达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目前主要是条件价值法。休闲农业旅游与生态系统和环境密切相关,通常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被作为一种环境物品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将生态资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评估,并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一效益体系,避免对资源的无序开发、无偿使用和资源浪费。但无论是对生态资源的游憩功能进行经济价值评估核算还是对基于生态资源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核算,目前国内外其代表性的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类:政策性评估、生产性评估、消费性评估、替代性评估、间接性评估、直接性评估。评估方法为实际市场评估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影子价格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从本质上是通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影子价格、公众(包括游客等)的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的,从方法上也是上述几种方法的变种或组合。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直接价值可以通过估计生物生产量计算得到,包括游憩价值环境享受价值在内的间接使用价值可以采用上述评估方法或者上述方法的组合估算,非使用价值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如珍稀动植物生境、科学研究、生态系统永续等与其直接价值融合评估,因为,资源与环境的价值不是独立的几部分,而是互有重叠的。以下是对游憩价值的两种主要评估方法:

第一,旅行费用法。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是基于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效用价值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的一个方法,旅行费用法是利用游客与旅行目的地之间相关行业的市场消费行为来评估风景区(旅行目的地)的旅游价值,同时考虑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建立需求函数测算消费者剩余。但是旅行费用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需求函数自变量的范围界定,费用是旅行总费用、区域费用还是游憩费用,由什么组成;二是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比例选取,休闲农业旅游区别于大众化旅游,其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三是游客的当前支付意愿与资源价值的关系,不同游客的支付意愿和资源价值的关系;四是对于没有游客的风景秀丽之地,就没有旅行费用,但肯定有支付意愿,采用该方法时需要变通;五是计算结果代表的消费者剩余,往往是旅游价值总量的一部分,造成实际价值偏低。一般适用于短途旅行或游憩目的地评估。

第二,条件价值法。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CVM),属于直接性经济评价方法,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投标等方式获得消费者的WTP(Willingness To Pay),通过数据处理综合得到所有消费者的WTP,即该区域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游憩值。常见的方法有:自愿支付法(Willingness To Pay)、调查法(Survey Method)、直接询问法或假定价值法(Hypothetical Valuation Metho)。该方法是基于自愿支付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合理表达这一认识的。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确定所有游客或者潜在游客的支付意愿;资源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的游客范围如何确定;现在评估价值与未来评估价值、资源环境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等等;对CVM理论和应用的有效性问题,用个人意愿偏好的直接调查法易出现阿罗“不可能定理”描述的公共产品投票悖论现象,因为个人在无法影响他人意愿偏好的情况下,受决策退出自由和无须承担责任的影响,易出现“搭便车”行为,有意夸大或减少对某种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因而难以显示整体的真实支付意愿,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也就难以评估。

综上,任何方法都只是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一种估价,多是通过支付意愿、心理价格、旅游费用、游客调查等基础数据实现的。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经济价值评价有三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数据基础问题: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需要包括社会经济、生活、人口、资源、发展等在内的大量数据,数据的现实性、准确性、可用性甚至选用什么样的数据都会影响评价核算的结果;二是未来的价值的评价问题:采用未来价值为基础的经济价值核算可能比较准确;三是包括3S在内的新技术应用问题:所有的模型中都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支撑,通过空间拓扑分析、属性分析可以较好的展示景点、景区、景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叠合社会经济生活等基础数据,利于大量游客各种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随着计算机数理统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在其他领域已经有不少成功应用范例。在旅游资源评价与核算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利用,对旅游资源价值核算与评价的准确度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构建[J].地理研,2006(3).

2、王建军,郑进军.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J].旅游学刊,2004(1).

3、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2004(2).

篇11

关键词:精品课程 旅游资源开发 课程建设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course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96-01

0 引言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主干课程,经过6年的建设与实践,在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现仅就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一点点心得做如下概述:

1 以更新思想观念为先导

成功创建精品课程,思想观念的更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因此,必须要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2008年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最突出一点就是指标体系集中体现在课程基于工作对象,设计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建设思想。

《旅游资源开发》课程的教学是以工作过程这一行动为导向,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旅游行业中具体岗位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旅游管理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

2 以改革教学内容为基础

确定科学的、先进的课程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以学生的技能需求及工作任务为导向来完成。做到实用、够用,并有发展延伸性。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课程建设要求,形成岗位能力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四大课程教学模块,构建符合旅游企业员工上岗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本课程在内容的选取上,将旅游资源开发向在针对旅游资源进行导游词的编写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议方面拓展,与旅游行业需求高度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内容和技术手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执行教学大纲时,教师在介绍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知识上,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本课程所在的教学团队由8名主讲教师、7名校内指导教师和8名校外指导教师共23人构成。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则与主讲教师一起研究、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过程,特别是实训教学过程的设计,指导学生完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完成顶岗实践和实际工作任务。

本课程教学团队整体教学结构合理,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绩。2007年旅游教研室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董建辉教授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普通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4 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

本课程组到2005年,建设了《旅游资源开发》精品课程专题网站,目前全部教学内容均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其中包括教学案例库、电子教案、网络资源等多层面资源整合,探索教与学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协作互动、专题知识与拓展知识互动模式。在课程授课过程完全实现了多媒体技术教学,并随时可以实现远程链接,调配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实现了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构的转变,对创建探究式、互动式学习的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可以随时上校园网查阅学习资料,进入到相应的网站打开图片或者观看视频背景资料等,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考试系统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应变能力的高低。而设置教学交流栏目主要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另外,也实现了课程的网上报名、网上提交论文和网上查询成绩功能。

5 实践基地为精品课程的后盾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已经为旅游管理专业建立了能满足实训,职业技能考证需要的实训基地,包括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6个校内实训场所。并计划改造建设一座互动式教学中心,到2011年使该专业实训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设施设备和软件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使学生能在校内完成顶岗实习前的全部业务和技能方面的训练。

旅游系先后与西安大雁塔景区、陕西大坝沟森林度假山庄、西安康辉旅行社等三十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使毕业生都能达到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本专业经常在节假日、寒暑假派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的相关活动和企业经营诊断、出谋划策,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环境中得到应用和提升。

此外还要建设有效保障和运行机制,促使《旅游资源开发》精品课程更好突出其优势与特色,起到示范与辐射推广的作用,最终能够进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鲁刚宁.建设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马骥,刘传明,等.突出网络资源特色促进精品课程建设[J].南方医学教育,2008(3).

篇12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37-03

一、旅游线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关于旅游线路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综合起来看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认为“旅游线路是旅游服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分析而设计出来的包括旅游活动全过程所需提供服务全部内容的计划线路”,“旅游线路是旅游服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为旅游者设计的包括整个旅游过程中全部活动内容和服务的旅行游览路线”。

二是从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方面认为“旅游线路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使游人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观赏效果,由交通线把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域合理地贯穿起来,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路线”。

三是将旅游线路视为是一种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是指旅行社生产的包价旅游产品,根据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以及旅游者的需要而规划出来的旅游途径。

第四种观点综合了以上三个内容,认为旅游线路既是指旅游规划或管理部门为旅游者设计的游览线路,又是旅游管理机构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

除了对旅游线路的概念进行探讨外,研究者还从旅游线路的类型、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国内外旅游线路的设计模型、旅游线路空间与时间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总体来看,研究者对旅游线路的研究多从旅行社或旅游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试图设计出最优化和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来。但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研究者从旅游资源角度出发,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禀赋,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设计旅游路线。

丝绸之路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它是一条经济贸易发展之路、通商之路,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之路。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地遗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仅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7个省份就拥有26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和1000多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实施的《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 18972―2003)(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ev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标准,在全国8个主类31个亚类旅游资源中,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资源就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6个主类;综合自然旅游地、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冰雪地、草原与草地、花卉地、居住地与社区、水工建筑、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归葬地、地方旅游商品、人事记录、民间习俗等17个亚类。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又包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其它辅助旅游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如佛教石窟、寺院遗址、古城址、古驿站、古烽燧、治所、古墓葬以及各类出土文物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需要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在时空布局及主题提炼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规划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游客的需求永远是旅游线路设计的导向性因素。在进行旅游规划之前,一定要进行规范的市场调研,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线路规划。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旅游动机、时间和经济消费能力、身体状况、特殊爱好、特殊旅游主题等。线路的设计要尽量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原本针对团队旅游的旅游线路规划对于散客来说也同样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旅游线路的市场调研分为现实客源市场的调研和潜在客源市场的调研。现实客源市场调查就是针对已经购买了该旅游产品的旅游者而做的调查,是游客在体验了该产品后对旅游者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根据游客的反馈意见对旅游线路进行适当的调整。潜在客源市场的调研则是先设计出一些旅游线路产品,看该产品对潜在游客的吸引力有多大。潜在游客的意向性的调研也是对旅游线路产品的一个初步的宣传,让潜在游客对该产品有初步的印象。

(二)科学合理的时空布局原则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是一次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如何统筹安排好这六大要素,让游客有一个完美的旅行体验是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核心。统筹安排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统筹布局,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旅游景点,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游览的时间,配备合适的导游,安排恰当的住宿、购物和娱乐活动等。

(三)资源类型合理搭配原则

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风格、质量和品位也各不相同,既有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文化景观,还有各类景区和旅游服务项目。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景点的选择和搭配对于游客的参观体验非常重要。

第一,根据景点的质量和品位来安排。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条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的质量和品质不可能处在同等水平,如果一开始就安排质量品质最好的景点,把相对较弱的景点安排在后面,随着游客在时间、经费和体力上的不断付出,他们会感觉后面的景观越来越不如之前的景观,会产生心理落差,从而降低对这条旅游线路产品的感受。如果反过来,把越好的景点放在后面,游客看到的是一个比一个更好的景点,其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就会更高。可见,对不同质量和品位的景点进行不同的组合后带给游客的游览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根据景点的自身特色来安排。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在旅游线路景点的安排上,也要根据景点的自身特色来安排。一般来说,水域自然风光在清晨参观比较好,因为清晨空气清新,风平浪静,更能体现水景的韵味。以山体为主的景观或者安排在清晨,或者是黄昏,清晨太阳上升时的光线和下午的烈日余晖更能勾勒出山峰连绵起伏的线型和山体的雄浑壮丽。以观赏植物为主的景点,则更适合下午游览,有利于欣赏植物富于变化的动态美。一些民俗类、休闲类的游览活动放在晚上更合适,游客在辛苦奔波一整天后回到住处,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观看表演等都是比较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充分照顾游客的生理、心理特点。历史遗迹类文化信息比较浓厚的旅游景观适合在上午游览,因为根据人的生理机能,上午时间人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兴趣浓厚,容易接受复杂的更大量的文化信息,下午人比较疲倦,接收文化类信息的兴趣较弱,就不适于参观这类景观了。线路的安排还要讲究动静结合的原则,如果第一天游览的景观对人的体力消耗较大,那么第二天的游览就要考虑安排体力消耗较少的静态的参观内容,让游客有时间恢复体力。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各省之间和每个省内的各景点之间基本呈点状分布的状态,而且历史文化遗迹类的资源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在旅游线路规划时就尤其要注重景点的合理搭配,充分考虑游客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第四,注重文化资源内在价值的联系。关于这一点,以往很少有人注意到。对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线路,当然不必去考虑各景点之间的文化关联,但是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来说,注重各景点之间的文化关联是有必要的。根据调查发现,选择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游客对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他们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又知之甚少。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荣衰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各地文化遗迹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明显。在设计旅游线路时对各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文化关联,将更加有助于游客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游客传递文化信息,也无形中增加了这条线路的分量和吸引力。

三、基于文化价值挖掘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规划策略

丝绸之路沿线涉及7个省份、1000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同时,由于丝绸之路沿线涉及的省市非常多,旅游资源呈散落分布的状态,各省、市、县区之间的游线一般都比较长,游客既可以选择省内游,也可以选择跨省份旅游,使得丝绸之路的旅游线路规划变得非常复杂。

以往的研究者在进行旅游线路规划研究时,更多地是从时空布局方面安排旅游线路,主要研究如何在最合理的时间内让游客参观最多的旅游景点,几乎没有考虑过要根据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旅游的资源价值特点和游客对文化信息的不同需求来实施旅游线路规划,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本文主要以甘肃省和陕西省为例,在充分挖掘和整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及其价值的基础上,从省内基础线路、省内主题线路、区域合作专题旅游线路、区域合作环行旅游线路、区段旅游线路等不同层次来分类探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规划的策略。

(一)省内基础线路规划

省内基础线路规划就是专门针对省内旅游而进行的线路规划,比较适合短期旅行的游客。可以根据各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择一些最经典和最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进行合理的搭配。比如甘肃省内基础线路可以设计出如下旅游线路:

河西走廊精品旅游线路:武威雷台汉墓―张掖大佛寺―嘉峪关―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

戈壁古关古城旅游线路:张掖黑水国遗址―瓜州锁阳城―高台骆驼城―敦煌沙州古城―玉门关―河仓古城―阳关

甘肃石窟艺术赏析游:天水麦积山石窟一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安西榆林窟―瓜州东千佛洞―敦煌莫高窟

河西自然风光游:武威民勤沙漠公园―张掖山丹军马场―嘉峪关七―冰川―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

根据陕西省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和资源类型,陕西省内基础线路一般为一条线路一日游的类型:

西安―兵马俑―华清池―西安

西安―华山景区―西安

西安―乾陵景区―法门寺―西安

西安市区明城墙、钟鼓楼广场、大雁塔北广场

㈢省内主题线路规划

近年来以资源类型为基点的主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的新兴模式,主题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旅游,因而需要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各文化旅游点之间的文化关联,以便更好地诠释丝绸之路的文化,给游客更深度的文化体验。

根据甘肃省内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特点,可以设计如下主题旅游线路:

远古文化游:武威黄娘娘台遗址―临洮马家窑遗址―秦安大地湾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泾川王母宫

古城镇遗址文化游:夏河八角城一临夏桑科古城一景泰吊沟古城―金昌高庙古城―永昌骊轩城―张掖黑水国遗址―高台骆驼城―瓜州锁阳城―敦煌古城―阳关―玉门关

古墓葬文化旅游:天水汉将军李广墓―武威雷台汉墓―张掖黑水国汉墓群―酒泉丁家闸壁画墓―酒泉唐代模印砖墓―嘉峪关魏晋壁画墓

陇中、南石窟文化游: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山拉梢寺石窟―木梯寺石窟―甘谷大象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河西石窟文化游:西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

甘肃民俗文化游:甘南藏族风情―临夏穆斯林风情―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民俗风情

根据陕西省内旅游资源可以设计如下专题线路:

佛教文化胜迹游: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鸠摩罗什塔―法门寺―彬县大佛寺

古城遗址文化旅游:汉长安城遗址―厝长安城遗址―明城墙

古墓葬文化旅游:秦始皇兵马俑―乾陵―昭陵―茂陵―阳陵

㈢区域合作旅游线路规划

区域合作专题旅游是在旅游空间方面进行扩展和延伸的旅游线路,根据游客的喜好和各省之间的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可以规划出如下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黄金全线游:陕西西安―成阳―宝鸡―甘肃天水―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新疆哈密―吐鲁番―库尔勒―库车一喀什

魅力丝路精华游:乌鲁木齐―吐鲁番―葡萄沟―天山天池―敦煌―嘉峪关―兰州―青海湖―塔尔寺

丝路探秘游:乌鲁木齐一吐鲁番―葡萄沟―天山天池―乌尔禾魔鬼城―布尔津―喀纳斯湖―莫高窟―嘉峪关―兰州

(四)区域合作环行旅游线路规划

西安旅游环线: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兰州―武威―宁夏银川或中卫―西安

兰州旅游环线甘肃兰州―武威―青海西宁―兰州

银川旅游环线:宁夏银川―甘肃武威―嘉峪关―敦煌―青海西宁―甘肃兰州―银川

篇13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概念。这不只是概念上的差异,而是一个关乎文化旅游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斯图尔德就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命题。国内学术界也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应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代表观点就是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一文中所讲的:“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动、持续、和谐发展,体现了人类向生态文明的新跨越。近年来,福建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过渡商业开发而忽视原生态开发的倾向。本文仅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对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一、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茶叶在福建省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茶类的创制数福建最多――是乌龙茶、青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工夫红茶扬名中外,而且品茶的技艺数福建最奇,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现代福建茶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种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作为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

(一)茶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武夷山的大红袍、生态茶园等;其多样化的形态也是大自然土壤、水、光、热、地形等诸要素的综合产物,并成为“茶韵”的根本所在。如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等。武夷岩茶与武夷山堪称一体。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体化,“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石者,天地之骨也”,“水者,天地之血也”,“好山,好水,出好茶”,从而形成了岩骨花香、“清、香、甘、活”的“岩韵”。作为一种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福建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二)茶文化以“和”为中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道、佛家的“中道妙理”,尤其是“茶禅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内涵,形成了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禀性正是三教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也丰富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在祭茶、喊茶等茶俗中。“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不仅是对自然、人文资源的赞美,更是茶道灵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文化具有区域性或民族性的多元化特点,而茶文化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起了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多元化文化呈现出共存、共融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同时,茶作为福建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活动中,有助于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如安溪茶艺就是传达了“纯、雅、礼、和”的精神追求,武夷茶艺则是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可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讲,茶文化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

二、社区参与是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首选模式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产地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和茶具、饮茶习惯、以及茶道、茶艺、茶书画诗词歌舞,茶制品等为主要内容。茶文化生态旅游则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茶文化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就决定了其开发不宜侧重商业化,尤其不宜搞脱离其生存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异地移植,建民俗村、开风味茶楼、搞星级服务,而应保持原生态风貌。在开发模式上,生态旅游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拟首选“以社区参与为主,环境教育为辅”的旅游模式。

(一)文化的形成和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

这是茶文化能否保持原有纯朴风貌的基础,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社区的参与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与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茶文化旅游的宗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存在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又不能坐视外来文化冲击社区文化而失去原有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茶文化生态旅游,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方向,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

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参与,营造出的文化旅游体验迥然不同。而这种不同的体验,正是异地旅游的动机所在。

(三)有利于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也有利于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四)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因而能够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作用。比如能够增强旅游活动参与者的生态意识,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弘扬客来敬茶的纯朴好客民风和“和敬真诚”的待人风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将这种好客文化通过旅游者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儒佛道3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固有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福建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与保护

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所谓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解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要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保护。近年来,福建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安溪作为乌龙“茶都”,先后举办多届茶文化旅游节和铁观音乌龙茶节,并推出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茶园生态探幽等项目;武夷山亦举办过国际茶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等。但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拟采取如下对策,以确保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要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旅游观统一各职能部门领导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认识,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实施;同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落实。

(二)科学规划,积极实施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制定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科学旅游规划。要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的生态茶园和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并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多渠道、多方式的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三)加强人员培训

要加强对规划区内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之精通茶知识,了解茶习俗,掌握茶礼仪,领会茶精神,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有吸引力的旅游和投资环境。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大力宣传茶文化,文商结合,以文促商,以茶道精神塑造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茶文化旅游在茶叶营销和茶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五)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加大开发力度

要搜集、整理、恢复和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如闽南的石亭绿茶应再现当年茶与亭与人的侨乡风景,让游客充分领略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六)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

应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茶农旅馆,开发绿色茶食品等;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劳动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旅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欣赏茶联吟咏茶诗,购买茶产品及相关产品和纪念品,开展住茶农旅馆、品茶、吃茶宴、睡茶枕、洗茶浴、制茶盆景等系列活动。

(七)加强闽台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域协作

闽台等地区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闽台旅游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缘。以合作求发展,以互动求双赢,有助于提升闽台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八)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

要整顿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使游客与当地居民及相关从业人员真正能从旅游活动中体验到茶乡特有的茶道精神和自然、人文生态氛围,并从中获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