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子商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4-0046-07
一、引 言
外贸、投资、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近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进出口增速趋缓,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2013年这3年间,外贸进出口年平均增速不足10%。2011、2012、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人民币1.6万亿元、2万亿元、3.1万亿元,增速分别为33.05%、34.17%、32.12%,远大于同期外贸进出口增速[2]。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将其作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手段,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发展重要转型的战略理论支持。本文以两个市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理论为依据,建立整合型电子商务物流模型(UTEC),分析不同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物流绩效环节影响因素,针对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重点剖析,为政府在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制定上提供建议,并对解决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瓶颈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实证研究
冯芸等[3](2008)针对电子支付环境中的洗钱行为研究其识别方法和监管措施;杜勇等[4](2010)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德尔菲法建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人员素质综合评价矩阵,帮助企业甄选信息安全人员;李文等[5](2011)在信誉理论基础上,结合Dirichlet概率分布以及“差评敏感”原则,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电子商务的信誉评估模型;李立祥等[6](2012)采用Lagrange乘子法和超边际分析法从交易、支付、物流服务分工的角度建立电子商务模式决策模型;余乐安[7](2012)构建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建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不同的预警管理对策;李菁苗等[8](2012)在引入的电子商务信用理论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为B2B电子商务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简便的信用评价方法;王林等[9](2014)在借鉴国外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UTAUT)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绩效测评模型。
(二) 研究评述
伴随着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析分析模型的应用,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证研究开始从全流程进行研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绩效评价主要以跨境物流的绩效作为评价标准,包括跨境营销、跨境支付、通关、法律法规等对物流的影响分析,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调研的成本较高、科学评测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基于此,本文在商务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整合型电子商务绩效模型(UTEC)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影响不同行业跨境电子商务因素的区别,为制造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模型与假设
本研究将跨境电子商务的流程整合为营销、支付、通关、物流4个流程,伴随着这4个流程的是法律法规和技术应用,营销环节因为其所在的平台和国别文化差异,无法进行科学的计量,本文的研究暂时将其剔除,在以后的研究中会重点分析。绘制跨境电子商务的流程图(如图1),从流程图上可以清晰看到,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的最终环节,跨境电子商务的绩效最终反映在跨境物流环节上。
本文在拉詹两个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杨坚争[10]提出的世界市场虚拟化理论,提出整合型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下文简称:UTEC),研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跨境物流绩效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2。本文将围绕次模型图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跨境物流绩效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法律法规的制定涉及到跨境电子商务的营销、支付、通关、物流、售后等诸多环节,协调市场主体的商业行为,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监管部门,包括:海关、工商、税务、卫生等[11]。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支付、物流、通关等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12]。建立下面3个假设:
H1a:法律法规(F1)对跨境支付(F3)有显著的正效应;
H1b:法律法规(F1)对跨境物流(F5)有显著的正效应;
H1c:法律法规(F1)对电子通关(F4)有显著的正效应。
科技发展所带来技术革命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营销、支付、通关、物流等方面,需要将技术应用放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布局,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跨境支付与通关革新了传统跨境物流的流程[13]。建立以下3个假设:
H2a:技术应用(F2)对跨境支付(F3)有显著的正效应;
H2b:技术应用(F2)对跨境物流(F5)有显著的正效应;
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电子商务其本质能够归结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它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乃至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首先,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农业组织呈现出整体化发展趋势。现代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使得我国传统意义上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形势已无法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要求,亟须寻求改革。所以本人认为,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支持下,区域性农业公司成为了农业组织体系的必然发展方向。参与到这种组织体系中的农民能够以各种方式出资与入股,代表自我利益参与到农作生产当中。其次,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农业生产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农作生产的有效融合,使得农业生产工作的自动化成为了可能,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双丰收。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将有关农业市场的各类信息资料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了农业生产参与者当中,这种基于市场发展需求的农业生产合理的规避了盲目劳作带来的生产风险;最后,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农业产品呈现出流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支持下的各种专业性农产品信息网站极大的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销售空间,各种农产品依托电子商务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即产即销,农民增收空间进一步提升。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首先,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制造业研发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支持下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构建与完善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产品研发只能在总公司进行的局面。高度融合的制造信息技术使得总公司能够根据各个子公司所占地的特色区位因素,结合该地区优越的技术区位因素进行产品研发。这样紧贴当地市场发展实际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势必会获取更加广阔的市场占有空间;其次,在电子商务作用下,制造业生产呈现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简单来说,电子商务为我国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创新了一种虚拟制造的机会。它使得那部分具有某一显著优势或是核心能力的组织不必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性企业公司进行建设与发展。只要在先进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下,将这一种核心区位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能够实现整个企业的优化与飞跃。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甚至可以这样说,电子商务在制造业的应用与推广使我国整个制造行业领域由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密集生产方式逐步向着技术密集生产方式迈进。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金融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从金融业方面来说,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推广一方面使得以银行保险为主导的各种金融业务执行公司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中重新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之上,中小型公司能够与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公司在同等市场竞争条件下进行比量,金融保险行业所谓的垄断式发展局面即将被电子商务所打破。而另一方面,整个金融业内潜在的行业竞争模式也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逐渐发生着改变。电子银行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以银行为核心的各种金融企业开始思考一种信息化的电子商务服务终端,这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次全方位创新。
四、电子商务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分析
随着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使用互联网就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购买任何东西,电子商务对于民航运输行业的影响也不例外,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给民航运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销售平台,民航业输业也在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经历着不同的演变过程,民航运输业从销售过程演变到计算机预订系统,从计算机预订系统演变到民航运输业建立自己公司网站,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和改革,最后演变成了电子客票的模式,电子客票的产生使民航运输业的网络销售模式被大量推广,据数据调查显示全球将近30%的机票全部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可见电子商务给民航运输业带来了空前的影响。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其兴起与蓬勃发展使得我国产业层次与产业结构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挑战,电子商务带给我国农业、制造业、金融业以及民航运输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无疑推动了我国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尤此可见,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非常巨大。
参考文献
[1] 张学源.电子商务促进服装商贸区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商贸.2011(12).
[2] 林雨菲.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效应[J].时代经贸.2011(11).
电子商务模式是指企业或相关用户不从事与企业应用系统相关的其他管理工作,而是将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设置、维护、修复等工作统统外包给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而该企业只需付给其相应的租金及其他相关费用,就可拥有该信息系统的使用权。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主要是针对于企业资金有限、在企业中相关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不太熟练的情况等。
2.第三方平台运营模式
我们都知道,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业应该是集专业化、公用性、服务性及公平性于一身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所谓的第三方平台模式就是指相关企业依靠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来进行电子商务贸易与交易。所以说,第三方平台运营模式应该是中小企业在制造业、商品流通及产品零售的服务商与受理者,其目标是在制造业及产品流通业中构建一个优质的企业贸易信息交流窗口,即像现在流行的网络购物一样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一个理想的贸易交流场所,而就其本身而言很少有货物存在。
3.企业电子采购
企业电子采购是指一种不用见面的网上交易,如企业网上招标、网上竞标及网上谈判等,它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之间的贸易交流,也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商务交易视野,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4.电子商务协作平台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协作平台的实质,就是将与企业运营相关的一切独立实体集合在一起,并按照企业兴趣及目标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使不同类别享有不同的企业业务功能,并以此来提供不同的企业服务。各类别内部及不同类别之间要能及时进行贸易及技术沟通,以此来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及战略协作等。与此同时,企业电子商务协作平台会依据企业的市场需求的变更,及时进行战略及合作伙伴的调整。中小企业通过企业电子商务协作模式来进行相关贸易交流,会大大增加该企业在网络中被搜寻到的概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贸易合作机会。
二、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路径选择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大致包含三大环节,即采购、加工及销售环节,因此,相关企业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减少成本,扩大企业效益,做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选择
我们已经知道,假如整个企业的运营资金不足,而一些项目的运营费用较多及信息化人才缺少时,就需选择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相关中小企业在思想观念上缺少合理的规划,企业的贸易服务层次较低,相关项目建设成本较高及专业人才的不足等。假若该企业要进行企业建设,就需要在运营前期投入较大的建设经费及引进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但就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一般难留住这些信息化人才。因此,相关企业可以选择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通过采用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企业可以大大减少运营前期的软、硬件资金投入,即用相对少的企业资金就可以承担较大运营项目,这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固有风险,以出租的形式给企业及信息商的交易制度提供有效保证。与此同时,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提供商要不断地为相关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技术服务,尽其所能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要。
2.第三方平台的选择
与此同时,假如相关企业的运营资金不够及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且只是想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降低销售成本,同时着重贸易安全性,就可以选择第三方平台的模式。买卖双方企业选用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优质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极大的盈利潜质,它以贸易客户为中心进行贸易交流,是开放式、一体化的中立电子商务平台。与此同时,第三方平台推陈出新,即以创新的形式来为相关客户提供传统功能应用,以增值的服务形式来为买卖双方企业提高更为有效的贸易交流平台。
3.电子采购的选择
在企业运营的三大环节中,企业在加工及销售环节几乎没有多少潜力;但在采购过程中就可以节省企业开支,从而增加企业利润,以此提升企业的利润率。我们都知道,电子商务采购不但快捷、低价,同时也会大大减少订单失误,从而有效减少企业损失及贸易成本。所以说,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电子采购在相关企业的最终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容摘要】本文就如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现状,针对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一是分层次、分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三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发展低碳经济;四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五是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六是抓好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七是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工业产品信息化含量;八是加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九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是建立完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政策和引导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 工业化 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现状
(一)工业领域信息化加快推进。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90%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CAD的应用技术。全市建立了80多个工业企业网站。100%高新技术企业和9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机械行业协会建立了***机械网,为40多户企业建立了网页。机械制造企业购置了大量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2007年获准成立了广东省数字化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钢、宏大齿轮、新宇建机被列入全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被选入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轴承行业数字化综合集成平台建设与应用》、《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化工产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7个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二)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稳步推进。制造业企业将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加强技术创新,不断研发和改进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机械部件和整机,如带传感器自动增益伺服油缸、水平定向非开挖钻机、电脑控制自动配料混凝土搅拌站、可控硅微机励磁装置系统、高低压配电柜、水力发电机组、智能培养箱、养猪养鸡成套自动化设备、虚拟结直肠镜、电炉专家节电系统、气密检漏仪、税控收款机、智能线路板制作机、智能锁、电子衡、数控电火花小孔机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铝箔、电容器、磁性材料、积层板、电路板、高能电池材料、铟镓锗等半导体材料、ITO纳米粉末、微型马达、数据线、传感器、绝缘胶带、液晶显示器、变压器、电感、光盘、音像设备、电子钟表等电子原材料、元器件产业快速发展,有的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西格玛技术有限公司的“ITO大尺寸靶材”项目获得广东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
目前,我市拥有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3家(友迪资讯、微智科技、极速资讯),软件登记产品14个。拥有至卓飞高线路板(曲江)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1家,2010年规模以上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2.67亿元,增加值3.33亿元;电信企业营业收入15.79亿元,广电业务收入4600万元。
(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初见成效。***钢精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铸电炉控制系统的改造与自制、***液压件厂有限公司液压油缸制造数字化改造、***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高精铝生产流程信息化改造示范工程等5个项目被列入2010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钢荣获2010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行业标杆企业称号。高安全性数字化协同开发和管理平台建设、宏大齿轮SG-CIMS系统等2个项目被列入2011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候选项目。
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大型企业信息集成与共享水平不高,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要求仍有差距。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二)电子商务发展不快。电子商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合程度较低。推进企业上网工作亟待加强。通过对我市150家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42家工业企业已经应用了电子商务,占被调查工业企业总数的28%,对开设电子商务讲座感兴趣的企业只有106家。
(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既懂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政策配套有待落实。扶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资金有较大的缺口。
三、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分层次、分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按照行业推进
电子信息产业。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工业化强大的支柱产业,同时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机械产业。重点是提升产品信息技术含量,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发展工业数控、激光加工、智能化工程机械等技术和设备。
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产业。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应用,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推广应用节能控制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
玩具、纺织产业。重点是提升玩具、服装设计生产能力,推广应用三维测量、玩具、服装设计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及设备,实现玩具、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
食品产业。以推进产品质量控制为重点,在食品加工各环节推广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制药产业。大力推动制药产品创新,融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
2、按照企业大中小规模推进
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型企业。重点引导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收集、产品信息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企业会计财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逐步开展网上客户服务和网上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
处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控,建立企业预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企业业务的统一集成,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集团财务管理、集团控制、结算中心、分销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对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开展协同设计与制造和支付型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以自身为龙头,实现价值链的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带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对处于国际性应用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系统,以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
(二)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
1、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机床、汽车、机械设备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推进生产装备过程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推进以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
3、推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4、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通过融合互动,推动制造业从简单加工装配为主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向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提升我市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
(三)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发展低碳经济。
抓好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我市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引导构建企业能源消耗信息中心,实时监测和控制,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精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抓好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电力、化工、建材等高污染行业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自动监控,并按有关要求联网远程监控。
加强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应用。对经济运行中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进行信息监测与分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以无线城市为载体的环保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视频监控点建设,实现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远程环境监控。通过推广手机支付、电子门票、手机报、数字音乐等无线城市应用,提供绿色产品,减少碳使用和碳排放,促进低碳性经济社会的建设。
(四)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利用信息化对产业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研究与开发合作,缩短创新周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关键信息技术,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保障。
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五)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消费中的应用。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大力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内容创意服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以信息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工业的有力支撑。
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方案(2011-2015年)》(粤经信信息【2011】900号)的实施意见。积极发展面向服务、支持制造资源按需使用、制造能力动态协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切实抓好《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围绕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现代物流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加快推进RFID的大规模应用。从生产管理与控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等方面着手,大力普及应用RFID标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新业态。支持我市电信运营商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下一代网络(NGN)、数字电视等新型网络增值服务。支持基于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内容增值服务发展以及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
(六)抓好 “4个100”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实施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计能力、改进管理模式。重点抓好***钢、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东南轴承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
2、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以装备制造数字化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核心和突破口,带动工业产品的信息化、生产过程与管理控制的智能化。重点抓好***液压件厂有限公司、宏大齿轮公司等企业的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
3、实施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带动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普及应用。重点抓好***东阳光公司等企业的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4、实施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示范工程。在我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组织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带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抓好***铸等企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七)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工业产品信息化含量。
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我市装备制造业中全面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生产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工业信息化的最核心内容就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先进的成套装备制造业的建立是工业化完成的标志。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抓好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要在产品与装备中融入信息技术,要在设计、制造过程实现数字化,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的普及应用,推动数字控制系统(N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等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重点推动嵌入式软件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加快发展铸锻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农用机械、建筑机械、发配电成套设备、汽车零配件、液压油缸等产品,大副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数字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八)加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推动软件公共技术服务、服务外包公共支撑服务和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等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暨南大学***研究院、广州大学***综合发展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基地、园区、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抓好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服务平台、面向行业领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工业园区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为企业提供共性信息技术服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加快构建支撑两化融合的工业行业软件产业链。结合从***制造走向***创造和***服务的战略要求,突出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和行业应用软件。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企业以及中间件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合作,面向行业应用,提出优秀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与行业企业形成产业联盟,使符合市场需求的软件产品迅速大规模部署,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落实《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牵手工程“百场千企”巡回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引导省内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面向我市传统产业开展两化融合宣传推广和合作对接活动,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升。
(九)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在提高网络采购和销售水平、扩大网络营销覆盖率基础上,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生产业领域的应用。着力推进工业电子商务,促进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学习借鉴惠州、佛山、广州等地经验,积极引进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落户我市,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加强鼓励扶持,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与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商合作,开拓和推广移动电子商务特色应用。引导消费者关注并登陆***移动公司推出的“***旅游通”平台。进一步打造***商家联盟平台“移动商惠”网。加强***电信公司号码百事通网上应用宣传,进一步完善网上预订等商旅服务功能,推进网上购物。切实提升***钢港务、亿华、***峰、***雪印、乐昌粤湘、南雄粤赣、始兴交通物流中心等物流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十)建立完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政策和引导体系。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工作,营造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良好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创新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协调合作,不断优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努力开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领导小组,部署全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市发改、经信、外经、财政、科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根据国际商会在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的专家和代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所进行的最有权威的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几年前人们提及这名词仅仅是为了时尚,短短几年时间,电子商务已由时尚的名词转变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整个商业社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网络供应链将逐渐取代传统供应链。企业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将应对更大的挑战。电子商务的优势简单说来在于节约宣传费用、寻找商机、压缩交易成本、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开展电子商务是企业实现飞跃的必须途径。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知名企业都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电子商务却成为他们发展的瓶颈,更是他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涉水”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据《中国经济报道》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为4200万(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6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约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75%的就业岗位,安置了2至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将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比例也偏低。数据显示,到2007年有80%以上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是有6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80.9%的中小企业只配备5名以下的IT技术人员,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仅占11%。2000年至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界不断的召开各种电子商务会议,力图开拓电子商务领域新的市场,积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外知名企业都相继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产品。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必将迎来新的高峰。
3.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面临的困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内各大企业都着力于开展电子商务,寻找新的渠道,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却仍然在初级阶段,问题主要在于:
(1)人才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IT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首要难题。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仅为38.1%,其中又有一半是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水平。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的电子商务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但企业的人才要求往往是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又有一定行业知识和营销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2)资金不足。中小企业要为自己网站和内部信息系统承担开发和建设成本、市场初期的宣传费用、维护费用等等,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包袱。
(3)认识模糊。不少的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清,简单的把电子商务理解为商务电子化、网上买卖商品,或者是“电子商务就是建个网站把产品信息放上去”,甚至有的企业认为,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实体市场,没有必要开发网络虚拟市场。即使已经进行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也没有真正理解电子商务,大部分停留在网络广告和网络促销上,而且更多的企业只是把企业名字、地址、产品、联系电话放在网上顶多是一张内容丰富的网络名片。
(4)电子支付安全、物流配送、法制法规建设滞后。这些电子商务的配套体系的不完善不能给电子商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得企业不敢在电子商务上进行大的尝试。
二、中小企业涉水电子商务的途径
如果把电子商务看做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条河,那么可供选择的途径有很多种。
1.“自己游过去”
这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无疑是巨大的。很多中小企业好不容易建立起了网站,但因为后续费用大、信息更新不及时、宣传费用高、浏览量低、见效慢等诸多因素最后不了了之。
2.“绕过去”
这是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采取的态度,一方面是找不到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的接入点,感觉很茫然;另一方面是他们以为只要做好了实体市场和传统经营模式也能生存下去。可是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绕是绕不过去的,最终企业会被传统经营的重负拖累、拖跨,在竞争中被淘汰。
3.盲目试探
许多中小企业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不可避免,但是不明确具体怎么开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网站、在网上到处注册会员发放消息搞得热火朝天,结果幸运的少失败的多,渐渐失去了试探的勇气。
4.“借力”
桥和渡船是过河的最佳选择,现在我国有很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市场、中国网库。这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巨大的潜在商机,像阿里巴巴的注册会员达2455万,每天点击量超过千万,这都是传统经营方式无法达到的。而且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加剧,平台使用费也在不断下降,如中国网库的一网通会员收费标准是2800元/年。中小企业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高本企业电子商务水平可以说是一个物美价廉的选择。
三、BtoB平台为中小企业“涉水”电子商务搭建了平台
1.BtoB电子商务前景广阔。在整个电子商务(BtoB、BtoC、B to G、CtoC)中,BtoB是市场份额最大、和传统企业联系最紧密的。BtoB电子商务市场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95%左右。据艾瑞咨询的《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BtoB电子商务交易额为48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97%,占中小企业BtoB贸易总额的4.2%;使用BtoB平台的中小企业达882.5万家,较上一年增长了63.8%,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2%。艾瑞预计,到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贸易额将达到75484亿元,占中小企业BtoB贸易额的23.2%,将有4100万家中小企业利用BtoB电子商务平台,占总体的82.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BtoB电子商务平台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它将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渠道。
2.中小企业应用BtoB平台的优势明显。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独立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BtoB电子商务平台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归结起来其优势主要有:
(1)成本降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占了产品总成本中大部分比重。应用BtoB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在垂直行业链和水平行业面上寻找更好的上、下游企业,降低交易成本。
(2)节约资金。资金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限制因素,第三方BtoB平全可以弥补这一点。目前,我国大部分BtoB平台的年使用费都在3000元以下,这是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中小企业独立开发电子商务,其配备专业人员的人力成本、建设成本、硬件投入、域名使用费、维护升级费用、宣传费用任何一项都比第三方平台的使用费高。
(3)解决了人才缺口问题。使用第三方BtoB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技术开发和系统维护。因为第三方BtoB平台提供给会员的都是固定摸版、傻瓜式操作,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都能使用,主要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升级是由第三方来完成。
(4)效益明显。第三方BtoB平台集聚了大量的企业会员和人气,通过分类和站内搜索企业间的沟通、寻找商机更为便捷。解决了中小企业自主开发电子商务因为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而导致见效慢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如何使用BtoB平台攻略
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BtoB平台,并不是成为某个平台的会员几条消息然后就等着对方找上门。发步了信息只是让对方能第一时间找到你,这仅仅进行交易的第一步,如何让对方第一时间找到并“锁定”你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由于BtoB交易中技术标准、安全认证、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环节都不成熟,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商业风险并不比其他传统方式小。在网上,一个买家面对的往往是成百上千条供应信息,他不可能一一查看筛选。所以,如何让对方第一时间“锁定”你,缩短建立交易信任感的时间是及其重要的。
1.选择适合的BtoB平台。在我国提供BtoB电子商务服务的平台很多,专业性的、综合性的、地区性的、非地区性的等等,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本企业,要根据产品的属性来选择平台。如:药品放到药材网上肯定比放到服装网上好,甚至比放到综合类平台上还要好。再有就是选择商业信誉好、美誉度高的平台,这很容易理解,就像同一种商品放到王府井百货的货架上和社区小店里的差别一样,平台的信誉及规模对于中小企业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2.专门人员的配备
虽然使用第三方BtoB平台免去了大量开发、维护人员,但基本的电子商务人员还是应该配备的。最好是由比较专业的电子商务人员,既懂电脑技术又懂网络营销还有一定行业知识的人员专职从事电子商务活动。
3.物美价廉的商品信息
由于网络营销中不能直接接触商品,要想得到对方的信任,的产品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最好配上相关认证证书,如“CCC认证”、“QS”、“绿色食品证书”、“ISO9000系列认证”、“TSO14000系列认证”、“UL”、“CE”等,这样直观的展示了产品质量更有实力在同类产品竞争中获胜。同时在商品价格上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谁也不愿意在网上买东西比传统方式购买还贵。
4.信息真实详细
这点很重要,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产品几乎没有,买家都是要通过大量的对比才作购买决定。的信息真实、可靠、详尽,并配以直观的图片更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因为它传递的是企业一种诚信的态度,会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成功的机率也就大大增加。
5.注意信息技巧,及时更新信息
在信息时,要选择简明的主题、关键字、正确的产品分类目录这样方便买家寻找和关注到你的产品。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频率,一次是肯定不够的,但是太频繁也会让人厌烦。根据经验,每天2次是一个不错的频率。及时更新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一成不变的信息。
6.及时回复留言和信息。在商务活动中机会转瞬即逝,客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他的咨询或要约都希望得到及时的答复,不然他又会被其他的产品吸引。在电子商务活动也是这样,及时的回复留言或Email表示对客户的重视,会大大增加客户对产品及企业的好感。
7.与传统方式紧密结合。要意识到利用电子商务并不是完全代替传统商务模式,只是多了一条渠道。特别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不够完善,很多时候仍需要人工来做媒。如:在网上了解到产品和价格信息,而具体到交易达成却是通过面对面谈判来完成。又特别在支付环节,是整个电子商务活动中传统方式参与最多的。
8.多种方式配合使用。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才是最安全的。在网络营销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BtoB平台、搜索引擎、邮件、论坛等都是可以使用的方式,整合这些方式再结合传统渠道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电子商务由兴起到迅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波及全球商务市场,它还将以更大的力量影响中华大地。虽然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不够完善,但它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必然会逐渐成为时代主流。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会主动加入到电子商务中寻求出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们有理由相信借第三方BtoB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和人气之力,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对传统产业来说,互联网的作用,绝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乘法效应。互联网的发展不能脱离产业,它的价值要回归到对产业的提升和改造。过度依赖互联网营销而不注重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企业,即使贴有再鲜亮的“互联网+”标签,不仅得不到加法,更得不到乘法,最终只能获得减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满足社会消费最终需求的根本环节。“互联网+”的更大价值在于其对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的变革。传统产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各种资源,是其进入“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潜在优势。而要把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必须根据互联网经济的要求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必须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并建立一整套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和产品设计创新的流程。
因此,对传统产业来说,互联网的作用,绝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乘法效应。对我国总体相对落后的产业体系而言,“互联网+”的实施,无疑将为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根本性的变革力量,促进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也正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天津开发区牢牢抓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积极依托开发区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天津开发区积极依托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推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于工程仿真设计、医药研发、动漫影视特效渲染, 实现了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结合。已经形成了以国美控股、京东互联金融、钢联俊安金控为代表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以新希望、联动优势、拉卡拉为代表的“互联网+商业保理”, 以58同城、赶集网为代表的“互联网+ 市场”,以天津钢银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津投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 以腾讯数码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共服务”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
当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之际,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已最先开始布局智能制造,进行顶层设计。工信部于2015年6月3日公示了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官方的规划中提出了将编 制专项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山东8家公司的相关项目获入选,这也标志着山东智能制造的春天即将来临。
在开发区处于转型升级的今天, 在企业急需转型升级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银川开发区发挥自身产业结构互补优势,打“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融合发展牌,着力推进智能制造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厂建设,一批智能化和高附加值个性化产品得成功研发,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和丰硕成果的取得,有力的推进了“互联网+”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日趋完善,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智能产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2015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顺应“互联网+”l展趋势,突出区域特色,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力争到2020年,培育和发展10个智慧型产业集群。《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到2020年,互联网在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培育30个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1000个智能工厂,初步形成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平台支撑、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的“互联网+”产业集群推进机制。产业集群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集群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0%以上、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 以上。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产业集群园区宽带接入率达100%, WiFi实现全覆盖。
“互联网+”对于制造业的一个重大作用就是促使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依托“互联网+”,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之路,成为海南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2016年前三季度, 开发区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7.9亿元,同比增长30.9%。每一台自动化设备上的传感器都会将生产数据传回信息指挥中心,操作人员根据数据变化随时调配生产任务……在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信息指挥中心,整个厂区的生产状况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智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产 业迅速崛起,以前所未有的凌厉之势对已有传统产业渗透浸润,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升级和发展。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推行“互联网+”协同制造新模式,有力助推了园区经济发展。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不仅能让企业科学分析市场,打好提前量,规避风险,同时为园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理性招商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互联网+”协同制造模式发展的企业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亿多元,有力地助推了园区经济发展。
一、CRM的特点和局限性
1. CRM的特点
CRM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供快速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它具有以下特点:
(1)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2)通过“接入管理”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动交流的自动化;通过“流程管理”实现企业市场、销售、客户服务与支持等环节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3)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的基础是给客户提供满意的价值。因此,企业须学会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改变每笔交易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做法,通过关系连结、社会连结来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可盈利的“双赢”关系。
(4)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实时快速处理与分析。市场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须对客户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和分析,谁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住客户需求,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明显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有通过呼叫中心、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快速获取和处理客户信息。
2. CRM的本质
CRM的本质是通过以客户和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公司价值,其管理的基础是客户和价值,目标是提高公司价值。CRM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帮助企业构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3. CRM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不得不做自我调整、创新和变革。这种创新和变革表现在:企业要调动所有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CRM仅仅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子集,内容只涉及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企业的外部资源,由于企业业务处理常常会牵涉到人、财、物的管理,这是单纯的CRM所不能胜任的。比如:企业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得到订单,但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适时提供客户所需要的合格产品及足够的数量,这些订单必须通过后台系统的审核,只有订单审核通过后,企业才能接单。
因此,新经济环境要求CRM系统不仅仅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还要能够与企业现有的ERP系统,包括采购、生产制造、财务、库存、销售系统相集成,消除数据与应用的不一致性,将企业内外部资源产生的价值组成一条增值的价值链,将客户的需求、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和供应商的制造资源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ERP的特点和局限性
1. ERP的特点
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一体化,以实现最大收益的资源管理集成系统。它具有如下特点:
(1)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着眼于企业后台全程一体化的管理,以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内部运转效率为目标,即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完成整个过程的资源计划与控制。
(2)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ERP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以速度和准确性为前提的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内部资源实现高效率的整合。ERP能够使企业内部原来分散、孤立的“信息孤岛”通过Intranet/Internet连接到一起,实现有效整合,使企业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
(3)系统性。ERP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高度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它旨在通过对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等诸多资源实行综合优化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其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4)实现事先计划、事中控制和实时分析。ERP思想以计划为主线,将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以及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外,ERP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实现了财务数据的一致性。通过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追溯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分析。
2. ERP的本质
ERP的本质是实现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它是以B/S体系、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技术、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为载体,以系统的思想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集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 ERP的局限性
随着“价值链”和“过程链”管理思想的发展、Internet/Intranet和网络计算的热潮的再次掀起、制造业的国际化倾向以及制造信息技术的深化,企业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流程的加速运转和自动化,还将取决于企业将这种效率传递给由它的客户以及供应商组成的整个业务系统的能力,即把效率传递给它的整个供应链的能力。而传统的ERP系统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ERP系统难以满足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要求。ERP起源于制造业,并主要用于制造业。在制造业特别是离散型制造业,ERP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可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用管理工厂的思路去管理一般性经营组织,不能有效地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要求“以客户为中心”,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由于传统的ERP系统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和管理,因而对于企业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无法做出快速的思考和相应的决策。因此,如何满足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要求,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ERP系统需要改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2)传统的ERP系统难以满足企业间“协同制造”的要求。当今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协同制造”,企业战略从内部战略转向联盟体战略,这在企业管理领域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而传统的ERP系统的集成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没有与电子商务(EC)进行很好的集成(如图1所示)。ERP在实现联盟体战略即实现“企业内部人员、企业与业务伙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同商务时,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无法适应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地域的协同需要。即传统的ERP系统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内部应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建立企业一体化应用。而在Internet的电子商务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仅靠自身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传统的ERP系统进行扩展,只有具备协同能力、开放能力、重构能力及行业解决方案能力,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全方位、综合管理的需要。
(3)传统的ERP系统大多数无法满足企业流程个性化管理的需求。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虚拟组织的出现,一个企业可能在多个供应链上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因而流程也会改变。而传统的ERP系统大多数还不能动态地满足企业流程变化的需要,无法满足企业围绕客户进行商业运作、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必须经过艰难的二次开发和实施才能实现。虽然一些ERP公司正在进行动态企业建模(DEM)的探索,但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要打破传统ERP系统的僵化,需要通过引入CRM系统及SCM系统来拓展传统ERP系统的概念和范畴,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需求。
三、CRM与ERP整合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资源全球化、信息共享化的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对外部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交流方式,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瓶颈。以速度和准确性为前提的电子商务对企业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要求,即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和企业与外部资源的协作能力。企业内外部如果缺乏高效率的资源整合,将无法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企业单独使用了CRM系统,或单独使用了ERP系统,或同时使用了两个单独运行的CRM和ERP系统,没有进行有效集成,因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碎片”,严重阻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企业业务的运行迫切需要将这些“信息孤岛”有效地整合在一起。CRM与ERP进行整合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弥补两系统功能局限性的要求。
1. CRM与ERP进行整合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管理思想和营销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不仅只是专注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必须关注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的信息化建设,以达到内外资源拥有最佳利用效果,信息畅通无阻。
转贴于
2. CRM与ERP进行整合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高级阶段
由于企业在产权体制、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的不同,企业不可能沿用同一套实施规划和实施标准。企业信息化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可以分为:基础应用层(如OA、财务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层(如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业务与电子商务一体化)、全面应用层(如ERP,ERP+CRM)。
可见整合CRM和ERP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经阶段,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信息的整体融合,使企业经营全面电子化、信息化。
3. CRM与ERP进行整合是弥补两系统功能局限性的客观要求
如前面所说,CRM、ERP在新经济和新技术下存在着局限性。企业的运行是连续的,而且越连贯其工作效率越高,对市场的反应就越快,就越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单独使用CRM或ERP系统都会阻碍企业运行的连贯性和对市场、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单独使用CRM,则缺乏来自企业后台的动态信息,无法实时更新,使业务层、数据流方面存在断层,客户交易信息很难做到实时响应;单独使用ERP,则没有顺畅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支持网络,无法以企业现有的资源实时响应客户需求。因此,CRM与ERP系统必须进行整合。只有两者实现全面的集成,才能使市场与客户信息、订单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信息通过系统的处理分析,及时地传递给ERP系统和企业设计部门,使ERP系统实现理想的订单生产模式,迅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同时,ERP系统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生产进度、库存情况和财务结算信息可以及时地传递到CRM系统中,为客户提供整个交易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CRM与ERP两者只有进行整合,才能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形成无缝的封闭系统,才能有效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提高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效率。CRM与ERP系统的整合是强强联合,它为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四、CRM与ERP整合带来的优势
CRM作为企业的前台应用系统,ERP作为企业的后台应用系统,两者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具体表现如下:
1. 流程连续化
CRM与ERP整合前,CRM系统接到销售订单后,要靠人工把订单输入到ERP系统中,并且CRM要查询ERP系统中的有关信息,也要靠人工来进行。而CRM与ERP整合后,两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销售订单管理等流程型的事务的处理就可以连续化、标准化、自动化。
2. 报价快速化
由于CRM与ERP系统进行了整合,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能及时传递到CRM系统中,CRM系统能够快速产生报价。销售人员根据CRM系统中的报价就能在线定价、报价,从而提高报价的速度,缩短产品销售周期,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
3. 库存合理化
CRM与ERP整合后,CRM系统的销售预测信息能及时传递到ERP系统中,从而使ERP的库存更加合理化,使企业获得产品的品种、数量的最优选择,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4. 交货及时化
CRM与ERP系统整合前,CRM系统接到销售订单后,要靠人工的方式跟踪销售订单的处理进度。CRM与ERP整合后,CRM系统就能将接到的销售订单及时传递到ERP系统中,并能实时查询到销售订单的执行进度,ERP对销售订单进行分解,确保将客户所需的产品及时准确地交到客户手中。
5. 管理规范化
CRM与ERP进行集成后,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减少了用人工方式处理业务的模式,也削减了行政管理的职能,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操作。
6. 控制成本
CRM与ERP进行整合后,能够确保从客户第一次接触企业到签订销售合同到生产产品到企业及时交货的产品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对管理层和员工都是透明的,从而使他们获得对销售一个产品所需成本的完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控制产品的成本。
五、CRM与ERP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到CRM与ERP系统的整合,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两者整合的内容越多越好,最好是实现实时的无缝集成,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例如,潜在客户信息对于销售来说非常重要,需要集中管理,而且销售经理要查看销售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定期拜访了这些潜在客户,这属于营销范围的业务,需要用CRM进行管理,对于生产计划、物流配送则不构成影响,也就是说,ERP系统中只保存交易客户信息就足够了。反过来,对于成交客户来说,配送地点是ERP系统中需要的,而对于营销管理,这就不一定很重要。所以,CRM和ERP的整合,切忌贪大求全,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整合需求出发,实施相应层次的整合,不是整合的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集成都需要实时,而是要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以达到有用信息有效的传递。同时,应根据企业支持的技术标准和平台,选择合适的整合方法,以确保最大的投资回报。
在实施CRM和ERP的整合时,还要考虑到整合后的系统的可扩展性。整合后的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整合。例如:与供应链管理(SCM)的整合,保证CRM和ERP在网络环境下的流程畅通,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以适应企业网络化、虚拟化的要求;与BI、OA、HR系统整合等等。
六、结 论
总之,CRM与ERP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的整合突破了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地域边界和不同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组织边界,真正解决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链管理;两者的整合满足了企业多元化制造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实现了企业体系化管理和分布式的应用,为企业运筹内外部资源,在新经济时代高效管理客户关系,迎接全球化的竞争和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两者的整合将给企业带来1+1>2的理想效果,最大化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以实现企业全面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韩杨. 供应链上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近几年来,作为一种信息时代国际通行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引发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领域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已经逐渐走出“网络经济泡沫”的阴影,广大网络企业及时吸取了经验教训,工作也越来越务实。由于企业信息化对电子商务的基础支持远远不够,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运用先进的IT技术构建高效、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基于Internet的新兴商务活动模式。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的运作与开展必须依赖企业信息化提供的IT技术平台来充分体现本身优势。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企业信息化应面向电子商务,以支持企业充分挖掘电子商务的潜力获取新的商机,增强企业在信息化社会和新兴经济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支持,实现按订单进行敏捷生产;电子商务帮助实现销售手段的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信息化切入点,促进企业在生产、设计、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2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经济体制正在转换,企业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制约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1 内部因素
根据我国学者问卷抽样调查与重点访谈的结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占到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首位,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不大,要招聘到技术不错的IT人员所需费用较高,而且还不一定能留住。此外,中小企业涉足领域广,而专业的网络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1.2缺乏资金
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相关资料表明,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较少。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制约了硬件设备发挥效益。
2.1.3企业管理水平低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采用粗放式的管理,凭领导者的经验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都想提高管理水平,这就需要领导者下大决心,除了安排必要的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组织实施。另外,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的企业,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2.1.4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充分
观念落后导致高层领导重视不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有些企业的领导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2.1.5员工的技能和素质问题
企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知识需要普及,对我国来说企业信息化要走群众路线,企业广大基层员工是信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在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企业员工要直接在信息系统中录入基本数据等,因此必须对员工进行计算机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计算机水平,还必须要加强员工的文化素质,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
2.2外部因素
制约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
2.2.1缺少规划
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落后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巨大作用了解不够,相关政策落后于企业探索和实践,缺乏对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引导。
2.2.2企业信息化基础性工作滞后
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在法律及标准体系建设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同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去规范。为了推进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及信息化进程,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法规,但是无论从全国角度来看,还是从各地来看,信息化进程的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
2.2.3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
在我国,目前具有知识产权的基础或核心技术多为国外研发机构或IT厂商所拥有,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软件开发的基础平台多为国外厂商所提供,国内厂商只完成组装和属地化的应用开发;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多数由国外品牌的产品所垄断,国内厂商居于拾遗补阙的地位。在信息集成的增值领域,国内企业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行业及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领域,国内企业在开发利用。有效传输与社会共享等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标准、服务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与电子商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转贴于
2.2.4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一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不多,目前尚无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认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实施监督管理制度,项目质量无法衡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实施过程中的纠纷较多。二是政策支持不够,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投人大,收益大,风险也大,需要各方面全力支持,政府在制定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大。
3促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制约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内部因素的解决途径
3.1.寻找突破口
从上面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居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首位,“资金的缺乏”居第二
位,企业领导可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对企业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突破口。企业领导可将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列出,然后考虑是否可在这些地方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统一企业信息规划的前提下。将资金集中投入,分步实施。
3.1.2信息系统实施负责人的选择
当企业领导决定上一个信息化项目时,如何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当一个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时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领导可将企业中各中层领导集中起来,用一到两天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培训,让中层领导了解电子商务可以做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各部门提出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哪些任务的意见书,公司再从这些意见书中选择出较好的项目进行实施,成功率会较高,并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实施。
3.1.3用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制约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的第三个要素,信息系统的使用恰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在企业中的通畅流动可减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且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之初,企业领导应树立正确的信息系统建设观念,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决不是手工工作的计算机化,而是要在了解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情况下,根据企业信息的产生与使用情况,规范各业务流程,在前瞻的基础上引入进步而又务实的理念。
3.1.4做好基础工作
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员工的计算机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工作,必须留出一定的资金、时间,较好地在企业内开展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培训。
3.2制约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因素的解决途径
企业信息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政府应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必要条件。
3.2.1制定规划,强化政策配套
通过制定“十五”规划中国民经济信息化专项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方针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结合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性,将重大技术开发与应用列为技术创新专项。要求将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发展的有关规划、计划中。在技术改造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等方面,对信息化确有成效的企业,给予积极支持。
3.2.2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覆盖全国、面向企业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体系。发挥中介咨询机构的作用。依靠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区、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各方面的力量,培育一批有水平、有信誉、有知名度的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机构。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
3.2.3加强交流和培训,组织各种推进活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本刊展开的这次“2009网商城市竞争力排行”调查发现,上海、杭州、广州名列前三。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得益于先天性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以及后天努力所打下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政策推动,这三个城市挑起了“网商城市”的领军大旗;而北京、深圳、厦门、成都等城市虽然觉醒稍晚,但紧追其后,表现出强大的电子商务潜力;除此之外,也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网商城市,如宁波、桂林、烟台、东莞等,将当地多年积累的原有商业优势与电子商务完美融合,并冲破了传统经济体系的局限。它们将独辟蹊径,走出一条产业突围之路。
上海
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对于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而言,尽管各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但市民对于网络购物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B2C、C2C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28.5%。其中,上海2008年的网络购物更是独占鳌头,抢占了多项第一――交易总额第一,达到160多亿元;人均年度购物消费额在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平均为2200元。
在一个个“第一”的背后,是上海电子商务对网民生活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网商的快速成长。从2002年到2008年,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逾10倍。小到买几本图书,大到交易工业原料的订单,上海的电子商务不但拉动个人消费,也促进了企业间的贸易,成为了经济危机下的“耐寒”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58.17亿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B2B交易额占到交易总额的92.95%,而B2C、C2C交易额占比虽小,但增速高达36%。
据悉,目前上海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有20%通过网络销售实现。特别是宝钢、上汽、烟草等大型企业,已将主要的客户业务转至各自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小型企业里,也已有超过11万的用户加入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以较低成本租用这类平台提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近日,艾瑞咨询和淘宝网联合的《2008年度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淘宝网创造了57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岗位,这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数总和。而根据报告数据,这57万人中有19%来自上海。也就是说,2008年上海每新增5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淘宝店主。
对于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网商城市而言,上海市在监管网商方面的规定,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人性化的特点。《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将B2B、B2C的网商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而C2C形式的一般销售者,目前采取自愿办照的原则;对C2C形式的规模较大销售者,则逐步引导,规范其经营行为。这样的规定无疑更好地调动了网商队伍的积极性,网商这一逐渐崛起的商帮,正在为上海这座繁荣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增添别样的风景。
杭州
“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地处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众多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民间资本富裕,同时也是中国市场体制转型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这些因素都为电子商务在杭州的立足尊定了扎实的基础。
1995年4月,马云创办了杭州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在这之后,不计其数的电子商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2004年初,马云提出“网商”这一概念,标志着网商时代的正式开启。而有着电子商务天然土壤的杭州,也因网商这一特殊群体而焕发新的活力。
杭州是国内网商集聚的中心。数据显示,浙江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而杭州又集聚了全省70%以上的电子商务网站。一方面,杭州汇聚了一批以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为代表的、服务全国甚至全球企业的电子商务企业集群,以2007年为例,杭州市就已实现电子商务服务收入25.44亿元,约占全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业务收入的六分之一;另一方面,杭州电子商务应用十分广泛,涉及B2B、B2C、C2C、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而网商也不仅仅是从实体经济拓展到网络商务经济的传统企业,还包含了千千万万从事电子商务的个人。
很多人曾经疑惑:“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为什么会扎根在杭州,而没有转移到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阿里巴巴负责人多次表示,网商愿意在杭州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环境宜业,杭州的政府“非常真诚地为我们服务好”,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早在2003年,浙江就率先鼓励“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攻关,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被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此外,杭州市还将出台一系列针对网商的税费减免以及现金奖励等扶持政策,为网商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除了重视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外,从2004年开始,杭州每年还以东道主的身份举办网商大会。期间,国际大买家、国内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投资机构、银行等商业机构,以及不同肤色、操着各国语言的数万名商人,从世界各地齐聚杭州,共同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杭州这座催生了网商群体的城市,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电子商务之都。
广州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邻近港澳、珠三角经济发展圈的核心位置,拥有着发达的陆、海、空运输系统和物流优势;作为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广州市各类传统专业批发市场近千个,其中不乏覆盖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商品物流采购批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广州外经贸进出口总值819.5亿美元,增长11.5%,其中出口429.6亿美元,增长13.4%,进出口贸易总值实现连续6年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这些强劲的商业优势,成为了广州电子商务应用的雄厚基础。
然而,广州为数不少传统商业市场是由广州特殊的地缘和传统商业文化自发形成,档口小,店面经营缺少配套物流等问题导致此类市场普遍缺少长远规划,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那些没有品牌效应、没有经济实力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受到重创,而电子商务则成为了成本最低、最便利快捷的销售平台。
按照《加快“信息广州”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广州将打造“网络商都”,建设亚太电子商务中心。例如,从今年起3年内,广州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和重点应用,如加快发展塑料、建材计算机、茶叶、服装、化工、电子元器件、花卉等网上交易市场,建设支付、物流、信用等电子商务公共支撑平台,形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品牌;此外,由阿里巴巴投资建设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工程,计划于2009年年底在广州建成,届时将帮助广州市1万家中小企业开展国内贸易电子商务。
北京
虽然在电子商务领域没有成为发起者,但北京以其得天独 厚的商业背景和后发优势迅速跻身于网商城市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北京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了企业总数的30%,电子商务营收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88.9%,占居绝对主体地位,其中IT业、批发零售业和工业是当前北京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行业。
四大门户网站之中有两个盘踞在北京,百度也在2008年突入电子商务,作为网络文化核心城市的北京,其网商特质越来越明晰起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北京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呈年均30%的增速高速增长,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深圳
深圳是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其地均产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贸出口总额一直稳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之首,深圳似乎有着发展电子商务的天然土壤。而2008年活跃于深圳地区的“山寨”企业,又掀起深圳电子商务的新。
目前,深圳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居全国之首,电子商务成交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譬如说深圳本土『的伊果网在东欧市场几乎相当于一个俄语版的阿里巴巴,而鲜花类网站占了全国的1/3到1/2。在金融危机面前,深圳将增进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来帮助当地外贸加工型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广东省委书记与阿里巴巴马云的会面似乎在暗示:未来广东将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布局,而深圳无疑就是这场新“运动”中的排头兵。
厦门
似乎是2003年的“非典”才让老百姓感觉到了电子商务,但其实早在1999年9月1月,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获准试点就在厦门诞生了。
透过美丽的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厦门是一个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林立的城市,公路、港口、民航等物流基础设施十分发达,仓储设施也规模化,电子口岸已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物流系统已实现全满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物流体系之上,厦门政府不遗余力的完善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通过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改善电子支付环境等有效手段推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其首推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模式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厦门目前7万多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99%,因此在这次的金融风暴中,政府加大了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以求在网络上为中小企业开辟驱寒的“第二战场”。
成都
“2007年,我们将在全国设立10个中心,第一站,我们选择了成都。”阿里巴巴马云的一番话向世人彰显着成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处于亚太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经济辐射力相当广泛。电子商务刚好弥补了成都地缘深陷的“先天缺陷”,推动了成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作为电子商务企业增速最快的城市,成都当地的许多企业已不满足将产品卖列国内,他们迫切希望打开一条国际通路。阿里巴巴在成都成立的客户发展和服务中心刚好顺应了成都众多中小企业业务拓展的诉求,帮助中小企业直接跨入世界采购链。 在成都企业电子商务化的过程中,不能不提的还有作为成都“声谷”的呼叫中心。以电话咨询为主要方式的呼叫中心拉近了企业和客户的距离,提升了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为成都电子商务的开展拓宽了道路。
青岛
是青岛的海尔,还是海尔的青岛?不论这个问句成立与否,海尔都已成为青岛的城市名片。除此之外,海尔还是国内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进入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率先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在海尔之后,青岛的中小企业纷纷打起了电子商务牌,以求能跟上海尔的节奏。
据统计,青岛是网商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仅2008年上半年,青岛人均网上购物额达到966元人民币,总额突破8.5亿,成为电子商务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与其他知名网商城市类似,青岛网商城市的建设也得益于强大的物流系统,高度的宽带覆盖率,政府的支持和牵引更成为青岛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动力。
面对全球经济低谷,青岛市外经贸局为帮助青岛市外贸中小企业冲破危机,联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计划”,通过相关资助,把这些中小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青岛加快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体系建设,为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营造更为积极、健康的环境。
大连
大连的电子商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大连的朝阳产业一一软件及信息服务为依托的。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大连软件园为核心基地,大连这个“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在加强信息技术开发和外包的基础上,把完善大连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和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模式的创新作为下一个侧重点。
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大连市政府的支持下,大连软件园在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产品和服务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链条上不仅包括IBM、HP等跨国公司设在中国的研发机构,东软、中软、信雅达等软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面向东北亚地区市场的出口基地,其中还不乏本土中小企业。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信息技术基础为大连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国家商务部和大连市政府将合力引导东北亚电子化贸易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拓展。毫无疑问,在全球压缩成本的前提下,电子商务将成为大连对抗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南京
与其它工业基地不同,南京作为国家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中小企业一直是拉动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南京市高速发展的信息软件产业、物流业,以及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地理优势,使得南京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9月22日,江苏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南京新城科技园签署协议,宣布建立国内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
南京市政府在积极研究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的规范标准、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外来合作伙伴敞开了友好的大门。2009年初,阿里巴巴建设的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落户南京,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南京周边数十个城市、近百万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运算需求,并以南京为中心,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软件产业的发展。
在全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南京高调宣布了发展电子服务业的计划,电子服务业是电子商务的升华,除了包括电子交易外,还包括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新媒体应用、数字教育、电子医疗等方面。
桂林
虽然只是一个有着560万人口的小城,但桂林在旅游业如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游客接待量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5亿元,并预计2009年将达到百万亿元。
骄人的旅游业绩是桂林发展电子商务的中流砥柱和不竭动力。作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桂林在电子信息方面的产值历年来均超全省一半。经过多年探索,桂林逐渐走出了一条与旅游优势密切结合的电子商务之路。
2000年3月,185邮政客户服务中心的对外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桂林向电子商务迈出了第一步。自同年10月被信息产业部(工信部前身)批准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以来,从“建设‘数字桂林’网络平台”口号的提出,到实现“一站式购票”的“驴妈妈桂林票务中心”业务的推出,再到以介绍民族景点与民族文化的全流程电子商务网站和“网上选景,网上定线,网上组团”的网络自助游的日益火爆,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在桂林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为桂林“旅游胜地”的城市名片增添了夺目的色彩。
宁波
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浙东地区商贸中心城市,今天的宁波拥有着近万家进出口企业,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这种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特点让宁波成为了诸多电子商务网站纷纷抢滩的热土:阿里巴巴现在已经视宁波为其电子商务的重要市场;慧聪网在宁波当年注册当年盈利;中国制造网以及专为中小企业从事SaaS服务的神州数码也看中了宁波这块沃土。
宁波是一个港口型商务城市,这为其带来了在制造业产业环境、区位交通以及物流等多方面外在的经济优势,而这无疑也是成功发展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水平和人才优势,以及当地政策的大力支持,都大大促进了宁波电子商务的发展。
如今,宁波正全力打造“中国行业网站总部基地”,以吸引更多电子商务企业的落户,为众多中小网商遮风避雨。当中国互联网中心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逐渐向浙江转移,宁波义不容辞挑起了电子商务基地的大旗。
东莞
提到广东东莞,人们会想到“东莞制造”这个时髦词儿。作为中国最大的轻工业制造基地,东莞一度创造了制造业的奇迹。然而这场金融危机却让这个拥有“世界工厂”美誉的城市饱受摧残。此时,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实现产业转型的作用更为突出。
三大国际机场、四大铁路、五大港口以及密度居全国第一的公路,让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中间的东莞拥有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网络。交通决定物流,畅顺的物流环节成为东莞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力保证。今年2月,东莞市政府明确了该市的目标定位: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和珠三角新型物流城市。 扎实的商业基础,发达的物流,政策的支持,为东莞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尽管如今经济形势严峻,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依然纷纷加速在东莞的市场推动。此外,拥有政府背景的东莞国际电子商贸平台也已成立。这些都就将大大促进东莞网商的活跃程度。
Abstract: As a new approach to business management,e-business proves very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scope expanding,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enhancing supply chain effciency,promoting profit,etc.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MEs in Guangxi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the resource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to build some third-party e-business platforms for the developma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local e-business application.
Key words:SMEs;thrid-party e-business;strategy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政府、行业都十分关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及企业经营方法,对企业扩大经营、提高竞争力、改善供应链、发现商机、增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营造企业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环境,发挥广西中小企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弥补广西中小企业先天不足,构建适合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是促进广西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现实的必由之路。
一、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广西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约占全广西企业总数95%,提供约89%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的价值占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创造的税收占广西税收总额的43%以上。广西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已经成为广西国民经济增长主要来源和就业主渠道。
目前,广西中小企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他经济成分特别是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以工业为例,2005年,广西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分别占总户数的37.38%、10.54%和52.08%,其增加值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5.87%、3.88%和70.75%,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第二,行业门类较齐全,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2005年,广西工业中小企业行业分布涉及33个行业大类,其中大多以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主要涉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工艺美术等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等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南宁市为例,2005年67家中型企业中,除了浮法玻璃、胜利科技、皇氏生物、明阳生化四家企业外,剩下的63家企业均属于传统行业或劳动密集型行业。
第三,广西中小企业呈“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极点,主要交通干道为轴”分布状态。以工业为例,广西的中小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桂林市和柳州市,这三个市的中小企业占广西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7.18%、16.69%和14.41%,三者占全广西的48.28%;其次是玉林市、百色市、梧州市,分别为9.49%、6.68%、6.36%,三者占全广西的22.53%;最后才是河池市、钦州市等市。工业中小企业相对集中分布在以南北走向为主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也有部分农产品加工的中小企业分布于广西境内的其它县城。
第四,广西中小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作为欠发达地区,广西中小企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看,企业技术水平偏低、赢利能力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广西中小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比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更强。
二、 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组织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2 300万人,上网计算机总数约为5 450万台。域名总数约为2 950 500个,其中广西域名数为27 121个,占全部域名的0.9%,在全国排名19位;中国网站总数约为788 400个,其中广西网站总数约为8 619个,占全部的1.1%,在全国排名15位。从域名和网站拥有量看,其排名在全国位于中偏下水平,但在西部地区则位于相对靠前水平。
近年来,广西借助国家西南大通道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会一节”平台,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十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5.2%,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0.2个百分点。2005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共有企业127家,其中制造企业32家,软件企业95家,年销售收入共计38.3亿元,出货值近5亿元。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桂林市以通信产品为主,北海市以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网络产品为主,南宁市以应用软件产品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广西食糖网、林化网和中越贸易经济信息网、中国东盟信息网、广西企业商务网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商务网站。十一五期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将重点实施“139”工程,即贯通一条以桂林至北海的高速公路为主轴产业带,建设北海、南宁、桂林为主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包括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工程、软件产业工程等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重点工程。
广西大型企业由于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先天优势,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稳步前进,据调查,有半数以上已经注册了与自己企业名称相关的CN主域名,并建立了相应网站,如上海通用五菱、柳钢、柳工、玉柴机器、桂林三金、平果铝等知名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由于缺乏诸多先天条件,或者先天条件的成本较高,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较薄弱和盲目,据权威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10月,广西10多万家中小企业只有8 600多家会使用互联网,不及总数的一成,其中接通互联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的企业只有区区1 000多家,占总数的1.1%。
总体来看,广西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为极少部分大型企业或公司,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严重不足。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实施、《电子支付指引》的颁布,以及诸多法律法规的完善,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已经不是制约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毋庸置疑,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如何结合自身条件,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理性地分析目前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切入电子商务。
三、 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模式
200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给予高度重视,文件要求“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在投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商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这是国家把电子商务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是指导我国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的中小企业特点是数量大、行业广、历史短、相对离散独立和动态交易,这些特点促进了中小企业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商务的渴求,从而催生了我国特有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一大批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比较典型的有阿里巴巴、慧聪网、全搜网、全球制造网等。
第三方电子商务是指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企业供需市场信息对接及增值服务的电子商务运作方式,是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于企业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1]。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其提供服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信息服务型和增值服务型。信息服务型主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信息集成平台,通过电子虚拟市场买卖双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交易对象,并进行在线洽谈,了解详细的产品与企业信息和具体的交易条件,比如国内比较著名的阿里巴巴,不仅提供免费的供应信息和求购信息,还提供了“贸易通”免费的商务沟通软件,帮助会员轻松找到客户,随时洽谈业务。增值服务型主要是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配合交易的服务,如客户资信调查、市场推介、电子合同、订舱、报关、报检、投保、结汇等,这方面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当属阿里巴巴和中国商品出口网,阿里巴巴推出的“欧美买家服务计划”和“中国供应商”计划,极大地提高了国内优秀供应商的成交率。
国内的资深电子商务专家和学者认为:以信息为主的第一代电子商务模式总体已渐显疲态,第二代电子商务模式将以业务为基础,将传统行业的核心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伴随着国内物流、支付、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的需要,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进入到务实发展阶段,作为企业交易的平台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正处于市场的上升期和成熟期,可以为中小企业切入电子商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企业应用环节和企业配套服务环节两个方面,企业应用环节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采购、生产组织、销售、售后服务、新产品或服务开发等;企业配套服务环节包括支持企业网络环境构建所需的硬、软件、系统集成技术、支付、安全、物流、咨询及中介服务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商务搜索、网络营销、网上洽谈、网上采购、售后服务等服务[ 2]。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与功能日益成熟和完善,可提供众多高质量的服务,包括全面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化、一站式的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企业应用服务,并动态更新平台的不断升级;提供交易全过程服务,提供信息搜索、匹配、接洽、履约、支付和征税等交易全过程;提供公共应用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可提供基于短信网址技术的无线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所有环节构成完整的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与交易平台。
四、广西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利用广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创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建立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广西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和增值的电子商务服务,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通力合作,使广西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一) 制定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远景规划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规划,要站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科学规划,从网络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信用环境、网络支付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广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确定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措施保障。在制定规划时应注意与广西中小企业特点、广西区位优势、国家和广西“十一五”规划相结合,为促进广西经济建设服务。
1. 结合广西中小企业特点
如前所述,广西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据前分析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目前有10多万家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质制品、食品加工、普通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广西中小企业形成历史并不长,大多处于分散作业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格局,没有与大型企业形成配套的、稳定的交易关系,大部分中小企业游离于大企业,动态型的机会交易是广西中小企业的主流交易形态。因此,中小企业急需的是通过网络手段寻找交易对家,发现新的商机。在规划中,应基于这种实现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平台的商务信息量;同时,应鼓励广西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其品牌优势,开展网上交易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和运用电子商务。通过协调发展和相互合作,使大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深度合作,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业务优化,以提高中小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2. 结合广西资源与区位优势
广西地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及大湄公河次经济区合作中,广西将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和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战略作用。广西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广西水利资源开发量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广西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石灰岩分布广泛,储量大、质地好,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是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中草药4 623多种,在全国排第2位;有名闻天下的桂林风景旅游区等景点。
广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将使广西成为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届时广西的中小企业和国内外中小企业将利用其优势在八桂大地上发展壮大,在规划广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和利用这种区位及资源优势,建立区域及行业电子商务公共平台,从而为广西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与配套服务。
3. 结合广西“十一五”规划
为更好地推动广西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总体目标实现,广西“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新要求。规划要求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抓好数字认证体系建设;抓好中国-东盟博览、中越经济信息、广西食糖网等重点网站建设;完善广西互联网公共平台,加快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南宁”、柳州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
广西“十一五”规划中关于信息化规划强调:以信息化推动广西工业化进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改进企业经营方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划中提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中越经济信息、广西食糖网等重点网站,以此为依据,广西第三方电子商务应服务于广西重点产业如粮业、中草药及旅游业、机械制造业和中国东盟贸易的对外贸易业,利用广西地缘优势,与越南交易密切等特点提升为中越贸易服务的中越经济信息网,增强其交易和服务功能。
(二) 建立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生态机制
1. 政府引导
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服务作用,除了要组织力量制定《广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外,还应从组织机构、投资、环境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助力。要大力推动柳钢、柳工、五菱及玉柴、广西食糖等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进一步实施,优化其供应链,利用大型骨干企业品牌效应和聚集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
2. 企业主导
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体,政府要运用调节职能和市场杠杆的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要根据地区特点、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电子商务。首先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发现商机;其次,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业务,将部分业务移植到网上进行,优化流程。最后,利用电子商务创新业务模式,将产品或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移。
“十一五”期间,广西将依托区位及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水电、汽车、制糖、医药、食品、建材、机械、造纸、石化等产业集群。产业群的建设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建立服务于相应产业群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 科研院校参与
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企业管理等,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单凭企业参与,研发力量有限。应充分利用广西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研究电子商务新模式及相关技术,走“产、学、研、政”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建设之路。可利用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广西计算中心、广西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南博网、广西德意数码公司等研究机构在电子商务领域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发出适合广西企业应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模式,特别是服务模式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地方特色,这样才能使广西电子商务应用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三) 建设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
结合广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科研院校参与”原则,建立若干第三方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引导广西电子商务事业有序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以柳州工业群为基础,建设广西桂中机械制造业电子商务网;以玉林中药材批发市场为基础建立八桂药材交易网;以桂林旅游业为基地完善广西旅游网功能,提高其服务质量;扩展广西食糖网功能,使其更适合满足中小企业交易用;提高林化网功能,服务于林产品中小企业;以南方控股为核心创建广西食品交易网等措施。建立和健全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或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通过扶持若干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达到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全面推进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四) 创新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1. 外引内培
引进成熟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沉淀已经具有了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国内也不乏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国出口商品网和众多面向行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作为中小企业,独立拓展电子商务业务,无论从现实条件还是纯粹的经营管理科学角度都是不明智的。应以较小的成本加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会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电子商务起始阶段少走弯路,享受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提高企业发展市场的机会,随着国际化的加深,带动企业管理的提升。
增育本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扶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大力度培植企业研发能力,创建广西电子商务品牌,依托广西中小企业和相关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公司(如广西计算中心、广西德意数码公司等),开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2.业务外包
一方面,第三方电子商务本身是依赖广大中小企业而存在的,作为初级阶段的信息服务已经相对成熟,随着广大中小企业参与程度的加深,单纯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开发更加高端的服务;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解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市场运营层面的电子商务成本[ 3],但是电子商务的真正发展是需要两者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最积极的解决办法是中小企业及时提出服务需求,比如签订电子合同、客户关系管理、销售信息统计分析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开发纵深的服务,将企业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第三方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
3.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企业经营运作现代化方式,出现的历史并不长,运用过程出现不少问题,如网上虚假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恶意欺诈问题等。很多企业和个人还对它缺乏了解,加上互联网安全问题及社会诚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对电子商务持怀疑态度。国家、政府正出台许多措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作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提供方还可以采取“网上信息、交易服务与网下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既在其业务所及区域内设置若干业务代表,提供咨询相关服务,以解除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神秘感,增加其可信度。
4. 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
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建设及实施过程中,除了认识问题外,还存在人才问题。要利用广西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优势,结合广西经济建设发展及企业特点,培养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人员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机构,开展诸如电子商务师执业资格认证系统培训等,使广大的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
广西中小企业要赶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无缝链接,就必须储备具有新经济知识和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安置在企业决策、生产、销售和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环节,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手段,辅佐企业的市场运营。当企业管理模式进入到业务外包阶段,更需要相关人才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整合。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专业在近年来成了各所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专业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我国各大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并形成不同侧重的专业建设特征。因此,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成了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焦点。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分析
1.1专业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认真总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让其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形成融合。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此外,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需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每一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都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完其课程之后,可以对专业课程体系及结构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意识到培训目标,并清楚地划分出每一项电子商务模块,让其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各个不同模块之间所产生的协调与联系。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占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注重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而言,应该为学生创造多元化条件,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商务活动。在此环节中,各大院校应该加强与各用人企业的合作,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互相合作与支持关系,并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其专业学生可以进入到IT公司进行实际项目操作,还能够让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到校园中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讲解。让一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人士,分享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知识,通过项目来驱动教学。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1合理设置技术课程和与商务课程比例
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经济与管理学知识融入具体课程当中。并在其基础上发挥出各项学科具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理论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核心课程时,应该注重其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构建。不仅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对电子商务有一个了解,还需要让学生学习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色性的课程建设,应该结合具体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商务与技术的特色教育。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其专业课程中设置一些类似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特色课程,增加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兴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商务理论课程与实践技术课程时,应该采用合理的比例。应该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将两种类型的课程比例设置为3∶2,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2构建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面
在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应该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其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其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通过构建规范化实践教学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设置原则,将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完全体现出来。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项目案例开展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电子商务项目当中。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对电子商务工作有一个全面了解,不仅培养了其专业学生的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因此,院校需要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联合更多的校外企业与其形成合作关系,让电子商务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电子商务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有效拓展其专业学生知识结构。
2.3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售后服务等知识。各大院校需要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让其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开展项目实训。但从当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不到位等,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在开展实训时,要为学生演示整个电子商务流程,并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电子与商务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学习,学生会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以电子为模式,商务为实质的特征。电子商务学生在实训基地中的学习,能够亲手操作电子商务系统,对电子商务原理以及整个流程有一个全面了解。明白电子商务的结构以及所需软、硬件环境,方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绿色技能开发
3.1绿色技能开发的概念与意义
绿色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所提出。在全球经济危机出现之后,在联合国组织的主导下,提出了新的绿色经济概念,给予绿色经济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从传统型的自然资本消耗,向着扩展型自然资本发展。电子商务中消耗自然资源较大的是其行业中的物流行业,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绿色经济意识,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绿色技术能力。
3.2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策略
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其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绿色技能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概念瓶颈,让其专业学生能够对绿化概念及基础有一个全方位理解。(2)打破教学瓶颈,在此环节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及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并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树立起绿色技能开发意识。(3)打破文化瓶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各元素的作用,提升对绿色技能开展的信心。(4)打破政治瓶颈。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以多维度方式来进行干预。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来激发其专业学生中的绿色技能开发需求。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采用学做结合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寻求相关专家的指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电子商务课程的灵活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性开展反思学习,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在实训体系中不断实践与积累学习经验,构建最新的电子商务绿色技能知识结构。
3.3电子商务专业需要补充的绿色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绿色技能补充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特点来进行。对于其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在教学中将职业认知理念与实践教学形成融合,通过创新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绿色技能教学。尤其是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轻实”的问题,要让相关专业学生意识到绿色技能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所具有的价值与重要性。
3.4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的主要方面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展而言,需要针对环保、节能等技术环节进行推广与应用。要在其专业绿色技能开发中,将循环经济课、资源回收等理论进行融入,让其专业学生从内心中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并将电子商务行业引导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全面灌输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与相关制造业资形成统一与联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电子商务产品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从而实现电子商务行业的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所开设,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还能够为其行业输入更多的技术型管理人才。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能够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开展其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绿色技能开发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为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作者:范兴昌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阮伟卿.基于工作体系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开发[J].物流技术,2014(21):485-488.
主要做法
加大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十五”期间,对重要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重点扶持: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项目纳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计划,狠抓项目的实施和投产;引导资金投向传统产业高技术化项目;利用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产、学、研结合,推进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应用;直接对企业进行信息化项目扶持。“十五”前三年,共安排扶持资金1700万元,对全省50户重要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实施重点扶持,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约7.5亿元;“十五”后两年,对省属企业、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扶持,把扶持项目纳入到“数字安徽”建设项目中,推动了省属企业、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先后安排了36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35个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下发了《安徽省全国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计划管理办法》,改进了“倍增计划”的资金使用办法,规范了申报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格式和立项程序,使“倍增计划”受益面和实施水平稳步提高。二是围绕成熟实用技术,与有关IT厂商合作,开展“三百工程”(赠送软件、免费培训、收费实施),获得较好的效果。多次开展“三百工程”活动,近600家企业得到培训,近300家企业得到咨询服务,部分企业得到实施。三是开展信息化调查和“示范工程”活动。“十五”期间,共进行三次大规模信息化摸底调查,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省属企业、重要骨干企业和“专新特精”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评出企业信息化典型项目,为推进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四是组织企业信息化论坛,政府、企业、IT厂商直接见面,交流企业信息化经验,商讨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受到好评。五是结合各项专题活动,组织企业信息化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赴发达国家和国内知名IT厂商考察、学习,进行专题培训,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提高了水平。六是建立企业信息化专家库、项目库,建立IT企业名册和产品库,指导和协助企业制定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展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
建设网络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企业电子商务。以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建立服务体系,推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十五”期间,共投资500多万元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中小企业网络服务体系,搭建企业信息化指导网站及公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推进企业上网、开展电子商务实践、建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府、企业、中介、IT厂商共同参与建设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
吸引IT厂商,发展信息产业,改善信息化环境。强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积极改善信息化建设环境,国内外IT厂商纷纷来皖设立分公司或服务机构。此外,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省内涌现出科大恒星、科大讯飞、科大国祯、工大高科、安徽科力、合肥万户、合肥恒大等一大批有实力的IT厂商,重点服务本省,大大改善了信息化建设环境,使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顺利开展。
成效显著
据对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跟踪调查,信息化基础指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是明确信息工作领导、设立信息工作机构、建立信息工作制度的企业比重由2000年的63%上升到了85%,企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基本建立。二是PC及外设服务器等网络设备拥有量、应用系统和专用软件数量分别增加了67.5%、302.8%、125.9%,信息设备及应用系统拥有率大幅度提高。三是建立局域网、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的企业,由68%上升到87%,企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四是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艺、辅助工程以及生产控制系统、总线控制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应用的企业,由62%上升到83%,企业设计水平、生产应变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五是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由65%上升到90%,其中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的企业由过去的极少数企业发展到一大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突出。六是企业上网工程由启动发展到实用阶段,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国安徽企业网或其他电子商务网站,开展产品展示、网络实名、竞价排名、通用网址等方式进行网上营销活动,有一大批企业自主建设互联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宣传和实践。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2.2%增加至2.7%,如包括信息化间接投入,比重已达到3%左右,信息化投资力度有了显著提高。
信息化从机械制造业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扩展。安徽省的企业信息化是从汽车、叉车、设备、电子、仪表等机电制造业起步的,从二维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柔性制造等基本应用向三维设计、网络化产品数据管理、全程自动控制、企业资源计划过渡,向以创新为目标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扩展,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引领下,冶金、电力、化工业,从过程控制、制造控制等基础自动化向各专业管理与物流、人力等资源紧密结合的产销一体化管理体系扩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采掘、建筑业结合行业特点,以安全生产、物资管理、业务管理为主,逐步建立公司与矿井、公司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网络系统,实现了安全、成本、物资、销售、设备及办公信息化管理。纺织、医药、轻工业从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入手,向企业资源计划扩展,逐步实现人力与资源的最佳组合。商贸、交通管理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商贸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全省范围内的网络系统,实施商品进、销、调、存信息化管理。
省属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据不完全统计,省属企业、重点骨干企业每年信息化投资约占企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的3.2%。
省属企业的一大批信息化项目,无论科技含量还是应用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其中省烟草公司、安庆石化、皖北煤电等6家企业被列入2006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百强名录,江汽、马钢、奇瑞、合力成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非国有及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异军突起。全省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不断加强,投入不断增加,以快速整合、快速实施、快速应用、快速见效为特征,从设计、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办公等单项应用入手,逐步向局部集成应用和全面集成应用发展,涌现出一批很有成效的信息化项目。宁国中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星马汽车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华星化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天康集团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华源麻业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鸿润集团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鑫龙电器综合应用系统、国瑞药业工业信息化系统、合肥华泰集团的防伪防篡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其应用水平不仅在非国有及民营企业是佼佼者,在全省也处于先进行列。非国有及民营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势头很猛,已成为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生力军。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1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物流建设
(1)利用互联网网络,开创智能物流网络
智能物流网络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聚合型创新系统,使得网络建设超越了行业间的限制,应用范围不断普及,人们能方便地利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方便快捷地查询产品,与产品的智能检测联系在一起,从而普及到人们生活中。
(2)利用RFID技术,促使供应链与生产融合并实现智能化
当前,物流业主要感知手段是GPS技术和RFID,今后互联网技术必将朝向蓝牙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方向发展,同时普遍应用到现代物流领域中,为现代物流业提供多种感知与操作手段。然而,当前,我国物流现状是,看重物流双方的价格成本,没有考虑使用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成本的优化,相比传统运输,极大降低了成本。一旦互联网技术中的传感技术与RFID技术得到普遍使用,将使物与物之间的连通性更为顺畅,为采购系统和生产系统等搭建智能平台。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应用的普遍,智能生产和供应将实现融合,简化了工序,拓宽了流程,形成智能企业。
2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物流发展
(1)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状况
10年以B2C和C2C为代表的我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有上升趋势,事实上,国内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重视到物流短板。第三方物流要花费较大的成本,服务水准千差万别,严重阻碍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物流公司在制度体制和资金等方面面临严重发展障碍,阻碍了国内物流行业的整发展。不仅成本高昂,此外,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偏低,如货物不能及时交货和对板,快递员服务态度差,无形中影响了电子商务的信用度,除了成本高之外,第三方物流整体服务水平低。
(2)物流电子商务影响传统商业经济结构
①减少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拓宽物流内涵和外延。电子商务在发展下,消费者和产品制作者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物流电子商务在发展的同时,促使配送中心功能多样,货物配送以外的环节,如技术服务、产品与调试等有关客户的意见反馈,当前已经进入到农业部和商务部推行的农业和商超市对接模式中,使农户和菜市场、超市之间直接对接,精简了中间繁杂的环节,保障了农民的高收入,要求物流公司高高质量的仓储、配送和管理,把众多中间经销的内容融入到物流公司中。
②诚信系统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智能物流运营而言,物流电子商务是表现形式之一,诚信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将阻碍诚信系统。产品生产流通行业和个人消费都是物流企业的潜在客户,我国个人消费诚信系统并不完善,还有提升的空间,结合文章中电子商务的相关发展可知,政府调控,认证物流车辆,监控物流交易清算中心;物流服务在信息技术下,实时监控运输车辆和物流仓储;社会公众监督和用户监督,加速了诚信系统的建设,保障了物流电子商务运行的安全有效。
③供应链外包促使产品设计制造业更专业,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益。物流电子商务具有便利性和完善性等特征,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的完善和便利,使许多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将一些外包,如物流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等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使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产品进行研发和创新,以提升企业在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④轻资产公司和个体从业者大量出现,应引起政府工商、税务的监管的重视。轻资产公司指的是,把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作为核心竞争力,外包重资产的非核心业务部门,如生产部门和物流部门,核心业务利润最大化,商品价值转化简洁化,出现的大量网商便是这种表现形式。个体网商和轻资产公司的发展,不仅促使经济繁盛,而且缓解了就业压力。此外,加剧了工商和税务管理管理的不便性,仅仅依靠社会监督和网商自律远远不够,无法保障互联网安全高效运行,其中,行政和法律手段的使用很有必要,如工商执照和网商实名制等,需要政府面对实际。
⑤快递业发展迅速,使智能物流职能多样,吸引了众多人才。快递业是智能物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产品制造到商品流通两个价值链放到最后一站。快递业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征,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人员的队伍已经超过150万,主要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圈、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如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地。电子商务和物流电子商务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业务如经融服务、原材料采购等开始向物流公司转移,进一步提升了该行业的薪资待遇,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快递员人均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比同时期大学毕业生收入要高,使得许多高新技术人才涌向这个行业。
(3)城市物流配送业务飞速发展产生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人们对这种门到门的服务尤为依赖,产品质量和体积具有很大随意性,也就要求快速的时间,单件产品过于包装,使商品物流成本不断增加。许多快递人员在城市中长时间流动,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安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物流服务差距不断拉大,消费水平低,电子商务滞后,薪酬较低,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显得非常突出,不利于物品的流通,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结语